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

2024-10-23

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共11篇)

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 篇1

《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

通讯员廖绍鹏报道近日读书,偶读一篇关于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方面的故事。

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向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开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周总理不仅严格要求别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身体力行。他带头做到公私分明,绝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他到各省考察或开会时,都吃工作餐,且如数付钱、交粮票。他外出经常自带茶叶。有一次在宾馆开会,服务员端上一杯茶水,他赶忙交了5分钱。还有一次,他要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先坐车由中南海西花厅去北京饭店理发,再到人民大会堂。从北京饭店理完发出来,他提醒司机说,从西花厅到北京饭店算私事,从这里到人民大会堂才是公事,不要搞错了。原来,总理对自己外出用车,早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凡坐车到饭店理发、到公园散步、到医院看病以及私人访友,都属于私人用车,由司机记账入册,车费月底从他工资中一并扣除。

周总理如此公私分明,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按理说,作为总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无须太过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点滴计较,不给自己任何一次占公家便宜的机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正因为在其头脑中对公与私界限如此分明,所以他才会自觉地从一顿饭、一点茶叶、一次用车等生活小节上严格自律,从不认为自己是当合国家领导人而享受特权、滥用职权。

联想当今社会,贪官比比皆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惩治腐败,却依然有人以身试法,别说公私分明,有些贪官只会嫌贪得太少,至于公车私用现象更是不足为奇,当官即发财的理念早已深入骨髓,有些人一旦当官,全家受益,不是安排自己亲属就业就是将七大姑八大姨挪动个好单位好部门,整天贪图享受事不愿做,但钱决不能少拿。还有些贪财小人一旦走上领导工作岗位,竟忘了当初入党宣誓时信誓旦旦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私欲逐渐膨胀,心里装的不是如何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谋发展,而是为个人谋私利、捞好处,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被权利所腐,被金钱所毁,被美色所害,最终晚节不保落得个锒铛入狱。这样的贪官再怎么位高权重在人民的眼中也是渺小如同蝼蚁。像周总理这样的廉洁自律人,我敢说没有绝迹也是罕见。领导者的言行是民众的指南,当官的言行是百姓的仪范。要想风气正,领导就要身先士卒,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天下就会出现“下梁歪”的现状。

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 篇2

关键词: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涑水情》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穆青的文品和人品一直被视为记者的标杆。回顾穆青的新闻作品, 从最初的《赵占魁同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再到新时期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难忘那双手》,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多是人民群众和模范人物, 作品中除了他笔下熠熠生辉的先进人物外, 还有他用“心”采写的真性情。

穆青的作品中常暗含着“情感”二字。他的这种情感既含有对党伟大事业的大爱, 也有对劳动大众的关爱及对祖国大好山河乃至大自然的热爱。其中,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涑水情》这两篇写吴吉昌的通讯中, 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穆青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真挚情感。穆青曾经多次说过, 一个无产阶级的记者, 最重要的是两点, 即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一切新闻报道的丰富源泉。[1]显然, 这两篇通讯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种棉模范吴吉昌, 更从穆青的细腻文笔中捕捉到了他与吴吉昌之间的真挚友谊, 感受到了情感因素在其人物通讯作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甄选主题, 真情之中紧扣时代

穆青作品所记录的事迹大都与时代需要相契合, 有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促使他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破除但还笼罩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之时, 与陆拂为、廖由滨合作完成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样一部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媒体上首篇公开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作品, 在还相对僵化的社会氛围中, 文章描述了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无畏精神, 其勇气令后辈新闻工作者敬仰。

《涑水情》是穆青继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12年后, 重访吴吉昌所写的另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此篇是穆青独立创作并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完成的, 通篇贯穿了穆青本人极具散文式的通讯手法, 重忆了这位视棉花为生命的农民科学家, 动情又质朴的细节描写与情感氛围, 再次让那种“至死不忘周总理嘱托”的农民科学家精神感染着沉浸在新生活中的人民大众。这两篇通讯, 虽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 但却都蕴涵着对当时那个时代的呼应, 及穆青本人对吴吉昌惦念不忘的那份情谊, 作品始终坚持弘扬新闻的主旋律, 以宣传先进典型为己任。

重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搭建

往往有些记者下去采访, 只满足从被采访人那里获取现成的“材料”, 资料搜索到一点就心满意足, 觉得写文章有了底气。穆青却恰恰相反, 他重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 挖掘大量的新闻素材。

在采写这两篇通讯时, 穆青与主人公已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从写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到《涑水情》, 间隔12年之久, 虽然一个是国家通讯社的社长, 一个是种棉高手;一个远在北京, 一个扎根于山西省闻喜县东镇涑阳村。这看似产生不了关系的距离, 却早在1978年就铸就了穆青与吴吉昌之间多年的亲密、深厚、真挚的友情。这种情感在穆青的《涑水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老人早早就在家门口等我, 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 高兴得不知说啥好, 又像怕人听见似的小声对我说:‘人家都说想啥梦见啥, 俺夜里做梦, 梦见地里的棉花长得可神气哩, 就等着你来看了。可不知为啥, 一转眼都冻死了, 急得俺直跺脚, 棉花死了, 俺还让你看啥呀?一伤心, 眼泪哗哗流下来, 梦也醒了。俺寻思, 是不是老天爷给俺通个信儿, 你忙得顾不上来啦?’”吴吉昌的激动之情表露无遗, 若不是建立在深厚的友谊基础之上, 一位晋中农民也不会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如此的热情。

