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024-07-12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精选11篇)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落实市教育局整体工作部署,以课堂改革创新为总抓手,转变方式,创新文化,积极打造个性鲜明和特色突出的品牌学校;以解决现实问题和需要为出发点,以校本研究为重点,以研究学情为核心,以全面育人为宗旨,提效益,保均衡,坚持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以课程开发、课堂创新、课本内化为主旋律,以课堂改革和创新为主阵地,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整体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水平,促进全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三、工作思路

依托寿光市初中学段教研活动安排,结合全市初中历史学科的实际与现状,贯彻“五个一”精神, 突出“五个重点”, 落实“六项措施”。

三、工作重点

1.开展教育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树立并落实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准确定位教育质量。

2.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深化并整体推进课堂教育改革,实现更大程度的均衡发展。

3.开展学案“点线面体”设计与执行方略行动研究,优化并创新学习设计,构建高效学习方式。

4.开展课程标准(修订版)研训活动,吃透其精神实质,实现基于课标的教与学。

5.开展三本(校本、师本、生本)研讨活动,创建个性化教学和适合教育。

四、具体措施

(一)深化课堂研究,确保优质高效

进一步推行“带着思想上课”做法。结合潍坊市优质高效课堂策略,狠抓课堂教学,全面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行“1248”课堂推进策略和“一案多解”、“同课异构”、“一课多省”、“学案‘点线面体’设计与执行方略”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抓常态课堂,改变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建设优质高效课堂,实现“轻负高质”目标。

1. 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注意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认真学习和理解《历史课程标准》,做到活学、活用。一是准确把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含义和实施要求,尤其是对其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恰当实施,在教和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历史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年级目标和内容目标,不同年级在实施时选准着力点,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时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步,落实学科能力,时时进行阅读、写字、答题、考试等方面的规范训练。二是结合《标准》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坚持正面引导以激励和鞭策学生,坚持准确评价,让学生明了对与错、是与非,在知识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力求解决当今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学习积极性降低的问题。

2.研究教法,循循善诱,准确把握教师的主导性。

精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撰写,一方面思考教学内容的呈现,另一方面还要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如何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材中内容哪些是学生熟悉的和陌生的,核心内容、重点、考点是什么,教科书是如何阐释的,需要补充的材料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探究,怎样呈现内容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等。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新型的课堂育人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和团队精神。。

3.解读教材,重组汇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用显性的动词(如记住、说出,画出……)来统领。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研究学生,研究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全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要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坚持面向育人,面向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

5.学案导学,教学相长,尊重教与学的规律性。

进一步减负增效,深化常规改革。对教学常规进行适当规范,分为必备常规和特色常规两类。必备常规包括:备课、检测(单元或阶段或随堂检测)、导学案创新使用、精品案例设计、业务积累(可剪贴)。特色常规,学校根据各镇街实际自行安排,突出实用、适用、有用即可,数量根据师生成长需要各单位自定。

学案的编写要坚持十二个要点。包括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整合点、重难点、自主点、合作点、探究点、测试点、生成点、创新点和反思点。

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四可四不可”。 “四可”是:可删减、可增加、可优化、可组合;“四不可”:不可不用、不可照搬、不可不研、不可不管。要对学案进行创造性使用,对统一下发的学案进行修改、完善、更新,做到循环使用。要坚持面向个性学案。学案编写采取“个人――集体――个人”的 “三结合”备课程序,即个人主备――集体研商――个人完善。第一个“个人”是指按备课分工的主备教师,第二个“个人”是指同年级同学科的每个教师,根据班情、教情、学情和考情进行修改完善,根据个人特长、学生特点、班级特色和学科特质,真正设计出同课异构的个性化学案,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坚持 “三要三不要” 的学案执行要求,即要创作,不要照搬仿造;要创新,不要剽窃伪造;要创造,不要虚构编造。

(二)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研究“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为主题,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中心要求,抓实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理论底蕴和专业功力,关注教师生存状态和专业发展。不仅培养名师,更要培养名师团队。从多方面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今年将继续举行“初中骨干教师现场限时学案设计大赛”、“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论坛”和“初中教研工作计划解读与评审”、“学案有效性研究”、“课堂教育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教学能手评选”、“教学达标”等系列活动。

