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篇1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安徒生童话》这篇课文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2册第18课的内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掌握为声音制作播放、暂停和停止按钮的方法。
在教学时,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学做这几个按钮的制作方法。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制作方法,但个别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现就存在问题做一总结:
1、在插入声音时我反复强调对声音开始时的要求要选择在单击时,但有的学生还会选择自动。
2、在制作这三个按钮时,插入好播放、暂停和停止按钮后,应先选择声音按钮在做相关操作,有的学生没有选择声音按钮就对其操作,导致没有相关选项。
3、在制作时操作步骤是正确的,但选择播放、暂停和停止按钮时没有选对,导致在观看时不能出现预想的效果。
4、学生对自定义动画的学习充满兴趣,经过反复设置并观看效果,基本掌握制作方法,但制作的熟练度不够,课下还应多加练习。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教学的反思,作为一名才工作一年多的我来说,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教学中必然存在不中之处。往往会顾此失彼,教学实际与想像产生偏差,同年级各个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又各不同,每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又参关不齐,教学时很难针对每个班进行各个设计,从而造成教学偏差。但是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已让我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改进不足,争取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篇2
一、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 本周是我们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的第二周, 在读书节期间, 咱们校园里到处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儿, 课余, 老师总能看到在咱们教室里, 你们认真读课外书的身影, 老师看出来了, 你们都很爱读书, 爱读书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最近, 你们读了哪些书呢?或者正在读什么书呢?谁来告诉老师。
二、今天教师为小朋友们推荐一本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
(出示安徒生图片) 这位就是安徒生, 你了解安徒生吗? (指名介绍, 师补充资料) (出示) 安徒生: (1805.4.2-1875.8.4) 迄今为止, 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 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师课件出示———《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师让一位爱读书的小朋友给大家作介绍。师: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童话》, 到故事园中去领略那有趣的故事吧!但是, 书中有那么多的故事, 咱们只靠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是不可能读完的。这里, 老师教会你, 厚厚的一本故事书, 应该怎样来读呢?先翻开书的目录, 从目录中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来读, 当然,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 你就可以顺着目录, 每天坚持看一个。 (目录课件) 这节课上, 我们就来读《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个有趣小故事———《丑小鸭》
三、回忆平时的读书方法
(1) 在读之前, 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 咱们平时学过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2) 指名交流: (平时,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 是一边默读, 一边圈、画、注、标、摘。) 3.分别请小朋友们把圈、画、注、标、摘这几个方面再说详细一点儿。
四、自由尝试读故事
师:读了《丑小鸭》的故事后, 你有些什么感想, 或者有些什么收获, 先在三人小组中交流。后大组交流。师: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 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 梦想支撑着它。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 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我们敢去拼搏, 老师相信你们会变成“白天鹅”, 可以像故事中的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让学生谈收获、谈体会。
五、创设情景, 拓展思维, 引导读书
(1) 通过刚才的交流, 老师了解到小朋友们读书读得非常认真, 现在老师奖励大家听《安徒生童话》中一个的故事, 高兴吗? (2) 好, 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听!课件播放录音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简介。学生一起听!师:小朋友们还想听吗? (想) , 但是这节课时间那么短, 马上就要下课了, 谁来想个办法让大家知道这个完整的故事? (3) 指名交流。生:回到家里找一本《安徒生童话》来读一读。上网把这个故事找来读一读。借一本《安徒生童话》来读一读。 (4) 巧妙提问, 引导行为。那,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什么时候读, 语文课上的时候, 数学课上的时候读, 是吗?生:不是。师:对啦!课外书, 课外书, 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安排在课余时间读。比如说:放学后, 晚上, 星期六、星期天, 这些时间段来读, 这样才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又能丰富你的课余生活。
六、总结方法, 安排作业
那好!以后你无论读什么书, 就请你用上我们这节课上学到的方法来读懂一本书, 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记一记读一篇文章的两个步骤。课件:读一篇文章的两个步骤。第一, 先翻开书的目录, 再从目录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来读, 当然,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 你就可以顺着目录, 每天坚持看一个。第二, 读书中的一篇文章时, 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 读懂内容, 想收获, 想体会, 然后动笔圈、画、注、标、摘。
七、总结延伸
(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 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 你还看过哪些? (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 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 (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 就到他写的自传《真爱, 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 是对书的真爱, 对生活的真爱, 更是对童话的真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出示)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 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 我的心灵漂泊无依, 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安徒生
八、作业布置
(课件) 看来读书确实让我们懂得了很多, 以后, 我们还将感受更多的经典, 读更多的书。回家后, 把你在课上圈画出来的好词、好句摘录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来丰富我们的词汇, 帮助我们写好作文。
摘要:本文通过《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感悟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 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安徒生童话教学之我见 篇3
无独有偶,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上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一课,这位老师对骗子、皇帝、大臣的言行进行了细致分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进行过多的批判。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希望我们都向那个敢于大胆讲真话的孩子学习,保持一颗童心,对课文中所揭露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骄横、愚蠢只字未提。直到现在,笔者依然觉得,讲这篇课文,如果只从人性的角度来感性的分析课文,而不从社会现实的层面,理性并带有批判精神来解读,就无法让学生领会这篇童话所蕴含的全部意义。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在建构学生价值体系的同时,也需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
纵观这两位教师对安徒生童话的分析,他们分别走向了对立的方向,前一位老师只用成人的眼光,站在社会的层面来教,而没有通过孩子的眼光,从童话的角度来教;后一位老师则恰恰相反,只是站在学生、童话的角度来讲,而没有触及到社会层面。这两种方式,在笔者看来都是不全面的,笔者认为,我们只有追本溯源,回到安徒生童话本身,才能真正客观地分析安徒生童话的所有内涵。
我们在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甚至其他作家的童话时,会发现安徒生的童话和其他作家的童话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作家的童话很少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他们大多都只是编织一些美丽的故事情节,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塑造一些完美的人物形象,来告诉孩子们应该学习什么,要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这样纯粹的童话读后让人感到温暖,却很难触动到人的灵魂深处。而安徒生的童话却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体现了丹麦文学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
安徒生来自社会底层,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同身受,这样的出身注定了安徒生是一位冰山型的作家,其作品深处蕴涵着他对人性和人生问题的深邃思考,他的童话脍炙人口,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当他决定献身童话,为儿童而创作时,他对人类的未来一代又充满着他深深的爱。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中写出了他对儿童寄予的无限希望,希望儿童能具有人类一切优秀美好的品质,能创造出不同于现实的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在他的童话中,我们总能在黑暗的现实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安徒生是复杂的,他既属于儿童,又属于成人。
讲解安徒生的童话,我们既要从成人的角度来讲,讲他的客观和冷静,讲他对社会黑暗的沉重揭露,讲他对腐朽统治阶级的无情批判,感受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我们又要从童话的角度讲,讲他的希望和理想,讲他对人性的种种美好希冀,对人类未来的衷心祝愿,感受他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较全面的安徒生童话教学观。
《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
2通过学习,引导孩子们进行合理猜测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丑小鸭》你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你们知道丑小鸭都被哪些动物嘲笑、讥讽、欺负过吗?
