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2024-11-11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通用9篇)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1

今年以来,xx区以“科学监管上水平,服务经济促发展”和不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目标,认真履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新职能新职责,突出抓好机构改革、主体调查、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监管巡查、专项整治、监测抽检、综合协调、服务产业、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大力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力解决食品药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了全区食品药品安全。

宣传氛围浓厚 覆盖面积广泛

宣传也是监管,打一场新区群众全民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保卫战,是xx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思路之一。

今年以来,xx区以春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宣传日、重点节庆日等活动为契机,采取向广大群众公布投诉举报12331、发送食品药品安全温馨提示短信、借助乡村政(村)务公开栏、自制各具特色的宣传标语横幅和宣传资料、《xx食品药监动态》简报、在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等方式,向广大群众讲解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辨识方法,城区、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100%,调动了群众参与食品药品监督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派出业务骨干深入观阁、小井等乡镇和教科局等单位,对餐饮食品、学校(企业)食堂、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及农村厨师进行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区食品、药械等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守法诚信意识。

目前,全区累计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47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600余册,接受现场咨询200余人次,制作悬挂户外宣传标语50余幅,发送短信1100余条,印发简报15期,寄送信件500余封,开展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17场次,参训人员2300余人次。

安全整治扎实 力度有增不减

“今年3月12日,我们在广安火车站广场对查获的45个品种、180余公斤的问题食品药品进行了集中统一销毁。”日前,xx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集中统一销毁的目的,旨在让相关从业人员引以为戒,有效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以来,xx区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民生工程之一。早在今年初,全区就以“科学监管上水平,服务经济促发展”和不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目标,一场食品药品专项治理“亮剑”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区安办会同公安、商务、质监、畜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了缜密的前期摸排,强化措施、严抓落实,深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菜场、小屠宰场“五小”行业和城乡接合部、学校食堂、药店等重点区域,结合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安全万里行等活动,大力开展全区食品、药械、减肥保健品、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等专项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出动执法车辆356辆次、执法人员145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89户次,纠正不规范行为56起,收缴销毁过期变质和假冒伪劣食品药品420余公斤,行政立案83件,结案79件,处罚金28万余元,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两件。

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全区范围内打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有增无减,推进了区域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

严管群体聚餐 织牢安全“防护网”

“食品药品安全是老百姓的.期盼,作为食品药品系统工作人员,我们有义务担起确保全区食品药品市场安全的责任。”12月22日,xx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大综合协调力度,今年以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省食安办下发的《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以行政村为单位,聘请全区222名行政村主任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制定出台了农村自办宴席登记备案制度,规定就餐人数在一定范围以上的自办宴席,要向镇食安办备案,并及时向县食药监局报告,要求村协管员、信息员全程参与,进一步搭建了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工作平台。

同时,对全区20余家学校、幼托机构负责人、234家食品流通行业、208家餐饮服务行业等成规模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登记统计,分解落实责任,部分实行挂牌管理。区安办与各镇安办(含经开区)、行政村等各成员单位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形成了各司其职、依法监管、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一起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事件,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三级贯通、上下联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织牢了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2

在社会政治经济新常态下, 做好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有:

1 完善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1.1 树立依法监管理念

依法治理是规范监管行为, 杜绝不监管、乱监管, 提升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保障。应按照法律没有授权不做、法律没有禁止都可以做、法定职责必须做的坚决要做。同时, 列出权力清单合理划分上下级职能部门事权, 全面理清部门职权边界、履职法定依据, 做到师出有名、有理有据, 为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夯实基础。

1.2 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建设

认真做好组建钦州市乡镇级食品药品稽查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工作, 钦州市乡镇食品药品稽查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查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行为, 受理、登记群众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乡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检验检测, 为食品药品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 使监管力量下沉到位, 确保基层既有责任, 又有能力承担, 进而提升全市监管效能。

1.3 拓展食品药品监管方式

拓展和丰富食品药品监管方式, 把事后查处、被动救火式的监管, 变成主动排查、预防为主, 更多使用飞行检查、随机抽检、明察暗访等监管方式, 促进准确掌握企业真实情况。

钦州市应当变机械被动式食品监管为积极主动式监管, 要及时排除食品药品领域存在的隐患,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变封闭式监管为开放式监管, 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报道, 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效果。

1.4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原则, 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无条件赔偿消费者损失, 然后再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厘清各方责任。特别要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 凡是达到犯罪的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 必须第一时间移交公安司法部门查处, 让犯罪分子倾家荡产、负出应有代价, 切实增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2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力争做到食品药品监管无盲区

2.1 增强群众维权能力

群众维权不力、违法成本过低是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应丰富宣传手段, 开展深入细致的科普宣传, 切实增强群众对假劣产品的鉴别能力。要畅通维权渠道, 建立现场受理、电话、互联网、信件、传真、手机短信等投诉举报方式, 方便群众维权增强群众维权能力。建立群众维权案件处置评价和奖惩机制, 增强监管部门处置维权工作责任感, 推动维权工作落实, 从而实现违法必究。

2.2 建立共享企业信用体系

钦州市应当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并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食品企业的自律, 引导其提高内部质量管理水平。实施企业守法“红名单”制度和企业违法“黑名单”制度, 奖“红”打“黑”, 并引导消费者支“红”远“黑”, 促使企业自觉守法生产经营。

2.3 构建公众参与监督的机制

提升社会监督水平, 政府应稳妥、准确地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同时,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基层监管部门可选聘有一定影响力、公益心较强的热心人士作为食品安全特邀监督员, 探索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和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 以便及时掌握相关动态信息。可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群众代表视察企业。实施企业和监管、技术部门公众开放日、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 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食品药品监督中来, 营造群防群治局面。

