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2024-12-17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共8篇)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1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5——教育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作为一种过程,成熟是由一系列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身体发展的基本路线和状态。按照正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达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心理学家格塞尔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就是对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以在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和变异性。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别,会给人的身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异。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在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也有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的构造和机能都会具有不同的素质差异。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揭示了人的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的

差别;心理上,遗传会给个体的能力发展和性格气质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是人们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自然前提。如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才能、特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遗传素质的影响。由于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善于思辨的科学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有才能的音乐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优生问题。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就遗传基因来说,它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甚至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科学实验还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视觉输入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经的精细等。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人的遗传素质大部分处于常态。对遗传素质处于常态的人来说,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便不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对处在常态两端的各占3%一5%的个体来说,遗传素质对其便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弱智决定了一个儿童终生处于低能状态;而对超常儿童来说,则因他具备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极优越的天资,如果后天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就会使他在某方面的发展,达到他人无可比拟的水平。遗传上的这种差异不是通过简单的后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弥补和改善的。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经研究指出,至学龄中期,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式,遗传已对它几乎没有影响。原因有二:一是发展作为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随时间推进,潜在已成现实或潜在错过了变为现实的过程,潜在因素的作用就变弱了;二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与增强,人的心理发展也趋向高级复杂,故遗传的作用就相对减弱。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也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人从出生起就面对现实社会而不能选择,只有认识和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人才能生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环境按构成范围的大小为标准,又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同一地区的相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大环境基本一致,小环

境则千差万别。一般来讲,大环境限制了个体发展的总的程度和水平,小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更为具体和直接。

(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均有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影响到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的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的直接影响作用在相对的减弱。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更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关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别,每个人的思想、品行、才能与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烙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里,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狼孩”的事例就是有力的证明。

2.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创造和决定一定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着、发展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直接为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不能提供任何剩余产品,决定了人的发展是十分低下的。现代生产力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就可以达到空前的高度。

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在人类社会中每个成员也总是和其他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一个人出生到世界上来,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与人关系的体系之中。这种社会关系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这种阶级地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面貌、需要、兴趣、情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同时,各个阶级所拥有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阶级社会中,一部分人占有发展的垄断权,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发展权),它也影响到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较低层次看,青少年儿童总是直接生活在各种社会细胞之中,如家庭、邻里、同伴、集团、学校等等,其中所发生的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均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近期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就说明家庭的结构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都会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留下它的痕迹。

再次,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广义的社会意识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特别是文化传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既深且巨。文化传统发端于过去,承继至现在,并将影响将来。它影响着现代人的言行,而人们往往并不自觉,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另外,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把实践中所积累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以科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等形式保存起来和留传下去。一个人从掌握语言文字开始就在与成人交往中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这些社会意识就成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容。

可见,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先天因素,后天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社会性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总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尤其是人们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为生活其中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人们发展出更优良的素质创造了条件,而人的发展又为社会进化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根据人的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可以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分为两种: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所谓被动接受的方式,意味着人总是首先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影响,然后才能获得发展。所谓主动选择的方式即是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离不开个体的主动选择,需要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首先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这一点与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有关。环境的给定性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一个人生来便不能选择家庭、民族,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社会、群体和国家中,他必须继承以往历史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和各种社会关系。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的一面,对于儿童来说是无可选择的。这些环境及其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只能在先在的、既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或摆脱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只有适应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而生活,并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另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个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展的儿童来说,他不知道如何选择,只能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儿童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提供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种状态下,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环境引导的结果。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儿童习惯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果,而环境的引导是教育的作用。

(2)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具有给定性、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多变性、自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它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影响的主动选择上。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和反应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们总是按照他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需要等来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的。每个人所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后,就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以后,当其它环境因素作用于人时,就要由原来已经获得和形成的知识、经验、需要和兴趣来对外部影响进行改造,通过这样的思维矛盾运动来接受外部的影响。由此说明,人的大脑不是一种原料的仓库,而是一个加工场。也正因为这样,同样的环境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对于环境的影响决不能从简单的、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倾向不同,对客观环境的反应也就不同。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由此可见,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

