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故事教学反思

2024-05-24

画故事教学反思(共8篇)

画故事教学反思 篇1

《画故事》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中的一课。授课前我设计了在学生艺术实践时渗透《论语》中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因为我知道学生用国画形式创作传统文化方面的故事是很困难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有的学生迟迟也不动笔。朱婧怡问我:“如果画的内容不属于传统文化,但题的字是传统文化是否可以呢?”考虑到完全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创作,学生表现起来难度较大,于是我同意了她的主张。结果没一会儿她就把作品交上来了,画的是几条金鱼,题的字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字迹不清楚,金鱼也毫无生气,我又给她一张纸让她重画。过了一会儿,正当我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她又教上来了,效果连第一幅画也不如。我展示给大家看,并借题发挥将《论语》中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适时抛出,使她意识到自己原有的作画水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能随便给自己画一条截止的界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要纸画了第三幅画,作品效果非常不错。

课后我想如果当时没有借助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又会怎样呢?学生只是单纯地知道《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而已,至于其中隐含的深意学生体会到的能有几分呢?教师直白地介绍是很难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了。教师要摆事实讲道理学生才会信服,也就是教师要学会借题发挥,要善于抓住课堂上刚刚发生的事例巧妙引入传统文化,使二者相辅相成,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并马上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这样传统文化的渗透才不会是纸上谈兵,学生也不觉得无关痛痒了。厨师炒菜放调料很关键,什么时候放,放多少直接影响到了菜的口感。老师渗透传统文化又何尝不是这样,没有到一定的火候,加再多的调料又有何用呢?

画故事教学反思 篇2

《海底世界》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六课, 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对称与不对称”的知识, 运用相关知识剪贴出不同的鱼形纹样。教学可分为六个环节。1.导入:了解鱼的身体结构和特点。2.观察:了解对称的知识, 分别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3.探究:鱼的装饰方法。4.作业:分两步完成, 先完成鱼的外形的剪制, 再完成鱼的装饰。5.展评:让学生把作业贴到以海底世界为背景的大图片上, 全班进行评价。6.拓展:给出相关网站, 让学生抽时间去浏览, 进一步了解与海底世界相关的知识。

二、教学片段展示

片段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

生:想!

师:请大家打开桌子上的信封, 拿出信封里的纸片, 各小组把纸片拼起来, 看看拼出来的是什么, 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学生动手拼图, 教师巡视指导。一分钟后, 学生纷纷惊喜地叫道:是鱼, 是鱼!)

师:说对了,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鱼。 (教师拿出海底世界的大型图片贴到黑板上。)

师:在这片美丽的海域里, 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海底生物,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 (板书课题:《海底世界》)

片段二:装饰鱼的探究。

师:今天, 海底世界要举办盛大的舞会, 虽然小鱼们的舞蹈是海底世界里公认最棒的, 可它们都不愿去参加, 为什么呢?

生1:它们累了。

生2: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

师:对, 小鱼们说, “我们虽然有漂亮的外形, 可没有漂亮的衣服, 怎么去参加舞会呢?”现在, 老师要用手中的画笔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教师示范)

片段三:学生操作。

师:同学们, 大家已经了解了鱼的装饰过程。现在, 离舞会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啦, 你们能不能用手中的画笔帮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生:能! (学生动手装饰鱼, 教师巡视指导。)

师:在舞会上, 所有的小鱼都希望自己的礼服是最突出、最漂亮的。在蓝色的大海里, 什么样的礼服可以使它们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呢?请同学们考虑装饰色彩与背景的关系, 注意多运用暖色进行装饰。

片段四:作业展评。 (学生完成作业, 把装饰好的鱼贴到黑板上。)

师:舞会就要开始了, 漂亮的小鱼们都聚集到舞会现场, 哪条小鱼是今晚最美的明星呢?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小花贴到你认为最美的小鱼旁边, 并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选择, 把手中的小花贴到黑板上。)

生1:我选择它是因为它外形漂亮。

生2:我认为这条鱼最美, 因为它身上装饰的花纹漂亮。

生3:我觉得它美, 因为它身上色彩搭配得好, 在蓝色的背景下最突出。

……

三、思考与研究

儿童是在故事的陪伴下慢慢成长的, 在他们的生活中, 有着这样和那样的故事, 他们喜欢听故事, 喜欢编故事, 更愿意说故事。在《海底世界》一课中, 教师创设以鱼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故事, 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置身于海底世界中, 通过探究故事的主人公了解鱼的结构特征, 了解“对称与不对称”的知识, 学习和尝试用两种以上的表现方法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引发了学生去探究装饰鱼的方法和步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奇妙地安排到故事中, 激发了学生想要帮助他人的信心和勇气, 并把这种良好的情感运用到他们的创作中。在评价部分, 教师通过让学生评选“舞会”中最美的鱼,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地进行评价。整节课, 从讲故事开始, 在故事中学习、探究, 最终又在故事中结束。学生在课中听故事, 说故事, 画故事,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么, 如何运用“故事”进行美术教学呢?

1. 了解教材, 运用“故事”处理教材。

用“故事”进行教学, 教师一是要深入了解教材, 掌握教材的知识点;二是要了解学生, 用“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创编与教材知识紧密联系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故事里愉快地学习, 在故事中获知, 在故事中创造, 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2. 听故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故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故事。低年级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相结合进行创编展开教学。如, 创编他们熟悉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丑小鸭》、《小人国》等。中高年级就要多运用与学生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励志故事来展开教学, 如《鲁班学艺》;也可以是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故事, 如《阿波罗13号》等。听故事时要引导学生, 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故事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等, 为造型表现做好前期的铺垫。

3. 说故事, 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说故事是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要创设让学生自己编故事的情境, 鼓励他们把编好的故事说出来, 要引导学生辨别故事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在启发学生说故事时, 还要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情节和环境进行适当的描述。如教学《冷背景》一课时, 利用《阿波罗13号》的故事, 创设情景, 让学生想象飞到太空会看到、听到、摸到、遇到什么样的物、事、景, 让他们在大背景下创设自己的故事。这样, 学生就会在不偏离学习内容的情况下, 想象出不同的故事场景, 既拓宽了思路, 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4. 画故事,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把自己创编的故事用画笔表现出来, 把脑海中一幕幕的故事情节表现在纸上, 把想象中的画面转化成现时中的画面, 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极易出现的“不知到要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才能使画面更有意思、更丰富?”等问题。如, 《冷背景》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在了解了背景与主体的关系后, 往往不知道要表现什么样的内容, 致使学生创作的画面空泛。而利用故事教学后, 学生往往能在画面中表现出他们“在”太空中所“见”所“感”到的一些奇妙情景:有联想中的学校、想象中的外星人、童话中的主人翁等等, 学生在学到色彩知识的情况下, 充分地展现出他们美好、缤纷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期的培养, 学生进行美术表现时就会注意对主体物及空间、事物之间的关系表现, 让画面更为丰富, 内容更加具体,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造型表现中叙述性表达的能力。

画故事教学反思 篇3

数年之后,在一次玄武区的艺术教育展示活动中,我再一次观摩了蔡琳老师的课,那时的她已经是一位母亲。当时学校在推广电子白板教学模式,蔡琳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是紧跟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在《树上树下》这一节课中,她充分发挥了电子白板的优势,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相得益彰,通过电子白板的教学演示,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形象性、互动性,熟练的操作,精彩的呈现,凸显了美术学科的特色。树洞中小熊憨态可掬的冬眠形象,树下蚂蚁们忙碌地储备粮食的样子……生动地展示了这节课的主题,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以童眼观察自然与生活,以童心表现想象与形象,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表达了学生们的童真。

