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精选13篇)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 篇1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一)——焦虑
中考将近,很多学生向我反应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1.老师我这次二模又没考好,万一中考还是没考好,怎么办啊?
2.老师我最近晚上总是失眠,睡不着,怎么办?
3.老师我好像记忆力下降啦,看过的东西很快就忘掉啦。
4.老师我最近越复习越觉得自己有好多东西不会,你说中考怎么办啊
5.老师我以前都是在班里前几名的,可是连续两次都考砸了,没考出我的真实水平。
6.老师我有时候越复习越烦躁,复习不下去„
„„
今天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焦虑
我们认为,每个人在遇到即将影响自己命运的重大事件时,都会伴随着紧张和焦虑,这是正常现象。不紧张、不焦虑,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如果我们一旦出现这些情绪,一定要告诉自己这很正
常,每个人都这样,别看那谁谁整天乐呵呵的,其实他只是在掩饰他的紧张和焦虑罢了。
我们认为,适度紧张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维持我们的兴奋性,增强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丝毫不紧张,反而容易会大意失荆州,而过度焦虑会对我们形成一种抑制作用。所以当我们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首先,先自己判断一下自己是适度焦虑,还是过度紧张焦虑。如果只是适度焦虑,那一定要告诉自己,这种状态刚刚好,只要保持下去,我一定会超常发挥的。如果是过度焦虑,那我们就要及时调整啦。
过度焦虑都有哪些表现呢?
行为表现:
过度焦虑的同学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考试怯场、走神、呆滞、遗忘、急躁、麻痹、衰竭、厌学、逃考等。
生理表现: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及其他无奇不有的表现。
当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症状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1.深呼吸,对着镜子微笑赶跑紧张情绪。
2.长跑、散步,或进行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来调整学习状态。
3.多跟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4.多跟自己对话,暗示自己。(这点很重要,年轻人要自信)
“今天我精神不错”
“我一定能考好”
“他是很不错,可我也有进步,我也很不错”
“我一定能实现目标”
“情绪过于紧张时默念:放松、放松、放松”
“心情烦躁时默念:平静、平静、平静”
“心灰意冷时默念:我行、我行、我一定行”
5.及时发泄不良情绪。
6.制定恰当的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时间的要求。
7.关注此时此刻的自己,而非中考。你改变不了过去,也穿越不到未来,你能改变的只有此刻的你。
8.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9.闭上眼睛,幻想一个向往已久的、辽阔宁静的地方,可能是某旅游胜地,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自由翱翔的雄鹰,也可能是
自己喜欢的城市,国外小镇等等,此时,人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风景当中,身心放松,大脑也得到了休息。
作为家长:
只有一条原则:
不要给孩子制造任何紧张情绪,注意自己的语言。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发现不对的地方,要及时沟通,帮其排解,此时最需要双方信任,家长相信孩子一定能考好,孩子相信爸爸妈妈很体谅他。这样,孩子心态好了,一定能在中考中发挥好。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 篇2
临近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 考试焦虑症是颇令学生、家长和教师头疼的心理问题, 学生明明背得滚瓜烂熟的概念,经常做的题型,一上考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脑子里似乎一片空白。
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反应更加迅速,思维更加敏捷,有助于学生发挥最佳水平。如果焦虑过度,就会起到反作用。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干扰回忆过程,同时对思维过程起到瓦解作用,从而使学生考试发挥失常。
期末一天天临近,一些同学出现了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手足发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昏发晕,视听困难, 注意力难于集中, 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考试焦虑是一种对考试情境习惯性的紧张状态。
严重一点的同学面对一次次的考试,感到压力非常大,觉得特别累,平时学习挺用功,可临考试时,心里越来越紧张。甚至,一看到试卷,眼前就一片漆黑,即使做过的题也忘了。等考试结束,走出考场,又全都记了起来……这是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
面临考试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过多度考试焦虑造成的危害有三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考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二是会诱发大脑的超限抑制, 降低大脑的活动效率; 三是造成许多生理反应,降低机体的机能。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考生考试效率的降低。
二
怎样克服考试焦虑?
(一 )充分准备 ,坚定信心。
有些学生在临考前精神紧张,造成记忆模糊,文字表达混乱,皆因缺乏自信所致。树立自信心就能产生神态自若、心平气和的心理状态,就能集中注意力,记忆清晰,反应敏捷,判断正确,回忆和运用知识,顺利解题。树立自信心的一方面要建立在平时扎实的基本功上,比如,考前的系统复习和练习等。另一方面, 要加强自信心的训练———时刻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我贬低观念作斗争, 我们要教会学生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扭转消极的自我意识,克服不当的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1.静下心来 ,仔细考虑这种不当情绪从何而来 ,然后把这些担忧写在纸上,以便清楚地了解到底有哪些消极的评价。
2.学会分析改变消极的自我意识 , 能够重新恢复愉快乐观的心情。比如,“别人都准备充分,而我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复习,真糟糕!”分析:这不是事实。是自己在认识上夸大的事实,除非你一点儿都没有复习。我已经抓紧时间, 尽了自己的努力, 考试不会一塌糊涂;“就要考试了, 我到底有没有能力考好? ”分析:如果自己一直学习认真,掌握的知识足够,以往不怎么重要的考试也考得不错,那么,只要好好复习了,为什么不能考好? “如果考试失败了,同学们一定会看不起我,家长和老师一定会责骂我,分析:没有发生的事,你怎么会知道呢? 只是自己瞎猜罢了。按照这样的想法,你坚持把所有困扰你的问题一一加以分析,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常使你感到威胁的、令你焦躁不安的想法,只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当学生考前缺乏自信时,可以用自我辩护法增强自信,克服考试焦虑现象,以一种新姿态、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考场上。
(二 )掌握考试技巧 ,调节紧张心态 。
应付考试,也要讲究方法。有的学生不会科学安排时间,拿到试卷,不分难易,从前往后,逐题做,如遇难题也不放过,冥思苦想,不觉时间已过去。到头来,难题没解开,易题也没来得及做,就会造成心理紧张。因此,答题时首先要科学安排时间,应先易后难,逐步适应。科学安排时间的原则是,保证在能得到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在心中时刻意识到,与其花10分钟攻克一道分值为1分的选择题,不如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分值为15分的大题。其次,正确处理好快与准的关系。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定势倾向,先前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往往影响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 使人习惯于按照已经形成的思路思考问题,如果出现错误,则往往很难发现和纠正。因此,答题时首先要准,在求准的基础上,再求快,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速度相对慢些,但由于减少了反复检查的过程,实际上花费的总时间也不长。反之,如果抱着“反正要检查”的态度,草率从事,那么不但难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反而会在多次检查试卷后,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在检查时如发现太多错误,就容易导致精神紧张。最后要认真了解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对于学生来说,拿到试卷一定要先了解试卷的注意事项和说明, 否则发现错误时可能会因所剩时间不够,来不及改正,引起紧张焦虑。
