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培训资料

2024-05-27

稻田养鱼培训资料(通用8篇)

稻田养鱼培训资料 篇1

标准化稻田养鱼技术

标准化稻田养鱼, 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1 严格选址

选择交通方便, 水源充足, 涨水不淹, 枯水不干, 水质清新, 无污染, 土地肥沃的田块。2 搞好基础设施

2.1 鱼沟的建设 插秧前, 根据田块的大小和形状开挖“田”字形,“日”字形,“井”字形或环沟形的鱼沟, 根据田块大小,宽60-300cm、深各60-150cm 左右,并在交叉处扩大成鱼凼, 便于鱼类进出稻田觅食和栖息, 也便于起捕。

2.2 田埂适当加宽, 高加至 60~80cm 为宜。

2.3 进、排水口及拦鱼设备 为了防止逃鱼, 必须开挖进、排水口和安装拦鱼设备, 进排水口大小根据稻田面积和大雨时排水量而定。一般进水口 30~50cm, 最好用竹帘安装成“∩”形, 高出水面 40cm 左右, 排水口一般为 50~100cm。拦鱼设施安装在排水口处, 用木桩加固, 栅栏孔径视放养鱼种规格而定, 栅栏宽、高度均大于进水口 10~20cm, 进排水口的开挖最好成对角。3 饲养管理技术

3.1 鱼苗鱼种的消毒 放养前鱼苗鱼种要进行消毒, 一般采用 3~4%的食盐水浸泡 3~5min。

3.2 培育鱼苗鱼种 每亩投放寸片 1500~2000 尾, 投喂麦麸进行吃食驯化, 或直接投喂膨化浮性颗料饵料和细浮萍,让鱼形成集中抢食的习惯。

3.3 品种适宜 稻田养殖的品种, 主养品种, 搭配种花、白鲢等, 主养鱼占 80%, 搭配鱼占 20%。注意主养鱼类与搭配鱼类之间的规格、各种鱼的生活习性和食性不能有争食的矛盾。

3.4 放养的密度 主养品种的稻田, 每亩放养 0.05~0.15kg/尾 10~15kg, 搭配 0.1kg/尾左右的其它鱼 3kg。若要为第二年鱼种作准备, 还可以在 6 月中旬套养“夏花”鱼苗 200~400尾/亩。

3.5 坚持早晚巡田 查看水位、水质是否正常, 观察鱼类活动情况有无异常, 检查鱼类有无浮头、死鱼、病鱼现象发生,是否受到敌害侵袭, 如水蛇、水鸟、田鼠等。

3.6 控制水位, 处理好稻鱼矛盾 秧苗生长前期, 田水要做到浅水回青, 保持水面与垄面水平, 禾苗转青后排水至垄面,到分蘖高峰期降水至半沟, 露出垄面的秧蔸, 保持垄面湿润,抽穗扬花期浸水过垄面, 扬花结束到收割加深田水, 注意换水, 保持稻田秧叶青嫩和水温。

3.7 正确处理大规格鱼种与水稻生长的矛盾 沟或鱼凼内放大规格鱼种的秧田, 特别是草鱼容易吃掉幼嫩的稻禾, 所以在稻禾分蘖前期必须用栏栅将鱼栏在鱼凼或鱼沟中, 不让鱼种进入, 这段时间必须投喂人工饵料, 待秧苗进入分蘖期时, 将栏鱼栅拆除, 让鱼进入秧苗中觅食。3.8 正确处理好养鱼与施农药、施肥的关系

3.8.1 养鱼稻田的施肥要做到“重施基肥, 巧施追肥, 重施农家肥, 巧施化肥”, 基肥的施用量应占总量的 70%, 以农家肥(如人畜粪、绿肥、塘泥、垃圾)为主, 特别提倡施用绿肥, 对水稻和鱼的生长更有利, 农家肥可作基肥, 也可作追肥。化肥一般以作基肥为宜。特别是氨水对鱼杀伤力大, 只宜做基肥。用化肥作基肥, 一般施肥后 3~5d 毒性消失, 放养鱼苗不会引起死亡。使用化肥做追肥时, 应掌握少量多次, 如使用尿素或碳铵做追肥, 每亩宜施 10kg, 或采取根部插施的办法都对鱼无害。3.8.2 稻田养鱼施农药, 宜用高效低毒农药, 如敌百虫、杀虫咪、杀螟松、亚铵硫磷等;治病剂如敌枯双、敌枯净、叶枯净、稻瘟净、克瘟散、退菌等。施药时要适当加深田水, 或在施药时边进水边出水, 以减少水中的农药浓度。粉剂药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施, 水剂药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横向或朝上, 尽量将药喷在稻叶上, 减少落在水中的机会, 对鱼稻都有利。另外, 还要注意在下雨或雷阵雨前不要施药, 否则药物被雨水打落田中, 严重时可造成鱼死亡。

