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2024-06-21

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篇1

本单元的课文多以童话故事为主,《续讲故事》也是让学生看图续讲童话故事。《续讲故事》只有一幅图,提示语也很简单“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我想起以往的教学,学生看着图无论老师怎么启发,学生总也启而不发,站起来三言两语了事。我细细揣摩,非常好的讲故事讲素材,学生讲出的故事却干巴巴的燥之无味。因为学生讲的故事中语言、动作、神态这样的词语几乎寥寥无几,故事自然就不生动了,学生也就讲不下去啦,所以出现“兔子的尾巴不长”的结果。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再费劲教给学生如何在故事中加上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再看学生飘飘然。猛一顿悟,发现,哦,原来自己讲深了!这也违背了口语交际的初衷。

如何突破这一局面?学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把手可扶,这一单元的课文不就是很好的把手吗?可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这样依葫芦画瓢,会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我这样设计了这次的口语交际:先把这项口语交际布置成作业,在家里和家长讲一讲。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讲,降低了难度。第二天的课堂上,果不出所料,学生三言两语已算是好学生了。这是,我不慌不忙地问学生:这一单元的课文大家喜欢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篇课文?学生畅所欲言,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加上一篇独立阅读的课文,被学生说了一个遍儿,也就是说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学生都喜欢。我看时机已成熟问: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小壁虎借尾巴》?学生说从故事本身说了许多喜欢的理由。我说如果这个故事这样讲,大家还喜欢吗?听好了: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掉了,他决定去借一条尾巴。他分别向鲤鱼、老牛、燕子借了尾巴,可是别人都不借给他,他难过地爬回家里找妈妈。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你喜欢李老师这个故事还是喜欢书上的故事?学生所说的理由正是口语交际所需要的。是呀,刚才我们讲口语交际的这个故事时,就像莉老师讲的故事一样,不吸引人。我们也像书上那样去讲故事好吗?谁再来试着讲讲这个故事?机灵的学生已经开始把书往前翻了。

学生讲故事摘录: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小兔小兔,不好了!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掉了,他正伤心的哭呢!我们去帮他借一条尾巴吧!”小松鼠着急的地说。

“好吧!我们赶快去借吧!”小兔子同意了。

他们俩走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他们俩说:“小鱼姐姐,我们的好朋友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掉了。你把尾巴借给他好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路儿走对了,学生个个急着发言,迫不及待地想说想讲。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课堂,也正是口语交际所要的效果。

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篇2

一、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分组简单机械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 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我校的初一思品课教学中的小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六人小组, 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 但人员搭配不合理,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相互促进。

(二) 讨论流于形式

表现在:

1. 讨论变成“闲聊”。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5~6个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 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 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很多小组讨论时间变成了纯粹的“闲聊”时间。

2. 讨论过于频繁。

现在有些公开课讨论次数频繁, 失去起小组讨论应有的功能, 学生参与的兴趣在不断降低, 效果大打折扣。

(三) 汇报停留表面

汇报是展现一个小组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实际汇报中存在两个问题。

1. 师生淡化合作成果。

教师要求学生汇报发言时, 只是有几个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汇报。教师往往问的是“哪个同学愿意上来说一说”, 而不是“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一张口也是“我觉得如何如何”,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这种发言折射出来的是个人智慧, 而不是集体智慧, 有悖于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2. 教师缺乏理性点拨。

教师在听了小组汇报后, 常以“很好”或“请另外小组汇报”等无意义性语言。汇报成果, 应促进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 从而把问题往宽度深度方向发展。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 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合作学习。

(四) 学生参与不均

通过观察发现,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 困难学生成了听众, 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致使困难学生获益少。调查问卷中有80%的教师也认同。说明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

二、优化小组合作教学的对策

(一) 构建小组, 结构合理

为避免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走过场的情况, 使之真正成为启迪学生的心智,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发挥个体优势, 进行讨论式教学。当学生进行讨论时, 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巡视指导与调控, 进行必要的引导。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 教师要表扬和适当的调控相结合, 汇报成果要颁发小组奖, 可防止“空洞的讨论”浪费时间, 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 精心设问,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内在动力, 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 自觉努力去探索, 且初中生处于少年时期, 好胜心强。讨论的题目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 焦点问题, 要尽可能采用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 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又有话说, 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率, 提高课堂讨论的效能。

(三) 营造氛围, 民主安全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小组合作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 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 敢于探索求异的快乐教学氛围, 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 尤其是必须让班上学习最有困难的与基础最好的学生都参与, 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

(四) 学生为本, 发展个性

“少数学生包场”是小组合作教学的大忌, 它不仅会影响小组合作教学的深入展开, 而且也会影响学生间、师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时,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不断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差异, 逐步消除部分学困生的自卑感, 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和团体成员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总之, 在初一思品课教学中, 小组合作教学应该改变原来枯燥的政治说教, 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群体意识。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优化了课堂结构,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促进了人际合作关系, 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但在我校思品课小组合作教学存在一些误区, 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发展个性;精心设问、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民主安全;构建小组、结构合理等方面优化小组合作教学。

关键词:合作,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 (品德) 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刘军.《“情动而辞发”给教学的启示》.中学政治教学.2007年.

[3]沈岷山.《使用肢体语言的教学》.上海教育卷.2007年.

