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的职责

2024-07-26

质检的职责(精选3篇)

质检的职责 篇1

关键词:质检;发展;能力;东丽区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19

Discuss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New Patterns Developed at Dongli District of Tianjin

HUANG Feng-jun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Dongli District of Tianjin, 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 With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in Dongli distri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new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such organizations. A new way for development has been paved through well-combined efforts, which include creating new concepts for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making use of technical advances, finding multiple financing channels, establishing necessary partnerships, expanding the market of quality control and promoting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y-building.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during this process are shared with other quality control organizations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development; capacity; Dongli district

收稿日期:2013-10-21;修订日期:2013-11-05

作者简介:黄凤军(1971—),男,天津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农产品、化学试剂检验、避雷设施、煤及煤制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等领域执行标准、检验方法的研究。

质检机构作为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了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在新形势下,质检机构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壮大质检事业摆在了质检人面前。天津市东丽区适应形势的发展,遵循“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质检能力。

1 东丽区质检机构工作现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质检机构面临着食品监管检验职能的划转。食品检验在质检机构的检验业务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占到业务量的80%,甚至更多。食品检验划转之后的质检机构如何生存,成了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成为质检机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业务的开展也以食品检验为主,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从而忽视了其他检验业务的开发、拓展。特别是区县级质检机构,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天津市10个区县质检机构,除了食品检验,其他业务的开展寥寥无几,个别检验业务收入无法维持生计。

检验业务比较单一,检验检测项目不全,有的以参数形式开展检验业务。检测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局限性很强。运作模式单一,基本依赖于政策吃饭,没有开拓精神,形成了发展的瓶颈。大部分质检机构没有制定发展前景规划,思想僵化、保守,没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造成了现在被动的局面。

目前,东丽区有12家质检机构,专业性比较强,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开展检验工作,缺乏竞争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危机感,还没有融入到快速提升发展的轨道上。一旦有新的检验机构进入该检测领域,就其现有的检测能力与水平、服务质量与效率无法与对手竞争,无法保持检测市场占有率,将会逐步失去业务客户,甚至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2 提高东丽区质检工作能力的对策

2.1 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质检机构的现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与本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相呼应,找准市场定位,科学规划,积极应对,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从困境中走出来,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转变发展的理念,打破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发展道路。进行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学习借鉴发展好的质检机构的成功经验,寻求政府的支持、上级部门的帮助,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2.2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质检机构发展要夯实基础,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以基础设施为依托,以技术为手段,以创新拼搏为动力,以团队合作为保障,加快质检机构能力建设。

2.2.1 要依法取得相应的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 作为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先决条件 检测项目要根据本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和检测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认证、认可,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参数,要涉足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授权的检测范围要多元化,可以是计量认证、资质认定,也可以是实验室认可,涵盖多个领域,为开拓检测市场提供法律依据。

2.2.2 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 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和培养拔尖人才和急需多能人才。积极培养学术带头人、科技带头人,引领科技进步。通过公开招聘、特殊人才引进等方式,广纳贤才,充实到各个岗位,壮大检测队伍。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练就一支敢打硬仗、技术过硬的检测队伍,为技术机构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2.2.3 积极推进科研开发,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研究、探索检验检测中的新课题。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合作,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填补检验检测空白。对原有检测设备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购置新的检测设备,夯实检测基础,完善检测手段,充实检测实力,不断满足检测市场的需求。

2.2.4 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设施 区域划分、房间布局要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环境条件和各项指标要符合检验检测标准要求。通过不断改善、创造一流的环境设施,为技术机构的发展壮大提供基础平台。

2.2.5 要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 质量体系要覆盖所有检测项目及检测场所,体系现状要适应各标准的要求,适应市场对检测质量的要求及客户的要求,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在管理体系实施运行的活动中要确保得到贯彻实施。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为质检机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6 运用先进管理方法,保障质检机构健康发展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实行“以制度管理,按程序办事,依记录考核,靠制度说话”的管理模式。规范管理秩序,严格办事程序,强化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通过狠抓落实,带动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2.7 积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 通过实验室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和人员比对实验,促使检验人员查找差距与不足,自我提高、自我进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提升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与水平,为更好地开展检验工作提供能力保障。

2.3 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加强质检机构能力建设

创新发展模式,打破固有、保守、僵化的依赖性义务模式,打破完全依赖政府性行为,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把握检测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提供技术服务,开创质检发展的新途径。结合单位的实际做法,为其他质检机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3.1 依托技术优势,为煤碳经销企业服务 与区商务委合作,开展了煤及煤制品委托检验,为煤炭经销企业提供煤炭检测服务,提供检测设备、检测人员,节省了企业检测资金投入,提高了检测质量和效率,达到了互惠双赢。

