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普工作(共12篇)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1
近日, 中国科协与北京市就2015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筹备和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筹建进行工作会商。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 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隋振江,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束为、王延祜出席会议。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 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汇报了2015年全国科普日的筹备情况。会议对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创新性和新颖性给予充分肯定, 要求进一步研究落实保障措施, 确保活动安全、平稳、有序开展。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2
近年来北京海洋馆的科普教育工作贯彻公司的“双科”战略,以科普活动为载体,在馆内及社区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和海洋国土意识。在科普活动中我们积极的参与社区及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科普活动,使更多的公众了解海洋,关注海洋动物。
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
1、做好科普宣传,进一步扩大科普受众群体。07年借助公司的0503工程,在科普工作中以中华鲟为主题,开展了各项科普活动,08年我们与加拿大水族馆进行深度合作,增加了冷水域的动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了更丰富的海洋物种。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免费海洋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两年来讲课的学校多达60余所,受众人数近3万人次,比往年同期增长了近1倍,使北京市更多的中小学生和老师更深一步的了解了海洋,了解了海洋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更多的关注海洋及海洋生物。
2、做好社区科普,为社区服务。两年共进入社区10多次,并积极参加北京市的科技周、科技月活动,在07年的科技周活动中,北京海洋馆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围绕科技周主题“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精心组织,在馆内悬挂科普周主题的条幅及宣传标语等,营造并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氛围。我们精心设计了20多块有关海洋知识的科普展板,在馆内进行展览,以提高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普及了科学知识,显示了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受众人数达到5000多人。并在馆内散发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与此同时,为开阔游客眼界,我们还在海洋剧院动物表演前进行生动活泼的海洋科普讲座活动,共举办了5场,深受游客欢迎。08年我们与国家海洋局、海洋协会共同在北京海洋馆内举办了大型的以“保护海洋”为主题的科普展览,参观的人数达10万之多,发放有关海洋保护资料5万多份。08年科技周我们与北京海洋地质大学合作,把宣传展览办到了校园里,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海洋知识。此外,我们还组织附近的小学生到海洋馆的广场进行科普和环保的宣传活动,向游客发放资料,并组织孩子进行有关保护动物的绘画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除了在馆内进行相关的科普活动,还把科普知识送进社区。送展板和宣传资料到社区中,让没有来海洋馆的公众也能了解相关的海洋科普知识。
3、为让更多的公众关注国宝中华鲟的现状,同时也是为了配合中华鲟的放流工作,我们在北京市的小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大型的有关中华鲟的知识竞赛活动,为准备中华鲟的知识竞赛活动,科普部完成了知识竞赛题库的工作,共计为活动提供了三百多道问答题,还制作了有关中华鲟讲
座的课件配合此次活动。为了得到教委领导的支持,我们首先拜访了学区的领导,得到学区领导支持后,我们到各个参赛的学校进行了赛前的辅导工作和科普讲座活动,得到了参赛校的领导、老师、同学们的欢迎,学校及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共有14所学校参加了我们的竞赛活动,最后有四所学校进入了总赛,并在鲨鱼小镇进行了总决赛,海淀区教委,中国海洋学会,北京市渔政等单位的领导也非常的重视,并来到了总决赛的现场。各大新闻媒体也对本次竞赛活动进行了报道,这次中华鲟知识竞赛取得的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公众对中华鲟的了解及关注程度。4、07、08年北京海洋馆的夏令营以科普、体验为主题,夏令营主题定为-欢乐体验科普拓展夏令营。我们在活动内容上不断丰富,体现系统行、思想性、趣味性,以适应和吸引孩子参加。每年参加夏令营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海洋馆科普拓展夏令营已被孩子和家长所接受和认可,08年参加夏令营的人数达到了1200多人。我们还与动物园合作,以体验为主,体现孩子们对动物的亲近,提高夏令营对孩子的吸引力,并利用我们本身的资源,增加夏令营的外语内容,让孩子能更深刻的体验到北京海洋馆科普夏令营的知识特色。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快乐也学到了很多的海洋知识。
5、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开展了各种科普活动,如坚持与向东小学每周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为来馆参观的游客及学生进行免费的海洋科普讲座活动,让公众在娱乐的同时更多了解海洋知识。对馆的科普展板进行了调整,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性。
6、我们积极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免费到社区到学校进行科普讲座活动,社区及学校也会组织孩子们到海洋馆来增长知识,今年展览路街道办事处的老师就组织了本社区的孩子来北京海洋馆参观,了解海洋知识。7、08年我们与加拿大TLR教育集团合作,共同开发海洋系列科普课程,行程系统化、突出海洋特色并融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的为孩子和家长提供有关海洋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宣传。推进科普书籍的出版
1.做好科普读物的编辑工作。完善教材:2006年编写的《走进海洋》校本教材得到了海淀区教委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并推荐入选由北京市教委组织编写的《新科探索丛书》目录,从07年我们与向东小学按照北京市教委的编写体例重新进行了编写,现基本按照编写委的新要求改编完成了三本教材的基本内容,08年已经正式出版发行了第一本“认识海洋”,为孩子们提供一本难的的有关海洋方面的科普教科书。
2、今年我们还与与水产学会合作,一起完成«走进海洋馆»的科普读物的编写,使我们的科普读物走出海洋馆。读物已完成大部分的文字部分,正在与水产学会积极沟通,明天年初完成稿件及配图的工作。科普组织建设
为了更好的开展科普活动,我们在07年与展览路街道办事处共同合作,在社区内招募志愿者,参加北京海洋馆的科普活动。我们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基本完成了志愿者的志愿者队伍条例及规章制度等内容的编写工作,规定了志愿者方面的权利、义务范围和申报条件,并完成
与社区老年志愿者的见面会活动,逐步完成人员的筛选工作,组成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义工队伍。08年我们此基础上继续完善管理条例,并与海洋地质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招募素质更高的志愿者参与到海洋科普宣传中来。08年我们共招募了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形成完整的志愿者科普培训教材,使志愿者在北京海洋馆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北京海洋馆的科普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取得很好的科普效果,在今后的科普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2、2009年海洋馆科普工作发展目标:
1、尝试建立两个重点合作区县,成立两—三所合作示范校;
在现有一所小学共建学校的科普工作基础上,我们还要完成一所中学的科普共建合作单位,在不同层面与学校共同开发海洋校本教材,并争取取得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认可。2.科普工作于整体经营相结合,创造科普型场馆。
针对来馆参观的团队及散客做好服务接待工作,让游客感受到我们的特色服务,体现我们的科普氛围。在原有的团队接待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科普互动活动,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海洋知识、提高海洋环保意识。
3.完善科普工作网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通过网络组建志愿者队伍,只要是热爱海洋、热爱海洋动物并达到一定条件的公众都可以参加,使志愿者成为我们科普工作的有力助手。建立管理制度,发挥志愿者的热情,协助完成馆内的科普讲解、科普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
4.营造馆内的科普氛围,形成海洋馆的科普特色
馆内还要增加和更新一些有关海洋知识的展示内容,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并在周末进行科普互动活动,激发公众对海洋的关注。5.发展科普读物
北京市科普资源如何辐射匮乏地区 篇3
近几年,随着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工作的深入指导,西城区科协为响应中科协“科普富民兴边”工作号召,结合西城区对口援助地区的实际情况,围绕优质科普资源辐射匮乏地区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西城区作为1999年首批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的城区之一,积极发挥自身的科普资源优势,将“科普富民兴边”工作深入到了新疆、内蒙古、云南、辽宁等省区的匮乏地区,使西城区优秀科普资源、专家资源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惠及民生,受到了地方政府及老百姓的欢迎。