3 构建市场化的服务举措

保安全、促发展是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 缺一不可。只有运用监管手段, 促进地方食品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体现食品药监的价值所在, 否则食品药监将成为无源之水。

3.1 注重服务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要始终牢记只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服务, 才是有效的服务;只有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的服务, 才是受企业欢迎的服务。市场或企业能够自行解决的, 监管部门不应过度介入。比如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聘请, 可由现时的注册制度改为备案制, 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同时, 在行政许可工作中, 要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 简化办事流程, 做到该跑一次的, 决不能让企业跑两次, 为企业加快建设赢得时间。

3.2 积极支持企业创新集约发展

钦州市政府应当积极支持企业创新集约发展, 特别是对我市现有食品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应注重发挥驻钦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尤其是要注重发挥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对企业研发工作的指导作用, 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 带动企业转型发展。同时,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结合地方资源、产业等实际情况, 推动地方政府规划建设食品医药产业园、农产品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等, 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加快集约发展的同时, 发挥好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作用。

3.3 推动企业品牌建设

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普遍以生产仿制药为主, 企业过度竞争、重市场、轻质量现象普遍。对此, 钦州市政府可通过奖补、鼓励企业申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方式, 引导辖区企业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重大机遇, 正确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关系, 把更多精力、资金投入到质量与品牌的建设上, 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促进企业珍惜品牌荣誉而更加重视质量建设, 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4 构建钦州食品药品监管“互联网+”体系

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门应当因地制宜, 以强化科技监管为抓手, 通过互联网+电子监控、互联网+网格化监管、互联网+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互联网+电子政务和投诉举报信息平台建设等手段逐步完善一系列“互联网+”体系的建设, 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走出了一条巧用“互联网+”技术, 实现全过程监管的新路子。

5 构建专业化的监管队伍

5.1 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

食品药品监管专业性较强, 而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队伍中涉医涉药涉食专业人才比例还比较低, 难以应对当今制假售假专业化、科技化的新形势。因此, 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 可以通过公开招录、交流转任、聘任政府雇员等方式, 提高专业监管人才比例。

5.2 合理配备监管人员

钦州市应当综合考虑食品药品监管的辖区面积、区域内人口、监管对象数量的多少、抽检任务是否繁重等因素, 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配备食品药品监督监管人员, 要做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占辖区常住人口总数不低于3.5人/万人。

5.3 建立兼职协管员队伍

钦州市的食品药品监管应当充分发挥兼职协管人员的作用, 依据辖区常住人口数量和食品药品检查工作的强度等因素, 配备一定数量的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 并参照相关标准落实相应报酬。兼职协管员队伍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 这样可以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摘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新常态下, 做好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有:树立依法监管理念拓展监管方法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鼓励群众参与监管,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力争做到食品药品监管无盲区;构建钦州食品药品监管“互联网+”体系;构建市场化的服务措施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构建专业化的监管队伍等等。

关键词:新常态,食品,药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柳春龙.“新常态”下的食品药品监管与服务[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5, (8) :57-58.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篇3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目标责任压力传导到位。州政府组织召开州食安委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副州长、州食安委主任魏贺生安排部署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与各县市政府签订20xx年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对工作滞后的东乡县、积石山县政府分管县长和食药局长、食安办专职副主任进行了集中约谈。州食药局组织召开重点工作培训交办会,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进一步靠实县市食药局的监管责任。

二是强化督查指导,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州食药局深入实施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随机成立3个督导组,深入8县市开展随机检查,通报县市3次,约谈县市食药局2家,收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证书2家,强力推动工作后进县市监管部门到位履职尽责,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强化专项整治,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认真贯彻省局决策部署,先后组织开展元旦春节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春季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整治、清查天津“假调料”暨调味品市场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检查等5个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深入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从严从重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全州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基层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州食药局对全州352家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开展集中约谈培训,组织全州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参加“3·15”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展示销毁2.51万袋不合格食品药品,向社会表明打击假劣食品药品的坚定态度。部分县市对基层协管员进行集中培训,选派乡镇食药所工作人员到县局跟班学习,着力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的能力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篇4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一)

一、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

目前,全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34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单位87家、食品流通环节经营单位1947家;餐饮服务单位766家,其中学校食堂83家,企业食堂48家,餐馆635家;涉药单位450余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家、药品批发企业1家、零售药店120余家、各级医疗机构320余家。

1.目标任务完成和抽样检验工作情况。药品抽样检验任务54批次,完成54批次,不合格药品3批次,已立案查处3件;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均已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零售药店入网数量为110家,已完成入网数量90家,未完成入网数量20家,完成率82%;零售药店GSP认证70家药店已完成认证,40家药店还在整改当中;全年药品不良反应任务数505例,完成521例,完成率103%;全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任务数88例,完成23例,完成26.14%。

2.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了全县医疗机构监管,对药品购销渠道是否合法及药品贮存是否符合温度要求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加强了基本药物的抽检力度;二是加强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重点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GMP及药品标准生产药品实施监管,大力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定期对药品生产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三是加强了药品流通市场的监管,以药品购进渠道为重点,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严厉查处零售药店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及特殊制剂药品的行为。对医疗机构开展了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使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早发现,早处置,药品经营使用规范化建设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展经常性的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和药品抽检初筛工作。对制售伪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力震摄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以打击无证经营火锅底料,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违法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采取先乡镇后城区,先企业学校后社会餐饮的模式,通过典型案件推动全面执法,促进餐饮服务业证照制度和经营行为的不断规范。