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能把人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也叫自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特性。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一切动物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的意志的印记,只有人才能支配自然界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自觉性,表明了人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意识方面来说,它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等主观积极性;从它的外部表现来看,则表现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来源于人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任务、问题和困难等),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需求分为生物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是与维持人的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低级要求,如对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的需求;后者是体现着人的社会动机的高级要求,如对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活动等的需求,它对人的学习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需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代表着新的一面,它与人的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构成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运动,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内因或动力。需要当被主体意识到并激起人的活动意向时便转化成为动机。由动机所引起的行动的预期结果便是目的,由目的制约着人的行动。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意向性总和构成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实际上人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于是,这一矛盾便激发人们的学习需要,并由需要引起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这种自觉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便成为学习的具体动力。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善于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他们的内心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活动过程中,为了解决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始终是作为活动主体而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人的能动性。

(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遗传素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现有的经验和水平等;外部因素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也属于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人的遗传素质同主观能动性,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内部因素,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人发展的现实性,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能动的活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体自己的精神财富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不像用镜子来反映事物那样,它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外在的学习内容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

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已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既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活动只当作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同时,也批判了唯心主义者脱离客观实际,由主观的抽象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两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顾学生的特点,视学生为消极的容器,生填硬灌,注入式的教学,这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另外,西方的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脱离社会条件,片面倡导学生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其实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无条件的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两种倾向犯有—个共同错误,这就是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四、叶澜的“二层次,三因素”论

在“二层次三因素论”中,第一个层次叫做“可能性因素”,是对个体发展潜在的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两部分,其中个体自身条件又包括先天遗传,成熟机制和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第二个层次称为“现实性因素”,它是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指人的各个类型的活动。“二层次三因素论”提出,影响人发展的每一个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的关系,只有在它们之间发生联系后,构成整体后才能成为促使人发展的充足条件。

叶教授认为,环境条件和主体自身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但要使可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现实性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个体自身的活动才可以实现。影响人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其对发展主体作用的强度、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在主体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变化着的。前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成为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原因,同时现有发展水平又对潜在因素实现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发展主体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复杂结构,揭示出人在一定条件下掌握自己命运的可能及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就是发展主体独立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五、“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1、“遗传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但遗传物质上的重组和变异,也是生物进化的不变规律。遗传素质,本身就存在着不定性,很容易产生差异。因此,遗传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决定性。

2、“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⑴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对身心发展的影响都具有自发性,环境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

⑵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客观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不一定实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个体的接触才有可能产生影响,不接触便很难受到影响。

⑶对于环境的影响,个体存在适应与对抗。个体的态度决定着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对环境的接受或抵抗情绪都有可能影响环境的影响效果。另外,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必然通过遗传因素。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2

而作为运动员们, 他们以饱满的热情, 扎实的基础, 出色的成绩, 最好的姿态向我们传播这种精神。如果不是他们的拼搏努力, 我们不懂什么叫坚持的辛苦;如果没有他们平时夜以继日的训练, 在领奖台上将看不到我们国家最耀眼的国旗, 听不到那鞭挞我们前进的国歌。是他们, 让我们欢呼雀跃;是他们, 让我们内心澎湃;是他们, 让我们的爱国情怀更加浓烈。奥运明星, 他们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是他们, 才让我们每天斗志昂扬, 朝气蓬勃。

奥运明星的正能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与维护和平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关键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主精神。现代奥运会面对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 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 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在竞技场上看见我们最喜爱的奥运明星, 当他们站上竞技场, 无论最后的比赛结果如何, 我们都为他喝彩, 鼓掌。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深深地热爱。他们也与世界友人共同表达了和平的精神。

