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盈自己作文(精选7篇)
充盈自己作文 篇1
充盈自己作文800字
我对于阅读这件事,是又爱又恨的。
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时候,就立刻翻了翻这个作者的名字,威廉布莱克。虽没有听过,但我仍然毫不犹豫地买了他的几本诗集,并且兴致勃勃地准备从中受益。
让我很失望的是,除了这句诗,他的其他作品在我看来索然无味。
有人笑笑对我说,你欣赏不了,是你道行太浅。
我耸耸肩,选择沉默。
我曾经看不下去很多文学书籍或者名著,我不想都把原因敷衍地说成“晦涩”,这样只是很多人惯用的说辞罢了,总有一些“借口”的成分。
于是我在思考为何的期间,开始接触网络。起初偶然看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微博写手发了一篇自己的随想,大意是再不努力就老了云云。我虽说听多了这样的话,但看到他文字的时候还是被唬到了,不觉也热血沸腾。我点了评论区。我本没想过评论区会是怎样的,但当我看见了,它的确在某个意义上改变了我的人生,给我带来了一种近似于震撼的感动。我看见有数以千计的网友大段大段地用自己的态度去思考,赞同或者感触,但我最惊讶的是,多是批判。让我永远难忘的一个人说,这是对人生的绑架,人各有志,你觉得有意义的说不定在别人看起来一文不值。
对他人的志向不加评判,才是聪明的选择。
并不是说我多么赞同,而是这让我知道,有些我们认为正确的思想并不是绝对的:他们站在一个制高点,试图改变我们的思想;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受鼓吹。
于是我有了另一种对阅读的态度。我在阅读里剖开每个作家的颅骨,观察他们的大脑,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大脑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我看的书杂,这些脑子的数量自然少不了。于是把他们都掏出来,反复对比,选择一个最理想的样子。
或许是粉红色的,或许是其他什么性状;总之当我看到时,会感到:“啊,这就是我要找的。”之后,会立刻把它们经过加工然后吃下去。我把这加工的过程称为“撒葱花”。
阅读这件事送给我一个坚不可摧的灵魂,因此我对它爱不释手,这是其一。而当我说为何恨它,则可能是因为它对我的启蒙太晚,浪费了太多我得到这样的灵魂的时间吧。
充盈自己作文 篇2
一、以重要的节日为话题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主题式”生活作文教学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在“六一”来临之际, 组织学生设计庆祝活动的方案,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而写出自己的真心感悟。又如, 在“三八”妇女节前夕, 布置主题作业———我为妈妈尽点力, 然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请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表现作出评价, 从而请家长也参与到此活动中来。另外, 还组织班队活动, 请学生对这个作业发表自己的感言。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 学生的作文自然变得有血有肉, 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 在此过程中, 学生知道了妈妈的辛苦, 学会了感恩。
二、以学校生活为话题
学生的生活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学校, 校园承载了他们成长的欢笑与泪水。学生与小伙伴、与教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在“主题式”生活作文中, 通过引导学生敏锐地去捕捉、观察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 并组织他们在心有所感的基础上下笔成文,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校每年都要举行“读书节”“数学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等各种大型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主题式”生活作文把学生的这些校园生活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活动之前教师可布置他们自己去设计方案, 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参与、去感悟, 活动后进行讨论、反思。这样, 学生写出来的一篇篇习作就充分显示了他们作为孩子的独特体验。
三、以日常见闻为话题
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眼光是独特的, 不同于我们成人。“主题式”生活作文就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但是孩子毕竟年龄小、阅历浅, 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很难有正确的理解, 看不清、说不明, 在心里留下了许多的“疙瘩”, 对这些疑问想写但又感到不易写。其实, 这也是“主题式”生活作文的一个好题材。看到某些社会现象, 能产生疑问、引起思考, 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如果能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 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或提出质疑, 就是一篇很有意义的作文。它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还能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下面是一个学生看到一些交通现象所产生的看法, 非常有独到性。
珍惜生命远离马路杀手
“吱———”一阵刺耳的刹车声过后, 又一个为了抢1秒绿灯的人被车撞倒在十字路口。这是我在上学路上第三次看到这种现象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马路上的机动车越来越多, 有许多人为了展示自己的开车技术把车子开得飞快;有的人刚刚学了一点皮毛就上路了;还有的人根本就不遵守交通规则, 把车子乱开, 给行人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 针对这些马路杀手, 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
1.认真学习交通法规。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过马路走斑马线;骑自行车不上机动车道;搭乘摩托车要戴安全头盔;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 头、手不伸出窗外等, 学习交通安全小知识,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上学、放学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 不三五成群并肩行走或聚集停留;不闯红灯, 不随意乱穿马路。
3.小朋友上街要与大人同行。不满12周岁的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4.乘公交车要做到在站台或人行道上等候。车辆停稳后排队依次上车, 自觉遵守“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乘车规则。
5.用实际行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遇见他人违反交通规则要及时劝阻, 教育和影响你周围的人, 发现交通事故要及时报警, 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6.上学放学路上要戴好安全帽, 下雨天最好穿黄色的雨衣或撑黄色的雨伞。
我还有一个奇妙的想法, 长大了我要设计一个能自动升降的斑马线, 在绿灯时降下来, 红灯时升上去, 这样我们过马路时就不会有危险了。当然, 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我要大声呼吁:同学们,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 珍惜生命要从我做起, 要时时刻刻牢记“危险只在刹那间”!
