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诺奖演说之我见

2024-07-30

莫言的诺奖演说之我见(精选5篇)

莫言的诺奖演说之我见 篇1

小时候的一天, 管谟业看见同学买了瓶钢笔水, 便说:“这么一点儿, 我一口就可以喝掉。”见同学不解, 管谟业二话没说, 拧开盖儿, 一仰脖子喝个精光。满嘴蓝牙, 狰狞恐怖, 加上他一傻笑, 把老师都给镇住了, 讥讽地说:“好啊, 管谟业同学肚子里有墨水啦, 是咱班的高级知识分子呢!”

1981年秋, 河北保定的文学期刊《莲池》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春夜雨霏霏》的短篇小说。正是这篇小说让中国文坛第一次记住了一个名字——“莫言”。

2012年10月11日晚上7时 (北京时间) , 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 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消息传来, 中国文坛沸腾了, “恭喜莫言”的声音四起, “MO”也迅速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热词。

当年“喝墨水”的管谟业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作家莫言。这位世界上第109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诺贝尔赛场上为中国队获取“首金”, 群情振奋。

莫言早年想当作家原因再简单不过, 就传闻作家一天三顿都能吃饺子。骨子里, 缘于小时候读书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拿起笔的时候感觉到有很多的话要说。“我觉得文学是一种最有力量也是最自由的方式, 所以我就开始写作了, 当然也包含了我希望通过写作来证明我自己, 通过写作来改变我个人的命运。”从辍学回家的放牛娃到享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 莫言的文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爱吃饺子的战士第一次“打牙祭”

谢了顶的莫言, 没有窄腰而只有肥臀的线条。在媒体公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前20分钟,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隆德电话正在山东高密的家中吃晚饭的莫言, 这时他才获悉自己获奖, 反应是“overjoyed and scared (惊喜并惶恐) ”, 微微地点了点脑袋、晃了晃身子。“ (之前) 没有太多的期待, 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渺茫的事情。全世界有那么多优秀作家, 中国也有很多优秀作家, 一年只颁一次奖, 只颁一个人, 我觉得好像排了一个漫长的队伍一样。”

这些年来, 莫言可以说成了“获奖专业户”。不过, 他坦陈:“我一直把文学奖当成写作的副产品, 能有这个额外的收获当然好, 但是决不会专门为了它而写作, 作家创作的目的主要还是出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第一时间对这首位问鼎诺奖的中国大陆本土作家进行了约7分钟的连线采访。对方问:“您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庆祝获奖?”温和厚道的莫言笑了笑, 答:“也没什么庆祝的, 我会和家人在一起包一顿饺子吃。因为我最喜欢吃的是饺子。”

20世纪70年代中期, 莫言一个邻居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右派”毕业生。“他原来是教师, 当时工作被剥夺了, 被遣返回家当农民, 跟我们一样劳动, 一样靠挣工分来吃饭。”莫言自他那里得知“作家的生活是非常之富裕的,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非常之腐败的, 每天三顿吃饺子。那时候, 对于我们来讲一天三顿吃饺子简直是不可思议, 因为我们当时每年只吃一次饺子, 而且要大年五更里面才能吃到。于是, 我就问他说如果我将来成了作家写出一本小说来, 是不是也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了?他说没问题, 肯定可以!”莫言坦言, 当年想当作家原因再简单不过, 就是一天三顿都能吃饺子。

1976年8月, 莫言入伍在山东黄县当警卫战士。“当时我们的工作就是站岗、喂猪、种地, 这就是国防部的高级保密单位。那时候每天站两班岗, 剩下的时间就是去种30多亩地。我们总共只有6个战士, 30多亩地每年生产上万斤的小麦, 不缺吃的。”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 整天吃一种口感差到要命的杂交高粱, 到了这里, 托后方基地农场的福, 他每顿都能吃得饱饱的, 还是那种用小麦磨成的精粉。

离开家乡当了兵, 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那时, 莫言拿起笔开始写作, 作家梦在这个年轻人的内心熊熊燃起。领导发现他很能写, 有时会将一些文章贴在板报上让战士们来学习。

1979年, 莫言被调离黄县, 来到了河北保定地区满城县, 争取提干成了他继续留在部队的全部希望。到了1980年, 莫言提干的事情被搁浅, 感到前途渺茫, 在万般无奈之下又一次拿起纸笔开始写作。

当时, 莫言写了很多作品, 向全国报纸、杂志投稿。每次莫言都满怀信心地把厚厚的稿纸装进信封, 之后开始漫长且充满希望地等待, 最后等来的往往是破烂不堪的退稿信封, 里面最多塞上一封编辑部铅印的退稿信。

1981年的一天, 莫言收到一封来自保定《莲池》编辑部的信, 信中说《莲池》杂志收到并拟留用他的短篇小说《雨夜情思》, 并希望他在方便的时候到编辑部去一趟, 当面谈一谈如何修改的问题。读罢来信, 莫言简直欣喜若狂。“小说写春天的雨夜一位少妇怀念在远方海岛上当兵的丈夫。”莫言回忆说:“那之前, 我曾经给很多地区级的刊物投过稿, 《莲池》也投过很多次, 但从没有发表过。”

于是, 莫言向部队请了假, 坐上长途汽车奔往保定。当时交通很不方便, 在路上颠簸了大概3个半小时, 终于到了《莲池》编辑部。编辑部跟莫言想像中神圣的文学殿堂相去甚远。莫言描述说:“那是一间破破烂烂的小房子, 带着铁皮烟囱的那种最原始的煤炉子, 里面摆着四张桌子, 上面是堆积如山的稿件, 稿件上落满了灰尘。”

