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024-11-04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共10篇)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1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保定市凌云小学 五年级数学教师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小数的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小数的乘法和小数的除法集中复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同时,把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进行比较,加强两者计算法则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分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时,可先让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也可以带着复习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对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进行全面的整理。

2.复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例如,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等。

3.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复习“观察物体”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想像等活动去辨认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

5.复习“可能性”时,要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复习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总复习第9题中要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首先要用组合的知识列出两枚硬币朝上图案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而求出朝上图案相同的可能性大小,使学生学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3、3.636363是循环小数。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3.25×4.8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2.85×5.2+2.85×5.8-2.85 3.6÷0.25÷0.4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第二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⑴订阅《中国少年报》五年级订了320份,比四年级多订了X份,四年级订了()份。

⑵比X的5倍少1.2的数是()。

⑶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当V=32(千米)t=5(小时)S=;当S=120(千米)t=1。8小时,V=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不具体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数值确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体的值了。

二、巩固

教材第136页总复习第6题第(1)一(3)题。

三、复习简易方程

1.等式与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

①3+5X()②2X一1=0()

③1+2.7=3.7()④15<1十X()

第②题同时出现了“√”和“△”记号,说明了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先说说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怎样解简易方程?根据什么?怎样检验?又根据什么?

3.解下列方程,先口述第一步转化的思路。

①54-X=48②54-3X=48③13X+2X=9.9

④6×9+3X=70。⑤6(l一X)=5.4⑥3.5X+X=1.7

小结:解简易方程,一步的问题根据四则计算的关系求解;多步的问题要进行转化处理,如把aX并作一个数或把(a十X)看作一个数处理,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4.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时,首先应“设要求的数为X(题目中出现了未知数X的,可以不设)”,再把文字叙述的形式“翻译”成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即方程),题中怎样叙述等式就怎样写,顺序一般不要改动,列出方程后按简易方程的解法才解,如:

(板书)一个数的5倍减去37等于18,求这个数。

解:设要求的数为X。

5X一37=18

5X=18十37

5X=55

X=11

四、练习

教材第139页练习三十四第9-11题。

作业辅导

1.解方程〔第⑴、⑵要写出检验〕

⑴2X一5.5×6=⑵3X十1.5X=13.5

⑶(X十2)×0.5=1.l

⑷(7.2-4.8)÷X=0.4

⑸6X-6=4X-4

⑹7X一4.2-5.8=1.9

2.列方程,并解方程。

(1)某数增加5倍后与3的差等于117,求某数。

(2)15加上一个数的2信等于38的一半,求这个数。

(3)5的3倍比一个数的一半多8,求这个数。

(4)某数的8倍加上10,等于它的10倍减去8,求这个数。

(5)4.9减去4.9与0.5的积,比X的5倍少1.65,求X。

第三课时

课题:多边形的面积。复习目标:

1、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多边

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复习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平面图形的联系。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过程:

一、基础再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口述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教师板书面积公式。

S=ah÷2 S=ab S=ah S=(a+b)h÷2 问: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师强调:

1、注意底与高相对应;

2、计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时要除以2。

二、基本练习

1、多边形面积的练习: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图形的面积。(注意:有多余条件,需要学生正确判断与选择对应的底与高)②填空:

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不变,()变小。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与它等底等高 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③解决问题

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2、组合图形的练习: P124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老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小结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作业

1.总复习第7题。2.P 124第7、8、10题。课后小记:

在多边形面积计算部分,本课强化了底与高的“对应”,及时弥补了前期教学中的疏漏。练习中呈现多组有多余条件的图形,要求学生自己辨析哪些是有用数据,并正确列式,感觉此题价值较高。同时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巩固了画高的作图技能,特别是钝角三角形高的作法。

在组合图形面积部分,重点强化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从多种不同解法中发现思路简洁、步骤较少的方法。如教材第9题,如果用梯形+长方形就比用正方形—三角形步骤要多一些。

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部分,我则补充了下列对比练习: 一块地近似三角形,它的底是62米,高18米。

(1)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5千克,那么这块地共需施化肥多少千克?

