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载体校本研修

2024-07-23

课例载体校本研修(通用10篇)

课例载体校本研修 篇1

校本研修小学数学: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后测题答案

1、课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有(A B C D)

A.发现问题,确定主题

B.群策群力,教学设计

C.分工协作,课堂观察

D.专业对话,反馈会议

2.下列关于课例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A.课例属于案例

B.课例属于教育案例

C.课例就是课堂实录

D.颗粒就是成功的教学设计

3.所教学科知识属于(A)

A.本性知识

B.条件知识

C.实践知识

D.一般知识

4.完整的课例报告就包括(A B C D)

A.背景与主题

B.情境与描述

C.问题与讨论

D.诠释与研究

5.教师成熟的核心标志(C)

A.完善的知识结构

B.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

C.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

D.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例载体校本研修 篇2

“三段五步”理论是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邬云德先生在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和对教师专业需求及其发展途径调查基础上提出来的校本研修的理论模型:以课例为载体, 能代表前进方向的教师与同学科教师合作, 运用独立思考与社会互动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螺旋式加深发展的研究性变革实践的一种研修过程及其操作方法.“三段”指:理念学习 (认识“教什么”和“怎样教”) 、实践探究 (螺旋式加深发展的行动研究) 和反思性研究 (行动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三个阶段.“五步”指:认识 (价值引导下合作研讨教学) →实践 (认识基础上合作设计与验证) →反思 (效果鉴定基础上合作回顾与思考) →重建 (按改进策略进行再设计与再验证) →总结 (提炼教学经验并上升为教学理论) .初步的理论求证和实践验证表明, “三段五步”校本研修理论对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真功夫”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圆 (1) ”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3.1圆第1课时”) 为载体, 简录用“三段五步”校本研修理论指导发展型学校 (师资水平一般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城镇学校) 的校本研修过程以帮助读者认识和运用“三段五步”校本研修理论.

2 研修过程简录

第一阶段:理念学习———认识“教什么”和“怎样教”

第1步:课前认识———价值引导下合作研讨教学

集体活动前3天, 笔者设计了一份“问题清单”并发给研修“小团体”负责人, 并要求其组织有关成员围绕“问题清单”进行研讨, 研讨形式不限———集中方便的可以面对面交流, 集中不方便的可以借助QQ平台进行交流.旨在引导教师认识数学教育学中的核心问题:教什么?———教学内容问题;怎样教?———教学方法问题.笔者设计的“问题清单”如下:

(1) 圆是在认识直线型图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你认为系统地认识圆有何意义?

(2) 圆又是在小学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 你认为初中认识圆与小学认识圆有何差异?

(3) 圆的产生有几种方式?哪些产生方式具有教育学意义?

(4) 圆有哪些几何特征?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5) 圆有哪些不变关系 (圆的性质及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你是怎样发现的?

(6) 认识“圆 (1) ”需要哪些认知基础?估计学生会遇到哪些认知障碍?

(7) 圆产生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圆教学的切入方式具有多样性.你认为怎样切入最能反映数学的本质和最有利于学生认知?

(8) 描述圆的本质特征和寻找圆的不变关系, 有思想、有数学味、有能力发展点、有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你认为怎样引导, 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9) 用圆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 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圆 (1) ”这节课在应用阶段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 目前在弦、弧概念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 有“天上掉下林妹妹”的感觉, 你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结构应该怎样?并说明你的设计理念!

(11)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你认为有效的课堂小结有几种形式?这节课你准备用哪种形式?

第二阶段:实践探究———螺旋式加深发展的行动研究

第2步:教学实践———认识基础上合作设计与验证

第一, 集体活动之前笔者要求每个教师在认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基础上, 独立设计一份“圆 (1) ”的教学方案并说明设计理念.

第二, 集体活动之前笔者要求研修“小团体”负责人组织有关成员对各人设计的方案进行交流研讨.交流形式不限, 可以是书面交流, 也可以采用课前说课的形式进行交流.

第三, 集体活动之前笔者要求研修“小团体”负责人在交流研讨基础上, 合作形成一份“圆 (1) ”的教学方案并推荐一位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课堂演绎.

第四, 笔者组织研修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前的理论指导, 并要求其特别关注:“圆 (1) ”的教学结构、圆产生的教学、圆有关理论生成的教学和用圆的有关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学.

第五, 笔者组织观课教师按计划走进课堂进行重复式的开放式观察, 或有目的的结构性观察, 并要求其及时记录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并作相应的思考.

