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24-06-28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选8篇)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1

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是国家质检总局今年确立的工作思路。这两大思路是质检工作理念、方法、机制、体制的创新,也是破解质检工作难题的需要,更是质检事业长远生存发展的需要。其中,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就是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加强“融合、整合、联合”,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笔者认为,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必须深刻领会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意义,准确把握结合点,始终紧扣着力点,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理解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质检文化是指遵循文化的一般规律,体现质检部门自身特点的科学文化、具有共同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职业操守的总和。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既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对经济和政治又具有推动作用。

1.大质检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质检文化是质检部门和质检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2.大质检文化建设是服务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质检部门应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创新型经济发展 —1—

提供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服务。

3.大质检文化建设是加速质检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质检部门需要创建一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与部门工作实际相关联的质检核心价值观,它影响到质检部门各方面工作,关乎质检部门的发展前途。

二、建设大质检文化应把握“四个结合”

大质检文化和大质量机制是思想与载体的关系。构建大质量机制,大质检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它为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创新检验检疫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质量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助手。

1.与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大质检文化和大质量机制是思想与载体的关系,大质检文化建设为质检部门开拓创新,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与创建学习型机关结合起来。学习型机关的建立,可以丰富质检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化质检文化建设的成果,是质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加强质检文化建设,又有利于营造建立学习型机关的良好氛围。

3.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离开文化建设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活力;反之,离开思想政治工作来搞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4.与质量提升活动结合起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就是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进一步找准质检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始终牢记服务理念,引导企业走质量振兴之路,这与质检文化的引领方向是高度一致的。

三、建设大质检文化的五个着力点

大质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增

—2—

强队伍凝聚力、改善队伍管理、提升部门形象、推进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先进文化是基石,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鼓舞斗志、集聚力量,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1.提高思想认识。大质检文化建设是一项宏观战略思考,更是改变传统、改变陈规、深化改革的系统工程,因此,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需要全系统干部职工在认识高度统一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一个质检人在大质检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可适时在质检系统开展大质检文化建设征文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大质检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促进全系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2.明确工作方向。紧扣“以质取胜、保国安民”的核心理念,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展现大质检文化建设成果。可组织系统内外专家开展大质检文化建设理论政策研究,为开展大质检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质检文化建设试点工作,挖掘吸取好的经验与方法,找准聚焦点和结合点,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创出工作成果;要把大质检文化渗透到大质量机制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演绎出“因文而谐、因文而盛、因文而昌”的精彩乐章。

3.推进深度融合。大质检文化建设关键在一个“大”字,要充分体现融合性、协调性,以促进队伍融合、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工作联合,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质检工作的整体水平。可通过质检两局干部交流挂职,促进干部队伍的深度融合;做好质检两局重大技术能力装备建设的统筹规划,开展检测资源共享试点工作;推动各地两局建立合作机制,在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质量状况分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项

—3—

整治、执法打假、检验业务委托等方面,加强工作联合。

4.营造浓厚氛围。将大质检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党建、文明创建、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开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质检系统行风建设。

5.及时提炼总结。加大对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新闻宣传力度,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大质检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展示质检部门的良好形象,促进全社会质量意识的提升。(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王旭东)

—4—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2

1 学校卫生立法问题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提出

目前, 与学校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是对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合法权利的保护, 《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主要是对学校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控制发挥作用。而对于学校卫生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发挥作用的主要依据是1990年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20多年来, 尽管《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以下简称《条例》) 在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保护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但是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 在制定的一些条款和内容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加上没有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和细则, 使学校卫生工作有法不依, 执法难行[1,2,3], 时至今日更难适应与时俱进的学校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没有明确定位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组成部分学校卫生资源 ( 人、财、物) 配置不足, 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4,5], 各级政府财政未设立学校公共卫生经费预算, 教育和卫生部门也无学校卫生专项工作经费, 学校卫生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得不到有效提升。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卫生基本设施条件, 教室采光照明, 墙壁、黑板及课桌椅标准配备, 公共洗手设施和饮用水配备, 厕所、食堂卫生设施改造和更新, 医务室/卫生室或保健室建设, 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等专业队伍人员配备和继续教育, 师生健康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等问题比较突出[6,7,8,9,10,11,12]。