吴吉昌也把穆青当做自己的亲人和知己, 每次去北京都要专门去看穆青, 到他家做客吃饭, 有时候还给穆青带点棉花、小米等农作物。在《涑水情》一文中吴吉昌就曾交代老伴说:“俺老了, 离该走的日子不远了, 等俺走时, 啥也不带, 就把老穆送给俺的这两本挂历给俺带上。”在吴吉昌患癌症动手术期间, 穆青给他安排了医院而且还常去看望他。吴吉昌去世以后, 穆青还专门写了两副挽联让秘书送去:“谋求老百姓的幸福沐雨栉风披星戴月一生艰辛从不曾谋私逐利,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满腔心血都付于棉树银花。”[2]从这许多的细节来看, 他们更像是一对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同手足的老兄弟, 而非记者和他的采访对象。这是当下很多新闻工作者所做不到的。

以真情实感、真人实事为写作基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无论是交往情谊还是新闻事件都要真诚、真实。这种历经时代的打磨与检验的真实, 才能将新闻作品推为经典佳作。在修改《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 穆青秉承实事求是、真人实事的原则, 对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他聚精会神, 全力以赴, 从夜晚9时开始写作, 有时要写到深夜”, “初稿叫《棒打不低头, 银花遍地开》, 陆拂为写的二稿叫《伟大的使命》, 三稿改为《庄严的使命》, 穆青三易其稿, 第四稿定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2]如此的几易其稿, 最终成就了这篇震动全国的著名新闻通讯。由于《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涉及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的内容, 在当时“文化大革命”刚消散的僵化氛围中发表这篇通讯, 就是穆青敢于求真的具体表现。

穆青把自己的心血、情感、灵魂都融入作品之中, 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走进人物的内心, 用“心”感知人物内心世界, 这就需要采访者带着真实情感与被访者沟通。在采访吴吉昌的过程中, 穆青对他本人也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与吴吉昌的交往过程中, 穆青意识到这是一个坚强不屈、勇于探索、淳厚朴实的农民科学家。因此, 在他的文笔之下,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真实的吴吉昌。当他被批斗、被火烧、被诬陷“偷棉籽”时, 他从未低过头。在死神向他招手时, 他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 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给我的任务……”吴吉昌那倔强的韧劲呼之欲出。在《涑水情》中当吴吉昌几次前去探望穆青时, “几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我想老人的一片真情, 我怎能不领呢”, 当老人为回去种棉花不住院时, 穆青“听着老人这滚烫的心里话, 望着他手术后苍白的面容, 我能说什么呢”, 两个反问句极富情感共鸣,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吴吉昌老人不忘周总理嘱托的淳厚朴实的诚挚感情, 更看到的是穆青对吴吉昌老人发自内心的如同手足的深厚情感。

巧妙运用细腻文笔升华情感

朴实文风贴切人物原型。如果说文风是思想作风的反映, 那么历来对人民群众饱含关爱的穆青, 在写作上更是追求朴实的文风。穆青在这两篇通讯中摒弃了华丽词藻, 多采用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进行写作, 力求将最真实的吴吉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1985年吴吉昌老两口到北京, 穆青请他们吃海味时, 《涑水情》中写道:“‘系白围裙干啥?’听的人想不通, 以为北京请人吃饭还让人下厨房哩, 以后才知道那是餐巾而不是围裙。惹得大家好笑了一阵。当时, 有人还追着问:‘究竟吃些啥?’老人说:‘吃啥俺也记不清了, 反正就是不让俺吃馍, 没上馍……’‘啊……’听的人都感到奇怪。因为在当地, 不吃馍就不叫吃饭。既然请人家吃饭, 为什么偏偏忘了上馍呢?老人十分认真地重复说:‘是没馍, 穆社长请俺吃的饭是没吃馍呀!’人们说, 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顿没吃馍的饭, 所以记得特别清楚。”这一系列的白描手法, 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中将当时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心态表露无遗, 不仅勾勒出了吴吉昌朴实忠厚的鲜活形象及两人深厚的友谊, 同时也平添了几分平实的风趣。

