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2024-09-22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通用11篇)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1

对游戏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的开展可以增强幼儿体质,还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建立,培养幼儿的身体形态和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园“小班运动周”,我设计了亲子游戏:推车和小猪回家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方案是:亲子游戏:推车。游戏活动是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合作完成游戏活动。在设计这个方案时,我想:塑料鸡公车只有一个轮子再加上障碍物,难度是不是太大,如果大部分家长是老年人,安全能不能保证„„我掂量着利弊和家长人群资源,决定重新修改方案,把障碍物去掉,分组(4—6组)比赛。家长在起点的这头,孩子站在起点的那头,家长推车到孩子那头,将孩子牵着或抱着装上车跑回起点传递给下一个家长。

第二个活动方案:小猪回家。为了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运动性和锻炼性,我思考,并尝试采用了钻山洞、跳格子和爬行形式来练习,看看哪种形式是每个孩子都能参加,都能完成;并激励又不拖泥带水,适合我班孩子比赛的运动形式。根据练习情况,我选择了塑料软梯和小猪(皮球)。

我对这次的幼儿园“小班运动周”活动,充满信心,并拭目以待。2013、12、10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案,设计

从学生、学习等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不知不觉成了方向。本文以初中物理《平面镜》为例, 来介绍学习方案的结构、内容设计和常态教学反思的处置办法。

学习方案的标题一般设计为课题, 内容则是经过切割后可以在正常的45分钟内完成的学习内容。例如:“课题:3.4平面镜1”, 即苏科版八年级第3章第4节第1课时。

学习方案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设计整合在一起, 避免重复。学习重点是在学习目标文字下方划单划线, 学习难点则划双划线或做其他标记以示区别。学习目标需要将三维教学目标先进行融合, 然后再负载到具体学习任务之上。学生课前的准备也是以常态课课前, 学生能做的准备为主。案例如下:

明确学习目标, 关注学习重点, 挑战学习难点:

1.知道平面镜的基本特点。

2.经历探究过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要求课前完成的任务:

准备好文具、草稿纸, 浏览教材和伴学单的内容, 让自己和学习小组成员安静下来。

学习方案把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相关的问题、活动、反馈等内容梳理并排组好。学习任务以问题式并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设计。活动序号体现章节和序次。如0341即第3章第4节第1个活动。学习活动前需要准备的器材不提倡集中序写, 而是根据方案设计用字框框出, 提高教师设计方案的效率。案例如下:

要求课堂完成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生活中哪些界面可以看作平面镜?

0341⑴阅读理解:平整且能反光的物体表面叫“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观察到镜前物体的“像”。

⑵实验探究1:用力弯曲一块平整的薄不锈钢钢皮并观察它, 确认钢皮在 ____ 状态时属于平面镜。

⑶实验探究2:尝试从提供的金属勺 (或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 观察自己的像, 并完成填空:

1你猜想---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形成像的物体大小____ (可能/不可能) 相等。

2你体验---照平面镜时, 若你在举左手、眨右眼时, 镜中的“你”在举 ____ 手、眨 ____ 眼。

学习方案在每个学习任务之后设计有“实录与反思”板块。主要功能是真实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教学准备备忘, 课堂上生成的经典问题及处置策略等。教学反思不提倡集中在课后写些不痛不痒的话, 而是言之有物地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建议或小结。案例如下:

实录与反思:

⑴不锈钢钢皮尺寸约20cm×25cm, 学生实验共需25块, 2人一组, 预先要将边缘毛刺和角落都磨掉, 防止意外伤害到学生! ⑵凹面镜、凸面镜、平面镜各12块, 4人一组, 加上教师的1块共13套, 也可用不锈钢勺, 勺头的里面是凹面镜, 勺头外面是凸面镜, 勺柄平面则是平面镜!⑶要保持课堂良好的照度, 用铅笔做物体也很容易观察它在3种面镜中的成像区别!⑷课堂上需要用纪律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方案的课外作业, 应该在复习预习类作业、深化理解类作业、拓展学习类作业和探究创新类作业中做选择。复习预习类作业是课堂学习行为的伸展与补充, 是作业的重点。深化理解类作业主要是以一题多变、一变多问、一问多解的方式从思维方法的渗透和物理技能的培养方向来编撰。拓展学习类作业应该基于育德、阅读、梳理、应用和实践等功能进行设计。探究创新类作业则应从物理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 选编些开放型、趣味型、观察型、探究型、创新型和综合型的问题。案例如下:

要求课外完成的任务:

1.完成教材P69www第2、3、4题.。

2.两人一组分站在无色窗玻璃里外, 同学甲的手在玻璃前面运动, 同学乙的手在玻璃后面同步、对称运动, 互换角色训练到熟练为止, 参考下列填空, 把活动概要记下来:

⑴“手上有光时平面镜中的像”比“镜子上有光时平面镜里的像”要 ____ (亮/暗) 。

⑵甲的手靠近玻璃镜面运动时, 乙的手要做 ____ 的运动;

⑶甲的手向上运动时, 乙的手要向 ____ 运动;

⑷甲的手做顺时针运动时, 乙的手在甲看来要做 ____运动。

⑸小孔成像时, 物体与像左右、上下的运动方向都相反。那么, 平面镜成像时, 物体与像在左右、上下等方向上的运动方向 ____ (相同/不同) , 转动方向 ____ (一致/不一致) 。

3.尝试用不同表述方法来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物连线与平面镜 ____;像物大小 ____;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

2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____;像是 ____ (实像/虚像) 。

3若小孔成像特点描述为“倒立”、“u>v, 缩小, u=v, 等大, u<v, 放大”、“实像”。

则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描述为“___”、“____”、“____”。

4.尝试并评价一下, 用点燃的蜡烛、双色棋子、F字架、发光二极管做的F字板来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各有什么优缺点?

5.以小组 (或个人) 为单位, 在潜望镜、平面镜魔术箱等2件课外制作中, 选做一件进行班级交流。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案;设计

从学生、学习等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不知不觉成了方向。本文以初中物理《平面镜》为例,来介绍学习方案的结构、内容设计和常态教学反思的处置办法。

学习方案的标题一般设计为课题,内容则是经过切割后可以在正常的45分钟内完成的学习内容。例如:“课题:3.4平面镜1”,即苏科版八年级第3章第4节第1课时。

学习方案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设计整合在一起,避免重复。学习重点是在学习目标文字下方划单划线,学习难点则划双划线或做其他标记以示区别。学习目标需要将三维教学目标先进行融合,然后再负载到具体学习任务之上。学生课前的准备也是以常态课课前,学生能做的准备为主。案例如下:

明确学习目标,关注学习重点,挑战学习难点:

1.知道平面镜的基本特点。

2.经历探究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要求课前完成的任务:

准备好文具、草稿纸,浏览教材和伴学单的内容,让自己和学习小组成员安静下来。

学习方案把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相关的问题、活动、反馈等内容梳理并排组好。学习任务以问题式并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设计。活动序号体现章节和序次。如0341即第3章第4节第1个活动。学习活动前需要准备的器材不提倡集中序写,而是根据方案设计用字框框出,提高教师设计方案的效率。案例如下:

要求课堂完成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生活中哪些界面可以看作平面镜?

0341⑴阅读理解:平整且能反光的物体表面叫“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观察到镜前物体的“像”。

⑵实验探究1:用力弯曲一块平整的薄不锈钢钢皮并观察它,确认钢皮在____状态时属于平面镜。

⑶实验探究2:尝试从提供的金属勺(或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并完成填空:

①你猜想---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形成像的物体大小____(可能/不可能)相等。

②你体验---照平面镜时,若你在举左手、眨右眼时,镜中的“你”在举____手、眨____眼。

学习方案在每个学习任务之后设计有“实录与反思”板块。主要功能是真实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教学准备备忘,课堂上生成的经典问题及处置策略等。教学反思不提倡集中在课后写些不痛不痒的话,而是言之有物地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建议或小结。案例如下:

实录与反思:⑴不锈钢钢皮尺寸约20cm×25cm,学生实验共需25块,2人一组,预先要将边缘毛刺和角落都磨掉,防止意外伤害到学生!⑵凹面镜、凸面镜、平面镜各12块,4人一组,加上教师的1块共13套,也可用不锈钢勺,勺头的里面是凹面镜,勺头外面是凸面镜,勺柄平面则是平面镜!⑶要保持课堂良好的照度,用铅笔做物体也很容易观察它在3种面镜中的成像区别!⑷课堂上需要用纪律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方案的课外作业,应该在复习预习类作业、深化理解类作业、拓展学习类作业和探究创新类作业中做选择。复习预习类作业是课堂学习行为的伸展与补充,是作业的重点。深化理解类作业主要是以一题多变、一变多问、一问多解的方式从思维方法的渗透和物理技能的培养方向来编撰。拓展学习类作业应该基于育德、阅读、梳理、应用和实践等功能进行设计。探究创新类作业则应从物理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编些开放型、趣味型、观察型、探究型、创新型和综合型的问题。案例如下:

要求课外完成的任务:

1.完成教材P69www第2、3、4题.。

2.两人一组分站在无色窗玻璃里外,同学甲的手在玻璃前面运动,同学乙的手在玻璃后面同步、对称运动,互换角色训练到熟练为止,参考下列填空,把活动概要记下来:

⑴“手上有光时平面镜中的像”比“镜子上有光时平面镜里的像”要____(亮/暗)。

⑵甲的手靠近玻璃镜面运动时,乙的手要做____的运动;

⑶甲的手向上运动时,乙的手要向____运动;

⑷甲的手做顺时针运动时,乙的手在甲看来要做____运动。

⑸小孔成像时,物体与像左右、上下的运动方向都相反。那么,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在左右、上下等方向上的运动方向____(相同/不同),转动方向____(一致/不一致)。

3.尝试用不同表述方法来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物连线与平面镜____;像物大小____;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②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像是____(实像/虚像)。

③若小孔成像特点描述为“倒立”、“u>v,缩小,u=v,等大,u

则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描述为“___”、“____”、“____”。

4.尝试并评价一下,用点燃的蜡烛、双色棋子、F字架、发光二极管做的F字板来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各有什么优缺点?

5.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在潜望镜、平面镜魔术箱等2件课外制作中,选做一件进行班级交流。

实际教学时,教师用学习方案,学生则配用“伴学单”。伴学单的内容只要集中呈现课前、课堂、课后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即可。常态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地需要明确的是学习任务、建议用学习范式和效果反馈,伴学单无需赘述三维目标和学习保障等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公开课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 篇4

《小蝌蚪找妈妈》活动设计

科目:体育游戏 年龄班:小班

幼儿教师:张玉勤

课题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幼儿会向指定的方向跑,并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听觉记忆能力。3.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 2.熟悉的儿歌《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告诉幼儿今天学做小蝌蚪,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戴上青蛙的头饰)

2.启发幼儿一起在场地上练习小蝌蚪游泳和小青蛙跳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怎样找妈妈,对幼儿说明向指定的方向怎样跑。(提醒幼儿跑时要注意安全)

2.幼儿扮小蝌蚪,教师扮青蛙妈妈,幼儿和教师分散在场地上,边游边念儿歌:“小蝌蚪,游啊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游啊游,游来游去想一想,妈妈、妈妈你在哪儿?”

3.当念到“游来游去想一想”时,幼儿要闭上眼睛蹲下,教师立即跑到场地一端;当念完儿歌时,幼儿就睁开眼睛,迅速跑到教师身边,教师也招手说:“孩子,妈妈在这里。”(当念到“游来游去想一想”这句话时,教师可以变换音调、适当停顿,提醒幼儿做出正确的反应。)

4.游戏重复进行,在幼儿熟悉后,可请几个幼儿同时扮青蛙妈妈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和幼儿交流心情,与幼儿亲一亲,抱一抱。2.让幼儿找同伴乐一乐。

3.教师小结,对那些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给予言语表扬,对几个没有按照游戏规则的小朋友,进行言语提醒,鼓励他们下次有好的表现,能够按照游戏规则玩。

