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2024-08-21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精选11篇)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1

近年来,在市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把非煤矿山应急管理工作做为加强非煤矿山安全基础管理,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按照“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强化了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装备建设、救援演练和宣传教育等工作,提高了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保持了非煤矿山行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我局非煤矿山应急管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市有采石企业24家,其中22家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2家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自去年9月份以来,由于全运会、国庆60周年、元旦、春节等大型活动或节日相继到来,多数采石场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在应急管理工作上,全市24家采石场每家均不少于1名专职应急救护员,并且都与市4支区域性的非煤矿山专业救护队伍签订了应急救护协议。

二、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合力量,成立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为提高非煤矿山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我们按照“布局合理、反应灵敏、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原则,在采石场数量相对集中的4个镇街,对应急救援力量与装备进行区域整合,先后成立了木石镇、柴胡店镇、南沙河镇、东沙河镇等4支非煤矿山专业救护队伍。救援队长由镇副安监中队长担任,具体负责日常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将自辖区内采石场的大型工程机械、救援装备予以登记造册,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救护队伍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各应急救护队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由救援队员及采石场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通报相关事故案例,学习安全规程,开展巡回检查,协调救援演练,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签订协议,明确队企之间的救援关系。为了激发救护队伍的积极性,我们按照“就近结对、有偿服务”的原则,积极敦促所有采石场与4支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目前所有22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全部于与4支救援队伍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2家采石场也于今年与木石镇非煤矿山救护队签订了协议。各救护队根据每个采石场的规模,定期收取一定的费用,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所在采石场据实支付。

(三)跟踪指导,强化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结合采石场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和新办证工作,我们对全市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逐一进行了修订完善,对救援人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进一步增强了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同时,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对《市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订,并报市政府备案,8月,被收录到《市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汇编》。

(四)未雨绸缪,搞好救援队伍预防性检查。4支非煤矿山专业救护队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认真组织,精心制定预防性安全检查方案,采用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熟悉救援环境与发现消除事故隐患相结合的形式,每年至少2次派专业人员深入各采石场进行预防性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隐患、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和“三违”情况、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采石场和镇安监中队,及时监督整改。对一些重大的安全隐患,则由安监中队、采石场及专业救护队联合商定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处置方案,报市安监局批准后,由采石场抓好落实。

(五)加强演练,提升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为督促采石场强化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救援能力,去年,我们先后在木石镇、柴胡店镇、东沙河镇分别举办了3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演练做到了组织指挥到位、资金物资到位、演练程序到位,全面检验了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检验了应急联动指挥工作机制和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应急救护队的抢险救灾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年,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区局的经验,认真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继续全力以赴地抓好非煤矿山应急管理工作,确保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一是完善预案体系。继续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督促各有关镇完善区域性的非煤矿山安全应急预案。二是抓好预案培训。督促企业开展应急预案培训,使相关管理人员、救援人员、职工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程序、任务和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队伍建设。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救援技术、装备和设施,所有建立辅助救护队的非煤矿山企业都按规定配齐救护人员和救护器材,确保救援有力。四是突出应急演练。在积极组织各采石场开展预案演练的基础上,“安全生产月”期间,我们将组织一次全市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专项演练,检验非煤矿山安全应急救护的水平和能力,以便找出问题,完善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2

非煤矿山是指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 (煤炭除外) 的矿山、尾矿库。非煤矿山主要包括运输机械, 掘进机械, 装载机械, 钻探机械, 破碎设备, 通风、排水设备, 选矿设备, 其他转动及传动设备等机械设备, 这些机械设备的运动 (静止)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机械性伤害, 而这些机械伤害是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本文主要从非煤矿山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主要机械设备的包机制度、开展机械设备的安全活动制度、关键机械设备的重点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的交接班制度等方面对非煤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介绍。

1 非煤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

1) 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 (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 。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 凭证操作。主要管、线缆装置, 实行区域负责制, 分片包干的管理办法。

2) 各种设备司机, 必须经过培训, 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 经考试合格, 领到合格证, 方能上岗。设备司机都要做到“三好”, 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 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 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 (维护) 和定期保养 (维修) 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 包括班前10~15分钟的巡回检查;班中责任制, 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 及时排除;发现大问题, 找维修人员处理。定期保养:设备运行1-2个月或运转500小时以后, 以操作工人为主, 维修工配合, 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查, 调整配合间隙和紧固零件, 处理日常保养无法处理的缺陷。定期保养完后, 由车间技术人员与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评定, 填写好保养记录。确保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经济运行。

4) 主要重点设备应定期进行精度、性能测试, 做好记录, 发现精度、效能降低, 应进行调整或检修;对主要重点设备的关键部位要进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 并做好记录。

5) 特种设备指防爆电气设备、压力容器和起吊设备, 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定期进行检测和预防性试验, 发现隐患, 必须更换或立即进行处理。

6) 加强设备润滑管理, 建立并严格执行润滑“五定”即定人、定质、定点、定量、定期制度, 做好换油记录。主要设备要建立润滑卡片, 开展根据油质状态监测换油。

2 主要机械设备的包机制度

1) 主要设备包机制度的内容是: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 共同对设备实行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的制度。

