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2024-11-03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精选11篇)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年来,我局行政执法工作,在县法制办和市局法制科的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根据县、市行政执法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的通知》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有效地规范了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保证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下面就我局行政执法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律意识,营造法治氛围

切实抓好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权意识。紧紧抓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这个契机,围绕“3·15”、“加强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全国食药监系统开展的9.15“关爱生活、关爱健康,拒绝[-http://找文章,到]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春节”、“中秋国庆”等活动特点,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法规的宣传力度。据统计,今年共出动宣传车十多台次、设立法律法规、鉴别药品真假、虚假广告咨询台3台次,挂出药事法规宣传横幅18条,推出宣传盾牌60多个,法律法规宣传板8块,展示假劣药品300余种,接待各种咨询人员800余人,散发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各类通告、宣传画、警示语3500余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和局工作职能推界,先后向《中国医药报》、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和市、县投稿38篇,《中国医药报》发表3篇,省局网站发表4篇,市局简报发表12篇,县快报发表3篇。

二、求真务实,改善作风,切实履行药监工作职责

1、突出食品监管资源的整合。今年来,成立了以副县(区)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班子和其办公室工作班子,县(区)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县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下发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督查督办工作制度、例会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和食品安全综合考核细则》,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各项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市、县两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先后依法组织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出动检查人员上千人次,车辆30多台次,开展了元旦春节、“苏丹红一号”、高考前夕、中秋国庆和“四项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食品安全整治活动。检查发现了土豆发芽、四季豆加工未熟透、消毒筷子再次污染,无生产日期、无合格证、无保质期的油炸麻辣豆制品系列、饼干、塑料装饮料,更改熟食火锅生产日期,学校食堂餐具无防蚊蝇设备等问题,收缴含有“苏丹红一号”腐乳85件,白板肉153斤,下达责令改正书20余份,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漏洞。今年来,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会议6次,收到各成员单位报送的文件、简报15件,编办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简报2期,促进了信息沟通,推动了放心工程向纵深发展。

2、突出药品市场的规范。在涉药涉械日常监管上,实行监管任务分解到股,责任到人的监管方式,把监管任务完成情况与对个人政绩考核挂钩,从而,调动了全局干职工的积极性,整合了局监管资源。实现了每季度对县级医院、各药品经营单位,每半年对各乡镇卫生院和17家医学专用药品专用卡核发医疗机构,每年对农村医疗机构进行监管的要求和监管面100%的目标,较好地净化了药品市场。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药品行政执法监督员、药品协管员、药品信息员、药品联络员聘任、教育培训、考核、奖励制度和机制,制定了考核办法,明确了其具体职责,增聘了药品行政执法监督员、药品协管员、药品信息员、药品联络员28名。下发了《关于聘请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的通知》,7月和9月,分别召开了药品监督员和药品协管员工作会议,对协管员工作情况进行了讲评,具体明确了协管员协管的方式方法,表彰了先进个人,征求了协管工作意见,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社会监督网络,解决药械监管鞭长莫及的状况,有效地保证了药品市场监管的全面覆盖。

3、突出重点品种的排查。组织开展了春节期间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检查,诊所、专科门诊,中药饮片、终止妊娠药物、特殊药品以及查处假冒感康片、假药“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等5项专项整治行动和国家、省、市局下达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任务,《湖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下发后,先后4次组织有关人员对46家涉药单位进行了暗访,对5家诊所有违法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对药品来源进行了追根朔源。药品稽查打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查处了用无效期的原料药配制制剂、违法使用注射用舒巴坦钠劣药和终止妊娠药品及未注册的医用纱布块等典型案件。

4、突出假劣药品的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行为,认真研究往年打假治劣工作做法,借鉴兄弟单位成功经验,不断理顺工作思路,拓展稽查方式方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活动引向深入。今年以来,在县广播电视台播放《关于鼓励举报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的通告》,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强化药品抽检,打假治劣力度不断加强。全年

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对《行政执法文书》、《医疗器械监管》、《快速检验仪器的操作使用》进行了授课,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市局行政执法各项规章制度下发后,组织全局人员对30个规章制度原文组织了学习。注重干部的送学,选派人员8人次参加了省、市行政执法管理、稽查、快速检测、医疗器械等专业培训,有效地强化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注重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先后组织学习了牛玉儒、高志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在学习全国先进典型的基础上,树立和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把学先进与争先进相结合,树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2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印发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通知食药监稽〔2015〕271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 (局) 、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 加大对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按照中央深化改革相关工作部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研究制定了《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 现予以印发, 请遵照执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3

一、我國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分段监管存在弊端

1 职能不清,相互推诿。在我國分段监管的体制下,每个监管机构的分工看似都很明确,但现实中不同机构之间的监管职责实际上并不明确。像在屠宰场监管瘦肉精问题,商务部门认为应由农业部门管理;农业部门则认为应由检疫部门和商务部门负责。

2 各管一段,存在监管盲区。分段监管表面上看是层层设卡,重重监管,实质上很难做到监管链条的元缝衔接,导致存在监管盲区。

(二)地域化监管存在弊端

目前,我國特别强调食品安全地域化管理的重要性,这容易产生下列问题:

1 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由于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都是地方财政供给,因而很可能更多关注本地区利益,往往不顾及國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本地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 导致权力与责任错位。现在,一个地方销售的食品很多是来自外地,甚至是外國,在此种情形下,把监管责任全部推给地方政府是不现实的。如瘦肉精问题,按照我國目前属地化管理的规定,哪里产出的猪肉,就由哪里检测,并负责出具检测报告;销售地区却没有检测瘦肉精的规定,这就使监管出现了漏洞,给瘦肉精猪肉流入市场带来了可乘之机。

(三)食品安全检测制度不完善

从检测技术来看,我國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对于一些毒害物质(特别是新的毒害物质)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

检测费用得不到保障。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执法机构的经费保障力度还不够,执法机构往往得从办公经费中挤出钱来支付检验费用,这就造成执法机关申请检验的积极性不高。往往采取以罚代管的方式,影响执法效果。

(四)执法行为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执法活动缺乏连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条文,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二、我國检察机关对食品安全执法监督的缺陷

(一)检察机关行使执法监督权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國务院公布实施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中关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接受检察监督的规定”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既没有规定检察机关行使监督的方式,也没有规定行政执法机关不接受监督的法律责任。在《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中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发现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经审查或者调查后认为情况基本属实的,可以向行政执法机关查询案件情况、要求行政执法机关提供有关案件材料或者派员查阅案卷材料,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配合。”但没有规定相应的程序和执法机关不配合时的责任追究机制,使行政执法监督很难发挥作用。

(二)检察机关对食品安全执法监督的手段有限

目前,检察机关对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监督手段有限,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查办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达到监督的目的:二是大量的一般的违法违纪行为,只能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当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司法机关时,检察机关发现之后,可以向行政执法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但检察建议没有强制性约束力,食品安全执法机关若不采纳,检察机关也无可奈何。

(三)检察机关缺乏食品安全执法信息

一方面,目前行政执法机关查处案件的情况并不及时、充分向外界公开。检察机关只能通过行政执法机关通报和接受控告、举报等途径了解到案件。后者仅是个别情况,若前者不通报查处情况,检察机关就根本无从知晓,无法对其进行监督,谈不上“要求移送”。

另一方面,即使食品安全执法机关提供给检察机关材料,也往往较少,只提供其认为可以提供的材料,检察机关看不到材料的全部,等到检察机关收到行政机关的备案材料时,往往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很多案件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取证时机,此时的监督显得相当无力,不利于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遏制和有力打击。

三、食品安全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的构建

(一)细化检察机关的权力

对食品安全执法机关的监督除可以利用现行的职务犯罪侦查权、检察建议权外,还要享有下列权力:一是知情权和查阅权。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处食品安全案件时,将有关文书和调查材料向检察机关备案,同时检察机关有权查阅食品安全执法机关的立案文书、行政处罚文书及相应数据:二是建议行政处罚权。检察机关发现食品安全执法机关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有权向其主管机关予以通报,建议给予党政纪处分:三是纠正权。检察机关对食品安全执法机关通过消极处理案件等办法阻碍案件顺利移交的应予纠正:四是移送案件建议权。如果发现食品安全案件确有移送必要而执法机关没有移送,检察机关可提出移案建议。食品安全执法机关应当执行。

(二)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

对于行政执法机关查处可能涉嫌犯罪的案件,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主动及时派员提前介入,引导行政执法机关围绕案件定性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

(三)加强食品安全案件的立案监督力度

一是加强对于执法机关的立案监督,因为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一般先由执法机关进行处理,然后再移交公安机关。二是应加强对于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由于大多数案件的侦查终结权控制在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撤案随意性很大。

(四)明确行政执法机关获取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效力

第一,对执法机关移送的书证、物证等实物证据,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直接转换为刑事诉讼证据;第二,对有关检验报告、鉴定结论等专门性证据材料,司法机关只作程序审查,即可决定是否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第三,对在执法过程中制作的调查笔录、询问笔录,以及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笔录等言词性证据材料,原则上要求司法人员重新制作或收集,但确因有不可抗拒原因无法重新收集的,应将其作为间接证据,经侦查机关查证与其他证据吻合,相互印证违法事实的,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第四,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或参与联合调查的涉罪案件,按照高检院、公安部有关刑事诉讼规定制作的调查笔录等言词性证据材料,应视为刑事司法机关提取,直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

(五)明确食品安全案件移送标准

行政机关在查处案件时,要将涉及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应在立法上明确移送标准,将刑事追诉标准和刑事立案标准细化。对于标准不明、难以定性的案件,执法机关必须移送处理,特别是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较大的案件,执法机关要及时邀请检察院、公安机关参与案件讨论与调查。要严格食品安全执法机构移送案件的时间限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综合利用检察权,对食品安全执法机构进行全面监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4

2021-11-19

来源:象州县市场监管局

201x年,我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正确指导下,积极创新监管理念,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日常监管,深化专项整治,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确保我县没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现将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及措施

(一)开展两学一做,狠抓廉政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干部管理条例、党风廉政等各项规章制度,全年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二是多次开展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如:局党组书记上党课、邀请驻我局纪检组长覃兆远同志到我局给全体党员上廉政党课。三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

(二)深化机制改革,健全监管体制。

201x年圆满完成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岗前学习培训任务,通过自治区食药监局组织的实验室操作理论考试,检测中心项目有序推进。并通过优化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力量,成立了四个乡镇联合工作组,每个联合工作组配备一辆监督执法用车,促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三)提升监管能力,保障食药安全。

