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2024-07-21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共13篇)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篇1

···市救护车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范救护车配置、使用、监督管理工作,维护救护车使用的严肃性,保障医疗急救和交通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市卫生局、〃〃〃〃市交通管理局〈关于印发〃〃〃市救护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卫计[2007]1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配置、使用救护车,适用本规定。

本办法所称救护车指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或处理紧急疫情的专用车辆。

第三条 市卫生局负责救护车的配置审查、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市120负责救护车日常调度、监督管理及向成都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申请救护车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证的配置审批工作。

第二章 救护车的分类及装备标准

第四条 根据国家救护车QC/T457-1999的专业标准和都江堰市实际情况,救护车按用途分为下列4种类型:

(一)急救指挥车:具有现场指挥功能的救护车,用于大型灾害、事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指挥工作。

(二)运送救护车(转运型):配有一般的急救医疗设

备和药品,能对现场或运送过程中的伤病员进行一般救治的救护车。

(三)急救救护车(监护型):配有急救复苏抢救设备、必备药品、通讯等装备,能对现场或运送过程中的伤病员进行各种抢救的救护车。

(四)血液运送救护车:拥有运送血液专业设备,能够按有关要求为医疗卫生机构运送血液的救护车。

第五条 救护车装备标准。

(一)运送救护车(转运型)

1.诊箱:气管插管装备箱、心脏复苏泵、口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吸引器(容积不低于600ml)、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剪刀、镊子、血管钳、三角巾、绷带、颈托、夹板等,必备的口服和静脉药品。

2.供氧系统:氧气瓶不小于3升,配有氧气压力表、流量表、湿化瓶等。

3.担架:车式可固定标准担架,长度不小于1.95米。

4.心电图机。

5.输液导轨或吊瓶架、照明灯。

(二)急救救护车(监护型)

1.诊箱或急救包:内含插管箱、心脏复苏泵、呼吸气嘴,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吸引器(容积不低于600ml)、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体温表、剪刀、镊子、血管钳、颈托、夹

板等,必备的口服和静脉药品。

2.供氧系统:氧气瓶不小于7升,配有氧气压力表、压力调节阀、流量表、湿化瓶等,另配有便携式氧气瓶。

3.药品柜:放置各种抢救药品。

4.担架:自动上车标准担架、铲式标准担架。

5.骨折固定垫(真空固定垫)。

6.外伤包(内有夹板、颈托、上下肢止血带、纱布、三角巾、四头带等)。

7.心电图机。

8.心电监护除颤起搏仪。

9.急救呼吸机(器)。

10.输液导轨或吊瓶架、照明灯。

第六条 救护车应装备警灯和警报器,警灯和警报器应符合《特种车辆标志灯具》(GB/T13954-92)国家标准的规定。

救护车车身颜色为白色加救护标志,车体(门)两侧标明单位名称,并悬挂公安交警部门核发的四川省特种车辆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证”。

第七条 列入〃〃〃〃市 120急救体系的医疗机构所配置的救护车,必须按《都江堰市院前急救手册》要求统一车辆外饰,安装无线通讯装置和车载信息终端,接受都江堰市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和指挥。未列入〃〃〃市120急救体系的医疗机构所配置的救护车和不具备院前急救功能的其

他救护车不能用“生命之星”和“120”等标识。

第三章 救护车的配置标准

第八条 在保障各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完成抢救危重病人、处理紧急疫情的前提下,对救护车警灯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实行总量控制。救护车配置原则是根据都江堰市人口状况和医疗救护任务的需要,缩短急救半径,减少反应时间,合理布局,方便派车,及时救治。

第九条 急救专业机构按每5万人口配置1辆急救救护车。市120指挥中心根据工作需要配置适量急救指挥车。

第十条 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可按照每200张床位配置1辆救护车,原则上不超过4辆。拥有2辆及2辆以上救护车的,必须配置1辆急救救护车。

第十一条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配置1辆救护车。条件许可并纳入急救网络的卫生院,可配置1辆急救救护车。

第十二条 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院可配置1-2辆救护车。

第四章 救护车配置的审批

第十三条 需要配置救护车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申请表格,内容包括:机构名称、机构地址、执业许可证号码、机构分类性质(营利、非营利)、机构等级、床位数、现有救护车数量和类型、拟购车型(运送救护车、急救

救护车等)、申请配置救护车原因、联系人和电话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第十四条 市卫生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直属单位救护车的购置、更换要按规定纳入采购计划。经审查同意的,通知其填写《成都市特种车辆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证申请表》和《特种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审批表》,市卫生局在主管单位意见栏上签字盖章,由申请单位将以上提交的资料一并报送〃〃市公安局和〃〃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审批。

第十五条 申请单位在接到成都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审批同意核发救护车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证通知后,方可购买救护车。

第十六条申请单位获批准购买救护车后,应及时到市120指挥中心对救护车的车型、车况、医疗设备配置进行审验和备案,并到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领取救护车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证,方可运行。

第十七条 救护车按规定报废需要更换的,必须持有关单位出具的《机动车转出、注销证明》和《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到〃〃〃市卫生局备案,并按本规定第十三条至十六条程序办理救护车更换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救护车不得转让为民用车辆。如特殊情况须转让的,受让方应为医疗卫生机构,并到市卫生局办理相关的审查手续并到市公安交警部门办理有关过户手续。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救护车必须服从市卫生局和市公安交警部