1. 2没有明确具体条款内容和实施保障学校卫生组织和管理体系、学校卫生人员配备要求来源和资质要求、各相关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职能和考核评估、学校健康教育保障、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预防控制等具体条款和实施保障不明确, 以致许多条款内容落实不力, 成效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学校卫生管理和专业部门欠缺或不一, 相匹配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所机构人员编制和定位不明确, 学校卫生各部门间职能交叉重叠, 总体工作效能不高[13,14,15,16]; 学校健康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2005年浙江省所调查的32所中小学中, 仅有1所城镇小学设有健康教育课程[6]。2010年上海一项调查表明, 学校健康教育的资金、仪器、设备、教学资源匮乏, 不少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早已名存实亡[17]; 学校青春期教育严重滞后, 广大学生未能在学校接受系统、全面、科学的青春期教育, 学生正确的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行为等教育欠缺; 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水平不高, 健康素养和常见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也不高[18,19,20,21], 未能发挥学校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中的主渠道作用。

1. 3没有明确违法追究和处罚的法律责任《条例》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指导, 但是由于缺少法律责任, 教育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卫生的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也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卫生技术支撑和监管作用, 缺少良好合作的工作模式与机制以及学校卫生工作科学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机制[15,16]。缺少对违反《条例》的部门、学校或个人进行法律追究和处罚, 以致学校卫生工作有法难依、执法难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未能发挥法治学校的作用。

1. 4在保护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不明显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且发生率仍然较高[5,22]。学生体质特别是身体素质如肺活量、速度、耐力和力量等指标呈逐年下降或少有上升现象[23,24,25], 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以及视力不良、营养不良和肥胖、伤害、心理卫生问题等已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最主要疾病, 学生视力不良上升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农村学生营养不良和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现象同样突出; 伤害已逐渐成为儿童青少年第一位死因, 学生溺水、车祸、高空坠落等发生率较高; 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疾病比较突出[26]。学生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5]。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 特别是不安全性行为日见增多[5,26], 由此导致性病、艾滋病、怀孕流产等生殖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和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 现有的《条例》已经不能够适应与时俱进发展的学校卫生工作和保护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需求, 启动开展学校卫生立法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2 从国家法治建设内涵探讨修订《条例》和启动立法

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是法律至上、良法之治、人权保障、司法公正、依法行政。从法治基本内涵各个要素查找《条例》的不足和缺憾, 对于启动制定新的《学校卫生法》立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 1法律至上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但是现有学校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保护与促进没有得到学校卫生法律的真正保障, 《条例》没有明确法律责任, 加上没有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和细则, 使学校卫生工作有法难依、执法难行。因此, 有必要修订和完善制定新的《学校卫生法》, 使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在保护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真正体现“法律至上”的尊严。

2. 2良法之治法治应当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是制定的良法。良法通常应具备的要素一是制定完备, 即法律应当是类别齐全、规范系统的制度体系; 二是法律应当有效规范社会生活, 并在制定过程中吸纳社会成员的参与, 进而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三是法律应当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立法者应不断通过修改、补充等方法使法律符合社会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但现有《条例》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 本身存在许多条款和内容上的缺憾, 不具备“良法”制定完备、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保持内在一致性的要素, 因此还不能说是一个“良法”, 所以也就得不到依法治理, 不能够最大限度得到民众的认同, 并发挥法治的效力。需要通过修改、补充等方法来使其符合与时俱进的社会需求, 符合保护和促进学生体质和健康的要求。

2. 3人权保障人权是人在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领域中地位和权利的“总和”, 人权实质上就是人的主体地位象征, 而法治只有建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 才能肯定人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在我国, 人权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集合,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障人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任务, 法治也必然要以保护人权为重要内容。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权的重要部分, 但是现有《条例》在保护和促进学生体质和健康乃至生命权方面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因此需要修订现有法律和重新立法, 明确法律责任, 真正发挥保护学生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法律保障作用。

2. 4司法公正法律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严格的适用才能发挥效力, 要准确适用公正, 否则, 再好的法律也只能是形式。现有《条例》的条款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司法公正, 特别是对违法责任人和单位的法律责任不明和处罚力度轻微, 在实践中不能够适用和公正, 使现有《条例》成为了“纸面上的法” ( law in book) , 而不是“现实中的法” ( law in action) 。

2. 5依法行政在法治社会中, 最高的和最终的支配力量不是政府的权力而是法律, 政府也必须依法行政。正因为法治有异于人治的上述特性, 所以法治成为适合现代社会特点的基本治理模式, 而这种社会治理模式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给社会成员带来幸福。现有《条例》的制定和某些条款仍然体现的是政府或某些管理部门的权力, 是人治而非法治, 因此不适合现代社会特点的基本治理模式, 更不能给广大学生带来健康和幸福。迫切需要重新制定真正有异于人治和政府部门权力的学校卫生法律, 可以依法行政的学校卫生法律。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3

