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代表作《创业史》

2024-05-16

柳青代表作《创业史》(共7篇)

柳青代表作《创业史》 篇1

(1)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在所有的矛盾斗争和各种人物关系中,梁生宝始终处于轴心位置,他是一个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的英雄形象。梁三老汉是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一方面具有普通农民的勤劳、朴实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是一位在“中间道路斗争”中处于观望、动摇的“中间状态”的农民的典型。蛤蟆滩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世杰、郭振山,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形象。这些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显示了《创业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

(2)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是《创业史》显著的艺术特色。作家试图站在历史高度,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概括中国农民的生活道路,绘制50年代前期农村生活的图景,使作品气势磅礴,构架宏伟。而在具体展开生活画面,刻画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人物形象时,又能够做到精细入微。在进行历史概括和精细描写时,作者又善于将自己的情感,对事物的评价,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物的剖析,化为哲理性的议论,或者融化到情节之中,或者直接站出来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抒情议理,表明作家鲜明的倾向性。

(3)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也是《创业史》显著的艺术特色。小说创造了许多的人物,他们代表了当时农村各个阶级、阶层的思想、心理、政治态度和经济状况。对于这些人物,作者坚持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各自的鲜明个性。通过对比,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

(4)不足之处:《创业史》主要是以社会运动的全过程作为小说的描写线索,在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强调社会主义方向时,过分夸大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处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贫苦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一概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判;对富裕中农的描写,过分强调他们自私、落后的一面;对富农的描写,在批判的同时忽视了他们可能改造的一面。这些既是《创业史》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又是时代所留下的“左”的印记。

柳青代表作《创业史》 篇2

关键词:《创业史》,柳青,虚伪,真诚

《创业史》以其宏大的叙事和厚重的历史感成为十七年文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小说的主要特征是虚构, 它的真实性只需要基于作者情感的真诚, 在此基础上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柳青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主观上一直强调作品的真实性并坚持生活是创作的基础。早在他早期写作短篇小说的时候就曾于1939年下半年到次年的上半年在部队生活战斗了近一年, 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后来新中国成立后, 他一直坚持在黄浦村生活。从主观上看, 柳青的创作态度无疑是真诚的。但出于各种历史因素、时代因素、个人思想因素的影响, 这种主观的真诚在一步步走向客观上的虚伪, 这种真诚也只能成为一种虚伪的真诚。

关于《创业史》的创作意图, 柳青曾明确提出, “《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1]他的创作意图太过明确, 目的性太强, 试图图解政治的功利性必然导致写作过程中很强的主观性, 影响了对现实生活客观上冷静的描写。主题先行的创作观也直接导致了他对人物设置上采用的阶级分析理论, 把人物简单地分为左中右, 主流倾向和非主流倾向, 使小说的情节发展从根本上失去了偶然性和独特性。文学创作的主题自由度受到限制, 作品所描写的生活真实性也必然受到质疑。在《创业史》的情感叙述中, 柳青的激情掩饰了主观真诚与客观真实的背离, 在这种无意识中更走向了对政治, 对马列主义的迷信, 主观近似虔诚的真诚走向了虚伪。

爱情的异化

柳青在创作上认同于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学说, 尊重生活的原型。作为“三红一创”中的《创业史》是一部描写社会主义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小说, 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红色经典。这些为政治书写的红色经典并没有刻意描写爱情,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逃避爱情。《创业史》中的爱情描写寥寥无几, 而且这些关于爱情的叙述并非是描写爱情本身, 而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或者是因为爱情是描写青年男女生活时不可回避的环节。

梁生宝是《创业史》中近乎完美的主人公, 他不可避免地成为爱情发生的焦点。每个女性在他生命中出现的时候, 他的理性总发挥主导的作用, “共产党的理智, 显然在梁生宝身上克制了人类每每容易放纵感情的弱点。”[2]梁生宝拒绝了别人爱情的同时也拒绝了自己的爱。

童养媳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摆设, 她没有得到过梁生宝的任何的感情, 也没有和梁生宝正式结婚。她的身份作为旧中国的产物而出现, 她又在新中国以死亡的形式匆匆消失。她的出现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甚至连一个名字也没有, 她的死亡给了梁生宝一个理所当然的理由去让生命中出现另外一个女性。柳青对她的人物设置是冷酷的。梁生宝本该寻找的是爱情, 但是在一个没有爱情的书写中, 作者不断压抑他的情感和欲望, 凸现其英雄主义人格的魅力, 使梁生宝身上本该有的爱情发生异化, 让他不断寻找的只是一个可以和他一起思想进步的结婚对象。

徐改霞是在爱情层面上出现在梁生宝生命中的第一个女性。她是一个新式的农村姑娘, 敢于和旧式的包办婚姻做斗争, 是一名优秀的团员并不断要求进步。她深爱着梁生宝, 鼓起勇气不顾尊严去表白。梁生宝也喜欢她却还是拒绝了她, 主要是因为事业还没有成功。梁生宝以群众事业为重的选择是崇高的, 也是作者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信奉, 现在看来却是有失人性的, 梁生宝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激情与冲动, 缺少了生活的真实感。改霞的爱情也只是时代激情的表现, 她爱梁生宝是因为他政治上的优秀和进步。她在犹豫是去工厂当工人还是留下来和梁生宝在一起, 判断的标准完全是梁生宝是否足够优秀。她一面崇敬相信郭振山, 一面爱慕梁生宝, 郭振山眼中的梁生宝是不好的, 所以她痛苦。尽管经历了痛苦的思考, 她的爱仍然是盲目的感性的。徐改霞和梁生宝对待爱情的思想有着相同之处: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永远是政治上的不断进步, 爱情只处于边缘的地位, 两个人在一起并非为了爱情本身, 更多的是为了两个人更好的进步。所以当他们“失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痛苦, 他们把心情寄托在更高更远的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之中, 这种崇高的理想会照耀他们不断前进。