(三 )战略上藐视考试 ,在战术上重视考试 。
在学习过程中, 过重的学习压力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期望,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准备不足,从而担心能否顺利通过考试,在学习中时时会感到焦躁不安。因此,在考试之前一定要认真准备,复习要全面充分,不抱侥幸心理,这对缓解考试焦虑很有作用。同时,应该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和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很多经验, 心理也得到了较好训练。考试时只要“信心”“细心”同时具备,就一定能发挥应有水平。
(四 )保持常规生活方式 ,特别要征服失眠 。
睡眠可以消除疲劳,防止大脑因活动过度而产生抑制,而且可以为新陈代谢补充营养, 使人集中注意力, 提高记忆效率,思维反应敏捷,想象力丰富。因此,高强度的疲劳战不可能带来好的效果,对生理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在考试过程中,有的考生担心睡眠时间少,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成绩。心理学家认为:一夜不睡并不影响人的智力。事实上,因睡眠时间少而产生的忧虑对你的伤害,远远超过不足睡眠这件事。你的失败,不在于缺少睡眠,而在于自己的心理暗示:“睡得不好,肯定考不好。”
临近考试前要保持常规的生活方式,要有意识地放松,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打球、爬山、游泳等,保证吃得香、睡得沉。正式参加考试时,头脑清晰,思路流畅,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五 )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
可以采用以下简便的方法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1.大笑疗法:因为笑是精神消毒剂。国外谚语说:“一个小丑进城胜于一打医生。”在可能的时候,你不妨听听相声,看看小品,这样可以化解焦虑。
2.运动疗法 :机体的运动可以使精神放松。你可以考前放下书,开心地踢一场球或来点其他运动,这样可以消除焦虑。
3.深 呼吸疗法 :考前或考场上紧张焦虑时 , 做深呼吸 4~6次,会缓解焦虑。
4.意守丹田疗法 :意念集中于丹田穴 ,而后想象意念向上移动,一步步直至头顶百会穴,同时吸气,再向后向下移至丹田处,同时呼气。
5. 六 秒钟放松法 : 抓住片刻时间 , 六 秒钟就够 , 收腹 , 缩颏,扭动身体,打哈欠,焦虑会随之消失。
克服考试焦虑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介绍的只是其中几种。但各种形式克服考试焦虑方法基本精神是一样的, 即放松和紧张交替进行,放松时运用深呼吸,紧张后休息一些时间,按照一定的部位和顺序进行训练,等等。相信自己,厚积薄发,肯定能在期末考试中获得良好成绩。
(六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有些同学忙一阵子数学,烦了再看语文,累了就看一会电视,一晚上下来,什么东西也没学到。有些同学认为晚上学习效率高,熬夜到三更半夜,导致白天疲惫,精神不集中,脑子反应迟钝。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学会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首先, 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学习时间。因为白天精神状态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白天一小时的学习效率相当于夜晚的一个半小时。同学们每天上课前在头脑中做简单的学习计划,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防止无目的地听课。课前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对所学知识作简单预习,上课有重点地听课。不要只注重整段时间,不把零碎的时间放在眼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抓紧零碎的一两分钟,长期积累下来会有惊人的效果。灵活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如课前、课后、乘车时间记几个英语单词,背一些英语句子,完成一些学习上的小任务,可以把大块时间留给课外的提高练习。
其次,要统筹安排课外学习时间。分清各项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捡了芝麻,丢了了西瓜”。可采用“ABC”时间分类法,将学习任务按轻重缓急分为A(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重要的事情先做,如当天的作业和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次要的事情,包括课外阅读或预习等,可随后处理;一般的事情,如超前自学新的课文,可以按照所剩时间灵活处理。如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加做课外补充练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但如果课下作业很轻松就完成了,就该多做一些提高能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的课外题。做作业时要调整状态,尽量使大脑、体力、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会有效率。要尽量避开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不利时间,在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段,安排记单词、背课文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题;在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和精神不集中的时段,就要安排难度不大且自己感兴趣的学 习内容 ,如听听英 文歌曲、看 一些小故事等 ,或者干脆闭目养神 ,休息一下 ,等精力旺盛的时候 ,再坐下认真学习。
如何克服中考考前、考中的焦虑 篇3
一、如何克服中考考前复习中的心理焦虑
在复习的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对学过的知识印象模糊,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疲劳造成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调节,类似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 应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注意系统把握各个学科的知识点,避免机械性的重复训练;将学过的知识点在大脑里扫描一遍,尽可能细化各项考查要求;挑选你做过的有代表性的试卷,审视其中的得失;每天做几道符合自身实际水平的热身题,避免回生。客观性试题要限时训练;主观性试题重在思路分析,保证答题的熟练程度。这样一种备考方式,能让同学们做到胸有成竹,避免产生焦虑情绪。
2. 注意调节情绪。焦虑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使焦虑持续存在的真正原因,不是原发焦虑本身,而是对焦虑的错误认识。面对苦口婆心的家长、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应坦诚地与他们交流,求同存异,营造和谐的复习氛围,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复习备考。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复习计划,不可我行我素,与老师闹别扭。同时,不要为点滴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这些,对于排解考前的焦虑情绪是十分重要的。
3.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放松点儿,我能应付得了。”
“这没什么,就是有点儿焦虑,总会过去的。”
“失眠是不想睡,等困了自然就睡着了。”
“我做得很好。好,接着做,就这样。”
“这几天胃口好,身体一定不会有问题。”
“我刚才情绪控制得挺好的,比以前进步多了。”
……
通过类似以上的暗示,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4. 制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目标应以通过努力后能达到为标准,不要给自己下达难度较大的“硬性指标”。尤其注意不要打疲劳战,保证充足的睡眠。
5.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水果蔬菜,不要以饮料代水,更不要喝咖啡,因为摄入咖啡因会使人产生尿频的感觉,影响考试的临场发挥。
二、如何克服中考考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
1. 提前熟悉考场,消除陌生感。如留意并记住考室的标志、洗手间的位置、楼梯口的位置等。
