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

2024-08-12

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精选8篇)

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 篇1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的基本职能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从考试范围上来讲,一般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识。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

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

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

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提供备考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公教育新疆事业单位

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屡发生,其引发出的问题值得关注。国务院在2003年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

在2006年1月8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是:“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2]

“甲流”疫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各国政府的面前,也给我国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带来了考验。由此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卫生事件的关注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如果政府在应急处理体系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和预防工作,将极大地减少损失;反之,则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

1 中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类公共卫生事件总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范围之广,涉及面之多让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它产生高度重视。2000年以来至今,在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发生了多起影响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21世纪新出现的第一个严重传染病。2002年7月初发病,2003年初在广东省爆发性流行,并很快波及数10个国家和地区。[3]

2008年9月11日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致婴幼患病、死亡事件曝光。[4]国家闻讯检查出22个问题奶粉品牌,诸多名牌产品更是名列榜首。[5]全国约有29.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

2009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未含港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48起,2009年,我国内地报告事件数较2008年同期上升8.85%,甲型H1N1流感作为2009年新发现的传染病,继首先在墨西哥陆续发现人类感染、死亡病例后,在全球及我国广泛流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中国卫生部于2009年5月11日上午确诊了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2010年的8月南京的疑似小龙虾致人肌肉溶解事件,引起国人普遍关注。据卫生部通报2010年第三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98起,中毒3428人,其中,死亡78人。

在最新的2009年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意见——“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有一条是有关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6],其中一部分内容如下: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其危机管理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立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需要从最基本的方面着手,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框架。

2 危机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危机管理”这一术语最早正式出现于1986年[7]。危机管理是一个通过危机预警、危机防范、危机处理,以实现避免、减少危机所产生的危害和损失,并从危机中开拓出发展机遇的过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呈群体性、不确定性及危险性大的特点。它的发生使得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秩序直接受到了威胁,这符合危机的概念,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危机的特点,所以应当属于危机管理的范畴。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需要一个统一的应急管理系统。所以危机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是可行的。

突发公共事件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应对的危机不仅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危机,更多的是危机引发的危机。需要处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不真实信息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可能导致医疗卫生保健短时间内的需求增大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危机引起的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危机管理框架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危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框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非预期性、紧迫性、影响范围大、危害性质严重等特点。近年来频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其相关的危机管理的研究也愈发的增加。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的能力较之前已有较大改善,但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时,危机管理的有些方面并没有得到普遍的理解,所以常被忽略。显然一个可以突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关键部分并且能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反应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越来越多的趋向于复杂的框架的设计的情况下,应该回归最基本的,突出关键部分的危机管理,从最基本的着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计危机管理的行动框架。

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制定了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行动框架(图1),基于最基本的危机管理领域,目的是能够明确和迅速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有效的危机管理。

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行动框架强调五个核心组成部分:监测与预警,医疗卫生保健响应,公共健康干预,信息沟通和指挥协调。对于一个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每个部分需要有足够的能力以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需求,并建立相关功能之间的关系和途径,能够支持协调,沟通和协作其他核心部分的速度和效率。

3.1 监测与预警

监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预警,有效的监测系统的关键是查明、监测并提供之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和传染等信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卫生部直属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

一个有足够能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监测系统,可以满足迅速扩大的监测需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在面对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监测系统还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监测和识别由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其他传染性疾病,以及更大规模的危害人类生命安全事件。

此外,监控系统需要相关机制或部门分享所收集的数据等情报来指导风险评估,从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医疗卫生保健规划和公共卫生干预的反应。

3.2 医疗卫生保健响应

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可能会增加,特别是医院。根据临床疾病的性质,紧急情况下紧急护理服务的需求有可能大幅增加。由于事件的突发性,用于防疫和治疗的药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从2009年甲流(H1N1)已经证明,快速和提供适当的医疗卫生保健可以拯救生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理能力有助于缓解医院的压力,而且能更及时和快速的进行医疗卫生保健响应。

3.3 公共卫生干预

公共卫生干预(如接触者追踪,隔离措施)是在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始阶段最明显的反应措施。如果干预的及时和有效,有可能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灾害或以此拖延爆发的时间,换来足够的时间来启动并实施协调干预。公共卫生干预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干预的工作中心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控制转移到将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灵活的公共卫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

3.4 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公共卫生干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常常被忽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极易引起社会恐慌的,此时如果无法做到及时的信息沟通和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极有可能造成恶意谣言的传播,引起更大的危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沟通在公共卫生干预中的作用是传达健康讯息,鼓励个人从自身防御,防止社会恐慌的传播。各地区通过上报相关信息进行沟通,方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监测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及时通报各地,为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提供保障。