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篇3

摘 要:江苏省徐州市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计划”),是本土教学思想又一次生命力的释放。首先概括了学讲计划的教学模式,解释其基本内涵意蕴,其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探究了实施现状以及实践效果,并提出现状中的优点及不足,以期更好地指导改革的进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小学课堂师生的教与学水平,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关键词:教育改革;学讲计划;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国掀起了课改的风潮,但由于某些学校的课改只是较多关注表面形式方面的改革,而没有真正领悟和渗透先进经验的思想内核、文化土壤进行校本二次改造、创新和升华。这种一味“拿来主义”的方式,大部分失败是注定的。看来教学思想只有中国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再次“本地化”乃至“学校化”,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改革的根基。

在徐州教育局的推动下,调动了各学校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计划”),徐州整体联动,不断挖掘各个学校内部的改革潜力,改善课堂教学生态,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号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是本土教学思想又一次生命力的释放。

一、模式的构建

1.基本意蕴

“学讲计划”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

作为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强调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从教学过程看,“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2.教学程序及其内部步骤关系

基本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教育改革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而无论什么改革都需要一定的留白,才能让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复杂的课堂情境进行改革,如此才会具有实际效用。徐州模式也不例外,政策中明确提出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

3.支持条件

特定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提供特定的支持条件。对于“学讲计划”教学模式,除了小班教学是基础,在课堂的教学时间上来讲,要求在课堂上教师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大幅度削减了教师讲授的时间。而在空间方面,为了“小组讨论”“质疑拓展”等环节的方便进行,徐州各中小学由原先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设置转变为4~6人一组围坐式的设置,有的课程学生还可以自由走动交流,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二、模式的实践和效果

学校结合具体校情、学情来进行教学,探索有校本特色的学讲方式。如,铜山区的杨屯中学根据学校原有的“五步三查”教学法,提出了“学讲五步”教学模式;沛县曙光小学的盖鸾瑛老师利用微课来促进“学讲方式”的落实,也创出了特色;徐州十三中根据本校已有的“四环六步”教学模式,将“学讲计划”与其深度融合,细化操作规范。

为了解“学讲”模式实践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相关理论框架下自行编制问卷,并通过预调查法对问卷初稿预测试及修订以定稿使用,随后经专家内容效度论证了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问卷在徐州九里山实验学校进行发放,由于低年级自我评价能力较差等原因,本问卷只在4~8年级发放。

共发放33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298份。

1.学习负担:11.41%的学生表示由于预习作业的增加,课外作业更多了,增加了学习的负担;而63.09%的学生表示很喜欢现在上课的方式,其余则表示无明显感觉。这一方面说明改革是受大部分学生欢迎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教师对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忽视,少部分学生表示由于不会预习,老师却又布置了预习作业而烦恼。

2.学习兴趣:如图2所示。上文提到11.4%的学生提到学习负担增加,而本图表则有11.08%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更没有兴趣了,不难看出这两者之间有所关联,甚至可以联想这两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3.教学环节:62.08%的学生最喜欢课堂中同学讨论的环节,11.74%的学生最喜欢课堂中上去“讲出来”的环节。如此数据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小组讨论及交流展示这两个环节作为学讲计划的中心环节深受学生喜爱,也因此成为此次课改中最为成功突出的部分。

4.上课积极参与程度:如表1所示。53.02%的学生是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11.74%的学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课堂分数,8.39%的学生是被小组成员逼着回答来增加小组分数。与上文对应,超过一半的学生乐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部分学生处于最终学科成绩的较为功利性的目的而积极参与课堂或回答问题。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8%的学生是迫于小组同学的压力而回答老师的问题,学讲计划有一项规定,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比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将会为小组赢得更高的课堂分数,但由数据可以看出一小部分后进生并不是出于内心的驱动而参与其中,这也为更加厌学埋下隐患。

5.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遇到难题时,64.43%的学生借助课堂讨论,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中找到答案;30.2%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答案。

6.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分配方式

教师主要按照成绩分配,并由成绩的高低来排小组成员的序号。对此,18.1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如何编号,39.60%的学生认为这样编号很合理,剩下的42.28%的学生认为一次成绩不能代表什么,如此分配组内成员编号并不合理。那么,是否是优等生认为此方法合理,后进生认为不合理呢?再看一看不同成绩段的学生看法的详细数据表2。显然,认为编号不合理的学生分布在不同成绩段,因此,排除了此假设。可见按照成绩来编号小组成员这种方法不得“生”心,值得改进。

(2)课堂讨论

与传统课堂相比,学讲计划最大的进步就在于学生之间讨论时长的增加,因此,避免了以前小组讨论学习时长不足的弊端,如合作时间更充分,后进生得以有机会发言。讨论之前老师会在课堂开始提出问题确保小组讨论的问题具有其探讨的价值。问卷中,认为课堂讨论非常必要的学生占73.49%,其中22.48%的学生认为应该花一半的时间,23.15%的学生认为应该花1/3的时间,27.52%的学生认为应该花1/4的时间,其三者数值差距不大。讨论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小组合作交流时,认真听、轮流说这种方式最受学生青睐,高达84.9%。

7.自我评价

38.26%的学生表示有同学经常对自己学习有帮助,36.58%的学生经常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心得,15.44%的学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对于在课堂上喜欢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54.36%的学生都喜欢,17.11%的学生只喜欢回答同学的问题,10.4%的学生只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14.09%的学生会回答老师问题,但是是被小组成员逼着回答的。

三、结论与反思

(一)特色之处:政府推动

1.出台的政策系列完整

以往改革,课堂教学还是一如既往,换汤不换药。因此,本次政府在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之后,针对教师和校长,开展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具体活动来解决校长和教师的观念问题,逐步改变校长和教师的认识,从而为革新做好了铺垫,使改革从观念层面过渡到操作层面,才能从不甚了然做到知行合一。

2.动态追踪

徐州教研网专门开辟了一个“学讲动态”专题栏目:《徐州——学讲行动》,喊起了“回归本源,改变观念重行动;学讲易位,改善课堂抓质量”的标语。该专题及时发布推进方案,报导徐州各中小学的实施近况。

3.虽有政策,却自主变通

因此,徐州采取“基本式+变式”的推进策略,高度尊重各学校的优良传统,充分释放广大教师的创造潜能,同时加强专家引领,开展行动研究,做好“创造性重组”,实现“差异化生成”。整个区域有一个“基本式”,各学校可以有“变式”;每所学校的“变式”即为其“基本式”,各学科可以有“变式”;每个学科的“变式”即为其“基本式”,各位教师可以有“变式”;每位教师的“变式”即为其“基本式”,各种课型或主题可以有“变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以学为本”。

