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演讲稿(精选7篇)
李彦宏的演讲稿 篇1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中关村创业讲坛”发表演讲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很好,传统媒体并不会被新媒体所取代;现在的中国环境非常适合创业,并坦承阐述了自己创业的“魔鬼三角”,他感觉团队、融资、商业模式是其创业的“魔鬼三角”,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良好的开拓精神和智慧。
以下是李彦宏演讲的全文:
李彦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冒雨前来参加这次中关村创业讲座,我也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创业这个话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如果大家到百度上查一下我的创业故事的话,没有上百万也有几十万篇的报道,是非常多的人对这个东西非常的感兴趣。
今天来到国图我也感觉到意义非凡,因为我本人就是北大图书馆系毕业的,87到91年在北大读书,我上学的那一年北大图书馆系诞生了,我离开那一年有经济管理系,所以其实图书馆的意义也在逐步扩张和延伸,刚才常馆长讲了,举办讲座也是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我是深有体会。不只是现在,像我在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做论文,当时在北图来这查资料,后来在美国也是非常喜欢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在北大的时候也是喜欢听讲座,了解各个层面的人在做什么,如果说现在百度作出了一些成绩,我也很想说是自己的一个责任把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教训,我们的体会及时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创业最初 害怕被叫互联网公司
事实上中国目前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是非常非常适合创业的,那么,过去10年百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这个变化当中大家看到一个公司在逐步长大的一个现象,中文搜索的现象越来越被人所接受,这个变化我们,比如说每天处在这么一个中国转型社会的环境里头的话,也许还感觉不是特别深刻,但是当我们把它稍微镜头拉远一点来看,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记得我在10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我是十年前在硅谷回到中关村的创业。我回来的时候,那个时候美国的资本市场其实是非常火的,那个时候纳斯达克的指数大概是5000点,到昨天晚上纳斯达克指数有多少大家有概念吗?谁知道?现在是多少?2100多点,也就是说经过了10年整体的全球资本市场,或者代表高科技产业的这个市场,纳斯达克主要的高科技产业公司,从苹果到谷歌主流的公司全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经过了10年这样一个代表全球高科技资本市场的指数从5000点跌到了2100多点,而在中国产生了这么多的互联网公司,仅仅在中关村就有很多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甚至互联网的公司。这个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的确代表了中国给大家提供的这种创业的机会,代表了中关村发展的潜力,所以我今天就是结合百度创业的过程跟大家讲一讲我的一些体会。
百度刚才讲是1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刚刚回来的时候第一个地方选的是北大的租了两间办公室,因为我们很相信中关村。当时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害怕被别人叫做互联网公司,他们希望远离这个概念也希望远离中关村,所以当时很多在中关村的公司都搬到其他的地方,他们在淡化自己互联网的色彩,但是百度从一开始就坚持这一点,我们觉得我们就是在做一个互联网,高科技的公司,而且中关村的密集人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所以我们10年的工程并没有离开过这个土地,后来我们搬到理想国际大厦,去年我们又搬到自己盖的百度大厦。
很多人也到百度参观过,这里头一进大厅大家就会看到一个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有一
个跳动的图,跳的时候每一个波峰上面都有一个关健词,就是现在在百度上被搜索的词,其实像心电图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脉搏,的确也是反映中国互联网发生什么,我觉得也是很有意义的,很多人到百度参观都会看这个东西,百度经过10几年的发生我们也意识到它在整个产业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它的利益相关者是非常多的,没有哪一家有那么多利益相关者,以后他有一个客户群体,再加上它的股东就是它所处的环境了。而百度除了有我们的客户群体以外,有几十万家的企业,我们还有一个用户群体,每天在使用百度的群体,这个群体非常大,中国4亿多的用户的群体每天都在以一个非常高的频率在使用,所以,这个利益相关者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某种意义上讲,他比百度的客户还重要,因为没有人使用百度的话,你就不会赚到钱,所以用户群体对百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百度还有一个联盟,这里头也有大概几十万家的网站,联盟是做什么的,就是说他们来展示一些他们的广告,我们就给这些个联盟的网站分成,所以说有几十万家的网站的站长他们通过百度来或者收益,去年我们光百度联盟就分出7个亿,今年会更多,而且过去这么多年都是处于一个高超成长的过程,而且很多站长跟百度在利益上是有相关性的。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站长群体跟百度也是非常相关的,我现在走到哪里去经常会有人跟我说为什么我的百度的速度突然下降了?我1000页今天只剩下500页了,能不能查一下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说明什么?就是说明几百万家的站长很依赖百度获得流量,如果一个互联网的网站没有流量就没有意义,所以中国几百万的站长跟百度的利益也是相关的。所以我们除了有用户、股东,联盟成功还有数百万的站长也是跟百度利益相关的,而百度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百度的东西都是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获得,有开放性,我待会再讲一讲。
李彦宏的演讲稿 篇2
网红经济,这个词汇今年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瞬间窜红,仅一个papi酱就让不少人眼睛红成了兔子。可要如何才能成为网红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介绍了一个网红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过,这些素质在小编看来,和娱乐明星所需要的素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和娱乐界比起来,网红更多的脱胎于互联网,于是天生就带有了更多的互联网属性,也更适合在互联网上生存和发展。可是,虽然有了互联网属性,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红。看看娱乐圈,和庞大的从业人员数量相比,真正红起来的又能有多少人呢?幸运儿永远只是极少数。
腾讯再度对决微博,谁能带来社交化直播的春天
作为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社交产品,QQ、《微信》以及微博一直都是被学习效仿的对象。而腾讯与微博本身也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一直都利用自己在社交领域的优势不停扩展业务范围,目前最火爆的直播市场自然不能逃过他们的眼睛。无论是腾讯还是微博都在积极准备着自家的直播产品,并预备在直播市场中大展拳脚。对于直播来说,腾讯和微博的入局也可能带来一些产品模式的创新,毕竟这二位强大的社交基因如果能成功融入到直播产品中,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一轮的业务升级以及新的营收模式。当然,这也会加速行业的洗牌。
京东收购1号店的“套路”在哪
京东收购1号店,目前这个事已经尘埃落定,刘强东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高超手腕—不仅拿到了1号店的主要资产,还获得了沃尔玛的投资。而京东为此付出的1.4亿A类普通股(约值15亿美元),在小编看来也是个超级实惠的价格了。那么,京东为什么要收购1号店呢?小编认为其实1号店并不是京东的主要目标,毕竟一个站在二线电商边缘的1号店还不值得刘强东付出如此代价去得到它,京东的着眼点应该还是在1号店背后的沃尔玛身上。毕竟作为一个世界五百强的超市企业,沃尔玛有着几十年的线下超市运营经验和强大无匹的供应链优势,而这正是京东在与阿里巴巴的竞争中急需补足的短板。反观沃尔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它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建立起自己的网上销售渠道,并在电商行业中获得一个强援。至于1号店,说好听点应该叫嫁妆,说难听点那就是巨头合作之后剩下的牺牲品,是整个事件中唯一的输家。
10年格局,三星、苹果与华为的三国杀
作为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有率前三的品牌,三星、苹果和华为就如本文作者所言的一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且,这种态势正在愈加稳固。可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市场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要在未来获取更大的成功,想必这三家公司肯定会在未来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大战。从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一直都是智能手机潮流引领者的苹果处境似乎更艰难一些,毕竟在乔布斯逝去之后,其强大的创新基因已经十去其九。虽然库克很好的完成了守业的重任,但面对三星和华为的咄咄逼人,苹果明显也有点力不从心了。
携程去哪儿整合复盘:机票业务危机下何去何从?
