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协议的版本解析

2024-07-05

NFS协议的版本解析(精选2篇)

NFS协议的版本解析 篇1

NFS协议大家应该都知道,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函,目前已经有了不少版本,今天我们主要讲解一下NFS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版本间的一些对比,包括NFS V2(rfc1094),NFS V3(rfc1813)NFS V4。

一、NFS简介

NFS-Network FileSystem的缩写,NFS是由Sun开发并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在不同机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互相分享各自的文件.NFS server也可以看作是一个FILE SERVER,它可以让你的PC通过网络将远端得NFS SERVER共享出来的档案MOUNT到自己的系统中,在CLIENT看来使用NFS的远端文件就象是在使用本地文件一样.

NFS协议从诞生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多个版本,如NFS V2(rfc1094),NFS V3(rfc1813)(最新的版本是V4(rfc3010).

二、各NFS协议版本的主要区别

V3相对V2的主要区别:

1、文件尺寸

V2最大只支持32BIT的文件大小(4G),而NFS V3新增加了支持64BIT文件大小的技术.

2、文件传输尺寸

V3没有限定传输尺寸,V2最多只能设定为8k,可以使用-rsize and -wsize 来进行设定.

3、完整的信息返回

V3增加和完善了许多错误和成功信息的返回,对于服务器的设置和管理能带来很大好处.

4、增加了对TCP传输协议的支持

V2只提供了对UDP协议的支持,在一些高要求的网络环境中有很大限制,V3增加了对TCP协议的支持

*5、异步写入特性

6、改进了SERVER的mount性能

7、有更好的I/O WRITES 性能.

9、更强网络运行效能,使得网络运作更为有效.

10、更强的灾难恢复功能.

异步写入特性(v3新增加)介绍:

NFS V3 能否使用异步写入,这是可选择的一种特性.NFS V3客户端发发送一个异步写入请求到服务器,在给客户端答复之前服务器并不是必须要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中(稳定的).服务器能确定何时去写入数据或者将多个写入请求聚合到一起并加以处理,然后写入.客户端能保持一个数据的copy以防万一服务器不能完整的将数据写入.当客户端希望释放这个copy的时候,它会向服务器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以确保每个操作步骤的完整.异步写入能够使服务器去确定最好的同步数据的策略.使数据能尽可能的同步的提交何到达.与V2比较来看,这样的机制能更好的实现数据缓冲和更多的平行(平衡).而NFS V2的SERVER在将数据写入存储器之前不能再相应任何的写入请求.

V4相对V3的改进:

1:改进了INTERNET上的存取和执行效能

2:在协议中增强了安全方面的特性

3:增强的跨平台特性

协议养老的非典型版本 篇2

在郑州市陇海西路一个家属院,有这样一对“协议父子”,父亲叫周国安,今年90岁。儿子叫赵长善,今年55岁。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一对父子没有血缘关系,父亲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儿了则是从农村“租”来的。这一切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赵长善仅有小学文化,来自河南长葛市的农村,父母早亡。1994年8月,赵长善在亲戚的介绍下到郑州打工。在一家工厂,他找了份打扫卫生的活儿。由于勤劳朴实,再加上踏实能干,赵长善很快赢得周围群众的尊重。不久,赵长善就遇上了“父亲”周国安。

那天,赵长善在家属院打扫卫生,收上后,看见常在院子里捡垃圾的一位老人正在费力地洗衣服,此人正是周国安。赵长善于是热心地走上前说:“老人家,我帮你洗吧!”周国安抬头看了看,谢绝了赵长善的好意。

5天后,赵长善正在厂里扫地,周国安老人主动走上前来,问赵长善家在哪里,家中都有什么亲人,赵长善一一如实作答。没想到老人沉默了一阵子,竟然脱口问出这样一句话:“我想认你当儿子,行不?”赵长善始料未及,非常迷惑,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周国安老人说,自己是快80岁的人了,老伴早已过世,自己又无儿无女,一直想找个孩子给自己养老送终,自己目前每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如果有人愿意,他去世后就把房子等所有财产留给那个人。

