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2024-07-26

《月光曲》教学设计(共9篇)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1

【教材】

《月光曲》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同时也告诉人们, 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 更要依靠高尚真挚的情感。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于一体, 适宜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月光曲》的传说, 体验音乐的魅力, 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分析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 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九自然段。

(四个教学目标既突出了语言训练, 又兼顾情意因素, 还重视了学习方法的渗透, 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光曲》的传说, 感受贝多芬的伟大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心境与乐曲意境”的和谐统一。

【教法】

为了紧扣课标, 突破重点, 解决难点, 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利用多媒体课件, 运用“情境教学法”“以读悟语”“以读悟情”“读写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 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 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 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 同时渗透“读”“悟”“习”等学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月光曲》PPT

学生准备:查找贝多芬资料, 了解课文背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 我运用情境教学,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同时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他为人民创作, 为人民演奏。这样创设出浓郁的情境氛围,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暗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 从而引出课题。)

二、读说结合, 整体感知

1. 概括地说

快速默读课文, 边读边把文章人物、故事起因、主要经过记住, 再把这个传说通过说提炼出来, 关键要做到简洁、准确, 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要会听, 听出优点和问题。教给提炼的方法:

方法一: (提问式) 谁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而干什么?

方法二:提供人物、地点的关键词:

贝多芬盲姑娘茅屋月光

2. 生动地说

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生动的情节、人物的细节记住, 再用上下列词语:幽静、断断续续、对话、激动、清幽、陶醉、记录, 通过读再现文章情境。

一开始, 我就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读书时间, 让他们跟文本从容对话。在这个环节中, 我强化了两项语言训练。

一是读:始终把读与语言积累相结合, 但目的不同, 积累的内容也不同。

二是说:概括提炼要简明扼要, 生动描述要抓住“情节”“细节”说, 并恰当使用所给词语;始终将说与运用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听记、复述的能力,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品读词句, 深入感悟

1. 指名读, 其他同学一边听, 一边看书, 注意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课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品读以下词句:

(1) “断断续续”:让学生扣住这个词提问。

师:让你用“断断续续”设计几个问题, 你会问什么? (预设:“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琴声“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会想些什么等问题。)

(梳理学生的问题共同质疑, 以学定教, 深入体会当时盲姑娘及贝多芬的真实内心活动。)

(2) “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她是真的“随便说说”吗?贝多芬听出了这话中之话吗?此时贝多芬会想些什么?他内心有什么感受? (同情、感动)

(这个问题的设计, 就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由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产生的同情和感动, 从而感悟到贝多芬的伟大情怀。)

(3)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重点:A.品读两个感叹号表达的情感。

B.品读前一个“您”表达的情感, 这个“您”去掉意思是否会改变?为什么要多一个“您”, 并加上一个逗号, 停顿一下呢?不是显得多余吗?

C.反复诵读, 体会盲姑娘当时激动得不知所云的心情。

D.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 内心有什么感情变化?

(这个问题的设计也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遇到知音的激动之情而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让学生再次感悟贝多芬的伟大情怀。)

(4) 从“苏醒”这个词你能看出“陶醉”是什么意思吗?

(阅读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实践活动过程, 扣住文章的文眼读出言外之意, 读出弦外之音;读出人物的脉动, 读出作者的心跳。这个文眼可能是一个逗号、感叹号, 可能是一个词, 也可能是一句话。)

2. 教师播放《月光曲》片段, 学生静静地听着, 并在文中找到描写乐曲旋律的课文片段。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出示三个描写海的四字词语, 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排序。

风平浪静波涛汹涌微波粼粼

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着背诵第九自然段。

(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 让他们从感官上理解这首曲子。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生明月”的奇丽景象, 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引导他们与文本、乐曲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感悟到乐曲意境与人物心境的和谐统一, 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根据事物特点展开联想的方法, 使学生的积累感悟逐渐内化,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轻松地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四、运用迁移, 学会联想

师:一个秋天的月夜, 贝多芬走进简陋的茅屋, 为兄妹俩弹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表达了他对穷苦人的同情。这个传说本身也是一首优美的“月光曲”。这个传说之所以这么动人, 这么富有美感, 从文章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出来。像这样在事物的描写中恰当地加入联想, 使文章的内容更生动了, 表达的情感更深刻了。请学生听《森林狂想曲》的乐曲, 然后将自己联想到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尤其是语文运用能力, 把文本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激活,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个环节中小练笔的安排, 让学生拓展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我提供素材, 创设情境, 让学生展开联想,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在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 体现了学法指导中的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板书的设计我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故事线 (明线) , 贝多芬在莱茵湖畔散步时听到琴声和谈话进了茅屋, 为穷鞋匠兄妹弹了两首曲子, 并记下了第二首乐曲——《月光曲》;另一条感情线 (暗线) , 贝多芬对穷兄妹俩的手足亲情及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由同情转化为激动, 最后激情涌动, 即兴创作出《月光曲》, 从而也实现了他的愿望:“我的音乐只应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

整节课,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知、明理、悟情、抒怀, 在贝多芬美好情感的熏陶下, 自己的情感也得到升华。♪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2

⒈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⒊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⒈读题。

