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故事作文

2024-10-11

合作的故事作文(共12篇)

合作的故事作文 篇1

有关合作的故事明志类作文

"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小老鼠豆豆和秋秋扛着根长长的木棍,连蹦带跳地朝前跑着。他们要干什么呢?是要盖房子?还是要架小桥?┉┉

原来呀,河对岸长着棵高高的苹果树。每年,苹果一挂枝头,方圆十里的.小动物们就都被引来了。“啧,啧!那苹果结得多好呀!我几乎能嗅到它甜甜的味儿了。”豆豆望着对岸越来越少的大苹果,焦急地踱着方步。“是得想个法子”秋秋咽了咽口水说。

这一天,两只小老鼠终于找到了一根满意的细木棍,兴冲冲地把它抬到河岸上。豆豆两手紧紧按住木棍的一头,一屁股压在了上面。秋秋呢?战战兢兢地爬上木棍,两脚小心地往前移动着┉┉一阵风吹来,细木棍似乎也跟着微微地抖动着,吓得秋秋两腿直发软,失声喊道:“压住,压住,快压住!”秋秋这时真有些后悔爬上这根细木棍,可红红的大苹果就在眼前,它正冲着自己笑哩。现在,只要再往前挪┉┉

“哈哈,摘到了!摘到了!”秋秋抱着大红苹果,得意忘形地蹦了起来,急忙张开大嘴,想咬上一口,美美地尝个鲜。后面的豆豆急了,叫道“你这没良心的,想先吃?没门!快把苹果给我!”秋秋气呼呼地说:“这办法是我想出来的,苹果是我摘的,当然归我了!”这一下,豆豆气得脸都扭歪了,他松开木棍,呼地站直了身子,骂道:“没有我,你能摘到苹果吗?你这贪心的家伙!”说着,就去抢。可怜就在豆豆一抬脚的瞬间,木棍忽然摇晃起来,只听“咕咚”一声,两只老鼠连同那大红苹果一块儿掉进了河里。

合作的故事作文 篇2

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三次演讲形成他的“合作原则”理论的雏形。以后, 他对合作原则等又陆续进行了补充, 不断完善他的这一观点。格莱斯指出, “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特别是‘合作原则’;并认为, 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互相合作的, 双方都有这样一个共同愿望: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理解, 共同配合”。 (参见何自然、冉永平2009, 第67页) 。

人际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在谈话时以语轮为单位, 交际双方根据会话的主题、目的和方向, 提供交际所需的话语或信息, 这样的配合协作就是交际双方遵守合作原则的过程。合作原则在人际交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是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很好的保证。

合作原则具体化为四个准则, 分别为:一, 数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的, 且不多也不少;二, 质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应是真实的, 不能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也不能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三, 关系准则:所提供的信息要关联或相关;四, 方式准则:说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简练有条理, 避免晦涩和歧义。

由此可见, 合作原则的基本内容要求我们说真话, 要直接明了, 不要多说也不要少说。但是在戏剧中, 有时候剧作家为了达到某种冲突或为结局作铺垫, 而选择了设计违反合作原则的对白。接下来就《动物园的故事》中的违反合作原则的对白进行分析。

二、运用合作原则分析《动物园的故事》

在本剧的一开始, 皮特在星期天的下午在纽约中央公园独自一人看书, 杰瑞走过去与皮特搭讪

杰瑞:我去过动物园了。 (杰瑞没注意到皮特在看书) 我说了, 我去过动物园了。先生, 我去过动物园了。

皮特:嗯?……什么?……对不起, 你刚才是跟我说话吗?

很显然, 杰瑞与皮特彼此是第一次见面, 但是杰里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与陌生人见面基本的寒暄类的话语, 可是杰瑞说的话却与之无关, 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 即杰瑞所提供的信息与对话无关联。但是正是关系准则的违反使观众一上来就在心中有了疑问:杰瑞怎么跟陌生人说话一点基本的礼貌都没有呢?而且老提起动物园?这也就为下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 杰瑞相继问了彼得一些私人问题, 然后又谈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还有他租住的公寓以及杰瑞与狗的故事。两人的对话似乎顺利地进行着, 但是杰瑞突然又提到了关于动物园的事

皮特:什么?谁的脸?喂, 你是在说关于动物园里的事吗?

杰瑞: (心不在焉地) 关于什么?

皮特:动物园;动物园。关于动物园的事?

杰瑞:动物园?

皮特:你都提过好几次动物园了

杰瑞 (仍然心不在焉地, 却突然清醒过来) 啊, 对了, 动物园。我到这儿来之前就在那儿。我是告诉过你的。嗨, 中产阶级的上中层和中产阶级的下上层之间的界线是什么?

在此, 杰瑞突然提到关于动物园的事, 这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另外, 当皮特问是关于动物园的什么事情时, 皮特并没有明确, 含糊其辞, 这就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而且皮特没有就杰里提出的问题给予所需的信息, 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数量准则。但是, 正是合作原则的违反, 才使潜在的矛盾逐渐积聚, 导致戏剧高潮的到来。

在剧本中, 杰瑞都在吸引皮特的注意, 希望能保持对话, 而皮特由于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也与杰瑞有所交谈, 但当他不想再跟杰瑞聊了, 却无法从对话中摆脱。因为杰瑞不想让他离开

杰瑞:别走。你不是想走吧?

皮特:唔……不, 我没想走。

杰瑞: (像对待孩子似的) 因为在我对你讲了关于那条狗的事以后, 你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吗?在这以后……在这以后, 我就会告诉你动物园里发生的事了。

皮特: (有气无力地笑着) 你……你满肚子的故事, 是吧?