四、以学生关心的问题为话题
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窄, 缺少生活阅历, 写出来的作文显得单薄。作为教师, 应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做一个大气凛然、才气沛然的人。
社会是我们的大舞台。人际交往、人生奋斗、珍惜生命、关注环保等, 都是学生应该了解的。“主题式”生活作文教学提倡在每天的课堂上教师都讲一些时事新闻, 引导学生读报纸, 并能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课题组的胡晓敏老师在四川地震发生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一个案例,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的思想与力量。
[案例]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大地震, 我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的第一时间马上组织学生从互联网、报纸上去寻找资料, 从电视里去关注地震的消息, 另外把学生带来的剪报、图片张贴在教室里。然后, 请学生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提出可以给四川的小朋友写一封信, 鼓励他们要坚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给四川人民捐钱捐物;可以向社会宣传, 让更多的人来关心灾区民众;更有一些学生提出, 要好好学习, 争取用我们人类的智慧让地震消失在隐患之中, 并且他们相信人定胜天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见时机成熟, 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文思泉涌, 下笔成章, 作文中涌动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此外, 我还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采访, 并根据自己的采访写出小通讯,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针对班上很多学生都喜欢追星这一现象, 我因势利导, 与他们谈超级女声, 谈姚明, 谈周杰伦, 像这种话题, 学生总是津津乐道。他们常常在课堂上你辩我论、七嘴八舌, 然后下笔成文。
人只能充盈自己,而没法寻到自己 篇3
我相信,这样的情形在心理治疗界一定是司空见惯。造成这种错误情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简单,是因为治疗者忘记了或根本就不明白人原本是一个空空的瓦器。你能在空空的瓦器里找到什么呢?什么也找不到。治疗者还忽视了一点,寻找自我实际上是心灵在原地打转转,就像陀螺一样,它只会无谓地在原来的水平上重复,因为寻找者没有方向感,缺乏成长行为。所以,我从来不会使用寻找自我这样的词,我喜欢用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充盈自我这些词。在我喜欢的词当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充盈自我。
我为什么最欣赏充盈自我这个词呢?因为我觉得这个词最能体现人的发展、成长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一个全人的内在特质。全人,无一不是终生都在充盈自己的人,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任何外在或内在的原因而停止充盈自己的脚步,即使他们遇到灾祸或困顿,他们也会利用灾祸和困顿充盈自己。他们是一些不懂得叫苦连天、怨天尤人的人,因为他们懂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充盈自己的材料,生活中所有东西都是自我成长的资源。然而,心灵不健全的人却不懂得充盈自己,他们不能识别成长的资源,他们视灾难为真正的破坏力量,视困难为不可逾越的成长障碍。还有一种心灵残缺的人更可怕,他们发现不了自己的缺陷,或根本不承认自己的缺陷,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得极为固执,不愿做任何一点充盈自己的工作。这种人的心灵往往严重缺乏生机,他们的心灵是坚石水泥,愚顽不化。骄傲的人正是这种内心堆满石头的人。
充盈自我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承认自己内心永远都是空虚的,饥饿的,需要被填充,需要补喂养。假如一个人没有填充自我的强烈渴望,他就没法充盈自己。
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不懂得充盈自己的人。我承认我的天资比一般人高,所以,我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知识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这无形中给我一个假相:我已经很完满了,没有什么可以改造了。这种虚假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使我变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而只喜欢批评别人,对别人评头论足。后来,我才慢慢地发现自己的知识、智慧、品行、修养、能力是那么样的有限、贫乏。发现自己的缺乏之后才开始了对自己的充盈工作,才使自己从真正的贫乏状态一步一步走出来。发现自己内在的贫乏是一项十分艰难和痛苦的事,若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就很难完成这一过程。我的体会是,发现自己内在贫乏的过程是生命的壮举,因为它意味着你将被改变,改变成更加完整的人。你必须记着:发现自我内在的贫乏需要外力的作用,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对这种外力打开心灵的大门。