二、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丑小鸭》一段文字
噼!啪!天空中发出一阵响声这两只公雁落到芦苇里,死了,把水染得鲜红噼!啪!又是一阵响声整群的雁儿都从芦苇里飞起来,于是又是一阵枪声响起来了原来有人在大规模地打猎猎人都埋伏在这沼泽地的周围,有几个人甚至坐在伸到芦苇上空的树枝上蓝色的烟雾像云块似的笼罩着这些黑树,慢慢地在水面上向远方飘去这时,猎狗都扑通扑通地在泥泞里跑过来,灯芯草和芦苇向两边倒去这对于可怜的小鸭来说真是可怕的事情!他把头掉过来,藏在翅膀里不过,正在这时候,一只骇(hài)人的大猎狗紧紧地站在小鸭的身边它的舌头从嘴里伸出很长,眼睛发出丑恶和可怕的光它把鼻子顶到这小鸭的身上,露出了尖牙齿……
a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谁遇害了?
b猎人和猎狗喜欢干什么?猎狗会不会咬丑小鸭呢?
c丑小鸭是怎么逃脱猎狗的爪牙呢?
引导孩子们阅读短文片段,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
2出示《完全是真的》片段
这故事终于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这完全是真的:一根小小的羽毛可以变成五只母鸡
a完全是真的是什么意思?
b羽毛和母鸡一样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c你们见过一根羽毛变成五只母鸡的奇怪事情吗?
引导孩子们大胆猜测,展开联想,说出心中所想
三、引导孩子们阅读
这两篇非常有趣,又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来自《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为我们小朋友写了许多有趣,又有深刻意义的故事,这本书里收集了16篇,每一篇都是经典故事它们从文字的优美,到语言的生动,情节的波折,人物的刻画都处处显示着美好
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安徒生伟大的文字呢?那么,我们一起拿起《安徒生童话》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世界吧
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做笔记,画出优美词句,写下心中的疑惑,或者感想,这些笔记能帮助我们理解故事
小学童话安徒生童话教案 篇5
1.能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去阅读《丑小鸭》《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精彩片段,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2.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整本书的兴趣。
3.学习制定阅读计划。
教学重点:
大胆想象,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教学难点:
在想象中体会童话主人公的悲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阅读计划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品,了解作者
(一) 复习导入
(二) 整本书介绍
过渡: 经典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想再次走进经典吗?(板书:《安徒生童话》导读)
二、阅读封面,浏览目录
(一)看封面以前我们就知道了读书要从封面开始。看看封面,除了作者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1.主编: 2.出版社: 3.插图
(二)读目录
三、共读片段,制定计划
(一)活动一 读一读
1. 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个经典。指名读。
后来一天比一天糟。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对他生起气来。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希望猫儿把你抓去才好!”于是妈妈也说起来:“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啄他,小鸡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用脚来踢他。
2. 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鸭?
于是他飞过篱笆逃走了。
3. 想象一下,他一路上可能会遭遇什么?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于是他闭起眼睛,继续往前跑。他一口气跑到一块住着野鸭的沼泽地里。
为什么他要闭起眼睛跑,一口气跑到沼泽地?
4. 假若你就是这只小鸭,历经艰险,饱受困苦,此时此刻你会是什么感受?
5. 谁来给我们朗读一下这段故事,读出悲伤。其他孩子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6.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7. 读得真好!(出示P44页的阅读贴士)原来,读童话就需要这样读——
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播放录音)(板书: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8.小结:丑小鸭最后的命运会怎样呢?读过的孩子一定知道。在童话这个奇妙的王国里,一切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变,安徒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相信你再去读它,会体味出故事中包含着的真善美。
(二)活动二 猜一猜
1.看看书的目录,猜一猜,哪个故事可能最有趣?为什么?
2.《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头子从集市上回来,对他的妻子说——
“我用那匹马换了一头母牛。”
3.猜一猜,他的妻子会怎么想,怎么说?
4.分别出示老头子讲牛换羊、羊换鹅、鹅换鸡、鸡换烂苹果的话。让学生猜一猜妻子会怎么想,怎么说?
最后出示老婆婆的回答——
“老头子,这真是太妙了!你做的事总是对的!”