⒉师诵第一小节,学生提炼要点并以“月光曲”开头说一句话,理解“传说”。

⒊提出疑问:《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学生围绕问题自学。

⒋组织交流。

⒌归纳梳理交流要点,导入下文教学。

说明:在揭示课题后,学生通过听,了解与《月光曲》相关的信息,并以“月光曲”开头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清楚地表达相似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初步了解传说中《月光曲》谱成的大概过程。

二、学习2—7小节,体会人物情感。

⒈创设情境,理解“幽静”,了解贝多芬走近茅屋的原因。(板书:情不自禁走近)

说明: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幽静”这一词语的意思,体会作为一个音乐大师,身处这样的意境中,很容易触动创作的思绪。

⒉学习兄妹俩的对话。

⑴引导学生在转述对话的过程中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感受兄妹俩互相体谅的真情。板书要点,随机指导朗读。

⑵指导分角色朗读。

⑶根据要点概括对话的大意。

说明:课文第3小节作者重点描写穷兄妹俩的对话,这既让贝多芬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又让他感受到兄妹俩之间的真情,这是他为盲姑娘弹奏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起因。教师抓住这一写作特点,让学生在转述对话、圈画批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要点信息,简要概括对话的大意,为达成本课时简要概括《月光曲》谱成经过这一训练目标作铺垫。

⒊(板书:走进)了解贝多芬走进茅屋后做了哪些事。

⒋学生交流。(板书:弹再弹)

⒌围绕“贝多芬为什么弹了一曲再弹一曲”深入研读。

⑴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

⑵组织交流,随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

品读盲姑娘的语言,体会她激动的心情,了解她不仅懂音乐而且熟知贝多芬的音乐。随机理解“纯熟”。

品读贝多芬的语言,感受贝多芬小镇遇知己时的心情及对盲姑娘的敬佩。

⑶指导朗读对话。

⑷小结贝多芬弹了一曲再弹一曲的原因。

说明:教学时,先让学生抓住主要事件整体了解4-7小节这部份内容,再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在交流中相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由此了解贝多芬弹了一曲后又决定即兴创作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发展。

三、感受意境,指导概括。

⒈诵第8小节,渲染贝多芬创作时的情境。

⒉出示第9小节,初步感受文中《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板书:记录谱成)

⒊引导学生根据贝多芬的行为线索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4.结并明确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1.朗读课文的第9 自然段。2.分辨什么是联想, 什么是实在的事物。

3.初步了解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4. 课内外联系, 读与写结合。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 在读写结合训练中, 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光曲》这篇课文, 让我们再次来聆听这美妙的乐曲吧。

1.听音乐。

2.同学们, 听完了乐曲, 再联系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吗? (指名填空)

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 时而____, 时而____, 真是_____!

二、通过朗读, 学习联想的写作手法

1. 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乐曲跌宕起伏的旋律吗? (出示第9 自然段)

(1) 先自由练读。

(2) 请学生读第9自然段。

(3) 全班齐读。

2.同学们, 皮鞋匠真的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的大海了吗?那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总结:是的, 这是皮鞋匠听到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 (板书“联想”。)

3.请大家默读第9自然段, 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句子, 横线画出描写实在事物的句子。

(1) 学生默读第9自然段, 边读边画。

(2) 指名读画出的联想部分的句子。

4.比较句子。

(1) 出示句子, 指名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 月光正照在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

(2) 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后, 你觉得这段话的表达效果怎样?

(3) 那加上联想的句子呢?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内容更充实, 情感更丰富。

(4) 如果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 那么《月光曲》那跌宕起伏的旋律就不会如此地打动我们。通过对比, 我们明白了, 写文章的时候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 再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 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 表达的情感就会更丰富。

三、了解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在《月光曲》一文中, 皮鞋匠由月光曲的旋律联想到相关的事物———月光、大海, 这种联想叫相关联想。其实, 除了相关联想, 还有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学生齐读名称) 那么谁知道什么叫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呢?

1.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 看资料袋, 快速浏览, 了解这三种联想的含义。

2. 通过刚才的浏览, 你知道了什么?

3.生回答。师点评:你们能够把资料袋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真好, 学习就应该这样。

4.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属于什么联想呢?

5.老师这里有选自课文《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落花生》中的三段话, 你们看看, 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联想呢? (出示三个语段。学生思考, 交流。)

6.总结。

四、拓展运用

1.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练习:由“绿”分别进行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 看看你能联想到什么。

(1) 四人小组讨论。

(2) 指名交流。

(3) 师出示答案, 总结。

绿———小草、树木、环境保护 (相似联想) 。

绿———生命、希望、和平、青春 (相关联想) 。

绿———雾霾、环境污染、乱砍乱伐 (相反联想) 。

2.实践运用。

同学们, 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水之畅想》, 大家可以抓住相关、相似或者相反之处,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展开联想, 为这篇文章润润色。

学生润色, 朗读习作;师生评议;师总结。

五、总结全文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4

唐丽丽

教学目标:

1.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2.学会7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4.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第9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说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教学准备:《月光曲》和课文的录音,小黑板。教学时间:3课时

第l课时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一段。

1.今天我们学习《月光曲》。“曲”是什么意思?(没有歌词的乐曲叫做曲。)

2.这个“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来组词。

3.《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他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的? 4.齐读课文的第一段。

二、学习最后一段。

1.整篇文章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课文还有哪一段和他描写《月光曲》的过程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一段)