门的监督管理,严禁挪作它用,严禁承包给任何单位及个人。

第二十条 救护车的警灯、警报器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安装及年检。执行救护任务时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五条、五十三条规定,零时至凌晨5时,除特别紧急情况外,不得使用警报器。在公安机关明令禁止鸣警报器的道路或者区域内不得鸣放警报器。

第二十一条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救护车使用的管

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救护车管理档案。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救护车管理规定私自改装或挪作它用等违规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按职责划分

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2年6月1日实施。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篇2

1 救护车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

1.1 环境因素

院前急救时患者所处的环境卫生条件参差不齐, 也不能明确诊断, 但病情危重, 常不能做充分的预防措施。而患者病情危重, 情况紧急, 救护车内空间狭小, 患者的血液、痰液、呕吐物、分泌物会污染车内环境, 若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1.2 器械因素

救护车内设备使用过程中受到患者血液、呕吐物污染, 如不能及时清洗消毒, 易引起交叉感染。车载一次性无菌用物, 在多次车内颠簸摩擦中容易发生破损, 导致无菌物品被污染。

1.3 医务人员因素

在急救和转运过程中, 医务人员和患者近距离接触, 但因条件和时间限制, 常防护不严密, 可造成医务人员自身感染;救护过程中对手卫生重视不够。

2 救护车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2.1 重视救护车医院感染的管理

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学习院前急救相关规章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护意识, 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制定消毒管理办法, 感染监控员定期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2.2 加强个人防护

在急救转运过程中, 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 有血液、体液、呕吐物污染时, 带双层手套, 防止血液等飞溅到身上。在救护车上配备专用院前急救防护用物箱, 备齐防护服、防护眼罩、口罩等用物, 方便医护人员随时取用。遇感染性或疑似患者时为患者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出诊箱内携带快速手消毒剂, 方便随手取用。

2.3 车辆及器械消毒

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每周一专班消毒救护车内环境并登记:用500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檫拭车座椅、门把手、担架、车辆内地面各种车载仪器表面, 用车载紫外线灯照射30min或三氧消毒机消毒30min。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使用后用75%乙醇檫拭, 血压计袖带及时更换清洗。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表面用500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檫拭, 显示屏及导联线用75%乙醇檫拭。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用后更换送供应室消毒。按救护车内医疗空间制定急救物品数量, 救护车内物品药品设备按要求定量定位放置, 齐全有效, 清点所有一次性物品检查有效期和包装有无破损并进行更换。担架套一次性担架罩, 用后更换。转运感染或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后, 行全面消毒。

2.4 规范处理医疗垃圾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进行规范管理: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 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垃圾袋, 刀片、针芯等装入小锐器盒, 避免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120救护车;五常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32-01

救护车作为院前救治单元,能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大的抢救效果[1]。而救护车内的药品、物品的齐备、完好是确保急救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成员。通过运用“五常法”对救护车药品、物品进行全面规范管理,确保了院前急救患者的安全转送。

1、实施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针对四辆120救护车成立“五常法”小组,设立组长一名,四名组员,每个组员负责管理一辆救护车。组长和护士长轮流讲有关“五常法”的相关知识,全科护理人员参与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五常法”在120救护车中应用的重要性。

2、方法

2.1常组织 护士长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五常法”相关知识学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责任心教育,完善各种制度,人人掌握五常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从而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常整顿

2.2.1药品定制管理 我科护理人员运用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与救护车药品管理办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并利用模块化管理模式进行分类整理。针对药品进行分级管理,即A级、B级、C级进行定置目标管理。把诊箱药品分为强心药、升压药、止血药、呼吸兴奋药、解毒药、镇静止痛药等九大类[2]。药品均用透明密封袋装好,并在封面上标注醒目的药品名称与有效期,同类药品集中区域放置。

2.2.2物品定位管理 物品仪器根据急救技术流程分类、集中、有序摆放,譬如心电监护除颤仪放在患者头部右侧柜子上,以便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观察[3]。物品在救护车上尽量缩小化,其空间环境限制了各物品与仪器的容积比例,对物品的管理质控使出诊护士2—5秒钟就可以迅速备齐所需抢救的物品。物品定制合理又要保证院前急救的质量,因此物品的定置管理合理化、专业化,可以给予医护人员足够的空间进行治疗与护理。

2.3常清洁 救护车内外环境的清洁与美观同样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的舒适。因此,我院救护车每天每班都有出診护士针对救护车药品、物品及环境卫生全面检查,并对每辆救护车清洁消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救护车处于完好状态。每月由救护车管理护士、组长、护士长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与不足进行统一整理并分析。

2.4常规范 按照我市120急救中心有关院前急救物品准备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急救药品、急救物品仪器、救护车清洁、消毒登记等各类检查登记本。由每天每班出诊护士根据相应的检查登记本进行核对检查,以上登记本设计均包含名称、数量、有效期、开启时间等,其中药品还包含剂量、批号等。检查中如发现药品有效期小于6个月、无菌物品小于3个月的均应更换新的批号。救护车管理护士每月对自己所管车辆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并登记在册,组长每月对四辆救护车逐一清查,护士长不定期的对四辆救护车检查。确保120救护车药品、物品完好率。