在上述对话中, 杰瑞问皮特是否想走, 皮特回答不想走, 实际上根据剧本的情节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 皮特其实是想离开的, 但他却否认了, 这里他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这就为结局皮特因忍受不了杰瑞而坚持离开, 导致矛盾激化, 杰瑞自杀埋下伏笔。

三、结语

《动物园的故事》中的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的违反, 突显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刻画了人物动态鲜明的性格特征, 体现了人物在特定的语境下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分析《动物园的故事》中人物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 解读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 我们可以发现, 语言研究能使文学作品研究立体化、细致化, 为理解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达复.格莱斯:会话含义的推断[J].外语教学, 2003, 24 (1) :11-15

[3]王明琪;董亚军;王军.浅谈违反合作原则的《红楼梦》人物会话含义[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7, 33

巨野农民画:合作社的故事 篇3

姚辉川的家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洪庙村,画社有十几个农民画师。他们的作品包括牡丹、十八罗汉、仕女图、水浒人物、山水等。姚辉川负责把这些画销往全国。

在巨野,像姚家这样的“农民绘画点”有很多,仅洪庙村就有320人从事绘画。而整个巨野县,有四个绘画专业镇、500多个专业户,常年从事绘画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5万人,拥有省级以上美协会员35人,被誉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

巨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自古有种植牡丹的传统。农民画也以工笔牡丹为主,单价在200元到数千元之间,年销售量70多万幅,收入3.6亿元。“全国80%的工笔牡丹都出自巨野。”姚辉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放下锄头拿笔头

说起巨野农民画,不得不提姚桂元。这位68岁的巨野农民画发起人,家里是巨野最早的农民绘画场所,也是农民画师孵化的摇篮。

上世纪70年代,姚桂元曾是巨野县工艺美术厂画师。这间美术厂以画彩蛋、屏风闻名,产品远销海外。姚桂元的牡丹画得相当好,“上过天安门城楼,也曾作为礼品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姚桂元的儿子姚树昭向本刊记者介绍。

改革开放后美术厂倒闭了。姚桂元在街头挂起了“古麟书画社”的牌子,把三四十位美术厂的老伙计召来。几十人在家作画,他在外面找市场,北京、西安、东北都去过。第一单生意在曲阜做成,随身带的几十幅画全部卖掉。

尝到甜头后,姚桂元决心发展绘画事业。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分工,有的在家创作、有的在外销售。

几年时间后打开了市场,作品供不应求,“产能”却跟不上。要扩大生产规模,没法使用机器,姚桂元打算发动农民画画。

当时,这无异于异想天开:大多数农民文化低,不仅不懂美术,甚至连画笔都没摸过。虽然免费教学、提供纸笔,但三五个月下来,一幅像样的作品都没有。

时间一长,一些农民觉得耽误打工种地,不认可这份“闲差”。

后来,画社从最易入门的工笔画入手,不讲理论或者先实践、后理论,由美术厂老师手把手教,画农民最熟悉的牡丹。学成的农民再去“传帮带”,一批批农民画师就这样产生了。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巨野的绘画从业人员已达1500余人,年销售作品20万幅,“巨野工笔牡丹”的品牌开始叫响全国。

现在在巨野,画师多是妇女和老人,“忙时握锄头,闲时握画笔”,生产生活两不误。画一张普通尺寸的牡丹需要四五天,售价六七百元。

“妇女不打麻将,画着画、听着音乐,安宁了。”姚树昭介绍,“普通画师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老师能挣七八千元,高水平的农民每年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基本家家盖楼,买车的也多。”

农民画师中,一些有天赋的人走上了专业画家之路,孔庆臣就是其中一个。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布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其中一幅《最吉祥是有粮》就出自他之手。

“从十一届全国美展起,我开始有了个人的表达。”孔庆臣说,“现在我是两条腿走路,既接订单,又搞创作,农忙时还要下地干活。”

第一家合作社

2009年,山东省农业厅批准,在姚桂元家庭画社基础上正式成立“巨野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姚桂元任理事长。

“养鸡养鸭合作社很多,但书画合作社这是第一家。”姚树昭说,目前合作社有社员320人,来自洪庙村及周围几个村庄。姚树昭负责合作社的生产、培训。

每天社员们都来姚桂元家画画。两层的小楼可以容纳数十人,画师们有固定的工位和任务。不过因为场地限制,大部分人在自己家里画,把成品交到合作社来。

合作社的老师也是当地的农民,不过绘画水平已经可以指导别人。通常,老师先画一个底子,学员在底子上临摹,画得跟底本差不多了,就算出师了。

巨野农民都画工笔画——工整细致、色调统一,便于学习,很容易适应规模生产。“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就可以学会,作品就可以卖钱,而且培训免费。”姚树昭说。

合作社的老师除了教学生,还有一项重任:负责产品“研发”。

“工笔画的样式每年都在创新。比如去年喜欢大红大紫,今年就喜欢淡彩。画师会根据客户、市场的要求开发新的样式和色彩。”姚树昭认为,在这一点上他们还算跟得上市场。

距姚家200米远处,一座两层楼的四合院刚刚建好,还没装修,这是合作社的新场地,规模是目前的数倍。山东省农业厅补贴了25万元,合作社自筹30万元。

姚桂元年轻时也画画,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就在各地参加展会,负责产品销售。通常,每年10月到12月是销售旺季,展会、订单多;6月到8月是淡季。

本刊记者采访时,姚桂元正在广州参加艺术博览会。“每次去展会,基本上都有订单,一个单子能做两三个月,一年接几个单子就差不多了。”姚树昭说。

合作社一般会在淡季存一批货、旺季卖出去。销售收益,合作社提20%至30%,剩下的归农民。

nlc202309011634

农民画的买主,以画廊和企业为主。“企业占了大头,尤其是民营企业,大约有60%至70%。”姚树昭说,“现在很多企业讲究了,逢年过节发点奖金,再发两张画作为福利,喜庆。”