【关键词】 文化改革 重要性 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部署,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党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建设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理解把握。

1.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党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必然结论

《决定》用“四个更加”揭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大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它包括价值取向、文化目标、政策方针、制度设计等方面。文化是事业也是产业,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排在对外出口第一位的不是钢铁汽车业而是它的文化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超过其GDP的25%,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所以我国在文化产业上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还应看到,文化强国在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还进行着文化侵袭和文化渗透,我们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也很艰巨,不容忽视。

《决定》用“四个越来越成为”揭示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国内背景,“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把文化特征概括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2.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重要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3.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当前我国文化整体实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一个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经济的强大力量,也需要文化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

随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想,担负起领导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5.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这次全会作出的《决定》也是对党的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

6.推進文化改革发展是切实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起来讲,我国文化发展存在四个“不完全适应”,一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适应。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2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大增强,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我们的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不完全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赖以存在的体制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与市场的接轨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文化领域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配置文化资源,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体,由政府包揽,这就造成应该由政府保障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由于经费不足,难以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应该走向市场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游离于市场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三是与当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新的发展趋势不完全适应。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美、日、德、法等西方大国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文化服务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与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四是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技术不完全适应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我们有效占领新兴文化阵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加快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许多国有文化单位对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不敏感,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难以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历史机遇,难以运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4

一、判断题(20题)

民主革命时期,如果没有出色的、成功的党的建设,就不会有民主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迅猛发展,在各个方面,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得到彻底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成了常态要求被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的责任被突出出来。×

新中国建设时期,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给他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一个要求,即多一些管理,少一些领导,做管理者,不做领导者。×

越来越重视被领导者的作用,这也是发达国家领导和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迎接世界发达国家的挑战和危机,只有依靠我们党,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赢得竞争的主动。×

我国当今的国内国际形势呈现出机遇和危机并存的态势。√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和党的建设。×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路线。√

《决定》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建设。√

与西方重视被领导者理论和思想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武装斗争路线。×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可持续发展路线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上世纪80年,广东增城听从了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首先提出“四个允许”,发展小商品市场。×

官僚主义的表现为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假公济私、脱离群众等。√

我党的核心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单选题(40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召开。B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A

200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B

1939年10月4日,()在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中,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了深刻的总结。D

1939年,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提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A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定的时间是()D

党在()上,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路线。B

七届二中全会于()年召开。A

从()开始,中央每五年举行一届中央委员会,专门讨论研究党的建设的问题。C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D

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了一个历史性的结论,即()C

《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D

著名美国企业家(),提出多一些领导,少一些管理,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的要求。A “洞穴寓言”所要表达的意思是()B

管理的工作是按照()正确地、较好地完成工作。C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成了常态以后,要求()正确做事的责任被突出出来了。A

(),是发达国家领导和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变革。B

与西方重视被领导者理论和思想相对应的是中国的()C

《决定》中指出,我国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的过程中,肩负着的任务的艰巨、复杂和繁重()。C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A

2008年11月,()发生了群体性事件“陇南事件”。D

2008年3月14日,()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B

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新形势、新情况呈现着()局面。A

()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建立了小商品市场,实现兴商建市战略,带动整个城市的科学发展。A

上世纪80年,()听从了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首先提出“四个允许”。A

我党的根本宗旨是()B

我党的核心执政理念是()A

历史上有很因为执政党自身建设不好而导致垮台的先例,如()年垮台的苏共。C()的表现为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假公济私、脱离群众等。D

《决定》概括的我党建设六个方面问题中,()表现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法制观念淡薄、纪律观念淡化、对复杂问题、突发事件解决不得力。A

《决定》概括的我党建设六个方面问题中,()表现在言行不

一、工作不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C

《决定》概括的我党建设六个方面问题中,()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还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依然突出。B

三、多选题(20题)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分别是()ABD

建国初期,针对一些党员腐化,对他们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处理,典型的有()AC

《决定》中指出,“我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ABCD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BC 《决定》之所以指出我国国内国际新形势、新情况呈现出机遇和危机并存的态势,是因为()CD

一些地方通过党组织的有效工作,实现了党科学发展的要求,这些地方的代表有()ABCB 《决定》中概括的党的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ABCB

