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2024-08-2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篇1

课课练

(二)一、填空:

1、12.045是由()个1和()个0.001组成的。

2、一个数十位上是4,十分位是5,百分位上是2,其它各数位是0,这个小数是(),读作()。

3、用4、6、8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是(),读作(),最小的是(),读作()。

4、由8、0、6三个数组成的小数,一个零都不读,这个小数是()。

5、三百点七一写作(),零点八零五写作()。

6、个位和百分位都是2,十分位上是4,千分位上的数字比十分位上的数字多5,这个小数是(),读作()。

7、小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二千零四,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8、用2、3、0、9四张卡片,每个卡片只能用一次,最大的两位小数是(),读作();最小的两位小数是(),读作();小于9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是(),读作();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是();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是()。

9、写出大于5,小于6的两个一位小数是()。

二、判断:

1、3.006读作三点零六。()

2、91.30与91.300的读法相同。()

3、3005.4006读作三千零五点四零六。()

4、四百点三二写作400.3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篇2

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课程文件的形式对语文课程的德育性进行了确认:“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3]新课程标准把这一目标作为语文课程的首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再单纯以学科逻辑为主导,而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希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品质习惯。因此,语文教材的选文多能体现闪亮的人性、崇高的人格、不朽的精神等德育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语文育人功能的渗透。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主题

选文、编排、注疏、点评和印刷是“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编撰的基本工作,而选文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4]随着教育多元化的不断发展,教材编审和发行体制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多种版本,每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彰显出自身的个性。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还是按选文为主体编制的,是典型的“文选型”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全国语文教材的杰出代表,其选文的增加与删减总能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因此,在专家和学者的反复斟酌之下,人教版语文教材的选文颇具教育意义和深厚的情感,希望学生阅读选文,促进个体和谐发展,进而达到与他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目的。通过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至六年级共12册课本中(除去选读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内容外)的353篇必读课文的主题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培养个人与他人和谐关系的课文有66篇,占课文总数的18.7%;涉及赞美 自然,鼓励人与 自然和谐 相处的课 文有109篇,占课文总 数的30.88%;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祖国、世界的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的课文有75篇,占课文总数的21.25%;对学生进行个体行为规范教育的课文有103篇,占课文总数的29.18%。

从选文的主题分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使用的选文除了要满足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要承担的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素养等基本知识技能的需求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方面的内容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主要出发点。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也体现了这一点,其选文的主题多是针对教会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事物关系展开的。因此,语文课文选文的德育性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和完整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德育因素及侧重点

1.选文德育因素和内容

依据选文的主题,可以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因素分为关系到个体建设的德育、关系到生活所在集体和谐的德育、关系到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发展的德育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各有其丰富的内容,通过选文灵动的文字或直接或间接传达的德育信号,各个层次具体内容如表1。

德育在个人层次上主要要求人格的优化以及个人品质的提高;群体层次则涉及与亲人、师长和朋友的关系,从爱自己的家人做起,延伸到关心生活中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他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层次将个人道德品质推及整个社会群体,是道德品质进一步升华的体现。可以看出,通过选文所表现出的德育提倡逐渐渗透、层层递进,这也符合中国传统人伦教育的推己及人的理念。

2.选文德育因素各层次内容的侧重点

(1)在个体层次上突出个人素养建设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德育虽然重视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遵纪守法,但是个人素养建设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则是德育的更高要求,语文教材的选文必须在陶冶学生情感的同时起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中,不乏表现儿童日常生活乐趣的文章。例如,三年级上册的选文《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在描绘孩子们生活剪影的同时表现出儿童纯净的内心世界。同样选入五年级下册的第二组课文,无论是《古诗词三首》中所选的三首古韵的诗词,还是《儿童诗两首》所选的现代的儿童诗,都体现出五光十色的童年;《冬阳·童年·骆驼队》刻画出的冬阳骆驼、《祖父的园子》表现的热闹与惬意、《童年的发现》彰显的大胆探索都真真切切地展现出儿童的游戏天性、儿童生活的愉悦和乐趣。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童真童趣,通过阅读他人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学生可以对比审视自己的日常言行、习惯、情感,对不正确之处进行纠正,从而提高个人素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中,共有77篇文章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宇宙浩瀚的惊叹、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动植物和谐生长的赞美。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编排的第一组课文共四篇,分别是《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四篇课文虽描写的主要内容不同,但是所要体现的主题都是表达对大自然雄奇美好的赞美之情。同时,共有49篇选文是体现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优秀成果。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组选文的四篇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赞扬大自然美丽景致的同时兼顾表达了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歌颂之情。反复出现的题材,或描绘令人心醉的景物或颂扬宏伟壮丽的历史文化建筑或表现人类对神奇宇宙的不懈追求,这些文章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情景、表达出希望和友爱,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健康的心灵和性情、美化其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2)在群体层次上表现亲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奉献。亲情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重点,这与中国传统的人伦观念讲求“至亲至孝”有很大关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表现亲情的选文有15篇,这些选文有的表达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有的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的选文《地震中的父子》《慈母情怀》以及六年级上册的《怀念母亲》,这类课文体现父爱母爱的伟大,也让学生换位思考自己的父母,达到让学生采取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的教育目的。