有一种人与我的情况相反,他们天资不高,优势不多,但他们也不懂得充盈自己。按理说,这种人本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做充盈自己的工事,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充盈自自己呢?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瓦器里已经装满了恐惧和自卑。须知,恐惧与自卑像狂妄与自大一样,同样是心灵成长的可怕障碍。狂妄自大者被自己的一点点可怜的优点遮住了眼睛,看不到自己内在的贫乏;恐惧自卑者则被自己的一点点缺点遮住了眼睛,看不到自己心灵巨大的空间。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并且应该目睹到我们心灵广阔的空间。心灵当中这片广阔天地就是能够充盈自己的基础,是实实在在潜能之所在,我们发现不了它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当我们能够发现它之后,我们的心灵会为之一震,我们就会对自我充满无限的希望,我们也会有积极的行动来耕种这片天地。希望是行动的力量之源,也是感受幸福的基础。谁内心充满希望,谁的身体就充满力量,谁的生活中就充满幸福。当今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内心绝望的人,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是在为心灵的空间装智慧、装爱,不是在做充盈心灵的工作,而是在做充盈钱袋的工作。就这一点而言,我相信,财富越多的人绝望感越深,追求财富愿望越强烈的人绝望感越强烈。也许人类永远只有有限的几个人能真正明白这一道理。
囊橐充盈成语解释 篇4
【成语】:囊橐充盈
【拼音】:náng tuó chōng yíng
【简拼】:ntcy
【解释】:囊橐:泛指口袋;充盈:满。形容身边财物很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不如趁此囊橐充盈,见机而作。”
【示例】:好在~,倒也无所顾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
【近义词】:囊橐累累
【反义词】:囊橐萧瑟、囊箧萧条、囊橐萧然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顺接】:盈则必亏 盈千累万 盈千累百 盈尺之地 盈帙满笥 盈把之木 盈满之咎 盈盈一水
【顺接】:百两烂盈 保泰持盈 彼竭我盈 不矜不盈 持满戒盈 恶积祸盈 恶稔祸盈 恶稔罪盈
【逆接】:饱其私囊 倒箧倾囊 饭坑酒囊 鼓鼓囊囊 揭箧担囊 揭箧探囊 酒瓮饭囊 慷慨解囊
让爱和团结充盈我们的集体 篇5
济南实验初中 英语组
韩
晗
他是我的新初一学生。他就好像小鸟一样,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就跑出了座位,跑出教室,让你反应都来不及,然而正当你想跑上去抓他的时候,他又很愉快的从外面转了一圈飞回了教室。即便是上课,他也不会给你打报告,就突然站了起来看窗外他注意的东西;或者是当大家听的正专注的时候,他站起来问你他所关注的话题,如果你不回答,他会无休止的问下去。如果你顺着他的思路接下去,那接下来的几分钟就浪费了。有时,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他都趴在桌子上,捂着耳朵,不听讲。除非你点到他的名字,他会给你摆出听讲的姿势,然而过不了三十秒,他就又回到自己的世界去了。多次试着跟他沟通,太难了,他根本不听我说,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不过,我很明白,他并非故意捣蛋,也不是跟我过不去,他心里并非是要为难我,也不是想哗众取宠。他只是个很单纯的孩子,他甚至单纯到不会去看人的脸色来做事,也不知道什么是初中生应该具有的规矩。他只是有点多动,比我以前带过的任何学生都要多动;相对其他同学,他只是心智发育跟年龄不成正比,以至于我们还得靠奖励小红旗或者小红花来调动他的积极性;他只是有点听力过敏,在我们耳朵里正常的声音对他来说都成了噪音,因为缺少屏蔽周围的背景杂音的能力,所以声音不会先经过耳朵过滤,并且没有任何警告就被直接传送到他的脑子里。你可以想象到当这些发生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无所适从,手
足无措,因为他无法去除那些自己根本不想听到的噪音,他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这对他和他的父母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我理解。
然而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在大家还都不了解他的时候,他们只看到的是我先前所描述那些现象。对于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具备的还是儿童的思维:谁上课认真听讲,谁就是好孩子;谁上课影响别人,谁就是坏孩子;我喜欢谁,我就愿意和谁在一起;谁影响我,我就烦谁。对于都是独生子女的他们来说,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家长的娇惯让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而无他人。我也理解。
