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扶贫案例

2024-06-09

学校教育扶贫案例(共7篇)

学校教育扶贫案例 篇1

奇迹在爱心与呵护中诞生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XX学生,是一名八岁的男孩。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朱永杰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1、让“爱”流露。对于XX学生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XX学生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刘翔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翔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

二、家校沟通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现在XX学生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现在还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

学校教育扶贫案例 篇2

研究扶贫开发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社会的稳定离不开丰富的物资基础的支撑。虽然30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然而地区性贫困并未彻底改善, 严重影响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这些地区的人们对现行体制、制度和价值取向的认同, 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怀疑的抵制情绪, 严重时会激化为人民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如果不重视, 不研究解决的策略, 这些矛盾的日积月累会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都构成极大的危险, 努力化解、排除这些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必要。研究扶贫开发就是要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要地区性贫困存在, 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难以体现出来;千方百计消灭地区性贫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 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举措。现实状况决定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农村扶贫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 中国就启动了农村扶贫工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4年8000万。2001年又推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全国贫困人口现已下降到3597万[1]。3597万贫困人口相当于欧洲1个中等国家的人口, 可见, 我国农村扶贫任重道远。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来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 人类面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对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发展选择目标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的主张。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 提出了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阐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性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是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3个方面的和谐统一[2]。

1 基本案例

为了寻求农村扶贫持续有效的路径, 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笔者到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进行了扶贫调研, 从村委肖支书和周清玉主任那里获得了如下信息。

涟源市石门村位于涟源市西南边境, 是个典型的山村, 四面环山, 地形闭塞, 交通不便, 过去只有一段崎岖不平的土公路, 延伸到了村委会, 土质贫瘠, 是南方典型的红壤地带。1988年前, 全村人口1843人, 541户, 拥有耕地33.33 hm2, 人均0.02 hm2,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元, 自产口粮200 kg的农户有153户, 占全村居民总数28.3%。村民居住条件绝大部分十分简陋, 主要是泥瓦结构;家用电器对于石门村是一个新鲜事物, 全村仅有9台电视机, 洗衣机当时还不知是何物。劳动工具极为落后, 农业机械稀少, 全村只有抽水机1台, 根本没有什么动力打稻机, 灌溉和打谷子差不多全部依靠人力。村民勤劳纯朴, 文化水平较低,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民72人 (高考上大学的未计入其中) , 小学文化程度很普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和小规模的家禽养殖业, 手工业者50多人, 大都是篾匠, 还有一股有活力的小商小贩转徙于大江南北。

从1986年起, 涟源市人民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农村扶贫政策, 每逢青黄不接和春节之际, 给贫困户和“三无人员” (无劳动力、无收入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 送去粮食等食物和适当的救济金, 并且要求村委带领全村村民创业解困。春花秋实, 寒来暑往, 贫困户依旧贫困, 甚至主动向政府伸出手来, 请求救济。救济金投了不少, 山还是那个山, 水还是那个水, 到1992年为止, 整个村庄还是黄土翻过来黑土翻过去, 没有太大的变化。

1993年是石门村发生变化最关键的一年。村支书发现在外地做小生意的人发了财, 向他们了解了外面市场的情况, 登门一户一户地做工作, 希望他们回家乡集资办厂, 生产家庭日用工业品, 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同意, 就这样迈出了创业的步伐, 1994年, 千方百计筹集资金, 利用这里的特殊土石为原料, 开办陶瓷小厂, 以后又开发了以废塑为主要原料的仿瓷硬塑和保温器材产品。

1996年, 涟源市向石门村派驻扶贫开发小组, 决定由吴奇修 (现任职国家财政部) 担任石门村支部书记, 具体指导已有零星工业的石门村的整体发展。上任的吴奇修面对这个有了工业萌芽的山村, 冷静思索, 如何运用他在北京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 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低谷而走上富裕的道路?首先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 决定创办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打开村民的眼界, 又发动群众出工出力, 争取政府的财政扶持, 修好了通向四面八方的村级公路, 还改造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由于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优化了发展工业的投资环境, 吸引着小商小贩返乡投资, 弥补了村里企业资金的不足, 使村级企业得以生存下来。企业的主要产品是餐饮仿瓷、陶瓷等家庭日常用品, 市场广大又极其畅销, 经济效益好, 刺激着股东投资的积极性,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最红火的时候, 共有大小厂子20多个。现在, 整个村子已发展为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集镇, 街道整齐有序, 两边都是规格化的三层楼房, 两旁垂柳葱郁, 美丽的太阳能路灯像仪仗队一样十分醒目。居住在小山上的农户也都已建起了新式小洋楼, 水泥公路把它们与集镇连成一个整体。家家户户彩电、电磁炉等家用电器齐全。目前, 全村企业中有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3000多人, 其中村民占600多人, 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000多元。石门村成为了涟源市第一村, 也是湖南五江集团发展的摇篮。

2 案例分析

2.1 贫困原因分析

2.1.1 自然条件差

土地贫瘠, 人均耕地少, 仅为0.02 hm2, 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0.09 hm2。土地是稀缺资源, 耕地面积不具有自身扩张的能力。在不新垦耕地的情况下, 要扩大人均耕地面积, 一定是不可能的。即使能新垦出一些耕地, 那也是有限的, 而且提高单位产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 对于依靠种植为生的家庭来说, 自然条件差是一个依靠自然条件来摆脱贫困的制约性因素。

