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2024-12-20

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共8篇)

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篇1

XX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总要求,全面加强全市科普组织、科普队伍和科普阵地建设,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在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基础工程建设和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科普工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一、坚持战略导向,科普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的十八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我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省主基调、主战略,按照州“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建设“五个XX”(绿色XX、小康XX、平安XX、古城XX、智慧XX)的目标,坚持把科普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一)组织保障有力。市委围绕“科教兴市”重大战略,及时调整充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市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市领导、乡(镇、街道)及其部门(单位)党政负责人为成员。延伸触角,织牢网底,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按照“人减责不

获各类奖项35人次。88名高中生参加“2015年XX省中学生生物联赛”,17名学生进入复赛。围绕全市“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各中小学校立足实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先后建成市一小、马场坪小学、牛场小学等一批市级科普示范校。建立校外科普实践活动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为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支撑,全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率达92%。有效提高了未成人的科学素质。

(二)突出培育新型农民这个目标,实现部门服务资源大整合。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美则中国美,农民富则中国富,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民智则中国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其中,提升农民素质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科普工作始终坚持眼睛向下,不断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事在基层办的鲜明导向,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后选派400余名有知识、懂科技的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真蹲实驻开展科普宣传等帮扶工作;选派32名科普型科级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按照“一员服务一项目、一人联系一村社”的要求,从农口、科技、教育等行业领域优选精训59名科技派员,服务农村,培训农民,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坚持注重抓住农民群众中的“关键少数”,坚持以“学习科技知识、运用科学技术”为重点,整合组织、人社、扶贫等部门资源,扎实开展SYB农村党员创业、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专题培训班80余期,培训党员2400余人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充分整合农家书屋、农村远程教育、天文气象等资源,扎实推进“基层

科普行动计划”,实现农村群众接受科普教育全覆盖、全方位。通过不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科技培训,切实将科普工作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培育了XX镇蛋鸡养殖科技人才XXX、果蔬种植土专家XXX等大一批农村实用型科技人才;XX市聚福源畜禽优种、繁殖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被省州推荐参与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评选。

(三)抓住城镇劳动人口这个关键,推动城镇化实现大发展。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共同趋势。城镇劳动人口担负着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任。如何真正实现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是关键。近年来,我市科普工作主动服务城镇化建设,以强化城镇人口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劳动人口就业再就业为主线,扎实推进“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实行科技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优先、被征地农民优先、下岗需再就业人员优先等政策,积极开展劳动者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特别是着力强化进城务工人员的科学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在强化市职业高级中学建设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盘活民营资本,建成一所能容纳3000余人的五月花职业技术学校,为我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城镇劳动人口就业创业进一步拓宽了渠道。在工业园区内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切实搭建起劳动者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业实践平台。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目标,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工人培训,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

(一)扎实推进科普硬件设施建设。在省、州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市委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基础设施与投入,先后实行财政预算落实科普工作经费400万元,市级现有专用科普大篷车1辆。在市区有文化馆、图书馆、气象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建成市级科普特色学校3所,中小学校科普实验室(基地)123个。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了“大众科普”宣传专栏,市电视台长期预留科普专题节目播放时段。整合农村“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成XX村等4个“多功能信息服务站”,XX村、XX村等14个“四在农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寨光纤通信村;立足于大数据发展优势,在工业园区建成先进完善的交易服务平台及各专业子系统。

(二)积极推进综合性科技馆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主要引擎,科技馆是展示当前最先进科技成果的场所,也是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主要阵地。为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蓄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续力量,我市于2012年开展综合性科技馆建设项目调研。通过“启航”学校科技馆建设、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XX站”巡展活动、“校园天文观测体验站”建设等,对建设综合性科技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论证,拟定了《XX市多馆合一工程项目委托代建框架协议》,并经市委四届134次常委会研究通过,现正在积极启动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科技馆的建成,将不断提升我市科普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尽管我市科普工作在省州科协的大力支技和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还不高,高科技服务手段不

够创新,各部门(单位)力量还没有实现充分整合,等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创新驱动为引领,紧紧围绕全市五年科普工作规划,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着力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为建设“五个XX”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篇2

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地区,加之民族文化习俗不同,使得科普事业的发展在这些地区表现出特殊性。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被称为东北亚“金三角”,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的地区。该州下辖6个市、2个县,总人口220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3%。但是,由于朝鲜族年轻人具有很强的超前消费意识和出国劳务的习惯,形成“613899”这一特殊的科普对象。

延边州科普工作队成立于2004年,工作范畴包括农村农民的生产、城市居民生活、青少年科学知识普及、国家干部科普培训等。在科普经费有限,人力不足,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科普之旅,为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做出了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成效,有必要总结现有科普工作的运行状况、运行模式,以期为构建更有成效的科普工作运行体系奠定基础。

1 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运行体系和工作现状

1.1 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运行体系

延边州科普工作包括州、县(市)科普工作队和乡镇科技助理三个层面。但是,不同层面的科普资源呈倒金字塔的形式存在,并具体表现在人力、资金、办公条件等方面,导致不同层面的科普工作成效差异很大。

1.1.1 州科普工作队。

(1)人力资源。州科普工作队属于科级建制,原有3个编制,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减为2个。其年龄结构为40—50岁,学历为大学本科,学科分别为经济管理和农学。另外,还成立了兼职的科普宣传专家组、科普农业专家组、卫生健康专家组。(2)资金资源。延边州科普工作资金来自财政拨款和科协奖励。2006年,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被国家财政部、中国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获得奖励资金50万元,弥补了科普工作资金不足的局面。(3)科普工作条件。延边州科普工作队具有独立的办公室和相对完善的办公设备,比如电脑、多功能打印复印一体机、摄像机、照相机、电话以及科普作品制作中心等,有80多块科普展板。

1.1.2 县(市)科普工作队。

在县(市)层面,在延边州的8个县(市)中有7个县(市)成立了科普工作队,但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而是与科协系统的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馆等部门共为一套班子联合开展工作。各个县(市)的科协负责人采用聘请各专业部门(如农业局)的相关科技人员为科普工作队的兼职队员的方式,获取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资源,辅助州科普工作队开展工作。在7个县(市)中,只有3个县(市)科协的科普经费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其它县(市)的科普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