党风方面的问题表现在()ABC

《决定》指出,党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削弱党的(),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BCD

《决定》指出,党面临的()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ABCD

以下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AC

七届二中全会上,党提出了“两个务必”,指的是()AC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着眼于”,是指()ABCD

以下不属于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的六条基本经验的是()CD

以下属于中央办法的有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文件有()ABCD

回顾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党的建设对办好中国的事情具有重要的意义。ABD 世界范围内,因为党自身的建设没有搞好而导致政权垮台的有()AC

以下描述与《决定》中关于中国国内国际形势现状一致的有()AB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5

相关内容列表

学习《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守则》

从我做起,建设和谐校园

立足岗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自我发展、探索创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的指示和讲话精神给与我们的启示

学习孟二冬事迹 发扬孟二冬精神

为人为师为学

读党代会报告有感

记徐教院附中在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的党员示范岗交流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学习体会

学习第九次党代会文件的体会

上海的明天更美好,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创造。

学习习近平同志报告体会

学习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体会

学习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时刻跟党走

上海市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感想

第九次党代会有感

学习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首页 > 党建中心 > 党支部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06-04作者(来源):周春红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效和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未来和城市的发展。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作为徐汇区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应该为徐汇教育品牌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何况是一名党员教师呢。虽然我们已经赢得了全区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但依然有教师不讲师德、违反师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党员教师一定要在学校做师德的榜样。

师德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很难设想一个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献身于教育的理想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这是一个方面。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融洽地交流,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爱全心全意地贯注给学生,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死气腾腾,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教育的质量肯定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学生在这种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教育氛围下,就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并且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教师能够根据其展现的特点因才施教,从而使教育达到了目的。

但是,在热爱学生的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偏爱好学生。偏爱好学生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严慈相济,偏爱很可能导致好学生陷入自高自大、固执、经受不起挫折的怪圈。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应该热爱后进生,把偏爱留给后进生。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因自己本身的缺陷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不敢与别人正常地交往,而内心深处却比一般人更强烈地渴望别人的关心。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差生的关注上,在教师的心目中应该是“我班没有一个是差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样,才能融化差生心中的冰块。

我们学校的耿肖寅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关爱班级的每位学生,特别是有哪些有身心理有缺陷的学生,给与乐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这些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了更大的自信心。所以说身边的榜样哟0很多,问题在于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习他人的表率作用。

我做班主任三年,当时班内有一名脑瘫的女学生,我对她倾注了比别的同学更多的关爱。所以至今为止,这位女孩子毕业已经五六年了,每年的教师节和我的生日她都会来看我,我很欣慰,这孩子的身心理都很健康,已经步入了社会。甚至用自己第一个月的薪水买了份礼物送给我,我当是真的感动的流泪了。她始终说这句话,是周老师给了我中学时代的快乐和美好。我每年享受这师爱的温暖。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毕生。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更困难。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行其道,这样一来,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因为,师爱是师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

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就成为他们争相模仿的对象。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生动榜样,性格懦弱的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勇敢坚韧;脾气急躁的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忍耐自制;自由散漫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执著敬业;孤僻封闭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乐观开朗„„美国保罗·韦地博士作了一个调查,他根据90000个学生所写的信,概括出了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

一、友善的态度;

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

三、耐性;

四、兴趣广泛;

五、良好的仪表;

六、公正;

七、幽默感;

八、良好的品性;

九、对个人的关注;

十、伸缩性;

十一、宽容;

十二、有方法。这十二种素质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的凸现和延伸。学生在优秀的教师人格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其性格,形成其品质,完善其人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开展师德建设工作。

2、工作目标

要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敬业奉献精神,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建设一支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工作新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

三、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对学生进行“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教育,切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要严格遵守宪法与法律,紧密结合国情、市情、民情进行教育教学,不得传播、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不得传播低级庸俗文化,不得传播非法出版物,不得出现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举止。

2、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深刻对比反思自己与“八荣八耻”要求的差距,分清楚何为荣,何为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时处处事事都做好表率,做好示范,维护和实践好自己教书育人的形象,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标杆。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考核班主任和教师的重要指标。

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

要充分了解、理解学生的需求,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4、恪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以言传道、以行垂范;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忠于职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5、具备专业化的育人能力

教师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苦练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做到博学业精;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学科背景,还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素质。

要依托各类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7、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

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评估要突出教书育人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教风评议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

8、构建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

定期评选师德标兵等,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

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按照有关程序,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终止聘任。

