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教案及反思

2024-10-19

一亿有多大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

一亿有多大教案及反思 篇1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开始上课,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有的学生说:“大米粒太小,能装满一个衣柜吧!”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测量,就测量一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或一定数量的1元硬币„„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1亿粒大米约1吨重„„。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有3个多王屋的天坛峰那么高;1亿本数学书有74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整节课,我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

一亿有多大教案及反思 篇2

1. 在描述数的大小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的建立不仅体现在学生能用抽象的数去定量刻画现实中的事物, 同时表现在学生能将抽象的数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能用现实中的事物去描述数的大小, 理解数的意义。例如:教学“想象:一亿有多大?”这个环节时, 我引导学生将“一亿有多大”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想象, 先用课件出示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1)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2) 一亿粒米有多重? (3) 一亿秒有多久? (4)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然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自由想象、大胆猜测, 再同桌交流, 最后组织全班交流, 充分感受数的意义,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2. 在推理与验证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美国学者格劳斯认为, 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 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 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实形成数感的过程也是学会数学地思考的过程。例如:在“探索: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这个环节, 我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 才能知道一亿张纸有多高?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得出:可以先测量100张纸的高度, 再去推算一亿张纸有多高。师生共同推算出:一亿张纸摞起来高约是10000米。接着教师出示1000张纸, 通过测量得出1000张纸是9cm多, 这时我再次质疑:1000张纸为什么不是刚好10cm?在学生回答后, 师生根据1000张纸的厚度再次推算:1亿张纸摞起来也是9000多米。最后教师引发学生思考10000米和9000多米, 哪一个结果更准确些?通过这样的推理验证与表达交流, 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 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在对照与反思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 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 表现于外部行动, 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 它便会自然出现, 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 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需要不断地对照与反思。例如:在“对比反思:一亿有多大?”这个环节, 我先让学生把“一亿张纸的高度”与“楼层的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对比, 接着出示如下的选择题:一亿个一元硬币摞起来大约有多高呢?A.相当于100层楼的高;B.相当于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C.相当于20个珠穆朗玛峰的高。最后出示:汶川地震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超过760亿, 直接经济损失达8845亿, 让学生谈感受。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多次的对比、想象、反思, 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让现实问题数学化,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例如:在“实际应用:一亿有多大?”这个环节, 我先让学生再次想象、推测: (1) 一亿粒米有多重? (2) 一亿秒有多久? (3)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接着出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解决: (1) 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约吃掉大米150千克, 一亿粒大米能让一个成年人大约吃上几年?如果全国每人一顿饭浪费1粒大米, 这些大米够一个成年人大约吃几年? (一亿粒大米约重2吨) ; (2) 绕地球赤道一周约是40000千米,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能够绕地球几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提升了数感。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3

摘要: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究过程,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自己来进行研究,渗透了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了一亿的大小,发展了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课;实验;推算;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85-2一、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第46页~47页

二、设计意图

《一亿有多大》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周围世界的习惯。为此,我们尽可能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做到方法要“活”,形式能“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课件、本子、计算器、秒表、实验记录表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认数。读数:10000、1000000、100000000

一亿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0个千万,10000个万。

师:对。那一亿到底有多大呢?你对它有感受吗?我们今天就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实验、感受它。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

活动一:数1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平时我们经常会数本子。像这样数(1、2、3、4、5、6、7……)按这样的速度数下去,数100本要多长时间呢?1000本。10000本、100000本、一亿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

光有估计还不行,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你打算怎样来验证呢?

小组讨论一下。

小结:数一亿本不现实,我们可以先数少点,可以先数10本或50本,由数10本本子的时间就可以得到数100本的时间,1000本、10000本,进而推算出一亿本的时间。

数学实验:数100本本子。

那数1000本,需多长时间?

那数10000本呢?100000本呢?1000000本呢?10000000本呢?100000000本呢?填写表格。

通过推算我们知道数1亿本本子需要(如90000000)秒。

9千万秒究竟是多长时间呢?我们对它还是没有什么感受,我们把它换算成比秒大一些的单位——分来看看。

把秒换算成分,要除以60,输入90000000÷60=1500000(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换算我们知道了9千万秒是3年多。根据刚才我们估计,最多的就猜了100天。而实际呢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数1亿本本子要近3年。这说明一亿怎么样?(很大很大)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算一算等数学活动,从时间的角度来感知一亿有多大,从时间的维度上建立起一亿有多大的感性数学模型。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二:自主研究,总结方法

1.回忆、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研究了数一亿本本子的时间,回忆一下我们是先(数100本),再(推算出一亿本的时间),然后(又把秒换算成大一点的单位:分、时、天、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数一亿本本子需要3年多。

2.那你还想研究一亿个什么?

