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在挫折中成长

2024-09-09

作文我在挫折中成长(精选8篇)

作文我在挫折中成长 篇1

今年暑假,我再一次读了安徒生童话这一本书,书里的故事都很精彩。其中,《丑小鸭》的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丑小鸭一生下来就非常丑,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可怜的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在离家出走的日子里,它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它靠永不言败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它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了《丑小鸭》这个故事,我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丑小鸭身上那坚持不懈的品质。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只要不被挫折击倒,自强努力,最后一定能走向成功。

如果每人都像丑小鸭那样,那该多好呀!我遇到困难,总是有想放弃的想法。记得有一次,我古筝弹得不好,因为曲子太难了,练了好久都没练好。这时我想要放弃了,但是丑小鸭身上的精神,让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惭愧。我以后遇到挫折,再也不会放弃了。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作文我在挫折中成长 篇2

初读《中国学校体育》, 要从体育组王老师在“一线话题”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说起。当时, 他乐滋滋地高举《中国学校体育》说:“快看, 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惊讶地接过书, 一口气读完他的文章, 那是一篇有关课改的纪实性文章, 实实在在的阐述, 没有任何的语言修饰, 却有很强的参考性。读完文章, 我不由地对王老师产生了一种敬意。当时,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 即我也一定要在《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文章。从那以后, 每到课余时间, 我总是将《中国学校体育》捧在手里细细地品读, 对“一线话题”几乎是每篇必读。“一线话题”中“点子中标”、“点点新意”等小栏目, 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其教学方法、练习手段可以直接运用于实践;“点子下载”栏目充分体现了一线体育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策略;更有“一点心声”栏目, 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喜、怒、哀、乐, 以及吐露心声的“家园”, 在这里, 我可以感受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种种压力与困难, 更可以感受到作为体育教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而使我更加充满自信地投身于课堂教学。在“一线话题”栏目的指导下, 我的课堂教学逐渐地有了改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课堂充满了教学智慧与策略;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大幅提高, 开始变得主动乐学;课堂氛围更加热烈、和谐, 教学互动更加积极, 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此外, 在认真阅读、不断学习的同时, 我开始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思考和经验记录下来, 并逐渐整理成文。尤其是在2007年以来, 我开始试写“一线话题”栏目每期征集的文章, 并在每次收到新一期的杂志后, 总是迫不及待地阅读“一线话题”里与自己所写内容类似的文章。我一边学习, 一边与自己所写的文章进行对照, 查问题、找不足。通过比较使我对写作、科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2007年9月, 我写的一篇“我与家长的故事”经过几次反复修改后, 鼓起勇气投向了《中国学校体育》, 之后我始终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期待着。不过, 最终还是得偿所愿, 这也成为自己在《中国学校体育》上刊发的第一篇文章。

从此, 我开始更加注意平时的积累, 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 我都将课堂的亮点和不足记录下来, 并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修正。而我的课堂, 也逐渐成为了学生最喜爱和不舍的课堂。每当其他教师感慨我教科研能力迅速提高的时候, 我都会自豪地把《中国学校体育》呈在他们面前, 并说道:“这就是我的老师。”

我在“唠叨”中成长 篇3

在我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母亲大人的唠叨声,上厕所不能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写字要认真、每天按时睡觉、收拾书包时不要胡乱塞……

从我上幼儿园起,妈妈的唠叨声就充满了我的生活。小时候,我总是默默地忍受着妈妈的唠叨,但是,俗话说“忍耐是有底线的”,就因为妈妈的唠叨,我就和妈妈打过几次架了。

记得有一次在星期天,我正在做作业,妈妈洗完衣服过来晾衣服,一边晾衣服,一边说:“小宇,别趴在桌子上,把椅子往前一些,腰挺直一点,别像没骨头似的。”,我没好气地说:“知道了,晾你的衣服吧,你不说话,我不拿你当哑巴!”妈妈有点儿生气似地说:“小宇,我从小教育你,要对长辈尊敬,难道你又想被罰吗?”,我下意识地捂住头,嘴里嘟囔着说:“反正我又没对你没礼貌。”,没想到妈妈耳朵可真灵,马上就听见了,说:“我唠叨也是为了你好啊,你想想,你要是现在坐姿不端正,将来养成习惯,就会成为驼背,一个腰板挺直的五尺男儿和一个难看驼背男子,你想要哪一个呢?”我生气地说:“我的事用不着你管,你也别诅咒我!”妈妈也生气的说:“这怎么就是诅咒呢?我是为了你好啊!”我生气地跳起来,对着妈妈大声地说:“我的事用不着你管,我爱怎样就怎样!”