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与周围人群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是这一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因此,语文教材的选文突出关爱和奉献这一主题。例如,三年级上册的选文《给予树》和三年级下册的《她是我的朋友》,都以围绕给予周围人关爱,奉献他人不图回报为中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掌握有效的方法提供一定的指导。

(3)在社会国家及世界的层次上重点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我国语文教材编撰的灵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点,表现民族和国家的文章一直是语文教材选文不可或缺的部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共选入61篇文章,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刻情感,这些文章有的赞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有的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榜样形象,有的直接抒发真切的爱国情感。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我多想去看看》,这篇选文是一首简单的儿童诗,表现出母子两代人希望能去首都看升国旗的共同心愿。所表达的感情真挚自然,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纯朴的且令人感动的爱国之情。同样,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选入的四篇课文《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都围绕首都北京展开。《欢庆》以短诗的形式,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北京》一文介绍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让学生对祖国的首都肃然起敬,心生向往;《我们成功了》描述的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喜悦,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跃然纸上;最后一篇课文《看雪》讲的是台北的孩子希望能到祖国首都北京看雪的故事。本组课文以《看雪》收尾,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语文教材选文在情感的编排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极具道德教化的意义。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德育因素呈现的方式及特点

1.选文德育因素呈现的基本方式

一般来说,关于语文教材选文对文学篇章的界定,选取的是广义的文学意义,也就是说除了论说性质的文本外,将多种形式的文学体裁都归入文学范畴,其中包括儿童诗歌、古诗、寓言、故事、童话、小说、散文、书信、日记等。多种文学体裁选入语文教材,不仅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系统的文体意识,提高其文学素养,还能通过阅读多种文体和文学表达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升华其价值观。各个层次的德育因素一般不会采用对学生直接说教的方式来呈现。隽永的字里所体现的深刻的德育内涵,需要学生挖掘和体会,对学生形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由于选文文本的题材和体裁具有多样性,因此隐含在选文之中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多种呈现方式。综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总体来说所选文章德育因素呈现的基本方式有通过直接抒情呈现、通过叙事后直接说理呈现、通过形象化的事物呈现、通过典型人物塑造呈现和通过人物话语呈现五种。

2.选文德育因素呈现方式的特点

(1)直接说教和间接呈现相结合,以间接呈现为主。通过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自然不同于直接对学生进行说教性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大多是选择间接呈现德育因素的文学作品。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353篇选文中,采用间接呈现德育内容的课文有296篇,占全部选文篇数的83.85%,而以直接说教的方式呈现德育因素的选文仅有57篇,占全部选文篇数的16.15%。在全部57篇通过直接说教呈现德育因素的选文中,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呈现的有29篇,采用叙事后直接说理的有28篇。

间接呈现出德育内容,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一年级上册的选文《雪孩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塑造的雪孩子是一个可爱的、舍己为人的形象。这是一篇典型的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文章,故事直到最后都没有直接对雪孩子进行赞美,而是说雪孩子变成了一片白云,将雪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升华,这一点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动。这类间接呈现德育因素的篇章,需要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仔细体会。当然,这类间接呈现德育因素的文章在人教版语文教材的选文中还有很多,如一年级下册的《小白兔和小灰兔》。

为了避免直接说教,选文会用对话的形式将所要表达的德育内容间接呈现出来。《胖乎乎的小手》这篇选文就是通过记叙一家人对话的方式,间接教导学生要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同样,选入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掌声》在文章的最后记叙了英子的来信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文章没有用直接说教的方式教育学生要与他人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是通过英子的感受间接转述呈现这个道理,寓德育因素于人物话语之中。

