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2024-08-08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精选5篇)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篇1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参考

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目录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 附图

1、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1)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3)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2、设计原则

(1)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2)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

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

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

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5)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

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3、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

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四、设计布局

本方案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轴、三心、五段。

一轴:及贯穿全体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各节点及其它景观,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格上的统 一。

三心:指三处主要节点,分别位于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及黎明路三个交叉点。

市府路节点主要体现对景效果,由于本节点同时是温州市另一重点路段——市府路景观轴线的尽端

所在,故设置视野相对开阔的休闲广场,同时提供两条道路的景观节点和活动空间。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建筑沿街立面整治

一、存在问题

车站大道做为温州市的一条迎宾大道,南起疏港公路,北接江滨路,交通功能十分重要,同 时,车站大道是外地客人来温参观的必经之路,是展现温州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目前车站大道沿

街立面现状存在的环境景观问题,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1、沿街建筑形式与色彩杂乱无章,没有个性特色。城市街道与建筑不协调,没有给人以和谐 明朗形象;

2、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墙上广告随意乱贴;

3、街道的环境设施、小品、候车廊和绿化配置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道路上空 各种线缆横七竖八,各种招牌、广告牌、霓虹灯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给人杂乱的感觉;

4、建筑立面上的防盗窗,外挂式的空调机严重破坏街道景观的整体效果。

二、沿街建筑分类

根据沿街建筑用地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为四大类:

1、已建成建筑;

2、在建建筑;

3、未建的空地;

4、需改建的旧房。

三、整治对策

根据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先提出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合性、接近性、管理性”五种性能,结合车站大道的自身特点,在车站大道的立面整治规划设计中,我们提

出以下整治措施: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1)、文化、标志性建筑:

一、墙面清洗。

二、墙体屋面上不准设广告牌店招,设彩色泛光灯,珠灯等烘托轮廓线,特例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 只能设在三层以下适当的位置。

三、防盗窗、室外机全部拆除,建议设中央空调。

(2)、办公楼:

一、墙面清洗。

二、灯光突出轮廓线。

三、墙体上不准设单位名称标志,单体名称应集中设置在主楼入口处。

四、大楼名称(唯一)经主管部门同意设在适当位置。

五、防盗窗、室外机只能设在背面,建议设集中空调。

(3)、商住楼:

一、墙面清洗

二、原则上灯光只能设在一层、二层商业建筑部分,住宅楼原则不设灯光,保证住宅私密性和舒适

感。商业性质的裙房可设霓虹灯。

三、店招设在裙房以下,经专业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设置。

四、室外机设建筑背立面,公共部分建议设中央空调。

五、住宅空调室外机宜设在沿街视线外的侧立面,或背立面,正立面不准设置,空调室外机位置选

定时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2、正在建建筑的整治

(1)工地沿街侧设防护棚进行封闭施工,棚外可设公益性广告。

(2)施工围墙可以作一些处理,比如设置一些爬藤植物、公益广告、艺术墙、陈列廊等。

3、未建的空地的整治:

红线外30米内设置绿化或广场,以花坛、草皮、铺砖点缀,设置乔木或巨型灯箱广告。

4、需改建旧宅地块整治:

红线外8-10米内设置绿化或小品,设围墙或绿篱改善立面景观。

第三部分

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车站大道作为我市新建 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南抵温州火车站北达江滨路,是一条重要的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景观大道,随着 道路 的建成,两旁的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90年至今建成的项目就有温州科技文化中心等25 个,己批在建或未建的项目有12个,但目前道路两侧尚有部分旧房尚未改建,以及一些广告无序摆 放,商铺占经营,违章棚屋的搭建施工场地脏乱都严重影响了该路的景观。加强道路景观整治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该路绿化规划及夜景灯光规划己专题委托设计,该两部分内容不再列入本次整治范围。

一、现状

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

A类: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己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 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一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 好,但外表陈;日,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

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

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

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被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

1、对道路两侧地块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A类:基本维持现状,对建筑沿街立面广告。灯箱、空调机位进行统一规划。

B类:规定设围墙,沿街施工围墙一律退红线0.5米,各道路交叉口根据不同情况再后退,统一围墙形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占道。

C类:重点整治建筑外立面,根据各基地实

设计说明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区,地处三江交汇处,在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对

面。改造主体及周边地区整体占地十余亩。项目整体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其整体

及长远影响十分深远。

计划目标

依据项目报告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广场。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

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

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因此在设计

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

2. 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 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4. 全面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

计。

设计理念

“山好、水耗、人更好”——成为了本设计贯穿整体的中心思想,并通过材质与设计表达方式的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进行了抽象化的暗喻。

这一整体理念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及文化特征而提出的。“山好”——是指峨嵋山以及河对岸的绵绵山峦。(漫漫地和岸观景步道可饱览群山)

“水好”——是指地处三江交汇。(在中心区设计了一注水雕塑)

“人更好”——是指当地民风淳朴,更是自古人才辈出,如:郭沫若等。(设计中有一个小型的纪念广场。

此广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政广场,由于旁边即将建设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且

要求广场与其构成一个整体,并与步行街相融。故规划范围内,在提供基本设施

及公共设备的同时,还兼顾考虑可以继续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规划设计

之初,以安全自然为主,提供堤岸景观的设计理念,除自然景观的设计手法外,结构安全更是主要考虑的因数。堤岸结构的材质以钢筋混凝土为结构基础。以提

高安全与使用年限,并以自然石材等为装饰材料,融合于自然景观中。此广场规

划设计共分为5大区:中心广场区;郭沫若纪念广场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

区;观佛休闲广场区。

功能分区

1. 中心广场区:

本区是位于全区中心的上举式广场,面向步行街以及市政建筑。半圆形的广场加

上圆形的水池构成了中心广场。广场铺地花纹采取流线型,体现“水”的动感,暗喻五行中的“水”。三层台阶构成了高举式的广场,台阶处点状布置绿化丛,将原本一段弧长较长的圆弧台阶划分为几个部分,并且使广场形式更具有围合性,且

更加生动。本区给人感觉整体气势庞大,视野开阔,有利于观景,可以把江对面的美景尽收眼底。

2. 郭沫若纪念广场区:

此区为纪念性广场,功能上除了“纪念”外,在铺地上,以材质及色彩变化暗喻五行中的“土”。此为强调其纪念性广场设计为为下沉式广场,下沉部分一直延伸到沿江小道。既达到了整体性,又有了一定的道路穿插关系。靠近中心广场处有一

小型暂缓空间,既遵循了空间大小变化又使游人的视线有一个稍微停顿的感觉。

整体铺地上,利用材质色彩的不同,暗喻五行中的“火”。

3. 老人活动区:

此区专为老人设计,提供老人活动的场所,且临江较近,环境比较优雅,使老人

晨练,休息,遛鸟的最佳去处。老人活动中心于中心广场紧紧相连,主要是考虑

到可以将功能结合起来,这样包括中心广场在内,均可以作为老人活动的场所,活动范围比较集中。

4. 儿童活动区:

中心铺地采用木质地板,并以卵石包边。中心设置主体娱乐设施,周边点状布置

辅助性娱乐设施,有主有次。临江一角9棵植物的分布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区域,下以卵石铺地,可供孩童玩耍。打破了广场从平面上看弧线过多,过于圆滑的线

面。从而在平面上有方有原。中心的木质地板暗喻五行中的“木”。

5. 观佛休闲广场区:

此区主要在功能上强调了一个“佛”字。故在铺地的设计上,采用莲花台式的花

纹形式,并且以金属铜条包边,暗喻五行中的“金”,此广场为上举式广场,上举部分延伸到沿江小道,并与临江平台连接起来,弥补了地势过低的不足。

本设计力图使整体环境规划设计从理念上就有别于其他同类广场。整体形式

上体现广场的开阔性。两个上举广场,一个下沉广场,高低起伏,富有变化。在平面布局上强调了铺地的变化,穿插性以及道路的延续性。色彩和材质上的变化

使几个主要分区巧妙的从“金”过渡到“土”。整个广场在绿化方面,少量布置高大的树木,其目的是能让对面的好山好水不至于受到实现上的阻碍。

万科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篇2

本方案采用自然化的手法,在重视视觉的观赏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为住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性及选择性,一方面,使每位住客于外出或归家时,无论走过庭院、大堂,或回到家里往外望,所看见的所感到的,皆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为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住客提供多种选择的可参与的活动,使住客不再局限于自置的物业内,把活动空间及视野从狭窄的室内,延伸至户外庭园,以至整个小区。

●种植设计:采用了以松树,包括油松、白皮松等作为基调树,以强调各入口的轴线及各主要景点的软景效果,软化了建筑及园林构筑物的墙面,阻隔噪音,削减了建筑物与园林间的尺度差距,同时采用了落叶树及其他常绿及落叶灌木等,营造园林空间内容,给予四季鸟语花香的趣味,要点如下:

1)在南部及东部入口处,以常绿树为主,强调入口,并配以落叶树,使其层次分明,四季异彩.

2)在通往住宅建筑的不同通道,均采用了不同的物种,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3)水景的树池亦采用了常绿树,人工湖畔采用了一系列的金丝柳,以强调人工湖的岸线,并配植常绿灌木及其他低矮植物,使湖畔景观丰富并具层次感.

