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2024-09-27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通用12篇)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1

带教教师的相关材料

姜红梅是我校的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在2012年由地理该教历史,一年来,我精心帮助姜红梅老师备课,写好教案,搞好教研,并指导她将《体验·探究·感悟》课堂应用于教学,姜老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上学年,在16校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13——2014——2的18校联赛中,又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一、目前状况的分析 1.优势分析: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初步理解课改的精神,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⑵教学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以课改的精神作为日常教学的理念,根据所任教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与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⑶善于对在日常教学中所获取的信息作一点分析与反思,不断积累,使其成为日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宝贵资源而加以利用。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不能及时发现,有的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的新要求,面临的新任务方面的理论知识。

⑵由于理论知学习的不全面,影响了教学反思的质量,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在课堂教学的整改实施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也影响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与探索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影响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专业化发展计划

1:竖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思想,作为教师,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培育与开发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替意识地培育与开发资源。2:加强理论学习:

⑴学习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⑵全面系统的学习课改的理论,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指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课题的探索与实践。⑷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学习两个纲要,学习有关论文撰写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

3:边学习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

4:进一步做好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整改计划实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5: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在写出一至二篇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学会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2通过课后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习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便于教学论文的撰写。把我们的《体验·探究·感悟》课堂继续打造下去,为我们的特色课堂再添色彩。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 改革和创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 在教育界, 有胆量创造的人, 即是创造的教育家”, 这是“第一流的人物”, 他们“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即是创造的精神”。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今天, 陶行知教育思想依然彰显着辉煌的价值, 对于当前深入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仍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

二、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每学期的开学初, 我们都会深入教学一线, 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 对无锡全市历史学科教学进行调研。近年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并强烈感受到,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对于教学、对于教师的身份认同等方面出现了亟须解决的危机现象, 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研意识缺失, 教研组、 备课组建设亟待加强。

通过调研发现:其一, 一些学校尤其是乡村初中学校, 历史教师的教研意识普遍很低;和其他学科相比, 市区的历史学科自主教研活动相对较少, 教研氛围与环境都不理想。其二, 相对于高中来说, 相当部分的初中历史教师的职称普遍为一级, 高级职称的教师凤毛麟角。这些都说明, 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素质正在整体下滑。初中历史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教师的教研意识已然成为初中历史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自我认同感低, 知识结构陈旧。

调查发现, 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一些所谓的小学科教师普遍存在自我认同感低、职业倦怠的现象。这是因为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相互冲撞, 现实境遇与理想憧憬渐行渐远。表现在专业技能方面, 教师的学科理论与教学理论缺失, 学习能力退化。此外, 相当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陈旧, 且与高中历史课程和教学要求脱节。再加上绩效考核、学科地位的冲击, 致使一些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 出现隐性的职业逃避现象, 最终导致教师对专业发展前景惶恐不安。

笔者认为,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涵盖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其思想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 陶行知教育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学习研究和运用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 已成为当今深化初中历史新课改、推进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二之选。

三、学习创造教育思想, 推进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 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作为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师, 可以学习并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不断改善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 提升教研意识, 以自身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的深化改革。

1.课程的变革 ———树立创造教育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该既包含历史学科的科学精神, 又包含丰富的历史人文精神, 是一个多元的知识结构。创造教育需要具备创造思想的教师, 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新课程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 改变以往由高校专家设计课程、教师亦步亦趋执行课程的现实, 将课程开发、设计、整合的权利交给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具备课程开发、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使课程的实施不仅通过教材来体现, 更通过广泛的资源开发与建设来体现;不仅通过课堂来体现, 更要通过课外活动来体现;不但通过学习具体的知识来体现, 更要通过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来体现。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陶行知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 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 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新课程也强调, 课程整合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敢于突破“教材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 重视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师生关系的变革 ———平等与民主。

新课程下, 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 而是一个解构者, 在解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文化的建构与再建构。“师生观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对关系, 直接关乎教育的质量。”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质量的支点”。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支撑, 新课改就是一句空话。陶行知先生也指出, “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 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 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因此, 我们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交往的新型教学关系。

3.学习方式的变革 ———问题意识。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历史教师,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夯实专业知识,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化角色

传统观念中,历史学科是简单的、只需背诵的、学生单向接受的科目。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是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体验与质疑者,又是历史知识的评议与运用者,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激励思考,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让教师成为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接受者。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

