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感人事迹(通用6篇)
周总理的感人事迹 篇1
周总理的感人故事(一)
周总理的感人故事(一)
2011-04-24 13:54:18| 分类: 风流人物 |字号 订阅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周恩来“斗酒”胡宗南 1943年,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返回延安,途经西安,国民党西安最高军事首领——第八战区副司令胡宗南为周恩来洗尘。胡宗南吩咐黄埔六期以上三十余名将官偕夫人出席酒会,把周恩来灌醉。招待会在小雁塔举行,邓颖超因身体不适未能出席。胡宗南想灌醉周恩来的打算被在胡部工作的共产党员熊向晖悄悄告诉了周恩来。酒会由胡宗南的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主持,王在祝酒辞的结尾时说: “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的光临,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为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的身体健康,先干头一杯。” 周恩来举起酒杯,微笑着说: “王主任提到了全国抗战,我很欣赏。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了表示国共合作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员,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闻听此言愣住了,王超凡和其他作陪者也都不知所措。周恩来举目四顾,继续微笑着说: “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酒就免了吧!” 隔了一会儿,十多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举杯走向周恩来。其中一位说: “我们虽没进过黄埔军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周恩来微微一笑,风趣地说: “各位夫人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讲话更漂亮。我想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 此言一出,众夫人张口结舌。胡宗南忙说:“今天只叙旧谊,不谈政治。” 周恩来转向那些夫人说:“我们还是谈点别的吧。”他同她们寒暄几句后把她们送回原座。稍后,十几位将军排成一行向周恩来走来,领头的说: “ 当年我们都是黄埔学生,您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我们每人敬老师一杯。” 周恩来说:“胡副司令长官讲,今天不谈政治。这位将军刚才提到我当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不能不谈政治,请问胡副司令长官,这杯酒该不该喝?” 胡宗南说:“他们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喝,算是罚酒。” 不久,又一批夫人走来。有一位看着讲稿说:“我们久仰周夫人,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没能光临。我们各敬周夫人一杯酒,表示对她的敬意,祝她健康,并祝她顺利回到延安。我请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和我们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一定会尊重我们的请求。” 周恩来严肃地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前几年,延安人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经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颖超喝这样的好酒,她会于心不安的。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们彼此都尊重。” 还是让我请客吧
1958 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 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 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我们一起聚餐吧
1934 年 10 间,正当蒋介石反动派集中兵力向苏区发动疯狂“围剿”的时候,周恩来同志从瑞金路过于都楂林乡,住在雇农张慈福家里,环境异常艰苦。他的身体很差,但仍然夜以继日地带病坚持工作。
警卫员们很为自己首长的身体健康担心,总想给他弄点有营养的东西吃,但一则伙房搞不出什么好菜,二则周恩来同志不答应。眼看着自己首长的身 体一天天瘦下去,他们的心里感到比刀割还疼。
有一天,上级发下了津贴费。大伙儿便计议,无论如何也要买点好吃的给自己的首长补补身体。他们听说冬瓜炖鸡营养高,就去老乡家买来一个冬瓜和一只鸡。他们 小心地杀了鸡,扯去鸡毛,把鸡收拾好,和冬瓜放在罐子里加水清炖。晚上,罐子被端到了周恩来同志的房里。一股肉香扑鼻,周恩来同志以为这是警卫员向有关方 面特别要来的,便对他们说:“这是哪里来的 ? 同志们要知道,越发在艰苦的时候,越发要坚持原则,丝毫也不能特殊呀!” “不,这不是领来的,这是用我 们自己的津贴费买的广大伙赶快向他解释。
周恩来同志听了,沉思了片刻,然后用一种亲切的口气说:“好吧,既然买来了,就把张慈福父子俩也请过来,我们一起聚餐吧!”
令人感动的搞特殊化
“你们不要去那里买东西,那里面有名堂”总理皱起眉头说:“什么内部价格呀,你们不要占这个便宜,要买什么到街上去买。”
“街上没有。”不知谁小声嘀咕一声。
“有就买,没有就不买,干吗非买不可?”总理指指小卖部,“搞了这种特殊,再讲清廉也是虚假的。人家5元钱买不到的东西,你l元就买走了,你的100元工资就变成500元了么。你再跟群众说你只有100元工资,那算清廉还是算骗人?”
总理的不搞特殊自然使我们受感动,受教育。但对我触动大,感动不已的,还是他搞特殊化的时候。
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场,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
不到夜餐的钟点,在人大会堂就餐都应交钱,并且定有交钱的标准。高级领导人交8角,我们秘书工资低,交2角5分钱。
可是,总理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我们不好办,人大会堂也不好办,因为夜餐有补助,明文规定了的,交钱也不好下帐。
我去向总理汇报解释:“总理,夜餐补助是明文规定的,你不要补助坚持交钱我们不好办。你一向反对特殊化,你这么做也是搞特殊呀。”
“是有点特殊化。”总理点头承认,“这是因为我的情况特殊。我一般是白天休息夜里办公,人家是夜餐我是正餐么,怎么能享受夜餐补助?”
“总理,我不能接受你这个道理。”我坚持意见,说:“你睡眠那么少,一天只有三四小时。如果夜餐算正餐,那么白天就餐应该算夜餐了?那以后白天享受夜餐补助。”
“白天怎么冒出来了夜餐?讲不通么。你不要给我搞特殊。”总理挥挥手,“你去吧,就照我说的办”
“就许你搞特殊,不许我搞特殊……”我小声嘀咕着退出来。有啥办法呢?只好按总理的要求去付款。在我跟随总理的几十年中,这是总理唯一一次“强词夺理”地闹特殊。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是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
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得少。我认为这是睡眠太少,过于劳累造成的,心里很犯急。
记得是在参观大寨的前后,在一次行动前,我感觉他有什么事要说,但没最后拿定主意。想到他吃饭的费力,我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吧?”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但我太熟悉他了,我能感觉出那种看不见听不出的异常。
“总理,你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我,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么。”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我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他那威武明锐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我鼻子一酸,眼前模糊了,赶紧把脸转向一边。
“ 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这就是总理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啊!
