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姑的小学写人作文

2024-07-20

写小姑的小学写人作文(通用14篇)

写小姑的小学写人作文 篇1

一天,我去太太家,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太太叫我喊她小姑姑,我有点疑惑。太太说“人小辈儿大”,快喊。于是我不情愿的喊了一声“姑姑”。谁叫他是我爸爸表姨家的孩子呢。

这个姑姑最令人头疼的是——爱哭,太太烧好菜,给我们吃。由于隔着太远,她夹不到对面碗里的肉圆子。就急得哭了起来。吃完饭她非要和我一起去楼下散步。我觉得麻烦就没理会她。谁知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妈妈就说“你就带她下楼转一会,快得很,再说人家比你小,就迁就着她一点吧”!

虽然爱哭,但是她还挺讨人喜欢的。前几天,她又去太太家玩了。这次我带了一些好吃的给她。她马上把东西拆开来,我心想她怎么这么馋呀,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她从好吃的里面拿出一颗最大的软糖给了太太,还拿出两颗给了爷爷和奶奶,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小姑姑呀!听奶奶说她学习十分用功,没事就喜欢看一些课外书。现在都能一口气说出几十个中外故事呢。作为辈份小年龄大的我真觉得有些惭愧。

她跟我玩时经常噘着嘴对我说:“你要听我的,因为我是你小姑”。看着她这个样子,真是说不出来的可爱。

写小姑的小学写人作文 篇2

笔者根据3—6年级的学生习作调查发现, 学生写人习作中泛化、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概括而言, 容易出现四类“变形人”:

小人:此类小人, 不是指道德品质存在缺陷的人, 而是指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没有抓住人物凸现性格, 反而是东拉西扯、笔走偏锋, 写着写着就只见事情不见人, 事情记叙完了, 人物也走丢了。

美人:此种美人, 不是指美丽动人的人物形象, 而是指一些“高、大、全”式的被过度美化的完美者, 让人觉得美得那么不真实, 比如这样的贴标签式的描述“夜深了, 老师窗前的灯还亮着, 她的头上已经钻出了一根根白发”。

怪人:曾经听到过一个真实的笑话, 说有位老师某次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xx生病, 自己照顾他或者协助他完成某一项工作的经历。结果学生写的文字笑话百出, 一个孩子这样写:妹妹肚子疼, 我喂她吃药;但是她肚子仍然疼, 于是我再给她吃药;可是为什么还没有好转呢, 我不辞辛苦, 又给妹妹吃一颗药。老师忍无可忍, 在他文章后面写下评语:同学, 不能乱吃药, 要吃死人的!

超人:电影中的超人, 指一些具有超能力的人——能飞檐走壁, 能起死回生, 能化祸为福。而在学生作品当中,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超人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如一个孩子这样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赤手空拳地打退了十几个小混混, 一声不吭地堵住了还在流血的伤口, 继续工作……”他把电影嫁接到生活, 屏幕上的“美国超人”立马变成了“超人爸爸”。

二、追溯

1. 聚焦:写人题材的习作究竟有哪些特点?

(1) 习作对象具有针对性

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等主要以写自己身边的人为主, 就像一个水的波纹慢慢地荡漾开去一样, 从自己到他人, 从熟悉到陌生, 慢慢勾勒出围绕在自己生活圈周围的人物形象。可以写他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也可以写他们的一技之长, 总之要立足于在具体的事例中表达对他们或敬佩或感恩或喜爱的情感。

(2) 习作数量存在局限性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 每一个单元都有一次习作要求, 总共64次大作文 (不包含在某一个单元中课后练习安排的结合阅读文本进行的小练笔) 。其中明确以写人为要求的一共有6次, 而六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的事”虽然要求写事, 事实上也可以理解为“以事写人”, 所以也把它同时归为写人一类。如此计算我们可以看到, 在小学阶段写人题材文章占了所有文章的10%左右。

