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2024-10-15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精选12篇)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1

教学设计反思方案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数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加强教师对“教”和“学”的反思。

教师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的习惯,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一)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

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学生实际;二是有些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懒”。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二)在教学过程中反思。

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的用意,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

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

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

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师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因为“教会”不只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而且应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对他们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最好用的。

二、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解决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作积极的作用。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可以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总之,科学有效的反思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注入了活力,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师生将自己的反思互相交流,进一步和谐、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教师与学生合作探求知识的愿望,构建师生互动机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为师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案,设计

从学生、学习等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不知不觉成了方向。本文以初中物理《平面镜》为例, 来介绍学习方案的结构、内容设计和常态教学反思的处置办法。

学习方案的标题一般设计为课题, 内容则是经过切割后可以在正常的45分钟内完成的学习内容。例如:“课题:3.4平面镜1”, 即苏科版八年级第3章第4节第1课时。

学习方案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设计整合在一起, 避免重复。学习重点是在学习目标文字下方划单划线, 学习难点则划双划线或做其他标记以示区别。学习目标需要将三维教学目标先进行融合, 然后再负载到具体学习任务之上。学生课前的准备也是以常态课课前, 学生能做的准备为主。案例如下:

明确学习目标, 关注学习重点, 挑战学习难点:

1.知道平面镜的基本特点。

2.经历探究过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要求课前完成的任务:

准备好文具、草稿纸, 浏览教材和伴学单的内容, 让自己和学习小组成员安静下来。

学习方案把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相关的问题、活动、反馈等内容梳理并排组好。学习任务以问题式并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设计。活动序号体现章节和序次。如0341即第3章第4节第1个活动。学习活动前需要准备的器材不提倡集中序写, 而是根据方案设计用字框框出, 提高教师设计方案的效率。案例如下:

要求课堂完成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生活中哪些界面可以看作平面镜?

0341⑴阅读理解:平整且能反光的物体表面叫“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观察到镜前物体的“像”。

⑵实验探究1:用力弯曲一块平整的薄不锈钢钢皮并观察它, 确认钢皮在 ____ 状态时属于平面镜。

⑶实验探究2:尝试从提供的金属勺 (或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 观察自己的像, 并完成填空:

1你猜想---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形成像的物体大小____ (可能/不可能) 相等。

2你体验---照平面镜时, 若你在举左手、眨右眼时, 镜中的“你”在举 ____ 手、眨 ____ 眼。

学习方案在每个学习任务之后设计有“实录与反思”板块。主要功能是真实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教学准备备忘, 课堂上生成的经典问题及处置策略等。教学反思不提倡集中在课后写些不痛不痒的话, 而是言之有物地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建议或小结。案例如下:

实录与反思:

⑴不锈钢钢皮尺寸约20cm×25cm, 学生实验共需25块, 2人一组, 预先要将边缘毛刺和角落都磨掉, 防止意外伤害到学生! ⑵凹面镜、凸面镜、平面镜各12块, 4人一组, 加上教师的1块共13套, 也可用不锈钢勺, 勺头的里面是凹面镜, 勺头外面是凸面镜, 勺柄平面则是平面镜!⑶要保持课堂良好的照度, 用铅笔做物体也很容易观察它在3种面镜中的成像区别!⑷课堂上需要用纪律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方案的课外作业, 应该在复习预习类作业、深化理解类作业、拓展学习类作业和探究创新类作业中做选择。复习预习类作业是课堂学习行为的伸展与补充, 是作业的重点。深化理解类作业主要是以一题多变、一变多问、一问多解的方式从思维方法的渗透和物理技能的培养方向来编撰。拓展学习类作业应该基于育德、阅读、梳理、应用和实践等功能进行设计。探究创新类作业则应从物理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 选编些开放型、趣味型、观察型、探究型、创新型和综合型的问题。案例如下:

要求课外完成的任务:

1.完成教材P69www第2、3、4题.。

2.两人一组分站在无色窗玻璃里外, 同学甲的手在玻璃前面运动, 同学乙的手在玻璃后面同步、对称运动, 互换角色训练到熟练为止, 参考下列填空, 把活动概要记下来:

⑴“手上有光时平面镜中的像”比“镜子上有光时平面镜里的像”要 ____ (亮/暗) 。

⑵甲的手靠近玻璃镜面运动时, 乙的手要做 ____ 的运动;

⑶甲的手向上运动时, 乙的手要向 ____ 运动;

⑷甲的手做顺时针运动时, 乙的手在甲看来要做 ____运动。

⑸小孔成像时, 物体与像左右、上下的运动方向都相反。那么, 平面镜成像时, 物体与像在左右、上下等方向上的运动方向 ____ (相同/不同) , 转动方向 ____ (一致/不一致) 。

3.尝试用不同表述方法来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物连线与平面镜 ____;像物大小 ____;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

2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____;像是 ____ (实像/虚像) 。

3若小孔成像特点描述为“倒立”、“u>v, 缩小, u=v, 等大, u<v, 放大”、“实像”。

则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描述为“___”、“____”、“____”。

4.尝试并评价一下, 用点燃的蜡烛、双色棋子、F字架、发光二极管做的F字板来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各有什么优缺点?

