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帮扶案例

2024-07-22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精选6篇)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 篇1

奇迹在爱心与呵护中诞生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XX学生,是一名八岁的男孩。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朱永杰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1、让“爱”流露。对于XX学生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XX学生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刘翔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翔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

二、家校沟通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现在XX学生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现在还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 篇2

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该省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7个省级重点县,4个连片特困地区涉及15个州市93个县,贫困人口195万户57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5.49%,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表示,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财力有限,云南省的贫困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迪庆、怒江、临沧、昭通、红河等片区州市均与“十二五”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全省教育系统必须勇于担当、责任上肩,提早介入,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把贫困家庭的教育兜底问题解决好、落实好,让能考的考出去,能学的学出来,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在消除贫困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的重要作用,彻底斩断贫困复制链条。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 篇3

作者:文永茂 文章来源:回水小学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16/12/9 12月05日,回水小学校开展了以“帮扶关爱送温暖、排忧解难惠学生”为主题的教育资助扶贫活动,组织学校24名教师或党员对回水片区内的24名家庭贫困学生进行一一结对帮扶活动。

校长孙正国要求全体党员或教师一定要做到“三个到位”,即认识要到位,责任要到位,措施要到位,把组织的温暖带下去,把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带回来。近期以来,学校24名教师或党员分别深入到各自的联系户家中,宣讲党的政策,结对认亲,问寒问暖,详细了解各个贫困家庭的人员结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致贫原因,谋划脱贫路径,并就帮扶计划交换了意见。有的教师为家庭贫困户送去了化肥;有的党员为贫困生送去了书包,有的还为贫困生送去了图书、篮球、足球等物质,以期能够帮助贫困学生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图为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启动会议

图为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名单

图为俩教师向贫困学生家庭家长宣讲扶贫政策

图为党员教师陈玲向结对学生捐赠足球

图为副校长陶建平向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

图为教科处主任张杉向贫困学生家庭捐赠化肥

图为教师左丽向结对学生赠送学习用品

图为教师李胜红向学生捐赠图书和作业本

图为安全后勤主任文永茂向结对孩子捐赠书包

定点帮扶扶贫帮扶计划 篇4

定点帮扶扶贫帮扶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万委办发〔2014〕124号文件精神,我单位成立了贫困村定点帮扶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帮扶责任人,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如下扶贫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东北方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辖5个社,户籍农业人口154户549人(其中举家外迁51户195人,在外购房或租房31户100人,在外务工人数20户95人),外籍户口迁入5户17人,实际居住人口106户374人。现有耕地面积1073亩(其中田120亩,地953亩),林地8574亩,境内多高山,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该村以种植玉米、水稻、红苕、洋芋、杂粮等作物为主,由于地处高寒,产量较低,养殖以猪、牛、羊、鸡为主,属家庭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差,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44元,精准识别为贫困村。**村党支部设有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2名。

二、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分析

(一)贫困现状。2013年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2户179人,2014年脱贫5户20人,现有贫困人口46户168人。贫困发生率30%。其中:因病致贫1户3人,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2%;因残致贫8户17人,占15.4%;因学致贫2户7人,占3.8%;缺技术致贫11户45人,占21.1%;缺劳力致贫23户87人,占44.2%;缺资金致贫24户73人,占46.1%;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1户1人,占2%;其它致贫4户18人,占7.5%。2015年预脱贫10户31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滞后。该村的农户地处高寒山区,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经济发展。

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由于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自我发展意识差,找不到发展思路,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小农意识强烈,生产生活较为传统,农业种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三是缺资金,缺项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筹资投劳难度大,一些大项目、重点项目难以惠及,仅仅依靠乡上,社会事业发展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四是青壮年外出,劳动力缺乏。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由于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土地荒废。

五是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大多数家庭中有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或者残疾人,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同时,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扶贫帮扶计划