(二)模式建设的效果显著

1.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扬弃

班级授课制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即“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学讲计划”教学模式虽然也是借助“班级”的外衣,但其课堂图景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它变革了班级授课制的空间与时间格局、教学结构流程,并把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兼容于集体教学中。

2.建立多方合作的内在需求

只有成绩较差的1号、2号等回答问题才能为小组获得更高的课堂成绩。如此分配,是为了确定个人责任,形成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尤其唤起优等生及后进生的责任心。

3.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无论是出于提高课堂分数从而增加学科成绩的功利性目的,还是站在讲台时自我展示的表现欲,都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并保持着激情。

4.双重学业成绩的评价

单一评价方式不能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教育过程诸环节作诊断性评价。这种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单一陈旧的评价方式又反过来强化了应试教育的导向。而学讲计划的评价要素主要有: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学生学习情绪状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学目标达成度。

(三)不足之处

1.仍旧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依旧不足

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开放题显示,不少学生提出增加体育等科目的课时数,甚至提到相关老师会出现占课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老师并不是能够完全驾驭这样的教学模式,才导致出现课堂讲不完的现象。这样始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围坐式的座位设置的负面影响

不仅有老师提出小组围坐式给了学生更多做小动作的机会,也有少部分学生在问卷的最后一题开放题中写道有同学“借助掩护”,在课堂上做起了与学习无关的事,从而容易使学生的课堂纪律不能保持很好的状态。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小学,在中学部也同样存在。

3.激励机制的负面效应

由于组内分配异质的原因,容易出现异步学习的公平机会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激励机制实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优等生适合“教”,会出现直接报出答案的情况,导致后进生缺乏独立思考,从而致使组内出现参与度不均衡的现象。再比如强迫后进生回答问题,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后进生更加厌学。

4.合作机制的不完善

对后进生的挑战仍旧比优等生更大。虽然生生互助,但是从调查问卷中看出不少优等生“藏掖着”,不愿意帮助后进生,虽然老师规定每个小组的后进生必须更多地回答问题才能给此小组加更多的课堂分数,但是优等生也并不一定具备“教”的能力,且小组成员并不都具备合理利用时间的观点去参与小组讨论,浑水摸鱼的现象也存在于少数学生当中。

通过调查问卷的种种数据表明学生通过教师等支持性中介,逐渐意识到了学习活动的意义,最终通过内化提高对自己认知的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显而易见。体现了“学讲计划”改革的成效已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来,但具体实施还未到一年,教师与学生的不适应也在所难免,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学校内部的改革潜力会更加凸显。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回归教育规律、改变教学行为、课堂生态,最终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志响.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N].中国教育报,2014-2-26:10版.

[2]徐州市教育局.“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徐教教研〔2013〕4号[Z],2013-12-26.

[3]沈大雷.“学讲计划”翻转旧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4-7-9:06:课程周刊.

[4]王水发.从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N].中国教育报,2014-7-16:6版.

[5]屠锦红.“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3):24-29.

[6]陈效民.改革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理性抉择[J].上海教育科研,2012(08):5-8.

[7]麻彦坤,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2):89-93.

作者简介:张俐俐,江苏盐城人,汉族,女,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

王晴晴,江苏徐州人,汉族,女,徐州九里山实验学校教师。

注:本文属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省优势学科建设”(苏政办发[2014]37)。

试卷评讲教学反思 篇4

试卷讲评课很重要,作为单纯涉及考点解法知识的课型,对于加深理解巩固是一个好途径;但在日常的讲解中,我们也常常忽视他的高效性。仿佛阅读课、作文课才是自己人,试卷讲评课是一个了略微熟悉的外人。

今天我是带着自己的三个问题来听的,可以说是来请教的。我很好奇,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开课老师讲评哪些内容,这涉及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很好奇老师是怎么讲评的,这涉及教学的组织方式,很好奇讲评之后他还要做些什么,讲评课不仅仅只有讲评,还要练习拓展,所以讲评课还可以成为讲评练课。

很激动的是,这堂课给了我太多的启发。

敢于取舍,内容有针对性。取舍的标准就是借助云数据进行分析,很快圈定了这节课研讨的重点,哪些题目要讲,哪些题目学生自己校对,哪些题目学生研讨,让这堂课的方向很明确。当然呈现的形式可以更加清晰一些,比如重点出示那几道题。

学法引路,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自己率先垂范,指出分析的流程。就把陈述性知识变成了一种策略,和可操作性的流程,让学生明白接下来自己该做些什么,可以处事半功倍。

重视归类,关涉非智力因素(要养成仔细审题,科学安排答题顺序、要注意书写规范,看分答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发现分析,自主自主分析,自主制定措施,让学生主动思考,活跃了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我展示,特别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很全面。

情感激励,课堂温暖如春。注重欣赏和鼓励,展示优秀作品,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变式讲解,拓展延伸巩固。可以联系课文相关内容巩固,还可以出一道融合以上知识点的题目进行检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察旁人。

高三学生评讲试题的教学反思 篇5

在选择题的评讲中,从已经进行的实践来看,学生的视角新颖,某种程度上,来自学生的思考更能与其他同学产生共鸣,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使其分析的思路更加广阔,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老师在评讲试卷时,对每一个选择题的每一个选择项加以详细分析,在第一轮复习中对复习旧知识,巩固旧知识是很有用的,但在冲刷阶段应以找到正确答案为目的,因此,在冲刷阶段不宜这样分析评讲题目(确有必要时情况例外)。我们老师在冲刷阶段评讲试题时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评讲试题则以找到试题答案为目的,比如有的学生评讲试题时逆向思考,从高考题是单选题的实际出发,先判断选择项的季节,如有三个夏季,一个冬季,则选冬季这一个选择项,反之,就选夏季,我戏称为“某某同学做题模式”,借以鼓励学生;有的学生在每一个选择项又有多个地理事象的问题分析时,不一定按前后顺序,而是按他本人熟悉的地理事象或知识点分析,很快找到答案;有的学生答案选对了,但理由有偏差,就鼓励他“做题感觉良好”;有的同学解题理由很充分,但答案却做错了,要求他今后细心一点;有的同学理由和答案都有问题,那是基础太差的缘故,建议其今后夯实基础等等。对这些同学的试题评讲,我力争在他们的评讲中找到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或表扬,分析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师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中,把分析学生解题思路的正确性当成重要事情,学生解题思路正确了,做题就成功了一半。而正确的思路又来自学生的审题能力。因此,在学生评讲试题过程中,讲审题理由是第一步,然后是知识点迁移运用、即用什么知识点解决问题,然后是在综合题中如何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的培养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已经讲清楚的题目,我不再重复,就以学生的评讲为主,对学生讲对部分不再重复,只对错误部分进行纠正,对多个学生都做错或讲错的地方说明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于是就重点讲解,作细致入微的分析。