2) 包机组人员必须做到“三懂”, 即懂操作规程, 懂设备性能, 懂设备原理, “四会”即会操作, 会保养, 会修理, 会判断和处理故障、事故。

3) 包机组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制和日常检修与一般检修制度, 包机组有明确分工, 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4) 包机组应执行“五严”, 即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5) 包机组应确保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机房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 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 对评选出的先进包机组给予表扬奖励。

3 开展机械设备的安全活动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法令、指令, 树立安全第一的方针, 认真搞好业务保安工作, 明确安全职责, 机电主管科长为机电安全第一责任者, 每一班组都必须设专职或兼职检查员。

2) 认真开展安全活动, 毫不放松地对机电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积极参加单位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

3)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的同时, 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工作中时刻不忘安全, 工作前要对场地、工器具进行检查, 无安全问题后方可进行工作, 工作中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停止工作, 撤离现场。

4) 认真发挥安全员的监督作用, 自觉接受安全员的监督, 监督员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 有权反对任何人违章指挥, 对不安全的工作场所, 有权令其停止工作。

5) 认真组织机电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熟悉有关规程规定, 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业务保安能力, 做到“三好四会”, 认真开展事故预想, 事故排除等项活动。

6) 认真组织机电职工积极投身各级组织开展的安全活动, 如“冬春百日安全活动”, “安全活动月”等活动, 确保机电安全。

7) 机电部门和安监部门一起对机电事故进行追查、分析、认真调查事故原因及经过, 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秉公处理。

8) 建立健全机电事故汇报制度, 机电科每月五日应将上月机电事故情况按规定表式上报上级部门。

4 关键机械设备的重点管理制度

1) 为保证机电要害场所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生产, 除本机房值班人员外, 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2) 进入要害场所规定:上级领导和来宾参观、检查、指导工作, 必须有本单位负责人陪同带领, 登记入室;外来人员必须持证信件, 经有关领导批准, 方可登记入室;本系统各部门人员持证件登记入室。

3) 凡不是本机房当班值班人员, 不许进入机房闲聊说笑妨碍工作;凡擅自带入要害场所的人员, 经检查发现按违章论处。

4) 要害场所发生意外事故时, 值班人员要保护好现场, 填写事故经过、记录, 及时汇报领导和机电部门, 并要采取抢球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5) 要害场所不得带入, 放置与安全运转无关物品, 如易燃易爆, 有毒物品以及其它杂物。

6)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提高警惕, 防止敌人破坏。

5 机械设备的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必须在现场进行, 接班人必须提前到达现场。交接班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内容和巡回检查制度所规定的检查路线, 进行检查交接。

交接班必须把当班设备运行和检修情况, 向接班人详细交待清楚并填写记录。在接班人认为情况属实后, 双方签字, 交班人方可离开现场。

接班人发现有下列情况, 有权拒绝接班。1) 设备运行状态和检修情况不明;2) 工具、材料、配件、安全设施及各种资料和记录丢失或损坏;3) 发生事故本应处理而不进行处理;4) 设备与场所不整洁。以上情况直接搞清楚或处理后, 才能进行交接班。

交班人发现有下列情况, 不得交班。1) 接班人马虎从事, 不按操作规程规定的内容和巡回检查制规定的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2) 发现接班人喝酒或有病状和精神失常;3) 不是本岗位专责人员, 又未接到领导通告。以上情况, 等到解决后, 才可交班。

双方接班后, 岗位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均由接班人负责, 如有特殊情况, 根据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处理。

6 结束语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3

为确保“五·一”节期间全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让人们度过一个祥和、安宁的节日长假,我市由市国土资源局、市安监局、市工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了对非煤矿山的安全检查。

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专门召开了安全检查工作会议,对检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一是加强了领

导,由局长、分管局长亲自参加检查工作;二是明确了检查工作的责任主体,由市国土资源执法大队和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具体承担检查任务;三是制定了检查方法,根据全市非煤矿山点多面广的特点和检查时间短的实际情况,采取区别重点,分片排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四是提出了具体的检查要求,要求在检查中切实做到“五查、五看、三到位”。

通过历时5天的全面排查和重点抽查,发现非煤矿山企业完全按照“自上而下、台阶式”要求开采的企业44家,基本按照生产规程生产的88家,存在(来源:好范文 http:///)一定安全隐患的66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22家;证照齐全的198家,缺证少照的22家;无证违法开采的15家,其中:新塘8家、崔坝4家、白杨1家、芭蕉1家,龙凤镇1家。在检查中,共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55份,责令停止违法开采行为通知书15份,责令歇业整改15家,敦促完善证照22家。

通过这次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作业方面:一是未呈梯级开采,不按顺序开采,作业面留有伞檐、罩岩,掏底作业,形成“神仙洞”等安全隐患;二是放炮不定时,无人警戒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不戴安全帽进入矿区作业和高空作业不系安全绳现象禁而不止;四是用电不规范,使用线材和架接线路不标准,电闸裸露,无保护装置等未得到彻底整治;五是爆破后不清理危石、检查岩体裂缝,就进入矿区作业现象依然存在。

2、现场管理方面:一是安全制度不健全,二是无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教育记录;三是作业区无安全警示牌。