3.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情况。积极协调上级国家发改部门、财政部门、食药监部门重点支持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并尽快优先下拨国家专项资金,推进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土地预审、节能、环评、资金承诺、可行性研究报告、真实性申明及立项等所需材料已上报上级部门并获得市发改委立项批复,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同意将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纳入国家首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首批试点单位并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国家发改委已下发《关于做好首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393号)精神,项目总投资1400万(其中中央补助11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目前1100万元专项资金已下拨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着手开展地质勘察和建设方案设计的邀请招标工作,争取12月底完工。同时,配齐配强检验检测设备,实现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并提供资金配套和技术培训,安排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专家、技术学者为我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为日后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开展有关检验检测工作提供良好技术保障,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将我县打造为全市乃至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先行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示范县、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模范县,奋力推进龙南“一极两市四区”建设。

二、“亮剑—”工作情况

1.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督导责任化。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针对重点任务落实了分管领导和职能股室,组建了工作组(案件查处组、监督检查组、宣传教育组)。推动责任有效落实,确保专项工作的力度、深度、广度落实到位。二是重视案件查办。坚持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与舆论宣传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始终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实现查处一批、解决一批的工作目标。三是推动宣传教育,促使食品药品规范化。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龙南手机报、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亮剑”工作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发动群众,扩大知晓率和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亮剑”工作氛围。

2.案件查办情况。20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8起,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件1起;购销假劣药品案件4起;擅自变更药品经营地址案件1起;不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开展经营活动4起;无证经营药品案件5起;销售过期或不合格医疗器械案件1起,保健食品案1起,餐饮案件7起(其中使用过期食品4起,抽检不合格3起),化妆品案1起(当事人行政复议,经龙南县政府复议维持原判),现已结案26起。

3.大案要案情况。根据群众举报,我局联合公安部门查获了一起销售假药“国公酒”案件,并把当事人徐某在龙南的供应商谢某和谢某的上级供应商湖南人朱某抓捕归案。经我局与公安部门调查后认定,徐某虽经营假冒同仁堂国公酒,但其本人并非明知假药而销售,且情节较轻,决定由我局依《药品管理法》予以行政处罚。谢某、朱某涉嫌犯罪,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公安部门侦查后移送检察机关。

三、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工作情况

(一)着力构建“四个平台”。成立龙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构建了政府总揽“领唱”平台;明晰业务股室和基层分局事权,构建了上下联动 “合唱”平台;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诚信教育,构建了企业守规“跟唱”平台;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五进”活动,营造了人人关注、人人防范、人人监管的良好氛围,构建了群众参与“评唱”平台。

(二)创新完善 “五项机制”。一是安全协调机制。县政府成立了龙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形成了“全县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组织实施、各方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安全监管示警制。创新推广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一方面积极开展食品药品量化等级管理制度,有序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脸谱示警制”,做到对餐饮服务企业信誉等级和日常监管信息全面张贴公开;另一方面,在药品安全监管上全面推行“预警约谈制”,对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约谈,予以扣分并实行处罚。三是信息发布制。对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和电视媒体分别向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食品药品经营业主及社会群众公开曝光,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热情,形成了部门监管,社会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四是应急机制。制定了龙南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方案,每年开展一次应急培训和演练,全面提高了应急指挥、应急协调、应急反应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机制,成立了龙南县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统一指挥、领导应急处置工作,形成了政府统一指挥,部门有效应对,多方参与的食品药品应急工作机制。五是完善了县人大、县政协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每年组织县人大或县政协相关人员对食品药品安全开展执法或监督检查,并列入每年的县人大常委会或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升了食品药品的执法水平。

(三)食药监管突出 “三全”。一是日常监管全覆盖。抽调人员,划分区域,突出“一些人员、一些证件、一些设施,一些登记、一些制度、一些岗位、一些公示、一些投诉”等“八个一些”内容,做到“三有四专”,即有检验设备、有快检人员、有快检试剂,实行专人、专车、专线、专财;常年对全县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轮回巡查、实现日常监管覆盖率达100%。二是安全整治全规范。突出大稽查,严监管,始终保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高压大势,做到“23456”,即在采购管理上做到二个规划:规范索票索证,规范进出货登记;在人员管理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培训上岗,必须健康合格,必须“五病”调离;在制度管理上做到“四个上墙”:安全承诺上墙,岗位责任制度上墙,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证上墙,举报投诉电话上墙,同时制订采购验收、管理人员职责和知识培训等食品安全十项制度,统一内容,统一规格,统一印刷,统一要求,统一张贴;在食品安全作管理上做到“五个严格”:严格操作流程、严格场所标准、严格检疫消毒、严格个人卫生、严格“四防”要求、严格食品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在规范管理上做到“六个统一”:统一个人卫生标准、统一索票索证台账、统一消毒记录、统一各类标识、统一废弃物品处理、统一物品摆放。三是安全投诉全办结。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关注群众身体健康,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做到次次有受理,件件有办结,人人有反馈,勇当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卫士,营造了全县食品药品的安全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目前,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还处在施工公开招投标阶段,预计要到月底才能完工。从现有情况来看,食品药品的.执法监管缺乏技术手段支撑,体现在检测设备的陈旧,执法装备的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等等。

2、监管力量存在不足。以原工商分局为班底的基层市场监管分局普遍监管2个以上乡镇,监管区域大,战线长,而大部分基层分局只有三到四个工作人员,加之监管服务对象众多,监管任务繁杂,专业性知识普遍欠缺,致使全方位、立体式巡查监管机制难以形成,一些“死角”无法顾及周全。

3、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体制的调整,职能的整合,使原三个部门的业务骨干变成了“新兵”。业务不熟,知识缺乏,随之产生的就是监管水平的下降,监管难度的增加,致使部署的工作难于落实到位。

