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共8篇)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1
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机动车和驾驶人大量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一直十分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切实维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近年来,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路网发达,运输繁忙,车辆剧增,车况较差,交通事故大量增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农村公路事故突出。
——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事故多发。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摩托车是农村最主要的运输和代步工具。
——肇事车辆和驾驶人以及事故伤亡人员以本地为主。在农村地区,本地车、本地驾驶人和居民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地肇事主体。
——公路路面状况差、交通安全设施不齐全的路段事故多。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交通事故多发是随着农村道路的快速发展,农村交通机动化程度提高,人、车、路、环境等诸要素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必然反映。其突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人的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落后的交通行为习惯与日益复杂的现代交通环境不适应。近年来,由于交通安全宣传工程开展,农民对交通安全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交通法规、安全常识乃至机动车的性能、车速等认识不够,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交通违法现象普遍。在一些地方农村地区群众行车走路我行我素,随意横穿公路,搭乘农用车,使用非客运车、摩托车超载营运等现象突出,一些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多拉快跑,超载超速、争道抢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二是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不适应。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农民把学习驾驶作为发家致富的职业手段和必需的生活技能,农忙下田,农闲运输,亦农亦商的驾驶人大幅增加。农村地区驾驶人多数文化程度偏低,驾驶资历短,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有的只满足于会驾驶就行,不熟悉交通法律法规,遇紧急情况惊慌失措。三是未经任何正规的安全教育和驾驶训练的无证车手大量增加,与交通安全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农民收入增加后,购买了摩托车、农用运输车等作为代步和运输工具,但许多车主嫌学习培训、申领驾驶证麻烦,还要交各种费用,认为这些车辆简单易学,又只在本乡镇、本村行驶,办不办证无所谓,因而农村道路特别是偏僻、落后地区道路上无证驾驶的问题突出。有的车主为对付管理,甚至购买假牌假证使用;有的无证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给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车的方面:农村经济和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原有运输主体和运输方式的构成,农民交通运输工具出现了三个“增多”。一是农村机动车总数大量增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机动车在农村还会出现持续大幅度增长,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道路交通将呈现出城市交通的特征。二是农村公交客运尚不发达,安全性能差的交通运输工具增多。近年来,全省推广丘北经验着力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客运线路增多,但是车辆班次尚不能满足农民出行需要。在一些不通班车或者发车频次较低的农村公路,当地农民用微型客车、农用运输车、变形拖拉机、摩托车等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上路载客,甚至一些拼装车、报废车进入农村客运市场,成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三是农村车辆失管漏管严重,老旧破车、无牌车、报废车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增多。农民购买车辆,大部分从事县乡、乡村之间客货运输,车辆办牌办证、定期检验率低。一些农村地区驾驶人对车辆只使用不保养,带“病”行驶。不少车辆没有参加法定保险。一旦发生事故,驾车人往往肇事逃逸。四是外地过境和长驻本地的外来车辆增多。一些外地车辆为逃避检查、逃避缴费绕开收费站走农村道路,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一些外地货运汽车、农用运输车、变型拖拉机长期在农村集镇从事水果、日用品贩卖和人货混载营运等活动,加大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
一是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但总体等级较低。我县农村公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普及到提高,由以通为主到提高安全通行的历史过程。但是距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大量的简易公路路况差,缺桥少涵,抗灾能力低,亟需提高技术等级。相当一部分道路通行路面相对较窄,只有3.5至5米宽,道路路基差,造成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无法分离,各种交通方式混行。二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安全行车条件差。存在只重视道路建设,忽视交通设施,不少农村公路标志标线、隔离桩、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严重匮乏。三是在农村公路工程规划中,考虑安全因素不够。一些农村公路修建时没有认真设计,甚至有的也没有设计,导致修建的道路急弯、岔口多、行车视线不良、路面易滑等问题较多。有的道路拓宽时,没有配套改造原有的桥涵,造成宽路窄桥、险桥多。道路规划缺乏前瞻性,对道路建设和交通发展估计不足,造成车多路窄,特别是穿越中心城镇路段,镇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街道周围又无临时停车点,机动车随意占道停放,一些沿街店面摆摊设点,严重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四是农村公路养护不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难度大。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经费无保障,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不少乡镇道路由各乡镇以及行政村自筹资金修建,没有资金投入,道路缺少养护,损坏严重。
(四)在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五个“缺乏”。一是农村公路交通管理警力严重缺乏。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面广,公路里程和交通流量成倍增长,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管理手段单一,对人、车、路的管理缺乏系统性、长效化。对农村道路的交通管理往往靠突击整顿交通秩序,紧一阵、松一阵,长效管理措施未落实。三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对落实乡镇交通安全责任制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虽把农村交通安全纳入乡镇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但缺乏检查考核,责任落实不到位。四是对农民缺乏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有的乡镇对农民的交通安全宣传内容空乏,方式老套,缺少创新,缺乏针对性、长期性,宣传效果差。五是对农村车辆、驾驶人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年检审验率低、农村地区大量出现的各种变型车、拼装车等问题,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应对措施。农村个体客运盲目发展、无序竞争等弊端逐渐显现,造成了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最主要的问题。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社会治安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农村道路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影响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理机制,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深入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应当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要求,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为载体,构筑县、乡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在乡镇设立交通安全专兼职管理员的基础上,在行政村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络员。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县、乡镇政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明确道路交通安全目标任务,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县人民政府要与各乡镇政府和公安、交通、安监、农机、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切实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坚持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安全形势分析研究制度、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考核评估和奖惩措施,逐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积极探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新路子,不断提高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把交通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交通安全工作的基础,积极推动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法定职责的义务,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特别是基层乡镇、村组交通安全宣传责任,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和社会化机制。实践证明,做好农民的工作,一要靠好的政策;二要靠反复宣传教育;三是靠会做农民工作的宣传队伍;四要靠农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因此,首先要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在乡镇、行政村、单位、学校探索建立专兼职交通安全宣传员制度,在行政村、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增设宣传橱窗或板报,在重点集镇和学校设立宣传教育活动室,扩展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司法、教育、农机、公安、交通等职能部门要不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的思路和方式,针对农村、农民交通特点,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农村广播、有线电视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播放交通安全专题电影、编发通俗易懂宣传资料等方法,重点宣传行车、走路基本常识,增强农民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继续开展交通安全平安创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企业、交通安全学校活动,把交通安全列入乡规村约、厂纪校规,把有无交通违法行为作为评选“文明村民”、“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将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法规纳入学生教育内容,严格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情况纳入操行评定,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带动家庭和整个社会,着力增强交通安全宣传效果。