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

2024-05-10

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精选11篇)

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 篇1

1. 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既是建筑企业编制投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拟建工程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指导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织施工、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能够彰显施工企业对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控制与计划要求,为不同施工阶段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能够使现场管理人员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心中有数,提前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合理调配施工材料、施工班组人员以及施工机械需求等关系。

1. 2 施工成本

建筑施工项目施工成本指的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拟建工程的实际的支出费用。同一个工程项目,由于管理水平差异,不同企业施工成本会有所不同。但是国家( 业主单位) 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样的,都是用同样的地区行业定额进行预算或结算,所以,管理好的企业效益好,能生存,有发展,管理差的自然淘汰。精心组织施工,严格各项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这要求施工企业在开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既对拟建工程施工做好施工规划,又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好各施工班组关系,合理选择施工机具机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周转材料和大型机械在场地内的停留时间。

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 篇2

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不同于其他的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的组织设计编制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需要有相当的专业技能与工程规划能力。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组织设计中, 常常出现编制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知识较弱的现象, 对于工程的整体考虑不够全面, 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程, 解决工程现场的突发问题。设计编制人员忽视经济效益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义, 在选择施工最优方案过程中也有较多不足。

1.2 工程施工现场偏离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规范是我国工程施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施工现场的组织设计执行力对整个项目阶段的顺利进行都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建设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管理不够重视, 管理随意化、不规范, 施工现场经常呈现出一种混乱化、无序化的不良状态。各类型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 建筑设备没有指定的归放场所, 设备的检查和养护不到位, 严重偏离了施工组织设计计划, 极大地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 对材料的仓储与堆放也没有执行相应的设计规划, 忽视了材料的储藏条件。材料的控制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并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相应的影响。

2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几点意见

2.1 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规范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规避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和工程进度拖延问题。这要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人员须在工程动工之前对项目成本进行整体的过程规划与预决算, 对增收节支进行考评与控制。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控制, 既要对人员安全进行控制, 又要对机械设备与工程质量进行安全控制。只有在安全可靠的工程环境下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保证后续利润的逐步收回。还要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规避相应的风险, 对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有一个前期的预见与防备, 先期施工组织设计步骤要穿插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最终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与要求。

2.2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 主要强调两方面的问题, 即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程的质量控制。材料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不同、需求量大, 因此, 材料的管理非常重要。首先, 对材料的供应及采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相应的设计方案、施工要求对应着相应型号与规格的材料, 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应对图纸进行详尽的分析讨论, 确认最科学合理的物料采购与储备时间以及物料采购数量, 组织各采购部门适时适量采购材料。其次, 也应合理安排物料进厂顺序与进厂时间。对于易耗易损坏材料, 应提前准备好预备用材料, 避免物料短缺情况的发生, 防止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再次, 物料的运输、堆放与检验也应按照国家与企业的相应标准执行, 并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与发放。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查与检验。对于已经产生性状与功能变化的材料, 应尽快申请离场废弃, 不能继续留用。最后, 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成本控制, 针对材料的入库、仓储、领用、废弃等应有详尽且全面的掌握, 避免产生材料丢失、材料浪费等问题。在施工现场, 也要注意防火防爆, 施工用材、易燃易爆用品要加强管理力度, 尽最大可能做到安全施工、安全生产。

2.3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水平。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迅速, 但是行业内部仍存在着大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不一, 设计与控制能力也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建筑工程建设企业要定期开展组织设计人员培训活动, 对管理层、项目层人员进行知识与实用技能培训, 增强组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成本控制意识, 加强组织设计人员的规划与控制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选择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规划经验交流会和相关联的培训活动等。各部门人员也可以打破部门间的限制, 进行技术上的交流。组织设计人员应着重学习合理规划工程进度与优化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有效控制, 提升效率。

3 结语

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在整个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占有重要地位, 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工程效益。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仍存在较多的不足, 受到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工程施工现场偏离施工组织设计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 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 同时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进而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相武.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与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 2013, (04) :18.

[2]尹秀丽, 李志刚.关于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6) :297.

浅析房屋建筑楼梯的设计与施工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楼梯;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83-02

1楼梯的尺度与设计

1.1楼梯坡度和踏步尺度

1.1.1楼梯坡度

楼梯坡度:①楼梯坡度的含义:指梯段中各级踏步前缘的假定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②楼梯坡度表示方法:百分数、比值法、角度法。③常用楼梯坡度。住宅建筑楼梯坡度较大,一般为33°42′(1∶1.5)左右,而户内楼梯坡度最大(跃层建筑),可以达到45°,坡度达到60°以上的属于爬梯的范围。坡道的坡度一般在15°以下,若坡度在6°或者说是在1∶12以下的,属于平缓坡道。坡道的坡度达到1∶10以上,就应采取防滑措施。

1.1.2踏步尺度

踏步尺度:①踏步由踏步面和踏步踢板组成。②住宅建筑楼梯的踏步尺度:步高h=150~175 mm,步宽b=250~300 mm。③为了满足人们行走安全舒适,又少占面积,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对踏步可采取下列措施增加踏步的宽度,将踏步面出挑20~40 mm,使踏步的实际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