2.自由读段,读后交流:(1)这个曲子叫什么?(2)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干嘛飞奔回客栈,还要连夜写下来?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三、通读全文,交流阅读所得。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导入: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2.自由读第九节后交流:

(1)“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句。

(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结合理解“霎时间”、“ 微波粼粼”、“一缕轻纱似的”等词语。指导朗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部分。(2)“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3)“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4.指导学生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5.《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6.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7.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

8.说经过: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9.播放《月光曲》录音带,感受旋律的变化。

10.引: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下节课学。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2——8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二层,思考回答:

(1)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2)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3)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

(①贝多芬是在秋夜,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幽静的小路上。时断时续的琴声吸引了他的注意。②从兄妹俩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兄妹俩亲密友爱,互相关心、体谅,手足情深。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很感动,他想我一定要为姑娘弹琴,于是轻轻地推开门进屋。③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弹不好的那首曲子。一曲弹完了,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激动的赞美,想到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琴声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知音,因此贝多芬也很激动,决定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

2.《月光曲》的内容究竟是说什么的?是月光和大海的变化吗?(《月光曲》的内容是写兄妹俩的,特别是写盲姑娘的。写她这么穷困,却依然要学习贝多芬的乐曲„„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写兄妹俩的贫穷;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写兄妹俩学习贝多芬的曲子很投入;月光照耀、波涛汹涌是写他们看到贝多芬心情非常激动。《月光曲》也是写贝多芬自己的心情的,开始是写贝多芬的心情很平静,然后第二层写的是贝多芬的心情渐渐不平静了,最后一层就是写贝多芬看到兄妹俩这么热爱音乐,所以他心情不平静。还可以这么说:乐曲的第一乐段,是描述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里产生了一分触动,所以弹出曲子来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想像,然后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的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一句话,贝多芬的《月光曲》所写的内容就是那天晚上他的遭遇和他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第二层。

仔细琢磨盲姑娘说的话,了解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听了她的话,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 读读课文,想想划划,并同学交流探讨一下。(1)盲姑娘酷爱音乐:断断续续的琴声表明她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仍然不停苦练;十分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演奏;听到有人为自己弹琴,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贝多芬,但十分恭敬有礼地“连忙让座”。

盲姑娘懂音乐:虽然双目失明,尽管从未听贝多芬弹奏过,却能听出是贝多芬在弹奏。

盲姑娘体贴兄长:尽管十分渴望听音乐会,但体谅家境贫穷,哥无能为力。(2)贝多芬同情盲姑娘和她哥哥的贫穷家境,为姑娘双目失明仍热爱音乐且非常懂事而感动,为遇到知音而激动。

(3)有感情地朗读第2--8自然段,特别是在对话中读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对哥哥的体谅,读出贝多芬对盲姑娘和皮鞋匠这样的穷人的同情之情。

三、完成部分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能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运用第一节课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记住生字和词语,试着默写出来。(不要求人人全部默出)

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回忆课文内容,结合课题,说说课文中的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把它用语言组织起来。2.要求人人说,说清楚。

三、继续学习课文,巩固《月光曲》的内容。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图,体会美妙意境。

2.再听《月光曲》。感情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如同贝多芬散步时心情平静,听到盲姑娘说的话之后,心情变得不平静,体会《月光曲》的感情变化,表现出乐曲旋律由平静到不平静的变化。3.《月光曲》太美了,以致盲姑娘和皮鞋匠都陶醉了。

引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她那恬静的脸上”、“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茅屋。”

4.背诵第9自然段。

四、学到这里,你觉得这个传说有道理吗?(进一步了解贝多芬)1.故事的地点环境与《月光曲》一致。

小镇环境幽静,茅屋里月光清幽。

2.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的确如此。

贝多芬十分憎恨专权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庸俗,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50岁时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课文的这个“传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表现了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

3.故事中贝多芬的心情变化与《月光曲》的旋律变化一致。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5

一、关于教材的理解

1. 文本的结构。

《月光曲》的行文并不太长,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 用一节文字简洁地对贝多芬进行介绍, 并点明题意, 使读者对贝多芬及其作品先有个总体印象, 然后以“传说是这样谱成的”引出故事。第二部分, 自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详细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过程。作者这样安排, 一方面是因为虽然贝多芬一生谱写乐曲不可谓不多, 然而其中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的谱写却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所以, 需要一个提引, 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 这样娓娓道来, 也使得整篇文字不显得突兀, 而是妙然天成。

2. 文本的语言。

《月光曲》简洁、优美的语言文字, 引领着我们在寂静中, 听到了那一对穷兄妹的谈话。妹妹果真是“随便说说”吗?显然不是, 这极为普通近似于白描的话语分明是盲姑娘内心善良的自然表露, 是她对生存处境的凄苦的回应, 是话语尽头的不安与悔意, 是兄妹情深处的体谅与关爱———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一些看似浅显实则意味深长的话语。