2.1.2 科技文化素质低

在村主任周清玉同志的陪同下, 笔者访问了24户在石门工业小区开发前的贫困户, 发现他们都是纯种植户, 既没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又没有一点手工技艺, 文化水平很低。从表1的统计资料显示, 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收入存在正向相关性, 家庭主要劳动力文化层次越低, 平均收入就越少, 家庭就越困难。

2.1.3 其他原因

有的因无劳动力导致贫困的, 鳏寡孤独家庭的贫困都属于此类。有的因家人长期生病, 收入大部分被用作医疗费, 使家庭经济崩溃, 家庭成员生活艰苦。总之, 不幸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

2.2 对石门村扶贫体系的调查分析

涟源市委、政府调研了各贫困区的基本情况, 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总思路、任务以及重点和难点, 规划了石门村等扶贫开发的蓝图, 开启了多种扶贫方式的尝试, 并综合运用, 取得了不尽相同的扶贫效果。

2.2.1 救济扶贫方式效率低

自1986年国务院实施农村扶贫开发计划以来, 涟源市政府按照国务院的农村扶贫指示, 开展了给贫困户送衣物、送钱粮、送温暖的“三送”活动, 试图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在10年时间里, 给石门村贫困户153户送去钱物折价在10万元以上, 然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帮助贫困户富裕起来, 缺钱少粮仍有百余户。原因很简单, 国家财政扶贫基金太小, 最小的年份, 全国仅5亿元, 人均贫困人口不过6元。小量的钱物只能给贫困户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 对于扭转家庭的贫困命运是杯水车薪。扶贫资金粥少僧多, 救济覆盖面有限, 尽管有的人家确实贫困, 但政府无能为力, 以致某些贫困户怪话连篇, 怨声迭起, 造成一些道不清讲不明的不良社会影响。事实上, 如果长期坚持救济扶贫, 其弊端也很明显, 促使一些贫困户对政府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削弱了他们寻求脱贫致富道路的动力, 迟滞他们解决自身困难的积极行动。另外一个低效的原因是现行扶贫资金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补助给地方的扶贫资金, 一般都没有严格的绩效考评和相应激励机制, 造成部分地方政府和村级经济组织只争资金而不关心贫困人口的改善程度, 挪用、转移扶贫资金现象较为普遍。涟源市派驻石门村的扶贫开发小组发现光靠源源不断的救济扶贫没有达到理想的扶贫目的, 反而加重了涟源市财政的困难, 这个事与愿违的扶贫结果使扶贫开发主要负责人清楚地认识到对贫困地区的财物救济绝不是扶贫开发的好方法, 充其量是一种扶而不发的消极扶贫方式。于是, 扶贫开发负责人主动开始探索新的扶贫方式, 在组织上实施责任扶贫, 在生产经营上实施产业扶贫, 在发展潜力上实施精神扶贫, 在社区建设上实施了稳定社区、综合治理、积极服务扶贫方式。

2.2.2 对点扶贫责任明

我国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是“责任到省, 任务到省, 资金到省, 权力到省”的“四到省”的原则。涟源市政府根据总体要求总结了扶贫开发事业的工作经验, 吸取救济扶贫低效的教训, 制定了机关对村镇, 干部对群众, 先富对后富的点对点扶贫方针, 建立健全干部扶贫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形成了责任明、任务明、方法明的“三明”扶贫机制。 (1) 立足长远发展, 夯实扶贫开发基础, 明确责任人, 派干部吴奇修到村担任支部书记, 成立涟源市石门村管理委员会, 直接负责指导办厂扶贫。 (2) 明晰扶贫任务。吴奇修摸清了石门村贫困户的数目及其名单, 了解了他们贫困的原因和状况, 把石门村的34名党员干部以及先富裕起来的10多户人家组织起来, 成立了“贫困帮扶会”, 约法三章, 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负责帮助4户贫困户在2年里走出贫困。 (3) 落实扶贫措施。涟源市石门村管理委员会优先安排了留守在村里的40余户贫困户到村企业中就业, 还采用政府贴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 摘掉了他们贫困的帽子;被先富的村民带到外地学做生意的20多户也很快脱贫致富。扶贫开发“十年磨一剑”, 到1998年为止, 石门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 纯收入达到3700元, 贫困改善率达82%, 全村基本上已经脱贫, 仅剩下23户伤残特殊人家的人均收入尚处于贫困线以下。这种责任扶贫制效果很好, 好就好在权责明确, 事有归属, 责无旁贷, 功莫由争, 过无推诿, 人人有定事, 事事有定人, 家家有人管, 户户有人帮。