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学习正确的用餐方法。

2、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猪一家图片、小朋友用餐照片,擦嘴巾一块。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一家子,你们看!”

2、教师一一介绍,“这个是猪妈妈,这两个是猪妈妈的两个娃娃,一个叫胖胖,一个叫花花。”

3、“今天小猪一家呀,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听!”幼儿听故事《两个娃娃》。

二、倾听故事,讨论正确的用餐方法。

1.提问,理解故事内容。“故事中讲了什么事?花花是怎么吃饭的?胖胖是怎么吃饭的?你喜欢花花,还是喜欢胖胖,为什么呢?”

小结:是呀,胖胖吃饭的时候一点也不讲卫生,(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声音很大,饭菜汤乱洒,还不擦嘴巴,我们一定不能向他学习。

2.讨论正确的用餐方法。“老师还带来几张小朋友吃饭的照片,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吃饭的,他们这样吃饭对不对,为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经验迁移。

1.“你平时是怎么吃饭的?

2.教师总结:吃东西前应该先洗手,吃东西时不要大声说话,慢慢吃不乱洒。

四、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擦嘴方法

1.儿歌示范正确的擦嘴方法。

“吃完后不要忘记擦嘴、漱口哦。老师这里有一块擦嘴巾,(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谁能上来示范一下正确的擦嘴方法?(针对幼儿的表现,教师补充)。“大方块变小方块,两手托住来回擦,换面擦一擦小手,再把毛巾放放好。”xxx真能干,相信他每天都会把小嘴擦得很干净。”

2.幼儿徒手练习正确地擦嘴动作。

“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做看吧!(师幼边念儿歌边徒手练习)今天中午我们要比比看,谁的嘴巴擦得最干净,最好。”

教学反思

1、利用小朋友喜爱的布娃娃来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孩子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在问候的时候声音也很甜,不会像平时早上来园向老师问好时一样大喊。

2、孩子们在互相打电话时,有的孩子缺少老师的提示时就会一片茫然,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对个体多一些关注,及时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3、在学会感谢这一环节时,应该再延伸一下,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谢谢。

小班社会教案《讲文明的小宝宝》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846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我会自己走》含反思》:小班教案《我会自己走》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掌握自己与家人走散后最基本的解决方法,知道放学回家时应小手拉着大手,跟着家人有序地走出园门,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自己走。激发自己走的荣誉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我会自己走》含反思教案吧。

给孩子讲家庭过去的故事 篇7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故事有很多好处:提高语言能力;扩充对世界的认识:使孩子成为喜欢阅读的人……一项新的科学研究甚至表明, 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对于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绝对是个很棒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钻研一本书的温馨景象, 可能对于一些家长和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限于文化、时间和精力的影响, 书籍并不是某些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另一部分家长来说, “阅读”本身可能会让他们想起自己不怎么愉快的学习生涯。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 坐下来读书是一种惩罚而非奖励。幸运的是, 有另一种好办法可以达到与读书同样好的效果———讲述家庭故事。

在过去的25年间, 一项对于讲述家庭故事的研究表明, 这项日常活动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例如, 研究发现, 在年幼时听过父母完整、详细讲述过家庭故事的孩子的表达能力, 会在成年后比同龄人更强。同时, 这样的孩子在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表现出了更高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学生时代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项研究表明, 青少年对于家族史的学习有助于塑造他们较强的自尊感。这样的孩子比起没有经历过家族史教育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成熟, 在成年后抑郁、焦虑的概率也比较低。

最重要的是, 不像书本故事, 家庭故事总是免费的, 完全可移植的。你甚至都不需要开灯, 就可以完成你的故事分享。研究表明, 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都对孩子有益。分享家庭故事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 就是孩子长大到早已过了睡前故事的年龄, 家庭故事还可以继续成为父母与孩子日常交往的一部分。

无论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如何, 每个家庭都有故事可说。当然了, 并非所有这些故事都如同田园牧歌一般美妙。不要为此感到担心, 研究表明, 儿童和青少年能够从他们的长辈曾经历过的艰难时刻中学会应对挫折的办法———只要讲故事的方式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故事的内容是百无禁忌的。你可以向孩子们讲述那棵由于接线错误而烧起来了的圣诞树, 也可以说说你是如何遇见一生的挚友的, 甚至讲讲你从前的旅行故事。

书籍中包含“叙述”, 但只有家庭故事包含着“家人”。而幸运的是, 听家族史长大的孩子能够二者兼得。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使他们成为这个家庭、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些故事里, 他们了解他们是谁, 来自何处, 并将有怎样的未来。

正如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说:“伟大的时代未必有高科技, 但却不能没有‘故事’。”口传故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能够讲简单的故事。更大一点的孩子则能够将想象力和过往的经验结合起来, 编织出一个相对理性的故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这些故事的内涵也愈发宽广。人类中小部分具有天赋的个体, 选择执笔将它们记录下来, 流传给后世, 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家族史”。

假期是向孩子们讲述家庭故事的黄金时间。伴随着圣诞树、节日大餐, 你可以把那些过去的事情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当然, 保留那些幽默的、温暖的部分, 删去那些伤心的、血腥的情节。也许你的故事不如书上的故事文笔优美, 逻辑连贯, 但它们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