2.5常自律 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人员的领导者,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科室护理人员,尤其是负责出诊的护士每天坚持“五常法”,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养成良好习惯[4]。护理持续质量持续改进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在针对救护车进行质量管理时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做好记录。科室制定奖惩制度,护士长在不定期抽查中发现问题,应对相关护士进行教育,根据检查出的问题不定期的进行统一召开科室护理持续改进会议,查找原因、分析、改进。最终使全科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结论

2012年2月—2014年2月通过采用“五常法”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相结合的方法,对120救护车的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救护车内的药品、物品均摆设整齐有序,完好率达到100%,车箱内卫生死角未存在。改善了以往药品放置时间较长,临近过期丢弃浪费情况,确保了救护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安全有效,可使救护车有效的发挥最大的急救作用,有利于院前急救护理的发展,为患者院前急救转运救治取得宝贵的时间[5]。运用“五常法”对120救护车规范化、系统化、常规化的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使院前急救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6]。总之,通过救护车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救护车的使用,从根本上简化了操作流程。加强救护车的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是预防或降低急救工作中的医疗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我科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有效出诊率,杜绝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邹月.急救护理学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2]张爱珍.120救护车急救药品管理方法探讨

【J】.中外医疗,2011.7(2):147.

[3]罗劲、莫超连、谢月霞、陈锦玲、张丽.120救护车药品和物品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J】.吉林医学.2013.4(10):1951.

[4]张利平.院前急救物品应用“五常法”管理效果评价

【J】.西部医学.2012.7(7):1434—1436.

[5]黄小兰.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J】.护理学杂志.2007.22(21):12.

[6]易艳.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救护车急救箱药品管理规定 篇4

为确保医疗急救措施安全有效,进一步规范我院救护车急救箱药品管理,保证急救药品100%的有效率,经院办会研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由医院西药房具体负责对救护车急救箱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急救药品的配备、清点登记、消耗补充等方面,对近效应及时提醒医生转门诊使用,对已失效或破坏、毁损的药品应及时更换,并进行登记、核销。

二、救护车护送病人返回后,应及时向西药房核对急救药品数量,一般由护送医生和西药房共同清点、核对,必要时驾驶员也可参与清点,核对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经核对无误后,参与核对人员必须在盘损补充表上签名,西药房应及时将相应的药品补入急救箱,确保急救药品100%的有效率。

三、对立止血等贵重的急救药品,西药房应重点加强管理,如有遗失、毁损应及时查明情况并向院领导汇报,经医院核实后确定报废药品的所属赔偿责任。对高损耗、低价(一般在2元以下的单支针剂、1角以下的片剂)失效、毁损后按照药品正常消耗做报损账处理。

四、西药房人员应定期盘点核对急救箱药品,一般每月至少核对一次,核对的主要内容为:药品效期、药品完好率、药品标签情况、药品摆放情况(是否容易毁损),如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院领导并做相应处理。

五、对西药房急救药品管理完善,一个考核内无差错的酌情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奖励;对出现急救药品非正常毁损、遗失的视具体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并在院内通报。

六、西药房对一些临床新药疗效好可应用于医疗急救的,应及时向医生介绍。1.酒精棉:急救前用来给双手或钳子等工具消毒。2.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被感染。

3.0.9%的生理盐水:用来清洗伤口。基于卫生要求,最好选择独立的小包装或中型瓶装的。需要注意的是,开封后用剩的应该扔掉,不要再放进急救箱。如果没有,可用未开封的蒸馏水或矿泉水代替。

4.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它既不像棉花一样有可能将棉丝留在伤口上,移开时,也不会牵动伤口。

5.绷带:绷带具有弹性,用来包扎伤口,不妨碍血液循环。2寸的适合手部,3寸的适合脚部。

6.三角巾:又叫三角绷带,具多种用途,可承托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

7.安全扣针:固定三角巾或绷带。

8.胶布:纸胶布可以固定纱布,由于不刺激皮肤,适合一般人使用;氧化锌胶布则可以固定绷带。

9.创可贴:覆盖小伤口时用。

10.保鲜纸:利用它不会紧贴伤口的特性,在送医院前包裹烧伤、烫伤部位。11.袋装面罩或人工呼吸面膜:施以人工呼吸时,防止感染。

12.圆头剪刀、钳子:圆头剪刀比较安全,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必要时,也可用来剪开衣物。钳子可代替双手持敷料,或者钳去伤口上的污物等。

矿山救护队规程对新招队员的规定 篇5

一、新招的矿山救护队员应具有高中(中技)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周岁以下,身体符合矿山救护队员标准,从事井下工作在一年以上,并经过培训、考核、试用,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矿山救护工作。

二、救护队实行队员服役合同制。正式入队前,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输送队员单位和队员本人签订服役合同,合同期为3~5年。队员服役期满,本人表现较好、身体条件等符合要求的可再续签合同,延长服役年限。

三、凡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严禁从事矿山救护工作:

(1)有传染性疾病者;

(2)色盲、近视(1.0以下)及耳聋者;

(3)脉搏不正常,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有疾病者;

(4)强度神经衰弱,高血压、低血压、眩晕症者;

(5)尿内有异常成分者;

(6)经医生检查确认或经实际考核身体不适应救护队工作者;