3.5 指挥协调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为了能够有效和及时的对事件进行处理,这就需要一个指挥。为了指挥协调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系统需要其他四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部分的支持从而方便情况的准确评估,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决策和协调提供证据,做出良好的回应。2009年“甲流”疫情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指挥部,分别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指挥。使得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较2003年“非典”是一大进步。

4 结论

虽然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行动框架在实际中可能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各种能力受到一定抑制因素的限制。但是该行动框架是简单而有用的,可以用来来传达一个全面和综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结构的概念,有助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关华,黄君瑶,杨哲等.广东省1353例SARS病人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1):63.

[4]余黎峰.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中国CSR危机[J].企业经济,2009,(5).

[5]胜秀平,颜毓洁.新形势下对有关经济主体伦理道德的思考———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9,(1).

[6]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66-02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護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当然,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全社会实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程序上升為国家意志,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

其次是关于政治团体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互益性质的,主要是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代表和维护这个人群的利益。在这一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或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这些社团承担。参与和影响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我国的政治团体,也称人民团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社会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八大群众团体。人民团体在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既体现党的政治性的要求,又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发挥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因而,人民团体在公共管理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即寻找党和政府需求与其所代表的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这与西方国家社团只谋求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有着严格区别。

最后,自治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但在西方,自治组织一般在法律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活动。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中的职代会,这些自治组织在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是目前基层自治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大力培育。健全和发展,只有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提高,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才能协助、补充和延伸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刘婧、徐亚骏:《区域综合公共管理模式及中国综合公共安全管理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6 年第 6 期。

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 篇4

单位:得分:为了解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掌握情况,请您配合我们的此次调查并认真答题。

***卫生局

以下说法请根据您的判断在括号内打上“√”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包括环境卫生协管和卫生监督协管。

(×)

2、项目要求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合格率分别要达到80%和85%。(×)

3、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居住的0-6岁儿童。(√)

4、早孕建册是指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相关信息采集(询问生活方式等、体格

检查、辅助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

6、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

7、高血压高危人群需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8、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随访管理要求是指实施分级管理、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其中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

检。(√)

9、抑郁症需纳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

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 篇5

1、什么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宣传倡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奖励优待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

2、国家为什么要推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迫切要求;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

3、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是那四个部委?国家人口计生委、综治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为核心,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目标是什么?

通过组织实施试点、有序推进和逐步深化,到2012年,试点城市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初步建立适应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

6、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以人为本。把维护广大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 1

本管理理念,不断满足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服务实现管理目标。

②统筹推进。试点城市要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人口计生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衔接,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整合部门管理力量和信息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为主体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真正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其他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

③重点突破。试点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目标、任务和工作规划,在领导体制、综合决策、居住证管理、社区登记、信息共享、投入保障、服务网络、服务拓展、城乡统筹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推动试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7、咸阳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主要任务有哪些? ①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机制。②优化服务,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③整合资源,推进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信息管理机制。⑤夯实基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队伍稳定强化机制。

⑥强化保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费投入机制。

8、渭城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三大机制是什么?

一是建立完善区、镇(办)两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保障机制,二是依托信息系统,创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机制。三是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9、渭城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五种服务管理模式是什么?

一是对农村实行村组集中管理。二是对城市实行社区模块式管理。三是对各行业单位实行单位负责式管理。四是对集贸市场实行联合式管理。五是对零散人口实行居民化直接式管理。

10、渭城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八个实现是什么?

一是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服

务管理均等化。三是实现流动人口教育就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实现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实现流动人口创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实现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七是实现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八是实现流动人口其他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1、什么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六个一“服务活动?

开展一次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相关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生殖健康、婚育新风知识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有关内容。

组织一次家庭探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到“空巢老人”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进行一次帮扶活动对于已返乡的流动人口节后仍外出的人员,负责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为他们送去科技书籍等资料。

办理一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主动上门对返乡人员开展《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免费审验、换发工作,对无证人员进行清查登记,并免费为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提供一次生殖健康访视服务组织计生技术人员巡回各村、社区对流动已婚育龄人员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举办一次维权培训活动聘请劳动保障部门专家为返乡群众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专题讲座,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用法律做武器保护自己。

12、渭城区推行流动人口“六项均等化服务”是什么?