1.1.3 乡镇科普工作。

在延边州8个县(市)的各个乡(镇)均设立了科技助理人员,兼职负责协调州、县(市)安排的科普工作,但是没有独立开展科普工作的资金和条件。

1.2 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专职专业的科普人员,科普工作后劲不足。

除了州科协科普工作队外,在县(市)、乡(镇)层面没有专职的科普工作人员负责科普工作的开展,且兼职的人员中,懂科普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多,懂朝语又懂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兼职的科普工作队员多分布在机关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行政管理,科普工作仅为其工作职责中的很小一部分,且这部分工作并没有被列为其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导致其主动开展科普工作缺乏动力。因为没有编制,也很难通过接收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来提升科普工作的后备力量。

1.2.2 基层科普运作资金匮乏,科普工作开展难度大。

除了延边州科普工作队外,其它各县(市)的科协均没有专项科普经费。以汪清县为例,因缺乏资金支持,县科协无法独立开展普工作,只能协助省、州科协和州科普工作队开展工作。以YJ市科普工作队为例,虽然该市的科普经费比本州其它县(市)略丰富,但人均科普经费仅为0.2—0.3元。其在学校、广场等人口密集处制作的100米科普长廊和科普挂图,因资金匮乏无法实现定期更换,现已经褪色、字迹模糊,失去科普宣传的作用。

1.2.3 县(市)科普工作激励不够,部门参与热情不高。

近几年,虽然国家财政部、中国科协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支持力度有所增加,但县(市)级科普工作队奖补范围有限,就全国范围内,每年只奖补5个科普工作队,且不涉及县市级科普工作队,从而降低了县(市)科普工作队积极投身科普工作的能力和热情。特别是各职能部门也没有将科普工作纳入到部门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难以激发各县(市)及其乡镇的职能部门兼职科普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

1.2.4 各县(市)科协领导风格不同,科普工作成效差距大。

据对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负责人的访谈和实地调研,在各县(市)科普工作中,科协领导的做事风格和思路不同,科普工作模式差异较大。虽然延边州县(市)、乡(镇)层面的科普工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有的县(市)科协领导敢于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开展工作,走党政企部门合作和市场化道路。但是有的县市仅仅是协助上级科普工作队开展工作,没有独立组织过科普活动,没有很好的发挥科普兴农促进作用。

2 延边州科普工作队运行模式及其效果评价

虽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普工作队存在人力不足、资金匮乏、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但依托现有科普工作运行体系,在各县(市)科协领导带动下,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创新出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模式。通过对延边州四个县(市)的调研发现,该州存在五种科普工作运行模式,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不同模式特点、运作过程和工作成效。

2.1 “科普工作队+乡镇政府+农户”运作模式及其分析

“科普工作队+乡镇政府+农户”模式是延边州科普工作队广泛采用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运行方式是:在每次开展科普活动时,县(市)科普工作队将科普培训安排传递给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组织协调具体科普工作,如乡镇政府要求村干部安排参加科普培训的人员,提供科普宣传与培训的地点,并出面接待等。在这种模式中,培训方式多采用聘请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如“科技之冬”、“科普专家边疆行”“科普日”“科普周”等活动。采用这种模式开展的科普工作具有效率高、层次高的特点,即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好科普宣传活动,并借助上级部门的科普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其缺点是,活动执行成本相对较高、宣传手段单一、受益人群有限、效果相对较差等特点。

2.1.1 信息从县(市)—乡镇—村—组—农户,存在多层次,多主体的解译和编码转换,导致信息传递弱化、遗失、扭曲和错位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乡村干部在通知村民参加培训时,往往只是告诉村民参加培训,至于谁来培训和培训的具体内容,了解的不是很多。因而,在上传下达过程,往往简化信息并回避细节,结果造成部分农民的需求与培训内容出现脱节。如据现场访谈中途退出科普培训课堂的一位中年妇女说:“专家讲的虽好,但是我家现在根本就不种植蔬菜,只种玉米。之前还以为是玉米技术培训呢,所以村干部一通知,我就来了。”由于沟通障碍,还存在科普培训专家到了现场,才知道农民的具体需求,说明反馈体系高度弱化。如在某乡镇,现场农民要求蔬菜专家给介绍党参的种植技术,形成科普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的错位。

2.1.2 统一的培训内容与多样化农民需求的局限。不同的农民有不同的需求,即使是种植同一种作物,由于农户间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难以通过1—2个小时的统一专家培训的方式,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如在WQ县TQL镇,在参加食用菌培训学习的人群中,有多年从事黑木耳种植的林业职工,也有刚刚从事木耳种植没有经验的农民,还有计划种植黑木耳处在观望中的农民,其需求差异很大。而专家在讲授之前,并没有时间对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征集和分析,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讲授。因此,不分需求差异举办的科普培训,会影响科普工作的效果。

2.1.3 培训时间与农民生产时间相冲突。据调查,专家培训的时间是由上级科协根据工作计划安排确定的,为了降低成本,每次活动要安排不同领域专家的联合活动,这就会导致选定的时间与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冲突,使需要的农民因没有时间而无法参加科普培训活动。如,在某镇开展蔬菜专家科普培训时,来的农民很少,且多为50岁以上的妇女。其主要原因是,男性农民在家忙着育苗,没时间过来听课,降低了此次活动的目标受众的受益度。

2.1.4 培训地点远离农民居住地。这种模式开展科普工作的地点往往选在乡镇政府的会议室,那些居住地远离乡镇的农民,由于信息获取成本和交通成本均很高,很难参加培训,特别是在农忙的季节。但是,实际上这些目标受众,也是科普知识比较薄弱、科普需求比较强烈的目标人群。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的地点选择,使目标受众能够真正成为科普活动的直接受益人群。

2.1.5 培训方式较单一。由于延边州乡镇层面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比较好的科普培训基寥寥无几。由于培训现场没有投影仪,聘请的专家没有办法将生动的图片展示给科普对象,主要采用现场讲座和咨询的方式进行科普介绍。同时,在乡(镇)政府举办的培训远离了农民的种植现场,以口头宣讲的方式提供的信息,难以突破目标受众的认知系统,并留下深刻的理解层面的记忆。

2.2 “科普工作队+产业带头人+需求农户”模式及其分析

科普工作队认识到外请专家单一培训效果的局限性,采用将本地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吸纳到科普专家组,通过发挥产业带头人的“传、帮、带”的作用,如借助产业带头人的产业基地开展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取得了很大成效。据HL县科协负责人介绍,农民更愿意参加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的讲课,如延边州科普队聘请当地一个有多年养蜂经验的专家给农民讲授养蜂技术,采用边讲边操作的方式,并承诺“凡是按照我讲授的方法养蜂,如果出了技术问题,由我来承担,”受到养蜂户的好评。再如龙井市五味子产业带头人,被州科普工作队聘为农业专家组成员,他根据五味子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技术要求和兴趣农户发展五味子产业需要,与州科普工作队合作,每年免费举办3—5次五味子栽培现场会,并提供种苗和技术资料,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五味子产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产业带头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实践经验能够很好的满足农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需求。作为本地的产业带头人,他们比外来的专家更了解农民的需求,能够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指导。

