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共4篇)
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 篇1
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
李培根 男,1948年生,1981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于1983年赴美留学,198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母校工作。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3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丁烈云 男,1955年生,1973年8月参加工作,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11年1月起任东北大学校长。
据教育部官方消息,昨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丁烈云接替李培根,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因年龄原因,李培根不再担任该校校长职务。
新京报讯(记者许路阳 实习生何永霞)任职华中科大校长9年后,李培根于昨日卸任,原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接任华中科大校长。
因毕业典礼致辞受热议,李培根被学生们称为“根叔”,而其昨日发表的离任演说中,共留有19处“遗憾”。
“两会”前夕曾暗示退休
“去年已经告别了。”今年“两会”前夕,面对今年是否仍将进行毕业典礼演讲的提问,李培根向新京报记者暗示,其今年即将退休。
因为2010年毕业典礼演讲颇受学生欢迎,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走红网络,也被学生们称为“根叔”。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当时的讲稿中,不乏俯卧撑、躲猫猫、蚁族这样的网络潮语。
昨日,李培根身边的工作人员证实,类似开学、毕业典礼的演讲稿,都是李培根本人所作。
细心学生发现,前一年讲稿中的最后一句话,往往就是下一年的主题。
从2010年的《记忆》,再到《未来》、《远方》,直到去年的《告别》,任校长9年后,李培根正式卸任。
离任演说“主讲”遗憾
任免决定在昨日的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宣布。一名到会人士回忆,330个左右的座位,共来了约340人,其中20名左右学生,在李培根近13分钟的离任演说中,一些师生不无动容,有些甚至眼中含泪。
据参会人士提供的会议音频显示,李培根的离任演说,难掩遗憾。
“这些年,学校的发展有一些颇为遗憾的地方。”李培根除了提到一些学科发展未能尽如人意外,还表示,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明显缩短,多数学生也未能脱离类似“教育生产线”的培养模式。
李培根曾在小范围内部讲话中表示,自己心中的大学校训应包括独立、自由和责任,但他昨日遗憾地表示,自己在自由、良知被某些僵化意识所遮蔽时,仍不闻不问,“即便对于希望有一点涂鸦自由的学生们,我也没有公开发出任何声音。在此,我要就我的沉默向他们表示歉意。”
在其发表的离任演说全文中,共有19处“遗憾”。
原副校长“回归”
与李培根一样,丁烈云也与华中科技大学颇有渊源。
2000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等4所高校合并成新华中科技大学前,他已是原武汉城建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合并后,丁烈云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后调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这意味着,华中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将变成“华师组合”,该校现任党委书记路钢也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自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以来,华中科大校长便由“两院”院士担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和房地产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丁烈云,则尚未当选“两院”院士。
任免大会参与者表示,丁烈云致辞约5分半钟,“对李校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理念表示认可。”
■ 人物
学生眼中的“根叔”:“我们的世界他都懂”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事、校事、校园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短短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有学生说“我们的世界,他都懂”。就此,“根叔”成为网络热词,其演讲全文,也红遍网络。
BBS发帖邀学生面谈
昨日,华中科大校内BBS上,网友“pgli”的一份帖子,被置顶推荐。
李培根此前就说,这个账号是他开的,昨日,他的帖子就是自己的离任演说全文。
此前,在校内BBS上,他会促成有关部门解决毕业生不满校车司机辱骂的事情,也会发现学生们对某一问题的抱怨太多,直接询问“我很想与你们见面,今天晚上行吗?”