第3步:教学反思———效果鉴定基础上合作回顾与思考

首先, 笔者安排一节课的时间, 让每个“小团体”进行课堂观察后的交流研讨, 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寻找教学中的亮点———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取教学中的问题信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提出教学的改进策略———“应该教什么”和“应该怎样教”.

其次, 笔者要求每个“小团体”推荐一个成员代表“小团体”的观点在“大团体”范围内进行交流, 主要分别陈述每节课教学中的亮点、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改进策略.

最后, 笔者在倾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辨证分析.如关于圆产生的教学笔者作了如下总结性发言:

圆的产生方式具有多样性:圆可以看成是“线段旋转”的结果;圆可以看成是“生活中圆”的数学抽象;圆可以看成是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时的极限;圆可以看成是平面截球的痕迹;圆可以看成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直线的包络;圆可以看成是平面上到定线段两端所张角为90°的所有点的轨迹 (包括两个端点) .但具有教育学意义的教学方式可能只有三种: (1) 借助正多边形用极限思想方法得出圆; (2) 借助生活中的圆用数学抽象的方法得出圆; (3) 借助画图工具画图得出圆.第1种方式符合认知同化理论 (学习的形式类型是下位学习———特殊到特殊, 思维形式是演绎) 和新课程理念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展开教学) , 并且借助多媒体直接给出圆花时少, 但这种方式不能反映圆的数量特征, 并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生思维含量不高, 同时与现实生活缺少沟通.第2种方式符合认知同化理论 (学习的形式类型是上位学习, 思维形式是归纳) 和几何发展规律 (“平面几何理论是在对物质世界进行了抽象的基础上借助一些概念、公理和法则经演绎推理而来的, 它属于经验性与演绎性在实践基础上辩证统一的产物.”) , 并且暗示了圆具有广泛的现实情景, 有利于学生感受进一步研究圆的必要性, 但借助多媒体抽象得出的圆不能反映圆的数量特征, 并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思维含量也不高 (学生没有实质性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 , 也容易导致学生“生活中圆”与“数学中圆”相混淆.第3种方式符合认知同化理论 (学习的形式类型是下位学习———特殊到特殊, 思维形式是演绎) 和几何发展规律, 并且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过程, 也暗示了圆的形状特征和数量特征, 但没有反映圆现实情景的广泛存在性, 并且画图操作花时较多.由此可见, 任何教学形式都有其局限性, 用其长克其短以实现优势互补是教师的任务.如圆产生的教学, 可先选择第3种方式来产生圆, 再要求学生列举圆的生活实例.这样既暗示了圆的形状特征和数量特征, 也暗示了圆具有丰富的实现情景, 同时有利于学生认知.

第4步:教学重建———按改进策略进行再设计与再验证

首先, 笔者要求每个“小团体”用30分钟时间讨论教学反思中提出的教学改进建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若接受建议, 则提出内容重建或方法重建的具体措施.

其次, 笔者要求每个“小团体”指定一位学员为主, 用一节课的时间合作修改原来的设计方案, 并进行书面交流以实现意义共享和协调.

最后, 笔者要求研修教师在集体活动之后按新设计方案进行再实践和再反思.如笔者集大家的智慧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再设计, 并作为教研员示范课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课堂演绎, 并在课后接受了有关教师的采访.

第三阶段:反思性研究———行动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第5步:研修总结———提炼教学经验并上升为教学理论

集体活动结束之前的总结阶段, 笔者在反思回味研修过程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专业需求提出了以下3个问题, 要求研修教师合力进行剖解, 并要求将研究成果通过网络进行相互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形式可以是理论阐述、可以是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具体的案例.

1) 学生经不起“抽象”考验的原因之一是导入性学习活动学习效能不高.而影响导入性学习活动学习效能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提供的引导性材料.怎样设计有价值的引导性材料以提高导入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效能?提示:特别关注其内容特征及内容的表现形式.

2) 学生经不起“抽象”考验的原因之二是教师指导不到位———没有根据“个性化”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一般地, 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指导的策略、方法和技巧分别是什么?提示:有效指导要关注内容的特征和学生的现实.

3) 用生成的数学方法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 并且具有“大容量、快节奏、高强度”的教学特征.用数学方法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理解与练习的和谐?提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1) 选用的例子具有代表性; (2) 重视审题和解决问题后反思的过程.

