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权强镇试点的实践与思考(通用4篇)
扩权强镇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篇1
扩权强镇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魏正良
2010年5月,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开展扩权强镇试点的重大决策。龙马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各部门支持下,通过努力争取,有幸成为首批试点镇之一。试点工作带来的是希望,收获的是硕果,实践中有艰难、有困惑,也有更深的思索。
一、工作和效果
“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科学发展,振兴龙马”是镇党委在2009年初提出来的目标,扩大权强镇试点为这个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注入了新的燃料。争取试点成功后,龙马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镇干群为之振奋。试点工作带来的最大效果那就是让龙马人充满豪情壮志,龙马镇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和压力。引导这种动力和压力释放出巨大能量,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成为党委、政府的核心目标和工作主题。面对长期积弱积贫极乱的镇情,围绕县委的工作思路,我们再次明确了“重农兴工,修路治水,经营场镇,整治环境,保护生态,构建和谐”的工作思路,提出年内为民办八件实事。通过努力,效果明显,龙马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农业基础得到夯实。重视农业生产,稳定传统优质粮油供应基地地位。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华仁冬枣、万沽脆桃、双龙蔬菜、源发青椒、培堰养殖、东山水产六大产业调整项目初具规模。农业各项指标可全面完成。
(二)交通条件彻底改观。2009年和2010年是龙马镇的“交通建设年”,全镇总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水泥路80公里,实现村通目标,“行路难”一去不返。
(三)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打破场镇建设十年未动土的坚冰,启动6万平方米商住房开发建设,滨河路商业街、半岛新城、龙马大道(仁简路龙马场镇过境段)等工程相继上马,加上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场镇面积可扩大一倍。
(四)社会事业硬件今非昔比。社区阵地、综合文化站、计生站、敬老院、便民服务中心等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文教、卫生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五)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成果明显。继续保持“十佳场镇”荣誉,乡村风貌建设有新的亮点,“生态龙马”在工业没有大发展的前提下名副其实,山水风景这边独好。
(六)社会风气转变巨大,干群关系和谐。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平安建设成效明显。龙马没有因为大动作的发展导致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信访下降,治安形势平稳。
二、政策推行的效应与不足
试点工作赋予乡镇人权、财权和事权,这在乡镇发生变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试点政策还有一定缺失,落实政策尚有许多难处。很多关系有待理顺,政策实施起来还不是那么顺畅,部门和乡镇未完全进入角色,加之试点时间尚短,再加上市、县对所有乡镇实行“扩强”政策,扩权强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效应发挥还有待时日。
(一)关于政策
人事管理权方面。赋予人事管理权从目前来看除了条管部门领导干部比过去更好“招呼”了以外(本来关系就不错),其余权力还没有产生多大效果。在机构设置上乡镇可灵活,但我们不愿多设中层机构,只需有人办事就行。在自主提名班子成员上,班子成员有没有空缺要县上说了算,现没有流动。自主调剂使用人才和自主聘用专业人才涉及经费,加之本身人浮于事,现龙马没有动作。加大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权限未到年终,乡镇对条管部门40%的考核其实施效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但总的来讲,有权比没权要好得多。