包括立足当前的具体帮扶措施、着眼长远的三年脱贫帮扶计划和2015年具体帮扶计划。

(一)三年扶贫帮扶计划

三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务必以乡村两级组织为依托,以提升村民发展意识为抓手,以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定点帮扶为重点,分步实施,落实21名干部帮扶联系坑塘村的46户贫困户,逐项推进帮扶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引导,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扶贫手册、知识讲座等宣传方式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增强致富信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加快农田灌溉、人畜饮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相关项目支持逐步解决农村垃圾池修建及垃圾处理问题,完善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发展种养殖业,提高村民收入。因地制宜的根据坑塘村居住分散,缺少劳动力的特点,把发展养殖、种植业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二)2015年帮扶计划

1.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种植业。根据两个村居住分散,缺少劳动力的特点,把发展养殖、种植业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突破口。**是旧院黑鸡的主产地,村民居住分散,地域宽,生态好,适合养殖。46户168位贫困村民,每人发放黑鸡幼苗5只,共计840只。

2.定点帮扶。在**村抽选勤于劳动又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共21户,我局将安排21名职工采取1帮1(1名职工帮扶1户困难户)的方式,送政策、送科技知识到户,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

3.慰问特困户。对**村8户有肢残、智残、五保户等类型特困户,进行慰问。一是会同乡村两级组织协调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对没纳入低保的人员争取纳入低保。二是我局在年终走访看望,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帮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与帮扶村的联系。全局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帮扶工作作为2015年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帮扶小组人员和定点联系相关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到帮扶村帮扶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加强交流,掌握动态,及时解决群众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失。

(二)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服务。帮扶干部要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要鼓励群众用好、用活现有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特别要对项目建设和种植养殖方面提供情报和技术服务,要让群众心中有数,发展有底气。

(三)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部门往来较多,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优势,根据联系村的实际情况,主动会同乡村两级组织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尽力争取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推动村级项目建设的发展,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扶贫帮扶工作汇报 篇5

一、XX乡基本情况

XX乡位于万州区东北部,地处铁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麓,与开县、云阳县交界,距万州主城区为20公里。幅员面积52.1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32个村民小组,3485户13104人。土地确权面积共17802 亩,其中田 9293 亩,地8509 亩;森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最低海拔450米、最高海拔1370米。全乡现有残疾人318户321人,低收入人口852户2172人,低保户415户,1004人,五保户76户,78人。属市级连片贫困乡,3月,荣获了“中国绿色名乡”的称号。规划到,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村民入住农民新村率达50%以上,实现整乡脱贫,基本小康,低收入人口降低至500人以内,基本生活全面保障。到20,实现“两业三园三心十村两完善”。 “两业”:煤炭洗选、经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建成万州煤炭经营市场为总体目标,建成具有独立合法资质的1个洗煤厂,2个煤炭经营公司,若干个煤炭经营分公司;建成能完成本地农产品(猕猴桃、杨梅)加工并能收购加工区内其它乡镇同类产品,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000万元。“三园”:发展猕猴桃10000亩(主要分布在桐元、太平、楼坪、箭楼村),建成“万亩猕猴桃生态产业园”,实现产值1.5亿元,农民纯收入1亿元;发展杨梅(核桃、枇杷、桃子) 10000亩(主要分布在吉安、富强、箭楼村)、建成“万亩杨梅生态观光园”, 实现产值1.8亿元, 农民纯收入0.5亿元;发展微型企业600户,建成“铁峰乡中小微企业园”, 实现产值1亿元, 农民纯收入0.3亿元;。“三心”:发展野鸡、土鸡100万只,建成“林下野鸡自养自捕中心” 实现产值0.5亿元, 农民纯收入0.1亿元;开发周家营水库,建成“周家营乡村渡假休闲中心”;建成乡敬老恤弱关爱中心,入住解决100人以上的老弱群体生活。 “十村”:建成10个农民新村(吉安民国场、富强月亮湾、中心场丰华家园、太平村雷坪寺、太平村金竹坪、桐元村垭口、桐元村犀河、楼坪村烂池子、箭楼村天元寺、箭楼村店子),让50%以上的村民入住农民新村。“两完善”:完善实现全乡村村道路通畅,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率完善50%以上。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X年以来,我乡结合新一轮的扶贫政策,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围绕“生态强乡、精神富乡”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幸福铁峰、美丽乡村”为目标,铸造“勤劳朴实、敢为人先”的铁峰精神,以“大扶贫”理念为统领,以脱贫、巩固、致富为步骤,认真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为辅助,扎实加快脱贫步伐,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X年的2711元,提高到X年的8000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由的126万元,增加到X年的1220.3万元。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责任抓扶贫。

