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培训及感悟

2024-07-29

新教师专业培训及感悟(精选8篇)

新教师专业培训及感悟 篇1

教师培训感悟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如人们常说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4月18日和19日两天,我来到定海,参加了为期二天的,由舟山教育学院主办,陈珍芬老师悉心安排的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接受了一次专业化培训。这次培训一共听取了两位优秀班主任和教育学院的专家的讲座,观摩了两堂风格各异的班会课,交流了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还观看了高金英老师的精彩视频,过程中既有专家们睿智的教育思想,前沿的教育理念,又有专家们亲身而历的典型案例,还有来自同行们精彩而宝贵的经验交流,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不但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和心育技能、班级管理技能,更给我以思考和启迪,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教育工作上的盲点,理清了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感受到教育的美妙,领悟到教育的真谛。这次班主任培训对我个人来说,不仅是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在听舟山中学邹碧艳老师的讲座过程中,她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告诉我们也是要求我们在作为一个班主任的过程中要时刻记得追求精神价值,要拥有教学责任感,要常怀教育使命感,在作为一个班主任的时候要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教学者,又是一个德育者,还是一个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学生,与家长,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等等。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更需要艺术性和实效性。还记得邹老师开场就引用了任小艾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教师的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是一个终生将会存有遗憾的老师,应该说你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邹老师非常认同这句话,我也非常同意这个说法。如果做教师,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那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然后我们又听了舟山职业技术学院张赛芬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用爱洒阳光”的讲座,她用活泼生动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她多年的班主任心得,主要可以归纳为十个字:关爱、宽容、期待、欣赏、喜悦。还给我们举了许多她在管理过程中比较好的方法,例如新生调查、记名字、班风建设、布置教室、巧选班干部、走进学生心里等等。这也使我体会颇深。

接下来,我们观摩了定海一中的两堂精彩纷呈的班会课,两位老师的独特的风采在这两堂班会课中展露无疑。一节形式活泼多样,充分展现学生的特点;一节极致严谨,却也不失风趣,完全体现了两位班主任周晓飞老师和王海芬老师的个性特点,她们一个感性,一个理智;一个教文,一个教理,完全彻底的表现了出来。

第二天,我们听了教育学院傅老师的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上课、评课等,傅老师提出了许多他个人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其中记忆最深的是老师提出:学校的产品是课程,不是学生,不是服务。这句话的涵义是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产生精品课程,而不是一味强调学生成绩。

下午的时候,陈老师组织我们看了高金英老师的精品讲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看完。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感兴趣,我相信很多新教师都有同我一样的感受。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讲座,都是空谈阔论,基本没什么好听的。但是,这次不一样,当老师把视频关了的时候,我们都很诧异,恳请老师把它看完。高金英老师的讲座中充分表达了她的教学理念:德行都在细节中。

短暂的二天,丰富的二天,快乐的二天,难忘的二天。领导的热情关怀、专家的悉心辅导,使我学有所获,学有所用。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地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孩子们是最具号召力的,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要和他们做好沟通工作,要具备这三个重要的前提:理解、尊重、真诚。班主任应该平等地对待班里的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珍视他们的价值潜能,要深信我们教育的每个孩子都有改变自己的美好愿望,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这些孩子,认识到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要叩开孩子的心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用孩子的心灵来感受,以一颗全无偏见的心来包容孩子,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班主任是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老师,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真心朋友。

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和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一名让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优秀班主任。

新教师专业培训及感悟 篇2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困境及批判

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理论困境是指有关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理论决定论、实践决定论等, 不能对现实教学中的新教师起到有效帮助和指导的作用, 新教师面对现实, 依然表现出盲从和困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理论决定论、实践决定论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视为一个预期的、可控的行为, 期望新教师通过专家、学者开发出来的固定教学模式或程序获得快速成长。这些理论与实践策略将新教师作为一个单向度的、物化的客体来对待, 忽视了新教师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1.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批判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无疑将新教师确定在了一个不利地位。福勒 (Fuller) 和布朗 (Brown) 研究认为, 新教师的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教学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新教师处于第一阶段, 其特点是初次参加工作, 主要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 无暇顾及其他[1]。伯登 (Burden) 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教师发展有三个阶段论:求生阶段 (survival stage) ;调整阶段 (adjustment stage) ;成熟阶段 (mature stage) [2]。在伯登的理论里, “求生阶段”就是参加工作初期的新教师阶段, 在这一阶段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适应环境的知识有限, 新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科教学, 却缺乏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遇到问题缺乏信心, 不敢或者不愿尝试新方法。伯利纳 (Berliner) 将教师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新手教师以审慎为主要特征, 他们谨慎而刻板, 在教学中循规蹈矩, 不知道灵活变通[3]。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经验的积累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上述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新教师关注自身要多于关注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还表现出很多方面的不成熟。显然这种预设将新教师的教学潜能有意无意地压制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 新教师一开始就在毫无批判地崇拜和接受理论, 对这些理论产生畏惧与依赖心理。如果新教师发现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时, 他们会以自己所处发展阶段的能力不够而找借口, 获得心理平衡[4]。