2.默念对自己具有积极暗示作用的话,尽量回忆自己成功的考试经历。带齐文具和准考证提前到达考场,避免匆忙赶路。进入考场后不要和同学们讨论问题,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
3. 考试除了凭借实力外,还要凭靠良好的情绪。如果心情紧张,不要怕耽误时间,可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做几次深呼吸,调节心情。考试时间的长短是不变的,但考试时间内的答题质量却可以由自己来把握。
4. 试卷发下来后,可能离考试正式开始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这时虽不能用笔答题,但可以快速浏览试卷,将注意力渐渐放到答题上来。稳操几个容易的题目,让自己产生一种“旗开得胜”的感觉,从而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上所谓的“门坎效应”,这样会让你增加一份自信。
5. 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妨再将题目认真审一遍,并试着宽慰自己:“此时做不出来,等会儿换个角度一定行。”果断放手,不仅能赢得时间解答别的题,而且能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6. 形成强烈的得分意识,重视第一判断。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这样会产生“光环效应”,减少隐性失分。
每场考试结束后,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迅速离开考场。不要和别人互对答案,免得知道答错了题,影响参加下一科考试的心情。另外,考试期间尽量不要改变作息时间,避免打乱自己的生物钟。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篇4
打开考卷,多数考生都会紧张得心跳加快,甚至全身发抖,一筹莫展。这时千万不要害怕,缓缓地做几次深呼吸,让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在密封线外填好该填的项目,再把考卷从头至尾浏览一遍,然后从你最熟悉的、最容易的做起。只要能很快进入了角色,便会发挥自如,成功在望。
试卷答完后,少不了检查这一步骤。一般地说,见到试题的第一反应往往比较可靠。但答题前要认真审题,尤其是对选择题、判断题,要有勇气以“一锤定音”为好。检查是查有无笔误,不要为区区一两分的小题犹豫自惑,绞脑耗时,以至因小失大,影响做分数较高的题目。
一、保持健康心态,勇敢面对中考
二、考前注意事项
三、如何消除考试焦虑
1、首先,要调整好考前的心态。要坚信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本学期的总复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初中的知识。天道酬勤,我们往日苦读的汗水一定会换来中考的成功!我们尽管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要反复地积极地暗示自己:我有实力,我能成功!我有实力,我能成功!
四、答题技巧
1、通览全卷,沉着应战。
当拿到试卷以后,不要匆匆忙忙地提笔就写,而是应在正式答题之前将全卷通览一遍,了解试卷的分量,试题的类型,所考的内容,试题的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战。清点试卷数目和页数,缺卷或有残卷及时声明;认真填涂答题卡和卷头。
2、答题顺序安排应是:从前到后,先易后难,稳扎稳打,最后攻关。考试中肯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难题,这是我们早已经预料到的,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要想开一点,因为你觉得难的题目别人也觉得难,所以不要慌张,要沉着应战。做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先跳过去,但是要做个小记号,当试卷基本答完,再回过头来换一个思路重新作答。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 篇5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点题,先就不一一举例。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就初中生考场记叙文应该如何做好点题。
一、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文中点题,可以使行文紧凑,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让读者很容易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向。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能让你的行文紧扣文题,避免偏题,更能让阅卷教师轻而易举地把握你的文章脉络,明确文章的主题。
3、结尾点题
如《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二、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
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2、文中点题。
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如《白杨礼赞》的文中点题就是一种对前文小结同时又点示文章主题的;而《菜园小记》则主要是启示下文。
3、结尾点题。
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
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提醒幸福》。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白杨礼赞》、《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鹤群翔空》、《金黄的大斗笠》。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如:《驿路梨花》。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四、学生作文点题选。
这里所选的只是一些结尾点题。
1、《把握那一刻》:把握那许许多多的一刻吧,你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份丰富的人生阅历,又上了一个个人生的新台阶!努力把握吧,努力把握那些令人兴奋、激动的一刻吧,你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万腊梅)
2、《就向流星许个愿》:今夜,又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夜,天边也不时地划过几颗流星,于是,我双手合十,许下一个心愿: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里快乐。(王君桂)
3、《寻找青春的足迹》: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完所有的青春足迹,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早已印上一个个不懈追求的青春足迹。(刘大格)
4、《青春之歌》:他死了,他的生命在那短短的一瞬间结束了,但他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曲青春的悲歌,历史的篇章上将记住他的泪水与鲜血,青春的旋律也将永远陪伴着他。(刘小欢)
5、《童年的足球》:我手捧足球,走上阳台,双手轻轻地把那可爱的足球向前一抛,然后纵身一跃,飞身一个踢腿,“嘭”地一声,那足球应声飞向天空。让它带着我的欢乐与梦想一起飞翔吧!(万林)
6、《这就是感恩》:朋友,你说,这不就是感恩吗?(杨亚运)
7、《远逝的小河》:河水依然在流,可是,不知还有没有哪一天能流出我记忆中的美丽。(刘世祥)
8、《夕阳》:我知道了,夕阳坠落之后,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黑暗,不,更重要的是还有无限的希望!(胡洁)
9、《我心中永远的“风景”》:泪眼朦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的身影,那棵老树下,那吹着凉飕飕的风的地方,有着爷爷给我的此生永恒不变的“风景”。(万腊梅)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结构篇 篇6
句子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者段落之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来完成上下文意思的转换以及前后文字的衔接。过渡句可以放在一段之末,起启下作用;也可以放在一段之首,起承上作用;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别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开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过渡法使用相当广泛。
下面以《良师》为例,有一篇考场作文,共有四段,过渡不仅巧妙,而且十分简洁。第一段结尾是这样过渡的:“要知道老师怎样,让我先说一段故事吧。”第二段开头的过渡是:“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第二段结尾的过渡是:“风停了,雨住了,老师走了。”第二、三段之间有个过渡段、“老师走了,走进我的心里;老师又来了,来到了我的面前。”第三段开头的过渡是:“面前的老师又换了一副包公脸。”第三段结尾的过渡是:“包公默默地走了,带走了我的万千思绪”。这些过渡,既巧妙新颖,又干脆简洁。它像缝合衣服的彩线,将全文连成了一个缜密的整体,也为快速行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此可见,过渡句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 篇7