3“三段五步”研修的几点思考

1) 课前认识教学一般有3种可行的方式: (1) 个体自我分析基础上的“小团体”交流———个体借助合适的教学分析理论进行自我分析, 并确定“教什么”和“怎样教”, 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 (可以零距离切磋, 可以通过电话交流, 可以借助QQ平台交流) 听取“小团体”成员的意见与建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这是理论引导下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的方式,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 缺点是参与交流的面不广, 可能会导致对“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认识不到位.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优先发展型学校 (师资水平较高的规模较大的重点学校、实验学校、示范学校) . (2) 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研讨———专家 (能代表前进方向的教师)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论辩式交流→在多种观点碰撞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是价值引导下的独立思考与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的方式, 其交流形式可以是面对面交流互动, 也可以借助QQ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这种课前辩课的形式可以在研修“小团体”中进行, 也可以在研修“大团体”中进行.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发展型学校 (师资水平一般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城镇学校) . (3) 专家 (能代表前进方向的教师) 与教师零距离切磋———采用专家访谈与解说结合的方式:专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众多教师思考基础上回答 (可以争论) →专家在教师思维发散的基础上进行解说.这也是价值引导下的独立思考与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的方式, 虽需要专家参与, 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会更深刻.这种课前零距离切磋的形式, 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活动在研修“大团体”中进行.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欠发展型学校 (师资水平较低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偏远农村学校) .

2) 教学实践一般有3种形式: (1) 多人“同课”异构———组织多位教师按不同的设计思路上同一内容 (或同一类型) 的课.这种研究形式, 会出现内容异构或策略异构, 有利于在反思中形成多边思维碰撞的研讨状态, 从而有利于教师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2) 一人“同课”多轮———物色一位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内容 (或同一类型) 的课.这种研究形式, 虽内容重复 (或类型重复) , 但在研究性变革实践的过程中, 教育观念会逐步清晰、教学策略与方法会不断完善, 有利于发展教师的程序性观念和教学法知识. (3) 多人“共享式”观课———物色优秀教师上课或观看优秀教师的录像课并进行课后说课或行为访谈.这种研究形式, 把案例示范与零距离切磋结合起来, 有利于在畅所欲言的研讨中, 实现思想碰撞、相互启发、智慧共享.

3) 教学反思一般有3种方法: (1) 访谈———专家面对上课教师和观课教师进行零距离教学切磋, 并在切磋中诠释“应该教什么”和“应该怎么教”.这种研究形式运用了价值引导下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相结合的方法, 虽需要专家参与, 但能使参与者有效地“动”起来, 从而能有效提高研修效能. (2) 辩课———围绕重点、难点和疑点等, 提出问题并展开辩论.这种研究形式也运用了价值引导下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相结合的方法, 虽需要组织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营造敢想敢说的研修氛围, 但久而久之能形成良好的研修文化, 只要问题有价值且参与者能有效地“动”起来, 也能促进教师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的理解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3) 点评———先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小团体”范围内进行交流研讨;再每个“小团体”推荐一个成员在“大团体”范围内进行交流;然后研修负责人进行辨证分析, 并指出“应该教什么”和“应该怎样教”.这种研究形式运用了“小团体”交流合作与“大团体”交流合作相结合的方法, 并且具有“先放后收”的特征.这样的交流形式也能提高研修效能.

4) 教学重建一般有3个方面: (1) 内容重建———改变“教什么”.如:许多学习内容具有“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如果只教“结果”而忽视“过程”, 就不能满足学生体会蕴涵在“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的需要, 也不能满足学生在“过程”中发展能力和个性的需要.这时就要增加教“过程”的内容. (2) 策略重建———改变“怎样教”.如:若教学载体的背景不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 则要开发课程资源并将其替换, 使教学载体更具有教育性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教学载体过多或过少, 则要考虑调整教学载体的数量, 使学生理解与练习和谐;若内容的呈现方式不符合学生实际, 则要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 使它更有利于学生认知;若经历过程会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挑战, 则可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等. (3) 教法重建———改变“怎样教”.如:如果学生难以打开理性思维的“闸门”, 或学生没有经历实质性思维过程, 就需要教师价值引导.如思维跨度大时的问题暗示、困惑或认识模糊时的点拨、思维受阻时的“元认知提示语”发问、思维混乱时的辨析、思维偏离方向时的认知干预、回答不完善时的追问等.由于时间的制约, 教学重建往往被忽略.其实, 这个环节可以采用书面交流的形式———执教者根据教学改进策略进行再设计, 然后用书面的形式交流;也可以采用再实践的形式———组织研修成员再次观察改进后的课堂实录.