开学五天过去了,有位家长提出要求给孩子换位,主要意见就是他太影响自己的孩子小A。对此,我起初置之不理,因为这并非是孩子的主观意愿,只是基于家长对此事的理解。但同时我的确也在考虑换位的事情,只是因为对孩子们还不熟悉,要继续了解而已。然而当我问另一个孩子小B是否愿意与他做同位的时候,小B没有说什么。但就在当晚,小B的家长给我打了电话,百般理由说明自己的孩子不能跟那样的人做同位。我仍然理解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注的那种感受。但是我的心里非常反感,并且很难过,我本无心伤人,却被人来伤。事情的本身不再是和谁做同位的问题了,而是教育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善待他人的问题了。实话说,挂了电话,我的心情沉重起来。这才刚刚组建一个新班集体,就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是调还是不调?是兴师动众,大发雷霆,还是大事化无,漠然不理?那个周末,我一直在想。
又一个周一,当我看到他的一如既往的表现时,当我看到那两个孩子对他特殊行为的鄙夷时,我愈发的难过。我不能再忍下去了。我要针对这件事跟孩子们聊聊,并借他们之口向家长传达我对此事的看法以及处理方式。
当天下午放学前。我在黑板上书写了几个字“我们的集体不应有歧视”。我问他们:“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歧视吗?”孩子们踊跃发言,他们用事例或句子来解释他们所理解的“歧视”。“是的,歧视就是指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接下来,我继续发问:“我们是否每一个人都是完美的人,没有缺陷的人呢?”孩子们都摇头,我立即追问:“既然如此,那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如别人的地方咯?”孩子们点头称是。我继续问:“那么如果有人因为你的不足看不起你,你心里会舒服吗?”孩子们又摇头。我说“如果一个人只是问题比较突出一点,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应该受到歧视?”孩子们对此否认。实际上,到了这个地步,孩子们已经明白我要说什么问题了,并且知道无论是谁,都不应该受到歧视。但我决定将讨论深入下去,于是我给孩子们动情的讲了他的身体状况,以及我所理解的他的感受,并且将他父母的付出全盘托出。恰逢放学后学校放了一段轻音乐,那音乐又缓又柔,但却那么扣人心弦。随着我的讲述,班里突然出现了啜泣的声音,这种情绪很快传染了全班,很多孩子的眼中闪出晶莹的泪花。我明白此时他们不仅体会到了他的痛苦,而且也很清楚他们的歧视对于他来讲是多么大的伤害,他们在后悔自己的言行。既然他们认识已经很到位了,我决定做一个收
束。我说:“同学们,从一开始我就很明白我将面临一个很困难的局面,我也明白这一天,这一次讨论迟早要到来,然而它来得有点早。我以为你们从一开始就能够明白该怎么对待他。当然我不能怪你们,因为你们也只才12岁,你们怎么可能承受那么多本不应该担负的责任呢?但是各位同学,作为9班的班主任,我真心对待你们中的每一员,是我本身的义务,是我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品质。我不能要求你们和我担负起同样沉甸甸的责任。但是我们同样是人,他是我们接下来3年要共处的同学,也许会是一辈子难忘的朋友。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置之度外,袖手旁观呢?况且作为一个班的同学,任何一个人的命运都与其他人休戚相关,我们无法只靠某一个人将9班托起一个高度,但也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如果这样,这就不是一个集体,而是分崩离析的个人。要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年代,个人终究不敌团结。团结永远是成就一个优秀班集体,成就每个人未来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希望,如果你们认同我的想法。就请多给他一些帮助,对于你们每个人来说,提供一点帮助很轻松,但对于一个处在困境中的同学来说,对于一个有困难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人都会有困难,今日你搭一把手,他日你处在困难中,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让我们的集体充满人情味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克服难关,让9班不再有歧视。”
当我宣布放学后,看到孩子们围在他身边时帮他记作业、收拾书包时,当我看到他第一次跟着我们跑圈时,脸上绽放出那5天来从未有过的笑容时,我的心里一热,这就是一个团结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所
应该具备的品质。当晚,我在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7639e30100ukbi.html)写下了这样的话:“孩子们,你们能感受到吗?他笑说明他开心,他开心印证了他在乎我们,在乎我们对他的态度,在乎我们对他的帮助。各位同学,我们今天上的这一课,证明了你们内心那种对优秀,对团结的渴望,以及你们内心所具备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这是你们爸爸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作为你们班主任的骄傲。”
此后的三个月,一直到今天,我感动于九班的孩子们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团结一心,无论是活动还是班会,或者是在对同学的帮助上。你看军训时,七个男生主动申请和他一个房间照顾他,常常半夜都无法睡觉;学习太极扇时,三、五个小丫头辅导他做,居然做的有模有样了;每天站队总有人专门守护他;上课都有同学提醒他听讲,做题,堵在他外面防止他往外跑;下课他再往外“飞”时,总会有人陪着他转一圈再“飞”回教室,然后气喘吁吁的一起开心;放学后总有人督促着他记作业,然后再把他护送到门口等候的父母身边…