5.小结:原来,读童话就需要这样读——
阅读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领略童话的魅力。(播放录音)(板书:发挥想象去阅读)
6.孩子们,你有没有觉得,为什么老婆婆认为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呢?这两个人是不是都很傻啊?想知道答案吗?只有你自己去读了才知道。
(三)活动三 做一做
1.你准备从哪个故事开始读?为什么?你准备多久读完?每天可以读多长时间?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份阅读计划来督促自己坚持阅读。
2.出示要求
1)填一填:阅读时间和内容
2)说一说:小组交流讨论
要求: 合理、美观
3.开始制作计划。
4.请学生组内交流,再上台展示,相机进行点评。评价点(合理、美观)根据交流自己还可以进行修改调整。
四、总结提升,布置任务
我们约定一下,两周后读完书,再走进《安徒生童话》聊一聊你新的读书感受,好吗?最后让我们听听神秘小精灵还有什么话要说——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篇6
安徒生的父亲是一个鞋匠,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佣人。他们家非常穷,不能去读书。因为他不能去读书,他就在家做他想做的事情。安徒生努力学习,虽然他自己在家学习,但学出的结果一点都不比别人差,他长大以后,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安徒生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打击最后仍然走向了人生光辉的顶点。我想,这就是:只有经历过失败后,才能体会到成功的艰辛。
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名人——王冕。王冕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王冕家也特别穷。有一次,王冕的爸爸让王冕去牵牛,但王冕因为不能上学,又想听课,,他偷偷跑去学堂听老师讲课,听同学们读书,因为他听的太认真了,把爸爸让他去牵牛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回家还被他爸爸打了一顿。但是王冕还是坚持每天去听老师讲课,长大以后成了一位很伟大的诗人。
安徒生童话的社会批判意义 篇7
安徒生将一生的经历融汇于各个童话故事之中,由于安徒生出身社会底层,目睹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历程,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经历的种种苦难与挫折深有体会;目睹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等丑恶行为,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猖狂与腐败深感厌恶。安徒生童话语言朴实又充满幽默,爱憎分明地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苦难命运的同情与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丑恶嘴脸的鞭笞。虽然已经过百年时间的长河,安徒生童话依然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成果。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作者从内心深处同情贫苦大众,借由童话故事,以真挚语言表达了对贫苦大众的同情之心,描述了即使生活不易,也隐藏不住底层人民善良的心,赞扬了他们纯洁的高尚品质。另外,通过对比显露出了剥削者们贪婪、残暴的险恶嘴脸,对社会罪恶进行了大力批判。
一、安徒生童话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的揭露与批判
1. 安徒生童话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专横、愚昧、丑恶本质的揭露与批判。
安徒生对社会中贫富两极分化、统治阶层对劳苦人民残酷剥削的现象感受极深,借童话之手愤怒地鞭挞了剥削者,竭力揭露了剥削者专横、愚昧的种种恶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
在《她是一个废物》中,安徒生没有借用任何奇幻的想象,直接现实地揭露了社会无情阴暗的一面。文中描绘了市长与他一类的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在自己奢靡享乐时不忘讽刺女佣,甚至刻薄地说“这个阶级的人说来也真糟糕”。其实这篇文章是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并表示深深愤慨的文章,文章中的洗衣女佣的原型即安徒生的母亲。透过童话故事,安徒生描述了当时充满激烈矛盾冲突的丹麦社会。
《恶毒的王子》极力批判了剥削者膨胀的权力欲与金钱欲。王子这一类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其丑恶的本质、恶毒的行为均在安徒生的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的描写激起读者的憎恨。安徒生没有抽象而是采用直接描写为儿童呈现正义与邪恶,直指当时现实社会中占据上层地位的剥削者。
2. 安徒生童话对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灵魂空虚、精神腐败的揭露与批判。
安徒生童话中不缺乏公主这个角色,其中存在两种公主形象:带有梦幻主义色彩的公主与脱去绚丽想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公主。前者往往是经历种种磨难与挫折后最终拥有美好幸福生活的公主,像《海的女儿》中海王的公主等均带有超人类的梦幻色彩;后者则是存在于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公主,如《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与《牧猪人》中的公主,在安徒生笔下,均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中寄生阶级的一员。
《豌豆上的公主》描述了王子立志要取一位真正的公主为妻,为了考察一位声称是真正公主的落难女子的真实性,在落难女子身下垫上了二十层床垫与二十层鸭绒,只不过在这些被褥的最底层有着一粒豌豆,而这娇嫩的公主整夜都未合眼,硌得全身发青发紫。如此可以想象,这样厚重被褥下的一粒豌豆都能让其全身青紫,那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奢华与享乐可见一斑。借用这篇童话,安徒生讽刺嘲笑了贵族们表面奢侈生活下掩盖的无知与脆弱。
《牧猪人》中的公主,远近闻名的王子她不要、五年只开一朵的珍贵玫瑰她不要、歌声优美的夜莺她还不要,竟被王子假扮的牧猪人手中可以闻到城里每个灶上食物味道的锅所吸引,愿用十个吻来交换,后来又被牧猪人制作的小玩具吸引,更神奇的是公主竟愿意用一百个吻来换一个玩具,最终落得被驱逐出国土的下场。公主也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剥削者中寄生阶级的一员,安徒生借以童话中的公主,从侧面进一步批判了剥削寄生阶级的空虚灵魂与腐败精神世界,有力地讽刺与抨击了剥削者的虚弱与愚蠢。
二、安徒生童话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苦难、悲惨命运的同情
安徒生怀着无比悲痛及真挚之心,通过描写底层贫苦人民的悲苦生活,揭露讽刺社会的无情与黑暗。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冻死在街角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中劳累病死的洗衣妇,《丑小鸭》中受周围同伴排挤的小天鹅,均带有阴郁色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现实而真实的故事,发表于1846年,文中小女孩的原型便是安徒生的母亲。尽管描写的是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惨景,但作品中并没有充满恐怖、阴暗与目不忍睹的凄惨气氛,而是在淡淡的、温婉的诉说中诉说这一悲剧,与美丽的幻想结合起来,温暖的铜火炉、丰盛的菜肴、精美的圣诞树、和蔼温柔的老祖母,这一切一切的幻想,都完全合乎饥寒凄苦并冻得昏迷至死的小女孩的心理逻辑。真实与幻想的交织,将这一悲剧描写得如此凄凉又梦幻。
《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带有作者自传性质,作者自喻为丑小鸭,描写童年的艰苦生活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文中每一形象都间接对应着社会中的某一类群体:软弱且无可奈何的鸭妈妈、手足相残的兄弟姐妹、自以为血统高贵瞧不起异族的本位主义的野鸭、严重势利眼的女佣及让社会充满凶险恶势力的猎人与猎狗。如此冷漠邪恶的恶劣环境迫使丑小鸭逃离出世的家园。文中众多复杂的形象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态炎凉的画面,凸显丑小鸭在这纷繁复杂社会中生存的艰辛。
