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的教学反思

2024-09-30

《捐书活动》的教学反思(通用9篇)

《捐书活动》的教学反思 篇1

《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连加”,因内容较多,在这节课开始时,我用情境的方式导入,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但在导入过程中,语文应注意再准确些,对计算课来说,最重要的是探索计算的方法以及对方法的优化,让学生正确且快速地计算,本节课在让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后,我把重点放在了连加的坚式计算方法上,特别是强调坚式计算就该注意的两点,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但在教学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时,就注意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形成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算法优化的效果。在计算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时,就更加放手一些,同时涉及简算的问题时,老师应让学生多观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可以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安排的练习内容有基本练习用坚式基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但课堂上应注意时间的紧凑性与连贯性。在总结整节课时,应再回顾一下连加法就注意的问题。

《捐书活动》的教学反思 篇2

1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反思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我国古代, 孔子就提出“君子有九思”、“吾日三省吾身”,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 这些都是很好的反思理念。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 教学更是这样, 教师更要“思”。“思”即“反思”, 一位成功的教师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成长起来, 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有“白日执教夜间思”的习惯, 他将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这段时间留给自己进行反思, 日积月累, 写满了几十个笔记本。叶谰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师的成长模式。可见, 名师成功的途径就是从反思开始的。对教师而言, 反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经验不足的教师, 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这些经验成为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赖以实施的理论基础, 但他们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蕴含了哪些原理却很少分析。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 使经验升华为理论, 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此, 美国学者波斯纳有一个十分准确的观点:“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只能是一种经历) , 至多只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 (经历) , 而不对经验 (经历) 进行反思, 那么, 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育经验 (经历) , 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 除非从经验的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同时, 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 而这些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1.2 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 是否科学有效, 既需要他人的评价, 也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反思, 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以审慎的方式行动, 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 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工具。

1.3 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专业自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参与者, 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决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 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习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权威, 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使教师能为其决策和行为辩护, 独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进而提高专业自主性。

1.4 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

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 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地包扎起来供教师运用的技术, 而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映问题的主人翁方式。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 在反思行为中, 理性和情绪相交织, 3种态度——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是反思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形成反思意识, 养成反思习惯, 本身就是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负责, 它有助于教师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等优良的职业品质。

2 教学反思的过程

按照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序, 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 (1) 活动前反思:这主要指在课前准备阶段的反思, 它有助于发展教师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 如查找各种教学资料 (参考书、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 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等。即所谓“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2) 活动中反思:这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旨在帮助教师解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3) 活动后的反思:这主要是指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回忆, 反思自己的教、学生的学, 如自己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能力的培养、感受最深的教学环节等。如果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 可纵向地将教学反思分为以下4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此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2.1 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 接触到新的信息很重要, 如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和原理等。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就会感到一种不适, 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 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该阶段的关键是使教师意识到教学活动的不足, 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质疑。所以, 让教师明确意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 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互信、合作的氛围, 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2 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 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 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 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 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 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 也可以借助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 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 看驱动自己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 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 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 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 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 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明确的认识。

2.3 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 教师反思旧思想, 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 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策略的产生, 这种信息可以来自研究领域, 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的是教学中的特定问题, 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 是自我定向的, 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 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 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2.4 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以上3个阶段所概括的行动和假设, 它可能是实际尝试, 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 教师会收获新的具体经验, 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 开始新的循环。在以上4个环节中, 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 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 以上4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 界限不甚分明。

3 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需要反思的成分很多, 但最重要的应对以下3种成分进行反思。

3.1 认知成分

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 大量相互关联的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 成为图式, 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 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 并从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 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 这是使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3.2 批判成分

这是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 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 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 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 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的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 影响到教师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 反思过程中, 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 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 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3 教师的陈述

教师要反映自己的想法, 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 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 这些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 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 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4 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现提出以下4种反思的方法。

4.1 反思日记

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 教师可写下自己的经验, 并进行认真分析, 写出心得体会, 明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得”与“失”。

4.2 详细描述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 详细描述所看到的情景, 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4.3 实际讨论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 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 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学校所共享。

4.4 行动研究

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 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 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 而是直接着眼于对教学实践的改进。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方法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相关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能力的教学内容。湘教版高中地理作为必修类课程,在活动设置方面主要分为:思考、探究、实践三类。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地理I》《地理Ⅱ》《地理Ⅲ》三册教材,活动共计有193次。如何根据活动内容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讨论类的活动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深度。在进行此类教学活动时,一方面应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力设置若干的团队活动内容。通过划分活动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评价与反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把握课堂,而学生也能在团队讨论时更好地互相激励,更好地合作,也就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正确的引导,对地理问题进行有意识有深度的提问与层层导入式的引入。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进而达到思想的交融与火花的碰撞。

例如,在高中地理I(必修)中,有一项目活动是要求讨论太阳辐射对于影响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进行讨论时,教师首先要学生对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为高中地理初学阶段的知识框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把其设定为一个辩论赛的制度,学习小组间观点的对垒与思想的交锋非常到位。为了控制好整个讨论的方向,笔者还设定了辩论的时间,精确到秒的发言时间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提炼,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总结,用最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地理知识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对于此类教学活动,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求同存异,以营造出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教材活动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决定了整个活动的有效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拓展教师自身的思维层面,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进行肯定与正确引导。但目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考虑到成绩的因素,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对于地理知识活动的处理都处于:要求学生读死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要问为什么,只要记住就好等情况。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更多的教师对于高中地理活动教材是采取报答案的方法进行教学,甚至还有直接跳过,不予教学的情况出现。这都是因为教师把活动看成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没有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考虑。教师更多地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一种对知识的记忆,而并不在意学生是否有思考与深入。这也反映为高中地理大量的题海战术,教师要求学生记典型等情况。这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低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教师思想观念的狭隘。目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需要反思:

(一)活动与学习的区别

这方面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把活动内容直接视为理论性知识内容。如在进行高中地理I(必修)活动的第三项时,其提问如下:

计算某日所在学校、北京和南北回归线之间某著名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直接把其看成是一个地理应用题。直接进行解题分析与思路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就直接抹杀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活动的基本意义。在笔者看来,对于此类活动,应首先让学生去想想,如何用这几个条件去得出那个城市的太阳高度角呢,也就是进入“侦探的找线索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要求学生先把这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专用名词进行复习,并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复习。即,正午太阳高度=90度-欲求点与直射点之间的纬度距离。