(3) 习作要求体现递增性

纵观各册, 如果再把每一次写人题材的文章单列出来做一个横向比较的话, 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在小学阶段虽然写人题材的习作训练并不算多, 但是一次训练有一次训练的要求, 从中段到高段的习作知识序列还是比较清晰的:从学习“对话、神情、外貌”等这样的直接描写到学习“心理描写、场面衬托”等这样的间接描写, 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内化过程;从“关注”到“运用”到“掌握”, 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用一个具体事例写出一个特点”到“用一两件事多角度地写出特点”, 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递增过程。

2. 叩问:写人题材习作的实施难点在哪里?

(1) “线索”, 有没有?

人教版教材是以人文线索为一条明线, 贯穿各册、各单元, 而知识线索是作为一条暗线, 散落于各课文、各练习中。虽然大家都知道, 这两条线应该如血管与血液之间的关系一样, 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但在课堂中, 要把这两条线索真正自如、巧妙地贯穿起来, 还是有相当大难度的。这要求教师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对全册、全单元、全篇有一种融会贯通的研究精神, 才能化暗线为明线, 合双线为一体, 提高阅读和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2) “10%”, 够不够?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习作架构中, 写人题材的比重显然并不突出, 一共只有6次, 仅占其中的10%。用10%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 够不够?答案是明显的, 一定不够。仅以单一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为例, 每一方面细分下去, 又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学问, 更何况还要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写具体、写生动一个人呢?由此看来不充分利用好10%, 不行;仅仅依靠10%, 还不行。如何在10%中做好文章, 这是一门艺术;而在10%外下足功夫, 那就是一种智慧了。

(3) “特点”, 难不难?

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习作架构中, 写人题材的比重不多, 但是要求很高。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写人题材习作中, 写出“特点”几乎是每一次都重申的一个要求。很明显, 编者有意识地淡化了“品质”这一方面的要求, 而强化了“个性”这一方面的追求,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出现假话、空话、大话的现象, 切实实现“创新”和“个性表达”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两方面都还处于一种学习中的状态, 要能抓住特点、写出特点、放大特点, 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三、践行

以上从特点及实施难点两方面重点对人教版写人题材的习作练习情况做了一些分析, 接下来围绕课例展开一些具体的策略研究。

1. 确定一个基本发展点

不管是三年级上册起始学习篇:“一个熟悉的人”, 还是六年级上册综合运用篇:“用一两件事情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核心词都在于写出“特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同样的写人习作, 有规律可循, 有发展轨迹可找。同样写特点, 要求各有不同:

(1) 教学内容:从具体到抽象

中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三年级的一节课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对话, 如何抓住特点来表演对话, 使得孩子们在参与、互动、观察、模仿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掌握到了一种技能, 可以通过预演的展现凸现一个人的特点。而学生到了六年级, 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对于什么是特点、如何表现特点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对比、小结等形式, 可以使学生对“特点”一词在习作中的表现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较高的定位。

(2) 教学手段:从演绎到归纳

以上从教学内容分析了两次习作在知识链中的不同要求, 与此结合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有一个明晰的变化:起步阶段, 重在指导, 师生进行即兴表演, 建立“懂和会”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对话”, 还能够在习作过程中运用对话描写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运用阶段, 重在自悟自得, 而教师更多地承担了一种引导和点拨的角色, 让学生更多地发挥同伴互助的资源, 看一看、议一议、评一评, 在不断补充的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相关的习作技能。

2. 立稳两条坐标轴

习作过程不仅是一种综合的知识运用过程, 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过程, 它还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要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必须要建立作文能力和知识发展的序列, 立稳习作发展的坐标轴。

(1) 纵轴线:语言文字习得发展线

这是教材安排体例呈现出来的螺旋发展轨迹, 具体体现在写人题材习作中, 知识线索就是从单个地接触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描写等一系列的技巧到综合运用这些手段, 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