细节描写拉近与人物的距离。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增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起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而细节描写恰恰是穆青人物通讯中的特长, 他的人物通讯大多都有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生动、形象, 常给人以新意。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开头部分穆青就先写道:“他握住吴吉昌的手, 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吴吉昌说, ‘我把解决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 你把它担起来。’吴吉昌迟疑地说:‘中, 可我是个大老粗, 一没文化, 二来岁数也大了……’, 总理打断他的话问:‘你多大了?’吴吉昌答:‘57’;总理说:‘你57我67, 毛主席比我们都大得多, 我跟你说, 再过20年, 我87, 你77, 咱们一起用20年时间, 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 行不行?’热血涌上吴吉昌的脸, 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 响亮地回答:‘行!’”这个对话是文章的点题之笔, 一问一答既把文章主题给烘托了出来, 又把主人公的人物关系说清楚了, 以此为由引出主人公未来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涑水情》中, 当老人得知穆青本人要来时, 赶到县里晚上睡不着觉, “半夜, 老人突然醒了, 也可能他根本就没睡着。他叫醒了我们那位记者, 心事重重地说:‘你说, 你们穆社长那么忙, 真会从北京到俺家来吗?’老人索性披衣起床, 怔怔地呆坐在床沿上。”之后, 老人不放心“说着又突然从床沿上站起”。穆青将吴吉昌在等待与他见面前的激动心情及行动, 都在文字中看似不经意地做了交代。从全文看, 是用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 但却通过对老人心理活动与动作细节的捕捉, 将两人之间酒逢知己的那份心情摊开来给读者品味。

文字画面感促生情感共鸣。穆青的通讯作品中散文式的描写手法, 往往会将所写景物推至溢于言表的美好境界中, 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感。穆青笔下状物写景, 简洁优美, 笔调含蓄, 耐人寻味。《涑水情》以“今年初夏, 晋南的涑水河河水不大, 但沿岸300多亩芦苇却长得格外茂盛。站在闻喜县涑阳村桥头一望, 风吹苇动, 绿浪起伏, 萧萧的芦苇随着弯曲的涑水河直铺天际。这里就是全国劳模吴吉昌老人的家乡”为开场白拉开了重访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昌的序幕。三言两语便简笔勾画出十几年后再次见到的涑阳村, 意境油然而生。比如, 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当吴吉昌发现邻队社员真诚欢迎他去帮助指导种植棉花时, 就“立刻放下草筐, 向棉田走去。他抚摸棉苗, 就像抚摸自己久别重逢的孩子, 两手颤颤发抖”。穆青只写了他“抚摸棉苗”这个动作和激动的心情, 虽是寥寥几笔, 却展现出了感人的画面, 让读者看到的不只是被批斗的吴吉昌仍保持着对种植棉花的热爱与激情, 也有穆青本人对吴吉昌完成周总理嘱托的决心的敬佩之情。

语言平实奠定群众基础。穆青向来主张新闻记者要博采群众口语, 增强表现力。在他的作品中, 到处闪现着群众语言的光彩, 许多用词都非常贴近农村地方特色, 这对于时常写农村人物典型的穆青来说, 无疑是锦上添花。比如, 在这两篇人物通讯中时常出现的“啥”、“哩”、“中”、“吃蒸馍”、“一大嘟噜”都是原汁原味的农民语言, 吴吉昌老人在《涑水情》中说的:“究竟吃些啥?”“是没馍, 穆社长请俺吃的饭是没吃馍呀!”这些语言都带着泥土的芬芳, 既亲切又朗朗上口, 进而也形成了穆青作品的又一独特风格, 拉近了与吴吉昌等农民群众的距离, 无形中让穆青走进了群众之中, 真正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记者。

透过这两篇写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人物通讯, 字里行间可以感到穆青那颗圣洁的赤子之心, 在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穆青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所说的那样, 穆青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永远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和公仆, 他永远为人民写作。“情感”始终是穆青创作新闻作品、塑造人物的灵魂与内核, 作为一名记者, 也只有怀揣着一颗真挚的心进行采访、写作, 才能实现自己新闻事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穆青.穆青论新闻[J].记者观察, 2004 (11) .[1]穆青.穆青论新闻[J].记者观察, 2004 (11) .

周重林 只写一片叶子的故事 篇3

“带着你做的茶来和我PK下?”

今年4月初再上茶山,周重林跟着一位颇有经验的毛料商人郭成龙体验了一次收茶的全过程。翻过了4小时的山路,他们终于从景洪高庄赶到了曼松。“茶农见到郭成龙,又兴奋又紧张”,周重林在博客中写道。郭成龙是买茶大户,但是挑剔而谨慎。萎凋时间,杀青温度,晒青环境,稍不留神就能被他挑出毛病。一路上,总是能听到郭成龙跟茶农通话,“带着你做的茶来和我PK下?”