当然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选文在教材中也是存在的,只是数量上不如间接呈现多。例如,一年级下册的选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直接通过文章记叙老区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恩之心,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还有一部分选文会在文章的结尾直接向学生讲明文中的深刻含义,以起到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例如,四年级上册的选文《秦兵马俑》在文章最后就写道:“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结尾的一句话起到概括主题的作用,一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正反人物形象对比,肯定正面积极形象。小学阶段语文课文选文多以记叙故事为主,记叙故事自然离不开人物影响的塑造。选文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对比,烘托出正面形象的伟大,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选文就是将没有种出花的雄日与其他种出花的孩子进行对比,在众多孩子的烘托下,雄日的这种诚实的品格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尊严》这篇选文也将年轻的哈默的行为与其他的难民的行为进行对比,这样更加表现出哈默追求个人尊严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在语文教材选文中,也有很多塑造英雄形象的选文,例如,《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选文,这些都是纯粹塑造正面形象的文章,通过积极肯定这些榜样人物,直接给学生注入正能量,让学生直接从正面形象身上体会到他们的精神,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

(3)低年级阶段主理,高年级阶段主情。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9岁以下的儿童处于前习俗水平,他们有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更多的是服从。10~12岁处于习俗水平,这一时期人的道德发展具有维护社会权威和秩序的定向。在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一年级至三年级选文多倾向于让学生明白道德事理,四年级至六年级选文侧重于表达道德情感。例如,三年级下册选文《太阳是大家的》,通过一首小诗的形式,向学生直接说明太阳是我们地球上每个人的,要热爱地球、热爱自然。在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山雨》,通过选文字里行间表现的强烈情感,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让学生建立起珍惜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感。

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可能阻碍德育的因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编排精炼有序,整个教材选文体系囊括古今中外、学科内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选文来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广袤的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习惯。但是,以时代发展和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视角来审视,所选文本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仍存在着可以改进之处。

1.部分选文时代感不强,学生难以体会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表现当今科技发展文章并不鲜见,这类文章或表现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或体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这类文章,特别是展现我国新技术发明的文章,学生会体会到强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这类文章的德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在教材中呈现出的往往是“过时”的技术,这些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科学技术,很难让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感到神奇,很难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仅在全篇最后对新世纪做了简单的展望,如今历史的车轮早已进入21世纪,这篇文章明显缺乏时代感。同样,在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课文《新型玻璃》,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中所介绍的一些玻璃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算不上是“新”。表现科学技术发展的文章入选教科书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今后投身奉献科学技术产生最初的憧憬,而选文里所描述的这些似乎有些“旧”的科技,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共鸣感和使命感自然会降低,德育意义也会随之减弱。

2.部分选文成人化印记较重,与儿童发展阶段不符

为了达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一些选文的情感和观点偏向于成人,教导学生做一个听话而且懂事的好孩子,这类文章所塑造的“好孩子”形象无论是为人处世方法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明显超出了同龄孩子应有的水平。例如,二年级下册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讲述了一个叫萨沙的小朋友护花的举动,选文呈现出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弱小、懂得谦让等德育内容。在文章最后有这样的描写,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到:“妈妈,我现在还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为塑造“好孩子”的榜样,其中主人公萨沙的举动和语言都经过了成人化的打磨,雕琢痕迹明显,显得不那么真实。又如,四年级下册的选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体现了真爱和平的德育内容,但是选文中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没有体现孩子的天真和无邪,最后的呼吁更是与年龄不符,因此这封信明显不是出于孩子之手,成人化印记很重。这样成人化痕迹较重的文章,往往脱离了孩子真实的生活,超越了他们的行为和语言能力,因此难以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也导致其中所表现的德育内涵变成了说教性质的灌输,不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

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向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教版;教育方向