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们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和眉飞色舞地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境,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了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讨论环节中,偶尔组织两次小辨论。每次辩论前,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教师看。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在转变了学生观念后,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成为主体地位。在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融融的学习氛围,而且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四、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教师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要文明用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热情的话语是鼓舞学生上进的力量。因此,教师的语言更要文明。

2.要有情感,富于启发

情是语言的本质,又是语言的先导,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富于启发,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3.有条不紊,言简易赅

科學知识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教师要通过语言将诸多知识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输送给学生,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讲课时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4.要有美感和节奏感

教师的语言应该和诗一样富有美感,语韵和谐,加之语言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给学生留下美的熏陶和暗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学语言除了美感外,还要求掌握语言的节奏,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五、夯实专业知识

第一,应系统学习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二,应具备历史知识广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索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作指导。

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广泛爱好和良好语言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值得学生信赖的形象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对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历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谭小林.校本教研的实质及其意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

(10).

初中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篇4

沃增喜

一、自我分析(1)个人优势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2)个人存在问题

教育科研能力不强,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

二、专业化目标:

(1)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

(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发展实践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专业发展水平标准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二是能在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及时发现问题,能把握问题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三是能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与其他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追求终身发展,在本校成为学习化组织的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分享经验,促进自身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发展。

三、主要措施

第一,努力学习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争取做到用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

第二,不断地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做好相关的业务学习笔记,坚持不断地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努力适应今天新时代对老师的更高的要求。

第三,我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发挥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带领他们一起去探究英语学习的奥妙,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真正的课堂还给学生。

第四,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并坚持经常写课后反思,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己,养成教学后反思的习惯,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一是上课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二是课堂活跃有序,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三是师生平等,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四是教学民主,积极调动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合理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五是教学实效明显,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并能达到目标;学习过程和结果统一,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最后,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积极听老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教研组和学校的汇报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5

上关初中程海娟

从教数年,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在这几年里,我从教学上的新手渐渐成长为有一定教学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自己能够使今后的教育生活更充实有效,我制定了今后两年的个人发展计划。

一、个人情况分析

1、关心学生,工作细致。

2、管理严格,循循善诱、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3、备课认真,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4、配合各科任教师加强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工作。

6、对后进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三年发展总体目标

1、勤学习,探究教学方法和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善反思,多写教育教学案例、随笔或教育故事,在反思中成长。

3、锤炼课堂教学能力,增长教育智慧,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信的舞台。

4、提高学生和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具体目标:

1、自我加压,继续探究新课程新理念;

2、参加教师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关注教育教学网站,提高利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进一步锤炼课堂教学能力;

5、不断钻研反思,提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的能力;

6、积极投身教育网站论坛,多写文稿与同行交流探讨;

四、具体落实措施:

1、永葆真情。我将永远怀着一颗爱生之心,真真正正公平对待每个学生,1给每个人一个宽裕的成长空间,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

2、饱读书本。针对自身的文化底蕴还有所不足,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我要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3、同伴互助。善于学习的优秀教师,我也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同学科教师学习,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做好教学感悟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努力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要整合自己的课堂,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真正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教科研活动,及时总结思考,写出有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论文。

5、反思促进。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我会经常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进行深层的认识,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后我会时刻对照目标,扬长避短,使自己在两年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6

一、指导思想

国培计划的实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要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方法。为实现这个教育理想,我制订了个人年度专业发展规划,以指明我的发展方向,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自我分析

弹指间,我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20个春秋。一路走来经历了教材的变革,教法革新,与我国的教学改革共进步,同发展。至今,我一直担任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一方面不断的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努力的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同时,我积极参加中学数学优质课、公开课的评比,中学数学教学论文的撰写,中学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怎样才能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呢?我认为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首先,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有经验主义思想。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再次,教育理论理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因此也就害怕写文章,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三、个人专业化发展目标

1、总目标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肩负着祖国的繁荣与发展的重任。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因此,必须努力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具体目标

①师德目标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敬业爱岗,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作风正派,正直诚实、为人师表、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廉洁从教,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不以任何理由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服从学校安排,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②教学方面的目标

践行课改,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勇于创新的教师。

③教研方面的目标

积极投身教学研究,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进行长期有效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多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现,不断提升教研水平。关注学生,在创新中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在摸索和发展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四、采取措施。