第三,加强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农村参与道路交通的主要群体且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是“五小”车辆驾驶人、公路沿线的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学生,要配合乡镇政府、村组、单位和学校,广泛深入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三)加大道路交通基础和安全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积极筹措施资金,加大投入,继续开展公路“安保工程”,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设施建设。在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建设和改造上充分考虑农村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逐步提高道路建设等级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水平。规范设置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将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建立健全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机制,公安、交通部门进一步加强协调,定期对农村道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排查整改,逐步在农村道路急弯、高路基、沿河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加快农村公路桥梁改造步伐,逐步消灭宽路窄桥、桥梁核载不达标的现象。农村道路“三分建、七分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着力发挥乡镇公路养护管理所的职能作用把农村公路管理好、养护好,实现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四)充实交通管理力量,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重点乡镇建立交巡警中队,在其他非重点乡镇派出所建立专职交巡警,全面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公安派出所全面负责辖区道路交通管理作用,进一步明确并落实派出所的职责和任务,合理安排交通勤务,将现有的专职交通协管员作用发挥出来,切实加强日常交通管理。
(五)加大执法管理力度,持续整治农村地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对农村地区面广量大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紧一阵、松一阵,必须坚持长期作战。不间断地开展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交通秩序乱、事故多的路段和集镇的交通秩序,严厉查处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报废车辆、非营运客车、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等突出违法行为,不断规范农村道路行车秩序,努力压降农村交通事故。对屡教不改的严重交通违法者,严格依法从重处罚,逐步培养农民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在坚持严管严治的同时,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革管理制度,热情为农民服务,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经常派民警上门,组织“流动车管所”下乡,为农民办理车辆牌证提供方便。
(六)强化源头管理控制,努力减少和消除农村道路交通不安全因素。一是严格驾驶人培训和考试。会同交通部门整顿驾培市场,规范驾驶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和完善驾驶人考试监督制约机制,严格驾驶人报考程序,严格考试标准,严把发证、审验关,使农村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有明显提高。二是严格车辆管理。督促摩托车、抵速货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注册登记、检验,对没有上国家公布目录的机动车,一律不准上牌,对报废和转籍车辆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报废车辆继续行驶,对手续不全的车辆,排除盗抢、非法拼装嫌疑后办理牌证,解决农村机动车无牌无证问题。三是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农村个体客运主体实力弱小、自控性差,抗风险能力弱,既不利于市场监督,也不利于安全监管。要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客运安全监管。加强接送学生车辆、载客车辆安全检查和驾驶人教育,坚决取缔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及驾驶技术不高、驾驶作风恶劣的驾驶人从事载客,坚决禁止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载客。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组织做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乘上方便车、放心车。
巴东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职能部门在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是要切实转变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加强调研,根据农村特点,加大宣传教育、加大管理力度,尽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同时要将服务延伸到农村,解决学证难、考证难、落户难的实际问题,真正为农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2
1 找准位置, 明确责任, 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
安全生产原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 它包含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实践中。企业历来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和经营行为如维护、保养、培训、例检等做到位, 那么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自然也就容易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 “有路大家行车, 有水大家行船”, 由于单一公有制的运输企业逐步解体, 原来行之有效的一套安全生产规章、办法和措施也就无法执行。一些运输经营者只重视生产效益, 忽视生产安全, 加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滞后, 监管不到位, 责任不明确, 因而道路运输市场事故频发, 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而且也降低了运输行业的认可程度, 发生事故的运输企业也遭受了重创。对于一些重特大事故, 业内人士至今提起事故仍然心有余悸, 战战兢兢。面对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道路运输行管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到底管什么, 如何定位, 真正把赋予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落实到位, 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根据国家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 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法律依据是《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公安交警部门, 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对于上述两大家, 道路运输行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是小兄弟, 主要依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和《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负责相关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概括起来就是“三关一监督”: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 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包括场地、人员、资产、车辆、管理制度等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 主要是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包括车辆的技术状况、附属设施 (如行车记录仪或GPS、消防设备等) 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 同时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是否达标。不同的运输门类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营运客车标准不同, 主要是落实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考核、职业道德和法规教育、专业技能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 主要是落实从业资格制度。以上三项是行政许可或信誉考核的主要依据, 在国家《道路运输条例》、《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中都有明确的表述, 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一旦违规操作, 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何追究, 在《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规章中均有规定, 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监督客运场站安装、使用“三品”检查仪, 对旅客行包进行安全检查;二是监督客运企业或客运场站按有关规定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检;三是监督客运站不售超员票, 防止超员车辆出站。禁止无营运手续车辆进站。近年来, 随着国家加大安全生产和反恐怖监管力度,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又增加了新内容:到客、货、维修、检测站及驾校等企业对“三关”的日常执行情况及道路运输安全措施进行检查, 并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经营者, 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督促经营者整改到位, 消除安全隐患。此项工作在重点时段 (节假日、黄金周) 和重大活动 (奥运会、国庆、两会) 之际尤为突出。
税费改革实施后, 信誉考核和市场监管是行管工作的重点。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安全生产监管必须和日常的信誉考核工作结合起来, 实际上只要把平时的信誉考核工作做到位, 也就涵盖了安全生产监督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提高, 监督工作也由原来单一的人工管理增加了许多科技支持, 使得监管工作更加实时、准确、全面, 这也是未来监督工作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运输经营者, 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按照《道条》赋予的职责范围, 围绕“三关一监督”工作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 落实责任, 各司其职, 解决好“怎样管”的问题