9、构建师德建设强有力的保障系统

要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要建立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

10、加大师德宣传力度

善于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特别要注意挖掘先进教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做法,并加以宣传推广;要通过举行师德建设先进经验交流会、主题活动;师德建设和教书育人优秀成果展、师德演讲会等形式对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

真的作为教师责任重大,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洁的镜子,教师的言行随时随地地照在他们心灵的镜子上,留下抹不去的印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地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生活在中国饱经忧患的年代,但他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我们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全面加强自身素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地址:上中路50号邮编:200231E-mail:jyfz@xhedu.sh.cn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6

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中发〔2004〕16号文件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紧迫性

总体上看,广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中发〔2004〕16号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和高等学校按照文件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办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7

1.1 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社会职能的拥有者,事业单位不能够脱离政府而独立存在,这就出现了事业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政府掌管一切职能的发展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国家积极推动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离,但这只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第一步,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摆脱政府的管制[1]。事业单位改制能够实现事业单位职能的分类,将事业单位真正的从政府中脱离开来,使得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各司其职,政府是管理型组织,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组织,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这种职能的明确划分使得政府更加从容地去行使自己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等方面的职能,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1.2 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活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与政府不可分割,在很多方面事业单位都依赖于政府,这就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动力,失去创新意识,且受制于政府的管制,事业单位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平台去发展实践。

事业单位改制能够降低这种对政府的依赖感,减少对事业单位财政的支出,将事业单位真正的推向市场,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中进行磨炼,这就提升了事业单位自身的竞争意识,在市场中为了不被淘汰势必会提升事业单位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事业单位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2]。

在改制之后,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的支持转变了形式,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树立服务意识,争取社会公众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争取到政府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事业单位改制必定会提升事业单位自身的活力,促进其有动力的向前发展。

1.3 有助于职业型事业单位领导者的形成

在改制实施之前,事业单位领导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管理而轻视经营,注重手中的权力而轻视自身能力,注重官员作风而轻视自身管理意识,这种现象不仅会制约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国家人才结构的建立。此外,传统的事业单位工资比公务员还高,这虽然保障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水平,却失去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而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会对人事制度积极变革,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其管理贡献息息相关,这就实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吸引了人才,促进了职业型事业单位领导者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事业单位自身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4 有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共享

事业单位是人才的重要集中地,高素质的精英人才云集,但许多事业单位将自己的人才视为自身的“私有财产”,不鼓励也不允许这些人才兼职,大大弱化了人力资源效益的发挥。在事业单位改制之后,应对员工的管理更加开放,满足社会对人才流动的需求,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的共享有着积极的作用,人才实现了共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3]。

2 事业单位改制的紧迫性分析

2.1 组织不分

从法律的层面来讲,事业单位与政府是行使不同职能的两种组织,但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法人制度由于各种因素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事业单位进行直接管理,有些事业单位机构依附于政府的相关部门,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过于行政化、官僚化,事业单位职能的行使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政事组织不分,事业单位迫切的需要改制来与政府进行脱离。

2.2 产权不分

事业单位的建设资金以及经营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大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自身赢利的能力,这就使得其在资金上十分依赖政府,财产独立性较差[4]。此外,一些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进行一体化的管理,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资产分离困难,且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运作,而一些主管部门利用事业单位进行敛财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2.3 缺乏约束机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探索和改进,改进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的自主权,允许事业单位应用自身的资源和业务进行创收赢利,且赢利资金可自行支配。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留存下来的政府管理事业单位的现象还在,这种体制的僵化使得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的积极动力,使得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下降。从这个方面来看,事业单位改制符合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迫切要求。

2.4 体制僵化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对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例如人们对事业的认识还比较落后,认为科学、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各种活动都属于“事业”,这些“事业”活动的举办者应当是政府,政府就必须为事业活动的开展和举办提供资金,这些都是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后遗症”[5]。此外,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事业单位资源配置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方向,这使得事业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缺乏开放,事业单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资源共享程度低,大量的基础建设重复,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事业单位改制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3 事业单位改制思路

上文中我们明确了事业单位改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要想实现事业单位改制,破除改制阻力,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当积极实行政事分开,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避免机构混乱,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制度,真正将事业单位脱离政府;第二,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让事业单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领域,例如科教市场、体育市场、文化市场等,以市场的发展来优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实现改制[6];第三,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积极监督,建立自律监管机制,引入科学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提升事业单位改制的内在动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完成事业单位改制,以此来充分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改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探讨了事业单位改制的思路,旨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项继权,罗峰,许远旺.构建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湖北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调查与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2-11.