(2) 横轴线:儿童学习心理发展线

指学生在运用语言表达情绪、记叙事情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在初学习作的时候,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一件事情来写人, 在叙事中体现“人的活动”;而到了五、六年级, 更加注重通过细节刻画的方式来写人, 描述中突出“人的特点”, 这样逐步细化、深化、精化, 其本质就在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由表象到抽象, 由具化到细化的一种规律性的过程。

3. 把握三个关键要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被作文”现象层出, “假大空”人物普遍, 在习作指导过程中, 教师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要素必不可少。

(1) 需≠要

“需”是指不可缺少, “要”是指渴望得到。“需”和“要”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让“需”变成“要”, 就需要我们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 使之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愿意参与的一种形式。

(2) 懂≠会

“懂”是停留在看、想层面的思考, 是对事物的一个认识过程;“会”是在看的基础上的做、练, 是在操作层面上的应用过程, 这就是说孩子知道了怎么写和最后他能不能写好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教师要真正成为孩子习作过程中的一个同行者, 而不是一个指手画脚的指令者。

(3) 此≠彼

此人非彼人, 我们不能说那个同学已经写得很好你为什么写不好;此时非彼时, 我们不能要求一次会了次次都会, 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远比我们想象和期望的要漫长要艰难, 不能急于立竿见影。

4. 落实四个教学环节

如何利用好10%的资源, 达到100%的训练效果呢?结合具体课例, 笔者认为在具体的习作指导中必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 作前曲:未成曲调先有情

单元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是前后呼应的, 从不同角度应和了单元主题, 也从不同高度推进了单元目标, 所以在设计习作课的时候, 必须把它与整个单元的主题、知识主线紧密结合在一起, 做好充分的习作启动准备。

以五年级“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例, 可以在习作指导之前先做好两项工作。首先, 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建立人物素材库:熟悉文本的语言之后选取相同题材的课内外文章进行集中阅读, 课文可以跨单元选取, 也可以在名家作品中收集, 积累人物及其特点以及作者采取的写作方法, 感悟怎样根据人物特点和表达中心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其次,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勾勒人物素描卡:从文本人物到生活人物,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我们引导学生边读边联想在生活中, 有没有跟文本人物相类似的人。可以是性格、形象、脾气等方面, 可以从老师、同学、亲戚、朋友, 甚至是陌生人中搜寻, 重新以“陌生化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 也可以从记忆中搜索相似的面孔, 进行人物素描卡的创作和积累, 形成一种迁移, 为接下来成篇的写作奠定基础。

(2) 作中曲:笔下生花巧设境

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这是学生课堂习作的快乐源泉;教给学生习作方法, 让学生产生“我能写”的自信, 这是当堂写作的成功保障。

以三年级下册“介绍我自己”为例, 笔者是这样营造课堂习作的氛围。首先, 遵循规律:由浅入深。这一节课之所以分成四大板块, 就是依照孩子的心理特点, 抓住了几个要点, 使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牢牢抓住一条线索:猜猜“我”, 聚焦“我”, 凸显“我”, 完善“我”, 形成梯状发展线索, 步步为营地实现对他们的“帮”“扶”“导”。其次, 突破难点:由彼及此。在这一节课中, 由于写“我”的内容很多, 孩子们很容易变成泛泛而谈, 如何能够紧扣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写人”呢?这时候教师的“下水文”往往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从“懂”到“会”的桥梁, 让孩子们不仅知道“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 而且还将进一步知道“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

(3) 作后曲:你评我改都能行

展示、交流学生习作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问题, 帮助学生在顺利完成“一篇”以后, 进而总结出“一类”的写作规律,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 贵在内化:由一到三。小磨蹭、小辣椒、小捣蛋等词条不仅对于开阔孩子们的思路, 拓展孩子们的写作范围有比较大的帮助价值, 而且孩子们围绕着“迷”“馋”“辣”等核心词语, 知道如何进一步去表现。