我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
我哭了。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红太阳光芒四射
文革期间,江苏省射阳县的一群红卫兵到北京上访,周总理接待了他们。红卫兵要求把射阳县名字改掉,理由是“射阳”二字是含沙射影,箭射红太阳。周总理听他 们讲明来意后,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理解总理为什么发笑,几只眼睛盯着总理脸上望。总理说:射阳两个字很好嘛,我看不用改了。你们这些小将看问题,为什么不从积极方面去看,而从消极方面去看呢?我说“射阳”两字很好,因为我的看法,不是箭射红太阳,而是红太阳光芒四射。周总理深怕他们听不清楚,又重复地说 了一句对射阳的解释,射阳就是红太阳光芒四射,你们说对不对?说罢,又哈哈地大笑起来。红卫兵代表也都笑了,因为他们对总理的讲话感到心服口服,表示还是 叫射阳县好。
在文革那个特殊背景下,如果周总理从“射阳”的历史渊源和沿革去解释的话,红卫兵未必听得进去。当然也可以用行政命令来压服,但效果也不会好。周总理赋予“射阳”二字新的含义,使红卫兵心悦诚服。我们听故事的人现在也不得不击节赞叹呀!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
“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宋平同志汇报了定西的灾情。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对被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
1960年,中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成立了精减领导小组,精减多余职工。为了安排好被精减职工的生活,周总理绞尽了脑汁。在一篇关于精减的文件草稿中,总理在“对被精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句话前边,亲笔加上“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重点强调领导机关的责任。在文件草稿中讲到精减职工的安置办法时,他又加了一段话,强调“对于一切精减下来的职工,都要采取各种补助和帮助的办法妥善安置”。在他的关怀督促下,全国2000多万精减人员的安置和生活问题大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
1962年初,中央召开扩大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周总理参加福建省的小组讨论会。当听到下边的同志反映强迫命令、浮夸、讲假话等坏作风给工作和党群关系造成的危害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地说了一段切中时蔽、感人肺腑的话。他说:“这几年来,党风不纯,产生了浮夸和说假话现象。我们要提倡说真话。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大家都说假话,看领导的颜色说话,那不就同旧社会的官场习气一样了吗?……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接着,总理又强调指出,要提倡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他说:“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归纳起来就是实是求是。”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
周总理出生在淮安,童年时代都是在淮安度过的,因此他对淮安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爱淮安,但他更爱伟大的祖国,从不因为淮安是他的家乡而给予额外的照顾。1960年,淮安县委负责同志到北京时,见到了周总理,在汇报了淮安县10万亩棉花喜获丰收的情况后,提出想办一座纱厂。按理,这对总理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周总理一方面鼓励他们,一方面又引导他们说:你们种棉花,就要办纱厂,那上海的纱厂就吃不饱了。最终没有同意。1962年,总理的家乡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支援。总理看完信后,心里沉甸甸的。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是完全应该的,只要总理一句话就可以了。但总理说:我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总理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办事。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问工作人员:“点心是什么馅的?”当听到一位工作人员说“大概是三鲜馅的”时,周恩来追问道:“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如果有客人对海鲜过敏怎么办?”并当即要求查出究竟,按客人的口味准备。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总理笑着说:“唤,我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忙说。周总理这种尊重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 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 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 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 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万氏,万冬儿,是淮阴县一家大户的女儿。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阴县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 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周家逆运败落,但终究是有名望之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行,求人办事,万氏都办得井 井有条,体体面面。生母万氏处理这些应酬时,总把周恩来带在身边,使他增长了许多见识。后来,周恩来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这 里面有生母万氏的熏陶。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 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 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 承过来的。”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习了家事,让她了解了农民的生活。蒋妈妈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她给周恩来讲了许多家事,告诉周恩来从 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有一年冬天,周恩来还按蒋妈妈说的把一把瓜籽 种在花坛里,天天浇水,就是长不出苗来。周恩来去问蒋妈妈是怎么回事,原来,要到春天种才行,冬天怎么能种呢?第二年春天,周恩来又将瓜籽种下,果然出苗 了,还结出了几个大南瓜,周恩来高兴得很。后来,周恩来回忆说:“我的妈妈把我带到大运河她自己的家里,我从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来在 天津读书时,蒋妈妈不顾行路艰难,还去看望她。周恩来高兴极了,陪蒋妈妈在天津到处去看看,临走时送她一个搪瓷碗,请她保重身体!