在“科普富民兴边”工作实践中,西城区不断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就科普而言,搞科学宣传、组织活动并不难,但要让绝大多数受众都感觉到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很不容易,这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科普工作者共同努力。尤其是对西部边疆和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既不能一厢情愿,又不能超出科协能力范围之外,也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发点宣传材料;活动的内容设计和组织形式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需提前和对方政府部门对接,清楚对方需要什么,科学统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从而使活动发挥出应有的最大化科普效果。
科普机构及工作者、志愿者开展“科普富民兴边”工作,形式可以多元化。比如对于青少年的科普,可以采取帮助当地培训科技教师、建设科普网络学校、与北京市的优质科普资源实现共享和对接、组织当地的学生到北京参加科普体验活动、签订科普合作协议等等都行。
在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孩子难以和一些科学实验和科普体验活动零距离接触,我们科普工作者应尽力多提供条件。另外,科普工作者还应该意识到,对孩子们进行科普最为重要的不是告诉他们是什么,而在于对科学精神的传播。我们发现,每次科普活动时,总有孩子在探索、观察、询问和质疑,这是科学精神十分重要的方面,我们必须保护并正确引导他们的这种思维模式。
当然,在“科普富民兴边”工作中,青少年只是其中的一个群体,其他人群也都需要在科学素养方面予以提升,科普的内容也有更广阔的空间留给大家去摸索探究。当前的重点是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平台,能够让西城区,乃至北京市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及其他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到科普的事业中来。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更加灵活多样、更富有成效的科普形式。
这几年,也有一些人对开展“科普富民兴边”工作不是很理解,认为在西城区搞好科普也就足够了,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添负担。我认为这主要是部分人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完全到位。
其实,“科普富民兴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其让优质科普资源辐射到匮乏地区,使当地群众享受到了先进科学技术,身心受益,得到实惠,在两地百姓之间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同时也是接地气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第二是发挥科协组织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智力密集和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帮助和推进匮乏地区科技、科普事业创新发展,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助于提升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三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自我价值的再认识,享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自身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另外,通过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对科协的工作人员、科普专业队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也是一种自发的教育和促动,既锻炼了队伍,又在工作机制适应现代环境模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它也让科协组织提升了科普传播能力,使其组织运行更加完善,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4
据2013 年的北京科普统计显示, 2012 年北京市科普经费投入22.14 亿元, 占全国总投入122.88 亿元的18.02%[3], 说明北京市对科普教育非常重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在科普方面的工作推行状况相当具有代表性, 也最值得其他地区借鉴[4]。
有鉴于目前科普工作相关报告的缺乏, 笔者自行搜集2006 至2012 年北京市科普工作的相关资料, 并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 分析北京市科普教育对公民生活影响的情况, 就如何加强北京市科普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方法。具体而言,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北京市公民的生活需求出发, 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分析北京市科普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目前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 探究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 寻求解决对策。
一、科普教育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科学普及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世界各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5]。分析国内外科普教育方面的研究, 主要侧重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 国内外在科普教育研究方面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1. 与公民科学素养的相关研究
在科学普及中,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 是反映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指标, 是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中国, 目前主要通过测量公众的科学素养来测评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情况。
科学素养, 英文为“Scientific Literacy”, 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6]。Conant J. 在《科学中的普遍教育》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公民科学素养的概念。Hurd第一次使用科学素养成来描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7]。
1994 年8 月, 美国出版的科学政策报告《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 提出了发展科学的五项“国家目标”, 其中一项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报告认为“具备科技知识是理解和欣赏现代世界的关键”[8]。
早在1995 年, 《利用现代化大众传媒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以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全国抽样调查中对公众社区信息的主要渠道的结果为依据, 强调要对大众传媒的科学教育功能有充分认识, 并予以高度重视[9]。
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指出,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社会工程, 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10]。我们看到,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目标, 似乎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 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实现到21 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2. 科普教育研究相关专著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涌现了一大批对科普教育有影响的书籍, 主要有:《科普创作概论》、《科普编辑概论》、《科普学引论》、《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和科技传播学》、《科普学》、《科普学概论》、《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等, 对于我国科普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在科普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分析这些对科普教育的研究论著, 主要集中在:探讨科普主体;探索科普工作机制;研究科普受众者;研究科普类图书现状;评估科普教育效果等。这些科普教育论著和文献指出, 科普教育对推动我国科普事业起了积极的作用[11]。
二、北京市科普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1. 北京市科普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近年来, 北京在科普工作方面先后分别制定了《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北京市“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实施方案》、《北京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首都创新精神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2012—2015 年)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等, 这些科普工作方案和措施对首都科普工作的具体落实开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12]。