连他的“根叔”称号,在一名原校领导的印象中,也是在BBS上传播开来的。
“从民间出来的话题,他总能捕捉到,自我启动危机公关,向学生解释。”该校一名毕业生透露,促成李培根和学生见面会制度化的导火索是2007年的“学位门”。因不满学校给二级学院文华学院的学生颁发本部的学位文凭,部分学生在校内BBS和天涯论坛上发帖抨击学校。
李培根曾向新京报记者回忆,当时有学校高层认为不应站出正面回应,但他仍走到了学生面前。
毕业讲稿“点名”毕业生
他说,自己希望拉近一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学生可以和他一起打篮球,见面打个招呼,甚至有望被他在毕业典礼演讲时专门“点名”,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曾和他座谈。
2011年毕业典礼,毕业生陈超、刘乐就分别因为展露出来的主持和导演才华,在毕业典礼上,被“根叔”亲自表扬。
不仅是在校生,校友也是李培根看重的。在校内BBS上,李培根多次发帖,为李娜加油鼓劲,“她的脚受伤了,依然在拼搏。即使只能得到亚军,也是胜利。”
对于学生不满学校排名跌出某排行榜前十的质疑,李培根在今年2月的一次讲座中,也向学生“道歉”:如果同学们要寻找原因的话,那就“怨李培根吧”。
声 音
我希望学生们能很好地面对过去与未来。既要知道革命先贤辉煌而悲壮的历程,也要了解我们自己历史上的错误、丑陋、耻辱等等。如果大学生对国家过去的错误和痛楚多一些了解,他们就能知道对人的蔑视多么恐怖,个人迷信多么可怕;就容易理解民粹式民主的荒唐;就能知道道德在无约束的权力面前多么不堪一击!从而真正地思索人的意义、民主的意义、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意义!
——李培根离任演说节选
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 篇2
2013年06月24日 13:23:25文章来源:武汉晨报 想着终将逝去的青春,自己似乎还未准备好。睡懒觉的时候很香甜,玩游戏的时候很刺激,翘课的时候很自在,挂科的时候很无奈,拿不到毕业证时两眼发呆……
可生活还得继续,只是要永远告别游戏人生的态度。
图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演讲后为毕业生授予学位
据《武汉晨报》消息,昨天上午8点钟,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在该校的光谷体育馆会场举行。上午9点,被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亲切地称为“根叔”的校长李培根以“告别”为主题进行毕业演讲。
演讲中,他细数了毕业生在校园中应该告别的点滴,告诉大家“应该为了“成人”而告别”。而要“成人”,“根叔”叮嘱毕业生要“有告别“一帆风顺”的思想准备”,“告别游戏人生的态度”,“告别浑浑噩噩,告别人云亦云”,“告别过分自我”。他还结合改革开放和党中央“依法治国”的精神,强调要“告别对法律的任何藐视”。短短14分钟的演讲,被26次雷鸣般的掌声分割,会场7000多名毕业生“根叔”、“根叔”欢呼不断。
最后,他希望学子们将“亲情”“学习”“改革与开放”等“不能告别的”铭记于心。“我也要向你们告别,告别其实也是各自新的抵达。”根叔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涵盖了师生分别的不舍与对毕业后的坚信,引起在座毕业生的共鸣。“应届毕业生即将告别没有空调的宿舍,告别没赚一分钱的食堂,告别抢座位的日子,而走向社会。”
以下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词全文:告别——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李培根
亲爱的2013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首先,向你们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过几天,你们中间的大多数就要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你们的同学、老师,告别华中科技大学。
也许近一段时间以来,你们早就开始了告别活动。听说紫菘13栋的同学们用感恩心语向周凤琴阿姨告别:“走得了的是人,散不去的是情。”我还知道,为了告别,你们很多人一定哭过、笑过、喊过;为了告别,你们拥抱过、沉默过、醉过。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你们最清楚。
你们即将告别抢座位的日子,告别没有空调的宿舍,告别你怎么都不相信没赚你们一分钱的食堂;告别教室里的乏味,告别图书馆中的寻觅,告别社团中的忘我;告别留下你浪漫、清涩的林间小道和石凳,告别你至今还未看懂、读懂的华中科技大学,告别你们背后的靠山——瑜珈山。的确,人生其实是在不断地告别。初中后我才告别饥饿,文革中我告别了雄心壮志;长大了告别了一些豪言壮语,不再去想解放“世界上还没解放的三分之二的人民”;及至而立、不惑之年,我又告别“凡是”……那都是一些酣畅淋漓的告别。此外,还有很多不舍的告别,即告别那些我人生的征途中扶过我一把、陪伴过我一会的人。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是否真正懂得,为什么而告别?还应当告别什么?