得到这一公式后,让各学习小组进行探讨,并讲出各自所持有的思路。并要求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黑板上的计算,作为一种开放性小组测试。黑板上的代表与台下的小组成员可以保持沟通,并计时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甚至有学习能力强的小组已经对一天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下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进行规律总结。接下来,我对各小组代表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决出了最快、最优秀、最全面的小组。

考虑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我在最后提出一项问题,就是安装在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四季怎么去调整角度才算是最佳效果。这一题中已经蕴涵了对于太阳高度角的利用与应用,学生通过分析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角间的夹角,也就可以达到迅速理解知识、把知识生活化、提高知识应用水平的目的。

(二)教师角色与活动内容的平衡

作为活动内容,无法避免的就是对于现有知识的拓展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甚至已经对于教学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当遇上这种活动内容时,很容易把学生的思考权利剥夺,甚至直接把应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与理论当成新知识讲解了。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好教师角色与活动内容的平衡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例如,在高中地理Ⅱ(必修)中的活动题: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中,教师应摆脱自身的包办意识,只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与大纲性的要求。分组时应考虑各组实力的平衡,不限定角度也不限定内容,给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要求调查报告中规定要有图表、要有数据、要有实例但不能规定怎么样去研究、去什么地方研究、去哪些网点研究等等。这样的平衡才能做到兼顾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性。适当的跟踪与指导是必要的,确保调查的公正无误也是必要的,但重在坚持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应认清活动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论文、演讲、海报、漫画等各种方式进行活动手段的丰富。总的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才能做好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工作。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2.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呢?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国还有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请看图片(贫困山区的图片),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引出课题),老师为他们捐书的情况做了个统计,一起来看看吧!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

师说:我给大家十秒的时间仔细观察两张表,看看你能从中找出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说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预设:

生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生2: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生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预设:

生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

生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3:三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7,四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0,所以三年级多。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算出每个年级的本书再比较就更准确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式呢?

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

三年级:118+104+95。

四年级:103+109+98。3.解决问题。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三位数连加),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新知识。(引出课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算式:118+104+95.估算。

师: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设计图意: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2)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有同学已经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学生总共想到了四种方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很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四人小组交流。

师: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请几名同学代表上台板演)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全班汇报。

(将计算的方法按计算的方式进行分类,口算、脱式的方法请板演的同学介绍。)

师: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他用了几个竖式?(2个)他是怎样计算的?(先把前连个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这位同学的竖式有些不一样,他只用了(1个)竖式,这个竖式以前可没有学过,对比一下,这个竖式和前面竖式有什么不同?(三个数写成一块儿,直接三个数相加)

教师板书:

师:三个数相加,怎么计算?思考一下。

师:以各位为例,有没有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到底该怎么计算?

(个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满十进一„„)

师:虽然是三个数在相加,其实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看来新的知识同样难不倒我们。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和我们的估算比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来我们的估算是准确的。

(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

师:到现在,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

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

师: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现在能确定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吗?

2、用竖式计算。

727+114+86 397+304+120

四、回顾整理 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捐书活动》数学第四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教师可以启发,例如:

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1.想一想: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2.列式:118+104+95=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二)拓展应用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录机,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来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2)如果妈妈带1000元,想买着三样东西,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呢?

(3)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其中的哪种商品吗?

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继续完成下面的问题买糖。

(三)小结

捐书活动 篇6

捐物仪式

一、开场白:阳春三月,咋暖还寒,虽然今天气温降冷,但是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内心都是无比温暖的!因为,今天,在这里,我们将举行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为了让分场学校家庭贫困的学生们也有一本自己心爱的课外书,能在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总场中学团委和总场子校少先队动员倡议4000名师生们为他们捐一本课外书,传递一份温暖的感动,今天特在此举行捐书仪式!

二、介绍参加活动人员:芳草湖农场团委书记于媛媛芳草湖农场中学书记吴明芳草湖农场子校大队辅导员鲍金梅芳草湖农场中学大队辅导员兼团委书记邓海涛,老生地社区学校大队辅导员兼团总支书记翁宝军,白蒿滩社区学校大队辅导员裴艳,大东沟社区学校团总支书记张华,丹坂社区学校大队辅导员王玲和,官地社区学校大队辅导员兼团总支书记魏龙,东河坝社区学校团总支书记刘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三、农场团委领导讲话

四、捐赠仪式开始,下面捐赠本次捐赠的明细

总场中学1581 名学生捐赠书籍 780 本,衣物350件,作业本:560本,学习用具:60个,鞋子:10双,总共捐书物:1760件。

总场子校名学生捐赠书籍本,芳草湖农场老

生地社区学校受赠书籍本;白蒿滩社区学校受赠书籍本;大东沟社区学校受赠书籍本,衣物件;丹坂社区学校受赠书籍本;官地社区学校受赠书籍本;东河坝社区学校受赠书籍本。

请受赠学校代表上台领取捐赠书籍,请总场中学和总场子校捐书代表上台授书。

五、请捐赠方代表农场中学书记吴明讲话

六、受赠学校代表老生地社区学校大队辅导员翁宝军讲话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是人生的一道亮丽风景,让我们手挽手筑起爱的长城,让爱永恒,让爱温暖每个人的心房,生活,只因为爱而美丽.人间只因为爱而温暖!

今天的捐赠仪式到此结束。

芳草湖农场“学校互助 爱心捐赠”捐书捐

物仪式上的讲话

(芳草湖农场团委于媛媛)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我们认真的筹备,精心的组织,今天,我们在农场中学举办 “学校互助 爱心传递”捐书捐物仪式,在此,我向捐赠衣物、书籍的农场中学、总场子校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老师同学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农场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巩固发展义务教育。这次捐赠图书、衣物活动,既是关心学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具体行动,也是对社区学校的学生奉献的一份爱心,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我们相信这份爱的力量一定会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希望社区学校珍惜受赠的机会,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希望在坐同学们珍惜你们手中拥有的书,自觉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牢

固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的思想观念,刻苦坚韧,奋发图强、茁壮成长,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我们将会力所能及的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献爱心、送温暖,为农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前程似锦!祝各位老师和团干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芳草湖农场“学校互助 爱心捐赠”捐书捐

物仪式上的讲话

(老生地社区学校翁宝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老生地社区学校大队辅导员翁宝军,今天有幸参加此次活动,内心万分激动,无比喜悦,借此,请允许我代表今天接受捐赠的分场学校师生们,向为我们捐赠爱心的总场中学和总场子校的全体师生,表示我由衷的感谢和真挚的祝福,感谢你们为分场1000多名学生捐赠的爱心。

“知识就是力量”。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更是少年儿童汲取营养,获得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本书的力量,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代人的发展!可是,作为农场社区的学校,我们现有的图书已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的需求。今天,农场中学、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的倡议下,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课外书,为社区孩子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在大家力量的汇集下,共捐赠的图书件衣物!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爱心大行动的意义远远不只在物质和金钱的援助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鞭策!