2.2.3 产业项目扶贫步伐快

扶贫必须有个依托, 没有依托便飘浮不定, 产业项目是石门村的依托。石门村具备发展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 (1) 虽然地处群山之间, 地势不高, 地形平坦, 宜于建厂; (2) 长年累月在外地经营家庭日用品的小商小贩分布很广, 对市场的需求信息和产品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十分了解, 并且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特别是有几位富商能为投资办厂提供重要资金来源; (3) 劳动力资源充足; (4) 家庭日用产品生产技术难度不高, 易于生产和开发, 风险系数低; (5) 日用陶瓷、仿瓷等产品原料丰富, 来源极广, 不受原材料限制。基于这些优势, 石门村管理委员会和扶贫工作组做出科学决策, 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 整村连片规划设计, 分仿瓷硬塑和保温器材2条生产主线展开, 建立连锁企业。由于产品的市场定位准确, 产品畅销, 资金周转迅速, 第1批小厂当年就赢利80万元。利润刺激投资, 这80万元又成为发展壮大石门工业小区的第2桶金子。此外, 通过申请银行贷款和村民集资入股的方式, 又兴建大小工厂18个, 使工厂数目增加到20多个, 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正式形成。这些项目的实施, 接收留守在村里的富余劳动力600余人, 减轻了当地土地缺乏的压力, 极大地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抑制了乱垦滥伐行为, 使生活环境免遭破坏, 有效地保护了原生态;这些开发项目的不断增加, 也为没有入厂的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入厂农民工可观的收入刺激着厂外闲赋的农民, 这样就产生了先富带动后富的示范、促进的作用, 其项目扶贫成效非常显著 (表2) 。扶贫资金只有集中起来, 才有利于消灭贫困;不宜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的贫困地区, 也只有把扶贫资金投入到适当的工业产业中去, 才会增值最快, 扶持贫困的幅度才会更大。因为经济学利润规律显示, 工业平均利润总是高于农业平均利润。石门村选择发展工业项目是要选取经济利益较高的路子, 实践证明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2.2.4 精神扶贫后劲足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是消灭贫困最有后劲的途径。石门村委会为解决工厂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 成立了技术培训中心, 多次对外招聘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借鸡生蛋”把村里50岁以下的中青年全部培训为操作工、修理工、管理员和市场营销员, 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能力。入则把他们充实到村企业的各个技术岗位中去, 从而稳定持续地增加他们的收入;出则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便于创业谋生。通过技术培训, 安排和转移了99%的18~48岁的青壮年劳动力。

对贫困的后进户, 村委除了给予财物的扶持外, 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进行鞭策与鼓励, 在全村培育营造一种“我富裕为荣, 我贫穷为耻”;“有功于村为荣, 有累于村为耻”的文化气氛, 使贫困的后进户时时感受到有一种不得不脱贫的压力。这种竞争的农村文化气氛使贫困户“不甘作穷人, 不敢作穷人”的思想念观牢固地树立起来, 克服了“等、靠、要”的守旧观念, 推动创新思想, 创新方法的产生;也使“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村得以发扬光大, 成为缓解和消灭贫困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石门村一方面继续创业造福, 另一方面更重视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新修教学大楼, 从小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我对石门村小学六年级的班级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全班共43人回答未来理想职业分布情况如下:公务员7人, 占16.3%;老板21人, 占48.8%;科学家11人, 占25.6%;教师4人, 占9.3%。这组数字显示年轻一代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有近一半的人选择当老板这个职业, 预示了石门村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广大, 发展潜力巨大。除注重教育基础建设外, 石门村还建立了助学励学机制, 对考上二本以上的本村学生, 管委会给每人一次性奖励8000元;如遇上学困难的情况, 则从村级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解决学费;同时号召大家献爱心捐资助学, 帮助困难学生渡过难关, 决不让困难学生辍学失学。

2.2.5 保障性制度扶贫社区稳

石门村坚持全面规划、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步伐, 在扶贫开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时, 开始着手建立对特困户的社区保障制度, 包括特殊人群福利制度、医疗互助制度和慰问困难户制度。为了做到“幼有所长, 老有所终, 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石门村管委会从3条渠道筹集资金: (1) 村办企业的利润预算, 每年15万元; (2) 民间自愿捐款捐物, 每年折价约2万元; (3) 政府救济慈善基金, 近2000元。建起能容纳50人生活的福利中心, 把失去劳动能力的这些困难户安置到福利中心, 饮食起居全由管委会包办。

重大疾病和意外伤残对任何农户来说, 都是难以抵御的风险。为化解每个家庭的意外风险, 继续发扬医疗互助救济传统, 弥补合作医疗的不足, 管委会出资6万元, 发动群众自愿交款建立医疗互助基金会, 将基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使之不断增值。如果有村民发生重大疾病或意外伤残, 就从增值中提取一部分给予一定程度的救济, 以缓解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

每逢本地传统节日, 特别是春节, 村管委会主任把本村富裕有名的户主以及从外地赶回来过节的富商、实业家组织起来, 组成节日慰问团, 带上礼物和上千元不等的礼金到军烈户、五保户、特困户家庭、福利中心慰问, 让他们分享民族节日的欢乐。受到特殊关照的人群, 当他们一旦完全摆脱客观现实带来的困境, 就会积极投入到生产和工作中去, “当以涌泉相报”的慷慨回报曾经关心过他们的社会和人们。此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消除贫富悬殊而产生的隔阂, 促进团结和睦、宽松温暖的村级文明社区的形成。

从以上分析可知, 以上5种扶贫方式各有优劣 (1) 救济扶贫能使贫困户直接得到实惠, 而不利于持续发展生产; (2) 对点扶贫让扶贫责任人之间产生良性竞争, 但不利于扶贫资源的整合; (3) 产业项目扶贫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 转移富余劳动力, 但是潜伏着经济风险; (4) 精神扶贫能解决贫困的深层问题, 逐渐积蓄扶贫力量, 但是相对说来见效慢; (5) 保障性制度扶贫能克服对未来意外的不幸带来的恐惧, 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因为它的福利性质而将永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3 启示

通过对石门村多种扶贫方式的对比分析, 发现他们善于汲取各种扶贫方式的优点加以反复实践, 创造了令人欢欣鼓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发。