你们应当为了“成人”而告别。
你的大学生活也许一帆风顺。成绩优异,运动场上吸引过不少异性的目光,社团中也不时留下你的身影。你觉得自己“成人”了,其实未必。也许,不久的将来你恰恰就会告别“一帆风顺”。你可能已有鸿鹄之志,志向满满没什么不好,但谨防志向成为你人生的束缚和负担。不妨让自己早一点有告别“一帆风顺”的思想准备,让志向成为你人生的一种欣赏,一种尝试。要离开学校了,也有少数同学突然发现要“成人”的恐惧。想着终将逝去的青春,自己似乎还未准备好,懵懵懂懂怎么能一下子走向社会?睡懒觉的时候很香甜,玩游戏(打Dota)的时候很刺激,翘课的时候很自在,挂科的时候很无奈,拿不到毕业证时两眼发呆……可生活还得继续,只是要永远告别游戏人生的态度。
为了“成人”,你们需要自由发展,这是华中大教育的真谛。在日后寻求自我的过程中,你们要告别浑浑噩噩,告别人云亦云,告别忽悠与被忽悠。保持一份独立精神,那才不枉在华中大学习过几年。
毕业,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演讲,李培根,赠言,毕业典礼,根叔
为了“成人”,你们又得告别过分自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在华中大几年,你可能不觉得受到过学校的呵护、甚至宠爱,你可能就像天之骄子。可是,真正到社会上,没有人再把你视为天之骄子,社会甚至会让你面目全非!为了“成人”,你们需要告别过分的功利、过分的精明。过分的功利会腐蚀你的心灵,过分的精明会扭曲你的人格。不要把与别人的交往看成实现你自己的预期和目的的工具。你自己太精明,别人可不是傻瓜;不如“傻”一点,糊涂一点,别人不致于对你使“精明”。让心灵对社会开放,对他人开放!
我相信,你们的告别更多的是为了相约和再见。很多同学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你们相约,十年、二十年再相见。那时候,你们可以交流服务国家社会的心得,可以交流奋斗的体会,可以分享成功的喜悦;那时候,你们再来瑜园,让母校以你们为荣。告别了,有一天,与老师相约,与母校相约,与同学相约,与初恋相约!有些告别特别艰难。
比如,你成绩优异,深具研究潜质,你将来有条件成为一个科学家;同时,你综合素养很好,今天已经是学生领袖,将来也有条件成为一个好的政治家。现在,无论你选择其中哪一个,意味着你可能告别另一个你将来并不难得到的东西。你或许彷徨、犹豫、纠结了吧?亲爱的同学,只要懂得舍弃,就很容易告别选择的艰难。
告别某些风气或习俗也很艰难。尽管如今有拼爹的现象,但毕竟不是成功之道。有一个“好爸爸”,不妨告别对你爸的依赖;没一个“好爸爸”,那就告别羡慕嫉妒恨。过几年你们可能面临谈婚论嫁。要结婚,是否一定要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有些年轻人为此而不惜“啃老”。华中大的小伙子们、姑娘们,千万告别“啃老”,告别“俗气”。
在物欲横流的世风下,很容易忘记人的意义与生存价值,忘记信仰和独立精神等。中华民族的复兴可不能仅仅是经济的跃进,还需要精神的崛起。同学们,希望你们要有告别麻木、告别粗鄙、告别精神苍白的自觉,为国家,为你们自己!
如果使你自己置身于更大的天地,就会懂得有些告别特别伟大,如三十年多前党中央对文革的否定。否定文革,使国家告别了封闭,告别了破坏,告别了对人的蔑视;使人民告别了斗争,告别了恐惧,告别了贫穷。那是多么伟大的一场告别!最近总书记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告别权力崇拜同样是一场伟大的告别。希望你们今后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于其中,告别对法律的任何藐视!
虽然人生在不断地告别,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告别的。
亲情是不能告别的。曾经我告别乡村,告别与我相依为命的奶奶。但直到今天,我内心从来没有告别奶奶的亲情,尽管她已经去世四十多年。我的一个已经去世的工人朋友,有一个儿子,上了大学,出国了,多年不与母亲联系。他可是告别了亲情啊!我就不明白亲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能告别的呢?