2.3.2 整合检测资源 与区农委合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争取国家发改委200万元配套资金投入,充实农产品检测设施,提升农产品检测能力与水平,为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2.3.3 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强强联合 与天津市博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天津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工作。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合作、市场共同开展等形式,依法取得天津市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并经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备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

2.3.4 发挥检测优势,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持 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中心环节,根据全区食品、农产品等企业数量多、产量大、从业人员多、检测手段不完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实际情况,主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质检机构的作用,积极承担政府指令性检验任务,为决策部门提供客观有效的检验数据,为行政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3.5 牢固树立诚信服务理念 打好优质服务品牌 牢固树立诚信服务理念,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质量和水平,以科学、准确的数据、及时高效的服务赢得企业好评,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咸味食品香精行业的龙头企业,需要高水平的检验技术机构为其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单位主动与该公司联系,了解企业需求,签订长期技术服务协议,在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加强合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积极与天津市傲绿农副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华明示范镇复垦农业园区、天津港保税区爱信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产品项目和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为生产、加工、种植企业加强源头治理,构筑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屏障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是立足企业需求,开展多样性服务。抓住检测市场机遇,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开展食品、避雷设施、建筑消防设施等各类委托检验服务。热情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检验员培训、实验室间比对实验、新产品测试服务,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赢得了企业和用户好评。

参考文献:

[1] 黄学群. 天津市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3):29-34.

[2] 刘慧芬,曹慧,王洁. 玉米种子质检工作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7(9):32-33.

[3] 国家质检总局课题组,支树平.质量管理体系与政府执行力建设——基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76-79.

[4] 张玲,祁玉峰. 控制农药残留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 河南农业科学,2002(10):27.

[5] 李剑华. 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壁垒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13-15.

[6] 侯昊晨,杨丹,刘金鑫.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4):42-46.

[7] 康剑萍. 高效运行 全面提升质检机构的竞争力——基于六西格码的质检机构信息化探讨[J].上海标准化,2010(8):34-39.

[8] 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32-33.488-490.

[9] 王化明. 质量体系认证中检验设备的控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03.

[10] 刘明利,和运宏,许光辉,等. 鹤壁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农业科学,2008(11):5-8.

[11] 张耀武. 我国质检机构现状与发展展望[J]. 中国防伪,2004(11):55-57.

质检部部长及质检员岗位职责 篇2

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并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计划、管理、确认等工作,组织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过程审核以及产品质量审核工作。2.负责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

3.负责组织实施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直至成品的产品过程检验工作,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4.负责向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及时传送产品质量信息并对不合格品实施评审;如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及时报告主管领导与总经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相关领导做好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5.负责本部门文件记录的管理。

6.负责产品制作、安装、调试过程的验收等工作,并出具最终检验证明。

7.组织制订总装、涂装各工序及成品入库的检验规程。

质检员的岗位职责

1、根据质检部的授权,质检员独立行使职权。

2、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制度,防止不合格品的入库使用。

3、负责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进货检验,依据检验文件把好物料进货质量关,以满足产品所需。

4、认真执行质量检验制度,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对生产加工的全

过程进行严格检验和控制。

5、负责对分管范围内的产品进行及时准确的产品标识,确保产品在车间内部或车间之间的工序流转中得到有效控制。

6、负责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标识,按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执行。

7、必须对检验过程和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并保存,同时做好相应的数据分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创造条件。

8、负责收集原材料、外购件的材质证明以及合格证并存档等工作。

9、负责产品发货前的铭牌、合格证填写等准备工作。

10、认真检验、检测,严把质量关,并作好记录存档。

11、根据产品或零部件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意见,供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质检的职责 篇3

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保障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大家也不会有任何质疑。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同志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全面理解信息化建设,主动抓好信息化建设,做得还不够到位。所以,我们推进“十二五”质检信息化建设,首先还要从认识上抓起。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明确意义、把握趋势。

(一)从全球层面来看,信息化是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的资产和宝贵的社会财富。就拿在座的各位同志来说,假如我们几天不看报、几天不上网、几天不开电视,往往就会陷入“信息恐慌”,甚至“恍如隔世”。不容置疑,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正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历史进程。过去10年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表明,信息化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和制高点,而且呈现出不断向高端发展的明显特征。这一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可视化、泛在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计算、智能物理系统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在全球广为传播,就充分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所以有专家断言,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如果沉溺于信息化已经取得的成就,不致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就很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中落败。