当天, 《莲池》的老编辑毛兆晃接待了莫言, 也是他发现了莫言的处女作。见面的时候, 毛兆晃笑着对莫言说:“我还以为你是个女战士呢, 没想到是个小伙子。”毛兆晃认为小说基础不错, 但人物形象单薄, 需要进一步修改。

几天后, 莫言拿着重新改好的稿子送到编辑部。毛兆晃看后说了一句话, 让莫言像泄了气的皮球:“还不如那篇初稿好呢!”就这样, 改到第三次的时候, 毛兆晃没再说什么, 打发莫言回去等消息。

没过多久, 保定《莲池》双月刊第5期《莲池》就以《春夜雨霏霏》为题发表了署名“莫言”的这篇小说, 这也是莫言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拿到稿费后, 莫言买了一瓶“刘伶醉”、一盘饺子、4只马家烧鸡, 和战友一块“打了牙祭”。

谈起这篇小说刚刚发表时的感受, 莫言如是说:“对于一个多年来热心文学的青年人来说, 对于一个写了无数稿件全部被退稿的业余作者来说, 终于有一篇小说变成了铅字, 堂堂皇皇地上了文学刊物, 这种欣喜是难以名状的。”同年, 他的女儿管笑笑出生。

“高梁”缘来这样“红”了

时间晃晃荡荡走到1984年7月, 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文学系, 面向全军招生。莫言知悉后很兴奋, 没想到29岁“高龄”的他居然有机会重圆自己的大学梦。拿着几篇作品, 他横冲直撞地跑到了军艺。接待莫言的是文学系青年诗人刘毅然, 莫言上去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 接着就是一声:“报告首长!管谟业前来报名!”

刘毅然笑着说:“报名早就结束了呀?”莫言便把自己才知道消息, 怎么说服领导同意、怎么千辛万苦找到军艺的经过, 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刘毅然问:“带作品了吗?”“带了!”莫言从挎包里掏出自己的全部作品, 其中还有著名作家孙犁发表于《河北日报》文艺副刊上点评河北小说的一篇文章。莫言生怕刘毅然不知道, 用手指着说:“这是孙老的文章, 还点评了我的小说《民间音乐》。”

后来, 军艺文学系主任徐怀中认真看了莫言的作品, 虽然当时报名时间已过, 还是特批莫言参加了考试。莫言也不负厚望, 考试以文化总分第二、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军艺文学系。

正是孙犁的那篇文章, 成为了莫言报考军艺的“敲门砖”。莫言说, 在自己日后的成长过程中, 徐怀中是“大恩师”。今天, 在中国作协副主席岗位上, 莫言也践行着“发现年轻人、提携年轻人、给年轻人机会”。

1985年, 总政在北京西直门招待所举行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一批老作家忧心忡忡地说:“苏联卫国战争只打了4年, 可是描写卫国战争的优秀作品一批又一批。我们中国有这么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28年的战争历史, 解放以后有这样那样的边境战争, 为什么我们写不出自己的伟大的军事文学作品?眼看着我们就写不动了, 而青年作家又没有经历过战争, 怎么办呀!”

怎么办?莫言接过话头, 说:“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 但参加过演习;我们虽然没有打过鬼子、杀过人, 但在家不还杀过猪、宰过鸡, 咋就写不出来呢?放心吧, 我们不是吃白饭的。”当场就把老人家顶了回去。一位著名的老作家显然生气了, 站起来斥责莫言说:“年轻人呀, 别太狂妄!”

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只好交给创作了。莫言说, 当时就憋了一股气, 非要写几部战争小说给他们看看。于是, 便有了《红高粱》、《奇死》等一系列战争小说。

在距离莫言老家东北方向10多里地的孙家口村, 有一座石桥。莫言小时候听村子老人讲过游击队在这里伏击日本汽车队的故事, 长大后就把这段历史写进了小说。据当地村民介绍, 游击队于1938年在这座桥南边组织了一次伏击战, 打死了39名日本鬼子, 其中有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高中将, 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莫言《红高粱》作品中详细描写了这次伏击战。

“《红高粱》大概就写了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草稿就出来了, 然后一边抄一边改又用了一个星期, 累计起来一共是两周。写完了以后我心里很不踏实, 因为当时军艺有个很好的习惯, 就是一旦作品出来以后同学们之间会互相交流看作品。当时我的《红高粱》也给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看了, 他们的反映比较差, 说《红高粱》还不如《透明的红萝卜》好。”于是, 当年莫言就想, 可能是走得太远了, 但是后来这部小说的火爆程度出乎他的意料。

在作家中, 莫言算是“触电”比较早的。1986年, 莫言把《红高粱》电影版权以800元卖给了当时的摄影师张艺谋。“那时候国家有规定的, 小说改编电影的费用叫做‘电影版权费’, 法定是800元, 无论好坏都是800块。事实上当时我对这个事情好像也不太了解, 我就一门心思闷头写小说了。还是一个朋友问我说知道张艺谋吗?我说知道啊!这个朋友说, 他现在想改行当导演, 就看中了你这个《红高粱》, 希望能把《红高粱》拍成电影。当时听后我就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 所以后来我们就见面谈了谈, 谈得非常简单, 连房子都没进, 就在走廊里聊了聊。”

当年, 穿着像个农民的张艺谋挤着公车去找莫言, 还挤破了脚趾。莫言感动于张艺谋的执著, 痛快地答应让他把《红高粱》改编成电影。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 电影里, 余占螯在红高粱地里拦路打劫戴凤莲, 这场戏就在莫言的家乡取景拍摄。

1988年, 电影《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 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当时, 我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供销社仓库里写作, 我一个堂弟跑来, 摇晃着一张报纸对我大声喊叫:‘《红高粱西行》!《人民日报》整整一版!’”小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后取得的巨大成功, 使得莫言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作家。