蔡琳老师是我的徒弟,她是南京市美术学科教学带头人,多次在全国和省市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她对小学美术教育执着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在美术教育研究方面也成绩显著。由她领衔的教师团队,开发了校本艺术课程辅导丛书《小画家e家——电脑美术教材》,在2007年就将数字美术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学校是不多见的,教材内容都是从儿童生活中汲取的。

在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之际,由我主编的《走进美术新课程——江苏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十年》一書中,收录了蔡琳老师的文章《故事美术——儿童美术教学的回归与超越》,图文并茂的撰稿方式,表达了她对儿童故事绘画教学的深度研究。儿童喜欢故事画,在本文中她阐述了美术原本是生活中一个故事的教学观点,并结合故事画提出了“欣赏教学类、故事画技能技巧教学类、情节性绘画创作类、连环画创作类”四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她认为儿童故事画对儿童生活的渗透就是要让儿童成为绘画的小记者,在儿童对话中收集素材,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创作兴趣。她也提出了教师要成为故事与美术的连接者和创造者的思路,凸显了回归美术、回归生活、回归儿童故事美术的价值。当时,她依然将儿童生活作为研究的关注点。

现在蔡琳老师担任学校的中层干部,在管理岗位上,她的美术教学视野更高,思考得更深,探究得更实,美术教学风格也发生了悄然变化,“故事画教学”成为她教学研究的方向,在区域有了较大的影响。本期刊登的《和孩子们一起画故事》一文,从故事画的另一个视角出发,以学生“四问”为主线,突出了小学美术教学应关注什么的话题。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想象,要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探索儿童故事画的教学规律,发现儿童故事画的鲜活素材,并让“故事画教学”成为儿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有趣教学形式。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指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对当前的美术课程、美术教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化的故事画儿童美术教学就是以美术学科的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和审美性特征,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享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就是让学生在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表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审美教育。

蔡琳老师的儿童故事画就是抓住学生常态下的所见、所想、所思、所画,让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情节、场景通过儿童特殊思维的“加工”,成为儿童们倍感亲切、抒发情感、直白表达的美术创作形式。她的儿童故事画教学是对教材、学情、目标、重点的有效把握,既符合了教材基本要求,也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更关注了儿童需求,这是她教学智慧的展示。■

画水果教学反思 篇4

画水果教学反思范文一

《画水果》是一节集欣赏、写生以及创作于一体的四年级美术课,属于中国画教学。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初步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

一般的国画教学都以讲解技法,临摹写生为主, 程式化的教学再加上技法难以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兴趣渐失,作品也鲜有创意和韵味。为了能将这课上成学生喜欢,让他们感到快乐的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强调突出趣味性和实践性,并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考虑到教师在黑板演示,学生看不清楚,示范环节我特意用视频演示画橘子的过程,利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经过讨论和反复实践,总结出用笔、用色的规律,突破难点,结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顾全课,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欣赏、观察,动手、动脑,玩中学,学中玩,体验了学画中国画的乐趣,享受了自主探究,自我表现,合作创新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反思不足,要是能再多给学生创造些动手实践的机会,再多些自主探究与互助学习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更有益处。

画水果教学反思范文二

画水果属于中国画教学,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初步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

先说说自己认为成功的方面

1、重点教学环节的教学。

(1)、环节一:分组欣赏,感受用中国画工具表现水果

通过学生的试着用颜料在纸上画一画体验国画独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同时在有形中使学生感受到表现水果是运用彩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使果实饱满而有韵味的。有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喜爱国画的感情。同时,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来拓展相关知识。

(2)、环节三:教师演示绘画全过程。

我的教学设想是尽可能利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使学生体会水分的干湿对颜色晕染起着重要的作用,把自己喜欢的水果表现出来,我利用简单的“示范”来调动学生进行思维,经过讨论和反复实践,总结出用笔、用色的规律,同时提示学生绘画时注意构图问题,解决本课知识重点,结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环节二:画好一水果后的交流。

如何评价学生作业是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研究方向。新课程的其中一条理念就是跟评价有关的——为学生发展而评价。在这个交流环节中我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发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让学生通过交流获得知识、情感、价值观等。

2、尝试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多次实践后,让学生直接用中国画材料去画水果。让他们在完全独立的环境中去尝试,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受工具的使用、水墨的变化、造型的把握等等。这个阶段正是学生绘画经验的获得阶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到完成后,交流发现到的问题,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认识如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长远利益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画水果教学反思范文三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5

《画杨桃》教学反思1

《画杨桃》一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我在教学中把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理出主线。第一自然段讲父亲叮嘱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而最后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又讲“老师的话同父亲讲得那么相似”。我就抓住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粗读文章,老师到底说了什么呢?这样,就理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分析理解下文就有了凭借。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细读文章的兴趣。教学时,我把杨桃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从前排靠边的座位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三、让学生自己勾画感受深的句子,提示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主题思想。这一环节是教学关键,是文道结合的主渠道和立足点。我先利用教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对比,教师神情的变化,铺设出一个吸引人的悬念。再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教师态度的关键词“走到”、“审视”,教师这样做本身就是“从实际出发”,这样,重视了文字的训练过程。接着,为了联系学生思维,让学生逐步理解教师说的话。教学中,我分步设计了“老师是怎样做的?”“老师说的话和他的做法一样吗?”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老师说的话。老师说的话正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最后,运用清晰,节奏鲜明的语言做小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开头理出主线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和父亲的话为什么那么相似?”学生这时就会很快答出,因为他们的话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紧扣主题加以拓展。因为,只讲画画,不可能是“一生受用”,而话中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确实是一生受用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自己。文中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对自己而言。不仅是要相信自己的眼力,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树立自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取“一生受用“的“教诲”,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画杨桃》教学反思2

上个周大家去听我的课,我上的是《画杨桃》的第二课时。当时上完课后,感觉孩子们比平时上课积极活跃,我在上边讲得也很投入,课堂节奏也比较紧凑,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比较到位。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问题贯穿全文,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这篇课文朗读方面的训练上,着重是以下句子:“这幅画画的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在朗读语气上,有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朗读语气,这三种不同的朗读语气同时出现是一个很好的朗读训练契机。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分读的形式练习,孩子们对于怎样读好这些语气有了一定的进步。

不足:在最后一段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很多孩子理解不到,我想原因可能是课前对于作者交流材料不充分,在这里也没有进行一下拓展。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

杨桃这种水果虽然不常见,所以在教学前我就让学生回去看看杨桃,带一个杨桃过来,这样学生就不陌生了,而且他们知道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会不同。所以我根据课堂生成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将重点围绕含义深刻的重点句加以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来了大家的“笑”。后来,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再让大家各位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大家看到的杨桃确实是五角星的样子。最后老师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在教学中抓住两点:

一是“我”把看见什么就画成什么样的做法正是“我”牢记父亲的教诲。

二是老师为什么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让他们轮流坐在“我”的位置上观察。

通过探究,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同时学生也很欣赏这位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反省远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效果更好,因为他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画杨桃》教学反思3

今天,实习生张华执教了《画杨桃》一课,这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让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的道理,也就是做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下面就张老师上课情况进行反思:

一、图片导课,直观形象

上课伊始,张老师通过欣赏杨桃的图片揭示课题,杨桃这种水果在我们北方很少见,也很少吃,孩子们对杨桃这种水果接触不多,这样导课让学生对杨桃加深了印象,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为了进一步了解杨桃,设计了畅谈杨桃的资料环节,更加深了对杨桃这种水果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后,多种形式认读了生字词,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半晌”、“教诲”,明确了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填空方法“这篇课文写的是在()练习()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的样子,结果同学们都()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教育了我们。”来帮助他们讲清大意。在填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而且所填的几个关键词也为学生下面学习课文做了铺垫。