1.2梯段宽度

1.2.1梯段宽度的含义

梯段宽度在这里指的净宽,是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距离。

1.2.2梯段宽度确定

梯段宽度确定:①根据人流股数确定其宽度:每股人流其通行宽度:550+(0~150)mm,同时需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限定。②根据安全疏散:一般不小1 100 mm。③根据住宅套内楼梯的净宽,当一边临空时≥0.75 m,当两侧有墙时其宽度≥0.9 m,6层以下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扶手时其宽度≮1.0 m。

1.3平台宽度

平台宽度:①平台的宽度≮梯段的宽度且≮1.1 m,以保证在平台处的人流通行和家具搬运。②如在平台处设有消火栓,则应扣除它所占的宽度。③对于不改变行进方向的中间平台(双跑直梯式)及通向走廊楼层的楼层平台不受此限制。

1.4梯井的宽度

所谓梯井,是指梯段之间形成的空档,以60~200 mm为宜。公共建筑楼梯井的净宽不应小于150 mm,当梯井宽度大于500 mm时,常在平台处设水平保护栏杆或其他防坠落措施,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1.5楼梯的净空高度

楼梯的净空高度:①净空高度包括梯段部位和平台部位的净空高度,其高度应保证人流通行和家具搬运。②梯段净高:指踏步前缘到顶部梯段底面的垂直距离,要求≥2 200 mm。③平台净高:平台面(楼地面)顶部到平台梁底面的垂直距离,要求≥2 000 mm。

1.6栏杆扶手高度

1.6.1设置条件

设置条件:①当梯段的垂直高度大于1.0 m时,应当在梯段的临空面设置栏杆。②楼梯至少应在临空一侧设置扶手。③当设计人流为三股人流(大于1.4 m),应两侧设扶手。④当设计人流为四股人流(大于2.2 m),应加设中间扶手。

1.6.2要求

要求:①室内栏杆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0.9 m。②室外楼梯栏杆高度≮1.05 m。③高层建筑室外楼梯栏杆高度≮1.1 m。④当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 m时,扶手高度≮1.0 m。

2混凝土浇筑

2.1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板式楼梯施工缝留置部位的习惯做法是在休息平台的梁边或再往上两级处,合理的做法是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一般情况下,楼梯板支承在上下休息平台的梁上,属简支板,跨中剪力最小施工缝可在梯板跨中,当室外楼梯休息平台为悬臂板时,梯板的跨中不是剪力最小,应通过力学计算找出剪力最小的部位。传统做法无需超前支模,施工方便,但是,施工缝在板支座部位,受剪力最大,不合理;上楼的楼梯段钢筋,由于锚固需要,必须先绑扎,弯钩部分需埋入梁中,但梯板钢筋无模板支承(仅有个临时支架),不易定位,钢筋常常错位;楼梯板根(施工缝部位)容易积聚垃圾,而且清理比较困难,因此,楼梯板的施工缝设在支座部位容易成为薄弱环节。合理的做法是必须提前支模,虽然施工不方便,但是受力合理,楼梯板的钢筋容易固定,施工缝部位的建筑垃圾容易清理。

综合上述,合理的做法容易保证楼梯板的施工质量。也有在楼梯休息平台板长边的中间段留置施工缝的,虽然该部位也是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但施工缝部位日后容易开裂。原因是在整个楼层平面中,梯间部位相当于楼层平面的缺损部位,休息平台及梁容易在“梯巷”部位开裂,即使休息平台板面全面积配置防裂钢筋,也会因板面钢筋容易踩陷而作用不大。如果在休息平台板长边方向的中部留置施工缝,未浇筑混凝土部位的板面钢筋更易被踩陷,模板上的垃圾也难以清除,总体说来,不是优选方案。

2.2浇、砌顺序

砖混结构的楼梯支承在梯间墙上,合理的做法是,先砌筑支承楼梯的墙,后浇筑楼梯混凝土,再砌楼梯上部的砖墙至楼层板底。由于楼梯需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工序较多进度常常拖后,就有楼梯间砖墙先一砌到顶,楼梯部位(包括休息平台、楼梯板)预留槽口的做法。浇筑楼梯时混凝土不易满填槽口的上边,对砖墙受力不利,由于预留槽口时需砖块临时支顶,加上预留位置不易准确,日后必然要剔凿,留下安全隐患,我国曾发生多起因剔凿槽口致梯间墙倒塌的事故。与砖混结构相反,框架结构的楼梯应先浇筑混凝土,梯间墙后砌。过去由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实心砖块,设计仍把楼梯支承在梯间墙上。为了施工方便,仍采取先砌梯间墙(楼梯板下的部分)后浇筑楼梯混凝土的做法,使梯间墙柔性连接设计的填充墙变成近似于刚性连接的嵌砌抗震墙,致梯间墙刚度人为地增大,对抗震不利。现在全国都在“禁贴”、“禁实”,已普遍采

