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意义作文(共12篇)
合作意义作文 篇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也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可能独自生存。所以,合作成为必然,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每一步都有“合作”的影子。
记得有一天,机器人社团要举行一场友谊赛,规则是要在一个小时内,两人一组合作搭好一辆车,并编好程序让车绕开所有路障,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赢得比赛。我和裴健旭一组,我们俩都撸起袖子,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大干一场。
“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和裴健旭一齐冲到零件箱前,每个人手捧一大些零件,然后就开始拼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待我抬眼时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了,可这次的拼搭并不顺利。我搭的快、他搭的慢,有时都拼重复了,眼看别人的车骨架都快拼搭出来了,而我们的还是一盘散沙。我们俩都着急了,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也没时间擦,可谁知越拼越慌乱。接下来我们冷静下来查找原因,当眼神环顾到周围人协调的动作时,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两个人都在自己搭自己的,没有分工合作。我站起来对满头大汗的裴健旭说:“我们必须分工合作才行!你编程好,就先编好程序,我拼搭快就负责搭车。”“对!对!就这样!”裴健旭立马反应过来,频频点头。我们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拼搭,经过我们良好的分工合作,我很快搭好了车,他也编好了程序,我们又互换位置相互检查起来。一次次的试验失败,一次次的紧急商量,我们一块儿查找原因。终于,我们以第一名的速度与质量赢得了比赛,老师也大声称赞我们。我和裴健旭对视一眼,合作成功了!
懂得合作,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照亮一片夜空;懂得合作,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懂得合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整个海洋。这次合作,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合作的意义与重要。
合作意义作文 篇2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们要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只有在小组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的关系。长时间的合作学习, 有利于把“合作”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同时, 合作学习对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 才能学得好”, 即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 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 才会愿意学习, 才会学得好。从语文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 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在小组合作中,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彼此争论, 互教互学, 共同提高。这种氛围, 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合作、交流、互动、愉快学习, 由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合作学习更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观点, 树立了以“学”为中心的观点, 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合作学习也改善了学习气氛,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每个学习者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活动担负更多的责任, 学习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学习者不再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发挥出其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 合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这个基础上, 可以培养其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 合作学习是进行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有益形式。在语文合作学习中, 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为了共同的目标, 大家互教互学,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 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语文合作学习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
当教师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和合作的方式去组织教学时, 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焕发学生的活力, 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所谓的“权威”或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变为由学生小组来完成了, 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还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所以在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学生享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权威—服从”关系, 逐渐演变成“指导—参与”的伙伴关系与共学关系,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上的民主。
四、语文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合作的意识与技能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 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懂得了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 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学会了互爱, 改善了同学间的关系, 学会了与他人共同生活。通过课堂学习, 他们互相了解, 互相接受, 学会了倾听, 学会了宽容, 不埋怨指责或忌妒排斥别人, 培养了自己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另外, 学生与教师、同学等不同对象发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往与沟通, 合群性、利他性、社交意识和社交技能等社会适应性也得以发展。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也促进了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 长期坚持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内化为一种个体心理特征———合作品质, 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合作学习, 可增加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机会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一门学科。然而,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只管学, 语文教学就成了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语文教学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 师生之间缺少思想的交流, 学生之间缺少感情的沟通。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 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氛围。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 及时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适时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则参与讨论、汇总学生合作讨论的成果, 并加以整合、筛选。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三意义;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44-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在学习方式方面的标志性内容,是中小学探讨最多的课题。随着“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对“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种种疑惑和误解也随之产生。有人只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模式,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 可以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组织形式
结伴学习是学生本能喜欢的,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班内坐位、学习水平、性格、性别及相互喜欢与否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小组”,则此小组就成为学生日常互帮互助、解决一些学习问题的组织,同时也成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友谊、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形式。学生结伴完成作业,共同讨论问题,组内合作互助,组间竞争向上,此时的“学习小组”是日常的、结合较为自由的,其一起活动的时间是课外。这种小组可以是与班务管理小组合一的,也可以是另外组建的,是老师对学生日常学习管理的一个抓手。
二、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生活动方式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课堂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学生活动的方式,如“开火车”(逐人发言)、分角色讀、按座位分任务、竞争演算等等,而“分小组活动”也是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完成许多不分小组则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如: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展示一遍且都有同学观评;让全班所有同学的练习都能得到检查订正,快速了解全班同学的练习情况,等等。若是全班统一活动,学生逐个展示或老师逐个检查,课堂时间是绝不允许的。这时的“学习小组”同桌两人人数太少,十个八个距离太远,在自然坐位情况下,四人小组最好使用,学生交流最方便深入。这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课堂中的学生活动方法, 一堂课可用二、三次,也可一次不用。
三、可以是一种教学模式
如果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安排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整堂课的设计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安排,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等学校就是如此。这种模式,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形成组织这种课堂的观念和能力,学生要形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篇4