合作社卖画有个特点:可以不交订金,但不签合同。“因为质量没法鉴定。这里多个花瓣,那里少片叶子,他说不合格怎么办?画画毕竟是创作,不是复印,这行就讲一个诚信。”所以合作社至今没有成为公司。 “为什么要成立公司?合作社就像一个公司,公司只是一个称号。” 姚树昭说。

在他看来,巨野农民画目前走的是中低端市场,“只能走这条路,因为是批量生产,不是画家个体创作。走高端,画出来卖不掉。发展30年不容易,想毁灭很容易,三月不卖画就完。”

模式复制

绘画合作社的模式已在巨野县“落地开花”,逐步形成了“经销商(展会)-合作社(画院)-农民画师”的生产销售模式。

在巨野县城环境最好的洙水河公园内,一座3万平方米的建筑拔地而起。这是政府耗资6500万元打造的巨野县书画院——一个政府拨款、有编制的单位。政府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集创作、培训、展览、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县书画院三楼画室里,常年有上百位农民画师作画。画院院长陈广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0年,巨野被授予“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县里想借此做点事。“我当时是科长,后来不当了。2002年过来,组织培训、搞展览、搞活动,先造气氛,慢慢由小到大。”

在姚树昭看来,县画院和合作社本质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由于县书画院的公办背景,它会承担更多的展览、培训事务。

目前,县书画院和全国600多个画廊建立了联系,帮农民学员销售作品。“才学新手的,老师帮忙销;翅膀硬了,可以自己联系;有点名气的画家还有经纪人。方式很灵活。”陈广超说。

在陈广超的办公室,有几盒画好的彩蛋样品。他们正尝试“捡起”当年工艺美术厂的优势产品,准备参加各大展会,最终期望出口。

虽然身在其中,陈广超非常清楚农民画产业的“庐山面目”: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生产是作坊式的;销售主要靠腿去跑;利润被别人拿了大头。

经销商的利润有300%~500%,40平方厘米的作品,出厂价200元,在展会上可以卖到七八百元,在画廊只能卖三四百元。

“巨野处于鲁西南,各方面不占优势。我们也想出口,建立网上平台、做电子商务,还忙不过来。现在光缆扯过来了,下一步就想把这个做好。”陈广超说。

但姚树昭认为,巨野农民画目前还没必要发展电子商务,因为产能跟不上。“一个画工一年平均能画100幅,整个产量也就三万多幅。接的订单都做不完,工作场地也不够。”

中国有两个地方以牡丹闻名天下:洛阳、菏泽。菏泽牡丹的种植规模、品种都超过洛阳,但洛阳牡丹更有名。

“菏泽在山东的GDP靠后。”巨野县文体局副局长让淑波指着一张地图说,“巨野是菏泽最东边的一个县,在苏鲁豫皖交界处。过去黄河从这里流过、几次改道,这一带是冲积平原,适合种庄稼,但区位不占优势。”

发展文化产业,或许可以弯道超车。1999年,巨野县提出“发展工笔画产业,搞好巨野经济”的口号。如今,工笔绘画已成为巨野县继煤炭、煤化工之后的第三大产业。

在县书画院背后,一个投资12亿元、占地400亩的书画艺术产业园区已在规划中。目前该项目已入选了文化部首批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全国共51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仅此一家。

2013年,习近平考察曲阜时也曾到巨野。“农民画画,惠民致富,提高素养,很符合国家现在的核心价值观。”陈广超说。

团结合作成功的故事 篇4

7月13日,公司又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面试。主考官在每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叠厚厚的文件和一个夹子,向面试者说:“请在5分钟之内用桌子上的夹子将文件夹好。”

这简直太容易了。大家都这么想。主考官话音刚落,面试者们便迫不及待地用手拿起夹子,试图尽快将这些文件夹好。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夹子又大又硬,一只手根本按不开,如果用两只手按,则又没办法拿住文件。

螃蟹、蚂蚁和团队合作的故事 篇5

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游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只见它努力地往堤岸上爬,可无论它怎样执著、坚毅,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去。这倒不是因为这只螃蟹不会选择路线,也不是因为它动作笨拙,而是它的同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你看每当那只企图爬离水面的螃蟹,就要爬上堤岸的时候,别的螃蟹就会争相拖住它的后腿,把它重新拖回到海里。人们也偶尔会看到一些爬上岸的海螃蟹,但不用说,他们一定是单独行动才上来的。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酷热的天气,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启示:这两则关于动物之间团队合作的故事相映成趣,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掣肘,易事难为;携手处,难事可成。螃蟹的“拖后腿”,多么像人类中某些人的做法,由嫉妒心、“红眼病”和一己之私作祟,他们惧怕竞争,甚至憎恨竞争。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拆台阶、下绊子,千方百计竭尽倾轧之能事。其宗旨不外乎一条:我不行,你也别行;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于是,有多少发明创造的才智,就这样在无声中被内耗掉;有多少贤能,就这样被埋没在默默无闻之境;有多少“千里马”就这样病死于马槽枥之间。蚂蚁的“抱成团”却与此大相径庭,这一抱,是命运的抗争,力量的凝聚,是以团结协作的手段,为共渡难关,获求新生所做出的必要努力。无此一抱,蚂蚁们必将葬身于火海;精诚团结则使它们的群体得以延续。