柳青塑造了一个高大全形象的梁生宝, 又为他塑造了一个高大全形象的女性刘淑良。他们是同一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感情目的性很强, 还没有相爱就直奔婚姻的主题。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 甚至没有见过面, 刘淑良便喜欢梁生宝, 她的喜欢是从别人讲到生宝的优秀开始的, 这是政治上优秀的吸引。作者对政治对党的虔诚信奉已经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 本该属于爱的东西发生了异化。

柳青一直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文艺创作的指南, 在梁生宝的爱情方面, 给了他一个性禁忌的性格特点。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氛因中, 性爱成为衡量一个英雄道德人格的重要尺度, 作者也是这样对待梁生宝的, 一次次把爱情摆在他的面前, 又一次次让他忍痛去压抑内心的感情, 仿佛这样就是对英雄的考验, 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虔诚。梁生宝的禁欲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文化人格心理的外化。

柳青对爱情的描写是冷漠的, 只把它作为无意识中涉及到的生活的一部分。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无爱的环境中, 按照亘古不变的传统习惯生活着。时代政治的一次次说教形成了他们固定的思维模式, 包括对待爱情这种最个人化的东西也带有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治的思维。柳青在主观上真诚的书写生活, 他对待爱情的漠视只是更加强调政治生活的伟大与崇高, 而一样崇高的爱情只能成为禁欲年代的虚无。爱情打上了政治革命的烙印, 在今天看来是那么遥远而不可接受。功利性强调政治, 使人物变得平面而单一化, 主观真诚的描写在客观上变得虚伪。

创业的激情

如果说对爱情的叙述是柳青的一种无意识的介入, 那么他把全部的激情都放在了对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全民创业激情的描写上, 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空前高涨的激情是贯穿于全书始终的精神内核。

所有的时代激情总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创业史》的开篇便叙述了发家力量在农村的恣意蔓延, 农民们被自由竞争、发家致富的念头深深吸引着。整部《创业史》不仅是梁生宝带领贫农们创社会主义大业的创业史, 也是每个普通人的辛酸创业史, 但作者本意是强调前者。梁生宝带领贫农们进山割竹卖钱, 带领贫农们组织互助组、合作社, 困难重重, 异常艰辛, 但是大家满怀着激情, 度过了一时的生活困难, 梁生宝怀着的是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利益得失的社会主义理想的激情。

整部作品洋溢着每个人创业的激情, 梁生宝的激情和所有人的激情一样都是源自创业, 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话语下, 梁生宝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激情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柳青要高扬的是这种革命主义的创业激情, 并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梁生宝的人格不断提高, 把这种激情推向了极致。这种粱生宝人格上的共产主义激情必然破坏他作为一个人, 一个芸芸众生的真实性, 成为政治说教的化身, 同时也成为柳青政治抒情的代言人。作者的思想和叙述都被淹没在时代的激情中, 历史的本真越来越主观化。“而《创业史》第一部中梁生宝的互助组亦从孤立开始, 许多农民排斥梁生宝对互助生产的热情。不过, 在小说中, 农民们的不安, 在小说中被归结为落后和自私。这就显示出梁生宝的‘创业’, 已经超出了纯粹的经济活动, 其重要意义在于, 农业合作化运动将以根除农民的私有观念为第一目标。”’作者赋予了梁生宝的作用已超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所能承担的范围, 脱离了生活的真实情感。

党的光辉形象一直徘徊在梁生宝的思想中, 也一直徘徊在整部书的叙述中, 它是梁生宝精神的原动力, 是他激情的源泉, 激励着他不断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这个年轻庄稼人决意学习那些具有远大精神目标的共产党人, 胸怀宽广, 把人们对自己重视不重视, 看成与自己根本无关的事。”[1]“现在, 他在这个深山丛林中走着, 对革命的道理, 又有了新的发现, 脚步多么地带劲阿!生活真有意思, 他热爱生活!””作者所批判的梁三老汉在小农经济下形成的农民自私狭隘的思想在梁生宝身上不可能完全褪掉, 而他对共产主义精神的信奉却成了一副精神上的万能良药, 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解决遇到的问题。对共产主义信仰理想化并不断拔高, 脱离了真实的生活, 在英雄人物身上的作用屡试不爽, 必然使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成为发烧时代的激情。柳青并没有深入到生活的本质。柳青的文化水平不高, 又长期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 作为一个红色作家这一身份背景限制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想观念的影响决定了他看世界必然用阶级的观点、政治的观点, 他不可能超脱出时代的局限, 只能在激情时代过分渲染理想化的激情。

同时, 把社会主义革命的激情作为衡量一个人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和价值取向必然有损生活原本丰富多彩的本相, 也造成了人物塑造的类型化。高增福、冯有万在入党会议上的讲话真诚、激昂, 入党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本身自我的性格向政治上的要求不断靠近的过程, 他们的关于党关于政治的讲演;他们的思想千篇一律, 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向着梁生宝不断类型化。柳青图解政治的目的性使其在创作过程中主观性不断加强。《作证》 (柳青的剧本) 中的一句台词“郑声刚要开口, 看到了田邦元那赤诚的目光。这场面分明是在送别老红军。”[6]柳青对共产主义的信奉已经走向了“赤诚”, 这是一种近乎迷信的真诚。

人性的缺失

周作人早在五四时期已经提出文学是人的文学。在任何的文学作品中, 塑造人物形象都应该基于人性这一基础, 离开了这一基础, 再完美的形象也失去了艺术本身的意义。主人公首先是一个人, 然后才能是一个高大的人, 柳青距离时代政治太近, 站在政治的立场来写作品忽视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的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个性。