军艺毕业后, 莫言被分配到总参政治部文化部。1995年春天, 莫言花83天完成了他最具争议的作品《丰乳肥臀》。“1993年母亲去世之后, 我一直想写一部关于母亲、生殖、大地的厚重小说, 《丰乳肥臀》写完以后觉得如释重负。”在《丰乳肥臀》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母亲在天之灵”。

洋洋50万言的小说《丰乳肥臀》因内容尖锐而引起轩然大波。在他获得“大家文学奖”10万元奖金后, 各种冷嘲热讽接踵而至, 批判、挖苦源源不绝。但也有人说这是一部杰作。对于争议, 莫言曾说:“我觉得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 但如果要了解我的文学世界, 你应该看看《丰乳肥臀》。”

来到这个世界, 莫言睁眼见到的第一个人, 不是母亲, 也不是父亲, 而是自己的姑姑。在莫言老家高密, 姑姑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接生婆。经她双手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 既有跟莫言年纪差不多的人, 也有比莫言女儿还小的年轻人。“过去, 我在一些中短篇小说里曾经提到过‘姑姑’这个人物, 但都是一笔带过, 长篇小说《蛙》里面, 我比较多地把她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写。”

《蛙》以“书信体+话剧剧本”颠覆了小说惯常的结构, 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 反映了乡土中国60年的生育史, 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莫言说, 用小说的方式塑造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是自己的最高追求。

《蛙》是莫言蛰居3年后出版的长篇小说。“酝酿的时间比较长, 真正写作的时间比较短。我习惯长期思考, 直到小说里的每个人物仿佛我身边的好朋友一样。当对他们的音容笑貌了然于心的时候, 拿出来就可以写。”莫言过去的语言是狂欢的, 在创作《蛙》时比较节制, 尽量让语言朴素, 让简朴的语言来表达惊心动魄的事件。

《蛙》曾被人指责, 说小说中的日本人暗指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这是在讨好诺贝尔奖。对此, 莫言表示:很多人说我是向洋人献媚, 好像中国作家一个个都是被诺贝尔搞得坐立不安, 今天去献媚, 明天去示好, 这怎么可能呢?你知道他喜欢什么?再一个难道文学有配方吗?我能知道吗?

村里“学问最大”的人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喜讯一传来, 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就沸腾了, 等候多时的人们兴奋地燃起爆竹、礼花, 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光荣时刻。高密的大街小巷里, 人们在奔走相告。

莫言, 本名管谟业。他曾如此解释自己的笔名来由:“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 就编顺口溜骂人, 学校告到家里来, 被爹娘合伙暴打过一顿。于是, 一辈子记住了那次为多话而挨的打。开始写小说, 就把名字里的一个‘谟’字拆开, 左右旁倒过来就是‘莫言’。取这笔名, 就是想警示自己少说话、多做事。”他说, 自己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每写完一个作品就诚惶诚恐, 不是怕批判, 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言谈话语中流露的乡音, 让人一下子便能判断出他的故乡在山东。正如莫言曾戏言:“我的普通话到现在都有地瓜味。”1955年2月, 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县夏庄镇平安庄村这个偏僻的小村落里。他后来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以家乡为原型的“东北乡”传奇。

莫言获奖后后, 原本寂静的村庄也开始变得热闹。村民们知道, 是莫言这只从家乡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把这群客人引来的。尽管莫言早年的家庭并不算富裕, 但在评定成分的时候却被扣上了富裕中农的帽子, 这让莫言一家人感到尴尬不已。“用我奶奶她们的话说叫做‘口里不吃, 腚里不拉’, 省下点钱来为了买亩地, 结果刚买着地, ‘咚’地一下成了富裕中农了。”

“我家姊妹4个, 我上有大哥、姐姐, 我是最小的。”莫言说, 父亲读过私塾, 可以说是个文化人;母亲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 但她远大目光。莫言记忆很深的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 “那个时候家庭生活很贫困, 我的邻居有一套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共4册, 他家没有钱用了, 问我要不要他的书, 四块五毛钱给我?这在当时是一笔大钱。我回家跟我母亲商量, 母亲说‘你能保证读吗?’我说:‘我保证看。’她说:‘那好, 就买了。’后来我当兵的时候, 这套书一直背在身边, 我那点最初的历史知识都是从这套书上学到的。”

少年时代的莫言酷爱读书。当时农村没有电, 家中只有一盏小煤油灯。每天晚上, 他和同为书迷的二哥就一脚踏在门槛上, 凑着火苗像黄豆那么小的煤油灯看书。母亲常常提醒莫言:“没油了, 别看了。”但往往被嗜书如命的莫言当做耳旁风。几年之后, 那个门槛竟然被弟兄两个踏凹下去一块。

“我童年的时候书非常少, 不管什么书都读, 就像一头饥饿的牛冲到菜园子里, 碰到白菜就吃白菜, 碰到萝卜就吃萝卜, 没有什么选择, 那个时候读书读得快, 记得牢, 而且有紧迫感。”据莫言讲, 那时候书非常少, 一个村子里几本书了如指掌。为了看书, 他想尽了一切办法, 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 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干活, 帮人家推磨、割麦子, 换来阅读人家藏书的权利。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换来一本书, 一天下来, 莫言脸色煞青, 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 他都是满脸春风。“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完了, 你不要以为十几个村庄有多少书, 没几本书, 顶多也就是二三十本, 我当时觉得我已经是世界上学问最大的了, 把周围一个乡的书全看光了, 其实也就是十来本书, 几本经典著作。”后来实在没书可借了, 他就看《新华字典》, 读得很熟, 有时候甚至把《新华字典》里的错误都可以找出来。

