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2024-08-14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精选8篇)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篇1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编号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课时导学案

化学平衡图像

知识目标:

1.通过画图以及对图像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熟悉解决常见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步骤;使学生加深巩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的知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解释,提高学生分析图像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平衡图像的分析 知识链接: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 知识梳理:

一、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规律:

(1)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压强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2)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3)同一反应中末达平衡前,同一段时间间隔内,高温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含量总比低温时生成物含量大;高压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的含量总比低压时生成物的含量大。(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但生成物的浓度、质量分数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加。

二、平衡图像的分类研讨:

(一)、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1.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二)、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3.已知可逆反应:N2(g)+3 H2(g)

2NH3(g);△H=-92.4 KJ/mol 下列各图表示上述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及改变某一条件后建立起新的平衡过程的曲线:(1)加入稀有气体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2)降低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3)体系加压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4)升高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5)减小生成物浓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6)加入催化剂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

(三)、速率(v)与温度(T)或压强(p)的图象 4.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5.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是()

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 2

6.以下化学反应中符合右侧图象的化学反应为()A.N2O3(g)

NO2(g)+NO(g)

2HNO3(l)+NO(g)4NO(g)+6H2O(g)2CO(g)B.3NO2(g)+H2O(l)C.4NH3(g)+5O2(g)D.CO2(g)+C(s)

(四)、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7.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

C(g)+Q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1>T2,Q<0

B.T1<T2,Q<0 C.T1>T2,Q>0

D.T1<T2,Q>0 8.现有可逆反应A(g)+2B(g)

nC(g)+Q(Q>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3

五、质量分数—时间图象

9.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反应2X(g)+Y(g)

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0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六)、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11.对于反应2A(g)+B(g)

2C(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七)、转化率(或质量分数等)—压强、温度图象

12.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p+q 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放热,m+n<p+q 13.图7表示mA(g)+nB(g)

pC(g)+qD(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8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A.m+n>p+q正反应放热 B.m+n>p+q 正反应吸热 C.m+n<p+q正反应放热 D.m+n<p+q正反应吸热 14.有可逆反应,试根据下图回答:

(1)压强(2)体积比_____________填(大、小)

_____________(填大、小)

(3)温度T1℃比T2℃____________(填高、低)(4)正反应 热(吸,放)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篇2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最后一类最重要、图像性质最复杂、应用难度最大的函数, 是考试中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教材中主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进行知识探究。这是数学发现与学习的常用方法, 同学们应注意学习和运用。另外, 在本节内容学习中同学们还要注意“类比”前几节的内容学习, 在对比中加强联系和区别,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节课在做出二次函数y=a (x-h) 2的图像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y=a (x-h) 2+k和y=ax 2的图像, 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质.旨在全面掌握所有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同时对二次函数的研究, 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先是从y=x2开始, 然后是y=ax2, y=ax 2+c, 最后是y=a (x-h) 2, y=a (x-h) 2+k, y=ax2+bx+c。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体会建立二次函数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作出y=a (x-h) 2和y=a (x-h) 2+k的图像, 并能够理解它与y=ax 2的图像的关系, 理解a, h和k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2) 能正确说出y=a (x-h) 2+k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 (x-h) +k的图像2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 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 (x-h) 2和y=a (x-h) 2+k的图像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

2.能够作出y=a (x-h) 2和y=a (x-h) 2+k的图像, 并能理解它与y=ax2的图像的关系, 理解a、h、k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3. 能够正确说出y=a (x-h) 2和y=a (x-h) 2+k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学习难点】

能够作出y=a (x-h) 2和y=a (x-h) 2+k的图像, 并能够理解它与y=ax 2的图像的关系, 理解a、h、k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学习方法】

探索—比较—总结。

【学习过程】

1. 学习准备: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大家及时复习前几节内容。

(1) 二次函数y=3x2的图像的形状是___, 开口方向___, 对称轴是___, 顶点坐标是___, 有最___值___。

(2) 说出二次函数y=3x2-1的图像与y=3x2的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 只要将y=3x2的图像向平移个单位就可得到y=3x2-1的图像。

(3) 配方3x2-6x+5=3 () +5=___。你想知道二次函数y=3x 2-1的图像是什么形状吗?它与我们已经作过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吗?学完本节内容后同学们会进一步加深对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理解。

(学生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巡查、指导学生归纳同类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的规律和特征;帮助学困生解决一些简单问题;要求每组同学在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 达成共识, 提出质疑。如有质疑, 教师综合重点讲解)

2.阅读探究。

探究活动一:二次函数y=3x2的图像与y=3 (x-1) 2的图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小组合作进行如下探究:

(1) 完成下表, 并比较3x2与3 (x-1) 2的值有什么关系?