一是宣传倡导服务均等化。二是便民维权服务均等化。三是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均等化。四是优生优育服务均等化。五是奖励优待和生育关怀服务均等化。

13、以房管人要求房主必须做到那几点?

一是在出租房屋时要求流动人口出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报告社区进行查验,对未持证者不得出租;二是督促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三是发现流动人口怀孕或有生育现象应及时报告社区居委会。对未落实责任的,办事处依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给予批评教育。严格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房主协助社区抓好流动人口管理的责任意识,形成了“抓房主、房主抓”的良好局面,也让流动人口在入住的第一时间自觉接受了现居住地

管理。

14、渭城区开展的“三清楚、六均等、一满意”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清楚”即社区利用定期清理清查活动对居住在本辖区的流动人口做到户籍地清楚,婚育、避孕状况清楚,现居住地清楚。

“六均等”,即实行六项均等化服务。“宣传教育服务均等”即依托社区人口学校举办流动人口婚育知识培训班,引导流动人口树立婚育新观念。“免费技术服务均等”即镇办设立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公开流动人口免费服务项目、内容及程序。“生殖健康、随访服务均等”即村(社区)依托计生技术服务室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服务。“优生优育服务均等”即将流动人口纳入“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和“家庭创业工程”实施范围,与常住人口享受同等服务。“免费避孕药具服务均等”即在社区服务站市场、企业及流动人口集中的村居设立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关怀关爱服务均等”即流动人口在渭城辖区享受同常住居民一样的子女入托入学、生育关怀、特困帮扶等服务。

“一满意”即让辖区所有流动人口满意。我们积极开展了“您为渭城经济做贡献,我们倾心倾力为您做服务”活动

15、流动人口的五项权利是什么?

一是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二是免费获得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其他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和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四是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免费办理生育服务证;

五是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对可以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以及应当履行的计划生育相关义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6、流动人口的五项义务是什么?

一是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

二是办理婚育证明时,有义务出示结婚证和提供婚姻状况、配偶信息及生育节育情况;

三是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明,应当提供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四是到现居住地时自觉接受当地主管部门查验婚育证明和如实反映计生信息;

基本公共事务管理知识 篇6

社区工作者:2014年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之认识的基本规

北京人事考试网:

社区工作者:

2014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中会出现一些哲学方面的知识,很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有关哲学方面的知识:《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认识的基本规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预祝广大考生能在社区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认识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意义:(1)发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2)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社区工作者考试知识点:

发展过程 反复性和无限性

更多社区工作者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辅导课程

欢迎加入社区工作者考试交流群:242637165

相关推荐:

【咨询】专业公考互动交流平台|北京选调生考试交流群: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42637165

【辅导】社区工作者面授课程|社区工作者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社区工作者考试用书|YY公开课

【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篇7

1 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工程对防洪排涝、减少灾害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水利工程还是现代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灌溉以及生产用水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使用中的重要工作。通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保障水利工程运行使用过程中的完好状态。通过管理工作的实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使用的最终目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工程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工程运行使用过程受到科学的监控与管理, 保障工程状态满足使用需求。了解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有助于我国水利工程人才的培养, 有助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下就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

2 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2.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知识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涉及面广、设计学科多、涉及法律法规多、地区差异大、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的特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包括项目施工期间的管理措施, 也包括项目完成后采取的竣工验收管理措施。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要以施工管理工作为中心形成以项目法人 (业主) 、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 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 以期达到降低造价, 保证进度, 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 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 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 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施工期的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 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 领取工程款, 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索赔;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另外, 在工程施工完成后还要接收主管单位的检查,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 应根据项目管理体系对成本、质量、安全等内容进行管理与控制。通过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2.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进行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主管部门以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利工程划分级别对管理范围进行明确。以实际河段重要地方管理范围为例, 其管理范围为堤身和背水坡脚以外5米至10米的护堤地。险工地段堤地范围适当放宽。管理单位内确定水利工程使用的独体所有权规水利工程所有权人。在大坝、提防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 禁止爆破、采石、取土等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活动。根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求, 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并根据水利工程管理规范进行安全鉴定。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 管理单位要对水利工程实行观测、巡检和检查。经常检查项目包括建筑物各部分、闸位及启闭机械、动力设备、通讯设备等。另外还要对水流形态和岸坡进行经常性检查。在每年的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应结合观测工作机相关分析资料由管理单位负责人组织。另外, 在发生特大洪水、工程非常运用及重大事故等情况时, 管理单位应及时组织力量对水利工程进行特别检查。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 管理部门应编制年度控制运用计划, 上报管辖权所属水利工程主管部门核准。在干旱期间,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用水管理, 保障城乡生活用水。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 水利主管单位还应建立除险与抢险制度。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 以此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抢险目的。