充盈自己作文 篇6
——虞大明老师《麦哨》教学赏析
虞大明老师执教《麦哨》让会场上笑声朗朗,这份快乐源于虞老师一颗不泯的童心,他的幽默和智慧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剥开”了一层云雾,孩子们乐在其中,我们也悟在心中。
一、彰显“简”与“丰”
简洁,是教学的大气度、大智慧!在《麦哨》一课的教学中,虞老师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课堂的对话,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纵观虞老师的《麦哨》一课,“揭示课题,交流预习——整体感知,梳理内容——聚焦重点,感受快乐——成果梳理,总结全课”的四个教学环节,但这份“简”却为孩子们提供了“留下方法、留下语言、留下感悟、留下真情”的广阔空间,给予略读课文以“从容推进”的充裕时间,从而彰显了课堂的丰厚与精彩,切实而有效地达成了虞老师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凸现“学”与“导”
略读课文不是让我们教师忽略地教,而是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地去学,因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阅读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在《麦哨》一课的教学中,虞老师以交流预习成果开始,了解学生预习中读课文的情况,了解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体会“采集茅茅针”的快乐,感受“吹麦哨”的快乐„„让每一位孩子亲历学习的过程,从而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学生的身上,课堂上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堂课上,虞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的基础上顺学而导,他的“导” 重在授之以法,一方面凸显了“学法”的引领:引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时要多关注文前的“导读提示”;凭借快速浏览,用“圈关键字”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凸显了“写法”的感悟:感受作者选材的独特性。这样,教师的引导就起到有的放矢,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调动学生的方法储存,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三、洋溢“趣”与“实”
虞老师的《麦哨》一课,课堂上充盈着阵阵的欢笑,孩子们学得开心,学得快乐!这份快乐,源于教师的幽默与智慧。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师者要做的仅仅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虞大明老师的“名师慧语”中,我读到这样的一段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观照儿童的心理,多管齐下,有效激励,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滋味,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在虞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他那充满童趣的鼓励:自己给自己打上“五角星”,奖励“茅茅针棒棒糖”。这样的激励既有精神的,更有物质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看到了孩子们一张张欢乐的笑脸,听到了孩子们一声声快乐的话语。每一位听课的老师仿佛也随着课堂上那欢快的麦哨声,走进了乡村,感受着乡村孩子的快乐。
在这节洋溢着欢声笑语的课堂上,孩子们又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收获着。他们收获着语文学习与表达的方法,学生学会了标划、批注,学会了抓重点段品味,感受选材的独特。学生还能循法而学,在链接阅读《可爱的草塘》时,学生运用 “圈画关键字”概括了事件,并再次感受着选材的独特。这样的教学,也体现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桥梁的作用。
让快乐充盈音乐课堂 篇7
一、激发求知需要
笔者非常赞同卢梭的一个观点, 那就是教育的艺术其实就是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精心出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同时乐意接受该教学内容, 继而快乐地投入学习。如我在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时, 如果直接跟一年级的小朋友说:“今天我们来教唱一首新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我想大多数小朋友都没有学唱这首歌曲的需要, 因为刚刚走进小学校园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对国旗的了解几乎为零, 教师的寥寥数语自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需要, 同样不会使学生产生快乐学习的情绪。