5) 反思性研究一般有3个视角: (1) 认识教学的经验与感悟.其研究视点有:认识教学的方法及系列案例开发、对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的感悟、对一些流行性观念的认识 (如“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等) . (2) 教学设计科学化探索.其研究视点有: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导入性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练习性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等. (3) 教学方法科学化探索.其研究视点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案例开发、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操作方法、有效交流的指导方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方法、反思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方法、教学“暗示”的艺术等.

总之, “三段五步”校本研修理论, 高度重视了案例、加强了“问题意识”、关注了独立思考与社会互动结合、倡导了教学与科研并重.这能满足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积极实践与认真总结和反思是教师发展“实践性智慧”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尽管“三段五步”校本研修理论给出了校本研修的基本程式,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需要组织者的“实践性智慧”, 特别是对不同类别的学校在三个阶段的研修中需要组织者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课例载体校本研修 篇3

我校作为运河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自2003年以来,坚持以课例为载体,多种形式开展校本研修,进行了示范课、自录课、会诊课等课例的研讨。课例研讨似一泉活水浸入了老师们的心田,解决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教师们分享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从而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必备的实践性知识,增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让教师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师、家长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以往的课例研讨存在以下问题:⑴教研活动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尽管在开展活动前我们也学习了一些课改理论文章,尽可能运用新理念来引导教研活动的开展,但由于大家的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整个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教研更多的是从感性认识出发,从以往经验出发,不论是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还是课后反思评议,都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⑵实施过程各环节安排不尽合理,研究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各轮之间时间过于紧凑,每轮课后的评议与反思未能充分深入有效地开展。所以针对下一轮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未能充分展开讨论,没有实现最后一轮课形成一节精品课的最初目标。⑶课例的研究重点仍然是重教师、教学而轻学生、学习。每一节课后评议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还不够深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校的校本研修还处于“构建模式”和“入门”阶段,如何发挥课例的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代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也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二、构建的课例教学研究模式

1、一人同课多轮。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教学对象不断变化,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步骤:独立课,会诊课,反思课

2、多人同课循环(一课多轮的接龙式授课)。同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步骤:(1)同组教师通过学习交流,确定和本学科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设计课例。(2)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课例,集体备课并确立最初的教学设计。(3)由第一个教师按教学设计上课,同组教师听课,课后立即进行集体研究、反思原设计目标与实际效果间的差距和问题,再修改教学设计。(4)第二位教师按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再上公开课、集备组教师再听课、讨论、反思整个过程,再修改教学设计,⑸然后由第三位教师上课。如此步步深入研究、教师依次在新的基础上执教,最后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3、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步骤:(1)教研组(备课组)确定教学主题(内容)。(2)多位教师分别备课、上课。(3)教师集体听课、评课。

4、互助式观课。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目的是通过观课后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步骤:(1)双方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观课的主题和重点;(2)观课者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3)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重点,问题一定要具体;(4)后续行为,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实施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

5、邀请课。邀请课则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听课,是侧重于成果鉴定的课。步骤:(1)教师公布自己的上课内容和研究题;(2)发出邀请;(3)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4)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的评价。

6、反思式观课。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实行的,让教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步骤:(1)学校在“纯自然”的状态下,为教师摄制“家常课”;(2)上课教师自己反复观看,实事求是地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

7、骨干引导——示范课。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将我校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组织成专家组,对全校教师上示范课。步骤:(1)将我校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组织成专家组;(2)每学期均安排一次示范课;(3)然后组织专家组讨论、反思形成意见,对示范课进行点评、指导。教师观摩整个过程,这样在较高水平上的示范、引导,使教师能站在较高的平台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差距,以便改进,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多种校本研修形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让校本研修从高高在上变为脚踏实地,真正提高了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教研组也正因为拥有多种多样的课例研究形式而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研水平,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例研修心得 篇4

课 例 研 修 心 得

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9月开始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活动,我十分珍惜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机会,自从参加“国培”学习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点滴时间,打开电脑进行听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观看、专心聆听视频中专家们的专题讲座及课例中教师们的精彩授课,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我通过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与其他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等,获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现将我这这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本次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阐述,他们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最新的课标发展动向,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让我们找到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转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