用轻质砌块作填充墙,楼梯不应再支承在梯间墙上,而应(梁上设小柱)支承在框架梁上。

3结束语

总之,不同的建筑类型对楼梯性能的要求不同,楼梯的形式也不一样,所以在美观、刚度、建筑材料、荷载取值、计算等方面应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建筑使用适宜、方便、美观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小议房屋建筑楼梯的设计与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编辑:尤俊丽)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 篇4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之一,是合理组织施工和加强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整个装饰工程施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是沟通设计和施工的桥梁,也可用来衡量设计方案的施工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2)。。对拟装饰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各项活动起指导作用。(3)。。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及时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起促进作用。

(4)。。能协调施工过程各工种之间、各种资源供应之间的合理关系。(5)。。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6)。。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依据之一。(7)。。是施工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是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仅仅是为装饰施工的进行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为了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利实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工作。(2)制定有关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规章制度。(3)推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组织流水施工的要点和条件有哪些?

要点:(1)划分施工过程。(2)划分施工段。(3)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个班组。(4)主要施工必须连续、均衡地施工。{主要施工过程是指工称量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的施工过程}(5)不同的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施施工。

条件:(1)该装饰工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施工过程。(2)该装饰工程可以划分为工程量大致相等的若干个施工段。(3)每个施工过程可以组织独立的施工班组。

施工过程划分的数目多少、粗细程度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1)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2)施工方案。

(3)劳动组织及劳动量大小。

(4)劳动内容和范围。

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

(1)施工准备工作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施工准备工作式建筑施工程序的重要阶段。(3)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降低施工风险。(4)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建筑装饰工程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发包方发出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图样、工程量清单、附件及补充文件。

(2)施工合同。

(3)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劳动力和材料供应及交通状况。

(4)业主可能提供的办公、住宿等临时设施条件。

(5)国家有关的标准、规定、规范。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09规范 篇5

4.2 总体施工部署... 6

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6

4.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6

4.5 主要施工方法... 7

4.6 施工总平面布置... 7

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

5.1 工程概况... 8

5.2 施工部署... 9

5.3 施工进度计划... 9

5.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9

5.5 主要施工方案... 10

5.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0

6 施工方案... 11

6.1 工程概况... 11

6.2 施工安排... 11

6.3 施工进度计划... 11

6.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2

6.5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2

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2

7.1 一般规定... 12

7.2 进度管理计划... 12

7.3 质量管理计划... 13

7.4 安全管理计划... 13

7.5 环境管理计划... 14

7.6 成本管理计划... 14

7.7 其它管理计划... 15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

1.0.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1.0.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0.2 施工组织总设计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2.0.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for unit project

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2.0.4 施工方案construction scheme

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2.0.5 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dynamic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检查和修改的适时管理活动。

2.0.6 施工部署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对项目实施过程做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项目施工主要目标、施工顺序及空间组织、施工组织安排等。

2.0.7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施工单位为完成施工项目建立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 2.0.8 施工进度计划construction schedule

为实现项目设定的工期目标,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所作的统筹策划和安排。

2.0.9 施工资源construction resources

为完成施工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

2.0.10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plan 在施工用地范围内,对各项生产、生活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等进行规划和布置。

2.0.11 进度管理计划schedule management plan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对进度及其偏差进行测量、分析、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计划变更等。

2.0.12 质量管理计划quality management plan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评价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2.0.13 安全管理计划safety management plan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2.0.14 环境管理计划environment management plan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环境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2.0.15 成本管理计划cost management plan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成本预测、实施、分析、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计划变更等。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3.0.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并应符合下列原则:

l 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

2 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 3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4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 5 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3.0.3 施工组织设计应以下列内容作为编制依据:

l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2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3 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4 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

5 工程设计文件;

6 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7 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8 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3.0.4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基本内容。

3.0.5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l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可根据需要分阶段编制和审批;

2 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3 由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有总承包单位时,应由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备案;

4 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和审批。

3.0.6 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并符合下列规定:

l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

l )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 )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 )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 )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2 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 篇6

一幢外观华丽、室内格局合理的建筑物,人们往往会驻足评论一番,可人们在感叹背后,又曾知道创造这杰作是要经过怎样艰辛的劳动呢?