4、运行机制难度增大。实行县以下合并而市级以上不变的模式,造成一些工作对接与协调的困难。县市场监管局部分股室工作要同时对应上面若干科室,多头指挥带来工作运转不畅,造成顾此失彼。

五、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1.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充分认识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突出位置,并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开展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防止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违法现象发生。

2.突出重点,狠抓食药监管。做到日常检查、督促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合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各项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的源头污染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

3.夯实基础,优化队伍建设。其一是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促进队伍融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合心、合力、合拍;其二是继续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持续推进监管重心下移,明确事权划分,加强基层分局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基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建立起无缝、安全、坚实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其三是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推行“每月一法”、“每周一学”学习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轮流讲学;其四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国、省市学习培训,了解食品药品安全新知识,掌握全国监管新动态,着眼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4. 提质扩面,推进示范创建。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源头风险防范能力,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溯源制度和食品药品安全诚信运行机制,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体系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示范群体;

5.强化支撑,着力技术保障。加快推进龙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强化对快检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到“人人会快检,个个是能手”;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5

区质监分局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区质监分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区质监分局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区质监分局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中心,认真履行标准、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认

证认可工作方面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突出把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区质监局的“一号工程”来抓,初步建立了从源头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

一是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强化监管职能和领导措施,认真落实全区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布署。根据职能分工,在局内部同各科室,科室到个人,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二是积极服从和配合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和指挥,成立了区质监局食品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三是落实企业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首要责任,明确企业法人代表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同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30余份,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自律。

二、创新机制,重心下移,全面推动区域监管工作的实施

一是建立了区域监管机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要求,我们结合本区企业的分布特点,分别在泥沟、涧头两个中心乡、镇设立了2个监管分局,投资10多万元,配备了交通、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等设施,把局机关精干人员向区域监管一线倾斜,同时采取在各乡镇、村和企业聘请协管员和信息员形式,建立了由专职区域监管人员、协管员、信息员组成的监管队伍,区域监管覆盖率实现100。二是完善区域监管工作制度。明确区域监管工作职责、标准、工作内容,使食品监管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远程管理”到“贴近服务”的转变,从“专职专管”到“社会参与”的转变。

三、摸清底数,分类管理,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动态监管体系

一是深入开展了企业质量建档工作。组织人员摸清了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底数,并将企业的基本情况录入微机,为每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了电子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区域监管工作中企业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把全区4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划分为A、B、C、D四类,根据类别的不同,把食品定检工作同巡查、回访次数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作坊和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源头得到有效治理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区域整治工作。以面粉、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为重点食品,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区域,以突出打击米、面、油、酱油、食醋、婴幼儿奶粉等10类食品的无证生产为抓手,以滥用食品添加剂、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为打击重点,提高对高风险食品的监控能力。2005年深入开展了“查市场、保两节”、“苏丹红”、乳制品等专项食品执法打假活动,在区驻地繁荣街捣毁一大桶水和劣质小食品加工窝点。去年以来,共查处食品类违法案件20余起,较好地发挥了区域监管的作用。二是坚持分类引导,区别对待。对于集中在农村,以当地初级农产品来料加工为主的小作坊,以积极引导和鼓励联营为主,帮助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既解决小作坊的整治问题,又促进农民增收;对于以生产廉价质劣食品为主,甚至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的小作坊坚决予以取缔。三是制定了《区质监局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了应对食品质量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扶优扶强,严格准入,促进我区食品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根据“全市名牌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培育发展我区食品企业创名牌。目前,我区食品企业中,忠仁白酒05年复审继续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但大部分食品企业是规模小,档次低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市场竟争力差,我们要积极扶植企业走联合发展的路子,加强质量管理,积极争创名牌产品,为我区食品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是严格把关,高效服务,积极推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开展。积极深入企业宣传,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帮助食品企业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生产环境,使有一定能力和基础的食品企业达到办证要求。截至目前,我区共有7家食品企业获得了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

06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重点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备案的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类进货验收记录、生产记录、销售记录等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提高食品监管的针对性,认真做好区域监管,突出抓好食品企业的日常巡查和建全电子质量档案工作,做好产品定检和节日期间食品监督抽查工作,按照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工作布署,认真做好各类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质监部门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各兄弟部门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为更有效的确保我区食品质量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

献。

二00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6

市食药监管局副局长卢爱丽肯定了医疗器械评审专家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她指出,专家委员会在医疗器械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了业内高度赞誉。她同时提出,新版监管条例的出台对行业影响非常大,企业空前关注改革进程,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开始大量研发新产品,这都需要专家给予大力支持,所以希望各位专家学习新法规,继续指导企业合法合规做出更多好产品,支持行业发展。在新法规的研发、生产、检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及时反馈给市局,以便监管机构及时调整政策,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

市食药监管局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管处处长任达志就2014年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作了总结和回顾,介绍了全国和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品注册情况。

2014年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在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和创新科学管理模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促进北京市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课题研究、支持监管、打造专家品牌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北京市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薛玲指出,2015年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推进首都医疗器械监管的现代化的重要一年,作为首都医疗器械行业的专家,一是要全面支持我市建立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评审工作质量,服务产业创新,保障首都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领先地位 ;三是要服务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好监管的技术支撑 ;四是要发挥专家优势,支持市局深化社会共治体系建设 ;五是要全面做好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评审专家的影响力。