(三)针对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坚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开展系列教学研究,以提升历史教研的境界,提高历史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素养。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本学期,抓好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后反思,写进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平时多收集一些教学片断,整理成教学随笔,作为教学积淀。既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案例,又可以在反思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

(四)指导教师进行自我成长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广大历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基层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和教改实验的宏观指导,强化教科研成果的应用意识,深化对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让教科研成果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五)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和带动效应,实现以点带面

研究拟定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建设教师专业团队和精英团队,形成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教研队伍落实教科研中心“五个一”工作方针,以构建“科学、人文、和合、高效”的教研文化为总路线,实现研究、指导、服务三大职能有机统一。发挥科研创新、智力服务和文化引领作用。

(六)搞好初中与高中衔接教育

通过暑期培训、学案编写、学术讲座、组织“衔接教育”专项测评等系列创新活动,搞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为学生的高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中小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2.2016中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3.教师个人网络研修计划

4.2016数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5.初中英语教师研修计划

6.高中数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7.国培个人研修计划2016【四篇】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2

新理论。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几张挂图走进课堂就远远不课标够养了学。生新具的有课正改确, 的要历求史初观中, 历具史有课现要代培

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辩方法, 能运用历史

对知识正确认识、分析现代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问题。这不仅是对学初生的挑战求。新课标, 下对,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做好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中一以下几个、转变方面。思想观念

历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师, 虽大多数是从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 但他们在中学学习阶段, 接受的是重文轻◇万正史专业课单一中理的应试教育, , 进入高校历史专业后对以人文历史主线的历, 教教后史以, 自身存在两个弱点外的知识接触很少。, 一是很难摆这些教师任师脱教着育应巨系试大统教作内育用部的, , 使束应得缚试教, 教师加育必之然思社或会想多舆仍或论发和少挥的地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识素质教育是一个大的教。育观念问题所以必须认, 要质教育的理论学习与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 而且更要把素具体操作方法的求掌念上握解结二决合、问起扩题来展。, 基才础知能识够真正从思想观

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 知识面比较狭窄, 尤其是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 在新的课标下, 往

往是上了这一课又要忙着准备下一课的内容, 有时为了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的设计而绞尽脑汁, 还总觉得不尽如人意。

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而历史科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既丰富多彩, 又难以较为全面、形象地展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充电, 大量采用直观教学辅助手段。

近几年来, 电化教育得到了一定普及。历史教师要适应这个趋势, 才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基本功方面, 除了以往要求的备课、讲解、板书、示图等能力外, 还要增加绘图、制模型、电教设备操作、组织参观考察等能力。这样才会改变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无味的形象, 走出应试教育给历史课造成的误区, 使历史课以崭新的面貌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位置, 发挥其特有功能。

三、灵活运用教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重;提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为此, 介绍几种简便易操作的方法。

1、阅读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教师要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 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景, 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 学会提出问题。例如, 在讲世界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 我设问:“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学生回答后, 再播放组合媒体, 引导学生看《十四世纪欧亚主要商路》图, 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的往来通商早已有三条路可走。学生就会很容易地问:“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我不是及时作答, 而是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 并对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 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精讲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 用精练的语言, 将教材的重点、难点, 疑点, 从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通览教材, 认真思索。对疑难问题, 教师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 打开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述《秦汉时期的文化》时, 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 我用多媒体演示, 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一只铜球落入一只蛤蟆的嘴里时, “叮当”一声, 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学生对地动仪的精妙就一目了然, 无须再言。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地动仪的准确度怎样呢?接着举例, 公元132年一天, 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 三天后陇西快马来报, 那里发生地震。陇西在洛阳西500多公里, 方向准确无误。随后再点明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精讲会使学生从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 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3、讨论法

讨论就是老师或学生把疑点提出来, 师生共同进行,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主要是点拨、开启学生的思路, 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 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 增强自信心。