在此,我再一次向各位领导、农场中学、农场子校的全体师生表示最诚挚的感激和谢意!替社区学校所有的孩子谢谢你们!请你们放心,你们所捐赠的所有图书,我们都将妥善保管和使用,使其发挥最

大的作用,我相信这次捐助活动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增强孩子们的读书热情,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同时,作为农场社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牢记自己身上肩负着培育祖国希望、孕育新世纪人才的光荣使命。努力教好书、育好人,当好学生成长的铺路石,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同学们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把爱献给教育,献给下一代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谢谢大家!

芳草湖农场“学校互助 爱心捐赠”捐书捐物仪式上的讲话

(芳草湖农场中学吴明)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这次由农场团委倡议的总场学校和分场学校之间“学校互助爱心传递”捐衣捐书活动,我认为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这次捐书活动得到了总场中学、总场子校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共有名师生参加捐赠,共捐书多册,衣物件。在这里,向总场中学和总场子校所有奉献出爱心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读万卷书,让书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书的芬芳在校园弥漫回荡,应成为芊芊学子不懈的追求。此次捐书活动就是为了给社区学校贫困学生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以便他们能更加广泛、自由地阅读。

同学们,我们要知道,今天我们所捐出的不仅仅是一本本价值几元、几十元的书本,更是一份份无私、诚挚的爱心。我们热切期望,捐赠图书将在越来越多的人手中传递,传递着文明,传递着爱心,传

递着信任。我们更热切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理解爱心传递的力量,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能让更多的同学们有想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融入书本,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以书为伴,以文会友,共同营造美丽的书香校园,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捐书活动》的教学反思 篇7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因此在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 就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明显差别。活动课在目标上, 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强调对学生表达、合作、交流、组织等能力培养;在方法上, 强调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类型上, 主要有口语课训练、课前小餐、课堂教学和课外专题几种。

从理论依据上看, 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对话”理论的很好实践, 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称之为对话型教学。

对话在真诚、平等、尊重、信任的基础上进行,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致力于树立学生的自我意识、协作意识、表达意识。对话强调交流, 强调体验, 强调过程。

由此, 笔者进行了一次“对话型”教学的实践, 以活动课的第三种类型即课堂教学为主要形态, 以鲁迅《野草》中的唯一剧本《过客》为教学内容。

(一) 选材动机

向学生推荐此文的目的很直接———励志。此文原本的安排是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以此为素材写一篇读后感。从交上来的随笔情况看, 学生的理解程度有明显差异:有见解不凡令人称叹者, 也有不知所云者。所以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过客》对高一学生而言, 的确有难度, 所以教学要求不能定得太高。据此, 笔者把教学重点定位于对过客形象的分析。

(二) 教学设计

鉴于文本的难度和学生理解的差异性, 笔者决定把教学设计成一堂活动课———《有谁见过过客?》实验话剧试演仪式。活动分三大块:一是表演;二是记者和评论者直接和剧中人交流;三是嘉宾点评。

(三) 教学过程之表演部分简介

以一位导演为线索人物, 他为拍一部关于过客的电影而踏上寻找目击者的道路, 通过他对老人、女孩以及坟的采访, 过客自述, 最后导演找到了过客, 并且与之同行。

附台词节选

序幕寻找目击者

传说, 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的黄昏, 在世界的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出现过一个特别的人。人们把他叫做过客。

对了, 忘了自我介绍, 我是个导演, 打算拍关于过客的题材, 带着唯一的线索《野草》, 开始了我的旅程———寻找目击者。

第一幕老翁的独白

那片坟就是绝望, 即使里面有我孙女说的那些野百合、野蔷薇, 但那是零星的希望, 就像是黑夜前的那一丝丝光亮, 注定要被黑暗吞没。

第二幕女孩的独白

爷爷叫他把布抛到坟地里面去, 我可不高兴。我想, 他会把那片布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的, 那样, 她们就会变得更漂亮了。他有点怪, 这么晚了还不回家, 有人在远方等着他吗?我不知道。

第三幕坟的独白

我是一座孤坟。坐在大地的边缘, 这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 日升日落, 已不知多少年……

在落日倾斜的沙尘里, 我等到了第一个人……

蔷薇盛开的春天里, 我等来了第二个人……

之后, 过了很久, 我望见路的那一端走来第三个人, 有些似第一个人……

后来, 更多的人从我身旁经过, 他们已不懂得停留……

再后来……

而我, 依旧坐着, 坐在路旁, 簇拥着身边怒放的百合与蔷薇。

第四幕过客的独白

然而我不能!

我只得走。

我还是走好罢……

二、四点反思

(一) 对话不是独语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首先要促成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表演首先涉及剧本, 但为了便于全体同学理解, 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的教学重点集中在对过客形象的分析上, 而没有先对原剧本进行修改。在阅读了学生的读后感后, 笔者发现有几篇文章理解独到。尤其是郭璟琳同学的《坟的独白》, 视角新颖, 从坟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故事, 从坟客观冷静的叙述中见出不同人物的命运。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些电影如《东邪西毒》《英雄》《罗生门》《云上的日子》等的叙述手法, 于是引导学生重新改编《过客》。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框架渐渐清晰。在整个构思过程中, 一直是师生的互相刺激和启发。

剧本的主体部分, 即人物独白由学生独立完成, 而且也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这可以促使他们认真去查找资料, 认真阅读文本, 理解人物心理, 和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整堂课由学生主持, 由学生负责表演, 由学生担任记者和评论者。表演者需要进一步理解文本, 担任记者和评论者的学生也必须在认真阅读后才能设计问题和参与讨论。因为对话的前提是理解。