此外, 围绕北京科普工作能力建设, 还制定了《北京市科普基地命名暂行办法》, 提出了《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践行“北京精神”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的意见, 指导和推动北京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北京市科普经费投入现状
近年来, 按照《北京市科学普及条例》的有关规定, 北京市相关部门积极加大对科普教育投入, 同时也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目前, “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社会和个人投入相辅”的科普经费投入机制, 成为首都科普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政府拨款、社会捐赠、自筹经费和其他收入, 成为北京科普教育经费的主要构成。但也不难发现, 北京政府财政拨款仍占主要部分, 其次是社会捐赠比例较少, 自筹和其他收入需要创新。
3.“主题式科普”活动逐渐向品牌化发展
“主题式科普”是一种由当下科技发展和社会公众的生活需要为前提下进行的对所有公民的科普教育活动, 主要是为了向公民展示当今最新的科技生活知识, 从而能影响他们的生活。北京市的重大科普活动逐渐向品牌化发展, 吸引力逐渐增强, 影响和效果明显。
作为科普教育的最重大活动之一的科技活动周是经国务院批准, 由科技部联合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在全国举办的大规模群众性科技节日, 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周自2001 年首次举办以来, 坚持每年一届, 每届紧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开展, 已成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和惠及民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4. 青少年科普活动蓬勃开展
科普是青少年课堂教育外的一种补充教育, 是对青少年在校外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青少年是科普的四大重点人群之一, 也是北京市一直都很重视的群体, 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近年来北京也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活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2011 年间, 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次数呈下降趋势, 平均降幅21.17%;参加人次也呈下降趋势, 平均降幅13.31%;其中青少年科技兴趣小组举办次数呈下降趋势, 但2011 年又稍有回升;科技夏 (冬) 令营举办次数虽然自2008 年后有增加趋势, 但参观人次呈下降趋势。
5.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普教育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根据科技部等七个部委于2006 年11 月联合发布的《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 北京市发动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大学、实验室对公众进行开放。主要通过组织公众参观科研机构, 参与科研实践等活动方式, 增进公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科普基地是进行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科普基地能够使公民的科普教育更加群众化、社会化和经常化。北京市于2007 年开始科普基地教育工作, 在这几年里, 通过科普基地审报、评审和进行命名后, 根据北京市科普工作网的数据统计, 截止到2015 年, 北京市命名科普基地已达290 多家, 已经覆盖北京市16 个区县, 年平均增速34%。目前北京场馆建筑面积、展厅面积分别达到80 万平方米和31 万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科普场馆展示面积177.8平方米, 这一数据显著高于全国的每万人18.5 平方米的平均水平。近年来, 科普基地建设总投入达100 多亿, 科普基地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三、北京市科普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 重视不够, 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北京市各级领导机构、学校和社会对科普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氛围不浓。科普教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人们对科技的概念模糊, 意识不强。例如, 学校是科普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 但在学校教育中, 与其他课程相比, 科普教育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科普教育流于形式化。由于科普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 在课程安排上也感到无奈。
2. 科普教育缺乏多样化, 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
现实教育中存在一种错误倾向, 教育围绕考试转, 考什么教什么。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科普教育的发展。目前, 绝大多数科普教育由志愿者兼任, 一方面缺少必要的科技理论和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 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 遇到实际问题, 就显得无章法, 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 科普教育投入仍显不足, 影响科普教育效果
目前北京科普经费由政府拨款、社会捐赠、自筹经费和其他收入几部分构成, 已初步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相辅的科普经费投入机制, 但政府财政拨款仍然是科普经费的主要来源, 其次为自筹经费和其他收入, 社会捐赠比例较少, 科普经费的筹集渠道仍较单一, 社会上对科普的投入意识还不是很强。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 科普教育的深度、广度都仍显不足。同时, 科普教育缺乏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不能有机结合。
四、促进北京市科普教育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科学对话、共识会议等新科普方式的出现, 可以看出公民在当代科技的实际应用、发展协调、政策决策的参与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4], 科普教育也就更需要多倾听公民的心声, 这样既更好的为公民服务, 同时也调动了公民参与科普教育的积极性。
完善科普政策和法律体系。北京市出台的相关科普教育和科普工作的政策和法规, 都为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时代在发展进步, 要发展科普教育工作, 就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作为支撑, 使科普工作更加完善和成熟, 同时也为科普教育工作做好指导的作用。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近年来, 在科普活动、科普大众媒体等方面北京市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就科普对公民的生活影响来说, 科普能力建设还需加强。要将公民的真正需要融入到科普教育中, 从科普活动、科普大众传媒等方面增加公民关心的话题, 调动公民对与科普教育的积极性, 使公民主动的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来, 能提出他们对于这种教育方式的需求, 既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这样才能使科普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在中国, 无论是全国还是北京, 科普的专业人员数量较为缺乏, 这样就使得科普教育工作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因而培养一支能带动科普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的队伍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要发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专业能力, 将一些高端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使之成为通俗易懂让公民容易接受的科学小知识, 使科普教育更加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健全科普的创新和评价体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科普工作也需要创新, 需要与时俱进, 要满足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要真正做到为公民服务[15]。要使科普教育能够更加吸引公众, 就必须要树立创新的意识。科普创新体系应该包括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创新评价、创新支持和创新实践等系统, 北京在科普系统建设方面具有成功范例。
同时, 近年来一直比较忽视的一个问题——科普的评价体系, 需要得到加强建设和完善。在科普教育工作中, 要不断地对前期的科普教育进行经验总结, 要让公民参与到科普教育工作中来, 让他们为科普教育如何开展出谋划策只有听到来自公民的评价“声音”, 才能进一步推动科普创新体系的完善, 才能把科普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带动社会力量兴办科普。北京市在带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教育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目前科普教育经费仍以政府投入为主, 这就需要多挖掘社会中的一些好的科普资源, 带动更多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 同时增加一些有实用价值和公民有兴趣的科普教育内容, 更好地兴办科普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清林.科普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李大光.科普的模型应该是什么--评布普斯・莱文斯坦缺失模型[N].科学时报, 2003.
[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科普统计[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52.