一是开展重大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县涉及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节前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500多人次,检查2900多家次。二是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及其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00多人次,检查600多家次,责令限期整改5家次。三是承接食盐监管工作。负责食盐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及盐业专项整治执法工作,出动执法人员329人次,检查食盐配送经营户9户,食盐零售网点215户,食盐使用终端用户179户,规范食盐市场秩序。四是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环节监管,出动执法人员780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323家次、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269家次,限期整改4家次。五是实行药品市场监管日常化。已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6家,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13家。检查药品批发企业4家次、药品零售连锁总部4家次、零售药店116家次、医疗机构102家次,未发现销售药品存在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60例,完成今年任务的9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29例,完成任务的80.56%。

(四)发挥监管合力,推进综合协调。

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对全县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查与监管。今年来由食安办牵头组织食药监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局、工商质局、市场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5人次,检查大中型超市35家次,批发零售店面152家次,月饼等食品摊贩摊点325处。

(五)推行网上审批,优化审批流程。

201x年,切实提高办结时速和即时办结率。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平均提速率达到80%以上,最快的承诺办结时限是2个工作日,最长的则是4个工作日。

(六)推行电子监管,提升覆盖率。

每个股室、乡镇所均配备电子监管平板、便携式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全面推行电子监管系统。截止201x年10月,全县食品生产环节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餐饮服务环节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75.61%(市局任务数60%),食品流通环节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59.71%(市局任务数30%)。

(七)强化市场整治,提升工作效能。

今年对全县200多家小作坊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检查食品小作坊200多家次。经整治,我县小作坊经营场地大为改善,持证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白酒小作坊登记68家,整改中8家,未达到登记条件的已责令停产已关闭白酒小作坊7家。植物油小作坊已登记40家,整改中9家,责令停产4家,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八)提升稽查水平,打击违法行为。

案件从受理、立案、调查到处罚全过程遵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守时限。并坚持执行行政案件合议(重大案件合议)、审批制度。做到每案必合议,每案必审批,杜绝错案发生。截止201x年9月份查处违法案件60件,到位罚没款22.96万元;有效的打击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九)强化宣传引导,构建信息体系。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举办“12331”投诉举报宣传日、“5·25”爱肤日及“6·29”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发放食品药品知识读本、宣传手提袋及宣传小册子等资料5万余份。二是建立科普宣传站。我县在寺村镇谭村村委完成食品药品村级科普宣传示范站建设工作,多形式向群众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三是推行“红、黑榜名单”及信息公开制度。完善食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抽检信息和处罚信息,提升经营者自律意识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区域监管对象分布不均衡。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少,监管难,特别是乡镇50人以上聚餐、集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乡镇“一专三员”发挥作用不大;二是宣传培训效果不明显,未能有效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三是网络订餐,网购食品等新形式不断出现,但缺乏有效监管技术手段,无法线上线下同时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我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着力打造和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5

2011,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为根本目标,严格履行监管职责;紧紧围绕市局下发的2011年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与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主要工作成效与做法:

(一)强化领导,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2011年6月份,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把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办公场所相对分开,明确了卫生监督所承担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的职责。二是结合我区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工作的开展,在各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所辖卫生室、服务站配备了110名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协管员,经过考核聘用了34名食品药品卫生检查员,并颁发了聘书和检查员证件,同时各基层医疗单位成立了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协管站(室),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向全区农村下沉、延伸,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

(二)强化监管,筑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防线。

一是进一步对餐馆、小吃店等经营单位的监管和对学校食堂卫生整治。认真开展餐饮服务日常监管工作。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注重监督与指导、监督与服务相结合。餐饮经营单位监管覆盖率达100%。通过加强日常监督指导,使餐饮服务单位逐步建立并完善了食品原料定点采购验收、台账登记、索证索票

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加强了农村餐饮服务环节卫生监管。对农村家庭聚餐实行聚餐申报备案制度。三是加强了餐饮服务许可审批管理及监督执法工作,全年立案查处餐饮服务违法经营单位18家,结案18家,执行罚款5.5万元。

(三)突出重点,认真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各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我局坚持以专项整治活动解决我区餐饮食品安全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市局统一部署,针对我区餐饮服务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小餐饮食品安全整顿规范试点、打击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学校食堂专项整治、排查“染色馒头”以及清查清缴问题奶粉、餐饮服务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和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整治活动。各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监督检查人员450多人次,监督检查餐饮单位近300家,对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通过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了餐饮行业整体卫生水平,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强化了行业自律管理,增强了诚信服务意识。

(四)强化宣传,营造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我局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法》和《实施条例》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学习与培训。区卫生监督所先后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法宣传周等活动,在商贸城、广场、公园东门等场所,设立宣传咨询台,开展了《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同时督促指导辖区内20余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悬挂有关宣传横幅,营造宣传氛围。全年累计举办咨询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咨询300余人次,悬挂横幅20余幅。通过宣传教育,有效地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完成了多次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011年,我局承担或配合市局圆满完成了市“人大”、“政协”两会以及我区“人大”、“政协”两会、华药会、商城年货交易会、商城开业仪式、区党代会等重要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无一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主要存在问题与困难:

我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市局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监管体制问题。一方面食品药品安全由监督所监管,本来就是代管的性质;另一方面,与我市其它县市区相比较,我区又是目前唯一一个没有独立成立卫生监督所的单位。二是监管力量问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监督工作不够规范,监督力度不强,监督频次偏低。三是受人员、技术等方方面面因素制约,药品器械的监管基本上没有开展工作。

食品药品抽检工作汇报 篇6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监督抽检。

一、制定方案,明确分工

我局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食品药品抽检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

二、工作成效

2015年我局共抽检食品107批次,合格78批次,不合格29批次;药品抽检75批次,不合格9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均已立案处理。

三、开展食品药品快筛快检工作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设备保障,我局配备充实了一批食品安全快筛快检设备,包括便携式细菌快速检测仪1台、药材粉碎机1个、切片机1个、移液器2个、漩涡震荡器1个、除湿机1个、台式离心机1个、生化培养箱1个、荧光检测灯1个、匀浆仪1套、真空泵1个,一体化便携式食品药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1套、ATP荧光检测仪1台、相关试剂试纸等1批,已经成为当前稽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新利器。

有了技术支持,我局推进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对辖区内学校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监管对象购进使用的原料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前阶段检测中暂未发现问题食品。

三、存在问题

(一)日常监督面广,监管对象多、分布广,我局日常监督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开展抽检的难度大;

(二)抽检费用高,抽检经费不足,导致不能百分百全覆盖抽检。

(三)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全社会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的氛围不够浓,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意识不够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梳理药品的监管依据和执法依据,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方位提高监管能力。

(二)加快推进食品快检工作

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的快筛快检工作,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发现疑不合格产品,马上送检,检验不合格立刻立案处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7

1.1 查封与扣押问题

我国现行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具有“适用范围广、权限管制力度强”的特征, 在行政执法中经常同时出现, 两者配合使用, 常会因为过度的适用而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的《行政强制法》颁布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但是安全监管部门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 却常常以“先行登记保存”的方式取而代之, 借以规避对查封、扣押强制措施的运用, 这可能使问题食品或药品因没有受到有效查封、扣押会流入市场, 而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1.2 抽样检验问题

抽样检验在在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其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一是在法律上缺乏对抽样检验的环节的具体规定;其二是相关监管部门抽样检验的项目规定衔接不到位;其三是抽样人员未按规定的抽取样本;其四是当行政相对人拒绝时, 抽样检验措施就无法顺利进行, 缺乏后续的保障措施, 最终影响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

1.3 封存问题

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道后, 要立即采取措施封存可能导致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食品、药品, 封存原材料和被污染的生产设备, 尽可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可见封存这一措施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行中经常用到。然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封存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 其中存在着诸多的漏洞, 致使行政执行中无法体现出法律的合法、公平、合理。

2 对食品药品行政强制措施的建议

2.1 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监管能力

执法人员的职能是将国家法律法规具体到实际执法行为之中, 从而实现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 防微杜渐, 为社会服务。执法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部门的监管效率, 因此, 行政部门务必从基础抓起, 严格要求每位执法人员都必须熟读熟记相关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知识, 并且组织培训, 深入研究, 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从而改变依法监管能力薄弱的局面, 使他们对违法行为能够做出准确的定性, 严查严办违法违纪的生产厂家, 提高监管效率。

2.2 适当限制查封与扣押行政强制措施的运用

行政强制措施是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在执行中对相对人的权益来说影响很大。例如在行政执法中查封生产、经营场所、扣押生产加工工具设备, 这些行为实际上剥夺了行政相对人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条件, 导致了当事人停产、停业的严重后果, 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其适用情形设置必要的程序性保障, 对其加以明确的规定, 对查封、扣押强制措施的使用加以限制,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坚决不用这种侵权性质明显的强制措施, 以避免给行政相对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使执法行为公平合理。

2.3 制定抽样检验计算标准和合格范围

抽样检验的结果是行政机关作出后续行政处理决定的重要依据, 由于抽样检验计算标准和合格范围存在着差异, 致使行政机关和生产厂家双方对检测的结果出现异议, 也就可能出现相对人对检测结果的不满而提出抗辩甚至提起诉讼的情况, 进而影响执法的后续工作。因此, 行政机关有必要根据不同种类食品安全的标准和检测需求, 积极与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探讨研究, 制定出科学的有差异的抽样检验计算标准和合格范围, 进而提高抽样检测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和科学性, 不失公允, 促使行政强制措施顺利进行。

2.4 对封存的建议

封存主要运用于食品与药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手段。行政机关执行封存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已经造成食品或药品安全事故, 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品或药品安全事故的情况。因此要求执法人员在表明身份后, 应全面搜集相关证据, 并且要尽可能保持证据的原始状态。在执行封存之前, 除特殊情况外, 必须得到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制授权。同时, 为了有效防止执行人员滥用行政强制权, 在封存生产厂家的食品及原料时, 要给予相对人申述和听证的权利, 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封存措施被执行后, 行政机关则应及时处理, 对此作出合理的行政决定。对于事实无误的应在一定期限之内立案处理;对于证据不足的, 则应及时解除封存决定, 在此期间因实施封存而给行政相对人的财物造成损失的, 行政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结束语