百度李彦宏的辉煌创业故事 篇3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的家庭。李彦宏年少时着迷过戏曲,曾被山西阳泉晋剧团录取。但中学时代,李彦宏回归“主业”,全身心投入功课学习中。
1987年,勤奋、刻苦的李彦宏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等书狂啃,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考取美国的计算机行业。
1991年,李彦宏再一次挤过了独木桥,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正值圣诞节,23岁的李彦宏背着行囊,穿云破雾,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一年有6个月飘着雪。在这里,他忍受过夜晚彻骨的冰冷。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在这里,他经历过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的所有困苦。“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挺苦的,但年轻就应该吃苦。”李彦宏评价这段经历。 “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李彦宏骨子里有着勤奋、坚韧、执着的精神,这使得他的专业技能得到飞速进步。在学校呆了一年后,李彦宏顺利进入日本松下实习。“这三个多月的实习,对我后来职业道路的选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彦宏说。
驰骋硅谷
“硅谷给予我最大的感触是,希望通过技术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收到华尔街一家公司―――道・琼斯子公司的聘书。“在实习结束后,研究成果得到这一领域最权威人物的赏识,相关论文发表在该行业最权威的刊物上,这对以后的博士论文也很有帮助。”李彦宏说:“但那时候,中国留学生中有一股风气,就是读博士的学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弃学业。起先,我认为自己不会这样。但这家公司老板也是个技术专家,他对我的研究非常赏识。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我决心离开学校,接受这家公司高级顾问的职位。”
在华尔街的三年半时间里,李彦宏每天都跟实时更新的金融新闻打交道,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
19,李彦宏离开了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硅谷,李彦宏亲见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无限风光以及后来的惨淡。
,李彦宏在自己撰写的《硅谷商战》中分析总结到:“技术本身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要允许失败;让好主意有条件孵化;要容忍有创造性的混乱;要有福同享……”这些典型的硅谷商战经验,后来被他得心应手地运用到了百度的创业中。
“在人生选择道路上,我好像没有很不顺利的过程,只是面临着一些选择。”李彦宏说。从北大到布法罗到华尔街到硅谷,机遇来临时,李彦宏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这些多年的积累给他日后创建百度打下坚实的根基。
归国创业
“不要问现在加入商战是否太晚,按照现在信息经济的发展速度,谁又能够承担不参战的责任呢?”
李彦宏在海外的8年时间里,中国互联网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5年起,李彦宏每年要回国进行考察。
,李彦宏认定环境成熟,到了该参战的时候了,于是启程回国。
不知是巧合,还是机缘。又是一个圣诞节,李彦宏乘飞机从太平洋的东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处―――北京大学,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创业。李彦宏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房,连同1个财会人员5个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人一行,开始了创建百度公司。
接着,李彦宏开始回美国找钱,本不爱开车的他整天开车在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商中游说。最后他顺利融到第一笔风险投资金120万美金,比计划的100万美元还多。在百度成立的9个月之后,风险投资商德丰杰联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万美元。
创业与守业没有哪家公司会一帆风顺。在百度成立初期,有记者写文章“八问百度”,其中很多问题针对其客户资源和利润增长点。现在看来,当初的一些担心并非多余,百度成立半年内狂扫国内门户网站,占领了国内搜索引擎80%的市场,但后来一些客户投靠了GOOGLE,有的自立门户自己开发搜索,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李彦宏总结百度风风雨雨4年中,面临了两次重大挑战:一是创业初期,拿着120万美金做公司,原计划花6个月花光的钱公司做了一年计划,所以坚持到9月等到第二笔融资。如果烧钱,就没有今天的百度。第二次是当世界所有使用人气质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时,百度根据李彦宏总结的搜索引擎第三条--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可进行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为这个排名付钱谁就排在前面。这样开创了真正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使百度的目标群体瞄准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
李彦宏的12字理念与三大法则 篇4
在李彦宏的管理思想中,人才观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李彦宏选择高管人才有自己的独特标准。李彦宏认为,判断力是人的重要能力,能否就所负责领域的各种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是判断力的重要评价标准,而一个人能够判断的领域越广,就越有前途。除了判断力,李彦宏认为品德、激情、判断力、管理技巧和相关经验,都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可或缺的。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后,李彦宏奉行宁缺毋滥的原则,以这样的标准逐步组建起了百度高水平的高管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百度逐步由李彦宏一个人管理,过度成为了以李彦宏为主的百度团队管理。12字经营理念
李彦宏的经营理念很简单,概括起来是12个字: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在门户网站等很多互联网业态中,李彦宏看准了搜索行业的发展前景,在美国留学以及工作期间,都是从事搜索技术工作。在看准了搜索行业的前景后,李彦宏就投身到这个领域;到了2001年,李彦宏又看准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当看好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后,排除董事会等多方阻力,立即开始竞价排名业务。
在门户网站风起云涌的时候,百度坚持搜索业务,不做门户网站,在游戏很赚钱的时候,百度仍旧不为所动,后来,百度又先后经历了短信,博客等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发展潮流,很多公司做这些业务都赚了大钱,但百度没有跟风去做,一直将资源集中在搜索领域不动摇。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百度还将继续坚持搜索行业,不会跨到其他行业中去。
事实上,李彦宏的12字经营理念和他个人成功所坚持的法则有着紧密的联系。
李彦宏曾把个人成功地核心理念概括为三大法则。
第一法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不管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李彦宏喜欢搜索引擎,喜欢技术开发,对他来说,做搜索引擎的技术研发简直是一种享受。即使做了百度的CEO之后的今天,他还将自己1/3的时间用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上,他觉得这是自己最喜欢做的工作。
第二法则: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只有喜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人可能喜欢很多事情,所谓爱好广泛,但是并非所有爱好都是擅长的,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最容易成功。李彦宏小时候喜欢唱戏,还曾经考过专业的戏剧学校,长大后还喜欢种菜,但是那些仅仅是爱好而已,并非他的专业特长。就他所学专业来说,搜索才是他最擅长的,他在搜索技术上取得过重大突破,对搜索业务的市场有着清晰而准确的判断。事实证明,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才能做得好,才能超越常人。