合作让人成功的故事 篇6

1995年,“昭和”公司的社长黑木保善望着公司内闲置的机器,忧心的说:“再这样下去,公司终有一天会倒闭。”他的公司原是大企业“旭化成”位于延冈市的外包厂商,专事金属切削加工。当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昭和”的营业大受影响,黑木社长不得不立即着手开发新的产品,但是却毫无头绪。

就在此时,黑木社长在大阪认识了“平出精密”公司的社长平出正彦。该公司以精密板金技术著称,即以镭射加工机切割薄金属板后,将其弯曲,制成电子机器外壳或半导体生产设备中精密零件的技术。黑木社长便向平出社长请教金属加工技术。恰巧平出社长也正想在九州设立生产据点,因此两人一拍即合。

在双方想法一致的情况下,“昭和”与“平出精密”开始踏出合作的脚步。黑木社长挑选三位技术人员进驻“平出精密”三个月,学习精密板金技术。黑木社长还斥资一亿五千万日圆以上(100日元约合7元人民币),将新的精密板金设备引进位于延冈的工厂,表明诚恳合作的心意。

从1995年开始,“平出精密”将设计图交给“昭和”生产,“昭和”再将产品卖给大型电子厂位于九州的工厂。此后,“平出精密”持续为“昭和”的员工进行了三年的技术指导,这三年中,两家公司的社长及员工有愈来愈好的交流及沟通方式。

“昭和”目前的营业额虽然和“平出精密”合作前一样是三亿日圆,但是黑木社长说:“如果没有跟‘平出精密’合作,营业额将掉到一半以下,而且,对‘旭化成’的依存度已从原来的八成降为现在的两成。”

合作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7

哲学上说,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要学生写好作文, 首先就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写作文。所以这学期开始, 我们将“高效课堂”的互助机制引入作文课, 从确定题目, 到文章立意、材料选择, 再到作文评改, 都在小组互助协作下完成,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第一, 全员征选题目。

我们先在学生中征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是一个故事, 一副图片, 也可以是一句有深意的话。学生们非常积极, 提出的话题五花八门, 有关于时事的, 有关于各种社会现象的, 有关于情感的, 有关于人生和未来的等等。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 平日我们常常批评的“垮掉的90后”, 他们对这个世界也有自己的理解, 他们提出的话题大都有较深刻的意义。最后从学生的建议中选定了这次作文的题目为“风决定了蒲公英的方向”。这是现在学生中广为传阅的一本小说《离歌》中的一句话, 很多学生都读过这本小说, 网络上也都在聊这本书。当把这次作文的题目告诉学生的时候, 马上响起了惊叹、欢呼的声音, 学生们面带兴奋地讨论起来, 有几个没看过这本书的学生还懊悔落伍了, 说要借书来看看。

兴趣带来动力,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就能引起他们的表达欲望,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第二, 组内立意选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组内交流自己的感想、文章的立意及作文材料的选择。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风”和“蒲公英”的含义:“风”代表自己的主观动因, 代表人生的选择, 代表社会大环境, 代表命运;“蒲公英”代表前进方向, 代表人生道路, 代表未来……

有些学生主动地向同学解释自己的观点, 这个过程就是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有些学生则由这句话想到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的事, 讲给同组的同学听。

通过组内交流, 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腹稿。

这次不用提示, 也不用激励, 学生们的热情和主动性都很高涨。

第三, 组间展示交流。

小组讨论后与全体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学生们畅所欲言, 争相展示。有的学生说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和命运;有的学生说梦想决定前进的方向;有的学生认为蒲公英是一种舍弃, 舍弃才能得到更多。还有些学生从其它的角度谈, 认为风代表世俗与传统, 它们阻碍不了90后前进的方向;风决定了蒲公英的方向, 但在哪儿扎根, 却是由自己决定。甚至还引起了辩论: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社会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马上就有几位学生站起来反驳他的观点, 认为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风”就象征自己的努力与选择。以至于形成了正反两方, 对于人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以前上作文课时都发愁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发言, 好像学生们都没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一看, 不是他们没有想法, 而是以前那些, 他们都不感兴趣。这节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表达交流的欲望。

第四, 独立书写成文。

这次的作文写作, 显得很轻松, 一说开始写, 学生们动作非常迅速地提笔写作,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一蹴而就, 再也不用冥思苦想, 也没有人说时间不够用, 甚至还有同学问能不能多写些。

这种情况跟以前作文课大不相同。以前都是老师布置一个题目, 让学生思考一下, 再说说这篇文章应该怎么写, 学生们不是沉默不语, 就是抓耳挠腮, 要不就是翻看作文书, 绞尽脑汁也凑不够字数。

第五, 组间交叉互评。

写完作文后, 一改往常, 没有把作文本收上来批改, 而是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份“作文评分细则”, 让他们了解应该如何评价一篇作文。然后, 各小组间交换作文, 大家进行互评, 从内容、表达、字迹等方面进行评价。好句好段要画出来, 错字病句也要修改。不仅要打上分数, 还要写上评语, 指出这篇文章的优点和有待于提高的地方。之后, 各小组从手中评改的作文中推举出一篇最好的文章, 写上推荐理由, 给全体同学朗读, 由大家再从中评选出最好的三篇文章, 给予“小作家”奖, 贴到班级展示板上, 并投稿给校刊。另外每小组再选出一篇问题较多的文章, 交由老师单独进行指导。

在说要求时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 磨拳擦掌, 就想体验一下给别人评改作文的滋味。评改的时候也极为认真, 字迹工整程度, 中心是否明确, 哪些语句或段落写得出色, 哪些字句需要更正,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带给读者的感受如何, 都写得清清楚楚, 比老师批改得都要认真。比如一位同学在评语中这样写道:“本文以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所见所闻所忆为内容, 道出了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也就决定了不同的结果。过去决定现在, 现在决定未来。文章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语言有力, 结构较为严谨。”我们这些学生都是优秀的评论家。