“我们小时候那种如痴如醉的阅读, 是因为没有别的娱乐。那会儿假如有一个电视机, 我也不去读小说, 我也天天抱着电视机看。”莫言说, 现在娱乐方式、休闲方式特别多, 肯定会挤压很多人有关文学阅读的时间。“但是我相信当大家玩了一圈之后回来, 也许有一天会重新抱起一本书, 体验一下这种古典读书的乐趣。”

在小学, 莫言的作文写得不错。一次放学, 老师把莫言留了下来, 问:“你这篇作文是从哪抄的?”莫言说:“我自己写的。”老师不信, 非逼他再写一篇, 而且要他马上写, 不能回家, 说:“题目《抗旱》, 写吧。”走投无路的莫言只好铺开纸、提起笔, 写开了。写完往老师面前一推, 老师看了, “咦咦咦”地说:“人不可貌相, 确实不错啊。”从此, 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诵。

小时候, 莫言说的欲望很强烈。“看到一点新奇的事物我就特别想传达给别人, 比如, 去集市上听说书的, 到生产队的饲养棚里听那些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听了以后你就想对别人诉说, 包括晚上母亲跟姐姐在油灯下做针线活的时候, 我就对她们说, 讲集上听到的说书人讲了什么, 刚开始我母亲还很反感, 后来渐渐地我发现她们听入神了, 就让我一直讲。”

对小说家来讲, 想像力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 并且要通过许许多多别开生面的描写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观察生活的技巧”, 莫言说, “作家应该观察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 小说不仅仅要讲故事, 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想像力和经验写出许许多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 正是这样的细节让故事可信, 让人物栩栩如生。”

莫言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 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曾提出“所有的文学都是乡土文学”的观点。“过去乡土文学只是指农村现在看来是偏狭的, 时代在发展, 乡土的内涵也在变化。现在乡村在发生变化, 乡村与城市的差别在缩小。另外乡土与故乡是同义词, 每个人都有故乡, 即便是我住在北京也和故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文学都依赖乡土, 荒郊野村是乡土, 繁华都市也是另一种乡土。”

莫言小说中的故事, 绝大部分都发生在由他虚构出来的一个“高密东北乡”的地域内。他的“高密东北乡”, 如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一样, 成为一个奇特艺术世界。获诺奖后, 莫言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十分钟爱故乡, 视故土为“精神的根据地”, 将自己对故土的爱恋化为艺术元素, 这是莫言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世界的莫言”破解当代中国文学被认可的纠结

多年来, 中国电影界做着奥斯卡的梦, 文坛里做着诺贝尔的梦。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很重, 企盼多年的诺奖终于花落中国, 让国人长舒一口气。莫言荣膺该奖, 算是水到渠成, 也是实至名归。

中国作家莫言在世界文坛上拿了诺贝尔大奖, 就像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当年拿到中国在奥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 实现了零的突破, 中国人的表情充满了释然和喜悦。有人评论说, 中国的文学被世界承认了, 这属于瑞典文学院给予全体中国人的一种资质认证。此前, 莫言曾多次谈及诺贝尔奖的话题, 并表示自己没有诺贝尔奖情结。“中国一涉及到文学奖, 话题就非常复杂, 尤其是像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上这么有影响力的奖项, 有一些批评家已经在讽刺挖苦中国作家有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诺贝尔奖并不是发放救济粮, 中国作家不该为拿诺贝尔奖而纠结。”他一直很淡然:“文学奖有时候正好相反, 你铆足劲写一本书要获奖, 那也不一定。你没有太认真地写, 很随意、很放松地写, 也许写出一部不错的作品。忘掉所有的奖项是作家最高的选择。”

获诺奖后, 作为世界目光焦点的莫言成了备受聚光灯炙烤的人物。因为莫言, 中国人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变得如此亲切。看过和未看过莫言作品的人, 都油然而生一种激动。认识和不认识莫言的人, 都开始晒签名和合影, 或写上几句祝贺类的微博。

中国作家获得诺奖, 其意义并不亚于拥有第一艘航母, 毕竟在未来的世界格局里,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比硬实力更能赢得别国尊重。外媒报道称, 中国作家获此殊荣, 说明西方开始承认中国的文化地位和文学成就, 中国作家跻身世界文坛, 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在加速。外国出版界有人称, 在中国文学的“森林”里, 莫言无疑是一棵“大树”。

“坦率地讲, 没有一个作家不想获奖。但评奖的问题很复杂……并不是他跳过两米, 你跳过两米一就得奖了。只管写好你的小说就是, 获奖不获奖, 由他去!”在莫言眼里, 获奖和写作没有什么关系。“一个作家, 第一不会也不应该把得奖当做自己写作的动力, 第二, 得奖并不会使他的小说变得好起来。已经写出来的小说不管得奖与否, 是好是坏, 已经无法改变。还没写出来的小说, 甚至必须与得奖小说大唱反调, 才会有价值。”

在回答自己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诺奖评委时, 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 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 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 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其实, 获奖也只是给作家头上戴一个花冠。它很快就会枯萎的, 很快就被抛到一边。很多伟大的作品, 当时并不被人认可, 是后世人认识到他伟大的文学力量、非凡的价值, 成为经典之作。作家最终要靠作品说话。”莫言近年来的创作速度越来越慢, 因为他希望每一部作品都有些新的变化。在文学的道路上, 他在艰难而又幸福地跋涉着。莫言说, “重复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 强调不抄袭别人不难做到, 但要做到完完全全地不重复自己, 的确是非常困难的。在创作中, 他拒绝重复。

在被提问而谈及对人类精神的贡献时, 莫言谦逊而幽默地说:“我对人类精神毫无贡献, 我的贡献就是打破了作家的神秘感。大家看看, 我这么一个熊样的人, 竟然被说成‘中国著名作家’, 对作家的神秘感和崇敬感, 是不是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呢?”