第三法则:专注到底:人生是短暂的,可以做事业的时间是有限的,可以支配的各种资源也是有限的。只有专注于自己最喜欢做、最擅长做的事情,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才能出类拔萃。李彦宏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学习的是图书情报检索专业,这个枯燥的专业却使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搜索,到美国留学后,他开始探究搜索技术的奥秘,此后就一直沉浸其中。从上大学到2008年的今天,李彦宏在20年来只做了搜索这一件事情。华为内部有句名言:“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你就是专家;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
搜索技术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就个人来说,能够连续20年都做这个“简单”技术的人并不多。领导风格
李彦宏的领导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静、平和、宽容,长跑心态。
李彦宏经营百度的过程中,沉着冷静,不急躁,不慌张,一直保持合适的发展速度。百度的发展历程,几乎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特别跌宕起伏的情节。在很多习惯看那些充满着激烈斗争、勾心斗角、惨败或险胜的商业故事的读者来说,百度的发展故事似乎很平淡,没有太多曲折。百度就是这样平稳而持续地发展、上升。
在李彦宏看来,经营企业是马拉松长跑,不是百米冲刺,尤其是要打造成一家百年企业,发展节奏一定要稳,不能过于激进。当然,这并非是说,刻意压制发展速度。事实上,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大环境里,以300%、400%的速度发展,都是正常的。这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但绝不能刻意加快发展速度。
如果李彦宏在办公室,他的门便基本上不会关紧――除非有重要的交谈。李彦宏的门,严格说来是开着的,但很少是大敞着的――门正对着走道,人来人往,大开着会影响工作,所以,门半掩着最合适,既有利于空气流通,又能让员工们知道可以随时进入。
在百度,只有副总裁以上的职位才有独立的办公室。所有的门,除非特殊情况,从来都是不关上的。这并没有硬性规定,而是百度上下级之间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大家随时可以交流。
在百度,同事之间都是直接称呼其中文名字,或者英文名字,从来没有人以职务相称。对于李彦宏,也从来没有百度人叫他李总,“Robin”是所有百度人对他的亲切称呼。
百度早期的时候,公司自己有个餐厅,中午一般都聚集在那里吃饭,由于人多,座位少,晚来的经常没有座位了,要么端着盘子站着吃,要么等别人吃完再过去吃。有一天,李彦宏端着盛好的饭菜过来了,此时,刚好没有一个空位,他就自觉站在一边耐心等待。而餐厅内众多百度人也没有一个主动站起来给他让座位。在李彦宏和其他所有百度人看来,来得晚等待一下是应该的,无论你是公司CEO还是普通员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规则的尊重。
这种平等更体现在开会上。百度内部开会的时候,李彦宏在讲话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打断他的话,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深受硅谷平等、自由等文化影响的李彦宏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一次,某位记者写了篇有关百度的报道,内容与事实出入比较大。这位记者将文章发给百度公关部,要求“回应”。公关部将此邮件抄送给相关部门。负责产品部门的副总裁俞军首先回复:这是篇失实报道,可以这样回复……负责公关媒介的杨子顺便征求了一下李彦宏的意见,李彦宏说,应该回应一下。杨子立即按俞军的意见处理。
兼管公关的副总裁任旭阳看到要求回复的意见,问杨子是否应该回应,杨子说,根据公关经验,不应该回复。任旭阳问杨子,那你为什么要回复呢?杨子说,因为俞军说了要回复,李彦宏也说了要回复……杨子突然止住了,他知道他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杨子立刻开始行动,先将回复撤销,并与记者沟通,终于让对方明白了真实情形。同时,杨子将不回复的理由以邮件形式告诉了俞军与李彦宏。
在百度,讨论任何问题,即使是李彦宏的意见,也仅仅是“一己之见”,而不是领导意见。
在阿里巴巴,马云是绝对权威;在华为,任正非是绝对权威;在海尔,张瑞敏是绝对权威;在TCL, 是绝对权威。上述这些总裁或董事长,在所在公司非常强势,属于强硬派领导风格。而李彦宏本身就不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在百度这样的平等、自由的环境里,李彦宏的领导风格是以平和为基调的,几乎没有人见过李彦宏跟谁发过很大的火,更没有指着鼻子骂人的现象。这使得李彦宏可敬但不可怕,没有权威的光环,但更受其他高管的尊重。
在平和心态之下,李彦宏的包容性很强,能够容忍一些能力很强,但个性与之迥异,甚至缺点非常明显的高管。很多领导者喜欢找与之性格类似的人,对于与自己性格相反,或者自己不太喜欢的个性的人,一般会产生天然的排斥,很难长期相处,更别说委以重任了。
百度的个别高管是从其他公司过来的。该高管在之前的企业,与该企业的老总相处不好,因为他的个性很强甚至很固执,说话很直接,不给任何人留情面,但是,这个人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很强,对产品走向非常敏感。到了百度后,该人士如鱼得水,逐步获得了提升,后来进入了高管团队。此人的个性依旧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却能够与李彦宏相处得很好。
能够找到最合适的人,又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些人,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备的心态。
★ 李彦宏:亿万富豪的学生时代
★ 李彦宏百度年会励志演讲稿
★ 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 赠李彦深,赠李彦深黄庭坚,赠李彦深的意思,赠李彦深赏析
★ 《满井游记》与袁宏道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励志名言 篇5
二、在今后的若干年,百度也将只在搜索领域发展。它也只做一件事:搜索———— 李彦宏
三、成功者一定是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是时刻播种梦想的人。(李彦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彦宏
四、宽松的公司文化是适合百度的,而且极具有感染力,可以很快感染新进百度的员工。维护纪律和权威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外部环境变化不快,纪律严格、按部就班可能效率最高。但是百度所处市场在迅速发生变化,每一个百度人都要有相应的自由度,他所负责工作的变化随时作出调整。凝聚力不是基于规章制度,而是基于自发的冲动和创业激情。———— 李彦宏
五、创业的“魔鬼三角”是:团队、融资、商业模式。(李彦宏《我的创业“魔鬼三角”》)———— 李彦宏
六、在人生选择道路上,每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一些选择,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我相信搜索将对网络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的理想是“为人类提供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至今未变。———— 李彦宏
七、百度把中国本身的成长性和搜索的成长性结合在一起,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高速成长,而且能够持续很长时间。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一些投资者非常喜欢百度的股票。———— 李彦宏
八、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根本不存在互联网公司,因为每一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李彦宏《危机当前———— 李彦宏
九、在中国,无声的不是管理,是技术,太少人真正关心技术的进步,太多的人醉心于把管理当战争,把自己当毛泽东。(李彦宏《无声的管理———— 李彦宏
十、我不认为马化腾搜索会做起来。我也不认为我能够把他现在最挣钱的那块能够拿过来。至少三五年之内我不会抢他主要的饭碗。———— 李彦宏
十一、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仍然是一家心中有着远大理想的——小公司。(李彦宏《有一些让我们更担忧的事》)———— 李彦宏
十二、活的搜索 改变生活———— 李彦宏