(2)如果在这块地里种玫瑰,每棵玫瑰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能种玫瑰多少棵?

通过对比练习, 强化了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第四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可能性 复习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2、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3、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教学准备:投影仪、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两个人就是,......9个人就是,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2

一、整体把握,构建知识网络

1. 整体把握教材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的累加式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看到数学知识的整体脉络。一节好的数学单元复习课,除了查漏补缺等基本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整体观。只有具备整体观,才能从知识纵横发展的两个方面研读教材,从而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处,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整体脉落,并自主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进行六下《比例》这个单元的复习时,考虑到这一单元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实际情况,我先让学生通过回忆或看书,列出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整理结果,并把整理结果写在白纸上;最后,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到全班交流,从中寻找出一个最佳的整理方案。(如下图)

这样梳理,既能使学生对比例知识深入了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比例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体验了建构知识网络的方法,而且也锻炼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2. 宏观把握课型

(1)以情境贯穿始终

适宜以一个情境贯穿始终的单元复习课,总体特点是知识点少,知识脉络清晰且联结紧密。这样的课,在整理知识时容易以点带面,容易把知识点联结成串,最后集结成网。例如四年级上册的《位置与方向》单元复习课,就可以采用典型的情境贯穿始终。具体复习环节如下:

(1)读图回顾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仙居城区卫星图,你看明白了什么?

意图: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回顾图上方向辨认的方法,如何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7个方向。

(2)系统整理

师在图上用圆点标出学校A、学校B,然后给出三个任务:(1)你能用带有方位的词描述这两所学校的位置吗?(2)A校到B校怎么走?B校到A校又怎么走?(3)哪一条路更近?还有更合适的路线吗?

意图:这三个任务非常巧妙,位置的相对性、路线的相对性以及具体描述、路程的计算等知识要点都涵盖其中。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主动调用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在复习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读图拓展

围绕学校A在图上继续寻找显著性标志,设问:西门村为什么不在学校A的西面?

意图:这一拓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中心的变化会引起同一位置的不同方位描述。

整节课从始至终围绕一张卫星地图展开,把一个单元的零散的知识点全部涵盖其中,随着复习的深入,学生不但对知识点进行了一次梳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板书的要点,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完整的单元知识网络图(如下图),原来分散在各处的、零乱的知识点全部在网络图上归位了。

(2)把珍珠串成项链

还有一类复习课,知识点多而且量大,不论怎么梳理就是不能形成一张网络图,好象揉面的时候加的水不够,最后怎么也揉不成一个面团,只能揉成一个个面疙瘩。对于这样的复习课,就可以采用把珍珠串成项链的方式进行整理。

所谓把珍珠串成项链,就是把这些散落的一个个知识点形象地比喻成一颗颗珍珠,经过复习回顾整理,最后穿成一串珍珠项链。但是在把珍珠串成项链时一定要避免平均用力,我们不需要这一串珍珠颗颗珠圆玉润,我们需要的是这一串珍珠大小分明,也就是重点知识突出。为此,我们要不计成本,舍得花时间打磨,让主要的几颗珍珠(复习重点)发光发亮,其他的一些珍珠可以暗淡一点,甚至可以大胆舍弃。

二、合理取舍,充实复习重点

1. 罗列知识,明确复习重点

数学课按照教学任务一般可以分成“新授”、“练习”、“复习”三大课型,要论怎样才是一节好课,其标准各有千秋。但是就教学任务而言,落实知识点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好课的起码标志。可是这一基本要求往往在单元复习课中显得有点薄弱。其实单元复习课也和新授课一样,需要执教者对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到位。要上好单元复习课,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单元教材内容,仔细研读每一道例题以及对应练习。每一节复习课,我们在设计之前都要读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还要读出学生容易出错的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全部进行罗列、梳理,最终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清单。