本研究假设坦度螺酮可有效改善青少年焦虑症状,以舍曲林为对照,分别治疗考试前焦虑的青少年患者,以评估坦度螺酮对青少年考试前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在上海市4所综合性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第十人民医院)精神科或心理医学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评价坦度螺酮(20~60mg/d)与舍曲林(25~200mg/d)治疗青少年考试前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经筛选合格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经7d清洗期后随机接受坦度螺酮或舍曲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进行随访评估。
1.2 入组标准
入组标准如下:(1)年龄14~20岁的在校学生;(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焦虑症症状学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可不符合病程标准(即可以不足6个月);(3)自感焦虑症状与考试学习密切相关;(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基线评分≥14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基线评分<18分;(5)适合抗焦虑药物治疗;(6)书面签署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如下:(1)依据CCMD-3诊断标准,可诊断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或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符合焦虑症以外其他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3)近6个月有物质滥用或依赖;(4)存在自杀倾向;(5)存在临床相关疾病的证据(如肾脏损害、肝脏损害或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6)1周内使用过其他精神药物、2周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或4周内服用过氟西汀;(7)入组前4周参与其他药物临床研究;(8)既往对坦度螺酮或舍曲林过敏。
1.3 评估指标
治疗期间由经过量表培训的精神科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者进行量表评定。治疗前使用HAMA、HAMD17进行评分,同时分别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躯体焦虑因子分(HAM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精神焦虑因子分(HAMA-P),治疗第14、第28、第42天评定HAMA和HAMA-S及HAMA-P以评估疗效,同时评估不良事件(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HAMA总分≤7分或减分率≥75%为临床治愈;减分率≥50%为有效;减分率<50%为无效;减分率为负值为恶化。用HAMA减分率比较两组疗效。
1.4 药物使用
坦度螺酮第1周口服2次/d,每次10mg,第2周口服3次/d,每次10mg,第3~6周可根据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为20~60mg/d。舍曲林第1周口服1次/d,每次25mg,第2周口服1次/d,每次50mg,第3~6周可调整,剂量为25~200mg/d。研究期间不合并其他任何抗抑郁药或情绪稳定剂。如存在严重睡眠障碍可短期(持续使用不超过1周)使用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
1.5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混合模型,以重复测量的意向治疗人群(ITT)为主体,随机效果为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方差-协方差矩阵,同时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准则,决定在此混合模型中使用非结构化方差-协方差矩阵。对于不同的反应变量,以第2、4、6周末为时间点重复测量HAMA、HAMA-S或HAMA-P百分比的差异,在数据集的基础上进行正态性检验,这表明了反应变量无需变化。最小二乘法用来计算两种药物在不同时点的响应量,最小二乘法能调整其他变量,并能比较各时间点两种药物的不同。采用SAS 9.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共119例患者参与研究,有109例患者完成研究(7例失随访,3例研究期间合并使用其他抗抑郁药而退出研究)。坦度螺酮组57例,其中男性30例(52.6%)、女性27例(47.4%);舍曲林组52例,其中男性26例(50%)、女性26例(50%)。坦度螺酮组和舍曲林组患者入组时比较,年龄、性别、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治疗6周末坦度螺酮平均剂量为(30.8±6.6)mg/d;舍曲林(56.3±17.1)mg/d。
2.1 两组疗效比较
根据HAMA减分率,在第6周末,坦度螺酮组有效27例,临床痊愈16例,有效率为75.4%,临床痊愈率为28.1%;而舍曲林组有效24例,临床痊愈17例,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78.8%、32.7%。
第6周末,坦度螺酮组和舍曲林组HAMA总分均较基线减少;两组之间减分率比较,除第4周末坦度螺酮组减分率>舍曲林组外,其他随访时点两组间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两组HAMA精神焦虑因子分减分率无明显差异,随访各时点坦度螺酮组躯体焦虑因子分的减分率均>舍曲林组,见表2。
2.2 不良反应比较
发生比例>10%的不良反应在坦度螺酮组为嗜睡,在舍曲林组则为疲劳感和恶心。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焦虑症状往往始发于儿童后期或青少年早期,早期及时的治疗可望有效减少今后发生焦虑障碍的风险[3]。SSRIs类药物为抗焦虑治疗一线用药,有青少年服用后可能增加自杀观念的报道[4],引起较多关注及精神科医师的担心,坦度螺酮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坦度螺酮片是一种特殊的5-羟色胺1A部分激动剂[5]。研究显示,该药能安全有效改善广泛性焦虑和抑郁焦虑混合症状[6,7],但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还未见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坦度螺酮对青少年轻中度焦虑有效,与舍曲林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相仿。治疗第4周末,坦度螺酮组HAMA总分减分率>舍曲林组提示坦度螺酮能较快地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坦度螺酮组随访各时点的HAMA躯体焦虑因子分的减分率均>舍曲林组,提示坦度螺酮可以改善患者焦虑躯体症状,如改善自主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症状。此结果也在Kinoshita等[8]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从绝对数值上看,舍曲林组胃肠不适的不良反应较明显;而坦度螺酮组嗜睡患者(8例,其中6例短期服用唑吡坦或佐匹克隆)多于舍曲林组(4例,其中2例短期服用唑吡坦或佐匹克隆),可能与服用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有关。坦度螺酮对社会功能影响小、耐受性好等特点也在相关的研究中得到证实[9]。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坦度螺酮使用的剂量偏小,Nishitsuji等[6]曾报道使用60mg/d的治疗剂量疗效显著优于30mg/d,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作用。故增加坦度螺酮的使用剂量可能会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另外,本研究缺乏安慰剂的对照研究,研究患者均为考试前出现明显焦虑症状的在校学生,患者的焦虑症状与应激事件“考试”密切相关,考试结束之后患者症状可能也会相应改善。因而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还需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前瞻性、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Costello EJ,Egger HL,Angold A.Development epidemiology of anxiety disorder,in phobic and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M]//In:Ollendick TH,March JS.A Clinician's guide toeffective psychosocial and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61-91.