3、持有证照方面:按规定完全合法的非煤矿山企业须持有采矿许可证、临时用地许可证、安全生产合格证、排污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五证一照”,但在检查中发现缺证少照的仍有22家。

4、“三材”供应方面:检查中发现,“三材”管理、使用、发放不规范,一是部分乡(镇)“三材”仅凭爆破证发放,对是否无证采矿、证照不齐采矿未严格把关;二是“两路”料场“三材”直供,严重违反有关规定。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4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加强全乡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加强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贯彻落实红河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县涉爆枪支、爆炸物品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安全整顿方案的通知》(红办发电„2010‟83号)、县安监局《关于开展涉爆枪支、爆炸物品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安全整顿的实施意见》精神,乡党委、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思想,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平安阿扎河紧密联结起来,对我乡的安全生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方法和措施

1、及时组建检查工作组。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副乡长任组长,派出所所长、中学校校长、财政所所长、林业站站长、土管所所长、水管站站长、乡文化站站长、乡卫生院院长等共9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乡政府分管安全的领导带队,于2010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认真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重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落实的大检查和隐患排查和治理。

2、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充分利用9月19日及12月12日街天的机会,分别在街上张贴宣传标语68条,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6次,其次是各村委会、各完小分别进村到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3、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使此次安全隐患检查不留死角,针对突出问题重点排查。重点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对烟花爆竹、民用爆竹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力度,对烟花爆竹、民用爆竹物品、危险化学品等物品责任是否落实、仓储设施是否合法合规、专柜经营和专柜零售、应急预案建立和演练、存放不规范,没有分类存放到安全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进行了重点排查。针对存在的消防隐患,检查组要求销售个体户,要凭证经营,没有经营许可证的个体劳动工商户,要求立即停业经营。对3家烟花爆竹专卖店进行安全检查,并派出6个工作组到各村寨、小商店尽心搜查,从源头上杜绝了烟花爆竹的乱放烂用,从而确保广大个体户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认真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责。重点查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客运车辆超员、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以及驾乘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排查整治危险路段。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工作职责,极力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隐患,确保客货运输安全。组织警员检查21人次。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6、矿山及非煤矿山安全的管理工作。在部分安全隐患区未立有标志牌。检查员提出要求:要做好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做好台帐登记手续、要做好环保处理、在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立相关的标去牌。重点检查了企业是否合法、责任是否落实、水害防治、标准化作业、应急预案建立和演练、隐患排查整改及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等情况。

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充分认识当前我乡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当前安去全生产工作,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村委会、站所及乡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组织各段时间的检查,并结合本地的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认真分析查找构成我乡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研究对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安全事故的隐患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乡经济快速发展。

2、强化措施,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格督促整改安全生产隐患。制定周密计划,全面部署。把安全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来抓。

二是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推进安全生工作社会化进程。切实可行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努力推进农村安全生产群防群治工作,抓好派出所、交通安全监督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遏制我乡农村交通事故上升。

三是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和召开会议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力。

四是抓好重点辖区、重点地段的安全隐患排查,努力搞好监督和控制,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定期检查。

五是加强执勤备战、切实组织好人力物力,做好事故的救援准备工作,维护好我乡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5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

(安监管管一字[2003]32号)

2002年,各地按照国家六部(局)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整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是基本摸清了非煤矿山的底数。经初步确认,全国共有非煤矿山134058座(处),其中无证矿山19786座(处)。二是关闭整顿工作初见成效。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26489处。通过整治,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三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趋于好转。2002年全国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4.4%和43.6%。

全国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矿山违章、违规开采现象仍然存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02年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1634起、死亡2052人,分别比上年上升24.4%和6.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区的县、乡基层领导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整治工作责任制不落实,特别对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小采石场,态度不坚决,甚至以停代整、以停代关、明停暗开,使整治工作流于形式。

二是非公有制小矿山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非煤矿山特别是小矿山安全基础差、安全投入少、技术含量低、办矿标准低、管理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变。

三是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非煤矿山点多面广,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繁重,而目前各地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人员严重不足,监管力量层层衰减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县、乡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力量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对于上述问题,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清醒地认识到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在总结分析前段工作的基础上,从薄弱环节抓起,从解决突出的问题入手,继续把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

按照2003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现就2003年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3年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

2003年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落实《 安全生产法》、《 矿山安全法》和六部(局)的通知要求,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立足防范,深化整治,强化监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通过整治,依法取缔、关闭非法的和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矿山,淘汰落后的小矿山,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推进技术进步,从整体上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素质和防御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

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的重点对象:一是各类非法小矿山;二是事故频发、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三是2002年事故和死亡人数比较多的浙江、广西、湖北、广东、云南、辽宁等省(区);四是矿山数量较多的山东、河北、福建等省;五是各类私营、个体小矿山和小采石场。

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的主要目标:一是继续依法取缔、关闭非法的、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矿山、小采石场,防止已取缔、关闭的矿山死灰复燃;二是结合整治,对70%以上的非煤矿山进行安全评估,实施分类指导,加强隐患整改,推进技术进步,使其安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素质明显改观,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三是非煤矿山总的伤亡事故增幅下降,力争重、特大事故比2002年下降15%,遏制一次伤亡30人以上的事故,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

二、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突出重点,依法开展整治工作,巩固发展整治成果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地区、行业、企业、部位、环节,特别是各类个体、私营的小矿山、小采石场,严格依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深化整治工作。