那些妈妈讲过的童话故事 篇8

罗丽去柜台付钱,一个女服务员边为她结账边讨巧地说:你旁边的那这个小女孩是你女儿吧,粉嘟嘟的,像你一样漂亮。罗丽小心翼翼把暖手宝装进袋里,突兀地笑了:是我女儿。

说完,罗丽骄傲地牵着两个小女孩的手出商场,然后打车回家。

在缝纫店的妈妈接过暖手宝,眉角眼梢都是笑:还是罗丽心疼我,给我买这么宝贝的东西。女儿抢着拿袋里的童话书看,唧唧喳喳地,像只小麻雀。妈妈盯着那一本本包装精美的童话书,眼睛就湿了:罗丽,你看这些童话书多漂亮啊,而你长这么大,却没有一本童话书。我给你讲的那些童话也是我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瞎编的。

罗丽拥住妈妈的肩头:妈妈,我很喜欢你讲的那些故事,真的。

2

罗丽记得自己从小就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靠做缝纫活来养活她。妈妈不让她去缝纫店,说缝纫店夏天太热而冬天又太冷。罗丽就在家里,扫了地、洗了自己的衣服,把暖水瓶灌满水。这样,妈妈回来就可以喝热的茶水。

外面的小朋友喊她去跳皮筋或者做游戏,她总是摇头,因为在一块玩的小朋友总会炫耀自己的爸爸。罗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有爸爸,但她不愿问妈妈,她怕妈妈会因此而伤心。罗丽心里的一块空地却一直为爸爸留着,她需要一些情节来填充它。

妈妈终于回家了,她的脸冻得铁青,而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小包裹。罗丽赶紧给妈妈倒茶,妈妈把茶杯放到一边,趁势打开了包裹:里面是一只瘦弱的鸡腿。小孩子嘴馋,罗丽一点点地品尝,剩下一小口总要为妈妈留着。妈妈激动地抱她入怀:罗丽,你真是妈妈的天使,让妈妈每天充满了干劲。

罗丽握着妈妈裂了一道道口子的手,她知道妈妈很辛苦。白天她去缝纫店干活,晚上还要熬夜加工皮子。妈妈说,加工一个皮子五毛钱,加工多了就可以攒钱供罗丽上学了。

罗丽要帮妈妈,妈妈总是装着生气的样子呵斥她:小孩家的,去睡觉,不要帮倒忙。罗丽就乖乖地睡觉,她夜里做梦了,梦见爸爸威武极了,有铁塔一样的身材。醒来,她真想问妈妈:爸爸去了哪里?可她望向妈妈的一瞬间,愣住了:妈妈在哭。

妈妈说,罗丽,你在梦中喊爸爸,你是不是想爸爸了?罗丽为妈妈擦眼泪:妈妈,不要哭了,我不想爸爸了,好吗?妈妈拥她入怀,然后抽噎着给她讲了一个童话故事:

……天使也是单亲家庭,天使为了让有些人成为真正的天使,也会让这些人生活在单亲之家。只要内心有情义,喜爱生活,天使就喜欢……罗丽托着下巴,支着耳朵听。听完,她幸福地笑了:原来天使也是单亲家庭,原来天使喜欢我,才愿意让我和她一样。

这是妈妈给罗丽讲的第一个童话,她温暖了罗丽的一颗心,使她骄傲地心无重负地成长。

3

罗丽在妈妈的童话里一天天長大,妈妈仍旧很忙,罗丽仍旧在妈妈回家后为她倒一杯茶。很多个日子,就在她们的互相关爱下,慢慢地走过。

罗丽上了中学,审美意识开始觉醒,看着同龄人干净的面孔,长高了的身材,罗丽有了自卑感:她脸上有一块大大的红记,个子好像没有长,她觉得自己是人群中的一只丑小鸭。

妈妈更加忙了,晚上也在缝纫店里加班。罗丽心疼妈妈,就去缝纫店里为妈妈送水喝。妈妈接过她手里的杯子,喝一口,又低下头忙活了。罗丽有点困,歪在椅子上打起了盹。不知何时,突然听见妈妈一声惊叫,罗丽瞪了惊恐的眼睛看她。原来是缝纫机上的针头扎进了妈妈的手里,她整个的手不一会就被血染红了。罗丽忙去喊隔壁的罗婶帮忙。

罗婶迅速夹出妈妈手里遗留的针头,然后为伤口消毒。她边为妈妈包扎边对罗丽说,孩子,你妈妈不容易啊,一个家只靠她一人顶着。妈妈连忙为罗婶使眼色,罗婶的话头马上截住了。妈妈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打了个瞌睡,针头就扎进肉里了。

周末,妈妈急急地拉她去美容医院。罗丽连化妆品都没有用过,更不要说美容了。罗丽不愿进去,她怕花钱。妈妈却不容分说把她拉进了医院。

去除红记需要交5000元,罗丽一听脸都哆嗦了:5000元,那需要妈妈做多少缝纫活,加工多少皮子啊?妈妈却眼也不眨地为她交了钱。她听见妈妈说,我相信你们的技术。罗丽的眼湿润了,她明白了妈妈近日这么辛苦的原因,妈妈一直都想着她。

此后,罗丽脸上的红记真的被消除了,她也开始长个子,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

4

罗丽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地衰老了,但她总是微笑着,不管多苦多累,她都说,我们要学会感激生活。

在妈妈的熏陶下,罗丽成了开朗乐观的人。在大学,追她的男孩子很多。她爱上了一个家在遥远南方的男子。对此,她是有顾虑的,因为妈妈不能与她去南方,妈妈喜欢上了一个家乡的男子,他们很相爱。

为了与妈妈在一起,罗丽决定与男子分手。妈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连夜赶来跟她谈心:

人的一生中会碰见很多白马王子,但假王子太多,真王子只有一个。有很多人因为很小的原因,放弃了那个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从而也失去了自己的幸福……

罗丽听完忍不住笑了:妈妈,你学问不大,怎么编起故事来一套一套的,还挺有哲理的?妈妈长舒一口气:我这不都是为了你吗?我可不愿看到,因为我,你没了幸福。

白马王子从南来,罗丽与他走在了一起。婚后,罗丽也劝妈妈:妈,你也与东大伯结婚吧,人家可一直在等着呢。妈妈刮她的鼻子:不急、不急。

一年后,罗丽生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婆婆死得早,老公工作繁忙,她的一切都是靠妈妈打理的。大热的夏天,妈妈为罗丽做饭,端洗脸水。她脸上的汗总像珠子一样的往下淌,整个的衣衫也都湿透了。

罗丽很内疚,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她逞强去拖地,不小心就滑倒了,没愈合的伤口往外渗出了血。妈妈一看发火了:你这是干吗,伤口没愈合好,能干活吗?