周总理的感人事迹 篇2
关键词: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涑水情》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穆青的文品和人品一直被视为记者的标杆。回顾穆青的新闻作品, 从最初的《赵占魁同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再到新时期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难忘那双手》,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多是人民群众和模范人物, 作品中除了他笔下熠熠生辉的先进人物外, 还有他用“心”采写的真性情。
穆青的作品中常暗含着“情感”二字。他的这种情感既含有对党伟大事业的大爱, 也有对劳动大众的关爱及对祖国大好山河乃至大自然的热爱。其中,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涑水情》这两篇写吴吉昌的通讯中, 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穆青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真挚情感。穆青曾经多次说过, 一个无产阶级的记者, 最重要的是两点, 即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一切新闻报道的丰富源泉。[1]显然, 这两篇通讯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种棉模范吴吉昌, 更从穆青的细腻文笔中捕捉到了他与吴吉昌之间的真挚友谊, 感受到了情感因素在其人物通讯作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甄选主题, 真情之中紧扣时代
穆青作品所记录的事迹大都与时代需要相契合, 有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促使他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破除但还笼罩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之时, 与陆拂为、廖由滨合作完成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样一部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媒体上首篇公开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作品, 在还相对僵化的社会氛围中, 文章描述了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无畏精神, 其勇气令后辈新闻工作者敬仰。
《涑水情》是穆青继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12年后, 重访吴吉昌所写的另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此篇是穆青独立创作并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完成的, 通篇贯穿了穆青本人极具散文式的通讯手法, 重忆了这位视棉花为生命的农民科学家, 动情又质朴的细节描写与情感氛围, 再次让那种“至死不忘周总理嘱托”的农民科学家精神感染着沉浸在新生活中的人民大众。这两篇通讯, 虽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 但却都蕴涵着对当时那个时代的呼应, 及穆青本人对吴吉昌惦念不忘的那份情谊, 作品始终坚持弘扬新闻的主旋律, 以宣传先进典型为己任。
重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搭建
往往有些记者下去采访, 只满足从被采访人那里获取现成的“材料”, 资料搜索到一点就心满意足, 觉得写文章有了底气。穆青却恰恰相反, 他重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 挖掘大量的新闻素材。
在采写这两篇通讯时, 穆青与主人公已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从写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到《涑水情》, 间隔12年之久, 虽然一个是国家通讯社的社长, 一个是种棉高手;一个远在北京, 一个扎根于山西省闻喜县东镇涑阳村。这看似产生不了关系的距离, 却早在1978年就铸就了穆青与吴吉昌之间多年的亲密、深厚、真挚的友情。这种情感在穆青的《涑水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老人早早就在家门口等我, 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 高兴得不知说啥好, 又像怕人听见似的小声对我说:‘人家都说想啥梦见啥, 俺夜里做梦, 梦见地里的棉花长得可神气哩, 就等着你来看了。可不知为啥, 一转眼都冻死了, 急得俺直跺脚, 棉花死了, 俺还让你看啥呀?一伤心, 眼泪哗哗流下来, 梦也醒了。俺寻思, 是不是老天爷给俺通个信儿, 你忙得顾不上来啦?’”吴吉昌的激动之情表露无遗, 若不是建立在深厚的友谊基础之上, 一位晋中农民也不会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如此的热情。
吴吉昌也把穆青当做自己的亲人和知己, 每次去北京都要专门去看穆青, 到他家做客吃饭, 有时候还给穆青带点棉花、小米等农作物。在《涑水情》一文中吴吉昌就曾交代老伴说:“俺老了, 离该走的日子不远了, 等俺走时, 啥也不带, 就把老穆送给俺的这两本挂历给俺带上。”在吴吉昌患癌症动手术期间, 穆青给他安排了医院而且还常去看望他。吴吉昌去世以后, 穆青还专门写了两副挽联让秘书送去:“谋求老百姓的幸福沐雨栉风披星戴月一生艰辛从不曾谋私逐利,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满腔心血都付于棉树银花。”[2]从这许多的细节来看, 他们更像是一对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同手足的老兄弟, 而非记者和他的采访对象。这是当下很多新闻工作者所做不到的。
以真情实感、真人实事为写作基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无论是交往情谊还是新闻事件都要真诚、真实。这种历经时代的打磨与检验的真实, 才能将新闻作品推为经典佳作。在修改《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 穆青秉承实事求是、真人实事的原则, 对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他聚精会神, 全力以赴, 从夜晚9时开始写作, 有时要写到深夜”, “初稿叫《棒打不低头, 银花遍地开》, 陆拂为写的二稿叫《伟大的使命》, 三稿改为《庄严的使命》, 穆青三易其稿, 第四稿定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2]如此的几易其稿, 最终成就了这篇震动全国的著名新闻通讯。由于《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涉及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的内容, 在当时“文化大革命”刚消散的僵化氛围中发表这篇通讯, 就是穆青敢于求真的具体表现。
