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童话故事(共10篇)
听童话故事 篇1
兜兜家住在农村,住在一个很偏远只有几户人家的农村。在兜兜五岁那年爸爸就去了城里打工,没有再回来。是兜兜的妈妈把兜兜好不容易才拉扯长大。因为长期劳累操心在兜兜十岁那年妈妈终于病了,瘫在了炕上。小小年纪兜兜可苦了,他不但要上学还承担起了家里所有劳务。
有时候兜兜总会幻想,爸爸突然就回家了站在自己面前拿着好多好多好吃的抱着自己,兜兜哭着撒娇着告诉爸爸。爸爸兜兜好累,好累胳膊都要断了。妈妈病也好了一家人在一起欢欢乐乐。可是爸爸你在哪在哪。
屋外,鸡又在咕咕咕咕叫了,兜兜擦干眼泪。把早上打得青草拌上点鸡食拿给鸡吃。这时一只白狐偷偷钻进鸡棚咬住一只鸡就要跑,还好兜兜眼疾手快随手拿起身边的网兜子套住了白狐咒骂道:“该死的白狐,狠心的白狐我家就剩这几只鸡了你还来糟蹋。我打死你”兜兜抡起棍子可这时兜兜发现白狐哭了。兜兜心软了停住手收回棍子看着白狐很难过说:“你一定很饿才来偷鸡的吧?你妈妈也病了吧你只能自己找吃的,好了你走吧,把鸡叼回家给你妈妈吃吧。”兜兜把网兜子抬起白狐叼着鸡一溜烟跑了。
可贪心的白狐第二天又来了,它同样钻进鸡棚叼鸡,豆豆再次网住了它,白狐又落泪了,兜兜心软再次放走了白狐。白狐也不客气了三天两头来偷鸡,兜兜呢三番五次放走白狐。十几天下来兜兜家的鸡基本上被白狐叼光了。有一天兜兜家实在没饭吃了。兜兜的妈妈便叫兜兜宰鸡吃。兜兜支吾着说什么也不去,他不敢告诉妈妈其实鸡都没了都被狐狸叼光了,怕妈妈知道了病一下子又加重了。没办法只能跟妈妈说:“妈妈我到山林中摘些野果子吧!鸡!还是留着吧”“那也好,可在山上要当心哟!晚上早点回来”兜兜妈妈叮嘱说。兜兜挎着篮子就去了。
兜兜到了山林找了很久一无所获,于是他便穿过密密刺荆丛到了山林深处。这里长满了了野果子不一会兜兜就摘了一篮子野果,要往回走。一转身就看见那只偷他家鸡的白狐。狐狸在地上转着圈,然后咬着兜兜的裤腿“吱吱......”叫不停示意叫兜兜跟着它,白狐向前面奔去,兜兜紧跟其后,跑了很久白狐钻进一棵粗大枯木树中兜兜站在树洞口犹豫了会也钻了进去。
听童话故事 篇2
是的, 我是从我们的相遇讲起的。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 在市中心最大的商场从二层到三层的扶梯上。我上行, 她下行。突然, 我注意到了她, 她也注意到了我。我们的目光像闪电一样缠在一起。就一秒钟。一秒钟就够了。一秒钟就足够了。那是需要我用一生来回报的一秒钟。
我成了她的俘虏。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一秒钟。一秒钟就足够了。那是真正的“闪电战”。她长得一点都不漂亮, 但是她的目光里透出了一种特别的气质。我至今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定义那种气质。也许可以说是“柔弱的冷漠”?在那之前, 我一直觉得冷漠是世界上最强硬的情感, 可她的冷漠柔弱得令我痴迷。她好像不属于这个世界。她好像是一个梦或者一个谜。这个谜, 闪电般地迷住了我, 完全迷住了我。我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引起她的注意。她完全是在我注意到她的同时注意到了我。那是互动的一秒钟, 交融的一秒钟。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说, 它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在回头盯着她的背影的时候, 我肯定那互动和交融的一秒钟, 永远也不会与我们的生活分离了。她没有回头。但是, 她将脸侧过来了一点。她将背影升级成了侧影。我知道, 她在用余光延续刚才的互动和交融。
你想起来了吗?她在人群中的消失并没有令我失落, 因为我预感我们的相遇并没有结束。你想起来了吗?我的预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那一天的傍晚, 我刚走进住处附近的那家快餐厅, 目光就被强烈地吸向了最角落里的那张桌子。她坐在那里, 柔弱又冷漠。她显然已经吃完。她好像正在等人。她好像正在等我。她特别的气质完全改变了快餐店的气味和气氛。它好像突然变成了令人心惊肉跳的情场。更准确地说, 它是突然变成了惊心动魄的战场。我稍稍迟疑了一下, 突然, 又有重新穿上了军装的感觉。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开始了。这不是常规的战争:因为我射向“敌人”的将不是子弹而是词语。因为我的词语必须命中却不能致伤, 更不能致命。我的目标仍然是“占领”, 但不是占领我的“敌人”占领的地方, 而是占领我的“敌人”……这是更需要讲究战略和战术的战争。
你应该还记得我接下来讲的那些吧?
是的, 我没有走向柜台, 而是直接走上了前线。我在她的对面坐下。她有点脸红, 却并没有不安或者反感。我提起我们中午在市中心那家商场扶梯上的相遇。“我们?”她做出吃惊的样子说, “没有印象。”我说她“做”出吃惊的样子, 是因为我肯定她是在撒谎。这谎言远比真话重要。它暗示的是机会。我抓住了这关键的战机, 与她交谈起来。我首先主动暴露自己, 这当然是为了诱敌深入。我告诉她我就住在附近, 这家快餐厅就像是我的食堂。而她说她是第一次从这里路过, 当然也是第一次走进这家快餐厅。接着, 我谈起了我的工作和爱好, 我相信它们有利于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我的战术非常成功。她很快也开始提供对称的信息。她说她在图书馆的采编室工作。工作意义虽然不大, 却很安稳。她说她喜欢安稳的生活。我们的交谈直到最后才遇到一点惊险。
在她突然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 我匆匆忙忙在一块餐巾纸上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这当然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想她也做出对称的反应。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同一天在两个不同地方相遇, 这不只是机遇, 我严肃地说, 这是“缘分”。我没有想到这个词火力过猛。她显然是受惊了。她看上去好像连我的电话号码都不想要。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扔在旁边桌面上的那张报纸为我解了围。我借用那条醒目的标题, 说留下电话号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她的反应说明她有起码的幽默感。
这些都是我昨天已经跟你讲过的。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个电话号码。在她离开快餐厅50分钟之后, 我用它发起了第一次强攻。接通信号响了很久她才接起电话。我开诚布公, 承认中午与她擦肩而过的瞬间就成了她的俘虏。她没有放下电话, 也没有开口说话。我用同样猛烈的火力发起了第二次强攻。她还是没有说话, 也没有放下电话。
在拨打电话之前, 我反复设想过她对我第一次电话的反应, 同时也反复设计过对她的各种可能反应的反应。我设想过刚听到我的表白, 她就立刻挂断了电话。我会将这种反应当成是进展, 而不是终结。我会再拨通那个号码, 不停地拨, 直到她终于接起, 并且开口说话;我也设想过还没有等我表白完毕, 她就破口大骂, 骂我无聊, 骂我无耻。我同样会将这当成是进展。我会耐心地等她骂完, 然后不停地表白, 直到她变得心平气和;我还设想过在听完我的表白之后, 她会语重心长地规劝我不要有非分之想。这样的反应也会被我当成是进展。我会乘胜前进, 直到她停止对我的规劝……
但是, 她既不说话也不放下电话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这也可能就是她的“特别”之处吧。我担心这就是终结。我有点不知所措。正面强攻的战术显然已经失败, 我应该迂回包抄, 甚至以退为进。对不起, 我说, 我不应该冒昧地给她打电话, 更不应该这样露骨地表白对她的好感。我的后退立刻招来她的进攻。真没有想到, 这新的战术会如此奏效。是啊, 她说, 这样的行为绝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你听出来了吗?她这是在引用我50分钟前说过的话啊!这哪里是进攻, 这分明已经是就范!我为自己的首战告捷激动得彻夜难眠。
你还记得我昨天讲的这些吗?接下来的是一场持久战:长达11个月的持久战。在这段时间里, 我谨小慎微, 忍辱负重, 随机应变。我明明不喜欢吃甜食, 因为她喜欢吃, 我就说我也喜欢吃, 而且跟着她大口大口地吃;我特别喜欢看NBA, 因她不喜欢看, 我就说我也不喜欢看, 而且一场都没有看。我为自己纯真的感情说过无数的假话谎话疯话蠢话。她终于情窦渐开。从第一次强攻之后的第152天起, 她不再拒绝我在马路上拉着她的手。而那之后的第79天, 我想抱她的诉求终于获得恩准。又过了41天, 当我在潮湿的夜色中抱紧她的时候, 她不再将脸埋在我的胸口, 而是抬起来仰视着我。那种仰视令我的身心瑟瑟发抖。我尝试着将嘴唇贴近她的嘴唇。她没有将脸侧向一边。那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亲吻。它让我顿时感到了激情的膨胀。