3.1 坚持政府主导扶贫和群众创造精神相结合

有政府的领导, 扶贫进程就会有序推进, 专业化、责任化的领导能够对贫困的根源做出准确的诊断, 又能找到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最佳解决方案。没有农村扶贫引路人, 让广大群众各自为政, 就不能发挥群众的整体优势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效应。尊重群众的劳动, 尊重群众的创造是政府主导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是主导和主动的有力结合点。

3.2 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给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以一定物质帮助, 固然能够解决物质缺乏方面的困难, 但公共扶贫财政资源总是有限的, 依靠政府扶贫资金全面彻底消灭贫困是不可能的, 也不现实。惟有在以财政扶贫资金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同时, 在智力上给予开发, 在脱困方法上给予示范和培养训练, 在精神上给予鼓舞与鞭策, 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永不枯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是消解贫困的力量源泉。

3.3 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利用外地优势

任何一个地方都既有本地的优势, 又有本地的劣势。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是利用、消化外地优势的前提。所以, 要使这2个优势都发挥作用, 正确认识和把握本地优势是关键。如果不知已知彼, 不顾本地的实际情况而照搬别人的扶贫模式, 不仅不能减少贫困率, 反而有可能造成新的贫困户。石门村发展工业最重要的优势是有一条完善而覆盖面广阔的家庭日用产品销售链, 有一个深谙管理技术的市场信息分析中心, 在这个有利条件的支持下, 有选择地引进了城里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和具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内外2个优势就这样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使本地产品传输到全国各地, 乃至世界各地, 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型经济, 打破了自然资源、信息的界限。

3.4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理兼顾的经济发展战略, 体现了经济发展规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

虽然石门村人起初思考解决贫困问题时, 最先进入其视野的是本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看到龙山下有大片陶土可供开采, 借鉴古代工艺和现代科技文明, 创建起新的制瓷企业。这样做投资规模小, 建设周期短, 资金回报快, 能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绝大部分村民生活因此不再困难, 少数人家开始富裕起来。然而山体变得千疮百孔, 暴雨来临, 泥沙俱下, 淤塞河床, 摧毁大片农田, 令人叫苦不迭。石门村管委会认为陶土有限, 全靠白泥土去换取金票子并非长远之计, 于是压缩陶瓷生产规模, 仅保持1家维持全村生计, 转移投资方向, 学习仿瓷硬塑制造技术, 建起了以废塑料为主要原料的仿瓷硬塑工业和保温器材加工工艺, 转型取得成功。只要人类社会存在, 废塑等废品总是源源不断, 以消耗这类废品的工艺和制造业便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村民的财源也就源远流长, 青山绿水得以保住, 子孙后代需要的稀缺的土地资源也因此得以保存。

摘要:扶贫开发是一项具有经济、政治意义的崇高事业。中国农村社会部分地区贫困依然严重, 可持续地开发贫困地区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之要义。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调查研究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从贫穷到富裕的崛起的原因和路径, 调查与统计显示:救济扶贫效率低, 对点扶贫责任明, 产业项目扶贫步伐快, 精神扶贫后劲足, 保障性制度扶贫社区稳。各种扶贫方式被综合运用, 尽显其能。其扶贫开发成功的启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尊重客观发展规律, 积极利用本地优势资源, 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 合理经营, 中国农村贫困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扶贫开发,模式,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

参考文献

[1]范小建.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地区贫困人口比例增加[N].重庆晨报, 2010-12-22 (第四版) .

广东扶贫开发的典型案例研究 篇3

关键词:扶贫开发;对策;效果;建议;龙尾村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1-0053-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广东粤东、西、北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据统计,广东2009 年还有3409个贫困村,70万户、316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①。因此,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关系着广大贫困村民的福祉及广东的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扶贫开发的开展,可以极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状况,为农民脱贫奔小康提供支撑。同时,受过良好教育、拥有更多消费能力的农民,可以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并能更好的拉动内需消费,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是农村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农村扶贫开发,更好缓解乃至消除贫困现象,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改变贫困农民的弱势地位,实现发展机会的人人平等,促使广东社会不断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不断趋向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走上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1年5月-2013年3月,笔者被原单位(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办)派驻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龙尾村,协助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全程参与了本轮扶贫开发工作过程。通过检索相关资料,笔者发现:有关扶贫开发研究的文章很多,但多是从机制、政策等方面进行的宏观研究,通过某个具体个案得出一般性、规律性对策的研究较少。故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广东的驻村干部、扶贫工作具有实际指导和借鉴意义,还能丰富扶贫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龙尾村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等形式,笔者单位深入了解龙尾村的状况和贫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对策,经过本轮帮扶,龙尾村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一)龙尾村简介

龙尾村属河源市郊区②,在河源市东北部9公里处,位于东江河流东部,水陆交通便利。龙尾村属于行政村,下设7个自然村小组,村民全部是水库移民③,2009年人口为652户2780人,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9人,党员69名④。由于靠近市区,龙尾村的贸易、赶集、务工、上学、就医等都较为方便,相对于大多数边远农村山区,这是一个不错的地理位置。理论上说,处在这样一个位置,龙尾村应该比较富裕,起码不会贫困才对。确实,有些精明的龙尾村人通过外出打工、做生意等方式在家盖起了崭新的小洋楼,甚至买了小汽车。但龙尾村贫困人口还是不少,这说明了农村贫富开始分化,贫困较之前更为分散和隐蔽,要解决起来也更为困难。