3.9 设置灯光诱, 降低养殖成本 为了开发天然饲料资源,采用 40W 的白炽灯(最好用诱虫灯)诱虫的办法, 可以大大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来源, 降低养殖成本。设置方法: 6~9 月在鱼沟或鱼凼中央距水面 30cm 处平一块 1m2的石棉瓦, 灯头挂在石棉瓦下, 虫、蛾因趋光而撞板, 撞后落入水中被鱼摄食。在生长期内, 坚持每晚开灯, 即使风雨天也不例外, 每晚9~10 时为诱虫高峰期。采用这种方法, 每晚可杀死二化螟、稻飞虱主要害虫的第二代以上的成虫, 每灯可诱虫 1kg 左右, 有利于稻田综合创收, 减少水稻病虫害。

3.10 饲料投喂技术 养草鱼的稻田以嫩绿的旱草、菜叶、浮萍为主, 辅助部份精料, 精料投喂量按鱼体重量的 3%~5%计算, 坚持投喂 2 次 /d, 上午 9~10 点, 下午 3~4 点。草要洗净, 不要用有白乳的草, 并要先喂草后投料。每天要捞出残剩的草料, 减少污染。4 收 获

4.1 收获的时间 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 成鱼一般在收割稻谷时就可上市。

4.2 收获的方法 收获前先疏通鱼沟, 缓缓放水, 让鱼慢慢游到鱼凼中来, 等待凼水达一定的深度时, 再用小网起捕。

稻田养鱼培训资料 篇2

1 养鱼稻田的选择

养鱼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无污染、大旱不干、大涝不淹的稻田。

2 养鱼稻田应做的准备工作

(1) 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度要达到50cm左右, 保证坚固牢实。⑵开挖鱼沟鱼溜。鱼沟的宽和深分别以30cm左右为宜, 鱼沟开成“田”形或“井”形。鱼沟也可在插秧后开挖, 将开沟处的稻株移植在田埂的内壁。鱼溜可开在鱼沟的交叉处, 或田的四角和稻田进水口附进, 与鱼沟相通, 鱼溜一般5尺见方, 深70~80cm。 (3) 开好注、排水口及安装拦鱼设施。注、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在注、排水口安装拦鱼设施。

3 养鱼稻田的鱼种放养

3.1 放养品种鲤鱼、鲫鱼、鲶鱼等吃食性鱼类。

3.2 放养时间农历5月20日左右。

3.3 放养密度采取单养。

养成鱼每亩稻田放养个体规格4~6cm鲤鱼 (或鲶鱼) 种50~100尾, 鲫鱼夏花鱼种150~300尾;培育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养个体规格3~5cm鲤鱼400~800尾。

4 日常管理⑴防逃除害。

坚持巡田, 发现影响鱼类生长的敌害生物, 如水鼠、黄鳝等, 及时消灭。严防堤埂破损和漏洞, 注排水口拦鱼设施要严密坚固, 确保鱼不外逃。 (2) 经常保持鱼沟畅通。 (3) 有条件可适当投喂糠麸、酒糟类农副产物, 以促进生长, 提高鱼的产量。

5 捕捞在水稻收割前进行捕捞

稻田养鱼管理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放养;稻田;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25-1

1 鱼类的放养

1.1 放养时间

传统的稻田养鱼,大多在水稻插秧5天后,待稻秧返青再放养鱼苗。目前长江以南大部分省份,只要稻秧插好,开好沟,安装好拦鱼栅后即可放养,因为小鱼苗掀不起秧苗,而此时的浮游生物正好是高峰,对鱼苗的生长很有利,故最好争取早放苗。长江、珠江两岸地区,有捕江苗放养的习惯,也可在水稻插秧3~4天后放鱼苗。若用稻田培育夏花至当年鱼种,最好用第一批人工乌仔,提早放养。

1.2 放养种类

经多年实践证明,草鱼的除草及除虫效果最好,对于增产稻谷的作用很大,还可大幅度降低种稻成本。若以养成鱼为主,可选择鲤鱼、鲫鱼、罗非鱼、泥鳅、黄鳝、草鱼,最好不搭配鲢、鳙鱼,因它们与草鱼、鲤鱼等争夺浮游生物饵料。

1.3 放养方法

在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坑、鱼凼、鱼沟。若是上年已养鱼的田块,也要对坑、沟、凼等进行修整,铲除杂草、排干水、晒田一周左右,然后灌水10厘米左右,并进行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50公斤,消毒方法与池塘养鱼相同。5~6天后即可放鱼。

1.4 放养密度及模式

1.4.1 培育鱼种 若是用育秧田、早稻田培育鱼种,育秧田亩放鱼苗15000~20000尾,在播种稻种后放养;早稻田亩放鱼苗2000~3000尾,在插秧后放养。此类稻田不必开挖鱼坑、鱼凼。

用于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单季稻和双季稻稻田。若采用鱼沟、鱼溜方式养殖,亩放3~5厘米的夏花鱼种1000~1300尾。在有鱼坑、鱼凼的稻田内养殖,可亩放3~5厘米的夏花鱼种1500~2000尾,但最多不超过2500尾/亩,亩设计产量在40公斤左右。

1.4.2 养成鱼 改造后的高产养鱼稻田,亩放养8~15厘米的隔年鱼种500~800尾,最多不超过1000尾。或放养规格为50克左右的鱼种150尾左右,另搭配夏花鱼种500~800尾。亩设计产量在50公斤左右,但最多不超过200公斤。