三、角色朗读,理解内容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张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张老师引导学生从感叹号中读出他们的想当然、不假思索;从省略号中读出同学们回答断断续续、吞吞吐吐。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四、抓关键段,理解道理

老师的话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张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说的话的意思,学生明白了老师话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道理。最后提出的问题:“教师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这时就会很快答出,因为他们的话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最后紧扣主题,联系生活,加以拓展,并进行小练笔练习,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实事求是的道理,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为了执教这一课,前一天下午,学生都走了,张老师还在教室进行试讲,直到很晚,希望能把自己最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态度很认真。毕竟是第一次执教,难免会有些紧张,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但是基本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文本的理解,必须认真地、仔细地钻研,才能保证进入课堂开展自己的讲课,才能减少自己的错误。

2.在课堂上,老师引导的多,学生思考的少,学生作为主体不够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放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

3.教师的问题要明确,有针对性,不能给学生模糊的问题,这样只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4.在课堂上要让自己融入课堂,激情饱满的参与课堂,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有效的评价,感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5.教学机智有待于提高,自信对教者来说很重要。

有了第一次的执教经验,相信第二次会很顺利的。加油!

《画杨桃》教学反思4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教师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教师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篇课文朗读方面的训练上,着重一下句子:“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在朗读语气上,有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朗读语气,这三种不同的朗读语气同时出现是一个很好的朗读训练契机。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分读的形式练习,孩子们对于怎样读好这些语气有了一定的领悟。

亲身实践,思考体验。为了上好《画杨桃》,我特地带了一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趣很高,都静静地画了起来。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我有意请学生朗读能够指导正确作画的有关语句。这样边读、边看、边画的过程,非常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作画的目的并不是联系绘画,而是通过画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画杨桃》教学反思5

《画杨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组关于“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主题中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上课之前让同学们欣赏了几张杨桃的图片导入课题,从“我”是怎样画杨桃的为突破口引出父亲的话以及老师对同学们的教导,点明父亲 和老师话中所蕴含的道理。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了几处标点符号的作用,让学生进入角色,想象说话;联系实际说说生活和学习中类似“画杨桃”的事,进一步明白老师对同学们的教诲;还做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能够联系课文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文中的人物说说心里话,从而升华主题。之后便是对生字写法读音的强调与练习。

第一次上课的教学反思,想主要谈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画杨桃》这一节课准备了将近两周,教案也差不多背过了,但自己在讲课中仍旧很紧张。

首先,刚上课的时候忘记喊“同学们,上课”就直接想导入课题,在于老师的提醒下又进行了课前的这一环节。接着便是在强调生词中某些字的读音时,一时想不起“多音字”这个词,好在最后还是想起来并较为顺利地继续进行下去。我只准备了两个多音字的讲解,同学们却提出了我没涉及的另外两个多音字,我不是很确定,只好留到下节课给同学们解答,这一环节出了错,一慌就忘记让同学们齐读生词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一件事,希望以后能够稳稳当当的做好每一件事。

其次,在第一课时讲解课文的时候,语言不是很连贯,中间有个地方卡壳了,声音有些小,语速也有些快,有的话说的不是很清楚,对学生的引导不够,语言不够生动,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问的可能不是很明确,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举手回答问题并能答对的同学不多;作为老师,自己的面部表情有些僵硬,对同学的评价不是很到位,好几次都以“很好”来评价同学,学生可能没有得到老师相应的肯定,导致情绪有一些小低落,这个方面亟待加强;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不太会总结学生的话来自圆其说,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渗透不够,重点的语句应该让同学们多读几遍;叫错同学的名字,导致自己有些尴尬,表现的不够大气。

最后,在第二课时升华课文做练习时,能够根据自己之前的反思以及于老师和实习生老师给我提的建议,做了进一步的改正,提高了自己的音量,放慢了速度,纠正补充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能够运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同学们回答问题,心情也比第一课时放松了很多,能够较流畅的讲完剩下的内容,算是有些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这节课上的有些赶,一直想尽快结束,导致忘记让同学们开火车读生词,并且在让同学们联系实际谈生活、学习中类似“画杨桃”例子的时候引导不够,只有两个同学谈了一下,自己也没有很好的评价总结学生所说的例子。识字环节之后应让学生再齐读几遍生字,加强记忆。

这么总结下来,自己最大的不足还是在语言的运用这一方面,如何自然流畅的表达是我今后最应下功夫的一块。

针对上面的不足,在下次上课以及以后的每一节课都应尽量做到:声音洪亮有穿透力,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速放慢,能够简洁明了提出问题;面带笑容,给予学生满意的评价;开动脑筋,在实践中总结能够提高课堂气氛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信,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去,真正的体会到做老师的乐趣。

《画杨桃》教学反思6

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启发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也就是实事求是这个道理。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这一道理,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角色朗读,理解内容。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所以我并没有展开来读,而是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较后再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补充提示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刚开始学生在充分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就基本明确的同学们由“嘲笑”到“惭愧”,抓住这一点,我马上让学生想象,该怎么读好这两句,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我模仿课文,在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在朗读中,还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动作,如:嘲笑时,不仅有哈哈大笑的,还有嘻嘻笑的;在惭愧时,有几个同学甚至感觉到像自己做错事情一样,边说边把头低下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给学生部分添加提示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最后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这种源自学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资源是富有生命力的——处处呈现着精彩的感悟,焕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让语文拓宽,走出课本,利用资源,让学生搜索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并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大家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自己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活跃了大家的思维。

三、亲身实践,思考体验。

为了上好《画杨桃》,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特地从水果店里挑选了一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致很高,都转过身静静地画起来。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对比、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画杨桃》教学反思7

这几天一直在准备《画杨桃》一课,感觉这篇课文好难上,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该怎样来讲?我这学期研究的校本教研课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就针对这一训练点进行安排。

我上的这是一节公开课,我在备课的时候其实就感觉到自己备的内容有些多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课堂证实了我预计,上课内容没有全部完成。

在这节课上,我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好,让听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让我很高兴,这达到了我对学生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在这节上的最大不足是:我对我们班的学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质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不过回答得还不错。还有就是我预想的那样,设计的内容过多,使整堂课显得很紧,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致使最后的小结学生说不出来“实事求是”,只能说到课本上点出的道理,没有更深的理解,这就完全是时间不够造成的。

总之,在课堂的调控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还有应该对学生的锻炼加强,适当的对学生放手。

《画杨桃》教学反思8

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我从文本整体出发,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动作这三大板块整合实施。逐步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事实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

本节课,我根据中年级阅读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查字典,结合情境体会词句含义。如我抓住“严肃、审视、和颜悦色”等词和父亲、老师的话理解课文内容。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讲解与朗读的关系。讲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推评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因而在朗读方面,我侧重了多种方式的读,自读、练读、指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浸染在语言中,逐步进入一种言语情境,撩起他们的悟性与灵性。再通过有滋有味的说,读体现以读代讲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而达到了与文本的交互达意,达到了“与我为文”的境界。

在随文理解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在思考什么?”和“如果你是嘲笑同学中的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适当拓展文本,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真切感悟,如身临其境。通过表情表演对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让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读、想、练、评等教学手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用不同别人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感悟文本的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了强调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做到读中感悟、读中选脸,从而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

不足之处是朗读欠缺,练读时间略少。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及整合知识结构体系方面的能力仍需不断的提高。

《画杨桃》教学反思9

我在备《画杨桃》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是这么设计的,开始出示杨桃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果实,然后教师介绍杨桃,进入新课。可是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忽然想到市场上好像卖过这种水果,现在运输方便,家庭条件好,一定有很多学生吃过杨桃。于是导入新课我做了改动,问:“你们吃过杨桃吗?”有很多同学举起手来,“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杨桃呢?”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外形,说颜色,说味道,说里面的果实等等。同学们情绪高涨,这时我说,为了证实同学们说得是否正确咱们看杨桃的照片,然后我开始根据资料介绍杨桃,果然和同学们说的很多地方相符,没有吃过杨桃的同学印象也很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由此我感到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领悟要比教师平淡的叙述效果好得多。

在找出全文自然段时同学们发生了争议,有的说 18个,有的说19个,一时出现混乱现象,正好下一个环节是朗读课文,我提了一个建议,咱们按座位让同学分自然朗读,然后数数有多少人读,同学们立刻静下来,从姜矾开始依次读了起来,这次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读完一数正好19个同学读过,那就是19个自然段。通过这次读课文我还发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前朗读课文一般是找举手的学生读,不举手的同学除了齐读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次19个同学当中有的读得好,有的读得结结巴巴,是我教学的失误,没有给这些同学朗读的机会,今后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指导鼓励那些读得不好的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画杨桃》教学反思10

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我认为在课堂上需提高引导的机智和评价的?