我们都知道一幢建筑物首先要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后,方可以提供给施工单位进行建筑施工的,可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并不是绝对的施工服从设计师的指导,设计师指挥施工的,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师智慧的结晶,它要施工员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才能把设计图纸上平面的物体转化为实地上立体的建筑物,成为人们赞叹的对象。

这里便有建筑学中两门重要课程: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设计是施工的前提条件,它为施工提供先决因素,没有设计的建筑物是不可能进行科学施工的,施工又是设计实现的重要手段,它为设计创造价值,是设计的升华。它又要依靠设计来指导,以设计来作为施工依据。所以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

设计师可以任其头脑飞跃,遐想万里,可凭想象描绘出多么完美的物体,但它要考虑施工的条件,施工的可能性,要以实际施工是否能按图进行作为基础,否则再美丽的设计意图也只是空想而已,徒劳而无益,不然我们都要求真正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是从施工现场中走过来的,这样,他设计出来的方案,才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才是施工现场中最简洁、最科学的施工图纸,它才有实际价值,才不是图纸上描绘得多么漂亮而无法进行建筑施工的废纸。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施工工艺,施工技巧曰益提高,它为设计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各种可能。许多设计方案绘制得更是多姿多态,千变万化。

建筑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 篇7

在工程设计中, 很多设计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建筑电气专业所涉及到的管线管径小、数量少、敷设简单, 以及防雷接地措施要求不高等, 所以电气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往往被忽略。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 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将越来越多, 对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作为设备设计中的一部分, 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1 利用建筑中的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

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中, 多次提到在防雷设计时, 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 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使得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兼顾经济性。因此, 如何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导体是防雷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1.1 屋面结构与接闪器

现代建筑艺术除了追求立面上丰富多彩的线条外, 对建筑物顶部造型也力求变化。由于新颖的薄壳、双曲面网架等大量运用, 屋面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 这给防雷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在设计中除了应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中附录二要求的在屋顶外沿和突出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 直接将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也非常必要。

当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时, 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 即可满足形成电气通路的要求, 在雷电流流过的路径上, 有一些并联的绑扎点时, 就会是安全的。利用屋顶钢筋作为接闪器, 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及一小块防水, 保温层破坏。这对屋面结构损害不大, 不会影响到建筑物安全。

1.2 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类建筑中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 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的构造柱, 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剪力墙等, 柱中钢筋直径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规定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φ12, 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以上螺纹钢筋均可满足GB50057-94中第3.3.5及4.2.1条要求。柱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 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规定, 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 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因此, 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 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 (在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形式有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 均属于对头碰焊) , 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1.3 利用基础地梁作为接地装置

建筑物地基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箱形基础、桩基础以及复合地基。按GB50057-94第3.2.4条、第3.3.5条、第3.4.3条、第4.4.3条规定, 接地装置应在地面50cm以下, 第4.3.5条还规定: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 当小于3m时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建筑物基础埋深通常由基础自身高度、地面下预埋管线高度及防冻防腐蚀深度等因素决定, 一般均大于0.5m。但是在砌体结构中, 墙下条形基础由于建筑防水要求, 基础圈梁通常设置于标高-0.060处, 以代替防潮层, 因此不能作为接地装置。而柱下条形基础及筏形、箱形基础在基础底面设有肋梁, 柱下独立基础及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均设有基础拉梁或承台梁, 以上都可满足作为基础接地体装置的要求。

2 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分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管线安装于墙壁、顶棚的表面, 对结构影响不大, 而暗敷则完全不同。暗敷中, 电气管线的预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电气预埋管线的特点是根数多, 平面布置复杂, 特别是在墙体中的垂直预埋管线和在楼板中的水平预埋管线由于削弱了结构构件截面, 对结构构成一定影响。

2.1 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

当垂直预埋管线埋设于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时, 敷设方法相对简单, 仅需将线路套管改为钢管, 并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 防止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偏位。由于电气管线直径较小, 对混凝土墙、柱影响不大, 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但是, 当管线垂直埋设于砌体墙体中时, 埋设方式相对复杂, 这也是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矛盾较多的地方。结构墙体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非承重填充墙。

2.1.1 在砌体结构承重墙上的埋设

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石砌体等。首先, 在砌体结构中不允许开设水平及斜向通槽, 水平预埋管线通常埋设于每层圈梁中。埋入墙体的垂直预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墙体上剔槽敷设, 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结构墙体造成损伤, 特别是当并列埋设的管线较多时, 对整个墙段的承载能力都有影响。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中第6.2.14条“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不宜在墙体中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 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的承载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砖墙时留下120深凹口, 宽度可按并列管线数量采用一砖或半砖, 待管线预埋后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当采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时, 也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砌体中的孔洞埋设管线, 按GB50003-2001中第6.2.14条注“对受力较小或未灌孔的砌块砌体, 允许在墙体的竖向孔洞中设置管线”。但实际上常用的KP1型多孔砖孔径约20mm, DM1型多孔砖孔径约18mm, 都较小, 而且砌块较重, 组砌时要求灰缝错开, 故此方法施工不便。当墙体为半砖墙时, 按照规范, 在半砖墙内不准暗敷管线, 如不可避免, 则采用局部加设混凝土构造柱的形式, 将管线埋设于柱内。

2.1.2 在混凝土结构填充墙上的预埋

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仅承担墙体本身的自重, 常用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等, 此类材料的特点是强度低, 自重轻, 即使发生破坏对主体结构也无影响。因此, 在填充墙上的预埋仅仅需要考虑抗裂、隔声等因素, 在填充墙上开槽不宜超过墙体厚度的一半。

2.2 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

结构上楼盖主要有预制装配式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以及无梁楼盖、肋形板楼盖、叠合板楼盖等, 由于前两种形式较为常见, 这里仅针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混凝土楼盖两种形式加以讨论。