1.4.3 放养比例及模式 以养鱼种为主的稻田可实行单一种类的放养。

放养夏花和隔年鱼种而培育大规格鱼种的稻田,一般实行混养。以草鱼、罗非鱼、鲤鱼为主养鱼类时,主养种类的放养尾数应占90%左右,其他鱼类搭配放养10%左右。如培育夏花鱼种的,可参照下列放养模式:以鲤鱼为主,鲤鱼占70%,草鱼和鲫鱼占30%;肥田养鱼,鲤鱼占60%~70%,草鱼和鲫鱼占10%~20%,鲢、鳙鱼占20%;水草多的稻田,草鱼占30%~40%,鲤鱼占50%~60%,鲫鱼占10%。

养成鱼的稻田,一般鲤鱼和罗非鱼占70%,草鱼和鲫鱼占30%;肥水田养成鱼,草鱼和罗非鱼各占40%,鲢鱼和鳙鱼各占10%;水草多的稻田,草鱼和罗非鱼占60%,鲤鱼和罗非鱼占35%,其他鱼占5%。

2 稻田养鱼的管理

2.1 放鱼时间

总体原则:即放鱼的时间一般应在不影响禾苗生长的情况下尽早放养,以延长鱼的生长时间,取得较高产量。通常早稻放养鱼苗或夏花可在整田或插秧后立即放养,因为此时鱼体小,活动能力差,不致造成浮秧。如果放养10厘米以上的鱼种,则需待秧苗返青后放鱼,以免鱼的游动造成浮秧。晚稻田养鱼,可在耙田后投放鱼苗。

2.2 水温

苗种放养时要特别注意稻田内的水温,即运输鱼苗、鱼种的水温与稻田的水温温差不能超过3℃。若难以满足此要求,应在放养前一段时间,向运鱼器具中慢慢加入稻田水,将温差调节到两者接近后,再缓缓将鱼苗(种)放入鱼凼中。

2.3 水的管理

插秧后20天内,水深只要4厘米即可,让稻在浅水条件下尽早返青和分蘖。此时,因为鱼苗较小,4厘米的水深条件下也能良好生长。20天后,应将水加深到10厘米左右,这样既可满足渐渐长大的鱼的活动及生长需要,也能有效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晚稻田养鱼,因水稻插秧时水温较高,应加深田水,以免因水温过高而引起死鱼。此外,加深田水,对鱼的生长也有利。

2.4 双季稻的转田

双季稻养鱼时,在早稻收割后至晚稻插秧前的一段时间内,往往因犁田耙田会造成鱼的死亡。因此,必须做好转田工作。

转田的做法有多种,但经验表明,最好的做法是在田内用临时的小田埂将稻田分成两部分,一半田种早熟稻,另一半田种晚熟稻。这样,早熟稻收割前,将小田埂打开几个缺口,让鱼游到晚熟稻那边;而收晚熟稻前再将鱼引到另一边。此外,也可利用喷施农药使鱼趋避一边,因为早熟稻与晚熟稻的病虫害也不相同,喷施农药的时间也有差异。

为充分发挥鱼凼在转田中的作用,应在早熟稻收割前缓慢放水,让鱼沿沟游到鱼凼内,加高鱼凼四周的小埂后引入清新的水,待犁田、耙田后,再将鱼放出鱼凼。

2.5 日常管理

2.5.1 加强巡田 避免稻田埂的崩漏、塌陷以及拦鱼设施的损坏而逃鱼。此外,发现敌害及疾病也应及时采取措施。

2.5.2 注意保持水位及水温 为防鱼被干晒而死。一般应保持水深为6~15厘米。夏季水温接近35℃时,应立即加注新水,加深水位或换水降温,并搭棚遮光降温,以免水温过高而死鱼。

2.5.3 适当投饵和施肥 稻田内的天然饵料食物有限,为加速鱼的生长,应补投一些人工饲料,如麸皮、米糠、豆饼或颗粒饲料、浮萍、青草等。并注意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施肥主要在鱼类快速生长季节,以有机肥为主,每隔10~15天一次,施肥量大约为池塘用量的1/4~1/3,最好不施绿肥。

关于我县稻田养鱼的几点思考 篇4

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改善了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控制了水稻病虫害。它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有效途径。因此,xx县具有丰富的梯田资源优势,稻田养鱼是当地人民对其所处生存环境的积极适应与能动创造,在xx县发展稻田养鱼,既符合县情,又符合效益原则;既可以与xx生态环境相适应,又能与当地社会文化运作高度协调,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和研究任务。