二、进行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动向。

我以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少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的经历、经验、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需求等。这样,就使教学活动失去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培训,使我明确了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核心,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是变化的,而不应该死搬教参中的内容。其变化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认知层面的具体问题,并准确的分析成因,从而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资源,使每一个教学活动都目的明确,最终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二、熟悉教材联系,把握教改方向。

作为一名工作了近三十的老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听了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分析讲座,让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及联系,更有效的把握教材,听评课时更能发现优点和不足。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四、加强课例研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真实反映。各个学校的听评课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做一般的课例研究,但这次培训,收看专家的课例研究解说,知道了自己的严重不足,因为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向我反映,数学的基本概念枯燥乏味。现在想想,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没有吸引学生,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没有很好的将数学的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资源指可为教学服务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就要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标,因此思路一定要放开,方法一定要灵活。

课例研修案例 篇5

云甸完小:王晓林

研修主题:“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数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

徐永明老师在这次课例研修中为我们展示了三节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的课例。结合我们的主题就这节课的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具准备,作一个比较:

一度教案

教学目标:

长方体1、2、3、是学生在小组工作中总结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其特征。是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小黑板、长方体纸盒、课件

三度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1、2、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掌握长方体面、棱、的特点。认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习重点: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和长、宽、高。

学习难点:掌握长方体面、棱、的特点

教具准备:小黑板、长方体纸盒、课件

针对一度教案和三度教案的目标对比、分析如下:

从目标的第一点看,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度教案存在着目标宽,三度教案的目标直奔主题,修改的原因是目标不清晰。目标的第二点是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其特征。三度教案中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度目标中的第三点是情感目标而三度教案中的目标是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这就说明目标的落实随意性大,实效性不强,只是流于形式,从教学的重点来看,修改得更多。原因是直接认识名称是顶点、面、棱和长、宽、高。难点是空间观念修改成面和棱的特点,也就是目标更加具体化。

课例研修体会 篇6

岁月如梭,在教育战线已经工作了5年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自2010年开始,三塘镇全员教师远程培训即将走过两个年头。我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每天认真看视频,写作业,完成心得体会。

培训中我认真观看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使自己受到不小的熏收获,同时也与学校里的优秀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互相借鉴、学习感悟,并积极开展了课例研究活动。通过培训,使我知道如何更好的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

一、开阔视野,学习新思路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培训中,专家老师分别阐述了他们对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国际上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知道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使我没出国门,就了解到国内国外的优秀理论。

二、理论、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联系理论知识,让理论找到检验它的舞台。网络培训中,把自己的困惑和经验在平台上交流,让困惑得到了解答,经验得到了传递,并在课例跟进后,运用所学应用的最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发现和解决所出现的状况,培训让我的头脑得到了更好的武装。

通过讲课,听课,评课,视频学习,能够多维度的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先进的理论剔去了陈旧的观念,教育教学也随之调整姿态,这让我把自己的位置摆的更端正,改变了一些教学方式、方法,懂得亲近自己的学生,让课堂变成一个多元的舞台。

三、通过校本教研、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开展课例研究,展现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把课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例研究,是学科组进行校本教研,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课例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校本教研及课例研究,可以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次培训,让学我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思路变的更为清晰,以前感觉校本教研和课例研修是一种形式,而现在把它看作是自己专业成长的基石。培训开始,我就建立了QQ群“教师研修区”,在这里我们对英语教学、课例研究等等进行深入的讨论,大家互帮互助,真的是不亦乐乎。一次次的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都分别获得了收获,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这些原本陌生的人因为课例研究走在了一起,通过学习合作,形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做了保障,有问题,我们可以在群里讨论,研究,解决。我们也一定会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取得辉煌的成绩。

课例载体校本研修 篇7

1 教学关系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的重要性

“课例研修”以聚焦教学关系的改进为主要特征, 强调教学关系的改进, 也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1]。体育教师在日常业务学习中, 听过不少讲座或报告, 也接受过不少培训, 但往往在参与时心潮澎湃, 事后就不再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 从理论到实践, 从他人经验到自我经验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这其中, 一些体育教学知识固然是极其重要, 但在备课或听讲时往往体会不到, 如果没有相关教学关系的改进, 就无法掌握这些经验知识。基于以上认识,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就要特别强调教学关系的改进, 因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不是文献研究, 亦非理论研究, 而是体育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 是对行动的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 在行动中进行研究[2]。通过体育课程“课例研修”, 体育教师的教学关系要充分适应“课例研修”对常规体育课堂的变革, 从而服务体育课堂教学, 这是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根本宗旨。