罗丽突然流了泪:妈妈,都是我拖累了你。妈妈扶她躺下:孩子,我也只不过多劳累两年,你得到的是却是一辈子的幸福。这点苦,妈妈觉得值。

而罗丽的女儿两岁时,妈妈结婚了。举行婚礼那天,好多人都来了,邻居也来道贺和帮忙,罗丽的女儿在院里放鞭炮。罗婶看到这一幕,拉过罗丽眼睛就湿了:你妈是为了你,才延迟婚期的。她怕她结婚早了,你的孩子没人照顾。你知道吗,罗丽,你妈……

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忙尴尬地转移话题,然后去洗碗去了。罗丽知道她想说什么,她一直都知道:她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在妈妈18岁那年,捡到了她。从此就一个人带着她生活,直到现在才成了家。妈妈这么多年为她付出了太多,但她从不抱怨,她反而说,罗丽就是天使,她的爱温暖过我,因她,我感激生活。

时时怀了一颗感恩的心,对生活充满感激,有了这样的包容,生活也会让你真的感到幸福,它也会让你活得快乐、愉悦。罗丽从妈妈那里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于是幸福的生活天天上演。

讲童话故事精选 篇9

金乔觉在出家前,是新罗国国王的儿子,他从小信奉佛教,供养佛祖圣象,不杀生、不妄言,在他十八岁时,为了平息新罗国与近邻朝鲜国的纷争,与朝鲜国王的女儿缔结秦晋只好。不几年,新罗国发生宫廷内乱,国王被一个妃子杀死,其母亲亦被杀死,金乔觉妻子偷偷逃出宫廷,金乔觉为了避免纷争,出家远离了新罗国,来到安徽齐云山与一个叫致远的和尚一同拜见明德大师,不久明德大师遭到奸臣迫害,临死前将经书尽数传给金乔觉,致远师友也在搭救明德大师时遇害,后金乔觉带领白犬来到安徽皖南山清水秀的九华山,修行,在此修行期间,又遇到山里土匪强盗,多次骚扰抢劫,可是金乔觉是一个出家和尚,身无长物,再者又是身高八尺,武功高强的人。又一次,金乔觉在九华山闵园一带行走正好遇到闵让和的儿子,闵超遇到土匪抢劫,身负重伤,躺在山上,被白犬发现,背回到地藏洞里,金乔觉回来发现后,赶紧找来草药,给闵超医治身伤,久而久之,与闵公一家结成深刻的友谊。

有一次,金乔觉在天台峰下的地藏王洞内修行禅坐,当地士绅诸葛节和一帮朋友在游玩九华山,观看九华山水,他们来到天台峰时,刚好看到地藏洞内的金乔觉在禅坐,闭目修行,身边是一个破瓦罐边堆放着一堆白土和几个野果,平时金乔觉大师就吃食这些,被诸葛节和他的朋友看见,深受感动:惭愧地说道:师傅修行如此艰苦,这实在是我等当地百姓的罪过。于是下山,召集百姓,在化城寺修建一座禅房,并恭请金乔觉师傅下山坐禅讲法。金乔觉大师来带化城寺后,正式开坛收徒讲法,于是九华山化城寺一带,正式兴盛起来。

就这样金乔觉大师在九华山正式修行75年后,坐化圆寂,其弟子们,为了纪念金乔觉大师,给予坐缸,三年后,弟子开缸发现金乔觉大师,肉身不腐,全身骨节转动有声,众皆骇然。据佛经介绍,地藏王转世,皆是肉身不腐,全身筋节有声的全身舍利子。这不就是地藏王菩萨转世嘛!于是,弟子们给金乔觉菩萨在神光岭上建塔,当天塔即将建成之时,神光岭上出现,天地闪亮,圣光异彩。人们知道,这是菩萨降临九华山。于是,九华山就被世人称为:地藏王道场。

讲一个好故事 篇10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初中学生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较高。而教师教学随意性大,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也很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都对学生写作的选材提出了要求。

王国维先生说过:“为文如造屋。”建一个房子,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建房子的目的是什么?造什么式样的房子?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建造和装修?写一篇文章也应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的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都为选择材料而苦恼:有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敏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也有的学生有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还有的学生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材料是可用的,哪些是不可用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选材的指导尤为必要。

一堂作文课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会学生恰当地选材?如何将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如何让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走过场,真正地能一课一得?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通过故事化的整体构思,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学生怕写作文,更不喜欢上作文课。因此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先是采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获奖感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导入,并且提问“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些什么故事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把记叙文的选材比喻成讲一个好故事,整堂课就围绕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展开,课堂训练也设计为“讲一讲咱班有趣的事儿”,结尾再呼应莫言的获奖感言,这样就使得这堂课的内容通俗易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他们想说,愿说。

二、通过比较和选择的教学方式,有效达成目标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可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成为一个好故事,写成好的文章,就有讲究了。一般来说,好的选材要做到以下几点:(1)真实典型;(2)小事入笔;(3)力求新颖;(4)紧扣题旨。如果直接把这几点教给学生,未免显得枯燥,且学生难以接受,更谈不上运用了。因此,我从学生的习作当中选择了几组有代表性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对几组材料的思考进行比较和选择,最后自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掌握了记叙文选材的要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辨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课堂上学生真正地有所得,而避免了机械地识记、被动地接受。