作为教师, 笔者在课堂中只以嘉宾身份参与平等对话,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席。教师导在活动前, 评在活动后, 并提供技术支持, 即教师成为“内在情境的领导者, 而非外在的专制者”[1]。

(二) 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对话, 我们须强调活动的广泛适应性。但要特别注意的是, 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存在差异, 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也不同, 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 并据此设计活动。

在活动中, 我们让理解力强、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担当表演者;由不能顺利和文本对话、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担任记者, 直接和表演者进行对话, 和剧中人针对文本中的疑难处进行交流;由不擅长表演的学生担任评论者, 就表演进行评价, 就不同的理解进行讨论;由教师作为特邀嘉宾进行总评。

上述活动体现了对话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然后是学生之间的对话, 最后是师生对话。三个层次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三) 对话不等于说服

活动课倡导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活动课的能力训练目标之一, 但合作意识并不排斥独立意识。同学或老师对文本的成功对话示范, 不能代替自己对文本的独立理解。

在活动中, 我们强调发出自己的声音, 强调求同存异。有学生认为过客是革命者的形象, 催促他的声音源自革命的号角;有学生认为女孩、过客、老翁构成一个“起因—经过—结果”的循环, 女孩是过客的幼年期, 天真幼稚满怀希望, 而老翁是大多数过客的最后结局。对此, 我们并不要求形成认识上的统一。“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其最终的目的不是说服与压制, 而是在不断汇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意义。”[2]

(四) 对话不能是空话

对话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形式的设计, 要有趣味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具体而言, 电影试映礼中的各项环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对话”颇为吻合, 可以借鉴;小说或电影佳作往往有新颖叙事视角, 可以借鉴;学生的理解往往有神来之笔, 也可以借鉴。需要注意的是, 形式的设计不能片面追求热闹, 不能因实效不足而导致对话成为空话。对话要有实效性, 必须选好一个突破口, 话题要集中;对话结束后, 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改进原来的读后感, 让他们用文字的形式重新整理思路。

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不断体会到:“对话型”教学的实施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教师要将“对话”观念深入学生心中, 不断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强化“对话”观念,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思考, 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一味依赖心理。教师需要设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促成各种形式的对话形成。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相邻数教学活动的个案分析与反思 篇8

在相邻数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试图通过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让中班幼儿寻找10以内数的相邻数,并总结出规律。

第一环节,找邻居游戏。在让幼儿寻找各自座位邻居、家的邻居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邻居的意思就是相互挨着,并由此引出为数字宝宝找邻居的游戏。在为数字宝宝找邻居时,教师先从数字卡片中随机抽取10以内的数作为需要找邻居的数字宝宝,并进行集体提问,“X”数的邻居是谁?在回答5以内数的邻居时,幼儿能轻松作答,但在回答5以上数的邻居时,大部分幼儿面临不理解、找不到、找不准的问题。

第二环节,认一认数字宝宝的邻居。教师为每一位幼儿提供1~10的数字卡片,要求幼儿看数字卡片唱数,在唱数时,大部分幼儿并未看着卡片。唱数结束后,教师随机抽取卡片中的一张,并要求幼儿拿出“X”数的数字卡片邻居。像第一环节一样,对于5以内和5以上的数,幼儿的作答反应结果不一致,前者难度不大,后者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唱数阶段,有些幼儿手口不一致;在找数字卡片邻居阶段,常有幼儿举手说:老师“X”数的邻居是“X”数和“X”数,但是,我不认识“X”数,我不知道“X”数在哪里,我找不到“X”数。课堂有些难以掌控。

第三环节,写一写数字的邻居。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回进行了几次寻找和书写10以内相邻数的示范,示范结束后为幼儿发了写一写相邻数的练习纸(练习纸格式如下图所示)。在写的过程中,多数幼儿出现了不会写、写错、不认识数字的问题,教室充斥着幼儿寻求教师帮助的呼喊:老师,我不会写“8”,老师我不知道“X”数是几,老师“7”两边的空该怎么填.......

第四环节,总结规律。快到教学活动的结束时间,教学老师让正在书写的幼儿停下,试图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相邻数的规律,但幼儿们的心思仍然牵挂着老师发给他们的练习纸,对老师提问的反应不积极。不得已,老师只得自我总结,并向幼儿强调相邻数就是与给出的数字相互挨着的两个数字,他们之间是多1与少1的关系。

二、“相邻数”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数数是幼儿相邻数学习的基础

口头数数、顺数、倒数、接数都能够帮助幼儿获得10以内自然数序列的知识和经验。显而易见,对10以内自然数数序的掌握能够为幼儿初步理解相邻数的规律奠定基础,同时,若幼儿不能很好地通过计数活动掌握数序则会增加相邻数初步理解的困难。在第一、二环节中,幼儿对5以下和5以上数字相邻数反应结果的差异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幼儿对5以下数序认知的知识和经验较为丰富,而对5以上数序认知的知识和经验较为贫乏。若在进行相邻数教学之前,尽量地通过口头、卡片、拍手等游戏和活动丰富儿童数数,尤其是倒数和接数的知识和经验,巩固幼儿对数序的认知,会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二)相邻数多1与少1关系的认知过程要循序渐进

1.关系的循序渐进

自然数列中相邻数多1与少1关系本质规律的认知是从感知集合开始的。感知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把一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便是对一个集合的感知。如,一个班的所有小朋友组成一个集合,班级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一盒积木是一个集合,每一块积木都是这盒集合的元素。对幼儿自然数感知集合的培养,强调的是在不教幼儿任何数列集合的术语下,让幼儿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进而理解有关集合、子集及相互的关系。在感知集合概念的基础上,幼儿认数的范围才会不断扩大,并获得一一对应和比较的能力,由此才能对“1”与“许多”、“多”与“少”、“一样多”等数量关系不断熟知并对其实际意义逐步深化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多1与少1关系的问题。若省略让幼儿经历点数、手口不一致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理解包含、对应、比较等基本对集合感知的步骤,直接进行相邻数的寻找或规律总结必定会事倍功半,并对幼儿后期数概念的掌握造成障碍。我们要保障幼儿前期数量关系认知知识和经验的充足,切莫急于求成。