而笔者是首先拿出了课前就做好的一面国旗, 问学生:“小朋友, 你们见过它吗?在哪里看见过它呢?”很多的小朋友都回答见过, 孩子们的共识都是在学校升旗的时候见过, 也有孩子说在电视上见过, 我没有深究这个问题, 而是接着追问:“有没有好好看过它?”绝大多数孩子都摇了摇头, “那想不想好好看看它?”在一声响亮的回答后我把国旗挂在了黑板上, 等学生稍作观察后, 我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了国旗的颜色, 有的说了国旗上面的五角星, 等等。我立即给了这些小朋友肯定和表扬, 并继续问小朋友:“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但是国旗里面还藏着很深的学问呢!比如说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你们知道吗?”小朋友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小国旗, 似乎想透过国旗看到点什么?一会儿又看看老师, 从孩子的眼睛里可以读出那种渴望, 于是我鼠标一点, Flash动画给小朋友简单介绍了一些国旗的知识, 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看着, 看完后小朋友自然地产生了学唱这首歌曲的需要。
二、满足成功需求
我在音乐教学中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可以使得学生产生快乐情绪, 但是学生快乐情绪的产生并不是仅仅依赖求知需要的激发, 如学生在成功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同样也会产生快乐的情绪, 而且在学生的成功需求得到满足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所以, 我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 也非常注意满足学生的成功需求, 一声表扬、一句肯定等都能够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再加上音乐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当众表现的艺术, 所以我在音乐课上花大气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音乐舞台,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 敢唱、敢演、敢于创新、敢于表达, 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如我在音乐课堂的课前和课后都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表演, 表演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去决定,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有的选择唱、有的选择演奏、有的选择歌表演, 等等, 通过表演锻炼了胆量, 提升了表演水平,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成功, 并产生快乐的情绪。
三、参加娱乐活动
成人都喜欢参加娱乐活动, 更不要提对一切充满好奇又活泼好动的儿童了, 他们对娱乐活动有着更加强烈的需要。经验证明, 当孩子能够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参加任何活动时, 他们都会感到异常的快乐, 在快乐时学习, 学习就成了一件乐事。如我在教学歌曲《动物说话》时, 在学生能跟着旋律哼唱这首歌曲时, 我就让学生边唱边演, 在教师的提示下小朋友们把小动物的神态和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 孩子们一个个在快乐的海洋里徜徉。接着我还安排了创编环节, 让小朋友把歌曲里的动物换成其他的动物进行表演, 有的表演老虎, 有的表演驴子……孩子们快乐忘我地表演, 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了……在活动中, 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同时也在活动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
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 在传授这门艺术的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 尽可能地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摘要:无论是哪门学科的学习, 只要学生处在乐于学习、乐于接受的状态中, 学习效果都会非常之高, 音乐教学亦不例外。如今音乐教学的着眼点不能再囿于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上, 而是在于学生乐不乐意接受教学内容上, 如果你的学生愿意、乐意接受教学内容, 那就一定能够接受。这表明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使出七十二变, 灵活驾驭各种教学变量, 使学生愉快参与学习活动。
【充盈自己作文】推荐阅读:
让活力充盈你的课堂05-14
自己的事自己做作文200字08-12
致十年后的自己作文500字-写自己的作文06-28
主宰自己作文05-13
做自己作文05-18
关于自己作文09-08
读自己的作文07-02
写战胜自己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