2.3 “科普工作队+企业+科普对象”模式及其分析

基层科普工作缺乏资金是一个普遍现象,但部分县(市)的科普工作队能够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开拓市场化道路落实科普工作。换言之,科普工作队主动与企业联合搞科普,实现科普工作队出人力,企业出资金和技术的运作模式。

在面向农村宣传先进技术等方面,和龙市科普工作队与吉林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农村推广科技含量较高的有机肥。一方面,该公司可以借助科普工作队的力量深入到农村宣传、推广公司的有机肥产品;另一方面,科普工作队能够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走有机种植之路。为了切实调动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科普工作队与公司联合,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让农民亲自评价产品效果。这样就满足了科普工作队、企业、农民三方的现实需求。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科普工作队也积极与企业合作,如企业出资金帮助科普工作队印刷科普材料,同时在科普材料上印上支持企业的名字做“广告”等。

这种走市场化道路的科普宣传模式,有效的解决了科普工作队资金不足的困境。但是这种模式要求科普工作的领导者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和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同时要注意回避科普活动社会化过程的市场风险。

除上述三个模式外,还有“科普工作队+行业部门+协会”和“科普工作队+科技示范园+兴趣农户”模式。前种模式与“科普工作队+乡镇政府+农户”模式运行具有相似性,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参加培训的成员由行业部门与乡镇联合组织。后者“科普工作队+产业带头人+需求农户”运行模式具有相似性,该模式主要是科普队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感兴趣的农户到科技示范园参观、现场培训学习。

3 研究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多主体推动、多部门参与的科普运行模式的优势,需要克服现有运作模式的局限,积极构建以科普对象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工作运作模式,以更好满足产业发展主体的需求,提高科普知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拟合度和科普工作成效[1]。但这种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动员能力,同时也需要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体系。

3.1 创新农户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反馈体系和调研机制

为了避免专家授课内容与农民现实需求脱节现象和充分发挥专家培训的优势,实现科普工作效果最大化,有必要建立一套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科普需求反馈体系,实现科普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县(市)的科普反馈体系,充分及时把握基层的科普需求,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科普计划奠定基础。

3.2 完善乡镇科技助理队伍和科普示范户,构建需求为导向的科普终端反馈体系

乡镇科技助理职位的确立,能够有效推动自下而上的反馈体系的形成。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需要从乡镇涉农部门设立科技助理。同时,为了提高乡镇科技助理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其考核指标体系,并建立下乡调研补贴制度,明确规定乡镇科技助理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另外,需要在各个村屯设立科普示范户,通过终端网络延伸带动其它农户的发展[2]。

3.3 完善科普专家组构成,壮大科普专家组的力量

根据科普工作涉及多部门参与的特点,可以在科普宣传专家组、科普农业专家组、科普卫生健康专家组的基础上建立科普协调专家组,把基层党政部门负责人纳入科普工作队,并建立部门科普考核指标,进一步增强科普工作队的动员能力。要改善科普专家组的构成,适当扩大当地各行各业产业带头人在专家组中的数量,将更多实践经验,并熟悉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专家,纳入到科普专家组行列,确保能够因地、因时、因人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普工作,促进产业发展的永续性。

3.4 探索、完善科普工作效果评估制度

科协系统的优秀科普单位评审,除了要关注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由谁实施,受益对象外[3],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可行的科普活动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以提高科普资源的实际效果。在科普效果评估过程中,要让科普对象、科普专家、科普队员成为科普成效的评估主体。

摘要: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8个县(市)中抽选4个作为调研点,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对四个县市的科普工作运行状况进行研究,总结该州科普工作运行的主要模式,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自上而下开展的科普工作,科普培训者与科普对象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二者在缺乏有效沟通前提下,在科普信息传递过程,存在信息编码和信息解码困难等现象,影响科普工作的成效。而构建以科普对象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工作运作体系,能够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科普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运行模式,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刘为民.试论科普的源流发展及其接受主体[J].科学学研究,2000,18(1):75-78.

[2]张继昌,曲波,石绍山.农村科普“帕雷托改进”模式[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71-74.

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篇3

检查中,各检查组根据《关于对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开展检查工作的方案》和《关于对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开展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省辖市为单位,采取集中听取创建单位分管领导汇报、查阅台帐、实地查看部分科普设施的方式,指导创建单位认真总结创建成绩和经验,查找创建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在听取检查组反馈意见后,各地党政领导都明确表示,一定要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把此次检查验收作为新的起点,突出重点,着眼长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各省辖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汇报会。

此前,在各创建单位认真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各省辖市由市科协主席带队、分管主席、省科协两名督查员和有关市科协科普部长参加的检查组,分5个组对各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实施检查。各检查组依据《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手册(2011-2015年)》和《测评指标》,通过听汇报、看专题片、查阅台帐资料、走访基层单位(街道社区、乡镇村组、企业、学校、学会、农技协等)、实地考察科普设施等程序和方式,认真检查各地科普示范工作和典型作用发挥情况,并根据测评内容逐项打分,对各地开展创建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检查组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反馈意见。

至此,江苏省已经完成了对本省创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单位的普遍检查,检查结果已上报中国科协。

(范银宏 编辑:罗亚军 )

科普工作汇报 篇4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用电安全工作,服务城乡统筹发展,落实党中央和谐社会要求,我公司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坚持科技进步服务基层,全面开展农村用电安全宣教,努力夯实农村用电安全基础,根本改善农村用电安全状况,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有力促进公司平稳较快发展。构建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农村安全用电基本情况及开展科普工作的背景

(一)配网网架结构薄弱。近年来,通过对农网的升级改造,公司配电网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配网设备配置标准低,故障率高,受一期农网投资及技术条件影响,部分农业生产设备的产权不明确,长期带病运行,检修维护不到位,给配电网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农村居民用电安全意识淡薄,农村触电安全事件偶有发生。农村常住人口趋于老龄化,留守儿童多,基本无安全用电常识和意识,居民用电,农业生产用电,临时用电等极不规范和安全,一遇倒杆断线、家用电器设备漏电等情况触电伤人风险极高。