活动延伸:

改变游戏中动物的角色,让各种小动物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增 加游戏的难度。

活动反思:

户外体育游戏《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活动开展之前我便给孩子们讲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同时,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儿歌的内容,以及让幼儿学会了儿歌《小蝌蚪》。活动中教师带青蛙头饰,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热情和兴趣。

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发展水平,首先我为孩子们创设了游戏的环境,并根据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强,喜欢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适合开展集体性的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教师也和幼儿一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带领幼儿活动,以角色的情绪影响着幼儿情绪,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跟着活动,活动的情节性既主动的迎合幼儿又不失教学目标,活动中有一定的运动量,强度适合小班,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参与游戏。游戏中的儿歌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听觉记忆力,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美术教学设计及活动反思 篇5

图画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幼儿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借助图画来发展。以图为主的图画故事书便成为首选的幼儿读物。幼儿阶段,孩子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习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历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针对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设计了《月亮,生日快乐》这个阅读活动。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 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 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 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活动《两只老虎》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两只老虎》是一首流传广泛,老少皆知的儿童歌谣,自然大调,4/4拍,全曲共有八小结,其中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小结是第一、第三、第五、第五、第七小结的原样重复,十分巧妙有趣,歌曲旋律流畅明快,朗朗上口,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

2.并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歌词和短小的节奏(或旋律片段)。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适合形象思维教学,而歌词的创编又比较简单,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又能巩固旋律。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特长和情绪。2.引导学生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初听歌曲《两只老虎》,师生共同探讨歌曲的趣味性。

听,这是什么动物?几只?他们有什么特点吗?(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尾巴)同学们,你们能随着歌曲表演吗?

二. 教学歌曲:

1.复听歌曲,学生即兴随音乐做律动(自己编演、组织表演)。2.教师指导律动,例如:在第一和第二小节,伸出两只手指随节拍左右摇动,同时跳动,显示出小动物的活泼;在第三和第四小节;模仿跑的动作;第五和第六小节,用手指指头部和背部;第七、八小节双手交叉遮脸,打开。

3.再听歌曲,边做律动,边唱。4.师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5.我们为歌曲填上新的歌词。改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征。

教师示范: 两只小兔 1=F 4/4 1 2 3 1∣1 2 3 1∣3 4 5 5∣3 4 5 5∣ 两只小兔 两只小兔 蹦蹦跳跳 蹦蹦跳跳,56 54 3 1∣ 56 54 3 1 ∣2 5 1-∣2 5 1-‖ · · 一只爱吃萝卜 一只爱吃青菜 真可爱!真可爱!6.请学生自己为歌曲填词,并自信地给大家听。7.以问路的方式演唱歌曲。

问:两只小猫 两只小猫

答:喵-喵-喵-喵-合:一只没有脑袋 一直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8.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演唱和创编歌曲。

结合图片

两只鸭子、两只鸭子 嘎嘎嘎嘎、一直被没有脑·······

两只小鸡、两只小鸡、叽叽叽叽、一直被没有脑·······

两只杜鹃、两只杜鹃、布 谷 布 谷·······

(唱答部分于以是动物的叫声,也可以是对动物动态的推进在演唱和创编过程中,答不上来的同学到中央学这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三. 总结课堂: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课堂。教学反思: 1.学生活泼可爱,注意课堂活动的收放。对于熟悉的歌谣,学生会更加乐于表现自己,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天性,从而气氛非常的热闹。我注意用手势提醒孩子们,这样显得秩序非常的好。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7

一、教学环节的酌定

(一) 预习指导及预习的安排

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提高展示目标, 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 已是较普遍的作法, 但是其效果如何还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有些学生几乎不能或不愿自己去进行预习。同时有些教师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去改变学生的不良预习状况,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信息的交流, 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也难以将主要精力放到“教其不足, 释其所疑, 长其心智”上。学生能否预习好, 关系到师生之间是否具备共同合作的条件。因此, 有必要将课前的目标展示、预习指导、学生预习作为“课外”教学环节纳入教学活动中, 使单一要求学生预习转变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预习。通过为特定教学目标设计预习指导方法, 利用课前目标展示指导学生预习等教学途径, 提高学生预习的可靠度和自学能力。