一、xx稻田养鱼的现状

xx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5%,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8%。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财政总收入8022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境内一般海拔高200—1900米,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1113毫米,无霜期271天。总幅员面积2189.88平方公里。在海拔1600米至800米的地区,全县有大小河流上千条水面达50万亩,且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稻田养鱼标准,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xx县有19万亩连片的梯田资源,无平川坝子,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建国前就有部分哈尼族、彝族、傣族等民族群众利用稻田进行养鱼的习惯,但均采取粗放粗养方式,单产低,多为自食,不成商品生产。2007年实施稻田养鱼工程示范项目1600亩,落实在新街、胜村、牛角寨等三个乡镇四个点,已完成投放鱼种工作。全县养鱼面积64450亩,圆满完成计划,同比增长7.47%;水产品产量2500吨,同比增3.31%;生产鱼苗400万尾、鱼种80吨,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33.33%和31.15%;投放鱼种248吨,同比增长9.25%。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中,稻田养鱼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提供安全优质水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将推广稻鱼工程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来抓: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县、乡、村层层签订合同,做到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奖惩分明;成立领导小组协调稻田养鱼项目资金、物质,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和鱼苗鱼种调供等事务;形成了以政府组织协调,业务部门牵头实施,农民投工投劳受益的网络化管理体系。二是措施有力,各乡镇围绕实施稻田养鱼项目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政策,把稻田养鱼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三是加大扶持,各乡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增加投入。

2、扩大面积,农民增收。一是扩大了示范养殖范围,增加了项目区农民收入。xx县通过水产技术部门大力开展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工作,从2000年开始,连续八年承担实施省级“稻田养鱼工程示范村”项目,共实施稻田养鱼工程示范面积7385.9亩,涉及农户2661户,受益人口11970人。项目涉及14个乡镇,43个村民小组。示范工程共投放规格30克以上的鱼种106821.7公斤,平均每亩投放14.5公斤,共产鱼553.94吨,平均亩产75公斤,比常规养殖亩产17.6公斤增57.4公斤,并实现稻谷的增产。二是综合利用,提高了社会效益。发展稻田养鱼,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收到“一多两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好效益,稻田养鱼使项目区水稻平均单产增5%,保障了水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丰富城乡菜篮子,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苗种场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等休闲渔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三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稻田养鱼具有减少田间杂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通透性,降低水稻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等优点,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能使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稻田养鱼的推广和普及,缓解了天然水域野生渔业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3、稻田养殖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一是养殖区域不断向宜渔区域扩展。沙拉托乡通过推广稻田养鱼技术,解决了山区半山区吃鱼难的问题。目前,稻田养鱼的新技术推广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稻田养鱼双丰收的意识已深入民心,许多农民在县乡两级

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自家稻田里挖塘开沟,整个藤条江河谷呈现出一派热火潮天的景象,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增收途径。二是养殖技术进一步规范、科学、合理。在县乡两级科技人员的带领下,统一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凼,统一投放鱼种,统一培训,统一防治鱼病,统一收购鱼种转塘饲养,实现了“五统一”。三是广大农户养鱼水平有所提高。各乡镇渔业科技人员借

“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扶致富奔小康活动”和农业局关于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计划的契机,进村入户开展稻田养鱼工程技术示范。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座谈会、利用广播、印发各种技术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稻田养鱼的有关技术要领,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和农户一起开沟挖溜,切实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有力推动了稻田养鱼的全面发展。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工程建设形成了一些固定形式。经过几年的发展,稻鱼工程建设已形成如:沟凼结合、塘田结合、鱼沟鱼溜、防逃设施配套等形式,从平板式的粗放养殖向标准化过度。第二、工程建设更加标准化。开挖的鱼沟、鱼凼、塘埂及所占稻田的比例各地根据具体都有了一些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工程建设规范化。第三、永久性工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成为今后稻鱼工程发展的方向。

4、稻田养鱼已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适用技术,深入人心。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带动推广稻田养鱼新技术,已深入人心,这项技术正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真正给老百姓指明了一条科技致富的好门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总结xx县稻田养鱼工作,虽然形势喜人,但从全县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1、稻田养鱼开发力度不够。近年来,xx县稻田养鱼的面积徘徊在6万亩左右,仅占全县适宜发展稻田养鱼的稻田面积的31.6%。稻鱼工程一直没有突出1万亩的大关(2007年达7385.9亩);养殖品种也基本局限于“四大家鱼”常规品种,对稻田养殖名特优的开发仅有部分地区处于试验示范阶段,还未推广。

2、农户养殖不规范,思想认识还较低。农民自己零星放养,不成规模,仅仅是农民栽完秧后,在自家稻田里放上一些本地的鱼苗,不规范稻田,也不挖塘开沟,产量不高。每到冬末春初,群众于江河中进行捕捞,方法有堵河捕捉、药剂毒杀、竹器捕捞、撒网、投饵诱捕等。少数农民用炸药捕杀、用电触鱼等。药杀、炸鱼、电解对鱼类发展危害极大,虽然政府已明令禁止,但仍有少数人违令捕捞。