2.对理论决定论的批判

新教师专业发展中, 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理论决定论, 该理论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及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持这一个观点的学者认为,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指导实践的根本, 只有将理论知识学扎实, 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得心应手。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师范生的培养和新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主要以基本理论学习为主, 专业知识、通识知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等等, 被分割成具体的板块进行学习, 其假设就是学好了这些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学。另外, 在新教师培训过程中, 专家们也以独白话语的形式强调理论与知识的灌输, 并告诫新教师他们将遇到的阶段、途径以及如何应对。新教师从师范院校开始就一直处在理论知识的不断灌输之中, 被动地接受, 鲜有人提出质疑和批判。

3.对实践决定论的批判

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另一焦点就是实践决定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 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 培养出来的新教师只是一个精通理论的理论家, 其培养过程体现的是物化的人际关系。强调实践中心的学者认为, 教育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要依赖于实践, 从实践中来的知识理论才能反过来指导实践。施瓦布首先提出了课程理论是“实践”科学的观点, 以期让教师作出明确的实践判断[5]。实践成为了一种开放、灵活、流动的人类活动。当前在教师培养、培训领域中, 教育实践、个人知识、教育情景、关键事件等已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依靠性力量。

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 使新教师逐渐形成了对专家、对理论知识的盲目崇拜, 甚至畏惧心理。新教师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时, 往往会不假思索的寻求理论上的帮助, 在提升自己能力方面也自然而然的依赖继续教育、进修或者听专家的课, 将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实际所处的教学环境完全割裂。同时对实践功能的无限扩大, 使新教师在成长中容易滋生经验主义, 认为新教师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积累才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新教师自然成熟的观念就会占据上风。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经验和教育知识, 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与知识表面显然是不够的。没有教育经验到教育理论的升华, 没有感性到理性的质的转变, 就不可能获得有关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 实践也就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与模仿。

二、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困境及反思

无论是以理论知识为原点还是以实践为原点的新教师专业成长, 其初衷都是为了使新教师能够快速胜任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于新教师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后能够对教学实践掌控的预设; 强调实践优先是基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以及为学生发展的考量。今天的教师教育领域, 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又不断积累新的理论知识, 形成新的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反过来又对实践进行指导与修正。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是对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机械模仿, 也不是对理论与实践的盲目崇拜, 它要求新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对已有的专家理论与实践策略进行去弊与反思并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是期望新教师能够依据自身的教育现实再 批判性地选择专家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对理论与实践的理性创生意识。

在理论与实践创生意识的新教师专业成长思路下, 实习、师徒制、教研组活动、专家观摩课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断涌现, 也已成为解决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手段。但就现实的实践过程来看, 那种为了新教师创生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已完全被抛至脑后。现有的这些理论与实践结合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或者形势化, 或者依然延续着模仿和崇拜。例如, 师范生的实习, 主要目的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具体实施中, 师范院校为了节省资源, 减少指导教师, 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因缺乏充足的指导教师而无法获得及时的指导[6]。师徒制目前也广受诟病, 很多指导老师只是在备课时帮助新教师选择课程, 指导新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程中哪些是重点难点, 但这些帮助, 在复杂的课堂情景中, 几乎是空洞的理论, 起不到任何作用。教研组活动中, 教师迫于竞争、考核的压力, 对经验的交流与分享都有所保留。专家观摩课是学校和教师急功近利的主要表现,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中小学变得急功近利, 什么理论有效就赶紧移植。新教师为了快速成名, 热衷模仿、移植一些新方法、新模式。这种模仿与移植往往使新教师掌握的知识经验仅仅停留在初级认知层面, 并不能内化为新教师自身的经验和智慧。

总之, 新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和环境, 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虽然习得了专家们的理论与实践, 但由于忽略了新教师的自我创生意识, 其所学或专家所建议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策略在面对现实的教学情景时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究其原因, 不是理论知识不丰富, 也不是实践策略不全面, 而是面对具体的教学环境, 我们的理论与实践被搁置了, 被其它的一些如功利、权力、私欲、观念给消解了。

三、解决新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与现实困 境的路径

新教师专业成长所面临的理论与现实困境, 究其根源除了传统的观念在作祟外, 现实中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功利倾向是最终导致新教师陷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 不能仅仅从传统的新教师成长路径去考虑, 如入职教育、工资、科研、师徒制、观摩课等方式, 而是要从新教师个体经验、新教师生命等方面入手, 祛除功利之心和私欲, 把新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学校与所有教师参与的一项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教师走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