总之, 行政强制措施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要监管手段, 监管部门在执行强制措施时只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才能够把好食品药品的安全关, 真正地阻止食品药品安全危害的发生, 或是有效控制食品药品安全危害的扩大, 切实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更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8

今年以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主线,突出强化监管保民生、优化环境促发展两大任务,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执法、提升效能,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为进一步服务XX经济发展,按照县里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六严四治三满意”和“三治三提”活动,把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和优化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打造人民满意机关。

(一)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凡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餐饮服务单位行政许可事项申请,全部在县行政服务中心食品药品监管窗口办理。餐饮服务单位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当场受理,20个工作日内验收审批,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做到文明礼貌、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准确解答有关相关政策法规,做到“一口清”。

(二)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行政执法做到“三公开”,— 1 —

即公开行政执法依据,公开行政执法程序,公开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到亮证执法,有假必打,打假必严,及时查结,从快从严从重打击制售假劣药械的违法犯罪行为;24小时接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药械质量案件举报、投诉。对于举报案件,1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核查结果。

(三)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执法违规违纪行为等方面问题,做到举报必查、查必有果;加强廉洁自律,做到“六不”,即工作日午间不饮酒;不在行政相对人处吃、拿、卡、要;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或宴请;不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不在行政相对人处为自己报销各种费用。

三、严格准入,管理规范,力促餐饮服务提质升级

(一)强化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不失时机、大力宣传餐饮服务法律常识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同时,在县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公开许可事项和程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截至目前,我局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从业人员1200余人次,发放明白纸2万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

(二)严把餐饮行业准入标准。本着“科学监管、高效便民,审查与核查分离、办证与处罚分开”的原则,在县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现场受理审查《餐饮服务许可证》

申请,并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同时,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认真现场核查申请人的软、硬件设施,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许可证,对不达标的,坚决不予发证。截至目前,我局已受理审查餐饮服务许可申请书108份,发放许可证55张。

(三)树立一批标杆示范企业。按照“先试点、找规范、后推广”的原则,积极推行标杆企业确认制,对确认的标杆企业,授予“全县餐饮服务单位示范店”,引导其他企业按照示范店的标准规范经营行为,促进了餐饮单位改貌换颜。截止目前,我局共确立大型示范店2家,中型5家,小型3家。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牢牢把握“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工作中心不动摇,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监管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大药品日常监管力度。将全县所有监督单位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并与目标管理考核挂钩,突出监管重点,强化隐患治理,实现监管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覆盖了全县所有8个镇街,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32家,医疗机构82家,查处案件144起。

(二)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进一步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将提高不良反应报表的数量和质量并重,注重报表

— 3 — 的真实性。截至目前,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62例,新的严重的66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上报121例,各项指标均在全市前列。

(三)强化重要节会期间餐饮监管。坚持节假日市场巡查和24小时应急备勤制度,加大食堂、摊点、餐馆、农家乐的整治力度,有效防止了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同时,制定了重大节会活动操作规程,选派业务精干人员入驻定点接待单位,对食品原料采购、贮存、索证索票,以及蔬菜、肉制品、海鲜类食品的切配、制作和餐洗具的清洗消毒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保障了县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等重大节会活动的顺利召开。

(四)突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监管。加强对农村小餐饮的监督与指导,对拒绝整改的无证饮食摊点坚决予以取缔,有效解决了小餐饮无证经营问题。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车辆700余台次,检查单位900余家次,下发《监督意见书》532份,有效的保证了群众饮食安全。

(五)严把学校食堂和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按照省市“无证的必须办证,有证的更换许可证”的要求,为全县15家学校食堂更换、发放了许可证,实现了学校食堂持证率、餐饮安全公开承诺率“两个100%”的目标。制定了《学生小饭桌登记表》,联合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门执法,将城区

35家学生小饭桌经营者全面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了备案率100%。

四、认真做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市局和县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促进餐饮服务业发展、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一个目标”,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餐饮服务提质升级工程“两大工程”,突出抓好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活动和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三项重点”,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加速跨越赶超,建设XX提供坚强后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篇9

强化隐患排查。针对节日期间的消费特点,以米面、食用油、肉及肉制品、白酒、水产品、烟花爆竹、保健食品等为重点产品,以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为重点区域,整合力量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全面排查和治理风险隐患,严历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截止日前共出去执法人员56人次,发责令改正书32份。

开展专项抽检。中药饮片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效果和健康安全。为进一步净化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执法人员将监督检查与抽检相结合,突出对流通环节和重点品种的监管,对中药饮片购进、贮存、销售、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督促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人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一抓好中药饮片购进渠道工作,二抓好产品质量验收工作,三抓好中药饮片日常养护工作。对部分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等涉及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监督性抽样,包括黄芪、桑寄生等重点品种,15个批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10

根据全省食品药品农资专项整治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和省、市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统一部署,为进一步落实药品放心工程,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药,我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加强领导,研究制定了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