通过作文互评, 学生们学习了别人的长处, 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达到了互助提升的目的。作文互评, 也为老师省去了很多批改时间, 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了作文评改效率。张贴和发表的方式也满足了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成就感带来兴趣, 兴趣带来动力,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第六, 课后效果反馈。

这次的作文课结束后, 一些学生主动找到老师反馈。学生们说, 这节课是他们上的最“有意思”的作文课。首先, 这次的题目他们就很喜欢, 不像以前一样, 都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题目, 都要按照套路, 写有高度立意的文章。写这样的文章没有负担。再有, 通过评改作文, 把别人的文章和自己的比较, 就知道了写作文应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他们很喜欢这种形式的作文课。

通过学生的反馈, 我们不禁反思以前的作文教学, 真的“没有意思”, 所以才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鸟关在笼子里, 不仅束缚了鸟, 同时也束缚了笼。所以, 要把门打开, 既解放了鸟也解放了笼。

新课标要求写作训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升写作能力, 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通过“互助型作文课”, 推动有效的互助合作学习的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 培养创造性思维, 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小组合作作文的初步尝试 篇8

目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写文章没有事情可写,要么写的内容是题材老套,即使写出来了,感情也不够真挚。久而久之,写作就被学生认为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其实,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是没有捷径可寻的。因此,要在这一过程中寻找乐趣,我们把这项工作融化入平时的学习中,就形成了小组合作作文的写作形式。下面介绍一下我校六年级组开展小组作文的初步尝试做法。

一、分组、选组长

小组作文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初中四年的前三年中每一年的操作方式都有所不同。六年级时的分组和组长的指派由老师指定,根据资源分布均匀的原则,即每一组的组长由班级中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在组员的安排上,也是将学生写作水平不在同一级别的安排在一个组内。如:本人现教的两个班级中,其中一个班级中有45位同学,我将这45位同学分成9个组,每个组5位同学,这是按照每人每周写一篇的要求来编排的,除了组长外,另外4位同学的选择分别是比较优秀的、中等的和比较薄弱的学生,这样的组合能够体现小组间评比的公平性,保证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到了七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合作对彼此都比较熟悉,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活动,让学生自行推选组长,并由这些被挑选出的组长选择组员。到了八年级,老师为了使小组合作更具竞争力,利用学分币竞争的方式,在班级中张贴一份学分榜,以每个小组成员一周的作文总分(一般以50分为满分)记录在学分榜中,以一个月4周作文的成绩总分作一次小结,评选出优秀小组,在学分榜上盖上“优秀小组”印章。在学期结束时,以印章数的多少评选优秀小组,并且在每月结束时,将各个小组中的优秀作文打印成稿,合订成班级优秀作文集,分发给同学。

二、作文簿的使用

每一个小组的5位同学共用一本作文簿,以一星期为一个轮回,周五是该组长来写,并且将组长的文章当成这个组的范文来使用,周一到周四由组内的四位同学轮流在作文上写作,每天上交,老师批改后进行反馈,将优秀作文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班级中朗读、评讲。每个小组在作文簿的扉页上为小组起好名字、座右铭、小组规则等,我们班级的同学统一运用自己小组成员喜欢的一种水果作为小组的名字,如:芒果小组、山竹小组、龙眼小组等。

三、作文题目

作文的题目由学生自拟,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作文竞赛的题目。学生自行拟订题目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这样,学生受到的限定比较少。当然这样做,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写随笔、写自己的心情、写情感的内容了。老师也可以推荐一些比较新颖的作文题目给学生。如《幸福的滋味》《我喜欢_______》《我发现了_______》《你在我心中》《我读懂了_______》等。

四、具体实施过程

组长在小组作文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每周一到周四,小组成员每人每天完成一篇习作,如上周的周五由组长率先写作,下周一交由老师批阅,周一至周四的作文由这一组的组员完成,但是基于组内成员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组员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将写好的作文草稿下周一交给组长,由组长先帮助批改,批改的内容:关注作文的字数,一般六七年级在500字左右,到八九年级就在600字以上;错别字的修改;文章中心的把握等。

五、反馈、鼓励措施

小组作文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做到及时反馈、多重鼓励。老师每天批阅的作文簿上既要写上评语,也要打上相应的分值,在放学之前,将当天的优秀作文当堂朗读。每一周的周五,老师下发作文簿给每组的组长保管,并且由课代表将每一组的争星情况做一登记,以100分为满分,10分即可获得1个学分币,学分币的消费方式是用一定的学分币换取学习用品,而学习用品的提供者班级学生的家长资助。以一个学期为一个结点,评选出一个学期中争星最多的小组,奖励一定的现金用以该小组组织活动。

同时,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个小组手里都有一本厚厚的作文簿,老师可以将一个学期的优秀作文印成班级刊物下发给班里的每位同学作为鼓励。同时,老师也可利用社会资源将学生的作文投稿至报社,或积极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如当地街道迎世博的活动中。

六、小组作文的好处

首先,小组作文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人都不能落下,因此在这个模式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借助团队中优秀学生的资源帮助写作困难的同学进步。

其次,由于每天只批十几本作文簿(两个班级的总量),保证了老师能够及时反馈作文,这样老师也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做到手把手教作文。同时,由于在正式写到作文簿上之前的作文是由组长修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组长的写作水平。

当然,小组作文最大的好处在于,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而且平时习惯将布置作文的任务放在周末完成,现在将周末的任务放在平时来完成,使学生不再恐惧写作文,而且有小组作文的激励,使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这一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灵感发挥,需要情感的迸发,需要文学的累积,更需要笔耕不辍,因此将中学四年的写作编排成一条可以成为系统的链条,有计划、有条理地去实施,势必会带来不小的收获。