2.相邻数范围的循序渐进

依据儿童数概念认知发展规律,在幼儿拥有丰富的“1”与“许多”、“多”与“少”、“一样多”等数量关系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中班阶段应锁定于相邻两个数多1与少1的关系,大班应关注三个相邻数多1与少1的关系。即对相邻数关系的认知过程要首先稳定在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多1与少1关系,后续再强调三个相邻数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在此案例中,无论幼儿前期是否具备寻找两个相邻数关系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试图让中班幼儿总结10以内三个相邻数多1与少1关系规律的本身便是一种越界挑战,范围越界是造成幼儿寻找5以上相邻数较差的反应结果的原因之一,而幼儿对5以下相邻数的良好反应结果可能源于对5以内数序的熟知。以幼儿练习纸的结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以上观点,当然数经验丰富的部分幼儿能够成功填写,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关注幼儿数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

3.教学的循序渐进

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在小班阶段,我们应启发幼儿理解相邻数多与少的关系;在中班阶段,我们应启发幼儿理解两个相邻数之间存在的多1与少1关系;在大班阶段,我们应启发幼儿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比后面一个数少1。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应主要通过对原数“添加”1或“拿走”1,转换新数与原数由相等变成不相等,由不相等变成相等的比较过程来达成启发幼儿,帮助其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目的。具体的教学操作方法多种多样,如,利用重叠法、一一对应法、“找邻居”的相关游戏等来进行多与少、多1与少1的练习和启发。在本案例中,若教师能够尽可能地丰富幼儿数数以及数量关系的经验,并选择合适的相邻数教学内容,即10以内两个数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则其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效果势必能够更加顺畅和有效。

(三)认清幼儿认、写相邻数与说出相邻数是不同层次能力的体现

幼儿学习认读、书写10以内数字,说出10以内的相邻数和理解10以内相邻数多1与少1的关系均是学前儿童数学认知中初步理解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幼儿认读、书写10以内数字,说出10以内的相邻数和理解10以内相邻数多1与少1的关系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概念,写或者认不出相邻数不代表幼儿不具备掌握相邻数的能力,因为相邻数的掌握源于幼儿在非专业术语引导下对数列集合的感知经验。如,若幼儿具备关于多1与少1关系或者数数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是能够说出某一个数的相邻数的。与此同时,若幼儿对认读和书写10以内数的知识和经验的欠缺,那么,幼儿认不出或写不出相邻数也是情有可原,理所当然的。因此,在相邻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分清认读、书写,说出和理解相邻数是不同层面能力的体现,要对班级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把握从而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活动组织、评价和反思。本案例中,教师的意图是探测、检验、引导幼儿相邻数关系的掌握,但在第二和第三环节中,除了涉及到相邻数关系的内容外,认读和书写也成了重点考察内容,增加了幼儿对相邻数寻找和对其关系感知的困难,以至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显得困难重重。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考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前提是要能够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抓住教学目标的重点,防止本末倒置。

捐书活动总结 篇9

捐书活动总结1

20xx年x月2号我们青协*完成了为期两天的捐书活动。下面对这次活动做一下简单总结。

我们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为灾区的孩子募捐书籍。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工作,于四月一号贴出了捐书的海报,并组织青协成员在食堂旁设了捐书点组织捐书。同时,广播站的同学也在此过程中为我们做了宣传。四月二号我们的捐书活动结束,共为灾区孩子募得一百六十多本书。

本次活动中好的方面如下:在接到任务后,宣传部的同学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宣传部请假逃课都把宣传资料准备好,以最快的速度送来,后来还又回去再赶了一份倡议书!真的很有积极性和奉献精神!

再有就是我们活动部的志愿者们,都积极的来看展台,有的即使是一个人也坚守岗位,我们的队员很团结,分工合作,在短时间内把活动完成得很好,充分的体现了我们的组织和纪律性!

另外同学们的热情也让人十分感动,有一个寝室的全体捐出了自己的书,用书包装了满满一书包书,还专门为灾区的孩子捐出了自己新的笔和本子。每一个人都用着自己的方式表示着他们对灾区孩子的关爱。

同时,本次活动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具体如下:首先是人员安排不够合理,比如四月二日早上不仅没展板,没倡议书,没会旗,还没人。关键是与活动方联系的问题。如果早通知早准备在人员的安排和宣传方面肯定会做的更好。

再就是活动的时间太短,这和上面给的时间有关,宣传需要时间,同学们获得该信息后回去找书也需要时间,而我们的宣传时间和给同学们的作出反应的时间太短,造成活动的影响不是很大。

总之,经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同学们对灾区孩子的关爱也看到了我们青协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热情。并且我们也认识到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宣传工作以及人员的安排问题。希望我们的活动质量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一次比一次好!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在此次活动中体现出的团结和积极性。

捐书活动总结2

图书漂流活动的介绍:

苏州有近百所民工子弟学校,由于民工家庭的经济原因,学生无力购买课余阅读的图书。苏州市红十字会发起了“民工子弟学校图书漂流计划”,目的是通过企业和个人的捐助,让苏州每个民工孩子都能看到课外读物。

在助学组的论坛上有很多图书漂流活动的介绍,我就不多说了。

本次活动意在发动园区各小学的学生为民工学校捐赠书籍。活动方案如下:

前期活动宣传:到学校宣传本次捐书活动,让老师动员学生到现场捐书。

我们将联系的学校有苏州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苏州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苏州园区新湾学校、苏州园区星海学校、苏州园区星港学校、苏州平江实验小学

现场捐书及义卖活动:

时间:3月28日、3月29日9:00-17:00

地点:贵都、新城、湖东邻里中心广场集市

内容:收集、整理图书。来捐书的小朋友将获得课程表一张。

招募人员如下:

3月28日贵都邻里中心3人

新城邻里中心4人

湖东邻里中心3人

3月29日贵都邻里中心3人

新城邻里中心4人

湖东邻里中心3人

注:因为新城的人流量比贵都、湖东的人流量大,所以要多一个人。

招募的人员除了收集、整理图书,赠送课程表外,还要将负责将募集到的书运到红会——我们新的办公室(苏州体育场路4号苏州红会传达室)。

捐书活动总结3

12月16日上午由乐清市一心一意公益联合会“公益小天使”、乐清市治安反扒协会、乐清市知临中学七(3)班的55位同学以及老师和家长联合在乐清公益广场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放飞爱心,书送希望”的爱心捐书活动。

