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堂实录

2024-08-09

月光曲课堂实录(精选7篇)

月光曲课堂实录 篇1

《月光曲》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执教人 :江西省教研专家 徐承芸

课前谈话:

徐老师向你们提三个问题,你们也向老师提三个问题,让我们互相了解了解,让我们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更开心,好吗?

徐老师向学生提问:

你来自哪所学校?哪个班?班上有多少个学生?今天来了几个? 于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徐老师是属老鼠的,特别喜欢吃美食。你能告诉我于都有哪些美食吗? 学生向老师提问:

生1:南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生2:南昌有什么美食?

生3:徐老师,你做调研时去过哪些地方?

一、音乐导入,了解贝多芬

师:徐老师这次到于都来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音乐。你们喜欢听音乐吗?

生高兴地喊:喜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这首曲子,想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吗?第二个问题:这首曲子的作曲者是谁?第三个问题:这首曲子你听后你感觉它告诉了你什么?闭上眼睛,一直闭着,一直到音乐结束。(播放曲子)

生闭眼听音乐。

师:睁开眼睛,谁能回答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生:这首曲子可能是《命运》

师:你很谦虚。它就是叫《命运》,又叫《命运交响曲》。祝贺你答对了,谢谢你!请坐。第二个问题

生: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贝多芬。

师:你真棒!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吗? 生:德国

师:很好。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交响曲》,又叫《命运》。第三个问题,听音乐,你只要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就行了。

生1:我感觉这首音乐有时非常高昂,有时非常低,让我的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师:他表述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述得很清楚。说明他用心地听了。生2:这首交响乐曲高低起伏。我感觉到了人生的命运非常坎坷。师:真棒!我发现你有做音乐家的潜质呢!

师:刚才我提了三个问题。几位同学也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你们发现了吗,徐老师没有重复的问题,而你们都回答得很好。说明我们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已经学会了听人讲话。老师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你们听完曲子还能记得,而且逐一回答。待会儿我们上课就这样做好不好?徐老师有的时候会连续提几个问题,需要你回答几个问题,好不好?

师:这首曲子的确是《命运交响曲》。这首曲子向我们阐释了作曲家贝多芬坎坷的命运。同学们昨天都预习了《月光曲》。我想你们对贝多芬也应该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生1: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他创作了9首交响曲。

师:真棒!书上都没有。你还找了资料。真了不起,课前做了充分地准备。还有补充吗?说了的我们不说。

生2:贝多芬从小接受父亲的训练。28岁时听力有些减弱,50岁时双耳失聪。师:很好,但是这位同学在说这些话时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你们听出来没有? 生:她说二十八岁时,听力减弱.师:嗯,没错啊!这里她说对了呢!老师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们好吗?贝多芬从小接受父亲的训练,然后接下来就是说他二十八岁听力减弱,那似乎,他听力减弱是他父亲训练导致的,是这样子说吗?是不是有这种感觉,那你说应该怎么说呢,贝多芬是一位很有天赋的音乐家,他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从小就接受父亲的熏陶教育,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音乐家,可惜的是,你要有转折吧!对不对?他有着音乐天赋,可惜的是,他二十八岁开始听力减弱,中年五十岁双耳失聪。听明白了没有我们说话条理要清楚逻辑要清楚。作为一个大音乐家,双耳失聪,这对贝多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贝多芬没有沉沦,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你们谁知道?

生: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师:很好,你真棒!这句名言在学课文的过程中老师还会谈到。说到命运的坎坷,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和命运抗争的决心,所以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交响曲就体现了贝多芬和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力量。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么老师就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给大家,希望让孩子们在课前对贝多芬有所了解。7.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的一个故事。(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头像和资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叫什么?

生:月光曲

8.师:班上哪个同学的字写得最漂亮?我请他帮我写个课题。生上台板书课题。师纠正“曲”的笔顺。9.生齐读课题。

师:这个课题还是一首曲子的名字。请同学们翻开书,看到26课,看下面的注释,《月光曲》又叫什么?

二、听写生字,检查预习

一名学生上台写,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听写:

谱写

蜡烛

盲姑娘

琴键

记录

陌生

波光粼粼

1.边听写老师边强调:高年级的学生,书写要有一定的速度,书写要美观。听写时师适时表扬坐姿好的同学,纠正不正确的坐姿。

2.学生自己检查一遍。

3.集体订正,师强调“蜡烛”的“蜡”是虫字旁而不是火字旁,因为蜡烛最原始是从昆虫的身上提取的脂肪,所以“蜡烛”的“蜡”是虫字旁。说记住“盲”字的办法:眼睛死亡了。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针对课文提问

1.师: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答)

师: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有一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这句话来概括?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能把这段话概括成一句话吗? 生:课文主要写了《月光曲》的传说。

2.师:传说是指民间流传的故事。我们以前学过的民间故事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愚公移山》。这些传说故事有些是真的,有些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传说故事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期待。

3.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一个传说故事。学习传说故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读懂文字。昨天同学们都预习过了课文。会读书的孩子首先要会提问。你读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问题?

生1: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月光曲》?

师:这位同学,我想问问你;你还想给这篇课文取什么题目? 生:贝多芬弹琴。

师:谢谢你。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读书的孩子。不过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好听。这个问题等我们学完了课文让别的同学告诉你或你自己就会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

生2: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

师:这个问题就能贯穿全文了。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把这个传说故事讲出来了。还有什么问题?

生3: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穷人弹琴?

四、学习2——5自然段

1.师:课文中提到的穷兄妹两就是穷人是吗?老师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一个大音乐家,为什么会给穷兄妹俩弹琴呢?默读课文2至5自然段,这是贝多芬开始弹琴前的一些描述,想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为穷兄妹俩弹琴。请你拿着笔在书上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标出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可能还有第四个原因。你能读懂的原因最多就说明你读懂了文字。

读完了在书上做些批注。

2.生默读思考批注。师适时提示:我们要扣住文中的关键词,读懂文字背后的内容。3.学生反馈原因:按顺序找。第一个原因,生1:第三段„

师:待会一定让你回答。谁能在第二自然段里找到第一个原因?

生2:因为在一个茅屋里他发现有人在弹琴,而且还弹得这么好,这正是贝多芬写的曲子。这茅屋一般是比较穷的人住的,可是却弹着贝多芬的曲子,这就引起了贝多芬的好奇。

师:真好。在刚才你的回答里面你觉得哪一个词是关键词? 生1:断断续续

师:你找的是文章里的关键词 生2:好奇

师:他为什么好奇?