妈妈好像也愤怒了,说:“好,今天一天我不唠叨,我看看你自己怎么办!”说着,妈妈就把嘴紧紧地闭上了,我喜出望外,真是太好了,我还没说什么,妈妈自己就主动“缴械投降”了,我美美地往床上一躺,把作业一丢,说:“我自由了!不听唠叨喽!”

我冲进自己的房间,捧起漫画就看,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才跑到饭桌前胡乱吃了两口,然后就跑进自己的房间去玩电脑,妈妈在旁边冷眼看着我,什么也不说。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小伙伴们叫我下去踢球,我一想:还有一半作业要做呢。可是经不起伙伴们的诱惑,就跑到了楼下去踢球了,这一踢球,就忘了时间,直到晚上六点,我才回家去吃晚饭。晚饭后,我又和小伙伴去逛街。到了晚上八点,我们逛街回来后,我刚准备早点睡觉,才猛然想起还有作业没有做完,要是妈妈唠叨我的话,说不定我早就做完了,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我只好到课桌前做作业去了。

到了晚上十点半,爸爸妈妈都已经睡着了,我才勉强做完了作业,收拾好作业,我疲倦地趴在了床上,心中满是悔恨和自责,同时我暗暗发誓,再也不嫌妈妈唠叨了!

妈妈的唠叨虽然罗嗦,但让我养成了诸多的好习惯,现在我上初中了,就因为妈妈的唠叨 ,我从一年级至今,从没上过学习辅导班。在妈妈唠叨的督促下,我的成绩仍在班中名列前茅,妈妈的唠叨,是温暖的、是温馨的、是亲切的,使我激发动力,催我努力,让我循序渐进,天天向上。现在没有妈妈的唠叨声,我就感觉好像缺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一样,感觉心中空荡荡的。生活在唠叨中,我感觉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温暖的。

责编:王敬川

挫折中我在成长高一话题作文 篇4

记得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故事。艺术节到了,学校要举办一次文艺会演,要求每个班派出代表参赛,而在音乐方面有着较好的天赋的我一不小心就被选中了。说实话,我的心里一直在打退堂鼓,尤其是想到上次的失败。但是,时光老人并不会因为我的害怕而停止脚步,他一如既往地走着,走着,就这样比赛的日子如期而至。

这天,太阳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勤劳的出来与人们打招呼,而是被大片乌云无情地包围了起来,薄雾弥漫着整个校园。面对这样的天气,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比赛在期待与忧虑的思绪中拉开帷幕。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马上就要上台了,可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呀!心急如焚的我在台下来回踱步,我不敢想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天气不怎么热,但我身上却冒出一身冷汗。班主任见我如此着急,走上前来,送上她的问声细语,“不要紧张,放松一下,成绩无所谓,只要你努力了,并为之奋斗了,胜利就已经属于了你。”听了老师的话,心里舒缓了很多,但心中还是七上八下。

主持人念到了我的名字,该去迎接挑战了。我做了个深呼吸,调整步伐走上舞台,准备将内心沉积的压力释放。在那一瞬间,我的眼睛又一次接收到了老师那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眼神。我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不要怕,让自信的花朵在此刻绚烂的绽放吧!比赛中,我将自己的灵魂从心底的牢笼中完全释放出来。我的歌唱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我静静地站在舞台中央,沉积的内心感到无比的舒缓,那双鼓励与期待的眼睛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此时我觉得身体暖洋洋的,猛地抬头,原来太阳早已挣脱了乌云的怀抱,正无私地挥洒着他那耀眼的光芒。整个演出可以说是近乎完美。并且最终我也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经过了这一次的经历,我不再在挫折面前逃避,而是在挫折面前奋勇向前。