[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纲要[R].2011.
[5]赵立新, 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1-2.
[6]陈曼莉.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C].呼和浩特:呼和浩特科技, 2004.157-159.
[7]Burns T.W, O’connor D.J.Stocklmayer S.M[J].Science, 2003, 4-12-2.
[8]任海, 刘菊秀, 罗宇宽.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3.
[9]徐柏向.与时俱进开展科普工作[J].科技导报, 2002, (10) :1
[10]吴国盛.关于我国科普事业宏观战略问题的思考[J].科学时报, 2007 (4) .
[11]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R].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4-5.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5
一个国家的科普能力,集中表现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而科普资源既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和工具,也是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推进,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怎样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长效机制,使科普资源真正服务于公众并见到实效,已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科普事业发展中最关键、也最具基础性的工作之一.本研究旨在总结科普资源科学发展的.经验,发现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探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科学方法,为北京市的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作 者:何丹 何维达 李梅 汪振霞 HE Dan HE Wei-Da LI Mei WANG Zhen-xia 作者单位:何丹,何维达,HE Dan,HE Wei-Da(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北京,100083)
李梅,汪振霞,LI Mei,WANG Zhen-xia(北京科技咨询中心,中国,北京,100077)
北京如何打造“科普原创之都” 篇6
朱世龙:北京市科委副主任
创新“北京牌”科普产品
《科普规划》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朱世龙副主任指出,这些目标的确定,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科普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和中心任务的原则,要服务北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针对北京经济结构调整、“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对科普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宣传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科技兴农、应急防灾、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巩固并强化科学普及在支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普规划》中提出了将打造“科普原创之都”的概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具体做法?朱世龙副主任指出,科普创作是一个城市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期间,我们期望通过实施科普精品工程,将北京打造成为“科普原创之都”。
目前,科普已不仅单单停留在概念上,由此衍生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显现。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是北京未来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将积极探索科普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制定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选择部分科技(普)文化资源密集、科普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建设若干科普产业集聚区和科普设计示范基地。当前,北京正在积极促进科普与设计、出版、影视、动漫、游戏、会展等产业融合,推动科普出版、科普展品制作、科普软件开发等科普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还将研究制定科普产品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原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京牌”科普产品,将北京建设成为辐射全国的科普产业中心和原创之都。
同时,“十二五”时期在推动高端科普资源科普化方面也有一些新的举措。朱世龙副主任指出,高端科普资源科普化这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投入的工作。《科普规划》中提出,未来5年将重点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包括推动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向社会开放,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建设首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等。
结合前些年的工作经验,北京市将继续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面向社会开放,鼓励各机构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进百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挖掘科技型企业的科普潜能,推进50家科普示范企业建设。鼓励各机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改革,发挥各机构的科研资源优势,参与学校创新教育,搭建科技后备人才培育平台,拓展中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
未来北京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等建设,搭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展示平台等一批首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
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配合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将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具体落实。
郑念:中国科普研究所信息室主任、研究员
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
总览《科普规划》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科普规划》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科普规划》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地位、阶段性特征、未来走势进行了准确判断,对科普在北京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科学分析,对北京市“十一五”科普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回顾和总结,对北京市“十二五”科普发展进行了目标定位、资源部署和战略布局。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科普规划》在保障措施部分提出了“加强科普理论研究”和“完善监测评估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提升规划执行中的科学性,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北京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及“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通过加强科普理论研究,揭示和了解科普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转型的关系,揭示科普手段与效果之间的原理,将有效提高科普效果,快速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为北京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监测评估,可以及时了解规划执行的效果和规划目标实现的程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詹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系副教授
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很重要
在科学传播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以科技人员群体为源头,或直接或间接地被传达到大众层面。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落实过程中,科技人员无疑是科学知识的第一拥有人,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最终目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也离不开科技人员群体的理解与努力。因此,詹琰认为,《科普规划》对于“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提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离开科技人员群体参与的科学传播将是不完善的。所以,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群体积极参与科学传播不仅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科学传播事业的重要一环。科研院所应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科技人员在科研之余,积极参与或配合科学传播工作。
其实,科学传播的过程也是对科学知识梳理的过程。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科研工作的思考、理解深度,一方面也会对科研工作产生有益的影响。同时,科技人员群体参与科学传播也有益于科学精神的传播和科技工作者形象的提升,对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热情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对本学科的人才储备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用国外新模式办科普
《科普规划》总的来说比较全面、务实、有针对性。从该《科普规划》可以看出以下创新点:
一是从北京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科普,科普工作和活动很有针对性。
