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2024-06-27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共7篇)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篇1

第三章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熊苏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12月12日

课题名称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主要是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的基本原理。

学情分析

显微镜、望远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相对复杂,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

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学生实验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预习本课。

教学媒体

显微镜,光具座,凸透镜(30个),挂图。

教学程序

教 ??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引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 ? 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Ⅰ、当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Ⅱ、当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Ⅲ、当u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类所观察的物体大到天外行星,小到物质结构,森罗万象。很多情况下,用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几种仪器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能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胞吗?不能!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两种新的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

§3-5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二、望远镜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用光具座展示如何用两个凸透镜做一个望远镜模型。发下凸透镜让学生用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提问

引入课题

展示

? ?讲述

? ? ? ? ??演示讲解

引导 ?回答 ? ? ? ? 思考

? ?

观察

? ?思考 ? ? ?

观察

操作

? ? ? ? ? ?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 ??提问

? 引导

? ?

讲述

? ? 讲解

? ?

思考

? 巩固练习

? ? ? ? ? 小结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练习册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是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课后练习

? 纠错

解释

? 引导

? 布置作业

? 练习

? ? 总结

? ? 板

? 书

? 设 ? 计

?

《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 篇2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让学生知道两个凸透镜的组合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是有益的。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验表格、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学生:查阅望远镜资料、叶脉、细盐、头发丝。

二、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中,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及原理等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是有益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三、说教法

1.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使之获得感性认识,易于理解成像原理。

四、说学法

1.实验操作

显微镜、望远镜成像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课堂中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加强操作性的活动。采用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利用两块凸透镜的简单组合,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在学生经历实践操作过程中,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自主、合作学习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后,勇于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有所发展。

3.讨论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过程,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共享,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明白眼睛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必须借助仪器完成观察。介绍两只神奇的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第一部分 显微镜

1.自主学习显微镜的结构

(1)通过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指出实物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结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学生通过看书,收集整理所需信息,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方法。

2.小组讨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成像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進,采用多种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课本,对显微镜成像原理有初步了解。

(2)小组讨论,总结显微镜成像原理。

(3)教师利用动画,使学生深入理解,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结构。

3.拓展活动:显微镜的制作

学生运用显微镜结构和原理,选择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显微镜。观察叶脉、细盐、头发丝。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并体验实验带来的快乐。

第二部分 望远镜

1.小组合作学习望远镜

(1)主要组成

(2)成像原理

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有所发展。

2.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找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点

4.拓展活动:望远镜的制作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手握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远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设计这部分,意在动手实践中学生有了感官认识,有利于突破望远镜成像原理的难点,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5.拓展学习

请学生将查阅的有关望远镜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掌握收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课堂反馈

通过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像,道理就相当于 的镜头,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像。

(四)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小结本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布置作业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可以看清楚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作业中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呈现清晰脉络。(略)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体现知识的价值,渗透创新的意识,体会知识与创新的连接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这已节内容是前面所学的凸透镜成像的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准备]

显微镜、望远镜各一套 [教学过程] 引入:

爷爷奶奶为了能够看清楚报纸上的小字,不仅要带上老花眼镜;有的时候还要借助放大镜。如果我们想要看更细小的细胞、细菌等物体,用放大镜就无能为力了,由此人们发明了——显微镜;

人类对于星空的观察从未停止,为了让自己能看清楚遥远的星空,人们发明了——望远镜。

师:那么显微镜是怎么工作的呢?望远镜又是如何看清楚物体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显微镜和望远镜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

问题:我们要看清楚一个物体、或感觉到物体的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

1、出示大小不同图片,提问:你能看清楚哪个物体?为什么?(师):看来看清楚一个物体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2、拿出书本,让后排同学看字,问能否看清楚字?移近到面前,看清楚了。看来我们能看清楚物体还和物体到人眼的距离有关。

作图发现人感觉物体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我们所成的视角的大小。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索一下显微镜是如何是我们感觉到物体变大了的?