穆青把自己的心血、情感、灵魂都融入作品之中, 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走进人物的内心, 用“心”感知人物内心世界, 这就需要采访者带着真实情感与被访者沟通。在采访吴吉昌的过程中, 穆青对他本人也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与吴吉昌的交往过程中, 穆青意识到这是一个坚强不屈、勇于探索、淳厚朴实的农民科学家。因此, 在他的文笔之下,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真实的吴吉昌。当他被批斗、被火烧、被诬陷“偷棉籽”时, 他从未低过头。在死神向他招手时, 他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 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给我的任务……”吴吉昌那倔强的韧劲呼之欲出。在《涑水情》中当吴吉昌几次前去探望穆青时, “几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我想老人的一片真情, 我怎能不领呢”, 当老人为回去种棉花不住院时, 穆青“听着老人这滚烫的心里话, 望着他手术后苍白的面容, 我能说什么呢”, 两个反问句极富情感共鸣,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吴吉昌老人不忘周总理嘱托的淳厚朴实的诚挚感情, 更看到的是穆青对吴吉昌老人发自内心的如同手足的深厚情感。
巧妙运用细腻文笔升华情感
朴实文风贴切人物原型。如果说文风是思想作风的反映, 那么历来对人民群众饱含关爱的穆青, 在写作上更是追求朴实的文风。穆青在这两篇通讯中摒弃了华丽词藻, 多采用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进行写作, 力求将最真实的吴吉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1985年吴吉昌老两口到北京, 穆青请他们吃海味时, 《涑水情》中写道:“‘系白围裙干啥?’听的人想不通, 以为北京请人吃饭还让人下厨房哩, 以后才知道那是餐巾而不是围裙。惹得大家好笑了一阵。当时, 有人还追着问:‘究竟吃些啥?’老人说:‘吃啥俺也记不清了, 反正就是不让俺吃馍, 没上馍……’‘啊……’听的人都感到奇怪。因为在当地, 不吃馍就不叫吃饭。既然请人家吃饭, 为什么偏偏忘了上馍呢?老人十分认真地重复说:‘是没馍, 穆社长请俺吃的饭是没吃馍呀!’人们说, 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顿没吃馍的饭, 所以记得特别清楚。”这一系列的白描手法, 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中将当时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心态表露无遗, 不仅勾勒出了吴吉昌朴实忠厚的鲜活形象及两人深厚的友谊, 同时也平添了几分平实的风趣。
细节描写拉近与人物的距离。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增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起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而细节描写恰恰是穆青人物通讯中的特长, 他的人物通讯大多都有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生动、形象, 常给人以新意。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开头部分穆青就先写道:“他握住吴吉昌的手, 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吴吉昌说, ‘我把解决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 你把它担起来。’吴吉昌迟疑地说:‘中, 可我是个大老粗, 一没文化, 二来岁数也大了……’, 总理打断他的话问:‘你多大了?’吴吉昌答:‘57’;总理说:‘你57我67, 毛主席比我们都大得多, 我跟你说, 再过20年, 我87, 你77, 咱们一起用20年时间, 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 行不行?’热血涌上吴吉昌的脸, 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 响亮地回答:‘行!’”这个对话是文章的点题之笔, 一问一答既把文章主题给烘托了出来, 又把主人公的人物关系说清楚了, 以此为由引出主人公未来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涑水情》中, 当老人得知穆青本人要来时, 赶到县里晚上睡不着觉, “半夜, 老人突然醒了, 也可能他根本就没睡着。他叫醒了我们那位记者, 心事重重地说:‘你说, 你们穆社长那么忙, 真会从北京到俺家来吗?’老人索性披衣起床, 怔怔地呆坐在床沿上。”之后, 老人不放心“说着又突然从床沿上站起”。穆青将吴吉昌在等待与他见面前的激动心情及行动, 都在文字中看似不经意地做了交代。从全文看, 是用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 但却通过对老人心理活动与动作细节的捕捉, 将两人之间酒逢知己的那份心情摊开来给读者品味。
文字画面感促生情感共鸣。穆青的通讯作品中散文式的描写手法, 往往会将所写景物推至溢于言表的美好境界中, 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感。穆青笔下状物写景, 简洁优美, 笔调含蓄, 耐人寻味。《涑水情》以“今年初夏, 晋南的涑水河河水不大, 但沿岸300多亩芦苇却长得格外茂盛。站在闻喜县涑阳村桥头一望, 风吹苇动, 绿浪起伏, 萧萧的芦苇随着弯曲的涑水河直铺天际。这里就是全国劳模吴吉昌老人的家乡”为开场白拉开了重访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昌的序幕。三言两语便简笔勾画出十几年后再次见到的涑阳村, 意境油然而生。比如, 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当吴吉昌发现邻队社员真诚欢迎他去帮助指导种植棉花时, 就“立刻放下草筐, 向棉田走去。他抚摸棉苗, 就像抚摸自己久别重逢的孩子, 两手颤颤发抖”。穆青只写了他“抚摸棉苗”这个动作和激动的心情, 虽是寥寥几笔, 却展现出了感人的画面, 让读者看到的不只是被批斗的吴吉昌仍保持着对种植棉花的热爱与激情, 也有穆青本人对吴吉昌完成周总理嘱托的决心的敬佩之情。
语言平实奠定群众基础。穆青向来主张新闻记者要博采群众口语, 增强表现力。在他的作品中, 到处闪现着群众语言的光彩, 许多用词都非常贴近农村地方特色, 这对于时常写农村人物典型的穆青来说, 无疑是锦上添花。比如, 在这两篇人物通讯中时常出现的“啥”、“哩”、“中”、“吃蒸馍”、“一大嘟噜”都是原汁原味的农民语言, 吴吉昌老人在《涑水情》中说的:“究竟吃些啥?”“是没馍, 穆社长请俺吃的饭是没吃馍呀!”这些语言都带着泥土的芬芳, 既亲切又朗朗上口, 进而也形成了穆青作品的又一独特风格, 拉近了与吴吉昌等农民群众的距离, 无形中让穆青走进了群众之中, 真正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记者。
透过这两篇写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人物通讯, 字里行间可以感到穆青那颗圣洁的赤子之心, 在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穆青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所说的那样, 穆青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永远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和公仆, 他永远为人民写作。“情感”始终是穆青创作新闻作品、塑造人物的灵魂与内核, 作为一名记者, 也只有怀揣着一颗真挚的心进行采访、写作, 才能实现自己新闻事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穆青.穆青论新闻[J].记者观察, 2004 (11) .[1]穆青.穆青论新闻[J].记者观察, 2004 (11) .