(三)用电客户得不到多层次的服务。农村客户大量散居,地形起伏跌岩,道路崎岖蜿蜒,客户故障报修兑现时间

不免增长,客户只能得到被动的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工作,成立了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科技小组办公室设在运维部和党群,各部门、单位设专责,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成员和专责时时抓的良好格局。

(二)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XX公司科技进步奖励实施细则》,将科技进步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同考核。对取得上级奖励的科技成果,公司配套给予相应奖励,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坚持内训与外训相结合,每年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到上级部门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内部培训基地和施工作业现场开展理论技能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科技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高。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新成果,大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增强广

大干部职工科技意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三、对农村用电安全工作采取的二项活动

(一)组织实施“规范农户家庭用电安全”工程 一是组织试点供电所对已建成的农村居民用房用电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消除原已有的安全用电隐患,对在现有基础上不能进行整改的,建立用户用电隐患档案并督促其限期进行整改;二是对新建、改(扩)建农村居民用房用电提前介入,商请试点镇乡国土房管所建立新建、改(扩)建农村居民用房档案,主动服务,帮助规划和设计,从源头控制安全隐患;三是以村社为实施主体组织砍伐线路廊道内的树竹障碍,减少倒杆、断线和设备损坏事件,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四是加装“三级”漏电保护器,若因倒杆、断线和设备漏电时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五是签订完善农村居民供用电合同。

(二)组织实施用电定都的“三进”活动

组织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近30人,分成4支服务小分队,广泛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系列活动。

走进社区:以环保节能、智能电表、阶梯电价、电费催缴及安全用电宣传为主要内容,活动期间,检查社区内电力线路15条,义务排查消除居民用电安全隐患,更换损坏刀闸4只、灯泡112只、插座35个,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维修服务32次。

走进学校:重点加强学校用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检查,确保学校的用电安全,确保不发生意外人身触电和中断供电事件,同时走进小学生课堂,讲解安全用电知识课程6堂。

走进企业:走进大中客户46家,主动为客户提供节约用电、节能技术、无功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实行峰谷电价的客户提供合理利用电建议和降低用电成本的方案、对重要客户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科普工作专题汇报材料 篇5

在县科普协会、乡党委的指导和领导下,以围绕百姓日常生活为中心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第4季度的科普宣传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在县科普协会、乡党委的指导和领导下,积极主动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发挥乡科普领导小组作用;真正做到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实用技能,切实做到运用科技致富,提高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

二、办好宣传橱窗

将科普知识送进村寨、科学文明传给大家是我科普工作的宗旨。我们利用文化长廊、宣传橱窗,为广大村民宣传了“生活小窍门”、“吸烟的危害”、“老年人安全健身法”、“饮食与健康”、“预防禽流感知识问答”等相关知识。使村民方便快捷的了解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知识,告别旧的生活习惯。为广大村民传播着科学与文明。

为文化长廊共更换科普内容3次,并着重以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抓好宣传活动。我们还注重更换以贴近村民生活为内容的科普知识,如;饮食之道、医疗保健、小学生心理健康等。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宣传,大大提高了社区村民的科普意识,使他们在环保、健康、饮食、医疗就医等方面的科学文明程度有了

很大的提高。

三、搭建平台宣传科普

一方面抓好宣传橱窗的更换,另一方面以各种活动的形式让村民积极参与进来,例如;我们年初的迎新春联谊会,组建了文体队伍,开展新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涌现出一批宣传科普知识的志愿者。我们还利用节水宣传的活动,大力推广家庭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一水多用等科普知识,同时社区利用橱窗张贴节水宣资料3张通过大力宣传,使村民了解了我国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对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有了更深的认识。

注重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利用摆放展板、科普挂图、张贴宣传画、黑板报、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来进行科普宣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展板内容,使村民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了科学知识,提高了科普意识。

四、发挥“农村书屋”作用

指导各村两委充分利用村活动室现有资源开展读书、看报活动。让村民自觉从“牌桌”“饭桌”上“让”出来时间,投入到学习科普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上。让广大村民自觉学习实用的科技、科普知识,指导实践生产生活。

创建科普示范乡镇工作汇报 篇6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慈利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受慈利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领导小组的委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汇报三年来慈利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情况:

一、基本概况

慈利县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的东大门,全县辖31个乡镇,669个村民委员会和居委会,总人口68万人,其中劳动力35.5万人,版图面积525万亩,其中耕地65万亩,形成了“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20xx年慈利县被授予省级科普示范县。20xx年6月,中共慈利县委员会、慈利县人民政府向中国科协提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申请,同年11月,中国科协确定了慈利县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湖南省科协、张家界市科协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对照全国科普示范县标准,在整个创建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认真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围绕创建促发展,着力改善我县科普工作发展的大环境,推动全县公众科学素质教育,打造城乡科普示范亮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xx年“全国科普日、湖南开放日”活动中我县被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同年我县科协还被湖南省科协、湖南省人事厅授予“全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并在湖南省科协“八大”会议上得到了隆重的表彰。通过自查,我县的创建工作基本达到了全国科普示范县的要求。

二、创建工作达到了“四个到位”、“四个提高”、“三个创新”

(一)宣传贯彻《科普法》,努力改善我县科协工作环境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认真宣传贯彻《科普法》,促进我县科普工作发展环境的改善,具体落实“四个到位”。