1.关注新教师的个体经验

新教师的个体经验, 是指新教师为了获得发展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持续过程, 是教师“企图把所获得的知识统一起来, 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7]。长期以来,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被限定在依靠外部力量最终达到改变。师徒制、观摩课等成为了被推崇与追捧的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师徒制与观摩课在新教师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高唱“名师出高徒”的时候, 我们也要看到, 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这是一把双刃剑。新教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 有着独立价值观、教学观、知识观、学生观的个体, 他不同于指导教师, 也不同于观摩课中的专家, 他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专家与指导教师的实践知识更多的是一些缄默知识, 这些缄默知识是基于专家、指导教师的个人实践经验而获得的, 体现着专家、指导教师的风格和特点, 大量的缄默知识具有不可传递性, 新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或者根本无法获得。如果忽视新教师自身的个体经验, 一味地注重专家的外部塑造, 这只能使新教师亦步亦趋地追随所谓的专家、大家, 使其教育职业行为狭隘化。因此, 学校领导、专家要尊重与关注新教师的个人经验, 确立个人经验、个人内部的能动性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新教师要在正确信念与教学理论指导下, 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 依据个人经验, 依据新教师个性品质进行创新,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祛除学校与教师的功利倾向

当前学校与教师个体的功利化倾向是制约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为了以最快方式、最简洁的手段使新教师成长为能胜任教学的合格教师, 缩短新教师专业成长周期, 不惜花血本, 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 聘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式经验传递。一时间学校各种教育理论横飞, 一个理论没弄懂, 还没有进行实践, 另一个别致的理论又来了, 使新教师们眼花缭乱, 疲于应付。这种功利性的行为无益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反而会使新教师徘徊、迷茫于各种理论与指导策略之间。

教师间的功利倾向也是影响新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被各种考核所笼罩, 教师与教师之间除了同事关系以外还是激烈的竞争者关系, 所有的活动几乎都会成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在这种功利性的氛围内, 教师与教师之间很难敞开心扉进行经验交流, 在这种充满功利与浮躁的环境背景下, 新教师不可能获得快速的专业成长。古人说“宁静致远”, 要致远就一定要给新教师提供一个宁静的、适应新教师思考的环境, 尽可能减少对新教师的外在强迫, 减轻来自功利性任务的压力, 让新教师在归于宁静的环境与过程中自由生发自己的教育智慧, 创造性地推进教学工作[8]。

3.构建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

教师合作文化是哈格里夫斯 (Hargreaves) 从微观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 按照哈格里夫斯的观点, 教师文化分为教师人为的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9]。他认为合作文化强调行政控制性、强迫性、实施取向性、特定的时空、可预测性, 很显然, 当前学校中的教师合作文化是人为的, 具有一定微政治色彩。学校推行的团队合作、集体备课、同伴指导、学习共同体、教研组活动等都是在没有顾及教师喜好的情况下强制推行, 教师进行合作的时间、地点、内容并不是教师自己来制定, 而是根据特定的计划由行政命令来指定, 对于教师们来说, 进行合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促进专业发展而是实施行政命令。这种人为的合作文化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流于形式, 最终导致教师在合作中的低灵活性和低效率。

哈格里夫斯预言, 人为的合作文化最终将走向自然的合作文化[9]。自然合作文化是教师们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信赖与支援性的同事关系, 其主要特征是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种教师合作关系是由教师自发形成而非外力诱发, 合作虽然是在学校教学日程内, 也受到了行政关注和支持, 但其合作关系的来源和支撑主要来自教师自身, 合作的教师文化中, 教师具有来自各自经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取向, 具有合作的任务和目标, 把专业发展作为共同合作指向。因此,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构建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

如何构建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首先, 要确立教师合作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共同理想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奋斗才能接近或实现, 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其次, 教师之间建立交往的组织关系。交往的组织关系的特点就是交往双方或多方平等沟通、对话、交往以及相互承认和理解, 其核心是对话的平等性, 目的是达到教师之间的相互承认和理解。再次,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给新教师充分的理解和自由, 鼓励新教师勇于创新, 敢于挑战和超越。对于新教师取得的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以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新教师入职后, 其身份由学生转变为教师, 如何有效和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是新教师专业成长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师范院校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做了充足的知识和实践准备, 中小学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帮助模式。然而, 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策略被现实中的功利性和行政化所消解, 当下的新教师在成长中依然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困境, 学校和教师应该祛除功利倾向, 在立足新教师的个体经验基础上发展新教师的创生意识, 同时学校应该为新教师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只有基于此,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不流于形式, 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Fuller, F.&Brown, O..Becoming a teacher.In K.Ryan (ed.) , Teacher Education-74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2]转引自罗蓉, 李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Berliner, D..c..Describing the behavior and documenting the accomplishment of expert teachers.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Socity, 2004.

[4]马永全.新教师差异教学-现实与潜能.教师教育研究, 2012 (6) .

[5]Hands book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Practices.Noel Entwistle, Routledge, 1990.

[6]吕京.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中国高教研究, 2010 (6) .