教学中, 讨论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 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例如:对“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 大部分同学从刘备爱才、求贤这个角度去认识, 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个别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这看法也不无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 因为时代不同了, 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成才发展的机会, 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 施展才能, 实现人生价值。千万不能因等待而错失良机, 误了前程”!教学中多方面开阔学生思路, 拓宽思维领域,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4、练习法

只有多练才能巩固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 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 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

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媒体组合设计的优势, 采用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例如:在做选择题时, 通过媒体播放, 让学生亲自操作, 在尝试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做填空题时, 通过电脑屏幕, 师生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做简答题时, 由媒体组合设计后, 提供相关的材料, 学生思考完成。

练习, 既能克服思维定势, 突破经验和界限, 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 也能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 培养创新能力。

四、因地制宜教研

受多种因素制约, 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教研活动的机会很少。绝大多数教师只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工作和学习, 在缺乏外界信息的环境中, 自我提高的速度十分缓慢, 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所以教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历史教师, 特别是农村学校, 教育科研要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认真设计好每一个教案, 上好每一堂课, 处理好教材, 设计好探究问题, 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进行。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历史地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G633.51

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是显示有史以来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的地图。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历史地图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地图册具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功能,生动、具体地补充并说明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学生大都十二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特点上主要表现为:求知欲望较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但与此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他们对于具体的形象或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接近的内容感兴趣,而对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则不是很容易接受。考虑到这一特点,图文并茂的历史地图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获取与巩固,进而间接有益于开阔视野。

一、对文字教材起重要的补充作用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定的事态空间分布情况。它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地理环境及其空间联系提供了鲜明的概念。掌握了这些知识,便于理解教材内容,对教材起重要的补充作用。例如,讲中国历史“解放战争”这一课时,关于三大战役,是本节的重点,要想把三大战役讲清楚,就要很好地利用课本中《三大战役示意图》。图中锦州战役是整个辽沈战役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仗。是东北解放和平津解放关键性的战役。一定要用比较鲜明的地图才有可能再现这一仗的空间概念。锦州地处关内交通要冲,辽宁省西南部是丘陵地带,在渤海湾沿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宽度从一两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最狭处位于“山海关”。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这条“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地势险要。锦州位于“走廊”的东北端,人民解放军夺取了锦州就是握住了东北地区的咽喉,拦住了东北敌军向关内撤退的通道,锦州及其外围的地理形势是理解这一战役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锦州战役胜利结束,入关的通道打通,平津战役的胜利便已成为军事上必然的结论。这一形势发展在地图上表现得很清楚。但如果没有地形图的帮助,是不容易理解的。

二、是课本知识的生动再现

历史地图以直观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课本知识,使课本知识以地图的形式再现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西周分封示意图》,从这幅地图上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具体做法,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西周分封制在地域上有何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的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如:晋国,分封地域为山西,卫分封地域为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分封地域为山东南部。而异姓的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被分到相当落后的边远地区。如:封功臣姜尚为齐,分封地域为山东北部一带。封颛顼后代熊绎为楚,封地为湖北境内。这是因为西周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便于学生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内在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从这幅历史地图还可生动再现书本中的历史知识,总结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域。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观

历史地理观即历史时空观,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历史地理知识教学充分体现在运用历史地图之中,应坚持时间与空间的教学,将二者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良好习惯。如《古希腊地图》,从地图上我们可以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特点:土地贫瘠,狭小多山,气候湿润,面临着广阔而多岛屿的海洋。这种环境孕育出来的古希腊人商业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发达,人们酷爱自由和美,喜欢冒险和探索,渴望过自由幸福的世俗生活,由此而产生了被誉为“蓝色海洋文明”的古希腊文化和对人类进步事业意义深远的城邦民主政治。

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历史地图在丰富学生知识,归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例如:《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与《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两幅地图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今天的沿海开放城市与清政府时期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搜索历史知识,认清两者的背景,从而得出清政府时期是被动挨打,是外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而今天的“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的开放,是发展经济的战略需要。通过此类地图的对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篇4

一,基本情况

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校为家。作为历史学教师,虽然课时多,负担重,并没有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用爱心感化他们,用恒心教育他们,用信心鼓舞他们,时时把培养学生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让他们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掌握为社会做贡献的实际能力。二,专业发展状况自我剖析 我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教学上还没有完全从教师“教”向学生“学”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不多。