就在那天晚上, 我第一次梦见了我们的肉搏。我曾经在前线经历过三次肉搏。那是真实的战争中最真实和最残酷的部分。那是“你死我活”的二律背反。而出现在我梦中的肉搏就像是一场美梦。我们好像是在空中翻转, 因为我们身体的下方没有任何的支撑。可我们却并没有悬空的感觉。我们各自的身体成了彼此依附的大地。我们与这温情的新大陆一起旋转和升华。我们的肉搏是充满辩证色彩的双赢。
你还记得吗?我昨天一直讲到了这里。我知道这是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 却还是不停地讲, 一直讲到了这里, 一直讲过了这里。
我们的肉搏在一阵放电般的痉挛中结束。那已经是凌晨2点50分。我被那畅快的感觉惊醒了。我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她的电话。我想正式向她求婚。我想天一亮就去登记。她几乎是立刻就接起了我的电话。
我当然好奇她为什么还没有睡觉。她的回答更让我感觉神奇。她说她“知道”我会来电话。这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我不相信她能够感觉我们在梦中像光线和气流一样的翻转。她没有提到我的梦, 她提到的是我们在扶梯上的相遇。她说那一秒钟是我们相距最近的时刻, 后来她觉得我越来越远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有如此“特别”的想法。我当然也崇拜那神谕般的最初一秒钟。但是我觉得后来我们更是在不断地走近, 总有一天, 我们会像在我刚才的梦中那样难舍难分。我们结婚吧!我怀着最神圣的虔诚恳求说。
她的沉默令我不知所措。我更没有想到, 在那么长的沉默之后, 她会用我冷漠又柔弱的声音说“不行”。我当然不会将这也看成是进展。“为什么?”我恐慌地问。她的回答让我感觉有点无聊。她说她是残疾人。我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她说这不是玩笑。她说她不完美。我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她说没有人像她那样不完美。她说她的身体有缺陷。“怎么我不知道?”我有点不耐烦地说。她的回应很冷漠, “因为你不知道。”她说。她说这是真的, 她是有缺陷的人。我当然不可能相信她。但是, 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她为什么不用一个讲得通的理由来拒绝我?
我没有想到接踵而至的竟是她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述。“这是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她说。我不喜欢这种乏味的开始。接着, 她提到了许多毫无关联的人事和场景。在我就快承受不了的时候, 她突然将我带进了她的家庭。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向我提起她的家庭。她对她家庭的回避曾经也被我当成是她的“特别”之处。她的讲述躲躲闪闪, 含糊其词。她好像是故意不让我听懂。而且她吐字的速度极快, 显然是不想给我留下任何反应的空隙。
她讲了差不多两个小时, 一直讲到晨曦透进了我的窗帘。直到这时候, 直到她突然挂断电话之前, 所有那些听起来毫无关联的细节才突然联在了一起。我至今也不相信从她烟雾缭绕的讲述里浮现出来的最后的场面。但是, 我听懂了……是的, 那时她刚满13岁。是的, 当时她正在家里的卫生间里沐浴。是的, 他闯了进来。是的, 他闯了进去……是的, 我听懂了这个我至今也不相信的结局。
我昨天一直讲到了这里。你还记得吗?这是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我真的不想再讲下去了。
我至今也不相信故事的结局, 更不相信那样的事会发生在她的身上, 或者说, 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听懂了却不相信, 这种矛盾的状态改变了战争的节奏和性质。我即将到手的俘虏逃走了。她突然挂断了电话。而我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躺了几乎整整一天, 就像一名阵亡的士兵。但是, 我的大脑不仅没有死亡, 反而异常活跃。我疯狂地想象着那个最后的场面, 所有那些毫无关联的人事和场景都历历在目, 它们像带着身体污垢的洗澡水一样汇入了结局的阴沟。
是最初的那一秒钟救了我。在夜幕降临之际, 那一秒钟的神圣感觉突然重现在我的心灵中。整整一天野蛮的想象被迅速击溃了。我开始接受她的“残疾”, 开始理解她的“缺陷”。我开始觉得正是她的“残疾”和“缺陷”造就了她的特别。生活对她的伤害猛烈地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发誓我要用一生来爱她, 就像我在最初的那一秒钟感觉的那样。这崇高的爱促使我再次拨通了她的电话。但是她没有接。我不停地拨, 一直拨到了第二天。她还是没有接。这是自从我对她发起第一次强攻以来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突然有不祥的感觉:她说我“肯定听不懂的故事”, 会不会就是她绝望地留下的遗言?我迅速坐了起来。我必须找到她, 将她从绝境中拉回来。
就在我刚准备锁门的时候, 电话响了。我冲进房间, 冲动地拿起话筒。我知道是她, 尽管她没有说话。“我爱你!”我对着话筒说, “我们马上结婚吧。”不知道等了多长的时间, 我才听到了她的反应。“你真的不在乎吗?”她用我几乎听不到的声音问。“不在乎什么?”我故意用问题来回答她的提问, 似乎是在炫耀我的毫不在乎。一个星期之后, 我们手拉着手从设在市中心那家商场顶层的婚姻登记处走了出来。
我明明知道这是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 为什么还要接着讲呢?你看你这么使劲地摇着尾巴, 你真的急着想知道接着发生的事情吗?她可没有你这么着急。
她那天没有与我一起过夜。她说要等到正式的结婚仪式之后。她说那是她的原则。
我们正式的结婚仪式非常简单。她没有通知任何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人, 我也没有通知我家里的任何人。我们只邀请了几位要好的朋友过来。在附近的一家川菜馆吃过晚饭之后, 朋友们按照惯例到我们简朴的新房去闹了一阵。但是不到11点钟, 他们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最后离开的是她最好的朋友。当她送她下楼的时候, 我迫不及待地脱去了外衣, 迫不及待地将堆放在床上的礼物都移到了沙发上。我站在门边等她, 我的身体已经忍无可忍了。她刚推开门, 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她抱了起来。我将她抱到床上, 迅速剥去了她的衣服。在高潮到来的时刻, 她用颤抖的声音不断感叹她的“幸福”。那颤抖和感叹带给了我极度的虚荣。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即将降临的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和平。
我们躺在床上情意绵绵地交谈了一阵。然后, 她坐了起来。她说她想去冲洗一下。我在她走进卫生间之后, 闭上眼睛, 想好好回味一下刚才那登峰造极的虚荣。没想到这时候黑暗突然从天而降:从卫生间里传出的水流声竟突然变成了尖利的噪音, 如带齿的匕首。它刺穿了我所有的内脏。我闻到了来自身体内部的浓烈的血腥味:那是遗憾?那是恐惧?那是绝望?我马上就清楚了:那是对“不完美”的遗憾、恐惧和绝望;那是对“不再能”完美的遗憾、恐惧和绝望。那时她刚满13岁, 那充满童贞的沐浴却变成邪恶的诱惑, 却诱惑了那个最不应该被她诱惑的人……这生活中的黑暗将我带进了黑暗的生活。我的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恐惧。我绝望地想, 在标志着开始的那一秒钟之前20年, 一切其实就都已经结束了。我的身体因为这遗憾、恐惧和绝望而剧烈地疼痛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听到了那温情的喊声, 这疼痛也许会慢慢平息, 我也许还有可能重见光明。但是, 我听到了她温情的喊声。“你不来冲一下吗?”她喊道, “你出了那么多的汗。”这是她从那一秒钟以来向我发出的最亲密的邀请。
她的邀请将我剧烈的疼痛转化成了怒不可遏的岩浆。我粗暴地冲进卫生间, 粗暴地将她抱起来, 粗暴地闯进了她的身体。她对我的粗暴一点也没有感到陌生。她用完全的驯服回报我的粗暴。她的惊叹不仅没有给我带来虚荣, 反而加深了身体的疼痛。我很清楚, 这“更好”的一次已经不是征服, 而只是被征服者邪恶的反叛。遗憾、恐惧和绝望重新占领了我的身体。伴随着这更深的疼痛, 那个最野蛮的要求出现在我的头脑中:我要“最上次”, 我要“第一次”, 我要, 我要……这时候, 我意识到身体剧烈的疼痛永远也不可能平息了。和平没有降临:我从一场战争直接走进了另一场战争。
那一次成了我们的最后一次。从第二天开始, 她不再是我做爱的伙伴, 而沦为了我作案的对象。我不记得往她的脸上和身上吐过多少痰。我不记得多少次揪着她的头发将她的头往墙上或者桌面上撞。她额头上的那道刀疤是我的罪证。她后背上的那块烫伤见证的也是我的疯狂。在真实的战争中, 我从没有虐待过俘虏。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虐待自己最柔弱的俘虏。