矿山救护军事化管理 篇6

军事化管理强调严格、科学、高效的管理。根据我国煤矿矿山救护的特点和煤炭行业管理的职能,我国的矿山救护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特殊的队伍需要特殊的管理,特殊的管理造就特殊的队伍。在矿山救护队伍中,只有实行军事化管理,才能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科学、高效的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1矿山救护队军事化管理的形成

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兴起于前苏联。前苏联自1907年在顿巴斯成立第一个专业矿山救护站,1930年颁布了第一个《矿山救护条例》,1932年对各个矿山救护站集中统一管理,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从1934年,开始对全体矿山救护站实行军事化管理,各矿山救护站也改名为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改革后矿山救护队的战斗力明显提升,处理事故反应迅速,这种管理模式成为以后多个国家煤矿救护队效仿的典范。

在我国,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是与矿山救护队的建立和发展紧密相联的。1949年,抚顺、阜新、辽源三个煤矿,首先建立了专职矿山救护队,标志着中国的煤矿行业开始有了自己抢险救灾专业组织——矿山救护队。在此以后,多家局(矿)建立了矿山救护队。1953年和1956年,为使矿山救护队的组建和战斗行动有章可循,煤炭部颁发了《中国煤矿军事化矿山救护队实行规程》和《煤矿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条例》,规定了矿山救护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标志着矿山救护队伍军事化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2矿山救护队军事化管理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受“大跃进”和十年文革**的影响,不少安全机构被砸,许多规章制度被废除,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矿山救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78年在山东省淄博矿务局召开全国煤矿救护队长会议,确定了一些列拨乱反正措施,制定了新的矿山救护法规,恢复和发扬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的优良传统。1978年11月2日,煤炭工业部办法了《矿山救护工作条例》以及《矿山救护队战斗标准和检查办法》,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有关军事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得到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1987年和1990年,在煤炭工业部、能源部的关怀和重视下,召开了全国煤矿第一、第二届救护技术比武大队。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两届全国煤矿救护大比武,对矿山救护队全面恢复军事化管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筹备第一届大比武期间,煤炭工业部组织人员对《矿山救护队工作条例》进行了修改和充实,作出了对全国煤矿矿山救护队恢复军事化管理的决定,并与1987年7月9日,分别颁布了《煤矿救护规程》、《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行为准则》、《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三个部门规章。在第一届大比武的开幕式上,大比武委员会组织河南省密县、禹县矿山救护队进行了军事化队列表演,并要求每个参赛指挥员都着装矿山救护队军事化队服。自此,我国煤矿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在第一届全国煤矿救护大比武后,广大的矿山救护指战员,根据煤炭部安监局颁发的《军事化矿山救护队验收标准及评定办法》和《矿山救护队军事训练教范》,掀起了创甲级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活动的高潮,1989年仅中煤总公司系统就有150个救护队被授予甲级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称号。第二届大比武又把队荣、风纪、礼节及队列操练作为比武的第一个项目,很多观看比武的领导和群众看到救护指战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和讲礼貌、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优良作风后,对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第二届大比武后,军事化管理作为标准化矿山救护大队和中队的一个基本条件,使救护队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军事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仅1994年,全国有47个大队达到标准化救护大队的指标,82个中队为特级标准化救护中队,71个中队为一级标准化救护中队,41个中队为二级标准化救护中队,3矿山救护队军事化管理的完善

1994年9月12日,国家煤炭工业部煤安字〔1994〕第427号文印发《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矿山救护工作的决定》的通知,明文规定:“煤炭系统矿山救护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井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的专业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在其规定的第一大项,对矿山救护队伍的军事化管理做了详细说明:“煤炭行业矿山救护队实行军事化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煤炭部成立中国煤矿军事化矿山救护总队,它是全国煤矿救护队的领导和救灾指挥机关;各省(区)煤炭管理机构成立矿山救护支队,对所辖各区域救护大队实行全面军事化管理”。“为了增强救护指战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保证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矿山救护队实行军事化队衔制度。救护队的服装纳入国家规定的范围,指战员参照企业专职消防人员的服装统一着装,佩帽徽、领章”。此后,为适应煤炭行业管理的需要和煤矿生产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矿山救护队管理体制的新变化,1995年7月24日国家煤炭部又以煤安字(1995)第376号文颁布了《煤矿救护规程》,共十章278条,将1987年部颁发了《煤矿救护规程》、《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行动准则》、《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三个部门规章合并、修改为《煤矿救护规程》(1995年版),矿山救护队的军事化管理分队旗、队徽、队歌;队衔、队服;队容、风纪、礼节;日常工作管理;技术装备管理;内务管理;后勤工作七节做了详细规定,2007年,新版《矿山救护规程》又对军事化管理作了相应的分类划分,分为工作规范管理;技术装备管理;内务管理;后勤管理;劳动保障;队容、风纪、礼节;救护队标志七节,自此,我国矿山救护队伍的军事化管理一步一步走向法制化、正规化建设的渠道。

4对矿山救护队军事化管理的思考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篇7

关键词:矿山救护大队,规范管理,强化训练

1 概况

江西丰城矿务局救护大队是一支有52 a建队史的救护队。建队以来, 队伍历经沧桑变迁,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已成为一支集矿山救护、地面消防、安全监察、安全培训、仪器仪表检测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矿山救护队。1990年3月, 被原煤炭部命名为“中国煤矿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江西基地”。2007年4月, 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资质认定为国家二级资质矿山救护队。通过3 a多的努力, 2010年9月, 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救护队。2007-2011年连续5 a被江西煤监局评为全省煤矿应急救援创先争优先进单位。2008-2011年连续4 a全省救护质量达标名列前茅。大队现定编指战员为111人, 设有3个中队、9个小队、9个科室, 配有先进的救护仪器和装备, 设施齐全。