奥运明星的社会公信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的社会道德意识。美国“巴尔科”实验室兴奋剂等事件的纰漏, 使人们对体育明星失去了社会公信力。不仅仅是对公平竞技体育精神的公开亵渎, 还是对年轻人一次极坏的示范, 有损国格国体, 让诚信、公平、公开等人类社会的最好价值破坏殆尽。而姚明、刘翔等NBA篮球选手和田径明星, 一直在实现自己的承诺, 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总是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履行国家的召唤, 地震后对灾区的爱心活动表现积极, 身上体现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集体荣誉压倒个人成就, 给大学生树立了良好了社会公信力。

奥运明星的成就和奋斗历程将激励大学生的体育进取精神。体育明星对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理想等具有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 奥运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社会激励作用。奥运会上美国梦之队NBA球星、菲尔普斯、博尔特等世界明星与我国姚明、郭晶晶、李娜等体育明星齐聚参加奥运盛会。奥运明星的出现和表演将带动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和追捧, 对我国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奥运明星的竞技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奥运会通过竞技的方式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 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 期间蕴含了非常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 可以透过直观的感性方式让人们体验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圆满的人生。当今大学生的参与性强, 情感丰富, 悟性高, 热爱体育, 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和渗透对于矫正他们的拜金主义价值偏向、树立期全面发展的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奥运明星的默契配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团队合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今年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夺冠, 祖国上下欢呼雀跃。如果不是他们凝聚人力和人心, 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 我们就不可能拿到这么好的成绩。合作能力既是体育运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 也是通过体育运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这不但使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 而且个人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 我们要培养尊重与合作的精神。

奥运明星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与奋力拼搏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格言“更快、更好、更强”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 同事也是一种不断超然、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人生的奋斗如运动场上的追求一样是永无止境的, 正如德国哲学家斯贝尔斯所言:“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这句话刚好使学生在劳其筋骨的磨炼中, 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 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 锻炼自己的意志, 培养积极进取, 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

作为社会栋梁的当代大学生, 应该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学习与了解, 更加热爱祖国,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 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摘要: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其实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 它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构建美好和平世界。在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进行完美诠释的奥运明星对当代大学生也有多种教育价值, 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文素质的提高, 培养体育教育精神, 树立远大的理想, 形成终身体育观,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奥运明星,大学生,价值观,拼搏进取,影响

参考文献

[1]毛倩娜.奥林匹克教育新趋势对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启示.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12.

[2]李启迪.和谐高校视野中的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3

【摘 要】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身心健康 社会因素 对策 建议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因此,对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优秀后备人才有重大意义。

2. 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1) 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2)自卑心理。自卑感是因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压抑、羞愧情绪体验,是自我意识中自我情绪体验形式之一。大学生在某方面的实际状态与个人自我期望不相符合时,自卑感最易出现。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学生可能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自认为漂亮的姑娘可能因为别人议论自己的缺陷而饮泣。

(3)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4)异性恐惧。异性恐惧者一方面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的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有的是鲜明地存在于意识之中,有的是以内驱力的形式埋藏于潜意识里,由此带来的心理冲突伴有严重的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异性恐惧主要表现为:在异性面前的赤面恐惧(面红耳赤)、视线恐惧(目光紧张、竭力回避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恐惧(面部肌肉紧张、表现不自然)。

(5)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主要是指自杀的意念和行为。自杀是主体自主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它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精神病人和有人格障碍的人,他们在病理性激情、幻觉和妄想状态下都能可出现自杀行为。在自杀过程中,自杀者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估计约有一半以上的自杀者都有明显的抑郁症候群或处在严重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情绪被认为是评定自杀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对策与建议

鉴于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

(4)发挥体育时间的消耗功能。许多大学经过几年的扩招, 体育活动场所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造成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日益下滑和形成不良行为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必须加强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扩大人均活动场所的面积, 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建忠. 梁洪波.刘会深.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与体育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2):88-91.

[2]王树明.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体育科学,2003(2):18- 21.