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一单元的内容体系是不完整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要复习,但对应的退位减法是下一学期的知识。如果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个主要内容,那么其算理———凑十法就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可在新课学习的几个课时中,凑十法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学生的口算水平,进位加法表应该是这一次复习的重点,可是在前面的练习课中已经着重探究过表格的规律内容了。而且作为单元复习课,加、减法意义也是必须回顾的。思来想去,最后我们把整理加减法的意义及典型剖析加法进位表作为本节课的复习重点。

2. 大胆取舍,突出复习重点

实践证明,单元复习课上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教者对学生不放心,生怕遗漏了某一个知识点,于是就满堂讲、满堂练,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学生弄得筋疲力尽。因此,在单元复习课的设计上,教师对众多知识点要区别对待。对重点知识要不惜时间,对知识难点更要不计成本,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则能舍则舍,实在不能割舍的也不要占据整理时间,可以放在练习中进行点拨。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知识点众多,无法联结成网,如果教师带着学生放电影一般回顾所有知识点,估计没几个学生能够跟得上进程。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依托情境,建构模型

加、减法的意义构建仍然作为复习的要点之一。一上课,笔者就出示下边的主题图。当学生列出11+2=13,2+11=13等加法算式后,追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回忆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方法以及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等,然后变换主题图引出对应的减法算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使学生在情境中迅速回顾整理旧知,把加减法的意义、算法算理及其联系都进行了沟通。在数据的选取上,笔者舍弃10以内加减,而选取十几加几、十几减几,使复习起点恰到好处。

(2)有序建表,呈现趋势

在学生整理加、减法的意义后,笔者及时追问:和是13的加法算式还有吗?用这个开放的问题激发学生回忆算式,在汇报中整理出:9+4 8+5 7+6 6+7 5+8 4+9。然后再追问:和是14的加法算式还有吗?和是12的呢?和是11的呢?和是10的呢?和是9的呢?在学生的不断汇报中一边整理,一边引导观察,使学生对算式的变化趋势有所感悟,和是10的加法算式最多,往上往下算式都在减少中,最后课件呈现完整的加法表(见下图)。

(3)典型剖析,明确算理

在建好加法表后,笔者又及时追问:从4+3这个算式你想到了什么?从8+6你想到了什么?你还能想到它们对应的减法算式吗?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提示,追本溯源,引导学生自主回忆算理。同时又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20以内的加法有两个模型,一是根据数的组成计算,二是借助凑十法计算。减法也是同样的道理,10以内的减法可以用数的组成计算,也可以根据加减法的关系想加做减,并且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可以提前渗透,为下一学期的系统学习做铺垫。

(4)梯度练习,熟练技能

单元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主要目的是查缺补漏,不做拔高要求,但是也要注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此,笔者设计了4道练习,设计时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综合性和拓展性。

第1题:算一算,比一比:5+4和15+4,8-3和18-3,10-5+8和7+9+3。本题的精妙之处在于让学生发现最后一题的简便算法,7和3凑10,算起来特别方便。

第2题:看图列算式,使学生对于在不同情境中合理使用加减法计算更加明确。

第3题:我会填。把4,5,6,7,8,9这几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这一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产生分组思想,6个数分成3组,得数相同。

第4题:设计了一组计算比赛,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结果,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比赛,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我们要重视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导学生再现所学概念、法则、公式、特征、数量关系,在系统归纳整理的同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或形似神异的知识进行比较、沟通或辨析。在此基础上将点串成线,将线连成面,最终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晓梅.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小学青年教师,2005(5).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研究 篇3

1. 主体性策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知识、能力的获得,都必须由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才能实现知识的建构。所以,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自主是建立在教师有效引导的基础上,否则也容易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复习效率低下。复习过程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

(1)引导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回顾,明确复习目标。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知识上还存在的疑问,在同伴中进行错误剖析,重新建立正确认识。因此,最好让每位同学建立一个错题收集本。

(3)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梳理,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系统。

(4)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的概括总结。

2. 针对性策略

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有一定的选择性。人在有选择地反映某些特定的对象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将心理活动稳定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使反映达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程度。而复习的内容并不是全新的知识,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复习的针对性要强,针对知识缺陷和重点、难点进行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复习课型一个重要特点。