(2) 在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3 (x-1) 2的图像。

(2) 分析所画函数图像, 填表 (先填2、3列) 。

(学生在准备好的坐标纸上画图像, 教师在几何画板上或多媒体课件画出每个图像, 组织学生讨论每个问题, 掌握后, 将在几何画板上的其中之一的图像变动, 继续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

探究活动二:用描点法在上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y=3 (x-1) 2+2图像;仔细观察所画图像, 并思考: (1) 完成上面表格的最后一列; (2) 说出二次函数y=3x2, y=3 (x-1) 2, y=3 (x-1) 2+2的相同点、不同点; (3) 对于二次函数y=3 (x-1) 2+2, 当___时, 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x___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4) 从平移变换的角度分析这三个函数图像之间的联系。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要组织好学生通过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函数图像的异同点, 及时要求其他学生补充与更正, 及时用课件的动画功能展示给学生, 帮助其理解与掌握;从平移变换的角度分析观察几者之间的关系。)

反思探究活动, 知识小结。

(1) 请填写下表。

(2) 试着总结出二次函数y=a (x-h) 2+k图像的特点;

(3) 请归纳出函数图像是如何平移的, 若h>0, k>0。 (通过上述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平移的规律, 教师多媒体的演示重点放在h与k的变化与图像之间的关系。)

3. 练习反馈, 巩固提高。

(1) 基础练习。 (1) y=2 (x-3) 2-5开口方向___, 对称轴是___, 顶点坐标___;最___值是___; (2) y=-0.5 (x+1) 2开口方向___, 对称轴是___, 顶点坐标___;最___值是___; (3) y=-x 2-3开口方向___, 对称轴是___, 顶点坐标___;最值是___;

(2) 巩固练习。 (1) 函数y=2x2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函数___图像;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函数___图像;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___的函数图像。 (2) 函数___的图像向左平移___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___单位得到函数y=-3 (x-3) 2-5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___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___单个位得到函数y=2 (x-3) 2+4的图像。

(基本练习为主, 注重一般与下等的学生, 将题目变换时注重中上等学生, 及时发散学生的思维, 聆听学生的回答, 纠正学生的错误, 规范学生的常规)

4. 反思提炼, 思想升华。

(1)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本节内容的学习中运用了前面学的哪些知识?你能否用关系图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2) 在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指导学生善于总结知识, 联系知识;用多媒体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提炼知识的精华)

5. 中考链接。

(1) (2010湖北襄樊) 将抛物线y=-0.5x 2向上平移2个单位, 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 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

(2) (2010年浙江金华) 已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顶点坐标为 (2, -3) , 那么该抛物线有 ()

A.最小值-3B.最大值-3

C.最小值2D.最大值2

(3) (2010湖南株洲) 已知二次函数y= (x-2a) 2+ (a-1) (为常数) , 当取不同的值时, 其图像构成一个“抛物线系”, 下图分别是当a=-1, a=0, a=1, a=2,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 它们的顶点在一条直线上, 这条直线的解析式是y=___。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导学案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取得进步,教育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为了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教学相适应,构建新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

一、概述导学案的目的与作用

导学案课堂教学中教学者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课堂中运用什么样的导学案就会有相应的教学导学效果,因而导学案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白学习目标是贯穿在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内容之一;其次,运用导学案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一样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使得课堂教学与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导学案的重点在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举一反三。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学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问题的设置,设置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思维,并勤于思考;第二,导学案在问题的编制上应该具有递进性,顺着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和想办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课程中的导学案编制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所期望的状态,让化学教学事半功倍。

二、解析应用化学导学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

1.课前预习中学案导学的应用

导学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利用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个环节能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是体现主体先行的关键。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主动阅读教材,探究实验过程,尝试自己获取知识,最终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

(1)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去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授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难点知识,教学者可以指导学生用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交流和讨论、汇报学案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方案,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拨,逐一解疑。