对人物的设置采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 忽视了人性的特征, 也导致了人物的失真。把里面的人物提炼出来进行归类、概括、分析, 不难看出人物设置上的种种弊端。《创业史》中一边是正派人物, 他们正直、无私、机智、勇敢, 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另一边是反面人物, 他们自私、保守、政治觉悟低, 致力于个人发家。反面人物有富农姚士杰、郭世富;致力于个人发家的老党员郭振山;中农梁大老汉;小农意识严重的贫农梁三老汉;国民党遗留兵痞白占魁, 他们虽然成份各不同但是他们在情节中的作用都是相同的:他们都为正面人物的发展进步构成种种障碍, 正面人物在排除障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同时也改造了反面人物。众多的反面人物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只是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服务, 丧失了其作为人的更多的独特的一面。正面人物也是一样, 遇到问题, 排除万难解决问题, 并获得很好的效果。两部的《创业史》总是按照这一固定的故事模式发展, 或者是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 或是几个故事连续进行。不断循环重复, 只是原因不同, 人物不同, 事件不同, 模式却不变。这就构成了故事的单调性和模式的重复性。人物缺乏了人的观念,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 而是按照政治的需要强调当时的历史合理性。作者设定了既定的框架, 把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套入其中, 以单一的阶级斗争安排人物及其冲突, 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具有虚假性。

素芳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的女性。素芳的悲剧是罪恶的旧社会造成的, 她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一个人的过去不管多么悲惨总能引起别人的怜悯和同情, 但女人的失去贞洁是不在其内的, 这只会引起别人的不屑和鄙视。周围的人对待素芳的这种态度, 作者并没有加以批判而是肯定的, 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残留物在当时普遍存在, 也限制了作者的写作思想。梁生宝这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他对待所有人的态度都是宽容的, 而偏偏对待素芳除外。作者甚至安排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吸收国民党残留兵痞白占魁入社来表现他思想的进步, 走在大众思想的前列, 然而他面对素芳是一切的宽容与进步都消失了。他和别人一样是不屑和鄙视, 素芳向梁生宝表示过好感, 生宝并没有开导、帮助、改造她, 而是拒之千里, 把她向堕落更推进了一步。素芳最终在无尽的泪水中遗忘了过去的不幸, 走向了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光明道路, 这个结果是作者的价值取向, 党的组织不会遗忘、丢弃任何一个人, 个人的性格发展也要符合时代政治的要求, 一种理想社会的状态。在整部小说的叙述中, 叙述人的作用在逐渐减退, 马列主义价值标准的政治叙述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不断指导人物向着更光明的方向前进。

如果说爱情和激情的情感叙述还是柳青主观上的真诚与客观上的真实相背离的话, 那么人性的缺乏完全是作者的无意识, 作者自身已走向了对政治对马列主义的迷信。正如陈思和和王晓明所讲到的“《创业史》暴露了一个怎样理解生活‘本质’的问题:或者强化自己对人生的切身感受, 由此形成对这种‘本质’的悟知, 或者以现成的政治定义为依据, 虚构出一个教条式的本质来——不幸的是柳青基本上走的是后一条路。”[7]

柳青是一位虔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文艺指导的作家, 是一位虔诚书写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理想英雄的作家, 主观虔诚的书写却带来了时代还原的虚伪。尽管如此《创业史》仍然是那个时代的优秀之作, 柳青属于十七年那个时代。

参考文献

[1]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 1963, 8.

[2]柳青.创业史.陕西人民山版社, 1978:549.

[3]余岱宗.“红色创业史”与革命新人的形象特征——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为中心.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2.

[4]柳青.创业史.陕西人民山版社, 1960:347.

[5]柳青.创业史.陕西人民山版社, 1960:348.

[6]柳青.作证.北京山版社, 1980:37.

柳青和他的《创业史》 篇3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只有愿意为文学卖命的人,才能干这一行。”这是著名作家柳青生前说过的最著名的一句话。

一部《创业史》,奠定了柳青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转眼间,柳青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30个春秋,但是,他一生“为文学卖命”的精神,却成为陕西文学不断走向新高度的恒久推动力。

陕北汉子黄土根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2日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寺沟村一户耕读之家。寺沟村位于绥德、佳县、吴堡三县交界处,像散落在黄土高原沟壑皱褶间的所有村庄一样,土地荒凉而炙热,却养育着一代代纯朴而不乏烈性的子民。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无论到哪里,大多数毕生都携带着那一片热土的性格烙印与精神因子。柳青和路遥,应该说是当代作家里面陕北精神的代表人物。

柳青的创作生涯与革命活动都始于学生时代。在西安读高中时,正值“一二·九”学生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柳青担任校刊《救亡线》的编辑,并创作诗歌与散文。1936年,柳青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文学、文化宣传形式从事革命活动。同年,最早的一篇散文作品《待车》,发表于秋季号《中学生文艺季刊》上。“西安事变”后,柳青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并创作抗日题材的诗歌与杂文。

1938年5月,柳青被组织调回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干事、部队教育干事、新闻记者等职。在此期间,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地雷》,以他作为战地记者随军转战吕梁和太行山区时的见闻为素材,歌颂了抗日根据地民众积极支援前线、踊跃参军、英勇抗战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农民和士兵形象。

1943年至1945年,柳青在米脂县担任乡文书工作,通过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他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47年出版)。作品通过描写王家沟农民围绕集体种谷而展开的斗争,真实地反映了不同阶层农民在互助合作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向,是解放区文学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严谨、大气、扎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初露端倪。

抗战胜利后,柳青奉命调往东北区工作,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然而,突然割断了与家乡联系,离开了这片刚刚焕发起自己创作激情的热土,对柳青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比一般的思乡念家之情要强烈许多倍的心灵渴求,让身在异乡的他备受煎熬。他终究没能在东北长期工作并定居下来,而是于1946年7月,向上级提出调回陕北工作的请求。