3、历史书籍读得不够多,许多历史故事,历史典故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4、教育理论修养不够,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还需充实。

三、研修计划

1、坚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功底。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本人力求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2、学习信息技术,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计划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及网络知识,掌握多媒体教育 技术,力争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实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

3、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既应该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因此,参与和种培训与评比活动。在教学能力方面,我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平时的实践中我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积极利用教育博客的平台与广大同仁交流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的获得除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体会积累,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5

禄丰县文星中学

胡忠怀

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3月31日, 我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201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本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足可见主办方的用心之处。通过本次培训我更系统的的了解了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下面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转变机械重复的教学为合作交流型学习

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式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十分普遍。这种在教师严密控制和支配下的教学活动,虽然完成得较顺利,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按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去回答问题。这样的师生问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是满堂灌的又一种“怪胎”。久而久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探索性思维全役了,哪还有心思去搞创新?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时,我让学生分组学习,让他们分别作为不同朝代的代言人,举出各自朝代有代表性的民族关系的事件。此时的合作交流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就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他们才会在不同的意见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才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团队互助精神。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历史教学还必须实现简单的师生间答合作交流学习的转变。

二、转变实施“自主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具体做法是展示本堂课要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要求学生自己学习,看书讨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然后达标测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提出问题,对于从哪个角度与“指导”结合,要求学生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需要教师查阅很多资料,反复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

三、转变生硬的课本知识使其生活化

历史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历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为教历史知识而进行设计,学生为学历史知识而进行学习,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动力,教师的教学难以奏效,学生也为此而感到历史知识的抽象、枯燥和难学。细细思索,教材中的哪些知识不都是来源于生活?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于孔子的内容,可以联系文昌孔庙等相关的本土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相关的历史知识。所以历史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历史教学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历史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历史、发现历史、探究历史、应用历史。

四、转变单纯题海战术为“再现—探究”新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然而,不同程度地掩盖历史教学中的思维过程是我们当前教学中的一大弊端。知识发生过程惨遭压迫,结论应用过分膨胀,只讲正确的做法,而忽视了歧路的剖析,大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把解题的思维活动降低到了最低点。试问,这是在干什么?这简直是在培养一个毫无思维能力的机器人!可悲啊!在这种情形下,怎能不为学生讨个说法?还他们一个思维的空间,把真正的学习主动权还给他们,实现“传授—接受”为“再现—探究”教学新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历史,用自己的思维去感悟历史;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培养探究意识。学生的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社会中发现并创造历史,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已不是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而它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所以,历史教学必须实现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亲历探究过程的转变,培养出具有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

五、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放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6

首先,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时抓住学生点滴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问题。许多学生开始在思想上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很多学生已经进入“反叛”时期,如齐天柱、孟祥宇等常常会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很多的麻痹、松懈。作为一名老师,我适时地在学期伊始之际,召开班会,重新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体会遵守规范的重要,从思想上给学生以深刻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抓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课上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与教师顶嘴的现象等行为,对同学进行“换位”思考,并进行积极教育,让学生在反省中受教育,得真知,约束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尤其是针对初二学生的思想复杂、偏激、情绪不稳定、多变的特点,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同学生进行谈心,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学生将情绪正常的宣泄,尽可能的调整他们的心态,积极的投身于班级的各种活动中。

其次,积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会同各学科老师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针对中学生此阶段的心理状况,适时的抓住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或者跟部分学生谈心地方式,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及时的让学生在写出个人的短期、长期目标,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与此同时,在课堂提问、听写、单元测试等学习活动以及其他类型活动、竞赛中将学生的表现通过加减分的形式具体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个人竞争,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积极配合各学科教师管理好学生,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用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积极的向各位教师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共同管理教育学生。尤其是在期中考试以后,借鉴了其他班级的方法,采用交流册以及量化评

比汇报单的形式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反映学生情况,并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情况,达到共同管理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四,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继续将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当中。班级实行竞选与班级考察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同时将权利下放,在开展各种活动时,积极发动学生,创设各种机会,给学生以自己活动的自由空间,积极提高学生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7