古今中外名人因合作而成功的故事 篇9

说来话长,严格地说,他儿子是百度创始联盟会员,也就是在百度上市之前加入的会员,享有上市之后每年分红的权利,这样的会员就是创始联盟会员。在百度上市之后加入的会员是没有分红权利的,称为一般的会员。百度公司一共有35万会员,其中,创始联盟会员有8万名,一般的会员有27万人。然而,这8万名创始联盟会员中,中国人有多少名?只有200名!襄阳的这位先生正是这200名中的其中一位。不是说,有8000名中国人加入了百度吗?不错,李彦宏从到,在中国共召了8000名创始联盟会员,百度的会员规则是,每月要交500至2080元租公司的广告位,每月获得点数,上市之后分红。上市之前是没有一分钱分红的,中途断交一个月,分红资格就取消。之前所交所有钱,不会退你一分钱。

中国的8000名会员,从20就盼望着百度上市,没有上市,没有上市,20还没有上市,会员们在想,百度能上市吗?百度究竟哪一年才能上市?我们每个月交钱,每年交钱,究竟要交到何年何月?!如果我的钱花完了,中途交不起而中断了,我之前交的几万元岂不是全亏进去了吗?“李彦宏是大骗子,我们都上了他的当了!”于是,有人向政府举报,有人请记者报道,最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百度搞传销,拉人头,非法集资。”百度的会员们一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犹如晴天霹雳,都吓得变脸失色。于是乎,有7800名选择了坚决放弃百度!不再每月付费2080元了。不再当“傻瓜了”。只剩下200名会员发誓永远跟着百度走到底!

一年过去了,百度仍然没有上市。有一些退出的百度会员沾沾自喜,为自己选择退出百度而自豪,还耻笑那“200名顽固派脑子不转弯!”然而,到了,百度终于在美国上市了!且打造了8个亿万富翁!中国的200名坚持下来的会员看到那么多的分红,都激动得思绪万千!他们的热泪夺眶而出!这些年我们忍受了煎熬!忍受了无数的打击!有些会员的外债累累不敢回家!有些会员的家庭因此而离婚!

合作共赢哲理故事 篇10

据了解,这批学生社员来自福建农林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学校出资建设了兔舍,为学生们提供了这一创业平台。据介绍,兔舍里兔子最多时达到了500只。社员们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值班喂养兔子。早晨6点半至7点,得有人打扫兔舍、喂食。傍晚5点半至6点,社员们还得清理兔舍、开荒种草、观察兔子生长情况并做好各项数据的登记。晚上,男同学们分工值夜班负责添加草料。社员们还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售卖小兔。

加入大学生创业合作社,,养兔肯定不是大伙的最终目的。社员林情玉说,她是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希望通过养兔,更好地吸收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自动物科学专业的林山同学说,他对现代生态循环养殖颇感兴趣,想用兔粪制作沼气,开展全程无害化养殖实验。

推行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 篇11

同时,家长、学校要求语文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然而结果却难尽如人意:看看我们语文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评改出来的作文,你就会清楚——既有圈点勾画的旁批,又有言简意赅的尾批总评,但学生对此并不领情。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大多数学生只是简单过目,看看总评和分数。至于教师评改指出的问题、道理和评价,少有学生认真思考、琢磨和改正。最终,教师的所有努力和心血变成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但是作文评改中的少慢差费的现状由来已久,究其原因,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文评改成了语文教师的独角戏。

近年来,乘新课程改革东风,我们打破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从“乐”字着手,教给学生钥匙,对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以及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作文评改的目的意义,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作文评改的态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中应该评什么,改什么。

“作文评改”,就是在修改的基础上增加“评价”的内容。修改的内容,主要是汉字使用是否规范、标点符号和行文格式是否正确、词语是否达意、语言是否通顺生动简练得体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就文章的内容、中心、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评点或提出修改意见。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否新颖、积极、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可靠、充分等。结构则看开头、结尾安排得怎样,过渡、照应如何,段落划分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语言应该注意文字、标点、格式等。中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主要是语感法、朗读法,即把作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朗读中觉察出不当、不通、不顺之处,给予修改。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一整套的评改符号。以及写评语的方法。

概而述之。作文评改主要从两大方面10个要点进行。

一是思想内容方面:①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集中(深化主题);②观点是否正确、鲜明;③材料是否真实、恰当(增删材料);④材料是否突出主题。

二是表达形式方面:⑤结构是否严谨;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调整结构);⑦语言是否通顺、连贯、得体(推敲语言);⑧标点符号是否正确;⑨纠正错别字;④书写行款是否规范(书写格式)。

学生了解了这些,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评改了。

二、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钥匙

1,教师示范。当面评改

教师示范评改,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一是可以选择一篇到数篇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将原文和教师批语印发给学生,从评改的内容和评改的方法,给学生进行示范。二是老师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形式,当面评改给学生看。三是选择高中低作文水平的学生当面进行示范性评改。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先进行多次单项评改训练后,再进行多项修改训练。教师示范要具体,要细、要实。每次评改一二个方面,内容不宜过多,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方法,便以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样学生评改时不至于搞得眼花缭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而且,无论对哪类学生,教师示范,当面评改都要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之充满信心。当面评改。直截了当。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情感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教师示范,训练学生系列的单项修改和多项修改之后,接下来可由学生进行全面评改。不过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评改还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评改时,一定要学生读几遍文章,弄清楚各个方面存在问题再动笔。学生自评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因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评改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学生自评完后,教师要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逐一评阅,对文章中的毛病要指点出来。凡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可用一定的批改符号表示,内容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由眉批、总批的形式指出。然后把作文本发下去由学生按照老师指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以便帮助学生克服不愿动脑动手的依赖思想,又能使学生通过自己再次评改加深印象,纠正差错。