美术对学生的身心影响 篇4

美术学科在现代的教学中呈现出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它在聋校美术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了,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并不断地影响着聋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学习状况。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帮助聋生解决实际情况,将有利于聋生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发挥美术教学对聋生身心康复的作用呢?以下谈谈我的做法:

一、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聋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善于引导,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启发、体验式等适合聋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聋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美术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充分发展个性。

1、以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低年级聋生喜欢新奇、富于想象的年龄特点,可以运用各种游戏活动开展教学。如在《奇妙的角花》这一课教学中,我用直观的教具“万花筒”引导聋生自主学习。聋生带着好奇走进了万花筒的世界,直观感受了多姿多彩的图案造型。千变万化的造型启发了聋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了创作内容,使他们在创作动物、植物、花卉、几何图案的角花剪纸作品时发挥了创作潜能和个性。高年级的美术教学,我则更多的是以体验式教学开展美术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如人物场景速写课,我把课堂地点设计在室外,引导聋生观察生活场景、交流体验,指导聋生如何构图、如何抓住人物动态特点以及场景表现,让他们在体验式美术活动中学会自主探究、自主创新,培养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2、让聋生拥有自己的“钥匙”。

由于聋生的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稍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减少不必要的示范,而要根据聋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问,让聋生通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形式明确学习目的。教师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就好像一串“钥匙”交给了学生,从而把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交给了聋生,让他们用“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例如:我上聋校实验教材第一册《生活中的圆形物》这一课,并不是直接示范教学,而是精心设问,让聋生思考,启发他们在身边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在老师的启发下,聋生积极思考,发现身边有很多的圆形物,如圆凳、手表、扣子、橡皮、圆形按钮等。然后引导聋生回忆生活中的圆形物,如篮球、乒乓球、月亮、太阳、灯笼等。教师在一连串的设问中激活了聋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用绘画、剪贴的平面方法表现圆形物,还可以用立体的表现方法,如运用纸、胶泥、毛线等各种综合材料,大胆创作,最后再将他们创作的圆形物组合成一幅画或作品。在这样的美术活动中,聋生体验了造型美的乐趣,达到了自主探究、创新、合作的学习目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聋生对美的认识

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通过引导聋生感受大自然、体验生活、进行美术创作,提高他们对美的认识,对培养聋生的健康心理起着推动作用。通过美术教学,能使聋生感受美的内涵。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优美的肢体语言表现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和韵律美,震撼了世界。由此可见,感受韵律美,不仅属于健全人,也属于有听力障碍的聋哑人。为了帮助聋生康复身心,我根据聋生的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线的律动——静物写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直观教学,从舞蹈、武术、运动等艺术欣赏导入,引导聋生从舞蹈、武术、运动、体操的艺术表现中感受韵律美,如舞蹈的刚柔、武术的强弱、运动的快慢,并将这些感受与线的长短、粗细、曲直、虚实进行联想,运用各种线的对比表现节奏和韵律,强化线的韵律美,让聋生和健康的孩子一样能感受韵律、表现律动美。这一课,让聋生在美术活动中自由摆设静物组合造型,感受造型艺术的乐趣,大胆地进行线描创作,发挥创作个性,补偿了聋生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的缺陷,达到了康复身心和开发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提升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聋生听力损失的情况不同,有的残余听力好些,有的差些,有的甚至完全失去听力。他们因生理上的缺陷都很自卑,不愿与人交流,时间长了将影响到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按照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

“多看、多问、多说、多画”是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比如我上《你能画几种蔬菜》这一课时,课前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图片让学生欣赏,以图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蔬菜?简简单单的提问,聋生们说了很多。有的说喜欢大白菜,有的喜欢西红柿,还有的喜欢黄瓜、南瓜等。然后我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图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聋生回答问题多采用口语、书面语形式,手语补充,这些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应用。在与聋生交谈中,要注意他们在语言语法运用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最后,让聋生把所观察到的形象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由“会说”、“敢说”,变成了“能说”,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与健全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聋生的健全人格

让残疾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是我们特教老师的责任。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融入感教育、养成教育,加强德育渗透,创新美术教学,使美术教育成为聋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使美术课成为聋生爱上的课。