3. 发展性策略

所谓“温故知新”,在复习中还要不断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能保持有兴奋点,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引导学生向外延伸拓宽,体现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高、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认识、再创造的一种较高层次学习过程。

二、复习课的一般结构

(一)揭示目标,整体回顾。

在复习之前,向学生揭示复习的内容、目标。这样既可以增强学习信心,又便于学生自我检查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复习作准备,同时还可以自我检查复习后的效果。而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根本。教材的内容、例题具有较高代表性。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知识进行整体回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有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1.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并简单记录纲要和不懂的地方。例如:“这个单元学了什么知识?”“这个单元学了哪几种应用题?”等。2. 对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既全面阅读,又有重点,提高效率。例如:概念着重看定义,理解内涵和外延;计算内容看例题理解算法;应用题看例题,了解题型结构和解法……

(二)引疑导惑,范例分析。

“引疑导惑”就是对于已学的知识,学生还会存在一些自己没有解决的疑问。在这一环节,教师就要引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在小组或者全班讨论解决。这样,这些疑问就成为了学生心理活动所选择的特定对象。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探究,在纠错中得到提高,这是从“自知”到“自控”的转变过程。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进行适当指导、帮助。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分类促进”。而对于班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知识重点、难点问题,还要进行范例分析。

(三)整理归纳,构建网络。

根据系统论原理,在这一环节(学生对教材各知识点都有了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就应该引导学生弄清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厘清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把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规律、归纳方法。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使已有的知识更抽象、更具有普遍性,适用范围就更广。在此基础上,将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教师指导学生用各种图表来表示知识间的联系和网络结构。

(四)深化训练,发展创新。

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坡度、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深化训练。所设计的练习要体现几个方面:

1. 设计典型代表性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

2. 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辨析。

3. 设计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适当设计一些有创造性的练习,引导学生适当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如设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提升,形成方法。

数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应该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复习整理知识的能力。例如:阅读方法,自我反思的勇气和方法,知识归类方法,概括总结方法,巩固记忆方法,自我评价的方法……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4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

1.重视等式性质的再理解,提高学生解方程的能力。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代数知识,这些代数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相关的代数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与以往的教材中用四则混合运算中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2.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提高自主归纳整理的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这部分知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并能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简易方程)师:同学们请打开教材看一看第五单元的内容,这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小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形成知识网络,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回顾知识,巩固提高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完成教材113页3题(1)。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生汇报集体订正。(2)填空。

①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剩()本。②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岁。

③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小组内交流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师:用字母表示数,简写时应该注意什么?(3)判断。①a×b×8可以简写成ab8。()②a的平方等于2个a相加。()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2.复习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判断。

①4+x>9是方程。()②方程一定是等式。()③x+5=4×5是方程。()④x=4是方程2x-3=5的解。()(3)完成教材113页3题(2)。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借助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效率。3.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113页3题(3)。①学生审题后同桌交流等量关系式。

②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③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是什么。(2)解方程。

10.2-5x=2.2

3(x+5)=24 5.6x-3.8=1.82×1.5+6x=33 600÷(15-x)=200x÷6-2.5=1.1(3)列方程解决问题。

①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②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天数。小明今年多少岁?

③学校买回来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 ④学校买10套桌椅共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⑤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且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⑥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用去的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5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现在新课程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所以本单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连乘连除”。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

学习内容:

教材99页例1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3、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六、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

学习内容:

教材100页例2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预设流程:

一、联系例1,谈话引入

在运动会上进行了广播操表演,第二个项目是团体操表演。(同时出示情景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团体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由小朋友提出问题(每个小 圈有多少人)。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 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能装多少箱?”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例如,①960÷6=160160÷8=20 ②960÷6÷8 ③960÷(6×8)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 数学的信心。(特别是第3种)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0、14、16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六、随堂作业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101页练习二十三

预设目标:

1、熟练地解决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解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等。