三、引导学生贴近生活选材,辅以适当的激励措施,寻求课堂精彩的升华

一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要让学生说得精彩。为此,教学设计当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课堂上采用的几组材料全部来源于学生平时的习作,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而课堂的片段训练题目也紧扣学生的生活——“咱班有趣的事儿”,基本上学生一拿到这个题目就能很快有故事可写,而且也能扣住选材要求,写得生动有趣。

在学生自己写的基础上,结合选材的几点要求进行小组推荐,选出组内的好故事,然后在课堂交流展示,比一比,最后评出班级的好故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积极性、好胜心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总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更要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不仅要会写,更要让学生乐写,这样才是成功的作文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明确记叙文写作选材的几点要求;

2.学以致用,当堂训练,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文写作选材的几点要求。

教学难点:

化理论为实践,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由莫言的获奖感言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齐):莫言。

师:没错,他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获奖感言中他说了这么几句话: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师:莫言靠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我们平时写记叙文,其实也是在讲述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板书“好故事”)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听过什么故事呀?

生1:我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2:《海的女儿》,还有《老人与海》。

生3:我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

……

师:这些故事之所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故事的选材。(板书“选材”)

二、以“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教师出示几组选材,探讨记叙文选材的注意要点

师:老师这里带来了我的学生写的一些故事,同学们想看吗?

生(齐):想。

师:那就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故事。

多媒体展示:那一次,我很感动

故事1:听说村里有个孩子患了绝症,需要巨额医疗费,原本并不富裕的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变卖了自己的房子给那个孩子治病,甚至还去卖血。那个孩子的病好了,他却倒下了。

故事2:她平时很节俭,很少买零食吃。同学们觉得她挺抠门的,送她一个外号“铁公鸡”。一次在给山区穷困孩子捐款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储蓄罐里所有的零花钱,全班数她捐得最多。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两个故事。)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一组故事选材,说说你觉得哪个故事教材更好。

生1:我觉得故事2更好,故事1让人感觉不太真实,这样的人几乎不存在。

生2:我也觉得故事2更好,它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典型,显得真实可信。

师:同学们说得没错,一则好故事的选材首先要真实典型。(板书“真实典型”)

继续展示:

故事3: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武警官兵和医疗救援队以及志愿者,不顾自己的安危,火速前往灾区。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爱心。那情景感动了我。

故事4:妈妈伏在电脑桌旁,她太累了。我悄悄走过去,无意间身体碰了一下鼠标,屏幕突然亮起来,看到那内容时,我惊呆了,那竟是妈妈为我精心制作的一张饮食计划表。我心里不由得一震,轻轻替她盖上了毯子。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两个故事。)

师:同学们,再看这两个故事,哪个故事选材更好呢?

生1:我觉得故事3好,地震后全国人民的表现确实让人很感动。

生2: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故事3的选材太泛,太空了,离我们太远了。

生3:我也认为故事4更好,因为它选择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片段,很真实,也能写出我们自己的感受。

生4:我也觉得故事4选材更好,它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却令我们感动着。

师:看来,一则好故事的选材还要学会从小事入笔。(板书“小事入笔”)

继续展示:

故事5:今天是我生日,我放学后一回到家,桌上已经摆上了丰盛的晚餐,旁边是爸妈给我准备好的生日礼物和插好了蜡烛的蛋糕,看着他们辛辛苦苦准备好的这一切,我很感动。

故事6:我感冒去医院,老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副作用小价格也实惠的药。我和妈妈都不敢相信这么点钱就能看好病。他诚恳地告诫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点滴,吃昂贵的药,那样会降低自身的免疫力。我被老医生真诚的态度和高尚的医德感动了。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两个故事。)

师:再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故事,你觉得哪个故事选材更好呢?

生1:故事5没有故事6好,因为故事5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太普通了。

生2:我觉得故事5太陈旧了,这个内容我们小学时候就一直在说呢。

生3:故事6比故事5显得新颖一些。

师: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故事5比较陈旧老套,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老故事,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故事6通过老医生主动给我们开有效的便宜药并告诫我们这件事来表现老医生崇高的医德,选材比较新颖。看来要讲一个好故事,记叙文的选材还要做到“力求新颖”。(板书“力求新颖”)

师:那么是不是做到了这几点就是一个好故事呢?

(学生思考。)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选择题要考考大家。还是围绕“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我这里列举了几个故事,如果从选材的角度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

1.下雨了,老师把伞留给了我,自己冒雨回家。

2.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不知去向。

3.放学路上车胎破了,修车大叔帮我修好了车。我到家想起书包忘在修车摊了,回到那儿时天已经黑了,大叔还没收摊,在路边焦急地张望,等我。

4.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5.奶奶大老远来看我,我忙于学习,没有陪她,看着她带来的一篮鸡蛋和她离开时在风中步履蹒跚的背影,我想了很多……

生1:我会选择3,我觉得3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比较真实典型,也比较新颖。

师:是啊,生活中往往就是一次经历、一番拼搏、一点收获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组合、加工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深深地打动我们每一个人。

生2:我还会选择5,5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真实感人。

师:奶奶大老远赶来,就是为了看看我,还带来了一篮鸡蛋,这确实让人感动。但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故事,除了感动,你可能更会感到什么?

生(齐):内疚、悔恨。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感动,我们更多的感到内疚。看来5不太适合。那么同学们为什么不选择1呢?

生1:故事1太陈旧了。

师:故事2大家为什么不选呢?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应该比较新鲜了吧?