生1:住茅屋的人一般比较穷,为什么还有人会弹钢琴呢?

生2:住茅屋的人较穷,为什么还有心思弹琴,应该去赚钱才对。师:贝多芬为什么好奇?刚才一位同学在文中找到一个很关键的词 生:他听到弹出的琴声断断续续,说明那个弹琴的人弹得很不熟练。

师:嗯,贝多芬也奇怪了,弹得不熟练,断断续续的,而且最重要的让他感兴趣的是 生:弹的是他自己的曲子

师:是啊,他弹得还是我的曲子,贝多芬因为好奇。请同学们看到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贝多芬走进茅屋。看到了没有,写文章上下连贯。这就表现了上下连贯。正因为他听到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得又是他自己的曲子,所以贝多芬就靠近茅屋了。

师:第二个原因是什么?第三自然段里找一找 生:我从“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多好啊!”这句中感受到盲姑娘想听贝多芬弹琴的愿望十分强烈。

师:谢谢你。你找到了第二个原因。他听到茅屋里有个姑娘在说话。姑娘说的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读读姑娘说的话。

生齐读:一个姑娘说„„那该多好啊!

师:读得情真意切,果真和这位小姑娘说话的语气一样。但徐老师给你们指出一个小问题好不好?在这句话里面有几个感叹号?(2个)感叹号前有个什么字?(啊)这个字单独让你注音的话,它一定是“a”,没有错,但是放在一定的句子里,这个字有着神奇的本领。这个字它会变音呢!就像“一”字,你发现它会变音吗?比如“一个苹果”,不会读第一声“一个苹果”,又如“一往直前”。这个字的变音是由它后面那个字决定的。“一幅画”“一个人”„„这个“啊”字和“一”字一样会变声,而且不仅仅是变调。徐老师读给你们听一听。你们感受一下。(师边读边指出“啊”的不同读法)

生:读盲姑娘说的话。

师:贝多芬从盲姑娘的话中听出了什么? 生1.: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师:他很开心。还有吗?

生2.从盲姑娘的话中听出了盲姑娘酷爱音乐。这种精神让贝多芬感动了。师:第三个原因是什么?

生:在第三段。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从这里看出姑娘为了不让哥哥增加负担,非常懂事。贝多芬听了非常感动。

师:从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听出这是一个贫穷的家庭。刚才那位男生在交流贝多芬的资料的时候说到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们请他再重复一遍,听到他的这句名言大家就会明白了。

那个男生读贝多芬说的一句名言:我的音乐只应该为穷人而弹,如果我做到了那该多么幸福啊!

师:贝多芬做到了这一点吗?他推门进去了,因为他也要寻找一种幸福。有第四个原因吗?贝多芬推门进去了,他看到了什么?

生:他在茅屋中看到了在微弱的烛光下„.前面有架钢琴,钢琴前有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师:那你觉得贝多芬为他们弹琴的第四个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贝多芬看到他们很穷,而盲姑娘又很想听到他弹琴。

4.师:贝多芬走进这个贫苦的家庭,让他觉得震惊的是这位酷爱音乐的姑娘竟然是个一味失明的姑娘,于是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从第二之第五自然段,贝多芬决定给盲姑娘弹琴。课文在描写的过程中有两个特点,发现没有?第一个特点是:层层递进。他为什么会靠近?靠近了为什么会推门?推门又看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就发展的扣人心弦了。这就是写故事的诀窍。第二个特点:因为这个故事有三个人物,作者写了三个人物的对话,而且每个人的语言都符合他的身份。我们一块来练习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5.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朗读。老师读旁白。你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师不按照书里的顺序读,所以你们要特别注意听,想明白你们是什么角色。

6.总结学法

现在明白了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穷人弹琴了吗?奇怪的的是贝多芬不仅弹了一首曲子给他听,而且是弹了一首再弹了一首,这是为什么?(板书:再弹一首)我们学了2——5自然段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

找出相关段落。(2)读文字。(3)巧联想

7.记住我们读书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脑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穷兄妹俩弹了一曲还要再弹一曲?2分钟

8.生汇报:说上一段话,用上“因为。。所以贝多芬弹了一曲又弹一曲。”能说上一段话吗?后面说的同学要和前面同学说的不一样,你至少要有一个亮点。

生1:因为盲姑娘有善解人意的心地,在贫困的生活中仍然酷爱音乐,并认出了贝多芬。贝多芬为遇到知音而十分感动,于是产生了弹第二首的想法,创作的激情也油然而生。

师:谢谢!你刚才给我一种感受是因为贝多芬找到了知音,因此他弹了一曲又弹一曲。生2:因为贝多芬弹第一首的时候,盲姑娘就听出了是贝多芬。他想盲姑娘那么爱音乐,那么懂音乐,那么有音乐素养,所以他想再弹一首给她听。

师:他从盲姑娘的话中感受到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姑娘。他爱才心切,对吗?所以他要再弹一首。

生3:“„„弹得多成熟啊!”从她的话感受到她对音乐的痴迷。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很精道的词:痴迷。我们一起来读读盲姑娘说的这句话。注意这里几个“啊”的读音。(师指导)注意激动的语言。(生齐读)

师: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粉丝)。盲姑娘听过贝多芬弹琴吗?见过贝多芬吗?(没有)。盲姑娘能自己练贝多芬的曲子,还是个盲人。这一次她听到贝多芬弹曲子竟然能发现这就是贝多芬,神奇不神奇?这种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哪里?

生1:她对音乐的痴迷,如痴如醉。生2:她对音乐的热爱。

师:对了,还有她对贝多芬音乐风格的了解。

五、学习第九段,体会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

1.有了一位这样的好姑娘给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还有什么原因给他创作的灵感? 2.举手的同学全部站起来齐读出描写月光的句子。

3.师评:他们读对了,但读得不够好,没有把清幽的月光读出来。能读出清幽的月光的同学请站起来读。

4.他们读出这种意境了吗?全班一起读

5.贝多芬就在此时此景有了创作的欲望,于是贝多芬按起了琴键。(播放《月光曲》)6.生伴着音乐读飘出来的文字。“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7.师评:读得不错,给你们80分。为什么才80分呢?徐老师给你们提个小意见,你们刚才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逗号、句号的停顿。因为逗号、句号的停顿不一样。句号停顿的时间稍稍长一点,逗号停顿的时间稍稍短一点。教你们一个很好方法:读到有逗号的地方时在心里默数一下,句号心里默数两下。这样读出来的停顿就不一样了。但不能数出声音来哦,不然就不好听了。稍稍控制一下,再来。

8.再伴乐齐读。

9.老师听得入迷了。这段文字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9自然段)

10.看到第9自然段,老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知识,这一段文字有描写实景的句子,也有描写联想的句子。这两种句子你能区分吗?