一、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传统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占“主角”, 一堂课传授教材知识, 师费力了而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知识, 对学生未来成长没有太大的作用。新课堂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这就决定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教学环节的管理, 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等。因此, 教师的组织者这角色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 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中, 教师依据教材的教学目标提出有启发、吸引和鼓励学生思考的问题。认真听学生表述见解, 及时对学生错误见解进行精准的指导, 并把学生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度。教师对学生积极而又精妙的见解进行鼓励。使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带给他成就感和乐趣感。如我在上《宋代的社会生活》时, 我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把全班分成四个拍摄组分配任务, 每个组按照 (衣、食、住、行) 专题自由组建小组。师提出有启发、吸引的问题:假如你是导演, 让你拍摄一部么映宋社会生活的影片, 你将如何反映出他们的衣、食、住、行。提前一周布置任务,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上网收集资料, 师随时对小组收集资料进行帮助指导, 等到是上课时, 老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这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朝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在这活动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重要组织者角色。

二、由传统的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现行课程目标在要求教师关注“教”的同时, 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知识, 学习活动、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

学生的学习知识渠道是多元化的, 当今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材上的知识, 而是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渔”, 以及依据知识去加工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方法。教师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目的, 转变成指导知识现实意义,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辅导者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以使之成为“教是为了不教”。如《宋代社会生活》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以拍摄组拍摄影片, 请他们作导演平激发兴趣, 使学生由被动的去“学”变为主动的“要学”、“乐学”。学生从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 结合所学知识, 合作表演出一幕幕宋代人生活的生动场面。这些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在这环节扮演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

(二)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如《宋代社会生活》中我指导学生收集宋代衣方面启发指导:宋代贵妇人衣服与唐代贵妇人衣服比较, 你会发现什么特点, 如何拍才能全面体现宋衣, 普通百姓服装如何拍, 北方百姓服装如何拍才能体现, 宋代的染布坊生产过程如何拍, 这些启发式指导帮助学生自主的探索,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老师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宋代服装由唐代的开放走向拘谨保守的基础知识。在这基础知识上会激发学生探索导致这原因的欲望。这样水到渠成把问题引向深度和广度。这一系列结论得来都是在教师的引, 学生的查、找、悟中得到。在这环节中教师扮演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三) 教师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 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以史导论、史论结合、根据历史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历史的偶然和必然性;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方法;指导学生探索复习知识及识记具体知识点的便捷途径;指导学生探索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系列学习方法指导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人。

三、由高高在上的灌输者转变为平等交流的合作者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基本素质。学会合作, 是现代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由过去教学中“主”角转变成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也就是说,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 又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学习共同体的一员, 又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起民主、平等融合的合作关系,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前面《宋代人的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完成, 少不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增进师生信任和情感, 也改变学生怯懦, 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为了适应新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支配者、控制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8