周总理的感人事迹 篇3
通知强调,要把向张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与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抓好学习教育,核心是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学习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以先辈和模范人物为镜,学习先进典型,学习身边榜样,真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准找实“四风”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模范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通知要求,要把向张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紧密结合。张伟同志是教育系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典范,是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校报校刊、展板橱窗、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通过组织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好、学习好、弘扬好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张伟同志看齐,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责任意识,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贡献力量。
周总理的事迹 篇4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也没什么大事,只但是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总理必须无话可说,结果周总理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周总理的故事 篇5
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传出朗朗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时,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将妈妈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売。他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吃上这碗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的说。“是呀,这十多道关,要累坏多少种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教海,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カ尽、呵欠连天,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千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篇6
一九六六年一月。寒风呼啸,中南海的湖面上披着冰甲。周恩来总理刚在全国第五次棉花生产会议上作完报告,又立即请几十位植棉劳模来国务院会议室座谈。
当头裹白毛巾,身穿黑棉袄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进门时,总理指指自己右侧的座位说:“老吴同志,坐这里来。”
总理对大家说:“毛主席又给咱们任务了。主席指示:要粮棉并举,学会两条腿走路;要继续研究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主席把任务交给我,我依靠大家。”
总理和大家亲切地谈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他握住吴吉昌的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吴吉昌说:“我把解决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你把它担起来!”吴吉昌迟疑地说:“中,可我是个大老粗,一没文化,二来岁数也大了„„”。总理打断他的话问:“你多大了?”吴吉昌答:“五十七。”总理说:“你五十七,我六十七,毛主席比我们都大得多。我跟你说,再过二十年,我八十七,你七十七,咱们一起用二十年时间,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行不行?”热血涌上吴吉昌的脸,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响亮地回答:“行!”
这就是吴吉昌不平凡的战斗历程的起点。
从此以后,吴吉昌把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的嘱咐,看作党的重托。他准备为此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为了完成这个庄严的使命,竟会遭遇那么残酷的迫害,经历那么严重的斗争。
十几年来,他走过了一条光荣而又布满着荆棘的道路。
一
吴吉昌的家在山西闻喜县东镇公社涑阳大队。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科学上具有一种顽强的探索精神。人们说,没人去的地方,吴吉昌也要闯三回。他在植棉技术上先后探索创造了“冷床育苗”、“芽苗移栽”等九项科研成果,《人民日报》曾发表过社论,推广他的经验。由于他对祖国的贡献,毛主席和周总理曾多次接见过他。
这次他回到家乡,立即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交给的任务,并组织群众进行了直播、移栽、套种等各种对比试验。吴吉昌日夜在棉田里观察研究,连吃饭都端着碗蹲地地头。人们说“棉花迷”变成“棉花疯”了。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吴吉昌十分兴奋,他决心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场运动竟带来了无休止的动荡和混乱。林彪和“四人帮”一伙蓄意颠倒敌我,混淆黑白,抛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反动口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在这股阴风的煽动下,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把吴吉昌当作斗争对象。他们攻击他研究棉花是推行“技术第一”的修正主义路线。他们抄了“黑劳模”吴吉昌的家,拿出他培育的一包包棉花良种,诬蔑说:“看哪,这就是黑劳模偷藏棉籽榨油吃的证据。”
吴吉昌受到了近百次的批斗。在恐吓和辱骂声中,他始终不屈地回答:“我研究棉花,一不图名,二不为利,我是在完成周总理给我的任务!”
那些人见吴吉昌不低头,就撤销了他大队长的职务,进而捏造罪证,诬陷他是反革命。他们对吴吉昌进行令人发指的残酷迫害,用棍打,用火烧,好几次打得他血流满面,昏迷不醒。他的腿给打伤了,左臂一连五次被拧得脱了臼,终于成了残废。
当时,吴吉昌想,什么痛苦他都可以忍受,只要能让他搞棉花就行了。哪里知道,那些人偏偏剥夺了他研究棉花的权利,禁止他下地,强令他每天打扫全村的街道。
从此,树影斑驳的村道上,人们每天都看见吴吉昌弯着残废的手,拖着打伤的腿,艰难地跪在地上打扫。人们记得,这街道两旁的白杨树,还是几年前吴吉昌领回来的奖品。那时,县里要奖给他一辆自行车,吴吉昌拒绝了。他说:“成绩是大家的!”他要求改奖一千棵白杨树苗让全村栽种。如今,这些白杨已经有碗口粗了。可是,为全村赢得这些荣誉树的人,却 1 受到这样的折磨。白杨在迎风呼号,那是为老汉在呜咽,还是因不平而愤怒?!
看到这情景,许多贫下中农心里多难过啊!为了减轻老汉身心的痛苦,大家不约而同地出来,默默地帮助他打扫。
长期的折磨,使吴吉昌患了重病。从外表看来,他面孔蜡黄,两腿肿胀,身似朽木,但在内心深处,一种严肃的使命感,仍然象烈火一样,熊熊不息。周总理那“我把任务交给你了”的声音,不断在他耳边回旋„„。
有一天,他扫街发现几颗丢落的棉籽,高兴得连忙揣在怀里。他想,不让明搞,我就暗搞;不让在大田里搞,我就在自家院里搞。他回到家里,用一个瓦盆装了土,把棉籽埋进去,放在炕头上。不久,棉籽萌芽了,越长越高,他怕被监视的人发觉,就把棉苗移栽到院里洋姜丛中,隐蔽起来。一听到有人敲门,就连忙用鸡罩罩住„„当时,他真是想不通呵,为什么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些人可以目无法纪,任意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当儿戏!而他,想为国家作出点贡献,却不得不偷着去干!
夜深人静,他独自在院里蹒跚、徘徊,看着那些缺少阳光而不能结桃的棉苗,一遍又一遍地自语着:“总理呵,您知道不知道,他们不让我完成您给的任务!”