4)雕塑花园采用了软硬相间的铺面处理,既考虑到行人的需要又间配了植物配置.

5)在一般植载范围,所采用材料的搭配均考虑到了其色彩、质感、高矮及开花时序等因素,以取得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及步移景异的效果.

6)植物的选取考虑到其特性与环境要求,尤其在群楼之下,必须选用耐阴植物,挡风处选用耐风及能挡风的植物,在娱乐广场周边选用高大遮荫的植物等等.

 入口广场:本小区共规划有四个较主要的出入口,在每个出入口都有不同的景观设计。

1)东南角出入口:此处为小区步行人流的主要出入口。在这里,设计有紧扣主题的“行星广场”,夜幕降临,广场地面的点点灯光,如同群星璀灿的夜空,旁边的特色水景、叠水及温室与之相映成趣,与富有园林特色的会所建筑一道,形成整个小区的标致。穿过玻璃走廊,是一条规则而有韵律的人行步道,在步道的尽端,中央特色水景从高处直泻地下,气势宏大而富有趣味。从这里,可以远眺阔大的草坪、水面,还可见到人们在网球场上奔跑、在露天剧场边休闲┅┅ 2)东出入口:此处主要为车行出入口。彩色拼花的广场路面,造型典雅的流水墙,使驱车回家的住客一进入小区,就有不同于在外的感受——这里是属于自己的高尚社区。3)南出入口:在此入口两旁,种满茂密的行道树,是为遮挡地下车库入口这一不太美观的硬景,并借助地下车库入口的高差,巧妙的设计了瀑布、银河湖、茶屋,将人的视线吸引过去。

4)西出入口:此处的入口小广场正对的是一开敞的小型高尔夫球场,透过入口广场上的小树林,隐约可见玩耍的人们,远处是流水和树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 小区庭园:在整个小区中,无论是人们行走在庭园中,还是驾车行进在外围,都能体会到步移景异、处处有景。

一条弯弯的小河时断时续、水面时宽时窄,在小区中环绕、穿行。时而有瀑布,时而是小溪,时而是旱河川┅┅或静或动,或急或缓,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住客眼前。沿着河边,布置有茶屋、烧烤场、凉亭、散步广场,人们可以在这里或一人静享如斯景致,或与家人一起聚会、玩耍,或与友人闲话家常,各适其是,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放松紧张的生活。

喜欢户外运动的住客,可以在健身缓跑径运动、健身,一边还可欣赏途中美景——时而是阔大的草坡,时而是水边,还穿过竹林、松树林、芬芳花园,还有路边的健身所可以运动。老人可以在平坦的草坡上打太极、习健身,在散步道上漫步,儿童可以在游乐场中玩耍,在高球场上追逐。喜欢跳舞活动的人,可以在月亮小广场上尽兴┅┅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住客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需要。

整个小区的植物配置也很有特色,使住客在小区不同的位置体会不同的景观感受,如设计有竹林、精细森林,有四季花园、芬芳花园、迷宫花园、雕塑花园┅┅使整个小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致,极大丰富了住客的感受。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篇3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 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 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 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 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3.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五类:

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5m;次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

小区内道路(双车道)红线宽度12m;

小区内道路(单车道)红线宽度8m;小区内道路(宅前道)红线宽度5m.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单车道是连接区内各栋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区内设置两条相对独立的机动车道,中间设特殊通道相连,以保证南北片区的机动车交通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4.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园路的宽度为1.5~2米。

整个学校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整、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园路的线型设计以方便游人游览整个游区为主,同时也满足学生们晨读和休息时的使用。

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行道树主要选用国槐、椿树等。

4.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设计的要求,先整体后局部,逐步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4.1入口区

学校出入口是学校绿化的重点,在主道两侧,种植绿篱、花、灌木及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使入口主道四季常青,也可种植开花美丽的大乔木,间植常绿灌木。

校园主入口区位于校园的南部,面临着城市主要干道。主要包括主校门、入口广场、主景花坛、行政办公楼、停车场等。因此处是学校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窗口,所以整体绿化采用规整式布局,体现学校庄严的风格。两排雪松并排栽种,体现宽阔庄严的气氛,进门的层叠式花坛给予人们鸟语花香的意境,过后便是一片空旷的广场,然后是旗台与行政主楼。

4.2春园

广场西边为一个小游园,园内种植了丁香、黄花连翘、迎春、竹林等,还有一部分乔木,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加上亭子的设计使同学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休息。此处的这种设计体现了学生们每天都有一个春天般的日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

春园主要是满足学生休息、放松、锻炼、娱乐、交往的需要,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开展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有重要意义,对美化校园有重要作用。

休憩绿地是通过创造一定的人为环境,以供学生消除体力疲劳和调剂心理和精神上的疲倦。休息、交流环境应该是宁静的、色彩应该是淡雅的,没有刺激性的,因此选择了枝叶柔软的观叶植物。

在绿地内适当布置了座椅,散步小道、休息凉亭等,以满足人们不同使用的需要。

4.3教学区

教学区的设计因考虑到此处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所以在此处设计了一个假山叠水的小广场与一座单排花架,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闲暇之际,一边休息一边学习。山水的结合,前面加上植物的种植,给学生一种学而不累的景致。教学楼前的景观设计是采用了中国古典自然式的布局形式,宽阔的广场为的是学生们在学习之后可供学生们和老师们学习、娱乐、聊天等。

4.4喷泉小广场

在主楼与学生居住的主要通道上设计了一个方形的广场,中间有四个喷泉,象征了学校一年四季兴旺发达,在旁边设计了合欢与银杏结合的绿化设计布局,象征着学校的师生们天天欢乐,并且可以像银杏一样永葆青春。座凳的设计可以使师生们一边观赏喷泉,一边来学习。地点选择了在此处目的不仅为的是可以使在主楼边上有景,更重要的是在居住、区和教学区有一个的过渡阶段,喷泉后的一排五角枫给予此处一片红红火火的气象。

4.5林区规划设计

林区的设计采用了多种树种的组合,三座亭子的搭配布局,是林区的主要景观,微地型的设计与亭子其结合,让亭子的位置提高,边上的绿化设计上主要是采取了乔灌木的结合,整个小林区的规划设计通过路分成了不同的景区,分别有丁香园、柳园等。各个游园有机相融,构成一幅亮丽的风景。

4.6图书馆前广场设计

在图书馆前设计了一个方形的广场,一座雕塑位于其中,因考虑到此处为图书馆,门前的规划与绿化设计中,行道树主要为雪松,园路的设计与广场的巧妙结合,既方便了学生与其后部的林区的相通。雕塑的设计是一座古代孔子的人物雕塑,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多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7图书馆后的林区设计

在图书馆与运动场之间种植了很多的白杨树、泡桐,目的为了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使图书馆这样的学习区与活动区有一定分隔。林区内主要选用了一些乔木类树种,种植比较密集,使学生在运动之后不会感到闷热,还可以在此休息学习。

4.8运动场的设计

运动场选择了学校最后部的东北部,此地远离学习区与生活区,对学生们在校内的学习没有影响。运动场不是标准的运动场,由于学校总面积的限制,使得该运动场比正规运动场要小一些。在这个运动场中共设计了1个椭圆跑道,3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还有多个乒乓球台。

4.9学生宿舍楼区的规划设计

由于学生宿舍1#楼与2#楼楼门对开,为使楼与楼之间相互连接,在两楼之间做了一座花架可以起到通连两楼的作用。在园路的设计上也是主要考虑到两栋楼之间的走动与学生们的活动。在周围的绿化植物主要是合欢,丁香和雪松等。空旷草坪上种植了一些乔木。学生宿舍2#楼与3#楼由于楼门不相对,在两座楼之间设计了一座花坛,种植了一些时令花卉,给人一种花香四溢的感觉。5.绿地规划设计

5.1立足实际

突出绿地的功能实效性。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特定的因素和使用主体决定了环境的基本特点。作为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值得关注。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一般来说校园内的休闲绿地不会承担诸如大型集会、观光、儿童活动等功能,学生对其要求无外乎能够满足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聚会、小型活动、交流、读书、休憩等。因此,在平面布局设计上就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学生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如主楼前的小广场设计、教学楼前的广场设计等。

5.2注重立意

突出环境感染力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设计常追求“神仪在心,意在笔先”和“情因景生,景为情造”。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校园休闲绿地设计的目标。前面曾经提到过,校园休闲绿地平面构图常采用方和圆的组合,小品设计常从引导学生做人、做学问和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植物配置也常会运用桃和李,意喻“桃李满天下”等,不胜枚举,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莘莘学子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如春园、飘园、梅园的设计。

5.3简洁明快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5.4以绿为主

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了学子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但更重要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春天鲜花烂漫,夏天浓荫匝地,秋天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冬天绿意盎然、寒梅傲雪,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考虑到了能够体现“春华秋实”的校园精神。6.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植物栽植要避免了过于杂乱,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选择了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选择了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这样在价格上也低。在立体绿化面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使它们在形状、色彩、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配置效果相匹配。

小结: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篇4

方 案 构 思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与印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16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智能化小区。