市食药监管局领导为大外科器械专业组、医用材料专业组两个优秀专业组颁发获奖证书,同时为秦晓光等5名专家颁发“特别奉献奖”,为樊东升等14名专家颁发“最佳贡献奖”。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医用材料专业组组长邓玉林代表优秀专业组发言。他介绍了医用材料专业组过去一年的工作特点、成果及体会。今年,专业组将围绕如何应对新版监管条例的实施、现有医疗器械管理模式如何适应国家行政管理新规等方面开展工作,突出专业特色,把握行业趋势,提高审评能力,服务企业发展。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7

2017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最严”、食品安全战略和“四有两责”,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监管理念,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中心任务,以“食安岱岳”建设为引领,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为抓手,坚持源头监管、全程监管、风险监管、依法监管、综合监管、创新监管、智慧监管,大力加强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加强基层建设,狠抓责任落实

(一)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食药所标准化建设,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强化快检设备配备,提升基层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区镇两级监管执法联动,推进行刑衔接,完善区域合作、线索通报、案件联合督办、重大案件督办、信息共享和联合发布等机制。

(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内容和形式,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二、强化综合协调,推进示范创建

(三)突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抓好创建工作。启

动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力度。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乡镇(办事处)围绕创建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克服一切困难,确保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成功。继续深入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推进“食安泰安”品牌引领行动,实施分级、分类、分业态创建,打造“品牌方阵”,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进一步加强食安办综合协调职能。立足于食安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考核等方面职责定位,主动协调、大胆协调、善于协调,促进各部门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借鉴省市局及其他市县经验做法,完善食安办联席会议、重大事项督办等制度,搭建行刑衔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联合督办、重大问题联合会商等联动机制平台。

三、加强法治建设,规范行政执法

(五)加强系统法治建设。认真做好新颁布(修订)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全面加强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行使,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督机制。组织开展系统“七五”普法工作。

(六)推进简政放权。深入推进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动态调整审批目录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

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承接省市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简化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继续推动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联合通报和惩戒机制。

四、着眼于源头严防,落实食品生产监管措施

(七)强化日常监管。推进建立食品生产分层监管工作制度。突出重点问题和高风险企业,强化飞行检查,完善通报制度,建立食品生产监管现场检查体系。推进食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调整完善企业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采取许可审查、监督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等措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管,执法人员按照第三方查找的问题隐患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最大程度降低食品生产安全风险。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落实食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主动报告制度、自查制度以及责任约谈等制度,不断提升食品生产监管水平。

(八)坚持风险管理。加强风险问题管理,及时组织开展风险信息会商研判,修订完善《食品生产环节风险和问题清单》,落实防范措施。突出食品生产重点主体、重点食品、重点区域三大方面的风险,深入开展隐患治理整顿。今年要抓好乳制品、饮用水、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白酒、调味品、食用油等传统食品以及茶叶等特色食品集中加工区域的整治,分区域、分行业规范治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

(九)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在乳制品、白酒、肉制品、食

用油等行业以及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推进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电子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在其它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记录制度,全面建立纸质追溯体系。引导鼓励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良好行为规范或建立HACCP管理体系认证,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食品流通监管

(十)强化经营行为监管。科学制定年度日常监管计划,按照网格化监管的要求,指导督促食品经营主体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等制度要求。积极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类差异化监管。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强化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指导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强化自检和市场准入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

(十一)开展进口食品和畜禽水产品专项治理。重点查处无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进口食品,以及标称进口食品却无产地、无保质期、无厂名厂址、无中文标识或无合格中文标识的产品。加强畜禽水产品专项治理。规范畜禽水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对不建立查验记录制度、不使用“一票通”等销售凭证的销售者进行重点监督,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履行市场准入等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随意添加禁用药物及化合物的行为。

(十二)开展示范农贸市场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

作。试点推行示范农贸市场引领管理升级工作。在全区选择 2个市场(泰城共选择5个)为示范试点,按照有样板可看、有制度可学、有经验可鉴的“三有”标准,创建自律型示范市场。扎实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严格实施肉菜市场准入、信息公示等措施,建立完善追溯体系,全面提升肉菜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农商互联”、“农超共建”,优化肉菜供应链条,减少肉菜流通环节。

六、聚焦重点难点,加强餐饮服务食品监管

(十三)加强日常监管。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全面实施模块化、规范化、痕迹化“三化”监管模式,提高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增加A、B级数量。巩固和完善餐饮环节“一票通”规范管理,加强小饭桌、鲜奶吧、网上订餐等业态监管。继续推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及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电子网络信用体系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倒逼企业遵章守法。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机制。

(十四)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提升小餐饮和露天餐饮经营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组织开展旅游沿线、景区及周边地区旅游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和违反食品安全有关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

(十五)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大中专院校及高中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快检室建设,推行学校食堂米面肉等大宗食品集中采

购制度,加强中央厨房及集体配送餐饮单位监管,完善“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继续推进餐饮品牌创建、“明厨亮灶”工程、清洁厨房建设和“寻找笑脸就餐”活动。

七、从严监管,净化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

(十六)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进一步加强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督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抽检,加大对不合格产品打击力度,提高监管靶向性和执法效能。

(十七)突出监管重点。开展保健食品非法会销专项整治,加大对无证销售保健食品和涉嫌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开展宾馆酒店、美容美发店使用化妆品专项整治,规范购进和使用化妆品行为,加大对不合格化妆品的查处力度。

(十八)开展示范创建。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示范乡镇(街道)、示范店创建工作,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八、风险严控,加强药品生产监管

(十九)强化日常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药品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办法》各项要求,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检验、监测协同机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加强基本药物、高风险品种、高风险企业监管。

(二十)加强药包材和特殊药品监管。认真落实《山东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开展药包材监督——