[2]Lin EH,Von Korff M,Katon WJ,et al.The role of primary care physician in patients'adherence to antidepressant therapy[J].Medical care,1995,33(1):67-74.
[3]Grant BF,Hasin DS,Blanco C,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the United States: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J].J Clin Psychiat,2005,66(11):1351-1361.
[4]Hammad TA,Laughren T,Racoosin J.Suicidality in pediatr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drugs[J].Arch Gen Psychiat,2006,63(3):246-248.
[5]翁史,(芳,顾牛范.抗焦虑新药坦度螺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5):353-355.
[6]Nishitsuji K,To H,Murakami Y,et al.Tandospi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d mixed anxiety-depression[J].Clin Drug Invest,2004,24(2):121-126.
[7]张卫红.坦度螺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0,5(2):186-187.
[8]Kinoshita Y,Hashimoto T,Kawamura A,et al.Effects of famotidine,mosapride and tandospirone for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21(Suppl2):37-41.
浅谈体育中考的考前动员和辅导 篇8
一、考前动员和辅导的内容
1.准备工作
临考前的准备,主要是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1)要注意休息好。体育考试前两天切莫把自己搞得太累,考试时要有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当然也不要因为考试前要好好休息而改变正常的作息时间,把人体的生物钟打乱,造成负面影响;(2)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路边摊点以及不合格、不卫生的东西,以免引起肠道疾病;不要吃得过多过好,防止消化不良;不吃产气较多的食物,防止出现运动性腹痛;(3)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着凉引发感冒,考试当天根据天气情况,准备好考试时穿的衣服,天气热要准备好短的运动服,如天气较冷,则在不妨碍运动的前提下可穿长的运动服,还要根据考试项目准备好运动鞋。
考试时的准备,主要是针对考试的项目,检查好器材、服装和鞋子。在平时跳绳练习时我们常会看到,由于没有仔细准备,在跳的时候有掉鞋带的,有女生的长辫子和跳绳缠绕在一起的,甚至有极少数裤子都要往下掉的,在考试时应仔细做好检查,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
2.考试纪律
良好的考试纪律是考试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的重要因素。考试时应根据裁判的安排,有序地参与测试,对裁判要有礼貌,对同学要相互鼓励,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校风校貌,千万不能东跑西窜,乱喊乱叫,乱扔杂物,既给裁判留下不好的印象,又影响考试的组织和自己成绩的发挥。
3.心理调节
由于第一次参加体育考试,难免心理会有点紧张。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持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所以考前的心理调节主要是针对过度紧张和过度消极两种情况。过度的紧张一般表现为手心出汗、心神不定、总感觉要上厕所等,对此可进行适当的放松,如深呼吸几下、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与同学讨论转移对考试的注意、想一些开心的事等。过度的消极一般表现为提不起精神、不想多动、老想打瞌睡、对考试的成绩无所谓等,对此可用力地蹦几下,用凉水洗一下脸,想一想考试的目的和意义,确定一个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等。
4.准备活动和放松
准备活动能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使肌体各系统由安静进入到运动状态,此外准备活动还能够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好考试时的心理状态,为发挥出较好的水平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让肌体进入运动状态,如徒手操、慢跑、关节活动以及柔韧性练习等;专项准备活动主要是针对特定的运动项目,使人体尽快适应该项运动的节奏和强度,如球类的熟悉球性、短跑的起跑和加速、跳绳和立定跳远的试跳等。在每一项测试结束以后,要科学合理的休息和放松,做到张弛有度。
5.考场应变
在体育考试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及时做好调整和处理。如:(1)在跳绳或长跑时有可能出现运动性腹痛,或在快速跑时受伤等,如果情况较重,无法坚持或严重影响发挥,则应马上停止考试,并向裁判示意;(2)跳绳时突然起风,应调整跳绳的方向,避免侧对着风跳绳,防止跳绳的重心被风吹偏而打在脚上,影响考试;(3)快速跑被别人抢道,严重影响到考试的成绩,应马上停止考试并示意裁判,要求补测一次;(5)排球垫球时不小心打飞了,如果自己追出去很远去拿球,必然要浪费时间,应让同伴递个备用球继续考试;(6)当前一个项目测试受挫后,应能够及时放松肌肉,调整呼吸,进行自我安慰和鼓励,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下一个项目的测试。
二、考前动员和辅导的形式
考前动员和辅导可分为全校集中、单个班级和个别学生等形式。全校集中的形式有利于在全校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对全校参与考试的学生在整体上提出要求,作出统一的安排,但对学生个体来说缺乏具体的指导;单个班级的形式有一定的针对性,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指导;个别指导的形式,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如心理素质较差、动作技术掌握不好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和辅导。
三、考前动员和辅导的注意事项
考前动员和辅导应在考试的前一天或半天,时间长度控制在45分钟左右,时间太长会使学生忘记,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动员和辅导切忌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和重点,一般由学校领导进行总动员并提出要求,体育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考试应变指导,班主任作出具体安排。
总之,体育中考考前动员和辅导,是为了让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测试任务,并在平时严格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指导,去实现体育考试成绩的最优化,这是体育中考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半命题作文 篇9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
一、半命题作文拟题常出现的问题?(以
也美丽)为例 拟题雷同、拟题宽泛、拟题随意
二、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开放部分
限制部分
三、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1、题目独立出现
2、题目与提示(要求、导语)相结合
四、判断下列补题及开头、结尾是否准确把握题意了? 开头:
学生作文1——《冬雪也美丽》
在我的心中,最美的季节是冬天,最美的景物便是唯有在冬天才会有的——雪。每当下雪的时候,我都会跑到门外,欣赏那洁白的雪花,心情也会好起来。
学生作文2——《失败也美丽》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离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败之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对于这些人,失败是美丽的。
学生作文3 ——《配角也美丽》
有人说,主角永远是舞台上最耀眼、最美丽的那轮明月,而配角只是旁边点缀的小星,黯然无光。可在我看来,其实,配角和主角一样,也很美丽。
五、如何体现“也美丽”?