十三、如果把财富看得更广义一点的话,它应该意味着幸福才对。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在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不是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在我看来,幸福是更重要的。很多人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时候不见得能够理解这种想法,但是一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时,仔细想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李彦宏
十四、只有做得最好才有机会———— 李彦宏
十五、合作,互相需要;竞争,共同的需要———— 李彦宏
十六、创业的“魔鬼三角”是:团队、融资、商业模式。(李彦宏《我的创业“魔鬼三角”》)———— 李彦宏
十七、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李彦宏
十八、我们的确还没有学会如何作为一个榜样来做事情,但事实上,别人已经把你当作榜样来看待了。———— 李彦宏
十九、在人生选择道路上,我好像没有很不顺利的过程,只是面临着一些选择。———— 李彦宏
二十、退休以后周游世界是我的生活理想———— 李彦宏
二十一、到纳斯达克上市,我感觉自己更像一个旅行者,走到了这一站。但这个地方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到这里来,证明自己做了一些想做的事情。———— 李彦宏
二十二、我毕业的时候,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时候因为我相信了这个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和抗争精神,所以我没有去卖茶叶蛋,还是自己做自己相信的技术。———— 李彦宏
二十三、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根本不存在互联网公司,因为每一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李彦宏《危机当前———— 李彦宏
二十四、我们只专于做中文搜索。———— 李彦宏
二十五、产品和技术既紧密相连也不是同一个事儿。技术本身含量非常高,受语言文化限制并不是那么大,但产品,确实是跟语言文化非常有关系。———— 李彦宏
二十六、我最大的担心是,有一家公司也像百度这样专注于搜索引擎,而不是其他。———— 李彦宏
二十七、(百度国际化)你觉得我们需要有退路吗?!———— 李彦宏
二十八、在中国,无声的不是管理,是技术,太少人真正关心技术的进步,太多的人醉心于把管理当战争,把自己当毛泽东。(李彦宏《无声的管理———— 李彦宏
二十九、“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彦宏说:“这是互联网用户最常用的服务之一,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互联网产业,百度就是一个明证。”———— 李彦宏
三十、我认为,古往今来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这样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可以诠释事业追求过程中的三部曲,那就是目标、奋斗、成功。人生经过这三种境界的历练,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就一番大业。———— 李彦宏
三十一、人生就像挤公共汽车,你上去的时候感觉很挤,但只要你愿意晃荡,挤来挤去总能找到个不挤的地方,偶尔还有一个座。———— 李彦宏
三十二、每个人都有情感,别人骂你肯定不高兴,但我尽量不去想这些东西,因为对我来说把一件事情做成功是最重要的,做成功了你才会有成就感,你才会获得认可。我听过一个故事:某个村里有一位老太太,特别喜欢骂人,只要谁招惹了她,她就搬个板凳坐到你门口骂上半天。有一天,村里新搬来一个人,与这位老太太有了一点小摩擦,老太太就坐在他们家骂开了。这个人一点也不生气,不接她一句话,反而为老太太倒上一杯茶水。这个老太太越骂越没劲,搬着板凳就回家了。后来她再也没有兴趣骂这个人了。———— 李彦宏
三十三、产品和技术既紧密相连也不是同一个事儿。技术本身含量非常高,受语言文化限制并不是那么大,但产品,确实是跟语言文化非常有关系。———— 李彦宏
三十四、大家现在都特别关心Google声称要退出中国,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够有一天,我们也跑到某一个国家声称我要退出你这个国家,这个必须要有全球的影响力才能够称得上强大,这一点我对中国有信心。———— 李彦宏
三十五、搜索引擎能有这个发展,因为它找到了给人们带来价值的商业模式———— 李彦宏
三十六、Google中国只是百度发展道路上的一处风景。———— 李彦宏
三十七、百度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用的人多了,自然会对你有兴趣,然后媒体就来了——这是工作的需要”———— 李彦宏
三十八、Google中国只是百度发展道路上的一处风景。———— 李彦宏
三十九、管理者不过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氛围,让有才能的人愉快、充分地发挥潜力创造。———— 李彦宏
四十、当你影响力越来越大时,公众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外界的质疑也好,批评也好,我都要看作是外界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努力的空间。———— 李彦宏
四十一、(身兼创始人和CEO)好处是便宜。———— 李彦宏
四十二、容易,能容则易。———— 李彦宏
四十三、开会时,经常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我,因为在公司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于是有人敢于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的面子并不重要,在百度,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遇到意见不一致时我来拍板决定。———— 李彦宏
四十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 李彦宏
四十五、我是海归,但别给我贴标签。———— 李彦宏
四十六、我奉劝Google的CEO能像eBay的CEO一样,一年有半年在中国工作,这样可能会更了解中国市场,还会更有希望。———— 李彦宏
四十七、搜索引擎三大定律:相关性定律、人气质量定律和自信心定律。———— 李彦宏
四十八、Google中国只是百度发展道路上的一处风景。———— 李彦宏
四十九、“生活与工作一样,一切都应该立足于实际———— 李彦宏”
五十、“原来技术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 李彦宏”
五十一、互联网行业虽然很年轻,但是我们经历的却很多很多,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各样的公司起起伏伏,其实给我们每个人都积累了很多宝贵财富,到你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照我自己的习惯就是看看类似事情产生了什么问题,最后怎么解决的,这些历史对我们未来和对每个公司发展和运营都有很多借鉴作用。———— 李彦宏
五十二、有时候心理因素可能比外界的因素有更大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很多人总是很不满足,说我为什么不如那个人好,我为什么挣的钱不如那个人多,这样的心态可能会导致自己越来越浮躁,也不会让自己觉得幸福。———— 李彦宏
李彦宏的“野心”一波三折 篇6
他就是李彦宏,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可就是这样一位在计算机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上高中前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直到上了高中,他所就读的山西阳泉一中才配备了几台计算机,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学校就挑选了几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了计算机学习小组,幸运的是他被选入其中。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他一下子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努力钻研,凭借着极高的领悟力,他的计算機水平很快超过了其他学生,成为阳泉一中的佼佼者。高二时,他代表学校参加山西省举办的计算机编程大赛,并顺利地通过了初赛。可在太原的决赛中他却失利了。当他为排遣失落的心情在省城乱逛时,在一家不起眼的书店里,他见到了比阳泉最大的书店还要多不知道多少倍的图书,其中关于计算机的书就有几十种。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震惊:原来自己一直都只是井底之蛙!在家乡阳泉,永远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学习资源。他意识到在起跑线上自己已经输给了别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倘若放到全国范围内,根本就排不进队伍中!