(二) 为一堂课要实现的若干教学目标分别酌定课内教学环节

以课堂教学目标控制程序中的目标展示、诊断性评价、新课教学、信息反馈、矫正补救等教学活动要素作为教学环节选择的对象, 是课内教学环节酌定的基本设想;针对特定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要素的取舍, 是酌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做好学生预习达标情况的预测, 找出取舍教学活动要素的根据, 是酌定教学环节的两项基本任务。

1. 预测学生预习达标情况。

根据教学目标的难度大小及学情分析, 可将一次课要实施的若干个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即自达目标、助达目标、导达目标。 (1) 自达目标是指通过预习可以达成的目标; (2) 助达目标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基本上能够达标, 但可能有关键问题难以解决, 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帮助才能达成的目标; (3) 导达目标是指难度较大, 预测学生在预习中疑点较多, 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去指导才能达成的目标。对学生预习达标情况的预测, 既可作为酌定教学环节的根据, 也可以作为某些教学环节选择或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根据。

2. 寻找根据, 取舍控制要素。

取舍教学活动要素必须寻找根据, 特定教学目标及涉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预习达标情况的预测、学生条件、教学活动要素本身的作用等都是取舍教学活动要素的根据。取舍某教学活动要素的根据, 可能是上述内容之一, 也可能是上述内容的几个方面, 只有找到根据,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 目标展示的取舍。目标展示是为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控制作用, 即通过目标展示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产生学习动机, 引起学生注意, 使学生有目的的参与教学活动。目标展示的作用说明:目标展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手段, 是三类目标实施时都应重复采用的教学环节。

(2) 诊断性评价的取舍及“补偿教学”的安排。教学过程中采用诊断性评价, 主要是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需的知识先决条件, 并由此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偿教学”。当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具备特定的知识先决条件时, 要针对性地进行诊断性测试, 并在学生不具备知识先决条件时进行相应的“教学补偿”, 这是取舍诊断性评价并相应地进行“教学补偿”的根据。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由此判断某一特定目标的达成是否需要学生具备特定的知识先决条件, 从而确定诊断性评价的取舍, 通过对诊断性测试结果的预测, 进行“补偿教学”安排。

(3) 信息反馈的取舍。没有信息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 甚至是失控的, 只要有教学活动就应该有信息反馈。因此, 信息反馈是三类目标实施时都应采用的又一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目标控制程序中的信息反馈, 包括形成性评价、教学在动态系统中的观察反馈及在目标控制作用下的“超短反馈”三种形式, 后两种反馈形式很难作为教学环节纳入教学活动, 但形成性评价可在三类目标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进行。

(4) “新课教学”矫正补救的取舍。“新课教学”是为解决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而安排的教学活动。矫正补救则用于进一步解决“新课教学”后仍存在的问题。因此, “新课教学”取舍的根据是对学生预习达标情况的预测, 而矫正补救取舍的根据是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自达目标一般不安排“新课教学”;助达目标需要安排“新课教学”, 但一般不安排矫正补救;导达目标既要安排“新课教学”, 又要安排矫正补救。在教学活动中, 这样安排“新课教学”或矫正补救, 有利于发挥学生自学和课内教学的整体功效。

二、教学环节的组合

1.教学环节组合的基础和重心。组合教学环节的首项工作, 是为一堂课要实现的若干教学目标, 分别编排已酌定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只要把握了课堂教学目标控制程序中教学活动要素的先后排列, 并有机地结合对学生预习达标情况的预测和灵活安排形成性评价, 就不难为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由教学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框架。由于框架中的教学环节, 特别是“新课教学”等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去实施, 所以, 编排已酌定的教学环节的顺序只是教学环节组合中的基础工作, 设计的重心应是进一步考虑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细节, 即为各教学环节选择或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法, 通过方法的选择或设计使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相互协调, 同时使教学活动框架相应转变成一个能发挥整体效应的方法群体。