随着行文的展开, 我们看到贝多芬走进了这间茅屋, 他是要“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一曲终了, 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 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是我们看到的又一次对话, 话虽然不多, 但是, 从盲姑娘的话语中, 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爱音乐又懂音乐的可爱形象, 唯其对音乐充满挚爱, 才会领悟得深刻;唯其对音乐有着深刻的领悟力, 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弹琴人演奏技艺的高超、作品情感表现的深厚, 并于演奏之中辨识出演奏之人。由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贝多芬要再为盲姑娘演奏一曲了:就盲姑娘而言, 她的境遇值得人怜爱, 她的心地值得人敬重, 她对艺术的追求值得人感动, 她对艺术的理解值得人动容。就贝多芬来说, 他能“走近”并“走进”茅屋, 是因为他感动于穷兄妹俩的手足之情, 深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从“弹”到“再弹”, 是因为有感于盲姑娘的艺术天赋, 有着要使“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的艺术信念;他之所以能即兴创作出不朽的名曲《月光曲》, 是因为他有感于有盲姑娘这样的“知音”, 因而有着源源不竭的创造激情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相比较这诸多的内容, 作者的用笔显然是极简洁的。这简洁的语言, 它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引发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3. 人物形象。

《月光曲》一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对这些人物作者虽然着墨不多, 但其形象却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简洁的描述, 使我们看到了盲姑娘内心的纯洁、善良以及对音乐的痴迷, 看到了皮鞋匠的淳朴、宽厚和对妹妹的关爱, 看到了贝多芬的诚恳、热情与深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 首先是因为作者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比如皮鞋匠与妹妹的对话, 再比如贝多芬与穷兄妹的交流, 他们所吐出的每一个字, 都无不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又比如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听说一位先生要弹曲子给自己听, “姑娘连忙站起身来让座”, 一个“连忙”足见她的激动、惊喜与感激;在贝多芬弹的时候, 她“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 她激动地说……”极其简练地刻画出了一位痴迷音乐的可爱形象。其次, 是因为作者传神的环境烘托, 比如“一阵风……显的格外清幽。”这样的美, 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也激起了贝多芬心中的创作激情, 他“望了望……按起了琴键”, 任内心的情感自然宣泄, 化作一个个动人魂魄的音符。第三, 作者善用对比。破旧的茅屋与华美的乐章作比, 物质的贫困与精神的追求作比, 卑微的穷兄妹与伟大的艺术家作比……于是, 故事有了波澜, 传奇有了深意, 作品有了张力。

4. 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 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把这种无形的音乐旋律用语言展现出来, 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智慧。他借皮鞋匠倾听贝多芬演奏时展开的联想与想象, 化虚为实, 使读者仿佛也看到了《月光曲》所反映与描绘的奇丽画面: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 海面上霎时间“洒遍银光”。随后, 月亮越升越高, 天空中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着一个朝岸边涌过来……”这样的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 它还使得那些并没有亲耳聆听过这些音乐作品的读者, 也能凭借文本猜想出其音乐作品的大致旋律。

二、关于教学的几点建议

《月光曲》被编入“艺术的魅力”这一专题, 教学本课的主要目标有三:其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其二, 在阅读感受这个传奇故事的基础上, 体会音乐的魅力, 感受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其三, 在阅读中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 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是怎样把眼前之所见与内心之所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为有效达成这些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

1. 琢磨语言, 品味形象之美。

语言是有温度、有感情、有灵魂、有生命的, 优秀的作品尤其如此。比如, 在本课中, 有关贝多芬的语言描写仅有两处:一处是贝多芬走进茅屋准备为盲姑娘弹奏第一支曲子时, 他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另一处是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粗看起来, 这两句话似乎很是平常, 毫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是, 仔细琢磨琢磨, 我们却会在这看似平淡、朴素的话语背后发现许多的东西:不请自到的贝多芬是热情的, 是诚恳的;弹罢一曲又弹一曲的贝多芬是感慨的、激动的, 而这“感慨、激动”的缘由更是值得人深思的。当我们联想到这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一位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人, 他在听到穷兄妹的谈话后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时, 我们立刻会感到说话人的体贴、仁厚以及激情掩盖下的平易。

2. 欣赏“乐曲”, 感受“艺术”之妙。

本单元的意图之一, 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 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具体到《月光曲》的教学, 要紧扣有关描写联想的词句, 引导学生欣赏乐曲, 切身体会音乐的旋律, 感受艺术的魅力;最后, 要通过多读, 引导学生把富有艺术感的语言积累下来。

3. 适度拓展, 延长审美之翼。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6

师:喜欢音乐吗?通过预习, 你知道这首著名的《月光曲》吗?

生:我知道, 这是贝多芬的名曲。

师:看来课文的资料袋带给大家不少的信息, 大家的预习工作也做得很出色。请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你发现了么, 这段话中有个词语提示我们, 文中的故事未必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真实经历。

生: (读文) 是“传说”这个词语。

师:“传说”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传说故事真实吗?