对已通过验收的矿山企业,要搞“回头看”。凡是在验收后又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以及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限期重新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予以关闭;对于已取缔、关闭的矿山企业,要进行巡查,严防死灰复燃;对于目前正在整改的矿山企业,要严格依据整治的标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凡是证照不全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规和自然资源法规明确禁止开采的,应依法予以取缔。对依法设立的非煤矿山企业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以及未履行安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或虽履行了相关评价手续,但未按要求落实措施的,应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闭。各类矿山企业都要在专项整治中,做好防垮坝、防爆炸、防污染(中毒)、防透水、防冒落(片帮、坍塌)工作,并完善各主要生产工艺系统,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

(二)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要立足治本,抓好源头,做到标本兼治,通过深化整治,全面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水平。尤其要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从源头上对那些违法开采、以采代探和乱采滥挖,以及交叉重叠探采等危及安全生产的矿山企业进行彻底整治。要从防范入手,着眼于宣教培训、市场准入、安全投入、“三同时”把关,强化执法及监督约束等各方面和政府、企业、中介、社会等各层面,研究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三)结合专项整治搞好安全评估

2003年要对70%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要着重从基础工作、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划分出好的、一般的、差的和不合格的四个等级。通过安全评估,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分档排队,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好的要总结提高,一般的要改进完善,差的要限期整改、缺啥补啥,不合格的要依法关闭。

(四)切实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的督查工作,推动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各地在验收工作结束后,要将整治验收结果书面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抄报公安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内容包括:整治验收总体情况、采矿许可证吊销情况、工商营业执照收缴情况、整治环保治理情况、火工品证吊销情况、投入整治资金情况、投入整治人员情况,以及矿长资格证、矿山安全条件证等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在2003年三季度组织力量,采取异地互检互验的方法进行督查。四季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将联合开展验收督查工作,验收督查工作于年底结束。

(五)严格按照安全整治标准,加强验收工作,确保验收工作的质量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的验收工作一定要注重质量,绝不能走过场,以防止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应付过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参考各地的验收标准,制定验收指导意见。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按计划、分步骤地对所辖市(地)或企业的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县(市)一级要对本地的非煤矿山逐个进行安全整治验收。各验收组要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对验收合格的矿山企业,要经省级整治领导小组批准方可恢复生产。对整治后仍达不到验收标准和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要依法予以关闭。对已通过验收的矿山企业,要抓深化和提高,巩固整治工作成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审批关、发证关、签字关。

三、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的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

深化整治工作要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进行。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监察、国土资源、工商、环保等部门的联系,主动做好工作,做到协调行动。要在总结分析前一阶段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整治方案,科学做出深化整治的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特别是县、乡的领导,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把安全整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凡整治不力,死灰复燃严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整治期间发生特大事故的,要依法严加惩处。

(二)立足治本,搞好综合治理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应当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技术进步、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化基础建设和日常监督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等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立足治本,抓好源头,做到标本兼治。通过深化整治,全面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水平。尤其要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从源头上对那些违法开采、以采代探和乱采滥挖,以及交叉重叠探采等危及安全生产的矿山企业进行彻底整治。

(三)加强基础工作,搞好集中整治与经常监管的紧密结合 要指导督促各类非煤矿山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的各项规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工作机构。要将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的监督管理紧密结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四)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升级

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法律约束、技术示范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非煤矿山企业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促进非煤矿山的安全技术升级。

(五)加快整治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

非煤矿山整治工作要严格按照六部(局)的通知要求进行,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快进度,保证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确保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全面按期完成。

二ΟΟ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6

苏安监〔2008〕188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8年8月1日,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尖山铁矿南排土场发生特别重大垮塌事故,损失十分惨重。为深刻吸取这次事故的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8‟199号)精神,省局制定了《江苏省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一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一日

江苏省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5号)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原则

我省非煤矿山排土场的安全专项整治,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主线,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通过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排土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坚决关闭整改无望或经过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排土场,防范排土场跨塌、泥石流等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排土场安全运行。

二、工作目标

1、建立非煤矿山排土场基础数据库。各地要立即组织对本地区非煤矿山排土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建立排土场基础数据库,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排土场实施有效监管打下基础。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有排土场的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排土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加强排土场安全状况的监测和检查,规范排土作业行为,确保排土场的运行安全。

3、开展排土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地和各相关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的规定,对排土场进行经常性的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治理,防止排土场跨塌以及因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泥石流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实行排土场安全分类指导和监管。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督促企业对排土场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度分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排土场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排土场周边重要设施、居民区的安全。

5、强化排土场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各地要针对排土场事故发生的特点,督促企业制订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实施科学、快速、有效的施救,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工作措施

1、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查清本地区非煤矿山排土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排土场的现场安全监督,督促相关企业加大排土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并在企业自查和进行安全度分级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组织督查。对排土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要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望或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排土场,应坚决予以关闭,并按规定进行复垦。

2、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原国家安监局令第18号)的要求,强化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对现有的排土场,要督促企业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简称《规程》)和《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2005,简称《规则》)的相关要求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度分级;对危险级排土场,要立即停产整顿;对病级排土场,要按正常级标准进行整治,限期达标。对近期已进行安全评价但未进行安全度分级的排土场,应督促相关企业补做相应工作。