3、还没有开发出具有xx县稻田养鱼特色的水产品品牌,加工、流通、营销等市场机制也没有形成。

4、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由于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农民自主筹资较为困难,致使养殖基地内的水、电、路、渠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发展后劲不足。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稻田面积达2.86万余亩,稻鱼增产增收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5、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6、服务体系不健全。xx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现有职工5人,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仅3人,而14个乡镇无水产技术人员。同时,水产技术人员多在从事其他工作,真正从事水产工作的寥寥无几,加之他们知识老化,业务不熟,很难适应当前水产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三、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利用哈尼梯田优势,结合xx实际,笔者认为,要把稻田养鱼成为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各乡镇要进一步理顺发展稻田养鱼的工作思路,突出稻田养鱼在渔业工作中的地位,扩大稻田养鱼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明确稻田养鱼的任务和发展目标,提出为实现任务必须采取的综合措施,特别是在增加投入方面做好工作。

2、进一步分析当前稻田养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决不能形成成绩年年有,问题年年都一样的怪圈,一定要树立是什么就是什么的扎实作风。当前各地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要研究和解决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面积总量上不去?面积上不去,受益农户就少,产业就无法做大,亮点就只有少数人看到,稻田养鱼的地位就只能定在现在这个位置。

3、各乡镇要学习其他地方的实践经验,总结工作,立足本乡镇实际,把充分发挥稻田养鱼的优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稻田养鱼是一项农民“脱贫致富”的工程,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典型,把好的稻田养鱼经验推广到全县,各乡镇也要借此机会,发扬典型,树好榜样。

4、全面提高稻田养殖水平。第一,在规模化养殖上下功夫。今后建设稻鱼工程,要选择水源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稻田,实现规模化建设。要以永久性标准化工程为目标,做到一年施工、多年使用、建设一亩、巩固一亩。第二,在标准化、规范化养殖上下功夫。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ny/t5055-2001)条件的地区,要按照《规范》的要求,从养殖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和收鱼技术几个方面规范稻田养鱼的生产。同时,农业局要根据这个《规范》,结合xx县的具体情况,加快制定符合全县稻田养殖发展的地方标准,以指导全县的渔业工作。第三,在培育品牌上下功夫。稻田养鱼作为一种绿色、无公害的水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稻鱼价格也一路攀升,为xx县发展稻田养鱼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第四,在服务上下功夫。各乡镇要积极做好稻田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首先是技术服务,可采取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大力推广普及技术知识,做到哪里有稻田养殖,哪里就有水产科技人员。其次各乡镇农科站要积极组织生产和供应适销对路的水产苗种,充分发挥各乡镇苗种场(站)的功能,扩大苗种生产能力,搞好优良苗种的供应。三要培育一支运销专业队伍,在收鱼季节帮助农民销售,解决好水产品均衡上市,把不能上市的大规格鱼种及时移养到池塘和水库中,让贫困地区的农民真正品尝到稻田养殖的成果。

5、推进产业化经营,培植以稻田养殖为原料的加工龙头企业,围绕市场对鲜熟制水产品的需求,突出特色,采取加工企业与养鱼户签订合同的方式,形成“企业+农户+稻田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民稻田养鱼的积极性,促进稻田养鱼向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一批服务领域宽、市场化程度高、经营机制灵活、带动能力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各具特色的水产营销、加工、种苗、养殖、休闲、技术等渔业专业协会。发挥水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渔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用和推广先进实用的水产养殖和加工技术,为生产、营销提供信息服务,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

6、提高开发的规模和水平。一是宜渔水域开发,大力开发宜渔稻田发展养殖,充分利用冬闲田和高热量的气候资源,发展冬水田养殖,到2010年争取稻田养殖面积发展10万亩,冬水田养殖发展到5万亩,并积极利用茭瓜藕田等水域进行养殖。二是养殖品种开发,引导农民从单一品种养殖向多品种养殖发展,积极推广名特优鱼、泥鳅、黄鳝养殖,坚持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提高稻田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三是综合开发立体养殖模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节约化和集约化发展。四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鼓励企业发展连锁、超市、配送等营销形式,大力宣传多吃水产品的益处,扩大对稻田鱼的需求和消费。

7、不断提高资金效益,拓宽渠道。今后用于稻田养殖的县级财政资金,全部用于稻鱼工程建设,每年集中安排5—7个乡镇建设1—2万亩稻鱼工程,发挥规模效益,避免项目“多而散”和“小而全”而无效益。项目资金的安排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在“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二是当地政府重视稻田养鱼,并能保证项目资金足额用于稻田养殖项目的地方,三是农民积极性高的地方。农业部门也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和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当地财政资金、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投入,要认识到发展稻养殖是利在地方造福于群众的事,而不是为农业局而发展,县级财政只能是补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各地要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观念,树立“别人发财、自己发展”的理念,主动协商财税、金融、工商、外贸等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做好服务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收商业信贷、民间资金和国外资本等资金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山区稻田养鱼经验谈 篇5

一、养鱼稻田的选择和改造

1.稻田的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

2.稻田改造。要对养鱼田块进行一定的工程改造, 改造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8%。具体步骤如下:

(1) 加高、加固田埂。将田埂加高至0.5~0.8米, 加宽至0.4~0.5米。

(2) 挖建鱼凼、鱼沟。稻田栽秧后水位较低, 不利于鱼类生活, 因此, 需要在田中开挖鱼凼、鱼沟, 以满足鱼类生长、摄食、活动需要。鱼凼有田角凼、中央凼、壁凼等, 即在田中挖长方形的深坑, 每667平方米挖鱼凼15米×3米×1.2米。鱼凼与田埂间应留2米的生态带, 鱼凼壁底须用水泥、石、砖砌成。鱼沟是鱼凼通向田间的通道, 一般宽0.5米、深0.6米。鱼沟的类型和布局有“十”、“艹”、“丰”“井”字形。