2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的教学关系改进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主张在真实自然的体育教学情境中观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关系, 无需研究者通过人为控制教学环境来影响教师的教学关系[3]。在原行为阶段, 体育教师不受他人意志的干扰, 自主备课, 从而在授课中呈现出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按孔子“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思想, 这是体育教师教育与成长的最佳时机;按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这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区域。教师应关注课堂, 因为在课堂中能实现其生命的价值[4],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也应关注体育课堂, 因为只有在课堂中才能有效地改进教学关系。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同,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中进行, 从体育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 通过改进教学关系, 去研究和寻找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 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为的改进。

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 体育教师在其他教师与专家的帮助下, 设计、反思、再设计、再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差距、理念与现实的差距。与一般的反思相比, 这就将他人的经验也扩充进体育教师自身的经验范围, 并且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避免了狭隘的经验主义。例如我们在“课例研修”中提出的“三课两反思”模式, 如果单纯从该理论的书面理解出发, 我们得到的只能是一些文本化的概念而已, 这对于以教授技术技能为重点的体育教学来说, 其效果是滞后的。比如“三课两反思”模式常用的方式是让一位教师就同一课题上三轮课, 从而使教学关系在同一主线上得到不断改进。但由于研究者目的不同、条件各异, 所以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进行适当的变更。

3 教学关系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的阶段划分

3.1 原行为阶段的解释

在这个阶段, 主要是体育授课教师根据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 独立地进行体育教学设计。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原行为充分表现教师教学思想的原生态, 以便在下一阶段 (即第一轮反思) 发现教师的真实问题, 从而为教学关系的改进找准起点。为了避免使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走弯路, 保证研修的质量, 有3点值得注意:第一, 体育授课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比如高中体育教研组将研究主题定为“什么是有效的体育情境教学———以高三年级女生的篮球运球为例”,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 体育授课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创设有效的、和篮球运球有关的教学情境。第二, 研究人员应就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比如大家共同商定, 在进行高二年级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设计时, 设计者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节课学生的成长点是什么, 这节课所体现的技术点是什么,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设计者应在事先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第三, 体育授课教师要完整、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要有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研修主题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业评价方式设计。在第二轮课、第三轮课中也要这样做, 然后三轮课后进行比较, 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师在“课例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从而提炼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适合体育教师成长的规律。

3.2 第一轮反思阶段

在第一轮课结束后,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的所有成员应该根据课堂观察记录 (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录像) , 进行第一轮反思。在集体反思的过程中, 成员间应该有分工, 如主持者、记录者。主持者应该让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针对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直观性的特点, 记录的方式应以录像为主, 而且记录要求完整、原始。

3.3 新设计阶段

授课教师参与集体反思后, 还要撰写日志,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的成员要进行充分的集体讨论, 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如果在新设计中体现出来的理念较之前有较大的变化, 那么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就进入到了“新设计”阶段。授课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 对研究成员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认真反思, 从而建构出新的认识体系。例如将“小学四年级的快速跑教学”作为研修内容, 如果授课教师借助原行为阶段的反思结果来修改教学设计, 考虑快速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分别制订解决方案, 然后提交“课例研修”团队成员的讨论成果, 在审议通过后, 这份教学设计就是“新设计”。

3.4 第二轮反思阶段

第二轮反思的程序和内容与第一轮反思基本相似, 但有所差别的是, 第二轮反思侧重制订合理的评价方案和科学的标准, 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 对新设计阶段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在反思成果推广使用之前, 先在小范围内试用, 以测定它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如有缺陷, 则予以修正, 然后再试用、再修正, 直至满意为止。第二轮反思为体育教师教学关系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反馈信息, 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保障。

3.5 新行为阶段

授课教师根据第二次上课的情况和反思的建议, 重新进行设计。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 新行为阶段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得当关系着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目标能否有效实现, 能否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能否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等问题。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目标、教学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反思修改过的体育教学方法, 按照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 以发挥自身教学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4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促进教学关系的方法

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 教师要求在选定研修主题后再确定授课内容, 并要如期完成三轮课实践。在三轮课的实践过程中, 体育学科教研员、专家、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在完成“原设计阶段” (第一轮课) 的教学以后, 依据课堂观察结果展开讨论与反思, 与授课教师一起找出主要问题,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进入关注新理念的“新设计阶段” (第二轮课) , 通过再次研讨与反思, 总结出变化特征, 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行为跟进;最后进入到“新行为阶段” (第三轮课) 。这3个连续的过程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来促进教学关系。