一、提高评价的机智

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由于缺乏评价的机智,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到位。如一个学生在谈到自己是否喜欢文中的同学们时,他说:“我既喜欢,又不喜欢。喜欢是因为同学们很爱笑,不喜欢是因为同学们没有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画的。”我在处理学生这个问题时,评价不够到位,致使问题的解决不理想。老师如果这样引导“笑”,有很多种,我们都希望自己能笑口常开,你一定也喜欢笑,但是文中同学们的哈哈大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学生回答:“是嘲笑。”那么你还喜欢同学们的这种笑吗?这样自然引导让学生 在谈“笑”中明辨是非,然后老师随之引导,此时你想对那些发笑的同学们说些什么?而文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这样就水到渠成的进行过渡,引导学生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再如,一个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时,说到: “在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后,如果他做错了再去嘲笑别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这一说法没有及时给予评价。由于自己的心急,导致一个教学闪光点被扑灭了。如果我能及时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说法进行评价,说说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思维产生碰撞。同时也进一步地深化文章的主题: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二、提高引导的机智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杂乱的思维变的有序、深刻;同时也能使知识的掌握更具条理性。而我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如当学生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不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而是在复述课文时。我这样处理会更好:再找一个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主要内容,然后引导,我们在说文章主要内容时,如果能用简短、概括的语言叙述就会更好,而你好像是在复述课文内容。这样一引导学生就知道如何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其他同学也起到指导的`作用。

再如,在教学理解老师的一段话时,如果这样处理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些。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这段话都来读一读,再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思路就会更清楚,理解起来会更顺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当发现学生读的并不理想时,教师加以示范朗读,效果就会不一样。

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将在这门艺术的殿堂中不断提高。

《画杨桃》教学反思11

《画杨桃》是对学生进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育的好教材。那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把握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呢?

第一,理出主线。

由于课文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两句话,第一自然段讲父亲叮嘱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最后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教师的话同父亲讲得那么相似”。我就抓住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粗读文章,教师到讴说了什么呢?这样,就理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分析理解下文就有了凭借。

第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细读文章的兴趣。

教学时,我利用简笔画和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图画课上发生的顺逆或趣即教师和同学们对待“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的故事情节。并把直观教具五棱的东西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从前排靠边的座位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第三,让学生自己勾画感受深的句子,提示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主题思想。

纵观整个过程,天论是构思还是实施,都给文章注入了新的内涵,做到了以课文为蓝本,以训练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由此可见,选准切入点是语文教学重视“双基”,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

《画杨桃》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上完《画杨桃》一课,感觉今天的课堂上同学学得特别认真投入,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这也是我认为满意地地方课前我准备了3个自学提示:思考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2、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便变严肃了?”3、父亲的话与老师的话多么相似,你知道吗?我让学生一步一步通过读文解决问题。本课有老师和同学的两次对话很有特点。两次对话的内容是相同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注意标点符号,在朗读中体会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前后心情的变化:之前,孩子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语言中带着嘲笑,而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觉得不好意思,很惭愧,说起话来支支吾吾了。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了这段话之后,我让学生反复读文,观察发现三句话的不同意思。”在这里我用《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们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结果会不一样”进一步理解老师说的话。然后进行比较: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实事求是”的道理。接着再思考:老师的话那几句更父亲说的不一样?通过读书比较,理解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思及做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在学生领会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讨论,结合课前听写生字,在学生对改中讲究的就是实事求是。然后,出示作者岑桑的一段话再次让学生感受实事求是的重要。最后以名言“实事求是,做人之根本”结束本课。

当然,课前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也是本节课的败笔之处。在让学生对比老师对话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了标点符号,注意人物的语气,但是没有讲出来不同的标点符号运用在相同的语气中意思不同。我应该把这两次对话呈现在小黑板上让他们比较、朗读。小朋友通过比较,发现标点不同,语气也不一样。另外。文章的整体结构在写法上是前后呼应,备课时备进去了,但没有讲出来。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个人展示的机会不多,课前导入时间太长等。我想,这些都与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时间分配上有关。这些都是我以后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画杨桃》教学反思13

这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让学生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时间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本课我采用从杨桃入手,谈谈自己对杨桃的了解,然后读课后资料袋,加深对杨桃的理解。接下来抓“画”字,谁画杨桃?发生什么事情?老师怎样引导学生明白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最后重点理解老师说的话。在本节课中,学生能自己读书从文中寻找答案,而且能和同桌进行交流。对于老师的话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但是深入体会学生说的不到位,有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做人也要从实际出发。为了记住老师的话当堂背诵,效果很好。学生能投入背诵,速度很快。

对于本课的写法,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基础上没有体会出,但是在老师的铺垫下明白了是前后照应。我叫男同学读父亲说的话,女同学读老师的话,发现了什么?认真的孩子就立刻知道了两段话意思相同,就是首尾呼应。

每节课只要教师能多关注学生,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有进步。

《画杨桃》教学反思14

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很接近。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吃过杨桃的同学谈谈他们看到的或吃过杨桃的感受,再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插图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杨桃,老师不必用生搬硬套的讲解,课后资料袋中关于杨桃的介绍通俗易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知道有关杨桃的知识。

由于已经安排学生课前有过预习,所以课文不必再让学生自由读的过程,要对前一天的预习作业有所检查。教学时可以快速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进行学习,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反馈。

教学时先进行正音,再有侧重的对每一个字进行教学。如“严肃”的“肃”是平舌音,“审视”的

“审”是前鼻音,“半晌”的“晌”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由于本课的生字不多,也基于这些生字的特点,为了充实教学内容,字词教学中可以把“审视”、“半晌”、“和颜悦色”的意思说一说,让学生理解,在以后深入学习课文时再带入句子中理解。生字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也要复习巩固,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学习课文。第一课时做好了“读”的铺垫后,在第二课时教师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的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三年级的学生应该逐步培养其对正片课文的把握能力,教学中在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几位学生的发言有的不够简练,有的不够完整,还有的不够准确,这需要教师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学生给予补充。或是教师适当的指导、修正。

教师的发言要有针对性,不可提出模糊或者是和上面的教学环节联系不紧的问题,不能给学生不恰当的问题,给学生思考问题带来难度。

字词教学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环节结束后,我安排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叮嘱”一词的意思,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爸爸妈妈在什么时候会叮嘱我们,或者是用“叮嘱”说一句话。文中爸爸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要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意思,理解“想当然”这个词。

在写字教学中,由于本课要求写的字比较多,不必个个都讲,可以把生字进行结构上的分类,再重点指导个别难写的字。如:“肃”的笔画较多,而且笔顺也是难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一边书空,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进行范写,其他的字只要让学生说一说个别笔画的书写要点即可。