例如,开展“我的爸爸妈妈”、“美丽的校园”等主题创作,引导聋生在美术作品中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情怀,在美术教学中强化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生活、爱劳动、爱生命的意识。我还通过组织学生看画展和参加美术创作活动,引导聋生欣赏优秀作品,开展具有丰富思想品德内涵的主题创作。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5

摘要:分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从音乐及舞蹈方面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或作用进行讨论,说明了体育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体育舞蹈、大学生、身心健康

一、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健身作用

(一)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机能

舞蹈可以健身、悦性早已被人们注意。我国古代乐舞的创立也是为改变“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的状况。美国体育家古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在德国,有人对业余体育舞蹈运动员和800m跑运动员做过比较,发现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跳过一个1.5min 的快步舞后,心律与 800m跑运动员并无区别。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起能量消耗指标属于中等,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快步舞、恰恰恰接近于长跑;华尔兹和探戈高于网球;狐步舞接近于网球;伦巴和牛仔接近和高于广播体操。所以,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起到了丰富大学生健身内容的作用。

(二)有利于改善身体形态

体育舞蹈练习者的姿态是舒展挺拔的,跳舞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姿态。这种严格的身体姿态要求,符合体育美学原则(姿态美)。合理地进行体育舞蹈运动,通过优雅的姿态练习,使身体各个部位和肌肉得到协调、匀称的发展,增强整个躯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弥补缺陷、优化姿态。合理的运动量能有效地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改善身体曲线,使人体外形更加的挺拔、体态更加刚健优美。所以说体育舞蹈是一项很好的健与美的形体训练项目。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将影响其今后的一生,体育舞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因此,学校体育舞蹈课对增加学生体质,塑造良好体态,培养良好的气质风度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调节大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消除疲劳,缓解心中压抑

现代大学生任务繁重、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日益严格,他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这种现状是我国高校正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舞蹈运动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美的形体展现人体的健和美一种特殊健身运动,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的心情畅,精神愉快,还能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如意志消沉和情绪沮丧等。美国心理学家德里斯考发现体育舞蹈能成功地减轻大学生们在考试期间的忧郁情绪,人们还发现通过舞蹈练习可以松弛人的烦躁情绪,消除疲劳,缓解心中的压抑。体育舞蹈的音乐可以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放松,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舞蹈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敌意。

(二)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舞蹈带有群众性,通常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合作的。特别是大学生在学校上课的时候,40多个同学在同一间教室翩翩起舞,产生出融洽和谐的氛围。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的舞姿和轻快的乐曲相伴下,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解脱,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体育舞蹈活动即增进了舞伴、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参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评价、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在大学中,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环境及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各个学生的审美意识、经验、修养、感官和心理结构思维、想象力都不尽相同。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潜在的能量。各种舞蹈的风格形式、音乐、速度不同,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能给大学生以较强的艺术感官刺激。学生在参与这项活动时,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舞曲,还可以在优美的舞步中领会人们的形体美和动作美,并充分展现他们的青春活力。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6

阜阳电大2011届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朱洪静

不言而喻,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当的动作轻则伤害到幼儿的身体,重则伤害到幼儿的身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可以不“传道、授业、解惑”,但一定不能口无遮拦的指责谩骂;你可以做一名袖手旁观的看客,但决不能动粗打孩子,他的父母都无权利打骂孩子,何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

综观国内外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儿童是否接受教育的关键,他直接影响到儿童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外部动机,甚至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因为儿童身心发展并不完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强,所以强化外界的刺激,对激起他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而外界的强化刺激,一方面来自家庭和社区,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来自与教师的影响。因为教师是维护儿童身体健康的保健师,是开启儿童智力之窗的建筑师,是塑造儿童美好心灵的工程师,是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美容师,是儿童的第二位家长,是儿童的第二依靠人,保护者。所以幼儿教师一定的职业素养是担负起教育幼儿的神圣使命的前提,幼儿教师的健全人格是教育幼儿的关键。【3】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来谈幼儿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儿童有认知发展的需要,许多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童年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教师是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7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时期的直觉思维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食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这就决定了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强,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创造性、独立性不强,要满足和强化这种认知需要,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和途径来完成、实现,幼儿教师必须给予帮助和指导,促使幼儿勤于思考,积极反应,主动学习。