请求虽然被批准,但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到处都是封锁线,要只身从大东北抵达大西北,那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柳青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越过沙漠与草原,穿过道道封锁线,终于于1948年10月回到陕北。

两年之后,柳青以沙家店战役中民工支援前线为背景,完成了他早期具有奠基性的重要作品,这就是长篇小说《铜墙铁壁》。

皇甫村里写巨著

《铜墙铁壁》的成功,是柳青创作风格趋于成熟与稳定的标志。

解放初期,柳青调往北京,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但是,为了创作,他还是希望能够回到他所熟悉并热爱的农村去生活。1952年,柳青离开北京,回到陕西,担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

但是,柳青不住县城,不坐办公室,而是带着全家人,落户长安县王曲乡皇甫村,像一个真正的普通农民一样,住进由一座破庙改建的农家庭院里,这一住就是14年。

在皇甫村,柳青冬穿对襟布棉袄,夏穿布汗衫,留短胡子,戴眼镜,有时也戴瓜皮帽,总是笑呵呵地在田间地头、集镇村巷、农家炕头,兴趣盎然地听人谝闲传,大家都知道他是“柳书记”,却极少有人知道他是大作家。

而柳青正是在这细细的观察和深深的沉浸之中,孕育和架构着他的皇皇巨制《创业史》。

14年间,柳青除了县里通知必须要参加的会议,和因为哮喘病而必须在每年5月麦子扬花时外出躲避花粉外,大多时候都住在村子里。

从外面看上去,柳青更像是一个淳朴厚道的小学教师,生活简朴又单调,然而,在他的心中,却装着一个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世界。在他素壁四面的简陋屋子里,最多的家当就是书。涂光群先生在他的《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中回忆,柳青家的屋子,一眼看去全是书,他不仅踏实而忠实地观察和记录生活,更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物质生活淡泊而简朴,内心世界宽广而富有。对他所热爱的文学事业,有着赤子般的忠诚,和毕生都饱满的激情与奉献精神。

柳青也说过,一个作家,必须坚守高尚的情操,“终身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投机不取巧,不追名不逐利,才有可能写出真的美的作品。他还说,“作家要把六十年作为一个单元”。

1956年,柳青出版了他的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这是一种素材上的积累。1959年,他出版了中篇小说《恨透铁——1957年纪事》。同年,《创业史》第一部开始在《延河》杂志连载。1960年,《创业史》单行本出版。

《创业史》的完成,奠定了柳青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鲜活的艺术形象,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蛤蟆滩众生相的描写,展示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作品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柳青雄浑、劲健的艺术风格。《创业史》出版后,还先后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享誉国际文坛。

接着,柳青开始创作《创业史》第二部上卷,并制订了宏伟的创作计划,要将《创业史》写到四部,使其成为忠实反映农村社会变革的历史画卷。

然而,事情总是不能如人愿。就在柳青再次投入创作的时候,“文革”开始了。

事半人在心未灰

“文革”一开始,柳青就被人从皇甫村带到西安,接受批判与改造,无法进行创作。对柳青来说,这种精神上的磨难比肉体上的摧残更让他痛苦。

1968年10月,柳青怀抱一线希望,给工宣队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渴望回到皇甫村的心情:“落户皇甫十四载,事半人在心未灰;堆中蜷曲日如年,盼望大哥放我回!”其殷殷之心,哀哀之情,让人至今读之都止不住心痛。不难想象,柳青此时所经受的内心煎熬,比当年渴望从东北回到故乡的心情要强烈得多。他说,“自信为了人民,绝无私念,更无其他意图。因为我没有完成写作计划以外

的任何目的。”然而,他的这份几近哀告的申请却未获批准。

动乱岁月不仅使柳青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创作的权利,还失去了最亲的亲人。在柳青接受批判期间,他的妻子马葳因不堪凌辱,投井自尽。柳青曾悲愤地说:“马葳一走,好比抽了我的筋!我已经家破人亡了!”

然而,即便如此,柳青仍然坚守着自己“为文学卖命”的誓言,于1977年完成出版了《创业史》第二部上卷。

柳青一直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身上经常装着治疗哮喘病的喷喉剂。从1972年起,由于身心备受摧残,柳青的病情愈来愈重,常常需要住院治疗。1973年,柳青在北京住院期间,周总理特意托人捎话给他,“希望把病治好,把《创业史》四部写完,准备到日本访问”。1978年5月,柳青病情再次加重。躺在北京朝阳医院的病榻上,柳青一边靠氧气瓶维持着极度虚弱的生命,一边以强大的意志力口授修改《创业史》第二部下卷。当年6月13日,柳青在北京溘然长逝,终年62岁。

一年后,《创业史》第二部下卷出版。然而,柳青终究还是留下遗憾,没能如愿完成《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

春风到处说柳青

1982年,柳青去世4年后,诗人贺敬之来到皇甫村为柳青扫墓,亲耳聆听了梁生宝的原型王家斌谈柳青的“创业史”,感慨万千之余,诗人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床前墓前恍如梦,家斌泪眼指影踪,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

毫无疑问,皇甫村的14年,不仅是柳青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人生度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与当地百姓亲密相处,感情深厚,并尽自己所能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创业史》第一部出版后,他得到1.6万元的稿费,但他自己一分没动,全部捐给王曲公社。他说,“我有工资,不需要这些钱,让它给社员办些有益的事吧。”

1961年,当地的牲畜因管理不善大量死亡,柳青与饲养员座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交饲养员、干部及群众讨论后油印下发,长安县政府还将其印成插图小册子,发给全县饲养员。