11.指名汇报写实景的句子。

12.那“

” 这一大部分都是写联想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生汇报

生1:„生2:琴声带给兄妹俩无穷的遐想,还衬托出贝多芬高超的、纯熟的弹琴技术,反衬出《月光曲》感人的故事。

生3:从“月亮升起到„”体现出这时候的琴声低沉而又缓慢。从“„”可以看出月光曲声音越来越高昂,节奏非常快。

14.师小结:这位同学把这段描写联想的句子给我们进行了分析,当声音想起的时候,作者写出的句子和乐曲的节奏是有关系的。这种写法在我们高年段的课文中会出现,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需要练习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叫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一、不会使文字枯燥乏味。

二、可以衬托贝多芬的曲子美妙。建议利用一节课听曲子写意境,训练这种写法。

六、解决最后一个问题:题目为什么叫《月光曲》。小结全文 教学赏析:

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曾三次让学生聆听此曲,觉得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让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听曲子学课文,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二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水天相接的海面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继而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波涛汹涌的大海格外壮观……这样,学生入其境而通情,朗读时也就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三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我边播放乐曲边对学生说:“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本课吧。”

二、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我们也不难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当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而推门进屋时,当盲姑娘激动地认出贝多芬,贝多芬再次为她弹曲时,我都让学生想象:“当时贝多芬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驱使他进屋并再次为盲姑娘弹曲?”当课文最后讲

到兄妹俩久久地被曲声陶醉时,我又借此让学生练说:“假如你就是兄妹俩中的一个,当你从陶醉中回过神来时,你会对着贝多芬远去的身影激动地说些什么呢?”通过以上的几次想象练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贝多芬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的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和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

月光曲课堂实录 篇2

师:同学们, 我们先来听写词语。《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 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 第二个词语———“谱写”。下面听写一组词语, 注意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 盲、蜡、键都是生字, 注意“蜡”字, 有的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 其实是“虫字旁”。“蜡”古代的意思是动物的油。这位同学“键”字笔顺不规范, “键”是左右结构, 最后写“走字底”。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 非常朦胧的感觉。

生: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 是宁静的, 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生:我觉得特别柔和, 让人觉得舒服。

师:老师课前查了一下字典, 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 (出示解释) , 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是的, 清幽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 这个传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刚才听写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练说。师指名说, 并作了肯定。)

师:同学们,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点评:《月光曲》一课从听写词语开始, 表现了老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视。本课安排的听写是具体语境中的复合型听写, 力求识记字形、规范笔顺、理解词义, 可谓一举多得。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 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听写之后, 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这个问题没有再去重复课文的故事情节, 需要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 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个问题提纲挈领, 使得本节课教学的主体部分线索清晰, 脉络分明;这个问题从贝多芬的角度提出, 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切入口”非常重要, 这节课正是找到了一个具有阅读价值的切入口, 才能引发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比较深入的对话。

二、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语段一: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 你别难过,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 有一颗敏感的心, 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己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著和渴望, 听自己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己的音乐会是有苦衷的, 她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 买不起票, 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 烛光很微弱, 住的是茅屋, 钢琴也是旧的, 说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穷。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 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 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生读)

师:听到这里, 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 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但她后来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 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琴而难过。

生:这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情感。 (师建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 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 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 还是选择了哥哥, 因为他家境贫寒, 不想再给他哥哥造成负担。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 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 而且非常懂事, 我相信他被感动了, 所以他走进茅屋, 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点评:阅读课要主线清晰, 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好的做法是选好几个“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 深入阅读文本, 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这节课选的教学“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盲姑娘兄妹俩之间的对话, 另外一个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这两段对话文辞简洁, 意蕴丰富。反复阅读、体会, 可以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 同时养成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阅读能力, 是两个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教育价值的语段, 做到了“以少胜多”。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着重启发学生交流“贝多芬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 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会, 再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丰富的认识。教师在“对话”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点拨, 在学生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时适当小结。“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教学让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对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三、两次对话心灵互通

语段二: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一曲完了,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为您弹一首吧。”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贝多芬已经弹了一曲, 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 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生: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

生:盲姑娘为什么会知道为她弹奏的是贝多芬?

师:同学们, 这些问题提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思考, 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 为什么她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从她说“弹得多娴熟啊!”“感情多深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

生:盲姑娘热爱音乐, 也是贝多芬的知音, 所以他能确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 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俞伯牙弹琴, 而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我们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听贝多芬弹琴, 而且只听了一遍, 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娴熟, 感情很深, 所以是他的知音。

生:我从“入了神”“激动”这些描写盲姑娘神态的词中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 是贝多芬的知音, 所以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 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 (指名读)

师:盲姑娘只是听了一首曲子, 为什么如此激动呢?只有我们走进盲姑娘内心, 我们才能真正把这段话读好。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 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所以她非常激动。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她难以置信, 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 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几乎不敢相信, 所以她很激动。 (师指导第一个“您”表示猜测, 读音可以稍微拉长一些。)

师: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 内心十分的激动, 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

师:刚才有个同学还问, 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 我相信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 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会想, 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 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 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 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 音乐就是他的生命, 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 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鼓掌)

点评:一节课的两个“点”, 如果教法相同, 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蒋老师因文而异, 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前一“点”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 让学生细读文本, 自读自悟。后一“点”让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抓住疑点进行研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是有估计的, 所以能迅速把学生的问题归纳起来, 分步探究。

学生的感悟中, “知音”是一个亮点。其实, 刚学过《伯牙绝弦》, 学生不难想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教师准确地把握文本, 引导学生沿着“知音”这条线索去思考, 刚才提出的疑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学生的发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由此我们感觉到, 一堂好的课,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充分的估计,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跳一跳, 把果子摘下来”, 才是有效的教学。

四、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 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 有所触动, 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簿, 联系上文展开联想, 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 师巡回指导。)

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 多么痴迷于音乐的姑娘, 多么深的手足情, 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 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 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 (鼓掌)

师:三个“多么”, 一组排比句, 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

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 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 但是, 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 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鼓掌)

生:贝多芬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作音乐, 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是为知音创作的, 真正的音乐会是为知音开的。

师:是的, 贝多芬立下誓言, 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 为知音作曲, 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贝多芬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 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 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 (播放《月光曲》片段, 教师配音朗读。)

师:同学们, 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段。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段话, 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点评:近年来,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做补充, 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的感受, 如果组织得好, 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 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蒋老师安排的这个写话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体会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 同时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升。从现场看, 效果不错。

《月光启蒙》课堂实录 篇3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月光启蒙。

师:课文有一句话直接点明谁是我的启蒙老师,请快速浏览全文,找到这句话。

生: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师:母亲不识字,又能用什么给我启蒙呢?