而入园儿童都已经能感性或理性地分辨出哪个是“好”老师,哪个是“坏”老师。对其喜欢的教师,儿童愿意听从他的教导,能够以轻松的心情接受知识,进而无形中建构知识体系,对教师给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反之,儿童很难集中心思,愉快接受,甚至害怕、讨厌去那个幼儿园上学。我的大学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把她的聪明可爱的孩子送到一所私立幼儿园,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无论如何都不愿去那所幼儿园,没办法只好把他转入另一所幼儿园,进入这所幼儿园,他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但是,每次经过那所私立幼儿园时,他总会愤愤地说:“坏学校,坏老师!坏学校,坏老师!”不要说童言无忌,孩子已能分辨出好与坏了!好的老师,他会“亲其师,信其道”不好的老师,他会尽力排斥,更别说要他“信其道”了!

夸美纽斯就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学校工作的成功有赖于教师,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潜力,只要教师肯尽力,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造就。“教育人类是艺术中的艺术”所以他要求教师掌握这种教育人类的艺术。

(二)、幼儿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情感教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当代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生命的享用机制。”【4】可见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有着其他心理素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情感是早期儿童社会性行为反映的一种原始动机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然先天性,“它的先天预成的性质决定了它比语言出现的更早,并更早地起作用。”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基本的信任感产生在乳儿期,自主感产生在婴儿期,自动感产生在学前期,如果失去在特定时期对某种情感的培养,孩子的情感就不易得到良好发展。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未来一代来讲,即将面临更为激烈,更需合作,更具挑战性的竞争社会,因而从早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就更显其重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要萌发幼儿健康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目前众多幼儿园已把情感教育列入课程之中,落实于活动之中。但是情感是个体的内心体验,情感的形成和发展除了要发挥认知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情绪体验的积累,尤其是幼小年龄的儿童,更应该重视情感的引发和体验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形成。

儿童的情绪世界丰富多彩,有着广泛的反应范围,从只会哭和笑到种种高级社会情感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每一发展阶段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长期情绪低落或者受到情绪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环境。我们应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使之健康成长,顺利适应社会的要求,因为良好的情绪还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5】优秀幼儿教师的形象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往往会激起儿童情感上强烈的共鸣,儿童会从自己的情绪低谷中走出来,观察模仿他们喜爱的教师的情绪情感。为了和榜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儿童会主动培养自己较高级的社会情感如道德感、审美感等,会按照吸引他们的教师(榜样)身上的品质或行为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见到老师伤心,他们会很悲伤;见到老师微笑,他们会很开心;见到老师生气,他们会为自己做的错事感到愧疚;见到老师高兴,他们会为自己助人为乐的行为感到自豪。

优秀的教师会把儿童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来尊重。她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不要小看这个“蹲”的动作,它折射出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的一大成功,良好的开端);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素质;体现了一种丰富的情感世界;传递给幼儿一个积极的信息;老师是喜欢我的,是想知道我的想法的,从而愿意倾诉,渴望表达,这是一种良性暗示,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幼儿爱的情感的形成。

(三)、幼儿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儿童意志品质培养的影响

幼儿可塑性很大,童年期是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奠基时期,应从小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儿童成人后适应社会。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儿童胆怯懦弱,有的儿童胆大妄为。这就需要教师悉心引导,帮助儿童向好的方面发展。

具有良好人格素养的幼儿教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一般来说,教师的威信高,师幼关系融洽,幼儿就容易接受教师的期望的正面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一般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6】说服力较强,他(她)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意志品质会潜移默化影响儿童,容易塑造健全的人格。

儿童喜欢听他喜欢的教师的教导,为了让他喜欢的老师高兴,他会极力表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会让儿童高兴不已,甚至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给儿童无穷的力量,坚定儿童的决心。

(四)、幼儿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儿童行为举止的影响

根据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入园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时期的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与时期思维有个特点是:自我中心。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7】加之现代大部分儿童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社会行为,进入幼儿园,这些儿童往往会受到挫折,感到困惑,幼儿园不再是自己为所欲为的场所,不再是自己的天下了!