预设流程:

一、基本练习

1、P101-2

A、学生独立解决。

B、全班交流。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P105-15

A、学生独立解决。

B、全班交流。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自主练习

学生练习15、6、7、8、9、11、12、131、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2、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课堂总结

四、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设计校园

教材106页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卡纸等。

预设流程: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 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 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五、随堂作业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6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一填。

(共11题;共36分)

1.(1分)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两端一样重。_______

2.(1分)一箱饮料连箱共重33千克,箱重1000克,饮料重_______千克。

3.(1分)一瓶墨水重100克,_______瓶墨水重1千克。

4.(2分)看图列式计算

①王阿姨要编20个竹篮,需要多少天?_______

②小明家平均每天收多少个鸡蛋?_______

5.(1分)在合适的地方点上小数点。

一只公鸡体重25000千克。_______

6.(8分)3吨=_______千克

2分米-3厘米=_______厘米

5分米=_______厘米

4000米=_______千米

2500米+5500米=_______千米

6000千克=_______吨

2500千克+6500千克=_______吨

150厘米=_______分米

7.(1分)一个菠萝重等于_______个苹果的重量。

8.(6分)常用的质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5分)求6千克50克=_______千克时,可以这样想:把千克数_______写在整数部分,把_______克改写成_______千克,合起来就是_______千克.

10.(4分)按要求排顺序

300+500

4000-3000

6000+300

3500-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64÷_______=8

6×_______=42

83-_______=50

5×_______=45

_______÷3=9

56÷_______=8

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12.(2分)1千克铁的重量比1千克棉花的重。

13.(2分)张倩倩体重55克。()

14.(2分)1千克的盐比1千克的棉花重很多.()

15.(2分)1千克重的铁块和棉花的体积一样大。

16.(2分)计算3×8和4×6用的是同一句口诀,因为它们的结果都是24。()

三、选择。

(共5题;共10分)

17.(2分)张平家藏书800本,王红家比张平家少得多。王红家藏书可能是()本。

A

.900

B

.750

C

.360

18.(2分)下面的单位中,不是重量单位的是()

A

.元

B

.千克

C

.克

19.(2分)一个西瓜重4千克,3个同样大的西瓜重()千克。

A

.7

B

.10

C

.12

20.(2分)1千米和1千克比较()

A

.1千米大

B

.同样大

C

.无法比较

21.(2分)400÷4=()

A

.100

B

.4

C

.5

D

.20

四、计算。

(共1题;共6分)

22.(6分)在横线上填上“>”、“<”、“=”。

95×8_______85×9

2千克_______1800克

3千米_______3000米

10分米_______10厘米

1吨_______800千克

10分_______360秒

五、连一连。

(共1题;共5分)

23.(5分)估计一下32个西红柿大约重多少千克。

六、把下面各质量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共1题;共5分)

24.(5分)梨和苹果共重5000克,其中梨重2000克,苹果重多少千克?

七、解决问题。

(共3题;共15分)

25.(5分)学校有49个足球,三年级拿走13个,剩下的足球平均分给二年级4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26.(5分)小东和大鹏一起去买苹果,如果小东把自己的3个苹果给大鹏,那么他们各自的苹果数相等。如果他们总共买了14个苹果,问小东买了多少苹果?

27.(5分)买5千克的鸡蛋花40元,平均1千克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共11题;共36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12-1、13-1、14-1、15-1、16-1、三、选择。

(共5题;共10分)

17-1、18-1、19-1、20-1、21-1、四、计算。

(共1题;共6分)

22-1、五、连一连。

(共1题;共5分)

23-1、六、把下面各质量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共1题;共5分)

24-1、七、解决问题。

(共3题;共15分)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7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既能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能适时、友好地进行补充、提问、参与讨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及一些星星、奖状、聘书等。

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训练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一次训练,本次的话题是“我们的奇思妙想”,学生可以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有关科学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学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只要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谈话:同学们,在我们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

2. 观看课件出示的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图片资料。

3. 谈话:这些都是科学家们产生奇思妙想后创造的。其实,只要同学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努力去创造,那么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

4. 课件出示一些青少年的小发明创造的图片文字资料。

5. 导入:你们看,这些同学的幻想就变成了现实,想不想向他们学习?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都成为小小科学家,好吗?下面,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吧!