莫言的诺奖密码 篇2

曾经与王安忆开玩笑说,中国作家得诺贝尔就像中六合彩,我就试着说,看看六合彩的六个号码是什么号码——第一,一定要写乡土,第二要写“文革”,第三要繁体字,第四要用现代主义的手法,第五要有好的翻译,第六要在海外有好的评论。

为什么是乡土?因为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到今天为止,始终是把写乡土、写农村看作是写中国的民族魂,这个是最能体现我们文学的力量。讲远一点,在今天的世界格局里,所谓的全球化,其实就是西化,用欧洲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来看,中国也还是乡村。诺贝尔奖以及全球的阅读市场希望一个中国作家得诺贝尔奖,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话,的确写农村比较符合他们的期待。

第二是“文革”,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的“文革”真正是非常非常特别,将来有没有不知道,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你再怎么比都比不出来,所以一旦有一个中国作家要写,大家很期待他写这个。而且,“文革”的重要性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文革”不会。

至于繁体字,西方一直想用诺贝尔奖以及其他的很多奖来影响他们认为的所谓不够民主国家的政治变化,所以通常大家有一个期待,这一个得奖的人应该是繁体字的。对于莫言来说,最弱的就是这一项,而且他也开创了某种历史,他是第一个中共党员。这违反了诺奖一贯的政治传统,所以这一点上是有一点突破的。但是莫言的《蛙》,讲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话题——计划生育,而且等到斯德哥尔摩给他颁奖的时候,你再去读他颁奖的词,也讲得非常厉害,所以基本上还符合他们讲的繁体字。

第四现代主义,这个很简单,西方的严肃文学、主流文学,一直是用现代主义。一批在大陆出现的所谓现代主义技巧的作家,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直接受到翻译文学的影响。我曾经在80年代到鲁迅文学院讲课,我一听说学生当中有莫言、余华、洪峰,我想这很光荣,我就去了,那也是我第一次跟莫言比较长时间的谈话。

当时我就非常清晰地感觉到,这一批作家的语言源泉相当程度来自于袁可嘉等人的翻译小说。越是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作品,越容易被翻译回去。换句话说,本来受现代主义翻译作品影响的小说,容易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瑞典文,因此也比较容易被国际阅读市场接受。这是讲文学、文化流通当中的语言因素所起到的作用。

讲到翻译,我们佩服很多作家,可是为什么这些作家不能得诺贝尔奖呢?一个原因就是翻译。比如沈从文的文字,山上一座塔,塔下一个屋子,前面一个船,船上一个老头,有一个女儿,养了一条黄狗,我们一看就知道一幅中国的山水画出来了。可翻译以后不一定能保持这样。有一种比方说,翻译是媒婆,我觉得错,我最新想到的比方是,翻译是变性手术。当然,翻译有问题并不影响这些作品代表的文学价值,最好的中国文学,不仅表现中国,更期望它表现中文。

John Minford翻译《鹿鼎记》,还专门开过一个研讨会,叫我们帮他翻译韦小宝的粗口,韦小宝的粗口很多,变成英文要怎么传神?可是他们都发现,金庸的小说翻成英文以后,在全世界的阅读市场远远没有达到在华文世界这么高的地位。

第六个就是海外的评奖。莫言的小说最喜欢写这些东西,它纠缠不开的,屎啊、尿啊这些东西通通长篇出现,可是莫言的语言是欧化的语言,是鲁迅文学院出来的。所以莫言小说里面,他是两套语言系统,“我奶奶敞开着胸脯是性解放的先锋”,大家看看,我奶奶这是非常土的,她敞开胸脯迎接他的爷爷余占鳌,在野地里,这是非常乡土的情节,可是他马上加一个“性解放的先锋”,这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评论。他把一个欧化的语言跟乡土的故事并制了。

莫言最大影响的作品是《红高粱》,莫言自己也认同这个说法。某种程度上,莫言后来一直到今天的作品,都在重复《红高粱》的基本元素。《红高粱》的意义在哪里?它重写了现代史,现代史是什么样的一个历史呢,原来当代文学都知道“三红”——《红日》、《红岩》、《红旗谱》。你要理解中国为什么有革命,而中国的农民为什么在革命当中支持共产党,你就要读《红旗谱》。《红旗谱》把中国的农村大概划分成六种人,或者说六种势力,简单地说就是穷人、地主、国民党、共产党,还有两个关键成分,一个是乡村的寺庙,就是孔教、族长,另外一个就是乡村小学教师,乡村小学教师通常是地下党,他组织了穷苦的农民,最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以对抗帮助富人的农村的祠堂以及他们背后的国民党反动派。

今天去看主旋律,主要的电视剧也会看到这6个基本力量,基本关系是3对3。《红高粱》却加了第7个成分——土匪。它接续了《水浒》传统,接续了中国文学两大宝贵传统,一是会“淫”,二是会“盗”。这个传统在相当长的时间,被硬性压制,变成了“三红”,所以当《红高粱》把一个土匪作为战争的主人公,一般的人没有做文学评论,但是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爽。

莫言瑞典诺奖新闻发布会 篇3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6日19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大厅参加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这是莫言抵达瑞典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他在会上一一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以下是本次发布会的实录:

主持人:

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瑞典参加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特别要欢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我将分配大家的问题,请大家自报姓名、新闻社或者是单位,请大家问问题的时候最好站起来,我们一个人问一个问题,如果还有补充问题可以再问第二次,今天的语言是英语和中文。

记者:

莫言先生,您来斯德哥尔摩,除了领奖以外,还想实现别的什么目的? 莫言:

感谢各位记者,大家久等了。我来斯德哥尔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领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来参加记者招待会。很多人把记者招待会描述的十分可怕,我也知道有一些人把我描述的也很可怕。结果我来了以后发现你们也不可怕,我相信你们看我以后,也会感觉到我也不可怕。

记者:

莫言先生,十八大提出来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从您这次获奖,对于文化强国的推进有什么感受?谢谢。

莫言:

我想莫言获奖就是我个人的事情,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颁给一个作家的,而不是颁给一个国家的。当然我相信我获奖以后会引起追究读者对文学的热情,我也希望由于我的获奖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央电视台:

您得知获奖以后,这两个月里您的生活还有您的故乡,您周边发生了什么变化?您希望中国读者最关心您身上哪些方面?