5.以小组 (或个人) 为单位, 在潜望镜、平面镜魔术箱等2件课外制作中, 选做一件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案;设计

从学生、学习等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不知不觉成了方向。本文以初中物理《平面镜》为例,来介绍学习方案的结构、内容设计和常态教学反思的处置办法。

学习方案的标题一般设计为课题,内容则是经过切割后可以在正常的45分钟内完成的学习内容。例如:“课题:3.4平面镜1”,即苏科版八年级第3章第4节第1课时。

学习方案把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设计整合在一起,避免重复。学习重点是在学习目标文字下方划单划线,学习难点则划双划线或做其他标记以示区别。学习目标需要将三维教学目标先进行融合,然后再负载到具体学习任务之上。学生课前的准备也是以常态课课前,学生能做的准备为主。案例如下:

明确学习目标,关注学习重点,挑战学习难点:

1.知道平面镜的基本特点。

2.经历探究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要求课前完成的任务:

准备好文具、草稿纸,浏览教材和伴学单的内容,让自己和学习小组成员安静下来。

学习方案把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相关的问题、活动、反馈等内容梳理并排组好。学习任务以问题式并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设计。活动序号体现章节和序次。如0341即第3章第4节第1个活动。学习活动前需要准备的器材不提倡集中序写,而是根据方案设计用字框框出,提高教师设计方案的效率。案例如下:

要求课堂完成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梳理:生活中哪些界面可以看作平面镜?

0341⑴阅读理解:平整且能反光的物体表面叫“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观察到镜前物体的“像”。

⑵实验探究1:用力弯曲一块平整的薄不锈钢钢皮并观察它,确认钢皮在____状态时属于平面镜。

⑶实验探究2:尝试从提供的金属勺(或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并完成填空:

①你猜想---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形成像的物体大小____(可能/不可能)相等。

②你体验---照平面镜时,若你在举左手、眨右眼时,镜中的“你”在举____手、眨____眼。

学习方案在每个学习任务之后设计有“实录与反思”板块。主要功能是真实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教学准备备忘,课堂上生成的经典问题及处置策略等。教学反思不提倡集中在课后写些不痛不痒的话,而是言之有物地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建议或小结。案例如下:

实录与反思:⑴不锈钢钢皮尺寸约20cm×25cm,学生实验共需25块,2人一组,预先要将边缘毛刺和角落都磨掉,防止意外伤害到学生!⑵凹面镜、凸面镜、平面镜各12块,4人一组,加上教师的1块共13套,也可用不锈钢勺,勺头的里面是凹面镜,勺头外面是凸面镜,勺柄平面则是平面镜!⑶要保持课堂良好的照度,用铅笔做物体也很容易观察它在3种面镜中的成像区别!⑷课堂上需要用纪律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方案的课外作业,应该在复习预习类作业、深化理解类作业、拓展学习类作业和探究创新类作业中做选择。复习预习类作业是课堂学习行为的伸展与补充,是作业的重点。深化理解类作业主要是以一题多变、一变多问、一问多解的方式从思维方法的渗透和物理技能的培养方向来编撰。拓展学习类作业应该基于育德、阅读、梳理、应用和实践等功能进行设计。探究创新类作业则应从物理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编些开放型、趣味型、观察型、探究型、创新型和综合型的问题。案例如下:

要求课外完成的任务:

1.完成教材P69www第2、3、4题.。

2.两人一组分站在无色窗玻璃里外,同学甲的手在玻璃前面运动,同学乙的手在玻璃后面同步、对称运动,互换角色训练到熟练为止,参考下列填空,把活动概要记下来:

⑴“手上有光时平面镜中的像”比“镜子上有光时平面镜里的像”要____(亮/暗)。

⑵甲的手靠近玻璃镜面运动时,乙的手要做____的运动;

⑶甲的手向上运动时,乙的手要向____运动;

⑷甲的手做顺时针运动时,乙的手在甲看来要做____运动。

⑸小孔成像时,物体与像左右、上下的运动方向都相反。那么,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在左右、上下等方向上的运动方向____(相同/不同),转动方向____(一致/不一致)。

3.尝试用不同表述方法来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物连线与平面镜____;像物大小____;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②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像是____(实像/虚像)。

③若小孔成像特点描述为“倒立”、“u>v,缩小,u=v,等大,u

则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描述为“___”、“____”、“____”。

4.尝试并评价一下,用点燃的蜡烛、双色棋子、F字架、发光二极管做的F字板来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各有什么优缺点?