明确了行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 解决了“管什么”的问题, 下一步就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司其职, 解决好“怎样管”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明确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
根据业务量的需要, 在行管机构设置专职部门或兼职部门, 安排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进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专门会议, 具体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既要有牵头领导和部门, 进行综合组织协调;又要分兵把守, 管业务又兼负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 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到客、货、修、培等相关业务部门, 认真分解工作职责。从目前安全生产管理任务看, 客运部分占据比重较大。为避免多头交叉管理, 如果不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建议以客运管理部门兼负主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为佳。明确了行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后, 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 督促运输经营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落实工作职责, 完善安全措施, 并以此为依据, 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2 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 把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同时, 加强日常监督考核, 一旦发现经营者资质“缩水”, 要立即下发整改令, 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2.3 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
(1) 坚持和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在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前及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审验时, 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综合性能检测, 确定技术等级, 核定经营范围。没有达到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或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不能参与营运。
(2) 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和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制度, 强化二级维护监督管理, 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维护车辆, 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3) 规范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行为, 监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 并按核定的经营性收费标准收费。对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的单位, 要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
2.4 加强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1) 督促培训单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组织培训, 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坚决打击无证、超范围及违规培训等经营行为。
(2) 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 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大客车、汽车列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 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3) 加强营运驾驶员日常监督管理, 完善营运驾驶员档案管理制度, 做好信誉考核工作, 对发生运输责任事故的驾驶员, 要视情节暂扣或取消其从业资格证件。
2.5 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1) 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站的例检制度。按照《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 督促客运站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配备安全检查人员。
(2) 监督汽车客运站做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检查工作, 按要求配备危险品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客车的载客定额发售车票和检票, 禁止超员车辆出站。凡因客运站原因造成超员超载的, 除按规定承担分载费用外, 还要追究客运站的责任。
2.6 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运输经营者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行管部门要督促其健全组织机构, 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完善安全生产硬件, 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 提高车辆技术状况, 搞好车辆检测和技术维修,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到企业检查时, 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 要及时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 做好跟踪和反馈工作。
2.7 特别注意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
行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业户、货运场站、信息配载站的监督检查, 严格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业户, 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对达不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车辆, 坚决停运整改。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一律不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2.8 加强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工作
关于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1.1安全管理资金缺乏
现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相当一部分的道路施工单位以恶意压低建设价格的手段来将工程中标的目的实现,这便使得许多工程在中标后出现了可用资金不足的严重问题,甚至间接费用所剩无几而只剩下直接费用,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将工程成本片面的降低,更是极大的忽视了安全管理经费,导致安全防护用品无法得到及时的发放,造成安全防护设施无法到位的防护,最终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道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产生了负面性影响。
1.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的道路施工单位基本上均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具体体现在施工单位没有对充足的劳务协作施工团队加以配备,很多均是在道路工程项目中标后,把全部工程或者部分工程给有关专业队伍分包,而施工单位则仅仅委派极少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配合管理。正是因為所配备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欠缺,进而导致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不能切实的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安全管理于施工现场。
1.3培训学习及安全教育有待到位
因为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导致施工单位在培训教育施工操作人员上也出现了意识淡薄的不良现象,甚至很多施工单位压根不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给农民工或者在职施工人员,即便是设置了培训教育机构,其健全性和完善性也十分缺乏,使得在职人员不了解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切实的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展开施工,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事故。
1.4安全管理力度缺乏
从总体上上来看,在道路工程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检查是主要的安全管理手段,以此提出整改意见给检查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通常道路工程施工是根据规定将统一的分级监管机制加以实施,而当前我国的许多大型道路工程施工却普遍的有着工程管理薄弱的状况,有效的管理监督手段欠缺,所采用的安全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出现了工程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评价制度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不全面等问题。
2.强化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积极的开展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道路工程安全施工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应该积极地培养与改造施工人员良好的素质,是做好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所有的施工操作人员我们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安全知识的普及与讲授,只有施工人员在经过培训与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正式上岗。同时,对于员工的安全陛教育还应该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道路工程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养与安全教育纳入到工作计划当中。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要加强道路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进行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2.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安全投入水平,一方面安全消耗最少;另一方面安全效益最大。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建立一套有效实用的安全投入分析方法和模型,形成安全投入分析制度,以确定安全投入强度。我国香港学者邓小林等人推导出了项目最小安全投资的方法,即通过安全投资率与安全状况指标(SPI)以及事故损失率(ALR)之间存在的关系确定;当SPI与之和达到最小时,建筑项目的安全效益达到最优。学者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安全投资率为0.55%就是承包商最小的安全投资,但超过0.55%的安全投资率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根据以上理论,同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部进行了工地标准化建设,配备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公司与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建立了经济激励方法,确保了安全生产的进行。