3、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各设有排土场的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规程》和《规则》的要求,对所属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隐患排查,特别要加强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容易引发排土场事故情况下的检查,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度分级。对排查出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和治理,防止排土场滚石、跨塌等造成人身伤害,以及因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泥石流影响周边地区安全。

4、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相关企业要建立健全排土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排土场的运行管理,确保排土作业的安全。要加强对排土场安全状况的监测监控,加大安全投入。对地基不良影响安全的,应立即补做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排土场安全运行。

5、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加强排土场周边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严格禁止在排土场可能影响安全的范围内进行与排土作业无关的建设和其他作业活动,杜绝在排土场内捡拾废弃矿石等违规活动。同时,各相关企业要采取措施,加强废弃岩土的综合利用工作,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废弃岩土的排放量,从源头上减少排土场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四、工作安排 1、2008年12月底前,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结合本地区非煤矿山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贯彻落实到各相关企业。2、2009年4月底前,各相关企业依照《规程》和《规则》和本方案的要求,开展排土场自查,完成安全评价和安全度分级,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治理,并将《江苏省非煤矿山排土场基本情况表》(附件一)上报县级安全监管部门。3、2009年5月底前,市、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根据企业上报的自查情况和安全度,对辖区内排土场安全状况和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督查,并将《江苏省非煤矿山排土场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二)逐级汇总上报省局。经过调查,本地区没有排土场的地区,也应将相关情况书面上报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

4、根据各地的工作开展进度,省局适时组织对重点地区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7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24号 【发布日期】2006-08-19 【生效日期】2006-08-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决定

(晋政发〔2006〕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非煤矿山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自2002年7月以来,不断深入基层,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广大非煤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机构建设,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部分地区超层越界违法采矿和无证非法采矿现象还未得到有效治理,开采秩序比较混乱,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为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矿山生产秩序,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当前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组织领导

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各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分级负责。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成员单位由省安监、国土、工商、公安、监察、环保、劳动保障、工会、电力等部门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市、县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工作目标

强化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规范矿山生产、用工秩序,改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严厉打击并坚决取缔非法采矿行为,依法惩处违法非煤矿山企业,彻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切实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实现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三、深化整治的范围

凡是从事除煤炭以外的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生产和采掘施工作业,均纳入深化整治的范围,具体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管道输送、地质勘探作业、地热与矿泉水开采以及金属选矿和非金属矿加工。

非法非煤矿山是指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取得安全资格证,擅自进行建设或生产的非煤矿山,以及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探矿作业的。

违法非煤矿山企业是指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但在矿山建设或生产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建设或生产的非煤矿山企业。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职责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对本行政区域内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各部门依法行政的考核制度,认真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到位;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工作方案和报告要及时研究并批复;对应依法关闭的企业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关闭。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必须认真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各类非煤矿山企业的生产和建设活动,发现本乡(镇)、村范围内有非法采矿行为,或者非煤矿山企业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不依法办事,违法生产和作业时,必须立即制止,并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负责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依法颁发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依法查处非煤矿山企业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牵头组织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工作联系,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深化整治工作的情况。

(三)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批准非煤矿产资源的《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加强非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监管,规范矿业权流转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严肃查处超层越界违法采矿行为。对未按规定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或以上两证已被吊销的非煤矿山企业,不得为其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延续、变更登记,并及时对《采矿许可证》依法处理。(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颁发非煤矿山企业《营业执照》,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其违法行为;依法暂扣或吊销违法非煤矿山企业的《营业执照》。

(五)公安部门负责非煤矿山企业《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和《爆炸物品储存证》的审核发放,维护非煤矿山的社会治安秩序,严格对非煤矿山企业所需火工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非法火工品的买卖行为,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凡未取得或已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一律不得为其提供生产所需的火工品;对于依法批准的新建、改建、扩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及整治所需的火工品,应依据矿山建设施工需要和当地安监部门的意见,审批供应。

(六)监察部门负责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非煤矿山整治工作中的执法和监管行为进行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七)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非煤矿山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依法查处非煤矿山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监管,依法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格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录用就业前培训要求,监督企业做好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劳动合同签订、岗前培训等工作;监督检查企业工资支付、职工生活、居住条件和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的情况,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九)工会组织要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或建议。(十)供电单位负责非煤矿山企业的电力供应,不得向非法采矿者或非法选矿者提供电力;要在接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安监、国土、工商、公安等部门对违法非煤矿山企业作出的吊销许可证、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后,依法同其终止供用电合同,并停止供电。

五、工作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为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确保我省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下列非法非煤矿山和非煤矿山企业,应依法取缔并实施关闭。取缔和关闭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1.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非法非煤矿山;

2.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拒不进行停产整顿或停而不整,仍然擅自进行建设或生产的非煤矿山企业;

3.整顿后仍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非煤矿山企业;4.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实施关闭的非煤矿山企业。

(二)非煤矿山企业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予以罚款。

1.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2.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生产隐患不消除,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3.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擅自进行建设和生产的;4.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继续进行生产的;

5.企业用工没有达到用工备案、劳动合同签订、就业前培训和百分之百参加工伤保险要求的;6.工业卫生、作业场所生活条件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职工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的;7.违反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的。