G623.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吸取了我国原有各类语文教材的精华,且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借鉴,使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相对其他教材而言具有其独立性、特殊性,这也是现如今人教版教材在各个城市广泛使用的原因。因其对原有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进行了突破,所以,其教育理念更加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使其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为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业编排目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六年制义务教育的延续性将六个学年的小学语文学习课程做了统一的规划,正版教材在内容上都有着承前启后的特点。教材极其注重学生德行与智慧的并列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全面教导和培养。语文学科作为主要学科中的一个科目,对其他学科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语文加入了更多互动性的篇章,课文中加进了许多有关自然科学的内容,加进了许多引导学生自学导读、分析讨论、发散思维的篇章,表明了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辨别人性的真善美。另外,人教版小学语文加强了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建设,很多范文都体现出了光辉的思想主题。课后作业的设计上除了朗读词语和识记成语外,更多的加入了讨论性的题目,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帮助教师对每个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创新所在,其实现了启发性学习的新概念。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的价值引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在教材的选材上表现出了极为精心的特点,大多数的课文都是可以明确地表现出作者意图和主旨的文章,但也不少有需经过教师引导、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主旨的课文。例如,《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文中作者对父亲如何使其菜园后,如何下定决心重新开辟新菜园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大篇幅的将开辟新菜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描写,又表明即使重新开始需要经历重重的困难,也无法阻挡父亲重建菜园的步伐;即使大雨冲走了新建菜园的泥土,也无法动摇父亲重建菜园的决心。学生在学此课文的时候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从而表现出感同身受的情形,深刻的理解了“勤劳”这一优秀品质,也感悟到了“困难并不可怕,通过勤劳的双手可以战胜困难”的道理。文章浅显易懂,且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又例如《渔夫的故事》文章讲述了一个渔夫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恶魔的故事。文章具有强烈的故事性,趣味性。在此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只注重故事的本身而忘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选择这样的文章编入教材,则是希望教师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对故事做出深度的讨论和分析。总的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有着强烈的教育主题和导引原则。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所蕴含的正能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里树立正面的人物形象,宣传正能量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学生除了接受父母的教育外,更多的是接受教师的教育,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教材作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一个传递口,具有一定的正向思维、良好的品质思想、积极的能量传递出来是必要的。

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提供给学生的成长空间

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给了学生很大的成长空间,将孩子的时间归还给他们。人教版教材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除去极少数的词语,成语需要记忆之外,更多的是探讨、分析、议论性质的题目,这些题目不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时间与教材捆绑在一起,而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延伸性的学习,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学习的兴趣,且在与人议论探讨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良好学习态度的方法,这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向之一。

五、结语

在新领域、新思维的倡导下,人教版教材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责任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藝阳 基于教学使用视角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之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李沙沙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适切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

教学重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认读347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27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16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班级学生的现状分析

四(2)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上课随意讲话现象严重,大胆举手者较多,但真正思维敏捷、说话有条理、能具体表达出自已想法的不多,朗读能力不强,无法正确、流利朗读的学生有好多人。学写作文一年,但怕写的人已经出现,作文水平总体较差,不少学生还无法写通句子,错别字多的情况严重……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堂教学常规,平时作业习惯等方面的教育,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继续抓学生的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思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感。

3、实施“自主——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让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吸取营养”“冒”出来。

4、加强写作指导,使学生会有顺序地表达,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

6、注重培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研究课题

小学中年级语文中的“读”与“写”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接任新班,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主线,从日常行为到学习习惯;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计学生75名,其中男同学41人,女同学34人。大多数同学学习积极、主动、思想素质良好,还有一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良好习惯还有待形成。在今后教学上要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勤看书、多动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教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四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同时,在教材编排上也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就作为本册的训练重点,在教材中加以具体安排。既注意体现阶段性,又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工作目标:

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教学措施:

1、多读多记,多积累语言。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搞好各项班级竞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优秀生,增加班级优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努力在这学期的各项竞赛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4、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同时后进生经常在无形中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首先应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继而解决问题。取得家长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篇5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课文钟总起句的作用。

3、了解飞机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篇6

一、指导思想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地理眼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开始正式地学习地理。在小学阶段对地理学习一般会有兴趣,注意要让这种兴趣好好保持,要让学生收获知识成果,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价值。七年级学生程度参差不一,可能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教师要加强课外辅导。要让学生认识到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课堂教学上多花功夫,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领悟。强调课堂纪律,定期进行测验,以便体现学习竞争,巩固所学知识。强调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特别是自然地理的基础性地位要得到保证,学会领悟概念,学会观察地图。

二、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新课程人教版的《地理》教材。它依据2011年课程标准编写,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教材以德育为先,很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材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新的教学途径、教学方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七年级上册教材讲述两大板块: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包括: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地理笔记本、地理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电视专题片中的地理知识);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与地球仪

认识地球的形状,描述地球的大小,演示和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纬线,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开展地理观测、动手制作等活动。2.地图

了解地图上的方向、经纬度、距离;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 学会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了解数字地图等的应用。

(二):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

海陆的面积比、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

海陆处于不断变迁中,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气候

天气与气候,认识天气符号,会看天气图; 人类活动对天气质量有什么影响; 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 绘制气温、降水统计图,它们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某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居民与聚落

