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物显微镜

2024-09-27

全自动生物显微镜(精选4篇)

全自动生物显微镜 篇1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替代繁多的手工镜检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轻了劳动强度, 可有效、准确的将患者信息及时与临床交流, 使患者尽快得到针对性治疗。但其所报结果并不完全尽如人意, 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 但由于不同的仪器检测原理存在差异, 不同医院病种类型存在差异。什么样的显微镜复检标准既能避免仪器检测结果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又能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对于此问题目前国内尚无满意的标准, 因此本文就本实验室实际情况, 参照国际41条CBC和DC检标准[1]针对KX21拟定了复检标准及内容, 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Olympus显微镜BX-41 (用于血细胞手工复检,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 [2]。

1.2 试剂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原装配套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瑞氏染液, 尿素, 香柏油为国产试剂。

1.3 质控

1.3.1每日在做标本检测前进行质控品的测量。检测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PLT:SD 7.5, CV 1.8%;RBC:SD 0.085, CV 1.52%;HB:SD 1.8, CV 0.99%;WBC:SD 0.57, CV 2.70%;N:SD 0.358, CV2.24%。

1.3.2每天本实验室会采用一份新鲜血比对KX21与sysmex 1800i的检测结果。

1.4 标本来源

2009年2月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非急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共1870例,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血、抗凝及标本处理[2]。血细胞分析用EDTA-K2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1mL, 充分混匀, 4h内上机检测完毕。

1.5 方法

1.5.1拟定血细胞复检标准

(1) 涂片镜检标准:a.仪器文字报警 (幼稚细胞、血小板聚集、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均) 都必须涂片镜检。b.白细胞自动分类无结果显示。c.中性分叶核>90%。d.淋巴细胞>50%。e.单核细胞>10%。f.嗜酸性粒细胞>5%。g.嗜碱性粒细胞>2%。h.白细胞总数高于15×109/L。i.白细胞总数低于3.5×109/L。j.血红蛋白<100g/L。k.血红蛋白>180 g/L。l.血小板计数<100×109/L。m.血小板计数>400×109/L。n.直方图出现异常的 (血小板直方图翘尾、曲线不光滑) 。o.散点图出现异常的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者嗜碱性粒细胞高) 。p.临床要求复检的特殊患者标本 (如疟疾、肿瘤化疗患者等) 。q.血液患者的标本。 (2) 牛鲍氏计数计数板法计数镜检标准:a.血小板计数<100×109/L。b.血小板计数>400×109/L。

1.5.2复检标本推片采用瑞氏染色法进行操作, 血小板计数复查采用许汝氏牛鲍计数板法进行操作。所有复检样本的复检结果由高年资有经验的临床血液学及基础临床检验亚专业的技师复核确认。

1.5.3复检内容

参考文献[3], 拟定以下复检内容: (1) 血液涂片镜下粗估白细胞数量。 (2) 异常白细胞形态:A.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a.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空泡形成;d.杜勒小体;e.退行性变。B.棒状小体。C.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a.核左移 (再生性核左移、退行性核左移) ;b.核右移。D.中性粒细胞核形态的异常:a.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b.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和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c.双核粒细胞。E.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畸形: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j畸形、May-Hegglin畸形、Pelger-Huet畸形。F.淋巴细胞形态异常:a.异型淋巴细胞 (Ⅰ型空泡型;Ⅱ型单核细胞型;Ⅲ型幼稚型) ;b.卫星核淋巴细胞。 (3) 红细胞形态异常:a.异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均和红细胞形态不整、大红细胞、小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b.血红蛋白形成不足:低色素红细胞、红细胞着色不一和双相红细胞群体。c.红细胞形成后损伤:高色素红细胞、球形红细胞、不规则完整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和卵圆形红细胞。d.不规则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裂片红细胞、角红细胞、棘红细胞、刺红细胞。e.红细胞增生性变化:多色素红细胞、幼稚红细胞。f.其他异常:环形红细胞 (薄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血红蛋白C结晶和SC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包涵体 (豪-焦小体、Pappenheimer小体) 、红细胞缗钱状和自身聚集。 (4) 血液涂片镜下粗估血小板数量:PLT血片粗估标准:根据RBC正常值500万/μL:PLT正常值10万~20万/μL=RBC:PLT=50∶1 (2) 个, 一个油镜视野RBC数约为200个:PLT4~8个, 计数10~20个油镜视野PLT数 (分别计数正常和巨大异常PLT数) 平均每个油镜视野PLT数如若4个, 相当于10万/μL;8个相当于20万/μL;2个相当于5万/μL;1个相当于2.5万/μL[4]。 (5) 血小板异常形态 (数量超过10%有临床意义) :A.大小异常:大血小板、小血小板。B.形态异常:杆状、逗点状、蝌蚪状、蛇形和丝状突起等不规则和畸形血小板。a.血小板卫星现象;b.血小板“黏附”红细胞。

