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共8篇)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1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中心小学教师任远果
教学目标
1庇米约旱姆绞阶灾餮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蓖ü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蜂鸟的特点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克”老鹰,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绷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
4蓖ü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绷私夥淠竦奶氐悖知道它能克老鹰的原因。
2绷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蜂鸟为什么能“克”老鹰。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老鹰、蜂鸟的图片或介绍蜂鸟的影碟;蜂鸟的档案卡。
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收集有关鹰和蜂鸟的图片、文字资料;预习课文,勾出生字、新词,标出段落序号。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Γ航裉欤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它在动物世界里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出示课件图片:鹰--空中霸王你印象中的鹰有哪些特点?
2苯裉欤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空中霸王”的克星(板书)。生齐读课文题目。现在请把“克星”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可换:敌人、对手)
二、质疑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点什么?预设:为什么说鹰是“空中霸王”?鹰的克星是谁?为什么能够“克”老鹰?(板书问题)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贝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敝该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苯淌Τ鍪旧词卡片和一些短语,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识记情况。“飘然翱翔的老秃鹰”、“见什么逮什么”、“兀立自若的大兀鹰”、“庞大”、“大拇指”、“性格凶悍好斗”、“惧怕”、“突如其来的侵袭”、“厮杀”、“翅膀和躯干”、“快速敏捷”、“肌肉非常结实”、“歼击机”
4逼攵量挝摹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1毖习第1段。
① 找出能说明鹰是“空中霸王”的句子,指导朗读。
② 文中有两个词,写出了鹰在飞翔时和站立时的“霸气”,找出来,想想该怎样读。飘然翱翔:体现了鹰飞翔的平稳与自在。兀立自若:体现了鹰站立时的威武、傲慢、目空一切。
③ 你又从那些词中体会到了鹰的凶猛?(十拿九稳甚至躲之不及)
④ 出示课件视频,体会鹰的凶猛霸气。
⑤ 指导朗读,读出鹰的霸气。
2毖习第2段。
①指名读,你知道了蜂鸟有哪些特点?板书“体形娇小、羽毛艳丽、嘴尖而锋利”。
②你从“娇小玲珑”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展示课件图片,直观认识感受蜂鸟的娇小及美丽。
4读第2段,读出蜂鸟的娇小可爱。(指名读--齐读)
3毖习第3、4、5段。
① 自由读3-5自然段,勾画出写蜂鸟攻击鹰的句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蜂鸟特点 与克鹰的关系
体形
性格
嘴巴
肌肉
双翼
②指导朗读勾画出的句子,读出蜂鸟的勇猛,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
凶悍好斗(联系下文“奋不顾身地向鹰猛攻”理解。)
奋不顾身(联系上文“它们不但不惧怕鹰这个庞然大物”理解。)
敏捷(联系下文“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理解。)
遍体鳞伤(联系上文“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攻击”理解。)
③小组代表反馈表格内容。
④作者为了向我们介绍清楚蜂鸟的特点与克鹰的关系,运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请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运用的好处。
5.出示课件,直观体会。
五、课外延伸
小小的蜂鸟却能“克”老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动物世界中的哪些故事?
六、巩固
识字、写字课文中这些生字不但要求大家会认,还要会写。(出示生字。)
1毕胂胗心男┓椒ɡ醇亲≌庑┳郑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2庇谜庑┳挚谕纷榇省
3背写生字、新词。
七、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背诵喜欢的段落。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2
1. 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月青岛的特色,感受青岛的美。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作者对花和海的细致描写。
一、激趣引入新课
1. 用课件或图片伴着老师的描述引入新课。
2. 教师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初步感知
1. 五月的青岛是什么样儿的?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的描写走进课文。
2. 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荆”、“咸”的读音。
3. 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有错及时纠正。
4. 说说读文后的大致感受。
三、细读课文,欣赏美景
结合课后第2题,重点引导第一、三段的学习。
1. 学习第一段。
(1)自读思考:这段主要描写了五月青岛的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
(2)随文理解“节气晚”“照例”“明艳”“素丽”等词语。
(3)再读,边读边想象五月青岛繁花盛开的景象,说说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4)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之间评议。
2. 学习第三段。
(1)自读课文,了解五月青岛大海的特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大海的景色的。
(2)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结合课后第2题第2句引导欣赏“绿”的层次。
(3)边读边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反复朗读欣赏。
四、朗读全文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出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
2. 配乐朗读。
五、背诵课文第二题中对“花”和“海”的描写
六、作业:鼓励学生用不同颜色描绘一处景物
参考资料
☆“人面桃花相映红”出自《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泛引作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关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故事
据传崔护早年举进士未及第,清明节时,独自一人到长安郊外巡游。口渴,向都城南庄一位少女讨水解渴,音容笑貌美好的少女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曾使他不忍离去。第二年清明,他重游旧地,风景如故,而少女家大门却紧锁着。万分惆怅之际,他题诗于门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少女归来后,读了他题在门上的诗,因想念过度而生病了,几天后死去。恰巧此时崔护又来到少女家,少女的父亲把女儿因他的诗而病死的情况告诉了他,他伏在少女身上痛哭不已。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少女竟被他的哭声惊醒,活了过来,于是二人结为夫妻。
此一段姻缘佳话被元代杂剧家白朴、尚仲贤等所用,以此故事写下了《崔护求浆》的杂剧。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71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苯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
2苯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蓖ü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
二、自由讨论、学习新知
1苯淌τ每ㄆ出示例3。
0.70193.08103.5032
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
3币橐灰椋憾列∈时要注意什么?