[2]赵桂芹.事业单位改革渐入“深水区”[J].招商周刊,2006(16):36-41.

[3]张帆,张耀华.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3):20-21.

[4]陈少静.对区属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难点的调研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7(12):38-39.

[5]张翠翠,孙丽娜.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改企薪酬体系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43-44.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8

[关键词]扶贫开发;消除贫困;立法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问题。自国家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不断变化,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现有扶贫工作模式中的一些不适应、不适合、不和谐的矛盾日渐突出,亟待引起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扶贫开发工作的立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本文就扶贫开发工作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一探讨,以期促进扶贫工作水平和扶贫开发效益的提高。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意义需要法律来保障

1、扶贫开发立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20年的扶贫开发,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面促进了社会和谐。扶贫是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实施扶贫开发立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是从法律上明确扶贫开发的决策和实施,有利于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表明党和政府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政治意愿,更加有利于凝聚民心,稳定社会。二是从法律上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实施步骤和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贫困人口最基本的需求,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与社会的和谐。_一是从法律上明确扶贫的重点,有利于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中西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为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做出贡献。四是从法律上明确扶贫的社会责任,有利于通过机关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和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加深社会不同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社会谅解和沟通。五是从法律上明确扶贫开发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同步进行,坚持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更好地促进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我们要通过扶贫开发立法,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以民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和谐,防止扶贫工作边缘化的高度。

2、扶贫开发立法有利于贫困群众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扶贫开发立法从法律上规定自身总体战略,有利于贫困群众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是有利于贫困群众自力自强。通过扶贫开发立法,明确扶贫的工作步骤和措施,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帮扶,使他们获得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有利于扶贫政策的连续性。用法律的形式规范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实施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有利于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坚持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并举,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收入,让贫困群众长期受益。三是有利于让贫困群众融入社会整体。贫困群众在参与扶贫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决策、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实现人与人的平等交流,逐渐融入社会整体,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有利于特困群体的自我发展。从法律上明确开发式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避免了相互取代、相互排斥的现象发生,更加有利于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使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更准确,力量更集中,效果更明显,从而有利于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3、扶贫开发立法为全社会支持扶贫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扶贫开发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严密的法律制度,明确扶贫的法律地位、领导责任、目标管理责任、资金投入责任和社会支持责任,有利于强化社会共同的认知,从而为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一是强化法律地位。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如果从法律上予以明确,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其执行力将大为增强。二是强化领导责任。从法律上明确各级领导挂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有利于形成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检查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扶贫开发工作有人问、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健康发展。三是强化目标管理责任。从法律上明确扶贫开发工作在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纳入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扶贫任务和目标,逐级分解,层层签订扶贫开发责任状,有利于实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抓具体、具体抓,切实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四是强化资金投入责任。从法律上明确资金投入对象、额度,能更大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确保资金健康运行。五是强化社会共同责任。从法律上明确社会共同责任,用法律制度来制约和规范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各行为主体。有利于各级各单位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主动承担责任;有利于扶贫部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统筹安排,集中资金,整合力量,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益。

二、扶贫开发难点较多,必须靠法律途径来解决

1、扶贫开发定位模糊需要依靠法律来明确。由于相关立法的滞后,我国对扶贫开发的定位,即对扶贫开发的性质和任务、地位和作用没有权威明确的法律规定,这给扶贫开发的健康发展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从地位上来说,扶贫作为综合性协调机构,没有从法律上明确其指导协调的社会地位,工作优劣与领导重视程度相关,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工作职能;从任务上来说,扶贫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社会性较强,集交通、水利、能源、农业生产等农村工作于一身,实行政府主导、扶贫主管、社会参与的工作方式,但不可避免存在多头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这就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扶贫开发的工作定位。

2、扶贫难度越来越大需要依靠法律来解决。尽管持续20年的扶贫事业大大减少了贫困人口,但是当前的扶贫任务仍然很艰巨,而且扶贫的难度越来越大。第一,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贫困人口自身综合能力较差等因素,目前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还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容易重新返回到贫困状态。更重要的是,贫困地区容易形成“贫困——生态恶化——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第二,尽管扶贫开发已使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明显改变,但贫困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第三,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面临就业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到贫困人口的就业,使很多本来能够奏效的扶贫措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四,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这些地区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反差较大,只有通过制订向这些地方倾斜的法规和政策,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较快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3、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需要依靠法律来加强。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国政府安排