5.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在潜望镜、平面镜魔术箱等2件课外制作中,选做一件进行班级交流。

实际教学时,教师用学习方案,学生则配用“伴学单”。伴学单的内容只要集中呈现课前、课堂、课后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即可。常态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地需要明确的是学习任务、建议用学习范式和效果反馈,伴学单无需赘述三维目标和学习保障等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交流旅游方案》教学反思 篇4

今天下午第3节课,我在七年级(5)班上了一节信息课,课题是《交流旅游方案》,总的来说,这节课有得有失。我认为: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的进步,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上不断提高,进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成功之处:

1.由于备课较充分,我在这节课之前准备了相关内容,备学生:考虑到学生的打字基础薄弱,所以就事先把学生用到的文字素材:旅游行程+景点简介等,还有图片素材,提前发到学生机,这样避免上课时因学生打字慢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情境导入,先是播放几张黄山的风景照片,问学生这是什么风景区的,然后再播放本人去黄山旅游时的照片,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出示主人翁江雪彤同学,她想利用元旦去黄山旅游两天,请同学们帮她解决一个难题:制作旅游方案。

3.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规定小组竞赛,老师提出问题,说开始后,学生抢答。如果回答正确,上黑板在本小组内写上自己的名字,即给小组得1分。这也是我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经实践,的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积极参与的热情,还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师生互动好,学生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个人认为本节课最大的不足是:原先设定的任务没有完成,只完成了封面及景点介绍两张幻灯片的制作。其原因是没有事先考虑了解到学生的基础,想一节课把整个活动完成,事实说明这个想法和课时设置不符合实际,可能是我没有考虑充分的原因吧。另外,在我演示操作后,很多学生机出现莫名卡机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几乎零起点,所以对于本活动教学,现在我认为最少是两节课完成。所以,可以把第一节课:专门用来设计制作旅游方案封面,这样可以保证有相对充分的时间掌握PPT的基础操作。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2.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上台来示范操作。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没有时间让学生来示范操作。

3.没有给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和点评,主要是“传奇电子教室”软件的功能还没有事先摸索和调试好。

4.课结束时,喊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也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开展充分,草草结束。

以上是我自己课后的一点反思,希望自己能继续发挥成功之处;今后在上课前,反省并牢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至在课堂教学时逐步改正,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效益!

安徽省当涂县江心初中王春宝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5

教材分析

《燕子》是一篇老课文,相信大家对内容比较熟悉。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快乐。本文没有过多的硬棒棒的字词的讲解,而是从温暖的感受入手,运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来体味小燕子的快乐。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感受春天到来,燕子飞来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情感。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并结合视频资料,想象燕子飞翔的舞姿。

三、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

2.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生字卡片、视频资料(燕子动作)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小燕子》,看到小燕子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授新课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a)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b)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c)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一下以下几点:

一、导入自然,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曲导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注意到小燕子春去冬来的迁徙习惯。

二、注重感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1>在上课文第1自然段时,“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我重点抓住了“凑成”和“组成”两个词语进行比较教,同步让学生理解词语用法的不同。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当中。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6

考虑到本节内容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教材首先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的角度引入设计、引入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然后从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对全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指出这里的设计侧重技术产品设计。我认为教材的编写结构合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再参考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我认为,本节课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但在处理教材时,对内容我作了一些调整。我认为,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这在上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技术的价值”第一节课时已有过教训。于是,对课本的两个案例“书写工具、电动剃须刀”和“环保餐具的设计”,我将它们作为学生的课堂阅读范例,因为这两个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电动剃须刀”涉及到了电机微型化技术,而血管机器人的技术设计刚好是热门话题,清华大学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细的马达。我便向学生介绍了血管机器人和录音笔的设计。果真,学生非常感兴趣。对第二个案例,涉及到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很容易理解设计对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对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处理,我认为,教学中主要要阐述清楚: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我没有用课本上“达≈#8226;芬奇的飞行器”的案例,而是用安全自行车和计算机这两个例子说明来说明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没有用到的这个案例,但是学生在思考类似的案例时,就用到了图中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技术的例子。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我忍不住当堂喝彩。这也说明了,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即使我们不讲,学生自己也会阅读,而且也会进行思考。

在讲到设计的内涵时,我通过图片举例,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些设计是技术设计,哪些是艺术设计。学生自己总结出:产品的设计往往是不但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还要考虑到美观的要求。本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事先准备了电熨斗、电吹风这两件实物,准备说明技术设计的目的性。但上课时,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竟然忘记了它们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还有,在课的结尾给学生布置设计作业时,也没有说清楚设计这个斜面的目的。课下,经过段老师的提醒,我马上意识到,作为一个通用技术老师,自己竟然忘记了技术设计的目的性,这令我自责了好一会。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7