[7][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8]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感悟 篇3

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唐茸

8月14号上午八点半,我作为上第一节公开课的教师走进了教室。当看到眼前参加公开课活动的孩子,我惊呆了,当地中班的孩子有的手中还拿着零食,有的还在父母的怀中哭闹着,来回地扭动着身体。看到这副情景,我头冒冷汗,脑袋也是一片空白。思绪虽然有些烦乱,但我逐渐冷静下来,蹲下身体轻轻地对孩子们说:“过来,宝宝们,今天唐教师来和你们一起玩有趣的游戏。”我拿着手中的玩偶,用手搂住身边的孩子。有的孩子用迟疑的眼光看着我,有的孩子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靠在我的身上,看到他们迟疑、怯怯的眼神真有些让人心疼。我继续用手中的玩偶逗弄着他们。渐渐地,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周围等待的家长,也从尴尬的神情中解脱出来,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笑着。上课时间到了,我牵着孩子们的小手走进了课堂。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学策略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调整,让游戏教学顺利地一步步进行。

在与当地教师分享活动时,我坦言了自己第一眼看到这些孩子的心情,并讲解了我之前是如何设计这次活动,以及见到了这些孩子后,我如何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做了调整,教师们听得非常认真。后来,我想,这种临时突发的状况又何尝不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呢。

调整。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张倩

支教活动开始前,虞教授告诉我们:异地教学的难度比在自己班级进行教学活动的难度大得多。自己班级幼儿的状况教师十分清楚,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和降低难度。而异地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自己不熟悉幼儿,幼儿很多的突发状况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因此,教师自己的心中需要有比平时教学更多的调整准备,根据现场的状况,迅速进行判断并做出反应。这体现了教师的功力,同时也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另外,我们并不是来上公开课,重点在于向当地教师展示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爱唱歌的小鹦鹉》前,我带着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去跟幼儿做游戏,让他们熟悉猫头鹰、猴子、松鼠、小鹿等动物,防止他们对故事中的角色缺乏了解。对故事角色有了前期经验后,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语言表达,参与故事的讲述,体验到了和小动物游戏的快乐。活动结束后,在和当地教师的交流中,我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做法和原因。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她们会有所收获。

别样的快乐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史莉

我在贵州纳雍的第一次教学是社会活动《搭纸杯》,目标是能用纸杯与同伴合作玩建构游戏,并尝试自己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设计的是大班孩子的活动,可是来的却是混龄的孩子,大的6岁,小的只有4岁。孩子们因为年龄的关系,不会合作。于是,我临时将活动进行调整,一开始启发幼儿自由讨论,纸杯可以怎么玩,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让大的幼儿带着小的幼儿一起进行建构,尝试搭纸杯的各种方法,体验大带小游戏的乐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巡回观察并启发引导,及时根据幼儿搭纸杯时的想法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做适当的评价。同时将参加培训的教师也拉人活动之中,让她们用掌声为大家评价,这样,孩子们在教师的评价中有了信心。最后孩子们在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进行合作,将纸杯变成了一个个城堡。他们充分感受了成功的快乐。

我很高兴能够和山里的孩子一道度过这一段有意义的时光,也希望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一种别样的快乐。

团结的队伍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徐洁

我们的支教团队由来自7个单位的9位教师组成,其中有教授,有博士,也有一线的教师,大家有的早已熟识,有的只是初次见面。在整个支教的过程中,大家团结协作,互相关心,一直保持着互助、钻研和乐观的氛围。

每天晚上,大家集体备课,互相提出好的建议,讨论第二天的活动怎样开展,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怎样修改教学过程,安排好所有的配班人员。教给被培训教师的手指游戏、音乐游戏、集体舞,团队中的教师先学会,保证可以多指导被培训教师。出现了突发情况(上课的孩子没到齐、教师们临时改变学习内容),团队中及时有教师“救场”,大家互相鼓励、支持。生活上大家也相互关心,相互照料。我觉得,这样的团队精神是支教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给了培训教师很好的感染。

在从容中展现机智——我的支教收获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李煜

这次参与培训的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她们在带领陌生孩子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从容与淡定,是日积月累的积淀,是教育机智的展现。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句话,一个简单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次对计划的小小的修改,都能反映出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

和大家在一起并肩作战,我也被大家的从容淡定所感染。我的吹泡泡活动中,在纳雍和三江,我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开展了两次不同的活动。当孩子不太理解的时候,带他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慢慢感知。在孩子掌握较好的时候,引领孩子进行扩展性的尝试与思考。我也学着在从容与淡定中表现自己的教育机智。

总之,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受益的不仅是纳雍与三江的教师与孩子,更有我们这些参与支教的人。

以万变应万变

南京军区政治部小天鹅幼儿园刘康

支教的日子,我时常纠结在脑海里冒出的音符,大家也总是拿那些幽默的音符来开我的玩笑,“嗯多多西西,恩多多西西,恩多多西多睐哆西”。这是我为这些培训准备的一个音乐活动《狮王争霸赛》中的音乐。虽然之前自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但在广西柳州三江县,当地的幼儿年龄偏小,这使我不得不再次调整活动,理顺这节课的重难点。与其说是送一节完美的好课,不如说是考验自己面临挑战时要能从容不迫地应对。真如虞教授说的那样,“要以万变应万变”。每一位开展活动的教师,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现场问题,在孩子能力达到的情况下提升一些,在孩子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降低一些,学会巧妙地进与退,让孩子和观摩的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知识消化。我对自己的教案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原本在圆圈上玩的游戏,改变成为散点两两对应的游戏,将第二部分比赛中身体部位的图片提供给幼儿,让他们在观察排序后两两合作进行比试,降低难度的同时提高了游戏情趣。