超层越界违法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矿业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三)取缔和关闭非法非煤矿山和违法非煤矿山企业的措施。

1.非法非煤矿山一经发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按规定处以罚款;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拆除生产、供电、供水设施设备,炸毁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

2.对应予取缔关闭的违法非煤矿山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国土、安监、工商部门应当分别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对其实施关闭。地质资料、生产和建设技术资料和火工品,分别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安监和公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缴和处理。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做出关闭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须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发布关闭矿山公告,并及时组织关闭。

(四)对被责令停产整顿非煤矿山企业采取的措施。

1.非煤矿山企业必须编制安全整改方案,报当地安监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2.有关部门要按照批准的整改方案,从火工品供应、电力供应、作业人数等方面强化监管,严禁企业以整改名义组织生产;

3.整改工作完成后,由当地安监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验收。验收工作要在收到非煤矿山企业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合格的,由当地安监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企业方可恢复生产。验收不合格的,应依法组织关闭。

六、有关要求及责任追究(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安全监管,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秩序,逐步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机制。

在非煤矿山较为集中的乡(镇)可以设立安监站,其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调剂解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员,在深化非煤矿山整治工作中不按规定履行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合作,联合执法,强化执法手段,严格执法程序。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要建立执法告知制度,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确保国家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

(三)非煤矿山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和安全风险抵押金,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密切监控重大危险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非煤矿山企业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依法查处;导致发生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发生死亡事故的非煤矿山企业,给予死亡职工每人不低于20万元的赔偿。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查处事故时,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准确,做到不枉不纵;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对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瞒报和谎报事故以及延误事故救援、阻碍事故调查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依法从重处罚。

二○○六年八月十九日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8

企业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非煤矿山情况

我地区现有非煤矿山企业182家,108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中,露天矿山91家,井采矿山71家,粘土砂石料场41家,采掘施工20家。

(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情况

哈密地区目前,共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6家,年产值为1.83亿元,主要产品为:硫化碱、乙炔、工业氧、医用氧;4家新建企业:汇友公司年/12万吨硫化碱、新联公司年/12万吨硫化碱、亚佳燃料乙醇项目、广汇新能源煤化工项目。

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甲类80家、乙类110家,年产值9.03亿元,主要经营产品为:成品油、石油液化气、氰化钠、农药、硫化碱、油漆等。

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批发企业2家,长期零售网点16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年销售收入为148万元。

二、事故指标控制情况

2007年,全地区总控指标129人,实际死亡92人,占自治区下达全年死亡控制指标的71.32%。其中交通事故控制指标115人,实际死亡79人,占自治区下达相应控制指标的68.70%;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控制指标10人,实际死亡11人,占自治区下达相应控制指标的110%;煤矿控制指标1人,实际死亡2人,占自治区下达相应控制指标的200%;火灾、农机未发生死亡事故;全地区发生3 人以上死亡事故2起。

2008年1-3月份,全地区职责范围内各类事故共死亡27人,占自治区下达全年死亡控制指标的27%(总控指标100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23人,占自治区下达相应控制指标的27.06%(控制指标85人)。工矿贸企业事故死亡4人,占自治区下达相应控制指标的40%(控制指标10人)。其他行业无死亡事故。

三、存在的问题

1.目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法规、标准已较为完备,各企业也按规定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但对制度、规程以及管理部门的要求未形成有效的落实机制,有章不循,执行力差。

2.相当一部分矿山地质工作不到位,矿山资源情况不详实。导致设计与实际、设计与生产施工脱节,加之矿山企业自身地质、采矿、测量等工作技术人员短缺,导致生产施工无有效可行的指导文件,甚至出现乱采乱挖现象。3.各小规模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普遍投入不足,未按规定保证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条件处于较低水平。

4.职工安全素质较差。矿山井下作业,集苦脏累险于一体,目前主要由较落后地区、较困难家庭的农民工承担。此类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短期培训难以有效解决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问题,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

5.施工队伍建设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非煤矿山采掘施工队伍,实际上是一支劳务队伍。存在自身专业技术人员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管理模式主要采取逐级承包,管理不规范,且一线职工不稳定,承担风险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9

关于贯彻落实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

2011年9月22日,我县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后,我矿及时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详细的传达,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安排和部署,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矿法人代表杨秀龙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孙国强副省长8月31日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和领会9月22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他指出安全生产工作,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丝毫松懈不得。如果我们盲目乐观,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安全隐患就定会滋生和蔓延,埋下事故祸根。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请大家务必要警钟长鸣,务必要把县、镇的会议精神变成实际行动,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每一个环节,站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不可盲目乐观、有所放松,切不可心存侥幸、麻痹大意。要永远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将忧患意识要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从而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精神状态,变压力为动力,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好、更实,确保我矿安全无事故。

二、抓好排查,落实措施

杨钦矿长要求,在旅发大会和国庆节到来前,全矿要开展一次仔细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各部门、车间、科室不仅要查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而且要在安全制度建设方面查漏补缺,加大矿井五大灾害的防治力度,注意矿区防火、防盗、防人身伤害、防财物损失等。对查出的问题要落实责任限期整改,确保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规范、和谐与发展。一是要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二是要通过各项制度的充实完善,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到人,工作规范。逐步形成完善、有效、便捷的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形成规范协调、权责分明、运行高效的长效机制。