财经管理权方面。乡镇最关心的是税费分成问题,但分成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要有税费就必须加快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税收分成政策让乡镇有了加快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正是扩权强镇试点政策出台的初衷所在。但关键是乡镇自身条件不同,效果会大不一样。龙马虽然2010年新上三家企业(规模以上一户),但到目前为止,尚不具备大力发展工业的条件,也没有资源税,只能望“税”兴叹,眼看他人发财。从县上的态度看,也没有把工业投向农业乡镇的意思,扩权镇目标考核体系证实了这一点。虽为扩权镇,但有无工业发展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城建配套费收入是乡镇发展小城镇的诱因之一。龙马两年下来有100万左右的收入预期,但到目前为止,拿到手的还少得可怜。土地收入分成不是新政策,省政府对“省级试点小城镇”早有此规定,这个政策在小城镇建设开发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这块蛋糕的大小取决于土地指标的多少,取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市场行情。像龙马镇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想在这方面“发大财”是不现实的。县委103号文件中“对集镇建设范围内依法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扣除拆迁、安置、补偿等成本后),按100%返还试点乡镇”的表述与现实矛盾,因为拆迁、安置、补偿等成本是由乡镇支出而不是县上支出。“扣”理何在?建议修改,并与新政策统一。至于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全额返乡问题,由于乡镇早已无东西可卖,就没有收入可言。总之,扩权镇之间财政增收的差异较大,农业型扩权镇目前财政还非常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县上千万不要认为所有扩权镇的日子都好过了。对扩权镇任何理由的克扣压制都是不妥当的,“养鱼”还得“放水”。
行政管理和项目实施方面。县上对扩权镇下放了共37项审批和执法权(后市上增至45项),其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放开了乡镇的手脚,又促进了责权的对等和平衡,为乡镇自主管理公共事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审批执法落实项目极少,乡镇除社会抚养费征收、殡葬管理外,其余审批和处罚基本没有到位。有些项目在现实中本身就未纳入管理,如盲人保健按摩资格认定审批、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等;二是审批管理的层次低下,有的事往往是以“打招呼”和“搁平”的形式解决的。没有任何管理形式和文本。如道路开挖、垃圾处理等;三是部门管理不了乡镇又不会管理,乡镇干部普遍缺乏依法管理的意识和素质,工作拿不上手,管理极不规范,而部门和乡镇的衔接明显不够,部门要求不严,指导不力,培训不够;四是在项目管理和实施上,乡镇往往不知道项目该不该核准备案,如城建和工业投资项目;五是部门下乡项目需乡镇配套资金的难以实施或实施不够好;六是20万元以上政府性投资项目必须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比选或招投标的规定让部门和乡镇头痛;七是部门项目集中向新农村示范片投入让没受益的乡镇感到吃亏。可以断言,县上项目集中打造的乡镇比农业型扩权镇发展得更快更好。
(二)关于行政效能和制度创新
试点镇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压力巨大,但要真正做成一件事,特别是“穷人”办大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乡镇受资金、政策和部门的制约太多太多。“无钱无权、上下求人、担惊受怕、忍辱负重”是乡镇干部的真实写照。没胆量的要吓死,性子急的要气死。目前扩权镇最大的心愿就是部门给力,彻底解决“人难找、事难办”和办事“周期长、环节多、门坎高、政策死”的问题。县上已就效能建设作了安排,但效果如何还不敢肯定,乡镇也不会为效能问题得罪人,因为得罪不起。在制度方面,扩权镇渴望在“融资”和“土地”两个发展制约因素上寻求突破。“三化联动”中工业是龙马的短板,但投资人找上门后请问“地”在哪里?租赁是一种又快又好的方式,农民容易“搁平”,但上面呢?规矩的方式是征地,但结局往往是投资人等不起已另寻他处,因为在他们心里“规矩”征地的时间太长、成本太大。
(三)关于考核和进退机制
仁委(2010)103号文件规定:“对不完成目标任务或滥用执法权的试点镇(镇)实行淘汰”。仁委办(2010)80号文件对扩权镇考核作了专门安排。县上将扩权镇分工业、农业两类考核,主要考核增幅指标,这符合实际,颇具人情。但在考核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乡镇发展的基础和实情,同是农业类乡镇,龙马、北斗就不能同文宫、大化相比。特别是龙马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发展乏力,得“黄牌警告”的可能性大,还望手下留情。扩权镇的发展不是立竿见影和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3至5年才能见到效果,“一年黄牌,两年淘汰”不太科学。
三、建议
针对扩权镇试点工作半年以来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梳理政策,进行补充完善;二是部门急乡镇之所急,落实兑现政策,提高办事服务效能;三是县上项目多向扩权镇倾斜;四是大胆解放思想,对扩权镇融资、土地等实行“特区”政策;五是加强乡镇干部的培训,全面提升其依法行政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六是在对扩权镇的考核时注意保护乡镇的积极性。
“扩权强镇”的成长与烦恼 篇2
总起来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设置地级市,通过地级市的设置,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化;二是21世纪初以来推行的“省直管县”(首先表现在财政上),“扩权强县”,将县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一个增长极。
陕西,在此基础上迈出了第三步:“扩权强镇”。陕西除了将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极外,也将建制镇作为增长极,力图为社会发展安装多个马达,从而使经济发展出现倍增效应。