1.5.4血细胞显微镜检查异常判断标准

(1) 白细胞计数异常:涂片显微镜镜检评估白细胞数:低倍视野WBC数:正常约为3~5个, 增多6个以上, 减低3个以下[4]。当仪器计数值与镜下粗估存在明显差异, 判断为仪器结果不可接受, 需显微镜牛鲍氏法手工计数。 (2)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有胞体异常 (如大小不均、巨幼样改变、退行性变) ;核相异常 (如核左移、核右移) ;核形异常 (如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和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胞浆异常 (如棒状小体、中毒颗粒、空泡、杜勒小体) 视为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阳性标准。 (3) 淋巴细胞形态异常:异型淋巴细胞 (成人>3%, 儿童>5%) 、卫星核淋巴细胞为淋巴细胞形态异常的阳性标准。 (4) 幼稚细胞:外周血涂片发现幼稚细胞、不论数量多少均为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标准。 (5) 血小板:有聚集, 体积增大 (大血小板、巨血小板) 或血小板卫星现象为血小板形态异常的阳性标本。 (6) 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均、低或高色素性红细胞、不规则形红细胞、靶形、泪滴状、豪-焦小体、缗钱状红细胞等为形态异常的阳性标本。

注:以上阳性判断标准必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 另外还要排除血液制片及染色不良的影响因素。

1.5.5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PLT计数的比较由于资料呈偏态分布, 因此统计采用Wilcoxon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 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总复检率

用拟定的复检标准对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1870份标本结果筛选后进行复检, 复检标本570例, 占检测总数的30.48%。仪器结果正常不必进行复检的标本1296例, 占检测总数的69.30%。复检原因及其比例见表1。

2.2 WBC的计数复检结果

本实验室采用血片粗略估计的方法, 复检前后的符合程度为100%。见表2。

2.3 异常WBC形态复检结果

2.3.1本文统计分析发现仪器文字、直方图、散点图的报警数为16/1870 (0.86%) , 其中镜检阳性标本9例, 仪器无此类报警1854例, 其中1例镜检阳性。

2.3.2 WBC计数在15.19~26.24范围的样本经血液推片染色显微镜复检25例, 发现形态异常9/1870例 (0.48%) , 但仪器无WBC细胞形态异常的相关报警。其中出现中毒颗粒5/1870 (0.26%) , 异形淋巴2/1870 (0.11%) , 晚幼粒1/1870 (0.053%) , 幼稚淋巴1/1870 (0.053%) 。

2.3.3在白细胞计数>15×109/L的复查范围内, 出现五种分类细胞比例的失衡有7/1870 (0.37%) ;在<3.5×109/L的范围内失衡的有10/1870 (0.53%) 。总共两个范围内的失衡比例为0.91%。

2.3.4仪器报警真阳性率为56.25%, 假阴性率为43.75%, 真阴性率为98.54%, 假阳性率为1.46%。 (1) 以显微镜检发现WBC异常 (包括形态异常和分类比例失衡在内) , 同时仪器有相关报警的样本为仪器的真阳性, 则仪器真阳性样本数有9例。 (2) 以显微镜检发现WBC异常 (包括形态异常和分类比例失衡在内) , 但仪器无相关报警的样本为仪器的假阴性, 则仪器假阴性样本数有27例。 (3) 以显微镜检未发现WBC异常, 但仪器报警提示WBC形态有异常的标本为仪器假阳性, 则仪器假阳性样本数有7例。 (4) 以显微镜检未发现WBC异常和仪器报警提示均无异常的标本为仪器真阴性, 则仪器真阴性样本数有1827例。