曼松只有38户人家,古树茶并不多,有钱也不一定收到。茶农门前的筛子上抓一把,随便就能过千。如今茶山也要拼人品,有熟门熟路的人引路,才更容易融入当地的茶圈。

为了避免假货,郭成龙只收鲜叶。“鲜叶,好比少女与老妇人,但杀青以后的毛料就没那么容易辨认了,除非泡后再看叶底。”品相上来看,大树茶确实输给了小树。而曼松茶区,主要种植的就是小叶种。这让周重林不禁想到,现在普洱界通行的定义将其定位在了大叶种,可见曾经鼎鼎大名的贡茶所在地—倚邦茶区,却已经历了衰落。

周重林和郭成龙的下一站赶向了倚邦。清晨,山脚的雾气拢成云海。吃早点的时候,郭成龙说昨天有人下了100吨的大单,但是他拒绝了,“我不喜欢按照数量去收茶,量那么多,品质肯定保证不了”。

在弥补村,郭成龙不断邀请茶农去他们家做茶。“停电了,你们不方便,鲜叶过夜,会影响品质,我们家有发电机。”弥补只有27户人家。一棵大茶树一年可以采摘一公斤,卖2000多元。版纳一带的农民,会选择当天杀青,而在临沧,许多茶农往往会过夜杀青。

山路崎岖,茶园间十几里的山路,往往要走一两个小时。遇到茶园,郭成龙便会仔细地上前查看茶树。大量红河来的采茶工在茶园里忙碌着,一天能挣100~150元。而在百年前,也是一批红河石屏人的到来,给此地带来了茶叶的繁荣。

郭成龙一天收到了几十斤茶,晚上他约了几个茶农一起炒茶,从杀青到分捡,5个人从上午九点干到凌晨两点。宵夜是一顿烤猪肉,这就收茶时,茶山上最完美的一天。

易武往事

易武位于澜沧江北岸,与老挝接壤,植被茂密。“普洱茶是以易武为代表的,我们现在说的宋聘号,同庆号,车顺号,这些古董茶都产自易武。”周重林说。走在易武古道上,崭新的老式建筑随处可见。“宋聘号”“同庆号”“车顺号”这些老字号刻就在路边新石料的牌坊上。经历了1970年的一场大火,易武的面貌难免也有些断代。

2004年,周重林第一次到易武的时候,旅社简陋到无法洗澡,半夜还遇到了停电,一群人只好在院子里围炉夜话,烤土豆。2008年,周重林一行再上易武,却发现茶已经不能随便喝了,拿到手里的小样都是小小一包,老乡也都有了经纪人。

周重林在《茶叶江山》里,特意讲到了海峡两岸重新塑“易武第二春”的一段往事。1994年,台湾茶人吕礼臻来到易武,找到了乡长张毅。张毅带领吕礼臻等一行台湾客人,参观了一个世纪前就名扬中外的名茶庄房屋、有关茶税及茶供的断案碑、关帝庙、“瑞贡天朝”大匾,来人一路上啧啧称奇,异常兴奋,不断地询问,沿途拍照记录。

吕礼臻鼓励张毅写作当地茶史,自费帮他出版了《易武乡茶叶发展概况》,此书在台湾印刷后影响很大,很快散发到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引得不少日本学者前来考察。台湾和国内的商人和学者也纷至沓来,茶价很快就从1993年的一两元一公斤上升到三十多元一公斤。

当时正是吕礼臻提倡恢复传统,并向张毅订购了一批茶。让张毅都难以预料的是,当年他亲手做的这批茶现在自己却喝不起了— 二十多年后,一泡“真淳雅”的价格飙升至成千上万。

初来易武,吕礼臻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这里存放着很多解放前制作的生茶饼,后来云南的大茶厂制作普洱茶饼,都经过“渥堆”,出产的全是熟茶饼。“我喝了很多当地的好茶,就是生茶饼压的。又看到那里那么凄凉,和想象中的落差太大了,也没有人做茶,当时很冲动,想怎么样把易武那里的茶业恢复起来。”吕礼臻说。

后来,就是这生茶茶饼,在普洱市场上炒出了天价。有人说吕礼臻是炒作普洱的“罪魁祸首”,然而当年的他只是纯为古法吸引,抱着复兴之愿而来。经过2007年的价格坍塌,普洱重建才终于脚踏实地走在了路上。

在茶路上走了这些年,周重林说自己身边痴茶的人不少,最有趣的莫过于一位茶叶公司的老板,其人因嗜茶而开始饮酒。因为目前国内的茶叶市场并没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加之近年小产区茶的流行,对于茶的品鉴开始借鉴红酒的庄园模式。“他为了比较,就学着喝红酒,因为红酒讲产区,讲储藏,讲拼配,又到处找茶,尝了几百种。”

周重林 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发起人,《普洱》杂志联合创始人。近年来致力于茶叶知识的研究、普及、传播。主要著作有《茶叶的秘密》《茶与酒,两生花》《茶叶秘密》《茶叶战争》等。在中国茶叶的重镇云南,他常年跋涉茶山,探询茶叶的前世今生。

周总理的感人故事(一) 篇4

周总理的感人故事(一)