2.选择或设计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为教学活动框架中各教学环节选择或设计教学方法,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同一类别的教学目标可能有相同的教学活动框架, 但特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 要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及其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方法的选择或设计。

(2) 教学活动框架中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 为各教学环节选择或设计的教学方法要能够实现教学环节所要达到的目的。

(3) 重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衔接及协调, 使选择或设计的各种方法融为一体, 在控制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能发挥整体的功效。 (4) “新课教学”选择或设计的教学方法要进一步体现师生合作, 能使学生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

摘要:贯彻目标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老师摆在眼前的问题, 而科学、高效率的目标教学法的设计是目标教学成功的前提之一, 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编制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制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和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等全部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的作用, 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关键词:目标教学,教学活动方案,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冯克诚, 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124-128.

[2]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 2010.

[3]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9:138-320.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8

核心理念

基本流程

组织形式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9

二年级

通过发现长处而生欣赏之情,从而帮助学生在班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前进行调查、统计,有利于有针对性地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并能提前设计好教学对策。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件教育学生,远比进行空洞的说教有效。

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好动、好奇的天性,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之懂得与同伴友好相处,形成相互配合的良好合作意识。

通过他们较感兴趣的活动,合作完成任务,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会了合作的方法。另外,由于在班级生活中确定了合作的伙伴,明确了具体目标,便于落实。活动的评价点落在合作的态度上,只要学生愿意拿出热情、真诚与人合作并付诸行动之中,就会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尊重与肯定。

让学生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们都参与到班务合作管理之中,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在活动过程中,成员之间能互相提醒,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补不足,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在做小事中实实在在地培养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设计 篇10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方案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

(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设计2

为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学校决定举行优质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一、活动对象

全校各学科专任教师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

三、活动要求

1、教案要求

教案应该力求体现“三性一特色”,即: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突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

(1)规范性

教学目标: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的依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时设计:课时安排要求合理。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板书设计:新颖、明确、简洁。

课后小结:思得、思失、思改。

(2)科学性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2)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

(3)先进性

(1)教案能很好地反映本学科的知识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教书育人有机结合。

(2)能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

(3)教案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活动空间,并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突出课改特色

①合作学习②自主学习③探究学习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⑤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

2、作品必须是原创的。

3、将作品压缩打包发至学校教研邮箱lphhzxjy@163。com。

四、评比及设奖办法

1、由抽调教师组成评委小组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优质教学设计评比标准》对参评作品打分,按得分高低评定获奖等次。

2、评选优秀课件设计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并对获奖教师予以奖励。

优秀教案评比标准

1、(20分)书写整齐、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2、(20分)教学设计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20分)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4、(15分)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5、(15分)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

6、(10分)能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设计3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月2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xx年3月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设计4

平罗城关七小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20xx。11

城关七小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安排

一、评比活动的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优秀教案是高效上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继续深化常规管理提高青年教师、薄弱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评促教,以评促研,以评促改。通过评比,促进广大教师自觉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二、指导思想

坚持求真务实思想和效能化原则,以课程方案为指导,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准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以提升课堂教

学育人效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秀教案评选为抓手,拉动学校常规教学研究环节的深化、细化、精致化。通过有效推广学习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坚持源于课堂实践,优中选优,持续完善的原则,确保征集教案精益求精、实用好用。三、参评人员:一至六年级。四、评选科目:语文和数学学科 五.评比时间:20xx年11月26日。六、评比人员:

语文组:余国峰 张海霞 杨翠芬; 数学组:余国峰 杨翠芬 周 丽 汇 总:李晓莉 七、评选细则、为了全面推进课程实施,提升教学效能,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大面积提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优秀教案是高效上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继续深化常规管理“学、查、纠”活动,坚持规范与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设计5

东区小学教师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苏永刚

副组长:李海燕 杨爱侠 刘海龙 吴延军 李玲莉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1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2、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5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设计活动方案教学反思 篇11