总之,我矿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此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发展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关于非煤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篇10

自查的情况汇报

根据《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发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防震应急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2017年地震重点危险区准备检查情况的通报文件精神的通知》的通知(耿震联办发电﹝2017﹞2号)要求,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县地震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建设,大力提升自身和社会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强化宣传,增强意识,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就我乡地震安全应急准备工作落实自检自查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分职责分工,贯彻落实学习

为做好地震安全应急准备工作,我乡成立了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地震工作的副乡长尹荣斌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政办负责人、乡武装部部长分别担任,成员由乡组织办、社会事务办、农业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农村公路管理所、卫生院、供电所、教育办公室、乡派出所及各村村委会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落实防震减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协调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防震减灾和应急准备工作措施,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1— 汛期到来前,我乡组织全乡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认真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提升我乡各机关、学校、村委会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立足宣传,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我省连续多年组织实施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十项重大措施,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我乡认真开展好防震减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宣传活动。一是利用乡政府及各村委会宣传栏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专栏》,并通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画、小手册等,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休息、闲聊和自己的家门外,就能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二是防震减灾工作从娃娃抓起,聘请学校老师为辅导员,在课堂上开设防震减灾知识讲座课程、开展应急演练、自护自救等,提高学生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农村危房改造,截止2017年7月,235户棚户区改造户已全部完工(其中拆除新建124户,改、扩建111户)。协同有关部门组建了一支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现已完成改、扩建45户验收,后续未完验收将于近期组织工作组进行验收。对我乡棚户区改造户的资金分为两批次发放,现已完成对一批棚户区改造户的资金发放,共计发放45户,资金22.5万元。

—2—

三、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演练

坚持“做好应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预案为先”的原则,并按“预案制定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制定了的《四排山乡地震应急预案》。以各村委会、学校等为单位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其中主要是以村委会、学校为主阵地,在群众和广大师生中开展防震减灾、自护自救相关知识的学习、普及和演练,以此为辐射,带动广大群众、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四、志愿者队伍建设

应急救援队伍是地震应急和救灾的基础力量,我乡按照建设“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要求。依托现有的民兵队伍、应急分队的基础上,挑选志愿参与、健身健康的人员,组建了18人的地震紧急救援队。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救援队负责开展抢险救援、抢险救护、灾情收集;协助做好救灾物资运送发放,平息谣言维持社会秩序及防控能力之内的次生灾害等。

五、因地制宜,设置地震应急疏散场所

我乡结合规划与建设的实际,因地制宜,利用乡政府、中、小学校的篮球场为地震应急疏散场所。用于地震避险场所范围面积为3500平方米左右,可应急疏散群众6000余人。当发生地震或其它公共突发灾害时,我乡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以立即投入使

—3— 用,受灾群众可以根据既定路线在统一安排和指挥下,应急疏散到所指定的应急疏散避险区,有效安置受灾人员,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六、存在的问题

1、防大震救大灾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我乡地处山区地形,地震的危险区多位于地形复杂、边远的村民小组,汛期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灾害的风险,客观上造成应急准备和处置难度较大,对超出经验、超出平常的地震应急处置考虑不够,防大震、救大灾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由于我乡财政困难,防震减灾工作经费与实际需要尚有差距。

3、应急队伍训练质量尚待提高。

4、有少部分学习建筑抗震设防能力还比较差。

四排山乡人民政府

2017年7月27日

XX县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 篇11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迅速、有效做好事故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编制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救援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X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XX省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1.4事故分级

根据有关规定,非煤矿山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见附件3)。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

2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体系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体系由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

2.1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县长

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应急局、县工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体局、县应急局、县能源局、交警大队、县防震减灾中心、县气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国网XX供电公司、联通XX分公司、移动XX分公司、电信XX分公司、武警XX中队、事发地乡镇政府。

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应急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应急局、县工信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县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的职责见附件2)。

2.2分级应对

省、市、县三级指挥部分别负责应对重大以上、较大以上、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上级成立现场指挥部时,县级指挥部应纳入上级指挥部并移交指挥权,继续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3县现场指挥部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县政府视情成立现场指挥部。县现场指挥部设置如下:

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县长

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应急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事发地乡镇长。

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组、抢险救援组、技术组、医学救护组、社会稳定组、应急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善后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抢救需要,指挥长可视情调整工作组、组成单位及职责,调集县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事故处置工作。

2.3.1综合组

组长:县应急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及相关部门,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

职责:收集、汇总、报送灾情和救援动态信息,承办文秘、会务工作;协调、服务、督办各组工作落实;完成现场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2.3.2抢险救援组

组长:县应急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县消防救援大队等。

职责:掌握灾情动态,参与救援方案制定;调集专业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组织灾情侦察、抢险救援,控制危险源。

2.3.3技术组

组长:县应急局分管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应急局等相关部门。

职责:掌握、研判灾情,组织专家研究论证,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救援方案、技术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

技术组下设专家组。主要任务:研判灾情,研究论证救援技术措施,为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救援方案制定;提出防范事故扩大措施建议。