所有留在她身体上的新伤丝毫没有减轻我身体内部剧烈的疼痛。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同样也是受害者。我受信息之害。我受诚实之害。为什么要让我“知道”那么多?为什么要跟我讲我“肯定听不懂的故事”?那些本来与我无关的“事实”, 因为我的“知道”而变成了我终生无法摆脱的“现实”。她为什么要用信息的病毒将生活中的黑暗扩散到我的身上?爱是生命中最大的虚荣。它需要激情的放纵, 而不是事实的约束。我对她的爱, 起源于与她在扶梯上的相遇, 它与20年前那个兽性的黄昏无关。
我们的婚姻只维持了将近七个月。如果不是因为那位邻居, 它或许还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因为她不想张扬她正在遭受的虐待。那位邻居报警之后, “家庭暴力”不仅引起了法律的关注, 还成了媒体上的话题。除了三次警方的调查, 我们还被迫接受过一次报纸的采访。在调查和采访中, 她关于“情节”的说法远没有那位邻居报告的那么严重。我当然完全接受受害者本人的陈述。而警察和记者追问暴力起因的时候, 我始终都保持沉默。我还记得那位年轻记者对我投来的那种鄙视的目光。他当然不可能看到他的追问在我头脑中激起的水花。我疯狂地注视着在那水花里沐浴的身体, 那没有“缺陷”的身体。我的沉默差点就变成了我的爆发。
因为她与事实相悖的陈述, 我被免予起诉。当然, 我们的婚姻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离婚的过程一直进行得十分顺利, 可是最后的分手却意外地成了不欢而散。我完全没有想到她最后会突然说出那样的一句话:“我知道你会在乎的。”她说。在我听来, 这不是柔弱的懊悔, 而是冷漠的责备。我气急败坏地走开了。走了几步之后, 我突然回过头来, 对着她已经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吼叫着说:“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让我知道?”
我没有留下犯罪记录, 却留下了恶劣的名声以及那些看得见的伤痕和看不见的伤痛。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离开那个国家的原因。这当然也成全了我们的“缘分”。我们在一起生活快五年了吧。你都已经七岁了。换算过来, 差不多都相当于我的年纪了。在这样的年纪, 你还有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这是你的福气。我也不想听懂。我也想听不懂。可是我还要等很久, 等到已经完全没有记忆的时候, 才会有你这样的福气。好了, 不说了。我说好了要带你到山顶的树林里去。我昨天就跟你讲过, 大自然里没有你听不懂的故事, 你还记得吗?
这是怎么了?你好像还是不想去。你怎么了?你怎么突然变得不像是你了?你好像被雨淋湿了一样。你这是想干什么?你不要这样。你不要舔我的脸……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都怪你, 你知道吗?都怪你一定要听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你不要再舔了, 我一会儿就好了。你好好坐着吧。让我给你讲完吧, 讲完我就好了。
听故事,讲故事 篇3
认真听老师讲《一叶障目》这个故事,听完后转述出来。转述时要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力求生动,并说说你聽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结合听故事、转述故事的活动,请你把《一叶障目》这个故事写下来。展开想象,尽量把故事写具体。
写作指导
本次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听故事,讲故事”,也就是说,先听老师讲“一叶障目”的故事,佴把它转述给其他人听。所以,写的内容就是“一叶障目”本身,只是用你自己的话把它写出来而已。写的时候,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人情入理,生动有趣,还可加入自己的感想。
1 写好文章的开头
★讲故事式开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本次作文的要求,一般以“很久以前”“从前”“相传”等字眼开头。
例: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穷书生,他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发大财。有一天,书生在一本叫《淮南子》的书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螳螂捕蝉时用来藏身的树叶可以使人隐身。”书生高兴极了,马上跑到树林里去寻找这片可以使人隐身的叶子。
★提问式开头:用问句开头,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听过“一叶障目”的故事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请注意听哟!
★观点式:开头写出对故事主人公的看法,表明或支持或否定的态度。
例: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叶障目”的故事,听后,我觉得那位书生太笨了,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傻事呢?
2 转述故事
例:从前,有一个穷书生,他看《淮南子》时,发现上面记载:螳螂捕蝉时,用一片叶子隐蔽。他想:如果我有那片叶子不就可以偷东西了?说干就干,他连忙大跨步走进森林。
他突然发现了一只躲在叶后的螳螂,他准备捉蝉。那螳螂一蹦,把叶子踩掉在一大片叶子里。书生急了……
3 写自己的感想
例:前段时间,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叶障目”的故事。古时候,有个穷书生,有一次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螳螂捕蝉时,会用树叶隐藏自己。”于是,他就带着树叶去偷东西,结果被送到了县衙。书生考虑问题只看表面,没想到螳螂因为身体小,所以整个身体都被树叶遮住,蝉看不见它。结果,用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以为别人就会见不到了,这样的想法多么的愚蠢呀!我觉得这个故事讽刺了书呆子,同时也讽刺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总以为有什么高明的手法可以把不光彩的事遮掩起来,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
4 写好文章的结尾
★自然式:做任何事都有始有终,故事讲完了,文章自然而然也就结束了。
例:那位书生从县衙走了出来,回家了。呵呵,故事到此结束!
★感想式: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很多感想,结尾的时候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吧。
例:听完这个故事,我的感想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说,不要生搬硬套书上的东西。同学们,你有哪些感想呢?
★领悟式:结尾的时候,写出自己从故事中获得的感悟。
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局部现象迷惑,认不清根本的,全局的问题。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不能一叶障目,同时还要发现自己的不足。
★警告式:把故事的寓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向人们发出警告。
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像这位书生一样的人,他们自作聪明,投机取巧,耍些小把戏,结果弄巧成拙,丢了大脸!
听儿童童话故事 篇4
一天清晨,蛇宝宝还在甜蜜的睡梦中。鹦鹉叔叔就带信给蛇妈妈说蛇外婆生病了,让赶紧去看望看望她老人家。蛇妈妈一听,非常着急。看宝宝还在睡觉,估摸着中午之前还赶得回来。就给蛇宝宝准备好了早餐,与邻居百灵阿姨打了个招呼,悄悄出门了。
太阳渐渐升起。
蛇宝宝醒了。刚想升个懒腰,可是妈妈去哪儿了?
“妈妈,妈妈,妈妈………”,又惊又急的蛇宝宝开始哭起来。
哭声惊动了正在练嗓子的小百灵,闻声飞过来,一边飞一边唱:
“妈妈有事要远行,
临行交代小百灵。
宝宝醒来别慌乱,
听童话故事7-9岁 篇5
夜里,待在纸灯罩身体里的蜡烛对纸灯罩说:“搭档,我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为什么?待在我的身体里不好吗?”