为了积累评改的经验,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评改后进行总结,可设计一定的表格让学生把每次作文中的问题及修改意见,逐一填写;并写几句写作、评改体会。长此以往,修改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提高。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3,教师指导,同桌互评

古人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往往难以发现,而别人对此却一目了然。因此,同桌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互评,可同桌交换,也可以班级之间交换互评,教师予以组织。

学生互评前,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订出评分标准和检查修改质量的标准。要注意落实几个步骤:

一是教师可以规定具体的时间,让学生分组互评:教师把一篇或几篇有特色的作文投影或打印给学生,让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评改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评改一篇。修改时,学生共同讨论文章的优缺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取得一致后,再评改。评改后,教师应及时检查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无论对哪类作文水平的学生,通过互评,往往都能发现毛病,也能比较准确地改正,学生获得成功,能提高评改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定先由小组长主持,挑选出较好的一二篇文章来,然后又让作者在班中朗读自己的文章,给全班同学听,最后由学生或教师归纳总结出文章的结构、语言、选材等方面的优缺点。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具有归纳性的特点,全班同学都参与,如果长期坚持这样评改作文,就会使全班同学的作文水平同时提高。

三是教师在评改中当好指导者的

角色。既与学生互相讨论,又相互探究,双方以平等的身份去评改作文。教师要有耐心与恒心,而学生也要有虚心、认真吸取教师的评改意见。因此,这种评改作文的方法既有双方合作的特点,又有自主探究的特质。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作文评改方法不仅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适用,而且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其效果也非常好。

自改互评,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去参与改评。实施学生作文自改互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能力,确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首先改变了教师苦评状况。较好地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学生“多写”与教师“多改”的矛盾,把语文教师从“独角戏”、“包揽式”中解放出来,归还了本属语文教师的宝贵时间。

其次是让学生尝试到评改作文的乐趣,提高了中学生作文水平。长期以来,学生似乎只有“写”的任务,没自“改”的义务。学生自评互改,则使“写”和“改”有机结合,学生在“改”中学“写”,平添了评改中的乐趣,逐步强化了作文的技巧能力,提高了学生欣赏、评改作文的能力。

再次是提升了学生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性地自评互改,学生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对自主性地自评互评具有新鲜感。由于形式新,学生总是面对新人新文章,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而新鲜感正是唤取兴趣的第一要素。新作文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这对学生,特别是作文能力较差的那些学生,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用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学生定会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并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逐渐形成一种自尊和自信。

合作的故事作文 篇12

钱理群教授认为,写作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没有写作的欲望,把写作看做沉重的负担;二是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写。而教师往往注意第三个问题,作文教学变成写作技巧指导课,学生是否愿写、乐写,写什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就排除在作文教学范围外。

笔者根据课堂实感,对共计215名学生进行写作动机、写作心理两项调研。根据调研分析,学生的写作心理主要有三:一是空虚感,缺少作文知识和素材储备,无话可写;二是痛苦感,审题立意,寻找自己思维的触发点,进而构思设计成文,对学生来说充满着困难和痛苦;三是挫折感,既来自以前的不成功写作经历,也来自当下写不出作文的无力。较高比例的学生写作失去内在动力,学生的写作心理障碍亟待克服。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故事法”在理念及操作层面借鉴了以下三种写作教学模式(主张):吉林省特级教师赵谦翔的“绿色作文”教学模式,以“东方时空课”“班会感悟课”和“古典诗文课”等作为作文的辅助课程,开展张扬个性的“绿色作文教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教学模式,训练语言能力,发展思维,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曹勇军提出的“让作文回家”的教学主张,核心在于“我怎么写”的过程指导和“原来可以这样写”的结构化的个人经验的生长发展。

因此,作文指导“故事法”内涵界定为:对接浙江省单考单招(升学)作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要求,以讲故事、用故事、改故事、编故事的形式克服学生写作心理障碍,解决学生写作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同时,以故事为载体,使学生认知、掌握“使用、够用”的写作知识,落实于学生主体的“怎么写”的过程指导,形成基于“故事”的写作训练链:前作文阶段的故事储备,作文阶段的故事聚合,后作文阶段的学生作文自检与教师讲评点拨一体,使写作指导程序的完整性与学生个体写作的过程一致,有效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与心智思维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理论依据

1. 故事是作文教与学的支架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个发展区存在于学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之间,是学生需要“支架”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区域。教学支架能够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有效地促进、帮助、引导和支持学生;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中,“责任”迁移至学生主体,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自我发展。

从某种程度而言,学生的写作困难,很可能与高认知负荷密切相关,教师相机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其实质就是能够帮助学生降低认知负荷,以便集中精力关注重要目标。作文“故事法”,用“故事”作为教学支架,解决学生写作最需要解决的心理层面和思维、操作层面的关键问题。

2. 故事是人为优化的心理场

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心理场的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师生的“故事”实质上是一个人为优化的“心理场”:师生通过讲故事、用故事、改故事、编故事等形式,即营造出利于写作的“心理场”,在这“心理场”中,强调学生进入故事、体验分析故事、评价运用故事等系列心理历程,使学生由习惯上的被动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成为写作的主体,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中,作为引导辅助写作的教师也体验到“故事”的意义价值,“故事—教师—学生”三者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多向折射的心理场。