一、主题性综合实践课应运而生

设计创新与时代发展的中心思想贯穿于设计课程, 是学生学习的主线。只有理解教材, 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恰当的教材处理。在教材处理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逐步具备并形成设计所特有的素质贯穿课程始终。

教师要认真研究开发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末期, 推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各类逻辑法则的能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基本形成, 可以系统地掌握较高难度的知识。学生思维中直觉、感受、情感、象征、想象等具有重大价值, 个人对行为的独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 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大脑机能, 使其在整体上趋于成熟。因此,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零散、段落的, 而应注重前后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只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才会高效。

新课改后, 课堂教学呈现出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倾向。这种倾向在设计模块中体现得尤其明确。教师应把直观化教学提升为创设学习情境和提供综合实践机会, 并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设置问题情境和文化情境”。

因此, 主题性综合实践课应运而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探索“主动、自主、生成”的学习方式, 在设计模块各单元教学中开展主题性综合实践课是符合课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 更有针对性, 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研究, 学会整理总结, 学会创造, 以及学会对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表达,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 最大限度地开发创造潜能完成课程目标。

二、产品设计单元主题性综合实践课的方案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产品设计单元的前两课能使学生对产品设计的概念、分类、目的、功能和构成要素等有整体的了解和认知, 但是后两课的设置专业性强, 学生很难消化。对于非专业的高中生来说产品设计表现技法几乎是盲点, 此时开展综合实践课则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下面就以座椅为主题的设计方案为例来详细阐述。

(一) 确立依据

所选课题应是课程的发展或深化, 应把学生生活情境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并能激发学生全面参与并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提高。坐椅属于产品设计范畴, 很有代表性。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训练, 以椅子为载体, 学生能更深入理解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 掌握简单的产品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对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应用于生活, 艺术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文关怀等高层次的素质。

1. 至关重要的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通过杂志、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椅子相关资料, 收集、记录并把不同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交流, 根据学生不同的研究方向与兴趣爱好将其分组, 深入思考椅子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发展方向, 整理形成观点, 为发言做准备。

2. 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

(1) 演示发言

学生发言内容丰富,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椅子的出现使人类得以在半放松的状态下显露真我, 进行诸多重要的活动, 如工作、饮食、游戏、阅读……坐态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得越发频繁。座椅已被推向了设计舞台的聚光灯下。

(1) 功能与品类。椅子是家具中的一种。椅子是指有靠背的坐具, 主要用木头、竹子、藤子等制成, 分别叫做木椅、竹椅和藤椅等。这是《汉语词典》中对椅子的定义, 我们看到定义中明确指出椅子的功能是坐具。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从不同的制作材质对椅子进行了分类, 一个“等”字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让我们看到了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物品定义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知道, 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 时至今天, 我们知道的椅子已不仅仅是木椅、竹椅和藤椅, 而远远地超出了过去人们的思维局限, 如塑料椅、铁椅、不锈钢椅、铝质椅、钢木椅、钢化玻璃椅等。随着新的材质的不断出现, “椅子的队伍”还将不断地发展壮大。与此同时, 椅子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实用功能, 而超出了物品本来的实用价值, 上升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领域。如今, 人们还把椅子按它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分类, 如等候椅、园林椅、休闲椅、快餐桌椅、宴会椅、课桌椅、办公沙发椅等, 从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椅子已经有了它在不同场合的不同风格, 兼顾实用与审美的设计风格, 使二者有机融合为一体。

(2) 造型与美感。造型的意思是指创造物体形象, 或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在这里我们可以具体地理解是以椅子为原形进行再创造, 或创造出来的新椅子形象,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美感。造型是前提, 美感是结果, 两者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 就达到了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和效果。

(3) 仿生设计。仿生的概念由来已久, 虽古老传统却一直与时俱进, 历久弥新。仿植物、花卉形态的设计成为与自然结合最紧密的方式, 此外还有动物皮毛等。爱大自然也爱舒适的现代生活, 两者可以兼得, 如卵石造型的柔软沙发、仙人掌椅子、花瓣椅子迎合了我们两者都不可割舍的“贪婪”的心。

(4) 仿物设计。如仿鞋子、粉饼盒、项链坠、太空舱, 以及时代热点建筑, 如鸟巢体育馆等都成为设计原型。

(5) 用经济的方式诠释优雅风格。在资源紧缺的今天, 设计师研究的最大课题是发现更加环保和可重复利用的材料。环保是一种精致时尚的生活态度, 不是简陋和简单, 而是更优雅。如加工废料的木材、旧网球等制作的椅子, 既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产品, 同时还提高了广大受众的欣赏水平, 促进消费者良好消费观的形成。