(二)龙尾村贫困原因

一是人多耕地少,耕种方式落后。全村耕地面积1354亩(其中旱地474亩、水田880亩),人均耕地仅0.48亩,这么少的耕地,要通过种植农作物脱贫致富几乎不可能。且龙尾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以水稻种植为主),农业科技力量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增收难度很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贫困户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劳动,外出务工的也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留守在村里的则多是“妇幼、老弱、病残部队”;三是社会保障水平很低。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村民抗风险能力很弱,很多家庭都是由于病、残、孩子读书、建房等原因陷入贫困,甚至债务累累,出现所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况;四是贫困人口老龄化严重。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龙尾村贫困人口860人,其中60岁以上就有178人,占贫困人口约21%,老龄化比例非常严重;五是观念落后。龙尾村贫困人口大多数思想观念陈旧,安于现状,心存等、靠、要思想,希望政府、他人救济,而不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脱贫致富。

(三)相应对策

1.建立扶贫工作机制。一是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笔者单位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挂点帮扶工作机制。由单位相关领导牵头,以其分管科室、事业单位或挂点社区工作站为单位,建立挂点帮扶工作机制,使每一工作人员均与贫困户一一对应,真正做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三是建立扶贫驻村工作机制。成立驻村工作小组,并派工作人员长驻龙尾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2.建立起完善、透明、高效的信息系统。对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建档立卡,将村帮扶规划、村帮扶成效、户帮扶措施、户帮扶成效、到户记录、危房改造等信息及时录入广东省扶贫信息网数据,做到“村有册、户有卡”,保持信息及时、畅通、高效。并将扶贫资金、项目、扶贫对象等信息都在村委会公告栏公布,使扶贫工作更透明、公平。

3.抓好对村帮扶建设。一是积极协助龙尾村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力保选举依法依规有序进行,确保村里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二是大力支持村硬件设施建设。帮扶龙尾村制作扶贫开发“双到”、党务、政务、财务工作宣传栏;三是帮扶龙尾村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帮扶村集体投资两个自来水厂项目,为村集体每年增收9万元;五是帮扶建设村会议室、公厕、村卫生清洁工程等项目,缓解龙尾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村民需求的矛盾。

4.抓好对户帮扶建设。一是根据贫困户的不同贫困原因,制定“一户一策”的针对性脱贫措施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确保帮扶资金如期到位;二是做好危房改造工作。资助龙尾村9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工作;三是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教育。龙尾村贫困户普九毛入学率达100%,没有发生因贫困被动辍学现象。并为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提供助学金,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是结合当地实际,为贫困户举办相应技能培训,并资助其发展养鸡、养猪等家禽家畜养殖和种植经济作物;五是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进行特别帮扶和关怀。针对由于疾病、年纪大等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特别贫困户给予特别的帮助和关怀,力争在生活、生产、上学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度过难关。

nlc202309020833

5.帮扶壮大村民企业。帮扶竹制品加工厂、腐竹加工厂等村民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农民采用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形成规模化经营。农户按照自愿、互助、获利原则种植竹子、黄豆,合作社提供种植培训、市场信息、联系生产企业等服务,生产企业从农户手里收购竹子、黄豆等农产品,加工成一次性竹筷、牙签、腐竹等产品,销往珠三角地区。同时,笔者单位利用深圳的区位优势,联系企业和客户,在村企业和客户间搭起通畅的销售渠道。通过帮扶,不仅让村民企业发展壮大,还使贫困户实现就业,顺利脱贫,并带动其他村民一起致富。

(四)帮扶效果

经过三年努力,龙尾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村容村貌显著改观,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实现平稳过渡;村集体收入稳超3万元,达到15.48万元;收入2500元以上的贫困户率100%,贫困户人均收入达9093元;全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完成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新农合参合率100%,贫困户子女“普九”毛入学率100%,低保人口纳保率100%,农户安全饮用水率100%,村道硬底化率100%,村公共服务设施拥有率100%,顺利完成本轮扶贫工作目标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问题

1.贫困户返贫压力仍然很大。本轮扶贫采取到户战略,减少中间环节,使贫困户直接受益,提高扶贫效益,这在实践中确实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贫困户返贫的压力仍然很大。一是本次的帮扶主要以产业帮扶为模式,贫困户必须有项目才能配套一定量的帮扶资金。但一些贫困户拿到资金后,并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些资金,而是吃光用净,过几天好日子,过一段时间又重新陷入贫困;二是本次广东省扶贫开发贫困线的标准定为2500元,虽然高于全国其他一些地区,但在广东省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这一脱贫标准仍显得较低。这也意味着贫困人口仍然在温饱与贫困线上徘徊,如果不能继续得到扶持或者有意外情况,很可能重新陷入困境;最后,农村的社会保障程度低,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因病或其他负担而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2.扶贫资金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本轮龙尾村扶贫开发工作,帮扶单位、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开展帮扶工作。从资金的数量来看,是不小的数字。但是从资金的来源构成看,政府的财政资金占了绝大部分,社会资金、资源并没有真正的调动起来。我们也积极动员、鼓励身边的企业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但效果并不明显。政府是扶贫开发的主力,但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如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比如:企业、NGO等组织,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扶贫开发局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另外,本轮扶贫中,对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发展重视不够,在农村和市场之间横亘着很多障碍和空白,亟需由产业服务、中介组织来填补和疏通,在农民和市场间架起信息的桥梁和通道。