生1:但是故事2表现出来的不应该是感动,而是伤心。

生2:也可以是担忧,但不是感动。

师:那同学们不选4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1:这个故事第一比较陈旧,不够新颖,第二感动的不应该是我,也许老人会感动。

师:看来,不论你讲的故事有多么新颖,多么真实感人,也一定要切题,就是要紧扣题旨,符合主题。这是记叙文在选材上很重要的一点。(板书“紧扣题旨”)

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写好记叙文,讲一个好故事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选择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学会从小事入笔,贴近我们的生活,当然别忘了一定要紧扣题旨,相信大家都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三、当堂训练

师:古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也来讲一讲咱们班里的故事吧。

多媒体展示:

请结合今天上课所掌握的“好故事”的选材要求,以“咱班有趣的事儿”为题写一个片段,100字左右。

师: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看看谁的故事写得又快又好。下面开始,让美妙的文字在我们笔下静静地流淌吧。

(学生拿出笔和纸当堂训练。)

四、小组交流,选出本小组最好的选材,课堂推荐

师: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交流刚才所写的片段,根据黑板上好故事选材的几点要求进行比较,推举出本小组内的好故事,并写上简要的点评。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小组派代表推荐本组的好故事

师:下面请每个小组推荐出本组的好故事。

生1:“哎呀!”传来一声尖叫,“小汤同学,单词会默了吗?”英语老师掐着汤庆哲肥嘟嘟的耳朵说道。“我,我……还不会……”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英语老师拿着三角尺在后面边追赶边喊:“汤庆哲,你要是背不完,就不要吃饭了!”“啊?”汤庆哲只好又溜回到了座位上,把头埋进了英语书里。

我们小组推荐的理由是:这是一件师生之间再小不过的事情,语言幽默,选材新颖,抓住了汤庆哲同学“有趣”的主旨。

生2: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真实,确实是在我们班上发生的一件事,也挺有趣。

师:一位可爱的老师,一个有趣的学生,他们一搭档,这趣事儿就一拨一拨地冒出来了。看来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班级里不断地上演着。

……

生3:我推荐我自己写的。

今天由于睡得太死,李杨同学匆忙地赶到班级,却没有发现裤子穿反了,他那两个带子迎风飘扬。不知是哪位同学发觉了这一点,想耍耍李杨同学,他把李杨同学的裤带子系在板凳上,然后拍了一下李杨同学的肩说:“李杨,老师喊你回答问题呢!”李杨急忙站了起来,“唰”的一声,李杨的裤子掉了下来,一条红色的内裤露了出来,全班立即大笑起来,男生们大叫,女生们捂住了眼睛,李杨的脸也红了。

首先声明这个故事是我编的,事实上班里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4:这个故事还是挺有趣的。

师:同学们,如果他不说是他编的,你们相信有这样的事吗?

生(齐):相信。

师: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吗?

生(齐):应该会发生。

师:尽管是他编的,但也是源于生活。而且大家都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那也是能体现真实典型的特点的。

生5:我也推荐我自己写的。“快过来看看。”魏宇航刚一下课就大喊道。只见他挥舞着手中的书,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大家果然被他吸引了,纷纷围聚过来。魏宇航一把把手中的书扔掉,大吼一声:“看,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他一拍手掌,右脚斜跨一步一个360°,左脚踮起,双手旋转,带动着衣服鼓了起来,从原地一下子飞到观众的面前,脸上的严肃神色中免不了一丝笑意,突然,脚下一个不稳,后脚一晃,摔倒在地上,哦不,准确地来说,是跌倒在观众的脚下,还随着这个动作发出了“啊”的一声惨叫。屏息凝神的观众一下子被逗乐了,“扑哧”一声笑了,大家边笑边扶,很快扶起了他。

(学生听后大笑。)

师: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

生6:作为这个故事的当事人,我最有发言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生7:我是这个故事的目击者,我觉得这个故事选材很新颖,很有趣,当然也非常真实。

生8:我认为这个故事选材不仅紧扣了题旨,新颖有趣,而且语言也很生动,动作描写用得很好。

师:刚才同学们推荐了这么多故事,那你们认为在这些故事当中,哪个故事选材最好最有趣呢?

生(齐):最后一个故事!

师:既然大家都认同,那么这个故事就当选为“咱班的好故事”,这个故事是谁写的?请他上台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他。

(一个学生走上台来,教师和他握手。)

师:祝贺你获得咱班最佳故事奖,老师送你一个小礼物——笔记本,你可以在它上面写下你生活中的故事。谢谢你给大家带来的好故事!

(全班同学自发鼓掌为他祝贺。)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家庭、学校、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勤于积累,善于取舍和选择,我们也能像莫言那样讲出一个又一个好故事。

【教学反思】

上完这堂作文课,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堂课上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与学生配合较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才发现这堂课让我收获不少,也有一点小小的缺憾,可谓是收获与缺憾并存。

收获1:课堂容量不宜贪多,让学生一课一得足矣。

本次赛课,提供的课题是“记叙文写作指导(选材与结构)”。拿到这个课题,我就在想,一堂课的容量有限,如果选材与结构两方面都要兼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吗?很有可能造成两方面都如蜻蜓点水一般,走过场而已,难有实效。因此我果断地选择了其中一方面——选材。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整堂课围绕这一个内容,虽然知识点不多,但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辨析,去领悟新知,去构思写作,去交流展示,实实在在地有所得。

收获2:学生知识的获得应由静态传输变为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把提前确定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方法,通过思考、比较、辨析自己去获得,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巩固训练,这样的知识学生才掌握得牢固,知识的获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

收获3:贴近生活,走进学生,才能点燃课堂。

有人说,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心灵中真正留下轨迹,甚至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就要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去打动他们,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愿说,甚至有话抢着说。学生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整个课堂便被点燃,学生真正体验到分享知识的快乐和幸福,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走向高潮。

当然,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反思,发现不足,找出缺憾,这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课后,我也认真倾听了评委老师的点评,褒扬之余,他们指出:“对学生的片段作文的展示,教师不应该仅仅从知识点的角度进行点评,学生片段中如果价值观出现偏差,教师应适时引导。”确实,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也是我们的职责。只不过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太过和不够都是不行的。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这一点确实要引起注意。抓住时机,适时点拨,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上一篇:销售说明中的隐藏技巧下一篇:鲁迅的声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