二、小区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

我们认为,一个楼盘小区的园林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

A、园林生态功能

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

满足小区总体布局各层次对绿化的要求,从中心花园到宅间绿地,层次分明,步步有景。

保证长年见绿,力求四季有花。以绿色植物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落叶植物和秋冬季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使人在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

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合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做到推窗见绿、户户有景。

B、休闲活动功能

注重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在小区内设置一定的硬质景观、共享空间,为小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交往、活动的场地,营造和谐、友善、温馨的人际关系氛围。

满足无障碍要求,具体包括:

残疾人无障碍,如有台阶的地方同时设置坡道,使轮椅可通达。

老人无障碍,如台阶高度适宜,方便老人行走。

儿童无障碍,提供大量的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场所,以利于儿童的心智健康成长,并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如游乐设施增加保护装置,防止儿童摔伤、撞伤、夹伤、刺伤;水景深度适宜,可供儿童嬉戏,又可防止儿童溺水。

运动无障碍,提供大量的运动场地,所有设施都考虑方便运动,如路肩做成园弧形,方便溜冰、滑板、单车等运动。

C、景观文化功能

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例如结合“曲水流觞”等有关水的典故,在小区园林中设置景点,使其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和艺术性,同时富于文化内涵。在小区内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小品,寓观赏性、游乐性与教育性为一体,让儿童能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寓教于乐。

三、关于浅水系园林与“多层次水景”概念

该项目策划提出浅水系园林的思路和定位。

以我们对水景园林的理解和多年的景观实践,小区园林水景不宜太深。

第一是安全问题,在广州和上海等地都曾经发生过小区园林水景淹死小孩的事情,责任和索赔争议见仁见智,但发生这种事情总是令人痛心。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和开发商,应该防患于未然,从源头处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第二是成本问题,水景维护成本较高,如果水景太深、水量太大,将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高成本和高难度。第三是效果问题

浅水园林会比深水园林有更好的效果。

浅水园林比深水园林多一个观赏维度,即水底景观。

水底用彩色瓷砖、马赛克或鹅卵石等材料拼贴花纹图案,或者是仅仅松散鹅卵石池底也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基于此,我们在水景园林景观设计中,提出“多层次水景”的概念,即在水景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高差变化、水量调节等手法,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形成丰富变化层次的水景,比如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湖面,在水量小的时候是小溪和广场,等等。

上述的造景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在有水的时候是水景,在没有水的时候同样是很好的景观。并可以让人进入活动嬉戏,增强了景观的参与性和人性化。

四、园林景观设计总体概念构思

该项目总体规划具有非常好的园林景观潜质,整个小区总体规划规整、紧凑、浑然一体。中心湖面呈月牙型镶嵌其中,和谐自然。

结合小区总体规划与楼盘项目定位,该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拟定为:“星月传说”或“星月交辉”。

小区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以新月为中心,周边景点与楼间园林以星座为主题,错落环绕,成“众星拱月”之态,塑造“星月交辉”的意境。

同时景点的营造结合“星月传说”展开,比如中心湖面的周边和浅水湖底的景观采用月亮的传说造景,周边景点与楼间园林采用星座的布局,并结合各星座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营造意境优美的园林景观的同时,极大地提升楼盘的文化品位。

根据项目的整体策划定位,该项目的目标客户是马鞍山市的中上层人群,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对楼盘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会有比较高的要求,“星月传说”的园林景观主题可以契合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有一种生活在童话世界、人间天堂的感觉,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陶冶于美丽的神话传说、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与美好的幻想,对孩子们心智的成长无疑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星月传说”也可以作为楼盘推广的主题之一。

楼盘各组团园林和单体建筑以星座命名,消费者选楼的过程,同时也是选择自己的出生星座和喜欢的星座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充满诗意和情趣,对销售气氛、购买心理是一个很好的烘托,同时也容易让消费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东湖花园”的楼盘名为暂定,这一名称并非不好,但感觉太平常,起名时在意境和品位上尚可挖掘和提升,我们认为楼盘名称也是楼盘品牌乃至公司品牌的一部分,是楼盘营销的利器之一,不容忽视。

建议楼盘名与“星月传说”和水景园林相结合,以使楼盘各个方面的要素和优势理念相互呼应,使整个品牌推广形象浑然一体。

初步提供几个吻合“星月传说”和水景园林的楼盘名,供参考:

月映东湖

东湖星月

星月明居

星月名庭

月华星辉

月如水居

······

另外,建议售楼部设在主入口处广场一侧,与入口广场和月牙湖面相结合,在开盘前争取完成入口广场和月牙湖的园林景观施工,使项目甫一开盘,即可让看楼者领略月牙湖的美景、体会“星月交辉”的意境、感受“星月传说”的传奇,同时在楼盘销售过程中,可以结合广告推广,组织相应的营销推广活动:

比如“星月交辉”广场音乐会;

比如“月映东湖”中秋赏月活动;

比如“月华星辉”儿童诗歌朗诵会;

比如“星月传说”童话故事会;

······等等。

展示了楼盘的精华、优势与风采,凝聚了人气,活跃了气氛,也提升了楼盘的文化底蕴与品位,随着楼盘销售推广工作的逐步展开,必将在马鞍山掀起一轮又一轮“东湖星月”热潮。

五、关于中心区月牙湖的园林景观设计构思

按小区总体规划,月牙湖是整个小区的中心;

按“星月交辉”(星月传说)的园林景观设计思路,月牙湖是“众星拱月”的中心;

按功能定位,该区域是小区的公共交往活动空间;

因此,该区域在整个小区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地位。

现就中心区月牙湖的园林景观设计构思进一步阐述如下:

根据前述“多层次水景”的概念,我们就中心区的园林景观提出以下三点构思:

1、在构图上,保持月牙形的整体感,诠释“星月交辉”(星月传说)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思路;

2、入口广场和月牙湖区域通过高差分隔,但在视觉效果上,保持空间的连续性,在观赏心理上扩大广场空间的尺度,并便于在广场举办活动,包括楼盘销售期间的营销推广活动和业主入住后的社区文化活动;

3、遵循我们提出的“多层次水景”的设计概念,将小溪、台地、健康步道整合成月牙型构图,保持月牙湖的整体感,同时通过高差的变化区分不同空间的功能分隔,并通过水量调节,在不同的时候形成不同的水景,比如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湖面,在水量小的时候是小溪和广场。

以下结合参考图片,就设计构思做部分示例阐述: 小溪

如上所述,为成本、管理和安全性考虑,小区水面宜小、宜浅,因此,在大多数时候,月牙湖区域的水景,仅仅只是小溪,而大面积区域是溪边台地,可以供人亲水,如图: 小溪景观可以通过深度和池底材料、质感的不同,增强景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在小区园林景观整体构图中,蜿蜒、飘逸的小溪宛如一条彩带,嫦娥奔月时挥舞在手里,衬托出嫦娥曼妙的身影,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小品

适当的小品,使景观变得丰富而富于情趣和人性化,并可以画龙点睛地诠释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月牙湖

整个月牙湖区域的标高低于入口广场标高,保留月牙湖的概念。

在水量小的时候,只有蜿蜒的小溪有水潺潺流过,旁边的台地和广场融为一体。

而水量大的时候,整个月牙湖形成一个湖面,湖底用各色铺地材料拼贴成为图案,图案的内容结合“星月交辉”(星月传说)的设计主题。广场

广场是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喷泉景观,生动、热烈、富于人性化,也可以仅在月牙湖区域的广场空间设置喷泉。

健康步道

健康步道通过高差和材质,设置两个层次,其中内侧的健康步道在月牙湖构图区域内,在水量小的时候,是陆地健康步道;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月牙湖的一部分,并将因为材质和图案的区别,丰富月牙湖景观,浅水中的鹅卵石健康步道也将给锻炼者多一个水中漫步的选择。

修建深圳城市中心区“活的绿色自然博物馆”

----莲花山公园总体规划思想

关键词:风景园林;莲花山公园;规划思想;活的绿色博物馆 中心区的绿心

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城市中心区,即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城市商务中心区(CBD)正北,与中央绿带连贯成片,与市民中心、音乐厅、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大型公共建筑隔街相望,成为中心区正立面的绿色主景。公园总用地面积170.1hm2,园内以山地为主,共大小7个山头。山体现状植被良好,为人工次生林。

自1997年开放以来(公园几年来自建了少量基本设施),莲花山公园已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目前,公园已开发建设并向游人开放的面积为60 hm2。位于公园主峰的山顶广场,海拔为106m,面积4000m2。邓小平同志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铜像高6m,重7吨,为青铜铸造,基座高3.68m。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邓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态。山顶广场是深圳市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来宾缅怀一代伟人风采、眺望深圳市景的最好去处。公园东南部为以大面积草地和微地形为主要景观的草坪,市民在这里放风筝已成为深圳市的一大人文景观;南部为具有热带、亚热带风光的椰风林大草坪,为游人提供了休闲、活动空间;人工湖面积3万m2,为游人提供环境优美、水质清澈的垂钓场所。公园南面坡种植有上万株凤凰木,当夏天来临时,凤凰花开,满山木花开,满山红遍,是莲花山非常壮丽的自然景观。动植物多样性

莲花山公园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这样的环境条件为动物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空间。动物资源种类包括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