莫言:

对我个人来讲发生最大的变化是过去骑自行车在北京街头没有人来理睬我,但是前几天我骑自行车在北京街头走,有好几个年轻姑娘追着我照相。我一下知道,噢,我成了名人。我说过,希望大家把对我的热情,转移到对中国广大作家身上去。也希望阅读莫言一个人的作品,转移到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

记者:

莫言先生您好,其他所有获奖者都是乘坐宝马来的,但是您和您的夫人是走着来的,您是一个特别实在的人。您获奖之后有这么多的荣誉,这么多的光环,您是怎么来看待的呢?这是您面对巨大荣誉的方式吗?今年您获得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二名,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莫言:

首先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他说莫言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没有得奖之前是农民的儿子,得了奖之后依然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看到好多人追着我让我签名,我感觉有一点奇怪。我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我知道我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今后还想继续保持这种谦虚的态度。

至于中国作家富豪榜,他说我今年得了2150万人民币的版费,我后来到银行去查了一下,哪有那么多啊,没有啊,不知道钱都汇到哪里去了。

中国新华社:

如果向欧美国家的读者推荐一部自己的作品,您会推荐哪一部? 莫言:

我就推荐《生死疲劳》。这部小说里面有想象力、有童话色彩、也有中国近代的历史变迁。

记者:

有一句话说“不要因为外界的喧嚣影响内心的决定”,此时此刻您用一句话形容您此时的心情?

莫言:

心如巨石,风吹不动。记者:

莫言老师,刚才走进大门的时候,发现很多记者用摄像机、照相机拍摄你,你当时是不是感觉不适应?尤其是获奖以后,很多媒体对你进行轰炸式的报道,我发现一些微博上大家经常对一些报道进行辟谣,获奖以后您会不会带来一些短短的喜悦?这短短的喜悦您怎么去衡量?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以后,刚开始我确实有一点不适应,包括在网络上很多对我的议论和批评。后来我渐渐感觉到大家关注的,议论的,批评这个人的时候,跟我本人没有什么关系,很多人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着另一个莫言,所以我是跟大家一起来围观大家对莫言的议论、批评、表扬。

瑞典电视台:

莫言先生您好,很遗憾,没有能够在北京参加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我想知 2 道对新闻检查,您是怎么看待的,您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莫言:

我反感所有的检查。我去大使馆办签证,他们也要检查。我坐飞机出海关,他们也要检查,甚至要解下腰带,拖鞋检查。但是我想这些检查是必要的,我从来没有赞美过新闻检查这种制度,但是我也认为新闻检查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检查的尺度,检查的方式不一样。如果没有新闻检查,这个人就可以在报纸上或者是电视上攻击其他人,诽谤其他人。这个我想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但是我希望所有新闻检查应该有最高准则:只要不违背事实真相的都不应该检查,违背了事实真相造谣和诬蔑的都应该受到检查。

人民日报:

四年前您曾经来到斯德哥尔摩,在这儿做一次演讲,这次来您的心态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吗?

莫言:

11年前。当时有几个朋友带着我去参观说要写一本书,我朋友开玩笑说,你好好写,将来有可能站在这里面去讲。我当时心里也觉得要好好写。现在我确实来到这个地方来领诺贝尔文学奖了。我现在心理除了感觉高兴,还有很深的惭愧。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的作家应该获得这个奖项。我自己觉得写得还不够好,还应该继续努力。

记者:

莫言老师,我是重庆日报记者,您在报纸上过,莫言热到文学创作当中来,您是否开始考虑新的创作,您对未来的文学创意有每年什么期许?

莫言:

我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呢?我最希望回到我的书桌前坐下来写小说。也有人说一个人一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就再也写不出好东西了,但是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家打破了这个魔咒。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加入这个优秀作家的行列,打破这个魔咒。

罗马尼亚电视台:

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您现在会不会改变写作主题?第二,您的名字叫做莫言,就是不要说话的意思。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名字?是不说反对的话?还是不说赞美的话?

莫言:

我原名中间一个字是“谟”。第二,我小时候经常乱说话,给父母带来很多的麻烦。所以他们就教育我要少说话,第三,人老是说话就没有精力写小说了。既然选择了作家这个职业,就应该把用嘴巴说的话全部用笔写出来。

我的创作一直在寻求变化,这种变化是对艺术的创新追求,也就是随着世界的变化产生很多想法,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作家是不存在的。

记者:

您自从得奖以后很少露面,您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有没有压力?这段时间你的心理状态怎么样?有没有难忘的事情跟我们分享?