三、安徒生童话对社会虚伪、狂妄、邪恶风气的揭露与批判
当时丹麦的私有制社会中尔虞我诈、卑鄙污浊、趋炎附势风气像毒雾一样弥漫世间。安徒生怀着憎恶的心情揭露世风的败坏。正因为反动统治阶级和教会的为非作歹,致使整个社会黑白颠倒、一片混乱。社会充斥着虚伪、狂妄、邪恶等不良风气。
安徒生笔下的《甲虫》描述了一种自大又粗糙生活的社会风气,这只甲虫不负责任地结婚,随处寻找粪堆安家,安徒生借此讽刺自以为是的恶劣社会风气。这只甲虫以肤浅的头脑看待整个世界,以局限的思维与狭隘的心胸看待这个世界,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欺欺人地、麻木地抵抗着现实的打压。
《大克劳斯与小克劳斯》中的小克劳斯明明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却非要用借来耕种的马夸耀自己。在损失了仅有的马后,其懦弱之心又不敢争取公道,还用马皮变了“戏法”骗来了金钱。祖母死去的事也成为他诈骗金钱的来源,却没有面对大克劳斯的勇气。在大克劳斯要将他淹死时,又骗赶牲口的人替他走向“天国”。小克劳斯怯于直面大克劳斯,而以欺骗他人反抗压迫者,是由暗无天日的社会孕育出的狡诈自私的底层人民。
结语
安徒生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一方面同情不幸的穷人,歌颂贫苦人民善良、纯洁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讽刺、揭露剥削者、反动阶级、教会僧侣们残酷、愚蠢、虚伪的假面,毫不留情地对社会风气中的虚伪、狂妄、邪恶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安徒生运用气象万千的格调、绚丽的手法、朴实的语言,讽刺诙谐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描写与叙述真切生动,讽刺与幽默妙趣横生,至今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
[2][丹麦]安徒生,著.玄之,译.我的一生[M].东方出版中心,2006.
[3]勃兰代斯.安徒生论[J].世界文学,1962(11).
[4]安徒生,著.李道庸,薛蕾,译.我的一生[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5]浦漫汀.安徒生简论[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6]周作人.人的文学[M].新青年,1918,第五卷(第六期).
[7]金近.安徒生童话的成就[M].锡金.儿童文学论文选.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再读安徒生童话 篇8
童话是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世界,它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幻想。大家一定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吧!他写的童话故事总是那样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离奇有趣。
下面的两篇童话故事,也许你以前读过。不过没关系,安徒生童话的妙处就在这儿,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阅读,带来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不信,我们就约定一下,今天你读一读,十年后记得再来读,你一定有不一样的体会。
【经典重现】
豌豆上的公主
从前有一个王子,他要娶一位公主,但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周游世界去找,但是哪里也找不到他所要找的公主。公主多的是,只是很难知道她们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身上总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头。因此他只好又回到家里来,愁眉不展,因为他实在想要一位真正的公主。
一天晚上忽然来了可怕的暴风雨,一时间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忽然传来敲门的声音,老国王亲自去开门。
门口外面站着的是一位公主。可是天啊,风雨把她弄成什么样子啦。雨水从她的头发和衣服上哗哗地往下直淌,淌进她的鞋尖,又从鞋跟淌出来。然而她说她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好吧,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弄清楚。”老王后心里说。但是她一声不吭,走进卧室,把床上所有的寝具拿走,在底下放上一颗豌豆;然后她拿来二十张厚床垫放在这颗豌豆上,再在二十张床垫上放上二十条鸭绒褥垫。
公主得在这二十张床垫加二十条鸭绒褥垫上睡一整夜。第二天早晨大家问她睡得怎么样。
“噢,睡得糟透了!”她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有一粒很硬的东西硌着我,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现在大家知道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她透过二十张床垫加二十条鸭绒褥垫还能感觉到那颗豌豆。
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这样娇嫩。
于是王子娶她做妻子,因为现在他知道了,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而那颗豌豆呢,被陈列在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大家仍旧可以看到它。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篇9
当我读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时候,我为它感到幸福。它的勇敢,它的坚强,它的不怕困难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刻苦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成为一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好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遭遇感到同情,不禁流下同情的泪水。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总是做好饭菜等着我们。我们现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吗?
在安徒生童话中,我最喜欢读《海的女儿》。小人鱼救了王子,并深深地爱上王子,她千心万苦找到了老巫婆,用失去美妙声音为代价换了一瓶药水,这瓶药水能使他的人鱼尾巴变成腿,这样她就可以来到不属于她的陆地。可王子结婚的时候,新娘却是别人。她快要死了,小人鱼的姐姐们告诉她:“只要用刀刺中王子的心,就可以拥有鱼尾回到海底。”小人鱼却把刀抛入浪花。她化成了泡沫,泡沫聚集在一起,小人鱼变成一个透明的小精灵。读着读着我不由自主地为这个小人鱼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小人鱼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忍心刺死王子,小美人鱼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不愿牺牲他人的幸福,她无怨无悔,她的心是多么纯洁,又是多么善良啊!想到在我们在班里,经常有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如果我们能多替别人想想,多给别人一点爱,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呢?自私是现在独生子女身上具有特点,在家里,经常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当做理所当然。《海的女儿》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小美人鱼是爱的象征,她教会我要爱自己,更要爱别人。
安徒生童话 篇10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这部《安徒生童话》汇集了安徒生最脍炙人口的佳作——《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野天鹅》、《夜莺》、《坚定的锡兵》„„
每当我读完一个故事时,就会惊叹不已:没人瞧得起的丑小鸭,什么时候竟然变成了高贵美丽的白天鹅?心地善良的拇指姑娘,是在谁的帮助下,最终与英俊潇洒的花王子生活在了一起?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什么一丝不挂的在大街上游行?气质过人的美人鱼,又是为什么心甘情愿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别人的幸福?