1969年元旦,正在苦难中挣扎的柳青曾回过一次皇甫村,他站在神禾塬上感慨地说,“这里的一草一木,连同每一块土疙瘩都是我熟悉的。”

柳青去世后,他的骨灰一半埋在了八宝山,一半埋在了皇甫村所在的神禾塬。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而且永远不会再离开。

从那以后,每当柳色青青、春意盎然的清明时节,都会有很多人登上神禾塬,为这位皇甫村的特殊“村民”献上一束素净的鲜花。

一部反映一个时代现实社会生活的宏大作品,可以有历史的局限性,可以有争议,但是,一个“终身保持心灵纯洁”的人,一个热爱事业胜过生命的人,他留给后世的精神力量,却是无限的。柳青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对陕西文坛的影响力最为明显,从路遥到陈忠实等一批陕西知名作家的作品中,都不难找到柳青的影子。而这些作家在自己的创作谈中,也多以崇敬的心情,谈及柳青对自己创作道路的深厚影响。

两年前,在柳青诞辰9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陕西省作协,西安市文联等单位联合设立了柳青文学奖;同时,西安市长安区又在西部大学城建成了柳青广场,在常宁宫建起了柳青纪念馆;去年,陈忠实、贾平凹等人又发起成立了柳青文学研究会……

柳青代表作《创业史》 篇4

导语:《创业史》是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这部巨著蕴藏着作者柳青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创业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作家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后感

1929年,陕西大旱,饿殍遍野的关中地区依然不断地有灾民涌来。这些灾民何去何从?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创业史》将告诉我们答案……

——题记

他——小说的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英雄,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我之所以这么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那自强不息、勇于奋进的精神的确震撼人心。

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又过了两年,动荡的社会使生宝没福气安心种庄稼,不幸被拉去当了壮叮梁三老汉用卖了牛犊的钱把他赎回来后,生宝又一头钻进了终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烧炭,还要忍受着不能与家人家团聚的苦难,苦苦地熬着。尽管如此,可他没有被穷苦的命运压倒,而是从父辈创业失败的事实和自己穷苦的生活经历中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执着的信念在心,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难户来找他,因为他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有执着的信念在胸,梁生宝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能使村民们早日过上好日子,他主动外出去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进山砍竹子……所有的这一切他从来都不在众人面前显功。执着的信念使他变得更热情:吸收白占魁加入农业社组,耐心帮助梁三老汉,正确处理与郭正山的矛盾……这份追求执着的精神造就了梁生宝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他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为农业社的成功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时代并不要求我们非得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虽然我们平凡,可也应当拥有像梁生宝那样执着追求的品格,因为我们拥有年轻这笔人生最大的财富!

追求执着——只为心中那个最圣洁的目标。

作家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后感

说不清楚为什么,最近读书颇杂,这几天又读了柳青名著《创业史》,受益不校

小说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描写了两代人的创业历史:小说第一部是描写梁三老汉的一生,旧社会给地主耕地,苦苦打熬养活一家三口,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土地,能够住上三间瓦房。但是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儿子梁生宝长大后终于碰上了新中国成立,农民斗倒了地主富农,分得了自己的土地,梁生宝也实现了老人的愿望。并且组织贫雇农成立了互助组和灯塔社,当上了社主任。

读过《创业史》后我深受鼓舞,伟大的著作会跳过时代的束缚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这部书中的两点对我震动最大,我想细致的讲讲。

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无畏精神。

梁生宝组建了互助组,富农和一些党员都在看笑话,他们不相信一个老贫农捡来的儿子会办成这样的大事。梁生宝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去找这些富农借贷,甚至最后这些富农出组他都没有阻挡。他走了另外一条路,他组织这些贫雇农一起去终南山割竹子,虽然出了一点意外,一个人的脚被扎伤了,但是他们依然按期完成任务,挣了一大笔钱,最后办好了互助组,退组的人又都回来了。

我们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就是当我们去干一件事的时候,旁边总是有很多人说长道短,更有一些人在看我们的笑话,他们希望我们干不成,希望我们失败、倒霉,最后的结果是不如他们。

其实,读完《创业史》我们就会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学学梁生宝呢?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要买房钱不够,职务提升后担心自己干不好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迎难而上,不要指靠任何人,所有问题都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干事的时候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嘲笑,当然还要像梁生宝一样时刻警惕别人恶意的破坏。任何成功都得来不易,都是在小心谨慎和刻苦自励中完成的。当然,还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梁生宝就是把生命都交给了集体,交给了事业后才什么事都向前冲,无所畏惧,最终终于用事实说服了观望者和破坏者,给了大家一个交代。

二、胸怀宽大,态度诚恳的去处理人际关系。

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性格鲜明,爱憎都表现在脸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朋友圈子很狭窄,因此他们获取的资源和信息都有限,这些东西都把他们囿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无法长大。其实,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可以学学梁生宝。

梁生宝给人的印象是实在,这个印象使得很多人相信他,愿意跟着他干。他对人的态度一是不发生正面冲突,二是不排斥有性格缺陷的人,三是敢用一般人眼中的“坏人”。第一条我们经过锻炼可以达到;第二条就有点难度,因为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或者用起来很费劲、很操心;最难的就是第三条,梁生宝把国民党炮兵队长白占魁吸收入组后组员、群众、家人一片反对声,而且白占魁还在组里犯了一点错误,但是梁生宝没有舍弃他,依然帮助他,直到把他也变成先进分子。

我在一次培训课上听到一个小企业老板给老师提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留不住大学生?”老师让他详细说明时他解释了一大堆大学生的问题,总的意思是现在的大学生不好伺候。老师说,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你们企业,如果公司有前途,有丰厚的薪水谁会辞职?是啊,现在的小企业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给企业中的外来人员制造困难,下逐客令;二是根本招收不到空降兵,吸引不来外来人才。读读李斯的《谏逐客书》你就知道这样的企业做不大。所以,与人相处的方法第一个要有诚恳的态度,第二个要有宽大的胸怀,这两点,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适用。