2011-04-24 13:54:18| 分类: 风流人物 |字号 订阅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周恩来“斗酒”胡宗南 1943年,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返回延安,途经西安,国民党西安最高军事首领——第八战区副司令胡宗南为周恩来洗尘。胡宗南吩咐黄埔六期以上三十余名将官偕夫人出席酒会,把周恩来灌醉。招待会在小雁塔举行,邓颖超因身体不适未能出席。胡宗南想灌醉周恩来的打算被在胡部工作的共产党员熊向晖悄悄告诉了周恩来。酒会由胡宗南的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主持,王在祝酒辞的结尾时说: “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的光临,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为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的身体健康,先干头一杯。” 周恩来举起酒杯,微笑着说: “王主任提到了全国抗战,我很欣赏。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了表示国共合作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员,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闻听此言愣住了,王超凡和其他作陪者也都不知所措。周恩来举目四顾,继续微笑着说: “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酒就免了吧!” 隔了一会儿,十多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举杯走向周恩来。其中一位说: “我们虽没进过黄埔军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周恩来微微一笑,风趣地说: “各位夫人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讲话更漂亮。我想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 此言一出,众夫人张口结舌。胡宗南忙说:“今天只叙旧谊,不谈政治。” 周恩来转向那些夫人说:“我们还是谈点别的吧。”他同她们寒暄几句后把她们送回原座。稍后,十几位将军排成一行向周恩来走来,领头的说: “ 当年我们都是黄埔学生,您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我们每人敬老师一杯。” 周恩来说:“胡副司令长官讲,今天不谈政治。这位将军刚才提到我当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不能不谈政治,请问胡副司令长官,这杯酒该不该喝?” 胡宗南说:“他们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喝,算是罚酒。” 不久,又一批夫人走来。有一位看着讲稿说:“我们久仰周夫人,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没能光临。我们各敬周夫人一杯酒,表示对她的敬意,祝她健康,并祝她顺利回到延安。我请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和我们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一定会尊重我们的请求。” 周恩来严肃地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前几年,延安人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经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颖超喝这样的好酒,她会于心不安的。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们彼此都尊重。” 还是让我请客吧

1958 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 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 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我们一起聚餐吧

1934 年 10 间,正当蒋介石反动派集中兵力向苏区发动疯狂“围剿”的时候,周恩来同志从瑞金路过于都楂林乡,住在雇农张慈福家里,环境异常艰苦。他的身体很差,但仍然夜以继日地带病坚持工作。

警卫员们很为自己首长的身体健康担心,总想给他弄点有营养的东西吃,但一则伙房搞不出什么好菜,二则周恩来同志不答应。眼看着自己首长的身 体一天天瘦下去,他们的心里感到比刀割还疼。

有一天,上级发下了津贴费。大伙儿便计议,无论如何也要买点好吃的给自己的首长补补身体。他们听说冬瓜炖鸡营养高,就去老乡家买来一个冬瓜和一只鸡。他们 小心地杀了鸡,扯去鸡毛,把鸡收拾好,和冬瓜放在罐子里加水清炖。晚上,罐子被端到了周恩来同志的房里。一股肉香扑鼻,周恩来同志以为这是警卫员向有关方 面特别要来的,便对他们说:“这是哪里来的 ? 同志们要知道,越发在艰苦的时候,越发要坚持原则,丝毫也不能特殊呀!” “不,这不是领来的,这是用我 们自己的津贴费买的广大伙赶快向他解释。

周恩来同志听了,沉思了片刻,然后用一种亲切的口气说:“好吧,既然买来了,就把张慈福父子俩也请过来,我们一起聚餐吧!”

令人感动的搞特殊化

“你们不要去那里买东西,那里面有名堂”总理皱起眉头说:“什么内部价格呀,你们不要占这个便宜,要买什么到街上去买。”

“街上没有。”不知谁小声嘀咕一声。

“有就买,没有就不买,干吗非买不可?”总理指指小卖部,“搞了这种特殊,再讲清廉也是虚假的。人家5元钱买不到的东西,你l元就买走了,你的100元工资就变成500元了么。你再跟群众说你只有100元工资,那算清廉还是算骗人?”

总理的不搞特殊自然使我们受感动,受教育。但对我触动大,感动不已的,还是他搞特殊化的时候。

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场,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

不到夜餐的钟点,在人大会堂就餐都应交钱,并且定有交钱的标准。高级领导人交8角,我们秘书工资低,交2角5分钱。

可是,总理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我们不好办,人大会堂也不好办,因为夜餐有补助,明文规定了的,交钱也不好下帐。

我去向总理汇报解释:“总理,夜餐补助是明文规定的,你不要补助坚持交钱我们不好办。你一向反对特殊化,你这么做也是搞特殊呀。”

“是有点特殊化。”总理点头承认,“这是因为我的情况特殊。我一般是白天休息夜里办公,人家是夜餐我是正餐么,怎么能享受夜餐补助?”

“总理,我不能接受你这个道理。”我坚持意见,说:“你睡眠那么少,一天只有三四小时。如果夜餐算正餐,那么白天就餐应该算夜餐了?那以后白天享受夜餐补助。”

“白天怎么冒出来了夜餐?讲不通么。你不要给我搞特殊。”总理挥挥手,“你去吧,就照我说的办”

“就许你搞特殊,不许我搞特殊……”我小声嘀咕着退出来。有啥办法呢?只好按总理的要求去付款。在我跟随总理的几十年中,这是总理唯一一次“强词夺理”地闹特殊。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是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

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得少。我认为这是睡眠太少,过于劳累造成的,心里很犯急。

记得是在参观大寨的前后,在一次行动前,我感觉他有什么事要说,但没最后拿定主意。想到他吃饭的费力,我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吧?”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但我太熟悉他了,我能感觉出那种看不见听不出的异常。

“总理,你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我,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么。”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我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他那威武明锐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我鼻子一酸,眼前模糊了,赶紧把脸转向一边。

“ 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这就是总理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啊!