2011年, 丰矿救护大队坚持以救护、消防为中心, 以实现"安全状况、党风队风、企业管理”根本好转为主线, 以创全省一流、向国家级救护队行列迈进为目标, 认真履行“安全监察、事故救援、服务社会”三大职能, 全面实行军事化规范管理, 深入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比武和等级资质达标活动, 着力提高队伍建设, 在抓班子、强管理、严训练、提素质、建队伍、促和谐、凝心聚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绩。

2 抓应急救援, 预防检查, 当好矿山卫士

(1) 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己任, 加强战备值班, 严格战备值班纪律, 做到“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快速、稳妥、安全、有效”科学施救。2011年以来, 成功处理了矿井灾害事故与地面火灾事故共27起, 其中:井下灾害事故2起, 地面消防火灾事故23起, 外援事故2起;共抢救出遇险人员5人, 遇难人员1人, 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认真抓了下井预防性安全检查, 做到关口前移, 重心下移。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井下预防性安全检查和地面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积极配合矿务局“安全生产月”活动, 组织参加了建新矿、坪湖矿、尚庄矿、曲江公司、丰龙公司、山西矿、流舍矿等服务矿井的应急预案演练。组织人员分别到曲江公司、建新矿、坪湖矿、尚庄矿、山西矿等单位进行了工伤急救现场巡回示范表演和辅导, 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和矿区安宁、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3 抓强化练兵,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救护队的工作性质就是“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要做到战时少流血, 就必须平时多流汗。该队始终把中队的日常体能训练和业务理论学习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严格管理, 严格训练。

(1) 坚持不懈抓队员体能训练。要求做到“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 不论天晴下雨还是酷暑寒冬, 都常抓不懈。为提高队伍素质, 采取科学训练方法, 不断创新训练模式, 由传统型训练逐步向科学实用型训练转型。一是加大队员体能训练强度, 由原来四项基本训练增加到现今引体向上15次、跑步3 400 m、拉重锤100次。二是增加训练科目, 在四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上, 每天增加了举重、哑铃、俯卧撑等训练;每周进行1次2 000 m负重抬担架训练、每月进行1次佩戴呼吸器爬中矮巷训练。三是为确保训练效果和质量, 防止训练流于形式走过场, 每天由战训科派人负责点名、监督训练。四是坚持每月1考核制度, 考核成绩与经济挂钩, 实行月奖月罚。通过强化训练, 大大激发了指战员的训练热情, 确保了队员体能人人达标。

(2) 强化业务理论学习。要求每天小队不少于2 h的业务理论学习, 坚持中队每周1测验, 大队每月1考核。凡考核成绩低于60分者, 每少1分罚4元;71~85分者, 每增加1分奖2元;86分以上者, 每增加1分奖4元;考100分者, 另加奖50元。对无故不参加考试和在考试中作弊者, 予以重罚。连续2个月考试不及格的, 实行双倍处罚。连续3个月考试不及格的, 取消当月浮动工资和安全奖。再连续考核不及格者, 解除其劳动合同。通过强化学习和强有力的措施, 指战员业务理论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学风和考风有了根本好转。

(3) 加强对救护仪器装备的维护和保养。救护装备是队员的第二生命, 他们严格按照“全、亮、准、尖、利、稳”六字要求, 坚持做到个人装备每天查, 小队装备每周查, 中队装备每旬查, 大队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对不合格装备严禁使用, 确保了装备合格率达100%, 使装备随时处于完好、临战状态。

4 抓技术培训, 促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大队十分重视教育培训工作, 每年有计划、有目标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案, 并组建了培训师资队伍。为把该队建成全省“师资力量最强、教学质量最好、培训条件最全”的救护队员培训基地,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培训配套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他们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坚持内培与外送相结合, 采取自办培训班等形式, 加大了培训力度。2011年至今, 共自办培训班19期, 共培训1 034人次。另外,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下达的培训计划, 外派6人参加了大、中队指挥员和国家教学资质的培训, 选送了1名队员参加了江西应用工程学院进修培训。通过各种业务培训, 指战员业务技能有较大提升, 持证上岗率达100%。

5 抓达标竞赛, 促达标创一流业绩

为在全省一年一度救护质量达标检查验收和省矿山救护总队首届矿山救护技术比武以及迎接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护达标检查取得好成绩, 大队高度重视, 做到早起步、早部署、早安排。从2011年初起, 就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了达标训练项目,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岗位练兵竞赛。如每月一次的体能和业务理论考核、每月一次的一般技术操作和设备操作训练、每季一次的高温烟巷实战演习、每季一次的达标自检以及万米耐力长跑竞赛、佩戴呼吸器越野爬山训练和救护理论500题知识竞赛等。训练中, 对照达标细则, 严格训练、严格考核, 做到“标准不降低、项目不减少、时间要确保”。通过各种竞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了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 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练兵热情, 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确保了队队达标, 项项达标、人人达标。经过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 2011年, 在全省救护质量达标考核验收中, 大队以总分92.80分的好成绩卫冕全省第一, 实现了保特争优目标。以总分92.50分的好成绩, 顺利通过了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护资质达标考核验收, 保持了国家特级队和一级资质救护队的荣誉称号。