以前的科普,很多是从政府的角度办科普,科普离老百姓比较远。在该《科普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转变了工作思路,突出从市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办科普,非常有针对性,这一点显得非常突出。
比如,北京作为首都,北京外来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结构复杂,这是北京一个特殊的、巨大群体,该《科普规划》中,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基本建立起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提高科学素质的渠道和机制。这种有针对性的科普也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二是《科普规划》中,体现出了用国际科普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机制办科普。以前,政府对公众参与科普重视不够,市民素质和首都经济发展、科学的进步不相适应,公众参与社会创新事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先进的科普理念,科普除了要提高公众的科普素质以外,还非常重视公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性。比如国家发展重大前沿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些重大的政策和决定制定的过程当中,公众有参与、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和渠道,这种科普形式超越了个人学习科普知识、个人科普素质提高的局限性,超越了个人层面。在北京以前的科普活动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前重视不太够,而在该《科普规划》中有涉列,如果今后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来具体落实的话,科普的效果一定会非常好。
比如,国外有公识会议、听证会,北京今后如果能借鉴这种新模式和新机制,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提供渠道,创新公众参与的机制。这样使得公众在提高自我科普素养的同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公众事务的决策。
三是在《科普规划》中,非常重视科普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方面内容在保障措施篇章中得到了体现,为科普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该《科普规划》是一个为期5年的规划,政府不仅要重视当下的科普工作,重点针对北京科普工作亟需破解的关键问题开展相关科普理论研究,为今后的科普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科普理论研究是一个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在北京科普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基础建设,能发挥长远、长久的作用。基础理论研究在《科普规划》中很突出,科普理论的研究是一个突破。
王福庆:北京西城区科委副主任
区县发展科普要有自身特点
《科普规划》对区县科普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区县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科普规划》中强调,科普工作是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作为区县负责科普工作的同志,王福庆对此深有体会。区县人民政府是科普工作的领导机关,区县政府及其科技主管部门负有对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考核的法定责任。科普工作要纳入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县政府要在政策、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为科普工作提供保障。区县政府切实履行法定义务,主管部门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科普工作在基层大有可为。
二是《科普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科普工作的制度化、阵地化、网络化建设。《规划》提出的这些工作方向,也是非常切合西城区科普工作实际的。在科普制度建设上,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并完善西城区各项科普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重点是抓好已有制度的落实,科普活动要经常化、系列化。在科普工作的政策引导上,要努力改变过去分散的、以知识点为主的灌输式宣传方式,将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设计策划成一项项具体的、鲜活的“项目”。以加强基层科普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地区的科技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区科技馆、活动站的科学传播和素质教育作用,丰富其展陈内容和专项活动的科技内涵,建立并完善一批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社区科普画廊,以搞项目的方式抓落实,推进科普教育由“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化。科普是一项社会化工作,要打破部门壁垒,贯通上下层级,以市民需求和政策为导向,在组织、资源和志愿者等方面实现网络化管理。总之,科普工作制度化、科普活动经常化、科普教育阵地化、科普人员专业化、科普管理网络化是区县落实《科普规划》的核心工作。
三是提出了全市16个区(县)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三个一”科普工作格局。“十二五”期间,西城区区一级的场馆科学内涵更加充实,科技活动更加丰富,创新氛围更加浓厚。要将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新馆)建设成全市一流的社区科学传播中心和素质教育基地,成为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活动的新场所和市民科学生活展示大舞台。
比如,创办一个科普活动:西城区要把“可持续发展在行动”办成品牌化的系列科普活动。西城区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多年来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十二五”期间,西城区要把此项特色科普活动向纵深发展,推动“青少年环保剧编演”、“家庭废旧材料利用创意设计大赛”、“自制购物袋展示”等活动的普及和提高,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在科普活动中,把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活化、本土化。西城一向注重科技促进民生改善,科普工作坚持以利民惠民为主要目标。
在打造三级科普网络方面,全面梳理现有的科普资源,目前,西城区区内有20多个国家、市级的科普教育基地,有16个创新型科普社区, “十二五”期间,西城创新型科普社区将达到30个,科普社区工作要全覆盖,每个街道都要有典型社区,使居民在身边就能找到科普活动站点。同时,充分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区优质科普教育资源高度聚集的优势,采取“科技馆互动活动到社区”、“居民科普一日游”、“场馆社区开放日”等形式,使区内居民充分享受首都高水准的科普服务。鼓励驻区科普场馆携手社区共同开展科普活动,吸引居民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比如,北京动物园听取居民意见,邀请居民一同进行科普剧本的创作,开展了动物手偶剧的编排和表演。北京海洋馆吸收社区家庭参与水生动物保育工作,培养了一批“小小志愿者”作为海洋馆义务讲解员为游客服务。通过这些网络化的组织、互动性的活动,居民更为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过程。科普场馆一改被动接待参观模式,建立了“科普社区直通车”,专业科普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保持着稳定的联系,及时准确掌握了群众的科普需求,场馆也逐步成为周边居民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阵地。
星河:著名科幻作家
强调“原创”意义重大
《科普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实施科普精品工程,打造科普原创之都,不断提升科普原创水平。著名科幻作家星河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在如今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科普的形式早已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最基础的初期创作。所以《科普规划》对于“原创”概念的提倡与强调,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所谓“科普”,从较为广义和深远的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公众对于人类科技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了解;而从狭义地角度来说,简单一句话,就是要把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告诉老百姓知道。可即便这么一个狭义角度下貌似简单的问题,想要做好都着实不易。
鼓励原创自然十分重要,但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却不那么简单。我们曾经拥有众多的优秀科普作品,但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同样存在。有些所谓科普作品,不是去掉公式后仍充斥着艰涩名词的简单说教,就是完全脱离开基本科技原理的天马行空,而这些与真正意义上的科普创作都相距甚远。事实上,社会对于科普作家的要求近乎“苛刻”:既需要具备足够的科技素养,又需要具有一定的优美文笔;科学研究以理性思维为主,而文学创作则以感性表现见长,需要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的技能委实不易。这就要求科普创作者提高自身修养,恪守职业道德,严肃认真地从事科普创作。
当然,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所谓原创的表现不一定局限于图书一种样式,同样可以覆盖到诸多其他形式。科普图书只是各种创作成果的一种形式,重要的还是其聚集了各种思想与理念的作品核心。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国产动漫业。多年以来动漫界一直在努力,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特别显著的起色,这其中自然有营销的问题,但另外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文学脚本的相对匮乏。一些优秀的动漫人士,往往刻意追求作品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前期的文学创作,孰不知没有优秀的脚本就很难制作出优秀的作品。目前,越来越多的动漫界人士已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
科普创作自然不完全相同,但在很多方面也相类似,因而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相关经验与教训。简而言之,原创是此后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关键,科普原创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李象益: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
科普场馆建设更应注重“软件”