其次, 效在课外:由点及面。将作品带回家, 请爸爸妈妈做第一读者, 写鼓励的话;钉成册, 请同学们轮流看, 评最佳作者;布置成宣传栏或者发表在班级网站。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展示, 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4) 曲外曲:余音袅袅深迈进

一般而言, 作文指导课讲评结束以后, 一篇习作的任务基本上就告一个段落了。但是前面也一再强调, 用10%的比例来完成整个小学阶段写人题材习作的训练, 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课内规定的六篇之外, 必须还要有一些相关的辅助性的习作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和阅读结合, 形成一个小练笔;也可以在课内作文完成之后, 和周记或者航海日记之类的相结合, 形成一个系列, 让孩子们在一个阶段重点学习和巩固一种类型后, 以达到余音袅袅的效果, 这就是曲外曲。

四、展望

该文仅以写人题材习作为例, 探讨了有关习作教学的一个小小分支。从理清序列到理顺教学, 有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

写人的作文怎样写 篇3

(小博士)

写人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作文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眼睛的神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我的妈妈》。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他妈妈的外貌的——“我的妈妈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后来,我又让他写《我的妹妹》,结果他写道:“我的妹妹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我心想,他这么写也有“理由”,他的妹妹长得像妈妈,这没什么不对。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他写《我的奶奶》。结果,他写道:“我的奶奶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同学们,你们说他这样写对吗?如果按照他写的样子,把人物画下来,那这三个人就是一个样子。这个例子说明,这个同学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其实,我们抓住这个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来写就可以了。比如,班里来了一个瘦瘦的男孩子,有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他长着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腿,细细的脖子,连眼睛也是细细的。还有些害羞,像个女孩子。”看了这样的描写,一个瘦弱的、有些腼腆的男孩子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比如,有一次我让我班上的学生来写一写我。因为我的头发长长的,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有一头浓密的、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真漂亮。”这样的描写,抓住了我的外貌特点——乌黑的长发,形象地表达出我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顺序。外貌描写的顺序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描写的时候,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总之,写人物的外貌时,要细致观察人物的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然后再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独特之处,进行重点观察。

二、人物的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往往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来,要写好人物,就要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使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

语言描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引语和提示语。引语指引用的人物原话,反映到书面,就是引号之内的内容;提示语则在引号之外,交待说话者及其情态。按提示语和引语位置的不同,语言描写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说”后用冒号。如:

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2.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说”后用句号。如: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3.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引语,“说”后用逗号。如: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4.只有引语,没有提示语。如: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最后一种形式时,读者应能根据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或者语境很清楚没有必要点明说话者。

以上是语言描写的四种基本形式。在写作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别人怎么想的,我们怎么能知道?其实,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反映出来。例如,人害羞的时候往往会脸红,犯错的时候往往会耷拉着脑袋不吭声,兴奋的时候往往眉飞色舞,痛苦的时候往往会满脸愁苦……这些心理活动可以借助外貌、神态的描写反映出来。

那么,我们怎样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1.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形象。在写作时,可以用“我想”“他心想”“心里嘀咕着”“心里盘算着”等句式表达出来。例如,下面这段文章,就是人物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这时,我想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田洋。田洋平时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他总是非常热心地伸出援手。在班上,他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在路上,他替行动不便的同学背书包;每天放学,他还护送同学过斑马线……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田洋同学,他正满腔热情地帮助这个小弟弟寻找丢失的小狗。

2.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nlc202309021328

人物的心理描写离不开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因为一个人的想、做、说,总是互相关联的。请看下面这段心理活动描写:

明明最怕放鞭炮。除夕那天,屋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明明一听,跑到床上,钻进了被子里。过了一会儿,鞭炮声停了,被子里传出咯咯的笑声,明明慢慢地露出头来。看着他那通红的小脸蛋儿,我们都笑了。