比较三个结尾。《皱纹也美丽》
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皱纹上,此时我突然感觉到父亲眼角的皱纹是如此美丽,它里面包含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我很庆幸我拥有这样的父亲。
《旧毛手套也美丽》
这双手套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它虽然不好看,但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失败也美丽》
成功固然美丽,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一次次的失败,怎能得到一个个通向成功的阶梯呢?当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不断努力而最终成功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失败也是美丽的。
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便于考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看结构、辩词义、析提示来恰当补题,确定主题、题材、重点,明确体裁、字数等要求。
六、课后练习
写作训练
一、比较两个作文题的异同,根据导语和要求补全题目,并分别写出两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会觉得其实很简单;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不简单。相信你也有类似的体验。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如:拥有幸福、拒绝诱惑、关爱他人……),然后作文。
题目:
(一)很简单
(二)不简单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不能抄袭。
写作训练二、十五岁花季般的年龄,生活斑斓
多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充满向往和追求。
请以“十五岁,我们应该
”为题进行写作。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 篇10
许允刚 東德心理研究院副教授
案例介绍:
小丽,市区某高三女生,妈妈反映说,自己家庭条件较差,但女儿由于是市区一所省示范性高中实验班的学生,每月都有学校发的生活补助三百多元,基本生活无忧,女儿平时在班里学习成绩总在前五名,全家人都以她为骄傲。进入高三后,女儿学习更加刻苦,周末回家晚上学习到深夜,白天大部分时间也用在了学习上,基本上不参加其他活动。她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虽然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总担心被其他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超过,一想到这些,就会莫名的感到紧张、焦虑。近日,随着期中考试临近,女儿却出现了发烧、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等现象。现在已经无法呆在学校学习了,不得已才来求助心理咨询。
小丽的情况是一个较典型的考试焦虑案例,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对高三学生来说是参加高考前已经不多的大考了,很多学生内心都十分在意这次考试,很大程度上,是想通过此次考试验证一下自己将来参加高考的实力如何?在这关键时期,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容易出现身心疾病,如头晕、拉肚子、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考前焦虑症状。那么,家长和孩子如何应对考前焦虑情绪呢?建议家长和学生从以下做起。
一、家长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后,再去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考试临近,家长着急可以理解,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过于紧张焦虑,有的家长这时候,在家里蹑手蹑脚,不敢大声说话,交流窃窃私语,甚至制止外部的干扰。可以想象,孩子在家感受到的将是紧张气氛,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中高考前家长要首先做到心态平和,家庭的气氛要尽量做到和平时一样,否则,孩子受到的将是消极的心理暗示。
其次家长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回家后,有的家长爱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考了多少分?名次是第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成绩就是在给孩子加压力。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学会与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孩子在学校所承受的压力,多和孩子探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尽量避开与学习有关的话题。
第三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问题。考前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营养,避免天天大鱼大肉,甚至给孩子买补品。最好按照正常的饮食习惯安排,可以多吃些水果,适当注意一下营养即可。家长要做的还有就是,提醒孩子讲卫生,杜绝去小饭店和小商贩那里吃麻辣烫等小吃,以免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同时,家长要督促孩子遵照平时养成的生活规律安排作息时间,不要随便更改作息习惯,以免造成紊乱。
二、应对考试焦虑主要靠学生个人,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保证充足的睡眠。经验告诉我们,大多具有过度考试焦虑情绪的学生,是由于疲劳过度、睡眠不足引起的。越是大考临近,越是要按部就班的学习休息,并且要养成中午小憩的良好习惯。充足的睡眠利于消除大脑疲劳和考试焦虑情绪。
2、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及时宣泄负性情绪。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要学会适当的宣泄情绪以缓解心理压力,避免负性情绪的不断累积,产生焦虑的心理问题。如遇到心理困惑可以向老师、要好的同学、亲人倾诉;也可以寻求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3、适当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转移烦恼的方法,大考临近,要适当安排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上网、聊天、聚会、唱歌、听音乐等,都可起到消除疲劳,降低考试焦虑情绪的作用。
4、多从事体育运动。多活动既可以调节大脑的疲劳,又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侵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适当安排活动时间进行锻炼。
5、有机会可以适当安排时间,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游戏。游戏可以帮助考生进行角色转换,有效转移注意力,释放机体内积聚的负性能量,调整机体平衡,达到缓解考试压力目的。
6、接受专业的考试焦虑心理咨询。考试焦虑情绪严重的,通过以上方法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会采用一些心理学上的诸如肌肉渐进放松、冥想放松、催眠放松及潜能激发等技巧,帮助考生处理考试焦虑,调适心理到最佳的应考状态。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 篇11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80例来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年龄14~20岁的患者,符合CCMD-3焦虑症症状学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基线评分≥14分,自感焦虑症状与考试学习密切相关。其中初中生35例,高中生26例,大学生19例。80例患者随机分成坦度螺酮组和丁螺环酮组,坦度螺酮40例,其中男性24例(60.0%),女性16例(40.0%);丁螺环酮组40例,其中男性25例(62.5%),女性15例(37.5%)。2组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服用方法为:坦度螺酮(商品名:律康,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组每次10mg,每日3次;丁螺环酮组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为2周。在干预前(考前2周)和干预后(考前1~2d)用HAMA对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HAMA减分率≥75%为临床治愈;减分率≥50%为有效;减分率<50%为无效;减分率为负值为恶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A总分治疗前后的比较
表1显示了坦度螺酮组和丁螺环酮组在干预前(考前2周)HAMA量表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患者的HAMA评分干预后(考前1~2d)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
2.2 2组疗效比较
根据HAMA减分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坦度螺酮组临床痊愈为14例,临床痊愈率为35.0%,有效为32例,临床有效率为80.0%;丁螺环酮组临床痊愈为8例,临床痊愈率为20.0%,有效为26例,临床有效率为65.0%。2组在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上有统计学差异,坦度螺酮组在疗效上优于丁螺环酮组(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2组在干预前后TESS的评分结果为,坦度螺酮组为(3.24±0.34),丁螺环酮组为(4.35±0.62),丁螺环酮组高于坦度螺酮组(P<0.05)。表2为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SSRIs类药物作为抗焦虑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临床使用中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的问题,且青少年服用后可能增加自杀观念[3]。坦度螺酮是新一代的抗焦虑药,坦度螺酮的效应点是在中缝核的5-HT1A自身受体,通过调节从中缝核移向海马的5-HT,抑制被Gray称为是行动抑制系统的5-羟色胺效应,呈现抗焦虑作用;另外,坦度螺酮还能激动突触后膜的5-HT1A受体,当5-HT活性过剩时,可抑制其活性而发挥抗焦虑作用;但当5-羟色胺活性降低时,又可提高其活性而发挥抗抑郁作用[4]。本文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HAMA评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2组在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上坦度螺酮组在疗效上优于丁螺环酮组,且副作用方面,坦度螺酮优于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考前焦虑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万鹏飞,孙月吉,靳媛,等.大连地区青少年学生焦虑情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36~438.