(6) 材料既是设计的诱因, 又是凝固设计的载体。鲜亮时尚的表面装饰是设计师探索不完的课题。

(7) 更适宜现代多变生活的多用途坐椅。如《Easy概念椅》、《可挂在墙上的椅子》、《孔雀开屏》等。

(8) 椅子设计已从功能和美感强化延伸, 开拓出满足使用者个性习惯和情感需求的新空间。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 这些天天与人互动的产品不该跟着改变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坐姿、不同的情感需求, 不就应该有不同的椅子吗?如《平等待遇》、《翘椅子》、《怀孕的椅子》等。

(2) 设计实践

整理有关人体工程学的资料发放给学生, 作为设计实践参考, 设计一款坐椅。充分考虑场所、功能、造型结构、材料和色彩等方面的因素。

实践是学会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 学会用设计思维来改变生活环境, 完善生活。以学生所表现的创意性与所表达的含义为重点, 在图形的绘制上可适当降低要求, 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所决定的。通过实践, 学生设计了以字母、汉字为原型的变化多样的椅子造型, 小狗与骨头等儿童坐椅, 以手枪、萨克斯等生活元素为灵感的椅子, 蛋糕造型的户外宣传椅, 以《享受篮球》等为主题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坐椅等, 学生的奇思妙想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3) 综合评价

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 体现本节课所要求掌握的学习要点。通过鼓励、探究、发展各种观念, 在评价时尽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 纵向评价分析想法的由来, 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着眼于解决生活实际和设计的构成要素。重点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新颖独特、具有创造力的综合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蕴涵在问题中的原理, 不断发现并总结, 建构伴随着自己实践理解的认知新结构。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设计很棒, 为之兴奋, 但其他同学却提出了质疑, 有时侯甚至出现了僵持的局面。这时教师不要判断是非对错, 而应提醒他们真正的设计师是有个性而且尊重客户的, 会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掌握客户的心理和需求, 善于沟通和解决矛盾等综合能力也是设计成功的关键。此时可分析作品中有哪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 并及时调整。还可以多设计几款以供比较和鉴别, 寻求满意的方案。学生的差错中往往隐藏着教学的价值, 优秀的教师可使错误生成为教学资源。

通过实践, 学生开始思考:一把椅子的视觉效果与使用效果是否同等重要?当造型的美感与其他要素发生冲突时是否厚此薄彼?探求“坐的含义”的椅子的设计与人类认知的关系。什么是最舒适的坐姿?谁会坐这些椅子?不同人坐姿的个体差异会使设计细节带来怎样的变化。未来的椅子还会出现哪些设计动态等。从中不难看出, 他们在实践中真正打开了思维。思维不断深化以抓住主要矛盾的过程, 也是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而这正是本课对他们设计思维训练的教学方向和重点。

三、方案与反思

学生的发言演示使课堂教学从单向信息交流向多向信息交流转变。学生对现代椅子设计进行了广度上的探索发现, 并对椅子设计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学生的努力与进步。

教师应控制课堂的节奏和导向。本课虽然是学生主体活动, 但教师应控制发言的时间, 掌握课堂节奏, 按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控制哪些应浓墨重彩, 哪些应蜻蜓点水, 哪些应淡化处理。时间和内容也不能设定过死, 要充分考虑各班的情况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对每一部分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应了然于胸, 当学生遭遇知识瓶颈和空白时要及时补充引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应从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和谐转变。课堂形式是活跃开放的, 但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必须抓住问题关键, 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个性的表现必须依附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把教学方式和教材内涵紧密融合, 形成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惟有努力实践, 教师才能教出特色, 在新课程美术教学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课后将每一课搜集到的资料建立成资源包, 不但方便下次授课时使用, 而且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扩充, 最终形成系统的资源库, 并利用校园网络使各班达到资源共享。可以看出, 主题性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在讨论中发展, 在想象中创造, 在实践中探索, 在评价中体验, 能促进课程的发展与深化, 教学效果显著。

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8

关键词 教学反思 问题 分析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教育现象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行为和学生的反应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许多学者和专家都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能够有效地、全面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但目前的教学反思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存在问题

1.摘抄式教学反思。每个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自己的得失和感触。一些教师一节课后,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后记而进行“抄”反思。有人说,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已经疲于奔命,现在又来搞一个教学反思,真是又多了一种形式主义,加重了老师们的负担。于是就摘抄一些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意图等上面的内容,加以敷衍,实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策略。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2.蜻蜓点水式教学反思。部分教师由于理论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对一节课中值得反思的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认识不深。不知道教后该“思”些什么?于是写一些泛泛而谈的空话、套话,甚至有一课一句话的反思,没有自己对教学行为的深刻感悟和对教育现象的深入思考。有的教师反思滞后于教学活动,没有及时记下课堂中一些可供反思的材料,几天后再来补写,课上的一些感受、心得、灵感、困惑等已时过境迁。没有作及时记录,让教学反思的资源白白流失,于是,教学反思只能是肤浅的认识。