生:母亲用歌谣、故事、民谣、童谣、谜语给我启蒙。

师:(板书“歌谣”)歌谣是民间文学中的韵文,能唱的叫歌,只说不唱的叫谣。民歌、民谣、童谣统称歌谣。母亲还用故事、谜语给我启蒙。(板书“故事”“谜语”)

二、 创设情境,诵读感悟启蒙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悟:母亲是怎样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又是怎样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

1.创设情境,感悟歌谣启蒙

师:(媒体演示教材插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者记忆中的月光,这就是作者记忆中的母亲,这就是童年的孙友田。现在,就让我们做一回童年的孙友田:请同学们轻轻把眼睛闭上,此时此刻,你就是孙友田。你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里。 叙述: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用安徽小调唱)“月亮出来亮堂堂……”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吧,歌谣好听吗?想读读这首歌谣吗? 自己试一试吧。

(生很投入地读歌谣)

师:想一想,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已经很累了,现在可以搂着自己的孩子唱歌谣,她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愉快。

生:很轻松。

师:那应当怎样读呢?还想再读一遍吗?

(生跃跃欲试。再读,读得很轻快)

师:唱完一首再唱一首,你觉得唱第二首歌谣时,母亲心里会想什么呢?请你们一边想象,一边放开声音读一读吧。

(生投入地读)

生:母亲可能会想到,有一只吉祥的凤凰,帮他们盖很多房子。

生:母亲可能会想,虽然现在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儿子将来会有出息,会挣钱盖楼房。

师:你很会读书,会联系上下文来想象。你能把这种向往读出来吗?

(生读)

生:母亲可能在想象将来的日子,对未来很有信心,很乐观。

师:歌谣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母亲边唱边想象,那读的速度要——

生:慢一点。

师:好,请你读一读。(生读)

师:刚才我们是在篱笆小院里读歌谣,想不想再听母亲唱歌谣?

生:(高兴地)想!

师:好的,现在我就是母亲,你们就是小孙友田,闭上眼睛听母亲唱。(用安徽小调轻轻唱)

(生闭目倾听,非常陶醉)

师:听母亲唱歌谣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美妙。

生:我觉得很动听。

生:我觉得很放松。

师:我们来看看孙友田是怎样写他的感受的呢?他深情地写道——

生:(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

师:上节课哪位同学问了,芳香一般指花的香味,怎么能说“芳香”的音韵?现在你体会到了吗?

生:体会到了。我觉得作者沉浸在母亲动听的歌声里,就好像闻到了花儿的芬芳。

生:我感觉到歌声非常动听,就像闻到花香一样舒服。

师:说得好!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诗人怎么写自己对声音的感受的呢?他用“甜甜的,轻轻的,芳香的”来描写,还打了个比方,“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这些怎么才能感觉到?

生:甜甜的,嘴巴能感觉到,芳香的鼻子能闻得到,三月的和风,脸能感觉到。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生:小溪的流水,可以看得见,也可以听得到声音。

生:作者不仅在用耳朵听,他在用心体会。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母亲的音韵中了!

师:是啊,作者在全身心地感受着母亲的音韵,他的眼睛、鼻子、皮肤,甚至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他全身心地感受着母亲的温柔的爱,接受着母亲文学的熏陶。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作者这样写好吗?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读)

师:真好,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母亲芳香的音韵不仅飘进了小孙友田的心里,也飘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了!

(生齐读)

师:那时,虽然我们的日子过得清苦,但精神生活是——

生:丰富的。

师: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上节课也有同学问了,这两个“长”怎么理解?提问的同学优先发言。

生:我体会到黄河故道的土地很瘠,庄稼很难生长,粮食收得很少。

师:对,所以他们的日子很清苦。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那么歌谣从哪里长出来呢?

生:从故乡的人的心里长出来,他们很乐观,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把一些爱劳动的道理编进了歌谣里。

生:还有生活的爱,对劳动的爱,对家乡的爱都唱进了歌谣里。

师:编,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创作。

师: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儿女,也孕育了中华文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创造一方文化。人们在劳动中不断创作歌谣,歌谣不就像有生命一样——

生:歌谣好像会不断生长。

师:除了创作,好像还有别的意思。

(生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师:大家想想,母亲不识字,不会读书,那她的民间文学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生:母亲是听外婆唱,听父亲唱的。

师:还听——

生:听邻居唱。

生:听家乡的人唱。

师:你唱给我听,我唱给你听,这就叫口口相传,也叫流传。母亲现在又唱给小孙友田听了。

生:歌谣像会生长一样,生生不息。

生:代代相传。

师:歌谣就像家乡文化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人!

生:(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这就是歌谣给我的启蒙呀!

2. 感悟故事给作者的启蒙

师: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故事,讲——

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师:大家看,课文在这里用的是省略号,我们读书不仅要注意读文字,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给人无穷的遐想。这个省略号你觉得省略了什么呢?

生:可能省略了母亲还会给我讲的故事。

师:你觉得可能还会讲什么故事?

生:夸父逐日。

生:精卫填海。

生:后羿射日。

师:好,还可能省略了什么?

生:可能省略了作者听母亲讲故事时想象的画面。

师:好的,你很会思考。听母亲讲这些神话故事,小孙友田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生:可能看到一只美丽的鸟,衔着石子不停地在填海。

生:可能会想到牛郎挑着他的两个孩子赶去和织女相会。

生:可能会想到英武强壮的后羿拉满弓,正准备射太阳!