6. 板书课题:我们的奇思妙想。

二、拓展想象,自由练说

1. 拓宽思路:同学们,你们对未来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谈一谈,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居住的房屋,照明的设施,公路、铁路、航天、航海及各种交通工具,未来的学校、教室、书桌、黑板、动物、植物的变化莫测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小组练说。

3. 交流汇报(老师注意从中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还可以谈谈产生这种奇思妙想的根据。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某位同学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补充说明,发表不同意见,或深入讨论)。

三、模拟演练,促进交际

1. 谈话: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具有奇思妙想的小科学家,于是“环球畅想未来高科技公司”便派出了一位高级主管来到我们这里,想从中招聘几名设计师,大家敢不敢竞聘?

2. 师生互动:老师当高级主管,学生应聘(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讲出奇思妙想,还要作好示范,让学生懂得高级主管应注意与应聘者交流,如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说明)。

3. 生生互动,一生当高级主管,一生应聘。

4. 引导评价“哪个高级主管最善于发现人才,哪个应聘者的奇思妙想介绍得最有特色”(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礼貌用语、体态语言等进行积极评价,最后评出“星级主管”发给星级证书,评出最优秀的设计师,发给聘书)。

四、创意演示,再现情境

1. 老师:正巧电视台要制作一期题为《我们的奇思妙想》的专题节目,你们想不想参与?如果想参与,你们能不能想到一些富有创意的形式来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2. 学生交流讨论用什么方式介绍最好(边画边介绍,边演示边介绍……)

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上台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边画边介绍可借助幻灯),另选一名学生作拍摄状。

4. 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几名学生,颁发“最有创意奖”。

五、家庭采访,延伸课堂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展开了充分的想象,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吧?想不想知道你们的父母小时候曾经有过哪些奇思妙想?后来这些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了吗?回家采访你们的父母。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 单元复习课 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是数学课的一种很重要的课型,但在广大教师的教学中,单元复习课的地位却比较尴尬。大家都认为它很重要,每个单元学完了之后,或者考试前都要上单元复习课,尽管方法不一,但风格各异。而在公开教学中却很少见有老师上单元复习课。究其原因,一是单元复习课成功的教学案例很少,没有太多值得参考的案例;二是单元复习课呈现的知识没激情,学生觉得没意思,课堂氛围不好;三是单元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非常难上。因此就像钱守旺老师所说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现状是:资料缺,经验少,难度大,价值高。

那么,单元复习课真的就不能上得有意思,不能上出精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有幸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了《优化小学高段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案例研究》这一省级课题,对单元复习课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策略一:创设情境,有效引导。这种复习方式融情境于课堂,把复习课的内容融合在一个新的情境之中,并且贯穿始终,让学生有种“旧酒装新壶”的感觉。比如,笔者在上课题研讨课时,上课的内容是四年级《大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笔者利用上课学校在咸阳的这一地域特点设置如下情境:“(出示咸阳机场照片)2011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达到20000000人次,2012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达到23420000人次,201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二千三百四十二万一千零五人次,201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二千九百二十六万六千二百零一人次。”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可以复习读数、写数,同时在后面设置与笔者学校所在地延安机场旅客吞吐量进行比较,复习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接着提问学生如何较快的读、写这些大数,引导学生进行大数改写和省略尾数的复习。每个知识点的复习都是在情境问题的自然引领下进行的,随后让学生在复习完每个知识点后自己总结方法。因此,本节复习课围绕一个大的问题情境,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激情和兴趣。