快乐童年——我们共同的信念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王玮

8月21日,我第一次见到了参加这次农村幼儿园培训项目的300多位教师。她们分别来自三江县的14个乡镇,质朴的脸庞、爽朗的笑声、动听的歌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感动的是,有的教师怀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有的已是满头白发,他们都顶着36度的高温来参加培训。休息时,我与他们交谈,了解了当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状。当地的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教学活动以写字、认字、做算术题为主。农村地区很多幼儿园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对于如何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如何开展游戏、如何组织各个领域的教学相当缺乏经验。因此,这种情况就决定着我们在这里进行的培训工作,无论是示范课教学,还是组织游戏活动,或开展讲座都要从当地教师的实际水平出发,要能拿出她们迫切需要的东西。要

能想出各种适宜当地开展的活动或游戏,还要能根据她们的兴趣点开展互动形式的讲座。不仅培训者的技能要全面,还要有丰富的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引用虞教授的话:幼儿教师每一天都要面对全新的挑战。

对于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来说,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拥有正确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的儿童观同样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给予他们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是我们希望传递给当地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培训开展过程中,当地的教师写下了参加这次培训的感悟,从那些淳朴的话语中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脑海中正有一颗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的种子在悄然萌芽。

一个项目一份责任一片真情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

如何让长期得不到系统培训的贫困县幼儿园教师接受培训,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几任负责人一直关心的问题。上届理事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亲自起草了培训边远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设想,还专门与教育部和财政部官员进行了沟通。本届理事会一直在为此项目的开展而努力。在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的领导和支持下,这个项目终于得以实施了。从7月中旬教育部正式通知项目工作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很多学术委员以及有关高师和研究机构的会员积极投入到了《教育部一儿基会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后续支持学习手册》的编写工作之中。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主动义务帮助审稿和编辑。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招募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积极报名,踊跃参与。这次培训的主要成员是来自幼儿园的优秀骨干教师,南京市很多幼儿园发扬当年奔赴四川灾区支教的奉献精神。从园长到教师都全力支持,积极配合。来自幼儿园的7位骨干教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参与这个项目,克服了长时间山路颠簸带来的不适等各种困难,有些教师不顾家里年幼的孩子,全力投入培训工作。她们积极了解学员情况,努力调整培训内容和策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既示范教学,又提供生动有效的讲座,经常与学员沟通和交流,受训教师普遍反映很有收获。已经60岁的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不顾自己身体不适,积极投入到培训工作中,为农村幼儿教师作了生动的讲座,还积极鼓励培训教师做好培训工作。教师们辛勤的工作,体现的是一份责任,一片真情。

教师进修培训总结及心得感悟 篇4

教师进修培训总结及心得感悟(一)

“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在经过了开学前的一次新教师培训之后我终于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的兴奋难以言表因为终于可以站在讲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

这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对我们都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工作过了就能有切身的体会。短短的五天培训非常短暂宝贵,内容涉及很多:有新时期师德行为规范培训,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专题讲座,还有xx县有效课堂规范年综述及学生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讲座。

在参培的x天时间里,我们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班主任把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考虑锝非常详尽周到。使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和谐温馨。专家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精神大餐。我从中汲取了更多的营养。变得更加有精气神了。

一、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导处的纪勇平处长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郑伟鹏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他从高校教师的构成、对高校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大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大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高校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

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

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又安排了两次课堂观摩。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我还有许多地方要学习,我将以老教师们为榜样,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去工作,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而在生活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从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喜欢他独到的见解。在参加学校的师德培训之后,细细咀嚼,我似乎有所感悟,于是写下我的独白,就作为自己的师德答卷吧!

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而现今已经工作七年之久的我,在教育的大舞台磕磕绊绊地走来了,在学生身上尝遍了酸甜苦辣的滋味,自然也给我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上善若水是道家的精神最高境界。而在教育业做到“上善若水”的话,不是易事。同事从《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帮我找到了方向,再加上校长和副校长对“师德如水”的一番阐述让我知道了其中的真谛,从此更加坚定了我做事的信念!如今我只须记住一点: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怎么规划,他就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或许,我不是指点迷津的圣人;或许,我不是挥毫泼墨的艺术家,但是,当我意识到我应该重新去塑造孩子的时候,我珍惜这从“手”开始的点滴改变。点点滴滴说是轻巧,但是做到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我会用我的实际证明我心如故。

人们总会向往辉煌灿烂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个今天所垒成,有向往有行动有坚持,方会使梦想成为现实,刹那变成永恒。我的一个个今天筑成了学生的一个个辉煌的明天,师爱如水,如水般无时无刻无所不在,这是最伟大的爱!上善若水的明证!心中有爱,教育怎会缺少情感?师爱如水,教育怎能不利于每个学生?