4.1 进行课堂观察

运用体育课堂观察技术, 科学、有效地观课、议课, 是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研究教学关系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教学前, 课例研修小组成员要根据研修主题确定课堂观察的角度;根据研修主题中的关键词和教学中的关键性事件, 确定并细化观察的维度和要素, 并拟定课堂观察用表。课后讨论时不再像以往那样仅凭个人感觉和经验评价一节课, 而是根据表格内容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体育课堂教学, 使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进行有效的专业探讨, 寻找教学关系跟进的策略。运用体育课堂观察技术避免了教学关系评价上的随意性, 增强了教学关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2 整理课堂实录

体育课堂实录是按照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的真实情况, 以文字形式进行的实际记录。现代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针对体育教学直观性较强的特点, 可将体育课堂录像制作成光盘, 方便教师通过电脑观看教学视频。记录课堂实录的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不同目的, 整理课堂实录的方式可以采用全课记录、截取片段、梳理“流程”、凸显“回合”等。课堂实录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可以为教师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引起反思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为教师最终获取研究成果提供了素材, 是改善教师教学关系的保证, 也可以成为教师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分享智慧、共同促进教学关系的有效手段。

4.3 整理议课实录

议课实录是在每一次教学之后, 针对小组成员议课活动的真实情况, 以文字形式进行的实际记录。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议课实录的记录者是研究者和参与者, 记录中要尊重每位议课教师的谈话视角与看法, 及时、准确地把理念更新、方法改进等观点与建议真实记录下来。记录中还要在忠于议课者教学关系的基础上, 把记录语句梳理通顺、连贯。可把每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用不同颜色的字标示出来, 从而使授课教师一目了然。议课记录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可以真实、客观地记录课例研修小组成员不断深入备课的过程, 为后续教学关系的跟进提供了有效的改进方案;议课记录也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成员在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中逐渐发展自我教学关系的适应能力。

教师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选择集体备课主题, 实践探索课堂观察, 深化评课分析, 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关系与教学改革的能力。笔者期待有一天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也会产生“蝴蝶效应”, 从而将这种教研方式推广、深入, 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常态, 促使学校体育“课例研修”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 极大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并丰富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涵。

摘要: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是在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研修方式, 教学关系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起着宏观指导的作用。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要理顺各种教学关系, 以提高研修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教学关系

参考文献

[1]杨雪芹, 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高耀明.教师行动研究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课例载体校本研修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57-01

沉和浮这部分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浮力也是初、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做为科学教师的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知识更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如何由浅入深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习效果更显著,学生受益更丰富。这次我们组织全区科学教师参与《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课例研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两位科学教师试讲了五次,每次试讲,我区各校的科学教师均按时参与,互动研讨,各抒己见,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碰撞提升,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科学教师要注重课前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探究式教学中强调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指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中的典型材料,这些实验材料的组合,既能体现建构典型的科学概念,又能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且贴近日常生活。

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就经历了一个材料的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材料的选择,决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教参,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分析教材、教参的基础上,选择精练、典型的加以用之,并且在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材料宜少不宜多,要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

同时要对所有选定材料进行课前测试,教师要走在学生前面,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有所估计,要求学生做的实验,自己先探究在前,养成课前 “下水探究”的习惯,努力实现把最具结构性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定性定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干扰。

如:在我们第一次试讲时,开始我们使用的是实验室中的标准水槽,可在实验中却暴露了问题,水槽容积较大,马铃薯浮或沉的效果不明显,用到盐等材料也比较多,经历了这样的意外,我们选择了去了嘴的大饮料瓶;对于马铃薯的选择,则更是要求极高,课前,我们认为只要是马铃薯就可以充当实验材料,谁知过了冬的马铃薯不好用,放到盐水中也不容易上浮,而那些水份蒸发较多的浑身褶皱的马铃薯放进清水中甚至都会浮起……,种种状况的出现都在提示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前测的重要作用。因此,备材料是科学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减少由材料引发教学意外的最有效手段。

二、科学的本质注重严密的逻辑思维

科学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质疑精神、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科学本质” 教育、细化、渗透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的具体指导上。

在教学时,教师演示完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都沉和都浮”的实验后,提出了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问题,学生纷纷确定使马铃薯上浮的一定是盐水。此时教师并没有随机迎合,而是反问学生:“你根据什么确定这一定是盐水呢?”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于是在师生的交流后,得出了用“烧一烧”的方法来验证。