2.2.1 水平预埋管在预制装配式楼盖中的埋设

预制装配式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 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虽然按板的受力钢筋种类分有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等区别, 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钢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 使管线沿预制板中圆孔或板缝布置。需要注意的是, 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 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当管线沿板缝布置时, 由于通常板缝宽度为20-30mm, 预埋管线会导致灌缝难以密实, 可与结构专业商量采取40-50mm板缝, 在板缝中附加一根φ12钢筋加以解决。

2.2.2 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

随着混凝土材料变化和施工技术的进步, 现浇混凝土楼盖成本逐步降低, 施工工艺逐步简化, 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气管线在现浇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较为灵活, 但应注意不宜将管线在现浇板内交叉, 也不可并排布置, 同时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部分第5.1.9条中指出: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这是由于现浇板的板厚一般为80-150mm, 管线对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较大, 而且通长的管线会在混凝土板内造成薄弱带, 处理不慎就会引起混凝土板开裂, 或留下工程隐患。在现浇板中敷设的水平预埋管也应采取预防机械损伤措施, 埋设于现浇板内的管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结束语

以上是实际的设计、施工中的几点思考, 供参考借鉴。当然, 在实际工程中, 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们应该在完成本专业设计的同时, 注意与其它专业的配合与协作。

摘要:针对建筑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论述。

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 篇8

摘要:本文章从施工组织建设设计编制方法的重要性入手,就其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建议各施工企业运用并发展信息技术、提高高新技术利用的重视程度,将传统的编制方法进行全面改革,逐步完成施工作业的机器化、施工信息的自动化,充分发挥资源传播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提高各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改进策略

施工组织设计指的是对工程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投标过程进行指导的经济技术全局性文件,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阶段,工程施工设计组织也可以分为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承包后编制施工组织计划,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监理单位的要求,重点起到对施工过程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技术经济性纲领性文件,是有机结合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的产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对经济、技术等一系列活动综合文件都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施工项目和施工技术高度统一,以保证整个施工工程在高效、有序、合理、科学的环境下进行。

一、当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现状

(一)编审人员掉以轻心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和编制过程中,由于审核人员和编制人员的不重视经常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严重化,例如审查人员在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没有了解清楚具体工程,没按照要求审查就批准使用,或者编制人员在进行编制时没有认真查找资料,东拼西凑,只追求速度而不注重质量,没有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整个施工工程来说,并没有起到指导监督的作用,形同虚设。

(二)施工经验得不到借鉴

目前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较少,很少得到沟通,在施工工程中企业所摸索出的成功经验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和传播,所以导致先进的经验和杰出成果不能得到借鉴和推广,新技术和新经验得不到分享,这就无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受编制人员技术的限制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编制人员的知識水平都不是很高,施工经验也不是很足,导致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几乎一致,这些内容的雷同是由于各编制队之间相互抄袭,这种不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盲目使用相同编制的的做法没有经过计划和规划,不可能起到创造经济效益额和指导施工的作用。

(四)实施与设计分离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施工组织的设计,现场职工由施工部门负责,这种各负其责的明确分工由于缺少沟通,经常会发生实施与设计分离的现象,施工组织设计完全起不到指导实际施工作用。

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改进策略

(一)改进编制依据

在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和工艺,这使得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WTO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施工水平来适应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要求。

(二)运用先进经验

为实现代化施工技术,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进行改革。要借鉴多方面的施工经验,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情况将经验运到实际工程中,不仅要达到创收节支的目的更要保证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对最先运用新技术和材料的单位、个人予以奖励,以此推动施工行业的发展

(三)施工队伍素质的要求

在选择施工队伍的时候,要重视施工队伍的素质,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所以指挥者、操作者的素质都是完成工程的其中一个要素。难度同样大的工程,由专业性强的施工队伍来做可以一次性将任务完成并且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保证工程质量,但如果是疏于管理、缺乏经验的施工队伍来做不仅要花费很多时间完成的质量也不一定符合要求,存在返工的可能性。

(四)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

过去的的施工中,由设计技术部门全权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在现在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摈弃这种从传统的方式,实行责任制,即由谁负责项目实施就由谁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设计人员不熟悉现场施工环境或者缺乏具体经验而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的问题。充分发挥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的作用。

(五)设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标准

在设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标准的时候,要运用系统全面的方法和观念,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大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行业部门要对其进行收集,在分析、归纳、整理之后方可发布,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发挥先进施工组织设计的效益,避免编制人员劳动重复,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经验推广。

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的改进策略

(一)选择正确施工方案

每一个施工公工程都有一种以上的施工方案,一个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直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效率、效果产生良好的影响,所以编制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多方借鉴之后选择先进、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通过技术和经济的综合分析,选择一个可以将经济和可行性基本统一的方案。

(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进行逐一分析

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特点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尊重事实,结合现有的和可行的施工条件以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时刻牢记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是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将积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和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在经济和技术上做一个综合的比较,从中选出最为经济、合理、高效的方案进行编制施工组织建设。