(3) 修筑进排水口和拦鱼设施。进排水口最好用砖石修造, 缺口一般宽0.6~1.0米, 并装置拦鱼设备。

(4) 修建遮阴、降温设施。距离鱼凼边留2~3米宽的生态带, 可种植葡萄、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让葡萄、瓜果爬上架遮阴, 以利夏季调节鱼凼中水的温度。

二、水稻栽培

在养鱼稻田, 无论是采用常规栽插法, 还是宽窄行栽插法, 都应选用优质水稻品种和保证水稻蔸数, 确保水稻获得丰收。杂交水稻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插1.1万~1.2万株。

三、放养的鱼苗

适合稻田养殖的鱼类有鲤鱼 (杂交鲤、建鲤) 、鲫鱼 (白鲫、银鲫) 、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鳊鱼和一些特种水产养殖品种。鱼苗放入稻田前, 应用4%~5%的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10分钟, 同时作好放种时间和数量的记录。山区稻田生态养鱼要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条件确定放养密度及品种搭配。1.

1. 自然养殖主养鲤鱼模式。

放养鲤鱼 (杂交鲤、河鲤、建鲤等优良品种) 70%, 鲫鱼10%, 草鱼10%, 鲢鱼6%, 鳙鱼4%, 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00尾左右, 鱼苗规格为体长10厘米以上。

2. 粗养模式。

稻田工程改造完成后, 用经过发酵的猪粪、牛粪肥水, 定期投喂少量饲料。鱼苗放养比例为鲤鱼60%, 草鱼30%, 鲢鱼6%, 鳙鱼4%, 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350尾, 鱼苗规格为体长10~15厘米。

3. 半精养模式。

稻田工程改造完成后, 注满水一个月, 用经过发酵的猪粪、牛粪肥水, 以米糠、麦麸为精料, 坚持定时、定点投喂。该饲养模式以培养大规格鱼种为主、食用鱼为辅, 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350~2050尾, 其中体长10厘米的鲤鱼苗300~450尾, 体长6.5厘米的鲤鱼苗500~800尾, 草鱼夏花200尾, 体长9厘米的团头鲂300~500尾, 体长9厘米的鲫鱼苗50~100尾。

四、管理

稻田生态养鱼的管理工作是取得稻、鱼双丰收的关键, 应采取“三管、四注意”、勤检查、勤巡田的工作方法。“三管”即管好水、肥、饵, 这是减少稻田生态养鱼病害发生的关键。“四注意”即注意打农药、注意烤田、注意灭虫害、注意防盗。

1. 管水。

由于山区水源不能保障, 因此, 在以后的管理中应根据条件适当减少烤田。稻田栽秧期田水水深以3~5厘米为宜, 以后田间水深变化以6~15厘米为宜。

2. 管肥。

追肥以农家肥为主, 化肥为辅。农家肥以经过发酵的猪粪、牛粪、鸡粪为主, 施用量为每667平方米450千克。施化肥时, 每667平方米的碳酸氢铵施用量不宜超过5千克, 尿素不宜超过10千克, 硫酸氢铵不超过15千克, 钙镁磷肥不过15千克。同时, 每隔5~7天施用沼液40~50千克肥水。

3. 管饵。

每天投喂精料 (玉米面、米糠、麦麸) 1次, 投喂量为每667平方米1.5~3.0千克。

稻田养鱼时, 应尽量少施或不施农药, 以提高鱼肉和水稻品质。不得不使用农药时, 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的药剂为佳, 应多用水剂而少用油剂和粉剂。

4. 勤巡田。

稻田沼肥养鱼双增效技术 篇6

1稻田整理养鱼稻田的建设有三种形式,各地可据情而定。①传统式:插秧前,在田中每隔4~5米挖深为0.25米、宽0.3米的鱼沟。鱼沟呈井字形,田梗要加高至0.4米以上。鱼,勾交接处(或鱼沟与田埂交接处)要挖长1米、宽0.4米、深0 5米的鱼坑,供鱼生息;②宽沟式,在冬季,选择在进水口一边的田埂内侧,或靠村庄一边的内侧开挖宽沟。沟的长度与田埂的长度相等,深度1~1.2米。并要有一定的坡度,宽度则视其长度而定,沟的面积应占田块总面积的7%~10%。宽沟与大田相接的地方要做田埂。并且每隔3~5米挖一个25厘米宽的缺口作连通口,以便鱼从宽沟和大田中自由进出。水稻栽插并耘完第一次禾后,从每个连通口处开始垂直开鱼沟,再开1~2条同宽沟平行的鱼沟。开鱼沟时只要带土移开一行禾即可,沟深至硬底。铲起的禾蔸放在鱼沟两边,但其位置必须错开,以免切断鱼的通路。其他要求同传统式;③沟池式,在稻田进、出水口挖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小鱼塘,也可在田中挖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池塘;小池塘深1米左右,面积应占稻田总面积的5%左右。鱼沟也可在栽禾前预留。其他要求同传统式。