2.4 RBC复检结果

RBC计数与形态异常的标本复检率为1.58%, 显微镜复检前后与仪器相关报警一致。

2.5 PLT仪器检测计数与手工计数结果

PLT复检率为33.68%, 其中计数<100×109/L的有148例, 手工计数及镜检与仪器的符合率占79.73%, 不符合率占20.27%。计数>400×109/L的有44例, 符合率占95.45%, 不一致的有4.55%。统计分析结果为:PLT计数<100×109/L组Z=-2.989, P=0.0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组标本复检前后结果有差异。PLT计数>400×109/L组Z=-1.298, P=0.19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组标本复检前后结果无差异。

2.6 异常PLT形态复检结果

涂片有1例可见大血小板, 有1例可见PLT有聚集, 其余标本中均无PLT异常。

3 讨论

3.1 白细胞计数复检

采用观察血片粗略估计, 原因有: (1) 血细胞分析仪在性能稳定的情况下计数的准确性比手工高得多 (CV1%) , 手工法 (CV10%) ; (2) 推片可将白细胞形态、红细胞、血小板形态一并观察, 从整体上评估标本出现异常结果是否有病理的干扰, 判断计数符合程度。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可以粗略估计WBC数值及分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少数的重症肝病患者, 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时, 白细胞计数过高, 涂片镜检评估白细胞数量不高, 显微镜手工镜检白细胞数量不高。研究发现是由于该类患者RBC抵抗溶血剂的破坏, 而使仪器技术结果假性增高。只有显微镜镜检才能减少假性增高的错误报告。本次实验样本中没有以上特殊病例的患者样本, 因此仪器计数与手工粗估计数的符合率是100%。

3.2 白细胞的异常形态复检

本文统计资料显示, 白细胞计数>15×109/L的复查范围内出现五种分类细胞比例失衡7例, 占0.37%;在<3.5×109/L的复检范围内失衡10例, 占0.53%。以上两个范围内分类失衡比例为0.91%。在白细胞计数>15×109/L范围血液推片染色显微镜复检25例, 其中发现形态异常9例, 占0.48%。因此在这两个复查范围内仅仅只有WBC增高或减低的情况下也必须显微镜复检, 以此作为复检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计数方面的问题, 还须整体观察WBC分类的比例及各类血细胞异常形态的镜检。

3.3 白细胞仪器报警复检

本文统计资料显示, 仪器报警真阳性率为43.67%, 真阴性率为99.62%, 假阳性率为0.38%, 假阴性率为52.63%。通过复检发现形态异常WBC (9例) , 弥补了假阴性的仪器报警, 提高了镜检阳性率, 减低了疾病的漏诊率。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是必须的。本文异常形态的白细胞仪器报警率很低 (0.86%) , 可能与此台仪器主要承担非急诊标本有关, 标本来源少有危重、病情复杂患者, 因此报警类型也相对单一。今后在作相关研究时应减少这种差异性, 针对不同病种患者标本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制定相应的复检标准。

3.4 红细胞计数及形态异常复检

RBC计数与形态异常的标本复检率为1.58%, 复检后与仪器结果一致, 说明仪器对红细胞的结果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有必要用显微镜对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确认。

3.5 PLT复检

3.5.1由于血小板体积小、无色、易粘附, 准确计数血小板很难, 自动化的血细胞分析仪无论是阻抗法还是光散射法, 对于血小板及形态正常的标本, 其结果一般也比较可靠, 但在病理情况下, 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 其结果误差较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小板计数方法, 除了存在细胞在计数板上散布的自然误差之外, 最大的缺点是计数的血小板太少, 这一方法因操作者不同产生的变异系数 (CV) 可达10%~25%[5]。采用血涂片评估血小板数量, 可从另一侧面直观反映血小板情况, 这对于血小板减少者来说尤为重要。

3.5.2虽然血细胞分析仪对于PLT计数的结果公认比较可靠, 准确性高, 但仪器仍然不能识别破碎的红细胞、聚集的血小板等异常。本文的研究中PLT复检率为33.68%, 其中计数<100×109/L手工计数及镜检与仪器的符合率79.73%, 不符合率20.27%。计数>400×109/L符合率95.45%, 不一致的有4.55%。手工计数的结果与仪器报警存在差异, 由于仪器在2-35fl范围内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三个系统的计数体积都有交叉[6], 再加上病理的影响很容易就会混淆。在实际工作中偶然可发现少数患者或健康体检者, 血小板被EDTA-K2诱导发生聚集, 使血小板的仪器计数数值下降。而血涂片镜检可见PLT聚集, 改用新鲜血直接手工计数血小板数值正常。因此<100×109/L时计数的手工复检就非常有必要。