本区气候有利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发育,但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和开辟为城市公园,现状植被是以次生性的人工相思林、桉树林、荔枝林和园林树木等为主。

本公园共有维管植物 179科668属1269种,其中野生植物139科405属695种;栽培植物113科333属574种,占所有植物种45.2%。

常见的乔木有柠檬桉、赤桉、隆缘桉、台湾相思、凤凰木、南洋楹、荔枝、黧蒴、马尾松、潺胶樟、银柴、鸭脚木、野苹婆、黄牛木、破布叶等;常见灌木植物有:桃金娘、梅叶冬青、九节、木姜子、春花、雀梅藤、豺皮樟、粗毛榕、变叶榕等;常见的草本植物有:芒萁、乌毛蕨、铁线蕨、水蔗草、纤毛鸭嘴草、野古草、象草、类芦、芒草等;常见藤本植物有:菝契、羊角扭、海金沙和有害植物薇甘菊等。

常见园林植物有高山榕、木棉、琴叶榕、法国枇杷(榄仁树)、棕榈类、阴香、龙牙花、洋紫荆、凤凰木、火焰木、大叶紫薇、白兰花等;灌木有垂枝榕、桂花、红继木、

古树少见,仅见移植的龙牙花、小叶榕(树龄约60~80年);保护植物有迁种的毛肋桫椤和刺桫椤等。景观敏感度与生态敏感度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设良性生态城市是当今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莲花山公园位于市中心,在城市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规划中为使开发利用的项目更适合本场地的自然环境,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本地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参考了美国风景资源管理(VRM)系统,对本场地的景观和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为其今后的建设利用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让每一处景点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应和潜力。

3.1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莲花山公园地形地貌丰富,有人工湖和沟谷自然湿地。可结合实地对其地形、岸石、植物、水体等多元素,从景观和生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数值为相对的指标,以作为整体规划的依据。

3.2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与等级

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多维的,而最主要的是物质水平与敏感水平。物质水平以环境要素为基,以风景和生态为质,来反映景观的物质条件;敏感水平反映了风景与观者的关系,风景的异质性越大,对观者的影响越大,所引起的反应越强烈。它是从视觉感、美学、环境的协调性的角度反映和评价风景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结合实际,针对莲花山公园的现状,运用了美国风景资源管理(VRM)系统的部分内容和生态学方法,制定了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与等级。

3.3敏感性与规划管理目标景观与生态的敏感性越高,说明该景观与生态质量越高。敏感水平分3等级,A级为优秀,B级为普通, C级为较差。景观质量与生态质量的满分分别为100分(各50分)。将景观地域分为4个资源规划、管理等级:即保护(R), 部分保护(PR),可变动(M),较大幅度变动(MM),每个等级的风景地域允许人工影响的程度不同。

由于景观生态的敏感性高低与开发强度相反,即敏感性高的地域,其保护力度要提高,开发强度要降低。按照上述的等级标准,得出一般的综合评价模式,即敏感水平等级→综合得分→规划管理目标。(此处有删除)

3.4敏感性特征与规划方式遵照“让场地启发规划方式、提取场地所有的潜在价值”的场地规划原则,用敏感性分析来主启发和支持我们对规划的场地安排与项目设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敏感性分析结果也表明:(1)场地的景观生态敏感性高低交错与场地动、静项目交错相吻合,启发公园总体场地布局具有动、静相间的格局。在本研究地域内,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多位于山角的缓坡区,而愈向公园中心区敏感度愈高,从而也形成了由城市人工?半人工?自然的过渡,游人也有由动--静的区域的活动的多样性。

(2)A级景观与生态高敏感区。规划目标以保护为主。本区为莲花湖上游湿地,现为荒野的象草群落,两旁山林以马占相思和柠檬桉作背景,一片葱郁,并有沟谷地形水有落差,水中草、鱼等生物丰富。位于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仿佛置身于丛野之中。

(3)B级景观与生态中敏感区。规划目标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本类区域有灯旗峰顶及南坡,为公园最高海拔113.37m。视线开阔,同时是以山顶邓小平铜像展开深圳市的中轴线。正前方是市政府所在,在这里,整个城市的布局尽收眼底,但山顶及南坡都为人工林,林相少,可逐步改造。

(此处有删除)

(4)C级景观与生态低敏感区规划目标以重建良性生态、利用开发资源为主。

4规划构思

在中国城市建设继续朝着高密度的方向发展时,同存共居成为莲花山公园重新打造背后的强劲理念,也是一个重要元素。

包括城市在内的生态系统,其平衡需靠有机生命体之间相互适应的关系来获得。群落交错区是两个群落在一起组成丰富的共生关系。莲花山公园正是都市生活与自然进程相互交错而创造出互利互惠的生境例证。这种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得以表达且这种模式能得以延续,如老人晨练区受益于树的荫凉,地下有机生物通过季节性降雨形成营养富集,水边风光诗意盎然,孩子们在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也满足了天性的好奇心,来到公园的人们都能饱览美景。

考虑到中心城区大公园与周边绿地的关系,从城市开放空间整体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应的角度分析,大公园的位置、作用及系统联系,应成为辐射周边绿地的城市安全布局核心。例如莲花山公园与周边行政区、居民区、广场、街道及其他绿地等功能区域形成绿色廊道,结合步行系统,通过城市安全系统联系起公园与城区,使得市民能自由安全地往来于公园与居住区、公园与办公区、公园与商业区、公园与公园,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关怀人的指引,使中心区绿地系统布局达到理想境界。

莲花山公园的核心理念为“活的绿色博物馆”(Living Green Museum)。一方面,公园力图为市民在使用园内公共设施的同时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如游人对于清洁水质的湿地的认识,游人在公园中呼吸新鲜空气或观赏鸟类和野生生物,这些都是人与大自然融洽的体验;另一方面,自然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技术也会重点体现,另外,学校也有机会组织学生来公园游览,学习关于城市景观和生态的知识,希望莲花山公园的建设能为飞速发展的深圳带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效应。因此,同存共居不仅是赋予公园机能与优化生态复合性的想法,而且还勾画出了公园的构成形式与功能。5景区规划

公园总体布局分为11大区:

(1)芳草竞鸢(南面主门区及风筝草坪)60m宽的景观人行天桥飞跨红荔路连接中心区与莲花山公园。从天桥开始就以流线型的铺地与绿化将游人引入公园环境,通过入口广场向东、西两侧疏导到风筝草坪??市民喜爱的放飞心情的地方。风筝草坪北侧靠山体处设风筝茶室与休息廊,通过风筝展示、图文介绍等手段提升风筝文化,同时也作为游客饮茶纳凉的休息场所。

(2)棕榈风情(棕榈园)在现有棕榈树+草地的基础上丰富棕榈科树种,形成具有热带风情的休闲空间。

(3)莲湖泛舟(莲湖景区)由于现状湖岸线生硬,景观质量差,所以对下游一级湖面进行重新整治,将现状水泥驳岸改造为草坡软质驳岸,岸线使其更流畅。对旧游船码头也应重新设计,并在湖边增设景亭。一级湖与二级湖之间的滚水坝改造为水台地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嬉水摸鱼的水乐园。湖东侧的自然泉眼辟为咏莲池,名曰“出水芙蓉”,水池石壁上刻有咏莲、赞莲的诗句,泉水从池中缓缓溢出,顺溪流而下。

(4)芦溪探幽 利用现有湿地景观加以结合,将三级湖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氛围,蜿蜒的木栈道在芦苇丛中穿梭,多种水生、沼生植物如干屈菜、泽泻、水葱、木贼、慈姑、鸢尾、姜花、花叶芦苇、风车草等创造出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家园。路旁设置动、植物解说牌、观察庇护所、生态观测站。

(5)雨林溪谷 如果说西面的莲花湖以“闹”为主,东面的雨林溪谷则让游人进入一片宁静、宜人的绿色世界。两股溪水从山谷中跌宕而下,沿途设置了生态净水湿地、雾谷、观察庇护所、生态体验通道等,配合解说牌,让游人在游憩的同时,了解一些有关自然和生态的知识。在湖西岸有生态教育展示廊,内设标本、实物展示,图片文字展览,多媒体视听室,信息中心,小卖、咖啡座等设施。

碧涧采茵(东部园区)作为紧邻莲花一村、二村的区域,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设施,水系与雨林溪谷相通,使该区与公园内部有机联系起来。

(7)疏林清月(东北园区)溪流、茶舍、运动场地、休闲步道、疏林草地等为游人提供了野餐、聚会、休闲、健身的区域,让附近的居民方便地进入并使用这片园区,顺应地形的溪流创造了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茶亭“相思茗屋”坐落于小山之上,视野开阔,可近赏潺潺溪水,远观城市美景。

晴日暖风(西园区)现状的疏林草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只需在此基础之上增设必要的休闲活动设施,即可为周边居民营造一片美丽的“后花园”。“碧涓花溪”在葱郁的山林背景的映衬下,溪水涓涓,鲜花盛开,蝴蝶纷飞。营造出多彩迷人的景色;“曲径旱溪”在旱季和雨季呈现不同的景观;“鸣翠谷”则利用现状植被、地形俱佳的条件营造成飞瀑叠泉、鸟鸣花香的“世外桃园”,水边有茶室、木平台,可游可憩,沿登山小径而上,可达宋代古墓遗址。