这样的认知让他倍感伤心,却也坚定了要考到北京去,考进北大的强烈愿望,他要到中国这所最高的学府去汲取在家乡不可能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19岁那年,他背着行李离开家乡到梦想中的北大读书。可刚进北大校园的他就有了苦恼,当初报考北大时,考虑到环境的差异,他没有选择计算机系。而是填报了图书情报专业。因为在他的设想中,情报学除了要学习信息检索的理论,也要学习计算机数据库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比计算机系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对于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课程只是局限于一些基础知识。
曾有一段时间,他在未名湖畔,眉头深锁,踟蹰不前。可没过不久,他做出了一系列惊人的举动:他每天到北大讲堂的南边的T字路口,那里有块宣传板,上面贴满了各种海报,有各种讲座、文艺活动、招聘信息等,他一个也不落下地跑去认真听许多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的讲座。借鉴他们成功的方法,并追根求源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角度:然后,考虑到本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简单,他干脆去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乖他们一竟高低。同时他也没有放弃信息检索的学习,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提出一些新的主张。
在之后的一次记者采访中,曾有人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当你面对选错专业的时候,是什么让你另辟蹊径的?
李彦宏只说了两个字:“野心。”
是因为野心。在结束了北大的四年奋斗后,23岁的李彦宏义无反顾地远度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30岁时创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然后在短短几年后,成功在美国纳斯迭克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网站。他说:“我要做第一,要做最大!”
一路走来,李彦宏用他从少年时代就生长的“野心”,一刻不停地积蓄着力量,伺机而动,不拘泥于环境,走出狭隘,迎来成功。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在少年时代,亦和李彦宏一样,心里蓬勃生长着一颗“野心”,却在花开时夭折了,被现实招了安,甘心做平庸之辈。这中间所体现的。或许就是成功者的特质吧。
李彦宏清华经典演讲 篇7
以下为李彦宏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演讲实录:
我是上次来清华经管学院讲过一次,不过那是七年前的事情,今天看到在座的同学比那个时候的同学还要年轻,而我们已经老了七岁。
七年前,百度还没有上市,今天百度已经市值400多亿美金。2005年百度上市创造了美国资本市场的一个记录:一个外国公司股票当天涨幅350%多,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去年8月5号上市五周年时,我们做了一个小的庆祝:纳斯达克专门为一家公司做远程开市,就是在百度大楼里敲响了大钟。现场有一个美国老人,大概七八十岁了,叫鲍勃蒂姆,他其中讲到一句话,百度上市五年为股东创造了很大价值,股票五年涨了30多倍,收入涨了几十倍。但是他说,唯一一个我见到比百度成长更快的人是李彦宏本人。
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同样一件事情,并且能够跟着公司不断的成长,到底最主要的原因在哪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前段时间有一本讲百度的书叫做《人生可以走直线》,从A点到B点,如果我在A点,B点是我的目标,从A到B点,我可以找一条直线过去,那么怎样达到走直线的状态,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
我问很多人,包括问在座的同学,你将来想做什么,可能很多人能够说出来,我想做什么,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是能够说出来的,但是从现在的状态到最后实现理想,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市场会在变,想法有可能会在变,就是说可能现在的状态跟你想要达到的状态,差距很大,是不是有信心,当你遇到大的困难的时候,当你有很强大阻力或者强大敌人、竞争对手的时候,是否还会坚持,当你有很多诱惑的时候,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些因素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
1999年10月1号,我作为一个留学代表参加五十周年的大庆,我跟硅谷博士企业家代表团回国,我不是博士,也不知道怎么选上我了。这个团主要见的都是一些各地的政府官员,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很多其他代表团的成员都非常的活跃,每一次看到领导就赶紧抢机会说话,不停的在宣传想做什么。我觉得政府官员跟我想做的事情关系不是很大,我就不太爱说话,助理很难受,他说李先生,你看人家都那么积极的跟领导套近乎,你老不说话,怎么能做成事。但是我觉得,其实在我心目当中,那个时候我基本上已经想好了,我就是要回来,就是要做互联网。我擅长的东西就是搜索技术,中国的搜索技术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有突破的时候。我那时就在A,B已经想清楚了。
当时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有李彦宏这个人,或者觉得这个人就不行,因为不怎么说话。事实上后来的过程中,我觉得肯定证明这些人是不对的。当然,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下一步就是一步步地实现,把自己想象当中的内容做出来。好在我是一个工程师出身,所以一步步做事情,是我比较擅长的。1999年圣诞节我从美国硅谷飞回来了,这个时间很巧合,1991年圣诞节我平生第一次坐飞机从北京飞到了美国加州,1999年圣诞节那一天,我坐着飞机从美国加州又飞回了北京。
那个时候大家还小,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最厉害的时候,非常疯狂,也传染到了中国。百度从那个时候开始做,我们也很幸运,拿到了第一笔钱,就是我开始跟大家讲的那位老人家,给了我们一笔钱,1999年12月份从他们手上接过10万美元的支票,第一次是120万美元,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做完流程,或者没有签合同,就是先借给10万美元,就回去做了,我就回北京来了。
从此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再也没有跟投资人联系过,他们心目当中觉得这家伙没准跑了,再也没有消息了。后来等到我们把程序走完,公司基本上建起来,这个老人很高兴,正好来中国,就到了百度办公室,那个时候我们在租了两个很简陋的办公室,他进门,觉得真有这样的公司,真有人在工作,一进去就敲桌子,这是真的吗?那个时候还是很疯狂,疯狂在哪里?很多人很容易拿到很多的钱,我们当时的120万美元不算很多钱,拿到钱就开始烧,也有很多人烧死了。
烧钱我们也很有压力,那个时候公司很小,成长很快,每个员工长本事都很快,所以我们说,我们员工六个月涨一次薪水,后来我们的员工就跟我说,我们涨薪是不是太慢了,人家的公司一个季度涨一次薪水,我觉得六个月涨一次已经挺快了,得悠着点花,我还给了大家股票,股票期权,说人家也给,人家不仅仅给员工期权股票,员工的朋友也给,我想着,这个事儿也不能干,长期来讲,是不靠谱的。这些做法跟心目当中的B,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中间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所以要排除干扰,我就跟大家讲,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未来在哪里,的确我们也做得很快,很快出了第一款产品,签了一些客户,当时很大的网站都在用百度的搜索,那个时候百度不是面向终端网的网站,是给其他网站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签下来第一家门户网站的时候,当时还在保密,即使家人也不说。有一个很核心的工程师,庆祝时把男朋友也带来了,她的男朋友就很好奇,到底跟谁签约了?这个女工程师就说不能告诉你,说出来吓死你,叫做Chinaren,那时候是一个很有名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中,不断的做,也很兴奋。
2001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裂,一家家公司开始倒闭,融资形势越来越对我们不利。我们第一笔钱只融了100多万美元,当然我没有把钱花完,留了一半,半年以后又开始融资,那个时候融资就很难了,因为市场不好。我们经过努力,在2000年9月初拿到了第二笔风险投资1000万美金,(这笔钱)一直到2005年百度上市都没有花完。
拿到钱后大家也非常高兴,签了合同,都不敢跟员工说,就怕投资人反悔,最后不给你钱也没有办法。一直到9月初的某一天,我从银行那里得到电话,1000万美金到帐了,我才去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所谓全体员工大会,加上前台、兼职就二十来个人,在会议室中跟大家宣布这样的消息。