6 抓规范管理, 促队伍建设上水平

从2009年起, 该队参照部队管理模式, 全面推行了军事化规范管理。按照军事化目标管理的要求, 从指战员的言行举止、文明用语、劳动纪律、衣食住行、内务卫生等, 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做到了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通过军事化规范管理, 指战员已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已形成为一种制度。指战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队风、队纪明显好转, 大队院内环境也得到有效整治, 救护队各项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化、程序化、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为全面提升大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小队的管理水平, 提高执行力, 实现救护队向国家一流救护队迈进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从2011年元月起, 救护队实行了每月一次的对科级干部考核和小队建设考核的制度, 科级干部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 小队建设考核主要从小队自身建设、安全状况、完成任务、学习教育和业务理论4个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与奖金和津贴挂钩, 并作为年度评先等重要依据。另外, 救护队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小队长活动日活动, 召开小队长以上干部座谈会。通过座谈, 进行面对面交流, 心与心交换, 认真听取和收集中、小队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 (下转第126页) (上接第118页) 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执行力明显增强,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小队管理更加规范, 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 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7 抓文化建设,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企业要发展, 要做大做强, 必须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队要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实现迈进全国一流救护队目标, 必须要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该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经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企业文化巩固年、企业文化创新年等活动和多年的探索、提练、梳理、升华、创新, 已形成独具丰矿救护大队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确立了大队企业精神、治队方略、战略目标、15大理念以及管理制度规范。2008年编印了《丰矿救护文化手册》, 2009年编印了《丰矿救护大队志》, 2011年又编印了《丰矿救护大队管理制度汇编》, 进一步进行了全面规范, 并人手一册发到每个指战员手中学习。为丰富指战员文化生活, 去年大队还请有关专业人士为大队精心制作了展示大队新形象的电视宣传片, 新建立了江西丰城矿务局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网站, 建立了救护大队企业文化长廊, 安装制作了30余块固定和流动宣传牌板, 组建了威风锣鼓队和舞龙、舞狮队, 大队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8 结语

救护车车辆消毒与安全管理 篇8

1 对救护车进行整体的检测

1.1 常规检测和处理

救护车内环境卫生要保持整洁干净有序;对于一些呕吐物、尿液等排泄物、血液等应进行有效的快速处理;对于一些可能与病患接触的物品进行专业的消毒处理,要保证这些可以接触病患的物品干净无污染。

1.2 消毒处理

救护车管理与使用制度 篇9

为加强对我院救护车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用车安全,充分发挥救护车的作用,方便山区群众就医和临床抢救需要。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给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的目的与要求,结合我院医疗抢救条件差、技术能力有限和医护人员不足,医疗救护服务范围广,所承担的责任重等实际情况与困难,制定以下管理和使用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职责

1、主要承担本辖区和周边乡镇的病人(急诊、危重症、活动困难患者)接诊和转院服务;

2、参与急重病人的抢救和转送上级医院;

3、在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下,参与其它相关的临时性工作任务。(突发事件处置、群体性活动的医疗保障等)

二、用车

1、院务用车

主要是市卫生局统一安排用车、卫生宣传、下乡、巡回医疗、集体公务外出、运送医疗物资等,由院长同意批准后才能出车;

2、医疗用车

主要是接送病人和临床抢救。受条件所限,无法常规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我院只能承担一般的接送服务,除急重症病人或家属要求外,不常规安排医护人员随行出车。下班时间出车时,如需医生护士随行,由当值人员承担,但必须立即报告院领导,及时安排好二线值班。

(1)接入病人

有设立卫生所的行政村,由乡村医生打电话或电话联系乡村医生核实病人状况后,经院办登记去向后,方可出车;未设卫生所的行政村或乡村医生无法了解情况,或由病人家属要求出车的,依来电话或来人说明的情况,确认是否需要安排医生护士随行,院办登记去向后出车;情况不明的,一般不安排医护人员随行,只按租用的形式,院办登记去向后出车。(2)转送转院

本院病人或临时接、送到我院的病人,需转上级医院的,由经治医生要求,并载入门急诊、住院医嘱,院办登记去向后出车。

(3)院外直接转送病人

外出现场就地直接转送病人,经院办登记去向后方可出车。院外转送病人,除现场原有的医务人员要求医务人员配合抢救或家属要求医生护士往现场抢救和随行护送外,一般不安排医生护士随行,只按租用的形式,院办登记去向后出车。