学习是不能告别的,你们可以告别学过的知识,但不能告别学习的习惯;努力奋斗是不能告别的,不然,你一生大概都会不断地告别机会。
改革与开放是不能告别的,如果你们尚有家国天下之情怀,一定铭记于心。同学们,关于告别,很难说尽,关键还得靠你们自己体悟。
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 篇3
6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李培根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讲稿中,“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蜗居”、“被就业”等词语,让学生感到李培根与他们距离很近。
李培根表示,目前在中国的一些高校中,教授与学生的距离愈来愈大,老师在课后和学生很少交流,去忙于创收等功利性的事情。他也希望国家能加大教育投入,使老师能把精力从创收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亲爱的 2010 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 篇4
华科校长李培根演讲稿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首先,向你们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过几天,你们中间的大多数就要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你们的同学、老师,告别华中科技大学。
也许近一段时间以来,你们早就开始了告别活动。听说紫菘13栋的同学们用感恩心语向周凤琴阿姨告别:“走得了的是人,散不去的是情。”我还知道,为了告别,你们很多人一定哭过、笑过、喊过;为了告别,你们拥抱过、沉默过、醉过。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你们最清楚。
你们即将告别抢座位的日子,告别没有空调的宿舍,告别你怎么都不相信没赚你们一分钱的食堂;告别教室里的乏味,告别图书馆中的寻觅,告别社团中的忘我;告别留下你浪漫、清涩的林间小道和石凳,告别你至今还未看懂、读懂的华中科技大学,告别你们背后的靠山——瑜珈山。的确,人生其实是在不断地告别。初中后我才告别饥饿,文革中我告别了雄心壮志;长大了告别了一些豪言壮语,不再去想解放“世界上还没解放的三分之二的人民”;及至而立、不惑之年,我又告别“凡是”……
那都是一些酣畅淋漓的告别。此外,还有很多不舍的告别,即告别那些我人生的征途中扶过我一把、陪伴过我一会的人。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是否真正懂得,为什么而告别?还应当告别什么? 你们应当为了“成人”而告别。
你的大学生活也许一帆风顺。成绩优异,运动场上吸引过不少异性的目光,社团中也不时留下你的身影。你觉得自己“成人”了,其实未必。也许,不久的将来你恰恰就会告别“一帆风顺”。你可能已有鸿鹄之志,志向满满没什么不好,但谨防志向成为你人生的束缚和负担。不妨让自己早一点有告别“一帆风顺”的思想准备,让志向成为你人生的一种欣赏,一种尝试。
要离开学校了,也有少数同学突然发现要“成人”的恐惧。想着终将逝去的青春,自己似乎还未准备好,懵懵懂懂怎么能一下子走向社会?睡懒觉的时候很香甜,玩游戏(打dota)的时候很刺激,翘课的时候很自在,挂科的时候很无奈,拿不到毕业证时两眼发呆……
可生活还得继续,只是要永远告别游戏人生的态度。
为了“成人”,你们需要自由发展,这是华中大教育的真谛。在日后寻求自我的过程中,你们要告别浑浑噩噩,告别人云亦云,告别忽悠与被忽悠。保持一份独立精神,那才不枉在华中大学习过几年。
为了“成人”,你们又得告别过分自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在华中大几年,你可能不觉得受到过学校的呵护、甚至宠爱,你可能就像天之骄子。可是,真正到社会上,没有人再把你视为天之骄子,社会甚至会让你面目全非!为了“成人”,你们需要告别过分的功利、过分的精明。过分的功利会腐蚀你的心灵,过分的精明会扭曲你的人格。不要把与别人的交往看成实现你自己的预期和目的的工具。你自己太精明,别人可不是傻瓜;不如“傻”一点,糊涂一点,别人不致于对你使“精明”。让心灵对社会开放,对他人开放!我相信,你们的告别更多的是为了相约和再见。很多同学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你们相约,十年、二十年再相见。那时候,你们可以交流服务国家社会的心得,可以交流奋斗的体会,可以分享成功的喜悦;那时候,你们再来瑜园,让母校以你们为荣。告别了,有一天,与老师相约,与母校相约,与同学相约,与初恋相约!有些告别特别艰难。