生:传说就是故事, 就是一个传一个。我觉得有的是真实的。

师:传说故事虽然不一定确有其事, 但它能在民间流传就说明有生命力。我们读传说故事, 关键在于了解故事大意, 认识故事中的人与事,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与义。

【评析:本环节教学重点抓住“传说”这一关键词, 让孩子初步认识传说这种文本的基本特点, 结合孩子的预习, 为接下来的学习充分预热。】

二、速读, 知晓文章大意与情节

1. 概括大意。

师:作家写故事就是为了传播, 我们学故事, 最起码要能说给别人听。请大家速读全文, 用简单几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为转述做准备。

生: (速读后) 课文讲了贝多芬来到一个小镇演出, 夜晚在小路散步时发现了皮鞋匠兄妹俩。妹妹是个盲姑娘, 但是很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贝多芬被盲姑娘感动, 为她演奏了一首曲子, 后来又即兴创作了一首曲子, 也就是《月光曲》。演奏之后, 贝多芬快速回到旅店把它记录下来。

师:很不错!你的发言概括了文章大意, 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具备的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请同桌之间自由练说。

2. 把握情节。

师:作家创作故事, 需要构思情节。情节, 就是故事发展的线索。请再次速读全文, 看看文章作者都写了哪些情节。

生: (相互补充发言) 贝多芬到小镇演出;贝多芬发现皮鞋匠兄妹;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皮鞋匠听《月光曲》时的想象;贝多芬飞奔回客栈创作《月光曲》。

师:弄清情节发展就理清了课文脉络, 这些情节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现在请大家想想:课文写的是传说, 而传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情节, 各种的巧合使传说故事曲折动人, 引人入胜。在本文作者设计的情节中, 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值得琢磨的“巧合”呢?

生1:贝多芬在小镇散步, 路过茅屋就是最明显的巧合。

生2:贫穷的盲姑娘热爱音乐, 特别热爱贝多芬的曲子也是巧合, 正好贝多芬路过时她在弹奏, 真巧。

生3:我觉得盲姑娘的双目失明也是为了情节发展而精心安排的。我听说双目失明, 听觉就更发达, 想象力也与众不同, 所以下文才会出现大段想象。

师:你好像没有看清楚, 下文写的是皮鞋匠的想象。

生3:兄妹长期在一起, 心灵有感应。 (众笑)

师:大家说得很有意思。记住, 传说故事中的巧合对于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也不是随意安排的。让我们来做个逆向思考:假如没有这些巧合, 故事将怎样发展呢?

生1:他不去散步也就不会发现盲姑娘, 也就没有接下来的故事。

生2:发现了盲姑娘, 如果她不是那么热爱音乐, 也就不会有演奏, 有创作。

……

师:总之, 少了这些巧合, 故事就无法推进, 或者说就吸引不了读者。记住, 好情节源于精心构思。我想今后大家动笔写作前会更加慎思考, 谋布局。

【评析: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感受到精心设计故事情节的重要性, 从而让其自觉注重习作表达前的构思和酝酿, 达到读写结合的有机统一。】

三、精读, 品味人物的形象和内涵

1. 品味传奇式的人物———贝多芬。

师:我们先来看看传奇人物贝多芬。读读文章中关于他的描写, 说说你眼中的传奇人物贝多芬。

生1:我从“著名”“各地”这两个词中感受到贝多芬是音乐大师。否则怎么会创作出许多著名的乐曲, 怎么会到全国各地演出呢?

生2:我觉得贝多芬很善良。他主动为盲姑娘演奏。要知道, 他的演出是要收取门票的, 而且很贵。但是他同情盲姑娘, 也被她热爱音乐打动, 这就说明音乐家很善良。

生3:贝多芬演奏技巧很高, 而且创作水平也很高。这就是传奇所在。

2. 品味立体丰满的人物———兄妹俩。

师:按常理说, 《月光曲》的创作者贝多芬应该是本文的主人公, 但是文章中关于他的描写却显得比较简略。相对而言, 对兄妹俩的描写却很详尽, 有职业、家境、外貌、语言, 甚至还有大段的想象, 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请自由品读相关描写, 说说你对兄妹俩的印象。

生1:我体会到他们的家境贫寒。例如文中“一个男的说颐‘是啊, 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 还有“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 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 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脸很清秀, 可是眼睛瞎了”。这些句子都能给人这样的感受。好像一个词语说的那样, 雪上加霜, 穷而且还残疾了, 很可怜。

生2:我认识了一个热爱音乐的盲姑娘。从文中“一个姑娘说颐‘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一曲完了, 她激动地说颐‘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对音乐的热爱, 她不可能这样刻苦练习, 也不可能那样理解音乐, 更不可能光凭听觉就能感知对方是贝多芬。

师:看来你也是懂音乐、爱音乐的孩子, 这就是共鸣, 你和盲姑娘有共鸣。

生3:我从作者对他们的描写中感觉到这是善良的兄妹俩。

师:的确如此。请看这组对话———

出示: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 你别难过,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考虑, 随便说。

师:联系上下文找一找, 盲姑娘“随便说说”的是哪句话?是随便说的吗?

生:不是。盲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这显然不是随便说的。从“那该多好啊”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 这是她的心里话, 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师:既然如此, 这“随便说说”说明的是什么呢?

生1:说明她家太穷。

生2:说明她能体谅哥哥的难处。

生3:说明她很懂事、很会体贴人。

师:对, 这就是盲姑娘的善良流露, 我们可不能轻易错过。请大家自由地将课文1耀6自然段读一读, 好好体会!