赵长善觉得城里的孤寡老人真可怜,他心有所动,想想自己一个农村人,穷得叮当响,不就是赡养一个老人吗?就同意了。

周国安老人要求的条件很“苛刻”:家中必须儿女双全、父母已经过世,家人也同意接受老人等等。所有这些条件,赵长善均符合。周国安于是让赵长善跟家人商量好,同意了就签个协议。

不久,赵长善回了趟老家,将详情告知家人。经过一番细细商议后,家人表示同意。

周国安老人放心不下,出于种种考虑,他又跟随赵长善来到长葛的家中,一连“考察”了两趟,这才感到满意放心。

1994年11月20日,双方正式签订一纸《遗赠扶养协议》。协议中,甲方为周国安,乙方为赵长善,内容如下:

一、乙方在扶养甲方期间,愿改姓,随甲方姓氏,即姓周,姓名为周长善。

二、在协议有效期间,甲方同意乙方的户口可以不迁移(注:乙方户口在长葛),但乙方必须保证对甲方的日常生活照顾(如吃、住、衣、行等)。

三、乙方对甲方应像亲生父亲一样照顾,做到有病及时治疗,精心护养。

四、乙方为甲方送终,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甲方百年以后,尸体火化,不吹喇叭,不披麻戴孝,骨灰盒挑选中等的。

五、甲方同意在去世后,乙方可在春节、清明节、周年时为表示对老人的怀念之情,进行祭奠。

六、甲方同意去世后,本人的所有财产均由乙方继承。

签订协议后,在周国安老人要求下,双方还特意到长葛市公证处进行了公证。

古怪的父亲听话的儿

协议及公证一系列手续办妥后,赵长善仍在厂里打扫卫生,在厂里的一间小房里租住,周国安继续在厂里捡垃圾,但老人一旦有事需要“儿子”帮忙,赵长善一概听从,跑前跑后。十多年来,每天如此。

家属院的一位老太太回忆说,她和周国安原是同事,周国安1959年进厂后。一直当仓库保管员,专门收集厂里的废料,常常被评为节俭标兵受到表扬,几十年来,老人养成了捡废品的习惯。

因为确定了“父子关系”,老人这些年不再见外,工作了一辈子攒了不少钱,都陆陆续续给了赵长善和他的家人。周国安老人并不缺钱,并且每隔一天就去附近浴池洗一次澡,还时常买些水果和饮料,但是,老人有个怪毛病——喜欢整天扒垃圾、捡废品,整个屋里弄得满是刺鼻的气味。

走进老人的屋子,你会发现那里简直是一个垃圾中转站。

房子本身就不大,除一张床外,其他地方全被废品占据,连半空中都悬挂着废铜烂铁,一条仪容一人通过的窄缝通到阳台——那里是厨房,除煤炉、炊具外,四周也全是被废品。

没办法,老人就有这么一个爱好。作为儿子,赵长善能理解。每天,老人骑三轮车出去捡废品,一天下来能卖十多块钱。也有其他收获,如老人穿的衣服也是捡来的。有些捡来的东西用不上也卖不掉,但就是舍不得丢,堆在屋里不让动,如果乱动,老人会不高兴。

老人的生活习惯很有规律,每天早上6时吃早饭,上午11时吃午饭,下午5时左右吃晚饭。赵长善说,老人太节俭了,连蔬菜都很少吃,因为牙齿脱落,老人吃的东西都要煮成糊状。馒头太硬,常常放到热水中泡着吃。而且,老人身子骨尚可,能自己动手就不会麻烦儿子。比如一日=三餐,两人各自做各自吃,倒不是赵长善不肯帮忙做,除非病倒,老人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老人节省得连电都不舍得用。

老人的床头放置一大堆蜡烛,这是花50块钱买来的,够用上大半年。赵长善早已适应了这种节俭,从没抱怨过半句。还好,老人住的屋临街,路灯的光可以照进来,但每天下午4点多就得做晚饭,提前吃完洗好,省得摸黑。