抽验,强化高风险药包材监管,排查风险隐患。加强特殊药品经营企业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生产企业监管,严控麻黄碱等特殊药品原料药的购用量,跟踪核查相关药品的销售流向,发现隐患,及时处置,严防发生流弊。

九、多措并举,治理整顿药品市场秩序

(二十一)加强药品经营使用日常监管。严格监督实施药品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督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自查内审,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现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定期收集汇总行政审批、监督检查、药品抽验、行政处罚等数据,确定涉药单位安全等级,建立健全监管档案。

(二十二)开展药品流通使用领域专项整治。组织开展药品零售连锁管理专项整治。督促连锁总部加强对门店的统一管理,引导实施“统一企业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计算机系统、统一人员培训、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票据管理、统一药学服务标准”等,促进药品零售行业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中药饮片流通质量专项治理。借助快速鉴别设备和抽验技术手段,依托药品流通使用安全专家等专业技术力量,开展中药饮片质量专题调研,规范涉药单位采购管理行为,严厉查处非法经营使用假劣中药饮片行为。

(二十三)组织开展药品经营使用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

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示范药店”评选工作,加强对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的检查指导,联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年度“示范药房”评选活动,引导全区药品流通行业规范化发展。

十、规范提升,抓好医疗器械监管

(二十四)开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年”活动。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通过示范引领、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医疗器械二类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单位创建活动,确定一到两家规范企业为样板,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确保年底前所有生产企业达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督促二、三类经营企业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二十五)加强高风险产品监管。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及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检查内容、程序和频次,规范检查行为和记录,实现日常检查规范化、程序化、痕迹化。强化医疗器械监督抽验工作,坚持抽样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提高抽验的靶向性,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力度。

(二十六)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开展体验式销售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引导参与体验的消费者理性消费,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巩固2016年民营医疗机构专项检查成果,综合运用现场检查、渠道溯源、产品抽检、不良事件监测等手段——

进行检查,加强在用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管。

十一、发挥“利剑”作用,全面提升稽查执法能力

(二十七)严惩重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行业“潜规则”,对不法分子出重拳、严处重罚,坚持露头就打,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和“黑名单”制度。完善稽查协作、行刑衔接和举报奖励等工作机制,广拓案源,深挖线索,提高办案数量和质量。

(二十八)加强稽查执法办案能力建设。主动争取配备完善交通工具、取证、快速检测等必要的执法装备,选优配强稽查执法队伍。组织内部选拔,积极参加全市第六届食品药品稽查技能竞赛,提升稽查人员稽查办案能力。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办案程序,严肃执法纪律,提高办案质量。

(二十九)做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提高投诉举报受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畅通投诉举报受理、回复渠道,进一步提升投诉举报人对处置工作的满意度。落实有奖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投诉举报应奖尽奖。

十二、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

(三十)加强抽检快检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乡镇快检、企业自检与第三方检测的辅助补充作用,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区、乡抽检快检能力。突出问题导向,改进抽检快检方式,增大抽检覆盖面,避免抽检重复交叉和空白盲区。加强抽检快检结果运用和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及时全面公开抽检

结果和核查处置情况。

(三十一)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建设。加强一级及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监测网络的有效覆盖,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监测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情况通报。积极开展药物滥用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组织业务技术专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挖掘风险信号,及时发现问题,防控风险。扎实做好监测人员业务培训,拓展监测信息来源,全面提升报告数量和质量。

(三十二)推进“智慧监管”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业务系统的对接和应用。开发利用好“食药执法终端”,抓好推广应用,切实提升全系统监管信息化水平。

(三十三)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舆情信息处置模板,提升处置工作规范化。加大舆情管控力度,积极防控和妥善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群体性舆情事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组建危机应对智库,提供决策咨询。完善应急案例库,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提升队伍实战水平。

十三、坚持齐抓共管,推进社会共治

(三十四)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宣传理念,以“公众视角”改进宣传工作,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宣传食品药品科普知识,加大对监管先进人物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诚信典型的宣传报道——

力度,调动公众参与监督,提升社会共治水平。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主流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特点,围绕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和“食安岱岳”建设,策划特色主题活动,开展“大宣传”,营造“大氛围”,打造宣传品牌。

(三十五)推进多元共治。充分发挥企业、消费者、社会和部门联动作用,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内部吹哨人等制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发动专家深度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积极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三十六)推进信息公开。完善信息公开程序,提高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标准化水平。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依法主动公开行政审批、抽检检验、核查处置、行政处罚等各类监管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扎实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十四、持续改进作风,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三十七)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强化问题整改落实。按照“忠诚可靠、执法如山、敢于担当、求实创新、严守纪律”要求,进一步强化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当排头兵的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加大督查力度,狠抓工作落实。

(三十八)强化监管队伍建设。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监管技能大培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能力。继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创新,实施项目化管理。

(三十九)坚持从严治党。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五型机关”、“五化五星”基层党组织创建。开展经常性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深入排查廉政风险,完善防控措施,强化执纪监督。

(四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终止妊娠药品等计生药械的监督检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为“打造泰城新区、建设幸福岱岳”做出积极贡献。

——

泰安市岱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8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巡视员 罗黔英

(2012年2月23日)

同志们:

2012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历时一天半,在全体会议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会议各项日程,就要结束了。根据会议安排,受局党组的委托,我对会议进行简要总结。

一、会议召开的总体情况

这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由垂直管理改为分级管理的关键时期,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刘新乐副主席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力夫代表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11年以及“十一五”时期的监管工作,深入分析了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12年重点

-1-

工作,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建设任务。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自治区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表彰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先进盟市、先进集体和药品安全工作先进盟市、先进集体。自治区政府与各盟市行署政府、自治区有关部门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明确了2012年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自治区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台、北方新报、食品质量报等新闻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实时报道。