新教师进修培训总结及心得感悟(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教十三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领雁工程”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几何时,感觉到自己的停滞不前,看着孩子们从最简单的认识阿拉伯数字开始到能熟练的解方程……他们的快速成长,让我惊叹,再看看自己,“桶”里的水并没有什么增长,相比之下,有些汗颜。

在这里,我很感激各级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在久逢干旱时及时找到了这“源头活水”。在这里,让我感受了教授、名师的风采,聆听了无数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无数灵动的课堂,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教授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一、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

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的讲座。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平时忙于教学很少静下心来学习,参加省“工程”培训,通过听讲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使我们加强了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了自身创新使用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使我感觉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

二、认真学习,启迪智慧

曾经我是个不太爱读书的人,去书店买书也只是会考虑买学生思维训练、练习册、教学技巧、教案集等方面的书籍,虽然在工作中也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但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

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多读书、读好书可以开阔视野,积淀自身的素养,锤炼自身的数学功底。

三、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说,“你得思考,光听不行!”今天当自己成为学生的时候,不由得又想起了这句话——“你得思考,光听不行!”

思考应该是一种习惯,只不过在日常工作中“懈怠”了思考,而变得不愿思考,日久天长也就不会思考了。这又何尝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的现状呢?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爱思、勤思、会思是何等的重要。

反思的方式有很多,如撰写教学随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思方式;还有教育博客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管理器,它更是一个人反思工具,是一个多向人际互动的装置,它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这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

通过培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说实话在异地集中学习非一个“累”字,一句辛苦所能形容,我经常笑称“屁股要磨出老茧了”,即使这样,我依然坚持认真听每一节课。因为我珍惜!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自己的教学尝试与积累,尽管这一过程会很漫长,中途也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确立目标,积极进取,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教育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新教师进修培训总结及心得感悟(三)

记得有很多人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前记得,如今懂得。很荣幸我成为了这一光辉职业中的一员。“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怀着期待与欣喜,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xx新入职教师培训”。“期待”是因为步入新的工作岗位,对新的环境和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欣喜”是因为我感受着各级领导对新老师的深切关怀。入职培训的课程丰富而实用,包括xxx学院教授的专题讲座《一线教师专业发展路向》。xx进校的专题讲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xx进校老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网络资源的收集与处理》,特级教师的专题讲座《在教育教学中修炼》。

短短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培训的这些老师的发言中没有太多华丽的词汇,却流露出一种朴实真诚,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他们讲授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值得自己去细细体会与“消化”,下面就教授和老师的专题讲座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授的讲座内容是《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向》,谈到这个内容,他总结了四大方面,一是教师缘何关注自己身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三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路径;四是设计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自己。x教授的每一句话都发人警醒,耐人寻味,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感受。在另一个方面我认为最让我受益的是提到的“职业倦怠问题”,这对我们新老师来说是提前打了预防针,让自己能够正确的对待工作。

在提到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的问题上,x教授总结的“教师”——1把握教育规律,通晓教学原则2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3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给自己定了航标,沿着这个路向去前行,实现自身价值。在第三个方面专业发展路径中,让我学习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一点”——多读一点书,多写一点东西,多参加一点竞赛,为外语学习投入一点时间,多一点自己学历提高的思考,这几个“一点”为新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的老师。

老师的讲座内容是《在教育教学中修炼——教学成果是这样炼成的》,这里面涉及了十六讲,老师的话语朴实,又很风趣,他注意了和新教师们的互动,每谈到一个问题时,都会找老师们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他的讲座中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多,如上好课的前提,上好课的基础,上好课的关键,上好课的保证,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智慧等。我自己认为他总结的衡量好课的标准很重要:1课堂健康知识无误2教学基本的扎实3教学目标明确4教材处理合理5媒体使用恰当6教学结构巧妙7教学策略高超8作业布置适量9教学效果达标10教学特色鲜明。

教师培训感悟 篇5

5月8日,我们再次开始为期三天的理论培训。虽然天气已有夏天的炎热,但是老师们还是一个都不少地参加了。

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教师的这份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困惑,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会经常感觉力不从心,最近的理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其他领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知识,也在小学数学专业方面有所提升。

今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早上来自xx小学的x校长,他讲的是“走在路上”。虽然是一名校长,但给人感觉却是非常的亲切。在这次讲座中,他讲到老师难做,家长、社会给教师的压力不小,加上教师自身生活情感的压力也有,现在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我也深有体会。而x老师让我们在这当中寻找幸福的味道,x老师和我们分享他身边的事以及他自己的亲身亲历。“幸福取决于自己”,简单的一句话,却很少人能做到,现如今充满诱惑的社会总让人不懂得知足,即使有了很多钱也感受不到快乐。x老师从讲座开始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这笑容不仅感染了我,相信也感染了很多其他老师。话语之间,x老师总是会时不时提到他的家庭,满足于他贤惠的妻子,满足于有个懂事的孩子„„

当然,除了对生活的态度有所收获,在数学专业上也收获不少。x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对“老师”这个称呼有一种敬畏感,他说:“既然当了教师,就要想怎么样去做一个教师。”他用自己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他的责任感和教师的智慧,对特殊学生也抱着不放弃的态度。