2.鱼苗选配及投放量采取肥水鱼与吃食鱼搭配喂养,即以鲫鱼为主,占70%,搭配30%的鲤鱼,插秧后5~7天。田中应压水深7~15厘米,每667平方米再投放长45厘米左右的鱼苗500~700尾,若鱼苗长度小于3厘米,则应增加投放量至800~1000尾。鱼苗投放前,应放在含食盐3%~5%的溶液中浸洗消毒3~5分钟,以杀死鱼体表可能带有的病菌。

3科学施用沼肥鱼坑挖好后,每667平方米应施放沼渣750~1000公斤,以水色呈茶黄色并能看清水下0.2米深处的手背为宜。鱼苗投放后,每隔5~7天施沼肥一次,每次每667平方米200~300公斤。沼肥施用应做到开始少施,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增加用量,同时适当投放精料和青草。沼肥宜在晴天和阴天施用,以早上7~8点为最好。沼液要泼施,沼渣应撒施,渣液比是1.4。施肥应分片进行,不宜满田撒泼。

4田间管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或无毒的生物农药,喷药时将喷嘴朝上,使农药直接喷洒在稻叶和茎秆上。稻田整理时,进、出水口要装鱼栏。平时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鱼苗流失和鸭子下田吃鱼。为防治鱼烂鳃病等,可将少量大蒜捣碎后拌和在饲料中喂养。

稻田养鱼培训资料 篇7

版纳勐海县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 有效发挥稻、鱼、菜立体农业模式, 真正实现了“稻、鱼、菜”三丰收。目前, 勐海县稻田养鱼已达9.5万亩, 产量达313.万公斤, 加上稻谷和田埂上的蔬菜, 一年至少可为农民增加6 50万元的收入。

鱼吞食农作物害虫、杂草、浮游和底栖动植物, 其粪便肥田及其搅动耕作层泥土等, 有利于稻禾生长, 增加稻谷产量。反过来, 稻田生物和非生物又可供鱼食用, 有利于鱼的生长。相互间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 达到了生态合理利用效果。同时, 稻田养鱼稻谷收割后的稻草可利用覆盖田埂上的土地种植蔬菜, 避免了稻草焚烧, 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 由于鱼吃掉了田中各种蚊虫的孑孓和一部分稻作物的害虫幼虫, 减少了人类的传染病及水稻病虫害, 从而也就减少了农药用量及农药所造成的污染;而且, 在水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挖掘了农业增产潜力,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和产出率。

稻田养鱼还可以提高抗旱能力。据专家测算, 稻田养鱼每亩稻田可蓄水300立方米以上。在前几年遭遇特大旱灾面前, 该县9.5万亩稻鱼工程的稻田就保证了按时令栽插, 大大减轻了水库灌溉的压力。以2010年实施9.5万亩稻田养鱼计算, 至少实现增收6 500万元。其中:稻鱼兼作, 使稻谷增产10%, 增收1 140万元;渔业实现增收3 135万元;田埂种经济作物、蔬菜可实现增收1 900万元。

稻田养鱼培训资料 篇8

1 选好养鱼稻田

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清新不受污染、沟渠配套、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田块。

1.1 加高、加固田埂

养鱼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开挖鱼沟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加固, 并拍打结实。

1.2 开好鱼沟、鱼坑

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100cm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 并根据田块大小再开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鱼沟, 鱼沟深30cm, 宽40cm, 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1m, 面积约3~5m2大的鱼坑, 以备鱼栖息。

1.3 鱼种类的选择

稻花鱼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7~10天为宜, 每亩可养殖鱼种1 000尾左右。南平市养殖鱼类以鲤鱼为主, 主要品种是瓯江彩鲤、福瑞鲤、本地鲤鱼品种、中科3号鲫鱼等。

2 选用合适的水稻品种

宜选用耐肥、茎杆粗壮、不易倒伏、抗逆性强的品种, 如天优3301、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302、闽丰优3301、特优73等组合。

3 浸种消毒

播种前选晴天翻晒种子, 每亩大田用种量0.75~1kg。将谷种浸泡于25%咪鲜胺 (使百克) 乳油2 500~3 000倍稀释液+3%甲霜·噁霉灵 (广枯灵) 水剂1 500倍药液浸种消毒6~8小时, 洗净沥干后保温、保湿、催芽, 到露白即可播种。

4 适时早播, 培育壮秧

根据放养鱼苗时间, 一般于5月上旬播种, 秧龄30天为宜。另选择一肥力中上、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 (不用养鱼) 。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5kg, 稀播均播。播种前秧田应施足基肥, 每亩施进口复合肥50kg作基肥, 秧苗1叶1心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kg喷施, 促矮壮分蘖;2叶1心时施尿素5kg、氯化钾5kg作断奶肥;3叶1心时施尿素5kg作壮苗肥;移栽前4~5天施尿素5kg作送嫁肥, 并喷药1次做到带药下田。争取秧苗移栽时带蘖2~3个。