会上,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刘新乐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和毕力夫局长的工作报告,紧密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结合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要,刘新乐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和毕力夫局长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实事求是,既客观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及2011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成绩,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透彻地分析了当前食品药品监管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对于全系统统一思想认识,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会代表还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如何应对新挑战、履行新职能和保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等重点问题,谈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部分盟市还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给我们思考和谋划监管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总的来看,-2-

这次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内容丰富,达到了统一思想、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部署工作的目的。

二、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工作大局

这次会上,刘新乐副主席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总结了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又对今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四点明确的要求。毕力夫局长在实事求是总结“十一五”及2011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一个核心、两个能力、六大体系”的总体思路,重点部署了2012的九项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尽快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及毕力夫局长的重要报告,把全系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区局的工作安排上来。下面,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形势的认识。今年是自治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一年,标志着我区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年初召开的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上,胡春华书记和巴特尔主席对民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特别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毕力夫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对当前的监管工作形势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局对监管工作形势的研判上来。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和充分认识当前食品药品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技术支撑,丰富监管手段,强化市场整治,切实加大对辖区内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本地区的饮食用药安全。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主题,在经济社会环境深刻变化,食品药品产业加速转型的条件下,牢牢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切实担负起为本地区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

二要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这是我们完成好繁重监管任务的重要基础。目前,有的地方基层监管力量明显弱化,地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监管工作的执行力有所下降,导致了近期个别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这是一个重要的苗头,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毕力夫局长在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针对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同分级管理体制要求不相适应的实际,从管理观念的转变、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制度的建设三个方面,着力完善

-4-

监管的体制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当前分级管理后,各级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和尽快解决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去年以来,区局在事权划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盟市局的支持和认可。在这次会上大家又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并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尽快把餐饮消费、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的事权划分下去。各盟市也要尽快完成与旗县事权的划分,从制度上明确各级的责任和义务。更为重要的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观念转变不了,认识就很难到位,工作就完成不好。从垂直管理改为分级管理已经一年多了,但长期养成的垂直管理思维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过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区局还没有从抓具体工作的思维中走出来,急需转变管理观念,腾出更多的精力研究法规政策,在提高宏观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各盟市局等靠要的思想还很严重,迫切需要由单纯的执行政策转变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因此,各级各地一定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认真研究建立科学高效、公开公正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和体制,不断增强监管工作科学性和系统性,逐步使本地区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走上良性、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要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近年来,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围绕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立足于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加强重点整治、强化执法检查、落实绩效考核,较好地履行了监管新职能,做了大

-5-

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距离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需要,仍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确保各族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关键还是要看我们的工作成效,用我们工作的结果来说话。

去年,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作为全国责任体系建设的试点,率先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并开展考核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重在工作成效的理念,受到了自治区政府和国家局的好评。今年,自治区局还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也更能够体现各级政府工作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希望各级政府能够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当地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推动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狠抓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推进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分级管理后,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思考和定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的重要一年。认真落实好2012年各项监管工作,切实保障全区各族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对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地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食品药品监

-6-

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思路和目标,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努力实现今年工作的各项目标,打好“十二五”发展的基础。

一要加强市场监管,切实改善民生。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药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目前,由于食品药品安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还存在许多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反响较大。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但影响政府部门在群众中形象,还会影响自治区安定团结发展的大好局面。最近,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的“11.17”打击制售假药集群战役中,各级食品药品监部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查办了一批制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其中涉及到我区部分盟市和一些药品经营企业。根据最新掌握的数据,已经达到了3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监管工作还不到位,特别是农牧牧区这个环节还非常

薄弱,需要充实一线执法人员,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督检查的力度。对这些违法违规企业,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尽快依法严肃查处,该吊证的要吊证,该处罚的要处罚,绝不手软。

同时,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在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市场整治取得成果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的作用,围绕非法添加、非药品冒充药品、走票挂靠等问题,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切

-7-

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要改进工作作风,服务广大群众。良好的工作作风是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重要保证。各级监管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主动服务于群众,主动到实践中去了解监管工作的状况和问题,到群众中去寻求做好监管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使我们的监管工作更加符合实际、符合规律。要善于创新勇于攻坚克难,针对实际创新监管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迎难而上,不断推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在具体工作中,要紧紧抓住基本药物安全保障、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等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同时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广泛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三要围绕工作重点,抓好督查落实。抓好落实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刘新乐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和毕力夫局长的工作报告有重点、有要求,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广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学习贯彻中见诸行动、取得实效。绝对不能落实在文件中,停留在口头上。要鼓励和引导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求上进、有作为的意识,增强争上游、创一流的劲头,人人争做讲实干、抓落实的表率。通过扎扎实实地

-8-

抓落实,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各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在2月底前,将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各处室要对刘新乐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及毕力夫局长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定期抓好督查,及时通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把2012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完成好,通过重点工作的督查落实推动全面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志们,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既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科学发展,监管为民的宗旨,以切实保障全区各族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用更加辉煌的成就谱写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篇9

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国家强调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近年来, 药品监管政策不断推新, 药品伤害事件不但没有减少却有增加之势, 严重伤害了百姓身心健康。政府部门困惑, 平民百姓不解, 药品市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乱, 以至于国家会发出如此要求?