“待在你的身体里有什么好的,跟坐牢似的,一点也不自由。”
“可是外面有一种叫做风的东西,它会将你吹灭的。你必须待在我的身体里才会没事。”
“你这么说就是为了阻止我去外面的世界,我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对不起了。”蜡烛用自己头上的火苗点燃了纸灯罩的身体,纸灯罩的身体化为了灰烬。
蜡烛终于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就在蜡烛为来到外面的世界而兴奋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将蜡烛头上的火苗吹灭……
听故事安徒生童话 篇6
①原文是guldskoe,直译即“金鞋”的意思。这儿因为牵涉到马,所以一律译为马掌。
他是一个很漂亮的动物,有细长的腿,聪明的眼睛;他的鬃毛悬在颈上,像一片丝织的面纱。他背过他的主人在枪林弹雨中驰骋,听到过子弹飒飒地呼啸。当敌人逼近的时候,他踢过和咬过周围的人,与他们作过战。他背过他的主人在敌人倒下的马身上跳过去,救过赤金制的皇冠,救过皇帝的生命——比赤金还要贵重的生命。因此皇帝的马儿钉得有金马掌,每只脚上有一个金马掌。
甲虫这时就爬过来了。 “大的先来,然后小的也来,”他说,“问题不是在于身体的大小。”他这样说的时候就伸出他的瘦小的腿来。
“你要什么呢?”铁匠问。
“要金马掌,”甲虫回答说。
“乖乖!你的脑筋一定是有问题,”铁匠说。“你也想要有金马掌吗?”
“我要金马掌!”甲虫说。“难道我跟那个大家伙有什么两样不成?他被人伺候,被人梳刷,被人看护,有吃的,也有喝的。难道我不是皇家马厩里的一员么?”
“但是马儿为什么要有金马掌呢?”铁匠问,“难道你还不懂得吗?”
“懂得?我懂得这话对我是一种侮辱,”甲虫说。“这简直是瞧不起人。——好吧,我现在要走了,到外面广大的世界里去。”
“请便!”铁匠说。
“你简直是一个无礼的家伙!”甲虫说。
于是他走出去了。他飞了一小段路程,不久他就到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里,这儿玫瑰花和薰衣草开得喷香。
“你看这儿的花开得美丽不美丽?”一只在附近飞来飞去的小瓢虫问。他那红色的、像盾牌一样硬的红翅膀上亮着许多黑点子。“这儿是多么香啊!这儿是多么美啊!”
“我是看惯了比这还好的东西的,”甲虫说。“你认为这就是美吗?咳,这儿连一个粪堆都没有。”
于是他更向前走,走到一棵大紫罗兰花荫里去。这儿有一只毛虫正在爬行。
“这世界是多么美丽啊!”毛虫说:“太阳是多么温暖,一切东西是那么快乐!我睡了一觉——他就是大家所谓‘死’了一次——以后,我醒转来就变成了一只蝴蝶。”
“你真自高自大!”甲虫说。“乖乖,你原来是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我是从皇帝的马厩里出来的呢。在那儿,没有任何人,连皇帝那匹心爱的、穿着我不要的金马掌的马儿,也没有这么一个想法。长了一双翅膀能够飞几下!咳,我们来飞吧。”
于是甲虫就飞走了。“我真不愿意生些闲气,可是我却生了闲气了。”
不一会儿,他落到一大块草地上来了。他在这里躺了一会儿,接着就睡去了。
我的天,多么大的一阵急雨啊!雨声把甲虫吵醒了。他倒很想马上就钻进土里去的,但是没有办法。他栽了好几个跟头,一会儿用他的肚皮、一会儿用他的背拍着水,至于说到起飞,那简直是不可能了。无疑地,他再也不能从这地方逃出他的生命。他只好在原来的地方躺下,不声不响地躺下。天气略微有点好转。甲虫把他眼里的水挤出来。他迷糊地看到了一件白色的东西。这是晾在那儿的一床被单。他费了一番气力爬过去,然后钻进这潮湿单子的折纹里。当然,比起那马厩里的温暖土堆来,躺在这地方是并不太舒服的。可是更好的地方也不容易找到,因此他也只好在那儿躺了一整天和一整夜。雨一直是在不停地下着。到天亮的时分,甲虫才爬了出来。他对这天气颇有一点脾气。
被单上坐着两只青蛙。他们明亮的眼睛射出极端愉快的光芒。
“天气真是好极了!”他们之中一位说。“多么使人精神爽快啊!被单把水兜住,真是再好也没有!我的后腿有些发痒,像是要去尝一下游泳的味儿。”
“我倒很想知道,”第二位说,“那些飞向遥远的外国去的燕子,在他们无数次的航程中,是不是会碰到比这更好的天气。这样的暴风!这样的雨水!这叫人觉得像是呆在一条潮湿的沟里一样。凡是不能欣赏这点的人,也真算得是不爱国的人了。”
“你们大概从来没有到皇帝的马厩里去过吧?”甲虫问。
“那儿的潮湿是既温暖而又新鲜。那正是我所住惯了的环境;那正是合我胃口的气候。不过我在旅途中没有办法把它带来。难道在这个花园里找不到一个垃圾堆,使我这样有身份的人能够暂住进去,舒服一下子么?”
不过这两只青蛙不懂得他的意思,或者还是不愿意懂得他的意思。
“我从来不问第二次的!”甲虫说,但是他已经把这问题问了三次了,而且都没有得到回答。
于是他又向前走了一段路。他碰到了一块花盆的碎片。这东西的确不应该躺在这地方;但是他既然躺在这儿,他也就成了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窝棚了。在他下面,住着好几家蠼螋。他们不需要广大的空间,但却需要许多朋友。他们的女性是特别富于母爱的,因此每个母亲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上最美丽、最聪明的人。
“我的儿子已经订婚了,”一位母亲说。“我天真可爱的宝贝!他最伟大的希望是想有一天能够爬到牧师的耳朵里去。他真是可爱和天真。现在他既订了婚,大概可以稳定下来了。对一个母亲说来,这真算是一件喜事!”