陕西,107个建制镇正在踏上扩权之路。
一踏入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就感受到一种热火朝天的景象:到处都是脚手架、混凝土、钢筋水泥。
嘈杂声中孕育着一种特别的活力。在我们午餐的农家乐里,老板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生意很不错,因为近年来政府大力打造温泉文化,来我们这里泡温泉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了。”
温泉,是汤峪镇的名片,也是汤峪镇成为陕西首批“扩权镇”的最重要的筹码。
“做好温泉这篇文章”
汤峪自古以温泉而久负盛名,早在汉唐时期就极具规模和影响力,曾被唐玄宗李隆基赐名“大兴汤院”。
这一资源,因而也就成为汤峪镇着力打造的核心产业,“东部的城镇化过程,是通过乡镇企业带动起来,是一个自生自发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内陆的城镇化过程,就必须有一个政府推动的过程。但城镇化,绝对不能仅仅是把城镇街道上房屋颜色统一起来。城镇化,必须有造血功能。”蓝田县财政局副局长龚卫的这一看法了颇有代表性。
汤峪镇镇长何平郎向记者表示,“汤峪就是要做好6眼温泉这篇文章”。
为了将这6眼温泉文章做足,蓝田县政府于2004年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制定了《汤峪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随着汤峪城镇化的迅速推进,2008年底,县财政又出资300万,聘请同济大学的专家为汤峪编制规划。”蓝田县建设局副局长张春济如此说。
规划之外,就是汤峪的基础设施建设,出任汤峪镇镇长之前是蓝田县财政局副局长的何平郎对财政的作用十分清楚,“从省、市到县,对汤峪的投入在不断加大,2008年,省、市、县财政对汤峪镇建设专项资金各为100万,财政资金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小城镇的建设。”
据统计,近年来,各级财政先后投入2500万,修建了1.4公里的温泉大道;实施了汤峪主街区仿古改造工程;完成了镇区电网改造;对5公里城镇主干道全面绿化;安装各类路灯510盏,實现了城镇亮化;埋设供水排污管道2.5公里,极大地改变了城镇的面貌。
但很显然,财政投入基础设施的钱是非常有限的,“省里有相关政策,城镇化建设要整合或构建融资平台。我们县借助西安市的融资平台为城镇化建设进行融资,推动我们的城镇建设。” 张春济坦言。
除此之外,何平郎还搞了一次资本运作:镇文化广场旁的道路建设需要380万,镇政府通过转让12亩土地给一家企业,而让该企业承担了修路的成本。
温泉水的衍生产业链
抓好了基础设施建设这篇文章,城镇化就有了产业依托,汤峪镇这种做法正是陕西“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城镇化”的生动写照。
把温泉的品牌打出去之后,汤峪的地价“飙”上去了,人口多了,民间资金越来越多地聚集于此了。
“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镇进行扶持后,省里的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县上,县里正在逐步落实到镇上,全部用于镇上的建设。”何平郎对此颇为满意。
与此同时,汤峪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了。汤峪镇政府所在地的塘子村,2003年,人口不到1000人,目前已经达到5000人,还可以增加1万人。“从西安开车过来也就一个多小时,很多西安人在这里买房,泡温泉,来这里疗养。这刺激了汤峪的‘周末经济’,顺此,该镇的房地产价格也开始上扬,目前的价格已达到2900元/平方米”。当地一户农家乐老板向记者透了个底。
汤峪镇从周边农村吸引的人口越来越多,反过来又刺激了汤峪的服务业与休闲产业,汤峪众多“农家乐”的迅速普及就印证了汤峪城镇化的带动功能。
但温泉水衍生产业链中最核心的还是民间资本聚焦的休闲产业。目前,汤峪镇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主要项目投资达6.4亿元,碧水湾温泉度假中心、汤峪湖森林公园、南山汤院养生公寓等休闲服务场所全部是民间资本投入,“财政的四两拨千斤,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龚卫如此评点到。
“扩权强镇”的烦恼
通过镇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陕西此番“扩权强镇”的主要缘由。
“‘扩权强镇’让部分镇享有县级管理权限,省财政厅出台的促进县域经济财税政策表明,我们乡镇一级的财政实力有了增强,省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我们今后发展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何平郎的言语中抱有极大的希望。
但“扩权强镇”说易行难。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之下,乡镇一级政府正在不断被弱化,特别是2006年我国全部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政府名义上是一个预算单位,但由于乡镇没有收入与征税权,乡镇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成为一个‘报账单位’了,这种趋势近年来越来越明显。”一位对乡镇体制颇有研究的学者对记者不无忧虑地说。