贾谊在《治安策》中为汉文帝分析国家形势时指出:“天下之势, 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腰, 一指之大几如股”, 说的是各地藩王如“瘇”, 势力强大, 不受朝廷管制, 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就像“一胫之大几如腰, 一指之大几如股”, 不加以整治, 将祸及国家。我们不能用这样的夸张语句形容现在药品市场, 但是药品监管确实出现了让人们无法满意的现象, 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问题

(一)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监管不到位

药品的研制监管很乱。“药品标准不够高, 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审评审批体制不顺, 机制不合理”, 国家食药总局副局长吴浈如是说。有资料显示, 2007年到2009年, 基本没有新药批出;2009年到2013年, 化学药品 (包括新药和仿制药) 的批复数量均呈直线下降趋势, 五年一共批复国产药品文号2663个, 仅占到市场上文号总量16.7万个的不到2%。

药品注册审批作为药品质量监管源头, 新药概念模糊, 侧重仿制药, 暴露出国家药品法律法规的滞后和整体系统性的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83条“新药”的含义为“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而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12条“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利益驱动导致“新药管理”申报远远多于“新药”申报, 仅在2004年国家受理新药申请10009件, 同一时期世界药品监管最严格的美国FDA仅受理148件。企业对新药拥有自主定价的极度诱惑, 致使众多药品生产企业竞象申报新药;由于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及缺失, 研发企业间竞争激烈, 在大打价格战的同时, 偷工减料, 造假制假, 研发企业和生产企业申报资料编造伪造之风盛行, 整个制药行业误入歧途, 问题十分严重!

2015年8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出台, 批准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这种从体制上进行伤筋动骨式改革, 就是要在药品市场的源头上, 铲除药品市场“瘇”之根。

(二) 药品监管组织不完善, 生产经营等环节问题突出

药品生产流通监管很乱。一些通过《GMP》认证、《GSP》认证的药品企业, 依然生产假药劣药, 企业为利益而伤害百姓的事件从未间断。GMP认证注重总体评估和综合评估, 注重书面资料审核, 却不涉及制药企业具体产品, 忽略对质量检验人员实际操作能力考查, 部分制药企业认证成功以后放松管理, 降低要求, 表现出极差的自律性。

制药企业长期污染环境, 已经成为社会热点, 问题难点。“污染门”事件屡屡被曝光却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整治, 药品监管组织及地方政府不作为, 结果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严重, 平民百姓深受其害。

药品行业集中度低。在国外成熟市场2-3个中间环节就可以完成药品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转移, 而我国要经历5-6个环节。药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导致价格攀升, 监管难度增加, 药品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带金销售、挂靠、过票等充斥市场, 显示出国家对药品流通业监管的严重缺失。

药品监管组织不完善, 还表现在部分官员严重渎职。药品监管人员手握大权, 却很少受到有效监督, 权力成为敛财致富的工具。“大道至简, 有权不可任性。”看似简单朴实的道理, 要付诸实施, 却是困难重重。

(三) 群众药品法律意识和用药安全意思淡薄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 群众对药品法律知识和安全用药知识掌握不多, 识别假劣药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分薄弱, 还有易图小便宜、贪恋方便等思想作祟, 也为假劣药品的泛滥提供了生存空间。

其实, 药品监管信息滞后, 问题处理不透明, 也极大的伤害了百姓参与药品监管的积极性。制药企业制造假劣药事件、污染环境事件为什么需要央视曝光, 才得以处理?监管部门不知、不想还是不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百姓对政府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同样的情形, 百姓的身边看不到焦裕禄式的干部, 缺少真正关注、关心百姓用药安全的守护人, 百姓需要榜样, 需要榜样的引领和带动。

二、对策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食品药品安全不仅仅是人民群众强烈愿望、更成为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与时俱进, 是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出的更高更好要求。所以要彻底改善以上三种状况, 必须做好以下三种工作:

(一) 完善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 药监部门必须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为谁监管, 执法为谁”是药监执法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健全药品监管法律法规, 不仅要考虑立法的科学性、前瞻性, 还要落实在实施性上。“邦国虽有良法, 要是人们不能遵守, 仍然不能实现法治”, 前药监局局长邵立明也说:“食品药品作为公众权利的体现, 必须建立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药品监管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社会全体成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不是为哪个行业, 为哪个企业服务的!

其次, 药监部门应当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 履行政府职责, 做到监管环节无缝隙, 监管区域无缝隙, 监管时间无缝隙, 监管责任无缝隙, 促进药品监管科学化、法执法、制度化,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药品监管的满意度。

(二) 完善药品监管组织, 加强日常执法, 落实长效监管

如何在有限药品监管资源下, 对药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日常监管, 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应该积极建立并完善企业首负责任制。建立生产经营者首负责任制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法者, 在经济上重罚、法律上严惩, 使之不敢、不能、不想生产经营假劣药品;建立并完善“黑名单”制度, 对违法者, 依法公开其违法信息, 加大宣传氛围, “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情节严重者要实行清退和行业禁入。治乱宜用重典, 对那些蓄意谋财害命、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 应该依法加大惩处力度, 以儆效尤;应该积极探索完善食品药品民事赔偿制度, 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 扩大药品监管主体范围, 建立多维监管体系

食品药品安全, 人人有责。要积极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应该积极拓展渠道动员全社会力量, 尤其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主力军作用, 让亿万双眼睛帮助政府监督, 监督社会上一切违法违规企业和贪污腐败分子, 并将其置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们还要积极畅通投诉渠道, 落实有奖举报制度, 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要支持行业协会、科技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药品市场的监督监管工作。

药品监管模式要实现药品监管的“单兵作战”向“社会协同”转变。要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多管齐下、内外并举, 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凝聚起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强大合力。

三、结论

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 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全面落实“四个最严”, 才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才能确保广大人民及病人的安全与健康;而落实“四个最严”最有效方法就是动员全社会力量, 形成一种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 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市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上一篇:永恒的主题-爱下一篇:董家草莓园的大采摘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