三、收费

按福建省物价局的医疗服务价格库的收费标准执行(1)车辆费用:按往返里程计费,20公里内每车次23元,超过部份每公里加收2元。高速公路收费按实际生成数另收;接或送的门诊病人由驾驶员直接负责通知收费,住院病人由经治医生载入医嘱,责任护士按驾驶员的收费通知单负责通知收费。(2)氧气费、抢救费、监护费、药品费、医务人员护送费等按实际执行情况,由责任医生载入医嘱,责任护士负责通知收费。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 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 (18例) 和对照组 (17例) 。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的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肿瘤患者。观察组中男11例, 女7例;年龄24~56岁。对照组中男10例, 女7例;年龄25~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 (1) 加强培训和学习。首先对护士进行集中思想培训, 让护士从思想上开始转变, 自身主动重视院前急救护理学, 加强知识的积累;其次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抢救体系培训和管理, 采用模拟患者的方法进行现场抢救和护理措施, 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护士应急反应能力, 在发生院前急救工作时, 护士能够在接到紧急任务后迅速出发并赶赴急救现场实施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尽快进入手术室治疗, 在整个过程中有条不紊, 帮助医生救治。 (2) 信息及时掌握。护理站工作人员应该24h值班,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患者所在区域和大致情况, 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医院相应科室做好准备工作, 并且调派人员出发去现场, 抢救患者。 (3) 保证急救物品和设备齐全完好。护士工作时应该严格遵守急救管理制度, 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挪用或者损毁急救设备和药品, 保证设备和药品的齐全, 平时应该有专人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定期查看设备和药品是否出现问题, 以期能够在第一时间整理所需设备和物品, 出发去现场进行急救, 在去现场的途中, 保证和医院本部的联系, 能够双管齐下, 充分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4) 规范现场急救制度。鉴于平时急救培训获得一定经验, 要求急救护士在进入现场时, 能够保持冷静客观, 对患者进行迅速诊断, 保证患者从头到脚, 没有一丝遗漏, 之后针对不同病情进行相应救治, 如患者有骨折或者肢体实质性损伤时, 应该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尽快止血。实施心肺复苏时, 开放患者气道, 并且保证患者处于平躺地位。另外, 对于平时身体素质较高, 遭遇特殊状况下受伤, 抢救应该有足够时间, 一般而言, 心肺复苏的时间需要持续30min以上。 (5) 对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加以规范。院前急救患者应该秉持先救治后送回的原则,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人员和设备的调配, 在患者脱离危险时, 尽可能让患者自行就医, 将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将患者运送到医院时, 应该小心搬动,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2]。

1.3 评价指标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和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近些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伴随而来的医学也有了长足地进步, 在很多领域上已经能够和国际上接轨, 医院作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 更加容易引起关注。特别是院前急救护理, 关系到患者生命存亡, 更需要引起重视。国际研究表明, 猝死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为4min, 严重伤员的黄金抢救时间为60min, 白金抢救时间为10min, 由此可见, 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重伤患者, 院前急救及时与否, 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本院加强院前急救护理, 内容重点包括加强培训和学习、信息及时掌握、保证急救物品和设备齐全完好、规范现场急救制度以及对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加以规范等内容, 并与进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后, 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所需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等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护理宗旨, 具有深远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研究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 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 (18例) 和对照组 (17例) 。给予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 治疗结束后, 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护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推广。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护理管理研究,护理

参考文献

[1] 冯晓薇, 吴仙蓉, 向美焕, 等.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2) :71.

兼职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 篇11

【http://附表: 1.兼职矿山救护队基本装备配备标准表

2.兼职矿山救护队指战员个人基本配备标准表

附表1:

兼职矿山救护队基本装备配备标准

装备名称 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正压氧气呼吸器 4h 台

每人1台 压缩氧自救器

每人1台

自动苏生器

台 2

干粉灭火器

只 10

风障 4m×4m 块 1

风障 6m×6m 块 1

呼吸器校验仪

台 2

一氧化碳检定器

台 2

瓦斯检定器 10%、100% 台 2 各1台

防爆工具

套 1 锤、钎、锹、镐等

两用锹

把 2

氧气充填泵

台 1

氧气瓶 40L 个 5

氧气瓶 4h呼吸器配套 个 20

氧气瓶 2h呼吸器配套 个 5

救生索 长30m,抗拉强度3000kg 条 1

担架

副 2

保温毯 棉织 条 2

绝缘手套

双 1

氧气检定器

台 1

温度计

支 2

采气样工具

套 1 包括球胆4个

灾区电话

套 1

引路线

m 1000

铜钉斧

把 2

矿工斧

把 2

刀锯

把 2

起钉器

把 2

手表

队长每人1块

电工工具

套 1

氢氧化钙

t 0.5

附表2:

兼职矿山救护队指战员个人基本装备配备标准

装备名称 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正压氧气呼吸器 4h 台 1

自救器 压缩氧 台 1

战斗服

套 1

胶靴

双 1

手套

双 1

毛巾

条 1

安全帽

顶 1

矿灯

盏 1

灯带

条 2

背包

个 1 装战斗服

联络绳 长2m 根 1 两端带弹簧钩

氧气呼吸器工具

套 1

救护车管理前置审查办理须知 篇12

一、需提交材料

(一)申请表

办理配置救护车申请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填写《市救护车配置申请表》,由区县卫生局审批和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提交的申请表中,应有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签署的意见。

(二)申办机构资质证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其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其复印件

原件经现场审核无误后即可带回。

(三)办理救护车救护车报废更新的,除提交上述第(一)、(二)项所规定材料外,还需提交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出具的《机动车转出、注销证明》和《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及其复印件。

(四)救护车不得转让,如特殊情况必须转让的,除提交上述第(一)项所规定材料外,还需提交原车主单位及拟转让单位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其复印件以及有关证明文件,按有关规定办理