4苯淌Ω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三、巩固新知
1蓖桌相互读数。(课堂活动第2题)
2绷废笆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
3绷废笆四第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
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
4绷废笆四第3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5敝傅剂废啊
(1)第6题。
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
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11题。写出生活中用小数表示数量的几个小数。
四、拓展提高
1绷废笆四第5,7,8,9,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彼伎继猓旱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
(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
(2)3个0都读出来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读一读。
3笨魏笞饕担旱4题和第11题。
回家请父母帮忙,与父母共同完成。
4笨魏笮〗幔航裉煅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
0.7读作:零点七
0.19读作:零点一九
3.08读作:三点零八
103.503读作:一百零三点五零三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4
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第 二 课 时
一、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5
2. 借助旁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心理活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了解背景,感知内容
1. 交流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前苏联、美国……)
2. 引入课题: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梦,是哪一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
3. 检查预习,字词认读,注意“沸”字的读音。
4. 初读。
二、理清脉络,直奔重点
1. 自读勾画:默读课文,用“”把你感到激动的地方标出来,大声读一读。
2. 讨论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激动?从15日凌晨4时到16日6时54分长达21个小时的时间里,作者写了哪几个时刻呢?在这些时刻里,你觉得最让你激动的又是什么时刻呢?(从倒计时开始到火箭升空)
三、切入重点,自读自悟
1. 根据旁批提示默读4、5、6段,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感动的词句,读一读,反复体会。
2. 根据学生反馈,相机引导重点词句的学习。
3. 第四段。
(1)10秒倒计时。 引读10秒倒计时,抽读,出示“神舟”五号高耸在发射架上的图片,引导想象。想想人们会想些什么。再读。
(2)火箭点火升空瞬间。 配乐播放火箭升空录像,再现场景。 朗读表现火箭升空场景的重点句(抽读、评议-自读-齐读-为录像配解说词)
4. 第五段。 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 同桌对读,闭眼想象,互提意见。抽一学生读,其余学生闭眼想象。理解“银练”。自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 引读最后一段。
2. 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的写作顺序。
五、汇报资料,拓展视野
1. 展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举国欢庆的场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嫦娥奔月”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你还知道哪些梦想成真的事例,给大家说一说。
3. 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情况。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6
1. 了解成语形式的多样性,积累成语;积累歇后语。
2. 能清楚地述说自己碰到的问题,能倾听别人的述说,并替别人出谋划策,从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能看图展开想象,把事情清楚、有条理、具体地写下来。
(一)温故知新
1. 自己读成语,作比较。
2. 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3. 总结拓展。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己朗读,读熟歇后语。
2. 课中可鼓励学生针对歇后语的内容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答。
3. 学生熟读成诵。
4. 拓展:交流自己积累的歇后语。
(三)点击成语
1. 借助工具书,自己阅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说说“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意思。
小结:有的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要多读、多积累成语。
3.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自主学习的方法很多,让我们看看“自主阅读园地”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好方法。学生自由读短文,边读边思考。
2. 讨论:读了短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 开一个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已经掌握的读书好方法和经验,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 再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可先勾画,再摘抄,最后记忆。
二
(口语交际:小小讨论会)
(一)教学目标
1. 能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能千方百计地解决。
2. 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认真倾听,能围绕别人的问题作答。
3. 能热情、大方地与人交往。
(二)教学准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请提前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本次“口语交际”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足智多谋的孙膑、聪明能干的禄东赞、机智勇敢的小姑娘杰奎琳……他们用智慧解决了种种难题。在生活、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告诉大家,请大家为你出谋划策。
(1)自读“口语交际”内容要求。
(2)全班交流: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2. 学生按要求先在小组交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
3. 全班交流。
4. 集中学生交流中的二至三个问题,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5. 全班交流:如何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评价。
6. 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按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准确把握图意,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2 能围绕图中的男孩是怎样把皮球弄出来的这一中心事件,合理地展开想象。
3. 能口头表达图意,再按一定顺序、清楚地写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1. 能围绕中心事件合理地展开想象。
2. 准确把握图意,再按一定顺序、清楚地写下来。
(三)教学准备
1. 带领孩子们玩皮球。
2. 展开想象把图中的故事讲给妈妈听,请她给你提提意见。
(四)教学过程
1. 观察图画,把握图意。
(1)书上一共画了几幅图?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
(2)每幅图讲了什么?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2. 展开想象,分组讨论。
(1)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把皮球弄出来的呢?