我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

我哭了。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红太阳光芒四射

文革期间,江苏省射阳县的一群红卫兵到北京上访,周总理接待了他们。红卫兵要求把射阳县名字改掉,理由是“射阳”二字是含沙射影,箭射红太阳。周总理听他 们讲明来意后,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理解总理为什么发笑,几只眼睛盯着总理脸上望。总理说:射阳两个字很好嘛,我看不用改了。你们这些小将看问题,为什么不从积极方面去看,而从消极方面去看呢?我说“射阳”两字很好,因为我的看法,不是箭射红太阳,而是红太阳光芒四射。周总理深怕他们听不清楚,又重复地说 了一句对射阳的解释,射阳就是红太阳光芒四射,你们说对不对?说罢,又哈哈地大笑起来。红卫兵代表也都笑了,因为他们对总理的讲话感到心服口服,表示还是 叫射阳县好。

在文革那个特殊背景下,如果周总理从“射阳”的历史渊源和沿革去解释的话,红卫兵未必听得进去。当然也可以用行政命令来压服,但效果也不会好。周总理赋予“射阳”二字新的含义,使红卫兵心悦诚服。我们听故事的人现在也不得不击节赞叹呀!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

“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宋平同志汇报了定西的灾情。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对被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

1960年,中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成立了精减领导小组,精减多余职工。为了安排好被精减职工的生活,周总理绞尽了脑汁。在一篇关于精减的文件草稿中,总理在“对被精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句话前边,亲笔加上“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重点强调领导机关的责任。在文件草稿中讲到精减职工的安置办法时,他又加了一段话,强调“对于一切精减下来的职工,都要采取各种补助和帮助的办法妥善安置”。在他的关怀督促下,全国2000多万精减人员的安置和生活问题大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

1962年初,中央召开扩大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周总理参加福建省的小组讨论会。当听到下边的同志反映强迫命令、浮夸、讲假话等坏作风给工作和党群关系造成的危害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地说了一段切中时蔽、感人肺腑的话。他说:“这几年来,党风不纯,产生了浮夸和说假话现象。我们要提倡说真话。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大家都说假话,看领导的颜色说话,那不就同旧社会的官场习气一样了吗?……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接着,总理又强调指出,要提倡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他说:“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归纳起来就是实是求是。”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

周总理出生在淮安,童年时代都是在淮安度过的,因此他对淮安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爱淮安,但他更爱伟大的祖国,从不因为淮安是他的家乡而给予额外的照顾。1960年,淮安县委负责同志到北京时,见到了周总理,在汇报了淮安县10万亩棉花喜获丰收的情况后,提出想办一座纱厂。按理,这对总理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周总理一方面鼓励他们,一方面又引导他们说:你们种棉花,就要办纱厂,那上海的纱厂就吃不饱了。最终没有同意。1962年,总理的家乡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支援。总理看完信后,心里沉甸甸的。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是完全应该的,只要总理一句话就可以了。但总理说:我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总理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办事。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问工作人员:“点心是什么馅的?”当听到一位工作人员说“大概是三鲜馅的”时,周恩来追问道:“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如果有客人对海鲜过敏怎么办?”并当即要求查出究竟,按客人的口味准备。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总理笑着说:“唤,我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忙说。周总理这种尊重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 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 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 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 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周总理的小故事精选 篇5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周恩来:他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所明白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周恩来的感人故事和经典语录

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说:“周恩来是我唯一的偶像!”

前苏联总理柯西金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柯西金在会见日本创价协会会长池田大作时说:“请你转告周总理,周总理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们是不会进攻的,也不可能进攻的。”

周总理的小故事足心 篇6

国际社会称周总理是“解决外交难题的能手”,确实是这样。我参加的中法建交谈判就是总理外交艺术的杰出体现。

1963年10月,法总统戴高乐派前总理富尔来谈中法建交,双方一共谈了6次,是总理亲自主持的。谈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法国跟台湾的关系。富尔表示,法国只承认一个中国,但又强调中法在互相承认的问题上不就应提任何先决条件,所以期望中方不要坚持法国务必首先跟台湾断交。于是谈判陷入僵局。