2.3重视道路施工安全工作的检查
道路施工企业应形成定期安全检查的工作制度,做好预防工作。定期检查不仅周期要固定,而且在检察人员的配备、检查手段、重点检查对象方面都是固定的。在检查过程中,要检查安全生产投入是否有效实施,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装备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检查安全施工状况是否正常等。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且将检查和处理情况作记录,作为数据存档备案。
2.4做好道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道路施工项目部要做好周密安排,搞好机械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在施工中要配备具有机械操作牌照的专业操作手,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和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严格按照机械的操作规程,并随时观察机械设备的动态,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另外,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事故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报废和储备工作,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并避免因购件周期过长影响道路施工。当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2.5建立施工安全作业的奖惩制度
为了保证道路施工时的交通安全,应始终坚持执行“三不准”制度:即没有批准施工安全项目不准开工,没有施工作业许可证不准上路.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和没有上岗证的人员不准参加现场作业。同时,要做到“三个落实”到位:即按规范规定的道路施工标志、标灯全部落实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标志、着装落实到位。应实行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奖惩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同时应明确规定在施工成本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安全生产经费计划,用于购置施工用的临时安全标志、标牌以及先进安全班组和安全员的奖励等。
3.结语
总而言之,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单位应当尽快的提起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出与工程实际相符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便于促进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充分的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高峰.论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4(21).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4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由国务院于2012年7月22日以国发〔2012〕30号发布,包括总体要求、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等十部分内容,共28条。
文件发布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2〕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我国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道路交通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的形势,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以下意见。
折叠编辑本段具体内容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加强人、车、路、环境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推进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平安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统筹规划,使道路交通安全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驾驶人、车辆、运输企业准入和安全管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
--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健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和责任倒查,依法严格追究事故责任。--科技支撑,法治保障。强化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科学管理与执法服务水平。
二、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
(三)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严格道路运输市场准入管理,对新设立运输企业,要严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关。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鼓励客运企业实行规模化、公司化经营,积极培育集约化、网络化经营的货运龙头企业。严禁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挂靠经营。推进道路运输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诚信考核结果与客运线路招投标、运力投放以及保险费率、银行信贷等挂钩,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运输企业采用交通安全统筹等形式,加强行业互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道路运输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班组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管理,持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建立专业运输企业交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客运、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评估制度,对安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整顿,对整改不达标的按规定取消其相应资质。
(五)严格长途客运和旅游客运安全管理。严格客运班线审批和监管,加强班线途经道路的安全适应性评估,合理确定营运线路、车型和时段,严格控制1000公里以上的跨省长途客运班线和夜间运行时间,对现有的长途客运班线进行清理整顿,整改不合格的坚决停止运营。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客运车辆夜间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日间限速的80%,并严禁夜间通行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夜间遇暴雨、浓雾等影响安全视距的恶劣天气时,可以采取临时管理措施,暂停客运车辆运行。加强旅游包车安全管理,根据运行里程严格按规定配备包车驾驶人,逐步推行包车业务网上申请和办理制度,严禁发放空白旅游包车牌证。运输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长途客运驾驶人停车换人、落地休息制度,确保客运驾驶人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超时、超速驾驶的驾驶人及相关企业依法严格处罚。
(六)加强运输车辆动态监管。抓紧制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行为。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校车应严格按规定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卧铺客车应同时安装车载视频装置,鼓励农村客运车辆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在出厂前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运输企业要落实安全监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管,确保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工作正常、监控有效。对不按规定使用或故意损坏卫星定位装置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三、严格驾驶人培训考试和管理(七)加强和改进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动车驾驶人培训大纲和考试标准,严格考试程序,推广应用科技评判和监控手段,强化驾驶人安全、法制、文明意识和实际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客、货车辆驾驶人培训考试要增加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突发情况应对处置技能的内容,大中型客、货车辆驾驶人增加夜间驾驶考试。将大客车驾驶人培养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解决高素质客运驾驶人短缺问题。实行交通事故驾驶人培训质量、考试发证责任倒查制度。
(八)严格驾驶人培训机构监管。加强驾驶人培训市场调控,提高驾驶人培训机构准入门槛,按照培训能力核定其招生数量,严格教练员资格管理。加强驾驶人培训质量监督,全面推广应用计算机计时培训管理系统,督促落实培训教学大纲和学时。定期向社会公开驾驶人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考试合格率以及毕业学员的交通违法率和肇事率等,并作为其资质审核的重要参考。
(九)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严把客货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准入关,加强从业条件审核与培训考试。建立客货运驾驶人从业信息、交通违法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快推进信息查询平台建设,设立驾驶人“黑名单”信息库。加强对长期在本地经营的异地客货运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驾驶人聘用管理,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以及有酒后驾驶、超员20%以上、超速50%(高速公路超速20%)以上,或者12个月内有3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客运驾驶人,要严格依法处罚并通报企业解除聘用。
四、加强车辆安全监管
(十)提高机动车安全性能。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机动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积极推进机动车标准化、轻量化,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大力推广厢式货车取代栏板式货车,尽快淘汰高安全风险车型。抓紧清理、修订并逐步提高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督促生产企业改进车辆安全技术,增设客运车辆限速和货运车辆限载等安全装置。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车和公共汽车的车身结构强度、座椅安装强度、内部装饰材料阻燃性能等,增强车辆行驶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客运车辆座椅要尽快全部配置安全带。