莫言:

我得奖以后最大的烦恼说实话,是来自于新闻记者。他们有人就坐在我家门口十天,我太太经常请他们到我们家吃饺子。我实际上自己也当过新闻记者,所以我对坐在我们家门口十天的记者心中充满了敬意。那么我为什么要躲记者呢?因为他们总是让我重复同样的话。他们很多人没有读过我的书,就提出某些问题。顶多是临时上网上搜一遍,而网上的消息真假很难判断。所以我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压力。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在短短演讲稿里面讲一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讲我自己,讲真话。实际上讲稿两天就写完了,两天当中在网上泡了很久,没有任何压力,很轻松。谢谢。

记者:

莫言老师您好,有两个问题,您主要是讲故事,但是讲故事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创造一些很好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在您写过这么多的小说中,创造无数人物,你觉得谁是你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莫言:

讲故事是人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是听故事长大的。但是讲故事一旦变成一种职业以后,就不仅仅围绕一个故事来谈。用故事表达对人生、社会种种问题的看法,他也要用故事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所以讲故事是一个严肃的事情,故事最大好处就是有很宽阔的想象空间。最好的故事就是让每个同志都能够从这里面看到他自己。

记者:

您自己的作品中印象很深的形象,还有阅读中谁是您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莫言: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作家写这么多人物,就像一个妇人生了一大群孩子一样,你很难说喜欢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所以我想这个问题还是留给读者吧。

瑞典电台:

今年早期您说了一句话,避免新闻检查对于写作和创作是有好处的,为什么您会这样说?

莫言:

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话,可能是因为听力产生了误解。但是我在这里要讲一 4 句真心话,如果说一个作家认为他在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必定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那一定是假话,如果说一个作家在不自由甚至不太自由的环境下必定写不出伟大的作品,那也是假话。关键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想法,关键是作家能够是否站在一个超越了政治的阶级立场上来写作。包括背后咬牙切齿咒骂你的人,也要把他们当人看,而且还要给予他们深深的同情。

瑞典电视台:

您如何描述您的朋友马悦然,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做一些什么? 莫言:

马悦然有很多作品,我跟马悦然目前为止总共见过三面。第一次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我们在一起抽了一支烟。这支烟是我给他的。第二次见面他给我一支烟。第三次,在北京大学见面我又给了他一支烟。马悦然就是三支烟的关系,他多收了我一支烟。马悦然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是我非常敬佩的。马悦然他公开发言,经常批评我,说我小说写得长。中国有很多人因此判断,莫言是永远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为什么呢?因为马悦然批评我的小说写得长。我回答他说,我就要写这么长,哪怕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么写。

记者:

您描述马悦然是你亲爱的朋友。莫言:

你们外国人跟一个人见一面就说亲爱的朋友。我第一次出国到欧洲来,认识一个意大利女孩儿,她给我写信,亲爱的莫言。当时心潮澎湃,我认为这个女孩儿对我有意思,我朋友们你别自作多情,那是外国人的礼貌,有时候恨你的时候也还说亲爱的。

记者:

我们判断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对年轻人的鼓励,您对年轻的作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比如说谁想成为作家,您对他有什么建议?

莫言:

莫言的诺奖演说之我见 篇4

原文题目:诺贝尔文学奖有世界意义吗?

资中筠

发表于读书杂志1996年第一期 收录于资中筠《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

资中筠:我甚至担心,哪年它(诺奖评委会)出于某种考虑,选了一名中国人,可能会出现令中国文学界啼笑皆非的局面。

我一向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性抱怀疑态度,并认为我国的优秀作家大可不必对此桂冠钦羡向往。这倒不是替我国作家抱酸葡萄心态,而是我实在想不出来那些不懂中文,对中国历史文化、国风民情如此隔阂的评委会衮衮诸公能够依据什么来对丰富多采、中国人自己都眼花缭乱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做出判断?文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与经济学也不同,首先是靠语言来表达的,好的作家必然有独到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形成自己的风格,再好的翻译也难以完全传神。京戏拿到国外去演,常看报道说是“引起轰动”云云,就算是真的,那剧目也限于“三叉口”、“雁荡山”、“盗仙草”之类的以武打为主的戏,无论如何精彩,代表不了京剧的全貌,更不用说以词见长的昆曲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以及《宝刀记》开头林冲那八句定场诗,即使有高手译成最相近的西方语言,如何让洋人体会其中的意境,从而懂得文字的妙处? 当然,文学的价值主要还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其内涵。作为其本质的内涵归根结蒂源泉在于生活,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欧美文化属于同一个大系统,尽管各民族特色千变万化,至少在知识分子中间相通要比与中国(姑不用“东方”这样的大字眼)文化相通要容易得多。我见过不少欧洲知识分子,通晓好几国文字是家常便饭,熟练如母语,但大多数是欧洲语言,最多包括俄语。他们之间开玩笑、用典故,极易心领神会。而通(是“通”,不是会几句)中文则是专门“汉学家”的事,即使汉学家,多数研究范围也很狭窄,研究文学而有能力博览群书者尚不多见。听说这次得奖的日本作家得力于他的作品的极好的英译本,因而偕翻译一同领奖。我不禁想,其它未被译成西方语文的日本作品呢?

中国文学写的当然是中国的人和事。仅举一例:鲁迅的《阿Q正传》之为不朽的经典著作已为国人所共识,其深远意义远超出中国农民,应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但是在西方以写中国农民出名的赛珍珠却得了诺贝尔奖,鲁迅及其作品可能根本未入评委们的视野。就以现在在世的我国几代新老文学写作家(包括各种文体的)而言,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与从四万万到十二万万的同胞同甘苦、共沉浮,经历了、见证了多少惊涛骇浪、苦难、忧患、风雨、坎坷、荒唐与辉煌、屈辱与荣光、崇高与卑劣……感于心而流诸笔端,不论其风格属什么“主义”和“流派”,或黄钟大吕,或淡雅纤巧,或忧愤泣血,或嬉笑怒骂,或兴,或怨,或实,或虚,多少优秀作品在中国几代读者中引起心灵的震撼、强烈的共鸣、会心的微笑,甚至影响有些青年一生的道路,这一切,浸润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学“权威”们接触到了多少,能理解多少,又何从作出筛选和判断?基于本人多年来与大量的相当有世界眼光的洋人交往的经验,深知其难。不用说文学,就是比较容易有共同标准,在理解、交流上并无困难的社会科学,中西学者对对方成果的互相关心、追踪、绍介和了解也是极不平衡的。这里一则是语言问题,一则是心态问题:西方学者对中国学术动态没有那种“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求知欲,实际上他们注意到的主要是用英文写作的旅外学人和留学生的著作,据此得出的对中国学术界的评估片面性是免不了的。相对说来,中国学者在这方面要虚心(或心虚)得多。