这部著作真的是太精彩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感慨最多的当属《丑小鸭》了。这个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曾跟我说过,当时还小,只觉得小鸭子最终变成白天鹅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像是小孩子最终要变成大人是一样的道理!但是今天,再次读起这篇文章的时候,却与从前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深深地让我明白,丑小鸭的童年是要付出比常人多多少倍的勇气啊?同伴的歧视、妈妈的冷眼,这些对于一个单薄瘦小的小鸭子来说,该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啊!但是,可怜的丑小鸭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逐,最终,它成功了。歧视与冷眼中成就了白天鹅
道路是崎岖的,前途是光明的。《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管自己的起点如何,不管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大,1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份永不服输的心。要敢于正视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扬长补短,为时不晚。我们从小就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梦想,朝着这一个方向去努力去进取,结果总会是好的。
魅力永恒的安徒生童话 篇11
打开中丹文化交流一扇窗
安徒生童话自传入中国以来,风行百年,成为中国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安徒生童话独特又充满幻想,富有精神营养,在滋养少年儿童的心灵、培育品行情趣等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在纪念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之际,回顾安徒生的创作成就,追忆几代翻译家为安徒生童话在中国传播作出的贡献,深感这个展览为中丹文化交流发挥了桥梁作用,彰显安徒生童话魅力永恒的力量。
1913年,周作人发表《丹麦诗人安徒生传》,第一次向中国读者详细介绍了安徒生的生平与创作。1914年,刘半农翻译了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此后,孙毓修、赵景深、郑振铎和顾均正等人也热心推介安徒生及其童话。这一时期,安徒生童话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叶君健、林桦和任溶溶等先后翻译了《安徒生童话全集》,使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们对安徒生著作的翻译超越了儿童读物的范围,并使安徒生童话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了几代人。特别是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获得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极高评价,被丹麦媒体称誉为“在近百种语言的译本中,水平最高”。1988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第一个直接从丹麦文本翻译并推出完整的《安徒生童话全集》的,就是叶君健。他致力于安徒生童话的译介、研究历时几十个春秋,曾多次到丹麦参观考察,熟悉丹麦语言的格调风味,这使他在译著中得以原汁原味地传达安徒生童话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展览中,人们看到了叶君健半个多世纪以来所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原版本和再版本。
百年来,安徒生童话在中国已有近200种优秀选本、10多种全集。中国还是唯一翻译了安徒生全集和安徒生文集的国家。《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经典名篇入选小学课本;《皇帝的新装》《野天鹅》《夜莺》等被改编成儿童剧、戏剧甚至杂技;邮票、地铁票、电话磁卡都曾发行过以安徒生为主题的纪念票。安徒生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广泛且深入。
2005年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两百周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2005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庆典活动在丹麦、中国、美国等35个国家以文化节日的形式举行,其中中国被指定为全球活动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区的庆典活动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丹麦官方授权的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除此之外还举办了现代视觉艺术展、儿童绘画比赛和童话音乐剧等30余项活动。
同时,中国翻译家林桦、体育明星姚明、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美猴王”六小龄童、歌唱家宋祖英、盲人钢琴家孙岩以及艺术评论家王文章等人应邀担任“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形象大使”,他们也是中丹文化交流的使者。
见证这些百年足迹的文稿、手迹、图照、雕塑、出版物都在西湖美术馆展出。
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丹麦欧登塞市之所以驰名世界,因为它是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的故乡。整座城市都以安徒生为中心,可以说是安徒生激活了这座城市。
一间位于小街转角的黄色小屋,就是安徒生出生的地方。安徒生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妇,他的童年生活十分清贫。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喜爱文学。安徒生在欧登塞度过了生命中最初的14个年头。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他在14岁那年告别祖母,孤身去了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安徒生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展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安徒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创作。1829年,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还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这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安徒生热爱旅行,遍访欧洲诸国,还访问了非洲的摩洛哥和小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他著有《瑞典纪行》《西班牙风光》《访问葡萄牙》等游记。西湖美术馆的展览厅里放着他叠满床垫的木床,还有伴随他旅行的旧旅行皮箱,行李箱的皮带像大象的耳朵,所以安徒生称它为大象。
安徒生在诗剧和长篇小说的文学创作上获得了成功,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文本。而1835年,30岁的安徒生却决定给孩子们写童话,他先是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然后是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童话书给孩子们。
如果你问一位丹麦人,丹麦最著名的景点是什么?答复只有一个,那就是坐落在哥本哈根海滨长堤的那座“小美人鱼”雕像。世界各国到哥本哈根旅游的游客,都会争先恐后地到她的身旁,仔细端详她的神态和形象,愉快地与她合影。今天,她不只是安徒生及其童话的象征,而且已成为哥本哈根、丹麦国家与人民的象征。此则童话中文版译名《海的女儿》,但安徒生著作的丹麦文本原稿名称为《小美人鱼》。
《海的女儿》是怎样的升华和超越啊!怀着爱,怀着善,怀着不息的追求,灵魂永远飞翔。《卖火柴的小女孩》用她那细细的火柴为黑暗而寒冷的世界点燃了温暖与光明。这其实也是安徒生自己心灵状态的写照。