师:是啊,作者听了神话故事,想象的翅膀张开了,你们想象的翅膀也张开了!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生:(齐读)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3.感悟唱童谣给作者的快乐启蒙

师:童谣是怎么幽默,怎么风趣呢?自己读一读,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多读几遍。争取背出来。(生读)

师:你最喜欢哪首童谣?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毛娃”这首,因为这个毛娃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醒一会儿睡,很好玩。

师:你想读吗?把你的喜欢读出来。

(生读得很响很快)

师:想象一下,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生:夜已经很深了。

师:母亲说这首童谣是在——

生:哄孩子睡觉。

师:那能不能读得这么快这么吵闹?来,孩子,我拍着你,你再读一遍,味道肯定不一样。

(生读得很轻柔,越读越慢)

师:读得太好了!你听,大家都在为你鼓掌呢!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读,就能读得更好!

生:我喜欢“小老鼠”这首,太有趣了。狸猫本来是小老鼠的天敌,小老鼠已经很急了,还抱个狸猫来哄它,这不要了他的命了!

生:我喜欢“小红孩”,多勤劳啊!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押韵。

师:想象一下,月光下,母亲会怎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唱童谣?我扮母亲,你们就是小孙友田,你们可以边做动作边唱,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摇头,可以晃脑。我说一句你说一句。

(师用不同的节奏和孩子们拍手、拍桌子对说,课堂里一片欢腾)

师:学到这儿,老师不由想起了我小时候唱的童谣:“两只老虎——

生:(接着唱)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师:你们想起小时候唱的什么童谣了吗?

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生:(应和)外婆给我吃年糕……

师:孩子们,和母亲一起唱童谣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高兴。

生:很放松,没有压力。

生:无忧无虑。

生:真幸福!

4. 感受谜语的启蒙

师:你们唱得多开心呀,都不想停了,小孙友田也是。我们来分角色读:女生读母亲的话,男生读小孙友田的话,旁白部分再请一个人读。

(生分角色读)

师:谜语到底给了小孙友田什么启蒙呢?

生:给了他想象的启蒙,思维的启蒙。

生:给了他智慧的启蒙。

师:你们看,谜面就是花生。母亲让我猜呀猜,我就要——

生:(齐)想啊想,动脑筋。

师:这又是在启迪我的智慧呀。

5.照应原文,迁移感恩启蒙

师:月光下,母亲有唱不完的歌谣,讲不完的故事,猜不完的谜语。母亲虽然不识字,她真的是——

生:(感激地)我的启蒙老师!

师:正是受到母亲的启蒙,作者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可是,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到,随着你们渐渐长大,你们的母亲会渐渐老去,就像作者的母亲。由于年老体弱,加上病痛的折磨,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根据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写的。他在原文中写道: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生面色凝重)

师:孙友田多么希望能唤起母亲的记忆啊!他多么想说:“母亲,还记得您为我唱的歌谣吗?”

(部分学生流泪读:“月亮出来亮堂堂——”)

师:他多么想说:“母亲,还记得您为我唱的童谣吗?”

(生流泪读:“小红孩——”)

师:可是母亲还是不知道他是谁,只是对着他笑,笑得他泪流满面。他多么想说:“母亲,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啊。”

(生泪流满面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

师:孩子们,现在再读这段文字,你读懂了什么?

生:母爱太伟大了,我要好好报答母亲。

生:母亲给我的爱我永远报答不了!

师:爱孩子,这是所有母亲都会的,孙友田的母亲给他的爱是独特的。

生:孙友田的母亲用歌谣、故事、谜语启迪了他的想象,她是作者的启蒙老师。

生:孙友田的母亲为他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把他引进了文学的殿堂。

生:在他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师:看一看最后一段中3次出现“月”字,“月光、明月、月夜”,再联系课文的题目思考一下。

生:我昨天不明白,明明是母亲给我启蒙,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现在读懂了:母亲总是很辛苦,白天要下地劳动,只有在月光下给我唱歌谣、童谣。

生:而且,母亲的爱是温柔的、无声的,让我那么幸福,就像月光一样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师:是啊,母亲给作者的爱是独特的,她是以民间文学作为乳汁哺育了他,是用最自然、最亲密的方式给了他文学的启蒙。这种启蒙就像皎洁的月光一样朴素、一样圣洁、一样美好!让我们再读课题,把你对月光、对母亲、对启蒙的感受读出来吧!

生:(深情地)月光启蒙。

月光曲教学实录 篇4

生读课题

师:先听教师说一段话,看你能从中搜寻到哪些信息?

生: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并且是一首钢琴曲。

板书谱写

师:你还了解到什么?

生:月光曲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生:这个故事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生:贝多芬是100多年前写的。

师:你能不能把这几个词组连起来说说

100多年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传说故事

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到那里,你觉得接下来会写什么?

生:传说中是怎样谱写成的。(生回答没有说“传说”,教师及时进行了补充。告诉学生“传说”能够有虚构的成分。)

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咱们基本把课文读正确了,此刻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出示课件,进入情境。

生:他看到了一个小茅屋。

生:他看到了路边高大的树林。

生:他看到了皎洁的月光。

师:这样的环境用一个词形容“幽静”。

师板书,学生读。

师:在这样幽静的环境里,一段优美的旋律已经在贝多芬心中酝酿。他情不自禁被琴声吸引走近茅屋。

自由读对话

师:看从这段对话中听到了什么?

生:他听出姑娘很想听他的音乐会。

师:你再读一遍,读出她的心愿。

生读

师:之后贝多芬听出——

生:姑娘对音乐的渴望。

生:姑娘很想去听他的音乐会。

师:再来听哥哥的话。

生练习读

师:哥哥想说——

生:那张入场券太贵了。

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哥哥是什么心境?

生:很无奈

师:你来读

师:贝多芬听出了他们对音乐的渴望。

师:是啊,我们来读读姑娘的话,读她对哥哥的安慰,你最想圈出哪个词?

生:我想圈出“随便说说”,她不想让哥哥感到很内疚。

生:我圈的是“难过”。

师:妹妹说,“我可是是随便说说罢了”。谁圈了这个“罢了”。

生:就是算了

师:大家把“罢了”圈出来,把“很想听”写在旁边。

点生读

师:我看得出你很无奈,男女生分主角读。

分主角朗读

师:贝多芬从这段话中听出妹妹很想听音乐,感受到哥哥的无奈。

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师:贝多芬觉得自我应当走进去。

生:他想听听。

师:贝多芬觉得自我应当走进去。

生:他多想为穷人弹奏一曲。

师:他觉得他必须走进去,为穷人弹奏一曲,就这样,他没有敲门就走了进去。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男的正在做皮鞋,女孩是一个盲姑娘。

师:贝多芬发现那个姑娘竟然是一个盲姑娘

师:贝多芬弹了一曲满足姑娘的心愿,为什么要再弹一曲?