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学习。应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通过总结大量有关小组合作的研究资料以及笔者在这方面的实习,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小组合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而成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有利于发展新问题,激发其兴趣,激励其开拓新的领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增强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于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信息渠道,如互联网、书籍、报刊、电视等,还要使用多种仪器、设备,以获取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一种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取信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为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舞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小组成员之间面对大家共同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还要对当场出场的问题或歧意进行交流,甚至是争论。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握问题的要害,清新、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在总结研究成果时,学生要用科学规范的书面语言,将小组的研究成果及数据整理表达出来。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成员“个人包办”和“搭便车”的现象发生,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使每个学生成为“负责人”。为了完成小组的任务,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必须积极、团结、努力地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而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创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教师创造性地处
理教材,把教材内容变成学生活动的情景,变小步提问为大步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提高构建知识的能力,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拉近了师生距离。生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在这种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剧增,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现。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与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和倾听的习惯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一言堂”的专利下,许多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这一僵局,坚持民主、平等、信任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主体参与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达成小组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同伴之间建立一种融洽、友爱的合作关系。许多学生在与同伴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激发学习动机,增强竞争意识。利用小学生“好胜”心理,满足其竞争愿望,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开展组间竞争,学生情绪高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责任感、成功感,这些心理特征都在学习中得到满足。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
当个人意见被小组认同时,学生会感到自己对集体做出了贡献,自我评价感油然而生。这种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又会进一步增强“参与欲”和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的投身于“学习”之中。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同伴身上看到自己,逐渐学会以自身为尺度,客观的评价他人,从而也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自我表现欲强,让他安静耐心地听别人发言,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要完成共同的任务,必须齐心协力,当遇到意见分歧时,则需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倾听他人意见,然后将“百家”之言汇为“一组”之言。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
合作意义作文 篇5
1、特点
①、“体验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体验性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在“体验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的着力点不是把书本上的、自已头脑中已有的条条框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悟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③、提倡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形成“体验-感悟-反思”的新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2、意义
①、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和生理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②、“体验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
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体验性学习”,对于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体验性意义的建构,它提倡民主、开放、合作、科学的教学理念,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 关系,由过去的“教书匠”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体验性学习的参与者。
④、“体验性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能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意味着身体参与性,要用自已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学生在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体验中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合作,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创造,不仅提高了能力,而且提高了觉悟。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和特点
1、特点:
①.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
②.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
③、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小组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④、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2、意义
①、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③、合作学习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帮扶学习。④、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⑤、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巡视指导。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有效利用教学空间。
三、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体验、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
学生在体验、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的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甚至是学习者。在群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对教师来说也一笔是财富。
总之,传统的学习方式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记忆与
合作意义作文 篇6
各位公益类社团组织负责人:
你们好!我是“信连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发起人、创益青年联合会副理事长 段鸣,很高兴能够通过一封这样的信件与你们交流,因为正是你们,以及你们身后的社团,在经营着高校的公益事业,而这,也占据了中国公益事业的相当大的比重。请允许我用“经营”而不是其他词语,因为我也曾是一名会长,我深切的体会到社团经营的不容易,尤其是作为背后舵手的你们所付出的精力!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性质相似的公益组织:“蓝信封”公益团队,成立于2008年3月,经过四年的发展,于2012年11月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蓝信封覆盖广东高校中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所学校中的6个校区,共有6支队伍。四年来,该团队通过一对一书信来往、夏令营、项目地走访等形式,在中国农村地区选择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构建志愿者与留守儿童间的长期持续心灵交流的平台,累计参与项目的留守儿童一共1764人,大学生志愿者1961人,得到了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广泛报导。而略微遗憾的是,受限于团队的精力及志愿者的人数限制,他们没有把项目进一步推展到全国范围内,让这个能够真真切切帮助到留守儿童的项目惠及到更多的留守儿童!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们“信连心”项目团队在教育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任付一然、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忠、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心理援助首席专家金颖女士、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覃超杰、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庄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的作者华南师范大学范方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决心借助各大高校社团的力量,来搭建一个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直接交流的平台,这样既能弥补“蓝信封”公益项目的略微不足,又能壮大高校社团的公益事业,用我们大学生的力量来真真切切的影响和改变中国的公益,而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希望六千万的留守儿童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关怀和照顾!(说明:我们没有抄袭蓝信封之意,我们开始策划信连心项目后,才偶然发现有蓝信封的存在)
信读于此,加上我们其他的材料,我相信各位心中对“信连心”项目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如果参与进来,项目对于社团又有什么意义?