《画杨桃》教学反思15

经过我们组的精心研磨准备,到了呈现精彩课堂的时刻。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的团队全情投入工作,按照分工表,各尽其职,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似的。尽管工作累,但我仍快乐着,享受那过程带给我的收获。细细回味那堂课,我觉得有些地方是成功的。

一、整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文章比较枯燥无味,没有前两课那样生动有趣,不那么吸引学生。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真正读懂它也并不是件易事。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这一堂课的教学我要打破传统的逐段教学法,采用以人物为主线,抓出三个人物深入研读,在研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放手让学生问难质疑,自读自悟。如课堂上我让学生找出喜欢的人物进行研究,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细细品读。让学生在运用“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品读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在指导感情朗读上,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学生读得很精彩。

《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先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是我在指导孩子们朗读同学们的两段对话时。第一次出示这两段对话时,我让孩子们找出这两段对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练读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学生通过同桌互读,很容易发现“!”和“……”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接下来我让孩子们给同学们说话时加一个表情的词语,通过表情的词语理解同学们的感情变化,体会同学们的品质。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

“好,下一个。”

通过这样的练读,对同学们的理解已经水到渠成了,我就让孩子们读出同学们的不假思索,读出同学们的异口同声。这些,孩子们很容易读出韵味,而且读得很好。但是同学们的犹豫、结巴,孩子们就很难读好,这时我进行了范读,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都能读出韵味来,特别是有一两个女同学读完后掌声马上想起来了,这是对孩子们读书的一种认可和赞许。

三、语文课堂上全面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力。

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步入生活,步入社会,去再学习,再探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终身受用。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课堂中我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说话练习,如“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因为;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是因为;一连串的说话练习有助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另外课堂上我还注重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们运用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如在准备研究三个人物时,怎样去研究人物,三年级的学生掌握的方法不多,这时教给学生方法:要抓住描写人物的语句,认真品读,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让孩子们运用方法自主进行人物的研究。

培养有效提问的能力——这是我们这组精品课的研磨重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关键和迫切。我们立足于改变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材语言明确,图文并茂,只要学生边看边认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问,学懂弄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训练。吸取了前两次上课的教训和老师们的改进策略,我改变教学方式,把提问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下放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有针对性,学生的提问就不会漫无边际。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学生的提问精彩纷呈,有的问为什么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有的问老师为什么审视杨桃后才教育同学们?老师沉思了半晌,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老师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用?你看,从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是在进步着,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在提高着。

四、教学的设计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说话。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并不亚于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时,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于是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如课堂的导入,让学生展示课前所画的杨桃,学生的作品非常漂亮,都能按照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是什么样的,这一要求去做。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感受,为理解课文打好基础。在理解老师请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时,我设计了请孩子们想像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什么?孩子们能根据课文情景进行合理的想象,说出的答案实在让我感到惊奇,孩子们太棒了!他们有的说:同学们发现这样看,确实像个五角星;有的说:这一看同学们脸红了,因为“我”是画对了;有的说:同学们知错了,很想向“我”说声对不起。从孩子们的回答知道这个训练是成功,它成了课堂中的一个闪光点。像这样情境创设还有想象一下经过老师的教育,同学们画出的杨桃会是怎样的?学习了课文你想对作者(岑桑)、对同学们、对老师说些什么?老师的讲解在情景训练中逐步升华,孩子们的学习力在情景训练中逐步提高。

五、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组课文中的《画杨桃》一文,就是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核心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执教的《画杨桃》正是这一光辉思想的典型、生动具体的例证。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因此,我把握教学主线,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练读课文,做到了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刻领悟实事求是地道理,并让这一道理一直影响孩子的人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然后知不足。细细回想这节课仍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将这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合理安排,有机结合,既要把每个方面都抓好,又要使四个方面配合好,切不可轻视或偏废某一方面。听、读、说、写是密切结合、相互并存的。听、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听、读的再发展。就“双基”教学来看,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我的这一堂课听、说、读、写就没有很好的配合,光有听、读、说的训练,在写得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整堂课下来,让学生动笔的机会是很少的。要把握好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环环紧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让学生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没有有机地结合听说读写得训练,这是课堂的败笔,也是我在以后的课堂要深思的地方。

《画影子》教学反思 篇6

《画影子》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出“影子”富有梦幻般变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体会和表现影子的生动多变的形象,体验到“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在确定教学方向、组织教学内容时有些困惑、矛盾,先作了一些思考——简单的理解就是让学生画一张影子的画,学会用色彩表现影子,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但这样的教学又显得太直白,缺少点情趣;生活中的影子包含了很多科学的道理,是否要和学生讲述影子的形成——复杂、系统的科学道理学生不会感兴趣。教学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堆砌,选择的内容是否有效、是否能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升审美能力,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有很大的考验。上完本课有一些感想,特做如下反思:

1、教学内容组织比较合理

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看影子、说影子、找影子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影子;再通过精美的摄影、绘画作品欣赏,共同发现美、欣赏美,体验影子美的魅力;激发学生表现影子——画影子来创造美和展示美;通过剪影作品欣赏、皮影戏欣赏感受“影子”的无穷魅力。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小环节:如《捞月亮》动画欣赏、让学生在教室里发现影子、手影游戏活动、影子艺术品(摄影、绘画)欣赏、添画影子、观看皮影表演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了影子,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突破难点重点有策略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动手和运用工具的能力较低,适当表现出“物”与“影”的虚实关系,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在发现影子、感受影子的美感的基础上,作业的形式是要求学生绘制背景,用贴纸图片来添加人物或动物,然后让学生在水中添画倒影,减少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画出模糊的影子来。对影子绘画表现也认识到有困难,涂色时教师做了一些演示,同时指导学生可以用长线条的笔触来表现水和影子,因此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的作业效果很好。

3、注重美术教学与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美术课程的终极目标,缺少人文情感润泽的教学不是艺术教学。一方面我通过对教材配套课件进行了修改调整,精选实用的图片和影像辅助教学,利用精美的摄影图片和音乐创设充满情感气息的课堂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谈论交流,问你愿意生活这样如画的环境中吗?你想和谁住在那里?你想盖什么样的房子?在这么美的地方你最想做什么?你可以为这么美的地方做些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来体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4、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其一是教学细节关注不够:前两个班级的教学忽略了作业的具体指导,只是简单的讲述了作业的基本要求,导致影子是正画的(教师也没讲影子和实物形态上的区别,只是根据教学课件说了说影子比较模糊),影子的颜色也习惯着平涂。特别是影子的涂色最好具体示范,先用什么颜色,再用什么颜色,并提示影子边缘表现可以模糊些。其二是效果突出的学生作品不多: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自信的认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方法、养成了必要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练习时没有即时巡视、辅导。其三是评价方式单一,在评价时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作品,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评价、作业态度的评价——后两者恰当的评价往往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作业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其四是作业速度较慢,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很多学生未能完成,学生作业的不自信,习惯画了擦,不停的修改,影响了作业的速度(在端正学生作业态度的同时属性学生信心、仔细思考,大胆落笔)。

画故事教学反思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人教版) 六年级第四单元《鹿和狼的故事》。

二心中的困惑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要从原来的主导者、指挥者转变成服务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学必须坚持个性化表达, 激发创造精神。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同时又具备现代文明素质, 有秩序、合情理地自主学习, 这就成了笔者和同事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但一直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成为我们的困惑。