生在书上批注,把你的话写在边上。

生:贝多芬心里很惊讶

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师:谁来读

生:你读出了两个感叹号。

师:她为什么而激动?

生:她竟然听到了贝多芬亲自为她弹奏的曲子。

生齐读

师:贝多芬想:她竟然能听出是我弹奏的曲子,这难道不是我的知音吗?

生读“您爱听吗?我再为您弹一曲。”

师:此时,刚才散步时那如诗如画的情景又浮此刻眼前,此时还多了热爱音乐的知音。

画面渲染,出示“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师:贝多芬把曲子记录下来就是《月光曲》。

师:谁把这个过程完整地说下来。

生:贝多芬去散步,听到一个小茅屋里传出断断续续的琴声,就走了进去,遇到了知音,就弹奏出了《月光曲》。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篇5

《月光曲》

“构建有效课堂”之“同课研讨”资料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世界顶级音乐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及文字说明。文字内容根据课后的资料袋和课文

“构建有效课堂”之“同课研讨”资料

就是„„

生1:没有了。生2:丢失。

师:好。关于生字,我们就学习这些。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贝多芬在德国一个小镇上演出,听到了盲姑娘弹钢琴,盲姑娘和他哥哥的一段对话,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了那首曲子,然后弹奏出了《月光曲》。

师:是啊,一支世界名曲的诞生竟然这么偶然!是什么力量鼓舞了贝多芬呢?我们来读书。

教师朗诵课文

“构建有效课堂”之“同课研讨”资料

而且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弹。

生2:盲姑娘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然而事实上,它是非常想听贝多芬的音乐会的。

师:从哥哥的话里又品出了什么?

生3:哥哥因为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感到遗憾。

生4:哥哥也是热爱音乐的,也是崇拜贝多芬的,但是,家里太穷了,他们买不起门票,很失望。

生5:盲姑娘听出了哥哥伤心,她说她是随便说说,其实她是不想让哥哥为她难过。

师:是啊,体会得真好。大家一起读盲姑娘说的

“构建有效课堂”之“同课研讨”资料

课件出示:[听到他们的谈话,我想:。]

学生练习说话。

生1:听到他们的谈话,我想:兄妹俩相互关心,相互照顾,虽然过得苦一些,但是,这是多么温馨的一个家庭啊!

生2:听到他们的谈话,我想:虽然他们贫穷,但是他们都酷爱音乐,他们都执著地追求艺术美,他们都有美好的心灵。

师:跟大家一样,贝多芬也被他们兄妹俩的亲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打动了。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课文相关文字)

课件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练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指名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稍等)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贝多芬弹得完美,盲姑娘听得痴迷。

生2:盲姑娘音乐修养很高,她从贝多芬的音乐中体会到了深深的感情。

师:哦,大家注意,盲姑娘怎么说的? 生:激动地说。师:我们一起激动地说。学生齐读。

师:我发现同学们太激动了,都激动得出错了。盲姑娘是这么说的吗?

学生愕然。课件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发现哪里读错了吧? 生:“纯熟!”

师:“纯熟”跟“熟练”比,意思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什

“构建有效课堂”之“同课研讨”资料

么不同啊?

生1:“纯熟”说明熟练的程度很深,熟练得没有瑕疵。生2:由此可以体会到盲姑娘被震撼了,正因为弹得纯熟,又知道贝多芬就在这个小镇上演出,所以盲姑娘一下子判断出弹琴的就是贝多芬!

生3:盲姑娘对音乐非常熟悉,对贝多芬也熟悉!

课件出示:[此时,我想: ] 师:假如你就是贝多芬,盲姑娘就站在你的身旁,此时,你会想„„

生1:一个贫穷的盲姑娘,却如此地热爱音乐,我该再为她弹奏一曲。

生2:我在这所茅屋里遇到了真正听懂我的音乐的人,真是幸运啊!她对我的曲子怀着那么深厚的感情,她是我的知音啊。

生3:我想,这穷兄妹俩多么善良,那么热爱音乐又那么懂音乐,进不了音乐会太可惜了!我的演出应该属于他们的!

师:是啊,贝多芬百感交集,又轻轻地按起琴键来„„ 课件出示插图,教师用课文内容简介。师:想听一听这琴声吗?

生:想!

师:可惜,课文是没有声音的。但是,课文用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出了音乐美。请大家读相关描写,在想象中感受这音乐吧。

课件出示[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学生默读,体会。

师:你觉得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曲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引

“构建有效课堂”之“同课研讨”资料

导交流)

生1:它应该在表达贝多芬自己的感情,一开始比较平静,后来越来越激动。

生2:开始的时候声音轻柔,渐渐升高,中间会比较平稳,流畅,后来节奏强烈,速度很快。

生3:茅屋里的穷兄妹俩让贝多芬感动了,随着对皮鞋匠和盲姑娘了解的深入,贝多芬越来越激动,音乐的节奏就越来越强,越来越快。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亲耳听一听这支曲子。注意,听着音乐,适时地轻声朗读这段描写。

课件播放《月光曲》。学生听音乐,揣摩节奏,感受音乐,用朗读表达音乐。

师:谁来回想着音乐读这一段描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皮鞋匠听着曲子联想到了大海和海面的月光。因为他就在清幽的月光里,因为他的家在莱茵河畔。换一个场景,我们再来听《月光曲》,会想象到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图,展开丰富的想象。

课件出示图片,同时播放《月光曲》。

师:请大家拿起笔,用你的想象和联想,把音乐给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学生练笔。

月光曲课堂实录 篇6

师:好了,大家再来看一看,贝多芬和盲姑娘的认识过程,再给两分钟时间,你能说出来,他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来认识的,开始看书。(学生各自读文)

师:下面发言的方法,你站起来先读出你作为根据的这段课文,然后你把这段课文概括一下,贝多芬怎么了?谁来?

生:(读)“一天夜晚……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先是听到有人弹他的乐曲,他就沿着乐曲找到了一所茅屋。

师:你简单地告诉我,在你读的这段课文里,贝多芬怎么了?

生:听到了。

师:听到了琴声对不对?你建议这四个字怎么写?