1、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力争做到课课有亮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学习条件,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多听多上观摩课,计划一学年不少于四次,以此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坚持教育教学反思。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养成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好习惯。通过不断地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力争成为教学

能手。

3、加强自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计划每天抽三十分钟的时间用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水平。

4、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寻找研究切入点;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的劳动,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技能。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养成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形成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每学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果写两篇以上教学论文,争取发表或获奖。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7

为了便于描述与研究,笔者基于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观察,将教师三十余年教学年限大致划分为理想状态的“职初胜任期(1~6年)、稳定成长期(7~16年)、成熟示范期(17~35年)”。其中处于稳定成长期的教师是指那些“获得初步的专业成长后,基本认同教师职业,同时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独立胜任教学,但还没有形成自己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师群体中的示范、影响作用还比较有限的教师”。本文将部分采用2011年3月在闸北、嘉定、浦东等区进行抽样调研的数据,对本市稳定成长期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及其开发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稳定成长期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

1. 专业态度稳定

处于稳定成长期的历史教师度过了职初六年的“职业理想徘徊期”,教师岗位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减少了生存担忧,进一步巩固了教师的职业观。他们适应了所在学校、区域的工作环境,也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关系。他们基本认同中学历史教育的理念与规范,能够坦然面对学生的求知或冷漠、聪灵或愚钝,也熟悉了中学历史教师工作的基本程序与具体事务。虽然他们也会为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要求而烦恼,为学生长期漠视历史课与单元测验,甚至期末考试后一长串的“红灯”而郁闷,但不再会轻易动“跳槽”的念头。

2. 专业知识体系建立

经过四年职前和六年职初学习之后,稳定成长期的历史教师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大史实及其相互联系、重要史论,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基本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的基本环节等,都是稳定期教师已经掌握的。目前,处于稳定成长期的历史教师至少使用过一套完整的初中或高中历史教材,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基本熟悉,并已多次实践与思考。

3. 专业技能臻于熟练

稳定成长期历史教师的基本专业技能都达到熟练程度,他们能独立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课堂实施、电子课件制作、批改学生作业、编制试卷等。根据抽样调查,2010年稳定成长期历史教师中有52.63%的教师一周备课7小时以上,有56.23%的教师首先关注“理顺并熟悉课文与配套练习册的内容”。如果时间允许,近95%的教师会有意识地搜集图文或音像材料,制作电子演示文稿,以增添历史课的趣味性与学术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渴望开拓专业视野

稳定成长期历史教师中“每月读1种以上”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类书刊的有39.73%,“从不阅读”的不足4%;有66.58%的教师表示目前最需要“专家引领”;所有教师都希望能经常观摩市级公开课,聆听市级专家、学者的讲座。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稳定成长期的历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所追求,并且认为专家的引领、学者的讲座、优秀同行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已经能从身边收集到的书刊入手学习和积累。

二、潜能开发的基本策略

基于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学校与区域研训部门需要认真地研究,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开展自我规划、主动训练和及时反思。

1. 自我规划

教师自己确定周期、明确目标、确定任务,撰写专业发展规划。(规划文本基本样式如下表)

2. 主动训练

教师应主动寻求学校制度与措施的保障,积极外出学习与交流,充分利用区县历史教研员搭建的学习交流的平台进行专业训练,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努力通过实践理解和证明历史教育教学理论。

3. 及时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积极行动如果不及时反思往往导致盲目乱动、疲惫不堪。教师每落实一项规划,都要及时反思,对规划作合理调整,目的是做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事,取得最有益于历史教育的实效。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稳定成长期的历史教师身上既有明显的专业发展优势与潜在的发展可能,也存在阻碍顺利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注意规避。

1. 要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寻求发展即意味着不断学习。学习唯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不能丢弃的习惯,才能有效地促进发展。对劳累了一天的教师而言,晚饭后能否抵制闲散的诱惑,周末能否安排几小时的学习呢?