(二)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措施。伴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把它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10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计算机拥有量、网站和网民数量等主要指标,全部增长了10倍以上,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36%。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国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向信息化高端发展。这些都是“十二五”规划的新表述,大家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有的同志说,10年以前,信息化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让大家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而10年以后的现在,主要任务是告诉大家尤其是领导者应该如何推进信息化。可见,信息化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社会管理层面来讲,我们要解决医疗医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必须依赖信息化提供服务手段。从政府工作层面来讲,政府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展电子政务也面临新的挑战。毫无疑问,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推动科学发展,解决各种难题的一把金钥匙。离开信息化,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三)从质检工作层面来看,信息化是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我曾经讲过,质检事业十年发展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历程。应该肯定,10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尝到了许多甜头。总局成立10年,全国检验检疫业务量增长超过4倍,而我们的人员增长还不足20%,在這样情况下履行好把关服务职责,靠的就是质检科技,靠的就是信息化手段。目前,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已在有效发挥作用,金质工程(一期)已通过初步验收,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完成改造,地方两局共建共用12365系统大力推进,总局机关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总局门户网站在2010年部委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获得第二名,质检信息化促进了质检事业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信息化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一是不少同志对信息化缺乏理性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化层面,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实际上还是不够重视。二是全系统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还不够高,无论硬件、软件,还不是最先进的,尤其是智能化不高。三是我们开发了不少系统和软件,但许多是“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比如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还没完全建成,“大集中”还没有完全实现,特别是与地方还没有实现信息联网。四是盲目投入,重复建设,没有从顶层设计上去规划引导,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在国家信息化发展中,质检系统既是重要的应用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质检工作现在面临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人手少、事情多、任务重、战线长,要履行监管职能,提高工作效能,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都需要依靠信息化。不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提高信息化水平,质检工作就难以为继。尤其是国家提出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要把“重点行业、关键装备、核心技术”作为战略重点,信息化将会进一步融化到这些行业的产品研发、标准制订、生产设计、检验检测等不同过程和环节。质检部门作为质量管理部门,如果对信息化研究不透,本身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与服务都将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全球层面看,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质检自身层面看,质检系统要生存发展,要有为有位,要真正地按照“强质检”的要求强起来,都必须重视信息化、抓住信息化、实现信息化。

二、把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前面已讲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对我们同样适用。所以今天我讲话的主标题就是“加强质检信息化建设,提高质检信息化水平”。具体讲,质检信息化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12字方针,着眼于满足质检工作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推动信息技术在质检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质检信息化水平。重点要提升四个方面的水平。

(一)提高质检信息化工作总体质量水平。我常讲,质检部门是管质量的,凡事都要讲质量。质检信息化是重要的基础保障性工作,更要重视质量、确保质量。一要提高规划质量。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系统,顶层设计很重要,要把实施质检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与落实国家重大信息化专项规划密切结合,把信息技术与质检业务深度融合,高起点地做好金质工程(二期)规划立项,进一步做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规划建设。二要提高建设质量。信息化建设往往项目大、投资大,如果质量不过关,技术跟不上,不仅影响使用,而且严重浪费资金。我们开发任何一个系统,都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认真进行调研论证,确保开发一个,成功一个,力争出精品、不出次品,更不能出废品。三是提高管理质量。信息化涉及方方面面,综合性特别强,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组织协调工作,必须实施科学严格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四要提高运维质量。业内人士都知道,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只占20%,80%在于运行维护,后续配套的运维保障非常重要。全系统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认认真真地搞好信息系统的修改完善,抓好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让大家切实感到信息化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二)提高质检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情况明、数据准、处理快,是质检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加强信息化装备和技术建设。一是提高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是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有人把信息社会称为数字社会,可见数字化对信息化的影响之深。要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信息化基本装备,加快信息源、信息传输网络、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重点抓好宏观质量分析数据库、企业基础数据库、质量信用数据库等质检基础数据库群建设,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的快速通道,以数字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二是提高网络化水平。质检工作领域广泛、千头万绪,必然要求质检信息系统纵横成网、整体覆盖。如果做不到网络化,仅靠单兵作战,建设质检信息化就失去意义。要建设覆盖全系统的信息化网络,通过金质工程把全国质量技术监督业务联系起来,用电子检验检疫系统把全国检验检疫业务联系起来,用12365系统把全国质检系统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和应急指挥联系起来。要通过网络化建设,将总局与省局、直属局,再到市县局和分支局,以及主要监管企业、监管场所连接起来,还要将质检系统与地方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以网络化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是提高智能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概念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医院等智能化区域系统纷纷出现。质检信息化要顺应这种发展,应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与质检业务进行智能集合,提高智能化水平。要重视智能化硬件、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从硬件上讲,大量应用传感、测量、控制技术装备包括无线射频技术、GPS定位系统等,形成大量微型处理节点,适时嵌入到质检监管对象和场所。从软件上讲,要重视开发利用计算技术、模拟技术等,对质量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对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需要创新的监管机制进行虚拟演算,对质检决策进行预测评估。通过智能化建设,将质检信息化系统从单纯的信息收集、反馈,向信息综合分析、科学预测、自动服务和效能管理转变。