(三)设计内容简单明了

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方面要简明扼要,与施工实际相结合,突出施工重点,在设计方案中不出现与施工内容不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在满足招标文件需要的同时一定牢记将企业实际结合在设计方案中,充分展现企业的信誉和实力,将竞争优势扩大化。

(四)信息技术的推广

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在整个建筑施工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在设计模块时应当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这有利于分组、积累、交流及重复应用,使用技术模块的整合优化有效地减小了无效劳动力,大大提升了效率。

(四)保证国家质量要求标准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要努力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质量管理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效率,建立并完善有规范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按项目进行有质量的编制计划,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努力将每一项任务都做到最好。

结束语

对各类工程在施工时要结合具体特点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按照国家的各项具体政策和基本建设方针来实现建筑工程的每一项设计要求。施工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可以根据客观的技术和经济规律做出正确、科学的安排,为指导施工最优化奠定基础。对于施工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主管领导和各级部门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科学安排、严格监督、合理组织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提高高科技技术利用率,加大传播智力资源的力度,对传统的编制方法进行全面改革,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不仅创造经济利益,也增强企业的自主更新力,成功推动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锦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与要点[J].施工技术,2009,38(9):113-115.

[2]董海.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编制方法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560-560.

[3]陆彩辉.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改进[J].房地产导刊,2014,(27):442-442.

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实习总结 篇9

我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选择成都的一些大设计院,西南院啊、四川省院啊这些地方虽然都很好,但是我没有去。因为我觉得我的未来肯定不会在成都度过,在成都的求学只会是我未来回想起来最美好的体验,而不会让我成为成都的一份子。还有一个原因,也很简单。在这儿实习的人很多很多,多到可能也会像平时专业课一样,10几个学生盯着一个老师。我脸皮比较薄,好面子,我觉得我会因为不好意思去跟老师交流而导致我的实习消失意义。一个年长的建筑师而言,同时来的几名学生,他肯定会下意识的评判、排序。一旦被排得靠后,基本上这几个月就没什么希望做出一个比较好的实习成果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肯定只会最最关心交流最多的那一个学生,而对于我这种平时很认真,但是因为碍于人多而不当面找建筑师的学生来说,不会让我有什么提升。因此,我选择了回家,回江苏回当地找一间我觉得适合自己的设计院。

对于学生求学来说,我的感觉是:最好的一种学习环境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多对一,而在当地的小设计院我真的可以体会到这种环境,我真的很喜欢。我可以请教每一个我可以看到的领导、师兄们,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问,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能学到很多。

我来到设计院的第一天,很兴奋。这里早上上班很早,早上是8点到下午5点。早上5点多就醒了,带着一点小紧张和小激动七点半就准时出现在了副院长的办公室。副院长刚来的时候还正打着电话,他一边打电话,一般开了办公室的门以后,边说边用手势招呼我坐下。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听话得先坐着呗。随后,副院长拿着电话,边说边走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面好尴尬啊。我坐在那儿也不敢乱翻,也不敢玩手机,就愣愣得坐了20分钟吧,他才会来。不过还好,对我挺热情的,细细询问了一番。因为我是院长答应了的,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过来,以后肯定是跟着这个副院长一起啦。没想到,说了一会,副院长说,带我去方案所。后来我才知道,方案所才是一个设计院里面,最精英的地方。到了方案所以后,跟所长打了一个招呼,所长就给我了一个任务,跟着另外几个同事平行做一个方案的设计。我心里也很清楚,这肯定是要试试我的水平,因此我马上就坐下来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53-2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着我国自动化企业的建设。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产业链的支柱行业,其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者城市化社会的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大力度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1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施工组织设计的本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的施工标准为依据,从施工项目的整体出发,拟定具有合理和合法性质的施工建设方案和相关的建设措施。如:项目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材料的供应与选择,施工周期的确定与施工项目相关的设计等。优质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为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基础保障,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施工组织设计也可以提前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与分析,预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置备用方案,减少问题处理时间。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三大类,分别是:以整体工程为对象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的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以工程项目中某一部分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 施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施工安全技术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具有安保防护功能的施工措施。其中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施工设备的使用规范;施工作业的安全防护以及施工的安全用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安全事故,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建筑企业在规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施工组织设计现状

2.1 施工组织设计趋于形式化

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但是由于其实施力度不够,一些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仍具有一定的形式主义。施工组织设计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实际的施工条件,同时,由于建筑企业领导忽视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促使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缺乏设计热情,降低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导致施工组织设计没有条理性,指导性较差,脱离了工程实际的施工编制。由于设计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为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2 施工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不符合国家制度和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只是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缺乏质量保障。此外,施工组织设计在管理过程中比较死板,当施工条件或者施工设计图纸发生变化时,其组织设计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企业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不健全,不能达到严格的审批要求,导致施工组织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