3.对思想扶贫的重视程度和措施不够。思想观念落后,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内在原因。以龙尾村为例:村里贫困户很多存在“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仍然存在;人情观念落后,结婚、生子、乔迁新居等都要送礼摆宴,礼金、宴席都价格不菲,造成村民较大负担;文明观念落后,麻将是村里最普遍的“娱乐节目”,甚至听说有贫困户拿扶贫金打麻将的现象等等。以上观念都是致贫返贫的关键因素,本轮扶贫较多注意从物质上帮扶,如何从思想上帮助贫困户,改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仍然做的不够。

(二)相关建议

1.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要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为引领,继续深入开展扶贫开发事业。建立帮扶单位和贫困村的长期联系,定期回访,了解贫困户情况,监督帮扶项目的发展情况、帮扶受益资金使用情况。建立和完善贫困监测系统,加强对脱贫户的跟踪调查和后续支持。及时准确地掌握贫困人口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如果发现其生产生活出现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遏制返贫现象发生。

2.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积极发动辖区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让慈善成为企业回报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二是积极发动辖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例如:鼓励社会工作机构派社工向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的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相关服务;动员慈善基金会通过项目帮扶的形式提供善款支持等;三是大力培育、发展贫困村当地农业服务中介组织,通过中介服务组织架起农村和外界市场的桥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风险,解决农村信息闭塞、市场信息不灵、过剩劳动力等问题。另外,倡导扶贫慈善文化,精心策划组织慈善活动,通过策划举办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活动形式,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

3.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帮扶投入,特别要帮扶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建设,并完善以 “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补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村民购买新农保、新农合,让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卫生设施等,仍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抑制返贫、改善生活、促进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4.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在诸多导致贫困因素中,观念落后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只有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破除陈规陋习,艰苦奋斗,才能真正脱贫致富,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要“欢迎走进来”,通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进村培训交流等方式,让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走进农村,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既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又能在交流中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方式和观念。要“鼓励走出去”,鼓励村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就业,既增加个人收入,又学习了先进的思想、知识、技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1]10号)[Z].

[2]谢佚芳.顾海辉.建设“幸福广东”的一个璀璨点[J].源

流,2012(9).

[3]吴晨.葛孚桥.广东扶贫开发中“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的理论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1(9).

[4]郭艳华.广州农村扶贫开发的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南

方农村,2012(1).

[5]闫玉科,陈雪.广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路径探讨[J].南方

农村,2012(3).

[6]闫玉科.湛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N].

湛江日报,2012-04-22(A3).

(责任编辑:陈 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扶贫案例参照 篇4

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有何诀窍?她笑道:“只要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群众就会向着你,工作开展起来就容易了!”

4月,28岁的崔静可带着组织的信任,怀着忐忑的心来到被当地群众称为“麻烦村”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苗沟村。三年来,从一个喜欢文艺气息的“小文青”蜕变成沾满泥土味道的驻村“女汉子”,从群众眼中干不成事的城市小姑娘变成被全村村民尊重和信任的“小崔书记”,不仅摘掉了“麻烦村”的“贫困帽”,还与群众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以真心换真情,切中矛盾化解“金点子”

苗沟村位于鱼化镇南部,距场镇10公里,海拔较高、地势偏远,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全村仅有一条全长6公里、3米宽的水泥路,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元。初到苗沟村,由于观念差异、口音不同等原因,一些群众不愿意配合工作。但崔静可没有气馁,她努力把自己融入群众,始终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经常走村入户“拉家常”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同劳作,还为残疾人代领辅助器具、查询各种政策资金到账情况、电费和话费的代缴、农特产品代销等。谁家有困难,谁家就有崔静可奔忙的影子。20夏天,二组村民们每日必经的小桥因年久失修出现裂缝成为危桥,影响到100多户群众的出行安全,崔静可了解情况后立即跑上跑下动员村民集资修桥,并率先出资捐款。此举深深感染了群众,全村群众踊跃地捐钱捐物出工出力,很快完成了小桥的修缮。“小崔书记一个城头来的小姑娘都要出钱给我们修桥,我们还有啥子理由不出钱出力呢”,二组组长陈登强感慨道。崔静可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群众认可,和村民们的关系一天天融洽起来,方便群众出行的小桥也变成了他们之间的“连心桥”。

以信任固信心,把准村貌改善“好法子”

得到群众信任的崔静可信心大增,更加坚定要改变苗沟村落后面貌的信念。年以来,她积极开展上争外引工作,争取资金和项目,从交通、饮水、用电等方面着手大力改善苗沟村人居环境。带领群众投工投劳,新建通村通组硬化路14.4公里、生产便道和入户路20.2公里,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生产便道覆盖全村产业,贯彻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带领群众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商蓄水池建设方案,修建集水井和蓄水池43口,安装管道41公里,彻底改变了全村2000多群众喝水靠天的历史;通过多次对接反映和沟通协调,促使苗沟村农网改造项目提前一年实施,共新建变电站10个,改造高低压线路24.75公里、户表0.04万户。全村人居环境大力改善,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大幅度提升。

以实干获实效,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为彻底扭转群众传统“靠天吃饭”的种养观念和耕作模式,崔静可积极奔走,多次邀请农业专家、驻村农技员对全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检测,邀请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寻找适合苗沟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变劣势为优势。2017年引进四川绿态康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建成天知椒产业园500亩,全村劳动力在园区就业1000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600人次,实现收入40余万元,帮助2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实现15户红卡贫困户每户分红600元。启动建设1000头马头羊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带动群众增收。,崔静可还用自己的积蓄,帮助致富带头人解决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发展种植大葱30余亩,带动贫困户种植大葱50余亩。截至20底,苗沟村7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00元以上,村“一低五有”全面达标。村民陈先进感动道:“崔书记帮扶我家,现在我家吃穿不愁,养猪产业发展起来了,娃娃读书成绩不好都帮忙解决,读了百工技师项目,太感谢了。”

脱贫妙计:光伏农业扶贫案例 篇5

自《“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提出,光伏农业扶贫政策的落实,近五年里,平均每年脱贫人口达到一千万,预估2020年将实现全国人民奔小康的伟大目标!