生:听到琴声。

师:(板书“听到琴声”)对,再后来呢?还是读出相关的课文,然后进行概括,谁来读读?

生:(读)“贝多芬走近茅屋……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从这儿……

师:(打断)你先待一下,你认为这是第二个过程吗?

生:……

师:说了半天还是一个“听”字,刚才听到琴声,现在听到谈话,都是用耳朵,都是听,可见这个过程还不对。

生:应该是(读)“贝多芬听到这里……可是眼睛瞎了。”

师:这儿贝多芬怎么了?

生:贝多芬走进茅屋。

师:看见谁了?

生:看见盲姑娘和她哥哥。

师:盲姑娘和她哥哥,简单点怎么说?

生:兄妹俩。

师:不要“俩”行不行?

生;兄妹。

师:看到兄妹行不行?

生:行。

师:(叫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上前在“听到琴声”下写“看到兄妹”)再接着往下说。

生:下面是(读)“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这叫“激动”地说,够激动吗?(此生重读最后一句盲姑娘说的话)

师:最后这点最激动了怎么读?加快点速度一齐来读,开始。

(学生们一齐有语气地重读这句)

师:这儿我该怎么写?

生:应该写弹奏乐曲。

师:弹奏乐曲?贝多芬弹完了,盲姑娘说了一句话,你从这句话里看出什么来了?

生:我看到了盲姑娘她十分懂音乐。

师:你怎么知道她十分懂音乐?

生:她能从贝多芬弹的乐曲中听出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师:意思是对的,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吗?

生:我从贝多芬弹一首曲子时,盲姑娘能听出他是贝多芬先生,说明她很懂音乐。

师:是这个意思,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盲姑娘她虽然眼睛瞎了,可她的心里是明亮的,她非常懂音乐,她用心去听音乐,她听出来……

师:(打断)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哪儿好,你们谁听出来了?

生:用心去听音乐。

师:用心去听音乐,还有,“心是明亮”的,说得多好!接着说。

生:她用心去听音乐,听出来了,既然弹得这么纯熟,感情这么深,他一定是贝多芬先生。

师:我问你“弹得多纯熟啊”这是对贝多芬弹琴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对贝多芬弹琴非常熟练,充满激情。

师:是从他的技巧上的评价对吗?

生:对。

师:那么感情多深哪,是对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

师:一个是评价他的弹琴技巧,那么纯熟。“感情多深哪”,这是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贝多芬在这首音乐里面,倾入了自己的激情,所以盲姑娘才听得出来他感情很深。

师:就是贝多芬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他手下的琴键中了是吧?

生:是。

师:说来说去这都是对什么的评价?

生:对贝多芬……

师:音乐的内涵是不是?

生:是。

师:这种评价就深一点了。那么最后一句呢?“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第一个“您”,带有问的意思。

师:她是怀疑?“您是不是贝多芬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生:不是。

师:你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她是以疑问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什么?

生: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师: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肯定。她现在肯定是谁在她面前?

生:是贝多芬。

师:那么反过来从贝多芬来说,他在这个小茅屋里遇见什么人了?

生:遇到了知音。

师:对,遇到知音。(让一学生把这四字写在“看见兄妹”的下面)什么叫知音?

生:知音就是懂得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的人,叫知音。

师:我是你的知音不是?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您不懂我心里在想什么。(众笑)

师:对,说得非常对。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故事,我不讲,你们回去查一下成语词典,查一下“高山流水”这个词,记下来。这儿讲了中国古代的两个人的一段佳话,解释了知音这个词。现在我不讲,留给你们课下的作业,回去查成语词典。好啦,现在大家再回到课堂上来,贝多芬在这里意识到遇上了什么?

生:知音。

师:这个知音是普普通通的知音吗?

生:不是。

师:特殊在哪儿?

生:特殊的是这位姑娘是个盲人。

师:盲人有什么特殊的?

生:盲人就是眼睛看不见。

师:那看不见有什么特殊?

生:就是内心沟通的。

师:有点意思,还没说清楚。

生:作为盲人,她知道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

师:还不太明确。

生:她不知弹琴的人是谁……

师:咱班有没有练习弹钢琴的?

生:有。

师:举起手来我看看,(几个学生举手,教师指一个学生起立)你正在学钢琴是吧?

生:是。

师:我问你,你弹钢琴的时候,需要不需要看谱?

生:有的时候要看,有的时候不用看。

师:什么时候不用看。

生:弹曲子的时候不需要。

师:你不看谱是因为你心里已经有这个谱子了是吧?

生:是。

师:所以你就不用看谱子,“导-来-米-发”自然就出来了,但给你一个新的谱子,你要不要看?

生:要看。

师:那么我把你眼睛蒙上,你能行吗?

生:不能,但我只要听过一遍,应该能摸索出来。

师:如果这个曲子很复杂,刚才放的《月光曲》,你听过一遍了,回家以后能摸索着弹出来吗?(众笑)

生:不能。

师:不能,你又谦虚起来了!(众笑)如果我把《月光曲》的谱子放在你面前你能弹吗?

生:能弹。

师:你可能弹得很熟练,也可能弹得断断续续了,但是你总算能弹了是不是?

生:是。

师:我再问你,要是我把你的眼睛蒙上,让你弹《月光曲》,你行吗?

生:不行。

师:但是你有眼睛,你好学,盲姑娘好学不好学?

生:不好学。

师:我再问你,打个比方吧,如果你是个孤儿,家里又很穷,你想学弹琴,好学不?

生:不好学。

师:你想听一场音乐会,连票都买不起,能学吗?

生:不能。

师:那么你通过这些联想一下,盲姑娘学音乐的困难。

生:盲姑娘第一她眼睛看不见,所以弹琴就要靠耳朵听,盲姑娘虽然看不到是谁,但是她能通过听,能听出来给她弹琴的是贝多芬。所以我认为贝多芬遇到了知音。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在这个特殊的晚上,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穷乡僻壤间,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知音,贝多芬心里激动不激动?

生:激动。

师:激动得很厉害是不是?

生:是。

师:我在这儿加四个字。(在板书“遇到知音”后写“万分激动”)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去,他正在小树林间散步,忽然听见有人在断断续续弹他的曲子,他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生:他很高兴。

生:我觉得他会很奇怪,在这间小茅屋里会有人弹他的钢琴曲。

生:我觉得他很惊讶。

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比如你晚上去散步,走到一家人的窗户外面,听到里面有朗读声,在朗读什么?在朗读你发表在作文选上的一篇文章,你心情会怎么样?