上午九点左右同学们成群结伴到达公益广场,由志愿者分发公益小天使服装和帽子,穿戴完毕后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公益楼前合影留念。

随后活动正式开始,同学们表现都很积极,共捐赠图书五百多册,同学们在老师与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纷纷从家中拿来自己最喜爱的图书,有成套的世界文学名著,有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读物、还有自己收集的精美画册。在捐赠图书的同时,许多同学还在货架上挑选了自己中意的物品,并将钱卷入爱心箱中。

之后由治安反扒协会的队长向同学们讲解社会治安反扒的相关知识、展示小偷的行窃工具及手段,让同学们学习到如何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物品安全。

在结束了反扒知识普及后,同学们又来到公益广场会议厅认真聆听我联合会团总支书记沈夕瑶的公益讲座。讲座的时间虽然有限,但过程中大家一直全神贯注,并积极参与互动。我们希望能在同学们心中播下爱心的种子,待种子开花结果、持久延续。

“公益小天使”通过现场活动让同学们懂得公益,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乐于助人的品质。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学会公益知识,参与行动、继承传统、宏扬文化、关爱他人。此次捐书活动让公益之光,照亮孩子美丽的心灵,同学们用爱心传出一份情,送出一本书,成就一个梦;让同学们更好的利用书本资源,传递知识与温暖。同学们的爱心能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有效的帮助贫困同学解决书本问题,为农村贫困儿童架起一道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使他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我们邀请更多的同学们加入到公益小天使的队伍中来,做好身边的公益,让公益融入大家的生活。愿我们的公益小天使越来越多,在身体力行中更好的理解并体会“做一个有爱有责任的人”的内涵。

捐书活动总结4

**年1月16日,我受校爱心基金会、红十字会和丁骋骋老师的委托,赴“关爱之家”进行捐书。现将此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关爱之家”位于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小李庄村,是一个对艾滋病患者后代统一抚养,从心灵上关心、爱护艾滋病患者后代的组织。“关爱之家”采取孩子平时在“关爱之家”吃住,节假日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抚养方式。自成立以来,“关爱之家”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各项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关爱之家”有专门供孩子学习的地方,有供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少量图书。通过统一抚养,不仅有利于孩子们互相学习和提高,而且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关爱之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艾滋病患者后代孤僻、自卑的性格,有助于其身心的健康快乐成长。“关爱之家”现有孩子30名,其年级分布为小学19名,中学11名(具体名单见附件一)。绝大多数孩子学习努力,追求上进,其成绩在各班级、年级名列前茅。

此次捐书活动经费来自爱心基金会和红十字会的义卖所得,并从爱心基金中拿出了一部分资金支持本次活动。我校的各位同学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很多人捐出了珍藏多年的物品。校爱心基金会在陈婷婷、苏辉峰、王爱琴、李如意、罗婷、彭利军、陆秀萍、房海江、胡丽敏、斯烨晴、厉丽、朱红梅、董洁、屠敏萍、陶佳怡、王必君等同学的带领和参与下,校红十字会在蒋文洁、徐鑫等同学的带领和参与下,联手组织了这次义卖捐书活动。他们不但积极参与了义卖活动,而且全程参与了购书活动,对需要购买的书籍提出了很多很多的建议。虽然爱心基金会和红十字会的各位同学都非常辛苦,但是他(她)们没有一个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在他(她)们的身上,体现了我们浙江财院人关心社会,关爱弱者和奉献社会的精神特色。

在丁老师的关心指导和亲自捐书下,此次活动供筹集图书150余册,图书类别涵盖了历史、文学、童话和地理等各个类别。此次捐赠图书,范围广,数量多,不仅有助于“关爱之家”的孩子拓展知识面,开拓其视野,而且有助于在“关爱之家”内浙江财经学院爱心图书室的建设。

为有利于爱心图书室图书的保存、保管和借阅,“关爱之家”专门制订了浙江财经学院爱心图书室管理制度。“关爱之家”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执行这一管理制度,保证图书不被丢损、霉烂、掉页和撕毁,最大限度第发挥图书室的作用,不让浙江财经学院广大师生的爱心付诸东流。

在与“关爱之家”负责人的交流中,发现“关爱之家”目前存在三大问题。1.由于地处农村,学校教师的外语水平不高和学习外语的设施环境缺乏,并且缺乏人员对其外语学习进行辅导,“关爱之家”孩子们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迫切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2.“关爱之家”现有孩子30名,其生活费每月支出就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而且,孩子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而社会各界的捐助主要以物品为主,使“关爱之家”资金遇到极大的困难。3.由于“关爱之家”人员有限,缺乏相关人员对孩子们的学习进行辅导,孩子们的学习主要采取大孩子辅导小孩子,有问题相互讨论的学习方式。

通过以上对“关爱之家”现存问题的说明,目的是促使我们考虑进一步的捐助行动,完善我们的捐助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浙江财经学院广大师生爱心的作用,体现出我们浙江财院人关心社会、关爱弱者和融入社会的决心与信心。

通过此次捐书活动,不仅在“关爱之家”建立了浙江财经学院爱心图书室,进一步扩大了我们浙江财经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为我们今后开展类似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活动,拓展活动的方式和类型。

捐书活动总结5

为响应团中央号召,我们三年级三班进行了捐书活动,以下同学捐了书,他们是:

杨明萱16本;范文婧、梁嘉各10本;王思敏、郭睿仪、刘天乐各8本;陈佩函7

边盛雨、张玮芸、臧可欣各6本;李锴5本;逄岐瑞、韩端端、邱钰哲各3本

张振宇、郑嘉城、唐文宇、王佳棋、毛妍苹、崔瀚文、张原维、刘沣逸、王承昊、王琪瑞、欧彤、鲍俊辰各2本

曲菁、林丫琪、陆海飞、刘晗、罗奕婷、施雨璇、张骏、时祖尔同学各1本

全班共捐书131本

特向以上同学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社会付出的爱心!同时表扬以上34名同学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用心参与与支持!