2.3 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 促进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运行。通过明确经营管理目标与发展重点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科学发展。首先, 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应调整供水结构, 以城乡供水业的发展为中心形成水利行业的优势产业。同时, 注重水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农村水电也的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在经营管理中还应大力发展水利旅游业, 壮大水利经营优势。

根据近年来水工程经营管理改革与创新发展情况, 现代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强化成本和效益的核算, 实现市场化经营管理核心的构建。以水力资源优势打造多种经营模式, 实现水力资源有事的利用。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入促进人力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3 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方向

在对水利工程管理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中可以看出, 现代水利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正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使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经营管理工作形成科学的市场竞争, 进而促进各管理机构的积极性, 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而且,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簪, 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机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实施监控。现代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将以管理目标为中心, 以现代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 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管理是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与管理。根据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经营等三个不同的阶段与内容, 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理论日益的完善。完善的管理理论为水利工程各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根据所辖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体系的完善。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应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提高管理部门的综合水平, 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在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水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水患的治理。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 水利工程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保护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完整的关键。本文就水利工程的特点以及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工程特点,养护维修

参考文献

[1]郑伟.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理论基础[J].水工建设信息, 2010, 4.

浅谈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问题 篇8

一.所谓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拥有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资本利润最大化。

关于知识管理,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企业竞争和经营的重要策略。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Delphi咨询公司作为最早进行知识管理研究的机构之一,他对知识管理下的定义得到了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认同:知识管理是一项技术实践活动,它以提高决策质量为目的,协助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提高知识创新和交流效率。也就是说,所谓知识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拥有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资本利润最大化。

企业知识管理在不同背景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侧重的管理形式,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中会受到人员素质、组织规模、赢利状况及行业性质等因素的制约。在知识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网络型知识管理被视为组织管理的最佳模式,有20%的高科技公司和大多数政府部门利用网络型知识管理来提高效率。IBM等一些著名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的研究机构。在我国,知识经济还不发达,网络型知识管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由于知识管理做的不好,大部分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我国很多组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讲,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知识管理还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储存,而隐性知识则难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公司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培训。它要求公司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公司员工为了保住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公司里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公司构成巨大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我们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以促进企业知识化和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二.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需要把握的基本环节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主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即知识主管。知识主管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使用、保存和转让知识。一般地,其地位应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基本功能就是开发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集体创造力的应用与发挥。

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是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关键。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应该把员工学习、知识共享、提高员工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和目标,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团队交流学习等活动将学习内化为组织的经常性行为,并溶入到员工的意识与习惯中去,形成员工的共同愿景;通过宣传建立“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的组织文化,使员工相互信任,为知识共享和交流奠定基础;营造开放式交流环境,使每个人都能为组织的知识库做出贡献,并将学习内化成企业员工的终生任务和生活方式,为员工提供汲取更多更好知识的空间;使共享成为员工的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的良好运行,使员工以传播、获取、创造和应用新知识为乐事,并不认为分享知识会危及自身利益,相反,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多赢的结局,使每一个人受益于这种共享行为。这样,企业、组织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创立开放、灵活的共享环境,最终使知识共享成为组织成员的习惯行为,使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提高企业的智力或者说智商,在竞争中取胜。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建立递增收益网络。收益递减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传统解释,它说明用于提高资源效率的投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效益也就越低。但是在知识经济中经济运行的规律则是收益递增规律,它说明知识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知识的投入和知识投入的收益,建立知识收益的递增网络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企业知识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内核性知识管理和连带性知识管理,前者只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后者包括与知识有关的管理。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无论是对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应用等环节和条件的管理,还是对与知识有关的资本管理、资源管理等都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是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对这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企业要应对未来的严峻挑战,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牢抓住企业知识管理这条生命线。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管理不同,它倡导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强调全员参与管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导向型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要求企业以提升价值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教育、感化、沟通、激励,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培训、考核、评估、主题活动等一整套系统化操作规程,将企业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当中,贯穿到企业运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之中,固化到每个岗位和管理流程,渗透到由设计、开发、生产、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构成的价值链体系之中,使企业知识管理成为为企业提升长期绩效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持久动力。

归纳起来,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也就是使信息转化为可被人们掌握的知识,并以此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重在培养集体的创造力并推动创新。

上一篇:医院督导季度总结下一篇: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