可惜,《创业史》还有两部没有完成,柳青就去世了。不过,我觉得《创业史》就像维拉斯的雕塑一样完美,虽然她是残缺的,但是给我们大脑中的印象却是完美的。

感谢《创业史》,感谢柳青,永远怀念他。

作家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后感

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三老汉父辈创业的故事开篇,又以梁三老汉解放后经历互助合作的风风雨雨,终于走上集体化道路收束,遵循起承转合的路数,小说家把新的生活内容和新的主题意向都安排在比较圆熟的叙述格局中。

《创业史》(第一部)描写的是1953年春秋之间,陕西农村下堡乡蛤-蟆滩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经历。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农村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贫苦的农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农村出现新的贫富分化的苗头,同时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互助的互助组形式。实际上,作为一种农村生产组织形式,互助组并不是解放后才有,历史上农民就有自发的互耕、共耕和犁牛互助等生产合作形式,共-产-党在根据地吸取这种来自民间的互助生产方式或经济组织形式,建国后又在一些地区推广这种互助生产方式,这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最初阶段。《创业史》的叙述从这里开始,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早期故事,还揭示了合作化的未来——将土地转向公有的集体化趋势,并由此构成作品矛盾的聚焦点。正如作品开篇的“题叙”所言:“梁三老汉草棚院里的矛盾和统一,与下堡乡第五村(即蛤-蟆滩)的矛盾和统一,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头几年里纠缠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部‘生活故事’的内容”。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写进小说,这便不仅是一幕农家院的悲喜剧了。

梁三老汉一家三代人的创业经历,发生在20世纪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渭河流域。梁三老汉的父亲是地主“最讲‘信用’”的佃户,他凭着力气,“居然在他们落脚的草棚屋旁盖起了三间正房,给梁三娶了媳妇”。父亲把创业的希望留给了儿子,但时运不济,梁三竟几番创业不成。解放后,梁三老汉分得土地,创业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了,但他也老了,只好像父亲那样,把创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梁生宝身上,一心要有属于自己的“三合头瓦房院”和这院里“猪、鸡、马,加上孩子们的吵闹声”……然而,在依旧生活在原有方寸之间的老农看来,生活的现实如此差强人意,创业的梦想在不断地加剧他与儿子的矛盾。让梁三老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儿子为什么不和他一条心?难道这就是当年收养梁生宝母-子的结果吗?

梁三老汉虽然不属于正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却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特有的艺术价值。作品对土改后农村阶级斗争和生活面貌揭示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形象的完成。而从艺术上来说,梁三老汉也正是第一部中充分地完成了的、具有完整独立意义的形象.梁三老汉那些发家有望的农民,单门独院地做着发家梦,毕竟底子太薄,很难逃脱破产的命运。这就为小说中的合作化运动何以得到农民的支持埋下伏笔。由这些生活化的情景连缀下来,作品结局便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而不像宣传手册一般枯燥无味。小说的描写与故事情节同时展开,梁生宝的互助组与农村各种自发势力的矛盾构成小说的主要线索,这条线索连带出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比如他的互助组受到富农姚士杰暗中破坏,党内又遇到郭振山的消极对抗,其间还穿插梁三老汉一家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的种种矛盾,等等,作品将这些情节编织成下堡乡农民生活的一幅长卷。像传统小说那样,作品的结局也是邪不压正、大团圆式的,无论姚士杰的美人计,还是郭世富与互助组的公开竞争,他们在与梁生宝、欢喜等农村积极分子的较量中终于败北。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斗,梁生宝的互助组成功了,粮食平均亩产是单干户产量的一倍,除留足口粮和饲料粮外,还向国家出售余粮五十石,这是单干时人们无法想象的。在事实面前,梁三老汉也不得不承认儿子的事业,积极支持他的工作。这时,梁生宝已成为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业社的社长。作品结尾写道:

“梁三老汉提了一斤豆油,庄严地走过庄稼人群。一辈子生活的奴隶,现在终于带着生活主人的神气了。他知道蛤-蟆滩以后的事儿不会少的,但最替儿子担心骇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世代受人欺侮的农民,终于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感受到人的尊严。梁三老汉的命运给作品主题以最合乎人性化的证明。

作家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后感

一直以为以自己这个年龄还不足以评价中国共-产-党,但是阅读了柳青的《创业史》以后才明白,虽然每个的文化水平不同,但是只要相信路在前方,每个人都是主角。

作者柳青是一个真正了解农民、热爱农民的人。为什么会提到作者?因为我相信只有真正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深入了解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的小说。

主人公梁生宝,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会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自强不息、勇于奋进和坚持不懈。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但真正让生宝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互助组、合作社那时候在广大刚刚解放的新农村是灯塔一样的新生事物,所以有很多人不认同,可是结果告诉大家是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路就在前方,所以生宝才能领导一大群农民进山砍竹子,才能推广新法育秧,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柳青曾说:“要知道,好多历史事件,都是逼出来的,譬如,不搞五年计划,不一定会有粮食市场紧张;粮食商人不捣我们的乱,不一定在一九五三年实行统购统销;不实行统购统销,互助合作不一定会一下子结束逆水行舟的阶段而快马加鞭。历史巨人的脚步并不乱。没有上帝!是辩证法同志决定:旧势力在灭亡以前嚣张和疯狂,让它刺激我们,逼使我们很快地发动消灭旧势力的斗争,义无反顾!”就因为在困难无路可走时还相信前方有路,所以才会激起群众的愤怒,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新思想,但仍不能忘前辈辛辛苦苦的努力。在困境中,不能忘记前方的路。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处仅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

大学生自主创业代表人物 篇5

张金玉,沂水县人。1987年出生,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现为沂水亿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还在读高中时,他便想着将来能做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板;大三时,他开始考察项目、学习经验,而他开工厂的想法也曾被视为痴人说梦;面对不信任的目光,他顶住压力,遍尝创业艰辛……如今,年仅23岁的他,已经成为资产过千万的企业老板。这个令所有曾质疑他的人刮目相看的小伙,就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代表人物张金玉。

天方夜谭:上学时就想开厂当老板

16日,记者来到沂水亿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时,看到整洁优美的厂区,繁忙的各条生产线,不禁让记者充满了好奇,一手缔造并驾驭这个工厂的年轻人张金玉是怎样一个人?