3.形式单一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形式要活。可以不拘一格,可长可短。只要能留下实例、留下细节、留下现象……再写下对这些材料的思考,整理出来即可。可以写在教材上,也可以写在教案上,可旁注,可总评,也可以综合性谈几个问题,形成阶段性的反思等。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形式单一,只有写在教案后面的教后记。

二、现象分析

1.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他们把教师看作是吃饭的职业而不是事业。得过且过,没有把教学反思当作自身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教学是一门缺憾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其“病情”,不去依“病情”索“病因”,并“对症下药”,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

2.理论水平不高。农村小学老教师居多,其本身的文化底蕴不足,理论水平不高。靠以前的实践经验“聊以度日”。新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经验的最后堡垒,使一些教师茫然而无所适从,加之自身不善于理论学习,对一些教参、资料、相关刊物又不去阅读,对一些可反思的材料视而不见,以致失去了将教学反思作为改善自身教学缺陷的一剂良方。

3.领导重视不够。一些学校教学过程的“精致化”管理,只重视教学设计,而对教学反思作为教案的一个重要环节,缺乏重视。或只“精致”到教后记的量(数一数有几篇教后记),而不管教后记的质。不去关心教师是真反思、浅反思,还是假反思。对阶段性的反思,也只关心教师有没有上缴学校做资料,导致了上述现象的产生。

三、两点建议

1.重视培训。新课程体系下倡导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培训机制。⑴要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才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才能对教学现象有深刻的认识,写出高质量的反思来。⑵要加强对教学反思的意义的认识。哪一个成名的教师不是从长期的实践和反思中走过来的?只要我们平时善于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勤反思、勤动笔,就不难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⑶要加强教学反思中对“思”的培训。从“思”的内容、“思”的形式,到“思”的方法进行培训。如:对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反思,对照名师的教学环节处理反思,对照教学目标反思,参照教学效果反思,还可以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这节课的优缺点等等。老师们必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

2.搭建交流平台。⑴集体备课中交流。教学反思不是教训的汲取,就是经验的积累,理应得到集体备课时的重视。通过对教学反思交流,积累教学经验,为下一个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发展。⑵业务学习中交流。学校及时发现教师中有深度、有学术价值的教学反思论文,及时在业务学习会上进行表扬与交流。树立正面典型,以榜样带动教学反思的深入与提高。对已经形成论文性质的反思,鼓励教师积极投稿,让教学反思结出硕果。⑶在公开展示中交流。学校组织一些教案展示评比活动,让真反思、假反思、浅反思都亮亮相。可以在期中、期末各举办一次,搭建教学反思交流平台,让教师在自评、互评、交流、展示中认识自己,学习别人,提升自我。

东升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评比方案 篇9

一、活动目的新课标(2011修订版)颁布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和谐灵动发展,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

以“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为主题,立足践行《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针对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有价值的观点、策略或建议。可以是研读教材的反思、外出学习观摩的心得体会或者课堂教学反思等。

三、评选要求

参赛对象:全镇小学语文教师。

截稿时间:11月16日前截稿。

评选要求:

(一)参评反思未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且未参加同级别的其他评比活动。

(二)坚持学术诚信,参评反思严禁抄袭造假,引文须注明出处。如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系网络下载或有抄袭等行为,取消评审资格,并书面通知所在学校。

四、格式要求:

1.所有参赛反思均需提交电子稿和打印稿;电子稿由科组长统一发送到ljhpengling@163.com,打印稿上交镇教研室。

2.A4纸打印,行距为固定值25磅,标题为小二号黑体,正文用四号宋体,如有参考文献为五号楷体。文中不注明作者学校、姓名。

3.字数以1500~2500字为宜,学校每位语文教师至多上交一篇。

4.论文中小标题依次使用:

一、1.(1)①……

五、评奖

镇教研室将组织评委评出一等奖占论文总数的20%,二等奖占论文总数的30%,三等奖占论文总数的50%。

六、备注

教学设计方案反思 篇10

参加人员:小班教师、全体幼儿及家长朋友。

活动时间:年 月 日

活动场地:小班教室

活动目标:

1.幼儿乐意与同伴一起参加表演和游戏活动。

2.幼儿与家长一起体验迎新年的快乐。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请家长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活动。

2.活动道具、小礼品。

表演活动20XX已离我们远去,20XX已悄悄地来临,欢迎家长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今天的“庆元旦家园同乐活动”。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代表小班及两位老师祝大家新年好!宝贝们也来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好。