安徽金寨县

全国第一个光伏发电扶贫到户的工程试点

这是金寨县大湾村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农光互补扶贫电站,建于2016年7月,占地十余亩,总装机273.6千瓦,年发电量达28万千瓦,年收益达28万元,受益贫困户多达126户。

该电站采取高支架、农光互补的建设方式,引进安徽省活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光伏板下空地种植大棚灵芝。

现已建成灵芝大棚8个,年产灵芝6万棒,实现经济效益30万元,并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收入5万元。

脱贫妙计

实现了光伏电站和经济作物种植两不误。既可以通过光伏电站精准、动态、可持续地帮助贫困户增收,又能够通过灵芝种植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光伏发电板下的温度不仅适宜灵芝的生长,而且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正是光伏农业发展的智慧所在啊!

光伏农业

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形式,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

光伏畜牧业应用

光伏养殖场,这是将现代清洁能源工程与传统养殖事业相结合,在养殖场屋顶建设光伏电站,用以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养殖业并提供绿色能源的一种全新尝试,同时其推广和普及也能在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光伏渔业应用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光伏种植业应用

生态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是利用农业大棚棚顶进行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综合系统工程。高效的生态光伏农业大棚项目不额外占用耕地,实现原有土地增值,农业光伏项目将生态农业、绿色发电结合,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在获取高效农业、绿色发电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

扶贫帮困与助学案例分析 篇6

(一)、基本资料

农村特困家庭,父,母,子。

(二)、背景资料

父,1948年生,体弱多病,劳动能力极弱,文化程度不详。母,1965年生,智障,无劳动能力,未接受过教育。子,1998年生,初中二年级学生。

家住蚌埠农村,破屋三间以避风雨。田地早年被人霸占,无生产资料。夫妻二人无正规职业,无稳定收入。只得以乞讨供子读书与一家人的生计。

(三)、主要问题

夫妻俩本身穷苦,体弱多病,又无一技之长。田地被人霸占后更是失去了唯一的生存资本,勉强能以乞讨为生。

而孩子的出生使得该家庭的负担更添新霜,夫妻俩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而孩子的成长与接受教育需要大量经费。

(四)、问题分析

夫妻俩年岁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本身没有劳动能力与经济来源。孩子的出身与成长使得家庭拮据越来越严重。

作为农民,没有田地,甚至没有合格的家庭户口。无法享受国家的各项补贴,享受不了政府的众多惠民政策。没有一技之长,身体又差便无法找到工作。除了政府每月百十块钱的低保再无其他稳定收入。

虽然也有社会力量的帮助,但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五)、服务模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治标治本

基本步骤:

1、了解该家庭更详细、更具体的资料。总结,整理作为日后可能需要的证明材料。

2、详细分析解决该家庭困难的主要环节:治病,扶贫,助学。

3、为其寻求援助力量,政府与社会的慈善人士。

4、按部就班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目的。

行为评估:帮助案主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让他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解决问题是付诸实践的过程,有许多难以意料的困难。与当地村政府的接触便是一个挑战。

制定计划,执行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中的环节未必全是预想的结果,有所偏差,计划便难以继续进行。对随机应变性的要求很高。

(六)、服务计划

总体目标:帮助案主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幼有所依,老有所靠。工作计划:

1、找到案主,表明来意。与案主详细交谈,了解情况并做记录。拍照片作证明。

2、找到当地村政府,反映该情况。明确具体的村负责人,与之详细探讨存在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案。

3、找到孩子所在的学校,了解学校本身或社会力量通过学校渠道给予的有关帮助。

4、可以适当借助有关媒体,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帮助他们。

5、具体帮助:帮助治病,恢复劳动能力;购置田产,自食其力;助学。

(七)、介入过程

1、到该村民家去实际取证,通过聊天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访问周边邻居、村民证实所有资料是否真实。

2、拜访当地威望较高的老者或文化人,表明来意。尽量能与他们一起到村委,这样与村委干部的沟通才会有效果。与村委的沟通交流是个很重要的过程。可循序渐进,依次加强主题。

3、走访学校,向有关老师校领导了解该生的学习及家庭情况。向学校方面表明来意,希望校领导给予配合,提供资料。主要是学校本身和社会力量通过学校渠道给予的帮助。

4、借助媒体,向社会呼吁帮助。

5、汇总结果。利用社会、政府的援助力量,帮助该家庭解决实际问题。

6、解决问题:首先由村委或乡政府出面安排给其家人治病,恢复其一定的劳动能力。然后由村委出面调解为其安排田地供其自行劳动生产,或者为其安排一份工作让其自食其力,是为扶贫,亦是关键。助学,较为简单,免学费学杂费,提供营养补助,发助学金等等。

(八)个案评估 此案例真实存在,本人亲身经历。但后来的解决问题方案也就是服务模式与服务计划是理论成果,并未付诸实践。

从本人的视野角度分析,此案例的解决方案有其可行性,在目前来看也只有那么做,值得一试。但之前本人强调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此案例的解决方案存在许多不可估测的困难。但本人认为解决问题总是存在阻力的,我们应该迎难而上。