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仅“八七计划”实施期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127亿元,相当于1986年到1993年8月投入总量的3倍。同时,各有关部门根据中央的要求,在专项资金和重大工程的安排上积极向贫困地区倾斜,各省、区、市也根据中央要求增加了配套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用好扶贫资金,管好扶贫项目显得更加重要。它事关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大计,事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任务的如期完成,事关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加强对各类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国务院制定了《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各类扶贫资金的扶持对象、条件等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各类扶贫资金要根据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

4、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需要法律来规范。一方面决策者一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者的行为需要规范。决策者是扶贫开发工作重要的主体之一,其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决策者的决策理论上“差之毫厘”,就会导致实践中的行为“谬以千里”。另一方面执行者——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的行为,需要规范。由于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在执行扶贫工作政策时有意或无意出现了各种偏差,影响了扶贫工作效果,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此,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规范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行为。特别是要将扶贫资金作为一条“高压线”,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促进工作人员勤政廉政。

5、扶贫工作部门的地位需要依靠法律来提高。随着贫困对象脱贫难度日益增大和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扶贫工作部门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与当前扶贫工作部门较低的职能地位不相称。作为当地政府的一个工作机构,扶贫开发办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没有决策权,没有行政执法职能,只有落实项目的义务。这样容易导致资源分散,地方和部门配套资金到位难,扶贫资金落实不及时、甚至被挪用等问题。为此,必须让扶贫工作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拥有相应的决策权和行政权,才能确保管好用好扶贫资源,达到真扶贫、扶真贫和扶贫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扶贫开发立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国外经验启示我们立法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力手段。“要开发,先立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许多国家为了开发和振兴落后地区,纷纷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促进后进地区的经济开发。如美国进入二十世纪50年代,加强了对开发地区及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先后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鼓励西部植树法》和《沙漠土地法》等法律。英国分别于1945年和1975年颁布《工业分布法》和《工业法案》,专门解决“失业率”,实行区域开发政策。这些国家的立法,在缩小地区差距、振兴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国外的大开发与我国现今的扶贫开发,其历史背景、社会性质、具体环境、文化条件以及法制基础都是根本不同的,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运用法律的力量推动扶贫开发,对促进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克服困难,跃上一个新台阶,仍然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2、扶贫开发立法是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贫困对象的心声。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再次引起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人大代表、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宋嘉林特别建议:将扶贫多年来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规。以避免地方扶贫的随意性。建议围绕国家扶贫开发大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开发条例》,将扶贫工作转移到有法可依、依法扶贫的轨道上来。

马国权委员是宁夏宗教界知名人士,现任宁夏政协副主席。如何进一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和规范扶贫开发运行机制,马国权认为,国家应加快立法进程,有法可依,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效。提案指出,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我国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尚未形成相关的法律体系,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扶贫资金多头管理、扶贫资源整合难度大、随意切块分割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难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济困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只能用法律手段加以调整。

3、扶贫开发立法是实现我国《纲要》目标的迫切需要。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继续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纲要》实施以来,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数量依然庞大,扶贫工作任务仍然繁重。按照我国现行的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3元的贫困标准,目前全国农村仍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处于年收入683—944元的低收入群体,还有4067万人,两者合计6432万人,都是我们需要扶持的对象。在实际工作中,建档立卡的对象有近l亿人。根据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今年是《纲要》实施第7年,余下时间很短,未来三年如不继续全面加大扶贫工作和投入力度,那么,《纲要》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就可能难以如期完成。如果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扭转,就会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扶贫开发形势变化,需要通过加强立法来适应

1、扶贫开发立法的缺失,制约了各级扶贫发展战略的制定。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我国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它提高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并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实施。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虽然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在执行,明确了奋斗目标、基本方针、对象与重点、内容和途径,以及政策保障、组织领导等,但作为一定时期印发的文件,显然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也不可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上予以明确的规范,也缺乏强制性措施。扶贫开发立法的缺失和滞后,无法从根本上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从而从宏观的层面维护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利益。

2、扶贫开发立法的缺失,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目前,我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虽然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这只是完成扶贫攻坚这项历史性任务的一个阶段性胜利,从全国来说,当前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数量不多,但解决的难度加大,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群众,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他们的温饱还不稳定,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还很艰巨。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长期不能稳定解决温饱,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如果不实行