很快答案揭晓,出来迎接我们的张金玉一脸朝气,率真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干练,谈话也开门见山。谈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张金玉直言源自高中时的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板。大学时,张金玉便着手为实现这个梦想奋斗,自己利用一切机会考察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金玉跟在青岛做外贸生意的表叔聊天时,表叔说起聚丙烯集装袋在日韩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无意的谈话,让张金玉如获至宝,大三那年暑假,张金玉独自一人前往江苏、青岛、连云港等多个城市实地考察,并最终下定决心开一家塑料制品厂。“可当我将这想法跟父母说时,却被泼了一头冷水。他们认为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对于一个尚未毕业、经验全无的学生来说,开厂当老板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张金玉回忆说。父母的反对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执着的他明白事实胜于雄辩,在之后的日子里,他针对自己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的劣势,开始找相关公司打工历练。大四时,他不但完成了学业,还接触了塑料行业从生产管理到外贸销售的全部流程。到这时,面对张金玉的执着与自信,父母和周围的人终于被说服了。做生意的母亲拿出了全部积蓄100余万元,表叔也赞助了100余万元,其他亲友也都纷纷资助。背负着众多人的期望,张金玉的工厂破土动工了,他也向实现自己的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顶住压力:工厂没垮还站稳脚跟

万事开头难。要开工厂搞基建、跑工商登记是第一位的。那时,张金玉几乎过着“白加黑”连轴转的生活。白天,让父亲帮着盯工程进度,自己到处采买各类建材。夜里,自己则继续干,到工厂投产时,本来就瘦的张金玉体重不足一百斤。

投产后,找销路又是接踵而至的问题。面对新工厂,客户投来的多是不信任的目光。精明的张金玉想到了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利用阿里巴巴等商业网站向潜在的客户发信息推介自己,再就是带着样品跑客户,直接登门搞营销。可好事多磨,一个月下来100多条信息发出,却仿佛石沉大海。而自己先后跑了五六十家客户后,却因产品色差问题,与第一笔订单失之交臂。这是自创业以来,张金玉遇到的第一个“坎”,他能不能从困境中突围,也让大家为他捏了把汗。“这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父亲过来安慰我,他说客户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工厂也不是一天就能干起来的,困难再大只要咬牙挺住就能过去。”有了父亲的鼓励,张金玉坚持了下来。终于在投产后的第二个月,接到了来自青岛一家外贸公司9万余元的订单,虽然只是一小柜集装箱的货,但这是张金玉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他也赢得了信心。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正当张金玉的工厂逐步进入正轨的时候,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他的事业带入了“冰点”。一时间日韩客户拖延接受订货,致使原材料和成品积压,资金链周转也出现了严重危机。雪上加霜的是,市场滞销导致原材料跌价,未出库全厂的产品就赔了27万余元,工厂一度无钱周转。逐渐在商海中成熟起来的张金玉,此时除了说服客户尽早提货外,还用自己积累的信誉向供应商赊货。此外,他还抓住了摆脱困境的关键———扩展市场,他亲自带着营销人员远赴日本,到客户门上去推销,与他们搞面对面的衔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张金玉的工厂在全行业中较早摆脱了困境。

谋划发展:建分厂规模再扩一倍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张金玉的沂公司慢慢步入正规化。现在企业二期工程投资已结束,资产总额达到了1100余万元,月生产能力近400吨,年销售收入超1500万元,年利税30万元,在沂水县同行业中排名已跻身第二。同时,公司还成功带动了 200余人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

随着信誉的提高,张金玉的业务量不断增大,现有的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他告诉记者,大概两个月前,就有了设立分厂扩大经营的想法,最近正在筹备中,准备在近几年内,生产规模再扩大一倍,建立多个分厂。这样不但能更有效提高产量和销售额,而且能同时安置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黔江区优秀创业女性代表表彰大会 篇6

5月22日,榜样巾帼2018黔江区优秀创业女性代表表彰大会在会议中心黔龙厅召开。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刘桂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章华,区政协副主席粟永特出席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区直有关部门领导,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区直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各优秀创业女性代表,创业培训学员等共300余人。

本次表彰大会由黔江区妇联、黔江区人力社保局主办,旨在深入实施“创业创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三大巾帼行动,搭建全区优秀创业女性宣传展示平台,通过展示一批优秀创业女性,发挥榜样作用,以激发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引导和激励更多妇女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为黔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实现新作为,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此次受表彰的45位优秀创业女性是从“优秀创业女性展示活动”中脱颖而出,优秀创业女性展示活动从启动之时,就吸引了来自农业、食品加工、餐饮、商贸、种养殖、旅游、电子商务、美容美发等各行各业的100余创业女性报名参加,通过材料审核、网络评选、资格审查等环节,最终该45位优秀创业女性获得此次表彰。

《杨柳青》教案 篇7

《杨柳青》是一首在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啊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个乐句均为六小节,其中结尾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至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对音乐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积累,对于他们而言,音乐学习是在好奇、好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属于小学音乐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对音乐学习已由初步的了解、认识升华到更进一步的探知音乐领域的调式和曲式、尝试合唱、掌握一定的音乐学具的演奏等。对此,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为他们打开学习音乐知识的大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从而喜欢音乐。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江苏 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2.掌握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并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

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

教学难点

1.准确运用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表现歌曲。

2.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乐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送同学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一起来听!