一、扩大社团影响力
“蓝信封”的成功是必然的,但我们也未能想到他们竟能在短时间内在广东获得如此大的影响力。正是他们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鼓舞了我们,我们相信集结了中部省份近百高校社团的公益项目同样能在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届时,相信合作社团能够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从而更好的开展社团工作。
二、树纯公益旗帜
我想各位也应该感受得到,当前大学校园的各类公益活动较为浮躁,有些人甚至把公益当做为个人牟利的手段,我们开展信连心项目,倡导的就是一个纯公益的理念,号召大家真正静下心来做公益,若贵社团能承办这个项目,势必会成为本校的一面纯公益旗帜。
三、吸纳会员或志愿者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通过信件与留守儿童交流,是许多大学生想做而又没有渠道去落实的公益方式。而今通过信连心的公益平台,合作社团便能够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交流渠道,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定能扩大社团的影响大并吸纳更多的会员及志愿者。
四、可能的财务支持
“信连心”是一个公益项目,本身没有盈利或其他收入来源,所以前期无法给合作社团提供财务支持。但是与“信连心”项目合作的几个基金会已经明确表示:待项目正式开展,并取得一定影响力后,愿意为与项目合作的社团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对于其中表现较好的社团,基金会愿意直接与社团进行其他方面合作。
此致
敬礼!
“信连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发起人
创益青年联合会副理事长 段鸣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现实意义探析 篇7
国际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所决定 我国经济走上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为主要内涵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 我国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的份额迅速增长就证明了这一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与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模式有了很大区别, 它需要的是多门类、小批量、柔性化的创造性、复合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只有主动适应这一根本性变革, 才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顺利找到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合作的结合点, 实现人才培养的革命性变革。因此, 必须把我国的高职教育放在国际竞争和发展大框架下去构思, 着眼于世界高职教育最新发展的趋势, 走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提升的前沿, 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合作,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适应未来需要的新型高技能人才。
国际合作是高职教育属性所决定的 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其社会性。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乃至人才知识结构, 必须符合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动力。因此, 从社会需要和社会实际出发来办职业教育, 特别是高职教育, 有其特殊意义。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走国际合作之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职业性和社会性, 也就是它与生产、服务第一线密切联系。所以, 高职教育不仅必须紧紧依托职业、生产实践第一线, 而且所依托的校内外基地的技术水平必须是最先进和最优秀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 可引进外资, 迅速解决高职院校资金短缺的困难, 创办先进的实习实训工厂等, 使学校面貌一新;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原版教材与外教的引入, 将使教学发生实质性改变;而双轨制的运行、双语教学的普及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将起到重要作用。加上我国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学生勤奋学习, 可以融中外教育优势于一体, 取得良好的效应。
国际合作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 社会已相当开放和国际化。应当说, 已经具备了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的基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外资的不断涌入, 合资、独资企业的日益增多及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这就必然对高职教育发展形成一种持续的需求。随着世界范围新科学、新技术、新材料的深入发展, 各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十分迫切, 对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使得职业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道路只有一条, 只能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 走国际化道路, 利用国际市场的开放与便利, 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寻求友好交流与国际合作办学, 来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在合作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特色。近年来, 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在这样做,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国际合作是高职教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增强竞争能力, 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发展迅速并且已取得相当的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总体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还处于发展阶段, 值得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办学经验。我们应不断研究国际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和发展动态, 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以有效利用海外职业教育机构在技术、培训、教育信息化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评价体系, 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增强竞争力, 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人才。此外, 中国入世后, 更多的海外教育机构和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将进入中国市场, 他们的办学优势、先进的教育培训观念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产生冲击。高职院校如果不主动应对这一形势, 积极寻求国际化途径, 迅速缩小差距, 将会丧失竞争力。总之,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职院校走国际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探索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举措, 加速国际化步伐, 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
国际合作给我国高职教育带来发展机遇
有利于吸收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 发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 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从世界范围来说, 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大都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目前都已比较成熟, 且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 为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我国, 20世纪80年代,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全方位调整, 高职教育应运而生, 目前, 已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学质量、师资、就业问题等。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加强中外教育合作,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材改革、师资提高等方面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吸收境外先进教育内容, 学习先进教育管理方法, 促使国内学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转变和提高。合作办学使得各国高校之间有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我们也可以在联办过程中学到一些教育经验, 可以就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时,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教材、师资等, 也会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而且, 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内容更新会使教师对新技术、新知识更加敏感, 课程的系统性、衔接性更强, 也会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 使得我国高职教育少走弯路。