何况文学,审美口味占很重要地位。即使在一国之内也很难一致。去年某文学界人士定出当代中国文学十位大师引起好一阵争论,就是例子。不过大家都理解其为一家之言,也就无所谓。当然西方欣赏中国艺术的不乏其人,但欣赏是一回事,作出权威性的判断又是一回事,那就得真正的懂行,有修养、有研究。我决不是否定文学的世界性,相反,我曾在一本巴尔扎克译著的序言中说过,不朽的作品之所以不朽在于它能跨越时间和空间,使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读者受到启示和感染,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不朽的文学大师以其不朽的作品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他们是属于全世界的。但是这样的大师却不是哪个评委会封的,而是经过历史的考验,为广大读者所承认。如董鼎山先生文中所历数的文学大师都没有得诺贝尔奖,还不说明问题吗?即便真正的世界级大师,要走出本国、本洲,还得靠一定的传播渠道。西方文学进入国人的视野是通过近百年来几代翻译家、评论家锲而不舍的辛勤劳动。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已蔚然成为一学,出现了许多造诣很高的翻译家;而相反方向的译述、介绍,无论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无法相比。中国文学的宝库要为“国际社会”(借用一时髦词儿)充分认识,还任重而道远,得有多少个杨宪益!

再何况,从赛珍珠的《大地》在西方获盛名,到当代张艺谋的特种题材的电影几乎成为国际得奖(或提名)的专业户,反映出西方人始终摆脱不了的对他们心目中的“异域文化”的独特的(姑且用一个中性字眼)欣赏口味。(必须申明,我无意贬低这位美国作家和中国导演,我认为他们还是有才华有一定的水平的)。再何况,在方今的现实世界中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不可避免。总之,自然科学成果没有民族性,可以有世界性的绝对标准和公认的权威,而文学,特别是当代的,要定于一尊难矣哉!诺贝尔文学奖基本是西方中心的产物,作为一家之论,有它存在的价值,若视之为世界最高权威,最高荣誉,怕是该打破迷信了。我甚至担心,哪年它出于某种考虑,选了一名中国人,可能会出现令中国文学界啼笑皆非的局面。

莫言的诺奖演说之我见 篇5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知识支撑】 1.经济生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莫言的小说一直都是书店的畅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带动其系列作品的热销,一时“洛阳纸贵”。

价格调节生产规模。获奖后“莫言书”一纸难求,价格一路飙升,出版商再版加印莫言作品系列,或引发下一轮版权争抢。

2.政治生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3.文化生活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莫言的老家高密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泥塑、剪纸、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文化伴随其成长,从小耳濡目染人这些文化元素,影响甚至决定了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莫言和大地贴得比较近,对土地和家乡有一种感情上的迷恋,一生都在农村,现在创作也在农村。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莫言的作品“最乡土,但也最国际”。乡土是说莫言的作品一般取材于他的家乡高密,而国际代表的则是他受国外一些作家的影响,在作品形式上屡有创新。

4.生活与哲学

坚持发展的观点。一个作家要一直保持新意,从《红高粱》开始,莫言每一部作品的出炉,都在寻求突破,每次他的作品一出来,就引起相当大震动。

矛盾的特殊性。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处处洋溢着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感情,被归为“寻根文学”作家。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最乡土的才是最国际的”,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外又具有非常强烈的普适价值、共同性。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辍学回家的放牛娃到享誉世界的名作家,这种身份的反差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那些被退回的稿纸,那些质疑与非议的声音,都没有改变他内心的坚持。

【能力测试】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回答1-11题。

1.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

①中国文学的繁荣进步②中国文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作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莫言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有很多的地域文化在里面。这表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莫言创作当中充满土地的元气,充满方言,莫言得奖,代表“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最乡土最国际”表明

A.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B.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C.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莫言有不少作品被搬上了银幕,由一名作家跨界到了影视界“编剧”,让莫言及其作品为更多的影视迷所熟悉。这显示了大众传媒

A.具有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B.完全超越了时空局限

C.是实现文化传播的传统媒介

D.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5.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泡在水中的假牙长出了麦子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遭暗杀者的血找回自家,甚至进了门、爬上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这表明想象力

A.来自于作家的灵感

B.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具有主动创造性

D.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

6.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家归类的根据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矛盾的主要方面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特殊性

7.莫言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莫言以自己成绩卓著的文学创造成果,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莫言获奖表明

A.赢得社会承认才有价值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C.价值是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D.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9.漫画表明莫言书市

①形成了卖方市场 ②形成了买方市场 ③卖者起主导作用 ④买者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莫言代表作《蛙》标价20元,在其获奖后,淘宝网卖家数次涨价,买家拍下的价格从19元、20元、25.65元、26.60元„„一路飙升,“促销价格”已超过书的原来标价。这体现了

A.供求影响价格 B.价格影响供求 C.价格由供求决定 D.价格偏离价值

11.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还将得到约合750万人民币的奖金。依中国法律规定,这笔奖金可以免征个税。这体现了税收的

A.固定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随意性

12.莫言从辍学回家的放牛娃到享誉世界的名作家,这种身份的反差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那些被退回的稿纸,那些质疑与非议的声音,都没有改变他内心的坚持。莫言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写作内容根植乡土,文学技巧却师承西方大师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⑴请你结合材料分析莫言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

上一篇:轨道小结下一篇:改变中国法治进程的孙志刚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