吴吉昌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了,最后竟卧床不起。那些人既不许吴吉昌外出就诊,又不准医生登门,还向他勒索所谓“专政费”,连监视他的人的工分和饭费,都要吴吉昌负担。他老伴汤素莲无可奈何不得不变卖衣物。
吴吉昌无医无药,生命垂危,看来是没有指望了。老伴悄悄地为他安排后事。她用灰水染了一块布,裁制老衣,一边裁一边伤地想着:老伴生平爱的是棉花,总不能让他穿着破衣烂衫死去。买不起棺材,农村又无法火葬,家里还有一对大瓮,合在一起,让老伴蜷缩着躺在里面罢。
一天下午,吴吉昌叫喊起来,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终于痛得昏迷过去„„。汤素莲慌了,怎么办哪?总得找人合计合计。但那时左邻右舍都被迫跟她家“划清界线”,她怎么肯去连累别人呢?她跑到本村吴吉昌妹妹家里去了。妹妹是亲骨肉,来了。有个老贫农叫李茂德,是五保户,他说:“我无儿无女,我不怕!”也来了。大家赶到炕头,一看这阵势,都说不中了。于是,汤素莲和他妹妹慌手慌脚地给吴吉昌剃了头,穿上了老衣。„„
就在这个时候,吴吉昌睁开了眼睛。亲人们流着眼泪围在他的身边,要他交代后事。他摇摇头,很久很久,才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给我的任务„„。”
吴吉昌病危时的话,传出以后,揪疼了全村贫下中农的心,大家千方百计想挽救他的生命。社员李桂英听说有一种偏方,能治他这种病,偏方需要小鱼配制,她就让自己的爱人带着孩子,到涑水河边去破冰捞鱼。这件事悄悄地一传二,二传三,人们纷纷到河里捞鱼去了。从此以后,吴吉昌家的人经常发现秸秆编的院墙脚下,有人在夜里偷偷地把一碗碗用小鱼配制的药塞了进来„„。
事情传到了外村,仁和大队有位老医生叫白秀珍,悄悄把汤素莲请去,递给她一副针管和四十支针药,抱歉地说,我没法亲自给吴劳模治病,你自己学着注射吧。一个农村老婆婆学打针,不用说有多艰难,一连扎了七针,药水都进不了肌肉,顺着大腿往下流。但是为革命必须活下去的决心,鼓舞着这对患难夫妻。吴吉昌说:“我不能死,我要活着跟大鬼小鬼斗,坚决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 病,居然奇迹般地好起来了。
二
一九七○年春天。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光秆。可是,棉苗不管枝断叶残,仍然顽强地继续抽芽。就在这时候,大病初愈的吴吉昌拄着拐棍出现在村头。人们三三两两兴奋地传告 2 着:老汉又站起来了!
那些要打倒他的人,怕他东山再起,继续蛮横地禁止他侍弄棉花,勒令他每天必须带着干粮早出晚归去村外割草。就这样,老汉柱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
一天,吴吉昌离村走了五六里,来到北街大队。眼前是一大片棉田,绿油油的棉苗正在疯长,他多么想去提醒社员注意呵。但他想,自己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人们会不会听他的话,会不会因此招来新的祸害呢?一连两天,他围着棉田看了又看,转了又转,内心斗争非常激烈。
直到第三天,当社员们走出棉田,围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时,他终于鼓起勇气凑了过去。人们用同情和关切的眼光看着他,沉默着。半晌,吴吉昌好象自言自语似地说着:“棉苗长得不错呵。”队长立刻回答说:“就是挂桃少。”老汉说:“那是因为后期管理没跟上。”这时候,一位中年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吴吉昌凄然一笑,摆摆手说:“好妹子,不敢再称劳模了。”那位女社员噙着眼泪回答:“老大哥,俺们心里明白„„。”
亲切的称呼,简单的对话,沟通了压抑着的共同的思想感情。吴吉昌立刻放下草筐,向棉田走去。他抚摸棉苗,就象抚摸着自己久别重逢的孩子,两手颤颤发抖。长期埋在他内心的感情,一下子都迸发出来了。
第二天,社员来到棉田,发现老汉早已在那里了。从此,就象是谁立下了规矩:吴吉昌每天来这里传授技术,进行科学试验,休息时候大家就自动地你一把,我一把,替老汉割草。傍晚收工时,人们心疼他有病,路又远,就把装得满满的草筐,悄悄送到涑阳村口,再让他背回去。
这一年,经他亲自指导的二十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四十六斤,开创了这个大队的丰产新纪录。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惊奇。事情终于让那些迫害吴吉昌的人知道了。他们立刻召开大会,说吴吉昌到别队去搞科研,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又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但是,瓜蔓真能把吴吉昌拴住吗?
吴吉昌人进了瓜园,心还在棉苗上。有一天他偶然发现,瓜把式在甜瓜苗刚出两片真叶时就打顶,这样在两片真叶的腋心里就很快长出两根蔓来,坐瓜早,瓜又多,又不脱落。吴吉昌马上就联想到棉花上去:如果运用这个办法让棉苗长出两个秆,早现蕾、多挂铃,不就能增产了吗?
一种按捺不住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不顾一切束缚要去进行试验。他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地蹲到瓜园旁边的棉田里去,选了两株刚长出两片真叶的棉苗,做上记号,打了顶。过了几天,这两株苗果然都长出两根秆来。吴吉昌兴奋极了,每天出工收工,有事没事,都要寻找借口到那里去看看。夏天棉田干旱,他宁可自己忍着干渴,把老伴给他准备的水,都偷偷给这两株试验苗喝了。这两株试验苗是吴吉昌的希望,是困苦的时候他心中唯一的安慰。
但是,想不到的横祸又发生了。棉苗正在现蕾开花的时候,因为紧挨道旁,给过路的牲口踩掉了。一见这情景,吴吉昌颓丧地坐在路上,暗暗叫起苦来:“天哪!是你存心不让我完成任务吗?”