3. 归纳总结。

师:人物就是故事的魂。作家在描写人物时都能抓住关键人物着力刻画。当文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具备人性的时候, 人物就“活”起来了, 活在文字中, 活在读者的心里。所以, 大家在习作时, 不要让笔下的人物成为木头人, 一动不动;不要成为稻草人, 没有心, 不会想;不要成为聋哑人, 不会说, 不能听, 要让人物活生生地存在, 嬉笑怒骂, 手舞足蹈, 个性生动鲜明。

【解析:本环节教学旨在让孩子通过品味文字, 感受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下的工夫。这样的教学能给孩子留存印象, 引导其在习作中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

四、赏读, 感悟艺术的美妙和意韵

师:课题是《月光曲》, 可是让人感到有些异样的是全文好像没有一句描写《月光曲》是什么样的, 怎样的节奏, 怎样的旋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生:有啊, 在第9自然段。

师: (幻灯展示第9自然段) 可是这段分明写的是皮鞋匠想象中的大海和月光的变化, 没写《月光曲》呀!

生:这些景象是皮鞋匠听了《月光曲》后想象出来的, 写的是想象的画面, 实际上和《月光曲》的曲调是一致的。

师:你的意思是贝多芬弹奏《月光曲》就能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是吗?

生:是的。

师: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独特感染力。请结合文章内容试着说说《月光曲》的曲调怎么样, 节奏又是如何的?

生1:我从“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遍了银光”的描写中感觉到《月光曲》开始的时候曲调是平缓的, 因为这时想象中的画面给人恬静的感受。

生2:随后曲调有变化。对应的句子是“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这里暗示曲调在变高。

生3:从“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看出, 曲调越来越高, 很激烈。

师: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 请你继续展开联想, 《月光曲》的曲调接下来会怎样的变化?将你的想象转化为可以看得见的画面, 也尝试着写一两句意境幽远的话。

生1:再过一会儿, 浪花渐渐小了, 轻轻舔着海岸。

师:“舔着”这个词用得真好, 让人感觉到轻柔。

生2:没想到这一波浪刚歇下, 更大, 更急, 更高的巨浪又一次涌来, 海面变得暴怒了。

师:很好, 暴怒的海面, 也许此时的《月光曲》是紧迫的节奏吧。

生3:这首曲子叫《月光曲》, 我认为意境中最好都要出现月。所以我写的句子是“月光渐渐暗淡下去, 海面逐渐恢复平静。”

……

师:让我们各自带着自己的理解, 自由地读读这段话, 一边读一边想象。

【评析:此环节教学以第9自然段为重点, 着力训练孩子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培养其审美欣赏的能力。】

五、回归, 寻找艺术与生活的焊接点

师:就这样, 贝多芬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 也留下了经典名曲《月光奏鸣曲》。你觉得这个传说故事可信吗?

生1:我觉得是可信的。因为《月光曲》是真实存在的, 也是贝多芬创作的。

生2:作为大音乐家贝多芬他能到各地旅行演出, 也有可能会到这个小镇, 这就有可能见到热爱音乐的盲姑娘, 就有可能有这样的传奇经历发生。

生3:贝多芬曾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 所以如果他见了盲姑娘, 他是会为盲姑娘演奏的。

……

师:这个故事的确是个传说, 之所以能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就在于贝多芬有一颗伟大的心, 《月光曲》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而作者有着高超的语言表现力。所以, 我们宁肯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

聆听月光曲 篇7

里面等待输液的病人还有很多未打上针, 外面排队登记的人又排成了一个小长龙。此时我忙着登记, 忙着解释, 已忙得汗流浃背, 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滴下来, 落在病人的病历上印成了一个个小梅花。我甚至连说话的力气也快没有了, 只能用一个个勉强的笑容同病人交流。我低着头, 突然一叠纸放在我的面前。我找了找, 没找到病历, 便问:“病历呢?”“不知道什么是病历。”一个沙哑的声音说。“姐姐, 包里还有一些纸。”一个孩童稚嫩的声音。“看了半天病, 都不知道什么是病历, 看什么病?”我低着头焦躁地说, 抬起头时, 却见面前一个小姑娘洁净白皙的脸上露出腼腆的微笑, 那微笑, 轻云一样, 清泉一样, 立即驱赶了我内心的烦躁。此时旁边的同事提醒我说:“你看他们一家人的眼睛。”我这时才恍然意识到, 他们的眼睛很特别, 虽大, 但缺少灵动———他们全是盲人。

我伸手拿来了他们的包, 在包里帮他们找到了病历, 得知这位盲姑娘是位肾病综合征患者。这是一种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的治疗。我帮他们完成了一系列手续, 指引他们入座。此时, 小盲童手里紧握着一个手电筒引起我的好奇。“既然是盲人, 用得上手电筒吗?”我心里猜想着。“小弟弟, 你的手电筒有什么用处?”我好奇地问。“哥哥能看到一点东西, 哥哥用它照路, 带我们回家。”小男孩自豪地说。此时, 哥哥已经牵着妹妹还有弟弟的手, 慢慢移向输液大厅找到两个空座位, 先把妹妹安顿下来, 自己则抱着弟弟坐下来, 等待我们给妹妹输液。

此时, 输液大厅里人越来越多了,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向盲人兄妹这边走来找座位, 盲人哥哥立即主动把座位让给了这位妇人, 自己带着弟弟站到了旁边, 照看妹妹输液。