“我们的儿子刚一爬出卵子就马上顽皮起来了,”另外一位母亲说。“他真是生气勃勃。他简直可以把他的角都跑掉了!对于一个母亲说来,这是一件多大的愉快啊!你说对不对,甲虫先生?”她们根据这位陌生客人的形状,已经认出他是谁了。
“你们两个人都是对的,”甲虫说。这样他就被请进她们的屋子里去——也就是说,他在这花盆的碎片下面能钻进多少就钻进多少。
“现在也请你瞧瞧我的小蠼螋吧,”第三位和第四位母亲齐声说,“他们都是非常可爱的小东西,而且也非常有趣。他们从来不捣蛋,除非他们感到肚皮不舒服。不过在他们这样的年纪,这是常有的事。”
这样,每个母亲都谈到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在谈论着,同时用他们尾巴上的小钳子来夹甲虫的胡须。
“他们老是闲不住的,这些小流氓!”母亲们说。她们的脸上射出母爱之光。可是甲虫对于这些事儿感到非常无聊;因此他就问起最近的垃圾堆离此有多远。
“在世界很辽远的地方——在沟的另一边,”一只蠼螋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没有谁跑得那么远,因为那样就会把我急死了。”
听童话故事 篇7
衡量检验员工作的准确性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不过现在被大家所重视。有些检验部门也会周期性地检验准确性。他们的方法是重新抽查将出厂的产品, 看看检验员漏查了多少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 算出准确率。这一方法使得计算准确性有一定的随机性, 也就是说, 要看抽检的产品是来自有缺陷的流程还是无缺陷的流程。如果检验员运气足够好, 那么即使他上班时间开小差, 也会从无缺陷的流程抽检产品, 这样他的检验准确率将是100%。
新部门的经理梅尔雪墨让我着手提高检验员的工作效率。梅尔雪墨上任后, 致力于提高检验员的工作效率。他是一个很称职的负责人———友好、平和、敏锐。
梅尔雪墨分配给我两个任务。一是研究衡量检验准确性的问题, 并设计一个新的衡量方法以降低其中的随机因素。另一个任务是考察薪酬系统, 并设计一个新方法以减少因提高效率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梅尔雪墨大多会绕过我的直接上司范辛执行这两个任务, 他和我组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
我们的工作从测量霍桑当时的检验准确性水平开始。早在培训期间, 我就告诉过梅尔雪墨一个发现:人为的检验是不可靠的。我在每个检验部门都组织试验来测量几个检验员的准确性。结果令人震惊。霍桑的检验准确性介于70%~90%之间。
检验部门的经理们对这一结果感到诧异和沮丧。他们认为不能接受这样的准确水平, 他们要求提高检验员效率的方法应该同时也能提高检验员的准确性。
梅尔雪墨和我还考察了当时使用的衡量检验准确性的方法。在每种方法里, 测量出来的准确率有时由偶然因素决定, 也就是, 要由检验产品缺陷数的高低而定。我们觉得偶然因素不应该决定雇员薪酬, 测量的准确率应该在检验员可控范围内。
因此, 我们反对那时使用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准则:检验准确率应该等于检验员发现的缺陷数除以被检产品原有的缺陷数。发现所有缺陷的检验员的准确率是100%。检验部门的经理们立即接受了这个总则。现在, 就剩下如何将这个准则付诸实现了。
我们知道检验员们找到了多少缺陷, 因为他们对这些数据都有记录。我们所不知道的是, 检验员们漏掉了多少缺陷。我们必须让“核查检验员”来弥补缺失的信息, 而且核查检验员必须随机地进行核查。一个检验员所有的工作都是核查的对象, 但他不必清楚哪一部分工作将受到核查。为了实现随机核查, 检验员必须适应一个比较繁琐的新流程:在完成下一批次的工作前, 不许检验员把前一批次的产品处理掉。
我们还发现, 按周来评估检验员的准确率并不可行;取样误差非常高。所以, 我们建议:每6个月收集一次准确率方面的数据。
最后, 我们建议对检验员的薪酬制度进行修改, 包括不实行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制度。这些建议是:
1.对生产工人来说, 计件制的奖金完全靠生产效率来定。而对检验员来说, 奖金除了依据效率也依据准确率;工作效率乘以准确率可以综合衡量检验员的业绩。检验部门的经理们很高兴看到质量和效率一样受重视。
2.生产工人的薪酬由当周的生产效率而定, 每个星期都会有所变化。但检验部门的经理们不愿意如此。检验员每周的生产效率都可以是精确地, 但其准确率就不行了。所以大家同意意见, 根据6个月里的总准确率和生产效率半年调整一次检验员的薪酬。
3.检验部门的经理们在得知平均准确率只有80%左右时十分震惊。经过大量讨论后, 大家同意将93%作为检验准确率的可接受标准。于是薪酬计划就以93%作为准确率的分界线。准确率高于93%的, 将提高加薪幅度;准确率低于93%的, 降低加薪幅度。
新的薪酬系统投入运行后, 不久就显出了它的优点。检验员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同时检验成本也大大降低。另外, 检验准确率从原先的80%上升到了95%以上。检验部门的经理们对此很高兴。另外, 根据和员工的单独交流, 也发现检验员士气高涨。
检验成本
检验部门的规模和成本一直以来就广受非议。霍桑每8个员工中就有一个以上的员工在检验部工作。
当然, 没有提倡要依靠检验部门裁员来降低成本:因为这种武断的行为会使大量的不合格品流向顾客。大家批评的焦点问题主要是检验员工作效率低下。视察车间的高级经理往往会因为生产工人和检验员节奏的巨大差异而震惊。
检验部门的经理们也非常清楚这一差异, 但他们指出:相同工种等级的生产工人比检验员要挣得多。当然, 他们的底薪是一样的, 但生产工人可以从计件工资制中获得奖金, 而检验员不享有这种计件工资。
检验员都不满意收入。他们特别抱怨他们工资比生产工人低;检验部门的经理们因为影响质量而不愿意给检验员实施计件工资制, 因为加快检验速度可能会导致漏查缺陷;而高级管理层也不愿意提高检验员的底薪, 他们的态度很明确, 检验员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增加收入。
最终流程部门的经理艾伦·B·哈泽德缓和了这一僵局。哈泽德是一个个子高大、体形匀称的经理, 处事果断, 热衷于降低成本。计件工资制被认为是公司与雇员之间的一种正式的协议, 而哈泽德巧妙地回避了检验员的计件工资问题。他在检验员的工作上制定了非正式的效率目标。他鼓励检验员设定自己的工作效率目标, 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标准分数”。检验员们设定的目标通常是他们原先表现的两倍。当他们达到这些目标时, 哈泽德就以增加底薪来作为奖励。
上学路上听故事 篇8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刘新宇和他的微公益“上学路上听故事”,是在充分了解受助人生活场景基础上的创意。
故事可以缓解疼痛,可以感受温暖,可以心生想象,可以变成风景……而刘新宇们希望故事是一件快乐的武器,能让孩子们内心有一点点柔软的改变。
凌晨5点起床,步行一个半小时,穿行近10公里的崎岖山路—这是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六甲小学大部分学生,每天必做的第一项功课。而这样的功课,这些孩子每天下午放学还要再做一次。
2013年“六一”前夕,刘新宇和志愿者来到这里,和孩子们一起上学。没想到的是,这些装备齐全的大人走这段山路,用了三个小时,因为不如孩子们熟悉地形。
“上学路上听故事”项目,就是刘新宇为西部山区这样一些父母不在身边、上学路上充满艰辛的孩子而发起的。
辞职事件
刘新宇是内蒙古包头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和中文系。
如今的刘新宇,早已卸下知名媒体人的光环,但从他的话语中仍能感受到媒体人的温度。包括他从《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位置“引咎辞职”事件,都让人感受到这个蒙古汉子做人、做事的力度。
“金庸去世”曾入选2010年十大假新闻。此后“金庸被去世”句式成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社会上流传甚广,而这正是刘新宇辞职的导火索。
2010年12月6日晚8时许,金庸去世的消息在微博网友间疯传,刘新宇手下一名新媒体编辑虽已下班回家,或许职业习惯使然,还是以周刊名义转发了这条消息。整个过程未经核实也没有注明是转发,这让网友们误以为是《中国新闻周刊》核实且首发的消息。
这个铺天盖地传播开来的消息,很快就被证实为假新闻。当天晚上,时为新媒体总编辑的刘新宇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这暴露了该编辑缺乏应有的新闻素养,也暴露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他“代表周刊新媒体真诚接受大家批评,并力求以此为戒”。
第二天,刘新宇表示为此事负责,宣布辞职,并在微博上留言“我认错,我服气”。网友在为刘新宇惋惜的同时,赞扬他“勇于担责,让无数犯下更大过失的官员无地自容”。
刘新宇被认为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因微博出错而辞职的新媒体总编辑,因此广受关注。辞职后的刘新宇先在朋友的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投身互联网开始创业,创办了广义传播机构。他的目标是搭建移动互联网阅读平台,帮助每个人打造属于自己的移动私媒体,最终使每个人能够自由地阅读。
2011年,刘新宇开始了繁忙的创业,几乎没有在深夜12点前回过家。他没有意识到,和儿子小石头的交流少了好多,每晚睡前和小石头阅读分享故事的活动也中断了。
有一天,小石头拿着PAD喊:“爸爸,爸爸,你给我录一个故事吧,我晚上睡觉前就想听个故事,你又不在……”面对儿子的小要求,刘新宇忙不迭地满足了。也许是因为心怀愧意,儿子的话时常会在他耳边响起。
筹措暖意
2012年12月深冬的一次友人聚会上,刘新宇偶然听到一组数字:根据中科院心理所的一个调查,在我国农村目前约有6100万留守儿童,每年还在以几十万的速度向上增长。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由家中老人照料,有的甚至是一个人生活。其中有过自杀意念的留守儿童占到总数的34%;而在这些孩子中,有过自杀计划的占19%,真正实施的占9%。余下66%的留守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可能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认为,留守儿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好像非洲孩子一样。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其实这些孩子离我们很近,因为他们的父母在我们身边,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也会跟着父母进城,可能五年、十年后,他们就会和我们的孩子在城市里相遇,还有可能成为爱人。”刘新宇说。
这样的想法,让刘新宇产生了帮助留守儿童的紧迫感。在他看来,必须在孩子心灵还柔软时候进行干预,这个“窗口期”只有五到十年的时间,一旦错过儿童生长期,“窗口”关闭,后果不敢想象。
刘新宇把儿子让他“录一段故事”的事情讲给朋友听,大家觉得小孩子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是靠谱的。这是刘新宇在各种场合提到的“上学路上听故事”项目(以下简称“上学路上”)的起源。
2013年4月,刘新宇通过微博发出“为留守儿童录故事,陪伴他们上学”的倡议。这时的他,再次发现曾为媒体人的两大优势:人脉和信息源。不到一个月,央视主持人康辉、和晶、阿丘等40多名公众人物就成为第一批朗读志愿者。刘新宇希望借助公众人物的巨大影响力,让项目呈几何速度传播。
志愿者有了,如何选择孩子真正喜欢的故事呢?在这一点上,刘新宇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媒体同学会的同学们比较纠结。他们都有过切身感受,青少年时期听过的故事中的人物,往往成为自己一生的励志偶像,愿意用一生去追随,每个人心底都有这样的影子。