捐书活动总结6

从6月27日到29日大四学生即将离校前期,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为即将到来的11届新生带给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我大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特举办“毕业生书籍捐赠”活动。

活动当天,许多大四毕业生前来捐赠,在捐赠的同时很多毕业生留下了自己的祝福,他们期望自己的母校越来越好,期望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成功之处

一、做到了人员的合理安排,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每一天的工作人员都很尽职,把捐书活动现场维护的井然有序,书籍分门别类,参与人员记录在案,纪念品限量发放等等

三、特助T恤纪念品有很好的纪念好处,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给毕业生留下了母校的回忆。

但是每一次活动都会有不足之处

一、人员安排:每一天的人员都有固定的安排,但是在时间安排上有所欠缺,没有规定活动现场布置的具体时间及人员。

二、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离开现象比较严重,须严格规定请假制度,避免人手不够的状况发生。

三、书籍整理:书籍分门别类未持之以恒,在搬运过程中已将书籍类别打乱,对下学期的书记回馈活动有一些不便的影响。

四、自我宣传:捐书活动是本学期自律委举办的大型外场活动,本次活动很有利于宣传自律委的整体形象,但我们并有完美的抓住这次机会。

每一次活动都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在这些收获中我们不断的成长;每一次活动都会暴露出我们的不足,在中些不足中我们不断的改正,不断的进步;

每一次的跃进,都是潜在核心的诗与真被开掘的结果。它们一向存在着,但是藏在了深处,需要我们不断的挖掘,不然埋没了也就不再了。

期望自律委这个宝藏能不断的被开掘,不断发出特色的光和热。

捐书活动总结7

阴翳的天空给今天的捐书活动增添了几丝淡淡的忧心。今天的捐书活动能否如火如荼的进行,成了最大的疑问。想到前两天热烈的捐书场面,在看到今天灰蒙蒙的“山雨欲来”的景象,我们的忧心之情又沉重了几分。但是,想到为农村办事,我们的心就慢慢的放下了。因为我们大多数都来自农村,知道现在农村的现状;因为我们是一群志愿者,知道给他们建立农家书屋,会对改变现在农民文化水平地下的现状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带着热情,带着希望,带着沉重的心,出发了。

站在募捐桌前,我们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他们从我们的宣传单上划过的眼神,我们下意识的意识到,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捐书了。果真不出所料,几个同学搬着厚厚的一摞书,满脸笑容的向我们走来了。我们的志愿者们,看到这种情景,赶紧过去帮忙。就是真样重复的情景,我们经历了将近一天。可以看出,长安大学的学生满怀热情,满怀爱心。他们的这种行为,值得我们这些自愿者铭记,值得我们记录,值得我们感谢。

在上面的情境中,也有不同的。有些同学捐完书以后,也没有领取荣誉证书,就急忙的走了。他们做好事,不留名,真的令人钦佩。还有一位善良的阿姨,值得我们感谢。我们的捐书活动分为两个场地,但是书籍的存储地点距离我们的西区很远。在书籍募集完成时,我们没有工具将西区书籍运到存储处。这时,一位好心的阿姨看到这种情景,立即将车开了过来,帮我们将书籍运到了东区。我们真是太感谢她了。

通过这次活动,是我们感受到许多东西。第一、我们在人员交接安排上还存在缺陷,导致东区交接没有准时到人。第二、我们在处理突发问题时,获得了一些经验,即要提前做出预防准备。第三、在发动社团人员时,还存在一些缺陷,没有发动起大多数人员。

最后,我们要感谢团委老师的信任,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建和谐长安大学。促销活动总结警示教育活动总结报告雏鹰争章活动总结

捐书活动总结8

自XX年底以来,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立足于“让每个乡村孩子有书可读”,建平台、广宣传、齐发动、促落实,开展向老、少、边、岛地区“捐书助学献爱心”的活动,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爱心力量,千方百计改善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迄今为止,已为300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室”,还为17个县(市、区)的中小学按照国家“双高普九”的要求配备了图书,总计捐书500多万册,解决了280万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共同建设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把“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作为关心未成年人工作的重点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工委至关重要的`中心工作。为什么关工委热心于捐书活动?这缘起于以原教育厅厅长、现任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郭荣辉为首的一批离退休老同志,在学习贯彻中央“8号文件”以后,认识到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其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内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是给学生以“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得到知识,掌握自我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不仅得到了“鱼”,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渔”。教育的经验证明,授学生“渔”远比给学生“鱼”更重要。可广大老、少、边、岛地区中小学图书室的现状就是少而旧。可概括为三大不足:一是大多数中小学的图书藏量不足;二是新书、文学名着、科普读物等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图书不足;三是中小学的图书经费短缺,财政拨款不足。

老同志们认为,解决中小学图书短缺的问题,光靠财政拨款是有限的,以社会赞助为补充可能会更有效。因为福建的民营企业和华侨很多,爱国爱乡是他们的光荣传统,“捐书助学献爱心”这个路子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家一致决定把“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作为关工委工作的重点,为我省广大老、少、边、岛地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二、建立专门机构,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捐书助学”顺利开展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由领导牵头的组织机制迅速形成。围绕“捐书助学”,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确立了以实施捐书助学工程为中心,以各种捐书助学活动为载体,争取国家政策和发动社会助学相结合,实施表彰奖励与倡导爱心资助相结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捐书助学工作思路,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捐书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了加强对捐书助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XX年初,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了德育中心,由省关工委副主任、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郭荣辉亲自挂帅。大的原则问题由关工委把关,具体运作就依托德育中心来完成。关工委监督中心按法律法规办事,德育中心常年负责募集助学资金、审核图书援建等工作。中心采取规范性、实效性、持续性和阳光性的管理模式,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监督,切实管好、用好捐助资金,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这样,有老同志的面子,有中心年轻人的具体操作,再加上社会各界发扬乐善好施的传统,各方全力配合,“捐书助学献爱心”的活动一炮打响。

活动初期,主要是动员社会各界捐献旧书,募集到的书大多过时破旧,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后来就转变为由企业家和社会贤达捐钱买新书,由德育中心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图书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发、统一分送到校。各地教育局提供急需图书的学校名单,由企业家自己选择决定赠送的单位。为做到专款专用,XX年6月又成立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凡捐助款项进入协会账上,可以抵税,企业家对此更为高兴。为保证专款专用,要给捐款者开具财政厅统一捐赠发票,每本赠书都要盖上捐赠者印章,受益学校要给捐赠者写感谢信、说明收到的图书数量,并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寄给捐赠者,以示感谢。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公开、透明的捐赠机制,也使“捐书助学”活动建立了更大的社会公信力,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