罪活动为重点,按照“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大对全县药品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在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自今年2月份以来,共出动药品监督执法人员1867人次,对全县615家药品监管相对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处假劣药品、医疗器械198个品种,标值14.3万余元;中药材、中药饮片6个品种,130公斤,标值566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户14户;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4起。上半年立案35起,结案34起,罚款12.6万元,无一起案件提出复议、上诉。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药品的不法行为,净化了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使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药品流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全国、省、市食品药品农资专项整治工作电视会议后,我县召开会议进行了宣传动员,学习会议文件,制定工作措施,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各个环节集中进行整顿规范,对全县涉药单位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以查处大案要案为突破口,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彻查严办,力求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成立了县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药监、公安、质监、工商、卫生、物价、安监、邮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县政府印发了《xx县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沂政发[2004]160号),全县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县药监局牵头实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药监部门负责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公安等部门全力配合做好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工作协调与调度。每周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掌握工作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战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重大案件的调度,根据群众举报,同公安部门查处了一起苏村镇娄家庄娄××制造假劣药品案件,现场查封了自制的假劣药品和制药设备,标值1.5万元。目前,此案正在处理中。

四是组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活动。4月22日、6月13日、19日,分别由县药监局牵头组织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在县城集中开展了“关爱健康,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假劣药品展览”等宣传活动。县城和乡镇驻地的医疗机构、药店纷纷走向街头,采取挂横幅、发材料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发放《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手册》2000余册,《抗菌药物管理宣传材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约1000人次。同时将《抗菌药物管理宣传材料》10000余份发放到全县各部门、单位、村居,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是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大对《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宣传重点,明确宣传任务,加大宣传力度,广造声势,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药品放心工程和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2004年,《中国医药报》分别于1月15日、2月5日、6月3日以“分类管理效果好”、“打假治劣结硕果”、“建立用药目录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为题进行了3次报道;《中国药品监管》杂志第3期刊登了“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目录和准入制度的思考”;《工人日报》6月6日刊登了“xx加强农村用药两网建设”;《xx日报》分别于3月17日、4月19日刊登了“加强药品监管,建设平安xx”、“xx农民用药方便”;山东电视台4月12日对我县加强农村用药两网建设的做法给予报道;xx电视台“xx各地”栏目3月17日以“药品放心工程惠及千家万户”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省、市局药监信息多次刊登了我局的工作情况。

二、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严厉打击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

根据省、市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落实药品放心工程,切实加大药品市场整顿规范力度,认真贯彻落实《xx县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药品经营企业、专科、个体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卫生室进行了监督检查。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的重点环节是:药品、医疗器械购进、管理、销售(使用)等各环节;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规范处理;超范围经营、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行

为;非法邮寄药品;非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生物制品流通秩序;驻店药师空挂、空岗等。重点品种是:过期失效药品、假劣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和国家规定不准继续使用的药品;医疗机构自制制剂;非法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药品、医疗器械购进、管理、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疫苗流通秩序、储存和质量;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规范处理;超范围经营、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牙科医疗器械、隐形眼镜、计生器械等;非法邮寄药品;非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等。加大药品监督抽验力度。

二是贯彻“以监督检查为主,计划抽验为辅”的原则,落实《药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规范抽验方法,加强对药品抽验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药品抽验的科学性、权威性、时效性。今年已监督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16批,不合格11批,抽验不合格率67;抽验西药、中成药品19批,不合格7批,抽验不合格率37。

三是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特殊药品的监督管理,切实防止特殊药品的流弊和滥用,根据市药监局临药监安[2004]7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特殊药品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特殊药品专项整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目的,全面落实特殊药品管理的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既要保证特殊药品的供应使用,又要防止流弊的发生。去年,会同公安部门,查处利用假病历、假麻醉卡骗取麻醉药品的6人犯罪团伙,以上6人均已被判刑。今年4月,又查出利用假证明和伪造麻醉卡骗取麻醉药品的4人团伙,移交公安机关,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为确保晚期癌症病人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对申请办理麻醉药品的,逐项进行严格审查,在病人使用过程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的办法核对病人的真实情况,这样既保障了病人的用药需要,又阻塞了非法购买麻醉药品现象,确保我县特殊药品的规范经营和合理使用。

四是加大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为从根本上治理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危害,进一步加强对医院药库、药房的规范管理,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县药监局制定了《医院药库基本规范标准》、《医院药房基本规范标准》和《xx县各类门诊、卫生室(所)、专科诊所药房基本规范标准》。按照药品法律法规要求,统一印制了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记录,发放到各单位。要求医疗机构、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药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记录。每次监督检查,购销记录是必须检查的首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中药材、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各项登记记录制度,基本解决了进药乱、乱进药、储存乱、管理乱、进药不规范的问题。对从非法渠道采购、购进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者坚决予以查处,同时按照“五不放过”原则追根溯源,查假打假,决不让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坑害百姓。

三、加强农村用药两网建设,充分发挥两网功能。

继续贯彻沂政办发[2003]124号《关于加强农村用药两网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两网功能,加强农村用药两网建设。抓源头,促规范,落实药品放心工程,确保农村药品质量。

一是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的作用,充分调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积极性,制定了二员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沂药监发[2004]9号),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使二员的工作有了依据和遵循,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是建立了二员(协管员、信息员)工作机制。按照省局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制定了举报奖励的范围和比例,并在二员工作制度中予以确定和传达。工作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二员的领导和组织,每乡镇协管员中明确一名组长,负责本辖区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负责本辖区工作的协调、安排和督导。今年,我局受理二员举报的药品质量案件共3起,其中立案查处的2起。在日常监管中,我局的稽查工作在每个乡镇都能得到协管员、信息员的配合协作,为开展稽查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