作文 我在中成长 篇5

我在分享中成长

海轻轻地告诉我:“最美丽的人生是将自己的欢乐与悲伤与别人分享,把别人的快乐、痛苦和自己一起分享!”望着海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题记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

小时候,常听妹妹喊:“哥哥,你有一颗青平果,我有一颗红苹果,个人切一半,我们不就可以品尝到两种滋味了?”那时我并没有妹妹这句漫不经心的.话,更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 后来上了小学,老师常常对我们讲:“同学们,你们都渐渐长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他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互换后便都有了两种思想。”年幼的我并不清楚所谓的“思想”。只是懵懵懂懂地觉得老师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好东西不能独占,要懂得分享。”于是,我开始找朋友和我一起搭积木,搭公园,动物,森林……开始让我大开眼界,每次都在快乐的笑声中度过。

我常常和许多好朋友一起出去玩,习惯各自买许多好吃的东西,一路上互相分着吃,让我尝到了不少的美味。

在课余时间,我把自己心爱的“笑话”书拿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换看看,几天下来,尽然让我看了十几本书,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回忆起那段分享知识的岁月。

岁月悄悄流逝,转眼间我来到中学,依然喜欢且留恋那种分享的感觉,因为分享可以享受更多一种感觉,因为分享可以增进友谊,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着实给多姿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细细想来,分享从表上看是自己所付出的而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讲却是收获。当你正尝试着把我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时,其实你的胸襟已开始变得宽阔了,快乐也离你不远了。

我在劳动中成长作文 篇6

那时,我年幼无知,总是想着一切事情妈妈都可以做,我自己可以什么也不做。所以,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突然,妈妈走过来,认真地对我说:“欣欣,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也该开始替妈妈分担家务了。所以,今天的碗由你来洗。”什么!我一想到那沾满米粒和油腻腻的碗碟,就直打哆嗦。我心想:一会儿我那双“玉手”沾了那些东西可怎么坐在电脑前敲击我那心爱的.键盘啊!于是,我又是撒娇又是请求,可是妈妈却铁了心要让我洗。无奈之下,我只好走进厨房,面对那脏兮兮的碗碟,忙碌了起来。

片刻之后,一声“响雷”传进了宁静的房间中:“妈妈!我洗完了!”“不是吧,这么快,你一定没有好好洗吧?”妈妈边走边说。“谁说的,”我急忙争辩道,“我肯定洗干净了!”“既然这样就给我一个碗,让我检查检查。我说行了,才能过关哦。”妈妈说道。我一听,连忙递上一个碗,让妈妈检查。妈妈一摸,脸色沉了下来:“你没放洗洁精吧?怪不得这么快。”我羞愧地点了点头。于是妈妈便开始给我做示范:妈妈拿出一个脏碗,接了一点水,把抹布浸湿,又挤上一点洗洁精,便把抹布放在碗里使劲擦起来,直到油渍去掉后才放到水龙头下冲洗干净。“看,这样就干净了。”妈妈说。我不禁睁大了眼睛,刚才还油腻腻的碗,现在已经变得洁净如新。这整个过程既像变魔术,又像丑小鸭变白天鹅。或许就是此时吧,我明白了劳动的意义。

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看着一只只碗变得白净;看着一只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看着它们一个个变得如洁白的玉石。我,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劳动带给我的快乐。

让孩子在泥泞与挫折中成长 篇7

据笔者了解, 中小学生放学在家帮家长做家务活的可谓凤毛麟角。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和锻炼,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般的养尊处优的生活, 孩子在校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有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连衣服都不会洗。笔者从报纸上看到某大学一名18岁的独生子女大学新生, 因宿舍内只有电扇, 没有安装空调, 入学没几天就跳楼自杀。有的家长对子女百般娇惯, 本来应由孩子做的许多事情, 却不让孩子去做, 由自己包办代替。孩子考上大学, 到学校报到时, 父母像保镖一样护送到学校, 大人背着行李物品, 而孩子则空着手跟在后面,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久而久之, 使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不劳而获、害怕吃苦、贪图享受的不好习惯。这种现象不要说在城镇, 就是在农村也较为普遍。这也正反映了我国目前教育存在的一个弱点或者“盲区”———缺少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最近读到鉴真大师一则小故事, 相信可以让许多育人者意识到在施教途中多留些“泥泞”与“挫折”的重要。