《海的女儿》《夜莺》《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豌豆公主》等等,一部接一部佳作喷涌而出。19世纪安徒生迎来了创作高峰期。我国先后出版的安徒生童话的优秀选本都陈列在“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上,开本装帧不一,各呈其美。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情感澎湃、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由于佳作不断,安徒生的大名在欧洲几乎家喻户晓,他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nlc202309041124
安徒生中后期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变化,大多转向了现实主义。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柳树下的梦》等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情感忧郁,故事悲切。他走过千山万水,写过百卷书稿,把浪漫和忧伤都融入他的作品中。在展现真善美、歌颂人性的同时,不忘批判和揭露现实中的丑陋,读来耐人寻味。
安徒生童话以其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爱心、独特的个性、高超的艺术,赢得了全世界儿童和成人的尊敬,成为人类阅读史上的一个奇迹。
“学习剪纸是创作的开始”
安徒生是中国儿童最喜爱最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家,几代人都是看着安徒生的童话长大的,但至今鲜为人知的是,安徒生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剪纸艺术家,而且是他那个时代北欧最优秀的剪纸艺术家之一。“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的展厅里展出许多安徒生剪纸作品,天鹅、女舞者、丘比特……还有安徒生剪纸用的剪刀、钢笔等文具。
安徒生那个时代的北欧传统剪纸主要是纪念性的人像式剪影,那是欧洲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中普遍使用的方式。这种古朴直接的人物剪影的民间艺术一直流传到今天。看看今天丹麦、挪威、芬兰的现代剪纸作品,我们也可以想见一百多年前安徒生喜爱并实践这一手工艺术的情景。他很有剪纸的天分,事先从不画出样子,而是先把纸折起来,然后开始剪,最后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而且每次剪的都不一样。安徒生一生剪了一千多幅剪纸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北欧的剪纸传统技艺。
研究安徒生更重要的发现是,他创作童话的方式往往是边剪纸边讲故事,口传故事和剪纸图形互动共生,许多童话的故事情节在剪纸过程中完成构思。1867年,安徒生在他的书信中写道:“学习剪纸是创作的开始。”
安徒生的剪纸是他心灵的窗花。据安徒生的学生、艺术评论家瑞格莫·史坦佩回忆:“安徒生剪纸剪得快而轻松,不注重细节,但表现的形象却自信而特点鲜明。剪纸背后蕴含的童话故事的精神引人入胜,让人难以忘怀。”史坦佩还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19世纪五十年代初,安徒生创作了11件最有趣的剪纸作品。在圣诞节前夜,他把这些剪纸送给我们挂在圣诞树上。这些剪纸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剪成,套在一起,形成了有花纹、折痕和花边的长裙、胄甲和制服。”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一直热衷于安徒生文学作品。她在安徒生童话的基础上创作了戏剧、动画片和插图。2009年,女王亲手为由安徒生童话《野天鹅》改编的动画电影设计了服装和剪纸。丹麦女王的艺术作品不仅展现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与安徒生在剪纸中表现出来的相共鸣。
走进西湖美术馆的“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安徒生的手稿、老物件和剪纸艺术品,—起来到我们身边。最令人意外的展品是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两幅版画,画面上是安徒生的两张剪纸作品。这是安迪·沃霍尔生前最后一次艺术创作,一周后他便与世长辞。
安徒生的童话是开放的、世界的,但安徒生本人有一颗明亮的爱国心,他的创作始终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地上。1875年,安徒生去世时,他的童话在全世界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生前他写下一首诗:
“《安徒生童话》拿着文明拐杖,
在国外找到了知己。
他们穿上了新衣—衣锦还乡时,
虽然穿着别国的衣裳—
但心仍是丹麦心。”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篇12
安徒生是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创者。其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宣告了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 也宣告了西方儿童文学的诞生。安徒生童话“蕴含的温暖的人性美、艺术美、幻想美已经温暖和照亮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乃至大读者的心灵。” (王泉根, 2006:46)
目前国内学者对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较少。相关的专著仅有李红叶2005年所著《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 该书主要梳理了安徒生童话近百年来在中国的译介, 以及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异国形象, 认为“‘实用主义’既是中国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基点, 也是中国阐释安徒生童话的基本模式。” (宋德发, 2006:175) 而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时发现, 从1955到2015年长达60年间, 发表在国内语言类核心期刊的专门研究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的论文屈指可数。最早一篇为1979年儿童文学家金近所撰《安徒生童话在中国》, 简要介绍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情况;而近年来学者主要关注安徒生童话在五四及20世纪中叶的译介, 例如, 钱中丽所撰《20世纪中叶中国语境下的安徒生童话》。此外, 一些有关翻译家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研究和翻译断代史研究的论文中也涉及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 例如, 张建青的博士论文《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十分值得一提的是, 安徒生童话的译者叶君健曾在其《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中讨论了安徒生童话的翻译策略, 认为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信’”并在“‘达’的基础上努力传达他的‘诗’” (叶君健, 1983:16)
上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宝贵的, 然而遗憾的是, 清末民初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语境中的异国形象没有得到系统的分析。因此, 本文将以历史发展为线索, 通过梳理清末民初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 分析其在中国语境中的异国形象。
2 周作人兄弟对安徒生童话的译介
清末民初 (1839-1919) , 安徒生童话开始被译入中国。最早向中国人介绍安徒生的是周作人和鲁迅。1909年, 二人在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中“最早提到了安徒生, 在第二集中预告第三集里会有安兑尔然 (即安徒生) 的《寥天声绘》。” (张建青, 93) 但由于销路不佳, 此预告未能实现。