生自由地说:如1亿张纸的厚度,1亿粒米的重量,1亿滴水的重量,1亿枚硬币的高度……

(汇报课前调查结果。)

3.每小组选择一个课题来研究,并填表实验名称:10100100010000换算:

结论:

4.小组汇报,教师随机介绍

(1)1亿枚一元硬币

小组汇报方法,推算出高度200000米。

你知道200000米有多高吗?

介绍:锦豪国际大酒店高108米。一亿枚硬币摞起来有1852个锦豪国际大酒店这么高!

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那你觉得一亿怎么样?

(2)1亿粒大米的重量

从100粒米的重量推算出一亿粒米的重量。

介绍:全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32500千克的粮食,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大约可供一个人吃223年。

5.师:看了刚才我们得出的这些数据你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模式,前面学生有了研究数一本本子时间的数学经验,有章可循。所以在下面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自己来进行数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后我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后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课堂上肯定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感想和收获,课后也可以用数学日记的形式把它写下了。

一亿有多大教案及反思 篇4

茭陵乡中心小学 王建广

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出示100000000)大家认识它吗?(指名回答)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会读会写一亿,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买践操作 1.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簿,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数100本练习簿大约所用的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1亿本练习簿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本上的表格(学生可以把90秒、900秒改为全班认同的其他秒数),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

小组反馈,指名读最后的得数。(3)进一步探究问题。

谈话:9千万秒(或学生推算出的其他秒数),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呢!2.量一量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可能 会出现测量的结果不是整米数,取整米数的近似数来表示)(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捧有多长呢?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测量的数据列个表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谈话: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还可能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

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指名说一说)3.称一称。

谈话:通过数一数,捧一捧,我们感受到一亿的大小,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工具,(出示天平)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天平能做什么呢?(学生对天平已有认识,所以能够想到。称”)那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1)实际称一称。

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100粒大米的克数。(2)列表进行推算,解决两个问题。

①解决第一个问题。

提问:13亿人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13亿?(让学生明确表中推算出的是1亿粒大米的重量,13亿粒米,就是13个l亿粒米,所以只能用1亿粒米的重量乘13)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

②解决第二个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交流反馈。提问:看了这两个计算结果,你想说什么呢?(在这里不仅让学生说说一亿的大小,同时要让学生说说应该节约粮食)

三、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对“一亿到底有多大”有认识了吗?你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评课稿 篇5

一、教学特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1亿座珠穆朗玛峰堆起来有多高呀?”1亿米的火车隧道有多长?

2.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合作,学习估算,学习交流。

※选取一个你们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

※小组内商量你们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学生个体进行汇报,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学习状态很好。

(1)在40位同学分成的5个小组中认真的在寻找1亿有多大?

(二)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灵活

“没有写完的用你的语言进行补充”。1小组汇报完了,我看5小组和1小组听的非常认真。

第一小组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

第三小组汇报:

二、教学思考

1.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说话当中,在思考当中,在操作当中,在交流当中,最能体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还是让学生静静的思考。

2.问题的提出指向性不够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与接下来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没有任何关系。比如,1亿米的火车隧道有多长?正确的是应该让学生思考在即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而非你还有问题吗?

3.用部分推算整体的办法来研究一亿有多大?但我总感觉,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让学生接触到数。似乎有些问题呀。

三、教学反思

一亿有多大教案及反思 篇6

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

100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教案,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占多大地方。

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少。

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1亿张纸折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生:我们实际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发现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这样1亿个小朋友需要占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

师:1亿个小朋友要占25000000平方米,相当于站满1000多所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

生:我们测量了1克米,数一数发现1克米约有53粒,这样1000克米就有53000粒,1亿粒米就是100000000÷53000≈1887(千克)

师:1亿粒米大约2吨,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天就要节约13亿粒米,约26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运送,要运7次!因而,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积少成多、利国利民。

师:如果以一年365天来计算,若每天读5000个字,则1年可以读完1825000个字,那么读1亿个字要100000000÷≈55(年)。这就是说,一个人每天看5000个字,要坚持55年才有可能读完1亿个字。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初步感知了1亿有多大。把我们这节课知道的结果回去讲给家人听。简单地说,1亿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数字乘1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目;如果用除法来算,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铁路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却是世界上最短的,还不够一根烟长。最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亿”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从广度(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面积)、深度(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1亿个字有多少)、多维度(1亿粒米的装载)设计了四个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对象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但即便如此,学生们还是对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有10000米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25平方千米的面积、1亿粒米大约重2吨等概念难以获得实在的表象。

上一篇:安全在心中-演讲稿下一篇:邓小平廉政思想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