——领导认识到位。20xx年,我县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工作极为重视,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并组织召开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慈利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动员大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统一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创建工作是进一步促进我县贯彻落实《科普法》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鼓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提高我县公众科学素质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科普经费到位。根据《科普法》和相关文件要求,县政府对科普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20xx年,科普专项经费县财政预算3万元,20xx年县财政预算增加到12万元,20xx年县财政预算增加到22万元,人平达到0.32元。除此以外,对重大的科普活动,如科普惠农兴村行动、科普大蓬车宣传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等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有效地保障了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支持到位。开展的重大科普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县长朱用文亲自主持,县委副书记田华玉作重要讲话,副县长刘余作工作报告。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正吾主持大会、常务副县长王江华致开幕词。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我县组织开展了八大科普系列活动,县长朱用文亲自担任总指挥,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参加了八大科普系列活动。20xx年“科普大蓬车”全县巡回宣传活动,副县长吴仁铣在启动仪式上作重要讲话,并与全体科普志愿者合影留念。县科协创办的“慈利科普”报纸,县委书记刘桦亲自题创刊词。在科普设施建设方面,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将笔架路作为科普一条街建设,体育广场临街宣传栏180米作为科普宣传画廊使用。成为慈利城区科普宣传的一个亮点。县委、县政府每年研究一次科协工作,分管领导及时听取科协工作汇报,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政策扶持到位。在机构改革中,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县科协独立建制,属党群系列,由县委管辖,其编制7人,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设办公室、普及工作部和学会工作部。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20xx年起,科协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占整个考核工作百分制中的5分。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科普工作的系列文件:即“关于成立《慈利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慈利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成立慈利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等。同时,科普工作被列入了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二)实施《纲要》,推动全县公众科学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印发了《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村劳动就业培训转移工作方案》和《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1.6万人,100%乡镇干部、100%村干部、95%农民党员劳动力接受科技培训。全面实施科普惠农兴村、“一站一栏一员”工程,据统计,20xx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讲座186次,听课人员达3.8万人次,各类技术培训320次,参训人员达2.6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2万份。全县各乡镇科普活动站开展活动达300次,科普墙报560期,组织县直涉农单位送科技知识、送科学技术、送良种良法“三下乡”活动74次,直接受益群众达9.6万人次。在20xx年3月,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三最调研”活动中,全县有1000名科普志愿者,分赴500个村宣讲科学技术和科普知识。此外,由县科协牵头,组织全县涉农单位参加的“科普大蓬车”每年至少举办5次,先后有1210名科普志愿者参加,共向10万农民传授科学技术。据统计,全县共创办各类科技科普示范点112个,面积16.8万亩,增产粮食1092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764.4万元。通过以上工作,使我县26万劳动者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占在家劳动力的91.3%,整体农民素质明显提高。

——积极开展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20xx年以来,举办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关注生命,健康快车进社区”等科普宣传活动,共制作大型科普宣传展牌320块,印发科普资料5万份,接受咨询4.8万人次。县老科协组织举办的“卫生保健”科普知识讲座,深受中老年人的欢迎。20xx年3月8日,由县妇联、县老科协组织开展的“约会太阳,凝聚爱心”大型科普义演晚会,增强了晚会的趣味性,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每年不仅对社区干部进行培训,还开展在岗人员技能培训、再教育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县先后有51600人参加了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占从业人员52800人的97.7%,有14000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再就业。社会科普学校利用节假日及夜校的形式,聘请专家讲课,让社区居民听科普课、看科幻片、议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科普知识等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使广大居民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形成了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远离黄、赌、毒,城镇居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一是组织开展了科技传播活动,5月25日是“张家界市青少年科技活动节”,每年我县青少年在相关单位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活动。如20xx年,张家界市组织的“走向信息时代”科技传播活动,我县选派由13名小学、中学、高中三个层次组成的代表队,获得张家界市“走向信息时代”知识抢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二是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一方面每年狠抓科学教师、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抓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20xx年,慈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零阳镇一完小被湖南省科协确定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有14所学校被授予“慈利县科普示范学校”。三是每年开展科技创新大赛活动。20xx年收到创新作品92项,在张家界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发明创造奖28项,科学研究奖11项,科幻画奖25项,科技实践奖5项,优秀组织奖5项。特别是许家坊土家族乡初三学生许佳同学发明制作的“手握式苎麻剥脱钳”,分获国家发明创造二等奖、湖南省发明创造一等奖。

——积极开展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行动。我县每年不定期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向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授课,宣讲相关的科学知识,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调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xx年组织了二次科普报告会,即9月15日邀请了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覃正爱教授宣讲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2月3日邀请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胡长顺研究员、博士后宣讲了《工业化战略的理论与湖南战略布局调整及慈利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参加讲座的有在职的处级领导干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副科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县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近400人。同时,利用党校这个平台,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进行培训。自创建活动以来,共培训领导干部(副科级以上)152人,国家公务人员2120人,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科学决策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突出重点,锐意创新,打造科普示范亮点工程。

——营造大科普氛围,真正体现“社会大协作,你我同参与”,科普活动形成社会联动局面,保证科普活动的经常性和长期性。创建工作以来,全县共举办大型科普活动12次,如“全国科普日”活动、科普健康快车活动、科普大蓬车活动、环保快车进社区活动、乡镇科普成果展示活动、青少年科技节活动等,参与的县直部门有98个行政事业单位、22个企业和全县31个乡镇,参与的人数达8万人次。城镇居民参加科普活动的达到90%以上。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规模宏大,在县体育广场举行开幕式,参加开幕式达1万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由社会各界组成的科普志愿者20xx人和3000名中小学生编排的40个方阵,在城区举行了科普宣传游行活动和“科学普及,你我同参与”万人签名活动;举办大型全县科普成果和科普咨询服务活动,市民科普意识空前高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动态》刊登了围绕我县“全国科普日”活动撰写的《打造“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服务经济建设的亮丽品牌》的文章。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分8大主题活动,即大型科普系列挂图展一条街、科普咨询一条街、花卉盆景书画展一条街、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大型群众科普文体表演、金秋科普电影放映周、电视科普宣传周、科普惠农兴村行动。整个活动参与的干部、职工、街道居民、农民群众达10万人次。慈利县“新农村建设乡镇科技推广示范成果展”活动规模空前,今年在全县各乡镇科普活动站工作展示活动中为配合“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组织全县31个乡镇科普活动站拿出自己的科普工作精品,介绍本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技示范户典型,绘制近百块高标准科普成果展牌,在县城进行为期10天的展示,并在31个乡镇进行了巡回展,市、县电视台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跟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科普宣传,锐意创新。抓好科普宣传首先要解决阵地问题,科普宣传阵地我们采取资源整合共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县城的社区街道我们与部门和企业联姻,在笔架路开展“科普示范一条街”建设,我们建起了三处总长近400米的科普宣传画廊、科普橱窗和科普宣传栏,在县政府办公大楼设置了科普宣传电子墙。电子显示屏耗资18万元,滚动宣传科普知识,图文并茂,时效性强,广受公务人员欢迎。在农村我们配合科普惠农“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利用联通和移动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广福桥镇开展了服务三农科普宣传通讯平台64114(农事114谐音)的试点,利用手机短信向农民群众即时发送科技信息;直拨64114转接科普专家进行各种科技咨询,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在中小学我们采取了“小手牵大手”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印发了大量的科普宣传资料发给全县各所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充分利用中小学校教育阵地和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和对社会家庭巨大的影响力的特点,长年开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的科普课程。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朦胧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承担起科普宣传的义务,既提升了他们自身科学素质,又影响和带动成年人增强科普意识。实现科普宣传的“小手牵大手”效果十分突出。去年7月,我们创办“慈利科普”报刊,由县委刘桦书记题创刊词,“慈利科普”报刊开设创建动态、新农村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卫生保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示范户之家等八个栏目,内容丰富,一月一期,每期1万份,由各乡镇科普员分发到乡镇科普站和街道社区的科普活动站(室),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打造科普示范亮点工程。