刘新宇和他的团队成员认为,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相对呆板,入选的故事必须能让孩子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感受爱的多样涵义。如果灌输基础知识和德育教育,根本实现不了上学路上温暖的陪伴。“而在中国一些传统故事中,如《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儿奉母等过于惨烈的故事;《三字经》也并不适合当下儿童的生长环境。类似刘胡兰的故事,我们也不会选入。”刘新宇说。
为了選故事,刘新宇组织了儿童文学作家、心理学家、出版商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着重选择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可读性高、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学作品,先后收录200多个中外故事。
康辉选择朗读的是《快乐王子》。他说,自己非常愿意用声音陪伴孩子。希望孩子们能反复听故事,相信在他们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线下活动
2013年5月28日,“上学路上”启动第一次大型线下活动,志愿者们为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六甲小学300多名学生送去了故事盒子,首期录制完成的是12本书的长故事和30多个小故事。大家还陪孩子们走了一次上学路。
nlc202309041045
5月29日凌晨4点多,刘新宇带领志愿者陪孩子们徒步去上学。他告诉记者,他们走的都是山路,路面上又都是苔藓,很滑。足足走了三个小时,他摔了四跤。而平常孩子们走这段路只要一个半小时。
演员保剑峰还发现,孩子们尽管穿着拖鞋,但到教室仍很干净,志愿者们的鞋子却都是泥。“孩子们已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保剑峰说。
这次活动发布的微博话题浏览量超过2.3亿,跟评过万,参与报道媒体近200家。但更让刘新宇团队欣慰的是,他们看到孩子们拿到MP3后,吃午饭甚至躺在长椅上睡午觉时,还在听故事。
志愿者在后来的回访中发现,86%的孩子们每天或两三天听一次故事盒子;80%的孩子已听完一半的故事;44%的孩子会反复听;39%的孩子会把从“上学路上”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014年4月26日,刘新宇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的“本周新闻人物”。采访中,他带去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对着镜头说,“我听了《老头子做得总是对的》之后,我感受到这种爱的信任,我也很希望长大以后,和我的老婆那么恩爱,那么幸福,那么互相相信自己的老伴,这个故事就是给了我这点启发,这个故事感动了我。”
这是贵州龙额中心小学校长石品昌拍摄的画面。这名11岁的小男孩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他跟着爷爷一起生活。他是“上学路上”第一季帮助的孩子。石校长说:“孩子明显缺乏爱,很少有人关心到他,可能他就是这种想法。”
刘新宇表示,“上学路上”并不是让孩子非得成为一个伟人,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如果孩子长大后,他就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一个能够特别爱他妻子的丈夫,让我们身边多一个幸福的家庭,这还不够吗?
从那一刻起,刘新宇似乎也不再背那么沉重的包袱。他不再追求“微言大义”,他觉得只要是能引导孩子乐观、积极的东西就足够了。
与此同时,在项目的细节运作上,他也开始有了改变:项目LOGO变明朗了,不再限于名人讲故事,只要下载“上学路上”微信公众号,普通人也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也许身为人父人母的普通人,更能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力量。”他说。
突破瓶颈
2013年9月开学季的线下活动,刘新宇和志愿者来到了云南迪庆维西县,把故事盒子送给同乐傈僳族村寨的孩子们。
志愿者和孩子们很快打成一片,大家一起说说笑笑,但有一件事情,让刘新宇至今想起来依然感到后悔。
那天,围在刘新宇身边的一个小姑娘,应该上四五年级了,比较开朗健谈。刘新宇脱口而出问她:“你多久没见爸妈了?”没想到, 刚才还争抢着说话的孩子们听到这句话后,整齐划一地低下头,不说话了。
刘新宇当时反应很迟钝,没有思考更多,又转过身问另一个孩子:“你爸妈多长时间没回来了?”见那个小孩不愿意说,他竟又追问了一下,男孩特别小声地嘟哝了一句:“我都记不清了。”
刘新宇说,想起那个情景,他的心就隐隐作痛,自己无意间冒犯了孩子们的私密。“我们想当然地以为,爸妈每年过年都会回家见孩子一面,其实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好多父母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孩子连他们长什么样都记不清了。”孩子们相互间都忌讳说起这个话题。
孩子们的现状,让刘新宇和团队有一种紧迫感。刘新宇给自己设定了目标:五年内覆盖万所学校500万孩子,九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让6000万留守儿童受益。
采访中,记者从“上学路上”团队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从2013年4月份至今,上学路上公益活动运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内,“上学路上”走过了中国7个省,15所学校,“故事盒子(MP3)”覆盖3000名留守儿童,录音时长6000分钟。
2014年,“上学路上”团队共进行了四次线下活动,为甘肃陇南市康县三河坝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陇南市成县镡坝初级中学、陇南市礼县草坪九年制学校以及山西、河北、山东省共7所学校送去了1579个故事盒子。
记者了解到,“上学路上”选择的多是留守儿童比例超过40%的学校,项目采用全覆盖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盒子。刘新宇说,既然给孩子们送快乐,就不要让他们中有的人再伤心。
不过,相对6000万的庞大群体,“上学路上”的进展让人有些担忧。
团队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主要是资金原因限制了项目进展速度。一个故事盒子的成本大约在100元钱,每次活动,要筹集到一定的资金才能进行捐赠。而且现在内存4G的MP3存放的六七十个小时的故事,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但是项目团队没有因为问题很多,就在抱怨而停止不前。大家都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位工作人员说。
目前,“上学路上”的微信、APP、播客、网店已全面上线。刘新宇希望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留守儿童。在已开展的“万份暖意”活动中,只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给孩子留几句温暖话语,就会有商家捐款1元,活动已累积4万多元。
“上学路上”还联合专业心理机构和多位公益咨询师达成热线服务联盟,开通首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求助热线400-058-0556,每周一到周五早9点到晚9点,为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人服务。
为爱朗读
在与孩子们接触中,“上学路上”团队成员意识到,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很多人还停留在“臆想”或“自以为是”层面上。
为了还原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以便大家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上学路上”已选取贵州、甘肃、云南、广西、河北、山东六省的多个学校进行取样,样本量超过2000。还专门邀请作家关军远赴西北一山村与孩子们共同生活三个月,撰写反映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报告文学。同时,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及其团队执行针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
从今年起,“上学路上”将发布《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态白皮书》,希望社会各界在清楚了解存在的问题之后,能聚合能量帮助孩子们。
此外,团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爱朗读”是“上学路上”线上的主打项目,它依托于上学路上微信公众平台(sxls2013),号召大家用手机录制并上传温暖的故事。
“优秀的故事会被灌入上学路上故事盒子,陪伴留守儿童;同时大家也可以将自己录制的故事发送到朋友圈,和身边的人分享。”工作人员介绍说,2014年,上学路上微信公众平台收录了110人录制的380个故事。这个项目只要有手机即可参与进去。
考虑到故事盒子的覆盖面相对较小,2015年,“上学路上”开始新增加广播站项目。项目目标是在一年内集结200所留守儿童占据一定比例的大陆地区学校,在其校园广播站播放上学路上的故事音频。刘新宇还希望借助各地广播电台的力量,适当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增加广播设备,让更多的留守孩子们可以听到故事。
团队工作人员也希望通过《新西部》,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计划,以便能给他们团队提供更多的信息。有意向的学校,也可以直接和“上学路上”联系。
留守儿童需要物质层面的帮助,更亟需精神领域的关怀。刘新宇坚信,精神层面的关注更有效果。他希望那些具有人性光辉、充满爱、善良、正直、诚实和勇敢的人物形象,通过志愿者读出来,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最少也能在孩子漫长的上学路上,给孩子们开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让他们仿佛是在享受一段温暖愉快的旅程。”
刘新宇告诉记者,公益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性福利:让你能和这个社会中最好的那些人在一起。做“上学路上”,他更开心的是通过项目,可以聚合志趣相投的公益人。
孩子喜欢听的童话故事 篇9
发生了什么事?女人的丈夫问。
一颗星星。女人回答,我们没有小孩,我们可以把它留下来。
她让星星喝了东西,又把它喂饱,最后把星星放在小床上,替它盖好被子,星星很满足,它一闪一闪发亮。
但是丈夫可不高兴。我们要星星干什么?它没有眼睛,看不见东西。
但是它会发光,女人回答。
它没有腿,不会走路,丈夫说。
但是它会滚,女人回答。
女人是对的。星星除了睡觉、吃饭、喝水之外,其他时间就在房子里滚来滚去。
我宁可要只狗,丈夫说,狗至少有眼睛。
但是狗不会发亮,女人回答。
狗至少有腿,甚至有四条,前面两条,后面两条,丈夫说。
但是狗不会滚,女人回答。
女人和丈夫一天到晚不停地争吵。星星不断长大,它已经需要一张新的床。不久它开始上学。老师教的东西,它一学就会,而且不会忘记。但是它不会说话,所以大家都以为它很笨。
一颗不会说话的星星,丈夫说。
但是它会唱歌,女人回答。
它唱错了,丈夫说。
但是很好听,女人回答。
现在星星长大了,它爱上了邻村一个漂亮的、胖胖的女孩。有一天晚上能够,星星和女孩一起远走高飞就再也没回来了。
它从此没有再回来,或是很久没有再回来?