但是没过几天又有一个事情发生了,一个很核心的工程师突然跑来跟我说,有一个消息你知道吗?Google的中文版发布了,我说我知道,刚刚看过,他说你看了什么感觉,我说不错,速度非常快,相关性能很好,我当时看了是觉得不错,但是并没有马上跟我们当时的状态联系起来。但是我们工程师马上产生一种自卑感,就说Google是硅谷最优秀的工程师做技术,而且规模比我们大很多,百度加上兼职、前台各种各样的人才二十来人,怎么可能跟他们竞争?有这么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怎么办?当时军心有点不稳。
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双方一直在竞争,我们也飞速的提升技术,Google的技术也在快速的提升,从2000年到2006、2007年,这是Google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2000到2004年它在国内受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但我们都是同行,非常关注,每一件事情出来,都感到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再这样僵持下去的话,对百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到2002年初,我就决定从CEO位置下来做一个项目的经理,内部项目的“闪电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快速的提升百度的中文搜索的质量,超越Google。
那时内部怀疑声音也很多,他们老觉得我们人太少了,经验又不足。而美国真正热的互联网公司会招到有经验的人,我们怎么可能能打赢这一仗?这种怀疑态度非常具有传染性,所以我就回到了一个项目经理的位置,在中国强的地方在哪里,百度强的地方在哪里,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强的地方攻Google弱的地方,即使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强也没有关系,就是综合下来,用户可能还选择百度,那么我们就开始找。
找到第一点:中国互联网跟美国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当时互联网网上内容量增长非常快,我们当时估计大概一年内容网页数目会增长3倍,但是全球范围看网页速度增长是50%。在美国互联网公司看来,全球互联网信息每年涨50%,所以索引信息量每年涨50%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服务器在本地,我们可以抓到更多中文信息,这也是技术要求没有那么强,起码我们能做出来,那段时间,我们的索引量每年是涨200%,我们的竞争对手每年涨50%,这个时候逐渐给我们用户一个心理暗示或者一个印象:有很多东西在别的地方找不到,但是在百度可以找到。这是我们找到的一个优势。
我们还找到第二点:虽然中文互联网内容涨的速度很快,但是总体量还是非常少,很多东西在互联网上找不到。是我们技术不行,是Google技术不行吗?不是。因为网上就没有内容,就是技术再好也没有用,2003年我们推出一个产品叫贴吧,就是用来缓解这个问题的,当用户来到百度输一个关键词,找不到内容的时候,自己可以进入一个讨论区,进入一个吧跟兴趣相同或者类似的人进行讨论,大家相互交换信息,而这些信息被永久的保存在了百度的服务器上,这些内容极大的丰富了中文互联网的内容,也使得很多搜索者来到百度,能够找到想要的内容。
现在回想起来,贴吧是最早的Web2.0产品,就是用户创造内容,UGC,Web2.0概念是2004年提出来的,2003年百度已经有这样的产品了,一直到今天流量比例仍然在百度总体量10%以上,其实最火的那一届超女,第一名是谁,在短信上大家已经知道了,有人说是贴吧成就了李宇春,也有人说李宇春成就了贴吧,不管怎么说,我们做了准备,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就是赶上了,这样一点一点做出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的流量涨的很快,用户的口碑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依赖百度,所以形势很不错,面对强敌的时候,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一点一点去做。
当然做起来了,就是别人的态度也不一样了。2004年以后,我们面临的更多的不是强敌,而是强大的诱惑,其实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大的公司,有可能写一张支票出来,李彦宏你其实可以退休了,我记得2004年的时候,我跟我妈妈说,如果我把这个公司卖掉的话,我估计我会成为亿万富翁,我妈说,你每天干的这么辛苦,你快卖掉算了,我说我不想卖,我不是为钱工作的。百度不是我一个人的,就是风险投资人投了,人家也占了很多的市场份额,是所谓的优先股,有一个很大的权利,可以投票决定让不让上市,如果投票反对上市,就不能上市,2005年我们开始跟投行接触,如果上市的话,估计做到几亿美金的市值,竞争对手也好,或者愿意买百度的公司也好,他们也跟投行接触,给百度的估值,我可以给你们更高的价钱,大家能够想到的互联网领域,甚至IT领域,就是国际上的巨头,基本上在这个阶段,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示,我可以给你写一张支票,远远大于上市之后获得的价值。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就一直不断的在董事会层面要讨论,不要把公司卖掉。
我一直在跟我们的投资者和跟董事会讲,百度现在是一个青苹果,看起来是青的,吃起来不好吃,要等到变红。说起来简单,但是实行起来非常难,投资者就是想赚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但是对我来说,我对这个公司有感情,所以不能卖掉,这个说不通,要有契约精神,要尊重投资人的取向,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要说服他们,留着百度,将来会赚更多的钱。
这种说服工作是不容易的,现在能赚8块钱,结果现在准备用2块钱的价格上市,然后未来有可能赚的比8块钱更多,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冒着风险的,大家一直在问这种问题,一直到百度上市,开始路演,路演大概是一个月的时间,就是跑遍全世界各地跟基金经理讲,百度要上市,你们买百度的股票,2005年的时候,搜索已经非常热了,就是说基金经理都很积极,很多的基金想要听听是怎么回事,想要问问题,为什么做得这么厉害;所以,整个路演非常的忙。
我记得在旧金山的时候,早餐之前有一个会,早餐有一个会,整个上午三个会,午餐有一个会,整个下午四个会,晚餐有一个会,晚餐之后有一个会,大概一天十来个会,每个会都是面对潜在的基金经理,因为他们对中国人不了解,也看不懂中文,就是非常的怀疑,虽然感兴趣,但是持怀疑的态度,就用各种各样的角度,问特别难、刁钻的问题,一天下来很累,晚饭之后会结束之后就开始开董事会,董事会的议题就是说要不要上市,所以白天劝说基金经理要上市,你们买百度的股票,晚上劝股东,我们应该上市,我们不应该卖掉。
这些投资者跟我跟了很多年,他们对我的人品等方面还是有认可,所以也不是说那边给的钱更多,就一定要卖掉,但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就是不停的讨论,人最难受的时候是不确定,就是对自己未来有极强的不确定的时候,是最难受、最焦虑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阶段,不知道明天打道回府,还是说要站在时代广场看我们的股票价格,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就很难受;在路演的时候,也生病了,讲几句话都会咳嗽,压力非常大。
最后,到路演最后一站是纽约,投资者最后问了我一个问题,Google出多少钱你会愿意卖?到最后一站的时候,我们基本上知道百度如果上市的话,市值大概是8亿美金,我也知道我们董事会的成员和VC都知道,这个问题我不能不回答,不能说出多少钱都不卖,这是不对的,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投资者的钱也是从其他地方融资来的,他们得对他们的投资人负责,所以必须要能够说服自己的投资人,赌注值得下,我最后出了一个,他们出20亿美金我就卖,一边是8亿,一边是20亿,我为什么出这样的价钱?因为我也在盘算,我要一个什么价钱,Google会放弃买,20亿。投资者去问,回来就说,他们不想买,这样才会有后来2005年8月5号百度上市,创造美国股市记录当天的涨幅。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既要想清楚利弊,又要能够经受各种精神困苦,要扛得住压力,同时要排除诱惑,才能做成功。百度发展从一两个人到现在一万两千人,其实就是说远远超出我当时的想象。管理一个公司,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过去十一年我也不断总结,基本上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目标,就是我刚才讲的,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B,第一个方面,每个人都知道B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说公司的愿景是什么,这一点从百度成立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让人们最便捷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这个说法如果仔细琢磨的话,第一,没有提搜索,第二,甚至没有提到互联网,让人们更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范围非常广,能做的事情很多,搜索只是实现理想的一个工具。第三,更没有提到中国,还有一个不同的,可能有人也研究过Google的愿景是什么,就是组织全球的信息,这两个概念不一样的,就是在百度的愿景里,有一个让人们,所以就是说,Google的想法,我一定要做一个特别酷的技术,有一天一定要做一个操作系统,这是他们的理想。