新教师感悟 篇6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很荣幸自己能来到这所美丽的校园,我也知道这块肥沃的土壤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所以心里还是有点小骄傲的,尽管我的学生还没有“成熟”,但我已看到他们明媚的未来。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你们不成熟的时候,你们遇到了不成熟的我,是你们成就了我,等我成熟了,在我最灿烂的时候,是不成熟的他们遇到了成熟的我,我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了不成熟的他们。每每想到这,我的心中充满愧疚,我在博文中对他们写下了道歉。”这是每个老师的成长历程,每个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最初的我们是青涩的,我们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丰厚的工作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对自己松懈下来,我们都知道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他干的是良心活,我们不能误人子弟,不能教完一批学生心里就充满了遗憾,那不是我们老师想要的结果。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在问自己。我想我们需要把自己变成一颗参天大树,我们要庇护学生,和他们一起经历风吹雨打、一起成长,而不是作为一颗小树苗和学生一起成长,等你变成了参天大树,他们或许早已枯死,我们不能扼杀了他们的梦想,不能毁了他们的人生!所以,我们需要武装自己,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百宝箱,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拿出什么。不仅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扎实,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要涉及,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孜孜不倦,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有施展的舞台,才能教出真正的人才,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新教师专业培训及感悟 篇7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的任职前培训, 是帮助新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最终实现教学技能的职业化、专业化, 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重要环节。岗前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教学技能以及价值观取向, 对于建设高素质、高质量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现行的岗前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和收益, 但同时也遇到了种种问题, 如今随着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 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高校和教师对于岗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培训效益不高

许多高校师资培训部门仅将岗前培训工作当作一项简单的常规性业务工作来看待, 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多年不变, 整体上流于形式, 逐渐忽视了岗前培训本身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从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适合本校教师的培训实际的计划;许多新入职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目的具有功利性, 认为岗前培训仅仅是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辅助物, 仅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由于我省笔试采用的是开卷形式, 这就更使得部分学员产生轻视心理, 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经常缺席、不认真听课和不认真思考问题的现象, 仅寄希望于最后考前的突击复习和考试过程中的临场发挥, 并且普遍认为自己只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就能够胜任高校教师工作, 低估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于一名合格高校教师重要意义, 使得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培训效益不高。

2. 岗前培训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无法满足高校教师岗位要求

十多年来, 各地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基本都是以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4门课程为主, 辽宁省在2011年在对原有教材进行整合和修订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新的岗前培训教材, 修订后的教材内容理论性更强, 教学案例更加丰富和写实, 普遍反响较好, 但是, 从整体上看, 岗前培训工作仍然没有改变以这4门课为主体的授课与考试这种内容单一的培训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新教师对学校情况、教育教学技能特别是教学实践等的培训需求。在培训形式上, 目前高校都是采用以课堂为主的短时间集中讲授方式, 即“灌输式”教学, 形式单调, 并且因为集中授课, 授课教师为保证课时数, 在授课过程中则会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很难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展开, 这使得参加培训的教师很难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更谈不上加以熟练运用。

3. 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难以并驾齐驱

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理论学习, 是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但新教师所缺乏的不只是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 更要懂得如何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如何在教学技能方面获得较大的提升。目前, 多数高校实施的岗前培训理论课程的授课缺乏应有的研讨、示范教学等环节, 授课教师只将书本知识讲授完毕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 忽略了对于新教师教学教法的示范和引导, 而作为新教师多是疲于应付4门理论课的考试, 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充分贯彻岗前培训的核心理念-即对新教师教学能力及技巧的培养。按照以往这种重理论、轻技能的做法, 学员即使通过了岗前培训考试, 但却没有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导致出现虽有满腹知识却难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现象。

二、新时期改进高校岗前培训工作的几点想法

1.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端正培训态度

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应真正地从“有利于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的高度来认真组织和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每年年初, 学校师资培训部门应该结合该年度学校教学和科研实际, 制定本年度的培训计划,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 培训前应由学校有关主管领导召开岗前培训动员大会, 将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新教师阐述清楚, 引起新进教师的足够重视。

学校师资管理部门要切实将岗前培训作为一项能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工作, 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常规业务工作去完成;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要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如何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上, 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上, 注重岗前培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 而不是将通过岗前培训考试取得证书当作培训“终极目标”, 而是应该争取能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择优选拔授课教师, 充分发挥授课教师模范作用

岗前培训是新入职教师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一课, 将对新教师提高从师素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 学校师资培训部门在选聘授课教师的过程中, 应充分了解该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并结合授课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 对授课教师的从师素质、教学及工作态度, 以及教学能力进行多重考察。选聘非常优秀的教师作为岗前培训教师, 不仅有利于入职教师更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 也会在入职教师的脑海中留下楷模印象。总体来说一名优秀的岗前培训教师一般应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 授课教师应该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于教育教学方法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 教学成果突出, 善于引导和开发受训教师的教学科研潜力;其次, 授课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学术知名度,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对于教育科研工作一丝不苟。此外, 独特个人魅力以及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也会让岗前培训课程本身增色不少, 产生意想不到的培训效益。