科普示范是做好做强科普工作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致力打造科普示范亮点工程,即农村科普示范工程和城镇科普示范工程。

农村科普示范工程以建设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基地、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技示范户为主要内容。

科普示范乡镇建设工程:县创建领导小组确定了岩泊渡镇等10个乡镇为科普示范乡镇,按照标准和要求,示范乡镇达到“五有”,即有牌子、有班子、有阵地、有计划、有效果,为了使示范乡镇真正发挥科普示范的引导作用,由县委组织部、县科协、县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乡镇科普示范成果验收活动。经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验收,给10个科普示范乡镇进行授牌。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全县建有科普示范基地93个,其中达到到县级标准的40个,乡镇标准53个,通过基地的示范引导,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发展。零阳镇民和科普示范基地,开发山地发展优质水果由50亩发展到了现在1000亩的规模,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国家农业部和省市领导曾多次到此进行考察。杨柳铺藤梨栽培示范基地开始从四川引进藤梨进行示范种植,示范种植面积10亩,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讲座,种植面积已发展到现在的3000亩,“中溪藤梨”注册商标,在市场上形成了品牌,基地的年产值达600万元以上。其基地负责人陈群同志,由于工作突出,成效显著,20xx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带头人”,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零溪镇象鼻嘴科普示范基地、象市镇茶叶科普示范基地、阳和乡华祥生态农庄科普示范基地、象市镇瘦肉猪生产基地都成为当地发展农村产业的大样板。

农技协示范建设工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集约化和规范化生产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我县已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协会66个,会员人数达23641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已成为我县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岩泊渡红薯生产与加工专业技术协会依托岩泊渡食品加工厂在全县发展红薯生产,先后引进了“梅营一号”、“86-21”、“豫薯868”等红薯新品种,并组织会员开展技术培训,实行定单生产,扩大红薯新品种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单产由每亩1000多公斤增加至每亩4000多公斤,为薯农增加收入达500多万元,该协会成为国家农业部和国家财政部的“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单位”。象市镇茶叶专业技术协会、杨柳铺优质水果专业技术协会、江垭镇瘦肉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阳和乡苎麻专业技术协会、金岩乡食用菌生产专业技术协会等等,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使农民脱贫致富,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科技示范户建设工程:科技示范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们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作用,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各级各类科技示范户8200户,其中省级34户,市级86户,县级1340户,乡(镇)级6740户,示范项目涉及到种、养、加工、运输等,省级科技示范户徐泽民引进新品种葛根栽培,并组织加工葛粉,现在已成为大老板。为了将产业做大做强,他组建了“张家界金秋实业有限公司”,葛粉系列产品曾多次在省、市农博会上获奖。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千万元以上,他创办的“金秋公司”安置下岗人员60多人,他的“葛根”产业带动了全县10个乡镇的5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省委书记张春贤、省委副书记梅先保先后到“金秋”进行实地考察,并称赞“金秋”产品好,科学技术含量高。省级科技示范户王开慈进行花卉苗木示范栽培和林业开发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省级科技示范户田运财,引进培育优质水果苗,建起了“示范园”,引进的品种首先进入自己的“示范园”栽培,表现优良的进行繁育,每年他可为果农提供优质水果苗5万株,仅此一项收入就达4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村已发展13户优质水果育苗专业户,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水果苗120万株,他所在的岩泊渡镇田坪村也发展成为水果专业村。市级科技示范户刘军探索出了一条以山养土鸡的好路子,用这种方法养的土鸡和土鸡蛋,绿色环保,味道鲜嫩,香味无比,营养丰富,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250万元,土鸡变成了金凤凰。20xx年,刘军被评为湖南省杰出青年农民,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农经致富”专栏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工程:我县共有社区居委会20个,其中县城有社区居委会14个,乡镇所在地有社区居委会6个,城镇人口达21万人,加强城镇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科普示范社区的标准是“崇尚科学,学习科技,提高技能,再岗就业,科学生活,文明和谐”。白沙井社区在创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工作中健全了各项设施,设置了科普宣传栏,张贴科普挂图,开展健康保健等各种科普讲座,为了解决下岗再就业人员,通过摸清底子,上门访问、热忱服务、沟通渠道、解决再就业人数达120人,20xx年被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先进单位”。通过评比,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白沙井、白宫城、阳光花城等三个社区居委会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小区)称号。

科普示范大院建设工程:科普示范大院的标准是“四有”,即有开展科普活动的规划、有科普宣传栏、有科普宣传员、有相当的绿化面积、环境幽美,全县114个行政事业机关大院参与创建活动,通过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评比验收,分别授予县林业局机关大院、县人民银行机关大院、县烟草局机关大院、县人民医院机关大院、县一中机关大院、县委机关大院、县政府机关大院、县建设局机关大院、县中医院机关大院、县环保局机关大院为科普文明示范大院。

科普文明示范家庭建设工程:科普文明示范家庭的标准是“四无”,即无家庭暴力行为、无吸毒赌博行为、无迷信活动、无异视父母和子女的行为。创建科普文明示范家庭,由社区居委会推荐,经走访调查核实,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科普文明家庭”的匾牌,先后有500个家庭获得了这一殊誉,通过创建活动,“科普文明家庭”已成为社区居民茶前饭后议论的一道话题,在城区形成了争当科普文明家庭的氛围。

三、今后的设想

1、抓认识,促宣传。继续抓好各级领导对科普工作的认识,搞好科普工作既是认真贯彻党的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和谐慈利发展的需要,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继续抓好《科普法》的宣传,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县上下,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努力提高全县公民的科学素质。

2、抓学习,促特色。虽然我县在科普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和全国最先进的单位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除了加强自身努力学习外,还要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促进我县的科普工作,并结合实际,干出自己的特色。