三是健全农村用药供应网络建设,解决群众就近选购药品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得到药真价廉的实惠。目前,全县民办药品零售药店150家,方便了群众就近购买药真价廉的药品。据不完全统计,农村药品价格比去年下降了35左右。

四是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心药库A、B、C三级动态管理办法,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心药库的管理,规范卫生院代购分发行为。目前全县25处卫生院达到A级的10处,B级13处,有2处卫生院在整改中。

五是抓好创建“诚信药店(药房)”宣传活动。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药品零售企业诚信度实行A、B、C三级动态管理。对守法经营、管理正规、全面达到标准要求,诚信度高的,颁发A级匾牌,列为A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得到较好落实,管理正规,基本达到标准要求,诚信度较高的,颁发B级匾牌,列为B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较差,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诚信度较低的列为C级,除对其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外,进行限期整改,取消全县予以通报,并列入重点规范管理的对象。诚信度的评选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选。

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我县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县药监局研究制定了医疗器械监管理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一是召开了由县直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会议。制定印发了《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沂药监发[2004]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通知》(沂药监发[2004]18号),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二是规范了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各项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了《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销毁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销毁规定》、《医疗器械采购、验收、仓储、养护、出库分发、维修淘汰管理制度》、《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制度》、《植入(介入)器械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在继续实施全程监管的基础上,对全县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从采购验收、入库、仓储、养护、出库分发、使用后消毒、毁型处理等各个环节实施规范化建设工程,使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

三是完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各种记录文书。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基本做到“各项记录完整,产品证照齐全。用后毁形彻底,临床使用规范”,严防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未经消毒、毁型流入社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汇报 篇11

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市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以下简称“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食品解释》)、《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药品解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印发《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公安部《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的食品药品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

第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做好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工作,并建立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信息发布等各种工作机制。

第二章 案件移送与法律监督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活动和公安机关对移送案件的立案活动,依法实施法律监督。

第五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办案件过程中对符合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向同级或辖区公安机关移送,同时将案件移送书及有关材料目录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已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并抄送。

第六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的食品药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实施行政执法的主体与程序合法。

(二)有证据证明涉嫌犯罪事实发生。

第七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自做出移送决定之日起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下列涉嫌犯罪案件材料:

(一)案件移送书,载明移送机关名称、行政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罪名、案件主办人及联系电话等。案件移送书应当附移送材料清单,并加盖移送机关公章;

(二)案件调查报告,载明案件来源、查获情况、嫌疑人基本情况、涉嫌犯罪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处理建议等;

(三)涉案物品清单,载明涉案物品的名称、数量、特征、存放地等事项,并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现场笔录等表明涉案物品来源的相关材料;

(四)附有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检验报告或者鉴定意见;

(五)现场照片、询问笔录、电子数据、视听资料、认定意见、责令整改通知书等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行政执法机关已经或者曾经作出有关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附有有关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八条

公安机关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案情重大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特殊情况下,受案单位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再延长30日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认为移送材料不全的,应当在接受案件的24小时内书面告知移送的行政执法机关在3日内补正。但不得以材料不全为由,不接受移送案件。

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对决定不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连同案卷材料在3日内送达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

公安机关立案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应当将撤销案件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送达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对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可以同时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书面建议。

第九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并在后续的案件侦办过程中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因检验或者鉴定需要时间较长的除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公安机关在案件办理完结后,应及时书面告知移送单位案件处理情况。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的,应当及时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商,并可以派员调阅、查询有关案卷材料;对于涉嫌犯罪的,应当制作建议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函,提出建议依法移送的检察意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检察意见之日起3日内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将移送情况上报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为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当的,可以在接到不予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请求之日起3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对于公安机关逾期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以及对不予立案决定、复议决定、立案后撤销案件决定有异议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予以立案监督。

第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建议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案件,应当提供立案监督建议书、相关案件材料,并附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立案后撤销案件决定及说明理由的材料,复议维持不予立案决定的材料或者公安机关逾期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材料。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补充材料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提供。

第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处理。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经作出的警告、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已经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依法折抵。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原则上应当在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或者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人民法院对作出无罪判决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案件,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及时移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处理,并可以提出检察意见或者司法建议。

第十五条 对于尚未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需要配合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给予配合。

对于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依法还应当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出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裁判情况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依据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为上述事实和证据有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并在人民法院通过法定程序重新处理后,依法作出处理。

第十六条 案件移送中涉及多次实施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未经处理的,涉案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第十七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依法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等证据材料,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庭审质证确认,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第三章

涉案物品检验与认定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商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检验结论、认定意见协助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刑事案件办理的法定时限要求积极协助,及时提供检验结论、认定意见,并承担相关费用。

第十九条

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认定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名单、检验检测资质及项目、专家名单等,向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通报。

第二十条 对同一批次或者同一类型的涉案食品药品,如因数量较大等原因,无法进行全部检验检测,根据办案需要,可以依法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符合行政执法规范要求的抽样检验检测结果予以认可,可以作为该批次或该类型全部涉案产品的检验检测结果。

第二十一条 对于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2号)第一条第二项中属于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兽、水产动物及其肉类、肉类制品和第三项规定情形的涉案食品,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直接出具认定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对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一、二、五、六项规定情形的涉案药品,可以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直接出具认定意见并说明理由;确有必要的,应当载明检测结果。