当学生看到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如果老师随声附和,也认定是盐,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白色粉末就一定是盐吗?接着引出亲自做一杯液体的想法。根据液体的外观特点,学生按已有经验能想到的材料有盐、糖、味精等,结果实验都成功了。这就再一次说明前面的那一杯不一定是盐水。

科学的结论既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推敲。学生从不能确定是盐水——做“烧一烧”的实验——做盐、糖、味精等溶液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到最终也不能确定课前的那一杯液体到底加了什么,但这并不影响本课科学概念的形成,相反,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更强有力验证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严密、有层次的逻辑推理过程。我认为: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用新理念充实头脑,让课堂意外成为新的教学契机

每当我和老师私下闲谈时,谈到科学课堂,总能听到一些埋怨:科学课准备材料太难了、孩子总喜欢问一些与课堂无关问题、只要让学生动手就难以控制……,经历了不断的研讨、试教,我们的老师已经逐渐形成共识,这才是真实的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是其最大的特点。我们科学教师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意外的潜在价值,作出相应措施。

这节课,在试讲时,几个学生在前概念的引领下,坚持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水里放了盐,而且还为大家讲了关于死海的故事,甚至告诉我们用晒盐的方法可以证明。这确实让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感到意外,也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正是这个“意外”给了我们启迪,让我们断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方案,及时改变了教学思路。教学中,由于学生也不能明确猜测出白色结晶物到底是什么,所以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时,学生可以经历更多的猜测、实验、验证,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个活动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的激情,也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释放,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在尊重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处理教学意外,有时虽然不尽人意,但经过一个阶段的积累,定会让更多教学意外成为你新的教学契机。

四、开展案例分析与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集中多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本次课例分析活动,我们集中了五次,在这五次相聚的过程中,大家都能够带着一种合作的态度参与交流研讨,收获很多:首先上课教师的很多做法都是我们在平时常态课中可以借鉴和利用的,越是接近常态课的公开课就越有实践指导价值。其次是通过研讨,老师平时很多疑惑不解的问题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教师们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课例研修方案 篇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我们必须强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从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以“学本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便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强者更强,弱者进步。研究、探讨和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交流课堂教学经验,体验如何才能做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二、研修主题:如何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征选择最简捷的解法

实践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三、主题一实践课研修目标

1、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选择适当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四、研修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组长:段家能

副组长:李常源 马志平李金传

组员:谢春芳 朱富云 王赵春 杨双存 白光建

五、研修时间及地点、人员安排如下:

吕合中学数学教研组课例研修安排表(第三周)

六、主题一课例研修要求

1、以真实课例为研究对象,以教研组为研修团队,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按“备课、说课、上(观)课、议课、反思改进”的程序进行。

2、九年级数学教师每人上两节研讨课。

3、在讨论和议课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高度负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侧重于问题和建议。

4、由组长组织资料收交、整理、将书面材料交教科处。

七、课例研修应达到的目标

我们相信在教进校专家的指导下,我组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上,会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备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每个任务在操作之前都带领学生去分析任务,引导学生去思考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再去一个个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而不简单的教授“怎样去做”。会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智力;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境界。

吕合中学数学教研组:段家能

课例研修学习总结 篇10

2014年1月18日,在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的组织下,我与其他10位同学在公教楼D座进行了全天的课例研修培训。在这期间,我们11位同学与张敬彩老师一起研讨了课例研修的概念、性质、意义、流程、及具体内容,对课例研修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学习,并根据“两课两反思”的指导,进行了教学实践。

通过对课例研修资料的学习,我明白了,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事业而非个人事业。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教师们以“课例”为载体,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课两反思”模式,即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开展课例研修,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那么如何做好课例研修呢?我认为,要做好课例研修,首先要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才能更好地相互学习和改进。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这也是这次学习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深刻的体会到反思在课例研修中的重要性。不管教学如何,只有积极地去反思,才能在课例研修中不断的取得进步!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一名教师如果能积极投入到研修中,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扩充自己,及时进行总结,那么在教学中一定会自觉地改进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这次培训让我对课例研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思路也更加清晰,这为将来打下了基础。我非常感谢教师教育中心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也非常感谢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希望在下学期的顶岗过程中能做成功的课例研修。

外院2011级实习生

上一篇:经典推理题及答案三下一篇:社区党总支委员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