老伴知道这些事情后,埋怨他说,“你种的是瓜,迷的是花,人家不准你搞,你偏要搞。等将来你的事情水落石出了,再研究不行吗?
满腔悲愤的吴吉昌听了老伴的话,激动地说:“我相信迟早会重见青天。到那个时候,总理把我找去,问:‘老吴同志,任务完成得怎样了?’我能光向总理诉苦吗?我能空手去见总理吗?不行,啥也别想挡住俺!”
三
林彪反党集团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一九七三年二月,吴吉昌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他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担任了涑阳大队革委会副主任。
老汉总算盼到了这样一天,可以不偷偷摸摸地研究棉花了。可是,从周总理布置任务起,珍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
吴吉昌象久困在笼中的鸟,一旦获得解放,他就要立即展翅高飞了。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忘总理的嘱托,为了处处能观察和研究棉株理想的株型,他特意在家里的檐下、墙头、窗前、树上,到处挂起一株株棉花。这银花满目的庭院,迎着太阳发出灿烂的光华!
二月里,涑水河里的冰雪还未消融,大地寒气仍在袭人,吴吉昌棉花“早育复栽”的试验开始了。他在苗床旁边搭起一个简陋的窝棚。刚抹的稀泥还在滴水,他就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回家搬行李去了。
汤素莲看到老伴卷起被褥,连忙拦住说:“你„„你还要不要老命了?”吴吉昌回答说:“在家里我能合上眼睡觉吗?我宁愿死在地里,也不能呆在家里。”
还能有谁比汤素莲更懂得、更体谅吴吉昌的心情呢!她眼圈一红,松开了手,望着老汉夹起被褥,拿着一把镰刀走了。
晚上,老贫农赵发全也夹着被褥跟着吴吉昌进了窝棚。
涑水河畔一片寂静。月光下窝棚四周的冰柱,闪着凛冽的寒光。两位六十多岁的老汉,提着马灯,拿着镰刀,象忠于职守的哨兵,警惕地守护着苗床。棉苗移栽到麦茬地里以后,白天吴吉昌顶着太阳观察棉花生长、开花;夜里他蹲在地里倾听棉花落铃落蕾的声音,有时还风趣地对棉苗说:“你休息,我不休息!”
一个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终于摸清了棉苗的脾性,逐步认识了落蕾、落铃、落桃的时间,跟水、肥、光、温等条件的辩证关系。
这一年,涑阳大队两亩八分“早育复栽”的试验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八十六斤。吴吉昌搞的一株双秆的试验,也获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四人帮”又掀起了一股破坏生产,破坏科学研究的逆浪。
一九七四年,山西省棉花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来到涑阳,邀请吴吉昌参加棉花栽培技术经验交流活动。端午节,当他们正在稷山县参观时,运城地委一位负责人乘坐小卧车来了。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负责人一见吴吉昌就训斥道:“你这个人就是技术挂帅,专搞唯生产力论。”他吩咐省棉科所负责人说:“吴吉昌技术再好,我们也不能用他,不准再带他出来传授技术,不准推广他的植棉经验。”说罢,钻进汽车,把门一关,一溜烟地开走了。
吴吉昌就象头上给人猛击一拳,站在路边发楞。他愤懑地想:这到底是为什么?林彪不是摔死了吗?难道又出了奸臣?
果然,接连不断的打击来了。有人说,对吴吉昌落实政策,不把他当阶级敌人看等,够宽大了,他再也不是什么植棉模范。有人说,吴吉昌的双秆棉是唯生产力论的活标本,他不问政治,专弄棉花,念的是“复辟经”,干的是“回潮事”。„„一顶又一顶大帽子压到了他的头上。
尽管吴吉昌不断进行斗争,但是缚在他身上的绳索还是越捆越紧。省科委发给他的科研经费他领不到手;发给他用于棉花试验的化肥给别人挪用了;发给他的抽水机具还没有运到就被别人半路劫走了„„这年夏天天旱,棉叶开始打蔫。那些过去迫害吴吉昌的人又对棉田实行了断水、断电,逼得这个残疾的老汉只好跟小姑娘一起抬水救苗。
乡亲们都为他担忧,有人劝他说:“算了,这么大年纪了,可别斗了,弄那个棉花干啥?”他说:“那可不行,总理要我创造经验,解决棉花落桃问题,全国有七千五百万亩棉田,一株棉少落一个桃,一亩地就能增产十多斤皮棉,这可是件大事。棉花就是俺的命,啥也别想挡住俺!”
用什么办法冲破这重重压力和层层封锁呢?吴吉昌反复考虑了很久,决定要离家出走。他对老伴说:“这里不让搞,就到外地去,走到那里就在那里革命,沟死沟埋,路死插牌,4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再说,我走了,也免得连你们。„„”
老伴越听越伤心,但听到最后一句,火了。她说:“你忘了?当年你受林彪的祸害,给打成反革命,俺哪有一天跟你分开过?现在你要走,咱俩一起走,能活,活在一起,要死,埋在一堆„„。”说罢,呜呜地哭个不休„„。
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在“四人帮”的重压下,这个倔强的老汉和他患难与共的老伴,决心离家出走,是多么万不得已呵!当年他爷爷从山东逃荒来山西,走过这条路,但那是为了活命;今天,他被迫走这条路,是为了革命,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庄严使命。
就在这十分困难的时候,传来了周总理对吴吉昌十分关怀的消息。
多年来,周总理几次询问吴吉昌的情况。起初,传来的消息说,吴吉昌是反革命,总理嘱咐一定要查清情况,向他报告。后来,总理又询问这件事。有人说,吴吉昌躺倒不干了。总理说:我不信,老吴同志是不会躺倒不干的,要让他继续革命嘛!