第二十三条 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委托,对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的,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可以采用非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通过上述办法仍不能得出明确结论的,根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委托,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组织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对涉案食品进行评估认定,该评估认定意见可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对药品的检验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对医疗器械的检测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食品解释》和《药品解释》有关条款规定不具体,以及适用尺度掌握有区域性差异问题,统一依照下述标准执行:

(一)属于《食品解释》第一条第(一)项中“严重超出标准限量的”,一般按照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三倍以上为严重。没有具体限量标准的或者仅有定性指标的,根据检验结果,经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对涉案食品进行评估后认定。《食品解释》第八条“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参照前述标准执行。

“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有限量标准且与“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类似的情形。是否属于“类似情形”难以确定的,根据检验结果,经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评估认定。

(二)符合检验不合格或检疫不合格其中一种的,应当认定为《食品解释》第一条第(二)项规定中的“检验检疫不合格”。

(三)属于《食品解释》第一条第(四)项中“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一般按照低于或者高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50%为严重;没有具体限量标准或者仅有定性指标的,根据检验结果,经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后认定。

(四)《食品解释》第三条第(二)项及第六条第(二)项中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理解为生产、销售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

(五)按照《化合物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等有关规定,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毒性为中等级以上毒性的,属于《食品解释》第六条第(五)项的“毒性强”;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含量已足以造成人体伤害的,属于“含量高”,对是否属于“足以造成人体伤害”,应经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后认定。

(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食品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以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个人或者单位非法经营数额或违法所得数额达到有关非法经营司法解释规定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七)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过程中有充分证据证明掺入或者使用的非食品原料符合《食品解释》第二十条第(一)、(二)项之规定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即可直接认定涉案食品为“有毒、有害食品”;符合第(三)、(四)项之规定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组织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后认定。

(八)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因养护不当导致霉变、虫蛀等变质或被污染的,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未销售或者使用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九)以所谓的祖传秘方、民间传统配方进行私自加工,不针对特定患者,配制、销售自制膏药、丸剂、散剂、胶囊剂、口服液等,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按假药论处,一般货值金额1000元以下(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货值金额超过1000元或货值金额1000元以下,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十)对《药品解释》第七条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九条中“非法经营数额”的认定,按照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货值金额计算(标价的,按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十一)对非法经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以非法经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其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部分后剩余的数额。

(十二)对无合法有效食品药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能证明涉案食品药品合法来源,不能提供涉案合法账册、进货查验记录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应定性为具有主观故意。

第二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据检验检测报告、结合专家意见等相关材料得出认定意见的,应当按照以下格式出具结论:

(一)假药案件,结论中应写明“经认定,„„属于假药(或者按假药论处)”;

(二)劣药案件,结论中应写明“经认定,„„属于劣药(或者按劣药论处)”;

(三)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案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2号)第一条相关情形的,结论中应写明“经认定,某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四)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案件,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公通字〔2008〕36号)第二十一条相关情形的,结论中应写明“经认定,某医疗器械„„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五)其他案件也均应写明认定涉嫌犯罪应当具备的结论性意见。

第二十六条 对《食品解释》第八条“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及第九条“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难以确定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组织鹤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评估认定。

对“主观故意”“假药”难以认定的,应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第二十七条 办案部门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辩护律师、法定代理人,在涉案物品依法处置前提出重新或补充检验检测、认定的申请。

第四章 协作配合

第二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明显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向同级公安机关通报。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初查。初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法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立案侦查。

第二十九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处理投诉举报中发现的食品药品重要违法信息,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将侦办案件中发现的重大监管问题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在侦查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中,已查明涉案食品药品流向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采取控制措施。

第三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在查办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包庇纵容、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涉嫌职务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将线索移送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二条 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重大案件的联合督办工作,对下列重大案件实行督办:

(一)在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引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公民生命健康、财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害、损失的案件;

(三)跨地区,案情复杂、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的案件;

(四)其他有必要联合督办的重大案件。

第三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建立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信息发布的沟通协作机制。发布案件信息前,应当互相通报情况;联合督办的重要案件信息应当联合发布。

第三十四条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推动建立市辖县区间、部门间食品案件查办联动机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办案协作、涉案物品处置等方面重大问题。

第五章 信息共享与案件联席会商

第三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积极运用《鹤壁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涉嫌犯罪案件的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

第三十六条 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审查、办理、监督实行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双轨并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准确、及时、完整地将有关案件信息按照《河南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录入信息平台。

第三十七条

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食安办建立联合会议制度。一般情况下,每季度召开一次召开联席会议,特殊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是:相互通报食品药品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案件办理情况,综合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联席会议各组成单位分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负责人均为召集人。一般情况下,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集为主。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承担联席会议筹备工作、日常工作,协调落实会议议定事项。办公室主任由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管负责人兼任,联席会议组成单位分别明确一名联络员,为联席会议办公室组成人员,负责具体协调沟通事务。

第六章 其 他

第三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第三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及依职权发现的线索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第四十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实行法律监督。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中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第四十二条

本工作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试行)。

第四十三条

本细则与上级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四条

上一篇:超声刀操作流程下一篇:运动会开幕词闭幕词