教师范唱歌曲《杨柳青》,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一样吗?

师:我们中国有很多的民歌,因为地域的不同,运用的又是各地的方言,所以就产生了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

师:《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衬词 “杨呀杨柳青”而得名。(出示课题江苏民歌《杨柳青》)

设计意图:教师“送礼物”,引起学生的好奇,紧接着教师的范唱更让学生对江苏民歌有了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聆听作品,整体感知,突破难点

1.初听,了解歌曲的内容。

2.复听歌曲,感知歌曲的节拍、节奏。

师:《杨柳青》表现扬州人民下田耕地劳作的场景,那歌曲应该是几拍子呢?歌曲的节奏又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在歌曲中寻找答案吧!

① 解决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x.. x x x ”。

② 对加衬词末尾的节奏“x x x 0 ”做处理,在此处加拍手动作。

3.对照歌谱,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师生、生生合作解决。(一字多音的演唱)

师:同学们,歌曲中还有哪些乐理知识是你不懂的,哪个乐句是你认为比较难唱的,找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帮助你。

4.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小声跟唱歌曲。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基于这样的理解,此环节在学生反复的聆听中,把歌曲的难点―附点八分节奏、拍号以及八分休止符等乐理知识突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还有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学生始终以听为主,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再到理解,实现音乐课堂的音乐性。

三、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

1.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同学们在读歌词中发现了什么?(歌曲的衬词很多)

师:你觉得衬词有意义吗?能去掉吗?衬词虽没有实际意义,但歌曲是民歌,有地域特点,衬词可以烘托气氛,抒发情感,要轻唱。

2.有声音位置地、有节奏、有感情地读歌词。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读歌词。

4.学生跟琴轻声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轻声演唱歌曲,音高位置不变,力度弱一些,音量小一些,能做到吗?

5.师生、生生接龙接唱,学生齐唱歌曲。

6. 讨论并思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使歌曲演唱得更好。

7.师生一起设计(出示课件)。

情绪:欢快活泼

速度:中学速稍快

声音:明亮轻快

8.学生根据调整后的要求:轻快跳跃,衬词要轻,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有多处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通过念歌词、师生接龙、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歌曲歌词衬词多的特点及一字多音的演唱。不失时机的评价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音乐学习可以是自主的,也可以是和同学合作的,更可以是师生合作的。音乐学习充满快乐、活力和无穷的魅力,学生有学下去的愿望!

四、方言演唱歌曲,感受民歌的地域特点

师:你们真是乖乖龙地咚!“乖乖龙地咚”是江苏扬州话,表示很好、很棒的意思,我们来学一学。

师:扬州话说起来比较轻柔,细声细语,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吴侬软语”, 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翘舌音要读成平舌音。

1.指导学生读歌曲的衬词。

虐 七 麦 石 水 嗬 产 步 哥

2.学生与教师接龙读歌词,感受扬州方言的特点。

3.学生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

4.学生自己评价。

五、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杨柳青》是“人音版”教材四年级第八册第三单元的歌曲教学课,教学目标设计是让学生在唱会歌曲后能用方言演唱歌曲,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本课设计,我从教材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真正让音乐课成为学生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形成品性的殿堂。

在整个歌曲教学环节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送学生礼物为开端,让学生的视线始终围绕在教师身上,教师以声情并茂的演唱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听得投入、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踊跃;以多次聆听加问题解决,让学生的注意力在歌曲中,在问题答案中。由于多次聆听的铺垫和问题生成、解决,学生已经能达到哼唱歌曲;再以有节奏地,有声音位置和有情绪地读歌词,一遍一遍地反复实践,在学生对歌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加以扬州方言的范唱,再次激起学生学唱民歌的浓厚兴趣。通过这节课我得到几点启发。

首先,准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很重要。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既重视音乐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杨柳青》的教学目标定为:指导学生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演唱《杨柳青》,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音乐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探究江苏扬州民歌的风格特点。

其次,以听觉为先,突破教学难点。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入手,以情动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反复的聆听中,掌握歌曲的一字多音的演唱。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根据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先听辨教师的范唱,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再让学生试唱、模唱,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畏难情绪减少了,更多的是自信、轻松地学习音乐。

最后,教学应注重学生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专业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和能掌握的内容。

赵云丽 陕西省宝鸡实验小学

【专家点评】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中全面贯彻“新课标”理念,在研读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紧紧抓住民歌的特点,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体验。整堂课,教师充分发挥声乐特长,围绕“新课标”中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这一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为学生介绍了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赏结合、实践探索、合作表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方法灵活,激发兴趣

从教学准备―导入―展开―拓展―总结,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受体验音乐情感与内容、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江苏民歌的地域与方言的特点,让学生在高效的音乐实践中,比较、理解、掌握江苏民歌《杨柳青》的旋律特点、节奏特征等,把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落实在揭示音乐要素上,使得学生不仅仅学会一首歌曲,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了民歌的地域特色,喜欢民歌,爱唱民歌。整个设计和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关注音乐本体,巧妙地将知识与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参与为手段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二、落实“四基”,提升能力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只有让学生熟悉旋律才能顺畅达到唱会旋律、唱会歌曲。本节课,执教者在歌曲学习环节中,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在反复的聆听中,学生熟悉了歌曲的内容、节拍、情绪、风格特点、难点乐句等,而这些又是教师精心设计,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互帮中完成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

三、潜移默化、教会方法

四、教师主导,促进发展

上一篇:六3班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专题下一篇:国企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