“这个座位是我先找到的, 凭什么你坐了?”一位胖胖的中年男人咆哮着。旁边一位年轻女人则不甘示弱:“你又不输液, 凭什么占个位子?”他们你一言我一语, 毫不退让, 最后开始推搡起来。胖男人一使劲把年轻女人一推, 年轻女人往后一踉跄, 与盲人弟弟一同摔到了地上。盲人弟弟的手电筒也摔到了地上, 滚了老远。我和同事赶紧去劝架, 拉起哭泣的盲人弟弟, 同时叫来了保安, 把两家吵架的人分别安抚。此时, 我看到盲姑娘脸上露出惊促不安的笑容, 哥哥则安慰妹妹:“没关系, 等掉完水, 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我把盲人弟弟拉到治疗室, 给他检查有没有伤到哪, 确认无碍后, 才送到他哥哥身边。突然弟弟哭起来, 我问:“怎么了?”“手电筒没有了, 哥哥怎么带我们回家?”弟弟哭着说。我转身看到手电筒滚到了一个角落里, 赶忙跑过去捡起来, 想递给弟弟, 却发现它摔坏了, 不知怎么安慰哭泣的弟弟。我发现盲人哥哥和妹妹却依旧还是微笑着说:“没关系, 我们会有办法回家的。”我突然想起自己有一盏护理部发的小提灯在柜子里收藏着呢, 就拿来送给他们吧。这盏灯, 虽然照不了多远, 但足以照亮他们回家的路。“小弟弟, 姐姐送给你一盏小提灯。”我微笑着递给小弟弟。小弟弟拿着灯, 抹了抹, 高兴得手舞足蹈。盲姑娘轻轻地笑了, 像一道淡淡的霞光从她嘴角上飘过去。

哥哥与我们简单道别后, 便提着灯, 牵着妹妹的手, 妹妹牵着弟弟的手, 慢慢离开输液大厅, 移向远处, 渐渐消失。

此时已接近深夜, 输液大厅渐渐安静下来。月亮越升越高, 车水马龙的喧嚣声已经听不见了, 窗外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树叶和花上。月光照进窗子来, 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沙, 显得格外清幽。半盲哥哥用他仅能看到的一点点光照亮了弟弟妹妹的生活成长的路, 深陷疾病的盲姑娘没有对世间一点抱怨, 却能露出最美最清澈的笑容。如果要说行路难, 我们的路又怎能与他们相比。他们看不到外面世界浮躁的环境, 却能用最纯净的心来感悟人间, 予人予己, 困难相助, 守护美好。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8

师:同学们, 我们先来听写词语。《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 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 第二个词语———“谱写”。下面听写一组词语, 注意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 盲、蜡、键都是生字, 注意“蜡”字, 有的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 其实是“虫字旁”。“蜡”古代的意思是动物的油。这位同学“键”字笔顺不规范, “键”是左右结构, 最后写“走字底”。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 非常朦胧的感觉。

生: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 是宁静的, 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生:我觉得特别柔和, 让人觉得舒服。

师:老师课前查了一下字典, 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 (出示解释) , 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是的, 清幽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 这个传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刚才听写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练说。师指名说, 并作了肯定。)

师:同学们,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点评:《月光曲》一课从听写词语开始, 表现了老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视。本课安排的听写是具体语境中的复合型听写, 力求识记字形、规范笔顺、理解词义, 可谓一举多得。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 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听写之后, 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这个问题没有再去重复课文的故事情节, 需要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 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个问题提纲挈领, 使得本节课教学的主体部分线索清晰, 脉络分明;这个问题从贝多芬的角度提出, 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切入口”非常重要, 这节课正是找到了一个具有阅读价值的切入口, 才能引发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比较深入的对话。

二、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语段一: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 你别难过,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 有一颗敏感的心, 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己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著和渴望, 听自己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己的音乐会是有苦衷的, 她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 买不起票, 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 烛光很微弱, 住的是茅屋, 钢琴也是旧的, 说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穷。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 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 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生读)

师:听到这里, 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 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但她后来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 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琴而难过。

生:这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情感。 (师建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 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 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 还是选择了哥哥, 因为他家境贫寒, 不想再给他哥哥造成负担。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 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 而且非常懂事, 我相信他被感动了, 所以他走进茅屋, 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点评:阅读课要主线清晰, 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好的做法是选好几个“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 深入阅读文本, 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这节课选的教学“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盲姑娘兄妹俩之间的对话, 另外一个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这两段对话文辞简洁, 意蕴丰富。反复阅读、体会, 可以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 同时养成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阅读能力, 是两个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教育价值的语段, 做到了“以少胜多”。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着重启发学生交流“贝多芬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 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会, 再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丰富的认识。教师在“对话”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点拨, 在学生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时适当小结。“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教学让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对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三、两次对话心灵互通

语段二: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一曲完了,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为您弹一首吧。”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贝多芬已经弹了一曲, 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 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生: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

生:盲姑娘为什么会知道为她弹奏的是贝多芬?