扶贫立法,“整合扶贫资源、扶村帮户并举、着力消除贫困、实现和谐发展”将成为空谈,扶贫开发势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陪衬而不是重点,被淡化或被边缘化。

3、扶贫开发立法的缺失,不利于扶贫的组织管理。一是不利于建立长期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按照中央关于“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贫困地区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把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乡、村和贫困户。扶贫开发立法的缺失。不利于建立长期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使领导负责、目标管理、动态管理难以实施。二是不利于落实扶贫工作计划目标。因扶贫开发立法的缺失,凡纳入规划或计划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不能按期保质保量组织实施,上级政府和部门也不能予以必要惩诫,真正追究领导责任。三是不利于加强扶贫工作管理与协调。不能实现法律意义上的政府主导型的扶贫开发框架,难以加强扶贫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有针对性地设计支持政策和扶贫方案,从而难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扶贫资金与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

一是扶贫方法的创新。扶贫开发的方法就要创新,就要调整方法。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以猎物,不如给人以猎枪。这时就要多给“渔”、多给“猎枪”,使贫困者有条件生产生活以至增强“造血功能”。

二是扶贫产业的创新。产业扶贫本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但十多年来的产业扶贫,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就要创新新的产业,尤其是要选择朝阳产业。象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这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几年来就根据自己山多、山高、气候特殊,适合延季蔬菜种植的特点,而把延季蔬菜作为新的发展产业(种一亩延季西红柿的收入相当于种十亩稻谷的收入),使种植延季蔬菜的贫困农民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是资源整合的创新。在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针政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各方面投入农村的资金越来越多,要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千方百计整合好各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减少“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四是金融服务的创新。对于要求脱贫、加快增收的农民和企业来说,力争得到金融信贷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是非常迫切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扶贫贷款立项的范围比较狭窄、社会信用建设滞后、贷款担保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在扶贫方面金融服务的推陈出新。

五、加强扶贫开发立法,是加快扶贫开的重要举措

20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已经为扶贫开发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我们认为,目前全国统一立法,时机成熟,民心所向。根据我们的实践,扶贫开发立法要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1、扶贫开发不能边缘化。中国20多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目前有一些人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对扶贫开发工作在淡化,认为存在贫困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开发式扶贫不如救济式扶贫、叫穷影响自己政绩等,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干扰了扶贫开发进程,动摇民心。我们认为,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大力度,长期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有通过立法,才能进一步把全党全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加以规范。

2、扶贫开发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管过去有些文件有些政策规定,但总的来说,不全面、不统一、力度不大、执行难度大,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得不到政策扶持。我们建议,通过立法,对贫困地区在财税、移民搬迁、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要制订可执行、要执行、能执行的优惠政策,调动重点县增收的积极性,增强政策的执行力。

3、扶贫开发必须深化社会扶贫。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各行各业,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一部分人应自觉加入扶贫开发这项伟大和艰巨的事业中来,使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都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对重点县要实行部门政策倾斜,重点帮扶。但从实践来看,不有少数部门或人把扶贫开发当作为搭头,不重视,应付了事。我们建议,通过立法,把扶贫开发作为各部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的法定责任固定下来,不作为就是违法行为,把道德责任提升到法律责任。

4、扶贫开发必须落实扶贫责任。带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些地方贫困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地方贫困面貌依旧,争“贫帽子”积极,到手后就不重视。我们建议,要把扶贫开发目标任务,项目资金管理,扶贫开发政策落实等内容,对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特别是重点县政府在加快发展中给予定位和明确。通过落实责任,加大领导力度,真正落实各项扶贫措施。

5、扶贫开发必须配置强有力的专职机构。从中国目前的扶贫开发机构配置来看,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各级政府的非常设的临时议事协调机构,而且各地不一,由于机构性质所决定,很难承担起工作重任。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建议,通过立法,设立扶贫开发的执掌机关,中央设立扶贫开发署、地方设立扶贫开发政府组成局,强化执法手段,提高工作效果。

自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通过立法体制的改革、立法者的辛勤劳动,催生了立法的累累硕果。在现行有效的200多件法律中,从政治到经济、从思想到文化、从科学到教育,从1次产业到Ⅱ次产业再到Ⅲ次产业等等,可谓是“无所不包”。然而非常遗憾,扶贫开发工作至今没有自己的法律。在扶贫开发工作越来越难也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对扶贫开发工

上一篇:金外滩商务会所开业策划草案下一篇:新高考与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