3.5.3 PLT计数>400×109/L时, 显微镜计数与仪器计数之间不一致的有4.55%。可能由于手工计数的误差 (PLT数量太多而漏数等) 有关。因此PLT数量高者涂片粗估其结果与仪器符合后, 样本结果应以仪器计数的结果为准。

总结本文统计的结果和研究表明, 参照国际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室情况制定的KX21复检规则在临床应用中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应用效果较好, 既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本文观察样本例数有限, 对复检标准的制定还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样本分析量, 需不断总结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特殊病例, 针对不同疾病种类制定复检标准, 不断完善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标准, 对于今后指导临床更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在应用中如何建立合理的复检制度, 提出适合我院实验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方法 参照国际41条CBC和DC复检标准, 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 制定本实验室的复检标准及复检内容。用此标准对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870例血常规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并进行复检。结果 分析1870份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 需复检的标本为574例 (30.48%) , 其中仪器文字、直方图、散点图的报警数为16例 (0.86%) , 镜检阳性标本有9例。仪器没有此类报警的有1854例, 其中有1例是镜检阳性。仪器结果正常不必复检的标本有1296例 (69.30%) 。①WBC计数在 (15.19~26.24) ×109/L范围内复检25例, 其中出现中毒颗粒5/1870 (0.26%) , 异形淋巴2/1870 (0.11%) , 晚幼粒1/1870 (0.053%) , 幼稚淋巴1/1870 (0.053%) 。在WBC复检计数范围中五种分类细胞比例失衡的有17/187 (00.91%) 。②WBC计数血片粗估与仪器结果一致。③RBC计数及形态复检前后一致。④PLT计数复检率33.68%, <100×109/L符合率79.73%, 不符合率20.27%;>400×109/L, 符合率95.45%, 不一致的4.55%。⑤PLT形态复检与仪器相关报警一致。⑥仪器报警真阳性率为56.25%, 假阴性率为43.75%, 真阴性率为98.54%, 假阳性率为1.46%。结论 拟定的复检规则适合本实验室, 提高了工作效率、报告单的准确性及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复检标准

参考文献

[1]丛玉隆, 彭明婷.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释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 (4) :380-382.

[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0-20.

[3]熊立凡, 刘玉成.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67.

[4]郑天林, 彭明婷, 谷小林, 等.全国血液体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培训班资料汇编[M].46-57.

[5]Harrison P, Horton A, Grant D, et al.Immunoplatelet counting:a proposed new reference procedure[J].Brir J Heamat, 2000, 10 (8) :228-235.

[6]熊立凡, 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0-57.

全自动生物显微镜 篇2

谈万用生物显微镜的准确操作

万用生物显微镜是医学院校使用率非常高的`实验仪器,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准确操作使用万用生物显微镜,并拍出令人满意的显微生物照片.

作 者:阎萍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辽宁,大连,116027刊 名: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年,卷(期):22(2)分类号:B318.6关键词:

全自动生物显微镜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采集我院2012年5月—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新鲜中段晨尿618份, 男311份, 女307份。

1.2 仪器与试剂

所用仪器为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所用试剂与质控物均为与其配套的原厂家生产;Olympus显微镜和离心机。

1.3 检测方法

1.3.1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

严格按仪器使用要求进行常规质控、室内质控, 合格后按照操作要求及时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用一次性尿杯留取中段晨尿约10 m L, 充分混匀后倒入试管进行检测。

1.3.2 显微镜镜检。

将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过的尿标本用于镜检, 用离心机1 500转/min离心5 min, 弃上清液留沉渣0.2 m L, 取0.02 m L置于载玻片, 用18 mm×18 mm盖玻片加盖后进行镜检[1]。所有标本均在取样后2 h完成检测。

1.4 结果判定标准

尿沉渣分析仪阳性标准:管型>0.89个/μL为阳性;显微镜镜检阳性标准:全片镜检看见1个以上管型即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在618份尿液中, 显微镜检测的阳性标本有37份, 阴性有581份, 阳性率是6.0%;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标本阳性有102例份, 阴性516份, 阳性率是16.5%。其中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为阳性而镜检为阴性的有67份, 占10.8%, 尿沉渣分析仪阴性而镜检阳性的有2份, 占0.3%。两种方法所测管型不符的共有69份, 占11.2%,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174.1, P<0.01) 。