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说出人口过多的影响; 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及分布;

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三大宗教及分布地区;

描述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别,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4.发展与合作;

认识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学习中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本期约有18周,地理每周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学习内容

安排的课时 绪言

1课时 地球和地图

9课时 陆地和海洋 5课时 天气与气候 8课时 居民与聚落 6课时 发展与合作 2课时 期中期末复习和考试 3课时 机动 2课时

六、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研究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心理状态,不断改进教学,创造适合学生的地理教育。

2.构建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的链式反馈系统,应用新课程理论知识,强调互动、新颖、质疑。

3.写好教后记。宜详则详,宜略则略。或记表现与发挥,或记心得与体会。

4.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管好课堂纪律,这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方面。5.与学生多交流,收集反馈信息。

6.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关注地理教学的新进展,搜集地理趣味资料。7.在人地关系、地图分析、人文地理等方面整理资料,写两篇相关的教学论文。

8.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2013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地理课程标准,做新课程的实施者,提高学生的地理文化水平,让学生做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各种问题开始明显地出现,尤其是逆反心理表现突出。八年级学生既无普遍的升学压力,也无对环境的不适应,所以难管。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有些学生基础扎实,有些学生地理学习上掉队。本期由本人继续任教地理,师生彼此熟悉,有的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积极学习地理,但也有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发了对异性的朦胧感情。学习上的分化开始,明显地出现学科兴趣的偏向。要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有直接兴趣。所教的两个班是学校比较优秀的班集体,要争取班主任的支持,协助班主任搞好思想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间接兴趣,为地理会考做好准备。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新课程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该教材着眼于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联系中国基本地理国情,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教材深入理解和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课本图文并茂,可读性、可教性都很好,给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国地理,包括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资源、经济发展,共分四大版块:

(一):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在地图上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我国的领土、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国策;

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分布。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在中国地形图上说出地形、地势特征;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它的主要因素; 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影响;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资源的一般分类及其区别;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国策;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学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我国铁路干线的布局。

要求:通过学习,形成初步的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形成有关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保持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教材有4章,共13节。地理课每周安排2个课时。预计期中学完第2章,期末学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具体安排如下:

教材整体感知 2课时 从世界看中国

6课时 中国的自然环境

8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

6课时 中国的经济发展

7课时 段考

2课时 期考

3课时 机动

2课时

六、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 要深入学习地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其它版本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做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者。

2. 地理课时一定要得到保证,不能敷衍塞责更不能误课。3. 精心备课,既要深入又要浅出。

4. 高效组织课堂教学,拔尖优生,带动中层学生,开发学习困难生的潜力。

5.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6. 加强复习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

7.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地理教学的田野形式方面做出探索,注意地理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地理课程。

8.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象、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9. 注重地理学科与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篇7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对策

前言:

我国新课改的实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由于习作可以体现学生掌握的词汇量程度,语言组织能力和修辞能力,所以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为判断他们应用语文知识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板块。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制定出科学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习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应试化的教学理念。习作教学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习作素养服务的。但是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抄袭他人作品。老师、家长们的关注点永远都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在年级学校的排名多少、能不能升入重点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应付应试,让学生背诵范文,遇到差不多的题目,就让学生套用背诵的范文,了无新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教师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教堂氛围沉闷无趣、习作指导缺乏针对性。课堂上教师的单调讲解和“满堂灌”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探索改变现状的方法,教师要思考怎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怎样寻求突破。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习作教学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

最后,无法充分挖掘习作教材。现阶段,在我国习作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很难把握习作的真正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习作教学,在挖掘教材深意方面还存在不足。大部分教师都很难把握编者的真正意图,导致无法利用教材内容启发学生,习作教学效果不佳。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改进策略

1.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旧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学生只会重视考试结果,这是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习作教学是为了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是为了学习传统文化。而在以往的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没有激发出学生对习作教学的兴趣和爱好,也没能展现出学生的自主创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作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步骤,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文章。具体来说,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身心健康等。

2. 教学方面的建议

发挥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减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思维束缚。具体来说,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想象,自主思考和自主写作的空间。学生完成写作后,要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学生互改。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专业能力,灵活变化教学策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习作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3. 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课本是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来源,但一味在课本上学习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接近大自然、感受自然风光、参观人文古迹等,培养学生在玩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拘泥于沉闷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探究欲望。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以学好“语文”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归宿。