什么是课程意识呢?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可能更为熟悉的是教学意识的概念。要更深入地理解课程意识的概念和内涵,这里需要将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两者加以区别。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看待教学目标方面。教学意识的重点在于确定一个目标,即“教什么”,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这个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即“为什么教”。第二,在对待教科书的态度上。教学意识的重点在于如何“教教材”,而课程意识的重点则更关注如何“用教材教”,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方面。教学意识更为关注掌握“双基”的程度,特别是考试的分数,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从以上三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促使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仅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而言,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则显得更为必要,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理解“课程”内涵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受落后课程思想的影响,一提到“课程”这个词,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所教的“各个科目”,或贴在教室里的“课程表”。或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参等等。实际上,从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的解释,这里提到的“课程”只是课程的一个层面,可以统称为“理想的课程”或“计划的课程”。因为不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都只是表达了一种“应该教些什么”的意图和设想。然而课程开发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形成这些文本式文件,而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发展。这种“理想的课程”或“计划的课程”只有通过特定情境下师生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或“实践的课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现实的课程”或“实践的课程”尤其需要值得重视。而这种课程的建设,离开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不能仅仅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还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反思者。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该课程的价值取向,并能在教学中得以有效地体现,还要积极参与该课程建设和开发,增强对课程实践的反思能力,从而使该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历史与社会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课程意识,才能为该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正确树立综合课程的观念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典型的综合课程,正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指出的,该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因此,从综合课程的类型来看,历史与社会课程已经不同于以往分科较为明显的相关课程形式,已经属于整合度较高的融合课程,“融合课程要求教师本人应当系统完整地掌握融合课程的全部内容,并清晰地了解这些分属于不同分科课程的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价值所在”。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应学会采用跨学科的、统一的概念去联系或融合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和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的话,“如果只是有一个新的学科的名称,而教师仍然像原先那样孤立地对待其中的各学科,那么这种课程形式就不能说是融合课程形式,而只能说是相关形式”。可见,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要精通各人文与社会学科领域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而且还要树立综合课程的观念和意识,明晰各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的、本质的联系,最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打破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学科界限并被有机整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正确使用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国将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在传统课程中,教学大纲虽然是纲领性的文件,但是由于教学大纲过分注重知识目标,而教材又是这些课程知识目标的具体化,所以等教材编写出来后,大纲也就显得没有多大价值了,进而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依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而很少关注教学大纲。为了避免这种以“本”代“纲”的现象的发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工作,一定要重视课程标准的作用,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总体要求去实施教学。例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有这样一项要求:“感受大众媒体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现代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现代的各种媒体获得信息,而没有让学生掌握媒体的发展历史。所以有教师在设计“大众媒体的影响”一课时,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探讨大众媒体的发展历史,显然是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与社会教师能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这是衡量教师课程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要求

随着人类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别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学生在学习某项内容之前,在其脑海里可能已经有了大量的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尽管这些知识和经验是不系统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传授上,即所谓“教教材”,而是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的取舍,并结合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使之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做到“用教材教”。例如一名东北的老师在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抗联的故事等教学内容已经耳熟能详,因此教师就不能再按照教材呈现的内容逐一讲解,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议、去讲,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特别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疑惑不解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表达过程出现的认识上的偏差,给予针对性的讲

解,帮助学生更全面、客观、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材上呈现的内容。可见,“用教材教”,并逐步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样需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观念,具有超越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有效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要求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许多教师发现,仅仅利用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不利用其他的资源,要想有效地实施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师需要树立课程资源的意识,学会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文本资源、网络资源、音像资源、乡土资源等等,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应认识到,课程资源并不是运用的越多越好,而是应注重其典型性和实效性。例如,有的教师在讲“信用是金”一课时,先搜集了众多关于诚信和不诚信的事例,如“海尔砸冰箱”“同仁堂的故事”“某月饼厂的过期月饼”“安然公司的破产”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觉得这些案例都很好,难以割舍,于是在教学中为学生一一加以分析,结果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都消耗在对案例的分析上,而对“学生本人如何树立诚信意识”这一重要问题则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探讨,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达成。事实上,诚信和不诚信的案例,各找一个最具典型性案例加以深入创析即可。过多地呈现案例,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可见,在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具有“为什么教”的课程意识。

六、科学实施评价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教育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强调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课程。这一课程特点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作出评价,还要学会对学生的思维水平、社会探究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这也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的重要标准。据此,除了传统的课堂提问和纸笔测试外,教师还应掌握成长档案袋、主题活动评价、项目评价、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个案分析等评价方法。对于评价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使评价真正发挥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由此可见,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地评价,同样需要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评价观。

总之,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的教师,面对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和综合性的课程内容,仅仅具有教学意识是不行的,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课程意识,才能从容面对新课程带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姜勇.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

[2]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人民教育。2002(11).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

[4]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9.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9

小纪汗中学 常睿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里,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

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0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一

听课。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备课。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试讲。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终落实教学设计。

授课。俗话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自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独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说课。除了日常的从备课、试讲到授课以外,针对以后教师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说课竞赛,我们在李芳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次说课。李老师根据我们每位实习队员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并鼓励我们在实习结束后继续进行说课演练。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二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现将体会简谈如下,希望得到同仁们进一步指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按照一般的传统理解,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多年来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也就迫使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在“统”字模式下,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一是应该对众多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和资源利用;二是教师不应再去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师即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三是教法上,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增删教科书,也可以增补课外知识,以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总之,此次课改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那就是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历史教学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果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必然会使教材黯然失色,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个过程不是说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充分激发了教师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成为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其作用相应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谈初中历史教师评课能力的提升 篇11