救护车过户手续。

(五)救护车不得私自捐赠,如工作需要确需捐赠,除提交上述

(一)、(二)项所规定材料外,还需提交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文件。捐赠后申请新配置救护车的,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交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出具的《机动车转出证明》。

以上所提交材料均需一式两份。

填表要求用钢笔、签字笔或打印,文字要求简练、清楚,所提交资料要按顺序提交并用 A4 纸打印或复印,且在每类资料封面上加盖单位公章。

三、其他

救护车辆管理规定 篇13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急诊治疗的应用常规流程管理救护(常规组)231例和链式流程管理救护(链式组)37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共606例,其中男性356例,女性240例,年龄5~73岁,平均(37.8±13.5)岁;交通伤296例,坠落伤117例,锐器伤93例,压砸伤55例,其他伤35例。所有患者按徐文怀等[5]创伤严重度进行分级,其中3级303例,4级157例,5级14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创伤构成等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的接诊流程为患者进入医院后快速将其推入抢救室并有分诊护士通知医生,而后嘱家属在门外等候并关闭抢救室门,同时向医生及领班护士简单交代病情。常规组给予常规流程管理救护模式进行救治;链式组采用链式流程管理救护模式,该模式的流程依次为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等护理措施,同时配合医生按链式流程复苏进行创伤急救和确定性救命手术[6]。统计两组来诊死亡(来诊时呼吸心跳停止)、急诊死亡(院内24h内死亡)、创伤复苏、来诊休克(来诊时即出现休克指证)、休克发生(来诊时未休克,抢救时出现休克)及治疗后恢复等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处理相关数据,其中对于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应用链式流程管理救护的链式组患者来诊死亡的心跳和呼吸恢复、急诊死亡心跳和呼吸维持及休克发生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常规组死亡41例,有效率为82.25%,链式组死亡34例,有效率为90.93%,链式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 护理及讨论

链式流程管理救护的链式组抢救过程由3名护士配合完成,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等。

首先,一名护士位于患者头侧并负责患者的伤情评估、呼吸系统管理和转送患者等。伤情评估:接诊后采取迅速边看边问边检查的方法,迅速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姿势、呼吸、瞳孔及伤处等,询问受伤的时间、方式、部位、有无昏迷及抽搐史等,同时检查摸脉搏、皮肤湿冷度、血压、心率及呼吸等,危重伤员情况判断按照血压小于80mm Hg、脉搏大于120次/分、呼吸大于30次/分或小于10次/分和意识不清为标准[7]。呼吸系统管理:对患者行及时且有效地吸氧及吸痰,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及泥土等,同时观察呼吸深度、频率、有无不良通气、有无苍白或发绀及胸廓是否对称等,对于窒息患者应连接呼吸机管道及调节参数以备气管插管后解除窒息。控制窒息、休克、大出血及心肺复苏后按“CRASHPLAN”顺序进一步评估伤情,同时注意患者保暖。转送患者:协助患者行相关检查、手术后住院治疗,同时完成护理记录书写并及时转送患者。

其次,第二名护士位于患者体侧并负责协调及环系统复苏。迅速开放1~3条静脉通道,以先晶体后胶体的液体复苏原则,并留取血标本行血型及配血等相关检查,同时行心电、血压、血氧、脉搏、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等心泵功能的有效指标监测。留置尿管并准确记录尿量,以便有效观察组织灌注量并调整调整输液。预见性观察和发现因昏迷休克等原因掩盖的由于多发伤而引起的脏器伤,同时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8]。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对清醒患者做心理安慰及辅导,而且还应想患者家属交代抢救经过、病情发展及可能结局,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另外,第三名护士位于机动位置,主要负责止血、提供抢救物品及支持。采用指压法、加用厚棉垫包扎或止血带等方法进行止血,随后夹板固定及抬高伤肢[9]。抢救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仪器、物品及药物,当患者确定手术后应立即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如配血、皮试、血气分析及备皮。同时联系相关科室并于第二名护士核对抢救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及药物等。

链式流程管理救护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围绕患者的需求而设计的合理急诊救护流程,可充分体现急诊救护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核心,完善工作流程中的薄弱和隐患环节,有秩序的救治过程才能产生最大的救治效能[10,11]。严格的链式流程管理救护可缩短抗休克时间、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提高急诊科护士素质、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和增加医院的信任度[12]。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实施链式流程管理可做到及时且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抢救。

参考文献

[1]张亚卓,赵雪生,李冰,等.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13~15

[2]蓝英,黄柳妮,江汉花,等.优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7:55~57

[3]田凤云,毛玉英.链式流程并联操作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重复全科医学,2011;9(7):1161~1162

[4]胡爱民.急诊链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3):281~282

[5]徐文怀,陈如法.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M].第3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43~348

[6]王住琼,黄艺仪,刘向群.流程再造管理在救治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44~46

[7]黄进杰,韦尚吟.476例严重多发性伤的急诊救治体会[J].广西医学,2008;30(3):411~412

[8]王鸿香,邹倚红,陈凤莲.急救程序化管理对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11~12

[9]余丽敏,麋庆,郭荣峰,等.院前急救技术规范训练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598~600

[10]余志华,何满红,黎小群,等.优化急救接诊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95~296

[11]黄美萍,刘翠萍,王爱敏,等.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情况及安全文化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65

上一篇:中学中考安全预案下一篇:伊宁县妇联关于开展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