(十一)加强机动车安全管理。落实和完善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注册登记、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制度。积极推动机动车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机动车产品准入、生产一致性监管,对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车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生产企业要依法依规履行更换、退货义务。严禁无资质企业生产、销售电动汽车。落实和健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加大对大中型客、货汽车缺陷产品召回力度。严格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和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拼装车行为,严禁拼装车和报废汽车上路行驶。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严格检验检测机构的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对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车辆非法生产、改装、拼装以及机动车产品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要严查责任,依法从重处理。(十二)强化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修订完善电动自行车生产国家强制标准,着力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严禁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办法,质监部门要做好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管理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修订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的行业管理,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的日常监管。对违规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要依法责令整改并严格处罚、公开曝光。公安机关要加强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管理,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逐步解决在用的超出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问题。
五、提高道路安全保障水平
(十三)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和制度。加快修订完善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安全性评价等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科学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鼓励地方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标准。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工程在竣(交)工验收时要吸收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人员参加,严格安全评价,交通安全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车运行。对因交通安全设施缺失导致重大事故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前暂停该区域新建道路项目的审批。
(十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逐年增加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网等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加大车辆购置税等资金对公路安保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特别是临水临崖、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要严格按标准安装隔离栅、防护栏、防撞墙等安全设施,设置标志标线。加强公路与铁路、河道、码头联接交叉路段特别是公铁立交、跨航道桥梁的安全保护。收费公路经营企业要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对安全设施缺失、损毁的,要及时予以完善和修复,确保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要积极推进公路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暴雨、浓雾、团雾、冰雪等恶劣天气的防范应对能力。
(十五)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治理措施和治理资金,根据隐患严重程度,实施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挂牌督办整改,对隐患整改不落实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有关部门要强化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排查确定事故多发点段和存在安全隐患路段,全面梳理桥涵隧道、客货运场站等风险点,设立管理台账,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时限,强化对整治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切实加强公路两侧农作物秸秆禁烧监管,严防焚烧烟雾影响交通安全。
六、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度
(十六)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市”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严格落实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主体责任,制定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计划,落实资金,加大建设和养护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要根据需要同步建设安全设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要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逐步完善安全设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城乡公共交通发展,以城市公交同等优惠条件扶持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拓展延伸农村地区客运的覆盖范围,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
(十七)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体系建设,落实乡镇政府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调整优化交警警力布局,加强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发挥农村派出所、农机监理站以及驾驶人协会、村委会的作用,建立专兼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队伍,扩大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覆盖面。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支持保障,积极推广应用农机安全技术,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
七、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执法
(十八)严厉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公路巡逻管控,加大客运、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和整治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吸毒后驾驶、货车违法占道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禁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依法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安全。健全和完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研究推动将客货运车辆严重超速、超员、超限超载等行为列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制定客货运车辆和驾驶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并将车辆动态监控系统记录的交通违法信息作为执法依据,定期进行检查,依法严格处罚。大力推进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加强城市道路通行秩序整治,规范机动车通行和停放,严格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管理。
(十九)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效能。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强化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在道路交通执法中的应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能力。整合道路交通管理力量和资源,建立部门、区域联勤联动机制,实现监控信息等资源共享。严格落实客货运车辆及驾驶人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全面推进交通违法记录省际转递工作。研究推动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
(二十)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健全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动的省、市、县三级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机制,完善交通事故急救通信系统,加强交通事故紧急救援队伍建设,配足救援设备,提高施救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加快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实施细则,确保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
八、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二十一)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制定并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加大宣传投入,督促各部门和单位积极履行宣传责任和义务,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时段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汽车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学校和单位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交通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
(二十二)全面实施文明交通素质教育工程。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推行实时、动态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在线服务。建立交通安全警示提示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开展交通安全文明驾驶人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促进驾驶人依法驾车、安全驾车、文明驾车。坚持交通安全教育从儿童抓起,督促指导中小学结合有关课程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发有关交通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夯实国民交通安全素质基础。
(二十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拓展交通安全宣传渠道,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创新宣传教育方法,以学校、驾驶人培训机构、运输企业为重点,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动开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站、电视频道,加强交通安全文学、文艺、影视等作品创作、征集和传播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交通安全、全民参与文明交通的良好文化氛围。
九、严格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追究