对于百度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人们需要什么,所以我们是让人们更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这就是为什么百度后来会做出来贴吧、知道、百科,一系列有社区特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化,SNS的元素的搜索产品,使得百度的黏性远远强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跟我们一开始清晰的定义了B,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非常贴切。
第二,就是一个公司要想做好,一定要有自己非常核心的企业文化。尤其在早期的时候,尤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快速成长的公司当中,很重要,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一个市场,这样一个环境,一个不是很规则的市场,没有规则靠什么做决策,就是靠文化。百度的公司文化,简单可依赖,什么意思?简单就是大家说话直来直去,没有上下级的考虑,没有客气、绕弯子,没有公司政治,心里在想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有时候比如新来一个高管,在其他公司待了很长时间,开会的时候他说话,就先做好几句铺垫,我们马上说Stop,不要讲这些,不是我们要听的,你怎么想就直接说,有这么一两次大家都明白了。开会的话,如果我晚到了,就是第一排没有位置,我就坐在后排,没有关系的,就是很简单,大家不用天天想着,老板来了要让座,没有这样的文化,就是简单,这一点同时也反映在百度产品上,大家看到百度的首页非常简洁,没有特别多的东西,但是正是这样的首页,是全中国设首页最多的首页,就是因为简单好用,所以简单也有很大的价值。
那么,可依赖是什么意思?是指百度的员工,我们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是可依赖的,都是有能力要做所做的事情。与此同时,可依赖和可信赖也有区别的,可依赖是有感情因素的,如果遇到困难的话,有一个组织是可以依赖的,大家是愿意帮助你,这就是有感情色彩存在,所以说不是每个人各自为战,做好了交出去就不管了,而是说如果遇到困难,很多人会补位。就是说可依赖,一方面要求大家每个人的能力都很强,另外一方面,就是有一个可依赖的职业精神。
本土公司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做起来的时候,他们都尝试找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进去就水土不服走掉,后来就是不要职业经理人,哪怕进来的话,一定要改造成非职业经理人,大部分目前的中国公司是这样的文化,对于百度来说,我们非常强调的内容是一个职业精神。这方面,我们经管学院也做过一个研究项目,我们了解,李老师做了一个项目,叫士文化,中国古代的士,就是说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有自己的原则,同时又很讲道德的环境。
有了使命或者是目标,有了文化,还缺什么呢?
第三点,是流程和制度,这一点在公司早期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就是说人少,每天都可以直接跟每一个人进行对话,这个时候没有流程制度是没有关系的,有事情嚷嚷一声就可以了,但是当公司做大以后,就不能靠嚷嚷了,就是说两百人以后,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认识,现在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是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司要仍然保持高效率,就需要第三个因素,就是流程和制度。
从没有流程制度到有流程,有好的流程和好的制度,怎么做?第一个,遇到新问题首先看别人怎么办的,就是对于这个公司来说可能是新的,但是抽象出来看,其实那个公司已经一百年了,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他们解决的流程制度是什么,所以这是一个做法。第二,当遇到新问题的时候,第一次解决,我们很可能是不设流程制度,因为没有,那么解决之后马上要总结,总结的新问题就是有没有普遍性,是不是未来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是的话,好,我们需要有一个流程,就是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就是一步一步有了流程,流程的作用不是干活干慢一点,相反地是为了干活更快,因为知道怎么做一件事情,不用太多的琢磨和思考以及讨论。所以在制定流程过程中,上次做事情出现一个问题,就在流程里加一个关卡,就是每次都加一个,发现流程很长,非常的影响效率,大家就说,这样的流程不出事,我说这样不行,流程的作用,就是做事情更有效率,如果说过一段时间发现流程阻碍了高效的执行,我们就要想办法简化流程。所以做好一个企业,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使命,强大的文化,还要有流程制度,公司的流程是世界级的,使得做事情更高效。
想想这十几年以来,我自己生命当中,经常说的就是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同时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判断,一个人应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同时也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这样的话,做成的概率会很大。因为只有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只有这个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的对手的时候,仍然要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条件情况下,仍然不会放弃,在有非常大的诱惑的条件下,仍然会坚持,就是跟自己喜欢非常有关系,我经常也说,一个人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所以今天简单跟大家讲一点心得体会,剩下的时间可以提问,谢谢!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企业的CSR,就是现在快速发展的企业,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2008年的三氯氰胺事件,还有最近双汇火腿肠的事件,我也知道您非常注重CSR,非常积极的参与公益事业,尤其我知道后天您要跟盖茨先生见面,有一个公益的活动,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李彦宏:CSR是叫做企业社会责任。这方面跟我刚刚讲的使命是很有关系的,就是说百度的使命不是赚最多的钱,不是有最高的收入,不是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一名,不是这些东西,是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是从公司成立到今天一直没有变的,为了实现使命,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包括赚钱,包括技术上的投入,引入员工,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公益方面做一些事情,跟我们使命相吻合的事情我们都会做。但是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取信息,这一件事情本身就是百度最大的企业社会责任。
有些信息可能永远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对百度来说是一个成本,但是我们仍然会去做,比如说我们有盲人的搜索,我们有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搜索,这些东西将来永远不会有什么赚钱的希望,但是我们认为是人们需要的,是人们能够最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从捐赠来说,前一段捐给我家乡一个项目,就是让他们去建一个全程的免费的WIFI网络,这样到一个商店、理发店也好,都可以免费的无线上网,这样的项目在我们看来,是能够让人们最便捷获取信息的,这些事情我们都会做,这是一个实现企业理想的途径之一。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说赚的钱最多,那这个企业就发展的越好,而是说,离自己的理想越近,最大限度实现了使命,才是这个企业发展的最好以及越好。
提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百度定位社会发展的定位,SNS上的战略?第二个是比较生活化的问题,请问十多年来您怎么保持身材的?