[2]吴九君,李英武,郑日昌.高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9~1021.
[3]Hammad TA,Laughren T,Racoosin J.Suicidality in pediatr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drugs[J].Arch Gen Psychiat,2006,63(3):246~248.
高中生如何应对考前焦虑 篇12
何谓考前焦虑?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样的心态:面对即将来到的考试,心里没底,害怕失败,因而显得焦躁不安,怎么也放不下心来;从未出过远门,但一下子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便开始了烦躁,坐立不安,甚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以上这些表现都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焦虑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估计到的对自我的自尊心、生存环境、未来发展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焦虑以恐惧为主要的情绪特点,还有其他多种情绪成分,如愤怒、痛苦,以及内疚感、羞愧等。
短时的焦虑,时过境迁,不留痕迹;持续的焦虑,则可能内化成性格特征。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的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恐惧、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的表现,久之,甚至会形成心理疾病。为什么会有考前焦虑?
焦虑产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由消极的思维方式造成。看问题时,往往只看到缺点,而忽视了积极因素。不如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矮,或者不够漂亮,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忽视了自己其他的优势。
2、特别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现不好,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时,非常担心出丑,进而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
3、某些特定性格类型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天生争强好胜,爱发脾气、急噪,或悲观倾向、情绪稳定性差的人。
4、不良的身体状况导致焦虑。比如过度疲劳,睡眠缺乏,以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时,焦虑情绪也更容易出现。
5、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网络与一个人的焦虑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即一个人的社会支持越强大,就越不容易受到压力的过大影响;而那些缺乏家庭温暖,又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的人,焦虑水平会更高。因此,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人际氛围也可以减少焦虑的程度。
焦虑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人在焦虑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反应。特别是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可能导致头部、肩部、背部及胸部的疼痛,吞咽困难,胃部痉挛,四肢发抖和无力;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引起心慌、血压升高、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状况,严重的还会引起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
所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长期高度的紧张、担忧、焦虑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当地应付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使这个人退回到婴儿时期那种不能自立的状况中去。如何应对考前焦虑?
积极面对才是最好的方法。短暂的焦虑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只是一个人对焦虑本身感到焦虑时,焦虑才具有破坏性。比如,你为将要进行的演讲比赛担忧,这种担忧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整。只要你最终还是演讲了,你就恢复了正常的情绪,也许下一次演讲时,你就不会担忧了。可是,如果你没有演讲,担忧就成了一个症状,你将会对这种感觉感到一种恐惧和敌意。
丹麦著名的哲学家斯隆﹒契克格达认为,在我们面临发展自己的可能性时,都会产生一种向往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紧张不安、跃跃欲试的冲动,任何成功和进取都是不可能的。回避焦虑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我们依然要置身于焦虑刺激的状态下,去作胜败未卜的追求或探索,只要坚持去做,到一定时候,就不会产生焦虑了。
赶走焦虑练习
赶走焦虑练习一:建立自信的练习
建立自己的自信行为卡:
1、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大小会议争取都坐在前排。
2、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大声回答问题。
3、走路比别人快20%-30%。
4、与老师、父母多交谈,交谈时注视对方。
5、大方、开朗地笑
6、多去老师办公室,主动问问题,多与老师沟通。
7、克服自卑,取长补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8、克服忧虑,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问自己究竟忧虑什么
●把担忧的事情写下来
●分析最坏的结果,作好最坏的思想准备
●找出事情万一发生的解决办法
●利用“替代定律”解除心理包袱,采取有意义的行动,乐观地去迎接它。
赶走焦虑练习二:心身放松练习
英国一位博士设计了一套将心理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独特方法,它成功地治愈了几千个患有焦虑症的人。其方法是:
1、准备:练习者坐在椅子上,脚掌着地,两臂自然下垂,闭上双眼,然后做腹式呼吸3次。吸气时,注意体会各部位的紧张感,呼气时注意放松、放松再放松。
2、背部放松:身体移至椅边,闭眼,注意背部感觉。吸气后仰,伸展脊背至不舒服止。再吸气,拱背,向前蜷缩双肩,然后下垂双肩,肩胛骨靠拢,并肩。轻轻地呼气,垂肩。反复做三遍。
3、头部放松:呼气,下巴垂至胸前。吸气,头由重力自然支配右旋转,转到后背时开始呼气,向左经后背绕至胸前。
先做3次右绕头运动,再做3次左绕头运动。注意右旋转时左侧脖颈舒展,向后转时,喉部肌肉舒展。
4、面部放松:先吸气,面部各部分肌肉向内收缩,将紧张压力集中在鼻尖上。然后呼气,开口尽量张大,眉毛上挑,脸拉长,如同打哈欠状。
这套心身练习的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用两三分钟即可。它可让你放松身心,除却焦虑情绪,使你有一个良好的心身状态。
赶走焦虑练习三:音乐放松练习