5 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

采用宽行窄株, 东西向种植, 增加通透性, 有利于稻花鱼生长。大田插植规格为16.7cm×30~33.3cm, 同时, 应适当增加鱼沟两边的栽插密度, 发挥边际优势, 每亩插1.3万蔸左右, 每蔸两粒谷秧, 保证每穴4~6苗, 每亩6~8万基本苗, 搭建好高产苗架。

6 合理施肥

稻田施肥不仅可促进水稻增产, 也有利于鱼的增产。但需要在兼顾稻、鱼两者安全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施用。养鱼稻田施肥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 无机肥为辅, 重施基肥, 轻施追肥的原则。

6.1 施足基肥

基肥应在放鱼种之前5~7天施用, 基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左右, 一般以厩肥、绿肥、粪肥为主, 也可掺一定量化肥, 在耕田时施下。基肥量根据稻田土质肥瘦程度而定, 通常每亩施有机肥400~500kg。

6.2 科学追肥

追肥宜采取量少次多, 少施勤施的方法, 避免一次性重施猛施, 否则既对鱼有害, 对水稻也不利。追肥一般用粪肥, 也可用少量化肥, 严格控制用量, 通常每亩每次尿素7.5~10kg或钙、镁、磷肥15~20kg。不宜施用氨水、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农家粪作追肥每亩300~400kg。追肥时水位不低于5~7㎝, 先施半边田, 次日再施另半边田。每批追肥分2~3次施放, 还应避免多种化肥同时一次性施用及避免放入鱼沟和鱼溜。同时, 雨天和闷热天不要施肥, 否则, 影响鱼的食味或造成鱼中毒。

7 科学管水

一是经常疏通鱼沟、鱼坑;二是保持稻田养鱼水位;三是灌深水控蘖;四是加注新水改善水质。具体: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适时调节水位。插秧后到分蘖后期水深6~8cm, 以利秧苗扎根、还青、发根和分蘖。这时鱼体小, 可以浅灌。中期正值水稻孕穗需要大量水分, 田水逐渐加深到15~16cm, 这时鱼渐渐长大, 游动强度加大, 食量增加, 加深水位有利鱼生长。晚期水稻抽穗灌浆成熟, 要经常调整水位, 一般应保持10cm左右。

8 安全防治病虫害

遵循“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方针,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结合当地农技服务信息重点抓好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稻田病虫害防治提倡使用诱虫灯, 若按稻田面积配足一定数量的诱虫灯, 一般不需要用药防治。如确需用药, 也要注意选用对鱼无害的低毒农药, 控制用药量, 喷药前要加深田水, 喷药方式以微雾为好, 尽量不使药喷到田。具体施农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8.1 农药品种选择

危害水稻的病害虫很多, 主要有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稻纹枯病等。为了消灭这些病害虫保证水稻丰收, 又保证稻鱼不被农药毒死, 必须选择那些高效、低毒、低残留、消解快的农药。如选用康宽或垄歌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杀虫双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三环唑预防稻瘟病;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等。农药剂型方面, 应多选用水剂或油剂, 少用或不用粉剂。养鱼稻田草食性鱼类有除草作用, 因此养鱼稻田一般不使用除草剂。

8.2 把握农药的正常使用量和安全浓度

把握农药的正常使用量和对鱼类的安全浓度, 这样才能在使用农药时保证鱼类的安全。

8.3 施药方法要得当

把鱼集中在鱼坑后再施农药。施农药时把大田进出水口打开, 让水流动, 先从出水口一头施起, 施到中间停一下, 使被污染田水流出去, 再施下一半田, 从中间施到进水口处结束。还可以采取分段、隔天及注水三结合的施药法, 就是把一丘田分成两段, 一段靠近进水口, 一段靠近出水口。第一天先施进水口一段, 把鱼赶到出水口一段;第二天再施, 进水口灌水, 把鱼赶到进水口去溯水, 再施出水口一段, 并且打开出水口放水, 进水口继续灌水, 估计稻田水中带药的水放完为止。打农药时还应做到:

1) 选择在晴天进行, 施用农药前要将田水加深至7~10cm。使用液体农药应选择晴天下午四时后禾苗晒干了的时候, 对准禾叶喷洒, 不能朝着田面喷洒, 以免药液入水伤鱼。

2) 提倡细喷雾、弥雾, 增加药液在稻株上的粘着力, 减少农药淋到田水中。

3) 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施用, 以减少农药落入水中。

4) 天气突变或闷热时不能施药。因天气突变或闷热等气候的突然变化, 鱼类也会出现一时的不适应, 容易中毒。

5) 下雨或雷雨前不要喷洒农药, 否则农药会被水冲刷进入田水中, 容易导致鱼中毒。

6) 施农药后应在远离养鱼稻田水源洗涤喷药工具。

8.4 重视秧田病虫害防治

要重视秧田病虫害防治, 使秧苗健康下田, 减少大田防治次数, 创造鱼类安全生存环境。

9 水稻收获

上一篇:《塞翁失马》的读后感500字下一篇: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