三笔者的探究

进行新课程改革已有几个年头了, 有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笔者也做了不断的尝试。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放得开、想得活、说得实, 在自主思索中感悟事物的内涵, 在交流合作中表达心中所得。这样, 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又可在具体的合作中体验传承文明的气息。这是一种设想, 这种氛围的形成, 还需要科学的引导, 严密的组织和不断的探索。笔者于2011年10月份参加了教育局召开的“毕业班工作会”, 局长的一句“教育就要改革, 不要害怕失败”让笔者思绪万千。回顾这几年的教学历程, 没有几节课让笔者真正感觉到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 总是担心学生学不好, 害怕成绩考不好, 害怕失败, 一直不敢放手。现在, 校长又要求教师们放开手脚, 大胆创新, 本学期课改要迈出一大步, 重担压在了我们身上。

四成功的示范课

学校要笔者准备一节示范课, 为此笔者精心准备了一节优质课《用心灵去倾听》。借此, 想尝试一下所追求的教学意境——“放得开、想得活、说得真, 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课堂上, 气氛活跃, 就连学困生都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整个课堂, 学生顺着笔者的教学思路, 用同事的话说配合简直是“没的说”。课后评课大家都认为是一节优质的示范课教学。笔者也比较满意, 但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又说不出来。

五笔者想要的课堂

第二天, 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时, 笔者就想做到真正的“放得开, 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尝试着找回那点说不清的缺失。

教案改了几次。笔者对这堂课仍没有多少把握。伴随着上课铃声, 笔者提起精神走进了课堂。教室里, 同学们正在读书, 看来课前准备得还挺充分, 心中一阵暗喜。笔者走到讲台前, 将昨天的示范课听课老师的评价讲给同学们听, 又有意夸张地点了几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的名, 说某某老师夸她聪明, 某某老师说他爱思考, 看到他们骄傲的神情, 就采用激将法问:“今天谁能表现得更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道:“我”“我能”。

开始上课了, 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鹿”字和一个“狼”字, 给全班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这两个动物吗?说说看?”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问题一提出, 教室里不安静了, 孩子们急着表现, 抢着说出自己心中的“狼”和“鹿”。大家都认为狼是凶狠的, 鹿是善良的。接着笔者让学生学习课文1~6自然段, 看看鹿和狼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通过合作学习, 很快完成了这部分的教学。

接着又提问:“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面对现在严峻的问题, 过多的鹿成了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怎么办?大家有何高见?”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着, 有的观点离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这势头让笔者感觉有些不妙。果然, 在让一两个学生发言后, 还有好多学生不肯“罢手”。这必然会打乱笔者的教学安排, 浪费课堂时间。为了贯彻“放得开、想得活、说得真”的宗旨, 不得不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高见。××说:“我们人类可以植树造林, 给鹿治病。”他刚说完, 吴××没来得及举手就站起来说:“不行, 肯定不行, 鹿太多, 植被还没长上来, 又被鹿吃了, 再说咋给鹿治病呀?”“是呀, 不行的。”同学们又开始议论了。笔者微笑着点点头, 给他鼓励。此刻, 孩子们也不再那么拘束。朱××同学不甘示弱, 站起来说:“我们可以把凯巴伯森林中的动物迁到另一座森林中, 再植树造林!”话音刚落, 陈××同学站起来说:“怎么迁, 那么多动物, 森林里不仅有鹿, 还有小鸟吧!”××同学有条不紊地说:“不现实, 先不说怎么迁, 即使迁到另一座森林, 超过了森林的承载量, 也会有同样的结果。”教室里又一阵哄乱。看到这情景, 笔者心中焦急万分, 再不刹车就没救了, 但又不好破坏他们的兴趣。就在这时, 卢××同学举手了 (他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正确的学生, 上课总是傻傻地望着别人) , “卢××同学”, 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卢××。“放, 放狼。”教室里一阵哄笑, 笔者带头鼓起了掌, 同学们也跟着鼓起了掌。笔者知道, 他们的哄笑是无意识的, 根本没有经过思考答案如何, 而是因为是卢××回答的。也许是掌声触动了他们, “是呀, 老师可以放狼。”吴××喊了一句。同学们有的点头, 有的陷入了思考, 又议论开了。教室里又一次炸开了锅, 同学们争着抢着谈开了:“放狼可以使生物之间保持平衡状态。”“放狼的话, 狼不是又要去吃鹿了吗?我们的目标是要保护鹿的呀!”“不能这样说, 狼虽然吃了鹿, 但吃的大多是病鹿。”“是呀, 健康的鹿跑得快, 狼难追上, 吃掉病鹿, 减少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鹿少了, 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了。”“狼要吃鹿, 鹿就要赶紧或拼命跑, 身体就会健壮。”……一个孩子的回答, 一个最至诚的答案, 竟然帮笔者将学生拉回了课堂。笔者高兴, 因为笔者看到了孩子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究的热情;笔者快乐, 笔者看到了自己的课堂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笔者兴奋, 这就是自己想要的课堂。整个教学在孩子们的探讨中完成了, 学生总结概括了本堂课的教学。

最后, 课文在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声中结束了。

六课后反思

课前, 笔者虽然没有多少把握, 但课堂上笔者体现了“放得开”。当时, 笔者确实很着急, 然而也很庆幸自己没有阻止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热情。他们立足课文, 究其内涵, 各抒己见, 做到了“想得活、说得真, 能表达心中所得”。因为笔者知道: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让学生自主动起来。有发现才证明在思考, 有讨论才证明在探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敦煌隋代故事画艺术 篇8

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内容摘要: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北朝时已逐渐形成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方法,隋朝时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同时,来自中原的绘画风格大规模地影响到敦煌石窟,新型经变画的产生就是重要的标志,而隋代的经变画仍有不少采用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本土艺术的厚重传统。佛教经典的主题,由选取故事性内容以连续性长卷画面表现,改变为综合一部佛经的主题思想以大画面构图来表现佛国世界,这是佛教绘画的一个巨大变革,隋代是这个变革的重要时期。文章通过对隋代莫高窟故事画艺术的分析,来探讨佛教绘画样式的变化。

关键词:莫高窟;隋朝;故事画;经变画;山水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3-0001-08

Abstract: The Buddhist narrative paintings in Dunhuang murals gradually developed a method of painting successive scenes in long strips, which became particularly exquisite and rich in the Sui dynast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painting style from the Central Pains exerted a dominant influence on Dunhuang cave paintings, as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earance of a style of sutra illustration new for the time. Many Sui dynasty sutra illustrations still adopted the use of long, successive strips, however, which reflects the lasting profundity of local art traditions. Previously, the themes of Buddhist sutras were represented by painting narrative scenes in long strips, but at this time the main ideas of the sutras were condensed into a single large picture that often symbolized Buddhist paradise. This was a dramatic turn for Buddhist painting, and the Sui dynasty became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such inno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se changes in painting styles by analyzing the art of Sui dynasty narrative paintings at Mogao.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Sui dynasty; narrative painting; sutra illustration; landscap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隋代是莫高窟佛教艺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隋代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莫高窟营建洞窟达一百多个{1},而且有不少是大型洞窟。这体现了隋代强大的经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正是佛教和佛教艺术处于上升的发展阶段。从壁画中的故事画来看,隋代主要继承了北朝以来的长卷式连环画形式,但表现得更为精致和细腻,刻画人物的线描更加成熟,色彩表现更加丰富。