策略二:融入游戏,激发兴趣。在课堂中,尤其是复习课中融入游戏,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听过一节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一位老师的《四边形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极深。这位老师把“找不同”游戏巧妙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她给本节课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与众不同》。一上课她就问学生想不想玩游戏,然后就在黑板上贴上一组图形,分别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四边形。接着问学生:这里面哪一个图形与众不同?并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原因。为了找出不同,学生努力地回忆每种图形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就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快乐地进行着复习。

策略三:引入活动,操作实践。一般新授课活动比较多,但在单元复习课中怎样引入活动呢?笔者曾在国培(网络培训中)看过这样的一个案例,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这是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在讲一年级《加法表的复习》(北京版数学),这位老师设计新颖,把枯燥的计算复习课上得有滋有味。她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前把加法表中的每一个算式都做成卡片,在课堂上她开始引导学生复习第一列即1+1=2,1+2=3,…,1+9=10,但是在黑板上随意乱贴,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形成加法表的第一列。接着出示一张卡片让学生说应该贴在哪里,再次明确规则后,剩下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上黑板贴。在贴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灵活引导,最后形成一张学生自己制成的加法表。在这节复习课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加法表的制作,在每位同学贴的时候,他都会思考这张卡片为什么要贴在这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梳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策略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种方法更适合第二学段学生,因为第二学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总结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课堂尤其是单元复习课的课堂,充分开发学生潜力,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学生也许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重庆的一位老师上了一节课《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课》(人教版),这节课该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前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初步整理,然后根据学生的整理情况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引导问题,对本节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在特征、表面积和体积方面的联系及区别进行系统梳理。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问题都是由学生产生并由学生解决,教师只是适时点拨。

策略五:用微课进行课前基本知识梳理,课堂进行重点知识辨析。在单元复习课上,常常会出现知识体系梳理和综合练习时间分配的矛盾,二者孰轻孰重也很难进行衡量。一些内容较多大单元,一节课复习不完,两节课复习又感觉不紧促。所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基本知识的梳理,课堂上进行重点知识辨析和综合提高练习,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关于这一方法,笔者已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知识非常多,正常上课要进行15课时。所以在进行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时,我引入了微课。在复习前我把知识的梳理录成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体系构建。在课堂上我主要进行了几个重、难点问题的辨析和综合提高训练。通过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对采用微课进行课前整理非常感兴趣,这样做课堂的有效练习也落到了实处,强化了复习效果。

凌云小学五上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P83 课题: 《长颈鹿和小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 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你们喜欢大森林里的动物吗?大森林里的动物可友好了,瞧!长颈鹿正在为小鸟准备房子呢?(电脑出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观察员得可真仔细,是呀!我们替长颈鹿想一想办法,应该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呢?谁能列式呢?

46÷6=?应该怎样算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体验感悟

师:哪些同学说一说怎么样想?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来的小鸟是24只,36只,48只,54只,那么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引导学生反馈。师:同学们,如果飞来的小鸟不是42只,也不是48只,每间房子里住的小鸟也不是6只,根据乘法口诀,你想补充哪些条件,长颈鹿该准备几栋房子呢、在小组内说一说,好吗?教师引导学生反馈。刚才我们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同学们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看一组练习。(课后“练一练”第一题)我们比一比看谁应用

四、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出示:学校有24个球分别装在大球筐里,要求每个筐里装的要一样多?

1、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装?

2、说明你们的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反馈,看哪一组同学既对又合理。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

七、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6=8(栋)六八四十八 48÷7=6(栋)。。。6(只)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长颈鹿和小鸟》这堂课,让学生轻松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4-P85 课题: 《小兔安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激起他们学习兴趣。并能正确的用除法运算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意识。《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3》 能在具体的情境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用除法解决问题,熟练进行准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求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并熟练的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用除法解决问题,熟练进行准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你们喜欢小白兔吗?好,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小白兔家里去看看。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目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图中都有什么?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兔累了,要到后面的小房子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教师在学生提出来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不早不晚(重点放在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上)

三、体验感悟

师:好,下面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都解决了吧些问题,是怎么样列式的?随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12÷6=2(间)12÷4=3(只)12÷3=4(间)

下面我们通过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四、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填一填,请根据我们刚才说的把这个现场采访填完整。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宅区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引导反馈,使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房子可以住下15只小兔,把以能住下。

2、如果现在有24只小兔,有8间房子,你们能提出来吧些数学问题呢?请同桌一问一答,列出算式。

3、教师引导学生反馈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12÷2=6(只)12÷3=4(只)12÷4=3(只)12÷6=2(只)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多次为学生提供小组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学交流想法,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6-P87 课题: 《游乐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知识。《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运用6、7、8、9的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运用6、7、8、9的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和谁一块儿去的?