师:同学们, 这些问题提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思考, 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 为什么她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从她说“弹得多娴熟啊!”“感情多深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

生:盲姑娘热爱音乐, 也是贝多芬的知音, 所以他能确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 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俞伯牙弹琴, 而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我们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听贝多芬弹琴, 而且只听了一遍, 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娴熟, 感情很深, 所以是他的知音。

生:我从“入了神”“激动”这些描写盲姑娘神态的词中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 是贝多芬的知音, 所以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 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 (指名读)

师:盲姑娘只是听了一首曲子, 为什么如此激动呢?只有我们走进盲姑娘内心, 我们才能真正把这段话读好。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 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所以她非常激动。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她难以置信, 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 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几乎不敢相信, 所以她很激动。 (师指导第一个“您”表示猜测, 读音可以稍微拉长一些。)

师: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 内心十分的激动, 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

师:刚才有个同学还问, 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 我相信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 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会想, 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 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 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 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 音乐就是他的生命, 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 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鼓掌)

点评:一节课的两个“点”, 如果教法相同, 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蒋老师因文而异, 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前一“点”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 让学生细读文本, 自读自悟。后一“点”让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抓住疑点进行研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是有估计的, 所以能迅速把学生的问题归纳起来, 分步探究。

学生的感悟中, “知音”是一个亮点。其实, 刚学过《伯牙绝弦》, 学生不难想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教师准确地把握文本, 引导学生沿着“知音”这条线索去思考, 刚才提出的疑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学生的发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由此我们感觉到, 一堂好的课,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充分的估计,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跳一跳, 把果子摘下来”, 才是有效的教学。

四、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 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 有所触动, 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簿, 联系上文展开联想, 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 师巡回指导。)

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 多么痴迷于音乐的姑娘, 多么深的手足情, 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 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 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 (鼓掌)

师:三个“多么”, 一组排比句, 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

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 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 但是, 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 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鼓掌)

生:贝多芬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作音乐, 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是为知音创作的, 真正的音乐会是为知音开的。

师:是的, 贝多芬立下誓言, 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 为知音作曲, 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贝多芬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 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 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 (播放《月光曲》片段, 教师配音朗读。)

师:同学们, 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段。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段话, 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点评:近年来,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做补充, 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的感受, 如果组织得好, 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 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蒋老师安排的这个写话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体会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 同时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升。从现场看, 效果不错。

《月光曲》教学设计 篇9

《月光曲》中描写穷兄妹俩听着贝多芬的钢琴曲被陶醉的一段描写堪称经典。这一段主要描绘了兄妹俩随着贝多芬弹奏的乐曲的曲调变化, 产生了美妙的联想, 由刚开始波光粼粼的平静海面联想到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情感随着大海的变化而起伏。这些环境描写的语句, 意境、语言都很美, 许多教材编者均把它列入背诵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背诵。

如何使背诵扎实、高效而又充满情趣呢?在充分诵读、感悟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依文作画, 然后从学生的画中遴选出与文本吻合的两幅画到黑板上 (见图1、图2) ,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背诵。这两幅画, 既与文本内容相一致, 又体现了月亮及月光下大海的动态美, 是学生背诵的“金拐杖”。课上, 学生们看着画面背诵得有条有理, 兴味盎然。没多久, 便能流利地背诵下来。这样高效的背诵, 在前两次教学中从未达到过。

片断二:借助空白想象, 情趣“创作”

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尝试发现这一段在描写顺序上的特点。学生们通过细读, 发现两幅画面都是先写月亮, 再描写月光下的海面。随即, 我又在图2右边画了一个框, 告诉学生, 课文作者所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就是这样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但第三幅画没有具体描写, 作者只用了一个省略号。这幅画该画些什么呢?是由老师来画, 还是同学们自己画?学生纷纷表示他们要自己画。这时, 我适时引导, 请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 静静地感受, 特别注意乐曲后半部分的变化, 在脑海中进行联想, 然后借鉴作者有序的描写方法把想到的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学生跃跃欲试, 在静静的聆听中闭目冥思。听完后, 许多学生有感而发, 沙沙的动笔声在教室里响起。以下是学生交流的片断:

生1:月亮如同一盏明灯, 高高地挂在黑天鹅绒般的天空中。海面被照得雪亮, 翻腾的浪花渐渐安静下来。大海像一个玩累了的孩子, 沉沉地睡熟了。月亮母亲也钻入了云做的被窝。只有几条小小的鱼儿, 不时跃出海面, 激出一个个小小的涟漪。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静谧。

生2:云雾渐渐散去, 月亮显得格外明亮。顿时, 整个海面仿佛投入到了月光的怀抱, 不再波涛汹涌, 像一个可爱的小孩静静地躺着。月光轻轻拍打着海面, 就像一位妈妈哄孩子睡觉。可海面并不那么安静, 它顽皮地舞动着身子, 几条小鱼也跃了上来, 鱼鳞反射出来的月光, 照在海面上, 仿佛想给海面增添光彩。

生3:月亮终于穿过最后的浮云, 高高挂在天空的中央, 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时, 几个小孩子正躺在沙滩上, 天真地看着月亮。月亮照着海面, 海面上又映出一个月亮, 亮晶晶的, 再也分不清哪是真月亮, 哪是月亮的倒影了。忽然, 两三条海豚跃起, 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弧线。接着又来了几个小姑娘, 他们和小男孩一起, 快乐地玩耍着, 嬉戏着。

交流完毕, 下课铃声响起。这没来得及画的第三幅画还要画吗?其实, 这幅画我根本画不了, 因为学生所描绘的画面实在太富有想象力了, 我难以用单调呆板的线条加以描绘。

案例思考:

上一篇:效率计算方法下一篇:太阳能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