缓解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近几年, 由于高校扩招, 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 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加之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经济快速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毕业生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等等,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使我国的教育界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中外教育合作,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1) 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 合理调整专业, 使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现市场化, 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 (2) 中外教育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合办职业教育, 这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市场,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合作意识, 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操作技能, 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 从而使学生参与国际和国内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增强。
使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跻身于世界人才行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家间的科技、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 国际著名公司和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 中外合资企业纷纷建立, 这些企业亟须掌握国际通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跨国服务意识、获取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技术服务领域的扩展, 一些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相继出现, 如剑桥大学CIE商务管理系列证书、TOEIC考试、微软公司的教师证书 (MCT) 、CISCO公司的网络设计工程师证书、SUN公司的JAVA程序设计员证书等。获取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不仅受到国内企业的欢迎, 也会受到国际性企业的欢迎, 已成为参与国际高技能人才竞争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 要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使高职技能型人才跻身于世界人才行列, 就必须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 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融合。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家资本和民营资本已进入国外资本市场, 在世界各地设厂并拓展业务, 需要大量的各类高技能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将肩负重任, 不仅满足本国需要, 还要满足进军国际市场的需要。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大军将浩浩荡荡地走向世界。
促进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 我国高职教育在知名度、竞争力等方面还比不上许多发达国家, 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同境外高校的交流不够。而中外合作办学则可以打开一个窗口, 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与知名度。因为在合作中能够展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无疑会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 会有很多国外的著名院校和具有丰富经验的高职教育人士参与到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载体中来, 将在交流中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通过国际交流, 创造出多元化的高职教育国际合作模式, 使我国高职教育加速发展, 并走向世界。
总之, 教育国际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我国高职教育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机遇。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毕业生以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就应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采取措施, 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 在教育服务贸易平台上已适度开放。《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将促使高职教育走国际化道路。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采取国际合作途径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必然趋势,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何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6) .
[2]胡海燕.高职教育国际化及实践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2) .
[3]叶敏.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 2007, 27 (4) .
[4]李新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
浅析语用意义中的合作原则 篇8
一、合作原则及其准则
1967年美国哲学家、语用学家格莱斯提出对话合作原则。他认为:人们在所有的相互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这就是合作原则,简称C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也就是说交谈双方尽量使自己的话语在交谈时符合双方认同的谈话目的或方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合作原则,格莱斯提出了数量、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条准则,每个准则分别包含几项次准则:
1. 数量准则2.质量准则3.关系准则4.方式准则。
一方面这四条准则在对话过程中十分重要,因为这些准则是确保说话双方顺利,顺利地使用语言,完成对话。
另一方面格莱斯的这种合作原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真实的日常交流中,人们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并不是一味地、机械地遵守这一原则,说话人一方故意公开违反这些准则,那么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二、会话含义
话语所表达的意义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所表达的字面意义(meaning of the word);另一种是说话者通过说出的话语想要传递的字面意义背后的意义,即会话含意(implication)。会话含意就是说话者所表达的而并非语言形式能表达的那部分意义。会话含意可以分为两类:
1.标准会话含意
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的准则时也可能产生会话含意。例如:
A:我的汽车没油了。
B:这条街的尽头有一个加油站。
这个对话没有违反合作原则或者说很难确定他违反了哪种规则。说话人B是遵循了“关联准则”,但他的话语却产生了“你可以到那个街尽头的加油站加油”或者“加油站正在营业,并且有汽油出售”这类会话含意。
2.非标准会话含意
说话人可能会有意识地蔑视会话原则中的一些准则从而产生会话含意。假如会话者明显地故意不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的一些准则,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又不是故意欺骗或者误导而是利用这种不遵守来表达某种暗含的意义,来达到交际的目的。格莱斯把这种蔑视准则所产生的会话含意叫非标准会话含意。与合作准则相对应的蔑视合作准则同样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1)违反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涉及我们说话时所传递的信息量,即不应该少说也不要多说。但说话人出于交际需要,出于某种意图,故意不提供充足的信息量;或者提供超过听话人所需要的信息量。例如:
A张红住在哪里啊?