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中的一种,它能够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优美动人的音乐,不仅能使人心情舒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皮层,对神经系统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它能够使你情绪振奋,引起轻松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并使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的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强,尤其是考生在复习的间隙可以听听音乐来令心理充分放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音乐必须是不带歌词的、纯粹的、舒缓的音乐,避免文字信息进入大脑,那样反而会使大脑得不到休息。
如果你因心情紧张而不思饮食时,可以听听莫扎特的《嬉游曲》和泰勒曼的《餐桌音乐》;如果你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听听《春江花月夜》和《平湖秋月》;而夜晚伴着《绿岛小夜曲》和《渔舟唱晚》入眠,会提高你的睡眠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考生,可以在临考前几天多听圆舞曲,如《蓝色多瑙河》等,可以很好的消除考前焦虑,使心情变得明朗,自信起来。
赶走焦虑练习四:呼吸疗法
首先,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将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胃部,正常地呼吸30秒。如果放在胸口的手在动,那就说明你和大多数人一样,还没有学会目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控制压力的方法。
呼吸影响到全身,当你生气时,呼吸会变的无规律,恐惧和紧张会使呼吸短促。放松状态下的呼吸应该是缓慢、深沉并有规律的。在紧张时,如果你能将呼吸放慢,有规律地深呼吸,你就能放松自己。
改变呼吸的实际方式使压力得到释放。另外,还可以使肺部系统更强壮。改变呼吸方式的关键在于让胸腹腔的横膈膜按自己的方式去运作。这块肌膜就在你的肋骨下面,当你吸气时,横膈膜应向下扩展,这意味着胃部应向外运动。正常呼吸时,肋骨会向外扩展,但幅度不是很大。许多人尝试吸腹,每次吸气时不断地使肋骨向上抬高,这个办法有点笨拙而且耗费很大精力。在正常呼吸中,肋骨自身构造不适于上抬过多,呼气应非常缓慢,毫不费力进行,横膈膜放送,将废气推出体外,腹部向内回缩。将以上实验再做一次。这一次握住你放在胃部的手,当胃部向外扩展时,你也轻轻地抬起手。这样做,在你呼气时,会觉得毫不费力。缓慢地呼吸几分钟,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感觉了。
在任何紧张的情况下,任何地点,你都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呼吸法来消除压力和紧张感,使自己变得轻松一些。这个方法只需35-40秒,包括以下步骤:
1、尽量站直,使思维脱离周围的紧张境况或活动;
2、从1数到3,做一下缓慢吸气
3、轻轻地屏住呼吸,从1数到
34、缓慢地呼气,从1数到35、暂停,从1数到36、重复三次以上呼吸法
7、回到你正常的活动中。
赶走焦虑练习五:色彩放松法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地板上。
闭上双眼,想象你全身是透明的,然后用最喜欢的颜色的液体注满全身。液体的温度令你全身很舒服。如果你不确定哪种颜色好,就选与蓝色有关的颜色,如蓝绿色或海蓝色。
想象这种蓝色液体从你的头顶开始向下流淌,慢慢的、慢慢的流经躯干、四肢,最后到达身体的各个角落。凡是液体流经过的部位逐渐变轻,脱离了紧张。液体随后流经手指尖、脚趾尖,又淌到体外,这时只剩下全身放松的你。如果感觉好,可以再来一次。注意,当你站起来时,要缓慢,避免头晕。
接下来,幻想你的四肢感到温暖和沉重。一旦意识到放松肌肉时有什么感觉,以及学会用想象力去调节心态,你就能使这两种练习同时进行。
舒服地躺下或坐着,幻想你的四肢感觉沉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闭上眼睛歇一会,然后,全神贯注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你的右手、前臂、上臂。幻想着逐步从手开始变得沉重,延伸到上臂。一旦四肢全都感到沉重,想象着四肢有一种发热的感觉,要排除颈部(因为颈部经常出现紧张现象),想象着颈部感觉轻松而凉爽。
对付高考考前焦虑的八种武器 篇13
武器一、自我暗示法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自我暗示法,例如,清晨你对着镜子梳洗打扮一下,如果看到自己的脸色很好,往往心情舒畅,这就是一种自我暗示。假如你是一位正处于“考试焦虑”的临考中学生,你恰恰听说你的同学通过自我保健,考试焦虑情绪很快消失,你就会想,我也一定会告别“考试焦虑情绪”,做一个真正健康人。
武器二、睡眠消除法
事实证明,很多临考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广大临考中学生朋友一般不易“夜半挑灯”苦读,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
武器三、运动消除法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广大临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武器四、兴趣消除法
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因此,广大临考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唱歌、看看报、听听音乐等等,都可以消除疲劳,化解烦恼,远离考试焦虑情绪。
武器五、情绪宣泄法
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有些考试焦虑情绪是由于坏情绪的不断积压引起的,如:升学压力使你透不过气来,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的-嗦等等,都可能使心情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考试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聊天法,即通过向亲人或朋友,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哭笑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书面释放法,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上网法,有条件、会上网的临考中学生朋友可通过电脑网络与网友交流思想,排遣烦恼。
武器六、游戏转移法
即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处于“考试焦虑情绪”的临考中学生参与其中,进入角色,忘记疲劳,转移注意力,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摆脱内心的烦恼。
武器七、食疗法
食疗法就是增加身体营养的方法,临考中学生脑力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需大量补充营养。因此,必须设法增加适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武器八、音乐疗法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推荐阅读:
中考考前家长心理讲座01-11
中考英语作文考前辅导10-10
中考考前指导09-07
中考考生考前准备06-11
中考考前动员讲话08-18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缓解考前焦虑06-17
思想品德中考考前指导02-11
中考英语考前冲刺攻略01-23
初三中考考前动员会08-26
中考考前动员大会主持词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