2.3.4医学救援组

组长:县卫体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卫体局等相关部门,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

职责: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卫生保障,调配县级医疗资源指导援助,开展现场卫生防疫。

2.3.5社会稳定组

组长:县公安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县公安局,县交通局、交警队等相关部门,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

职责:负责现场及周边治安、警戒和道路交通管制、疏导,开展人员核查和遇难人员身份识别工作。

2.3.6宣传报道组

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

职责:组织开展新闻发布、新闻报道,引导舆情。

2.3.7应急保障组

组长: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能源局、县气象局、事发地乡镇政府、国网XX供电公司、联通XX分公司、移动XX分公司、电信XX分公司等。

职责:组织后勤服务、物资、交通运输、通信、电力、等保障,开展气象监测预报。

2.3.8善后工作组

组长:县应急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和单位、事发地乡镇政府。

职责:做好家属安抚、伤亡赔偿和应急补偿、恢复重建工作,处理其他有关善后事宜。

3风险防控

全县非煤矿山共27座,其中地下矿山2座、小型露天采石场8座、砖瓦粘土开采9座、采砂场6座、地质勘探1家、选矿1家。由于我县非煤矿山企业规模较小,加之安全生产基础先天不足,主要存在提升运输、机械伤害、电气火灾、边坡垮塌等事故风险。

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要依法对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制定防控措施,定期进行检查、监控;要建立完善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领域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非煤矿山企业事故预防主体责任,加强政府和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防范化解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风险和隐患。

4监测与预警

4.1监测

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监测监控预警等信息化手段,结合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检查执法、企业报送的安全风险管控情况,对本行政区内非煤矿山的安全风险状况加强监测,对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安全隐患重点监控。应急、自然资源、电力、水利、气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和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与共享机制。

4.2预警

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分析研判本行政区内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风险监测、监控信息。经研判认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或接收到有关自然灾害信息可能引发事故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有关单位和相关企业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同时,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危害程度和发展态势,指令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单位进入待命状态。视情派出工作组进行现场督导,检查预防性处置措施执行情况,对重大安全风险和隐患排除前或者控制、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

5应急处置与救援

5.1信息报告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按规定立即报告应急部门及相关部门。情况紧急时,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县应急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应急部门和相关部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规定上报并跟踪和续报事故及救援进展情况。(县应急局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6280761)

5.2先期处置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企业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响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采取有效应急救援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根据事故情况及发展态势,县政府及应急部门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5.3应急响应

县级响应由低到高设定为三级、二级、一级三个等级。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依据响应条件,启动相应等级响应(各等级响应条件见附件4)。

5.3.1三级响应

符合三级响应条件时,由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启动三级响应,视情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随时掌握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视情协调增派有关救援力量,做好扩大响应的准备。

5.3.2二级响应

符合二级响应条件时,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向指挥长报告,由指挥长启动二级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副指挥长、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根据事故情况,迅速指挥调度有关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工作。

(2)指挥长到达现场后,迅速成立县现场指挥部及其工作组,开展灾情会商,了解先期处置情况,分析研判事故灾害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制定事故救援方案,指挥各组迅速开展行动。

(3)指挥、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治单位积极抢救遇险人员、救治受伤人员,控制危险源或排除事故隐患,标明或划定危险区域,根据事故类型组织救援人员恢复被损坏的交通、通讯、电力等系统,为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4)加强灾区环境监测监控和救援人员安全防护,发现可能直接危及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组织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降低或者化解风险,必要时可以暂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

(5)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救援需要,协调增调救援力量。

(6)组织展开人员核查、事故现场秩序维护、遇险人员和遇险遇难人员亲属安抚工作。

(7)做好交通、医疗卫生、通信、气象、供电、供水、生活等应急保障工作。

(8)及时、统一发布灾情、救援等信息,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做好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

(9)按照上级政府工作组指导意见,落实相应工作。

5.3.3一级响应

符合一级响应条件时,指挥长向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建议总指挥启动一级响应,进一步加强现场指挥部力量,在做好二级响应重点工作的基础上,落实国家、省、市工作组指导意见,必要时请求市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5.3.4响应调整

县指挥部依据灾情变化,结合救援实际调整响应级别。

5.3.5响应结束

遇险遇难人员全部救出,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一、二级响应由县指挥部指挥长宣布响应结束,三级响应由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县应急局主要负责人宣布响应结束)。

6、应急保障

6.1救援力量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力量主要有县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救护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企事业单位人员。

6.2资金保障

企业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资金准备。事故发生后,事发企业及时落实各类应急费用。

6.3其他保障

事发地乡镇政府要全力保证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有关部门要按照现场指挥部指令或应急处置需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应急保障工作。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包括受害及受影响人员妥善安置、慰问、后续医疗救治、赔(补)偿,征用物资和救援费用补偿,灾后恢复和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相关部门依职责要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7.2调查评估

按照事故等级和有关规定,相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及时对事故发生经过、原因、类别、性质、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教训、责任进行调查,提出防范措施。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总结和分析事故发生、应急处置情况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8附则

8.1宣传、培训和演练

县指挥部办公室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宣传,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同时,定期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符合修订情形的应及时组织修订。

8.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8.3预案解释

上一篇:对学生会宣传部未来希冀下一篇:公证申请表分为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