(9)草暖花坞 该区是公园西部的主要景区,主要功能是观花、卖花、生产。临街面辟出水面,使公园景观向城市渗透,跨水的人行景观通道,为游人创造出与其他入口不同的进园感受,也为春节花市的购花人群提供了便捷顺畅的交通条件。大型的观赏花圃是花卉的主要展厅,也成为公园西面的标志性建筑。

(10)莲峰挹爽(山顶平台)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山顶的游客提供更大的休息场地和避雨设施,以缓解平台的压力,规划中考虑在平台东侧增设休闲平台,附带小卖和避雨设施,且可远观市区景色。

某农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篇5

前言

利用郊野乡村的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经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休闲农庄为休闲旅游者提供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示范、健身等休闲服务,增进了农业生产及提高农业效益,业已成为朝阳的新型产业经营形态。

本案对农场东岭水库一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地域休闲农业提升和产业经济植入,发挥两大独特优势(即对台傍金优势、休闲农业优势);打造一大旅游景区(即提升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营造一个将农业经济与旅游相结合,生态环境优美、经济业态良好的新型农业休闲主题庄园,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经济发展。

1.项目的开发背景 1.1区位环境

农场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得天独厚水电条件,优美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壤。基地内部有一约155亩东岭水库和3亩鱼塘,内有五条山谷溪流。水质清新、山川秀美。具有良好的交通、通讯、储存条件,为外商、国内外厂家提供投资的最佳环境。1.2水文气象

农场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C,年温差16.1°C,多年平均降雨量1441.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日照2181.8小时,全年无霜相达313天左右。1.3项目概况

农场原属于国有农业企业,位于国道旁,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全场总人口约7000多人,在职职工有210人,外来人口有700多人,农场管辖有4个行政村(土楼村、后坂村、新塘村、南山村),5个作业区(大埔、大西、小西、南专)。凤南农场东岭水库三面环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以康山(海拔650公尺)为主的山地,丘陵地以路林山(海拔42公尺)为代表的低丘陵开阔地,全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园林景观建设总用地面积为329785m2。

2.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trength)

(1)园区内山环水绕,环境清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美的生态环境,具备良好的植被覆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当前我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政府在发展建设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良好的旅游发展政策环境是凤南农场开发农业休闲庄园的又一大优势;(3)农业生态休闲产业的特色性和独特性,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对目标客群产生强烈的吸引力。(4)农业休闲旅游具有较稳定的客源主体,同时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追求比较持久,相对比较稳定。凤南农场发展休闲农业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条件。

2.2劣势分析(Weakness)

(1)目前与项目景区连接的外部交通仅有一条公路相连,且公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道路有待整修拓宽及优化完善。基地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同时景区内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2)由于地理位置、配套服务及建设初期等因素,现阶段项目开发的知名度有待提升,影响力有限,目前吸引的游客多来自本市区以及周边地区。(3)项目资金收效期相对较长,正确引导资金投入和使用才能使园区建设进行可持续的发展。2.3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随着我国休闲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日益提高,将会继续把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推向高潮。同时国内外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凤南农场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2)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各级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为凤南农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2.4挑战分析(Threat)

(1)随着各省都将休闲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来发展,进而加大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力度;再者,福建省内特别是周边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区域内产业竞争激烈,都对凤南农场东岭水库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潜在压力和挑战。(2)休闲及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以及开发旅游产品中还不完善,对凤南农场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带来的挑战。(3)基地旅游开发以及大量游客的涌入,同样面临园区建设对东岭水库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3.设计依据与原则 3.1设计依据

《公园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1994年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休闲农业庄园建设规范》,DB43/T 763—201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 其他与公园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3.2设计原则

3.2.1 生态可持续原则

注重生态的可持续性,以不破坏基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环境的基本原则,同时尊重科学,用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地形改造和植物配置等做出合理的布局规划,着重生态系统的重建。庄园倡导低碳景观理念,强调项目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导向。力求将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形成区域休闲农业经济循环体系。3.2.2 因地适宜原则

依托基地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合理布置主次出入口、停车场、广场、交通系统以及其它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地自然资源条件,对项目环境做出合理的、贴近自然的处理和有效的优化。合理改造现状地形,充分考虑挖填土方工程量平衡及工程可行性分析,对植物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力求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科技生产、科普教育、田园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农业休闲庄园。

3.2.3 经济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强调山水等自然环境利用的最大化,在利用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的品质。遵从市场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力求形成系统完善、层次鲜明的景观体系,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从而形成可经营、可实施、可管理的科学建设体系。一方面,以生态休闲的概念建设项目,达到“农业循环经济”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以景观环境带动休闲产业,通过景观环境质量的提升,提高经营效应。3.2.4 人本主义原则

功能定位是规划设计方案的根本。本案以考虑多群体的人本需求为出发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休闲、健身的人本主义理念,将产业经营与社会需求两者牢牢结合,以满足各层次人群的多种功能需要,打造一个清新舒适的农业休闲示范基地。

4.设计目标与主题 4.1设计目标

伴随体验经济发展的腾飞,同时,基地周边商务、物流商贸、人居功能板块的不断发展,凤南农场东岭水库必将从一个郊野田园山地逐步演变成为海西第一农业休闲胜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其定位为综合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通过地域农业文化塑造,强化公园生态功能,并充分发挥公园区位优势,发展休闲体验经济。真实保留并延续了场地内的农业人文气息,又融入了休闲经济及现代生活的需求,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期营造一个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结合,具有海西特色,依山傍水的立体休闲乐园。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农业旅游观光的胜地以及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同安生态旅游、休闲经济品牌优势,实现区域自我调整,建立城市未来竞争力。

本案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按田园景观化、园区公园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项目设计充分融入农业文化与特色民俗元素,打造集“农业生产、果蔬采摘、科普示范、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休闲庄园。4.2设计主题

设计以农业休闲为主脉,串联起各个功能组团,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貌和佳山秀水,统筹安排各功能区,布局相对集中,建筑景观化,将开发与环境紧密结合,设计主题为“一芯两环”。即海西农业科研会展中心、滨水休闲景观环和丛林康体生态环。4.2.1一芯:海西农业科研会展中心

该中心建设有海西农业会展馆、海西农业科研馆及昆虫生态馆等主体设施,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农业高科技产业合作,引进技术密集型、精致高优型、绿色环保型的台湾农业新技术。深化对台农业交流合作、打造对台休闲农业合作前沿阵地注入新的活力。

海西农业会展馆作为园区的核心建筑,外观造型选材于饱满的花瓣,衬以磅礴大气的音乐喷泉、景观湖和汀步跌泉,给游客以震撼及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馆内精心建设有农业科技博览厅(内设高科技现代农业的多媒体影音室)、农业产品及科研成果多功能展示区、海西农家博物苑展厅、休闲农业创意展区、多媒体报告厅及有机生活体验馆等。展馆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休闲旅游节,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时令节气,如春茶首次采摘节、桃花节、生态果园开摘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海西农业科研馆采用几何化造型的掩体建筑,体现低碳节能的生态理念。内设智能温室,采用自动控温、无土栽培、配方施肥、营养液滴灌等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外珍稀新品种生产高端农产品。在航天农业观光展区内主要栽培有航天系列果蔬和花卉,如太空茄子、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三色堇、太空仙客来等。

昆虫生态馆依托本区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馆内展示介绍自然界各式昆虫,为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生动展示和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建设成为青少年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与台湾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把调查研究成果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为海西高新农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科研平台。

4.2.2两环:滨水休闲景观环、丛林康体生态环

以环形观光游路为主干,串联景区各个功能分区。通过道路坡度变化、路桥合理布局、植物林相变化营造一个起伏有序的多样化环形带状生态景观绿廊,通过植物的景观色彩营造一个绚丽的生态多彩景观环。并把有机散布于园区内的各主要景区、景点整合串联在一起,给游客强烈的游览空间序列感。

滨水休闲景观环:(1)主入口景观区

设计建设有生态停车场、主入口艺术大门、游客服务中心、亲水广场及躬耕园等。

本案在园区主入口区利用原有坡地,因地制宜地将生态停车场融入到梯田式的田园景观之中。既极大地节约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投入,又实现功能与景观的完美融合。生态停车场设计按大车位及小车位,依次有序地布置于台地梯田式的坡地上,以满足不同旅游客群的车辆驻停之需。同时各排停车位地面分别应用不同色系的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进行铺设,极大提高车辆驻停位置的可识别性,充分体现景观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园区主入口光合广场中心处设计环形生态绿岛,运用自然景石打造精美的公园铭牌,结合艺术性的广场铺地,衬以植物叶形的入口艺术大门,并运用错落有致、组团丰富的立体化植物栽植作为映衬背景,充分体现入口景区与园林景观和谐相融的美感,极大地提升了庄园环境绿视率和景观品位,使景区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生态休闲”的环境品质。整体园林环境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为游客营造一个空间开阔、格调高雅的入口广场。亲水广场采用大块铺砖以及花坛树阵的软铺装的手法,保持亲水空间景观的生态和谐性,创造一个满足人流集散、游人服务和休憩观光等功能需求的生态景观空间,整体突出开朗大气、清新怡人的风格特色。结合临水而建的岸上休闲廊、景观柱灯及栽植高大挺直的香樟树阵,将人的视线自然延续到欢快灵动的秀美湖光景色之中。让人不经意间已接近和感受到—个清新雅致的环境空间。广场周边绿地栽植观赏性强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同时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在广场外围通过构建有机的空间序列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在层次和形式上采取了多样性,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场所。并将地域元素融入到园林建筑和景观构架之中,建筑景观和客服设施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各自发挥优势。农业艺术园运用原有保留的特色石柱,结合艺术性草垛,营造休闲农业主题的空间氛围,同时预留作为远期规划酒店入口的对景空间。