扩权强镇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四个镇的调查,认真分析了目前镇级政府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从扩大财权,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改革人事权,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下放事权,减少县级审批事项。在许可范围内,下放镇级事权审批;分类考核,解决考核的导向问题以及提高基层干部待遇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解决“扩权强镇”问题的主要途径。关键词:扩权强镇、问题、注意事项、思考及建议。
近期,我们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安排,专门组织人员对我县的魏集、凌城、沙集、睢城四个镇,就镇级政府履行职责与权力、目前工作上的困境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征纳“扩权强镇”的建议。
一、目前,镇级政府的运行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镇级政府目前存在三种现状:一是权责不统一,不协调,责大于权,害怕触及高压线,工作被动执肘;二是镇级以下的基层组织愈来愈无战斗力,基层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愈来愈少;三是镇级政府愈来愈弱势,变为具体办事机构,责任无很大,权力无限小,在农村,广大老百姓把自己的权力无限放大而把应承担的义务全面淡化。归结起来就是:事多钱不多,事多权不多,事多人不多;“无钱办事,无权管事,无人干事”、“全职全责、无权无钱”的现状。
二、镇级政府的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1.财权方面: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衡量乡镇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乡镇为抓经济,可谓是用尽脑子,想尽法子,但总感到力
不从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乡镇调控能力差。乡镇的上级是县委、县政府,县职能部门对乡镇工作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这一点虽然是明确的,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有少数部门有难事往乡镇推,有好事一杆子到底,乡镇只能被动服从,无主观能动性,以致乡镇调控能力差,政府难以发挥整体效能。二是抓经济缺乏手段。由于乡镇缺乏权力、财力和物力,抓经济调控手段脆弱,特别是在发展二、三产业方面缺乏调控手段。三是乡镇财政压力大,且无财政收入渠道根本无财力扶持农村发展经济。我县自2005年撤销镇级金库后,县级对镇级结算都是强势结算,镇级财力严重不足,多年来一直是5万元/月工作经费;而执行上级政策,配套实施一些民生工程时往往是贴人又贴钱,而上级部门不考虑干事成本,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往往背上新的债务。
2.人权方面。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镇级政府不像县级各部门有分管县领导,属于弱势无话语权;另一方面属于改革的前沿、往往被动执行,一改革就改镇级,权力上面收,人、财、物上面管,镇级成为什么都能装的袋子。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员提升难。会做的起不来,不会做的空降下来。有些干部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拥护,但是群众决定不了干部的升迁,导致了好多干部只走上层路线,逐步脱离了群众,心思没在工作上;中层干部人事编制较死,动不了,提不了。工作干的再好,只要没有被提拔重用,直到干到退休都是科员,没有进职的机会,导致了很多人为了事业走“捷径”,也使很多人工作的积极性很难提高。二是镇级没有人事权,可用人才却少之又少,导致了办事效率日益低下,乡镇干部出口不畅,“进来”容易“出去”难已成了一大
弊端。加之人才流失严重,使乡镇干部一方面存在青黄不接、整体素质下降的情况,乡镇成了县级部门培养教育干部的义务阵地;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三是七站八所有上级部门直管,动不了也管不了,地方上的事只好商议干。四是村级干部由群众选举,工资待遇没有保障,工作上大打折扣。
3.事权。人权没有,事权过多,镇里就是发动机。规定动作多,自然动作少;镇级只是具体办事,上级部署工作,又处处设置条件,把基层当贼防;属于典型的的“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
4.考核与信访。现在有理、无理去上访,违法也上访。上面的政策与百姓责任不成正比,百姓把权力无限放大,把义务淡化。镇级干部怕触及高压线,畏手畏脚。目前的信访制度成为困扰乡镇工作的绳索。还有就是考核检查太多。考核是发展的导向,体现不了科学发展观。检查太勤,考核太多,乡镇难以应付。如县科级部门有七八十个,而乡镇站所只有十几个,每个县级部门一年到各乡镇检查两次工作,就一个乡镇一年就要应付检查一百多次,而每项工作都要有方案、有安排、有领导小组、有阶段小结、有工作总结,使好多的工作一开会乡镇就开始写总结了;再如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有三月一检查,半年一考核,加上迎接省市检查,一年就应付检查十多次,而计生工作村组一级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乡镇只有把大量的工作用在应付检查上,每次迎验检查,乡镇干部都要到村到组到重点户少则3-5天,多则7-8天,还有多大的精力真正用到落实国策上;再如安全生产工作,抓安全保稳定是乡镇的第一责任,出了问题一票否决,而乡镇对安全事故责任人没有处罚权、管理权,权
力决定效率,没有权力,又怎样去落实工作等等。