3、抓创新,促巩固。科普工作既要全民参与,又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今年年底前,全面开通“慈利科普热线64114”,解答咨询者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种养加工、企业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二○xx年,寻求合作伙伴,力争开通慈利科普广播电台,采取以电台养电台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慈利县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我们诚恳地请求领导、专家指出来,以利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我们深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协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抓好科普工作,在科普工作上领跑“大湘西”,发挥科普示范县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篇7

猴场镇人民政府镇长:颜志

2009年2月7日

一、调整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禄启军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常开展工作,拔专项经费3000元。

二、制定了工作要点、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职责和联络员制度,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党委、政府将科学素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三、党政班子成员参加了科学素质工作活动。

四、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科协工作。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解决专门经费用于科学素质工作。

五、吸纳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在我镇成立了茂源种植示范基地,建立科普宣传栏。

六、广泛深入开展了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公众素质。到目前为止,培训青少年学生2期45人;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1期30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学素质纲要》宣讲500多人。发放科普读本100余册。

七、开展科学素质工作总结评比。各单位、各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已上交,计划在2月28日前表彰科学素质工作优胜单位4名,优胜个人8名。

八、召开了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习了文件,安排布署了2009年科学素质工作。

九、党委政府按文件要求,将科学素质的八项工作纳入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核。

市科普工作情况汇报 篇8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汇报

吴兴区科协技术协会

吴兴地处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中心位臵,东距上海150公里,南接杭州86公里,西连南京230公里,北隔太湖与苏州、无锡相望,是湖州这一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5个重点城市之一的中心城市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吴兴自战国时期楚春申君黄歇臵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闻名遐迩的东南望郡、历史名邑。吴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民康物阜,人杰地灵,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新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吴兴、开放吴兴、信用吴兴、生态吴兴、平安吴兴”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开放立区、接轨上海和城市化四大战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着力创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4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63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万元;财政总收入从9.34亿元增加到22.19亿元,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9.9亿元增加到158.5亿元,年均增长21.5%;累计完成合同外资15.3亿美元、实到外

资7.50亿美元,完成自营出口30.03亿美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4.9:51.8:43.3。2010年,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进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10年4月,在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经中国科协批准,区委、区政府已申报并启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暨省级科普示范区”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创建工作主要成绩

——过去的两年,我们努力构建社会大科普格局。区委、区政府在申报并启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工作的同时,下发了《关于创建全国暨省级科普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吴委„2010‟19号),并召开了全国暨省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吴兴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推进计划》。为推动创建科普示范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着重从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入手,全方位支持科协的工作。首先,从组织保证上,调整和加强了科协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队伍,人员配备从3人升至6人。其次,区委、区政府支持科协顺利召开了吴兴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并结合科协换届选举,调整充实了基层科协专(兼)职科协主席。第三,从硬件建设上,把科普经费按规定标准列入了政府财政预算计划。2009年科普专项经费为64万元,增长25.49%;2010年达75万元,增长17.1%;人均科普经费预算1.56元,平均每年递增在17%以上,真正做到科普经费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第四,从调动社会力量着手,与驻区企

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沟通协调,调动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科学普及活动中来,形成了“党委总揽、政府牵头、部门实施、全民参与”的社会大科普工作格局,营造了人人热爱科普、人人关心科普、人人支持科普的浓厚社会氛围。

——过去的两年,我们深入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区委、区政府对实施《纲要》的实施工作高度重视,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工作计划。2007年8月成立了有2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的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分管副区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科协),承担日常工作。制订了《吴兴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吴兴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每年召开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做好工作,及时推进《纲要》的深入实施,重点抓好五类人群的科学素养提高,尤其是从自身做起,突出公务员队伍的科学教育普及。印发了《关于2008至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吴委办„2008‟10号)和《关于建设学习型区委的实施意见》(吴委„2010‟12号),区纲要领导小组会同区委宣传部、组织部、人力资源局等单位为机关领导干部和在职人员进行科技法规、科普理论培训。近两年来,区层面开展科技科普知识培训7期,参训率达90%。街道、社区科普骨干业务培训6期,166个行政村两委主要干参训率达到100%。

——过去的两年,我们努力巩固和发展科普设施和阵地建设。

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166个行政村,50个社区都建立了标准科普宣传橱窗。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中心区的工作实际,2009年3月份,通过市场化运作,区科协联合市科协与湖飞天广告有限公司一起在吴兴区各街道实施了电子屏科普画廊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全区50个社区共安装了54只电子屏科普画廊,而且及时更新科普宣传资料,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并在2010年被省科协评为科普设施建设优秀项目。在中心城区商业繁华地段和闹市区都配备了大型电子屏幕,定期向广大市民宣传有关科普知识和国家大政方针。此外我区还牢牢抓住科普创建工作不放松,坚持高标准开展各类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强势推动基层科协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市科协的要求,自2004年以来,我区共创建省级科普街道4个,市级科普乡镇2个,科普社区(村)(省级20个,市级42个,区级35个),科普示范基地(市级4个,区级22个),金桥工程(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4个,区级9个),科技示范户(省级25户,市级82户,区级200户),企业科协7家,农业专业技术协会25个。这些项目的创建成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的两年,我们努力凸显科普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区落户。区科协牢牢把握住这一有利时机,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讲,普及科学知识,深受企业好评,并在企业内筹建企业科

协,目前全区共有金洲、美欣达、盛基、佳雪、红鹰、誉华、联峰等7家企业成立了科协组织。这些科协组织的成立,为企业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企业中努力营造 “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使之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各企业科协成员积极投身“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有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同时一批农业科技项目顺利推进,一批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吴兴区东林镇龟鳖养殖协会在2009年成为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列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单位,获得奖励20万元,协会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0年,薛新福同志又被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获得奖励5万元。通过“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壮大了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力量,培训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领头人,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过去的两年,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一是以科普日、科技周宣传活动为契机,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区科协、区科技局等部门牵头实施,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体局、等30余个部门,组织7个乡镇和5个街道科协在城市中心广场、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场地,结合普法、计生、卫生、消防、地球环境日开展了“倡导低碳经济环保生活”、“科学生活、预防疾病”、“节约能源,利国利民”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9次,小型科普讲座和科普培训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2000余份,宣传群

众60000人次,同时各街道、社区利用科普学校、科普文化广场等科普阵地,开展宣传活动累计达320场次,初步形成了人人热心科普、人人宣传科普的浓厚氛围。二是以科普学校为平台,开设了“社区科普大学”、“科普进楼栋”、“社区居民科普日”、“科普宣传万家行”等课堂,吸纳社会科普教员300名,培训次数达210次,以“健康生活”、“倡导科学”为培训内容,培训居民达8000人次。通过多种形式多角度的科普知识宣传,使科普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到目前80%的居民受到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过去的两年,我们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