(2)应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培养。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化学技能技巧,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教学者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动手实验。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学生预习过的学案进行手机查阅,认真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便于在教学中把握讲课的方向和讲解的重点。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已经预先阅读、学习课文,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用预习过的学案去上课,明确听课的重点与目标,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3)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解题学习。教学者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解答题目,然后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题汇报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集思广益,形成一题多解,多思路解题,培养发散性思维。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例或者是教师预设好的典型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所在并分析出错的原因,以此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思路、技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选取某些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应用导学案进行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应用导学案促进教学后,让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将前后所学的知识梳理清楚,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他们加深记忆。教师及时归纳出知识中的易错点、易漏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

3.课后学习活动中学案导学的应用

课后的化学学习活动可以设计1—2个具有探究性的课文学习内容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个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专题实践。导学案设计编制的课后学习活动并没有取代课后练习,而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完整,让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活动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技术在现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推动着教育的深层次改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因为该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习主动权。因此,作为一线教学人员,更应该不断地对导学案教学进行探究,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智. 初中化学“导学案”有效教学尝试[J]. 信息教研周刊,2011(02).

[2]王多国. 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及其教学探究[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9).

[3]孟祥玉. 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的研究[J]. 中外教育研究,2011(04).

[4]《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策略[J]. 文理导航(上旬) , 2012(6).

九年级化学学案11.1 篇4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重点:

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预习导学:

1.盐是指组成里含有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类化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NaHCO3,俗称______)、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3 氯化钠

氯化钠俗称______,是一种______固体,______于水。它的用途很多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盐的提纯

①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

②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③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

4.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2)碳酸钠俗称_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3)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

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5.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达标

1、硫酸铜晶体中CuSO4和H2O的质量比约是()

A.10∶

1B.12∶1

C.1.8∶1

D.9∶1

2.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是()

A.碳酸钠的水溶液

B.具有一定组成的混合物

C.Na2CO3与H2O的分子数比为1∶10的混合物

D.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

3.下列各组是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3)

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是

______,其中所含的水叫做______,常温

A.蓝矾、胆矾

B.生石灰、熟石灰 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碳酸钠晶体能够______。

C.烧碱、纯碱

D.水银、银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胆矾 B.浓硫酸 C.生理盐水 D.碘酒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的是()A.调味用的食盐 B.消毒用的高锰酸钾 C.洗涤用的纯碱 D.供食用的蔗糖

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用同一个化学式表示的是()A.食盐、氯化钠 B.苛性钠、烧碱 C.胆矾、硫酸铜 D.熟石灰、消石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不是碱 B.食盐不是盐 C.火碱不是碱 D.盐酸不是酸 8.填写下列空白

(1)粗盐在空气里容易变潮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等杂质。

(2)胆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色的晶体,把它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后变成______。

9.Na2CO3·10H2O式量是______,碳酸钠晶体里结晶水的质量

分数是______,含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10.某白色粉末,加水溶解成为蓝色溶液,把蓝色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投入一根铁钉,在铁钉表面上析出红色固体;另一份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某白色粉末是______,它与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1.简答

(1)为什么有的病人胃酸过多,医生给服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

(2)为什么检验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待测液必须用蒸馏水溶解?

(3)为什么盛放烧碱的广口瓶或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瓶盖?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篇5

班级

姓名

号数

搭档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碱盐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练习滴管、试管的使用和药品添加等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

试管、点滴板、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实验步骤】

注意:

酸和碱有腐蚀性,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一

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变

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变

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

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变

酚酞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变

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变

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

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变

实验二

将一个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并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观察。

铁钉表面的铁锈

溶液由无色变成色

长时间浸泡的铁钉表面产生

化学方程式:

除锈时要注意:。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三

1、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

溶液颜色由

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然后加入5-6滴氢氧化钠溶液。

向上述试管分别中加入稀盐酸,振荡。

试管①产生;

试管②产生;

化学方程式:

实验四

分别取约1mL的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硝酸,振荡。

试管③产生;

试管④产生

化学方程式:;

【问题与交流】

1、通过上述实验,你能总结出酸碱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吗?