故事的大意是:鉴真大师在剃度一年以后, 寺里的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 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缘。有一天, 日已三竿了, 鉴真依旧大睡不起, 住持推开房门, 见床边堆着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 堆这么一堆破鞋干什么?”鉴真愤愤不平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都穿不坏, 我刚刚剃度一年多, 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住持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 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透雨, 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寺前的路是一块黄土坡地, 由于刚下过一场透雨, 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问:“你是愿意做个天天撞钟混日子的和尚, 还是愿意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我当然想做个名僧啦。”住持捋着胡须接着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当然。”“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上又干又硬, 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住持没有再说话, 迈步走进泥泞里, 走了几步后, 住持停下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一趟, 你是否能找到我的脚印了呢?”鉴真答道:“那当然能啦。”住持听后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 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鉴真顿时恍然大悟, 重新踏上了化缘之路, 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名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伟大导师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 只有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 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挫折教育应是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缺少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也是不健全的教育。俗话说:温室里育不出万年松, 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孩子是国家的希望, 是民族的未来, 如果吃不得苦, 经不起艰难挫折, 没有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将来必然难以担当建设和保卫祖国的重任。

美国的洛克菲勒是举世闻名的世界超级富翁, 但他对孩子教育很严格, 孩子放学回家要自己打扫房间, 自己洗衣服。对孩子的零花钱也卡得很紧, 按孩子的年龄实行按周限额发放, 每周只有两三个美金, 每笔开支都要有详细记录。若有超额开支, 则在下周发放零用钱时予以扣除。为什么对孩子这么“苛刻”呢?用洛克菲勒的话来说:“就是为了避免出败家子。”据说, 西方许多国家还把孩子做家务活写入法律。由于教育得法, 孩子们都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我们的近邻日本非常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日本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 其他一切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参加劳动挣钱, 连许多富家子弟都不例外。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在日本的幼儿园里, 孩子每天早晨身着汗衫、短裤, 有的还赤着脚, 在运动场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日本儿童普遍衣着单薄, 但体质较好, 即使在冬天, 幼儿园的孩子也穿着短裤, 可很少见到有人感冒得病。日本川崎县阳光幼儿园, 一年四季让幼儿赤身裸体进行室外锻炼。日本有的中学还组织学生到荒无人烟的荒岛上对学生进行野外生存锻炼, 他们的挫折教育方法可谓用心良苦, 匠心独运。难道美国人、日本人不爱孩子?发达国家如此, 发展中国家也不乏其例, 印度不是就特意规定了小孩子的“饥饿日”吗?相比之下, 我们实在应该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了。

我在父亲的“恐吓”中成长 篇8

【成长故事】昨天是父亲节,没有打电话回家,没有消息是好消息吧,只能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了。

父亲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我是这样觉得。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直都很严厉,看见父亲就有些怕,这一点在我小时候尤其如此。小时候挨了父亲很多打,仔细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太不懂事了,总是做错事。挨打也是正常的了。

父亲对我的学习很关心,他总是用他独有的方式关心。当我小学成绩不好时,他总是搬出他小时候虽只读了两年小学,却读到了四年级的事迹,要不就是拿我哥哥为榜样来压我,要知道哥哥向来都是j好学生,家里墙上所有的奖状都是哥哥的。对比之下,老让我有强烈的压迫感。这还不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升至初中,这段时间父亲竟然用更大的“恐吓”来压我。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初二那年,他讲给我听的准备“丢卒保车”的事。因为当时哥哥成绩优秀,在初i时没参加中考就直接被保送上了高中,所以父亲就趁机吓唬我,说我不好好念书就不要念了,家里穷,供不起我们兄弟俩,如果我不想学了,就可以把家里的钱集中起来更好地来供哥哥上学。压力面前,我是进是退?抱着满腹的怨恨,我给自己打气说,一定要用优秀的成绩来还击父亲的“偏心”。

还好,经过我的努力,初二的成绩还真上来了。最起码在年级的总排名中提升了六十名。转眼初三了,更得加油了。不然真的就被当作卒子给丢弃了。

上一篇:研究生学术活动报告下一篇:新工作接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