比如,你成绩优异,深具研究潜质,你将来有条件成为一个科学家;同时,你综合素养很好,今天已经是学生领袖,将来也有条件成为一个好的政治家。现在,无论你选择其中哪一个,意味着你可能告别另一个你将来并不难得到的东西。你或许彷徨、犹豫、纠结了吧?亲爱的同学,只要懂得舍弃,就很容易告别选择的艰难。
精选最新妇女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妇女姐妹们:
大家好
首先,我向在座的同性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鞠躬)。在这个女性最光荣、最自豪的日子里,我能站在这里和大家说几句知心话,感到万分激动和幸福。其实,我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来之前我还问高主席,我说些啥。她告诉我: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那我就听领导的话,和大家说说吧。或许词不达意、或许语无伦次,还请大家谅解并指正。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xyc,九四年毕业于xx师范学校,现在是一名教师。我爱人在政府上班,我公公也是一位教师,退休后开了个小商店,我的婆婆已经去世近一年了。提到我的婆婆,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了无限的怀念和思恋。婆婆是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她含辛茹苦养育了四个儿女,并且把他们都培养成才。大哥、大姐和二姐都成立了幸福的家庭,她最小的儿子也已参加工作,就在老人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不幸降临在这位慈祥可敬的老人身上。
一九九四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x市盟医院确诊她患上了恶性脑瘤。那时,我已是她的未婚儿媳,婆婆从乌市回来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头痛、呕吐,靠打点滴维持到过完春节,正月十二去长春手术治疗。期间,我只在腊月二十九回家过年,正月初一又回来直到婆婆去长春我都不曾离开家门,从不曾下厨房的我也学会了炒菜做饭,寡言少语的我也要殷勤的招呼来往的客人,并且时时清理婆婆吐的污物。有一天夜里,婆婆枕在我腿上,我为她揉额头,或许是疼痛减退些,婆婆居然睡着了,公公说换上枕头,可我怕把好不容易睡着的婆婆惊醒,坚持没让换,依旧为婆婆轻轻地揉着,五分钟、十分钟……四十多分钟过去了,婆婆醒了,可我的腿却麻木得不能动弹了。
xx年的三八妇女节,婆婆从长春回来,一个月后,又去长春放疗两个月,我也曾请假去陪床。6月1日婆婆从长春回来了,为了照顾婆婆,本打算晚婚的我们提前在6月15日结婚了。七八月间,婆婆又先后去长春、北京治疗,期间,我爱人去北京陪床近一个月,胆小的我一个人在家,饱尝了思念、担忧和恐惧之苦。9月21日,婆婆回来了,我用含泪的笑脸迎接她,迎接我那饱尝病痛折磨的婆婆。那时婆婆已行走不便,手也不好使,吃饭时需要我一匙一匙的喂。为了照顾好她老人家,我请了事假没有上班,在家专心伺候婆婆。[莲山课~件 ]虽然我们这些儿女每日都祈盼老人家能日渐康复,可婆婆还是病情恶化,躺倒在床上,只有右手右脚能自己慢慢地动,每天需要帮她不断地翻身、捶腿、揉脚。她大小便时,我就把便盆放到炕上,抱婆婆坐在上面。那时婆婆还很胖,瘦弱的我每次都是一头的汗,但我没有一丝怨言。我盼望着出现奇迹,盼望着她儿女的孝心、诚心能感动上天,让婆婆康复,那我们的家庭该是多么美满。可是婆婆的病情仍然日益恶化,发展到大小便失禁,我的大姑姐和我做了许多小垫子(那时还没有尿不湿),尿湿了,马上换,马上洗。或许是以前自己太缺乏锻炼,也或许是去年的冬天特别冷,我的手冻了,肿的很高,还裂了好几道口子,每次沾水后都钻心地疼。可是我又不能不洗衣做饭哪。尤其是给婆婆洗尿垫子,大人尿的和小孩的不同,味很大,而且整个大垫子都湿透了,往洗衣盆里一泡,水都变成了黄色的。刚开始洗时,我手上裂的口子还很疼,等到洗完时已不觉得疼了,那冻裂的口子已经泡得发白。去年的一冬天,我的冻手一直也没见好,冻裂的伤口也没愈合。