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故事 篇7

周总理理发的故事 北京饭店理发部,有个李师傅。李师傅经常给周总理理发。有一次,由于总理有外事活动,需要去迎接外宾,所以打电话让李师傅来家理发。李师傅给总理理完发后,就开始刮脸了,可是,刮到下颏(k5)时,总理突然咳嗽,一下子碰在刀刃上,脸给划出了一个大口子。李师傅见此情况,很着急,脸都红了,忙说:“总理„„我,真对不起您!” 周总理笑了笑,扯住李师傅的胳膊说:“老李啊,这怎么能怪你呢?都怪我咳嗽没跟你打招呼嘛!” 说着,总理和李师傅都笑了。又过了一个月,总理亲自到理发部理发了。这天,李师傅见总理眼睛里挂着红丝,知道他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实在太疲劳了,赶忙把躺椅放平,让总理躺下,一边理发,一边让总理休息。李师傅心里想:“就是睡上一小会也好啊!” 李师傅轻轻地、慢慢地理呀理呀,突然,总理醒了。总理看了一下挂钟,催促李师傅说:“快点,该收摊子了!” 李师傅以为总理有急事,就问:“怎么,总理还有外事活动吗?” “不,不!”总理笑了笑,却用手指着李师傅的肚子说:“你该去吃饭了,你看,时间不是到了吗?” 总理的话,说得李师傅心里热乎乎的。李师傅一直给总理理发,他没想到这1976年竟是自己最难忘的一年。又有一段时间总理没有理发了,李师傅找到总理的秘书,对他说:“请你告诉总理,再忙,也得理个发呀!”秘书把信捎走了。李师傅耐心地等啊等啊,谁知等来的竟然是总理去世的噩耗。李师傅哽咽着为总理修整遗容。他哭着说:“总理啊总理,我在你身边待了27年,可惜临终前没有来得及给您理理发、刮刮脸呀!” 总理秘书说:“年前,你的信捎到了。可总理讲:老李给我理了二十多年发,看到我病成这个样子,也一准会难过的,就不必了。请转告老李,我谢谢他„„” 周总理为人民操劳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别人。1.先排列下面几句话的顺序然后根据这些意思把文章分成五段,在每段最后画上“||”。()李师傅为总理修整遗容。()李师傅给总理理发,总理的脸给划了一个大口子,总理不怪李师傅反而责怪自己。()北京饭店理发部的李师傅经常给周总理理发。()周总理为人民操劳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别人。()李师傅见总理太疲劳,想在理发时让总理躺下休息一会儿,总理醒来催李师傅收摊去吃饭。2.从文章中找出三处写周总理时时处处想着别人说的话,在下面画上曲线。3.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上“√”。(1)“这天,李师傅见总理眼睛里挂着红丝,知道他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实在太疲劳了,赶忙把躺椅放平,让总理躺下,一边理发,一边让总理休息。”这句话的含义是: ①说明总理工作十分劳苦。()②说明李师傅有心计,考虑问题很周到。()③说明李师傅十分关心、爱戴周总理。()(2)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①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比关心和爱戴的思想感情。()②赞扬周总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别人的崇高品德,同时表达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思想感情。()③表现周总理为国操劳的伟大精神和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4.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括号里画上“√”,不对的画上“×”。(1)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2)“容”的音序字母是“R”,部首是“宀”,在“遗容’中的意思是“脸上的神情和气色。”()(3)这篇文章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4)这篇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人物品质的。()(5)文中的两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答案1.排列顺序是:4、2、1、5、3 第一段(1)第二段(2—5)第三段(6—10)第四段(11—14)第五段(15)3.(1)③(√)(2)②(√)4.1.(√)2.(×)3(√)4.(×)5.(√)

周总理的事迹 篇8

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周总理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米高扬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立刻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十分高兴地教你。”

——米高扬的抱怨显然不大友好,周总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促使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周总理让他来使馆派人教,把米高扬置于学生的地位。

读《周总理的妙语》有感 篇9

一阵妙语,既幽默风趣,又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既不辱自己的国家,又可以高扬我国的旗帜。

周总理的一阵妙语,把美国来使反问得哑口无言,面对美国来使的种种刁难,本想欺辱我国,反而被周总理用妙语把问题丢了回去,让美国来使难堪。美国来使首先看见了桌上的一支派克牌钢笔,这是最好的钢笔,还是美国制造的,于是,他傲慢地对周总理说:这支是我们美国制造的派克牌钢笔,周总理也爱用?总理不紧不慢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正是美国用这支笔签的板门店投降书,我认为很有纪念价值,所以留下来了。美国来使又问了几题,都被周总理妙趣横生地答住了。这泼冷水倒向美国头上泼了。

在历史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诸葛亮这个人大家很熟悉吧?诸葛亮舌战群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三分天下前,曹操曾率十分大军进攻刘备三万兵力的徐州,刘备大败而归,被迫投孙权。可孙权很看不起刘备,处处刁难刘备,诸葛亮前去劝说。孙权安排众多谋士,也想刁难诸葛亮。但诸葛亮以其人之道还致其人之身,凭三寸不烂之身,把谋士们搞得羞愧万分,诸葛亮真是为国争光!