李彦宏:百度的SNS战略,我是这样看的,整个互联网发展是有一条主线的,本质上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媒体,国内就是讲SNS比较多,美国就是大概一年前,主要讲SNS,现在注意一点的话,美国越来越多讲的就是社会化媒体,百度本质上也是一个媒体,我上市的时候,为了跟美国人说清楚百度,百度就是一个基于技术的媒体公司。媒体公司最根本的在争夺什么?争夺所谓的媒体时间,就是用户在网站上到底花多少时间。
这一点前段时间接受采访的时候,我说我们最终争夺的是媒体时间,只要是我们做的事情,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者或者用户的媒体时间的,我们就会去做,这就是为什么,Google一开始一直在讲一个什么事儿,我们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我们的用户尽快地离开Google这个网站,百度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话,因为我们觉得,大家在做的事情是要获得媒体时间,我们才有贴吧、知道这一系列的内容出来。那么SNS或者社会化媒体,是不是只有Facebook一个模式可以成功,答案显然不是,在美国只有这一个形式,在中国其实有很多形式,微博就是这种形式、QZONE的形式、腾讯朋友形式,百度现在相当有几个非常受欢迎的应用,贴吧、知道,都是社会化的应用。
我们现在正在底层构建一个通行的社会化平台,这样的话,用户到了百度之后,在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应用之间自由切换,未来会有更多的媒体时间花在百度上,同时我们也使得我们的用户能够更加便捷获取信息和掌握所求,这一点上来说,百度所处的位置,其实比Google在美国所处的位置要好很多。
关于身材的问题,是因为压力一直很大,所以胖不起来,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去担心,每天睡的时间也很少,就是自然变成这样,没有刻意。
提问:百度和Google在发展方向中,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包括我看Google在移动互联网非常厉害,包括操作系统;百度有很多内容,框计算,对下一步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有什么想法。
李彦宏:我也是刚才提到了,Google公司甚至想做操作系统,对于百度公司来说有一个不同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的操作系统会越来越不重要,什么重要呢?是构建在操作系统上的这套服务很重要。比如说安卓的电话很多,在中国现在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安卓电话默认的搜索变成百度了,因为我们跟手机厂商谈,在中国,百度可以给你分更多的钱,就是来合作,下一步操作系统并不是那么重要,操作系统之上的服务越来越重要,百度不仅有网页检索,还有贴吧知道一系列用户非常喜欢的服务。
未来不管百度做不做操作系统,我们认为未来整个IT产业的重心会从操作系统转到互联网服务这一段,我们跟一些硬件厂商接触了,就是iPad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接触他们的时候,这个东西很酷,你们为什么不做,他们不敢做,为什么?是因为没有服务,我制造出来的只是一个设备,但是没有服务,必须游服务才能卖的出去,而不是这个电脑很轻,就买的,就是能用才会买,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用户需要什么,用户需要简单的、好用的服务,框计算就是这样的理念。用户不需要再学习,想干什么,通过语音的方式输入也可以,自然就明白可以干什么,就是可以回馈,一个简单的搜索方法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现在已经实现了很多了,现在在百度网页检索结果有63%的部分是有框计算结果的,框计算听起来比较抽象,但是举一些例子,大家就清楚了。现在在百度框里搜索62英寸,马上会知道等于多少厘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搜索,但是我们知道,或者我们猜测用户输入这个东西的时候,想要干什么,输入路况,马上会出来实时的路况,不需要再到另外一个网站上去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内容被集成到搜索框里,对于用户来说,觉得好用,就会用的习惯,这是我们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最早始于2008年。
2008年有一个事情导致了这个判断,就是奥运会,我们根据过去提供服务的经验,奥运会最强的应用,就是今天有哪一个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今天整个中国队获得多少块金牌,总体金牌榜排第几位,让用户输入各种各样的关键词,查到一个网站,点击到其他的链接网站查的话,这个是不方便的,我们通过新的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让他们知道,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技术,新的构架来承载,有确定的答案的时候,我们就会给出答案,我们叫做阿拉丁,就是自己产品人员,把数据收集起来放进去,后来讲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说应该要开放,所有拥有数据的人,可以提交数据给百度,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用户很多非内容文化的需求,比如数据的需求及天气、路况信息等化学,都是有确定性的答案,就是数据及可以直接给他们。
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越来越多确定性的信息,而百度在中国是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的数据信息,当他们需要把信息传递出去,第一时间想到把这个数据提交给百度,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数据都提交给百度。所以开放数据平台,就是后来框计算的子集,一旦做起来以后,2008年的时候,我说,这是钉在Google棺材上最后一颗钉,这个钉起来了,Google在中国永远没有机会了,因为不会有人把数据提交给他们。
【李彦宏的演讲稿】推荐阅读: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励志故事05-23
从李彦宏的人生经历谈职业生涯规划06-19
李彦宏在开讲啦演讲稿08-27
百度李彦宏08-01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李彦文)08-28
李彦宏给员工的公开信06-14
李彦仙字少严其先宁州人也原文赏析及译文10-03
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李彦武在2007年全国交通质监站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09-06
讲认真,演讲稿演讲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