5.待遇。以前鼓励干部下基层,能提拔重用,还有补助;而实行阳光工资后,看似公平,却与工作不对等,省市级公务员年收入待遇是基层干部的近10倍,而基层干部不仅承担大量工作、黑白昼夜干,而且责任大、负担大,面临风险大。待遇上不如机关,使用上不如机关,基层干部无法安心工作。
三、镇级政府必须扩权的主要事项
1.扩大财权,解决钱的问题。要根据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逐年有财政制度保障,项目建设配套等制度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和农民住房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收益、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房地产开发规费等都要全部返还。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调整、提高转移支付额度,增加镇级可用财力。
2.改革人事权,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一要给予镇级干部人事调配先择权,解决好人才问题,让人才进出畅通;二要高配,镇书记享受副处级待遇,允许镇级设主任、副主任科员;三要下放部门管理权。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整、配备,原则上充分听取乡镇党委和乡镇主要领导的意见;在乡镇的直管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工商、税务、国土、公安、司法等直管和教育、卫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考核及调整充分尊重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根据机构设置和职能情况,可申请适当调整行政、事业编制和副主任、主任科员名额;根据工作需要,报经同意,可通过公选、选调、竞争上岗、轮岗等多种方式,优化队伍结构。
3.下放事权,减少县级审批事项。在许可范围内,下放镇级事权审
批。一是给予发展决策权。在服从全县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由县、镇统一编制,发展规划的管理实施镇自行负责;镇区域内有关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由镇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自行制定;加大对镇级用地的支持力度,在下达用地指标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用于镇的发展;镇级涉及的旧城改造、场镇建设、存量土地利用等,由镇级负责实施。二是下放审批管理权。凡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总投资在县审批权限之内的企业、外商或境外投资的立项,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由县审批、核准之外,在镇辖区内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各类工程项目,由镇自行审批确定,县主管部门备案;凡规划、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审批,放权让镇自行审批、管理或代为发放各种许可证;对上报市、省审批的事项,以镇审核为基础,县级各职能部门应全力支持,履行上报手续。
4、分类考核,考核的导向问题。要改变考核的方式、方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实行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类考核。
5.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要提高偏远镇、村干部待遇。
四、对做好“强镇扩权”的基本思考与建议
1、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直接面对和服务于“三农”工作,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行乡镇行政管理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普遍弱化,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和中心村镇的发展。乡镇现在面临着权威性不高、机制不顺、工
作难以开展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建议要扩权强镇,明确权责,真正发挥一级政府的作用。
2、实施扩权强镇,推行权力下移,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立项、审批等中间环节,减缩办事程序,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能实现公共财政最大限度向乡镇倾斜,极大地释放基层政府的发展活力,促进镇域经济做大做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心镇和小城镇的带动、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能激发和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能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从而逐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扩权强镇主要实行“放权、让利、分责”的方式。根据我县实际,将县级部门可以下放的管理权力放给乡镇行使,将暂时不能下放的权力由县级部门授权乡镇委托执行;在不降低县级利益分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整县镇两级的利益分配关系,给与乡镇更大的财力保障和收益空间;加大乡镇在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内容。根据我县实际,主要赋予乡镇发展决策、财政管理、项目报批、人事调整、执法管理等方面的权限。