1.首先请欣赏《幸福拍手歌》

2.请欣赏歌曲《玩具进行曲》

3.接下来是家长与幼儿一起表演手语《妈妈我很好》

4.请欣赏歌曲《走路》

5.请欣赏歌曲《火车快开》

6.接下来请欣赏三位老师表演手语《花好月圆》

7.师幼与家长一起唱中英文《新年好》歌曲八、亲子游戏内容各位家长,下一个环节开始进行亲子互动。

游戏一:投篮准备:海洋球、纸箱子游戏方法:6对孩子与家长各站在老师事先画好的场地上,幼儿手捧纸箱,家长手拿海洋球对准孩子手上的纸箱投篮,最后宝宝纸箱内球多的为胜利者。

游戏二:我们是毛毛虫准备:苹果游戏方法:两组幼儿进行比赛,每组6名幼儿同时蹲下拉在一起向前进去摘苹果,看哪组幼儿先摘到苹果。

游戏三:抢椅子准备:20把椅子游戏方法:21名家长手抱自己的孩子围着圆圈走,当老师的鼓声停止时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小椅子上,没有坐到小椅子的家长离开后,依次减少小椅子,最后占到小椅子的家长为胜利者。

游戏四:揪尾巴准备:彩色皱纹纸条、音乐游戏方法:10名家长手抱自己的孩子走,当音乐停止时,能保护好自己尾巴的家长为胜利者。

游戏五:满地开花准备:海洋球、纸箱子游戏方法:6名幼儿身背装有10个海洋球的纸箱子,在规定时间内幼儿跳高,将纸箱内的海洋球跳出,最后谁的纸箱内的海洋球最少为胜利者。

3.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希望与美好就在不远处等待。让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感谢各位家长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幼儿园小班“庆元旦家园同乐活动”到此结束。

4.结束活动颁发圣诞小礼品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以亲子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家庭与班级的沟通,让幼儿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幼情、亲子情。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11

一、一读到底无所求

诚然,语文课堂少不了朗读,以读为主来设计教学亦不乏成功的先例。“读”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培养语感,熟悉内容,体会情感,分析形象……尤其是诗词的教学和散文的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但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读”占螯头的,比如一些说明文和议论文,就无需一读到底,一读再读。而且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诵读、美读、品读、速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竞赛读等等。

读时还要注意目的与功效:速读有利于感知文本大概内容,美读有利于增强文本感染力,精读有利于品味语言,默读有利于思维训练,齐读有利于面向全体,分角色读有利于凸现人物性格,竞赛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文本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朗读的方式。那种不管什么文体,不顾文章语言风格,不讲语文教学目的,不顾朗读效用,一读到底的做法是需要反思的,甚至说,是应该抛弃的。

二、品味语言表象秀

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课。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或者上成音乐舞蹈课,或者上成综合实践课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这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荒谬行为在反思中得到了纠正。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味儿,而体现语文味儿的关键之一就是品味语言,于是语文课上品声一片。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将品味语言理解为对修辞的判断。在一次“教学能手”的比赛中,不少老师对《揣摩幸福》中的语句“有的人把雪中送炭嘘寒问暖当作幸福,这种幸福是常青的;有的人把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当作幸福,这种幸福是清纯的;有的人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当作幸福,这种幸福是畸形的;有的人把朝三暮四、寻花问柳当作幸福,这种幸福是丑陋的……”停留在比喻排比句的判断上,句子的情味根本没品出来。幸福观的多样化,作者对正确幸福观的倾向没有品出来。

其实品味语言,不仅仅是要品语言的隽永之美,还可以品出情感的丰富之美,人物的形象之美。

一位教師在讲《羚羊木雕》时,抓住文末“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话进行品味,将“我”的无奈、屈从、后悔、不满、疑惑等丰富情感淋漓尽致地品味出来了。父母的重财轻义,奶奶的明理无奈,“我”的重义轻财但软弱求全,在对这句的品味中逐渐凸现出来。

洪镇涛先生在教《荷花淀》时,抓住水生嫂的一句话来品味,达到了分析人物形象的目的。“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通过品味,发现作者塑造了一个支持丈夫革命、善解人意而又面临困难的善良农家妇女形象。若将其中的冒号改为逗号,“水生嫂”就成了一个表面支持丈夫革命,实际上刁蛮难缠的不觉悟者形象。

三、轻视思维让人愁

新课标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终极目标的理念,如果说,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区别于其它课的重要标志,那么,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认识不深刻,联想不丰富,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得到终身发展。

在语文教学之中,存在着重积累轻思维的现象,课堂上读得多,说得多,背得多;思得少,辨得少,争得少。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存在着随意性和断续性,片面性与盲目性。