2. 要保持健康,养成固定的运动习惯

由于年龄增长等原因,稳定成长期教师群的“亚健康”现象越来越普遍,他们常感头晕头痛,记忆衰退,容易感冒咳嗽,周期性心情烦躁等。在抽样调查中,每天运动1次的教师仅占6.58%,每3天运动1次的占13.16%,其余为每2月1次或每年1次。有规律的适量运动有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使人神清气爽,从而有利于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提高。

3. 要善于沟通,养成与同行交流的习惯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8

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源泉和保障,也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在国家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今天,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意义尤其重大。

一、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有其固有的职业能力、文化素养标准及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职业的规范、守则和法律要求。从职业角度讲,社会对教师提出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必然的,是不以教师本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也是保证教师职业的地位、待遇和声誉所必需的。

从国家的总体教育角度看,教师职业肩负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社会和谐文明发展及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还涵盖了一切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巧、能力及情感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专业发展意义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习者终身发展的需求及知识本身发展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除了教师作为职业的需要外,教师作为社会人亦有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生存需要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的发展是随着国家教育体制、课程等一系列改革而不断深入的,特别是随着教育人事和教师资格认定等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各地推行的教师考核待岗、下岗、转岗等政策和措施,使现任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正是教师面对生存压力所发出的感慨和反思之声。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当人的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受到威胁或发生缺失的危险时,人的心理就会引起巨大的内需力。教师由此产生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是远远大于外推式的培训效果的。所以,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内在而深远的。但教师的生存得到保证后,他们会自然生出工作的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具有独立性的一面,但更是与同行、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学校文化、其他教师、所带学生、社会和家长等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对教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学校教师管理和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家庭对教师评价更广泛层面的参与,必然会促使教师产生“争做评价合格的教师”的愿望和要求,这种需要会转化为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接收外推型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在此需求层面上,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伦理和专业精神等也同时会在自身努力和评价过程中得到提升。教师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和认可,会引发教师第三个需要——幸福的需要。这种需要涉及教师人生价值、教育思想和教师尊严、人格、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实现这种需要也是由教书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从认识上讲,教师已把工作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成为教师专业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一种无需外驱的、主动自发的执著追求,并逐步形成独有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教育教学理论思想。虽然这种类型的教师数量较少,但却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所追求的理想,也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灯塔和旗帜。

三、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论是教师职业的发展、教师自身的发展,还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就已存在,并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新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因为教师始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始终站在课程实施的最前沿——课堂,始终是课程的直接操作者和实践者,可以说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新课程理论的发展在于对教师课程实践的不断反思。所以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各种新的挑战和要求,这也正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一,适应课程目标改变的需要。新课程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整体的课程意识,即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意识到是为了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从大课程角度来讲,教师必须树立“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此即所谓课程即服务、课程即工作、课程即管理。

第二,适应课程结构改变的需要。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是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创新之举,特别是学科性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都完全不同于传统课程设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具备更全面和更多创新的教学技能,具备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间无法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形成校内教师协同工作的共同体。同时,也要求教师角色实现重大转变,从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探讨,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第三,适应课程内容改变的需要。新课程内容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现状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面对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综合性、选择性和人文性等方面的改变,教师迫切需要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善于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改编、补充、拓展、整合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将学科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先前的经验结合起来的能力。

第四,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改变的需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状况,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机械地接收学习状态,培养探究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师学习方式的改变,即教师也必须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专业学习方式。这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学习方式要求更高。

第五,适应新课程评价改变的需要。新课改倡导人性化的、动态的、发展的评价理念,课程评价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体现评价应有的导向、激励、改进和教育功能。教师要面对转变过去熟悉的“量化性、甄别性、结果性、单一性”的评价方式为“过程性、情景性、发展性、多元性”的评价方式,就无法回避地要不断提高自身评价素养,转变评价观念,创新评价实践。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9

初中历史教师考核个人总结一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九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工作总结《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闭卷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年中招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初中历史教师考核个人总结二

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取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认真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课堂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积极借鉴杜郎口先进教法经验,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开展课堂教研,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在备课组,经常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每个章节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同时,多学习,多听课,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认真做好课后辅导,注意分层施教。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总的来说,一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更新知识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作用?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我将通过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中历史教师考核个人总结三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8、9、10三个班的历史教学,经过一年的事历史教学工作和国培培训,对历史教学的内容结构、知识体系、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教。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和探索实践,在业务知识掌握上、新课堂的构建上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业务知识学习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感知识的匮乏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教师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时代的引领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否则就out了。为此,我自主钻研业务知识,看与历史有关的书籍和教育教学方法。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坚决不打无备之仗。坚持听课,听先进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从而我的业务知识水平有很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堂的构建上