复兴镇扩权强镇汇报材料 篇4
一、复兴镇概况
复兴镇位于宿松县西南,东南两面临江,与江西省彭泽县隔江相望,东北连望江县杨湾镇,西与洲头乡相邻,北与华阳河农场和九成劳改管理局接壤。全镇辖3个社区、7个行政村,辖区人口5.5万人,中心区人口1.9万人,镇域面积87.4平方公里,中心区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3公顷,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复兴镇是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省重点中心镇和扩权强镇试点镇。风景名胜小孤山和蓄势待发的临江产业园均位于境内。主要生产棉花、油菜、小麦,棉花加工和油脂化工是本镇的主导产业。
二、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通盘考虑,前瞻思考,紧扣优势,彰显特色,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复兴镇未来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
发展目标为:力争到2015年,使复兴镇率先成为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工贸型”小城镇,成为皖江沿线一流强镇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发展思路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富民强镇为总纲,加快发展为要务,招商引资为抓手,规划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发展改革为推动,扩权强镇为契机,紧抓临江产业园建设和城镇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率先发展、梯次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政策
1扶持、体制创新、市场动作,大力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环境美镇”战略,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发展举措为:
(一)研究制定复兴镇“宪法性”的5年发展规划,形成刚性目标,促进复兴镇有序、有效、有力发展。
发展要做到“有章可循”,我们要在县发改委的直接帮助下,研究制定复兴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5年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统一思想,为复兴镇的未来发展描绘好蓝图。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结合复兴镇发展实际,具有可行性,对各项指标形成硬性要求,每年有每年的目标,5年达到一个什么水准,都要有详细规划,今后就严格按照规划发展。同步认真做好其他专项规划。围绕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一轴三区一带”的布局结构加强建设。所谓一轴三区一带:是指以安九公路为发展主轴,城镇建设区、临江产业园区、小孤山旅游休闲区和滨江绿色生态带。在镇中心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形成活力迸发的商业活动区;在园区扶持发展工业,形成朝气蓬勃的产业集聚区;做强做优旅游业,综合开发小孤山,使之与龙宫洞、石钟山等景点串联,形成环境优美的旅游精品区。
(二)加强临江产业园建设规划,建成产业聚集示范区。
复兴镇既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又是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加上国家产业承接转移政策,构成了临江产业园申报审批的黄金机遇。我们要紧抓政策机遇,按年内成功申报临江产业园的要求,倒排时间表,抓紧做好申报前期各项工作。在《临江产业园起步区控规》
评审通过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对临江产业园进行整体规划,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同步进行,加强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通过土地置换和土地整治项目换取用地指标,做好土地储备工作。积极争取重大建设项目进园区,抓好临江产业园通江排污口和王家洲深水码头立项建设,为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畅通渠道,拓展承载空间,筑巢引凤,搭台唱戏,广泛招引像德正化工这样具有增长性、财源性、潜力大的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临江产业园力争3年内初见成效,形成特色。
(三)推进城镇发展,彰显城镇特色。