2、现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如右图,小明猜测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或硫酸钠中的某一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该固体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学案 篇6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知识梳理

相关的计算公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1.已知溶质、溶剂、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求其余量。解答这类习题时可直接应用公式进行求解。

2.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解答这类习题时一般可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列等式进行求解。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解答这类习题时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智能训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蒸馏水 C.石灰乳 D.生理盐水

2. t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 t ℃时,蒸发少量水

3.现有100 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 g/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20 g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4.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溶液的是( )

A. 4 g氯化钠和16 g水 B.16 g 20%的氯化钠溶液和5 g水

C.10 g 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4 g水 D.14 g 10%的氯化钠溶液和1 g氯化钠

5.把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减小 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由浓变稀 D.溶剂的质量不变

6.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MgCl2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

7.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 ℃的冷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 ℃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实验室欲配制50 g 5%的NaCl溶液,常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1)计算:需要NaCl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约 l。

(2)称量: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 g。检查时,若发现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至平衡。称量时若把砝码放在左盘(1 g以下用游码),则称得NaCl的质量为 g。若量取水的操作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际为 。要把该溶液变成5%的溶液,需再加NaCl g。

(3)溶解:应选择的量筒规格是 (填“50 l”或“100 l”),量取时,若仰视刻度线,则量筒的读数偏 ,实际水体积偏 ,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 。

10.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

(2)在2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 ℃时,溶液的质量为50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 初三化学总复习优秀教案

★ 关于中考物理的复习对策

★ 初三化学试卷

★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

★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

★ 初三化学怎么学习

★ 初三化学方程式

★ 同等学力考生考研复习软肋及对策

★ 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学案的编写模式 篇7

化学“学案”是建立在化学教案基础上, 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 它能让学生预先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步骤、内容, 能让学生做到学习有备而来, 能给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 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化学“学案”的作用不仅可以指导预习, 也可用于课堂教学, 同时系统的化学学案还是一份相当好的学习、复习资料。

由此可见, 化学教案和化学学案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设计目的的不同。化学教案为教师授课而做准备, 化学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为学生课堂学习做准备。第二, 性质特点不同。化学教案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具有单向性、封闭性, 化学学案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第三, 角色主次不同。化学教案是教师自导自演, 学生是听众, 化学学案的主角是学生, 教师是组织调节者。第四, 表达方式不同。化学教案界面规整, 表述严整周密, 多用书面语;化学学案界面亲切, 表达生动活泼, 多用口头语。

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可以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 并且中学生乐于独立提出问题, 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教学提供了可能。他们热爱讨论问题的发生缘由, 探索、分析、解释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 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挖掘能力, 这为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初中化学学案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探究、我的疑惑、知识网络、当堂检测。

1.使用说明。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化学学案, 可以涉及学生需要阅读的化学材料, 使用学案时应注意的事项, 预习化学课本所花费的时间等。

2.方法指导。

穿插在化学学案当中, 适时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自主学习化学,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学习目标。

为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指明方向, 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能达成、可检测。设置的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

4.重点、难点。

标出化学课本本课题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 旨在提醒学生注意, 以便他们在预习中分配好时间、平衡好精力。

5.课堂探究。

这部分是化学学案的主体内容,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化学课本, 提前知道化学课堂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 而且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操作、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 找出没有学懂的部分。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更有兴趣, 更有期待, 更有目的,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6.我的疑惑。

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预习中的疑惑记录下来, 上课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可以提问, 可以小组交流, 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参考资料,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课后的复习疑惑也记录下来, 为课后小组讨论提供素材, 该部分还可以为学生的复习提供重难点。

7.知识网络。

使用网络图归纳出课题的知识结构及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 将重要的知识留出空白, 由学生来填, 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 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 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8.当堂检测。

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偏点、易漏点设计相应的化学习题, 重在及时矫正, 及时反馈, 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就能为学生复习时提供了一本错题集, 方便学习自主学习。化学习题的编写要注意紧扣考点, 联系生活, 难度适中, 既面向全体, 又要体现差异。建议适当编写选做题, 促进优生成长。

在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 化学学案是教与学的载体, 化学学案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达成。化学学案的编写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 清楚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前题下进行。个体所设计的学案必定有其局限性。在编制之前最好多参照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思路, 编写好后, 请学校资深老师多给些意见、评价、修改意见。最好多开公开课, 将整个教学过程展示出来, 通过其他教师的听课、评课来发现不足, 集思广益, 进行修改。这样做出的学案才能高效, 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另外, 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还发现有时内容的容量和难度很难把握,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多求反馈意见, 多思考, 多修改。

摘要:化学“学案”是建立在化学教案基础上, 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 分为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探究、我的疑惑、知识网络、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案既反映了学习结果, 又体现了学习过程。