说到显微镜的发明,不得不提到400年前一名叫詹森的荷兰小男孩,爸爸是眼睛制造商,所以他经常摆弄镜片。一天他在玩镜片,心想:一个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些,两个镜片叠加起来呢?当他在看树叶上的小甲虫时,哟,小甲虫简直成了一只小鸡。给你两个凸

透镜,你能否也有相同的发现呢?(学生实验)——看到了倒立放大的像

一、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1、实际的显微镜上的主要光学元件有哪些?其中哪些和成像是有关系的? 目镜、物镜和反光镜(凹面镜)

2、猜想:可能的成像原理:? 通过作图分析

板书:物镜(凸透镜):物体放在物镜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类似于投影仪)目镜(凸透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反光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照亮被观测的物体

3、原理: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学生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

为了看清物体,调节镜筒与载物片之间的距离。(一般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显微镜由于观察的物体距离物镜较近,所以物镜物镜的焦距应小于目镜的焦距

过渡: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得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发现?

——这个实验在16世纪,另一位荷兰的小男孩里帕西也做过(只不过他当时拿的是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出示玩具望远镜)

二、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

1、结构(出示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物体大于物镜的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拉近物体)目镜(凸透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2、与原来的物体相比-小

由于望远镜需要观察远处的物体,所以一般说来物镜的焦距应该大于目镜 此种望远镜的成像特点:倒立但并不一定是放大的像,但可以扩大视角

了解:望远镜的种类:普通望远镜;大型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望远镜的原理:扩大视角。物镜:拉近“物体”,放大物体。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⒉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知道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难点: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教法与学法:

⒈教法:采用指导、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⒉学法:自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显微镜、望远镜

学具: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教学过程: ㈠、新课引入:

用幻灯片展现人类可以看到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物体----细菌、雪花及宇宙中的天体。你知道这些物体都是通过什么观察到的吗? ㈡、新课: 1.视角

要知道它们为什么能看清,需先弄清这样一个事例:当我们站在一头牛的附近观察它和站在远处观察它,哪一次观察的清楚一些?看到它的大小一样吗?实际上牛的大小变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看课件。

先给学生讲清视角的概念,再让学生自学P72图3.5-4,弄清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要看清物体,就要增大视角,用什么方法增大视角呢? 2.显微镜

我们要看清书中较小的字,应用什么看会更清楚?那么要看清人眼直接无法看到的细菌,又应用什么来观察呢?它是如何增大视角的呢?

自学P71-72,结合书中的图片及讲台前的实物,思考:(1)显微镜两端的透镜分别叫做什么?

(2)显微镜有什么特点(目镜和物镜有什么区别)?

(3)观察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各自相当于什么的镜头?观看幻灯片上的显微镜光路图。(4)显微镜是如何改变视角的?

3.望远镜

如果我们想看清宇宙中的物体,又要用什么去观察呢?(400多年前荷兰一个磨眼睛片的手艺人不经意地用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镜片看远处物体,发现物体近了很多,后来意大利伽利略知道此事后,研究后制成了第一台望远镜,改进后观看了银河系、月球、太阳、土星等,发现了宇宙许多天文现象),它又是怎样成像的呢? 自学P72,结合书中的图片及讲台前的实物,思考:

(1)望远镜两端的透镜分别叫做什么?物镜的直径为什么比较大?物镜是不是一定要是凸透镜?(2)望远镜有什么特点(目镜和物镜有什么区别)?

(3)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各自相当于什么的镜头?观看幻灯片上的望远镜光路图。(4)望远镜是如何改变视角的?

4.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然后去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注意:应分别选哪种凸透镜做目镜和物镜)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P46-47 板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 1.视角。

增大视角:把物体放大

把物体移近2.显微镜

物镜(焦距短):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目镜(焦距长): 2.望远镜

物镜(焦距长): 目镜(焦距短):

正立 放大倒立 缩小正立 放大虚像

放大镜 实像

照相机

虚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篇5

目标:

1、感知望远镜的基本构造,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影像变化。

2、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3、通过制作望远镜,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4、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6、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讨论法。

材料:

望远镜展开图、凸透镜、凹透镜

实验步骤:

1、如图将卡片抠下

2、如图将有线处折叠

3、如图将凸透镜凹透镜粘贴

4、如图将卡片粘贴,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2)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幼儿进行玩水游戏。