精选最新妇女节发言稿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婆婆大小便失禁,屋子里的空气当然不好,虽然我总点着卫生香,可也不见好转。可能是因为我总不出屋,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也可能是我的胃本来就不太好,每次婆婆出大便,我都会吐。有一次,婆婆一天出好几次,刚收拾完就又出了,我收拾一回就到外面吐上了,那时我每顿饭也吃不下多少东西,一会儿就没东西可吐了。丈夫也非常心疼我,总是争 着和我伺候婆婆。他每次看到我这个情景,心情显得相当沉重,我为了让劳累一天的他能开心些,就强颜欢笑,可我的演技太差,总是骗不过丈夫的眼睛。他常常对我说:yc,你替我受苦了,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莲 山课~件 ]我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
婆婆因为是头上的病,她的反应越来越迟钝了,每天喂饭很困难,常常喂一顿饭就得两个小时,每次喂饭时,我都得轻轻地拍着她的腮部,反复地说着:“妈,张嘴、嚼、往下咽”婆婆喜欢吃饺子,可是嚼着很吃力,我就嚼好了,一口一口的喂她。我最自豪的是,我喂婆婆能吃十一二个饺子,而丈夫和我公公都只能喂婆婆吃四五个饺子。每天我喂完饭还要去商店换公公吃饭,我丈夫工作很忙很累,不能帮太多忙,商店又不能不开,因为给婆婆治病已经花掉四万多元钱,欠了很多外债。我天天这样忙碌着,每顿做双份的饭(婆婆吃的和我们的不一样),然后喂饭、换饭、伺候婆婆、收拾家务。婆婆的病情不见好转,日渐消瘦。虽然炕上铺了很厚的褥子,虽然经常翻身,可是一天天躺着,婆婆的胯骨还是咯破了(这一直让我很内疚,是我没经验,没照顾好婆婆),这就需要每天都用双氧水洗,并换上消炎粉,粘上纱布,有时,刚换完药,就尿了,只得又重洗重换。
在那些日子里,原本就爱哭的我常常泪水涟涟。为婆婆的不嚼、不吃东西;为婆婆明白时的一句:yc,你修好啦!等妈好了,妈请你一顿;为丈夫下班回家后的一句:你辛苦了!虽然我哭过,也很累,但我心里很安慰。婆婆95年初在长春检查时,那权威的脑科肿瘤专家说:“最多能活一个月”。腊月时,当医生的舅公公(婆婆的哥哥)说:“伺候好了能过了年,否则活不到过年”。虽然婆婆因病情恶化,于96年5月13日与世长辞,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问心无愧,我们真的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好,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人哪!虽然婆婆没有养育我,但她养育了我的丈夫。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对我说:咱家的家风是“小的尊敬大的,大的爱护小的,全家孝敬老的”。这句话,我一直牢牢的记得。人的一生,要在每个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应该尽力的把每个角色演好,做个孝顺的女儿,做个贤惠的妻子,做个称职的母亲……婆婆走了,她走得很平静,没有了病痛的折磨。愿母亲在另一个世界能健康、快乐。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身为子女的人,都会深有感触的,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是我们的语言所描绘不尽的,而我们所能回报父母的又能有多少呢?趁父母还健在,要尽可能的对他们好,以免“子欲养而亲不在”。
最后我想说,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长寿!
【李培根卸任华中科大校长】推荐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在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5~20008-10
卸任老校长的表态发言稿06-17
卸任感言10-16
学生会卸任演讲稿08-23
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发表卸任致辞08-03
培根随笔主旨09-28
培根读书的英语名言06-15
读培根随笔的感悟07-10
15谈读书培根讲解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