总之, 岗前培训其实就是新入职教师转变身份后的第一堂教学示范课, 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个人魅力都会对受训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3. 制定高效的课程安排, 丰富培训内容, 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和优化培训课程体系, 丰富培训内容, 不仅是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重点, 也是难点。新时期的岗前培训可以在原有的4门核心理论课程的框架之上, 结合学校实际和师资队伍特点, 在岗前培训课程中增设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示范、授课实践环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讲座, 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为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设计, 岗前培训课程的开展可由学校和学院协同完成, 学校负责做好4门核心理论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讲座以及校史、校规等课程的授课教师选聘、课程安排工作, 在合理安排课程时应保证足够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和经验交流等环节, 以保证受训教师有足时间来消化吸收、掌握所学知识;学院注重结合学院各自特点做好院史、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师范授课等相关培训内容, 学院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教法老师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为每位新教师制定聘请一位教学导师。教学实践可采取学院公开课的形式由学院教学委员会进行听课并及时评课, 使新教师能及时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明确自己在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优点或不足, 与此同时, 还要组织新教师到教师素质好、责任心强、讲课受到学生高度评价的教师课堂听课, 使他们直接感受优秀教师的授课风采和魅力。另外, 要组织新教师相互听课、评课, 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采取以上措施可使得新教师获得有益的经验, 帮助新入职教师较快适应高校教师授课模式。

4. 对新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

从早期孔子时代, 到现在的大学课堂, 每一节课都要采用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我国传统的大学基本的授课方法是讲授法, 近年又大多采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法。现今的高效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课件多媒体教学, 甚至有人认为大学课堂都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实际上, 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并不都喜欢多媒体, 有的甚至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反感。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 高校新教师必需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 在新教师的岗前教育教学培训中, 还要让他们学会多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讲授, 也能运用先进技术, 例如, 理科教师要学习课堂上的直观演示实验、挂图、实物、标本、模型的运用,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教学手段。此外, 还要让新教师学会怎样结合身边的实际进行教学, 怎样运用肢体语言、简笔画等。每一位新教师还必须了解, 课堂理论教学必需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改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讲授空洞无味的局面。

5. 大力推进网络课堂建设, 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

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网络课堂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网络学习形式之一, 它方便、灵活, 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和限制, 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登陆学习。学校和学院应密切配合, 在保证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积极创建网络课堂和学习论坛, 及时将岗前培训授课视频、课件以及相关教学材料上传及更新, 鼓励教师利用学习论坛进行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共同承担起网络课堂和学习论坛的维护工作,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总之,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在实践中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根据学校和新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新教师尽快实现职业角色转变, 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提供有计划的、系统的岗前培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大胆创新, 切实贯彻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促进岗前培训效果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使之真正发挥出“启蒙”功效, 为新教师过好职业生涯“入门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德, 胡志民.员工培训与发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5-32.

[2]郭京东, 张立兴.人员培训务实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学出版社, 2008:18-36.

[3]郭伟东, 王天翔.对当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8) :975-976.

[4]毛丙波.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优化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2 (5) :136-137.

[5]白晗.浅谈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岗前培训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7) :44-45.

[6]杨忠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 :56-57.

[7]毕晖.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创新设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3) :176-177.

新课改下一个历史教师的感悟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度出现僵化、教条的倾向,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成为进入大学的一块敲门砖。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新疆的推广,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主要是体现在教学实施方面,就是要求:以科学的观念来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循循善诱”出自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但教育有时需要等待,需要教育者以更多的耐心去促进学生的感悟。通过历史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感悟: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心太急。备课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逐个进行详细的准备,定出“标准”;上课时,步步相接、环环相扣,力求“讲深讲透”。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他们不需要对所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需要产生疑问。其实,这是一种过度的教育,它使学生失去了探究发展的机会。这样的结果不仅可能遏制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而且可能浇灭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见解,在需要他们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们会遗憾地发现他们缺失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很自然地,我就想到了“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这两个词。的确,从“鱼”到“渔”的转变,是我们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方法传授的一个转变。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赋予“鱼”“渔”更深刻的内涵。我们要教给学生抓鱼的方法,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鱼”是他们应该抓的,抓“鱼”做什么,怎样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手段更有效地抓到这条“鱼”。

以上的“鱼”“渔”之说是针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面对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我们也要明白我们自己的“鱼”和“漁”是什么,这样我们才好教学生怎样去抓鱼。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

教师的角色要从“传授型”向“导向型”转变,改变“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要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改变学生“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结论式教学向过程式教学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给结论性的描述,如“历史意义”“评价”等都是结论,有些结论学生不一定赞同,教师应该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讲解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要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要允许学生怀疑教师的观点,虚心接受学生的怀疑,和学生平等的探讨,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除此之外,教师在面对新课改的教材时,可以借鉴各种版本的教材优势,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为教材只是一种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工具而已。

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特有功能

尽管史学观点在不断地完善、发展,教学方法、手段在不断地改进、提高,而史学的功能却在不断地淡化或者说是削弱。各门学科的分类,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定位,历史学科就是鉴古知今、使人明智的学问。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通晓世界文明的演变史,不仅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渊源,更要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吸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心灵点滴观后感1000字作文下一篇: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