我区始终把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为主要内容,区科协、区科技局、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各类面向全区青少年的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普竞赛,并于2008年在全市首创“吴兴区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教育示范基地”,建立两所特色科普学校,对未成年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积极探索,目前两所授牌学校的学生已获得各类专利5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同时,区科协与区教育局已联合举办了七届全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内容主要有科普小报、科技调查论文、网页制作、小发明、电脑科幻画、航模制作、课件开发等十几个系列。2009年,我区中小学生参赛作品参加全国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23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7所学校的15人次在两项赛事中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其中月河小学在全国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绘画中获得二等奖,第23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还有实验中学、月河小学、织里实验小学、四中、十二中、塘甸小学和妙西中在第23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创下了我区历年来获奖级别最高、获奖人数最多的佳绩。我区还积极协助市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以各类新颖有趣的方式在全区中小学校中进行科普知识普及,深受广大学生、家长的喜爱。

——过去的两年,我们努力强化科普创建宣传报道。为加强科普宣传报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吴兴科技信息网”,加大了科普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近两年,在省科协信息网站刊登14篇,《湖州日报》、《湖州科协》、等媒体上刊登各类科普报道9篇。并在全区科技刊物《吴兴科技风》上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以先进典型来带动整个面上的工作。同时积极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各乡镇、街道都配备了兼职科普信息员,进一步加强了科普创建宣传报道,扩大创建的影响。

二、主要工作措施

科普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加强领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多方驱动,共同参与,形成社会化局面,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具体来讲有以下四点。

(一)加强领导,确保科普创建有序推进。

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的指导思想,始终把科普工作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常抓不懈。一是

召开会议,安排部署。2010年,召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周密部署。确定了由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卫计局等20个区级部门为成员的“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协。年内多次召开了创建经验交流会,观摩指导了若干个科普示范点,进一步掀起了创建高潮。二是统筹规划,落实责任。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创建浙江省科技强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并出台《吴兴区乡镇街道科协考核细则》,把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范围,量化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有效的保证了工作落实。三是专题研究,加强督导。坚持经常抓,抓经常,通过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全区科技创新大会等重要会议,专题研究科普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区主管领导坚持不定期听取科普工作汇报,调度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区人大、区政协每年对《科普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检查和视察,区科协联合区两办督查室,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将落实情况通报至区,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四是保障经费、人员到位。区政府不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将科普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确保各项科普经费落实到位。2010年全区科普专项经费达到75万元,增长17.1%;人均科普经费预算1.56元。

(二)健全组织体系,壮大科普工作队伍。

科普工作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科普组织体系是落实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区委、区政府坚持“建网络、打基础”的工作思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全区上下共同关心、支持、推进科普工作的合力。一是构建政府管理网。注重发挥政府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科普组织,行政村、社区建立了科普小组,涉科部门有科普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形成了以区级为主干,乡(镇)、办事处为分支涉科部门为补充的上下贯通、协调联动、人才荟萃的科普工作网络体系,统一组织全区科普工作的开展。二是构建社会参与网。企事业单位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在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科普组织,利用辖区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大专院校等社会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三是构建社会宣传网。在机关干部、大中专学生、教师、医务人员、技术人员、退休干部等人群中,选聘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同志充实到科普队伍中,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报告会、科技知识讲座等系列培训活动。四是构建科普志愿网。广泛从辖区单位吸纳科普志愿者,通过壮大科普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注科普事业的浓厚氛围。

(三)建强科普阵地,夯实科普工作基础。

基层科普设施按照“一站、一栏、一员”的标准建设,采取多项措施,实施“抓基础、建基地、创精品”工程。一是挖掘资源。我区是湖州市中心城区所在地,居民区、学校、医院、商场、企业密集,如何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是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目前我们主要通过采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财政拨付,单位自筹,社会募捐等形式筹集资金用于科普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166个行政村,50个社区都建立了标准科普宣传橱窗,实现了村(居)科普阵地串成线,连成片目标。我们还与驻区大专院校开展科普共建活动,组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开放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实验室,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二里桥社区、米行街社区、东白鱼潭社区、吉山四社区的科普工作各具特色,受到省、市科协领导的高度评价。二是培树科普示范基地。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升科技竞争力,我们实施了“金桥工程”,借助本地高校的人才科研优势,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优质平台,使人才引进到吴兴,项目落户到吴兴,从而推动全区的科技创新。其中坐落于我区东林镇的湖州强培生态龟鳖有限公司科普示范基地是浙江大学龟鳖生态养殖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吴兴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习基地,湖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于2008年,目前拥有700多亩生态养殖池塘,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农业“十大创业创新”典型、湖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湖州市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部第四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湖州市农业科技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一系列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为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致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我区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亮点之一。三是创建科普精品工程。2005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科普阵地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在全区积极开展科普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到目前,全区共创建五星科普活动站4

个,五星科普楼8个,五星科普画廊3个,五星科普示范基地2个,科普精品工程的创建,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打下了基础。

(四)开展“四进”活动,营造科普浓厚氛围。

科学普及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利用“科技周”、“科普日”、“三下乡”等宣传时机,先后举办了以“科技〃市民零距离”、“科学普及你我共参与”、“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共同打造低碳节能生活”等9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2000余份,宣传群众60000余人,收到了明显效果,全区科普意识明显增强。日常重点开展了科普“四进”活动:一是科普进社区。通过社区科普学校,科普活动中心等有效载体,开展健康咨询、防震减灾、生活常识等科普知识学习,使科普知识在社区居民心中深深扎根。共培育科普示范社区12个,科普示范楼26个,培育科普示范家庭242户;二是科普进学校。组织全区学校开展“青少年科学传播行动”,建立“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教育示范基地”,成立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绘画、航模、摄影等比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仅2009年一年,就有7所学校的15人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三是科普进农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强化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到目前,七个乡镇全部建有自己独立的农函大学校,其中吴兴区农函大分校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农函大先进分校”。通过这一载体,我们在两年中已经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160家,发展科普宣传员80名,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员300名,引进新品种13个,推广先进技术9项,为实现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

用;四是科普进企业。建立“企业科协定期联络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区骨干企业的技术开发、改造进行座谈研讨,同时,在科技型企业中,广泛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科技研发机构,开发一项新产品,推广一项新技术,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有效作用。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上一篇:老客户答谢会主持词下一篇: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