第二天,我正在做功课,不知谁在院子里放了一个“二踢脚”,吓了我一跳,明明也吓得捂住了耳朵。可是,他看到了我的神情,马上露出顽皮的笑容,大声说:“原来哥哥也害怕鞭炮!”我回头瞪了他一眼,他立刻不出声了,还朝我吐了吐舌头。

作者抓住了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状态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放鞭炮时,明明钻进被子里,一阵咯咯的笑声过后,才慢慢地露出头来,这样,就把小朋友既害怕又觉得有趣好玩儿的心态形象地表现出来。见‘我’被鞭炮声吓了一跳,他“捂住耳朵”,大声笑话‘我’,还朝‘我’吐舌头。这些描写,把明明顽皮的性格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让人物在笔下栩栩如生,写出人物的个性来。

下面有几道写人的练习,请同学们动手练一练吧!

[挑战自我]

1.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

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爸爸笑,妈妈笑,姐姐笑,我也笑了。

你能将他们笑的神态写得更具体、生动吗?

2.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话,思考一下: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找一找描写徐新踢足球的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他。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往左轻轻一拨,晃过了对方。然后,徐新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了对方的球门。

3.以《XX和XX的对话》为题,写一个对话片段。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体现人物的感情、性格,刻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并注意运用对话的形式,如:医生关心病人、老师教育学生、父母爱抚子女、同学之间的一场辩论、售货员对待顾客的态度等。

4.读下面这段话,用波浪线画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每当我看到那两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着我们采来的青草时,心里美极了。我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笼边,看个不停。有时,我甚至把兔子抱在怀里,一手喂草,一手给它捋毛,有时还把脸贴在兔子身上。

5.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一个人的粗鲁。

小姑娘的写人作文 篇4

暑假里,我和妈妈去买水果,水果摊上一个个苹果水灵灵,红彤彤的。看着让人流口水。一个姑娘,她的苹果看起来很不起眼,在这些水果中显得格格不入。看他的摊位上的苹果,只有拳头大小,再看看小姑娘,一身衣服很破旧,脸蛋涂的像一只大花猫,黑乎乎的双手上拿着一个苹果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们。好像在说“买点我们的苹果吧”。我拉着妈妈的手说:“买点儿那个小姑娘的苹果吧!”妈妈顺我手指的方向来到小姑娘的摊点,妈妈问:“苹果怎么卖?”小姑娘连忙说:“我的苹果很便宜的,您看着给点钱就行。”妈妈皱了下眉头,小姑娘拿着苹果硬塞到我手里,又慌忙说道:“我的妈妈生病了,苹果没有按时浇水,所以不是很大,但是这个苹果也是又脆又甜的。”小姑娘说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眼盯着我和妈妈,像是在说:“求求你买点吧……”妈妈想了会儿,拿出50元塞给她说:“那我买些你的苹果吧。”说着妈妈挑了些苹果准备走,小姑娘连忙开始找钱,可找了半天也不够,妈妈说:“不用找了,留下你买点上学用的东西吧。”说完便拉起我走出了市场。

过了三天,我们在小区里又遇到了那个姑娘,姑娘提着一大袋苹果对妈妈说:“我在这儿一直找你们,终于找到了,我妈妈的病好了,苹果的产量也好了,这些苹果就当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这一次,小姑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件红色的上衣映衬着他格外美丽,一口气说完,她便转头就跑了。

小学四年级写人的作文 篇5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写人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写人的作文1

我有一个妹妹,她可淘气了,有时别人说她,她却还是在一旁露着牙笑。

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她悄悄地走过来,跟没事人似的,其实肚子里装着一肚子的“坏水”!一会儿,不知怎么的,从我的笔袋里“偷”走一支蓝水笔。她拔开笔帽,趁人不注意时,往人的胳膊上画一道儿,当别人说她时,她在那伸着脖子笑,觉得很好玩似的。