一、初中历史评课必须有科学的历史观点

科学历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引领学生理解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科学的历史观首先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是具有促进意义的。

笔者曾经在一本资料上看到这样的一个信息,某著名历史研究者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说一位历史教师在讲“土木堡之变”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发现,这位教师只向学生提供这一历史事件本身,然后就花很大的时间与力气去讲与之相关的历史认识,并通过大量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与这位上课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这位上课教师说他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紧扣这一事件进行讨论,并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而这位历史研究者在对本课进行评点时提出的观点笔者也很是赞同:呈现一个历史事件,不仅仅要呈现历史事件本身,还要呈现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得到一些认识,而教师的任务则在于帮学生厘清一些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以为,从评课的角度讲,作为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有两个主要任务,首先是帮学生呈现历史材料;其次才是帮学生得到科学历史观。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根据科学的历史观去搜集材料,如讲“土木堡之变”中,要让学生知道瓦剌的背景,讲“九一八”事件时,要向学生呈现事变之前,日本对中国的算计,如对中国地形的勘探,对侵略工具(关东军和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准备等。然后在学生生成了相应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提供历史上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以让学生去鉴别。对于其中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加强;对于错误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生成“抗体”。

而这样的分析其实就给评课提供了三个重要依据:资料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自主;点拨是否到位。

二、历史评课必须有知识积累与独到见解

评课是同行之间对教学内容的交流,是通过自身对某一历史知识的理解,去判断他人对同一知识实施教学的优劣。而要想说得到位,评得让他人信服,教师首先需要占据大量的历史知识,同时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让松散的知识扎实起来。

评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让历史教学能够更为丰富多彩一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活跃起来,从而对历史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讲,如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郑和下西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对于初中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件大事,而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当时船队的规模,知道船只有多大,知道当时船上带了哪些物品等(限于篇幅,这些问题的答案此处不赘述);只有通过这些丰富材料的呈现,学生才能认识到这一事件在世界航海史上意味着什么。但这还没有结束,通过史料反映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并不是本课教学的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发现:这么大的一个事件,为什么没有产生哥伦布那样的发现?地理大发现与航海规模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说对历史事件有所谓的独特观点的话,那这两个问题才能显现出独特之处。

事实上,在评课过程中提出这两个问题时,当基于类似的这些问题而提出评课的关键在于独特的历史认识时,确实可以引发同行的认同感。

三、初中历史评课必须有明确的努力目标

对于教师而言,提升评课能力的目标是什么?笔者以为,不是为了自身教学水平的彰显,而是为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是为了能与更高水平的同行进行对话。

虽然这两个目标没有与考试成绩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这两个努力目标对于历史教师而言,却是十分的重要。其实,在笔者对历史课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评价不是面对同行,而是面对自己。笔者常常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课堂记录下来,然后从批判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课堂,看有哪些优点可以继续保存下去,看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得到改正。这样的过程中,笔者可以面对自己而不必像对同行评课一样顾虑别人的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评课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比如说笔者在“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几个问题反问自己: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在我的教学中这种问题呈现得明显吗?学生有什么样的认识?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反应不够到位?问题还可以怎么问?怎样问学生才能听得懂?通过这种不断的追问,笔者自己就会努力去回答这些问题,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查阅资料,不断地否定再否定,不知不觉当中,教学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提升。

事实上,评课的时间跨度不是唯一的,不是一节课上好了才可以评价。在笔者的研究中,笔者尝试一节课在一学期中多次评价,与多个对象进行对话以实现评价。具体的做法就是重点准备一些课堂教学,然后在一学期当中围绕这些课堂进行多次回味,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进行问答,如通过投稿的方式与编辑进行问答,在一些论坛或QQ群中与同行进行对话等。这些方式有雅有俗,但都可以促进自身对这些历史知识教学的理解,因而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十分有效地提升评课能力的手段。

上一篇:中考语文试题免费下一篇: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