师:在游乐场里,你看到哪些游戏项目呢?

二、问题探究

1、观察主图,明白图意。

今天,我们玩的第一个项目是小火车。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小火车的附近,同学们,你们看见什么?

2、肯定学生观察认真,现在丁丁和丽丽要考考大家,你们接受挑战吗?

请一位学生说说丁丁提出了什么问题?谁能愿意解答这个问题?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丽丽的问题。谁能愿意解答这个问题。肯定这位学生解答得好 3. 让学生同桌互动 4. 反馈

我们先请大家来提出问题。谁愿意先说呢?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解答学生做得,再请一个学生提出问题。

5、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6、有9个人坐碰碰车,够吗?

三、体验感悟

今天的飞行塔和同学们平时玩的不一样,老师在飞行塔里的每一架飞机上都贴上一道算式。只有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飞机才能真正起飞。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第1题 同桌同学互相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2、第2题 独立完成。老师指导。

3、第3、4题:小组同学一起完成。

五、小结

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

七、板书设计

游乐场

提问: 回答

买5张碰碰车的车票需要多少钱? 5×5=25(元)24人能坐满几节车厢? 24÷4=6(节)

教学反 思:

本课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场景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学生中无处不存在数学问题。给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数学知识生活化。另一个是让学生在玩中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8-P89 课题: 《练习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6---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计算车法和除法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结合具体环境,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 让学生学会对一个开放的题目,能够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应用乘法口诀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首先出示课件:小猫、小狗、小猴在公园里爬绳梯,绳梯上面有几颗闪闪发亮的智慧星,小狗怎么也不愿输,小猴就说:你们俩不如比一比,好吗?小猫、小狗齐声说:好!于是小猴告诉他们谁先闯过他的关,谁先得一颗智慧星。

师: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猫、小狗、小猴一起去闯关,摘取那些闪闪发亮的智慧星,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成为最有智慧的摘星人呢?

二、实践应用

活动一:登智慧梯,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活动二:爬智慧树。看谁写得算式又多又对。

1、以四人小组讨论它可能有哪些算式。2、四人小组活动。3、小组汇报。

4、老师总结(写得越多,智慧树爬得越高,最高为胜,然后换一个数试一试)

活动三:摘智彗树,看谁列得算式又对又快。

1、弄懂题意。

2、获取已知的数学信息。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四:智慧房,找规律,写算式。

1、先观察组算式的特点,后小组讨论。

2、交流后说一说,写一写。

三、小结

谁获得的智慧星最多。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篇10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具准备:

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2、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编排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二、新课学习

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同学交流一下。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

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

五、作业:书P118第1、2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4~P115以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

1、翻看户口簿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

2、了解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3、师准备一张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到银行开户储蓄过吗?(去过)刚开户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同学们坐飞机出境旅游过吗?坐飞机出境旅游也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二、学习新知:

1、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张,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放日期和有效期、编号。

2、师生共同学习身份证上的编号是怎样组成的?

①、指名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②、你还知道其他的号码有什么意义吗? ③、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和小结:

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④、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刚才我们学习了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编排的,你能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再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

4、学习例3,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①、学生思考并讨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年级、班级、性别、入学年份等

②、根据以上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

③、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编号。

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本组同学设计的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在编码中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15的做一做。

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编码中的每个数字的意义。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

五、作业: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

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新知学习:

1、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

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上一篇:公司的新年计划书下一篇:为父爱点赞八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