周作人兄弟为何译介安徒生童话?这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晚期时期, 西方现代儿童观被输入中国, 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先进的进化论、教育学、儿童学著作被引入中国, 另一方面, 大批留学生被送往日本, 接触了日本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 也因此接受了现代儿童观。而原本就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神话等感兴趣的周作人也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日本的儿童学。在这样的情况下, “父为子纲”的封建观念受到批判和冲击, 西方重视儿童个性, 强调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得到赞美和宣传, 人们开始“发现儿童”, 以少年儿童为读者群的“教育小说”应运而生。虽然在文化多元系统中, “翻译文学的‘正常’位置是处于边缘, ” (Venuti, 196) 但由于那时的中国基本不存在专为儿童创造的儿童文学, 因此翻译儿童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系统中儿童文学的中心。大量西方儿童文学作品被译入中国, 其中大多数是从日文转译, 其次才是从英文原本或译本译入。
1913年, 周作人在《童话略论》中再次提及安徒生童话;同年, 发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 简述安徒生生平、作品并介绍包括《丑小鸭》、《人鱼》在内的13篇童话, 文中盛赞其人为“今古文人, 莫能与竞也, ”赞其第一部童话“为世稀有, ”评价其文笔时称“其辞句简易如小儿言, ......状物写神, 妙得其极。” (秦弓, 2004:2) 然而, 周作人此时对安徒生童话的介绍没有引起文学界的大的反响。为此, 1916年至1917年, 他又在《一篑轩杂录》里复引了《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的摘要, 再次强调安徒生“最有名, 作书若干卷, 各国传译殆遍”, 评价其童话“足以涵养童心, 进于优美, 而教训所予, 尚其次焉。” (秦弓, 2004:2)
3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情况
如果说周作人是第一位向中国人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人, 那么刘半农则是第一位翻译安徒生童话的人。1914年, 刘半农根据英文原文和日文剧本翻译了《洋迷小影》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1915年, 陆澹庵译《野鹄》 (The Wild Swans) , 周瘦鹃译《断坟残碣》 (The Old Grave Stone) 。此后的1916年至1918年1月间, 包括《飞箱》等在内的八篇童话被译入。其中, 陈家麟、陈大镫的《十之九》包含安徒生的6篇童话故事, 可算是最早以故事集形式出现的安徒生童话译本, 其中的《国王之新服》为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的重译。1919年, 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第一位介绍者周作人发表《卖火柴的小女孩》 (The Little Match Girl) , 为清末民初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1909年周作人兄弟首次向中国人介绍安徒生, 到1914年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的译文《洋迷小影》的诞生, 其间经历了漫长的5年时间。清末民初的中国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为何如此缓慢?这是因为, 晚清域外儿童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救亡图存, 培养“未来之国民”, 而当时“主流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强调教化功能, 与安徒生童话的特点相悖, 而民国之后人们追求纯文学的审美意识增强, ” (张建青, 2008:96) 直到民国之后, 人们开始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 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才逐渐繁盛起来。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为何会成为第一篇被译入且是清末民初唯一被两度被重译的安徒生童话?原因在于, 这篇童话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新民”的需求和改造社会的理想。正如李红叶所论, “‘实用主义’既是中国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基点” (宋德发, 2006:175) 早在1913年的《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中, 周作人就“称安徒生借《皇帝之新衣》‘深刺趋时好而熏世论者’” (秦弓, 2004:2) 。这样的解读让从未读过原文的人们产生了一个印象, 即它是一篇讽刺社会、针砭时弊的作品。无怪乎刘半农翻译此文的目的是“意在针砭‘洋迷’” (张建青, 2008:96) , 且此译文被《中华小说界》误归为“滑稽小说”而非“童话”。
4“半创半译”的翻译策略
受晚清“豪杰译”的翻译风尚影响, 这一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多采用半创半译的方法, 且多为日文转译, 故与原文有一定出入。比如, 刘半农的《洋迷小影》是根据英文原文和日文剧本翻译的, 并不忠实于原文。然而, 周作人却坚持采用直译的方法, 但最初他“全文照译的‘直译’尚无市场, 他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公主》也未见发表” (秦弓, 2004:2) 周作人显然不赞成半创半译的方法, 他指出译本《十之九》的诸多错译, 并于1913年完整翻译《卖火柴的小女孩》 (The Little Match Girl) , 这是“中国用白话文原原本本地翻译安徒生童话的处女作。” (秦弓, 2004:3)
5 异国形象
尽管在清末民初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中, 绝大多数西方小说在中国的异国形象都被阐释为“教化”工具, 安徒生童话却意外逃脱了这一命运, 其文学的审美价值被初步发掘, 安徒生本人的形象被阐释为诗人、老孩子 (perpetual boy) 。“小说之目的, 务以振国民精神, 开国民智识。 (1902) ” (陈平原, 1989:56) 伴随着梁启超发出的这一时代强音, 中国文学界出现了实用主义主流“启蒙文学观”。当时的中国人在西方小说中寻找的、看到的是“振作士气, 爱国保种” (林纾) 的力量。然而, 幸运的是, 安徒生童话在这一时期遇到的最热心的阐释者是关注文学审美的周作人。他认为“文以移情, 能移人情, 文责以尽, 他有所益, 客而已。” (张建青, 2008:119) 周作人将安徒生的作品准确定义为“童话”, 明确指出其“教训所予, 尚其次焉”并评价安徒生“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 而以诗人之笔写之”, 其文“美妙自然, 可称神品”, (秦弓, 2004:3) 盛赞安徒生童话达到了童话的理想境界。
6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清末民初, 安徒生童话首次被译入中国, 但译作不多;周作人成为其第一个也是最热心的译介者。此时, 安徒生在中国的异国形象是诗人、老孩子, 安徒生童话被解读为“美妙自然, 可称神品”的童话。
摘要:安徒生童话开创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先河。清末民初, 安徒生童话首次被译入中国,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本文在译介学的视野下, 以历史发展为线索, 对清末民初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史实性的梳理, 同时分析安徒生童话在当时的中国语境中的异国形象。
关键词:清末民初,安徒生童话,异国形象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0.
[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第一卷, 1897-1916)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3]宋德发.重温安徒生:她告诉我们理由——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阅读札记[J].中国比较文学, 2006 (2) :174-176.
[4]金近.安徒生童话在中国[J].世界知识, 1979 (18) :25.
[5]钱中丽.20世纪中叶中国语境下的安徒生童话[J].外国文学研究, 2011 (1) :143-150.
[6]秦弓.五四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翻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 (7) :1-5.
[7]王泉根.感悟200岁的安徒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46.
[8]叶君健.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J].中国翻译, 1983 (2) :8-16.