化学学案探究式教学 篇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内容增多,知识抽象性增强,很多知识无法像初中一样以实验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也不能进行填鸭式教学,所以在新形式下应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密切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学以自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起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全员参与、全面参与、主动参与、有效参与到化学探究中,學生获得知识,课堂教学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使课堂成为高效课堂,使课堂的主体多元化发展。课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必须做到四原则:

1.探究材料必须遵循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

探究材料必须遵循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①真实性以客观的事实,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经验为基本材料,根据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设计情境,真实是事物或事件的本来面目,不能编造假设虚构想象事实。②科学性应用规范的化学用语和化学符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浅显的问题也设置探究那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探究价值。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等调动学生参与探究。③实用性,探究材料来源于生活,经验等要学以致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掌握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也能达到高考要求。

2.学生主动

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或实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主动像一潭死水启而不发不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教师就像唱独角戏,或者学生积极讨论但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讨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内容那么课堂表面热闹但实际是无效课堂,所以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探究,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能力通过探究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同学感到我是班级的一员,我是小组的一员,合理分配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自信,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同学们最好的老师。

3.教师主导

教师要充分备课包括:备自我、备学生、备教材、备重难点落实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惊醒有效探究。例如在一次原电池的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我设计了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在已准备好的实验器材中选择仪器组装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同学们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快速地连接装置,此时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操作有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指导。经过合作组装实验——记录现象——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在教室的四周为便于展示小组成果每小组都有对应的黑板展示区,同学们用五分中看互相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推选小组中一位同学解释其它组提出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解决问题,同时对大家都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大家除观察到书上的现象以外还看到电流不稳定,由此老师讲解不稳定的原因那么同学们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改进看能不能使电流稳定,同学们对未知的东西积极性都非常高,我以为没有同学会向想到方法,但一位平时成绩中等但喜欢动手实验的同学,多次实验发现用一张滤纸连接两个烧杯形成两液原电池电流指针要稳定一些,我们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并且在全班表扬他,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在此基础上引出盐桥的讲解。接着我又要求同学们根据仪器组装出不同的原电池,看哪一组的原电池最特别,我们就请哪一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解,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有两个:①希望同学们设计出铁的吸氧腐蚀,从而进入下一环节教学②最近几年高考题有提供实验材料要求组装原电池,书写电极反应。其中有两个组设计了铁铜氯化钠原电池,他们很疑惑电流表偏转了确实存在电流,但此原电池违背了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一 ——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铁的吸氧腐蚀的理解。

4.问题主线

教师要把教材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有深度有效的问题,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改编和整合避免一问到底,要设置好问题障碍,问题障碍可分为技能性障碍,过程性障碍和方法性障碍,根据不同的障碍及难易程度要让学生跳一跳吃到葡萄,避免把葡萄塞进学生嘴里,那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抽学生也要注意“十戒”:“一戒”专问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二戒”专抽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三戒”以问带责,为难学生;“四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五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六戒”不置可否,不评价;“七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八戒”大而不当,无从回答;“九戒”问如麻,答如流,全面开花;“十戒”多而碎,串讲串问。

三、学案探究式教学在高三复习课中运用

高三化学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首先为了高考,因为再优秀的学生也要通过高考才能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所以高三化学复习课要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要结合高考要求。教师首先要分析高考考纲再分析前几年的高考题特点。近几年高考题特点①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四川高考题每年必考化学实验题,不仅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化学概念原理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打下基础。②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例如2012年四川高考题考了热点镉对人的身体有害。③强调基础回归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知识解决信息题中与生活生产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能力。④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比如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名称、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基于以上特点我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学案探究式教学。

四、学案探究式教学的注意

经过一年的学案探究式教学我在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的教学:

1.进行学案探究式教学,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充分备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探讨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应用双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问题情境必须联系生活实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新颖性,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比如:我在讲到有机物就举例①苏丹红事件②硫酸铜就联系到波尔多液中毒的解毒办法③氮的化合物就讲了故事魔鬼谷。

2.构建民主气氛,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正确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纠正学生对知识理解错误的地方;引导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对后进生,多采取表扬、鼓励,发现其优点从而把他们吸引到化学学习中;对于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要表扬其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让他明确努力方向;对于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严要求、高标准,使他们更加完善,不断超越自我。

3.跟踪训练

上一篇:《妈妈请别阻拦我》优质教案设计下一篇:农行工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