三、实施内容与过程

(一)故事储备替代内容制造

1. 内容制造

目前“成功”的作文名师一般采用“现场制造(写作内容)”的方法,解决学生写作的“无米之炊”。如运用“谈话法”调动其学生的生活储备与经验;模拟或制造一段生活的方法,如现场游戏、观察、感受(看图片视频、做实验、放音乐、做动作、演小品等)。这些师生共同制造的内容对部分中职学生是有效的,然而“制造作文内容”不是作文教学的常态,或只有现场的有效,学生有些感动,也有些触动,到最后基本不动。

2. 故事储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杰拉德·普林斯,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从事叙事学研究,在其《故事的语法》一书中,确立了故事的基本结构单位为“事件”,它用来称呼该故事中的任何能够用一个句子表达的部分,如:某人笑了,从事件→最小故事→简单故事→复杂故事。鉴于故事的构成,作文“故事法”故事储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简化故事层次,师生积累故事。在复杂故事“主题”下,丰富简单故事,为学生“整—散”运用故事提供思路,也就是学生可以整体使用复杂故事,也可以分散选用简单故事。

(2)进入故事情境,学生“说”故事。一是换人称说,分别用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说出不同的情感韵味;二是换主题说,多角度理解故事的内涵,让故事成为学生写作的优化了的心理场。以乔布斯“苹果”奇迹故事为例,第一人称:我是一个伟大的独裁者,像撒旦一样,让竞争对手暴躁、狂怒和绝望。第二人称:你啊,世界上最后一位伟大的独裁者,就像撒旦一样,让竞争对手暴躁、狂怒和绝望,你为什么被称为执拗粗暴的技术怪才和不折不扣的规则颠覆者呢?第三人称:他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伟大的独裁者,他就像撒旦一样,让竞争对手暴躁、狂怒和绝望。他是执拗粗暴的技术怪才和不折不扣的规则颠覆者。自信主题:乔布斯对自己的人生哲学——“另类思考”的忠实践行。“不要让他人观点的声音压过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直觉行事。”独创主题:苹果零售店为顾客创造不一样的体验等。

(二)故事先行替代主题先行

1. 主题先行

传统写作理论的“主题先行”,是从主题在文章结构中的功能来解释为什么要围绕中心(主题)选材;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主题先行”,是在一个抽象性概念的支配下从记忆中寻找素材,其思维结构为金字塔式。因此,教师的写作指导策略顺序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观点,然后再自上而下组织内容(素材),用以支持抽象化的思想观点。

主题先行造成作文训练形式的定型,如“开头亮出中心观点,结尾升华中心观点,中间排顺内容123”的秘诀,或“引用材料亮主题(引)、联系实际列事例(联)、照应开头再点题(结)”的方法,作文训练进入定型的僵化模式。

2. 故事先行

根据现象学的聚合性反思的相关理论,作文“故事法”拒绝主题先行,是一种直接面对“最富刺激”的触发体验,而材料作文的“故事”,就是这种最有意义的触发体验,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主题最初的形态,是一个知与情统一的整体世界。

(1)触发“故事流量”。在现象学看来,作文的审题、构思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和建构活动,围绕瞬间最有意义的触发性体验,这种“体验”把各种“故事”集中起来,使触发性体验不断被附加、被重叠、被对比,同时克服多种类故事的混杂性、分散性,使“故事”不断得到强化和清晰化,故事的意义(主题)鲜明而清晰地呈现出来。

衡量学生审题、构思的质量,其首要标准在于:学生“体验”作文材料时,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多少“故事流量”。“故事流量”这一迁移的概念,其内涵就是课堂上学生思维激荡产生的故事数量,也就是激发了学生多少有价值意义的故事。

(2)训练“三种思维”。三种思维训练促使学生有效进行思维活动,培养写作思维品质,并在思维过程中促进故事内化,思维训练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故事意义、凝练生产出中心思想的必经之路。

一是求同关联思维。寻找和“作文材料”性质、意思、情调相同或相似的故事,由此及彼,联类引申,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地集中收敛思维,激发文思。

二是逆向反弹思维。寻找和“作文材料”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的故事,“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或反弹琵琶,不人云亦云,创造新意。

三是假言因果思维。对于正面表述的故事,从反面假设,并对其进行分析;反面表述的故事,从正面假设,并对其进行分析。

(三)作文检查表替代教师批改点评

1. 教师批改点评

可看作是对学生习作的纠错、善后,甚至是对学生习作的加工、润色,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写作过程中生成的实质性问题,以及文章结构、内容和观点等大问题,而且一星期左右才下发的教师评改已失去时效性。

2. 作文检查表

借鉴国外写作任务“检查清单”的做法,将教学内容和技能指标化为可供学生操作的自检表。通过使用这样一套“自我提问技术”,可以将写作指标变得具体化、可操作化,并能及时调整写作思路内容和步骤。学生可以根据《作文自检表》自我训练、自我评价或展开小组间互评。写作变成了可评、可控、可行、可以不断改进的练习过程。作文自检表见下表所示:

四、结语

“故事法”模式立足写作主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把中职生的年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和表达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参照系数,尽自己最大可能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我写什么”“我怎么写”的问题,并适当补充中职生易于掌握、接受的三种思维形式。同时,作文“故事法”也优化教师“教的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语文本体,进行真正地立足学生需求的写作指导,形成作文指导“故事法”的序列和模式。

摘要:“故事法”力求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我写什么”“我怎么写”的问题,并适当补充中职生易于接受、掌握的三种思维形式,根据故事是作文教与学的支架、故事是人为优化的心理场两大理论依据,采用故事储备替代内容制造、故事先行替代主题先行、作文检查表替代教师批改点评三项举措,优化教师作文教学“教的行为”。

关键词:职高,作文教学,故事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于漪.于漪语文教学论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王霜梅.浅谈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术探讨,2012(8)

上一篇:市经信委集中学习贯彻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下一篇:写理想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