安徒生童话 篇13
让我们去瑞士游历一番,让我们在这秀丽的山国里四处看看,那里树木沿着陡峭的石壁生长成林;让我们爬到那些闪光的雪地里,再下到绿草地;河流小溪匆匆流过这片草地,就好像害怕时间不够,来不及流到海里消逝掉似的。太阳烘晒着深谷,也烘晒着高处那些厚实的积雪。积雪年复一年地融化,结成了闪闪发光的冰块,变成声势浩大的雪崩,形成有尖峭冰块的冰川。在小小的山城格林德尔瓦尔德旁两个宽宽的山峡恐怖号角和晴雨号角①的下面,便有两片这样的冰川,看去十分奇异。于是到了夏天便有许多许多的外国人从世界各地赶到这里来。他们翻过白雪覆盖的高山,爬下深谷,接着他们还要往上爬好几个小时。他们往上爬的时候,山谷变得更加地深邃。他们往下瞧,就好像是从汽球上往下瞧一样。身前往往垂挂着云朵,厚实,沉重,就像是一道道围绕着山尖的烟缦。而在散布着许多深褐色木屋的山谷之中,则还有一丝阳光在闪耀,把耀眼的绿景中的一片托出,看去它就像是透明的一般。下面的水湍急地流过,发出嗖嗖、飒飒的声音。前面的水涓涓淌下,发出清脆的响声,看去宛如从山上飘下的一条摇曳的银带。
上山的路的两侧有一些木屋,每所木屋都有自己的一个种土豆的园子。这是必需的,因为屋里人口很多,这里满是孩子,他们的嘴都很能吃。孩子们从家家户户屋里涌出,围着经过的旅客,这些旅客或是步行,或是乘车。这一群孩子全都做生意。小孩们兜售刻得十分精巧的木头小屋,就像人们看到的建在这个山区的那种。不论是下雨还是晴天,孩子们都带着他们的商品蜂涌而来。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小男孩时常站在这里做生意。但他总是离开其他孩子远远地,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双手紧紧地拿着自己的木盒子,好像不肯放手似的。而正是他那严肃的表情和孩子的小小年纪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被叫了过去,常常也是他做的生意最好,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缘故。山的高处住着他的外祖父,这些精巧可爱的木房子是他雕出来的。上面起居室里有一只旧柜子,里面装满了这一类雕刻出来的东西。其中有胡桃夹子、刀子、叉子以及刻了美丽的树木花草和奔跑玩耍的羚羊的木盒。能使孩子们高兴的东西应有尽有。这个小孩,人们叫他鲁迪,却更喜欢用渴望的神情看着屋梁下面挂着的一支老枪。他的外祖父答应,他可以得到它。不过得先等他长大,身体结实能使用它的时候才行。
尽管孩子还这么小,他却已经开始在牧放山羊了。如果说能够和这些羊一起爬便能够成为一个好的牧羊人的话,那么,是啊,鲁迪便是一个好牧羊人了。他甚至比羊爬得还要高一些,他喜欢爬到树梢上去翻鸟窝,他非常大胆,非常勇敢。但是只有他站在汹涌的瀑布旁,或者在他听到雪崩的声音的时候,你才能看到他脸上绽出笑容。他从不与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只有在外祖父派他下山去做买卖的时候,他才和他们在一起,而鲁迪并不太喜欢这样。他更喜欢去爬山,或者和外祖父坐在一起,听他讲古时候的故事,或者讲他的老家梅林根一带的人的事情。梅林根的人并不是当地的原始居民,他这么说;他们是迁来的。他们从老远的北方迁来,北方住着他们的族人,叫做瑞典人。知道这么些东西真是知识丰富了,这一点他很了解。但是,他还从另外的交往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从家里的畜类那里学到本领。有一头很大的狗,叫阿约拉,鲁迪的父亲遗留下来的。有一只公猫,这东西对鲁迪的意义特别重大,它教会鲁迪爬高。
跟我上屋顶去!猫这么说,说得非常清楚,一听就懂。一个人还是个孩子,还不会讲话的时候,是非常能懂得鸡呀鸭呀,猫呀狗呀的话的。它们对我们说的,就像父亲母亲说的一样可以听懂,可是得真正是很小很小。祖父的手杖会嘶鸣,变成马,有头,有脚和尾巴。有些孩子这种领悟能力比其他的孩子晚一点儿,大人便说这样的孩子迟钝,长期脱离不了孩童期。大人的话说得真是大多了!
跟我来,小鲁迪,上屋顶去!是猫开头讲的一点东西,鲁迪听懂了。说什么会掉下来,那全是瞎话;只要不怕,就不会掉下来。来!你的一只爪子这样,另外一只这样。用前爪在你前边抓牢!眼睛注意看着,身体灵活一点儿!要是遇见裂缝,便跳过去,抓牢了。我就是这样的!
鲁迪于是也这样做了。所以他常常和猫一起坐在屋脊上,他和它一起坐在树顶上。是啊,他还坐在山沿上,那是猫没有去过的地方。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 篇14
伊索寓言是伊索写的,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格林童话作者:格林兄弟,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格林童话,一本以童话而名扬世界的文学名著。它的200多余篇童话在近20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德国传向世界。它的读者没有年龄的界限,在世界各国,孩子和大人都深深地被它所感动。它的童话故事改编成话剧、电影、电视剧、连环画和舞蹈,在世界各地上演或印发。格林童话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格林童话集》是德国文苑中的一颗摧璨的明珠,更是瑰丽多彩的世界童话王国中一束争奇斗妍的奇葩。自1812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近10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格林童话》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勇敢与怯懦、勤劳与懒惰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它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一)独特的艺术风格:
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二)童话的三个时期:
1.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注意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2.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安徒生童话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安徒生童话资料09-12
安徒生童话故事10-14
安徒生童话指导课06-06
安徒生童话前导课08-27
我和安徒生童话10-15
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10-20
安徒生童话阅读理解题06-30
《童话大师安徒生》读有感07-24
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字07-30
安徒生童话中英文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