《科普规划》对加快科普基地和场馆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科普基地和场馆建设而言,世界科普场馆的未来,在教育内容上,将更加关注反映时代主题、科技前沿、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在教育理念上将不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终极,而更加关注深化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科普基地和场馆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只重视“硬件”而忽视深度教育的倾向依然普遍存在。“十二五”期间应更加推进教育的创新与深化发展。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推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科普场馆教育的创新,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科普场馆不仅是让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的教育场所,而且应进一步关注并加强培育公众如何在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普场馆成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社会教育阵地的要求。为此,首都科普基地与场馆应在“提升理念,深化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没有先进的科普教育理念就不会有创新的科普实践。必须深入钻研和实践世界科普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特征,这不仅是推进科普场馆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要务。基地和场馆首先要利用与开发好自身的资源。从这点出发,如科普场馆在开展对公众和青少年一般性参观所体现的非正式教育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有组织、有目的的非正规教育活动的比重,重视展品的一次开发与二次开发,并推进围绕非展品的探究式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进行普及教育的同时,使那些有潜能的学生,在利用场馆和基地内的多种教育形式,在深度探究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其科学素养进一步得以提升。要进一步加强馆校科学教育的衔接,使北京市推进的“雏鹰计划”和“翱翔计划”得以进一步落实。这将使北京市科普基地与场馆在创新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开创新局面。 深化科普基地和场馆的教育创新,是贯落实彻北京市“十二五”科普规划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虚杰: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
鼓励科普原创应有切实措施
科普创作是一个城市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刚刚颁布的《科普规划》中,把科普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并期望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科普精品工程,将北京打造成为“科普原创之都”,这非常令人振奋。
可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如此重视科普——比如有专门研究科普的“中国科普研究所”,有专业的“科学普及出版社”,有特别的《科普法》。然而,我们的科普图书的影响力却还是那么小。每一年科普图书评奖,原创科普数量之少、质量之低,让评委们不得不痛苦地“矬子里面拔将军”。
说实话,科普书并不容易写。很多科学家都承认,它比学术论文要难写得多,将科学语言转化成大众语言即是科普要做事情,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完全懂得科学精髓,二是能准确地将科学精髓表达成大众明白的语言。在一个山寨泛滥、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的国度,哪里有科普作家的成长环境?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过早地文理分科,高二就是文理科的分界。一位儿童文学评论家曾感慨: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家是学文的,不懂科学知识,本身欠缺科学修养,所以写不好少儿科普读物。另外,一般的科普作家本身文学修养不够,而且儿童读者意识不强,所以也写不好适合少儿的读物。
此外,科普读物的稿费低,也把大量有才华的会写科普的人挡在了外面。我们现在是恶性循环,没市场-印数少-稿费低-没好稿件-更加没钱。科普图书的稿费应该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政策,免税或者退税。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7
3月29日, 北京天文馆携手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 在北京天文馆隆重举办了以“4K使科普教育更清晰”为主题的北京天文馆“索尼4D科普剧场”开幕典礼。北京天文馆、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上海恒润数码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的多位领导出席此次开幕典礼, 多家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并且切身体验了索尼4D科普剧场“4D+4K”的科技魅力。
自2007年开始, 北京天文馆就与索尼在4K技术设备方面展开了多次合作。此前, 北京天文馆的穹幕影院以及3D动感影院, 都使用了索尼4K系统。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张学奎在致辞中表示:“2011年, 为了解决原有4D剧场胶片投影机设备老化、节目播放受限等问题, 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北京天文馆启动了历时4个月的4D剧场改造工程, 在数字投影机的选择上, 经过专家论证, 最终采用了6台索尼4K投影机SRX-T110。索尼4K投影机的清晰度是目前国内主流2K投影机的4倍, 观影效果更加清晰、逼真。索尼4D科普剧场也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使用4K投影机的环幕4D剧场。”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副总裁井手司治表示:“索尼4D科普剧场是索尼在中国第一次以索尼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剧场。北京天文馆是世界著名的天文博物馆, 对公众的科普认知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索尼非常荣幸与北京天文馆合作, 提供4K技术与设备。索尼于2004年推出第一台4K投影机,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超过1万台4K投影机在全球服务。4K投影机不仅可用在剧院、博物馆, 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仿真模拟环境等科研领域里。高性能、高清晰度的索尼4K投影机加上丰富的由北京天文馆制作的内容, 将使观众赏心悦目。”
北京天文馆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 是中国面向公众, 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开展天文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索尼4D科普剧场位于B馆2楼, 其4D环幕长33 m, 高6 m, 共使用了6台索尼4K投影机SRX-T110, 在180°的环幕上放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索尼4D科普剧场将更好地发挥科普阵地的宣传作用, 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融合, 为公众带来“更清晰”的视觉盛宴。
据悉, 据悉北京天文馆索尼4D科普剧场除了播放高清/4K影片之外, 也将提供场地与设备租赁, 使剧场的4K系统设备应用于更多的大型展示活动。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8
资料与方法
培训对象:笔者所在某街道共35 个社区,选了35 例社区居委会文教委员作为科普志愿者。另外,从每个社区选1例有医学背景的志愿者,共70例。
实施步骤与方法:(1)与所在街道办事处签订协议,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及落实,明确各自任务与职责。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志愿者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笔者负责该项目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2)制定教学计划,遴选师资队伍,确定授课老师。(3)准备教材、印刷教材、问卷和教具。(4)培训安排:每周培训1 d,每天3个题目,共4 d完成。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4]。
调查方法: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参考标准课件涉及的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以书面形式完成问卷,总分100分。培训前后收回问卷各70份,有效问卷各70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方法:培训前后成绩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科普志愿者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培训前后成绩:培训前后成绩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医学背景志愿者因有医学知识容易理解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帮助其记忆,培训成绩更好,见表1。
讨论
社区居委会文教委员工作生活在社区,与居民接触时间多,他们掌握了营养知识,工作技能也随之提升,是健康服务队伍的补充。同时他们带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保证健康状态,对居民可以起到言传身教作用。因此,把社区居委会文教委员纳为志愿者具有一定传播力和持久干预力。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医学背景志愿者如果没有接受系列培训,对日常健康素养知识的掌握也欠缺,他们工作中只关心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后康复,对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了解不全面,通过培训完善了他们的知识。
该项目由本院与万寿路街道办事处联合组织开办。通过与街道办事处联合组织,有行政管理的干预,保证培训的参与率和培训效果。
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指出,只有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后,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5,6]。通过志愿者以点带面扩大宣教人群,并在日常生活中督促,日积月累必定促进居民行为改变。
辖区的科普志愿者通过系列培训掌握标准课件知识,掌握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是科普宣教力量的补充,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的知晓起到推动作用,对促进居民生活方式向有利于健康方向改善也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刘韫辉.社区营养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对中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知、信、行的影响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3.
[4]梁晶晶.社区膳食指南对中老年人预防慢性病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266.