生:高兴。

师:很高兴。刚才你们说的,很激动,很惊讶。心里怎么样?动了一下没有?

生:动了。

师:他被这个琴声触动了,是不是?他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有人弹他的曲子奇怪不奇怪?

生:不奇怪。

师:只不过是心里动了一下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写心里有一分什么?(在“听到琴声”后写“一分触动”)一分触动,可是后来看到兄妹俩,听到没有钱买什么?

生:入场券。(quàn)。

师:对,这个字读quàn。就是这样,她还在苦苦地学琴,那么清秀的一个姑娘眼睛却瞎了,这样的人在苦苦地学着,热爱他的音乐,贝多芬感动不感动?

生:感动。

师:(在“看到兄妹”后写“十分感动”)而且是什么呀?

生:十分感动。

师:这些是不是贝多芬那天晚上和兄妹俩的认识过程,和他当时的心情的变化,对不对?

生:对。

师:对,说到这儿,大家帮助我把这篇课文研究得比较明白了,但是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让不让我说?

生:让。

师:我说了能帮我搞明白吗?

生:能。

师:我记得我读过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你们读过没有?

生:读过。

师:“日照香炉……”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师:(打断)一点情感都没有,你们读得像看见一挂瀑布挂在山间那么激动吗?重新读。开始。(学生在老师的手势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李白到庐山去游览,看见这么一挂高悬百丈的瀑布,心里非常激动,他为祖国有这么壮丽的山河而激动,因此他就提起笔来,以语言和文字为工具,写出了一首诗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就是他由于心有所感,而表达的他对祖国河山赞叹的情感,对不对?

生:对。◆

月光曲课堂实录 篇7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选自苏教版第十册。文章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作者孙友田是一位知名的当代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奇特的想象。

二、设计思想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在教学时,教师借助民歌童谣和课文插图,通过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因此,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三种体验”展开。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感悟月色朦胧,二读感悟母爱亲情,三读怀念感恩。在读的指导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3.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文题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重点

1.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明快、流畅、含蓄的风格。

2.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文题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童年夏夜的美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怀念之情。

六、教学准备

1.知识储备:学生已初步理解文中出现的民谣、童谣。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了Flash、PPT等课件,以电子白板为载体加以播放。

七、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入手,体会韵律美、意境美

1.师:请大家打开书选择你喜欢的一段歌谣,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我喜欢《小红孩》这首童谣,因为它读起来琅琅上口。

生:我喜欢《月儿弯弯像小船》这首民谣,因为它表达了母亲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师:那我们就一边打节奏一边来读,好不好。

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和着童谣的节奏边击掌边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

2.师:“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此画面——在清幽的月光下,母亲搂着孩子唱歌谣,再配以淡淡的音乐。

师:让我们在清幽的月光下,和着淡淡的音乐再来读读这些歌谣吧。

(效果: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氛围中朗读,增添了一种深情,一种柔和,一种悠扬的韵律感。)

(二)从母亲启蒙入手,体会亲情美

1.师:从母亲嘴里吟唱出来的歌谣另有一番滋味。读读第4自然段,听着母亲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4自然段,细细品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抓住“深情”一词,帮助学生感受母亲对我、对家乡、对生活的爱。

师:从“深情”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还不忘“搂着我”,“深情地”为我吟唱,我体会出母亲是如此的爱我。

生:母亲深情地唱着这些歌谣,从她的歌谣声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故乡的爱。

师:是啊,虽然“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岸边淳朴的民风孕育了那里淳朴的人们,淳朴的人民用最质朴的民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的不仅仅是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

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母亲的歌声中浸润着浓浓爱意。学生读得委婉动情。

②理解“吟唱”,感受月夜的宁静与清幽。

师:知道“吟唱”的意思吗?听着母亲的歌声有什么感受?

生:“吟唱”就是轻轻地唱的意思。

生:在宁静的夜里,沐浴着清幽的月光,更觉得母亲歌声的悠扬。

第二次朗读这一段落,较第一次朗读多了一份宁静深远的意境。

③体会“芳香的音韵”,引导学生感受母亲歌声的甜美。

师:芳香是鼻子闻到的,音韵是耳朵听到的,文中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呢?

生:“芳香的音韵”意思是说听到妈妈甜甜的歌声,就仿佛闻到了芬芳的花香。

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链接功能,播放了母亲悠扬的歌声。

(效果:教室里异常安静,每一个学生都在静静地欣赏,似乎已经走进了那个清幽的月夜。在美丽的歌声中学生进行了第三次的阅读,他们陶醉了,陷入了深深的情感河流。)

(三)从体会作者感受入手,感悟作者的感激、怀念之情

1.师:作者的成长离不开母亲当年的启蒙,母亲给了我哪些启蒙?读读第七自然段。

生:母亲给“我”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

生: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唱着民歌民谣,启发了“我”的想象,让“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母亲也给了我爱的启蒙:爱故乡、爱亲人、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2.师:是母亲给了我启蒙?但为什么课题是“月光启蒙”?

生:“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给予“我“启蒙的。

生:如水的月色,神秘的夜空,给“我”美的陶醉,无穷的幻想。

师:是的,诗人的诗情,是与儿时的潜移默化分不开的,课题“月光”不能少,因为“我”的童年就是在明月星光的陪伴下度过的。

3.师: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当我成为了一名颇有声望的诗人时,而我那亲爱的母亲呢……这时,教师读原文:“母亲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在凄婉的音乐声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了母亲老年的画面,通过教师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朗读文章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怀念、感激、心酸、悲伤的复杂感情。

(效果:此时学生的朗读情绪不再是单纯地陶醉,而是略带着悲伤与感怀,一种复杂的情感融于朗读中。)

4.通过电子白板,教师播放了Flash,向学生再次展现文中所描绘的那个温馨的画面:母亲在皎洁的月光下搂着孩子唱歌谣。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母亲啊,感谢您——

生:母亲啊,感谢您,是您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

生:母亲啊,感谢您,是您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我开启诗歌的大门。

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天使,母亲啊,感谢您,是您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我真想您,您再抱我一次吧。

孩子流泪了,我也流泪了。

这不就是一首诗,一首动人的诗歌么!

(四)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的歌谣

设计思路

上一篇:梦想,需要去追逐作文1500字下一篇:常熟理工学院党建考核工作_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