(二十四)加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联合督办。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健全完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联合督导、统筹协调调查、挂牌通报警示、重点约谈检查、跟踪整改落实”的联合督办工作机制,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奖惩制度,对于成效显著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或者一年内发生3起及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省级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检查;对一年内发生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或发生性质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约谈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同志。
(二十五)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研究制定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规范,完善跨区域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公开制度。对发生重大及以上或者6个月内发生两起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道路运输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整顿;停业整顿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准予恢复运营,但客运企业3年内不得新增客运班线,旅游企业3年内不得新增旅游车辆;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取消相应许可或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责令其办理变更、注销登记直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负责人,依法依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十、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保障(二十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并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实行道路交通安全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安全形势,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严格道路交通事故总结报告制度,省级人民政府每年1月15日前要将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专题报告。
(二十七)落实部门管理和监督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履行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构建“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要严格责任考核,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有关领导干部实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十八)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机制。研究建立中央、地方、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的道路交通安全长效投入机制,不断拓展道路交通安全资金保障来源,推动完善相关财政、税收、信贷支持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对道路交通安全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将交警、运政、路政、农机监理各项经费按规定纳入政府预算。要根据道路里程、机动车增长等情况,相应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建设,完善道路交通警务保障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研究出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发展的相关保障政策,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执勤执法营房等配套设施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投入使用并给予资金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予以配合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制度。客运车辆夜间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日间限速的80%;严禁夜间通行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运输企业严格落实长途客运驾驶人停车换人、落地休息制度。客运驾驶人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国务院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5
祁阳县文明办
祁阳县交警大队
为深入贯彻落落实省市关于创建文明交通精神,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和好转,根据县文明办《祁阳县文明交通安全宣传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进单位、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格局并形成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现代传媒,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普及面和影响力,促进全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各镇人民政府(社区),县各部门要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投入,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方案,建立日常学习、考核制度,将交通安全纳入本单位安全评估考核内容,组织在本系统(单位)范围内开展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做到每一季度一次学习、每年一次考核;除本系统的工作人员普遍受教育外,还要结合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教育到本系统、本行业的工作对象,教育到广大群众。
(二)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制作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利用和巩固现有的宣传载体和专门警力深入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运输企业、学校、社区(村居),通过分发资料、上辅导课、巡回展览、定期举办咨询活动等形式,做到每周深入一个单位(含学校、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公开咨询,扩大交通安全宣传面。
同时要加强与各单位、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会同、协助和配合有关单位、部门共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实施情况,协助各单位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方案,拟定宣传内容、制作宣传资料,确保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三)宣传、文化、新闻、广播电话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开办专栏、专版、专刊等载体,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公安、安监、交通、卫生等部门要扩大供稿力度,通过播(刊)发各类交通安全新闻、信息、动态、访谈、直击、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安全常识、急救、应急处置常识等内容,做到每周有一个专版(栏),每天至少一篇(条)新闻、法规或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形成浓烈的宣传氛围。
(四)交通(运管)、公安、安监部门要组织、督促交通运输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组织驾驶人、交通安全联络员、管理人员集中开展职业安全道德、交通法制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的宣传教育,每月每个单位至少组织一次学习,每年签订一份安全责任状。
(五)交通、农业(农机)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学员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医疗急救技能的培训,组织、督促各驾校、教练员在学员培训中保证有足够的课时进行交通安全学习。
(六)教育、司法、公安(交警)、团委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学校、幼儿园校长、教师、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每学期组织一次讲座,签订一份交通安全责任状。教育部门要按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组织、督促各学校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结合每周班会、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工作,安排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做到学校、教师每周强调一次,学生学习一次。
(七)司法、人事、宣传、公安、安监、普法办等部门要结合全民普法教育和各类专题教育、考核,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普法教育的范畴,纳入公务员考核的范畴,每年至少一次,组织、督促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学习和考核。
(八)宣传、卫生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急救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事故伤情的判断、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先期处置不当造成的继发损害,力求做到每月一次。
(九)各镇(街道)、社区(村居)要积极开展交通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做到每个镇(街道)、社区(村居)至少有一个固定的宣传阵地,如宣传栏、标语、有线广播或电视、定期的安全学习、分发资料等,使每个家庭每半年至少接受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十)安监部门要按照《祁阳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及县政府与有关部门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有关内容,把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镇(街道)、各单位实施检查考核。
各部门、各单位任务分工和职责,以及责任单位、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详见附件。
三、工作要求
(一)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后代”的社会工程,各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建立常年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落实专人、专门经费,加强本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单位公用车辆驾驶人的宣传教育,模范遵守交通法规;
在此基础上,要把工作延伸到工作对象和广大市民,努力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普及面。