B她家在长江路。
说话人A是需要打听张红的具体住所,可能需要到她家找她或者需要告诉别人她家地址;可是B故意不提供充足的信息,明显是不想告诉A张红的具体住址。
2)违反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就是要求说话人说真话,说有根据的话。这里所说的真话是从说话人角度出发,即只要说话人认为是真实情况不论实际情况是否真实都认为说话人没有违背质量准则。只有说话人信口开河,故意撒谎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效果,这种情况才算是违反了质量准则。讽刺、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都算是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例如:
外国人:你的饭做得真好吃。
中国厨师:哪里哪里,做得不好。
这明显违反了质量准则。中国厨师做的饭菜当然是很美味,只不过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厨师对赞扬表示否定以示谦虚。
1)违反关系准则
关系准则就是说话者所说的话要切题,不说和话题无关的话。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反应要有关联,否则对话就没办法进行。但有时候说话人为了某种意图故意说出不切题的话,让听话人自己去理解。例如:
A:看起来你最近胖了点,你现在多少斤啊?
B:听说××商场打折,不如我们周末去看看吧。
很明显B违反了关系准则。这有可能是因为B不想谈及关于对体重的问题所以故意说出与话题无关的话。
2)违反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简明扼要,不要用含糊的词语,避免繁冗累赘。但实际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故意拐弯抹角,咬文嚼字地去说话,使听话人感觉到“言外之意”。例如:
A:我今天不想去食堂吃饭了,你去不?
B:我今天不想去食堂,明天不想去食堂,后天不想去食堂,永远都不想去食堂了。
A的问题其实是问“今天这顿饭不想去食堂吃”,但B就故意反复重复不想去食堂这件事。表达了自己对食堂的厌恶。这就是说B可能是在食堂遇到过很不愉快的事情。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用意义与合作原则密不可分。在遵守合作原则的时候可以产生标准会话含意;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时候可以产生非标准会话含意。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辨别句子的表面意义与语用意义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交际。
【参考文献】
[1]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李宇明.理论语言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1997.
合作意义作文 篇9
三月花儿的芬芳,飘入了人们的心田,人们也开始了他们新的一天——为生活而忙碌,为社会而奉献。
每个人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是一枚普通的钉子,一个简单的零件,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人的一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
其实,生命的意义很简单,俯身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你就已经为社会的环境做出了贡献,实现了你生命的意义。三月的到来,很容易使我们想到一个人——雷锋,他的贡献,就在于他实现了自己生命意义。
每当我漫步在学校的操场跑道上,我都会陷入沉思:一个博士,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重返农村,去大山里教孩子们念书?现在,我终于明白,他,是在实现他生命的意义——帮助那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山村,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始终相信,每个黑暗都会迎来黎明;而许多人,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了一盏明灯,驱赶走黑暗,带来曙光。这些人,有着三月的温暖,有着如金子般耀眼的心,有着雷锋的精神。
生命,就像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但总有一条路,可以通向光明。只要心中有爱,有着炽热的心,帮助他人,贡献社会,你就实现了人生价值,通往走向光明的路。
目标的意义作文 篇10
对于语、数、英三科,我觉得三科都要拿到一百分以上。语文分数的奢求,看起来遥不可及,我也曾改变过多种学习方法,虽然次次失败,但最终发现,考场中的作文是我的致命弱点,所以,我要向这个方向改进,向一些写得好的人学习,我可能会输,但我不会放弃!