据调查,现存隋代洞窟中有12个窟中存在故事画的形式(附表)。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壁画的主题内容并非连续性的故事(如《法华经》的内容),但其形式完全与其他的故事画一样,本文从美术形式的角度,也把它作为故事画来分析。从故事画的构图形式来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称式构图,主要是表现佛传故事中“乘象入胎”与“夜半逾城”两个场面。这种形式在北魏时期已经出现,如莫高窟第431窟中心柱南向面佛龛两侧,一边绘乘象的菩萨,表现“乘象入胎”;一边绘菩萨骑马,表现“逾城出家”。隋代有3个洞窟(第278、283、297窟)表现这一主题,基本上都是画在佛龛两侧或龛顶两侧,画面中增加了不少或散花或奏乐的天人,这种构图形式也延续到了初唐。由于这种形式并非隋代故事画的主流,本文不再作详细讨论。第二类为大多数洞窟采用的长卷式连环画形式,这一形式在北魏时期已经出现,经西魏、北周不断地发展,到了隋代,在综合人物、建筑、山水树木等方面因素来表现佛经内容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据考古分期,现存长卷式故事画所在的洞窟基本上是隋代第一期和第二期{2},此后直到唐代,由于新型经变画的流行,长卷式故事画不再出现,隋朝也成为长卷式故事画的终结时代。

一 长卷式故事画的源流

故事画是早期敦煌壁画中的重要内容,比起庄严的佛像画来,故事画由于其内容的丰富生动而引人注目,也是画家倾注极大精力来表现的主题。经过北凉、北魏至北周的发展,故事画在敦煌壁画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基本上是采用长卷式连环画的形式[1]。其特点是以横长的画面表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以山水、树木、建筑等作为背景,同时,又通过这些背景的山水、树木、建筑来分割画面,形成一个个场景。由于这些自然场景的活用,画面中并没有单一整齐的分割线而能形成不同的小画面,全图又是一个完整的长卷。这种故事画的形式的起源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如顾恺之《洛神赋图》等手卷类绘画即属此类),这种观点以段文杰先生为代表[2,3];另一种观点认为源自印度和犍陀罗的影响,这种观点主要为日本学者东山健吾提出,但东山先生同时也指出,敦煌壁画北周的长卷式画面是在接受了印度、犍陀罗影响的基础上融合汉代以来的传统而形成的[4]。笔者早年的论文中也曾赞同段文杰先生的观点,认为长卷式画面是继承了中国汉代以来的传统。现在看来,作为佛教艺术,画家们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印度和犍陀罗的影响,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逐步形成了十分有效的壁画方法,在北朝发展成熟。这一形式在敦煌壁画中流行了较长时间,而在敦煌以外的石窟却很难见到完全相同的画法。

比较中原地区北魏以来故事画主题的相关绘画作品,如北魏孝子棺线刻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佛教故事雕刻、麦积山石窟西魏及北周故事画等材料,我们发现敦煌与上述绘画和雕刻作品都不一样,如云冈石窟第6窟的佛传故事, 第9窟的睒子本生等故事,主要采用连续性的画面表现,其方法是每一个场景用一个方形画面来表现,这些方形画面沿洞窟四壁和中心柱相连续。这样的方式源自犍陀罗雕刻的习惯作法。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出现了佛本生故事的雕刻,采用了横长画面来表现,但由于洞窟结构的限制,这种横长画面还不能称为长卷式画面。麦积山石窟第127窟有萨埵本生、睒子本生等故事,因地制宜画在窟顶斜坡上,画面较大,以山水树木为背景,反映了中原山水画的影响。以上诸石窟对佛教故事的表现手法,没有一种与敦煌壁画相同,说明敦煌壁画走着独自发展的道路。这一点,李铸晋先生也曾注意到[5]。这与敦煌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地理位置有关,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敦煌在那个时代因丝绸之路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始终影响着敦煌艺术的发展。

到了隋代,由于国家的统一,南北文化融合,新型经变画产生。这些因素都促使中原的佛教艺术产生了很大变化,敦煌同样也在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化,但故事画似乎仍然在顽强地维持着旧有的传统。

二 隋朝初期的故事画

隋代敦煌石窟故事画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隋代初期,以第302、303窟为代表,主要是继承北周以来的故事画表现形式,在画面中人物与景物的比例等方面出现一些改进。第二阶段是隋代后期,以第419、420、423等窟的壁画为代表,对北朝以来的传统构图形式有所突破,同时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表现出隋代画家充沛的创造力。

莫高窟第302窟与第303窟相邻,洞窟形制完全统 一,绘画风格也相同,第302窟有开皇四年(584)题记,此二窟可看作是隋朝初期的代表。此二窟的故事画绘于人字披顶,第302窟窟顶西披绘月光王本生、快目王本生、虔闍梨婆尼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尸毗王本生、睒子本生和闻偈施身的故事,东披绘萨埵本生和福田经变。第303窟窟顶东西两披绘《观音普门品》,虽说内容并非连续性有情节的故事,但画面的构图形式一致,即在长卷式画面中展开相关的佛经内容,上下二段的长卷画面,相互联系。这种构图方法在北朝已经流行,特别是北周壁画中出现较多,如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绘于人字披东西两披,各有三段长卷式画面,前后绘出87个场面,内容极其丰富[6]。北周第296窟窟顶的善事太子入海、微妙比丘尼因缘等故事,则沿窟顶四披分上下两段长卷式画面来表现。北周故事画中,画家大量采用山水、树木、房屋作背景,而人物在其中就显得十分拥挤,人与房屋、树木等高,人大于山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山峦似乎作为画面的一种象征性背景,对于观者来说也已习惯。这是早期绘画的普遍情况。《历代名画记》云“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暎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7],说明这种状况是魏晋以来中国绘画的普遍现象,敦煌壁画也与之相似。但到了隋代,画家正在有意识地改变这种状况,试图在人与背景的比例方面尽可能地协调。第302窟故事画中,人物在风景中的比例相对要小一点,山水树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些,如东披睒子本生故事画中,骑马射猎的人物在树林中奔驰,远处的小鹿在河边逃逸,树木和河流使画面显出空间感(图1)。第303窟的观音经变中,人与建筑的比例也较北周时期壁画更为协调。在北周第290窟佛传故事画中,房外的人物几乎与房屋等高(图2),而在第303窟画面中,房屋内外的人物均与房屋建筑保持一定的比例,体现出一种相对真实的环境(图3)。不论是山水树木还是房屋建筑,都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布局,较为疏朗,如第302窟故事画上部往往留有一定的空隙,表现天空中的飞鸟及装饰性花朵,避免北周壁画那种拥挤局促之感。第433窟虽然时代稍晚,属于隋代第二期的,但其中的睒子本生故事画表现手法与第302窟一致{1}。

三 隋朝中期的故事画

隋朝中期的故事画以第423窟、第419窟、第420窟为代表,我们看到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创新,形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423窟人字披东披表现的是须达拿太子本生故事(图4)。这一题材在北周第428窟是以三段式长卷的画面来表现的。在第423窟打破了长卷的形式,画家以连续的山峦或房屋形成一个个椭圆形的画面,其间展开故事情节,椭圆形的中央表现主要的情节,而各个山峦或树木间也同样描绘一些相关的情节。连续的山峦树木以及建筑形成富有动感的装饰物,使全画面连成一气,从视觉上来说更显得完整而富有韵律感,摆脱了北周形成的严格带状分隔线,显得奔放自由。

第419窟的人字披西披画面分为三段,上二段描绘《法华经·譬喻品》的内容,下段画萨埵本生故事。譬喻品(火宅喻)的内容以房屋建筑为主,表现出曲折的院墙和复杂的院落结构,以房屋院墙环绕的空间来表现不同的场景。因此,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画面互有突破,第三段萨埵本生则维持着一个长卷画面。同窟的人字披东披分为四段,第一段描绘萨埵本生故事,第二至第四段描绘须达拿太子本生。虽然大体分为横向长卷画面,但往往上段的建筑或其它内容突破了界限,与下段的画面交错在一起。由于山水树木的背景,虽有一些交错,但并不影响全画面的结构。