(2)环湖休闲区

景观规划以“高雅、休闲、时尚”为设计主线,在空间划分上亦动亦静、步移景异,形成一组有机的空间序列。考虑到不同游览客体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平台。以亲水观景平台、码头、水岸栈道、水生植物群落、景观吊桥、滨水沙滩的形式营造滨水景观意境。建筑景观和商业服务的结合相得益彰,各自发挥优势。

优美的内湖岸线合理布设了咖啡吧、文化沙龙、水岸酒吧和时尚会所等休闲游憩项目及其配套服务设施。漫步其中,可以体验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享受愉悦的心灵交流及多彩的景观氛围。以水滴作为设计元素及外观肌理的特色水族馆,通过景观桥贯通其中,浮现在静谧的湖面和生机盎然的绿岛之上。步入馆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水底世界。蔚为壮观的玻璃展池向观众展现各种珍奇水生动物的生活情景,为游客提供了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建设的木栈码头有着丰富多样、乐趣无穷的水上娱乐项目,游客可在此忘情地游玩水上自行车、水上划船和水上滚筒等亲水项目。沿着滨水湖岸架设的景观木栈道,与之相连的是健康环保型的垂钓区,利用精心打造的豪华垂钓小木屋、休闲竹屋和浮台式垂钓平台,形成以垂钓、观赏、滨水休闲为功能的垂钓水空间,可极大满足广大垂钓爱好者的需求。开发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户外的鱼类烹制产所,为游客提供鱼类现场制作。同时还可开展两岸三地垂钓大赛等重大赛事。

特色农业休闲街通过构建有机的空间序列来满足不同游览客体的需求,在层次和形式上采取了多样性,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购物场所。业态定位由主题餐饮、农业旅游纪念品以及特色农家小吃等构成,还建设有创意农业工坊、手工编织区、艺术陶吧、押花制作区、园艺产品及花卉扦插区等DIY作坊。极力营造一个集娱乐、购物、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主题商业街。户外拓展运动中心集绿化、美化、运动及锻炼于一体,包括户外拓展、休闲健身、山地越野等三大类型的运动,是健身活动及户外休闲娱乐的极佳载体。建设拟通过大流量休闲运动,引入高级别山地越野赛事、建立名人体育俱乐部等形式来助推园区经济发展,带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场地内拓展运动健身设施大多采用原木等生态环保的材质,开发建设拓展训练基地,设置诸如:蜘蛛网、飞跃激流、法柜奇兵、云梯、穿越生死网、袋鼠跳、驿站传书等拓展项目。同时在登山路旁设立户外健身器材组,为市民在登山提供锻炼休闲场所。

沿水库湖岸北侧依次合理布设芦苇雅憩、亲水沙滩、观湖“鸟巢”和二十四节气廊亭,并在湖区东北角设计建设园区次入口水文及星象广场,通过水库堤坝与主入口相连,实现交通便捷、科学合理的环形游赏路线。芦苇雅憩园区在原有湖岸湿地的基础上精心营造,主要由占主导地位的景观水域及其滨湖湿地构成,借水造景,以曲代直,布局自然。经过生态工法的改造下,科学栽植了菱角、莎草、石菖蒲和莲花等各种水生植物,兼起景观美化和净化除污之功效。创造出一个适合水禽鸟类生活繁殖的地方,吸引不少侯鸟栖息,游客可以细心观察湿地植物和水禽鸟类等。结合水系景观空间,籍此创造出丰富的、多元性和舒适怡人的滨水湿地观光带。亲水沙滩结合原有湖岸地形地貌,经过生态改造,铺设洁白沙石,成为年青游客休闲浪漫的绝佳平台。而与之毗邻的观湖“鸟巢”无疑是湖岸景观重点打造的又一亮点,游客可登临远眺碧波荡漾的湖面和远处绿意盎然的山林景观。游至二十四节气廊亭,浓郁的休闲农业主题气息扑面而来,廊亭内通过景观地刻和壁画等形式生动展现与农业信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等主题文化。

丛林康体生态环:(1)山地果蔬区

以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为导向,打造现代生态田园风光。发展绿色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如种植闽台名优果树,形成生态观光农业。以台地方块状的种植形式营造自然的田园风光,也可作为观赏花卉、名优果木及景观作物的栽植基地,满足景观、劳作体验以及商业经济的多样化需求。让游客深度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通过果蔬种植、采摘、创意农业等活动项目,让游客有深度体验农业生产和种植的机会。山地果蔬园结合原有台地的地形地貌,设计通过台地式的特色果林景观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穿插其中的小径提供良好的观景点,给人特有的农业采摘体验。设计有特色果蔬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DIY果蔬园艺区、田园农耕体验区、本草园和寻梦香草园(婚庆礼仪摄影基地)等景点。

在特色果蔬园内主要栽植闽台名优果木,有花柰、胡柚、水柿、金柑、台湾莲雾、台湾杨桃、台湾嘉宝果和台湾四季果桑等,品种繁多,作为旅游观光生态种植和现代化果木种植示范区。与台湾果农联合,种植高优水果,响应时代号召,打好海西牌,与台湾果农共建和谐合作关系。园区内鸟语花香、果蔬繁茂,让人一见便垂涎欲滴,在田间坡地栽种有丰富多样、特色新奇的水果和蔬菜供游客亲手自助采摘,寓游于乐,体味劳动的乐趣。本草园是以弘扬中药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药用植物栽培和科普教育为基础,集中药材种植、中药养生休闲、中药药膳、中药科研开发等一体,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中药文化主题园。寻梦香草园以香草种植为主题,遍植了上百个香草品种,设计有柳叶马鞭草紫色花田、以猫薄荷做为造景草地、迷迭香编织的绿篱迷宫、紫色粉萼鼠尾草构成的紫色美景及缤纷花廊等景观。婚纱摄影基地“掩藏”于艺术化的几何形草坡下,无论高层俯视还是游赏其中,该区域都展现生态、净朗的景观效果。拥有设施齐全的摄影棚及休闲设施,是游客踏青休闲、艺术摄影及户外婚礼等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

该区利用原有溪水清泉资源,因地制宜在溪流汇集处营造高品质的露天游泳池,选用乡土的自然景石,结合溪流生态叠水景观,精心营建石滩印象。使天籁游泳池完美地融合到优美生态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设计建设有度假酒店及员工生活区等,并建设有休闲会所、网球场和篮球场等康体娱乐设施。配套建设的酒店为高端农业商务、培训、观光等提供服务空间,营造舒缓、闲适、清爽的度假环境。

在田间坡地精心布置石碾石磨、稻草人及“农夫春耕”等主题雕塑小品,并艺术放置李振声(研究小麦)、李登海(研究玉米)和傅廷栋(研究油菜)等农业名人的石雕像,同时田园中自然点缀景观山石,并于其上题刻“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农,天下之大本”等农业名言与谚语,使园区处处洋溢着淳朴的休闲农业气息。

(2)山顶经营区

该区设计茶园、观光休闲站、缆车中心和林间静心养生区等。积极构建度假休闲、健身疗养、生态环保等旅游产品,形成商务休闲、康体疗养、森林观光等三大主导旅游产品。

该区力求打造一个天然大氧吧。这里秀丽的山色,清新的空气,让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郁郁葱葱的林间感受那心神陶冶的一刻,徘徊在空气新鲜粒子中,与大自然悄然融为一体。同时,利用该区良好的山林环境,开辟天然的森林浴区域。各式依山而建的度假木屋隐匿在万木丛中,在野外帐篷、森林吊床和树屋里修心疗养、休闲,回归自然,尽享阳光、绿色。在山地的至高点搭建观光休闲站,鸟瞰全园景观,并作为轴线焦点控制此整个区块的天际线。在其周围设置一些观光栈道穿插于树林之间,使人流连忘返,尽享眼前的美景。

凤南农场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种植优质的有机生态茗茶,色、香、味、形俱佳。打造以茶文化为主题,融茶叶生产加工、茶艺表演和旅游度假于一体休闲园区。在茶田景点中,运用丘陵缓坡和梯田台地的景观特征,大面积栽植有闽南乌龙茶、闽南水仙茶、武夷岩茶、台湾乌龙茶等各系名茶,完美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闽南原汁原叶的乡土文化为内涵,与茶结缘,与茶会友,与茶传情。并在其间穿插台阶和小路,同时还间植有鸡蛋花、四季桂、含笑等香化植物,自然点缀“茶圣陆羽”石雕以及茶艺雕塑小品等,营造清新宜人的园林景观。在山地高处搭建观光茶楼,游客登临品茗油然产生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让游人融入到醉人的茶韵之中,体验完美的悠远茶文化之旅。5.园林绿化设计 5.1设计原则