(一)广泛发动,搭建平台,争取社会各界援建“爱心图书室(馆)”。XX年以来,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把捐书助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连续四年广发倡议,唤起公众的公益意识,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书助学”,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开展活动:第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捐书助学活动;第二,动员、协调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困难学校开展结对捐书活动,建立长效机制;第三,发动个体、私企老板、社会各界人士捐书助学,扩大捐书助学的范围。为使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还坚持由关工委颁发荣誉牌匾给爱心捐赠者,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表彰宣传捐书助学的爱心善举,积极营造捐书助学的良好氛围。经过四年来多方的共同努力,通过筹集各界爱心捐款及接收出版社捐书的途径,共为全省5000多所老、少、边、岛地区的中小学建立“爱心图书室”。

(二)加快助学脚步,援建一批“福建省读书援助示范县”。针对我省老、少、边、岛地区学校图书普遍缺乏,图书馆建设乏力的现状,XX年以来,关工委加快图书助学工作,从点到面,从原来的单一为一个学些建立“爱心图书室”,进一步加强为“读书援助示范县”的援建。通过当地政府配套一部分、发动社会力量捐赠一部分的方式统筹资金,根据各校图书实际达标的要求为漳平市、上杭县、连城县、长汀县、武平县、安溪县、晋安区、延平区、浦城县、武夷山市、尤溪县、沙县、永泰县、罗源县、平潭县、古田县、秀屿区的中小学校配备图书,使上述县(市、区)中小学图书数量达到国家“双高普九”的要求,大大加快了捐书助学的脚步,扩大了图书援助的受益面。

(三)播撒书香,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为鼓励学校用好、用活社会捐赠的图书,德育中心组织开展了系列校园读书活动。如开展“城乡共读同一本书”捐赠助读暨征文活动,以“知识共享”和“爱心交流”为主题,搭建城乡孩子情感交流、爱心互动的平台,通过图书捐赠共读及征文的形式让城乡的孩子以一种更平等的心态去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健康成长。组织开展“福建新童谣”系列推广活动,动员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参与新童谣的编创、征集和推广普及活动,在全省形成了“学、编、说、传、唱、演、画、书”新童谣的热潮,创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做法。举办“福建省捐书助学受赠学校读书经验交流会”,学校之间互相交流好做法、好经验,积极促进受赠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使捐赠图书真正发挥效用。今年9月,关工委发出了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倡议,倡议全省中小学校创设读书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

总之,我省的“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得益于福建人民有乐善好施的光荣传统,也得益于协作各方同心同德、认真负责、各显优势、互为补充、互有得益。老同志有威望有影响,起了扛旗的作用,把握好大方向;企业家、市民奉献爱心,捐款捐书;德育中心的年轻职工有热情,有爱心,把募集助学资金、审核图书援建及图书进货、分类、配送等繁杂工作做得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地完成。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捐书助学献爱心”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活动宣传力度不够,还有许多爱心力量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缺乏图书、要求援助的学校很多,我们筹集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一些学校把捐赠的图书束之高阁,没有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图书的效用等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推进,在各级领导的支持、社会爱心力量的援助下,把“捐书助学”工作引向深入,收获更大的成果。

捐书活动总结9

本次我校图书募捐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募得各类书籍216本。本次活动意义深入人心活动期间师生的整体形象很好、组织纪律性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在经历了捐书活动之后师生们也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宣传力度还不够、应该提前几天开始宣传、能够让同学们有更多整理书籍的时间。

二、活动的时间短、应该从1周提加到2至3周结束。

三、活动现场不够吸引人的眼球、应该提高现场的吸引力。

师生们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建议在搞活动的前几天开始准备工作最好与学校宣传部取得联系,为我们的活动宣传打下先锋。

二、建议活动时间在2至3周效果更佳更明显。

三、建议把我们的宣传单做精致一点,在宣传资料下面留下联系方式。

四、建议以后搞这样的活动如果有学校的人员参加、学生最好佩带学校的标志、给学校的同学一种亲切感。

作为活动组织者也要在进行活动前群策群议、计划周详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分工合作,体现出团队精神。在带动团队的整个过程中,把提升核心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作为最高境界行使以下功能:

1、目标导向功能

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团队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应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师生身上得到落实。

2、凝聚力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通过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得来。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师生的正确思想,师生产生了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3、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师生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与团队中最优秀的师生看齐。活动中通过师生与师生之间正常的交流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而是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师生的尊敬。

4、控制功能

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师生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师生行为转向控制师生的意识由控制师生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师生的主动性、诚信、自律性、师生形成一个整体。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有每一个师生能够为之信服的、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中心学校全体师生注入生命的活力。这也是所以关心社会公益、关心灾区与贫困地区的朋友共同思考的问题。如何把我们活动搞得更好,希望xx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的工作一步一步的得到完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捐书活动总结10

捐书活动已经过去接近一个周的时间了,时间并没有淡忘去当时那些捐书的场景,而是让我们脑海里存留的那些捐书的场景更加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大家为了在捐书活动期间能够受到更多的书,坚守自己的岗位,放弃吃饭的时间,实在令人敬佩。当然,我们更在意的是连

云港那些可怜的孩童,还记得以前在书本上看到那张眼里充满渴望的照片,让我联想到我们有电脑电视,能够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知识,休闲娱乐,而人家连获取知识的渠道的书籍都没有,我们揪心,我们感慨,我们心系那里,我们即我们所能。我们曾经受到社会帮助,难得服务社会,作为一名义工,我们有义务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传递爱心。

这让我想起在活动的一些事,首先,我们活动的主办方0511爱心家园的版主仪人阿姨莅临指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理解爱心家园这个大的集体。其次,有位义工的母亲生病住院,本来计划着那天没课去陪着自己的母亲,但是义工的事情也很重要,他便毅然决然的留下,负责,帮忙收书,在此表示感谢与敬意。最后感谢京江晚报的记者帮忙宣传登报,在大爱镇江这座充满爱的城市里让爱充溢着,文明镇江的文明市民将继续传递着大爱。

上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宗旨下一篇:春季趣味运动会上的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