新课堂的构建上,坚持运用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理论,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健全制度、坚持分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堂的构建,分组教学是关键,制度是保障,灵活多样的环节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通过实施分组教学以来,我感觉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能现在看起来有些耽误好学生,可时间久了,对全体学生都有好处,能培养优等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能帮助差生提高成绩,但是也存在不会还不学的学生,这是分组尝试路上的老大难。也是教学中的困惑所在。

三、学生成绩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在几次的考试中有了良好生,这是上个学年没有的。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进步,这与我对本年级的教学设计和能力培养相协调的。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构建新课堂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核心精神,仍然习惯于控制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虽然在学习新课程的精神中意识到了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潜意识中仍然习惯于把课堂看成是我们自己崇尚自由、自主的场所,担心把自由、自主还给学生以后,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自主。升学考试的重压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来愈重,迫使我,愈来愈背离教育的本质,以图牢牢地控制学生。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总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是待解决的问题。

努力方向: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本学期,新课堂构建初见成效,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模式。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尽力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教师考核个人总结四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边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丝绸之路》 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初中历史教师考核个人总结五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10

一、细研教材、潜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经有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而更多地时候自己会选择听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课,从他们身上了解一节课的重难点及其理清教学思路。

二、狠抓课堂、重视巩固

历史知识内容多,条目复杂,为了达到好的效果,我非常重视课堂,争取当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另外,在下一节课前十分钟,我会留给学生背诵和知识巩固的时间,对上节课的内容再复习一遍,以使学生们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率。而在暑假的补课期间,由于没有更多的背诵时间,我便采用了这一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三、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暑假补课期间,对平时的作业凡是有错的学生我都会一一叫回来更正,让他们重做一遍,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是不会,更多的不认真,粗心马虎,有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学习态度还得认真对待。后来的作业中问题明显少了很多,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学中发生的一些事也让我倍感焦急,直到现在自己都心有余悸,力不从心。一次考完试后与某班的一学生在口角上发生争执,没想到学生的反映那么强烈,给了我个下马威,说得我欲言又止。可能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来是希望她下次努力地,可是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从那以后那位学生上课不再听课,作业也不做,反而影响其他的同学。面对这样的学生很无奈,不知道她眼里还有没有老师,学习对她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情况自己第一次遇见,也只能当做没发生,虽然现在不带她了,但是下次遇见这样的事自己真不知道如何下手,还请各位同仁解围。

以上是我对历史教学的一些拙见,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会更加虚心地求教,加倍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历史教学水平。

★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如何写

★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初中历史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历史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 初中历史教师下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 2022年初中历史教师心得感悟

★ 初中历史教师网络研修计划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11

一、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高中歷史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问题。通过对我校历史组共计30位教师的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素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在师生关系方面,没有完全建立起平等、民主、尊重和信赖的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②在课堂驾驭能力方面,部分教师缺乏成熟有效的课堂管理经验,应变能力不强。③在教学能力方面,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紧凑、不够科学,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没有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 高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指数问题。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2日报道:全国有47%的教师认为压力比较大,34.6%教师认为压力非常大,29%的认为比较严重,30%的工作严重倦怠,38.5%心理状况不太好。有关资料还表明,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如果有机会,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换工作,只有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教师普遍工作压力感增大、工作力不从心、职业倦怠等,主要表现在情感衰竭、消极冷漠、认知枯竭、个人成就感丧失等。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教师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主观原因。

二、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1 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使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走进教学与研讨活动之中,可极大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实现教师潜能的开发,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2 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事件和现象的再思考,是教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教师理性的升华,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3 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应在这种变化中把握时机,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忧患意识,防止心态疲劳,追求创新;应具有强烈的沟通与合作意识,以创造教育的辉煌。

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契机,通过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中历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最优发展。而要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观念转变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问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真正转变教育观念,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由学生“学会”变为学生“会学”。

2 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深厚的专业功底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首先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他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媒体能恰当地、娴熟地运用。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

3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学期一开始,我组教师共同探讨研究,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师生间、生生问的相互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00 篇12

全球化已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而英语也已凸显其重要作用。据统计, 全世界有近3.8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 约2.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约10亿人正在学习英语;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85%的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用英文撰写, 70%以上的科技出版物用英语发表, 60%的广播节目用英语进行。总而言之, 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贸易、旅游、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都充当着国际通用语言的角色。