(三)提高质检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推进质检信息化建设,根本目的在于服务,通过服务提高质检效能,通过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一要提高为核心业务服务的水平。围绕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监管、检验检疫等核心业务,围绕生产企业、食品消费品监管,包括口岸出入境人员、进出口商品和动植物产品监管,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实现核心业务信息化。要重点在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预警、企业和产品分类监管等方面下功夫,建立以质检核心业务和主要监管对象为主线的电子政务系统。要加快完成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建设,实现检验检疫业务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提供检验检疫通关便利。要大力推广“金质工程”一期应用,促进质量技术监督各业务系统的互通共享。核心业务实施的关键在基层,要围绕基层质检业务建设,积极开发推广适合基层监管人员移动执法的信息系统,重点解决好基层履职能力薄弱的突出问题。二要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质检工作各种业务信息虽然庞杂,但大都来源于业务源头。我们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把各类信息直接汇集送到决策者案头、手头,帮助领导将宏观管理微观化,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要抓好总局应急指挥中心的规划建设,建成覆盖总局、省、市、县局及检验检疫分支机构的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三要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平。重点抓好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共建共用。12365是群众表达质量诉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最快捷、最有力的抓手。全国12365系统共建共用工作,要按照进度抓紧落实,力争年底有一半以上的地方联网试运行,明年底全面实现全系统联网。这是对人民群众态度问题,必须当作一项硬任务来抓。如果不能面对老百姓的举报投诉,何谈人民质检?何谈为质检为民?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窗口,有了问题找质检,有了问题能找到质检,这样老百姓才能感觉到质检的存在。要加强质检网站的建设,去年总局门户网站在部委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获得第二名,这个水平必须要保持住。要把质检网站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作为对外宣传的阵地,不断丰富网站功能,提高网上办事能力,让公众从我们网站建设水平看到质检信息化水平,看到“人民质检”的水平。

(四)提高质检信息化安全水平。大家注意到,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有一节讲“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无限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网络泄密、网站遭受攻击的典型案例不胜枚举。全系统要牢固树立敌情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守好网络与信息安全这条底线。一要落实保密管理规定。认真贯彻公安部、工信部、保密局等部委和总局有关信息安全、网络保密的规定。各单位都要认真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護的测评工作,争取明年底前完成信息系统的测评整改。要认真按照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和年度安全检查指南的要求,建立质检信息安全检查的长效机制。二要确保核心系统安全。质检基础网络、重要核心系统及门户网站安全,是质检信息安全保障的工作重点。要确保全系统基础网络与核心业务系统不瘫痪、门户网站不篡改、秘密信息不泄露。这事关国家安全、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三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信息安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要求,还牵涉到管理和制度建设。要建立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防范在前。要建立信息安全通报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技术防范措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三、落实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是浩大的系统工程,是重大的战略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一)落实组织保障。具体讲,就是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完善制度。总局涉及信息化工作的机构有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各单位都要参照这个架构,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领导机构要负起领导责任,工作部门要承担执行责任。我多次强调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就是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信息化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经常过问,经常督促,经常检查。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要专题研究,加强指导。执行部门要组织技术攻关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论证实施。业务部门要根据业务实际提出需求,参与系统测试,积极推广应用。要执行信息化法律法规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设招投标、监理、竣工验收等建设监督机制,健全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反馈等组织运行机制,使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严谨、科学有效。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总局已经启动绩效考评工作,要将信息化工作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办公厅、督察内审、人事、机关党委、监察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到奖优罚劣、奖惩分明。

(二)落实人才保障。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科技工作,人才是最活跃、最有价值、最具创造力的要素。质检信息化人才包括技术开发人才和信息化应用人才。离开高素质的人才,信息化工作将行之不远。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全系统中既掌握前沿信息技术、又熟悉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匮乏。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信息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要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在信息化规划、重大项目决策、复杂技术处置中,要注意邀请专家会商、论证、指导、点拨,凝聚专家智慧,促进科学决策。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信息化的特点之一是其泛在性,每一个干部职工无时不在应用信息化,受益于信息化。干部职工的信息化素质,也影响和制约着质检信息化总体水平。因此,要把信息化知识普及技能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使干部职工及时掌握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成为信息化应用的行家里手,让“信息化”真正“化”起来。

(三)落实财力保障。信息化工作投入巨大,回报也是巨大的。在财力保障方面,要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舍得投入,该花的钱决不吝啬,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节约人力,降低成本,提升效能。会不会花钱,能否花好钱,既有责任心问题,也有能力水平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厉行节约,特别是要加强信息化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建设的财务监督管理和审计,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用得其所,用出水平,做到财大不气粗、有钱不乱花。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开发问题,在论证和设计信息化建设项目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科学布局,坚决反对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无端浪费的做法。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提高信息化水平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质检系统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整个质检系统“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水平!

上一篇:QA工作小结下一篇:学习吕希庆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