围绕“提升城镇品位,改善城镇形象,创造宜居环境”的目标,根据已修编的《复兴镇总体规划》,我们将全面启动农民住宅区建设,加强政务新区建设,积极鼓励居民小区和公寓建设,完善供水、供电、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得整个城镇框架合理,紧凑和谐,为城镇增容创造空间,为以后迁村并居打下基础。突出加强规划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亮化街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抓好建设投入,创新投入机制,不断探索创新融资机制,积极筹建复兴镇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强小城镇载体功能建设。鼓励镇直单位采取资产置换等方式逐步向政务新区迁移集中,逐渐使镇区形成政务工作区、生活居住区和商业活动区。
(四)依托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化,延伸产业链。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精心打造油棉加工等支柱产业,切实成为国家优质棉出口基地和油棉高产示范基地。积极引导“散兵游勇”的小作坊、小加工厂合并扩建,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加工企业与种植农民的联系,实施订单农业。鼓励企业加工向精细深等方面前进,深
入搞好棉花油菜的产加销,延伸产业链。精心谋划好复兴镇的大产业和大项目,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几点建议和要求
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对我们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权怎么扩,镇怎样强,对复兴镇党委、政府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权扩下来后,怎么运用,能否达到强镇的目的,能否保证复兴镇在省、市试点考核中不致退出试点镇序列,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严峻问题,但我们坚信有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直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心帮扶,通过复兴镇全镇上下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我们一定会把扩权作为加快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来抓,充分接好权,用好权,拉高标尺,自我加压,主动创新,强化科学发展理念,突出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发挥示范作用,以真正的实绩来衡量扩权的效果。
为又好又快地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建议:
1、“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要尽快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将复兴镇党政领导班子配备到位,二级机构职能职责配置问题要尽快研究落实到位。要发展就要有人才,扩权强镇最感紧缺的是专业人才,复兴镇目前严重缺编、缺人,恳请县委、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予以研究解决。
2、恳请各县直部门继续关心、呵护复兴镇的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真正做到放权而不放手,要帮助我们统筹协调好权力和责任、财权和事权、用人和任务、待遇与贡献等的关系,试点没有经验,我们需要县直部门更多的指导、监督和帮助。
3、鉴于临江产业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一要规划,二要正名,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要招商入园,任务繁重可想而知。当年县工业园区可以说是举全县之力才有今天的蓬勃发展之势,临江产业园要想能在较短时期内兴旺发达,决不能离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临江产业园的领导力量,组建专班,专司临江产业园的“建”与“兴”。
4、建议县级财政加大对复兴镇的支持力度。复兴镇缺乏强大工业支撑,财政收入基数不大,2006-2008三年财政收入为1909万元,平均为636万元,如果除去基金收入,则三年财政收入1733万元,平均每年为577万元。县里扩权强镇方案将2008年底财政收入968万元作为财政收入基数(见附表),则复兴镇今年的县财政返还金额还不如不搞扩权强镇试点的多。因此,建议财政收入以2008年县政府下达的计划数,或取2006-2008三年镇财政收入的平均数为基数,超收部分全额返还,一定五年不变。鉴于试点镇城镇建设,临江产业园征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建议县政府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通过注入启动资金500万元,支持复兴镇组建建设投资公司,同时由县级财政安排200万元的试点发展启动资金。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中共复兴镇委员会
复兴镇人民政府
【扩权强镇试点的实践与思考】推荐阅读:
强镇扩权改革汇报06-07
教育强镇宣传片06-01
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06-27
创教育强镇 建和谐水步05-18
县领导在创强镇誓师讲话09-05
朱芦镇旅游强镇建设自查报告07-09
镇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成效初显07-12
五育并举,竭力打造教育教学工作强镇06-08
潮阳区关埠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