(二)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小组(具体组成人员附后),负责全县文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由县委宣传部领导为办公室主任,县公安交警大队、县交通局、安监局、教育局参加领导小组成员领导为副主任。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直相关部门也要相应地成立机构或落实专人负责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三)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牵头负责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制定本单位、本部门以及本行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确保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四)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扎实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基本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充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主动配合,落实专人在业务方面有效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本单位、本行业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五)加强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下属单位、行业工作对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到位、有效,防止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县安监局要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到各部门、各单位检查、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不落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负有同等以上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七)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把交通安全宣传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区直部门、各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的经费由各单位统筹安排,确保经费落实,工作顺利开展。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6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暂行办法和***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通知》和县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保障我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我乡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全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保驾护航,现就做好我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机制
(一)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各村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切实加强对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议事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
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并及时协调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二)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长”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三长”(乡长、村主任、组长)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乡交通安全例会制度和检查制度。乡上建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道路和安全的领导为副组长,乡派出所、安监、农机、综治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辖区交通安全例会,分析交通安全形势,研究对策,抓好落实。每年组织至少4次交通安全大检查,开展整顿机动车无牌无证上路、报废车辆上路、酒后驾驶、非客运车辆载客、客运车辆超员、摩托车超员、货运及低速汽车超载、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同时,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乡、村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乡政府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巡查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节假日、集会日,群众婚丧嫁娶等特殊时段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四)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严格落实县政府对专职交通安全协管员的规定,确定3-5名乡干部担
任专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同时各村要指定一名由村主任或村常务干部兼任的村级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五)建立辖区内机动车及驾驶人管理台帐。各村、各单位要建立对辖区内机动车辆及驾驶人的管理台帐,要对辖区的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驾驶人以及机动车的动向和出行规律等进行彻底的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输入电脑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六)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报制度。一是要建立乡村红白喜事报告制度,制度中要明确乡村交通安全协管员的职责,要将群众办红白喜事的时间、地点、规模等提前报告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防治包车超员、农用车载人、酒后驾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二是村级交通安全协管员每月要向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本村交通安全情况。三是各村要制定年度交通安全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落实责任单位,每季度向乡政府报告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七)建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季度通报制度。2011年,乡交管办将以季度为单位,对各村的交通违法超标、严重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并在全乡进行通报。各村也要相应建立相应的通报制度,充分利用
政务公开栏等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和安全协管员进行通报,督促其履行交通安全防范责任。
二、完善联合执法网络,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联合开展综合治理。乡派出所、安监站、综治办要对本地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找准重点违法行为以及事故、违法行为多发的重点路段,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各单位要形成合力,依法打击农村道路低速载客货车、拖拉机、三轮车、二轮摩托等违法载客行为,净化农村客运市场。学区要会同派出所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的监管,建立完善相关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制度,并深入开展接送车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农村道路占道设摊、堆放杂物和晒粮打谷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以及人为破坏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
三、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各村委会要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要在村组、学校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宣传交通法律知识。要配合职能部门针对不同对象组织开展专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改进宣传教育方法,创新宣传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基本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学
区也要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每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安全教育课时,并将安全教育情况纳入学生个人操行评定和班主任老师的教学考评。乡交通安全管理员要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讲”工作,加强对村组、厂矿及学校、行政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指导。
四、强化监督考核,严格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追究
(一)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乡上将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各职能部门、村委会和有关单位落实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及时通报,并做到“编号登记、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复查销号”。各有关部门要定期深入各村组,加强对村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指导,督促履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及其成效纳入相关单位绩效管理,实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严格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7
多年来, 由于道路运输市场的放开, 使我们的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和驾驶员不断增加。目前, 黑龙江省有营运车辆17万台, 营运驾驶员24万名。一方面他们为运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进入运输市场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素质不同导致经常出现偷拉私运、野蛮服务、偷漏税费、事故频发等现象。因此, 为了加强对营运驾驶员的管理, 国家交通部出台了《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
1.1 开展营运驾驶员职业培训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交通部在十五期间道路运输工作的总体目标中提出, 要实现“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道路运输重要岗位从业人员中, 营运驾驶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修理工、乘务员等重要岗位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60%以上;一二级客货运输企业、二级以上客货运输站场国际质量认证率达到15%以上;客运‘三优、三化’服务明显加强, 货运商务事故率明显降低;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事故率、年重特大安全事故次数和死伤人数分别降低10%”。但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交通事故每年都在增长, 属于驾驶员为主要因素的事故约占70%以上, 近几年重大的客、货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重大事故也时有发生。营运车辆的重大事故造成的人身和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重大事故往往在经济损失之外, 还会酿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引发更为严重的生态环保问题。同时, 因运输服务质量差, 宰客、甩客、超载现象屡禁不止, 不按安全行车操作要求驾驶车辆、疲劳驾驶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交通运输事故频发, 旅客、货主的生命财产安全缺乏应有的保障, 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1.2 开展营运驾驶员职业培训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