4、幼儿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凸透镜看物体,物体变大。凹透镜看物体,物体变小。)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认识凸透镜

(1)首先请幼儿观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摸一摸,说一说,凸透镜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3)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请幼儿观察现象,并说一说凸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可以形成放大的像。认识凹透镜

(1)首先请幼儿观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摸一摸,说一说,凹透镜是什么样子的?跟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2)提问:你们知道凹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3)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请幼儿观察现象,并说一说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可以形成缩小的像。

(4)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用望远镜展开图制作望远镜的镜筒。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3、总结: 联系生活,认识望远镜的用途,(三)互动课堂

水滴和放大镜可以把莱克放大。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 望远镜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做成的。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3、作品展评:比比谁的望远镜看的最清楚。

(五)总结延伸

谈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望远镜呢?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有效的、重要的,也是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袁绮煌 篇6

704班 袁绮煌 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肉眼来观察很多事物,但是如果有的东西体积很小,我们可以借助什么仪器来辅助观察呢?从而引出对显微镜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自学过程设计

给予学生3min的时间自习课本P36-40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1.谁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2.显微镜的结构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3.如何正确地操作显微镜?

四、小组合作研讨

给予学生5min的时间分组进行学习,合作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谁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2.显微镜的结构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3.如何正确地操作显微镜? 4.课本P36、P39的思考讨论题

五、各组代表讨论交流

学生就自己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结果进行分享:

(一)罗伯特.虎克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构造

向学生展示标注的显微镜的相关图片,学生细心观看显微镜的各个部分构造,说出其名称并猜测各个部分的作用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正确取镜和安放(左手托,右手握,安目镜);安放在讲台距边缘7cm处,安放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转动转换器;调节遮光器;转动反光镜。3.观察

安放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六、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奖励设计

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对积极发言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并对小组讨论分享的结果进行点评和小结。归纳显微镜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十全十美,你最棒

七、问题点拨与解疑释难 1.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 答:倒像

2.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答: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答: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但体积小;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但体积大。

八、知识扩展延伸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显微镜的发明历程,以及各种不同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形态结构。

九、课内练习及方法

1.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p

B、q

C、b

D、d 2.实验结束后,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的目的是 A、防止他人看到 B、以免压坏显微镜 C、防止灰尘落入物镜 D、以免压坏物镜

3..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小的显微镜可能是()

4.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A.把装片向右上 方移动 B.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篇7

教师:李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临时装片。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临时装片、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临时装片,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

2.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临时装片,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

教学准备: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首先,播放有关血液的图片,利用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紧接着教师通过提问,温故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引新,导出本节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进一步提出实验要求。

二、实验步骤

(一)观察: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讨论:A.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B.你是如何分辨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可从数量,形态结构等方面考虑)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不能直接找到血小板?猜一猜这是什么原因?

进行思路引导:

血液的其他组成部分又分别起什么作用?血细胞很“微小”,用什么来“明察秋毫”?(学生表达出“显微镜”一词),简单回顾显微镜使用步骤后,我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自主学习、局部合作的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描述观察结果(我通过幻灯片展示人血涂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明辨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解释血小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原因)

1.红细胞

展示电镜下的红细胞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应内容,找出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之后通过发问:“红细胞为什么能运输氧?”引导学生描述血红蛋白的特性。2.白细胞

播放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视频录像,引导学生归纳出白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抽象的生理过程)

3.血小板

幻灯片显示思考题提问:有时不小心,皮肤划破了,流出血来,但过不久,在伤口处的血就凝固了,还把伤口堵住了,血就不流了。这是为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血小板的特点和功能。(2)制作和观察人血临时装片

实验的操作步骤

A、用消毒棉签给被采血者左手无名指尖消毒。(4人小组合作)B、用一次性取血刺针迅速有利的刺入已消毒指尖2mm深后并弹出。C、用一次性取血吸管在伤口处采血0.05ml,然后用消毒棉签止血保护。

D、将采集的血液分别释入到二片清洁的载玻片中央,做成临时装片并观察。

上一篇:最爱我的亲人范文下一篇:养老院与工作人员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