有人说,很多年之后,它又回来了。它看起来凄惨暗淡,除了女人之外,没有人认出它。
听妈妈讲故事 篇10
1955年夏,我高中毕业考入东北师范大学。走前,妈妈依依不舍地帮我打理行装,里面全是她用当保姆赚来的钱,为我买的或自己亲手缝制的新款、时尚的衣服、行李、生活用品等。记得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她拉着我坐在身旁。心绪万千,深情地对我说:“你们赶上了新中国,多好啊,还能上大学。我们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好不容易才念了小学二年级,就停学啦。你可要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呀。”
这时,我忽然来了兴趣。就央求她讲讲自己的故事。她思索了好半天,才欣然同意。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
娄家大院的“女孩王”
妈妈1917年阴历11月12日出生在河北省抚宁县山海关石门寨镇的鸭水河村。山海关是万里长城尽东头的重镇。石门寨,背山面海,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花果、鱼米之乡,如今也是一个旅游圣地。鸭水河村距石门寨8里远。进村就是一条小河。一上坡就可看见娄家大院。这个大院是由妈妈的爷爷祖传下来的地产。爷爷自幼勤奋好学,人品出众,是远近闻名的乡绅。他和奶奶育有六男二女,这些儿女长大之后,各自娶妻生子,但仍然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是个大家族。这个大院是用石头砌成墙,围起来的长方形的大四合院。两扇红漆大门,上有硫璃瓦的雨搭,门中央镶嵌着一对金光闪闪的铜环,下面是青石台阶。大门前长满了盛开的刺梅花。进门就是极宽敞的大院套。逢年过节,村里的人们就在这里扭秧歌。内院盖有坐北朝南的九间红砖青瓦,雕廊玉柱的房子。正房三大间,住着爷爷、奶奶和排行老大的我的外公、外婆。余下的东、西厢房就是妈妈的叔婶们的家。
娄家大院的后面,背靠着一个绿树成荫的青山。那里有一座小学校,它的周围长有榆、枣,李子、苹果、桃等等繁多的树木。春天,绿草铺地,花儿含苞待放;夏天,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秋天,就变成五花山,五颜六色,果实累累;冬天,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大院深处,有一个本屯唯一的一口井。那里的水,清泉涌流,干旱不枯,醇甜可口。场院里有碾子、磨房。外院四周设有牛、马、驴和鸡鸭猪鹅等畜舍。还有一条看家的大狼狗,它对家人憨厚老实;对生人则汪汪吼叫。
在妈妈的爷爷、奶奶和我外公住的正房里,中间是厨房,他们分别住两边。爷爷、奶奶那屋,正面摆着佛龛、铜炉,还有祖先的老照片。地上是红漆大板柜、八仙桌和太师椅。炕上是油漆带花纹的一对木箱和小炕桌,桌上放着待客用的烟袋和瓜果梨桃等。我外婆那里除一般家具之外还有一架小纺车。
妈妈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大宅门里度过的。我外公婚后不久就到营口去闯关东。每年甚至几年才能回家探亲一次。外婆作为长媳、长嫂就留在家里承担起操持家务,孝顺公婆,照顾叔侄和抚养子女的重担。
妈妈当时姐妹三个,她老二。在叔婶众多的孩子当中也排行第二,大家都叫她二姐。妈妈长的漂亮,聪明,活泼爱动。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鹤立鸡群。大家都围着她转。玩起来听她指挥,是个小头领。她经常带领大家游山玩水:春天挖野菜,下河捞鱼;秋天最高兴,他们上山摘果,有各种瓜果梨桃。然后摆席设宴吃个够;冬天就堆雪人、打雪仗,玩的兴高采烈。尤其是过年,更是全家欢天喜地团聚的时候。大人们,各司其职,男人杀猪宰羊,女人围在一起包粘豆包和各样小动物的馒头。还要蒸焖子(这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做的食品。它是由粉面子加肉馅搅拌成浆状,然后上锅蒸好,上面还要撒上鸡蛋花。既好看又好吃),妈妈就领着姑娘们剪窗花;小弟弟们则连蹦带跳的放鞭炮。开饭时,全家族在大院套里围坐在一张长条大桌子前,面对丰盛的酒席,推杯祝酒,互相祝福。
把过年的气氛烘托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妈妈和小弟弟们比赛看谁爬树爬得快。爬着爬着他们发现了一个“雀巢”,里面还有许多蛋。大家如获至宝把它摘取下来,胜利而归,放心地交给妈妈。妈妈把它放在炕头上,准备孵小鸟。那些天,她忙里忙外喂食喂水,打扫粪便,尽心尽力地等待着小鸟飞出来。
可过些日子,弟弟妹妹们都兴致勃勃地来看小鸟。揭开了一瞧,都傻眼了。原来孵出来的竟是一窝小青蛇!他们惊慌失措,急急忙忙逃回各自的家。妈妈也害怕了,她缩手缩脚地把手臂伸出老远,端着“蛇窝”放回大山。这个有惊无险的游戏才算收场。
学校里的好学生
在妈妈九岁那年,外公回来了。并且和外婆忙着整理衣物、打包装箱。原来是他闯关东有了发展。
条件好了,就回家接外婆和孩子离开老家迁居沈阳。
从乡村到城市,看什么都新鲜。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外公还把她和妹妹送去上学。这时,她又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在班里她学习最好,总是考第一。还因为人缘好、有组织能力被选上班长。班里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是先进班级。年终被评为优秀学生。正当她心意飞扬的享受做学生的美好时光时,却又遇到挫折。在她二年级时,外婆给她生了一个小弟弟。这可是外公唯一一个传宗接代的男孩。全家老少皆大欢喜,外婆更是有功之臣。在吃满月酒那天,外公请来的人,高朋满座,席间纷纷祝贺。光收到的喜酒钱和金银首饰加在一起再添上一些钱外公就又开了一家东亚金店。这个宝贝儿子,自然要重点保护,好好娇养。可是妈妈却乐不起来。因为,她为此而辍学。外公让她在家帮助外婆照看弟弟和做家务。在和老师、同学告别时,妈妈泪流满面。大家都替她惋惜。她离开校园,直到回家以后,还偷偷哭过好几次。
后来,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兵荒马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四处逃难。国家衰败,外敌入侵,经济萧条,哪里还有生意可做呢?外公破产了。又因银号被封还不起外债,遭了官司,引来牢狱之灾。与此同时,家里也多灾多难。妈妈的大姐得了痨病(肺病)而死;小弟弟患麻疹而夭折;小妹妹刚出生不久就离开人间,只剩下妈妈和我的老姨。外婆经受不了这一连串的严重打击,几乎疯了。此时,妈妈的心灵也受到震憾。她变得更加乖巧了,不仅帮助外婆承担家务,还会体贴外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让他虽然商场失意,却获得了更多家庭的温暖和孩子们的爱。
nlc202309040337