由于长时间受老人的熏陶,赵长善闲时也出去遛街,捡些饮料瓶子等废品回来。不过,老人有话在前,捡来的东西泾渭分明,各是各的,老人的东西赵长善不能动,卖废品时也分开卖。卖废品前,老人会让儿子帮忙称好重量,以防受骗。

毕竟老人90高龄了,因为耳背,必须大声说话才能听见。在天气不好或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老人会过来让儿子出去买东西、取药或者看病,其余时间都待在各自屋里。

在邻居们看来,周国安算是有福气,认养这样一个听话儿子,生活上很方便,一旦有事身边有人及时知道,逢年过节时或老人生病时,儿子的孩子也都来看望老人。只是有些邻居觉得,儿子太老实了,凡事都听老人的。还有那些古怪习惯,换了别人估计都受不了。对于这些,赵长善觉得没什么,老人喜欢这样过,顺着他就是了,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契约儿子”一点点建立信任

尽管周国安老人的性格有些古怪,但每当提起“儿子”、“孙子”时,老人时常会露出少有的笑容。老人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的儿子叫周长善,还自豪地说起家中的两个孙子,还有重孙,连儿媳、孙媳算上一共十多口人,老人记得非常清楚。

假如有人劝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好好享福吧,整天捡什么垃圾,又不缺钱花!老人会连连摆手,说咋不缺钱呀。一大家子人呢,多攒些钱,还要供重孙上学呢。老人说,多苦的日子他都过过,现在日子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能丢。

在遇到赵长善前,老人曾认养过

两个孩子,均来自直系亲属,也先后签过遗赠抚养协议,还曾到郑州市公证处进行过公证。回想起那些往事,老人有些心酸。

可能是老人性格孤僻等原因,那两个孩子认养之后,“父子”关系长时间不融洽。老人说:“两个‘儿子’一点也不听话,更不孝顺,心眼也多,夏天关电扇热我,冬天打开窗户把我冻醒,我不满意就取消了协议。” 对当前这个“儿子”赵长善,老人非常满意。老人说这个“儿子”很听话,待人不错,还有他的家人,待人亲切,挺好的。总之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没有一点隔阂。赵长善说,即使签了协议,老人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2006年的一件事,使老人对这个“契约儿子”开始完全信任。

周国安在厂里享受老干部待遇。看病费用全免,可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去医院的,觉得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2006年7月30日,一直感到头晕的老人上厕所时,突然倒在了地上,门口的赵长善看到,赶忙过去搀扶,将老人扶到床上后,又及时拨打120。医生检查的结果是脑梗塞,要求住院治疗。老人住院的一个月里,赵长善一直在医院病床前伺候,他爱人和孩子们也专程赶来看望老人,那种关怀体贴,让周围病床上的人羡慕。

从此以后,老人对“家人”更亲了,偶尔还往儿子家小住几天。再往后,他还让儿子帮自己取工资,并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补贴了赵长善的全家。但是。老人的古怪毛病还是不能改,在日常开销上,老人依然很认真很守旧。

日常生活中,老人每次让儿子外出买东西,都会说明地点,让买哪家的包子必须买哪家的,去超市买东西回来,必须把找回的零钱和清单给老人,差一毛都不行。每次帮“父亲”取完工资回来,赵长善都要把钱和单据悉数交给老人过目。老人则每月拿出300元给儿子算做护理费,自己留些零用钱,剩余的全存进银行,攒到一定数额后,再交给赵长善的“家人”。

日前,这一对特别的父子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赵长善身着灰上衣、蓝裤子,穿一双黄胶鞋,非常朴实。赵长善说,他现在已适应了这种生活,目前,他的身份证已改为周长善。周国安老人说话很少,只是在提到“孙子”、“重孙”时,老人满是沟壑的脸上溢满了幸福。

上一篇:库房维修合同下一篇:一方水土停留的河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