有谁能描写吴吉昌听到这一消息后的心情呢?他感动得哭了。他沉痛地说:“我对不起总理对我的关心,我没能完成任务„„。”
这是一个多么要强的人呵!
四
一九七四年十月,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两位干部,避开一些人的阻挠,直接来到涑阳,邀请吴吉昌去陕西大荔参加全国棉花栽培技术协作讨论会。吴吉昌连忙拔了四株棉苗作为标本,匆匆上了火车。这位长期被迫孤身奋斗的科学尖兵,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
来自各地的许多植棉模范和科学家济济一堂。当吴吉昌拿着我国植棉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双秆棉”登上讲台,全场的秩序乱了。坐前排的拥到他身边去,坐后边的站了起来„„
吴吉昌一连讲了三个半小时。可是,他始终没有介绍,这项科研成果是在一般人想象不到,忍受不了的条件中奋斗出来的。
就在这次会上,吴吉昌第一次听到总理患病的消息,他心里很不安,一连几夜都没有很好入睡。会议一结束,他立刻赶回家,带着别人送他的两斤金针菜,还有家乡产的糯米,匆匆忙忙上北京去了。
吴吉昌来到首都接待单位。他一再要求见见周总理。接待人员问:“你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吴吉昌捧出带给总理的礼物,解释说:“周总理很关心我,一向对我很好,现在他病了,我老远跑到北京来,就是为了看看他,盼他早点好„„。”一次,两次„„,他都重复着这样几句话,一连在北京逗留了十八天。
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十八天呵!他有一肚子话想对总理说,但又不忍心把他这几年的遭遇告诉总理,生怕总理知道了会愤怒,会伤心,他只想对总理说,当年布置的任务已做出一些成绩,这样,总理会高兴的。后来,他知道周总理已住了医院,就一连给总理写了三封慰问信。怅怅地回去了。
吴吉昌来京探病的事,周总理事后终于知道了,他托人带给吴吉昌两句话:“保重身体,继续前进!”
从此以后,吴吉昌天天注意收听广播。总是关心有没有总理病愈出院的消息,有没有总理接见外宾的新闻。谁知道一九七六年一月九日,象晴天霹雳一样,电台突然播放出不祥的哀乐。周总理逝世了!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当他踉踉跄跄从外地赶回家乡时,沿途的村庄、道路、田野在他的泪眼中都象蒙上了一层薄纱,模糊着、颤动着。“再也见不到总理啦!”“再也见不到总理啦!”他失魂落魄地推开自家的院门,那些悬挂在檐下、窗前、墙头、树上的一株株棉花,在他的眼前一下子都变成了痛悼总理逝世的白花,„„此时此刻,吴吉昌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悲痛,倒在炕上失声痛哭起来了。
在涑阳大队贫下中农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吴吉昌向大家回忆了多次见到总理的情景。他 5 含着眼泪又一次向大家说:“当年总理对我说:‘再过二十年,我八十七,你七十七,咱们一起用二十年时间,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行不行?’可是总理今年只有七十八,还不到八十七呵!为什么这么早就先走了呢?这么多年他老人家没有来得及听我一次汇报,总理呀总理,现在我到哪里去向您汇报呢?„„”
五
“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后,吴吉昌获得了彻底解放。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他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继“一株双秆”之后,又培育出一种“多秆两层”新株型的棉花。
一九七七年的八月,中国农林科学院组织十三个省市的近百名科学家和植棉能手来涑阳参观。他们走进两亩“多秆两层”棉花试验田,都不肯出来了。他们有的数苗,有的数桃,有的掏出皮尺来量果枝节间的距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上万株棉苗,每株上面长多少果枝、结多少桃,每个桃长在什么地方,好象都是经过人们巧装布置一样。
人们看到,这种株型的棉花,上下两层都能充分利用光照,中间通风,平均每株成桃二十八点三个,比“一株双秆”棉增加五至六个桃,比单株棉增加十一个桃。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成就。在解决棉花脱蕾落桃这个科学难题上,吴吉昌已经从栽培体系方面闯出了一条道路。大家兴奋地跟吴吉昌握手,热烈祝贺说:“毛主席指示要解决脱蕾落桃问题,你算是把它抓住了。”
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吴吉昌作为五届人大代表参加了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盛会。这个六十九岁的老人听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心情十分激动。他说,现在离周总理交给我完成任务的时间还有八年,我决心提前五年,攻下落铃关,实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生前的遗愿。
吴吉昌已被邀请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他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是可贵的,但更可贵的是他对党的感情,是他那种无私无畏,自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庄严使命,在迫害面前,他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他不灰心。他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倒下去爬起来,永远是“啥也别想挡住俺”这么一句话。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这个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象吴吉昌这样的遭遇,连同产生它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斗争仍然存在。吴吉昌那种为了真理,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啥也别想挡住俺”的革命精神,将教育和鼓舞人们去披荆斩棘,进行新的长征!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六日
【周总理的感人事迹】推荐阅读:
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10-23
周总理学习心得05-14
从周总理的一论人生价值05-24
听周总理报告有感06-09
“周总理读书故事”心得作文09-10
《周总理理发的故事》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0-04
周总理,我们想您作文07-06
总理事迹观后感10-19
身边教师的感人事迹08-16
感人事迹的作文观后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