1.从关键字、词切入

一是要在生字的识、写教学上做文章。二是重视词语教学中资源利用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关联词和成语的学习、理解和运用。

2.从关键句子切入

主要是抓住课文中的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照应句、中心句、点题句、修辞句、关联句、疑难句做文章。这里重点讲对修辞色彩浓、句式独特的句子的仿造。

3.从插画图表切入

课文中的插画、图表,是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和注释,它与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有些图画还可独立成篇,如看图作文,这些都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插画图表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需要教师采取措施,提高习作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文章首先从“存在应试化教学理念,习作课堂的枯燥性和无法充分挖掘习作教材”等方面分析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再从“以学生文本,启发学生思考和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探析习作教学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吕燕飞.小学生作文的困境与出路[D].云南师范大学,201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 篇8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同文异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目前使用范围较广、具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本文选取了两套教材同时选用的一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从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和助读系统四个方面将两种教材进行比较。

一、范文系统

范文系统,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标准或选文原则选取的课文系列,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语言材料。

(一)编写内容

从内容上看,两套教材都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几乎没有改动。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处不同。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人教版是单独为一段的,苏教版是和上文在一起构成最后一段。人教版将出洞的内容独立成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文章按顺序写游记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章法。苏教版的编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加连贯、紧凑。

(二)编排体系

编排体系的不同是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

第一,所在年段。人教版将该课文编写至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三课,而苏教版却将其编写至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四课。由此可知,苏教版认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以及鉴赏更加适用于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及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精读比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在两种教材中都属于精读课文,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选文都是以精读为主体。然而,人教版第三学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比例达到了1∶1。苏教版则简化课型,只在第三学段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这样的安排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又叫导学系统、提示系统,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诠释等等。

(一)提示语

1.人教版的提示语。

第一,单元导语。在第一单元开始时,人教版教材做了这样的导入:“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语表达感情的。”明确了学习重点。

第二,提示语。在课文中,人教版使用了“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两处气泡框作为提示语,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启发思维,体现出了民主平等、自主互动的教材编写观念。

2.苏教版的提示语。

苏教版的奇数页的右上角都有标注课文的序号和标题,偶数页的左上角标注了教材分类,如课文、习作、练习等,方便学生翻阅和使用教材。

(二)图像

图像,直观性强、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1.插图。

人教版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插图设计上过于单薄,而苏教版则配以6张图片。溶洞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景观,很多学生都不曾见过,插图可以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

此外,在课文的页面设计上,人教版全部使用的是白纸黑字,偏向成人化。而苏教版则搭配了清新的淡绿色边框,给学生以愉悦的阅读体验,细节处理很到位。

2.装饰性图像。

人教版教材用可爱的卡通钢笔、麦克风表示“抄一抄”“读一读”,替换原有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则遵循化繁为简的编写理念,装饰性的图像符号相对较少。

三、知识系统

识字板块是本文知识系统的主要体现形式。

(一)识写分流

识写分流,是指将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一类是只识不写。在本课中,人教版编排了6个只识不写字,13个能识会写字,而苏教版则只安排了6个能识会写字。人教版所给的识字任务量要比苏教版大得多。这与该课文的教学年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苏教版的识字版块也体现了其简约的编写原则,只列出了要求掌握的6个生字。人教版虽然数量上显得较多,只识不写和能识会写的两个部分有大量重复,在本课中重复率竟达到了百分之百,显得有些累赘。

(二)写字指导

在写字指导方面,苏教版比人教版更为细致。在课后练习中,苏教版还有专门设计的“描红”字帖版块,让学生通过描红、仿影和临帖的实际操作,掌握写好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练习系统

练习既是积累知识的手段,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两套教材也各有特色。

(1)对于品词品句的练习设置,人教版要抄下来,苏教版却不作要求。人教版的练习较为传统,通过抄写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从而关注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苏教版的练习强调感悟、积累、实践,侧重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2)人教版中的练习提示、作业要求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例如在对本课中,人教版要求“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显得亲切自然。苏教版中则是“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直接明了,单刀直入。叙述简洁明了,但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免有生硬之感。

(3)人教版的练习大都是围绕着课文来展开的,例如在说一说的环节,人教版是这样提示的:“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而苏教版对此环节设计的较为自由,“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不限定说话的主题,给予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4)苏教版的练习形式更加丰富,在本课的最后一题还设置了“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这一项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苏教版有描红写字的练习。

上一篇:店铺周年庆邀请函下一篇:全球洗手日活动总结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