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周密性、创造性。可以通过情境设置、质疑问难、比较求异、驰骋联想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鄂教版教材《长河落日扁》中,“咦!刚升起的太阳竟是略有一点扁的。”一句中,“咦”后为什么用叹号不用问号呢?原来,用叹号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惊异之情,与文章的观点“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相吻合。小小标点学问大。

有时候,一个词语里面也藏有玄机。在武昌区名师工作室的一次阅读研讨课中,笔者将《归来吧,从容》里“草原逶迤的裙裾从车后窗渐淡渐远”一句中,“逶迤的裙裾”进行了挖掘,认为“裙裾”一词极具画面美,让学生展开联想。草原的广阔,草原的美丽,草原的魅力,在学生的想象中,宛如一位衣袂飘飘、婷婷玉立的少女,那份美感永驻心中。此时学生联想越丰富,想得越美,心中的缺憾就越大,作者对从容的渴望也就体现得愈加急切,文章的中心就更加突出了。

当然,比较求异也是培养思维的重要手段。《故乡》一课中,通过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语言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年闰土话语少,讲话断断续续,充满等级观念,木讷、呆滞的原因让人深思: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地生活着;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课堂上,只要抓住了思维点,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总之,语言品位和思维训练是语文课的重点,犹如鸟的两翼,扑棱任何一边的翅膀,鸟都无法正常飞翔。

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在新理念的武装下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任重道远,理应不待扬鞭自奋蹄,努力探索出佳绩。

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12

事实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作为强调教师专业活动中自觉的、理性的成分的教师反思就被更加重视了, 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

案例: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几年前, 教学《皇帝的新装》, 我曾经为自己能引导学生娓娓讲述故事、细细分析人物而自得, 今天再教这篇课文, 才觉得以前的教学太肤浅了。作为一则经典的童话, 很多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听过这个故事, 人物形象也在父母老师的言语中有一定的印象, 如今再斤斤计较于这些, 怎么不是肤浅呢?

于是, 这次的教学我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也有一些反思。

整体感知阶段, 我的问题“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皇帝, 一则___________的故事”, 引领学生读书, 既回顾了故事内容, 练习了表达能力, 又把学生已有的体验、感受与更多同学、老师作了交流, 使他们对故事和人物的认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精读赏析阶段, 我仍以问题引导:骗子行骗时有多处漏洞, 你能找出来吗?问题不难, 可是如果不仔细阅读文章, 也很难找出。所以, 设计这一环节的第一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读书, 提取信息。之后的分角色朗读, 虽也有师生互评、生生交流, 但缺少了对评价后的反馈, 即再次的朗读, 使得朗读成为了教学中一种形式, 目的性不强。

最后, 我抛开以往的繁琐分析, 以一个探究引领学生进入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本文改编于一个西班牙民间故事, 为什么它能成为绝对超越原版故事的文学名篇?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但我给出了足够的衍生资料 (如创作背景、原版故事、回答提示等) ,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民间故事时被激发, 学习结果的获得又有足够的台阶, 因此, 探究的兴致和效果都还好。

语文教材换了几套, 可一些经典篇目还是存在, 对这些“老面孔”, 我们得时时想些新招术, 既是教学理念更新的展示, 也让自己常教常有新鲜感, 学生学得也实在, 何乐而不为呢?

点评:这一教学反思, 教师显得非常积极主动。首先, 教师不满足于已有的实践经验, 能根据对学生学习基础和生活体验的认知, 在开始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其次, 教师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目标与实际效果的主动对比, 以获得更多的思考。但这份反思仍然存在明显不足:1.教学设计中, “整体感知阶段”和“精读赏析阶段”的两个问题, 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重复。一旦出现重复,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领的两个层次又如何体现。对这一点, 教师在反思中完全避而不谈, 为什么?2.通过对“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意识到了问题, 但对于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存在明显的盲点, 因此, 问题解决的方式也显得非常简单粗糙。

究其原因:1.通过教学反思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容易, 这往往是对个人自信心的一种威胁。尤其这位教师已经在课前就进行了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 他感受更多的是对自己修正内容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 他的反思无形中固囿于自己的思考而忽视了向外听和看的必要性。2.在反思中, 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的产生。但是这位教师在发现问题之后, 并没有有意识地从研究领域或实践领域去积极寻找新思想新策略。“闭门”反思的他就只能展示“造车”过程中的问题, 而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了。

思考:教学反思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甚至寻求专家的引领, 来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 探索改进途径。

对于教师来说, 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 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 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但是, 这一自我成长的过程不应该是孤独寂寞的。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 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甚至寻求专家的引领, 来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 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自主改革教学和教师团队发展的积极有效的途径。

总之, 教师反思, 不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记录, 也不是对问题的简单展示, 而是从反思入手进行教学研究。当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把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用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才能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 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上一篇:孔桥小学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高中生操行道德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