[5]马维红,李琦.社区卫生服务队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5(25):85-87.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 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表现的两大特征, 相辅相成, 并驾齐驱, 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新解放和新发展。“创新”是“牵引力”, “普及”是“助推器”。科技知识的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没有科技知识的广泛普及,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创新”为“普及”明确方向, 丰富内容;没有创新, 将奢谈普及。“普及”是“创新”的基础和目的;没有广泛的普及, 公众对科技将会失去兴趣, 创新就没有土壤, 创新成果将成为死水一潭。因此, 《科普条例》的颁发和实施, 既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基础, 又必将推动我市科普事业快速发展。准确把握和深入落实《科普条例》,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渝、可持续发展战略和“314”总体部署, 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学习与宣传, 切实营造贯彻实施《科普条例》的良好氛围
《科普条例》的制定和颁布, 明确了新时期科技事业发展的方针、布局和基本制度, 更重要的是把《科普条例》组织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需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深入扎实、富有成效地推动《科普条例》的全面贯彻执行。
一是要建规立制, 认真抓好《科普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组织好、学习好《科普条例》, 是贯彻实施《科普条例》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 细化方案,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贯彻实施《科普条例》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学习贯彻。采用召开座谈会、印制宣传品、组织知识竞赛、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等多种形式, 学深学透条例、广泛宣传条例。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社科联要根据需要, 组织编写有关学习宣传资料或辅导读物, 并将学习宣传《科普条例》作为“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结合各自实际, 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学习宣传活动, 不断把贯彻落实条例引向深入。
二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主渠道作用, 加大舆论导向力度。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作用, 广泛深入地宣传《科普条例》, 营造强有力的宣传声势, 为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科普条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使社会各个方面和广大群众都了解、熟悉《科普条例》的内容。
三是要拓宽实践内容, 放大科普场馆、基地的载体功能。各类科普场馆 (科普基地) 单位要整合力量, 适时开放科普场馆、基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认真领会《科普条例》精神实质, 在学习宣传中带好头, 放大主阵地效应,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 以此推动本单位的科普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加强领导, 合力推进《科普条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学习贯彻《科普条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 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调动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热情, 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 把握好实施的方向和进度。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密切配合, 创新思路,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不断把这项事关全民科学素质和竞争力的千秋大业抓实、抓好。
第一,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统筹部署, 集成资源, 引导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工作。要逐步制定税收优惠、科普人才培养、科普奖励、场馆开放、示范企业和社区标准等配套政策措施, 激励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科普传播。要确保财政科普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 吸引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 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科技行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统筹职能和牵头作用, 认真制定科普工作规划, 加快构建科普监测工作网络, 大力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开展市民科学素质监测调查和科普工作统计,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尽快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度, 以加强科普工作的交流。教育、农业、文化、卫生等相关责任部门, 要按照《科普条例》的要求, 在科普资源配置、科普活动开展等方面制定和落实好具体措施。
太原市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篇10
近年来, 太原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办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 强化科普组织体系建设, 加快科普场馆建设, 加大科普投入力度, 组织开展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转化科技成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科普统计调查结果显示, 2013年全市有专兼职科普人员96 680人, 注册科普志愿者23 353人;有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58个, 展示面积40 599 m2, 其中:国家级科普 (技) 教育基地23个, 省级科普 (技) 教育基地18个;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2 549万元, 其中:科普专项经费712万元;出版科普图书30种29.6万册、科普期刊6种11.8万册, 电视台、电台播出科普 (技) 节目时间5 367 h, 有科普网站17个;举办科普 (技) 讲座149次、参加人员2.2万人次, 举办科普 (技) 竞赛46次、参加人员1.1万人次, 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80余期、发放科普读物和资料15.5万份、培训人员10.8万人次。
北京市科普工作 篇11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了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北京市积极贯彻《科学素质纲要》,将科普工作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倡导带动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科普志愿服务,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7年,在北京市科协和科委的指导下,北京团市委充分发挥北京志愿者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发首都地区科普专家的资源优势,成立了北京科普志愿者工作团。14年来,以北京科普志愿者工作团为带动,联合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全市性的科普志愿服务工作。
一、立足长远大局,坚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形成专业化科普人才架构,引领北京科普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专业型志愿者骨干,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专业型科普志愿人才队伍,是科普志愿服务事业的核心驱动。北京团市委与北京市科协发挥组织优势、专业特长,整合相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科技媒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资源,充分挖掘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建立了来源广泛、门类齐全、知识理论权威、贴近公众需求、机制体制健全的北京市专业科普志愿服务总队,统筹来自各区县的老科学家、科普工作者、科技记者、高校青年师生等专业群体,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和重要纪念性节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青年和相关团体,投身首都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首都智力资源优势和共青团组织志愿者资源优势,以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志愿北京”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申报机制,完善“科普志愿专家、科普志愿讲师、科普活动志愿者”三级志愿者体系建设,发挥所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引导科普志愿者参与各类科普活动,引导科普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立足社会需求,发挥社会组织枢纽作用,增强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团市委一道,支持和指导科技类学会、协会和青少年科普类社会组织累计约2000余家,对实现科普志愿服务领域的工作职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北京科普志愿工作团、科学松鼠会、北京巡天会、北京绿荫环境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在防震救灾、食品安全、科普创作、天文气象、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普志愿服务品牌。与此同时,团市委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职能,为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科普社会组织搭建社会化的展示平台,开展了“爱北京•青年汇”青年社团文化节、“科技北京 志愿先锋”科普志愿嘉年华等全市性的重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效应。
三、立足“三个北京”建设发展的需求,发挥青年组织优势,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壮大科普志愿队伍的社会力量
紧密围绕首都建设发展大局,北京团市委创新工作思路,面向社会发布“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和“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方向,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以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倡导创新创效、促进创业就业、培养创新人才、优化发展环境、共享科技成果”,发挥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队伍引导机制,广泛宣传科学理念和科学技术,推动科普志愿服务在基层的深入开展。