于是“幼儿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8】模仿、辨认教师的行为,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样教师的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成为他们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儿童喜欢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物,倾向于模仿有能力的、热情的、亲切的教师!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里教师的热情与教养是受实验控制而变化的。在一个儿童游戏集团里,教师是会教育的,友好的;而在另一个游戏集团里,教师是沉默寡言、干巴巴的。两组教师都担任事前设计好的教育儿童同情和助人的课程。课程结束后,观察在自然情景下儿童的助人行为。那些由热情的教师教过的儿童,比那些由冷漠的教师教过的儿童更加乐于助人。教师的热情显然使教师成为更有效的教师,成为同情和助人的榜样。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讯而在于实行,因而在儿童面前为他们提供一个永久的,优良的范例是极为必要的。

教师就像儿童的一面镜子,为儿童树立了榜样。

一方面,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为儿童提供大量交往的机会,使幼儿逐步学会认识自己和同伴,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使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行为举止逐渐适应社会化的要求。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7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随机选取某中学不同年级男女大学生共300名为研究对象。

2. 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收集大量有关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的文献资料, 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期刊,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 问卷调查法:采用由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修订完成的信度和效度均较高的健康调查表 (UPI) , 该量表包括三部分内容, 受试对象的基本情况、受试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助题。 (3) 体质测试法:选取学生身高和体重形态指标, 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及台阶实验等机能指标作为生体质测试的评价指标。 (4) 数理统计法:将收集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归类整理, 并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包对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结果。

(1)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全国青少年常模相比, 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状况情绪波动因子、抑郁因子、过于敏感因子、交往障碍因子和偏执因子等各因子得分均较高, 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严重问题, 提醒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手段。经过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后发, 教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与实验前相比较低,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经过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平均值与教学前无明显差异, 其中教学前后身高、体重等形态学指标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机能指标除立定跳远成绩均值外, 其它如握力、肺活量、台阶实验均值均高于教学前, 且有显著性差异, 教学前后女生坐位体前屈均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3) 中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策略

2. 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方式, 使学生学习一技之长, 进而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基于这一思想,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除开设技能学习课外, 还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体育保健课, 使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在体育活动的心理状态与卫生常识, 以及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现象能进行及时消除的措施, 做到自我及时诊断、自我治疗的目的。

3. 安排特定的体育教学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安排一特定的体育活动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 给学生的心理上施加一定的刺激, 使他们在较高的要求参与其中时经历各种各样的磨练, 进而在受挫中养成良好的战胜困难的品质和培养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这样就能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也有效掌握了克服心理问题的科学体育运动方法与手段。

4. 在群体活动中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 创造良好的群体环境, 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以增强团体凝集力, 形成好的合作关系, 让学生在该团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设置各种条件或创造合作环境,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在学生学习中出现不正确动作时, 不应当众批评, 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培养其体育学习的兴趣, 树立相互帮助, 相互鼓励, 相互学习的精神, 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5. 采用积极体育教学评价手段, 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体育教学中积极的评价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刺激其努力学习, 否则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或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 可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让其在学习中能享受到取得成功的快乐, 教师针对其小的进步能及时进行肯定, 会使学习的自信心增强, 学习动力也会相应增强, 然后再一点点增加学习难度, 最终达到消除其学习自卑心理。

三、结论

1. 经过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均低于实验前, 且有显著性差异。

2. 经过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后大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成绩与教学

前无显著性差异, 仅握力、肺活量、台阶实验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各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为促进其

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应设置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 在教学活动中应安排特定的体育教学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并在群体活动中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进一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积极体育教学评价手段, 以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琳伟, 欧美珍.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追踪调查研究.体育学刊, 2000, 7 (6) :83

[2]李国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与超越[J].新西部 (下旬, 理论版) , 2011, (11) :181-182.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竞赛身心发展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73