3 讨论

尿液管型是一些有机物或无机物, 如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蛋白凝聚体, 形成管型要具备如下条件:原尿液中有白蛋白、T-H蛋白, 其中T-H蛋白石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肾小管具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 肾脏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正常人尿液中一般情况无管型出现, 在特殊情况下偶见透明管型和细颗粒管型。如:心力衰竭、发热、剧烈运动后可见少量透明管型;在肾实质病变, 如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或肾脏感染性病变时, 可出现病理管型, 如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等[2]。故尿液中管型的数量及类型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液中出现管型常常提示有肾实质损害。故准确而严谨的检验结果才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将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相结合, 采用菲啶与羧花氰对有形成分进行染色后, 进入鞘液流动池, 有形成分以单个形式沿中心竖轴线依次通过流动池检测区, 每个有形成分被氩激光光束照射后, 产生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仪器对各种信号进行综合识别、分析及计算后得到细胞的大小、长度、体积等信息, 从而形成各种有形成分的定量报告。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 由于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尿液中有形成分不确定, 形态各样, 成分各不相同, 以致产生与管型相似的脉冲信号, 从而被仪器误认为是管型假阳性[3], 从而导致尿液管型的阳性率大大增高, 给临床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一定干扰。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的假阳性结果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本组有34份尿标本中存在黏液丝及纤维等类管型异物, 黏附细菌或细胞等被荧光染色后, 在大小和外形上和管型相似被仪器误认。 (2) 本组有25份尿标本中存在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的形态大小不一, 有些形态和染色性与管型极为相似, 尤其是孕妇的尿液多见。 (3) 本组有5份尿标本中存在大量白细胞, 尤其是存在大量脓球时, 脓球极易聚集成串, 甚至成团, 而被仪器误认为管型。 (4) 其他, 尿液中存在非晶形盐类结晶、真菌等也能造成假阳性[4]。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假阴性主要见于蛋白尿的检测, 蛋白尿中形成的管型短而小, 易被漏检, 造成假阴性。

本文检测618份尿标本, 尿液沉渣分析仪单独检测管型阳性率为16.5%, 联合显微镜镜检后阳性率为6.0%, 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率。

综上所述,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虽然具有操作规范化, 检测自动化, 速度快, 重复性好等优点, 但由于尿液成分复杂, 干扰因素较多, 以致造成很多结果的假阳性, 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检验质量, 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当尿沉渣分析仪提示有管型阳性时, 必须进行显微镜复检后才可发出报告, 以免引起临床误判。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94.

[2]熊立凡, 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9.

[3]赵斌.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准确性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2) :353.

全自动生物显微镜 篇4

2、将一透明纸片书写“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⑴视野内看到的将是

A.b B.d C.q D.p ⑵若观察到的图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将其移动到视野的中间,移动方向应该是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3、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应养成两眼睁开,右眼通过目镜观察的习惯 B.取用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C.观察的基本程序是对光→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物镜接近装片→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移动装片进行观察

D.实验完毕,应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应用擦镜纸擦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后,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4、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观察不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5、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6、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①生理盐水 ②清水 ③碘液 ④消毒牙签 ⑤刀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7、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处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时,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A.反光镜 B.装片 C.物镜 D.目镜

8、小红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的右上方有一污物(位于载玻片上),若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移动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9、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

10、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1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染液是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D.自来水

12、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④用碘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⑤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收收展平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

13、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1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D.目镜

15、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5×、物镜5×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5×

16、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 B.↖ C.↙ D.→

17、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 ②选用小光圈 ③选用平面反光镜 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 “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边缘5cm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19、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使用了低倍物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20、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21、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22、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23、.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A.目镜

B.物镜转换嚣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2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此时除调节遮光器(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2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 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4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

()A.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增大

B.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变小 C.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

D.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变小

26、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

到的细

目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27、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

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28、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广东梅州初三中考生物显微镜专题(选择题)答案

1、D2、⑴C ⑵B

3、A

4、D5、A6、A

7、C

8、D

9、B

10、D

11、C

12、C13、C14、A15、A16、C17、C

18、A

19、A 20、A

21、D

22、D

23、C

24、C25、C

26、C

27、B

上一篇:至简课堂下一篇:农业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