营运驾驶员是运输生产一线直接服务社会、服务旅客和货主的主要工种, 肩负着比为单位内部、个人服务的普通驾驶员更重大的社会和经济责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营运驾驶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运输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 了解道路运输法规业务规范, 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车辆维修、故障处理知识和娴熟的驾驶技能。营运汽车驾驶员不仅关系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也直接关系着驾驶员个人的生命和家庭幸福的安危。
1.3 开展营运驾驶员职业培训是与世界通行的管理模式接轨的需要
发达国家普遍将驾驶员分为私家车驾驶员和商用车驾驶员两类分别进行管理, 相应地把驾驶员培训也分为私家车驾驶员培训和商用车驾驶员培训。私家车驾驶员培训是汽车驾驶技能的普及培训, 是为人们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和新的生活进行的特殊能力补充。但在这些国家如果准备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 成为职业驾驶员, 除需具有一定的私家车驾龄要求外 (如美国规定为3年) , 还必须参加商用车驾驶员的职业培训。所谓职业培训, 实质是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全面教育过程, 其培训内容广、项目多、要求严、时间长 (如美国商用车驾驶员培训时间为200~300学时) 。同时他们对于已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商用车驾驶员, 还采取每隔几年进行再教育的办法 (如日本规定每隔3年对职业驾驶员进行轮训检测) , 以保证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水平。
2 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发展的根本途径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培训质量
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 教员教练员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培训, 整体教练水平不高, 将影响培训质量。黑龙江省现有教员教练员300名, 为此要把教员教练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定期举办教员教练员培训班, 使所有的受训人员系统地学习驾驶理论, 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等, 经考试合格后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营运驾驶员准教证”。通过系统的培训, 教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举办全省职业培训教员, 教练员大比武活动, 这样既可以调动学习热情, 又起到考核教员、教练员技能的作用。
2.2 设立机构, 建立考核组织。加强职业培训工作
要做好营运驾驶员职业培训和考试工作, 就要依照合理布局, 择优选择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设立培训机构。黑龙江省现有培训单位83家, 这些职业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在本辖区内需进行职业培训的营运驾驶员的职业培训工作。作为职业培训的管理部门应每年对这些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综合考评, 合格的将继续从事职业培训工作, 不合格的将取消其职业培训资格。只有推行这样的竞争机制, 才能推动职业培训机构的前进步伐, 才能促进营运驾驶员职业化的健康发展。
2.3 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规范从业资格管理工作
营运驾驶员职业培训工作任务重, 要求高, 涉及面广, 为了能及时、准确的发放从业资格证, 应当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开发和推广微机软件系统。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以“一个中心, 两个系统, 三个层次”为基础的职业培训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处理和数据共享。“一个中心”是指统一的管理中心, 应以行业管理单位为牵头, 即黑龙江省运输管理局为行业管理中心;“两个系统”是指信息管理建立和传送系统、信息补丁和升级系统;“三个层次”是指省、市两级行业管理单位和培训单位。同时, 建立培训学校之间横向联系的信息网络, 以及职业培训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系统, 引导和鼓励培训单位开发和应用先进的培训和管理技术设备, 提高职业培训的科技含量, 为全省职业培训行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快速、可靠、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以满足职业培训发展的需要。
不断拓展培训业务范围, 逐步开展站乘人员、汽修人员培训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汽车驾驶员、修理工技术等级培训。今后, 票据使用要严格执行《黑龙江省职业培训专用发票填写使用规定》, 各培训办要充分认识到票据使用在我们培训工作中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票据的使用可直接反映整个培训工作管理是否到位, 责任是否明确的一种表现。因此, 票据的使用上各培训办须做到登记明确, 使用合理, 档案对应, 账目清晰,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抓好此项工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道路运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但是, 面对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道路运输的需求形势, 我们的道路运输业还远远不能适应。营运驾驶员队伍在道路运输业中是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 是运输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运输生产
参考文献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 篇8
——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市、区县教育局和各学校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每年年初与区县教育局、学校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扎实认真,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该市教育局将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考核奖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夯实了各级领导和教师的管理责任。
——强化宣传教育。结合“四创”工作, 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态性工作,保证师生对交通安全常识的知晓率达到100%。一是加强交通安全日常教育。把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宣传周”,组织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安全法规,邀请交管部门或法制副校长做交通安全知识专题报告,举办交通违规事故巡回展览,强化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展板、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观看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三是建立放学前安全教育提醒制度。利用“放学前一分钟教育”、校门口安全提示牌等,做好学生乘车、骑车和行路安全教育。联合交通部门在公路沿线学校设置警示牌、斑马线、限速装置,确保师生上下学安全。
——强化日常管理。以创建“平安校园”为主题,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日常管理工作。一是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学校周边安全管理,上下学时段领导带班,政教处、班主任分工负责,配合交警疏导交通,引导学生有序出入。二是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提醒和教育家长,做好家庭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配合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氛围。三是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城市小学“小警察”轮换值勤,疏导学生,亲身感受,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素养。四是实行重要路段学生上下学车辆避让制度,领班教师、交通警察共同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广大司机和过往群众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
——强化校车管理。在校车的管理和安全运营上,铜川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全市开展了校车综合治理周活动,重点开展校车排查登记、安全宣传教育、无证民办幼儿园整改。活动期间,安全宣传教育全面开展,“交通安全大讲堂”、“守护花朵,平安出行”、驾驶员安全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各大媒体、基层学校、社区、街头频频举行,人人关心校车安全、礼让校车的浓厚氛围开始形成。二是在春秋两季开学前对校车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并与交警支队发文要求各区县开学前完成对校车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建立健全校车及其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完成了对校车的安全检测,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三是建立学生集体外出审批制度。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各种考试或外出等集体活动包车,要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许可后,方可外出。
2012年铜川市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上下学学校门口交通拥堵、学校门口小摊贩清理工作困难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铜川市将突出重点、难点,进一步加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彻底消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关于道路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作文08-25
关于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调查与思考06-02
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检查的情况汇报06-11
二克浅镇人民政府 关于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05-24
关于2021年企业道路运输安全应急预案09-05
关于加强清明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10-22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07-17
转发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近期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通报11-11
关于驾校实际道路训练路段的申请报告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