(1)地域性原则

种植设计以当地典型的自然植物群落为蓝本,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树种选用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作为基调,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突出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应用乡土植物须做到因地制宜,这样不仅可增加观赏植物的品种,而且能实现多样化园林树种的协调发展,使物种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以达到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2)生态化原则

根据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进行园林绿化的配置。在保护原有绿化植被的同时,首先调整树种结构,选用的树种必需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且易于栽培管理,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使乔、灌、草三者搭配比例合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有机结合,塑造优美的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植物景观。

(3)多样化原则

在植物配置上体现三个多样性,即树种多样性、季相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多样性。树种多样性体现在本案园林绿化中,则要因地制宜,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性,科学地选用树种及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多样性体现在有混交林也有纯林,有单层或多层的不同郁闭度的密林、疏林、灌木林、草地及藤本等;季相多样性体现在植物的形状、颜色和姿态,随着四季的交替变换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园林季相景观;生态环境多样性体现在场地内有常绿阔叶林、密林等不同生境。

5.2植物配置

以庄园功能分区为基础,结合各分区的景观特色和具体功能特点,形成以山林滨湖为本底的多个植物景观特色分区。园区植物景观设计在注重整体效果统一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各分区的植被景观特色,形成不同园林类型、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绿化设计整体遵循园林艺术布局法则,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景观效果。注重优化树种的选用以及植物配置,将乔、灌、地被等进行疏密相间、高低错落、开合有致的种植布局,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生态高效、景观良好、仿自然的植物群落,整体植物景观极力打造和渲染出“层林尽染”的园林意境。同时调整和优化植被结构,合理配置乔、灌、藤和草本植物,构建稳定健全的复层群落结构,进而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园林环境。

在园区外围边缘选用耐火性能较强的适生树种如马占相思、大叶桃花心木、火力楠等和密植灌木夹竹桃、垂榕、海桐等结合进行行列式混交种植,形成一条绿色生物防护隔离带。同时增加外围边缘风景林带的厚度和密度,特别要增加一些抗污能力较强的植物树种,如夹竹桃、海南蒲桃、阴香、紫薇和蝴蝶果等,并在外缘风景林带广植以香樟、女贞、珊瑚、杜英、杜鹃、云南黄馨等组成的常绿乔、灌木或成片竹林组成的生态隔离林带,以阻隔外来性不良介质进入项目景区中,起到隔离和减少外界纷扰,营造空气清新、雅致静谧的园林环境。让人漫步其间,充分领略草木芬芳的天然氧吧。

5.2.1 一芯:海西农业科研会展中心

作为全园的核心景区,在园林植物的选材上,着重考虑选择观赏性强、香气宜人、色彩丰富的名优园林植物,使整个景区的绿化景观变化多样、步移景异。同时根据本区的主题功能和景观需求而采用有机的绿化配置形式,让游客在观光游赏的同时,感受、认知浓厚农业休闲文化底蕴。整体园林景观结合现状植被及自然地形的高低错落变化,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

在海西农业会展馆、海西农业科研馆和昆虫生态馆周边绿地栽种凤凰木、刺桐、三角梅和台湾栾树、台杉等特色植物为主,形成绿色软质基底,渲染和强化本区“海西农业”主题。搭配火焰木、海南红豆、小叶榄仁、红叶李、山乌桕等秀美花木,以周围山体的自然园林背景为依托,使景区的景观更臻完美。

5.2.2 两环:滨水休闲景观环、丛林康体生态环

环形道路沿线与周边山林湖水和谐交融,创造清新洒脱的自然意境美。溶入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的植物季相元素,打造成“春韵缀红”、“闻木樟香”、“金灿秋实”和“霜林傲寒”不同主题,形成“春观花、夏有荫、秋观色、冬有景”的四季植物景观效果。同时,沿环形道路两侧坡地以自然的生态理念进行绿化,并按等高线,由低到高顺序种植为灌木、花卉、竹林、青松、灌木,形成山坡绿化带。对现有不适宜的林种加以改造,更换适宜树种林木,使山坡四季常青,美化园区整体形象。并于路旁种植具有特色的山花,如桂花、杜鹃、月季、山茶等,形成山花带,提升庄园的景观品位。

滨水休闲景观环:(1)主入口景观区

用心打造的梯田式生态停车场,在各排停车位边缘整齐列植冠大荫浓的乡土常绿乔木—盆架子,既达到降温吸尘减噪的功效,又有效规避落叶植物秋冬季枯叶飘落及香樟、榕树类植物果实掉落污染车体等情形发生。结合树下田埂式的园林种植,形成绿意盎然的生态园林空间,仿佛停车位置身在田园花木之中。

主入口广场植物以丰富多彩、绚丽生机的各种观花灌木和时令观赏花卉为主,两侧的景观树池上栽种树形端直、规整统一的棕榈树阵。同时广场周边的绿地绿树红花相辉交映,又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整体营造出壮观大气、欢快热闹的入口场景气氛。通过园林植物和景观场地的有机交融,有序地形成从公园入口广场至园区内部的景观主轴线,在布局上呈现“放(扬)--缩(抑)--放(扬)”的丰富多样的园林空间格局,给人创造了多变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2)环湖休闲区

沿岸植物配置遵循滨水区自然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营造层次多、结构复杂及丰富多样的滨水植物景观。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合理的植物配植不但取得应有的植物造景作用,还为水生动物等提供养料和栖息之地,同时引来一些水禽、候鸟和其他鸟类来此觅食和繁衍生息,达到良好的生态效果。该区的绿化以春、秋景为主,打造优美宜人的滨水景观。植物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主要有洋紫荆、垂柳、水杉、红千层、青竹、碧桃、紫薇、迎春、鸢尾等。

水上街道及特色主题商业街注重构筑娱乐性、商业性的公共园林空间特色,营造热闹时尚、舒适休闲的景观环境氛围。植栽选用多种形态、结构,常绿、落叶树种及观花观叶灌木定义开放空间。植物以观赏性强、色彩丰富的小乔木为主,点缀开花的乔灌木,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遮阴纳凉和环境清新的环境场所。在重要的景观节点和视觉焦点处栽植一些珍贵华丽的树木花卉,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并在特定的季节渲染浓烈的商业休闲气氛。

在木栈码头和浮码垂钓区强调自然式的植栽配置,使之疏密有致,参差不等,使立面层次丰富,色调浓淡清晰,树冠曲线变化系有韵律,进而营造出绿化与滨水相互交融的园林意境。重点选用垂柳、水杉和芦苇等耐水湿的园林树木,同时适当点缀配置四季桂、含笑球等香化植物,积极营造轻松愉悦、悠然自得的植物景观氛围。力求实现园林人工绿化与绿色自然资源优化组合,让游客和垂钓者在休闲娱乐之余能充分享受绿色自然与滨湖山色的醉人之美。

户外拓展运动中心在植物造景上力求统一、调和、均衡以及有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充分体现本区静中有动的运动主题,与户外山地运动体验的主旨相呼应。在园林植物的选材上,着重考虑选择一些树形优美、香气宜人、色彩丰富的观花乔木和花灌木等,使整个景区的植物景观变化多样。整体植物景观结合现状植被及自然地形的高低错落变化,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体系。本区绿化风格大方朴实、简洁明快,与环境协调,构成生动、活泼、优美、自然的园林景观,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以青春活力的运动氛围包容时尚的旋律。

丛林康体生态环:(1)山地果蔬区

本区作为生态观光农业和现代化果木种植示范区。力求营造现代生态田园风光,用丰富多样的乔木、灌木、地被复层搭配、疏密结合布置的自然式园林种植手法,突出自然生态的特点,构成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俱佳的乡土田园植物群落。园区栽种观赏性强的园艺花卉、瓜果蔬菜及闽台名优果木等,园林植物主要为季节性的农作物和果树等,可观花、观果、观姿态。同时,在重要的节点处可种植一些珍贵华丽的树木花卉,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绿化在色彩变化上,遍植日本晚樱、福建山樱花、碧桃、红叶李、红桑、变叶木等观赏性植物,以不同的色调构成绚丽多彩的植物景观,力争用艳丽多姿的色彩装点出自然优美的原野风景,为游人营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氛围。整体植物景观清新素雅、充满浓郁的田园气息。

(2)山顶经营区

本区绿化风格朴实自然、优雅宁静。营造返璞归真、生态清新的园林休闲空间,使游客能在这里放松身心、悠闲游憩,充分享受优美秀丽的大自然景观。植物采用复层搭配,仿自然林植栽,发挥绿林的最佳“生态氧吧”功能,构成一个富于变化的、有机统一的园林空间序列。植物以观赏性强、遮阴常绿的小乔木为主,点缀开花的乔灌木,创造多样的休闲游憩空间。

植物采用不同高矮、冠形或色彩的组合搭配,营造的园林植物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交融,创造清新洒脱的生态意境美。选用高山榕、香樟、刺桐和台湾栾树等做为基调树种,三五成丛、疏密结合布置,并着重考虑选择一些树形优美、香气宜人、色彩丰富的景观植物。丛林间遍植遮阴、杀菌效果好或丹桂、鸡蛋花和白玉兰等香化植物,花香扑面、沁人心脾。也有以竹林为园林基调的生态景观绿廊。在绿色的基底上朝着香花、彩化、美化的方向发展,以期丰富人们的休闲度假乐趣。5.3园林植物选用