还记得上个星期四下午,我放学回到家,妹妹在屋里睡觉。我推开门进去,坐在床上。不一会儿,她就醒了,我们俩趴在床上玩。这时,一个小巴掌朝我脸“扇”了过来,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妹妹在笑。我心想:一定是她干的,我就大嚷起来:“你干吗呀?不知道这样很疼吗?”妹妹还是在那哈哈大笑。

还是这招,今天上午,我没招她也没惹她,她边笑边朝我走过来,又打我一下,而且还用脚踢我的椅子。妈妈看见了,用玩具打了她一下,她伸手就夺了过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妈妈气得直瞪眼。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淘气的妹妹。

小学四年级写人的作文2

一双像黑宝石一样耀眼的眼睛,一张樱桃小嘴,一头乌黑亮丽的两条小羊角辫搭在肩上,柔顺的斜刘海上别着一只精美的发夹……她如同太阳般温暖,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李靖。

李靖是一个爱读书的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她总爱在在伙伴们玩游戏的旁边,一棵高大的树的秋千上读书,似乎这样会给她带来无穷的快乐。每次,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她总是慢慢“咀嚼”着她那百看不厌的书。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约李靖出去玩,我左等右等将近等了半个多钟头,连半个影子也没看见她。我等急了,一口气跑到她家,一进门,顿时傻了眼,我在公园喝西北风,她呢?却躲在家里悠闲地看书。我没有惊动她,悄悄地走进书房,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大书柜,看得我眼花缭乱,一本漫画书也没有,只有一本《米老鼠》的杂志勾起了我的兴致,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太无聊了!也许是我太累了,一下子就倒头而睡了。等我醒来时,时针指向了5,可我的好朋友李靖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

我的姑姑小学写人作文 篇6

过了几天,姑姑又买来短袖,穿在长袖的外面,她说这样才时髦。接着,姑姑又赶着买口红,买化妆品,看着她脸上那些花里花俏的颜色,我真感到恶心,可是姑姑却说这是生命的颜色,是不可侵犯的……

奶奶快过生日了,姑姑说,这是奶奶的六十大寿,得好好庆祝。快到奶奶家时,姑姑说忘了给奶奶买花,让我们先走。等门再次敲起时,姑姑出现在了门口,她还没说一句话,奶奶就把门关了,说:“嘿,我过生日还有人来找茬?真是!”原来姑姑又把头发改成了刺猬头,浑身着黑,奶奶才认为姑姑是来找茬的。

写小姑的小学写人作文 篇7

个人认为,除了作文教学课外,还应将写作教学贯穿于平时的课文讲解中,在长期的课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有实质性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可精心设计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在比较阅读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学会写人的方法。

以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一文的教学来说。这篇课文选取了描写人物的三个片断,分别表现的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严监生;泼辣张狂、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的王熙凤。在阅读中掌握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若掌握写人的方法是需要费一番工夫的。我主要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感悟写人的方法。

一、比较阅读中悟得写人要抓住人物特征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已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比较三个片断塑造的人物性格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较轻松地比较分辨出三个人物独具各自的特色。我又让学生将人物的特征相互交换,再与课文中描写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比较,看描写的内容与互换的性格特点是否契合,学生立刻表示不能互换,因为描写的内容与反映的性格极不相符。这时我顺势启发学生描写人物时必须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且所写的内容必须围绕人物的独有特征。这样比较阅读后,学生不仅懂得描写人物时必须抓住人物的独有特征,而且明白选取的内容必须围绕此特征展开。

二、比较阅读中悟得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我让学生寻找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别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在阅读比较后认为突出小嘎子的特点是抓住了人物摔跤时的动作、心理活动来表现;突出严监生的特点时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病重时的动作和神态来体现的;写王熙凤时主要通过人物出场时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其性格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写人必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比较阅读中悟得借助细节描写让人物性格更加丰满鲜明