(九)、个案反思

此案例涉及的是个社会大问题,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而是在当今社会还普遍存在的,积贫积弱是任何文明社会进步时无法扫除的死角。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走出这样一个固定的思想牢笼,既要敢于创新更要敢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作为学生与社会人士的接触尤其是门学问,解决该案例的关键也就是与村委甚至乡政府的交流,所以讲这一环节的技术要求很高,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带着爱心去服务,去实践,我想一定能感动他人,一定能帮得到他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1级2班

拿云

学校教育扶贫案例 篇7

本着“女子、职业和扶贫教育”的办学主线,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办学十八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自立的从业能力、自强的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女性人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着眼贫困地区女孩“读书难,就业难”问题,坚持教育扶贫工作十余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锲而不舍,展现教育扶贫累累硕果

南昌女职虽然是一所民办学校,但始终致力于教育扶贫工作。

1996年,南昌女职在“教育扶贫”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学校全力资助刘宝莲入学。刘宝莲是边远山区一民办教师刘金福的女儿,父亲刘金福从教28年,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并一直用他那微薄的工资去资助贫困学生,而自己的女儿刘宝莲却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放弃学业。南昌女职的程光茜校长知道情况后,向刘宝莲伸出援助之手,表示学校愿意全力资助她入学,一切费用全免。刘宝莲入学后,学校不仅每月补助200元,就连寒暑假回家路费及生活学习日用品全部由学校负担。

此后,南昌女职的教育扶贫工作如日中天地发展起来。从1996年开始,学校为贫困女孩开设半工半读“春蕾”班。1998年,省扶贫办对学校这种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决定与女职联办半工半读班,向江西全省26个贫困县下达招生指标,将最贫困而有培养前途的农家女孩选送入学,使这批学生在校受到特别的关爱。

一个来自江西莲花县六市乡单亲家庭的女孩贺金凤,母亲带着她和妹妹艰难地生活,正当她为读书而忧虑时,南昌女职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校学习一年后,她被分配到珠海思泰电子厂实习,并在几个月的工作中,两次被提升,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现在的她,每个月都能给家里寄钱,妹妹也因她的资助能顺利地读书。

家住江西省广丰县天灯弄的程绍文,养父无工作又带三级视力残疾,养母有病在身也不能赚钱,全家就靠捡垃圾过活,初中毕业的程绍文只能辍学。南昌女职的领导听说此事后主动打电话与程绍文家取得联系,免收一切学杂费,每月补助200元的生活费,帮她圆了读书梦。

现在北京中国航天部下属的“香溪别业茶馆”担任经理的夏银花,也是南昌女职的扶贫对象。夏银花是九江修水人,因家中无力支付学费,初中毕业后的她本将结束学业,在南昌女职的帮助下,她才得以继续读书。记者见到她时,她非常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南昌女职就没有现在的我。”

这样的案例在南昌女职还有很多很多……单靠一些文字已不能记录所有的事迹。程光茜校长意味深长地说:“看到学生这样有出息,我的努力也没白费,我打算把扶贫工作一直做下去,这就是我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本着“学好一门技能,输出一名人才,富裕两户人家,带动一方经济”的宗旨,南昌女职开源节流把资金投向教育扶贫,更新理念把教育资源投向教育扶贫,开拓市场把就业理念倾向教育扶贫,克服困难,锲而不舍。

特色教育,拓展教育扶贫专业技能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扶贫先扶智,只有让大多数备受歧视的贫困女生受益教育、掌握技能才是真正的教育扶贫,对学费匮乏、家庭贫困的女孩来说,也是帮助她们改变命运的第一推动力。

在南昌女职众多的特色教育课程中,茶艺专业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

南昌女职茶艺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在社会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而且也在人生之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廊坊白鹭原茶馆写信高度赞扬新建县石埠乡的缪金兰,告诉我们“缪金兰现在虽然成功了,但是她只有20岁,职业的道路才刚刚起步,只要她继续不断地努力,廊坊白鹭原愿为她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00级电子技术应用班的朱丽娟也写信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收获。她利用在学校学到的茶艺知识打工攒钱,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倚秋茶吧”,自己负责管理经营培训,是贫困生创业的典型。她在当地的茶艺行业有很高的知名度,被众多单位高薪争聘。

南昌女职曾受国家文化部派遣和法中友好协会邀请,由校茶艺专业学生组队,三度赴法参加“中法文化年”的开幕和闭幕式,进行专场茶艺表演和茶文化交流活动。“凤凰卫视”、新华社《参考消息》、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各大媒体还对此进行了专门报导。一所普普通通的职业学校能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东方茶艺风采,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任重道远,坚定教育扶贫永恒信念

“教育好一个贫困地区的女孩,可以帮助两个家脱贫致富,能够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坚持教育扶贫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南昌女职始终坚持这个永恒的信念,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通过十二年来教育扶贫的实践,南昌女职领悟了很多启示。一是教育扶贫,意义深远,利国利民。首先,培训贫困地区女孩,有利于破除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其次,培养贫困地区女孩,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素质;再次,培养贫困地区女孩,有利于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二是教育扶贫,潜力巨大,大有作为。从贫困地区的实际看,扶贫部门与生源的潜力都很大。三是教育扶贫,改革创新,形成合力。教育扶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这件好事办好,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模式,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政府扶持,学校承办,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扶贫强大合力。

上一篇:正压式呼吸器操作规程下一篇:Python实现动态添加类的属性或成员函数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