主要选用有:(乔木)凤凰木、秋枫、洋紫荆、美丽异木棉、小叶榕、菠萝蜜、鸡蛋花、华棕、旅人蕉、黄槿、大花紫薇、盆架子、刺桐、桃花心木、台湾栾树、火焰木、香樟、大叶榕、海南红豆、四季桂、紫叶李;(灌木)夹竹桃、红车、茶花、三角梅、金边龙舌兰、黄金榕球、海桐球、非洲茉莉球;(地被)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毛杜鹃、鹅掌柴、金叶假连翘、红背桂、黄蝉、朱蕉、鸢尾;(水生植物)香蒲、泽泻、千屈菜、睡莲、水葱、花菖蒲、旱伞草、梭鱼草;(藤本植物)炮仗花、美国凌霄、珊瑚藤、紫藤、爬墙虎;(草坪)马尼拉草、狗牙根。

6.建筑景观设计

本项目倡导有机建筑,充分依据自然地势,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与周边景观环境共存共生!建筑规划讲究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做到建筑高度、体量有分合、有对比、有起伏,同时色彩、造型与景观相协调;尤其园区内主体建筑应有格调,与景观环境相协调。6.1设计原则及目标

以生态建筑为设计指导方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注重遮阳和自然通风,降低空调等能源消耗。

基本目标:①减少资源能源消耗;②降低环境和建筑污染;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④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⑤平衡建筑生态和经济。

6.2形体融合隐藏

为了避开建筑体量过大对景观的影响,我们对建筑布局进行了大胆的特色化处理,结合地形设计以覆土生态建筑的形势出现,保证建筑屋顶的上人及绿化利用。在建筑材料选择中,避免使用过多的昂贵材料如金属铝板、不锈钢、幕墙、花岗岩等。提倡利用一些低碳生态材料如:U型玻璃、混凝土挂板、合成竹材木材、模块外墙砖等。以及选用一些绿化垂直设施进行墙面材料。将景观与建筑完美结合,从而使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6.3先进技术及生态建材

在处理建筑造型及理念上选用生态建筑为设计指导方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选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处理,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把生态学原理从简单的中空玻璃、外墙保温、自然通风等物理层面外,提升到对建筑空间模式、形式与使用者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的层次上。

本案建筑规划积极倡导选用生态型建材,如TIM透明绝热材料、复合保温玻璃、太阳能光电材料等。

6.4建筑规划布局

除了按照规划要求划定的区域,在主要的人流集散公共活动空间,结合景观构架规划设置小型服务建筑,展示特色休闲农业理念、以及未来农业景观和园林植物的应用。除小体量的临时服务建筑外,将主要服务设施点集中布设在人流密集的休闲服务区,如在滨水驳岸边以别致精巧的高档咖啡吧、休闲茶馆和主题酒吧等服务设施。考虑便以管理维护及经营外,还应考虑到过多的人流活动对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及干扰。对度假酒店、主体建筑等的建设,应降低建筑的体量感,使其与自然田园进行和谐对话,让建筑融入到美丽的自然山水之中。

7.道路系统设计

外部交通的衔接:依据安全、便捷和弹性容量的原则,利用外部较为完善的道路系统进行衔接,既确保了园区与外界的快捷联系,又保证了景区内部便利的可进入性。外部通往公园的主要城市干道上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引导系统。

内部交通设计:园区内尽量利用改造现状道路,以减少工程量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内交通结合景区布局统一建设,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依据景观、工程、生态三大原则,主要分为四个主类:一)、5米-6米机动车道;二)、3米-4米观光车道;三)、2米-3米人行步道;四)、1-2米人行步道。四类道路的有机衔接共同构成合理完善的交通环线系统,同时园区设计三类专项游线:观光车游线、步行游线、水上游线。并以规划的生态景观环路为主干,串联园区内的各主要景区和景点。

8.给排水设计

生活用水:园区设计多个给水加压泵站,分别供至各自山头,山顶设储水池,由水池再供应各个给水点。管网布置为环状,管网最低点设泄水阀,个别压力不足的地方设置压力补充装置,保证供水安全性。园区的生活用水和绿化灌溉等管道均由主管接出,设计考虑重点给水区域预留管道。管道依山路走向敷设,遇坚硬难挖地时可明敷。

绿化灌溉:由于项目建设区域面积较大,植物种类繁多,对园区的灌溉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有灌水器全部为地埋式,不影响园林景观和维护作业,灌水器选择充分考虑易操作维护、水利用率较高、灌溉均匀度高和节约水资源等多方面特点。针对较小的绿化带采用小射程喷头;而较大面积的绿地,则采用具有角度记忆功能的地埋齿轮旋转喷头;树及灌木采用地埋喷灌或地面喷灌。

消防用水:由给水管道供水与给水管同步实施,每个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80-100米,以提高火灾反应速度。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安装方式。地下式消火栓结合园区规划,沿给水管网布置,并要求由主给水管引入建筑庭院及建筑室内,以提高建筑的防火能力。尤其山地森林园区内,道路沿线水管管道隔500米设置出水口,有效预防道路周边森林发生火情。

9.景观照明设计

在主入口广场区域设置景观照明,形成一道独特的主入口夜景灯光,并具有入口导向作用。沿主干道路设置柱灯(杆高3~4米),作为园区交通的主照明,选用具观赏性的灯具形式,配合道路两侧的绿化构成道路景观;沿休闲步道和木栈道设置草坪灯(高度小于0.5米)。亲水木平台处结合平台形式设置下投式壁灯或庭园灯(高1米左右),沿平台靠水一侧的边缘设置LED灯带,勾勒出平台的轮廓。沿滨水的照明灯具同时起到边缘安全警示作用。在户外休闲区周边的树林点缀些照树泛光灯,其散射光可同时兼顾休闲区的照明。

泛光照明采用投光灯具,并根据投射面的大小选择不同配光曲线的灯具。柱灯、草坪灯、庭院灯选用具有反映环境特色的灯具形式,同时充分考虑到对眩光的控制,避免造成光污染。灯具形式的选择与布局使其在白天也能成为园区中的一道风景线。采用寿命长,效率高的高效节能型光源。如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LED灯、金卤灯、节能灯等,实施“绿色照明”。

照明配电及控制:照明配电电压为220/380V。一般灯具用电电压为220V;水下灯采用12V安全电压,设置专用隔离变压器(双线圈220V变12V)。按景观照明的布局设置若干室外景观照明分配电箱。由就近的主配电箱提供专线配电。所有室外照明配电箱的防护等级均为IP65。

在各室外景观照明配电箱内配置自动定时开、关灯的控制系统,并经控制总线实现系统的联网控制。整个园区的电气总监控室设在管理办公区内,有利园区灯光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可按每日的不同时段、节假日、特殊需要等对灯光照明的不同要求来分区、分类开、闭灯光。

10.背景音乐设计

本案在园区精心布设新颖别致的背景音乐系统,为游客漫步游赏之时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背景音乐。聆听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别有一番情趣。本着高标准、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设计先进、器材性价比高、使用稳定、投资合理,选用高品质的背景音乐系统设备。

背景音乐系统中扬声器的选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案园区布设的扬声器要求音质圆润柔和、声音清晰细腻。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和艺术氛围,在选用扬声器时,除了重点要求具有优美的音响效果以外,还强调必须拥有美丽的外观造型。考虑到景区的背景音乐系统设备运行时间比较长,因此,本案作为节目源的智能数码调谐器或激光唱机作为主力设备拟选用进口高质设备。而在功率放大器选型方面,由于园区面积较大,布设扬声器的数量较多,而且背景音乐系统均需较长时间工作,拟采用结构上为风扇前后通风降温方式的功放。为方便日常维护和提高设备的互换性,系统拟统一使用240W或360W输出功率的功率放大器。选用屏蔽性及抗拉伸性强且适于长距离敷设的双绞护套传输电缆。

11.生态环保设计

本案遵循“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开发建设理念以及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从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园区看做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规划建设,使其向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针对基地内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裸露场地和局部需生态恢复的山体坡地,采用科学高效的多种生态设计手法和园林工程技术措施及其他辅助措施,尽快恢复原有场地的自然植物,使恢复后的植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针对现有坡地传统的粗放式开发种植果树,采用修筑水平梯田措施,改造果园坡耕地成等高耕作的高标准水平梯田。根据当地的生态植物结构,将乔、灌、草有机结合,合理配置,依此而形成的山地植被类型能较快地与原有植被融合,并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人工绿化向自然植被的自我繁衍转变,从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园区景观环境。

在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植物个体生态位的作用,选用经济价值较高,生态适应性、抗逆性和固氮功能较强的乡土植物和经济果树,如:豆科植物、榕属植物、梧桐属植物等。多布置色叶植物、花灌木、多年生花卉等观赏植物,适当配植诱鸟植物、香源植物、蜜源植物和保健植物,营造季相分明、结构合理的优美植物景观。

12.经济技术指标

上一篇:教师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下一篇:小学鹰和鼹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