学生明白通过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似乎已完成了掌握写人方法的目标,而我又进一步让学生比较品读描写严监生和王熙凤的语段,让学生思考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交代严监生不肯放下伸出的剪刀手闭眼咽气的原因。细心的学生品读后发现,课文主要抓住严监生回答两个侄儿、奶娘及妻子赵氏的猜测的不同的动作、神态的细节。仅仅是一个不肯咽气的原因文章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就把严监生爱财不仅胜过亲情,更胜过自己生命的吝啬鬼形象在这一细节刻画中跃然纸上。通过这个细节的品读,学生对作者的精巧构思和描写功力不禁赞叹不已。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细致品读描写王熙凤的有哪些细节,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很快地找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服饰、外貌、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来突出。通过比较品读学生明白可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丰满鲜明,只是要根据习作塑造人物特点的需求来灵活确定细节描写的重点。

学着侧面写人 篇8

这段文字选自魏巍的《我的老师》。从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也可以读出这位老师的优秀。相比较“啊!我爱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非常的优秀,他教学有方,循循善诱,深受学生们的爱戴……”这样的赞美,作者的描写是不是读起来更真切,更感人?

这种对所要描写的对象不作正面描述,而是通过对其他人或事的描绘、渲染,来烘托描写对象的方法,就是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比较曲折含蓄,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也给文章增加一种耐人寻味的效果。

再如,《陌上桑》中这样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诗中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出神地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下帽子去整理头巾,希望引起她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也忘记了手中的锄……各种人都为罗敷的美貌倾倒,你想罗敷有多美!这里不直接写罗敷美的形象,而从侧面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再创造”一个罗敷。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不妨多些侧面描写,常用的方法有:

景物烘托法——通过对与描写对象有关的时令、气候、地点、花鸟草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他人反应法——人物的言行,别人看在眼里,听在耳内,反映在心中。从他人的反应,可以更好地看出这个人的特点。如《师恩难忘》中,听田老师讲故事时,“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借人写人法——借他人之口写人、评人,是写活人物的好方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女佣阿三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总之,侧面描写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描写的人物“活”了起来。

小学写人的作文200字 篇9

我妈妈今年30岁,名叫易艳连。她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有一天,我去妈妈公司里,看见妈妈在工作,她工作很认真。有一次妈妈要去同事家,因为妈妈要和他的同事一起工作,不过他不在家。妈妈说:“我们等等。”我想起我学过的第8课《我不能信》的课文,我听了,也陪着妈妈开始等。等呀等。一直等了两个小时,妈妈的同事终于回来了。那位叔叔说:“不好意思,我有些急事来迟了,让你和你的儿子等这么久了。”我说:“这没什么。”妈妈说:“没关系。:

我妈妈的忍耐精神可真值得我学习,我已经明白妈妈的辛苦了。

我的妈妈小学写人作文 篇10

妈妈有着一双温暖而强大的.手。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那双手就和我形影不离。一直呵护我、保护我。在我刚刚学走路的时候,妈妈的手就像是我的拐杖一样,只有牵着那双有力的大手我才敢勇敢的向前迈步。那时候感觉妈妈的手就是我的全部,握住了那双手就像握住了整个世界。

可是随着我渐渐长大,不再让妈妈牵着我走路了,也渐渐的离开了她那双手。有一次、在过红绿灯的时候、妈妈再次牵着我的手。我也又一次握住了妈妈那双温暖的手,突然间我发现妈妈的手变粗了,不在像以前那样柔软了、光滑了、手掌上还出长了老茧因为我知道,她那双手为我操劳了很多很多。就是那双手为我烹饪过美味佳肴;就是那双手为我洗干净书包;就是那双手在雨天为我撑起一把大伞。

浅谈记事写人文章中的侧面描写 篇11

常见的侧面描写有以下几种:

一、景物点燃。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范围里自然景物的描绘。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主要是便于小学生阅读,因而不像中长篇小说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有大段的景物描写,往往只有几句话,而这几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或时间,更重要的是能烘托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正如矛盾先生所说:“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者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如《穷人》一文中“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一段话,交代了天气的恶劣,同时,正因为有这种不利条件,就为后面渔夫一家和西蒙一家的贫穷而设下伏笔,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为展示渔夫和桑娜的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而做铺垫。再如《唯一的听众》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一段,通过对我拉琴的地方的描写,说明我对拉琴的重视,同时也表现出我拉的不好,心情很沮丧,对学琴没有信心。突出的说明了“耳聋的老人”在我的学琴生涯中给了我“信心”。

二、场面烘托。是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通过一般人物的活动的描写,渲染气氛,以烘托主要人物的活动及精神面貌。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在“伯父去世了……各色各样的人都有。”这一段话中,通过对伯父去世后,在万国殡仪馆人们来追悼他这一场面的描写,表现伯父受人尊敬和爱戴,烘托出他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思想品格。

三、其他陪衬。就是通过对熟悉、了解主要人物的人的动作、心里描写或是通过特定环境中熟悉、了解主要人物的人的自我叙述,来突出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不叫我干重活儿。”一段中,通过伯父家女佣阿三的语言描写,更加映衬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四、反衬。就是通过相对或相反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对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凶残的描写,反衬出父亲面对暴徒沉着冷静、坚强勇敢的性格。

小学写人的作文350字 篇12

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看见爸爸早已下班回到家。我好奇地说:“老爸,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早呢?”“我提前回来的,肚子有点不舒服。”爸爸笑着说。我“哦”地一声,像只小老鼠跑进房间里。

做着做着,我听见一阵阵音乐,我惊讶地跑过去试探了一下,天哪!简直不可思议,老爸在客厅里跳起了街舞,我看了一会儿,实在看不下去了,你看,老爸脖子上戴着妈妈的丝巾,手上拿着扫帚,裤子掉在大腿下面,这时,我大声地叫道:“老爸!”老爸一惊转过身来,我捧腹大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老妈回来了,老爸连忙跑过去,亲切地说:“HI!……”这说的什么呀?根本听不懂!妈妈笑着说:“你爸怎么了?”我看了看爸爸说:“我也不知道。”

小学三年级写人的作文 篇13

说他调皮。除了曾卓,他是班上的一个。只要他在班上出名,他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有一次,我从厕所回来,看见走廊里有人。走近一看,发现他一手拿着玻璃碎片,一手拽着郭拓业,说着什么。。。看到老师走远了,他赶紧放开郭拓野,跑回座位假装做作业。

虽然他很淘气,但他很乐于助人。有一次,放学晚了,李政要去桥北复习英语,怕老师着急,就借了我的手机。我想玩手游,就说没带。听到这里,他走过来严肃地对我说:“张玉香,我们是好朋友吗?其实我知道你带来了,借给李薇吧,他真的很着急。”我有点不好意思。明明带了手机,却撒了谎,撒了谎。杰克借它是因为什么。下次有事怎么办?我跑到李政,把手机借给了他。

小学三年级写人的作文 篇14

妈妈说:女孩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我觉得就是要求女孩不能只追求外表的美丽,而要认真学习,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内涵。现在我不仅努力学习,还培养了许多兴趣爱好。我喜欢绘画、围棋、钢琴等。这几年,我获得过许多荣誉。可是,我觉得这些都像我前进路上的小景点,它们给我提神,催我奋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把把人生的道路走得更宽、更远。争取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现在,你一定想知道我的相貌吧?我长相平平,特向我爸。圆圆的脸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一对眼皮想双还没有双起来。我的嘴巴还算漂亮,但是里面长了两颗大门牙还有点歪。我还有一头浓密的头发。

上一篇:黄金现货简介下一篇:压气球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