四、立足科普志愿服务需求,增强基层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创新科普工作模式,丰富广大青年科普志愿者和科普类青年社会组织的活动载体
北京团市委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普志愿服务理念和经验,整合多方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0家“社区青年汇”和“乡村青年社”,作为科普志愿服务进社区、进乡村的主要科普阵地。依托“社区青年汇”和“乡村青年社”,结合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专业社会组织的智力资源,在北京开展了“科学商店”试点运营工作,发动科普志愿者从发现社区居民身边的科学问题出发,为社区居民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科学商店”是连接社会和科学机构的桥梁,是充分利用科学机构的智力资源,深入社区乡村服务居民,提高居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模式,同时也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科学素质。
五、立足科普工作社会化需求,提高科普志愿队伍能力,丰富科普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扩大社会服务领域
北京团市委广泛邀请科技界专家、学者,对科普志愿团队和社会组织开展“科普志愿骨干培训课程”和“领导力训练营”等活动,加强科普志愿队伍的能力建设。在实践中,引导科普志愿服务队伍,自觉开展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活动,根据社会各界和社会公众多样化的科普需求,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培训、科普咨询、科普展教、科普竞赛和科普实践等多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随着科普志愿者深入基層,培育出了一批以科普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品牌项目,如“京城知识讲堂”、“绿色大讲堂”、“北京公益讲堂”等活动,还有“快乐科普校园行(社区行、乡村行)”、“垃圾分类‘家’行动,低碳生活我践行”等一系列品牌科普活动。
北京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充分认同,得益于广大科普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得益于首都社会建设的工作创新。据“志愿北京”志愿服务管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积极参与和开展北京科普志愿服务的注册人数已达5.9万,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12000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工作的引导力度,创新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举措,健全科普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志愿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设想 篇12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科学普及,设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物联网、Web2.0、云计算等极大拓展了互联网的边界和应用范围,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互联网无孔不入下变成了数据, 这些数据迅速膨胀并变大。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 把数据作为简单的处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可以带来惊人财富价值的基础性资源。至此, “大数据”成为了继Web2.0和云计算之后的又一新宠儿, 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成了各行各业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科学普及作为我国一项基础性工作, 如何创新科普工作思路, 以公众实际需求为导向, 加强科普的互动性和精准性是今后要研究的课题,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是一个值得科普工作者实践的思路和设想。
1 什么是大数据
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 它具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高的4V特征。
举个例子, 某科技馆人员正在基于大数据做青少年科普知识的课程开发和优化, 一门课程有80%以上的青少年在第十分钟暂停视频, 并向回拖动进度条, 基于这份数据, 课程开发人员发现, 该门课程第十分钟所传播的知识点是难点, 需要配合开发出辅助视频并推送给观众, 以帮助观众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这就是大数据, 它可以充分利用海量的数据, 对受众的个人喜好、习惯等进行分析, 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或预测到某项发展趋势。
2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益处
2.1 创新科普方式, 扩大科普受众
传统的“有科而普”方式虽然能全面地展示某一方面的科学内容, 但对于公众来说终究是一个单向传播普及科学的过程, 公众关注度不高, 科普效果甚微。大数据的出现, 使得快速挖掘公众潜在科普需求成为可能, 当某一群体大众事件一发生, 马上就能为公众提供有效可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对策。这种利用大数据产生的“由事而普”方式能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效果, 抓住公众眼球, 科学引导百姓, 扩大科普受众面, 提升科普工作效率。
2.2 挖掘受众类型, 开展按需科普
受众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没有受众, 科学传播自然难以发挥出其“意欲”达到的效果, 因此分析每类受众群体需求, 有针对性地采取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科普内容和方式是一种必然选择。大数据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受众, 深刻理解其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预判, 从而满足公众对科学传播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 要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科普服务理念, 准确了解不同受众的特点及需求, 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
2.3 共享科普资源, 推进科普事业
《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 为科普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是科普资源的过度集中、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的缺乏、科普设施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阻碍了科普事业的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 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各单位的科普信息资源, 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并对科普资源平台中的各部分进行良好的分类, 促进相互间的关系协调, 让现有的科普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普工作。
3 大数据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设想
3.1 大数据在青少年科普中的应用设想
青少年是科普工作必须要抓住的群体, 但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扼杀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利用大数据找到青少年对科学的需求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分析在青少年中较流行的网络游戏, 在其中加入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网络游戏内容或二次开发出对青少年吸引力更强的科普性网络游戏, 让青少年玩中有学, 让家长和老师乐于接受, 相信对于科学普及势必会有一个良好的效果。
3.2 大数据在农村科普中的应用设想
电视作为农村居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 如果将大数据与电视传播有机结合, 利用大数据对农村居民信息接受习惯进行科学分析, 了解其需求状况, 并根据其需求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电视科普节目和传播方案,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节目的科普作用。因此, 通过对当前存在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农村大数据的整合分析, 能够反映农村居民真实的科普需求, 基于大数据分析做出决策行为, 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当前的科普资源, 使农村科普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大数据在进城务工者科普中的应用设想
进城务工者是被科普遗忘的群体之一, 据调查, 建筑工地上很少有电视设施, 科普传播途径少, 科普基础设施薄弱。随着智能手机在进城务工者中的普遍, 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农科科普变成了可能。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列出进城务工者手机上搜索量或点击量较大的与科技内容相关的关键词, 如安全保障、子女教育、健康生活等作为科普的主要内容, 就能够很好地迎合他们的关注点,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
4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很有优势, 但也存在问题, 例如每个公众对科学的喜好、行为、习惯等大量信息都需要储存和记录, 大数据储存技术及设备需要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另外, 大数据以云计算作为基础处理技术, 看不见的“云”让公众对其安全和隐私产生了怀疑, 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会大大减少公众对科普的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正确把握好大数据在科普领域的应用, 不仅符合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和期望, 也给公众参与科普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张心源, 李白杨.大数据的概念、技术及应用[J].创新科技, 2013 (9) :43-44.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3]苏冰, 史玉民, 刘颀.关于青少年利用网络科普资源状况的调查[J].江淮论坛, 2009 (3) :145-153.
[4]陈胜文, 张晶, 乔燕春, 等.大数据在农业科普中的创新应用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 2014 (18) :233-236, 53-57.
【北京市科普工作】推荐阅读: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09-17
北京: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07-25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诚信声明09-29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相关工作流程09-01
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11-28
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09-02
北京市业主大会筹备组工作报告参考09-11
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