外公的“小外交官”
经历了战争浩劫的苦难岁月之后,外公在工作和生意上的命运又有了转机。在蒙旗师范学校当上了后勤主任,同时开了一家“裕通银号”。经济好转,日子又红火起来。还把老家的弟弟、妹妹及侄子等都接到沈阳。给他们一一安排了工作。
外婆有一手好厨艺,外公又交友甚广,家里来往客人不断。为此,她就经常自己动手摆席设宴招待客人。不过外婆是从农村来的小脚女人,不识字,沉默寡言,不太会招待人。
妈妈这时已经长成大姑娘,像出水芙蓉一样婷婷玉立。高挑的大个、苗条的身段、白嫩的脸上镶着一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说起话来,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又聪明、睿智。
因此,外公在家里家外的交际场合,都会带着妈妈并骄傲地把女儿介绍给大家。此时,妈妈从不害羞,很会接人待物,陪客人聊天。其落落大方的言谈,热情洋溢的举止,都赢得了亲朋好友的众口称赞。
此外,外公在生意场上,难免有些矛盾纠葛,要摆平关系。这时,他也会找妈妈商量研究。妈妈虽然年少,可勤奋好学,精于思考,能给外公出点子,使事情圆满解决。外公有个故友叫陈香庭。因为生意破产,还和外公有些经济瓜葛。如何处理很是为难。妈妈知道后,劝外公要以友情为重,困难时帮一把。经再三考虑,外公还是舍弃了金钱上的损失,并把他们全家接到自己家,居住了半年之久,终于使他渡过难关,东山再起,从此他和外公就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外公生意受挫,他又来帮助摆脱困境,特别是外公去世时,家境不好,连办葬礼都没钱。还是他一手包办下来,给予外公和我们全家莫大的安慰与支持。
两次失败的婚姻
在妈妈16岁那年,有一天,和外公一块从老家闯关东的好友来家坐客。外公把客人请进屋之后,就高喊:“来客人啦,快上茶”这时,妈妈刚洗浴出来,稍梳洗打扮就忙着端上茶来说:“叔叔好,请用茶。”客人看见妈妈忘了喝茶。兴奋地对着外公说:“老娄啊,你的女儿真漂亮。让她给我做儿媳吧。”外公义气用事,当场就满口答应。可外婆不愿意说:“他们家在营口那么远,还不知那男孩什么样,你就把姑娘许给人家啊?”然而,外公在外办事从来都是说话算数再不改口的。就跟外婆说“都是老乡,了解底细,家里经济又富裕,亏不了她。这事就定下啦。” 没多久,可怜的妈妈就这样被送到远在营口的赵家做了新娘子。新郎还是个中学生,长的容貌跟妈妈没法比,家里开个铁匠炉,公婆都吸鸦片。虽然他们都喜欢妈妈,可是妈妈孤零零地来到这个小镇,又是包办婚姻,她根本不爱爸爸。家里虽然有钱,可没有任何家具,连衣柜也不买,衣服只有用包袱皮包起来堆在炕上。再说,铁匠炉那里的单身汉,看妈妈美丽总是来挑逗,还唆使爸爸去玩妓女,妈妈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境遇,就在我出生刚两个月时,她就毅然决然地抱着我逃回沈阳的娘家。
开始,外公还吼叫着让她赶快回营口,可妈妈整天以泪洗面。外婆心软了,就强求外公去找爷爷谈离婚的事,爷爷奶奶特别是爸爸,说什么也不同意,妈妈就以死对抗。无耐,他们还是不情愿地写下了离婚书。妈妈这第一次的婚姻就此以失败告终。
以后的日子,妈妈住在外婆家。一个17岁的青春少女,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哺育我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我一哭闹起来,她就手足无措。弄不好有时还打我两巴掌,于是外婆就把我抱去里里外外地洗个干净,再换上尿布,之后送给她喂奶。这时,我非但不哭了,还舒舒服服睡着了。
妈妈除忙乎我之外,就闲着没事干,心烦意乱。特别是过春节,当地的风俗是嫁出去的姑娘不允许在娘家过年。没办法,外公就把她送到自己的干儿子家住。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接回来。
我这位干舅舅是个中医大夫,开个诊所和药店。家里总是高朋满座,麻将桌常年不撤。妈妈就是在这里学会打麻将的。也算是苦中作乐,消磨时光吧!妈妈精明、睿智。久而久之,就成了麻坛新秀。自己的牌打的精,别人的牌她也能掐会算,谁和什么,需要什么,她都心中有数,因此,人称“牌神仙”,是个常胜将军。
当时,我虽小,但已有记忆。妈妈每一次赢钱后,就立刻领我去商店,给我买皮鞋、衣服、玩具等。我呢,鞋往脚上一试就再不脱下来,旧鞋一甩便扔了,叫人好气又好笑。而且,她一打牌,我就像个跟屁虫,尾随而去。围着牌桌转,等着妈妈赢钱后,给自己买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
岁月如梭,一晃五年过去了。经人介绍妈妈又改嫁到李家。这第二任丈夫家,公公开了几个商铺。男人虽然念过大书,却游手好闲,什么也不干,是个靠老子养活的纨绔子弟。和妈妈结婚后,居无定所,经常带妈妈天南地北的到处游逛,钱花光了就向老爹要路费回家,从那时起妈妈就离开了我,把我寄托给外婆家抚养。
由于妈妈貌美,又会待人接物,很有魅力,继父就份外小心。不让她自己出入家门,见男人不准说话,否则,就拳打脚踢。妈妈本来就有理不让人,怎能容忍这种约束。再说,跟着他,没有正常职业,又到处乱走,没有个安稳的家,妈妈怎么劝都不听,于是两个人就三天两头的吵闹打仗。打起来很凶。家具劈成块,衣服撕成条,整个一个家毁了。打完了就再买新的。可没几天还会又来一场更猛的。他下手狠,打得妈妈伤痕累累。有一次妈妈回娘家,他一不顺心又吵起来,两个人还撕打到院子里和大街上,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我护着妈妈,他竟然把我也打得鼻青脸肿,这下惹火了妈妈,妈妈就又去打他,闹做一团。总是这样折腾,家产也所剩无几。他老爹一气之下,把他赶出家门。让其自谋生路。他失去后盾,没有出路,这才在当时国统区的沈阳找到一个职位。不久,辽沈战役开始,他逃到四平,用钱买到一个小官,可解放军又攻打四平,他最后只好逃回老家(河北省抚宁县牛头崖村),仍然依靠老子养活自己。就这样,妈妈跟他过着没家没业、挨打受骂的日子,很是难熬。
讲到这里,妈妈的话嘎然而止。并对我说:“没了,以后的事,你都知道。现在,妈妈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好好学习,将来自己养活自己,别像妈妈这样受男人的气。”
听了妈妈过去的故事,我良久的沉默,心中充满着对旧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的愤恨和不满。同时,也暗暗下决心,自己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以后,一定要孝顺慈母,让她过上衣食无忧,舒心如意的幸福生活。
【听童话故事】推荐阅读:
听故事童话09-24
童话故事在线听365夜05-14
听安徒生讲童话故事07-05
六年级孩子听的简短童话故事08-10
适合孩子晚上睡觉听的童话故事09-10
讲给婴儿听的睡前童话故事07-12
教案“听故事-讲故事”05-31
听山大故事06-20
听长征故事有感10-23
听成语故事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