(2)小组讨论: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巧妙,谁讲得清楚,讲得生动。
3. 代表汇报,自拟草稿。
(1)仔细倾听,互相学习。
(2)理清思路,拟出草稿。
4.习作讲评,誊写草稿。
5. 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6. 自我修改完善。
7. 全班赏析成功习作。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7
1. 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引疑
1. 录像片:百团大战中,战火纷飞,聂荣臻正在指挥战斗,配音介绍战争情况(也可用图片代替)。旨在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让学生大胆质疑。
2. 读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 默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同桌交流、查字典、再读课文等方法均可)。
2.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记号。生生、师生与文本间交流质疑,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悟聂荣臻的崇高,对他产生崇敬之情。
在感悟中读,在读中感悟。
三、细读理解
多媒体展示聂荣臻救日本小姑娘并悉心照顾她们的场景。抓住“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反复朗读,引发思索。
1. 四人合作讨论: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小女孩呢?他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读一读,勾一勾,再一边交流,一边理解。通过读课文感悟、看图感悟、抓重点词句感悟(心潮难平,聂荣臻亲自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动作)。
全班交流,通过细读体会到聂荣臻对两个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爱,指导感情朗读。
3. 悬念讨论:聂荣臻为什么要救她们?谈谈你独到的见解。带着这个疑问,引导学生细读写聂荣臻救小女孩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聂荣臻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4. 学习最后一个段,说说聂荣臻是怎样关心美穗子的,体会“每次”、“问寒问暖”、“关心”等词语,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穗子对聂帅的感激之情。饱含深情地读最后一个段。
四、演读中悟
通过表演诠释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时可分六步:
1. 自选角色(旁白、战士、聂荣臻、日本姑娘等)。
2. 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要靠想象设计)。
3. 组内演练。
4. 代表表演。
5. 师生点评。
6. 评后再读。
五、总结体验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写法、思想感情或自己的思想认识均可以。)
板书设计参考: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难忘 感激)
40年后救日本小姑娘重逢
40年前:决不伤害慈爱地抚摩抱起试找削喂
40年后:抽时间会见问寒问暖关心
参考资料
☆在百团大战中,聂司令毅然救出了两个日本姑娘。但战时的生活不允许一个司令员在自己身边养着两个孩子,考虑再三,决定将她们送回日军。聂荣臻请来一位老乡,让他用扁担挑着去送。这样翻山越岭,孩子不安全。出发前的晚上,聂司令员给日军写了一封信。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之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八月二十二日
临出发了,两个孩子分别坐在两个箩筐里,聂荣臻又在箩筐里放了些水果,让老乡把她们护送到石家庄交给日军。他依依不舍地把孩子抱起来,摸摸头,以示祝福。
时光飞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可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却时时挂在聂帅心里。1980年《解放军报》发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就在见报后的第六天,奇迹般地找到了阔别40年杳无音信的美穗子,她住在日本九州的宫崎县,当年那个在襁褓中的小女孩在送回石家庄以后,死在医院里了。1984年秋,应聂帅邀请,美穗子带领全家五口人,从日本来到北京。美穗子很是激动,她说,在日本,一些旧军人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非常感动和惭愧,更加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这段有意义的插曲,后来成为中日友好的佳话。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8
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修改
修改建议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
3对比、发现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我的空中楼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08
《我的空中楼阁 》优秀教案08-13
霸王的意思, 霸王的解释10-24
我家的“小霸王”06-03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07-16
霸王龙的自我介绍10-24
《霸王别姬》的读书笔记01-20
对京剧霸王别姬的赏析07-22
空中草原的作文01-03
男神学霸王一凡的成人礼宣言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