第420窟是覆斗顶形窟,窟顶四披表现的是内容丰富的法华经变,其顺序是从北披、西披、南披至东披。北披主要描绘《序品》《方便品》和《见宝塔品》;西披继续《序品》与《方便品》的内容;南披全图绘《譬喻品》,主要描绘火宅喻的内容;东披绘《观音普门品》。此窟的壁画反映了画家试图以长卷式故事画的形式来表现复杂的经变内容。大规模地表现《法华经》的内容,这在敦煌壁画中是首次。经变画这一概念,现在多指以净土世界为中心综合地表现一部佛经内容的画面{1},长卷式连环画因多用于表现佛经故事,习惯上把长卷式画面作为故事画的形式。但是,最初的经变画也是采用长卷形式来表现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南朝画家袁倩画有“维摩诘变一卷,百有余事”[7]135,可知经变内容最初也曾以手卷的形式来绘制的。只是到了隋唐时代由于寺院壁画的发达,形成了大规模的经变画格局。而第420窟的法华经变采用长卷式画面,正是处于时代的转变期,新的经变画样式尚未成熟,而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则是北朝以来十分成熟的技法,画家尝试以旧的技法来表现新的主题。正由于经变内容十分丰富,长卷式画面也显示出它的不足。因此,在第420窟的法华经变中,常常突破了长卷构图的格式,如北披总的是三段横向的长卷构图,但右下部的灵鹫山却跨越了下面两段的画面,以此突出灵鹫山这一圣山的重要性,佛涅槃的场面也跨越了上部的两段(图5)。这样突破长卷画面形式的作法,反映了传统的长卷式画面已不能完全表现经变丰富的内涵,画家们开始改变构图的法则以适应新的内容。南披的火宅喻内容则以宅院来构成不同的场次,宅院以曲折的院墙围绕墙内的大殿,画面中已分不出横向为几段的长卷,似乎全画面都布满了上下交错的院落,最大的院落有二门两厢一堂一室(图6)[8]。

四 从迹简意淡到细密精致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7]13这里张彦远概括地讲述了唐代以前绘画史发展的一个特点,在顾恺之、陆探微的时代,其特点为迹简意淡,而到了展子虔、郑法士的时代(隋朝)则趋向于细密精致。隋代的敦煌壁画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绘画史发展的过程。虽然在长卷式故事画方面,隋代主要是继承了北朝以来的构图形式和表现方法,包括作为背景的山水、树木、建筑等都是北朝壁画中已出现过的,但是隋朝的画家们对人物、景物描绘得更加精细。如房屋建筑中,除了院墙更加复杂以表现进深外,建筑的斗拱、瓦檐、栏杆、门窗以及装饰部分都十分细腻地表现出来。北周时期的故事画中虽已大量出现房屋建筑的画面,但刻画简略,仅能大体反映出房屋的特点(图7)。第303窟人字披西披《观音普门品》内容中,大部分房屋中表现出帐帘,其中一座建筑下部的踏道、栏杆,檐前的障日板等都清楚地描绘出来(图8)。第419、420窟中,建筑的描绘更加精细,如第419窟窟顶的故事画中,不仅描绘出建筑中的斗拱、人字形叉手、栏杆、屋内的帷帘等,还可看到有图案的坐席(图9)。萨埵本生故事画中有一处表现塔庙的场景,一个方形歇山顶建筑中有一座覆钵形塔,建筑的斗拱、人字形叉手、从屋檐垂下悬幡、垂铃等都清晰可见(图10)。第419、420窟的故事画不仅在人物、建筑等方面描绘更为精细,而且画面中人物众多,远远超出此前的壁画。如第420窟窟顶仅西披的画面中,人物形象(包括佛、菩萨、天人等)就超过了540人,真正体现出“细密”的特点。细密的特点还体现在色彩的厚重丰富,改变了早期壁画中简淡的风格。第419、420窟由于变色严重,底色大部分已变为黑褐色,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石青、石绿、土红及部分金色形成灿烂而典雅的韵律。

五 长卷式故事画的终结

故事画与尊像画等主题不同,为了展示故事情节,就不仅仅要画出相关人物,还必须表现故事所发生的背景,还要反映出情节发展的顺序。要表现人物活动的环境就必须处理比例与空间的问题。虽然经过北魏以来的发展,长卷式画面已经解决了故事发展顺序的问题,但人与背景的比例,以及空间的表现仍有待于完善。魏晋以来是中国山水画兴起的时代,发展到隋代山水画表现空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隋朝画家展子虔就长于山水,画面有“咫尺千里”之誉{1}。中原成熟的山水画技法,显然也传入了敦煌,使敦煌壁画故事画中对山水空间的处理更为协调。

隋代又是经变画兴起的时代,由于对净土世界的向往,如何以净土图为中心来表现一个理想的佛国世界,也是当时的画家们努力探索的方向。莫高窟第420窟窟顶四披的法华经变,反映了敦煌一部分画家采用传统的故事画手法来表现经变内容的努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了改革了传统故事画的形式,突破了长卷画面的格式。与此同时,另一种来自中原的新形式也在隋朝壁画中出现了,这就是在传统的说法图基础上形成了以佛说法形式为中心的经变画。这种新型的经变画主要有弥勒经变、药师经变和阿弥陀经变(由于隋代的维摩诘经变、涅槃经变基本沿袭北朝已有的形式,因此,暂不把它们作为新型经变画),如第423窟窟顶西披的弥勒经变、第393窟西壁的阿弥陀经变等。当这一类经变画形式流行以后,传统的长卷式故事画在敦煌壁画中不再出现。唐代的经变画综合了人物画、建筑画、山水画等多种形式,从内容上满足了人们所期望看到的佛国世界图景,而这些都是此前的故事画所不能完全提供的形象。从隋代故事画与经变画相互发展即可看出新型经变画不断发展成熟,即是故事画终结之时。隋代第一期洞窟中有故事画,却未出现新型经变画,第二期洞窟的第417、419、423、433窟等都是长卷式故事画与新型经变画同处一窟,但在第二期的一些洞窟中未出现长卷式故事画,却有新型经变画,如第416、436窟。到了第三期洞窟中不再出现长卷式故事画,而出现新型经变画的就有第393、394等窟。

从北朝到隋朝,故事画是壁画中十分活跃的主题,隋朝的画家们又不遗余力地对这一主题作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但随着佛教新思潮的流行、新型绘画形式的产生,故事画终于被经变画所取代。由于故事画的曾经存在,对后来经变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参考,如故事画中人物与建筑、山水等景物的协调方面已有成熟的表现,大量的建筑采用侧面视点以及曲折的院墙表现出空间的深度等方面的成果都被后来的经变画所吸收,使经变画表现佛国净土世界的空间具有了真实感,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一部分以叙事为特征的经变画,如涅槃经变等,也是在故事画的基础上发展丰富起来的。入唐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经变画是最盛行的,佛经故事也往往作为经变画的附属而绘出,但不再采用北朝以来的长卷式构图形式,而是因地制宜,或分布于经变画之内,或在经变画两侧作条幅式构图。中晚唐及其后的故事画,出现了以屏风画形式表现的佛经故事主题。若单从绘画形式来看,可以说隋朝是长卷式故事画终结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赵声良.敦煌早期故事画的表现形式[J].敦煌研究,1989(4).

[2]段文杰.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G]//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3]段文杰.敦煌壁画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成就[G]//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4: 敦煌壁画(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4]東山健吾.敦煌石窟における本生說話の形式[G]//美學美術史論集:第十四集.成城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2002.

[5]李铸晋.敦煌隋代叙事画的几个问题[G]//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227-239.

[6]樊锦诗,马世长.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G]//《敦煌研究》创刊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15-16.

上一篇:防交通事故六不承诺书下一篇: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