动词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运用十分广泛。本次活动以《发现动词》为主线,以“关注幼儿,珍视游戏,聚焦发展”为主旨,运用多种游戏形式,在一日活动中设计有趣的生活和学习情境,激发幼儿对动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领幼儿通过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去说、去做、去交流;充分感受动词的意境和作用。体现幼儿玩中学,学中求,求中乐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真正享受到感知动词和语言活动的乐趣。

晨间活动:亲亲弟弟和妹妹

目标:巩固礼貌问好,能主动和弟弟妹妹打招呼并亲切拥抱;独立整理衣物并叠放整齐。感知动词:拥抱 叠放

过程:

1.教师亲切接待每一位幼儿,询问幼儿上幼儿园的方式。如:坐車、走一走、跑等。

2.和大班幼儿一起接待小班幼儿,主动问早问好并拥抱每一位弟弟妹妹。

3.指导幼儿整齐地叠放自己衣服,体验动词:叠放。鼓励帮助同伴。

反思:设计并引导大班幼儿热情的拥抱弟弟妹妹,让其感受动词:“拥抱”的意义;缓解小班幼儿暂时的分离焦虑。

早锻炼:和弟弟妹妹在一起

目标:幼儿能愉快、主动的参与到晨间活动中,体验大带小共同晨炼的乐趣。感知动词:运动 照顾

反思:和弟弟妹妹近距离的接触,在韵律活动中亲身感受动词:运动 照顾,激发照顾弟弟妹妹的爱心,体会帮助他人的自豪感。

散步:手拉手

目标:在安静悠闲的散步过程中,强化对安全标识的理解。感知动词:散步

午睡:小手真能干

目标:能自己穿脱衣服并摆放整齐;会简单整理床铺;感知动词:整理 摆放 系鞋带

反思:在午睡环节,幼儿边做边体会动词:穿、脱、叠、摆放、整理和系鞋带等动词,能够更加生动直观的掌握常见动词。

盥洗:守秩序 会等待

目标:知道守秩序,养成人多排队等待不拥挤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巩固洗手的正确程序:“六步洗手法”和便后整理裤子;感知动词:甩手 等待 。

反思:养成守秩序,会等待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将事半功倍。在盥洗环节,幼儿边做边理解:洗手、甩手、等待动词,给幼儿生动直观的感受,从中掌握常见动词。

进餐:我会用筷子

目标:练习使用筷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丰富动词:夹 使用

反思:鼓励幼儿自己正确使用筷子,锻炼小肌肉灵活性

活动区活动:动一动,做一做

目标: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能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大胆地表现;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感知动词:健身 接龙 测量 拼摆 记录 表演 欣赏

角色区:开设小小健身房,提供圈、绳、球等材料进行动作练习。

语言区:提供图文并茂的动词接龙卡片,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说动词并用动词创编儿歌。

表演区:图片,模仿并创编出各种动作及小律动。

美工区:运用小棍、积木练习拼摆动作造型,练习说动词。

益智区:学习使用绳、尺子、笔等工具测量。

反思: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动词连贯的语言说一句话或表述一件事情;喜欢和老师、同伴分享彼此的作品,

集中教育活动:语言《说一说,做一做》

设计意图:

5-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正处于相对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本次活动教师设计了多个有趣的游戏活动,创设了运用动词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动词产生探究兴趣,引领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动脑,相互合作,大胆去说出动词、做出动作;更加积极主动地用语言去表达。使其真正享受到感知动词的乐趣。

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动词,了解动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运用动词完整清晰表述一句话或一段话。

3.培养幼儿合作互助的精神。

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更多的动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

1.感知发现

提问: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小脚又能做什么?

请幼儿说出动词并做出动作(洗、拍、擦、踢、跑、跳)

教师小结: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就是动词。

2.尝试体验

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1)教师说出动词,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幼儿说出相应的动词。

3.理解运用

出示多媒体,运用动词说完整话。

教师逐一出示画面,提问:

(1)阿姨在干什么?阿姨在扫地。动词是什么?

(2)谁在干什么?叔叔在切菜。动词是什么?

(3)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姐姐在公园里浇花。动词是什么?