周总理的党性之光”思想汇报 篇10

最近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电光学院进行了观看“周总理的党性之光”视频的学习,短短35分钟的视频,让我对周总理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虽然自己是淮安人,但是对总理的事知道的比较有限;只知道周总理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是全党的骄傲。周总理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到死的那一天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子嗣。下面我就视频中所看到的,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文革期间,周总理不顾自身的安全,为了祖国的发展,保护了大量的国家栋梁。这体现了周总理一心为国的远大抱负,不顾个人安危,全心致力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周总理的侄子和侄女当兵,因为某些条件不符合,周总理直接通知家里,让侄子和侄女回到之前的工作岗位;在淮安规划时,因为建设需要,有一项工作很棘手,很多坟岗占据了主要规划要道,于是周总理带头平了自家的坟,其中就有母亲的坟在里面;周总理在考察工厂时,看到一名技工热的大汗淋漓,于是周总理找来了扇子为技工降温;为了解决人民吃饭的问题,周总理亲自去接见周汉华教授;周总理把椅子让给周汉华教授坐,自己却坐在小板凳上三个小时;在新会会堂开形势报告时,工作人员出于安全考虑,把会堂的门和窗都紧闭,很多群众都想一睹周总理的神采,但是却被拦在门外,于是周总理就说:“把门和窗打开吧!不要把我和人民隔开,我是人民群众的普通中一员,为的就是为人民服务,我来自于群众,我要到人民群众中去。”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党性修养中表现突出就是高度的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我认为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党性修养上,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对共产党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党性修养主要不是靠外力、更不能靠强迫,而主要是靠调动党员内在的积极性,通过自强、自律实现党员的自我完善。因此,党性修养贵在自觉。周总理是自觉进行党性修养的榜样。建国后,他担任开国总理,深受群众爱戴,但仍然有原则有纪律地工作,自觉地完善自己。周总理进行党性修养的高度自觉性来自他对党性修养的科学内涵和党性修养必要性的深刻认识。他把加强党性修养看成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在持久性方面。周总理不仅把党性修养看成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而且把党性修养看成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人人要修养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的真实写照。他认为党性修养“就是要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会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正是在坚持不懈的自我完善中,周总理才能成为全党学习的榜样。

周总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党性修养。他曾说:“共产党人不能搞唯心主义的闭门修养,也不是为修养而修养,离开了造福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党性修养就偏离了正确方向,而且也失去了意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当他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时,就决心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总是以改造别人自居,“党性修养”、“为人民服务”虽然挂在嘴上,但都是说给别人听,要求别人干的,自己并不实行。自己做不到事为什么要求别人做的呢?我认为,不管身居何位,自己都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他人的尊重。

周总理八大精神 篇11

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的总理,他经常与邓颖超同志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他经常告诫自己“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从日内瓦到万隆,他遍访各国;从西双版纳到天山,他深入各地;为了民富国强,他呕心沥血,反复探求,躺在病床上还在筹划祖国的统一与四化大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刻苦好学精神

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他认为“一物不知,学者心耻”。对于“圣贤书籍,各种学科”必须广泛阅读,要“深究而悉讨”,而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因此,他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时,常常感到学校规定的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便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群书。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

甘当公仆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他抱病去看望谭震林同志时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

团结协作精神

周恩来襟怀博大,广交朋友,善于协作,力争团结大多数人一起奋斗。首先,是胸怀广阔。他鼓励青年在精神上要有一种气概,即“在千军万马中敢于与人家来往,说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学习,团结最广大的人们一道斗争。”实践中,从西安到重庆,从万隆到莫斯科,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把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都团结起来,就在于他胸怀广阔。其次,是广交朋友。他少小即“善交游”,“挚于友谊,凡朋友公益事,无不尽力”。第三,是善于协调矛盾。周恩来认为“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

求真务实精神

周恩来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他趋重实际,躬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极端负责。首先,是趋重实际。周恩来从学生时代即逐步培养起趋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反复倡导要“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地发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认为:“我们无论求什么学问,如果只求一点观念,就是任何目的都不能达到,我们总要在实际上去做”,应“从实际问题上解释主义之理论的根据”。他坚信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空话,于事无补。他号召青年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使理论适合实际,去把知识用活。第三,是谨慎稳重。周恩来少年时即养成老成持重、审慎务实的习惯。

勇于创新精神

周恩来慎思明辩,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崇尚科学,敢于创新。首先,是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即主张慎思明辨,对各种学说要“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即止,人云亦云。其次,是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和创造。周恩来不仅勇于作自我批评,而且善于作自我批评,即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他在作自我批评时,并不满足揭露、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在检查错误事实、剖析犯错误的原因和探求改正错误的措施等环节中,力求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进而有所创造。第三,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敢于创新。

严于自律精神

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觉地过好“五关”。首先,是坚持自我改造。这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他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实际上是他的座右铭,是他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正是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发扬长处、纠正短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其次,是勇于自我批评。周恩来认为思想改造的方法,除了学习、实践,重要的是进行自我批评。他认为世上本没有完人,人总会有缺点,难免会犯错误,要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第三,自觉地过好“五关”,他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等“五关”。

无私奉献精神

上一篇: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工作总结下一篇:领导干部正职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