至于物、生、地、历、政,我会尽全力争取都拿到九十分以上,具体行动如下:
首先,如物理老师所说:“熟能生巧方可分数高”,我打算把提高物理成绩的决心落实在多背、多看、多想、多做这四个方面,不要让决心成为一纸空谈。
其次,生物地理还可待其提高,毕竟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遇到了正确的老师,自然容易许多,但这并不是我骄傲的理由,我希望,这两科还得要更上一层楼。
之后,历史的复习巩固必不可少,然而,历史也是我最害怕的一道石碑,为什么呢?因为我既没有一目十行的那种能力,也没有四五遍就能记熟的毅力,我还得从根本背起,从一点一滴积累,这样一来,大概是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现在就要为历史做打算。
再其次,政治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我也希望,周围的同学能多帮帮我,督促我。
我不相信“笨鸟先飞”,我认为那只是暂时的,只有磨砺成一只雄鹰,才能够战胜平凡的命运!在这个要点上,我对时间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逐步培养时间观念,将会是我未来的一大指标。
浅议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目标 ;教育模式
在我国,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该文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后又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对职业教育进行鼓励。2014年6月 23-24日国务院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文中四次直接提出、多次间接提到校企合作,足见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突出作用。
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原因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
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理论+实践"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应当适应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十分关键,要依据企业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及时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组织课程体系。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兼顾自己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形成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
1、專业设置要适应企业的人才需要
职业院校在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时,要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依照"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的原则,着力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意识和高技能塑造上下工夫,精心塑造诚信、敬业、爱岗,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精湛操作技艺,能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手脑并用型高技能人才。
2、专业设置应当有企业专家参与,并且要及时调整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广泛吸纳经济界、企业界、科技界等专家人士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企业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并及时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从而保证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时刻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3、专业设置要兼顾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
在专业设置上,既要紧跟市场需求,又要避免出现不顾自己的能力与专长,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业的局面,而是要兼顾地区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专业优势两个方面,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品牌性的专业,办出特色,提高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职业院校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4、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开发要适应企业需求
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对教学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开发至关重要,职业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实践性,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并在校企合作中对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要以适应社会与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突出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为主线,"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学习,注重对能力的评定和对实践的考核"。有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三个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不断补充学科、专业前沿知识。
三、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赢"
1、学校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2、企业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3、学生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高校须以校企合作为结合点,有针对性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性人才,高校须依靠企业的专家、社会的行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来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这使高等教育由学校单方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办学,使学校办学资源大大扩展,教育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车间。校企合作为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6.
[2]石国华.浅析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16).
[3]邢清华,米靖.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3,(11).
合作意义作文 篇12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 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 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 先内部协商 (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 , 然后再相互协商 (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 。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 学习者群体 (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 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是意义学习, 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 提出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协作学习,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互相促进, 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 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 并且它不仅仅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还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 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促进自我概念的发展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知识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获得, 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在教学方法上,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自主建构和探究研讨式的学习方法, 即通过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来建构知识, 通过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即通过合作交流来建构知识, 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扮演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 用多尔的话说,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体育学科发展特点的需要
体育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这种集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通力合作, 这有助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相互协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行为。比如, 一些体操动作的保护与帮助, 篮球学习的群体活动的趣味效应等都决定了体育学习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最常见的是采取友伴结合的形式, 这是因为, 友伴之间的亲和力比较显著, 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与帮助就很容易表现得积极主动, 因而, 合作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例如, 在跳高学习中, 一些能力较差的同学在与非友伴同学面前活动时, 会感到自己的差距, 因而拘束不安, 别人也可能因为他的水平较差而减少与他的交流。如果他们的小组成员都是友伴型的, 那么他将不会因为能力弱而感到胆怯, 同伴也不会冷淡或抛弃他, 相反, 他们将会给他更多的鼓励, 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 这有助于他在跳高技能的学习中取得进步。从体育学习的特点来看, 合作学习最起码有如下三点意义。
1. 有利于体育学习中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有助于不同体育能力和经验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弥补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顾全学生多样学习需求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 由于师生的共同参与, 语言的运用、肢体行为的表达、
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使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获得的过程, 同时也成为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 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合作中学生能体会到彼此心灵的沟通、多维的互动, 形成合作与竞争相融的和谐境界。
三、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合作意义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叙事作文:合作的意义08-28
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09-14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08-1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意义11-05
文件03 信连心项目之于合作社团的意义09-08
梦想的意义作文08-22
生命的意义作文08-24
年的意义作文11-11
作文 爱的意义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