4.加深拓展

教师同时做出两个动作,请幼儿用一句话说出来如:老师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启发幼儿用一边、、、一边说完整话。

5.表演讲述

教师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讲述故事,边用动作来表现故事中的内容。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马路上、在家里发现动词。

反思:在设计本次活动方案时,我充分考虑《指南》对大班幼儿发展要求和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目标定位,环节设计、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方面,充分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要思想,处处体现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的教育理念;符合我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助推了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与发展。从一日活动的整体效果来看:

(1)体现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

丰富有趣的游戏吸引着幼儿积极参与,快乐的情绪体验又使每一个幼儿都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多种形式的游戏又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动词的意境。为拓展动词运用创造了条件,也把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向深入。他们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勇于尝试;快乐地说、勇敢地做,大胆地表现,整个学习过程,既获得了知识,又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2)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幼儿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享受著体验、合作、创新的过程。拓展了知识,丰富了更多动词词汇,并能清晰、有序、完整的语言表达。

(3)体现了教师是活动的引领者

活动内容的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简短的提问、精炼的语言、灵活地运用教具增添了神秘感,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之中,使重、难点内容通俗化、立体化,便于幼儿掌握。

(4)第二天在语言区里,我发现唐心茹和杨春萱在兴致勃勃的进行《表演讲述》;吸引了部分幼儿在观看;于是我便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全班幼儿结伴开展《表演讲述》活动,更凸显了本次活动的趣味性强,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更佳的特点!

(5)在接下来几天的晨间谈话活动中,幼儿纷纷说出了更多生活中发现的动词:切菜 包饺子、拖地;开车、指挥交通、洗澡等等。

户外游戏:秋收忙

目标:

1.体验合作竞赛游戏的快乐。

2.练习单手持物跑,能协调一致地进行走、跑、跳、钻、爬等动作。

3.感知动词:提、跨跳、走、跑、跳、钻、爬

准备:小椅子、圈、皮筋、小篮子、轮胎等

过程:

1.活动开始:随儿歌活动四肢

2.基本动作练习:跨跳

3.游戏:秋收忙

将幼儿带入情境:秋天来了,农民伯伯的粮食都丰收了,我们也来帮忙吧。幼儿手持小篮子开始出发。绕过小树林,走过独木桥,跨跳过栅栏,钻过山洞,捡起一个土豆放进小篮子跑回来、、、、、、反复2—3次,每次增加一个动作,感知相应动词,提高活动难度,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游戏中,重点指导幼儿动作:提、跨跳,充分感受动词在游戏中的作用。

反思:大班幼儿喜欢非常户外游戏活动,活动中,幼儿能够在关注动词的基础上,更加认真准确的做好每个动作,动作的协调性、合作能力,完成任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第一次参与游戏时,个别幼儿在钻轮胎的时候头和脚不够协调,有碰头现象,需要教师的帮助。第二天、第三天逐步有所改善。部分幼儿跨跳动作不够灵活,教师先从窄窄的小河开始练习跨跳,再逐步增宽,加深难度。

室内游戏:看谁说得多

目标: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能准确使用拍、抛、踢、传等动词。

准备:皮球、跳绳、毽子、及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等

过程:

1.教师出示皮球,请幼儿说说可以怎么玩,并请幼儿练习、描述说出相应的动词。

2.幼儿分成小组,一组拿器械用器械做动作,另一组幼儿用动词说一句恰当描述。交换角色进行。

反思:通过对实物的操作和运用,幼儿理解了动词。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既准确地运用了动词,又体会了游戏的乐趣,促进了幼儿的有效学习。

离园活动:我会打电话

目标:

1.愿意关心同伴和周围的人。

2.学会通过打电话与朋友交往。

3.丰富动词:问候 关心

准备:电话、各种材料

过程:

1.讨论:今天哪个小朋友没来幼儿园,猜一猜他们为什么没来?

2.大家给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拨打电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3.指导幼儿制作小礼物送给生病的小朋友。

反思: 幼儿知道每天关注同伴的来园情况,找到了关心同伴的好办法。

上一篇:成人脑筋急转弯题目带答案下一篇:2022中专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