全球经济化给中国带来了发展契机, 而英语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到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 旅游、留学、从事商业活动, 这些都对中国人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要求。

作为发展中的教育大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 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对于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职英语专业和教师现状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十几年来, 高职英语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 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发展背后隐藏着问题。长期以来, 由于定位不明, 高职英语教学成为本科英语教学的缩影, 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轻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 与其他高职专业相比较, 高职英语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般说来, 高职专业往往与某一或某些职业岗位相匹配, 如高职旅游专业旨在培养导游等职业岗位人才, 会计专业培养会计岗位人才。但是, 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应用型英语技能人才适用多种职业岗位, 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一定英语语言能力、能够胜任国际贸易、涉外文秘、货运物流等国际商务活动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型英语技能人才。这种特殊性引起了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这样的表面现象的存在, 也导致了目前高职英语专业报考率逐年降低的情况。

高职英语专业陷入尴尬的境地, 高职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也面临困境。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语言专业, 长于英语语言知识、短于职业技能知识。他们的职业岗位知识往往通过短期培训获得, 缺少企业经历。这也导致他们在教学中注重对英语知识能力的传授, 疏于对职业技能知识的训练。其次,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及高职院校现实状况等原因, 高职英语教师重教学、轻科研, 更不能将自己的发展与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局限了教师的个人进步, 也不利于本专业的良性发展, 影响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三、高职英语专业发展趋势

(一) 高职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1.博雅教育。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源于古希腊, 其“七艺”教学 (包括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课程) 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其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 而是通过掌握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

2.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是指, 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博雅教育重在终身发展, 职业教育重在技能培养;博雅教育注重精神性, 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将二者融为一体。如果偏废博雅教育,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将沦为“高级职业培训”;如果忽略职业教育,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了普通高等院校所进行的“高等专业教育”, 丢掉了职教性这一根本属性,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应当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统一, 应当以培养具有整体素质和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

(二) 高职英语专业应当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那么高职英语专业也应将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目标。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商务英语行业第一线需要的, 具有英语语言方面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必备的贸易、商务综合知识, 适应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跨学科性质。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商务英语本身的跨学科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2.语言是基础。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博雅教育的体现。

3.实用是关键。应当传授学生必备的商务综合知识, 商务英语的教学重在其专业化、口语化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是职业教育的反映。

因此, 高职英语专业设置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保证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能力基础, 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1) “英语能力+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兼具“英语能力+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设置“英语语言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两类课程体系, 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岗位技能知识。 (2) “渗透式”教学模式。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相互渗透, 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如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融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能让学生在语言技能学习中获得职业岗位知识, 又能在职业岗位知识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 (3) “教育专家型”教师队伍。“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高为师”。教师的首要条件是拥有广博的知识。只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才能有效地推动高职英语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依托专业发展, 实现高职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

1.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双师型”教师。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语言素养, 还要熟悉职业岗位知识。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 累积行业经验, 使自己真正成为拥有英语语言知识及职业岗位知识的双师型教师。

2.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实战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avid Ausubel认为: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智力、激情和内在动机的程度, 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因此, 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潜能, 引导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自我教育能力。

3.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学习型”教师。著名美国教育家John Cotton Dana曾说:Who dares to teach mustnever cease to learn。教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要努力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 注重专业知识的累积,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加强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习,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当然, 教师还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 包括向学生学习, 并善于自省和自我教育。

4.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研究型”教师。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主要任务, 它们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创新教学的内容, 深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 教学也可以使教师感悟和发现新的信息, 从而推动科研。高职英语教师不能重教学、轻科研, 应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使自己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研究型教师。

5.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专家型”教师。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应当通过参加研讨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职业调查和专业分析等一系列活动, 把握专业发展动态, 能够对本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专业建设的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将自己真正融入专业建设之中, 使自己成为关注专业动向、推动专业发展的专家型教师。

总而言之, 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依托本专业的发展, 加强教学能力培养, 积极进行科研探索, 将科研、教学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教育专家。

摘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 首先探讨了社会全球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高职英语专业和教师的现状, 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再次, 提出了高职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因此, 高职英语专业应当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最后, 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依托专业发展以实现个人发展的观点。

上一篇:漳平市联兴小学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建设方下一篇:医生考核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