XX是万州边远贫困乡,要实现致富奔小康,扶贫工作的好坏,是决定因素。一是健全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项目资金理财小组和项目监督小组等各组织。各村村由驻村的乡领导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二是乡里每年年初提出脱贫目标,并与各村(居)签订了扶贫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了考核标准,并将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开展干部“知民情、解民忧、包民事”活动,实行领导驻村、干部包户制度,对所包农户划分出脱贫、巩固、致富三类,分类进行帮助扶持。动员辖区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服务民生、助推发展”活动,采取“三访三联三送三带”方式,加快脱贫步伐,提升致富进度。四是同时聘请老党员、知明人士等作为监督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

(二)强化措施抓扶贫。

1、培育主导产业,做实脱贫基础。要脱贫,让群众有固定的产业收入是根本。一是明确目标定方向,结合实际制定了《铁峰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37万元,引导农民自筹资金1200多万元、引进业主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发展种植业15000亩,其中:猕猴桃6000亩,杨梅3000亩,山胡椒3000亩,花椒500亩,西瓜500亩,核桃1000亩、李子1000亩,养殖野鸡、土鸡、山羊、肉牛等15万只。三是突出村域特色,“吉安杨梅”、“富强核桃”、“太平山胡椒”、“桐元猕猴桃”、“箭楼李子”、“楼坪花椒”的一村一品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为脱贫做实基础。

2、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要脱贫,改善其生活环境是重点。近年来,全乡以生态移民、易地扶贫移民为主结合农民新村建设,强力实施高山移民扶贫。通过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农户,分别在桐元村、太平村、吉安村和中心场居委会建成了犀河新村、加油站居民点、友谊场新村和白鹤居民点、丰华家园新村,共投入扶贫资金325万元,引入社会资金2200万元,扶贫搬迁集中安置360户1688人,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3、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脱贫本领。要脱贫,掌握致富本领是核心。根据乡里实际,针对村里发展特色,农民个人特点,用足用活上级扶贫培训政策,通过组织外出农民积极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劳动技能、法律知识等培训,邀请专家到乡、村授课,合作社社员互相交流学习,收看“12371”平台,组织乡农技人员到户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农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农业生产的技能,近三年来,共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有效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提升了脱贫本领。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 篇6

为切实帮助贫困计生家庭早日脱困,虞城县卫计委努力在扶贫帮扶工作上做好“准”字文章。一是帮扶对象数据准,二是致贫原因掌握准,三是帮扶措施制定准。虞城县卫计委要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帮扶2个贫困家庭,科员级以下干部每人至少帮扶1个贫困家庭。每位干部根据被帮扶家庭的具体致贫原因,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为每户制定至少3项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已制定帮扶措施270多条。

中牟县郑庵镇积极开展免费生殖健康体检活动

根据中牟县卫计委会议精神,郑庵镇于4月6日~29日在郑庵镇计生服务中心开展免费生殖健康体检活动,体检对象为全镇59周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体检项目有:常规体检、围产期体检,乳腺癌及宫颈癌筛查等。

(王俊杰)

伊川縣计生协深入基层开展计生宣传服务活动

上一篇:托幼园所分级验收标准下一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方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