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现状

2.3.1 施工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指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企业施工制度,同时也是施工设计的前提。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监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制定组织设计编制的经验不足,只是仿照国家建筑的有关规定进行拟定,缺乏针对性。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编写过程中,编制内容不全面,没有涉及工程的各个方面,只是介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构架,而没有对特有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标准和施工结构进行规范。此外,对建筑工程施工条件进行编写时,相关部门没有考察施工现场,不了解实际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建筑企业在某一地区第一次进行施工作业时,对施工环境缺乏调查,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没有实质的意义。另外,在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时,相关部门没有将施工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的机构和职责进行细化,不能保证每个不同的施工模块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无法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3.2 施工组织编制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的编制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进度是指以当地环境和施工条件为基础,按照施工计划,推算的施工时间。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主要是用来监督实际的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才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项目,不拖延工期。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计划编制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到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的矛盾,忽略了施工设计和实际施工人员之间的差异,导致施工进度计划在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后,如何安排施工作业人员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难题。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的工期决定着施工人员安排的频次和作业时间,工期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现状

3.1 工程设备使用不合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安全施工的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设备使用不合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在运行时,要考虑用电安全,即施工人员在没有监督人员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靠近用电区,防止触电现象的发生;此外,当某一项任务完成时,施工人员需将工程设备防止到安全区域,避免磕碰现象的发生。

3.2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劳动力大,施工人员大多是劳务工人,缺乏专业的安全施工知识,对安全施工的认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要佩戴安全帽,很多施工人员认为佩戴安全帽影响自己的工作,而将安全帽丢掷一旁,增加了安全隐患。

4 提高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的策略

4.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机制时,要借鉴先进的组织设计经验。在进行组织设计编制时,首先要确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行编制。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工期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改进编制的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改进编制体系。通过平面布置、资源管理等方法优化组织设计化。此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机制,确定审核标准和审核步骤,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也可以通过改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结构,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保证编制的内容符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

4.2 加强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在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强化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意识。施工设备的完好性,是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的硬件设施,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施工设备的使用规范和维护措施。使用前,需检查设备的综合性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使用中,要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发现某一设备参数处于非正常值时,应暂停施工,检查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使用后,需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给设备进行润滑,为第二次使用做准备。此外,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制定激励机制,强化安全施工意识。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工作,加强施工安全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陈振.南风雅居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保障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 董小林,白云峰,潘望,曹广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02.

[3] 樊超.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 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房屋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指标,逐层序关系分析法

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国家或业主对拟建工程的要求、设计图纸,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空间等三个要素着手,在人力与物力、主体与辅助、供应与消耗、生产与贮存、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空间布置与时间排列等方面进行科学地、合理地部署,为施工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最优方案。也就是将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付诸实现的总体计划,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在多方案评选时,确定最优方案。然而,施工组织设计的各种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多且非统一,评价工作较复杂且缺乏定量、简便的方法,而常用的德尔菲法、特征值法等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或需构造判断矩阵,计算较复杂。因此,笔者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逐层序关系分析法进行评价,并结合工程实践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必须遵循指标体系所能达到适用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原则。在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时,应抓住“一案一表一图”三大重点,即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布置,并以此建立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7]。

1.1 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施工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施工区段的划分、施工顺序的安排、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的选择以及确定保证质量、工期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绿色节能、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及其效果等。

1.2 施工进度计划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施工进度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施工工期节约量、劳动力不均衡系数、工期劳动量、主要材料节约量、施工工期、施工成本降低额等。

其中,施工工期节约量=合同规定工期-计划工期(或=定额工期-计划工期);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最高峰人数/平均人数;施工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1.3 施工平面图布置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施工平面图布置评价的主要内容:施工占地面积、施工场地利用率、临时设施投资率、场内主要运输工作量、现场布置综合效果等。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方法--逐层序关系分析法[8]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复杂性,采用一般方法难以进行定量评价,故本文采用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逐层序关系分析法进行评价。其具体步骤为:

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根据对问题的了解和初步分析,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称之为元素的各组成部分,把这些元素按属性不同分成若干组,以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支配,这样从上到下的支配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如表1所示。

2.2 确定序关系

若评价指标xi相对于某种评价准则(或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大于(或不小于)xj时,则记为xi﹥xj。对于评价指标集{x1,x2,···,xm}可按下述步骤建立序关系:

(1)专家(或决策者)在指标集{x1,x2,···,xm}中,选出认为是最要(关于某评价准则)的一个指标记为x1*;

(2)专家(或决策者)在余下的m-1个指标中,选出认为是最重要(关于某评价准则)的一个(只选一个)指标记为x2*;以此类推,经过m-1次挑选剩下的评价指标记为xm*。这样就唯一确定了一个序关系。

为了书写方便且不失一般性,(1)式可记为

2.3 给出xk-1与xk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判断

设专家关于评价指标xk-1与xk的重要性程度之比wk-1/wk的理性判断分别为:

当m较大时,由序关系(2)式可取rm=1。rk之间满足以下数量约束:若x1,x2,…,xm具有序关系(2)式,则x k-1与xk必须满足

rk的赋值参考表2。

2.4 权重wk的计算

若专家(或决策者)给出rk,则wk为:

其中,wk-1=rkwk,k=m,m-1,m-2,…,3,2。2.5(方案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如果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四个层次:即最高层次Z,第二层次为Y=(y1,y2,…,ym),第三层为X=(x1,x2,…,xn),第四层H=(h1,h2,…,hs);设已得到Y对Z的权重向量为wz(Y)=(wz(y1),wz(y2),…,wz(ym))T,X关于yi的权向量,wyi(X)=(wyi(x1),wyi(x2),wyi(xn))T),H关于xj的权向量wxi(H)=(wxi(h1),wxj(h2),…,wxi(hs))T),则hk在Z中占的比重为:

3 应用实例

一建筑工程项目有两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确保质量、工期及安全生产等情况下,确定最优方案。

1)Y对Z的序关系为:y1>y2>y3圯y1*>y2*>y3*

根据赋值原理比较判断可得:r2=w1*/w2*=1.6 r3=w2*/w3*=1.4,而r2r3=2.24 r3=1.4

所以w3*=(1+3.64)-1=0.2155 w2*=w3*r3=0.3017w1*=w2*r1=0.4827

故评价指标为y1,y2,y3的权重系数为

wz(y1)=w1*=0.4827 wz(y2)=w2*=0.3017 wz(y3)=w3*=0.2155

2)xi(i=1,2,…,6)对施工方案(y1)的序关系为:

x 6>x1=x2=x3=x4=x5x1*>x2*=x3*=x4*=x5*=x6*

根据赋值原理比较判断可得:r2=w1*/w2*=1.6 r3=w2*/w3*=1.0 r4=x3*/x4*=1.0

r5=w4*/w5*=1.0 r 6=w5*/w6*=1.0,而

r2r3r4r5r6=1.6 r3r4r5r6=1.0 r4r5r6=1.0 r5r6=1.0 r6=1.0

r2r3r4r5r6+r3r4r5r6+r4r5r6+r5r6+r6=5.6

所以w6*=(1+5.6)-1=0.1515 w5*=w6*r6=0.1515 w4*=w5*r5=0.1515

w3*=w4*r4=0.1515 w2*=w3*r3=0.1515 w1*=w2*r2=0.2424

故评价指标为x1,x2,…,x6的权重系数为

wy1(x1)=wy1(x2)=wy1(x3)=wy1(x4)=wy1(x5)=w2*=0.1515 wy1(x6)=w1*=0.2424

3)方案层H=(h1,h2)关于xj(j=1,2,···,17)的序关系

对于x1为:h2﹥h1h1*﹥h2*,r2=w1*/w2*=1.2w2*=(1+1.2)-1=0.4545 w1*=w2*r1=0.5455

故评价指标为h1,h2的权重系数为:wx1(h1)=w2*=0.4545,wx1(h2)=w1*=0.4545其它各项评价指标与上述计算过程一样,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值如表3所示。

4)hk在Z中占的比重为

wz1(h1)=0.4827×(0.1515×0.4545×4+0.1515×0.5+0.2424×0.5833)=0.2377

wz2(h1)=0.3017×(0.1709×0.5455+0.1068×0.5+0.1068×0.4545+0.1709×0.5455+0.2735×0.5833+0.1709×0.5455)=0.1630

wz3(h1)=0.2155×(0.1840×0.4545+0.1840×0.5455+0.1533×0.4167+0.1840×0.5833+0.2945×0.5833)=0.1134

故wz(h1)=0.2377+0.1630+0.1134=0.5141

wz 1(h2)=0.4827×(0.1515×0.5455×4+0.1515×0.5+0.2424×0.4167)=0.2448

wz 2(h2)=0.3017×(0.1709×0.4545+0.1068×0.5+0.1068×0.5455+0.1709×0.4545+0.2735×0.4167+0.1709×0.4545)=0.1402

wz3(h2)=0.2155×(0.1840×0.5455+0.1840×0.4545+0.1533×0.5833+0.1840×0.4167+0.2945×0.4167)=0.1018

故wz(h2)=0.2448+0.1402+0.1018=0.4868

计算结果表明,方案1所占的比重较大,故为最优方案。

4 结语

从应用实例计算过程来看,逐层序关系分析法是分析复杂问题的一种简便的方法,适用于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指标分析的复杂问题。相对特征值法,它具有很多优点:不需构造判断矩阵,更无需一致性检验;计算量较特征值法成倍地减少;方法简便、直观,便于应用;对同一层次中的元素的个数没有限制;同时具有保序性。因此,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评价结论是准确的、定量的,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可直接应用。该方法也可作为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类型的指标模式优化、评价等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延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余群舟,刘元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蒋红妍,黄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5】杜瑞利,徐蓉.基于综合评标法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施工技术,2009,38(6):298-301.

【6】郁超.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J].建筑技术,2009,40(2):124-127.

【7】穆静波.土木工程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土巴兔发展调查报告下一篇:月月喜相逢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