一、研究目的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更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阳光体育运动在甘肃省中学的实施,使中学体育教育状况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发展状况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以促进甘肃省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都是本文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体育训练与竞赛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可行性对策,推动甘肃省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甘肃省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乃至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参阅教育学、体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教学论等相关书籍,借助甘肃省各大学图书馆,查阅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教育网等相关的网站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述评,从而了解目前我国阳光体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2.面谈法

通过对甘肃省各中学的政府领导、相关专家、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面谈,以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甘肃省中学实施阳光体育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甘肃省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三、结果与分析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促进学生体格发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活动,有利于学生身体对糖的代谢和调节,从而保持健康的体形。同时,中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通过跳、跑、投、掷等运动,可以锻炼骨骼、肌肉及关节等部位,从而促进身体对各种矿物元素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2)促进学生神经肌肉发育

根据科学分析表明,加强中学生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可以有效改善中学生的神经肌肉系统调节能力,提高神经中枢系统对于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另外,体育训练和竞赛还可以改善骨骼肌的新陈代谢能力,加强机体运输氧的能力,确保大脑在紧张的学习中能获得充足的养分,为学习奠定基础。

(3)促进学生心肺功能发育

加强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可以降低中学生的心脏负荷,减缓心率跳动频率,从而增强心脏的功能,保障冠状动脉有充足的血流,以便于为心肌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同时,体育训练与竞赛还能增强呼吸肌,扩大胸廓,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提高中学生的肺活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项目的体育训练和竞赛,在此类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项目的内容快速做出反应,准确地判断并配合身体来完成各种复杂的肢体动作。通过这种长期的科学锻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促使学生变得更加敏锐和灵活。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学生群体中有半数以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庭中娇生惯养,人际关系相对单一,与人相处的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许多中学生由于家里父母望子成龙观念的影响,自身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在繁重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感情疏通不顺畅而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自闭症等,造成性格方面存在缺陷,如自私自利、自闭、狂妄自大等,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发展。中学体育教师有责任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场篮球竞赛活动。现代篮球运动从本质上来讲已经远超过了单纯的游戏功能,篮球运动以其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成为人们最热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开发人们团结协作的智慧,更能够陶冶情操、修养身心,让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下通过各种规律性的运动来实现锻炼。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篮球运动的价值已经远超出了单纯的健身和娱乐功能,它可以说是一种锻炼人性格与品质的运动项目。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现象。中学生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但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中来。尽管学生眼前的任务只是学好科学知识,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将寸步难行,在毕业后将很难适应现代充满竞争的社会。而通过体育课堂上有效的训练和竞赛活动,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在足球运动中,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进行比赛,无论是直接参与的队员,还是站在一旁助威、观赏的学生,大家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因此,有人说足球竞技是一项浓缩着社会性、群众性和竞技性的社会群体性运动。人们在运动场上通过热情洋溢的竞技,形成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可以迁移到日常行为模式中并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纳。在足球场上不论尊卑,不讲资历,用拼搏和实力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不满足现状、超越自己和创新的竞争意识。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个性是体现一个人品质、思想及性格等综合素质有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个性的发展与体育运动及竞赛活动有着直接的关联。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把自我态度和自我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与行为的能力。在训练和竞赛活动中,要求学生彼此之间学会沟通、交流、合作,这些因素都会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体育训练和竞赛对于学生人格发展有着积极、全面的促进作用。在整个竞赛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能够学会拼搏、团结与沟通。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为了完成目标,就要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坦诚的人际交往关系,彼此之间本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态度去合作,这无疑会促进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进而促使其踏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另外,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活泼好动是中学生的特征之一,如果能正确地引导,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鼓励学生参加多样化的竞赛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四、结论与建议

总之,在中学阶段有效地开展体育训练与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健全学生的心灵与人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将来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体育训练和竞赛应当作为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教师和中学生的共同关注。而作为管理者,校方和教师也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7).

[2]姚萍.学校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2:6-7.

[3]周志荣.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13(1):87—89.

上一篇:古诗文背诵比赛下一篇: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